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學案例(通用16篇)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
溫州二十二中語文組 干方田
一、案例的背景與主題
1、案例的背景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校的一個省級課題,因此學校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實踐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轉變教學方式,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重新審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形式,一直是我們教學中思考、實踐和反思的話題。
古代散文教學是語文傳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載體,但是傳統的古文教學在教師的教學方式、評價形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很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學是我們在省級課題之下的一個子課題。如何走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古文教學之路?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嘗試以宋代美文《赤壁賦》為載體,通過研究性學習,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古文學習園地。
2、案例的主題
蘇軾的《赤壁賦》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 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并以“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為教學重點。
教學中,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二、案例的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閱覽相關材料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
收集關于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
說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作者和解題:
以蘇軾圖片導入 ,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教師明確: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說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趣。
三、第一環節:
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四、第二環節:
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
六、第四環節:
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再細讀,小組討論)。學生按四組展開討論:1、文章寫了怎樣的景?
2、文章寫了怎樣的情?
3、文章寫了怎樣的理?
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么關系?
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
八、布置作業 :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搜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
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貓》、《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記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賦》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僅以“月”為例,有哪些?
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進行分析(以下為節選):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
†夜閑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貓》)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賦》)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游》)
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學們搜集的有什么異同之處?(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展過程。討論明確:
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松、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在景中呈寧靜、輕松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后,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由“會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于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自適,超脫放曠。
說明: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煉,并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結合相關分析,得出: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參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參考)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參考)
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并且通過競爭激發了興趣。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奇。
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學生討論出現的情況:
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脫,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
2、我不這么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于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4、我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要立足于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
5、在現代社會,“一毫而莫取”的觀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說這話有前提“茍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現在還用,如果說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風、明月,所以不至 于破壞生態。
小結:同學們不是只停留在讀懂字詞句上,而是立足于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余秋雨先生寫給蘇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
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說明:通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
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
出現的精彩總結: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說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
五、布置作業
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蘊涵的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評論文章800字以上。
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提供網址: 該網站為詞集,沒有具體分析)
三、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鑒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搜集、篩選,對于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么我聽什么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學習非常輕松,并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趣、更廣泛的知識。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于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四,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閱讀大量的資料,對于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絡,以利于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2
《赤壁賦》教學案例
通過審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赤壁賦》教學案例
瓊海市華僑中學 吳榮
一、教學思路
㈠教材介紹
《赤壁賦》是高中語文必修①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以游賞山水為題材的辭賦,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語言精練優美、內容雋永深長。
本單元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赤壁賦》的教學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關鍵。
㈡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重點文言實虛詞 語文常識:蘇軾 “賦”
2.學科能力
①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欣賞寫景與抒情、議論相結合的方法;學生閱讀欣賞古代散文的能力
3.教育性目標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4.發展性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通過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和形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㈢教學總體安排
本文教學安排二課時。第一課時誦讀,初步學習本文。第二課時翻譯課文,了解文章內容。第二課時文學鑒賞。
二、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㈠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㈡教學重、難點
1.理解古代散文的抒情和議論
2.分析鑒賞作者的思想感情
㈢課前準備
1.布置預習:找出文中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概括第三、四段段意。
2.課件準備:配樂赤壁泛舟圖
㈣過程
1.播放畫面優美的赤壁泛舟圖幻燈片,并配放富有感情的配樂朗誦,使學生的思維進入到泛舟游赤壁的優美意境中,將學生帶入一個愉悅而美好的情境,由此導入 正課。
2.并指導學生完成以下三題。
①畫面中澄澈幽美的景色,文中是怎樣描繪的?
②在這清幽的景色中,主人公(蘇子)有怎樣的活動?
③主人公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活動?
以上三題的設計使學生由觀看幻燈片的審美感知過渡到審美鑒賞,三道題銜接緊密,環環相扣,使學生認識并懂得鑒賞文學作品的一些規律性常識,即什么樣的景色、情境會產生什么樣的心情和舉止。同時,三道題也鍛煉了學生篩選信息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指導學生完成本課的難點之一: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由樂入悲的?播放“赤壁泛舟圖”中客吹洞簫的片段幻燈,配之哀怨、傷感的旋律。然后質疑:
①客吹洞簫之音有何特點?作者是如何描繪的?
②客為什么會吹出這樣的曲調?(幽美的景色、閑適的心態,蘇子既誦且歌,可這個客為什么如此不識時務,奏出如此不和諧的音符?)
第①題訓練重點是鑒賞作者對簫聲的摹繪。第②題則重點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文學鑒賞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沒有正誤之分,錯對之別,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討論多發言,發揮他們作為鑒賞主體的作用,教師扮演組織者的角色,對學生的討論和回答做些適時的點撥和引導。
對于第②題,學生會出現這樣幾種理解:⑴是為了引出后文的主客問答,起過渡作用;⑵是為了與蘇子從歌詞中流露出的悲哀幽怨的感情相唱和;⑶簫聲哀怨悲涼的音調是作者真實心情的流露。
這幾種認識都有道理,但都欠全面,教師可適當的點撥引導。
4.指導學生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寫景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完成教學重點。
①播放“赤壁泛舟圖”中“客曰”片段幻燈,在哀怨、憂傷的旋律中齊聲誦讀第三段。
②質疑設問:
⑴概括“客曰”的意思。
⑵找出第三段中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并說明它們之間是怎樣聯系到一起的。
第⑴題的設計在于鑒賞“客”的哀痛的思想感情,并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題的設計在于鑒賞藝術手法。找出相應的句子并不難,難點是說清它們有怎樣的聯系。要點點撥:眼前的“江水”“明月”“山川”(寫景) “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議論) 哀嘆自身的渺小(抒情)
③播放“赤壁泛舟圖”蘇子回答的片段幻燈,在優美的旋律中齊聲誦讀第四段。
④質疑設問:
⑴用自己的話轉述蘇子的意思。
⑵對蘇子的這種認識作出評價。
設計這兩道題,目的是鑒賞分析蘇子的思想感情。第⑴題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題學生的看法會很“發散”,教師要做好點撥。
下面是關于第⑵題鑒賞分析的一段課堂教學實錄。
生:蘇軾的觀點很具辯證色彩,表現了他對政治迫害的蔑視,身處逆境而心胸坦蕩曠達,難能可貴。
生:蘇軾的觀點無非就是要抓緊時機,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美的景物,看不出來有什么積極的意義。
對這兩位同學的看法,教師沒有立刻作出評價,而是繼續設疑激趣:有人認為,“客”的觀點實際上是蘇軾思想的委婉流露,你們怎么看?
設置這一疑問,目的是要學生加深蘇軾被貶后矛盾思想的理解,并照應前面辭賦文體采用主客問答形式的講解。
生:作者借主客問答的形式,巧妙地流露了自己被貶黃州后郁悶愁苦而又樂觀曠達,意欲實現個人抱負的思想感情,比起直接坦陳個人心跡,真是巧妙。
師: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他們政治失意或是生活上遇到挫折,往往會陷入苦悶、迷惘之中,蘇軾也不例外,但他的可貴之處,就是并不消極沉淪、萎靡不振,而是以自己豪放樂觀的胸襟去擁抱生活。現在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不能用簡單的“積極”或“消極”來概括,但他那種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的關切,不應給我們很多啟示嗎?——人應該以怎樣的態度活著。
學生圍繞世界觀、人生觀的話題充分發表看法。
5.總結,布置作業
分析本文與《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異同
設計此題,目的是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回答該題,既要考慮思想感情的表達,又要考慮藝術手法的表現。
附:板書
1.游—— 江水 明月 寫景 樂
2.歌聲 簫聲 抒情 悲
3.客“哀吾生之多艱”
4.水——逝者如斯 變
月——盈虛者如彼 不變 議論 樂
5.樂
三.評析
“以人為本”是《赤壁賦》課例分析的靈魂和精華。而通過審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本課的一大亮點。“讓學生做鑒賞活動的主體”是文學鑒賞課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學者絕不能采取那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簡單地把“答案”灌輸給學生,而是教給學生鑒賞的知識和方法,讓他們自己去質疑、去尋求、去發現。教學中,教師很好地把握住了這種觀念和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作為鑒賞主體的地位,使學生的審美感受(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展現。
教學中,教師圍繞鑒賞主題設疑激趣,引導學生鑒賞、審美,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聯想,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家庭作業 的設置更體現了這一目的。學生的思維“發散”了,鑒賞的味道也就出來了,教師再適宜地輔以引導和點撥,本課的教學重點得以輕松解決,很好地完成了本課同時也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真正培養了學生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3
【教學目標】1.掌握文中相關文言常識;2.了解作者情感變化及其感悟;3.品味語言,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教學重點】目標1、3【教學方法】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由“赤壁”之爭導入課文。二、整體感知1.介紹蘇軾及相關背景。(師生共同回憶。)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既不準他簽署公事,又不準他到安置之地,過著半囚徒似的生活。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蘇軾又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寫下了著名的《赤壁賦》。課文又稱《前赤壁賦》。當年冬,蘇軾再游赤壁,又寫下了一篇賦。蘇軾所游得是黃州的赤鼻磯,并非赤壁大戰處。見課文注釋①。2.關于“賦”。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螭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屈原為代表的“騷賦”,漢代為代表的“辭賦”,魏晉以后的“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為“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稱為“文賦”。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3.學生聽課文朗讀,正音正字。4.學生朗讀課文,疏通字詞。5.學生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初知文意。6.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情理交融,汪洋恣肆,當時就有“蘇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譽。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涼簫聲的傷感;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隨緣而安的態度;第五段──忘情塵世的灑脫。三、合作探究1.作者筆下的月亮是怎樣變化的?試分析。明確: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松、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呈寧靜、輕松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后,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2.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明確: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3.怎樣闡述了“變與不變”的哲理?明確:借追述歷史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有兩層意思。一是“變”與“不變”是相對的,無論水、月或人自身,都時時在變,又皆可無盡,因此不必為“吾生之須臾”與“長江之無窮”悲傷。二是要知足常樂,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風明月──則盡情享用。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的,但也有負面因素,一是關于“變”與“不變”的解釋是相對主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辯證法,二是主張隨遇而安也可能導致斗志的消減。但蘇軾是在走出監獄到達流放地而幾乎喪失自由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反映了他的坦蕩、曠達和強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客人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反映了作者的內心痛苦。)4.藝術特色。(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明確: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2)以文為賦,駢散結合。明確: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3)形象優美,善于取譬。明確: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5.學生討論古代文人“達”時與“窮”時的思想變化。(可結合陶淵明、李白等,言之成理即可,教師引導其思想積極方面。)四、梳理·積累1.一詞多義。(1)屬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囑托,引申為“勸酒”)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通“囑”,囑托)司命之所屬(《扁鵲見蔡桓公》) (在)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隸屬、屬于)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滕王閣序》) (動詞,屬于、是)若屬皆為所虜(《鴻門宴》) (表復數,這些,類)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 (類似)或是下屬稟見 (部屬)(2)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 (名詞,傘蓋)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覆蓋、遮蓋)蓋余所至,比其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大概)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大概)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六國論》) (大概因為)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大概因為)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勃之陋也 (因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連詞,假若)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句首發語詞)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大概,引申為原來)(3)曾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曾經)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通“增”)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竟,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觸龍說趙太后》) (連……都)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 (連…都)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還)(4)歌扣舷而歌之 (動詞,唱)歌曰 (名詞,歌詞)倚歌而和之 (名詞,歌聲)(5)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動詞,攻克,打下)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方位名詞,位置低的,與“上”相對)(6)之縱一葦之所如 (往,到,動)哀吾生之須臾 (助詞,主謂之間不譯)惟江上之清風 (結構動詞,的)耳得之而為聲 (代詞,它)月出于東山之上 (助詞,不譯)(7)于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詞,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詞,表被動)月出于東山之上 (介詞,從)(8)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相當于“然”)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相當于“然”)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句中停頓)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句中停頓)日食飲得無衰乎 (揣測語氣)2.通假字。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屬”通“囑”,讀zhǔ,勸人喝酒)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馮”通“憑”,乘)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繆”通“繚”,盤繞)肴核既盡,杯盤狼籍 (“籍”通“藉”。狼藉,凌亂)3.詞類活用。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方位名詞,“西”“東”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望”的方向:向……)舞幽壑之潛蛟 (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婦 (泣,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朋友)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南,向南,名詞作狀語)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名做動,唱)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名做動,攻下)4.古今異義。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古:詩經的篇名;今:美好的樣子)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古:水氣;今:二十四節氣之一)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古:端正;今:危險)5.文言句式。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主謂倒裝)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動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狀語后置)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 (判斷句)五、作業1.背誦課文;2.筆譯全文。附:板書設計
赤壁賦
蘇軾
三蘇 唐宋八大家夜游之樂 情景理主客異現 駢散樂極生悲 取譬因悲生悟隨遇而安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4
一、教學目的:
1 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 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 熟讀并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2 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一.作者背景
蘇軾出身于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武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并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雖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對改革應采取溫和態度的政治主張和坐而論道的書生意氣。使他沒有認識到當時豪強兼并土地帶來的對會危機,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武傾向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卷入了上層政治斗爭的旋渦,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他諷刺新法的詩句進行誣陷。“烏臺”即御使府),后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并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政局發生變化,新黨失勢,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處,并在實際中實施,當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后,新黨再度上臺,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為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嶺南惠州,再貶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于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問余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了。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賦,始于兩漢魏晉,劉翩在《文心雕龍》中就總結了賦的特點:“賦者鋪也,鋪采搞文(舒展散布),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兩京賦》等。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L達到爐火純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導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文題目
三.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四.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五.學習第一段
思考:(l)這是“賦”正文前一段簡短的敘事,可分幾層?
(2)本段展示了怎樣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l)可分三層
①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后句敘事,為月出之前的情況。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為先寫景后敘事,為月出之后的情況。
(2)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六.學習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2)本段的“嘻”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4)本段的“悲”從何體現?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1)可分兩層:①寫作者的歌聲②寫客人的蕭聲,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4)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 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轉折過渡
七.學習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聞發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1)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于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于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不是為了寫人生短暫.
一般的人,在憂患于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么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眾生齊念)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后,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并不矛盾。
八.學習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l)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悅。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3)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從什么角度說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為喻的一段議論,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了“樂”上來。
八.學習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3)結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1)本段感情色彩為”呂”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c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3)“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九.概括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十.藝術鑒賞
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蘊涵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韻和對鍋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科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仍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將末,雖都押韻,但換的較快,而且換的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立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形象優美、善于取智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好聲的幽咽哀婉:“其聲鳴鳴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訴,余音禁裊,不絕如縷。舞的區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十一.閱讀
赤壁賦》賞析
《前赤壁賦》寫于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這種復雜的心情。
賦主要抒寫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從泛舟而游寫到枕舟而臥,利用主客對話的形式提出矛盾、解決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隱憂,同時也表現了他曠達的人生態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觸產生:
一是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
三是要擺脫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賦寫“客人”的生悲之因,實為下寫蘇子的開導之詞蓄勢。文中蘇子的話針對“客人”的感觸而發。他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認為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況且天地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不足為念了。最后他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尋求精神上的寄托。顯然,賦中客人和蘇子的話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識。他所談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積極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隨遇而安、惟與自然相適的消極因素。因而“客人”的話卻很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痛苦,所以當他把手書的《前赤壁賦》寄給好友欽之時,特地寫信叮囑道:“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賦分三層意思展開,一寫夜游之樂,二寫樂極悲來,三寫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層層深入。文筆跌宕變化,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景則水月流光,情則哀樂相生,理則物我相適,雜以嗚嗚簫音,悠悠古事。體物寫志,妙在不離眼前景,而議論、見識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發,景以情顯,兩兩相觸,縹緲多姿,創造出美妙的神話般的境界。又借景說理、寓理于情,使得賦充滿詩情畫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筆調作賦,中間有駢詞、儷句,也用了韻,更多的是散句成分。這種賦稱為文賦。《前赤壁賦》除采用賦體傳統的主客問答形式外,句式長短不拘,用韻錯落有致,語言曉暢明朗,其間有歌詞,有對話,抒情、說理自由灑脫,表現力很強。這些都是對賦體寫作的一種發展。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人文性: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2、工具性:領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本怎樣表現蘇軾的情感變化;
2、領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三、教學設想
學習古代文學作品,我認為既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本質特點,又要揣摩課文的個性特征。作為一篇賦,我覺得應該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針對本文,我又以其線索--蘇軾的情感變化為重點組織教學。再者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誦,應把朗讀、背誦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講解法;討論法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準備
1、余秋雨散文《東坡突圍》
2、林語堂《蘇軾傳》:第十五章《東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賦》
七、教學過程
(一)聯系背景,遷移導入
步驟:譚嗣同絕命詩-→蘇軾絕命詩-→蘇軾《赤壁賦》
《獄中寄弟子由》其一 《獄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百年未滿先償債,千口無歸更累人。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這兩首詩使蘇軾逢兇化吉,死里逃生。當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投獄中,絕望之余作此詩,傳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為感動,對他從輕發落,貶到黃州。這就有了蘇子泛舟赤壁,憶古撫今,千古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后《赤壁賦》也得以誕生。
板書課題:前赤壁賦
(二)聽讀全文,間接感知
1、聽錄音:播放著名話劇演員濮存昕朗讀《前赤壁賦》的錄音帶,感受蘇軾的文風
2、作標記:聽讀過程中注意糾正字音,劃清句讀,標注節奏,體會其中的抑揚頓挫
(三)自讀全文,直接體驗
1、自由散讀:借助課文注釋,查閱工具書,積累文言詞匯;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句讀,讀清節奏
2、勾畫圈點:勾畫重要之處、欣賞之處及不懂之處
3、理清線索:提問本文有什么線索?可分為幾部分?
板書:(情感線索:樂-→悲-→喜 三部分)
(四)細讀課文,局部強化
1、樂(第一自然段)
① 設疑:蘇子因何而樂?從哪可以看出?
板書:(泛舟游玩-→見景而樂 精美語句-→可以看出)
② 細讀:反復誦讀美言佳句,揣摩蘇子的感情,體會景與情的初步聯系
③ 互問:提問不懂之處,師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① 朗讀:點名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中品味讀中悟
② 討論:蘇子緣何轉悲?有幾層原因?
板書:(客人吹蕭,蕭生悲愁;主客問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學生會很快找出兩層原因,但往往會忽略蘇子由樂轉悲的第一層心境。這時需要借助投影,聯系兩次誦歌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蘇子被貶,內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見景而樂卻不是真樂,而是借此來排遣心中苦悶。所以吟詩也是原因。 板書
投影:
《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譯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緩步細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譯文:“桂木的啊,蘭木的槳,抽打著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來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讀:學生可能意猶未盡,便再讓他們自讀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蘇子,會一直悲嗎?為什么?
板書:(參考:闡述哲理-→轉悲為喜)
(五)聯系板書,小結全文
1、說說板書:鼓勵學生說,教師補充,這也是將學習本文的過程進行復述、回顧,能更有效地領悟知識
2、小結課文
結束語:讀罷《前赤壁賦》,我們不由地將翻開同有“一洗萬古”之妙的《后赤壁賦》。古人認為: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開。同學們,去欣賞吧!
(六)趁熱打鐵,布置作業
1、閱讀《后赤壁賦》,領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賞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風波》,體會這兩首詞中的思想感情。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6
廣東省廣州市西關培英中學 凌苑玲 【教學目標】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2、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現,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4、熟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現,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2、品味語言運用的妙處。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運用的妙處。
【教學方法】
點導及講練。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與寫作背景感知
二、聽朗誦錄音,正音,結合注釋理通全文
三、重要實詞的掌握
第二課時
一、結合文章內容,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現
二、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三、初步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品味語言運用的妙處。
2、模仿經典的語言樣式,使語言表達富于文采。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出蘇軾不僅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他對明月秋水的思索以及由此得出的精當見解是跨越時空的。人雖在北宋,卻說出了帶有濃重的辯證唯物主義氣息的話語,文中情景之中交融的哲理,足見其對人生真諦的參透。僅有這些已是驚世駭俗,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筆,更使這篇《前赤壁賦》成為閃耀中華文壇的一顆明星。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本文語言運用的妙處。
二、品味語言
1、品味文中行云流水般的語言,感悟其寬闊而優美的意境。
⑴ 全體同學誦讀第一段。
(以第一段為例品味語言)
⑵ 展示問題一:任選其中一句你最感興趣的語句,進行口頭鑒賞。可以從所運用的修辭方法或所選取的意象等角度進行鑒賞。
(小組討論之,并推舉代表發言)
老師根據學生發言可點撥例句:
①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清風輕拂人面,江上風平浪靜。這兩句話描繪了一個寧靜優美的環境,人置身此中,心情一定是輕松舒暢的。此句情景交融,為下文寫“泛舟之樂”奠定了基礎。
②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此句畫出天上的情景。這“徘徊”真是神來之筆。從東山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又不愿意離去,只在斗牛之間“徘徊”,好像愿意讓人們盡情欣賞這美景,當然人們也希望月亮不要離去,他們需要這樣一個優美的環境啊。此句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真是“人愛月,月惜人,月與人惺惺相惜,天人合一”。
③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一個“縱”字,一個“凌”字,多么傳神!此中感情多么盡興!多么暢快!這都非常真切傳神地表現了蘇軾泛游長江時的盡情愉悅、自由歡暢的感情。此句看似抒情,但情中有景,長江水平如鏡,碧波萬頃,一葉小舟在水上飛馳……美景當前,怎不叫人心馳神往?
⑶ 展示問題二:任選其中一句你最欣賞的句子,發揮你的想象,用現代漢語把它改寫成一段不少于40字的話。
例句:
原文: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改寫:我駕著小船,在這碧波萬頃的江面上飛馳。小船啊小船,你盡情地飛吧,我不管你是飛向天際,還是飄向海角,你盡管隨意地飛吧,飄吧,我是多么愜意啊,好像離開了人間,飛入了仙境。
2、仿照本文優美的語言樣式,寫自己熟悉的內容,使語言表達富于文采。
⑴ 文章原句: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老師解說本句式之妙處:
作者由目之所見──當前江月之景,聯想到曹操的詩句,所以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而且由身之所在──曹操賦詩的長江赤壁,進一步聯想到赤壁之戰,所以說“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目之所見、身之所在是作者所設背景,由景而生的兩個聯想把曹操的理想與現實的反差與寫景融合起來,從而使自然之景飽含文化底蘊。
語言樣式:
“□□□□□□①”,此非□□□②之詩乎?□□□□□□□□□③,此非□□□④之□□□□□□⑤者乎?
(注:①處引用詩句,②④處填入該詩句之作者名,③⑤處填入與作者相關的景與事。語句應表現出這個人物形象的某種品性或風格或表達某種哲理)
⑵ 例句: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此非王子安之詩乎?飲貪泉而不貪,處逆境而樂觀,此非子安之豁達之情懷者乎?
(注:句子引用王勃之詩,表達他的樂觀豁達的情懷。此文段適用于寫“豁達”“樂觀”“知足常樂”類話題作文)
⑶ 例句:
“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此非浪漫詩仙李太白之詩乎?面對挫折,笑對痛苦,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此非太白千古飄逸之浪漫情懷者乎?
(注:句子引用李白之詩,表達他面對挫折的態度。此文段適用于寫“挫折”類話題作文。)
⑷ 學生仿寫,自薦美文,或小組推薦,全班共享。老師略作點評。
⑸ 思路的進一步擴展,由古及今,由課本到課外,寫一個人物形象,比如母親、教師、醫生等等。
(用現代漢語)
⑹ 老師示范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不是吟詠母親的恩情的詩句嗎?孟母三遷,趙太后送子作人質,這不是母親為子女的前途而考慮深遠的體現嗎?
⑺ 學生仿寫,自薦美文,或小組推薦,全班共享。
老師略作點評。
⑻ 小結:文章還有許多語言樣式值得我們仿寫,如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句式一句話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簡明扼要。可用于記事。大家可以在課后繼續練習,借用他人經典的語言樣式,使自己的語言富有文采。
三、結語
這節課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品味了本文優美的語言,深切地體會了蘇軾在本文所創設的寧靜而寬闊的意境。同時,通過模仿蘇軾的經典語句,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經典語言樣式,從而讓我們的語言表達富于文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吸納并積累其精華,豐富自己的文學底蘊,從而在寫作中能學以致用,全力釋放自己的才能,讓自己的語言表達富于文采。
四、課后作業
1、每個同學把自己課堂寫的仿寫片段作整理,另外再寫一個仿寫片段。
2、完成《名師》相關練習。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7
【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翻譯重點句子。2.了解 “賦”的有關特點。誦讀、品味、鑒賞課文精美的語言。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3.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通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的情懷。【學習過程】一、積累運用1.摘記蘇軾的一首(或)一篇作品,并作簡單的評析。2.摘錄你認為重要的文言詞語作學習卡片,并聯系過去學過的例句或詞典上的例句,進行辨析,不少于5個,并與你的同學交流。示例表格。
本文原句
詞語
解釋
過去學過的例句
解釋
舉酒屬客
舉
舉起
戍卒叫,函谷舉。
攻取,占領 3.找出文中活用的詞語,歸納整理,并與你的同學交流。示例表格。
本文原句
詞語
活用類型
4.翻譯下列句子。①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③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④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⑤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⑥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二、自主探究1.體悟作者感情的變化及蘊含的哲理,并作具體說明。2.摘錄一句你最喜歡的寫景狀物的句子,改寫成散文,并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原句:散文:賞析:三、相關鏈接
蘇東坡在黃州 在元豐三年(一0八0)正月初一,蘇東坡已和長子邁離開京都,啟程前往幽居之地黃州,黃州是長江邊上一個窮苦的小鎮,在漢口下面約六十里地。在等待家眷之時,蘇東坡暫時住在定惠院,這個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離江邊還有一段路。 蘇東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個驚心動魄的經驗,他開始深思人生的意義。他說他的生命猶如爬在旋轉中的磨盤上的線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是這種心境的反映: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是年中秋,他說,“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仍然心有余悸。 他開始沉思自己的個性,而考慮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寧。他轉向了宗教。與他宗教思想相反的一股力量,就是深藏他內心的儒家思想。他的儒家思想,似乎又把他拖往了另一個方向。誠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尋取到安靜,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確,而人生只是一種幻覺,人應當完全把社會棄置不顧,在佛教要達到精神的空虛和無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擺脫個人的牽掛,而儒家是抱現實的思想,要對人類盡其職責義務,于是兩種思想之間便有沖突。家眷到達之后,蘇東坡的生活似乎安定下來,由于太守的禮遇,他們還能住在臨皋亭,此處本是驛亭,臨皋亭并不見得是可夸耀,風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則在觀賞風景之人。蘇東坡是詩人,能見到感到別人即便在天堂也見不到感不到的美。 在元豐三年(一o 八一),蘇東坡真正務農了。他開始在東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稱“東坡居士”。他過去原想棄官為農,沒料到在這種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農夫。東坡居士蘇東坡由現在起,由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蘇東坡回到民眾之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蘇東坡最可愛,是在他身為獨立自由的農人自謀生活的時候。頭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邊田間的農人,擊牛角而吟詠。 東坡農場實際上占地約十畝,在黃州城東約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頂上,共三間,俯見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間,是到黃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墻是由詩人自己油漆的,畫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漁翁。 雪堂的臺階下,有一小橋,橫跨一小溝而過,若非下雨,溝內常干涸。雪堂之東,有高柳樹一株,為當年所手植,再往東,有一小水井,中有冷泉,頗清冽,并無其他可取之處,只是詩人當年取水處而已。往東的低處,有稻田、麥田、一帶桑林菜圃,為一片長地,另有一片大果園。他在他處種有茶樹,是在鄰近友人處移來的。在農舍后面是遠景亭,位于一小丘之上,下面鄉野景色,一覽無遺。他的西鄰有一片巨竹林園,竹莖周長約六寸,枝葉茂密,人行其中,不見天日。蘇東坡就在此濃陰之中,消磨長夏,并尋找干而平滑的竹棒,供太太做鞋的襯里之用。 蘇東坡自己善于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他告訴人一個燉豬肉的方法,極為簡單。就是用很少的水煮開之后,用文火燉上數小時,當然要放醬油,現在已經成了一道叫作“東坡肉”的名菜。 在這種農村氣氛里,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像田園詩人陶潛的生活,他對陶潛極其佩服。 蘇東坡現在過得是神仙般生活。黃州也許是瞅隘骯臟的小鎮,但是無限的閑暇、美好的風景、詩人敏感的想象、對月夜的傾心、對美酒的迷戀——這些合而為一,便強而有力,是以使詩人的日子美滿舒服了。 蘇東坡在農舍雪堂和城中臨皋亭兩處住,每天兩處往返,那不過是一里三分之一的一段臟泥路,卻大概變成了文學史上最出名的一條路。在過了城鎮中那一段小坡之后,就到了叫黃泥板,一直通到起伏的丘陵。那個地方向四周一望,似乎全是黃色,只有樹木蒼翠,竹林碧綠而已。日日橫過黃泥板,而后達到黃崗的東坡。他已經脫去了文人的長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農人的短褂子,好使人不能辨識他士大夫的身份。他每天來往走這段路。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時好心腸的農人把他叫醒。有一天, 他喝醉之后,寫出了一首流浪漢狂想曲,名之為《黃泥板詞》。一次夜游,他可把太守嚇壞了。他在江上一個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極美,他一時興起,唱詞一首《臨江仙》道: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毅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謠傳蘇東坡曾到過江邊,寫了這首告別詞,已經順流而下逃走了。這謠言傳到太守耳朵里,他大驚,因為他有職責監視蘇東坡不得越出他的縣境。他立刻出去,結果發現蘇東坡尚臥床未起,鼾聲如雷,仍在酣睡。這謠也傳到了京都,甚至傳到皇帝的耳朵里。 不管在什么情況之下,幸福都是一種秘密。他享受這種生活時,他給天下寫出了三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三赤”。 蘇東坡正和同鄉道人楊世昌享受夜景,那是七月十六仲夏之夜。清風在江面上緩緩吹來,水面平靜無波。東坡與朋友慢慢喝酒吟詩。不久,明月一輪出現于東山之上,徘徊于北斗星與天牛星之間。白霧籠罩江面,水光與霧氣相接。二人坐在小舟中,漂浮于白茫茫的江面之上,只覺得人如天上坐,船在霧中行,任其漂流,隨意所之。二人開始歌唱,手拍船舷為節拍。唱出了:“桂掉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東坡的朋友善吹蕭,開始吹起來,東坡哼著歌唱,蕭聲奇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細若游絲,最后消失于空氣之中。另一個船上的寡婦竟聞之而泣,水中的魚也為之感動。蘇東坡也為蕭聲所動,問朋友何以蕭聲如此之悲。朋友告訴他:“你還記得在赤壁發生的往事吧?”一千年以前,一場水戰在此爆發,決定了三國蜀魏吳的命運。難道蘇東坡不能想象曹操的戰船,真是帆墻如林,自江陵順流而下嗎?曹操也是個詩人。難道東坡不記得曹操夜間作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詩句嗎?朋友又向東坡說:“這些英雄,而今安在?今天晚上,你我無拘束,駕一葉之扁舟,一杯在手,享此一時之樂。我們不啻宇宙中的一蚊蠅,滄海中的一砂礫。人生在瞬息之間,即化為虛幻,還不如江流之無盡,時光之無窮。我真愿挾飛仙而邀游于太虛之中,飛到月宮而長生不返。我知道這些只是夢想,從無實現之望,所以不覺蕭聲吹來,便如此之悲了。”蘇東坡安慰朋友說:“你看水和月!水不斷流去,可是水還依然在此;月亮或圓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發生的變化,沒有經久不變的,何曾有剎那間的停留?可是你若從宇宙中不變化的方面看,萬物和我們人都是長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羨慕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屬于我們的據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是供人人享受的。憑我們的生命和血肉之軀,耳聽到而成聲,目看到而成色——這些無限的寶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造物無私,一切供人享受,分文不費,分文不取。”聽了這一番話,朋友也欣然歡笑。二人洗凈杯盤,繼續吃喝。后來,不待收拾桌子,便躺下睡去,不知東方已經露出了曙光。 三個月以后,蘇東坡又寫了一篇《后赤壁賦》。還是月明之夜,蘇東坡和兩個朋友自雪堂漫步走向臨皋亭。路上經過黃泥板。地有白霜,樹無青葉。人影在地,明月在天。幾個朋友十分快樂,開始吟唱,一人一節。不久,一個人說:“月白風清,如何度此良夜,方為不虛?我們好友相聚,竟沒有酒菜,豈非美中不足?”其中一人說:“今天傍晚,我捕到幾條魚,巨口細鱗,好像松江的鱸魚,可是哪兒去弄酒呢?”蘇東坡決定回去央求妻子給他們點兒酒,做酒總是妻子見長的事。他們真是喜出望外,因為妻子說家里有幾壇子酒,收藏已久,就是為了隨時喝好方便。幾個朋友于是攜著酒和魚,又到赤壁之下泛舟夜游去了。江水落了很多,好多巨大的巖石都在水面露出,而赤壁尤其顯得在水面之上,岸然高聳。不過幾個月的工夫,風光已大為不同,幾乎不能辨認了。在夜色美妙的魁力下,蘇東坡要朋友和他一同攀登到赤壁之上,但是朋友不肯,蘇東坡一個人爬上去。他把衣裳塞起來,在灌叢荊棘之中,尋路上去,他一直爬到最高處,他知道那里住著兩個蒼鷹。他立在巨大的巖石上,向深夜大聲吼嘯,四周小谷有聲相應答,他一時都忘記了自己置身何處,忽然不知何故,竟感悲從中來,覺得不能在那兒停留過久。他下去,又回到舟中,解開纜繩,任憑小舟順流漂動。 時將半夜,四周一片寂靜。兩個仙鶴,孤零零的,自東方飛來,伸展著雪白的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飄動。兩只鶴長鳴幾聲,在船上掠過,一直往西飛去,蘇東坡心里納悶,不知主有何事發生。不久大家回家去。蘇東坡上床就寢,得了一夢。夢里看見兩個道士,身披羽衣,狀若仙人。那個人認得蘇東坡,問他赤壁之游是否很快樂。東坡請問姓名,二人不答。東坡說:“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見你們倆從我頭上飛過去了!”兩個道士微微一笑。東坡便從夢中醒來。他開窗外望,一無所見,外面街道上只有一片寂寥而已。蘇東坡怎樣確立一種氣氛,由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暗示另外一個境界,一個道家的神仙境界,兩只仙鶴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他表示自己不知置身何處,便引起讀者迷離倘眈之感。根據中國人的信念,現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間瞬息的存在,自己縱然不知道,但是很可能前生是神仙,下一輩子也會再度是神仙。 確立蘇東坡在后世詞壇地位的當屬他的豪放名詞《赤壁懷古》,詩人說“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江月”是永恒的象征,唐代張若虛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面對永恒的江月,蘇東坡感嘆自身的渺小,人生的有限,羨慕長江的無窮,想到英雄的逝去,有欣然、釋然。 元豐五年,蘇東坡對人生社會已有所徹悟,看待事物有一種冷靜的態度,雨既不怕,晴亦不喜。作《定風波》一首。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五年的黃州生活,雖充滿苦痛,但成就了一個別樣人生。
【練習】
一、第一自然段:寫主客夜游赤壁的情景。
1.首句的作用除了起了交代夜游的時間、地點、事件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 。
2.這一段寫作者泛舟所見景象,是以 、 、 等3個景物為主,并為文中第 自然段張本。
二、第2自然段:寫作者飲酒放歌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1.開頭一句中哪一個字承接上一段?答: 。
2.下面是對“歌”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第一句寫以桂樹木蘭作槳,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調。
b. “擊空明”與“渺渺兮予懷”寫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襯托人的胸懷廣闊。
c. 最后一句點出“予懷”所思慕的對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 全歌落腳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義。
3.作者寫簫聲哀怨起什么作用?選出說得正確的一項是( )
a. 突出簫聲的凄涼,表現主客的凄涼。
b. 突出吹簫的技巧高超。
c. 簫聲哀婉,主要是列出下文的主客問答,轉樂為悲。
d. 突出客人心中的憤憤不平,為主人的回答伏筆。
三、第3自然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
1.閱讀“客曰”一段的語言線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對這一段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懷古從誦古詩句寫起,再寫目中所見地形,后寫古人曹操。
b.“方其”以下8句,是推測,是想像,極力渲染,此即所謂“鋪”,是賦之正統寫法。
c.“寄蜉蝣”以下8句,表現的是客人的出世思想和消極情緒,這是蘇軾所不能贊同的。
d.體現這一段主要內容是的重點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3.這段以“托遺風于悲風”作結,呼應上文哪一句話?答:
四、第4自然段:寫作者豁達樂觀。
1.作者以水和月為喻,旨在說明:(超過25個字)
2.從“變”與“不變”關系看,“客”生“哀”與“羨”的原因是: ;
蘇子不“哀”不“羨”的原因是: 。
3.“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與清風無主,可以自娛,以“而吾與子”照應上文“ ”。
五、第5自然段:寫主客轉悲為喜。
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請從兩個方面簡要分析。
①
②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8
教材分析:
《赤壁賦》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后,處在事業和人生的低谷,閑暇與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內心苦悶憂憤而寫的一篇游記。文章雖然采用賦體的形式,但文中對景物的描寫,及由景物引發思想情感的復雜變化和最后作者曠達人生境界的呈現,使文章具有了獨特的審美價值。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體會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3、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體會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設想:立足文本以朗讀為依托,抓住關鍵問題師生研究探討。
教學法:朗讀法,研討法,圈點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讀到“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時,我們看到了一位享受閑適的蘇軾;讀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時,我們認識了一位充滿理趣的蘇軾;讀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時,我們讀出了重情而傷痛的蘇軾;而讀到“大江東去,浪淘盡”時,我們更能感受到一位豪邁而曠達的蘇軾。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人生經歷,同一個創作個體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質,那么通過《赤壁賦》的學習,我們從中又能品出一個什么樣的蘇軾呢?(板書課題)
文體介紹:“賦”以楚辭為源頭,到了荀況才有定名。它出現在戰國后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種文體一般描繪客觀事物,極盡夸張鋪排之能事,形象絢麗,規模壯闊動人,多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行文。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摛(chī)文,體物寫志也。”體物寫志,指賦的內容;鋪采摛文,指賦的形貌。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泛讀課文,解決句讀。2、設置問題,學生參照課文注釋自由朗讀課文。
圈點法勾畫文中寫景、議論和抒情的語句;文章寫作的主要內容;文章感情變化的脈絡,梳理文章結構。
明確:文章采用明暗線結合的方式,即明寫泛舟宴樂,暗寫自己心境由“樂-悲-喜-笑”的變化過程。通過夜游時的所見所感來抒發人生的感慨。按照這樣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月下泛舟(1),憑吊古今(2-3),闡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識
(1)通假字:①舉酒屬客 (屬-囑)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③山川相繆(繆-繚)④舉匏樽以相屬(屬-囑)
(2)活用詞: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動用法)②順流而東也 東:東去(名作動)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②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說明:文言文的學習重點在于積累,以此儲備一定的知識,借以提高文言文閱讀的能力。當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識點很多,這里提列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對學生起到一種學習引領的作用。)
三、品味課文,突破重難點 品味景色之美,體味景中之情:
1、齊讀第一段,畫出寫景的句子。2、研討:作者筆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表現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月夜泛舟赤壁,一襲月光瀉在這萬頃碧水之上,如煙霧般籠罩在江面,清風徐徐吹來,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開闊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朧,如夢似幻,真可謂清風與明月交織,露珠與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真是風月無邊,秋景如畫。
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從而表現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賞美景的愉悅心情;作者在遼闊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風而行,簡直就要脫離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而在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飲酒賦詩,真是“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帶來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樂、詩酒之樂”。
3、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品讀情感的變化,研討以下問題:
(1)主客各自是怎樣表現的?(2)作者對主客的思想傾向如何?
明確:面對良辰美景主人是“飲酒樂甚,扣弦而歌”且美夢隨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風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卻以哀婉的嘯聲傳達出悲涼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發生逆轉,由樂過渡到下文的悲。
4、個人朗讀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導學生朗讀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紹文章寫作的背景,為品味文中之“悲”做準備。(3)結合文章具體語句看看作者在悲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悲情?
明確:從文章的內容看,作者之“悲”由三個方面的感觸引發:
江山風物觸發蘇軾聯想到歷史人物——曹操——當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筆鋒陡然一轉,就是這么個一世之雄,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貶謫黃州的蘇軾情況又是怎樣呢?“漁樵江渚,侶魚蝦友麇鹿;駕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以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以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作為有著獨步古今才華、遠大抱負和政治才干的蘇軾,卻報國無門,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暫,事業無成;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現實的無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為一體,讓人生永駐,歲月常在,甚至獲得永恒:“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然而,“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這是理想與現實沖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處結合當時背景來談作者何以會產生這種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哀之嘆。)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9
一、說教材
《赤壁賦》是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它上是《蘭亭集序》后接《游褒禪山記》。這三篇雖都是古代山水游記內散文,但作者卻不僅僅停留于對自然風物的客觀描繪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傾注個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溢滿于海”。《赤壁賦》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結合的典范。學習本文,在準確把握文言現象、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重點。因此,在《赤壁賦》的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揣摩文中意蘊深刻的句子
2、體會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帶著感情誦讀文章,體會本文用語巧妙,極富哲理的語言特點。
2、通過討論,理解文中對人生意義的議論,揣摩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
3、提高鑒賞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遇到挫折后體現出來的超脫的人生態度和樂觀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蘇軾宇宙觀和人生觀。
2.學習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點。
三、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閱讀一定量的淺易文言文,課前我已經讓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和初讀,結合注釋和課外資料已經能夠粗知大意,但還需要在感性的基礎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四、說教法學法
1、重視誦讀感悟
[說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由于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要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感情和哲理,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情懷。要求學生帶著感情來讀,以朗讀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文本互動的做法
[說明]在新課標理念中,課堂是個有機融合體。真正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型,課堂結構是復合型的。除了教學步驟等顯性模式外,還應該考慮到教學進行中的各種因素的互動協同。通過課堂內的互動合作來形成一條完整的脈絡,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確保教學的深度和實效,所以我選擇師生共同研討的教學方式,從互動角度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隱藏的生命情感。
五、教學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影視導入《三國演義》片頭曲
(二)、蘇軾訪談錄
1、走進蘇軾
復習舊知:請學生簡介蘇軾生平事跡。
2、與蘇軾面對面
(1).蘇軾是在什么時間,地點,情境下與我們面對面?當時蘇軾的心情如何?
(2).赤壁下的景色如何?置身景致中的泛舟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多媒體出示美景)
(三)、挖掘蘇軾的內心世界
解讀蘇軾的內心世界,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1.客為何而悲?2.蘇子是如何解勸他的?
主要采用問題探究法和辯論賽來開展教學。
主要問題:
(1).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第二段,由樂
到悲,營造一種主客之間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啟下,引出主客對答。(多媒體播放客的吟唱,將學生帶入1000年前的赤壁之下,帶進蘇子悲涼的內心)
樂:飲酒樂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2).面對江月客人發出了怎么的感嘆?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里?客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慨?
主要是客的感慨,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為了突出像他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客通過幾番對比,表達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感慨。
3.第四段,同樣面對江月,?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觀點的?
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變為喜悅。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4.開展辯論賽。把學生分成三組:正方:萬事萬物都是變化,反方:萬事萬物都是永恒的,裁判。
利用辯論賽,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煉。
5.結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悅誠服。心情更加喜悅。“喜而笑”“相與枕藉”。
6.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1).結合背景分析,討論理解。“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進一步發問“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懷”。這是深層次理解文章的關鍵。明確:闡述了自然界變與不變的哲理,蘇軾思想中兩種情緒的對抗表達了他矛盾痛苦而又樂觀曠達的復雜心情。
(2).進一步發問:“為什么采用這種形式?”引出賦的特點。理解本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寫法上:“主客問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對襯整齊,聲律和諧押韻。對第二點,通過指導,學生誦讀體味。
7.鑒賞本文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1)、全文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
(2)、結合具體段落,找出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標志情、景、理三者轉換的語句,品味感受。
(3)、請學生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找出與課文中相應的信息點。(用多媒體出示《念奴嬌赤壁懷古》)。讓學生再次體會蘇軾樂觀、曠達的胸懷。
比較閱讀,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師生互動,互相交流,通過理解探究走進作者的心靈。)
(四)、評價蘇軾
你贊同蘇軾這種面對不幸的態度嗎?你怎樣看待他的這種人生態度?
(五)、走出蘇軾
聽蘇子一席言談,我們心中對跨越苦難、不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當我們生活中再次遇到不幸時,我們又會如何面對?
三.小結
四.課后作業
1、背誦全文2、補寫作文第二段(附后)
板書:蘇軾訪談錄
“三悲”:悲物是人非;悲生命短促;悲理想與現實之矛盾。
“二喜”:喜“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喜:可以共享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景(樂—山水之樂)理(樂—達觀之樂)
附作業
2、根據作文命題,結合你對蘇東坡的了解,補寫x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獨上高樓》第二段,注意文意貫通。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0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積累文言知識。
3、從寫景狀物中讀出作者的情感變化,理解作者被貶黃州時期復雜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學習重難點
重點: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理解和掌握,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難點:體會景、情、理有機結合的特點。
學習過程
一、預習新課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二、導學基礎知識
(一)寫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在這里,他經常到赤鼻磯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這里。這時的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尚未實現,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的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泛舟游覽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赤壁賦》和《后赤壁賦》。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偉大的文學家,書畫家,開詞中豪放派,對后代有深遠影響。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創行的新法被貶官,先后到杭州,密州等地任職。1079年,御使李定等摘其諷諭詩中的詩句,證陷他以詩誹謗朝廷,被捕下獄(烏臺詩案)。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三、總體感知
文章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泛舟赤壁。
第二部分:放歌奏蕭。
第三部分:主客問答。
第四部分:主客喜笑。
四、導讀理解
學習第一段:
1、這是“賦”正文前一段簡短的敘事,可分幾層?
可分三層:
①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后句敘事,為月出之前的情況。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為先寫景后敘事,為月出之后的情況。
2、本段展示了怎樣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學習第二段:
3、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可分兩層:①寫作者的歌聲②寫客人的蕭聲,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4、本段的“喜”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5、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6、本段的“悲”從何體現?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轉折過渡。
學習第三段:
8、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9、“客”是如何聞發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于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于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不是為了寫人生短暫。一般的人,在憂患于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么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眾生齊念)唯有杜康!”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后,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并不矛盾。
學習第四段:
10、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悅。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11、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12、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學習第五段:
13、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本段感情色彩為”呂”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c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14、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15、結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 “賦”的有關特點。
2.誦讀、品味、鑒賞課文精美的語言。
3.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通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的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題)
二、簡介“賦”的體裁特點
三、簡介蘇東坡及其在黃州的生活經歷
四、指導誦讀
這篇課文為辭賦,特別注重聲韻美。在預習和教讀中,宜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誦讀,誦讀中可根據以下要求,讓學生注意韻腳和對偶句。
(1)指導學生注意以下押韻字和換韻情況。
第一段 間天然仙
第二段 槳光方
慕訴縷婦
第三段 稀飛詩
昌蒼郎
東空雄
鹿屬栗
窮終風
第四段 往長
瞬盡
主取
月色竭適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現代漢語語音來讀,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韻,這是由于語音隨著語言的發展演變而變化了的緣故,在北宋時期,它們都是押韻的。至于其間發展演變的規律怎樣,那是音韻學研究的課題。這一點,向學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過深。
(2)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注音。
舉酒屬(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 山川相繆(liáo) 釃(shī)酒臨江
駕一葉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
五、布置作業:
熟讀并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討論題:
(1)第1段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色?這樣的景致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情?
(2)第2段怎樣描寫簫聲的?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3)從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蘇軾針對客人的回答,闡述了什么道理,此時又是怎樣的心情?
討論提示:
(1)清風、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歡暢,其“樂”之甚。
(2)“怨”“慕”“泣”“訴”---“哀”“凄切婉轉”。
(3)其一,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其三,要擺脫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遨游,抱名悅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4)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 。(客人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反映了作者的內心痛苦。)
2.齊讀課文,體會其語言特點。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2
師:講《赤壁賦》不能不講“烏臺詩案”。(板書)蘇軾與王安石同一時代,兩人私交甚厚,但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尤其“不敢默視”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時時“緣詩人之義,托事以諷”。王安石罷相后,幾個監察御史從蘇軾詩文中深文周納,羅織罪狀,彈劾蘇軾“指斥乘輿”“包藏禍心”,于元豐二年(1079)把他從湖州逮捕,投入監獄,勘問他誹謗朝廷的罪行,釀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
生1(脫口而出):為什么會叫“烏臺詩案”?
師: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后在御史臺獄受審。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由于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慣例,所以經過4個月的折磨后,蘇軾免于一死,但被貶為黃州團練。被貶黃州后,蘇軾經常游賞赤壁磯,在被貶第四年即1082年,一氣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三篇傳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轉而登上他的文學創作的顛峰。今天我們要學的前《赤壁賦》正記錄了蘇軾從失意矛盾中超脫的心路歷程。
師:現在同學們一起來看課文標題“赤壁賦”,同學們對“賦”了解多少?
生2:剛學的《詩經》“六義”有賦、比、興。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鋪陳排比。
師:說得非常好。“賦”原先是一種文學表現手法。到漢朝發展成為一種文體,“赤壁賦”的 “賦”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漢有大賦,鋪陳揚厲;六朝駢賦,鋪陳對仗;唐朝律賦,鋪陳對仗,平仄用韻。至此“賦”被層層束縛,已無法寫了。于是宋朝文人對“賦”進行改革,產生了文賦,突破聲律對仗,自由揮灑,雜入大量散句,故稱文賦。但文賦仍保留漢賦主客問答的形式。客多是虛擬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個側面,主則用于表現作者的主導思想,他們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環節,師簡介寫作背景、文體知識導入新課]
師:標題“赤壁賦”其實可以理解為“賦赤壁”,用“賦”的形式寫赤壁。假設我們同學游覽了赤壁,讓你們來寫赤壁,你們覺得可以寫哪些內容?
生(雜然答道):自然風景、歷史人物┅┅
師:那么,《赤壁賦》有沒有寫自然風物和歷史人文?如果有,請找出相關段落。
生(雜然答道):第一段寫自然景觀┅┅
師:同學們齊讀第一段。(生齊讀。)那么有沒有寫歷史人文的?
生(雜然答道):第三段前半部分寫歷史人文┅┅
師:同學們齊讀第三段。(生齊讀)
師:文學中,寫景目的是為了什么?
生3:抒情。
師:還有什么?
┅┅
師:同學們翻看課本第28面的單元提示。
生(齊聲):抒情、說理。
師:抒情多是貫穿全文,說理主要在哪些段落?
生(齊聲):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師:可見本文是以“景-情-理”(板書)來謀篇布局,因景生情,緣情悟理。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
師:抒什么情?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體現作者情感變化的三個字,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過程。
生(雜然答道):樂-悲-喜。
師:對。“飲酒樂甚”、“托遺響于悲風”、“客喜而笑”。
師:說什么理?古人說這里有“客三悲”“蘇子二論”,請同學們從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換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層意思?可以先找出三個關鍵句。
生(雜然答道):“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須臾”、“知不可乎驟得”。
師:“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對比生悲;“哀吾生之須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驟得”是理想與現實矛盾生悲。(板書)
師:“客三悲”體現了蘇軾在失意時怎樣的思想?
生4:消極的人生觀。
師:對。面對短暫的生命、面對無常的人生流露消極悲觀的人生觀,同時認為歷史英雄人物終歸化為陳跡,世間萬物不過是過眼云煙,都將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風流云散。否定歷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虛無主義思想。
師:同學們齊讀第四段,說說“蘇子二論”指的是什么?可先將第四段分為兩層,該分在哪里?(生齊讀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羨乎”后。
師:對了。第一層是針對上文的哪一句話展開駁斥,提出“何羨論”?
生(齊聲):羨長江之無窮。
師:第二層在“不必羨慕”、一切隨緣的基礎上,提出“共適論”。不屬于你的莫強求,屬于你的盡情享用。
師:這兩層是什么關系?
生(齊聲):遞進。
師:“蘇子二論”體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生(齊聲):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第三環節,深入探究]
師:蘇軾由失意到超脫、由“羨”到“何羨”的轉變,這個心路歷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這個超脫轉變過程中,看問題的角度改變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同學們一起看第四段“何羨論”部分,作者給我們提供了哪兩種看問題的角度?
生(齊聲):“變”與“不變”。
師:客主分別是從什么角度看問題?
生(雜然答道):客是從“變”的角度看問題,主是從“不變”的角度看。
師:因為拘泥于“變”的角度,客消極悲觀;因為換個“不變”的角度,看問題的角度多了,于是蘇子超脫進入豁達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問題能使人豁然開朗、心胸開闊,從而進入豁達樂觀的人生大境界。《蘭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莊子“一生死,齊彭殤”的消極生死觀,認為“一生死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試問莊子是從什么角度看生死問題,王羲之又是從什么角度看生死問題?
生6:王羲之是從人對社會貢獻的角度看生死問題,莊子是┅┅
師:同學能回答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王羲之是從生命的社會意義角度看生死問題,提出“生死亦大矣”“將以有為”的積極生死觀;莊子僅從生命的生物意義角度看問題,將生命物化,認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轉化過程,它們一樣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師:我來個戲說“一生死”,比如我家母雞下蛋了,一個生命誕生了,對我的意義就是有蛋吃了;我將這蛋煎了,一個生命結束了,對我的意義還是有蛋吃了。莊子是將人與一切生物混為一談,否定了人的社會意義。
師:王羲之認為“一生死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但沒有具體說明理由,現在請同學們幫王羲之寫一段批駁莊子的文字。限時6分鐘。(師巡視、指導。)
師:時間到,請幾個同學展示成果。
生7: 生命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在它誕生時,人們并不能感覺到什么,但生命是極具創造力的,生命在其存在過程中往往創造出遠遠超出生命本身的價值。所以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說,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他“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生,延續著生命價值的創造;死,終止了生命價值的創造。它們于生命的意義是對立矛盾的,又豈能等同視之。
生8:古有莊子云:“一生死,齊彭殤。”這得到部分人的認同,但我不敢茍同,生死豈能相等?人生在世,當運用畢生所學服務人民、造福社會,實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司馬遷若不忍辱茍活,又哪有《史記》如日月光芒照耀歷史長河?鄧小平若經不起三起三落的折騰,又哪有現今的中華盛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同樣是死,尚且有這么大的區別,更何況生死乎?
生9:大千世界包羅萬象。有蜉蝣朝生暮死,夏秋之交生于水邊,來不及啜露,來不及觀月,便葬身于水。其生其死,可謂一也。但又有誰愿意作這般生死呢?又有蘇子漁樵于江渚,侶魚蝦,友麋鹿,駕扁舟。雖無羽化登仙,但游盡赤壁,知魚肥,識筍香,亦樂矣。倘說“齊彭殤”,使蘇子英年早逝,臨如畫江山,誰吟“大江東去”豪放詩章?難怪王右軍說:“一生死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師:前兩位同學都能從生命的社會意義角度駁斥生死不能等同視之,而且舉馬克思、司馬遷、鄧小平等偉人例子,論證有力。后一位同學能同時從生命的生物意義和社會意義兩個角度展開批駁,更是棋高一招。而且直接從《赤壁賦》中就地取材。
[第四環節,拓展演練]
師:本課通過對《赤壁賦》的深入探究,并聯系《蘭亭集序》,幫助同學們建立了積極的生死觀,掌握了不絕對化,多角度看問題的正確的思想方法。
師:今天的作業就是將課堂練筆修改后寫在作業本上交進來。下課,同學們再見。
[第五環節,小結•作業]
附板書:
[教學反思]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安排了《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三篇古代山水游記散文,它們借游賞之事,探索生命的意義、治學的道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高中的教材選用的都是歷史經典名篇,每一篇都閃爍著儒道釋等百家光輝的思想。編者要老師傳道的意圖很明顯。即非如此,看著這些影響歷代、影響世界的如日月之耀眼光華的偉大思想就躺在我們的教科書里,又如何能不講呢?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擬定為: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死觀,掌握多角度看問題的正確的思想方法。當然,也讓學生領會了融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的大家手法。整堂課各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自然,讀、思、議、寫訓練到位,而且全部圍繞“生死觀”展開,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不足之處是:整節課容量大,節奏快,學生需要在充分預習的情況下才能跟得上。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3
海南省海口市瓊山華僑中學 王海珠 陳永鳳 【教學目標】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4、熟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及特殊用法。
2、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3、了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當時就有“蘇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譽。他還稱得上是一位高級廚師。“東坡肉”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中國古代楷書有“顏、柳、歐、蘇”四大流派,這里的“蘇”,就是蘇軾,可見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所以說蘇軾是位少見的曠世奇才。我們今天又來學習他的流傳千古的佳作──《赤壁賦》
二、作者背景及文體簡介
三、教師配樂朗誦全文
(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找出文中押韻的韻腳,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四、朗讀課文,疏通字詞,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五、整體感知
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是如何轉化的?
1、蘇軾力圖排遣政治打擊而帶來的苦悶從而聽任自然,樂觀曠達,作者力圖從消極中超脫出來,其實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敵暗示,我雖然遭貶,但我卻超然世外,飄然欲仙,寄情山水,盡得其樂,不寂寞不煩惱,反而積極向上。
2、感情變化過程:樂──悲──樂先寫月夜泛舟,飲酒賦詩,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懷世俗的快樂心情;再從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化無常,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后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表現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六、學習第一段
(先誦讀,再思考,有所理解后再讀,力爭課內背誦。后面的段落同。)
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明確: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作者仿佛覺得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賞心悅目。
2、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七、學習第二段
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悲從何來?
明確:
⑴ 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觸景生情,見茫茫月色江水,產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嘆,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⑵ 來自客人幽怨悲涼催人淚下的洞簫聲。
2、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詞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明確:“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3、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明確: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4、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明確:轉折過渡。
八、學習第三段
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闡發當時的情懷的?
明確:
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寄蜉蝣、哀吾生)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2、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明確: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
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
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九、學習第四段
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確:
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悅。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怎樣勸慰客人,使他從悲情中解脫出來?
明確:
⑴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
⑵ 從“取與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摒棄(不取)祿祿官位蝸角虛名,而取無窮的自然萬物(明月清風)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
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明確:
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表現了作者平靜超然的心態和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還是積極的。
十、學習第五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
本段感情色彩為“喜”,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
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十一、梳理文章結構
十二、討論:文中吹洞簫的客人是誰?
1、見老教材152頁《〈赤壁賦〉中吹簫人》
2、客人的話也是蘇軾自己心境的表達,主客問答是蘇軾自己貶謫黃州后,內心苦悶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十三、作業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明確其意義: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遺世獨立 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余音裊裊 不絕如縷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 一世之雄 一葉扁舟 滄海一粟 逝者如斯 取之無禁
用之不竭 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 東方既白
(《赤壁賦》名句長短交錯,短句變化較多。大部分短語為四字兩個節奏。設計這一練習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為背誦全賦打下堅實基礎。)
2、根據文賦對仗特點填寫《赤壁賦》中的句子:
⑴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____;____,羽化而登仙。
⑵ 其聲嗚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抱明月而長終。
⑷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設計這一練習的目的:這篇名賦對仗形式多樣化,有工對,也有寬對,有當句對,還有隔句對。在填空過程中,既可感受蘇軾賦遣詞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體會蘇賦對仗藝術的精妙絕倫。)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 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
2、教學目標 :
(1)“以文為賦”——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3、教學重點:
(1)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4、教學原則: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二、說教法:
1、根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2、教學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解題: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二、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三、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四、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五、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板書: 游 景 樂 (以景動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問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環節: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發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的引導。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
五、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六、結語: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七、布置作業 :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異同。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赤壁賦》。它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最后一課。
從教材編寫的結構和目的來看,古代散文單元培養學生解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作為本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赤壁賦》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作為一篇教讀課文,它在文言五線方面對本單元的其他篇目有著牽引性的總結作用。無論是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還是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著典型性。這一特點可以幫助學生繼續學習和鞏固文言知識點。
其次,作為一篇賦,《赤壁賦》既保留了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又借鑒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從而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使文章兼具了詩歌的深致情韻和散文的透辟理意。這一特點可以使學生獲得美的熏陶。既可以感受其文辭的優美,又能從作文的角度得到啟發——原來同一文體還可以借用其他文體的創作手法。
再次,《赤壁賦》是蘇軾被貶謫到黃州后寫的。被人毀謗而導致仕途不順自然會令人情緒低落,但作者低沉卻不消沉,反而表現出一種樂觀超然的人生態度。這一特點可以從人文品質和情感品質上陶冶學生,使之學會在逆境中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
以上三點也是我從能力、美育、德育三方面擬定的教學目標。
我將本課設計為三課時,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本節課我將和學生一起了解了文章的時代背景和作家其人,處理字音、通假字、字意這些基礎知識,梳理文意,初步品味本文景、情、理交融的最大的寫作特點。
因為沒有類似的人生體驗,所以在理解作者在遭受挫折后表現出的超脫的人生態度和樂觀情懷時,學生可能有難度,因此我將它設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解決的方法是對文本進行賞析時緊密結合寫作背景和作家其人,創設情境,幫助理解。
教學方法:
誦讀式、啟發式、比較法。
我將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解題: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二、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三、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
四、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五、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板書: 游 景 樂 (以景動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問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環節: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發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的引導。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
五、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六、結語: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第三課時
處理古漢語知識。
七、布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異同。
教學猜想和感悟:(見課件)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有錯誤或不完善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赤壁賦》教學案例 篇1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分析本文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
3.深入挖掘文章深層的悲
導入 新課:“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對蘇軾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段時間蘇軾的創作達到了巔峰,不僅有文學上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
寫作背景: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其后,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指導誦讀:注意感情流露
文本探究:
在充分預習并能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文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初步接觸以文為賦: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亮點透視
1結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體悟“賦”的語言特點。
提示:這段文字是充滿詩意的神奇之筆,充分體現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賦仍保留且發展了鋪張排比、講究詞采、駢散結合等賦的傳統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樂之情歷歷在目。
2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看看本文“體物”部分具有怎樣的特點,“寫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語堂對蘇軾有過非常有趣的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讀了本文,說說你對林語堂這段話的認識。
提示:本文寫游玩之樂,際遇之悲,解脫之情,字里行間跳躍著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身影,讀這篇曠世佳作,我們不能滿足于從字句之表象中尋找一種朦朧的感覺,而應從更廣、更深的層次了解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態志趣。
4清代方苞讀到《赤壁賦》時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調適而鬯遂也。”意思是說蘇軾此文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沒費什么氣力,實際卻匠心獨運,思路縝密。細讀此文,品評文章的結構藝術。
提示:“結構”往往反映出筆者的功力,表現著作者的創新能力。作為賦體游記,在結構上較之普通散文,還是有所區別的。閱讀本文,仔細體會作者組織材料、剪裁寫作內容的藝術。
5運用自己所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評價蘇軾在本文中表現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提示:蘇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傾向,而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較明顯的消極因素。閱讀本文后還可參閱有關資料,對蘇軾的思想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