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精選5篇)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1
足足準備了幾天的課,課件、教案設計、教材分析、磨課…到現在上完了這一堂課,覺得自己有收獲也有很多不足。因為想著既然是示范課,當然要比常規課做得更好,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目標要求的完成。對于一些環節要設計合理又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現在,我將對這一堂課做以下反思。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腳》雖然是是一篇說明文,但文章的語言非常生動,文章結構非常清晰,層次很分明,文中先后介紹了爬山虎的生長位置、葉子、以及腳的特點和它是如何爬墻。內容篇幅不長,但卻足以表現作者葉圣陶對爬山虎的喜歡與細心的觀察,同時,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和爬山虎是怎樣爬墻的,教學目標中也涉及到觀察方法的學習,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容易把握課文內容,但由于孩子們的生活經歷太少,有很多的孩子沒有真正見過爬山虎,只能以各種圖片和視頻進行觀察,所以就很難有直觀的感受,在此,也為深入學習課文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本節課的亮點:還是比較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主要以學生的“學”為主體。同時,注重朗讀的多樣,有學生齊讀,個人讀,也有老師范讀。從讀中去感悟,也從讀中去想像,比如從寫爬山虎葉子的這一句中“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一次比一次讀得好,一次比一次有更深的感受。同時對于,過渡語的轉換也做了很多的功課,讓課堂更加連貫,學生聽來不會打斷思路。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如此播放爬山虎如何爬墻的視頻以及讓學生做動作和畫圖,都進一步讓學生了解了爬山虎的特點以及如何爬墻的,這也更體現了本節課的課程目標。
當然,也存在不足:如在討論環節,學生的討論度不夠。對于播放視頻時教師還可以進行關鍵詞的引導。除去其他的因素影響外,還要更精準的把握好節奏,控制時間。對于本課時的設計還存在對于重點內容的安排,可以在第一課時安排前面的一部分內容,后面對于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及它是如何爬墻的做重點分析。對于文中“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這個地方,可以對比分析為何不能換成是“一步一步”往上爬,可以給學生進行分析。
在本次示范課中,我感覺自己對于課堂似乎又多了一些思考,精心備課,給學生給自己上好每一堂課,一定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更需要在課堂上更加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多引導,多啟發。其中,過渡語也是一堂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每一次課都應該認真去準備。
如何更好的讓孩子們去思考,去全身心的參與課堂?如何讓他們更有感情的去朗讀?如何讓他們積極的去討論?這一些都是我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雖然未來的路很遙遠,但我始終相信,現在的我必須要踏踏實實的走好腳下的每一步。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2
《爬山虎的腳》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講讀文。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學習本課時,我采取以疑激趣,以疑引路的方法,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常言道:“學貴有疑。”世界上的一切創新和發現均由疑而生,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將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新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讀課題質疑,當時同學們積極舉手,有的說:“我們人和動物有腳,爬山虎怎么也有腳呀?”有的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呢?它的腳長的什么樣的?”還有的說:“爬山虎的腳能走路嗎?”……到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均被激發起來了,于是我提出了自學要求:“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生詞的音。2、找一找課文從哪到哪寫了爬山虎的腳。3、帶著剛才的問題讀課文,談談讀后的感受。”此刻,學生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中去,朗朗的讀書聲充滿了整間教室。在自學匯報時,有的學生又提出了新的問題:“課文題目是《爬山虎的腳》為什么還寫它生長在什么地方以及它的葉子呢?”針對這個問題,我首先組織同學們在小組內展開討論,我以學習伙伴的身份參與其間,和同學們共同尋找答案。然后采取小組匯報的形式,各組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組和組之間互相補充。最后教師根據各組匯報的情況對此問題加以總結。在匯報中有的小組說:“正因為爬山虎它有腳,能夠往高處爬,所以才能爬到房頂上。第一自然段是告訴我們它的腳很能干,所以要寫這部分。”有的小組說:“寫它生長在什么地方,實際上就等于告訴我們它的腳的作用了,所以不能沒有這部分。”還有的小組說:“如果爬山虎沒有腳,它不可能爬這么高,所以這部分也和腳有關,不能沒有。”那為什么要寫葉子呢?有的小組說:“正因為爬山虎有腳,所以它的葉子才能鋪的那么均勻。”有的小組說:“如果爬山虎沒有腳,它的葉子會堆在地上,亂成一團,所以葉子和腳也有關。”還有的小組說:“爬山虎葉子排列那么整齊,鋪的那么均勻,都是因為它的腳巴在墻上,葉子的美,是爬山虎的腳帶給的,所以不能沒有這部分。”同學們的回答多么具體,多么的貼切。我聽了各組的匯報,深深感悟到“疑”是智慧的源泉,“疑”是創新的動力,“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深領悟到,學生就像一張白紙,那么的純真、無瑕。我們教師好比繪畫者,恰當的引領能夠在這張白紙上繪出五彩斑斕的畫面。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明顯地暴露出了學生對內容不完全理解的漏洞,同時也暴露出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對學生過高估計的漏洞。試想,如果教學中沒有安排這個自控,教師會以為學生對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已經掌握了,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花費時間了,而結果卻恰恰相反。通過教學實踐,也使我反思了學生畫不出爬山虎的腳的原因: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文章第3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及什么樣子,另外,第四自然段也有一些關于爬山虎腳的樣子的介紹。但是,就是因為學生沒有讀懂第三自然段,因此,有不少學生認為爬山虎的腳就是“六七根細絲頭上的小圓片”。
學生對植物的一些知識了解得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莖"?植物的"葉柄"長在什么位置?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清楚。對于這一點,課前我沒有了解清楚。
學生沒有弄清楚爬山虎的“腳”與“細絲”的關系。如果仔細讀第三自然段,就不難發現:爬山虎的腳就是在爬山虎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小圓片"只不過是爬山虎在生長過程中,當細絲觸著墻的時候,細絲的頭上的變化。
教師在備課中,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估計過高。因為爬山虎這種植物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比較常見,我以為學生對爬山虎比較了解,因此在教學中,就沒有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通過很多次實踐證明,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根基所在,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的。從而使我及時修改了教案設計,為了能使學生真正理解文章內容,確保教學質量,我又安排了一節語文課。具體做法是:
1、重新品讀第三、四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幫助學生理解內容。
⑴ 葉柄的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生長位置,爬山虎腳的樣子)
⑵ 細絲跟新葉一樣,也是嫩紅的。(爬山虎腳的顏色是嫩紅的)
⑶ 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爬山虎的腳好像長出"吸盤"了)
2、觀看爬山虎的圖片、錄相和投影,增強對爬山虎的直觀認識。
3、學生觀察爬山虎的實物。看出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以及爬山虎的腳的樣子的。
4、學生重新再畫爬山虎的腳,展示畫得好的學生的圖畫,進行強化。注意位置不要畫錯。(爬山虎的腳長在葉柄的反面)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4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觀察描寫爬山虎的精讀課文,是著名的作家葉圣陶的一篇名作。文中用細致簡潔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墻的,這一課的教學給我留下了許多的思考空間,課后反思又給我許多的啟示:
一、盡量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他們的興趣,我以親切談話、課題質疑的形式激發他們探究渴望的欲望。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找句子,并和小伙伴進行交流,給他們充分讀、思考的時間,而后根據自己的理解把爬山虎的腳畫在圖上,這些地方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注重課堂教學形式的設計
課堂教學形式是連接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對理論和實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特別注重課堂教學形式:運用不同的教學法。通過讀與畫,發現孩子們對爬山虎的腳的位置存在的問題,根據孩子的需求,抓住文本重點詞語,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這些方法都緊抓兒童年齡特點,通過激發求知欲,鋪路搭橋,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激發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
三、不足之處從這節課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及什么樣子,但是,就是因為學生沒有讀懂第三自然段,因此,有不少學生不知道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另外,學生對植物的一些知識了解得少,什么是植物的莖?植物的葉柄長在什么位置?部分學生也不清楚。孩子弄不清爬山虎的“腳”與“細絲”的關系。如果細讀第三自然段就不難發現:爬山虎的腳就是在爬山虎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小圓片”只不過是爬山虎在生長過程中,當細絲觸著墻的時候,細絲頭上的變化。實踐證明,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根基所在,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必不可少,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的!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5
我們學校每周都要組織教師聽評課活動。10月10日,我執教了葉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一文。《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是閱讀本課的難點。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上課一開始,我就以謎語導入新課,自然引出學習的對象。我以三個謎語導入:第一則,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或者黃瓜)第二則,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第三則,叫虎不是虎,有腳只能爬。緊貼墻上綠,離墻便枯死。(爬山虎)然后,過渡引出“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得的植物,而爬山虎同樣也是攀緣植物,可它卻不用搭架子也能往上爬,這是怎么回事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質疑課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我們的第二單元就是訓練學生能夠嘗試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時候,我讓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有了第二單元的學習的鋪墊,學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比如: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它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這是,我就故意不給學生解答,指出,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著葉圣陶爺爺去看看,弄懂這些問題,設置懸念,吸引學生去讀書,去探討。
直奔主題,先學習“爬山虎的腳”的部分。在初讀課文后,我引導學生看看課文那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山虎的腳”的?這幾個自然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學生通過讀書,小組討論,交流。知道了這幾個自然段分別是寫:爬山虎腳的樣子、爬山虎是怎么爬的、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
通過理解重點句,體會作者觀察仔細。我通過過渡句引出對這一部分的學習。我是這樣設計的:“下面,我們認真讀讀課文3-5自然段,你是通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觀察得特別仔細”。學生通過讀書、小組合作學習,找到了這么幾處。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我適時出示課件內容。
“句子一: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在處理句子一的時候,我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利用不同的符號標注。我讓學生用“橫線”標畫出“爬山虎腳位置”的句子;用“波浪線”標出“爬山虎腳”的樣子的句子;用“雙波浪線”標識出“爬山虎腳”的顏色的句子。這樣學生,就能學到標畫不同句子的方法。學生通過學習,了解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讓學生到黑板前利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一部分內容,看看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
句子二: 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
在處理這個句子的時候,我除了利用課件展示動感的畫面外,還利用肢體語言,向學生表演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的?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爬的過程,學生得到了直觀的印象。同時比較句子: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
句子三: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
執教本課的不足:
原來我們學校友好幾座樓爬滿了爬山虎,今年學校進行外墻的保溫層的安裝,沒有找到爬山虎,只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看,不夠直觀。如果提前讓學生觀察,尋找到爬山虎,效果會更好些。
引導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細致觀察還不夠,需要引導學生們也要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