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通用17篇)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
廣東省連平縣雁橋中學:曾勝權
【教學目標 】:
1.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2.學習用空間順序來說明事物的寫法,品味廣播稿的語言特點。
3.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概貌和特點,理解文章內容,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
【教學設想】:
1.課前要求學生通過圖書館或互聯網絡查找有關故宮博物院的圖片和資料,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2.查找字典,自行完成生字詞,預習好課文。
3.運用已經學過的說明文知識和學生扮演導游通過專題光碟介紹故宮博物院,從而理清本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還結合速讀,聽錄音,朗讀等多種閱讀形式加深對作者參觀路線的了解和品味廣播稿的語言特點。
4.通過做拼圖游戲,激發學生興趣和參與熱情,找出作者參觀故宮的路線,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
5.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段落,其它段落只作簡單介紹。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而定。
6.拓展課文內容, 延伸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7.鞏固知識,課后完成一定量的作業 。
8.學生呈交《課程綜合評價報告表》,評估課程效果。
【教學媒體】:
投影儀,電視機,dvd機,錄音機,mp3播放器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概貌和特點,掌握全文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
2.初步認識故宮建筑群雄偉、壯麗的總特點。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1.學生代表課前兩分鐘演講:《天安門》
2.同學們,x x x同學今天在“兩分鐘演講”中介紹了“天安門”,那么同學們您是否知道天安門與紫禁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天安門是皇城的大門,現在是故宮博物院的大門。故宮,是北京明清兩代留存下來的宮殿,周圍城墻約三公里,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氣勢非常雄偉。我們班y y y同學參觀過故宮博物院,下面我們有請她通過《故宮博物院》錄像帶我們參觀“故宮博物院”。(掌聲)
二.觀看有關《故宮博物院》錄像,了解故宮全貌
1. y y y同學以導游(或解說員)身份通過dvd光碟介紹故宮博物院總體概況。
2. 同時使用投影出示課堂目標: ① 通過看光碟錄像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特點并找出作者的參觀路線。
② 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
三. 閱讀課文,理請說明故宮的具體情況
1.介紹建筑物,使用空間順序是最為合理的。因為它要告訴讀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本文也是如此。要求學生通過速讀,聽錄音,齊讀等多種閱讀形式進一步加深對故宮博物院概貌和特點的了解,并在做拼圖游戲的基礎上找出作者參觀故宮的路線,進而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
① 通過多種閱讀形式加深對故宮博物院概貌和特點的了解,品味廣播稿的語言特點。學生速讀1—3自然段,聽錄音4—10自然段,齊讀11—14自然段,學生代表(兩人)朗讀15—16自然段。
② 全班分八小組做拼圖游戲,其中請兩位同學上講臺做拼圖游戲,在做游戲過程中找出作者參觀故宮博物院的順序,拼圖游戲結束后,教師作如下歸納:
以天安門為起點,穿端門 進午門 過漢白玉橋 來到前三大殿:細觀太和殿,略觀中和殿 出保和殿 走向內廷;略看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出后三宮 進御花園,觀賞景色 走出順貞門 、神武門 最后登景山鳥瞰故宮全景。
2.請仔細思考、討論:本文的這一說明順序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如此?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本文的順序,既是作者的參觀路線,又是故宮的建筑順序,本文按照空間順序,由總到分,由外到內,由前到后,又由內到外來安排說明順序。文章先簡介故宮的總體布局,贊美建筑藝術,然后分述,最后對分述作綜合概括。之所以如此,這正如上面所說,說明順序的安排取決于說明對象的特點與說明的目的。故宮的建筑順序和作者的參觀路線也是如此,因而,本文的說明順序也應以此來安排。
四.布置作業 : 1.課后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 設計。(見后附的《作業 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 進一步具體了解故宮建筑群的宏偉壯麗。
2. 知識拓展,進一步了解我國還有其他的文化遺產,從而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
【教學過程 】:
一、回顧,導入 :
同學們,在上一節課我們總體感知了《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找出了作者參觀故宮的路線,學習了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生作簡要回答)。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具體寫故宮的?故宮的建筑有什么特點?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弄清這些問題。
二、速讀1—3段,重點細讀1—2段,弄清故宮的位置、歷史和在古代建筑的地位。重點把握故宮的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
三、研讀課文4—10段,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和寫作特點
第四自然段講到了進了太和門,見到了三大殿,那么請同學們精讀5¬—8段,這四個自然段是在介紹太和殿。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各段介紹的主要內容。
學生分小組討論后,教師作出歸納:第五自然段,介紹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觀,第六自然段,由外觀轉入寫內景。第七自然段,介紹三大殿的位置,第八自然介紹太和殿的用途。
使用投影,出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
①作者如何說明太和殿的布局和外形特征的?
明確:布局和特征——高度、面積、格局、色彩、以及雄偉壯麗的氣勢。
②讀第六自然段請同學們找出立足點,方位詞,并指出說明的順序。
明確:立足點:——正中的朱漆方臺和雕蟠金龍
方位詞:——正中、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空間順序:1.由朱漆方臺為立足點由上向后,向兩旁。
2.以雕金蟠龍為立足點,向周圍、向下。
③三大殿為什么會建在中軸線上?作者是如何來寫太和殿的用途?
明確:一.這樣安排,可以突出皇帝的寶座就是這條線的中心點,一切都以皇帝為核心,一切權力都集中于皇帝,這樣可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 二. 雄偉的大殿,精心的儀式安排,神秘的色彩——顯示皇帝的威嚴。
④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作者為什么太和殿,而略寫中和殿和保和殿?
明確: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從政治角度來說,它是皇帝寶座所在地,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權的象征;從建筑角度來說,它是故宮最大的大殿,是故宮建筑群中“形體壯麗、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詳細說明。
總結4—10自然段,歸納板書。
外形(第五自然段)
分寫太和殿 內景(第六自然段) 重點、詳寫
位置(第七自然段)
用途(第八自然段)
總寫三大殿 分寫中和殿 (第九自然段)——外形和用途
略 寫
分寫保和殿 (第十自然段)—— 用 途
四、學生速讀11—16自然段,教師只稍作指點。
五、拓展延伸:暢談你對故宮博物院的認識,并談談除故宮外,你還了解祖國還有哪些優秀文化遺產,對此又有何感想?
注:(此環節為開放環節,讓學生自由暢談,教師不設定條筐,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同學們的答案)
六、師生共同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按空間順序介紹了故宮博物院這座“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在贊揚祖國古代建筑的宏偉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同時,也對封建統治者的專權揮霍做了揭露。
文章選擇了一條重點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間順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經天安門、端門,選擇了午門為說明起點,然后依次介紹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門到景山結束。由南往北沿中軸線為序正與故宮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脈絡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間順序的線索上,選擇最能反映故宮本質和建筑特點的太和殿、養心殿等詳寫,其余略寫,繁簡適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二。
2.選用課后作業 設計。
3.呈交《課程綜合評價報告表》
《故宮博物院》
課后作業 設計
1. “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它的具體內容有以下五種表達方法,你覺得哪一種好?為什么?
①南面有午門,北面有神武門,東西有東華門、西華門。
②南面有午門,北面有神武門,東面有東華門,西面有西華門。
③南北有午門和神武門,東西有東華門、西華門。
④南北東西分別有午門、神武門和東華門、西華門。
⑤東面有東華門,西面有西華門,南北有午門、神武門。
答:
。
2. 暢談你對故宮博物院的認識,并談談除故宮外,你還了解祖國還有哪些優秀文化遺產,有何感想?
答:
。
3.編寫學習日記:
評價內容
學生自我評價
學習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你喜歡本篇課文嗎?這篇課文你認為好在哪里?
你認為y y y同學導游得怎樣?如果你是導游,你將如何來帶領同學們去參觀?
你們學習小組討論和做游戲時是否團結協作?感覺愉快嗎?
這節課與以前的課有什么不同?你喜歡這樣上課嗎?你在這節課又學到了什么?
暢談你對故宮博物院的認識時,你是否積極?你是否在這個環節學到了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作業 量合適嗎?難度怎樣?
《故宮博物院》
課程綜合評價報告表
評價內容
學生自我評價
學習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你喜歡本篇課文嗎?這篇課文你認為好在哪里?
你認為y y y同學導游得怎樣?如果你是導游,你將如何來帶領同學們去參觀?
你們學習小組討論和做游戲時是否團結協作?感覺愉快嗎?
這節課與以前的課有什么不同?你喜歡這樣上課嗎?你在這節課又學到了什么?
暢談你對故宮博物院的認識時,你是否積極?你是否在這個環節學到了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作業 量合適嗎?難度怎樣?
作者郵箱: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2
樊建華
說在前面:在備課中,為了每個環節層次清楚,所以各處板書或投影設計單列,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把它融在一起,抓住一塊主板反復變換使用,可節省些時間!有些須探討的問題加有自己的評注,僅供參考!
○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和重點:
1.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和總分結合的方法;
2.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宮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
4.進一步學習說明的方法。
二.課時分配:三課時
三.預習提綱
1.通讀課文,標清自然段;
2.看課文各頁下的注解,掌握詞語解釋;
3.其他生字詞借助工具書正音解詞。
○教學過程
一.字詞教學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diàn) 蟠(pán)龍 鎏(liú)金 藻(zǎo) 井 檀(tán)香 御(yǜ)花園 妃嬪(pín) 湛(zhàn)藍 修繕(shàn)
鳴鐘擊罄(qìng) 詔(zhào)書 中軸(zhóu)線
2.解釋詞語:
磬: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
攢:聚集,集中。
鰲頭:指皇宮大殿前石階上刻的鰲的頭,考上狀元的人可以踏上。后來用“獨占鰲頭”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琉璃:用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粘土的外層,燒制成缸、盆、磚瓦等。
藻井:(見課本注釋)
蟠龍:(見課本注釋)
中軸線:中心線。
二.理清順序和結構
1. 要求學生依照課文中的導游去游覽故宮,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完成課后練習一圖。(順次板書或用投影)
(在此無法傳遞示意圖,上傳在素材庫中)
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引導學生理清各段之間的關系,了解結構,(邊講邊板書畫線句,也可不用板書)
問題: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劃出主要詞語。
1節:故宮的位置和歷史沿革
(北京的中心 城中之城
我國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五百多年歷史) 總寫
2節:故宮整體布局及特點
宏大壯麗 建筑精美 布局統一(可見教用書p114頁擴展)
3節: 午門及護城河
4節: 三大殿概況(總寫)
5、6節:太和殿(分寫)
7節: 中軸線(插寫)
8節: 太和殿(分寫)
9節: 中和殿(分寫)
10節:保和殿(分寫)
11節:小廣場(前朝后廷間的過渡)
12節:乾清宮
13節:交泰殿
14節:坤寧宮
15節:御花園
16節:神武門與景山看故宮
三.重點研讀
1.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太和殿。
2. 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對太和殿,先寫使三大殿成為統一整體的臺基——臺基修建得很高(三層臺基高七米),并且設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個圓雕龍頭),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寫太和殿外觀氣勢雄偉(是故宮最大的殿堂),色彩壯麗(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的斗拱、額枋、梁柱,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內部裝飾的莊嚴富麗(金鑾寶座、雕龍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裝飾著多姿多態的龍);最后從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說明它在設計方面的象征意義——過去封建皇帝憑借雄偉的建筑顯示威嚴。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3.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4. 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師生討論后明確:
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
歸納: 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
5. 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 課后作業
1.寫一篇介紹學校校園的說明文,字數不限。(必作題,寫在作文本上)
2. 查找有關圖片和資料,更詳細地了解故宮的建筑及布局,然后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家里有電腦可以上網的同學可直接在搜索欄內輸入“故宮博物院”中文字樣,即可打開故宮博物院網頁。(有條件者作)
課后反思:
作者郵箱: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參加這次的說課比賽.我今天要說的課題是《故宮博物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課時安排,教學步驟,板書等幾個方面來具體解說我對這一課書的教學設計.
第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而本課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課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對比較枯燥.但課文內容簡單,語言淺顯,易于理解.
第二說學生:
首先初中學生空間概念不很強,其次是有許多學生沒有見過故宮."僅憑老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所以,只有憑借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然后才能達到目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從而突破空間想象困難,明確說明文的空間順序.
第三,根據對教材以及學生情況的分析我設立了一下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筑布局及特點.
2.培養把握實物說明文空間順序的能力.
3.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第四,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
(2)文章總體結構:總—分—總.
難點:
(1)學會按照空間順序來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從實際出發,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性情陶冶與知識拓展相結合以及以學生為本位的原則確定本課的教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
2.讓學生當導游,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建筑結構及布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第六,結合新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特點設計學法.
1.通過朗讀感知課文.
2.通過討論協作梳理課文.
3.通過做小導游的片段作文練習深入理解課文.
第七,由于這是一篇篇幅很長而又比較重要的文章,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三個課時,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具體的課時安排.
全文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游蹤介紹
重點:說明順序,課文結構.
第二課時:講解落實重點段落
重點:各種說明方法的運用及說明文按空間順序說明時該如何尋找立足點.
第三課時:課文知識,能力及其情感培養的拓展以及對課文做小結
重點:學習寫作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的說明文,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八,根據以上設計,今天我就來說一說,第一課時的具體安排.總的安排了九個教學步驟,如下: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朗讀并分析課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四)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五)完成課堂活動
(六)理清課文結構
(七)朗讀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結
(九)布置作業
(一)導入
以一系列珍藏于故宮博物館的珍品圖片激起學生對故宮的好奇,從而引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生字詞讀音.
(三)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課文1-2自然段.
2.學生自主介紹通過朗讀課文1-2自然段所了解到的故宮.
3.演示課件,總體介紹故宮及簡略介紹故宮四大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四)師生一起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1.根據圖片及課文填寫課后練習一中的圖表.2.利用多媒體課件,重尋作者行蹤,帶領全班同學參觀故宮.
參觀順序:
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景山
(五)完成課堂活動
根據圖片和課文(5—8自然段),寫一段導游詞,介紹太和殿.
(六)理請課文結構
1.在第一部分中找出與課文最后一句"這樣宏偉的建筑群,這樣和諧統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驚嘆."相照應的句子.
明確: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2.課文首尾照應,都是對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描寫,而中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博物院各大建筑的具體描繪,由此可見,課文的總體結構為:總-分-總.
(七)朗讀課文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結
文章基本上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推進,又輔以左右(東西)兩旁建筑加以介紹,同時將線路上的建筑分成幾個部分,總體,個別介紹相結合,給人清晰鮮明的印象.
(九)布置作業
從以下作業中任選2題
1.試著由北向南,從神武門進入,介紹一下故宮博物院.
2.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
3.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
4.故宮的設計貫穿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如何體現在建筑中的,說說你的理解.
最后我們來說板書設計,很容易看出,我們朗讀的部分分別是課文總說的兩部分,而具體分析的則是課文分說的部分.分說部分則又是按作者的游蹤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來說明的,而且我們做活動的部分正是課文寫得最詳細的故宮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通過對課文的梳理,我們很容易得出課文是以"總—分—總"的結構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間順序來說明的.
如若能夠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達到以上設計,那就為后兩課時的教學奠定了基礎,也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對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的說明文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來說明具體事務的寫作能力.當然也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祖國傳統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2.了解方位詞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3.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4.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5. 學習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3.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準備
一、導語設計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即1406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25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 蟠(páan)龍 鎏(liú)金 玉璽(xǐ) 妃嬪(Pín) 湛(zhàn)藍 .......
上諭(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宮 修繕(shàn) 擊罄(qìng) 詔(zhào)書 .......
(2)詞語解釋
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安排。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2.提問:
(1)故宮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宮的規模有多大?
(3)故宮為什么又叫“紫禁城”?
(4)皇帝的金殿在什么大殿中?
3.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
明確:*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
三、理解文章的說明對象及說明對象的特征
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是故宮博物院。記得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曾明確:說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宮博物院的哪些特征來寫?請迅速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明確: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1.學生精讀5~8段,思考:
(1)第六段總的順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兩個“立足點”,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明確:兩個“立足點”分別是方臺和雕金蟠龍。下面以方臺為立足點,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兩旁寫。上面以雕金盤龍為立足點,依次向下、向周圍寫。
(2)文章強調中軸線用意是什么?
明確:說明建筑意圖——把皇帝寶座安在中軸線上,以象征皇權。
(3)第六段的說明重點是什么?
明確:重點說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為什么太和殿介紹得最詳細?為什么多次寫龍?
明確:三大殿是故宮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顯故宮氣派的地方,所以介紹得最詳細。
主要寫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建筑突出龍,對故宮的說明也突出龍。二是龍的象征意義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都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也是作為皇權的化身。
六、課堂小結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5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教學設想
一、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二、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而定。
三、師生共同總結,當堂完成一定量的練習。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預習,掃除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 蟠(páan)龍 鎏(liú)金
玉璽(xǐ) 妃嬪(Pín) 湛(zhàn)藍
上諭(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宮
修繕(shàn) 擊罄(qìng) 詔(zhào)書
2.解釋加點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游去游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并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布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3.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筑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4)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師生討論后明確:
寫太和殿:
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筑設計特點。所以建殿于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及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完成課堂練習: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文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筑設計的特色——處處體觀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么
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后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筑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還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5.至此,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課堂練習:
(1)在( )內填字來完成短語,并按要求歸類:(只填序號)
①規模(宏)大 ②莊嚴肅(穆) ③大肆揮(霍)④重重殿宇 ⑤舉世(聞)名 ⑥(煥)發光彩 ⑦煙霧(繚)繞 ⑧腐朽昏(庸) ⑨龍鳳(呈)祥 ⑩池館水(榭)
名詞短語④⑩ 動詞短語③⑤⑥
形容詞短語②⑧ 主謂短語①⑦⑨
(2)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①故宮就是古時候所說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蠻殿。東西六宮的養心殿則是清朝二百年間封建帝王統治活動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層層殿宇,重重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
③課文之所以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是因為這兩座宮殿規模最大,裝飾最絢麗,能集中體現故宮建筑群的藝術風格。(×)
④《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三篇說明文都是按照先總說后分說的順序說明事物特點的。(×)
(3)課后完成“揣摩·運用”四的練習。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6
學習這篇課文,既可以從中獲得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強我們對祖國的傳統建筑藝術產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說明順序和文章的結構對我們學習、寫作說明文都具有指導性。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故宮博物院全貌,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首先告訴學生有關作者的情況,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完成課后故宮建筑的簡單示意圖——就是根據課文內容注明各部分的名稱,我想這應該是很簡單了,因為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覽者參觀故宮的順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紹說明。5分鐘過去了,令我無語,大部分學生沒能完成示意圖。看來同學們印象并不深刻,我想在學生的腦海里沒能形成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印象,對一些方位詞的理解也不到位,看來課堂上只靠老師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導式的學習,該讓學生自己完成的老師堅決不能代替,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來完成,并且日后要經常復習鞏固。
2、重點在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而定。在講解過程時,能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尤其從課文第五自然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六自然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七自然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作者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詳略結合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讓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3、本課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較簡潔,結合課文內容講解,同時又不過分突出該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較好。在課后作業部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游介紹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課外練筆設計可讓學生復習課文內容,補足課堂上沒有講解的景點內容(如:后三宮等),另外,又可鍛煉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文本探究中,不斷質疑為什么采用這種說明順序,怎樣采用這種順序。學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須根據說明對象來確定最合適的說明順序。在空間順序說明時注意確定立足點和準確的方位詞。在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進行說話訓練,學生比較容易學會。
三、不足之處
文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是課文重點,沒有很好地自然地安排體會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特點。學生對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重點介紹,由于課前學生資料查閱不夠,閱讀文本不夠深入,討論之后依然沒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學生在說話訓練中立足點過渡不自然,沒有準確使用方位詞。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的腳印片段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接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中的結構層次。然后以小導游的形式介紹參觀順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學習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太和殿),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最后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間。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7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蟠(pán)龍 金鑾(luán)殿
b.妃嬪(bīn) 中軸(zhóu)線
c.奏(zòu)報 翊(lì)坤宮
d.慈禧(xī) 乾(qián)清宮
2.根據拼音寫漢字。
zhàn( )藍 áo( )頭
肅mù( ) tán( )木
擊qìng( ) zǎo( )井
3.下列書寫無誤的一組是
( )
a.玲瓏奇巧煙霧繚繞 池館水榭
b.龍鳳成祥藤蘿翠竹 點綴其間
c.迥然不同橫慣東西 和諧統一
d.大肆揮喝錯綜相連 井然有序
4.下列句子的空缺處應依次填入的一組詞語是
( )
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________,錯綜相連,而井
然有序。
a.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墻
b.層層樓閣,道道宮墻,重重殿宇
c.重重殿宇,道道宮墻,層層樓閣
d.層層樓閣,重重殿宇,道道宮墻
5.從課文中選出三個體現故宮建筑群特點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語段點將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6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里受朝賀。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臺基上下跪滿文武百官,中間御道兩邊排列著儀仗,皇帝端坐在寶座上。大殿廊下,鳴鐘擊磬,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1.以上三段文字分別介紹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以上三段文字主要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
________的順序說明。
3.第一段中劃線句子從純說明的角度看,說明了什么?為什么用一些非說明性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說明的立足點是________和________,表示空間方位的詞有________。
5.以上三段文字分別突出了對什么的描述?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遷移過關
揚州的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簡寫的“個”字,故名“個園”。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后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陰環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在前面,這便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香飄,蒼翠生涼。
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廊,循廊而去,“秋中夏雨聲中入”,長廊盡頭便是“假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杰作。看此山,山勢巍峨,峰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廳”,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用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一堵白圍墻,墻上開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1.上文抓住“個園”的什么特征來說明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在說明順序上有哪些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第一段看,“個園”園名的由來是________。
4.上文顯示方位變換的詞句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把第四段“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改為“古柏伸,紅楓遍植,鐘乳石倒掛,石橋也儼然”好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b.嬪(pín)c.翊(yì)d.禧(xǐ)2.湛 鰲 穆 磬 藻 3.ab.成——呈 c.慣——貫 d.喝——霍 4.a 5.宏大壯麗 建筑精美 布局統一
(一)1.外形 內景 用途 2.外 內 特點 用途 3.這句話說明屋頂是用金黃色的琉璃瓦鋪的,重檐式的。這里用了描述性的話,如“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輝煌”,把作者的感情融進去了,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4.朱漆方臺 雕金蟠龍 正中、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5.第一段文字突出對色彩的描寫,顯示太和殿的輝煌壯麗;第二段文字突出對龍的描寫,顯示皇帝是龍的化身;第三段文字突出對儀仗的描寫,顯示帝王的威嚴
(二)1.四季假山堆疊精巧 2.文章的說明順序,也就是作者的參觀路線,“個園”四季假山的建筑順序 3.“個園”園中遍植翠竹,竹葉形狀似一個簡寫的“個”字4.步入個園大門繞過“宜雨軒” 過石橋,進石洞 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廊,循廊而去 長廊盡頭 過“透風漏月廳” 5.不好。原文用四個主謂結構的四字短語鋪排下來,給人以流暢感;改后便音節不諧調,語氣不流暢了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說出故宮博物院的大致布局和結構特點,可以運用總分結合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本文的寫作思路,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的得當的寫作方法,形成描寫復雜事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學習,學生獲得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提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說出故宮的布局特點和行文思路。
【教學難點】掌握事物說明文空間順序的寫作特點,并體會故宮的建筑美。
三、教學方法
游覽參觀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故宮博物院的視頻資料,激發學生的興趣,聯系學生平時在影視作品中對故宮的印象,增強本課的帶入感。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文中是首先寫了故宮哪些宮殿呢?
2、這幾座宮殿的順序是怎樣的?
伴隨這兩個問題的引導學生再次回到文本,找出文章描寫宮殿的句子,從中發現文章的書寫順序:“中軸線”“南向北”。
(三)深入研讀
在大致了解故宮的基礎上,教師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每組選出一個“導游”帶我們去看看故宮為大家講解課文中提到的這些宮殿,通過這個環節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故宮結構,同時很好的鍛煉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1、教師繼續引導發問:“如果你去故宮你會選擇那些宮殿去參觀呢?”
明確:太和殿。
2、大家為什么想去這個地方參觀呢?
明確:發現文中主要寫的事物。引出詳略得當的寫法。在描寫這樣一個復雜事物的時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無法寫出亮點來抓住讀者眼球的。體現了作者在寫作時的重點突出。板書:詳略得當。
3、范讀:
(1)“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
(2)“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
(3)、引導學生理解文意,體會作者此時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寫故宮的呢?
明確:作者是在遠處和近處去描寫的。
教師總結概括:作者是站在遠處整體的總寫,從近處上詳細的分寫,將事物的整體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讀者的面前。板書:總分結合。
(四)拓展延伸
作者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景山上會看到哪些景象并談談你的感受。
(五)小結作業
以“我與故宮”為主題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故事,利用本文學到的“總分結合”的手法說出來或者寫出來,字數不限。例如: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87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本是導游詞,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以參觀的方法進行學習,我現在回想剛剛的教學設計,其實可以讓學生去繪制一下參觀游覽的地圖,這樣就更能在空間位置上理清本篇文章的寫作順序,打到一種更為立體的教學,課下我會積極反思,將這一方法落實到我的教學設計當中。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9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重點:
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的特點而定。
教學難點 :掌握詳略得當。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
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方式進行。
教學時數:一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鑾殿 蟠龍 鎏金
玉璽 紀嬪 湛藍
上諭 傀儡 翊坤宮
修繕 擊罄 詔書
2.解釋劃線的字:
舉世聞名(全) 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做口述。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故宮博物院)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
(3)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于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4.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業 :
課后練習四、五。
故宮博物院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重點:
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的特點而定。
教學難點 :掌握詳略得當。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
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方式進行。
教學時數:一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鑾殿 蟠龍 鎏金
玉璽 紀嬪 湛藍
上諭 傀儡 翊坤宮
修繕 擊罄 詔書
2.解釋劃線的字:
舉世聞名(全) 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做口述。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故宮博物院)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
(3)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于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4.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業 :
課后練習四、五。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的讀音和字形,理解重點詞的詞義。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根據作者的游覽路線,畫出故宮的建筑布局圖。
2、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結構順序和說明方法。
3、以太和殿為例,認識并學習方位詞語的準確運用,找準作者的立足點。學會介紹復雜景觀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技巧。
(二)情感目標:
了解故宮博物院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宮布局特點。
2、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結構和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1、認識并學習方位詞語的準確運用,找準作者的立足點。
2、學會介紹復雜景觀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技巧。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自主掌握生字詞。根據作者的游覽路線,畫出故宮的建筑布局圖。
老師:幻燈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身邊常見的建筑物都有哪些呢?同安影視城去過嗎?它是模仿北京故宮建成的。里面有什么呢?請去過的同學介紹一下。
故宮,舊時的故宮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即1406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在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1925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PPT展示,同學朗讀)
事實上,故宮博物院現在中國一共有兩處,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者均為世界的旅游勝地。此外,1986年在沈陽故宮的基礎上建立了沈陽故宮博物院。本文具體指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說詞,原題為“古代藝術的寶庫——故宮博物院”(見注解1)而作者正是故宮的研究專家黃傳惕先生,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編輯。下面,我們在他的帶領下正式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預習檢測
1、我們早自習大家都預習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獲,下面請幾位同學上臺來填好故宮博物館的布局示意圖的建筑名稱。
(黑板上事先畫好示意圖框架,同學填好后,其他同學檢查更正,然后PPT展示正確的示意圖)
2、什么是建筑?建筑是用石頭寫成的史書——雨果;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歌德。
建筑往往在造型、色彩、結構與周圍的環境的和諧統一等方面,給人音樂般的感受,有的象氣勢恢弘的交響樂,有的似舒緩幽雅的小夜曲。有的象詼諧生動的變奏曲。好的建筑藝術可以令人震撼,拓展想象力,讓你久久的回味……
我們學過的《中國石拱橋》是關于建筑物說明文,這篇也不例外。前文采用的是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看圖回答)
提問: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什么路線什么方向逐次介紹的?明確:按照空間順序,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說明的。
具體來說,以*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和稱“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而離開故宮。
3、PPT展示故宮完整的布局結構圖。
三、整體感知
1、視頻跟讀(PPT播放故宮視頻,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按照字幕跟讀),要求:
(1)注意難讀字詞,加深文章印象。
(2)視覺感受故宮建筑群規模的宏大壯麗,建筑物的精美,體會其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2、觀后印象(自由回答):
•建筑規模——宏大壯麗
•建筑物——精致美觀
•建筑布局——整齊統一
3、正音解詞,圈出難讀字音,班級交流,并解釋重點字詞。(請2個同學讀音,PPT更正錯誤,然后全班朗讀兩遍)
•矗立(chù)鰲頭(áo)
•金鑾殿(luán)湛藍(zhàn)
•琉璃(liúlí)額枋(fāng)
•蟠龍(pán)藻井(zǎo)
•中軸線(zhóu)擊磬(qìng)
•檀香(tán)攢在一起(cuán)
•鎏金(liú)雍正(yōng)
•乾清宮(qián)坤寧宮(kūn)
•迥然不同(jiǒng)水榭(xiè)
玲瓏:形容(物)精巧細致,(人)機靈敏捷。
橫貫:(山脈、河流、道路等)橫向貫穿。
矗立:高聳直立。
矯健:強健有力。
繚繞:回環纏繞。
錯綜:縱橫交叉。
和諧:配合得適當和勻稱。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襯托。
井然有序:整齊而有秩序。井然,整齊的樣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遠,完全不同。迥:指距離很遠。
4、疏通字詞后,瀏覽全文。課文可以分為三大部分,該怎么劃分呢?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體介紹故宮各宮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紹景山并記述從景山回望故宮全貌之所見。
四、合作探究
1、瀏覽1段,回答:
(1)故宮坐落在什么地方?
明確:北京中心。我們都知道北京市中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故宮坐落在這樣一個象征著國家威嚴和權利的城市中心,說明了什么?(地位之高)
(2)故宮的名稱還有哪些?
明確:紫禁城、故宮博物院。
(3)為什么叫紫禁城?
明確:關于“紫”的三種說法,“紫氣東來”說;天帝“紫宮說”;星座五宮,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稱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宮殿稱紫薇宮,“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嚴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宮便稱為紫禁城。;
(4)這段還介紹了故宮哪些方面?
明確:地位、歷史
2、齊讀第二段,思考:
(1)我們知道本文的說明對象是故宮,那么說明對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誰能又快有準地在文中找出來。
明確:故宮博物院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2)這些特點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紹的是什么?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故宮的整體布局、外觀概貌,體現出規模宏大壯麗的特點。列數字。
過渡句:這兩段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的位置、歷史、建筑地位、總體布局、
外觀概貌、建筑總特點,給游覽者留下了一個總體印象。后文主要圍繞這三個建筑總特點展開,前面提到了建筑規模宏大,那么接下來我們看看其它特點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下面,我們跟隨黃傳惕先生的腳步,正式踏上故宮之旅。
3、請2位同學分別朗讀3、4段,同時PPT展示故宮全景示意圖。
說說以下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體現了故宮三大特點的哪些方面?
“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打比方建筑精美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列數字宏大壯麗
“每層的邊緣都用漢白玉欄桿圍繞著,上面刻著龍風流云”——建筑精美
“一千多個圓雕鰲頭”——列數字宏大壯麗
五、總結:這兩段主要講午門內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況,到此為止,我們初步領略了故宮宏大的規模,下節課,我們將深入故宮,感受故宮的金碧輝煌。
板書設計
14、故宮博物院
一、全文以作者的游蹤為線索,按照空間順序來說明,抓住重點有詳有略地進行說明。
二、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情況。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體介紹故宮各宮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紹景山并記述從景山回望故宮全貌之所見。
三、說明方法:第3、4段段運用打比方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形象地說明了金水河的外觀與三大殿的高度,以及圓雕鰲頭的數量。
六、布置作業:如下
六、教學反思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1
14.《故宮博物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文意,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筑布局及特點。
2.培養把握實物說明文空間順序和立足點的能力。
3.體會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當導游,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建筑結構及布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2.課文第六段為突破口,實現以點代面的目的,突出課文重點,解決難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祖國傳統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1.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理解說明的空間順序——條理性。
2.方位詞的準確運用——立足點。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一提起北京,大家就會想到什么?(長城、故宮、圓明園、天壇、頤和園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古城,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紅墻黃瓦的巍峨宮殿,去領略我國古代宮殿建筑的風采。
2.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即14XX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25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磬(qìnɡ) 攢(cuán ) 鰲(áo)頭琉(liú)璃藻(zǎo)井蟠(pán)龍
金鑾(luán)殿鎏(liú)金玉璽(xǐ) 妃嬪(pín) 湛(zhàn)藍
上諭(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宮修繕(shàn) 詔(zhào)書
肅穆:嚴肅而恭敬。幽雅:幽靜而雅致。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水深火熱:比喻人民生活處境的極其痛苦。
大肆揮霍:毫無顧忌地大量花錢。
迥然不同:很不相同。迥然:顯然,清清楚楚地。
2.以“初讀課文,我了解到”的句式,談對課文的理解。
3.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
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天安門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華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來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4.理清說明順序: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另外,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全文按照參觀游覽的路線,詳略得當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從不同方面印證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高度贊揚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美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研讀分析
1.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第一部分(1-2)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
★★故宮的別稱
①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個建筑群在城墻內,表示皇帝的最高權威,在北京城中 心,又稱城中之城,墻為赭(zhě)色,因此稱赭色城的禁區為~。
②故宮,從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得名,“故”指從前的(事情或處所),明清兩代是早已過去的舊事,因此我們今天稱他們的宮殿為~。
③博物院,展覽陳列各種文物或標本,供人們參觀的地方,“院”指全國性的最大規模的。
★★故宮的藝術風格--(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這句話提綱挈領,把故宮雄偉壯麗的全貌作了概括說明,從三方面講出了建筑群的特點,是全文的總領句。
第二部分(3-15)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
★★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三大殿(4—10)作者重點介紹了太和殿。
內容:規模、外觀、內部擺設和裝飾、功用、位置
空間順序:從外到內、由下到上、先中間后兩邊
說明方法:列數字、摹狀貌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作者分別從高度、面積、格局、色彩、氣勢來介紹太和殿的外觀。 外觀上的特點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臺基上,臺基有三層 ②奇(臺基):〈見書劃線處〉)
太和殿是故宮最大的殿堂,金黃、大紅看上去富麗堂皇,再襯上藍天,白玉石臺基,更是艷麗奪目,金碧輝煌,體現了前面所說的“宏大、壯麗”。
★★第 6節、作者介紹太和殿由外觀轉入內景,總的順序是先下后上,其中兩個“立足點”,分別是方臺和雕金蟠龍。下面以方臺為立足點,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兩旁寫。上面以雕金盤龍為立足點,依次向下、向周圍寫。
方位詞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第6節對內景的描寫,用得最多字-“龍”。 這一節不僅寫出了殿中龍的圖案之多,而且寫出了“雙龍戲珠,單龍飛舞”以及“行龍、坐龍、開龍、降龍”等多姿多態的龍,并且在最后加上“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使得這些圖案更顯得生動活潑,聯想到臺基上看到的一千多個龍頭,我們簡直到了“龍”的世界。
寫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建筑突出龍,對故宮的說明也突出龍。二是龍的象征意義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把自己神化為受命于天的“真龍天子”,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也是作為皇權的化身。
★★三大殿建在中軸線,說明建筑意圖——把皇帝寶座安在中軸線上,以象征皇權,象征一切以皇帝為核心,一切權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統治者希望他們的皇位代代相傳,永世不變。
★★ 太和殿的用途是舉行重大典禮。三大殿為什么太和殿介紹得最詳細?
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觀氣勢雄偉、色彩壯麗,內部裝飾莊嚴富麗)。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對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僅僅指出了他們的用場。
這樣有詳有略的方法,使得重點突出,因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宮的特征和本質。
★★ 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
后三宮是用途方面來寫的。抓住宮中鳳凰圖案增多特點來寫。
★★寫后三宮,為什么鳳凰逐漸增多呢?
傳說鳳凰是百鳥之王,羽毛美麗,象征吉詳美好,封建統治者把后妃比作鳳,因此她們住的地方,用的東西都畫鳳。
★★養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藝術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東西六宮的建筑,作者只介紹了長春宮和儲秀宮,是因為這兩宮是慈禧太后住過的地方。作者描述了慈禧五十歲生日的場面, 是為了揭露封建統治者大肆揮霍,奢侈浪費的罪行。
第三部分總的概括藝術風格: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寫法:首尾呼應
2.文章是怎么把故宮給我們解說清楚的?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點,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宮總體特點,還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點,如對太和殿的說明。
其次,要明確說明的順序,有序則不亂。介紹建筑的時候沿故宮的中軸線按空間順序。介紹養心殿的時候,為講述其功能的時候,又以時間為序,說明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
第三,要準確使用方位詞。介紹太和殿內景像的時候,就運用了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方位詞
第四,要突出重點,把對象的特征呈現出來。仍以太和殿為例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描繪龍有十次之多。為什么?寫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都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
3.小結:故宮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修建,永樂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他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
在當時社會條件下,能建筑這樣高大雄偉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四、拓展延伸、文化熏陶
建筑沉淀著深厚的文化,更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會有不同風格的建筑。(圖片)
①布達拉宮是西藏的標志性建筑物,它將宮殿、寺廟與靈塔融于一體,并吸收漢族及印度、尼泊爾寺廟的建筑特色,形成獨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風格。
②云南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一個有著自己光輝燦爛的科學文化的民族。白族崇尚白色,白族民居往注重門樓,門樓是整個建筑的精華部分。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繪、凸花磚等材料,串角飛檐,花枋輕巧,斗拱重疊、玲瓏剔透、雄厚穩重不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結構技巧上也獨具風格。
③四大名樓,它們各具特色的造型,無不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④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山西恒山的懸空寺,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設計非常精巧,建筑藝術高超。
⑤江南古鎮,河衢交錯,臨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鄉間小船,于蜿蜒水道中緩緩而行,櫓聲篙影,漁歌回蕩,如詩如畫,儼然是夢中的水鄉……
所以,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也有人說“建筑是無言的史詩”,是“人類文明的紀念碑”。
五、布置作業
1.故宮的設計貫穿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如何體現在建筑中的,說說你的理解。
2.在你的語文資料庫中設立一個“建筑覽勝”專欄,多方收集有關建筑的資料。
3.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
4.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
5.變個順序說故宮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紹故宮,你將怎樣解說?
(2)假如逆作者的路線而行,你將如何導游?
★★故宮簡介
紫禁城是中國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皇宮。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俗稱故宮。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XX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從南京遷都北京。至今故宮有近6XX年歷史。
故宮坐落于北京城南北中軸線,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約占1/3。整個建筑以中軸線為中心展開,天安門為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為其終曲。整體建筑主從分明,跌宕起伏,前呼后應,左右對稱,由此形成了宮廷區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宏偉氣魄和井然秩序。僅在宮廷區范圍內,共有殿堂館舍號稱9999間半(現存8000余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占地72萬平方米。為了建造這座巨大的“城中之城”,明王朝傾全國人力物力,征調能工巧匠10萬余名,民夫逾百萬,所用建筑材料采自全國各地,真可謂“量中華之物力,給人間之仙闕”,堪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之最。
故宮平面為長方形,其四周由高10米、長約3.4公里的宮廷圍括,墻四隅各設造型別致的角樓一座。宮墻四面分別建有宮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墻外環繞護城河,河寬52米,長3.8公里,河水清幽,終年不斷。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布局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左右銜連文華、武英兩殿。三大殿以北為內廷,內廷又分中、東、西三路,中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其后是御花園;中路兩側為東、西六宮。東六宮向南是奉先殿、齋宮、南三所,西六宮向南為養心殿。內廷的外圍東有寧壽全宮,西有慈寧、壽安儲宮。這種布局,充分體現了古禮所謂“前朝后寢”的格局。前朝為“大內正衙”,后寢即所謂“三宮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筑群,所以未給人雜亂紛繁、局促擁塞之感,主要因為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的中軸線和重點突出、簡繁得體的建筑手法。建筑群以太和殿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這里是皇家政治活動的中心,皇帝繼位、大婚、朝會、殿試及命將出征均在此舉行,所以它的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充分體現了皇權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軸線上的內廷主體建筑如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雖然也是帝、后經常活動和處理政務的主要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實用性甚至超過外朝三大殿,但它們畢竟不是重大活動的中心,所以它們的建筑規模、體量和豪華程度明顯遜于太和殿,表現出嚴格的“內外有別”。再以各殿飛檐的垂脊獸為例,太和殿設置10尊,乾清宮設置9尊,交泰殿設置7尊;而中軸線兩側的東西六宮各主要大殿僅設置5尊。由此不難看出,紫禁城內人與人之間復雜的等級關系,即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這里被明白無誤的建筑形式完整地體現出來了。等級是權力的象征,也是皇權賴以維系的基礎,這其中政治與禮制的內涵,被我們聰明的古代匠人以簡潔明快的物質架構昭示于世人。
故宮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藝術,豐富的文化藝術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內涵,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2
班級 姓名 小組 評價
【學習目標】
1、讀課文,扎實記憶文中字詞,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特點。
2、通過合作探究,掌握文章以空間為序的寫作特點。
3、全力以赴,陽光展示,培養愛國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掌握文章以空間為序的寫作特點
【使用說明】
1、 大聲朗讀課文兩遍,充分預習:
① 邊讀邊給生字、生詞作記號。給段落標上序號。
② 再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按順序主出故宮博物院的參觀路線(注意:方位詞)
③在此基礎上總結本文的說明順序有什么特點。
2、 認真限時完成,規范書寫;小組合作討論,答疑解惑。
【自學導航】
一、檢查預習:
矗立( ) 鰲頭( ) 湛藍( ) 琉璃( ) 鎏金( )
蟠龍( ) 中軸線( )金鑾殿( ) 擊磬( ) 玉璽( )
檀木( ) 攢( ) 乾清宮( )坤寧宮( ) zhào ( )書
肅穆( ) 上諭( )額枋( ) 藻井( )垂脊( )
jiǎo( )健 妃嬪( )翊坤宮( )修繕( )jiǒng( )
玲瓏:
湛藍:
布局:
肅穆:
幽雅:
悠揚:
井然有序:
舉世聞名:
二、讀課文,劃分文章結構層次,概括大意,并理清說明順序。
三、走進故宮
1、今天我們組織一個免費旅游團,我是導游,因有事情,已先行來到太和門,你們是如何從天安門到太和門與我匯合?
2.現在已經進入了故宮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話可要說在前頭,本次參觀是免費的,導游無錢可賺,我可不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3.①走進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請描繪一下太和殿的外景。
兩相對照,課文的語言好在哪里?
②走,進去看看。
③在介紹中,描述龍有十次之多,為什么?
④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4.由于旅社時間安排過緊,本次參觀故宮博物院只能允許大家詳細參觀和殿,其余幾個景點只能邊走邊看了。下面我們馬上要到神武門搭車了,在出來的路上還可以欣賞到哪些宮殿呢?
【拓展遷移】
按空間順序畫出故宮的示意圖。
【自主練習】
①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間,重修于宋崇宗元年(11XX年),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圍廊,是我國古建筑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殿寬七間,深六間,極為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靠墻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間,遠看飛閣流丹,氣勢十分雄偉。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個侍女,是我國現存宋代泥塑中的(1)。她們或梳妝,或灑掃,或奏樂,或歌舞,形態各異,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生動,衣紋流暢,真是巧奪天工。
②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柱子,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云生,一派生氣,距今雖近千年,鱗甲須髯,仍然像要飛動,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的優良與工藝的(2)。
③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梁,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邊的欄桿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橋上,可以(3)左右。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古建筑中也是罕見的。
1.文中橫線上(1)(2)(3)處依次應填補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a.(1)精品; (2)奇巧; (3)任意
b.(1)珍品; (2)奇巧; (3)隨意
c.(1)精品; (2)精巧; (3)任意
d.(1)珍品; (2)精巧; (3)隨意
2.文中加粗詞“巧奪天工”是針對什么而說的?
3.三段文字說明的對象分別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說明對象的建筑結構特點(每個特點不得超過25個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段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
【本課小結】
【當堂檢測】
作者對“故宮博物院”的介紹可謂有條不紊,既突出了景物的特點又不蔓不枝,給了我們深深的啟迪,我們也借鑒這一寫法寫作文。
1.介紹我們學校較有特色的一個建筑物。(如教學樓、綜合樓、操場等。)
2.介紹教室、微機室。
要求:任選一題,注意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恰當的方位詞語),選定立足點。
自主練習答案;
1 .d 2.圣母像及侍女像的神態和造型 3.圣母殿;木雕盤龍;魚沼飛梁 4.(1)圣母殿:殿寬七間,深六間,極為寬敞,卻無一根柱子。飛閣流丹,氣勢非常雄偉。 (2)木雕飛龍: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云生,一派生氣。 (3)魚沼飛梁:是一個方形荷花魚沼,沼上架十字形的飛梁,人行橋上可隨意左右。 5.空間順序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3
一、教學目的:
1、掌握文章以空間為順序的寫作特點。
2、體會課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3、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課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欣賞一段錄像,感受故宮獨特的魅力。說說觀看后的印象。
故宮,是一座皇家宮殿,也是一座博物館。它凝聚著近600年的宮廷變遷和人世滄桑,它積淀了幾千年的文化訴說和生命智慧。今天就讓我們漫步在文字砌成的故宮中,來一次故宮之旅。
2、整裝待發——讀準字音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及事物特征。
故宮之旅——俯瞰 速讀課文,標記游覽路線、宮殿方位及名稱。
故宮建筑群給作者的突出印象是什么?
4、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特征的寫法。
故宮之旅——近賞
教師引導: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集中體現了故宮建筑的藝術風格。
(1)太和殿如何體現故宮建筑群的三個特征的?瀏覽課文,提取信息。
(2)作者是怎樣說明的?說明方法、說明語言
(3)在介紹內景中,描述龍有十次之多,為什么?
(4)假如有一個外國旅游團正想參觀太和殿,詢問你參觀后的印象,你將如何向他們介紹?
5、故宮之旅——細思
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還有困惑嗎?沒有困惑,是否證明有所收獲呢?
6、清點行囊
(屏幕顯示)本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作者運用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方法。
學習本文后的啟示:
1抓住說明對象特點:故宮—宏大壯麗,布局統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說明順序:參觀建筑物—空間方位順序為主,選定立足點,交代清楚方位詞。
3突出重點:一組建筑物要突出重點,體現特點。如:文中重點介紹太和殿來體現特點。
7、旅行日記
按照空間順序,向別人介紹你的學校,就如本文重點介紹太和殿一樣,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做到重點突出,特征鮮明。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磬、攢、鰲頭、琉璃、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⑵ 概述祖國保守的建筑藝術和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績。
⑶ 簡述方位詞在依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標:
⑴ 能夠整體掌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會依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⑵ 靈活運用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會寫說明文。
3、情感目標:
通過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發明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揣測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方法】
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圖示法。刪繁就簡,一張醒目的方位示意圖便濃縮了全文的說明內容。延伸拓展法。別具一格,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時布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xx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觀賞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身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準備。
2、請游覽過故宮的同學談談見聞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攝的照片,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多媒體顯示):
1、辨明字音:
磬( )攢( )鰲( )頭琉( )璃
藻( )龍( )井鑾( )殿
2、辨析字形:
卸──御攏──瓏湛──斟綴──輟
諧──楷賜──踢瑣──鎖蟠──藩
3、解釋詞語并用詞造句
玲瓏湛藍布局肅穆
幽雅悠揚井然有序
選幾位同學回答,明確:
1、qìnɡ cuán áo liú zǎo pán luán
2、卸(推卸)──御(抵御) 攏(合攏)──瓏(玲瓏)
湛(湛藍)──斟(斟酌) 綴(點綴)──輟(停學)
諧(和諧)──楷(楷體) 賜(賜予)──踢(踢球)
瑣(瑣碎)──鎖(枷鎖) 蟠(蟠龍)──藩(藩籬)
3、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布置。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1、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語的運用。
2、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觀賞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觀賞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廣場→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明確空間順序。
⑴ 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示。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⑵ 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依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依照游覽觀賞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⑶ 學生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面的故宮示意圖。
教師總結:本文在布置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觀賞路線,以天安門為中國,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和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學生考慮,明確:
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
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局部分別加以說明。
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5
作 業 導 航
1.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注意方位詞語的使用
2.把握常用的說明方法
3.了解故宮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
一、基礎部分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矗立(chù) 琉璃(liú) b.湛藍(zhàn) 藻井(zào)
c.擊磬(qìnɡ) 金鑾殿(luán) d.蟠龍(pán) 中軸線(chóu)
2.解釋加點的字。
矗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湛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肅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蟠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課文填空。
(1)故宮博物院,坐落在____________,是我國現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有____________年歷史了。這是________兩代的皇宮,當時叫__________。
(2)本文可看作一篇____________,采用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作者的參觀路線基本上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中軸線。
4.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說明方法。
(1)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 )
(2)宮城呈長方形,占地72萬平方米。( )
(3)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 )
閱讀下文,完成5~9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tian安門延伸到正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全長約八公里。
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里受朝賀。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臺基上下跪滿文武百官,中間御道兩邊排列著儀仗,皇帝端坐在寶座上。大殿廊下,鳴鐘擊磬,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5.課文介紹故宮博物院時,褒什么?貶什么?
6.第二段在介紹太和殿內景時,用了六個方位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這些詞語看該段的立足點是什么?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7.為什么對龍的描述居然有十次之多?
8.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說明重點?
9.強調太和殿建筑在中軸線上,用意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閱讀《氣候的威力》(節選),完成10~13題。
①然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在到達南極之前,實際上并不真正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②就拿風來說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級臺風的風速也不過是每秒32.6米,但10級以上大風就足以使墻傾屋毀、地動山搖,造成災難性的后果,使人類的生命財產遭到巨大損失。而在南極,風速卻常常可以達到每秒55.6米,有時甚至可達每小時三百多千米!因此,人們把南極叫做“暴風雪之家”,或者稱之為“風極”。這樣的風速對于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威脅。
③大風的直接后果則是導致了極度的寒冷。(a)1960年8月24日,蘇聯人在他們設在東南極中心地區的東方站里,觀測到了-88.3℃的極低溫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東方站又記錄到了-89.6℃的溫度;同年7月,新西蘭人在他們的萬達站也記到了同樣的溫度。這還不是最低溫度。據說,1967年初,挪威人在極點站曾記錄到-94.5℃的最低溫度。(b)在這樣的氣溫之中,一塊鋼板掉在地上,就會摔得粉碎,一杯熱水潑到空中,落下來就變成了冰雹。(c)
④南極的氣候不僅表現在狂風和嚴寒上,而且表現在它的變幻莫測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例如,1970年,美國的一架運輸機在只剩下最后40分鐘的路程時,突然刮起了特大暴風。結果,運輸機失去了控制,折斷了一個翅膀,撞壞了著陸架。實際上,在南極的活動中,像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10.下面是對上述4段文字內容的概括,其中不恰當的是( )
a.人類不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威力。
b.南極的風極大,被稱為“風極”。
c.南極氣候極度寒冷。
d.南極的氣候變幻莫測。
11.第②段所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其中“舉例子”方法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說明方法有: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舉例子”方法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這種條件下,人類的生存將會受到多大的威脅和考驗就可想而知了”這句話應放在第③段的什么位置上?(a)處,(b)處,(c)處。正確的是________
13.第③段所用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順序,從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三、試一試
14.課堂上,老師正在講課,一學生伏在桌上睡著了。“啪!——”老師用教棒敲醒了睡覺的學生,很生氣地說:“你怎么這樣不爭氣,一摸到書,就睡著了。”
學生抬起頭,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和同學都笑了。
參考答案:
一、1.b(藻—zǎo)
2.直立、高聳 深 恭敬 蟠曲
3.(1)北京的中心 最大 最完整 五百多 明清 紫禁城
(2)解說詞 空間順序 南 北
4.作詮釋 列數字 打比方
5.褒:建筑物的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歷史文化價值。 貶:故宮是封建統治的中心,它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明清共24個皇帝在此盤踞。作者憎恨、揭露他們。
6.正中、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以朱漆方臺為立足點,由上向后,向兩旁;以雕金蟠龍為立足點,向周圍,向下。
7.因為故宮的建筑突出龍,所以對故宮的說明也要突出龍。而龍又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龍天子”,也是皇權的象征,突出龍,也就是突出皇權的威嚴。 而太和殿又是皇帝發號施令,統治封建王朝的中心,所以,這里到處要突出龍的形象。
8.太和殿與中和殿、保和殿,同是紫禁城的中心。而太和殿又是中心之中心,它是皇帝的寶座所在地,是皇帝權力的象征,是舉行重大典禮時皇帝受朝賀的地方。
9.突出皇帝寶座就在這條線上的中心點,突出皇權這個核心。
二、10.a
11.作比較 列數字 舉例子 大風對人類生存是嚴重的威脅
12.c
13.舉例子 邏輯 概括 具體
三、14.我是睡著了,還拿著書呢!(能強調學生用功,逗樂師生即可)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6
教學目標:
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整體特征
學習以空間為序的說明方法。學習確定立足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詞
學習文章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的寫作方法
通過對故宮的認識,培養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熱愛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情況
按空間順序說明建筑物
教學難點:
以空間為序的說明方法。學習確定立足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詞
作業內容
預習:查閱相關資料準備“圖文并茂說皇城”
寫自己的家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以空間為序說明事物的順序,體會這類說明文的條理性。
2.認識并學習方位詞語的準確運用。
3.了解故宮博物院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認識古代勞動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創造才能,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教學設想
1.本文最初是一篇廣播稿。據此,可設計一種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授課方式。在這種總體設想下,可分為兩個步聚:第一步,教師以導游或解說員身份介紹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概況第二步,在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下,由學生擔任導游,就某些局部內容向大家介紹,借以指導朗讀,增強學生對空間的感性認識,縮短與課文的距離。
2.對全文內容的掌握,可以與處理課后練習結合起來,首先組織學生熟悉課文,標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詞語;在這個基礎上,分組討論填寫練習一的《故宮博物院示意圖》;最后,全班一起討論填寫《故宮博物院示意圖》,使學生對全文空間說明順序,清晰分明的結構層次形成清楚的認識。
3.對說明的重點太和殿,可采取綜合方法處理,空間方位可由學生解決,政治含義以教師分析為主,最后用課后練習鞏固。
4.繪制《故宮博物院導游圖》(不標建筑物名稱和導游路線)大圖或投影膠片均可。備用。
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了解故宮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結構層次說明順序。
2.初步認識故宮建筑群雄偉、壯麗的總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解題。
1. 注音: 矗立 鰲頭 湛藍 藻井 斗拱 蟠龍 金鑾殿 擊磬
檀木 攢 乾清官 坤寧宮 肅穆 額枋 矯健 鎏金
翊 妃嬪
2.解釋字義、詞義:攢 揮霍 湛藍 井然有序 點綴 錯綜相連 和諧 迥然不同
以上字詞可出示字詞卡片或使用投影。
3. 解題。
學生朗讀“預習提示”第一句。
教師:這篇課文就是介紹故宮博物院的一篇說明文。(加黑字板書)
教師朗讀課文第1段,學生標注有關名稱,
教師提示;“紫禁城”:中國古代皇帝自稱天了,他的住地稱皇宮、紫宮,是禁地,不許百姓靠近,所以稱紫禁城。這個詞表明了它過去的封建性質和功用。
“故宮”:明清兩代已成為歷史,皇宮被人們稱為故宮,這是人們習慣的稱呼,表明著時代的變遷。
“故宮博物院”:博物院展覽陳列各種文物標本,供人們參觀。這個詞表明了它今日的功能。也正因為此,我們才能去參觀這座“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
課題采用“故宮博物院”既介紹了歷史淵源,也體現了現實功能,與文章內容一致。
二、學習課文一、二段,了解故宮概況與全貌。
提問:如果我是一名導游,你們是來首都北京觀光的游客,我們就要去游覽故宮博物院了,你們首先需要我介紹一些什么呢?
歸納:首先要介紹概況,即位置、歷史、價值。對這些,剛才我在讀第一段時做了介紹。
提問:我們現在來到了故宮的正門天安門前,我這位導游又該介紹些什么呢?
歸納:應當介紹一下它的全貌。課文第二段就做了如下說明:
教師朗讀第2段。
這一段介紹了故宮的四座城門,宮城的形狀面積,宮殿房屋數量,城墻、護城河和角樓。概括說,就是故宮的總布局。故宮建筑群的總特點又是什么呢?
同學齊讀第2段最后一句。
“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十六個字,四個主謂短語,整齊和諧的從四個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總特點,全文就是圍繞這十六個字說明的。
三、學習課文3——19段。理解課文主體的空間說明順序。
(一)學習課文3——10段。
1.默讀,標注有關建筑物的名詞,表明方位的詞語和說明走向的詞語。
2.四人一組討論,填寫練習一中《故宮博物院示意圖》有關部分(第2段中介紹的也一并填寫)。
3.出示《故宮博物院導游圖》,邊討論,邊填寫,邊講析。(圖,見文后)
講析:天安門是文章導游的起點。“里”、“前面”、“東西”、“北面”、“中心”等詞語標明了方位。“從……往里走,沿著……穿過……到……。走進……”,“過了……就到了……”表達空間轉移的走向。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紹這座寵大的建筑群,作者選取了沿中軸線由南而北的順序,使讀者很快來到故宮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對三大殿的建筑介紹有分有合:4段、7段合,5、6、8、9、10段分;有詳有略:太和殿詳,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選用了合理的說明順序,而且很好的運用了這個順序。
(二)學習課文11——19段。
講析:第11段是過渡段。在這之前介紹的是前三殿,順便提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武英二殿,合稱“前朝”;在這之后轉入介紹“內延”即后三宮,東西六宮。
對“內延”的說明也有個重點。那就是養心殿和儲秀宮。同是重點側重面與對太和殿的說明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兒呢?請同學們思考,我們下節課討論。除此之外,“內延”的其他建筑也采取了合寫方法介紹。“前朝”是皇帝政務活動場所,以“龍”為主要圖案,“內延”居住后妃。“鳳”圖案增加。文章點明了這個主要特征的變化。
(三)對照圖,歸納板書。
四、學習課文第20段,總結全文。
教師:至此,我們游覽觀賞了故宮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對這座古代建筑群的“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有了初步認識。這時,作者帶著我們走出故宮,來到景山,居高臨下,再一次回顧這座“城中之城”。
同學齊讀第20段。
教師:“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既寫出了站在高處俯視的景象,又呼應第二段未句對故宮總的特點的概括,形象的語言給讀者貿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令人不能不驚嘆”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文化和勞動人民的熱愛,欽敬之情;也是我們讀到這里所必然引發的激情。
布置作業。
1.將字詞記入積累本,并進一步鞏固。
2.整理課堂討論記錄,完成練習一。
3.預習課后練習二、四。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說明的重點:太和殿、養心殿的內容。進一步了解空間順序和故宮特點。
2.總結課文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說明三大殿的部分(4-10段)。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整體游覽了故宮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間順序,所以我們對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點──主要是規模宏大。布局統一,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課,我們首先重點參觀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進一步體會故宮建筑群的特點,學習按空間說明的順序。
1.指名朗讀第4段。提問:三大殿的名稱是什么,總的特點是什么?
歸納:高大──臺基七米多高、三層。
精美──漢白玉欄桿,刻著龍鳳流云,一千多個圓雕鰲頭。
未進殿堂,我們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體壯麗,建筑精美”。
2.提問:現在我們來到了太和殿前,假如你是一位導游,你應向客人們介紹什么,并按什么順序說明呢?
歸納:作為建筑物,我們應介紹它的外觀特征和內部結構;作為古跡文物,我們還應介紹它的歷史作用。
現在就請一位同學帶我們觀賞一下太和殿的外觀。指名朗讀第5段,注意突出事物特征的詞語要重讀。
提問:這一段說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請歸納。
歸納分析:介紹外觀的高度,面積,格局和色彩。列出具體數字說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傳壯麗。參照注釋,同學們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鏤設計的華貴和精美。色彩以金黃和紅色為主,金色表示富貴,紅色象征榮華。上映湛藍的天空,下襯白玉鑲邊的臺基,的確是色彩鮮明,金碧輝煌。具體說明了“形體壯麗、建筑精美”。
3.現在,我們就要邁入這座雄偉大殿的門檻了,請同學們先閱讀練習四,思考備答。
指名朗讀第6段。提問練習四。教師逐一歸納:
①方位詞有:正中、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②立足點:大殿正中的朱漆方臺前。③按空間順序:先以朱漆方臺為立足點,由上向后再向兩旁介紹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導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龍為中心點向周圍展開,介紹上部裝飾。
先擇立足點,按照合理順序,準確使用方位詞語是運用空間說明順序的重要環節。
提問:太和殿內,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講析:龍多。座,雕龍;屏,雕龍;大柱,蟠龍;藻井,蟠龍。金色的龍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問:文章怎樣摹寫梁枋間龍的圖案的?
講析:先總寫“彩畫絢麗”,然后分兩組寫龍的姿態。“雙龍戲珠、單龍翔舞”,主謂短語,對稱整齊;“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態;很自然的歸結為“多態多姿”。最后加上”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龍的氣勢。短短一段,十二次寫龍,摹寫簡潔生動,太和殿,簡直成了龍的世界。
提問:為什么要這樣多的摹寫龍呢?
講析:因為故宮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龍。皇帝自命“真龍天子”,龍是皇帝的化身,皇權的象征,突出龍,也就是突出皇權的威嚴。因此,對故宮中心太和殿的說明也突出龍,這樣,使建筑的特點得到明確。
4.閱讀第6——10段。思考回答:
強調三大殿建筑在中軸線上,用意是什么?
講析:突出皇權這個核心,皇帝的寶座就在這八公里中軸線的中心點。
第7段介紹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
講析:描摹大典的歷史畫面,說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來,中和殿和保和殿說明得簡略得多,為什么這樣處理詳略?
講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從政治角度來說,它是皇帝寶座所在地,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權的象征;從建筑角度來說,它是故宮最大的大殿,是故宮建筑群中“形體壯麗、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詳細說明。
二、學習課文介紹養心殿到御花園的部分(16——19段)
1.閱讀16——18段。思考回答:相對于太和殿而言,東西六宮介紹得比較簡略,但也突了幾處建筑,是哪些?重點說明的是這些建筑的什么內容?為什么?
歸納:突出說明了西邊的養心殿,重點沒有介紹它的建筑、裝飾,而是說它的歷史背景。還突出說明了西六宮中與慈禧太后有關的幾個宮院,以儲秀宮為主,重點點明慈禧太后的揮霍。這樣選擇說明重點和重點方面既避免了重復,還介紹了有關知識。使我們在贊嘆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貢獻的同時,也認識到統治階級的罪惡,從而對故宮有更完整的認識。
2.指名朗讀第19段,思考討論練習六。
講析:介紹宮殿,尤其介紹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細刻的工筆畫的寫法;介紹御花園,用的是速寫筆法。由“亭臺樓閣”到“點綴其間”,寥寥三十三字,寫出布局特點,烘托環境氣氛。正如文中所說,這里“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運用不同的筆法。給讀者的感受是景致典雅,布局和諧,耳目一新,仿佛參觀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
三、總結。
這篇課文按空間順序介紹了故宮博物院這座“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在贊揚祖國古代建筑的宏偉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同時,也對封建統治者的專權揮霍做了揭露。
故宮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裝飾雕鏤更是紛繁復雜。把這個建筑群介紹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作者成功的運用了空間說明順序,值得我們很好的體會、學習。
首先,文章選擇了一條重點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間順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經天安門、端門,選擇了午門為說明起點,然后依次介紹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門到景山結束。由南往北沿中軸線為序正與故宮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脈絡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間順序的線索上,選擇最能反映故宮本質和建筑特點的太和殿、養心殿等詳寫,其余略寫,繁簡適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者,準確的運用了表示時間的方位詞語,簡潔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詞語,使空間順序一目了然。描寫適度,既突出了事物特點,又不蔓不枝,十分得體。
這些,同學們應當在以后的閱讀中進一步體會,在寫作中進行練習。
布置作業
1.根據課堂筆記,整理完成練習二、三、四、六題。
2.思考練習五、七。
粵教版教案八年級《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篇17
《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祖國傳統的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2.了解行蹤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道德、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展示圖片,激情導入
利用圖片,將故宮博物院的特點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達到圖文融
合。引導學生深情朗讀第二自然段的末句。
二、 默讀全文,初步感知
1、 生字詞的掌握(隨機檢測)
2、 快速搶答,檢測學習效果
①故宮博物院坐落在哪里?
②“三大殿”具體指哪三座大殿?
③皇帝在哪座大殿舉行登基大典?
④雍正后,封建學子的最高級考試在哪座大殿進行?
⑤“后三宮”具體指哪三宮?
⑥在北京旅游時,假如你要由神武門到天安門與另一隊同學匯合,要穿過哪些門,哪些大殿? (盡量走直線)
三、 比較閱讀,掌握重點
《故宮博物院》是一篇著名的說明文,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道,因此得以入選初中語文教材。下面是詞典中對“故宮”的解說。試比較閱讀,說說文章強在哪里?
詞典上的“故宮”詞條: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即14XX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25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教師預設:
1、 順序清晰:按照參觀順序,由南至北(找出交代行蹤的詞句)
2、 詳略合理: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想一想:太和殿為什么詳細介紹?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
3、 說明語言:準確、科學
4、 情感真摯:自豪、幸福
(本環節重在引導學生在讀中感,讀中悟,以本單元前面所學知識為鋪墊,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說明文知識的掌握。學生自學,互相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作業設計
1、 到網上查找故宮博物院的,加深對故宮博物院的了解。(北京市旅游網)
2、 以參觀順序為序,寫一篇作文《我的學校》,注意詳略得當,充
滿真情。
板書設計:
故宮博物院
黃傳惕
特征: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順序:參觀順序,由南至北
詳略:主次分明,詳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