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通用13篇)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1
案例(設計)題目: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作者單位姓名聯系方式:岱西中學 趙叢燕 0580——7277926
作者代碼:
正文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以哀婉的筆調抒寫了一個舊時代文人處于一個動亂的年代里,面對“逃去如飛”的匆匆時光而產生的那種無奈與悵惘。
文章用語非常講究:一是巧用修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結合,加上口語疊詞的運用,不但有音樂的節奏美,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設計理念
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就是“讀”,語文能力“讀”是根本。文章的情感和韻味,氣勢和神采,以及音韻美和節奏感等等,不經過反復誦讀,一般是難以體會到它的美妙之處的。而涵詠,可以使“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語)。而且此文又是一篇美文,所以讓學生充分地讀、潛心地讀,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賞讀出文字的“情味”來,賞讀出自己的情思來。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的同感,更重要的是在賞讀的過程中自覺、自然地積累語言,學習運用語言。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學生是地處相對落后的漁農村學生,但這個班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相對比較濃厚,語文基礎優于同年級段的班級。但小組合作學習是這個班級學生的弱點,他們不善于在小組交流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案例描述
一、名言導入 課文,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的名言,今天,咱們就來比試比試,看誰的記性好,誰來說說有關時間的名言?
生: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生: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
生: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
師:大家的記性可真好,從這些名言中,你們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轉瞬即逝
生:時間是一去不回頭的
生: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它
師:是啊,每個人都在感慨時間太少了,太快了,老師也想起了一句關于時間的名言,有感情朗誦“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嗎?這句名言就是作家朱自清在一片關于時間的散文《匆匆》中寫到的。
[評:引入新課是一項重要的環節,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堂課的引入從學生們所熟悉的名句引入自然,并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讓學生在這些關于時間的名言中初步感受到時間的寶貴,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了解作家其人
師:課前了事布置大家收集有關資料,你們找到了什么資料?
生: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很出名,除此文外,還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生:我找到他因拒絕美國的救濟糧,1948年8月因貧窮和疾病在北平逝世,毛主席曾贊揚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師:大家都找的很好,老師再來補充幾點
(投影出示作家介紹)
[評:課外閱讀促進了課內閱讀,突破了教材狹窄的范圍,將語文的學習由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對主自清這個人物有大概的了解,對接下來的對作者更深入的認識作好準備。]
三、初讀賞讀,激活學生情緒
師:今天,我們就要去學習朱自清筆下的《匆匆》,去看看他筆下的時間是什么樣的?去感受作者那敏感的心。請你們靜靜地閉上眼睛,進入松弛的狀態,回想過去一些美好的事情,做深呼吸運動,放松全身的肌肉。(聽教師配樂朗讀課文)
(讀完后靜呆半分鐘,讓學生回味體會,師板演幾個重點字:涔、潸、裸、徘徊)
[評:在美妙的音樂中感悟課文內容,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入主動學習中,感受到學習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師:默讀課文,整體感悟,想一想(出示投影)
1、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什么?2、課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3、對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如果有,請找出答案。
師:誰來匯報?
生:作者想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應該珍惜時間。
生:作者想告訴我們時間來去匆匆,不留蹤影。
生:文中作者提出的問題是: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作者曾作出了回答,在文中第三段。
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體會體會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大家明白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嗎?
生:它就在我們洗手的時候,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在我們沉思的時候,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悄悄地溜走了。
[評:帶著問題初讀課文,獲得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四、自由品讀課文,品察文字的詩意美。
師:四人小組自讀課文,讀出聲音了,找出你喜歡的句子或含義較深的句子,想一想為什么喜歡,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書上批注,可以和同學討論。
生:自由讀書,討論交流,寫批注,師巡視。
[評:自由品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師:同學們認真讀課文,一定有很多收獲,老師希望與你們交流,分享你們收獲的快樂。
生:我喜歡“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這一句。因為這句話很美,以燕子、楊柳、桃花為例,說明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規律。
師: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舉這些例子嗎?
生:因為作者想拿這些事物和時間對比,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是不能回頭的。大家能通過朗讀把這種體會表達出來嗎?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
師:誰再來說?
生:“在默默地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說明時間的短暫。
師:你是怎么讀懂的?
生:作者把日子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八千多個日子,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二十多年不算短,可是在時間的長河里,它卻是那么的短暫。
師:你可真會讀書。是啊,時間真是溜得悄無聲息,令人毫無覺察。請大家通過朗讀把這一特點表現出來。
生:全班齊讀。
師:誰再來匯報?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生:“洗手的時候,------從我腳邊飛去了。”這些話具體地寫出了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我很欣賞“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因為這一句寫得太形象了。平時,我們常常在嘆息:“日子過得可真快啊!”“一天又過去了。”“我覺得時間好像不夠用。”“時間真是如流水啊!”我們都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時間又從我們的嘴邊溜走了。
師:大家讀書都能做到有自己的見解,很好!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時間的來去匆匆表現出來。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生:互讀。
師: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有什么感受呢?誰接著說?
生:“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無奈和惋惜的心情。
師:作者在惋惜什么呢?
生:惋惜在過去的日子里,“我”不能做什么。
生:惋惜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惋惜自己的一事無成。
生:惋惜自己虛度光陰。
師:作者是在苛求自己。他只活了60歲,卻留下幾百萬字的著作。正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對時間有一種緊迫感,抓緊時間讀書、做事,才有他后來的輝煌成就。作者這種無奈與惋惜的心情還可以從文中的哪些話體會到?
生:從“過去的日子如輕煙------”體會到。
師:作者在苛求自己,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走這一遭呢?”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作者不想赤裸裸的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想白白走這一遭。
生:作者不甘愿虛度此生。
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業來。
師:對,作者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毛主席曾這樣贊揚過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他都是如此。真是令人敬佩。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該用什么語氣讀。
生:自由讀。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小組讀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不夠好,沒有讀出無奈與惋惜的語氣
師:你邀請你小組的人和你一起讀讀好嗎?
生:讀。
[評:在體會中讀,在感悟中讀,并運用多種朗讀的訓練方式:如同桌互讀、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讀。但自己感覺,朗讀知道很不到位,往往是一句話帶過,并沒有引起學生內心與文本的共鳴、情感交流。]
五、挑戰名作家,仿寫名句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讀得也很美。下面來作一個小游戲——挑戰名作家
(投影出示)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2、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師:請同學們仿照上面兩句寫一寫對時間的感受
生:自由練習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實現從讀到悟,從悟到寫的飛躍,并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時間的寶貴,時光的匆匆。實現了聽、說、讀、寫的結合,但由于時間關系,來不及在課堂上交流,只能留待課后。]
六、作業 超市:1、熟讀成誦;2、完成兩句仿寫;3、推薦閱讀:朱自清的《綠》《荷塘月色》《背影》及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
[評:拓展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讓學生多讀,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自我評價與反思
本課文質兼美,是學習語言的典范。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要“尊重在學習工程中的獨特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就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這一教學理念。上課伊始,我從名言導入 ,然后創設情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松弛、最舒服的狀態,去聆聽配樂課文朗讀,從感官上去激發學生,因而他們積極性很高,從整體上,將“以人為主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品讀課文,在朗讀中去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與小組交流,與全班同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啟發、提高認識。從讀到說,學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師的情不斷發生碰撞,產生靈感,從而理解了課文,也學會了合作,從而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節課中體現的比較充分。閱讀是個性化的心智活動,每個人都需要接受主體通過自讀來由“感”而“悟”。因此,感悟和品讀應該成為我們閱讀教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關于品讀,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有過精辟的闡述:“品讀,就是精讀、深讀,就是對課文的賞析、體味,就是從不同的角度,或選點,或鋪面,對文章進行品評賞析,從字里行間看出作者遣詞造句的工夫與用心,看出文中的美點妙要,品出力透紙背的意蘊。”在第四教學環節中,我以“賞讀品析”為重點,讓學生徜徉于品讀的海洋。因此,這一環節品讀教學也成為這節課教學的一個亮點。
3、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借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在第五環節,我就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挑戰名作家,仿寫名句)。我認為學習語文的目的不是了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所以我設計了這一練筆的機會,讓學生化文本語言為自己的語言,并于仿寫練習中。但很遺憾,因時間關系,沒能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因為對新課程的學習、實踐,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這節課里還有許多不夠完美的地方,如:
1、朗讀指導方法,顯得淺薄了許多,在學生的情感指導方面有所欠缺,朗讀評價方式單一。
2、個別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表達不夠明確,有的地方顯得支離破碎。
3、因為對時間把握的不準確,導致了課堂任務沒有按計劃完成,在課堂上沒能交流仿句練習。
雖然有許多不足,但上完這堂課后,我的心情還是非常愉快的。我深深感受到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樂趣,那種愉悅是任何快樂都無可替代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 中,我要努力學習教改新思想,大膽實踐,大膽創新,爭取讓每節課使教和學的雙方都快樂無比。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2
學習目標
1、會寫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挪移、蒸融、游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預 習
一、收集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
二、我會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思考課文先寫( ),再寫( ),接著寫( ),最后寫( )。
三、我會讀并理解下列詞語
頭涔涔、淚潸潸、伶伶俐俐、徘徊
四、我會寫詞語
挪移、蒸融、游絲、伶伶俐俐
———————————————————————————
五、大聲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你特別喜歡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句子旁邊。
1、品讀優美語句
2、課文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在哪?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再寫幾句。
————————————————————————————————————————————————————————————————————————————————————————————————————。
六、文章開頭與結尾是什么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七、 提出不懂的問題
展 示
反 饋
1、聽寫詞語
2、背誦課文
3、抄寫喜歡的句段
4、說說自己有什么收獲?
5、課后還讀了朱自清的哪些散文?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3
一、感受時間,喚起體驗
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過了多少日子?這些“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流逝的?
二、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1、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去來匆匆的?請找出具體的語句。
2、學生上黑板板書找到的語句。
3、教師范讀第三段,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情景。
4、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樣的心情?
5、帶著這樣的心情,學生配樂表演讀。
三、感受語言,積累語言
1、你感覺這篇文章美在哪里?(學生暢談)
2、請大家仔細品味課文,劃出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家長聽,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3、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站起來跟讀。
四、拓展學習,運用語言
1、自古至今,很多人都在思考時間,請同學們把自己課外搜集到的關于時間的格言、警句、詩詞拿出來,同學間交流。
2、這么美的文章,誰不想多讀讀,多學學,我們來做做下面的練習,小組任選一題合作完成:
(1)仿照課文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寫法寫上自己的幾句話。
(2)用課文中的句子和搜集到的格言、警句、詩詞,進行一分鐘演講,建議大家要珍惜時間。
3、學生匯報。
4、教師小結:利用學生演講和仿寫的內容,稱贊學生的語言表達并推薦課外閱讀《荷塘月色》、《背影》。
五、板書設計:
匆匆
一去不復返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7個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段。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一)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二)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搜集關于朱自清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時光匆匆”
(一) 揭示課題,理解“匆匆”。
復習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導入課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學生匯報收集資料,教師介紹作家。
【設計意圖: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圍繞中心,以惜時的古詩導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再而創設機會讓學生匯報關于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劃出中心句。
(二)反饋檢查:
1.學習生詞,指導書寫。
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頭涔涔 淚潸潸
2.找出中心句,了解前后呼應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古語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的說法。多讀已成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件“法寶”。根據本文語言優美,而優美的語言中蘊涵著濃郁的情感的特點,在初讀中讀準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三、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二)根據學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重點品讀以下內容: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導學生匯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
改成的小詩:
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吧: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4)誦讀積累語言。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中應重點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積累和發展語言,體會情感。因此我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摸文本,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培養了語感。】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
(2)教師介紹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寫于1922年3月,當時作者已經24歲。“五四”運動時,朱自清為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五四”高潮過后,由于舊的東西沒有摧跨,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為國家作出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于是陷入了思想苦悶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匯報。
相關句子: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2)學習表達方法。
引導從“伶伶俐俐”、“過去”、“跨過”、“飛去”、“溜走”、 “閃過”等詞語中體會時光來去輕悄匆忙,在稍縱即逝間就過去了,速度越來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
引導從“洗手”、“吃飯”、“凝然”、“躺在床上”、“嘆息”體會朱自清日子的流逝,來去匆匆。
(4)仿說。
引導學生聯想時光還會怎么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仿說。
課件:
———————的時候, 日子從————————;
————————的時候, 日子從——————————;
————————的時候, 日子從——————————;
(5)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用導讀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 ,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這部分教學活動主要圍繞指導學生感受“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背景介紹幫助學生孕育情感,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運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讀,自主發現,發揮想象,讀寫結合等方法學習和體會。這樣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文本,與文本,與作者對話,而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真切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還能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四、小結,布置作業
(一)教師以詩意語言總結延伸。
(二)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五、板書設計
匆匆
時光匆匆 一去不復返
第二課時
一、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一)感受對生命的追問:精讀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3.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4.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相關資料:
朱自清,現代作家和學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進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 1923年發表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二、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三、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一)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二)出示漢樂府民歌的《長歌行》,師生齊讀這首詩,深化認識。
(三)小練筆:寫讀后感受。
表達我的小計劃
本次書面表達是讓學生自己制訂計劃。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安排時間,培養學生自己策劃的能力,初步學會寫計劃。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感受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文章的語言文字之美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什么東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的,最長而又最短的,最平凡而又最珍貴的,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時間)
2、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朱自清 先生是怎樣表達他對時間的感嘆的。(板書課題)
3、通過預習,同學們能說說對朱自清的了解嗎?
4、教師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話。(出示課件,讀)
朱自清 先生意識到了過去的時間匆匆溜走而無所作為,他決定今后要從小處、近處著手,切切實實的做事,所以就寫下了《匆匆》這篇散文。
(這段話的出示,為了讓學生知道除了《匆匆》這篇課文以外,朱自清的其他語言也都是有哲理的,都能觸動青年人的心靈,使人進步。)
5、課文中的“匆匆”是什么意思?(時間過的很快。)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3、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從課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品讀課文
隨學生匯報,課件出示相應段落。
1、“燕子去了,……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生邊讀邊說體會。
指導朗讀。指名讀。(讀出作者對時間的無奈和留戀。)
師板書: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2、“于是——洗手的時候……在嘆息里閃過了。”
生自由讀。
師:你對這段話有什么理解?
師:“凝然的雙眼”是什么樣的?“伶伶俐俐”在這句話里是什么意思?
師: 朱自清 先生就是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描述出了時間的匆匆。我們的時間是不是也在日常生活中溜走了呢?
(引導學生仿寫句子) 的時候,日子 。
練習自由朗讀。指名讀。
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指名談體會。
師:在“我赤裸裸來……赤裸裸回去罷”這句話中,怎樣理解“赤裸裸去”?
師:在這一自然段中,出現了幾次問號? 朱自清 先生在22歲就寫出了這樣的文章,他算“白白走這一遭”嗎?
(以上課件出示的精品段落,都是文章中的重點,跳出課文,把目光都集中在重點上,重點突出,指導朗讀,難點迎刃而解。)
師出示朱自清介紹(課件),學生讀資料。
師:談談你的感受,你覺得朱自清的人生如何?
生談感受。師板書:珍惜時間
生帶著感受自由讀文。指名讀。
4、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這句話與文中的哪句話相似?這是什么寫法?有什么好處?
師: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
四、總結全文
1、師送生一句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課件出示,師讀)。
2、總結。
教后反思:
師生品味重點句子 “于是,洗手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掩著面嘆息……”“過去的日子如輕煙……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在教學中既鼓勵學生自主的選擇教學內容,同時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獨特的體會,真正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于解決重難點,也體現了互動性。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并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課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學中只重視了學生讀后談理解和感受過程,而學生自讀會產生什么問題,自悟會有什么困難,怎樣適時地指導、幫助他們考慮不多;學生課前對課文的相關背景知識不夠熟悉,所以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等,這些遺憾對我以后的備課起到很大的提示作用,我會更加用心的探究教學的技巧。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6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學習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的《長歌行》嗎?引背全詩。
學了這首詩,你的感受是什么?(珍惜時間,及早努力)
2.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對時間的感嘆的,愿意嗎?
3.通過預習,你能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嗎?
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話:我深感時日匆匆底可惜,自覺以前的錯處與失敗,全在只知遠處、大處,卻忽略了近處、小處,時時只是做預備的工夫,時時都不曾作正經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他已經意識到了以前的時間匆匆溜走而無所作為,他決意今后要從小處、近處著手,要切切實實做些事,他認為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和價值,應該珍惜這每一剎那 ,所以寫下《匆匆》這篇文章。
板書課題:匆匆
4.你能說一說“匆匆”是什么意思嗎?組個詞或說句話。課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時間)
二、學習課文 理解內容
1. 誰能給大家朗讀第一自然段,讓我們一下子就喜歡這個開頭?
學生朗讀
師 :你喜歡這個開頭嗎?喜歡哪些句子?說一說理由,然后再給大家讀一讀。
2. 默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對照老師出示的句子,如果把這一段改成這樣好不好?說說你的意見。
出示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地算著,20xx年的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真讓我大吃一驚。
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3. 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的去來匆匆的?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到到了嗎?誰能來說說。
你最喜歡哪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品讀,談體會。
是啊,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這個精靈的腳步。
寫得多好啊!這么美的語言讓我們再次去讀中品味一下吧。請大家再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時就多讀讀。
4. 這樣一想,從我們身邊溜走的日子真是太多了,聽起來老師也不覺“頭涔涔,淚潸潸”了 。此時,作者想到了什么,?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做什么”,“剩些什么”“留著些什么”是什么意思?
讀到這里,你想到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5. 同學們的發言使老師也受到了啟發。其實,關于珍惜時間這方面的名言警句很多,誰來給大家說說?
學生互相交流
6.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又一次提出這個問題?現在這個問題你能回答了嗎?
三、總結
1. 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什么?
2.搜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準備開展交流。
3.以“日子”為主題,自創一首詩或寫一篇文章,記錄下你或你身邊人的日子,再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和感受。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7
作者: zouxianping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導讀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
(二)難點
由于人們語言習慣的變化,把句子讀通順成為這篇課文的難點。
(三)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教師相機點撥,以有感情的朗讀促進理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問題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介紹作者,便于學生的理解。
2.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1.齊讀題目
2.讀了課題,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問題?
(二)介紹作者
朱自清: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響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走上生活道路,開始文學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蹤跡》。《匆匆》選自他的散文集《蹤跡》。
(三)自己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講的是什么內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二、三、四自然段寫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滿惆悵和傷感。)
(四)自由讀課文
(1)你讀懂了哪些內容,要記住,一會準備交流。
(2)你有哪些讀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準備討論。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問題?
(2)作者是怎么提出這個問題的?
(用一個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問題。十分新穎,引人入勝)
(3)指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2.讀第二自然段,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頭涔涔,淚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讀第二自然段,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意思。
(為什么會“頭涔涔,淚潸潸”?我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從我的手中溜走會想些什么?這個詞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話。
(2)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讀第三自然段,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這一段講的是什么意思。(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從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陽它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
(這句話跟后面有什么關系?這句話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的?作者是怎樣具體講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時候——日子……吃飯的時候……默默時……遮挽時……天黑時……睜開眼時……掩面嘆息時……”
①日子是怎樣溜走的?
②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對時光的留戀和光陰消逝時的傷感。
④你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
(在……時候,時光又……溜走了。)
4.讀第四段,解決問題。
(1)這一段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一種淡淡的郁悶和傷感)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六)小結
1.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時光,想到自己貪玩,浪費時光,想到今后應該珍惜時光,努力學習,掌握本領。)
2.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寫一篇讀后感。
(七)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8
課題名稱
匆 匆 科 目 教學對象 授課人 課時安排 語 文 六年級 劉丹婷 兩課時 一、教材解讀 《匆匆》這篇講讀課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寫于1922年3月28日。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作為詩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對中國現代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五四”新文學的創業者之一。他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他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范。《匆匆》這篇課文,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事實,說明時間的來去匆匆,教育人們珍惜時間,不要讓時光匆匆流失。*教材p4~6頁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教學點:1、學生自主學習六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積累疊詞。 2、仿照課文的排比句式的寫法自己續寫幾句。 能力教學點:1、引導學生從課題想開去,整體把握全文內容,借助資料初步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在初讀的基礎上,抓住課題“匆匆”,從題入手,看看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帶著這個問題,通過讀,找出有關的片段和句子進行分析。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熟練,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悟課文的語言美,領悟并學習作者細致描寫、多種修辭精湛的寫作手法 , 積累語言。仿照課文的排比句式的寫法自己續寫幾句。 4、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德育滲透點:通過品讀來賞析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以及解決辦法 1、抓住重點句段,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的寶貴,了解珍惜時間的意義。 2、體會作者筆下時間的匆匆流逝,產生珍惜時間的生命感受。 3、從課文內容想開去。感悟課文語言美,領悟并學習作者精湛的寫作手法。 4、感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通過重點語句得賞讀和分析,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豐富樸實的語言中所蘊含著的彷徨復雜的心情,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加以解決。 四、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北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了幾年的教學,班上學生思維活躍,對語文非常感興趣,閱讀和寫作表達的愿望很強烈;學生對散文這種體裁很感興趣,特別喜歡讀本課; 學生的閱讀能力不錯,但對把握文章的關鍵詞能力還不夠;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強,需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五、教學理念的設計 1.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教學策略:本課綜合運用講授式、啟發式、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各種策略,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遵循當前教育改革的主旨,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重視學生學習趣味的選擇為最基本的教學理念。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在新科技的強有力的支持下,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深切感受語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靈魂得到凈化。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自己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和教師對重點詞句的點撥,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學交流(問題解決)。 2.自主學習策略: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進行創新說話,在深入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上,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促進思維的深層次加工。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力求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真情,在積累中提高素養。 六、教學環境及設備、資源準備 教學在具有有多功能電教平臺的教室;資源有《匆匆》ppt多媒體課件、惆悵的音樂、朱自清的資料。 七、教學媒體選擇分析表 知識點 學習 目標 媒體 類型 媒體內容 要點 教學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結論 占用 時間 媒體來源 初步了解時間匆匆 引導學生從課題想開去,整體把握全文內容。 ppt演示課件 音樂、美麗的春景圖、課題 a、b b 時間來去匆匆 2分鐘 下載、自制 感悟時光來去匆匆 通過讀,找出有關的片段和句子進行分析。熟練,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 ppt演示課件 朱自清資料、課文朗讀、重點句 h b、e 時光來無影、去無蹤 7分鐘 自制、下載 品讀課文,用心靈去感受。 感悟課文的語言美,領悟并學習作者細致描寫、多種修辭精湛的寫作手法 , 積累語言。 ppt演示課件 重點句、音樂 g、f、i a、b、e 與作者產生共鳴 20分鐘 自制、下載 總結升華 深化主題 ppt演示課件 重點句、音樂 h、i h 升華感情 7分鐘 自制 課后拓展 鞏固所學知識 ppt演示課件 選作內容 j h 鞏固效果 4分鐘 自制 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a.提供事實,建立經驗;b.創設情境,引發動機;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確操作;e.呈現過程,形成表象;f.演繹原理,啟發思維;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j.歸納總結,復習鞏固;k.其它。 ②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a.設疑—播放—講解;b.設疑—播放—討論;c.講解—播放—概括;d.講解—播放—舉例;e.播放—提問—講解;f.播放—討論—總結;g.邊播放、邊講解;h.其它.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設備應用分析 一、情境導入,了解時間匆匆。 師:(隨凄婉音樂深情的)冬去春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整個大地又是一片欣欣向榮。燕子去而復返、柳樹吐故納新、桃花艷麗開放,(課件展示美麗的春天。)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陽光明媚的春天嗎?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你度過多少個春天了?讓你們由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轉眼變成了現在的小男子漢、美麗的小姑娘,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師:是啊,時光匆匆啊!就像朱自清文章所寫的:“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今天我們來拜讀一下朱自清的名作《匆匆》,看看他是如何生動地把時間寫成名篇佳作的。 (板書課題)(教師相機課件出示課題) 學生說說自己的年齡。 學生在音樂中可能感悟到:(時間過得真快啊!)(時光匆匆而過。) 學生充滿感情地齊讀課題。 1、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ppt出現美麗的春天圖片,從像流水一樣的音樂中把學生的思緒帶入遐想中。鋼琴曲一直播放。使學生的感情也隨作者的深入而受到感染。(幻燈片1) 2、課件出示課題以及作者。(幻燈片1) 二、深情朗讀,產生共鳴。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朱自清嗎以及他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嗎?(課件出示朱自清資料) 師: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大師,他的散文平實樸素卻飽含深情。《匆匆》這篇文章寫于1922年,離現在80多年了,一篇80多歲的文章,你能讀好它嗎?老師想先讀為快。(老師配樂朗讀課文) 師:接下來我要考考你你們是否能讀正確讀流利,同時讓我們再一次走近朱自清,走近匆匆,用心靈去傾聽那來自作者內心深處的語言。 (課件出示初讀要求) 師:讀完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朱自清資料。 學生接龍朗讀課文,交流內容。 1、課件出示教師整理過朱自清的資料。(幻燈片2) 2、音樂響起,老師煽情地朗讀課文。 3、課件出示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使學生明確初讀要求。(幻燈片3) 三、品讀課文,用心靈去感受。 1、了解日子一去不復返。 師:同學們,作者在這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這又說明了什么? (課件出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從這個句子你看出日子具有什么特點?(教師板書:一去不復返) 師:每個人都充滿了疑惑,而文章的開頭卻有這樣一段文字(課件展示):“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誰愿意告訴大家,作者運用怎樣的手法想告訴大家什么呢? (指導學生排比句的好處:情景交融) 師:讓我讀一讀這段文字。 2、感悟時光流逝的無聲無息。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人生就像這個沙漏,我們所擁有的時間只能是越來越少,在第二段中,作者就深有感悟,誰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第二段: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你們知道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嗎?作者把這八千多日子比做了什么?他運用這個比喻是想說明什么?它說明了時間又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教師板書:時間來去無影無蹤) 師:你覺得作者這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師:你們能讀出作者的這種感情嗎? 師:作者在為流逝的八千多日子感到傷感和惋惜,那么你們呢?你的人生度過多少日子了?你對流逝的這四千多日子又是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再有感情的朗讀一遍這段文字。 3、明白日子總是匆匆而過。 師:過去的日子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流逝了,而且還會繼續流逝下去,作者也產生了新的疑問——(課件出示:去的盡管去了……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 師: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是無影無蹤的,但在朱自清的筆下卻將日子賦予了形象,是看到見的摸的著的。下面同學們自己看書找一找朱自清筆下的日子的形象。 師:作者怎樣描述自己的日子來去匆匆的? 師:噢,原來太陽它有腳啊!怪不得作者說:"太陽他有腳啊, …… "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可見他有多么珍惜時間。想想我們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比如: 在____ 的時候,從____過去 。 師:作者內心對匆匆流逝的時間的惋惜之情也要在同學們傷感的語氣中得以實現。讓我們在這樣的心情下,隨著音樂一起朗讀一段。 4、體會珍惜時間的意義。 師:哎,時間就是這樣從我們的手中輕輕悄悄地溜走了,讓我們在第四段中再次感悟作者的心聲。自己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 師:你發現這段話的每一句有什么特點?表達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師:那么,作者在惋惜什么呢?同學們猜測一下,其實答案就在這些問句中,用心讀一讀,你就會感悟出作者的心聲。 師: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你從第四段的哪兒可以看出?(課件展示: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師:我們還可以從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責嗎?(課件展示: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師: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這里老師可以告訴你: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是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當過老師。作者又在經歷了八千多日子后懂得了時間的珍貴,在惋惜的同時也表露了不愿虛度此生的心愿。所以,在他短暫的50年人生中取得了這樣輝煌的成就。(課件出示朱自清的文學成就)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那么你呢,你愿意白白度過你的人生嗎?你有什么打算呢?誰愿意再讀這一段? 師:朱自清先生不甘心虛度光陰,力求上進,心中積淀的是倔強的追求,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不白白在這世上走這一遭,成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師。讓我們一起讀出他的心聲。(再讀第四自然段) 師:所以這些句子看似疑問,實際上是作者在勉勵世人要珍惜時間。這也是這篇文章成為不朽經典的原因。讓我們在音樂聲中齊讀最后一段。 學生說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學生帶著疑問的語氣讀一讀。 學生交流。 學生讀文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讀出時光無聲無息慢慢消散的感覺。 學生感悟到(時間來去無影無蹤)。 生答:惋惜、傷感等。 指名再讀。 學生在深深的思緒中齊讀課文第二段。 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學生在課文中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并體會作者語言的優美。 學生自由作答。 師生配樂朗讀。 學生自由讀第四段。 學生作答。(用了連續的幾個問句)(惋惜之情) 師生共同交流。(惋惜在過去的日子里,“我”不能做什么。) 學生作答:(作者不想赤裸裸的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想白白走這一遭。) 學生交流。 學生再讀這一段。 學生集體深情朗讀第四段。 學生在音樂中齊讀第五段。 1、課文內容的出示與學生的答案不謀而合。(幻燈片4) 2、課件出示課文開頭的一句話。(幻燈片5) 3、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二段有關內容,便于學生集中精神感悟。(幻燈片6) 4、課件展示重點句子,有利于學生的朗讀體會。(幻燈片7) 5、音樂的伴奏聲把學生帶入對時光匆匆惋惜的情境中。 6、第四段內容的出示,讓學生明確本段的語句特點。(幻燈片8) 7、課件出示作者的想法。(幻燈片9) 8、課件展示句子。 9、課件簡單出示朱自清的成就。(幻燈片10) 10、音樂再次渲染氣氛。 四、總結升華。 師(深情講述,引發共鳴):還記得昨天老師還是個天真活潑的小女還,拉著年輕漂亮的媽媽的手,今天老師卻成了另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的媽媽,而我那曾經年輕漂亮的媽媽如今以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朱自清說,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經意間悄悄跨過、飛過、溜過、閃過的。聰明的孩子,你們是不是也覺察到了時間的匆匆呢?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文中的空白處。 (課件出示最后一段內容) 師:同學們,如果你真是聰明的,你還會把一天的時間都放在思考這個問題上嗎?那么,你聰明的,告訴我,從這篇文章中你收獲到了什么? 師: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流逝。其實細想想時光是不變的,流逝的不是時光,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流逝的是我們如花的笑臉,如詩的歲月,如夢的人生,所以作者一直在追問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沒有人能回答和解決得了這個問題。人生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誰都無法,那我們能做什么呢!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作者文中有所警醒有所頓悟(教師板書:珍惜時間!) 師:下面同學們能不能用一些精彩的名言警句表達一下對時間的感悟? 學生在空白處發表感受。 學生發表感言,在音樂中談收獲 學生交流名言警句,讓感情得以升華。 1、隨音樂訴談收獲,使感情得到充分表述。 2、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段內容。(幻燈片11) 五、作業設計。 必做題:課后把這篇文章背下來好嗎? 選做題:欣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背影》。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設備應用分析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從這篇文章中,你了解了什么? 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朱自清在這篇文章中主要描寫了時光流逝無聲無息、日子總是匆匆而過,告知世人要珍惜時間。 學生交流。 二、掌握字詞。 師:(課件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但是文中的生字新詞我們也不能忽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你如何記住這些生字新詞呢? 學生辨析字形,練習書寫。 課件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便于學生掌握。(幻燈片12) 三、整體感知,交流“美”感。 師:作者用形象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時間匆匆的腳步。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 師:你們覺得作者的語言描寫美嗎?你認為他美在哪? 師:從同學們的回答中,老師可以看出同學們對文章的體會很深。(總起來說,朱自清的這篇散文有這樣幾個亮點。) a、師:朱自清很善于運用疊詞,是他的文章讀起來跟詩一樣美。找一找朱自清在這篇課文中運用了哪些疊詞?你能有感情地讀出他們嗎?你能說出這些詞的妙用嗎?你還能不能用它們來造句呢? b、師:除了疊詞,這篇文章還有許多表現時光匆匆的優美詞語。你覺得還有哪些詞語用得很美?把這些詞語標注出來加以體會,整理在我們的摘抄本上。 c、師:著名作家郁達夫曾經說:朱自清雖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朱自清了。作者別出心裁,用精湛的筆法,把空靈的時間描寫得細膩可感,讓人贊嘆不已,下面咱們來仿寫一下文章第三段,也用文字表達出時光在我們身上匆匆流逝的蹤跡,好嗎! d、師:這篇文章語句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問句很多,讀一讀,現在回顧一下,從作者的這些疑問當中你還有什么更深的體會? 師: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也認識到,一篇好文章,并不是取決于語言有多么華麗。其實平實樸素、貼近生活的語言更具感染力。就像第三自然段中描繪時間腳步的語句,你也從自己身邊的事寫起,仿照這種形式多寫幾句。 學生和老師隨音樂再讀課文。 學生自由討論并交流。 學生交流,并富有感情地讀出來,并交流疊詞的作用(細致入微地刻畫時間的蹤跡,表達作者的無奈之情)。 學生造句。 學生在文中畫出優美的詞語,并積累下來 ,也可請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畫的。 學生交流優美句子,并仿寫句子,帶著感情讀出來。 師生共同交流。 學生仿寫,并交流。 1、課件展示疊詞,學生看著讀,便于學生掌握。(幻燈片13) 2、課件展示仿寫的句子:_______的時候,日子______。(幻燈片14) 3、課件展示仿寫的句子:過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幻燈片15) 四、通讀課文,熟讀背誦,回顧拓展,結課。 師:朱自清用平實樸素的語言,卻讓我們享受到了一種溫馨的美感,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對課文的理解,帶著對文字的喜愛,用心讀讀吧,希望同學們能熟練的背誦課文。(教師隨著文章的情感掌握音樂的音量大小。)師: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可再來的或許已不是去年的那只燕子了;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可青后已不再是原來那片葉子了;桃花謝了有在開的時候,可開的也已經不是那朵桃花了!而今年的你也已經不再是去年的那個你了。對于世間萬物來說,時間都是一樣的公平,一樣的一去不復返。我們唯有珍惜每一個匆匆溜走的瞬間,才能不白白來這世上走這一遭啊!最后,讓我們靜下心來聆聽時光那匆匆的腳步聲。這是心臟般跳動的聲音,讓我們像珍惜我們的生命一樣去珍惜這匆匆流逝的時光吧!回想“5、12”那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脆弱的生命,珍惜生命中每一個轉眼即逝的瞬間。(教師隨音樂再次讀課文) 師:讀一篇好文章,我們往往愛不釋手,唇齒留香,那么好文章要多讀多背,多儲存,所以下面同學們快速挑戰一下自己,看看能否背下一些你喜歡的段落語句。 師(結課):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趕少年,在這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送給大家一段話:(課件展示內容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段話)時光匆匆而去,名人背影長留,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承載作者的才情,踐行前輩的足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努力學習,抒寫自己人生,多彩的篇章吧! 老師學生隨音樂一起朗讀課文。 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語句。 音樂響起,老師深情地朗讀課文,把學生帶入深深的遐想中。 1、音樂響起,師生的感情得以最后升華。 2、課件展示拓展內容,使學生再次明確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創造自己精彩的人生。(幻燈片16) 五、作業設計。 1、熟練背誦 2、寫一篇讀后感悟 (幻燈片17)拓展學習。 (幻燈片18)出示:謝謝指導! 九、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體現素質教育要求,把評價的側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上,圍繞學生主動學習來進行定量評價;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評價具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應用。 課堂學習成果評價量表 班別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評價項目 評 價 標 準 等級 自評 小組評 教師評 優秀 良好 一般 較差 知 識與技能 感悟時間來去匆匆 a b c c 能流暢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a b c c 能夠用流暢清晰的語言表達 a b c c 操作技能 熟悉運用網絡獨立收集、分析、處理和評價信息的方法 a b c c 積極參與小組合作與交流 a b c c 能制作ppt,將搜集到的材料用ppt清楚的展現出來,而且比較有創新 a b c c 情感態度 課堂上積極參與,積極思維,積極動腦,發言次數多 a b c c 小組協作交流情況:小組成員間配合默契,彼此協作愉快,互幫互助 a b c c 對所學內容興趣濃厚,提出了有深度的問題。 a b c c 課堂調查:書面寫出你在學習本節課時所遇到的困難,向教師提出較合理的教學建議。 a b c c 我這樣評價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師的話: 注:1.得分為自評、互評、教師評總分之均值;2.“我這樣評價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師的話”都是針對課堂學習情況的概括性評判和描述。 十、幫助 1、 充分利用煽情的朗讀對學生加以有效地誘導,ppt幻燈片的展示便于學生把握重點、難點。 2、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 選擇動情的旋律幫助學生理解。 十一、板書設計 匆 匆 來 去 無影無蹤 一去不復返 珍惜時間! 十二、課后反思 講解這篇課文我收獲頗多,我認識到一堂好課效果要重于環節,環節要力求簡潔,但簡潔的環節卻要力求達到突出的課堂效果,在課堂上,主角永遠是學生,教師只是個引導的配角,往往越精煉的語言,越有滲透性,感染力,而不在于教師的長篇大論,自我陶醉,有些低效、繁瑣環節當減則減,環節清晰明了,內心自然胸有成竹。所以引導學生進行初讀感悟,并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既達到了整體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發了學生深層次賞讀課文的興趣。在精讀課文時,我采用了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 “以讀促講,以說代講”,促進了學生感悟,培養了語感。既避免了“滿堂問”的現象,又使教學產生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教材雖然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資源,但在信息社會中,教材顯然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資源,教師必須積極拓展新的領域,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想開去,從教材向外延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9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以哀婉的筆調抒寫了一個舊時代文人處于一個動亂的年代里,面對“逃去如飛”的匆匆時光而產生的那種無奈與悵惘。
文章用語非常講究:一是巧用修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結合,加上口語疊詞的運用,不但有音樂的節奏美,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設計理念
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就是“讀”,語文能力“讀”是根本。文章的情感和韻味,氣勢和神采,以及音韻美和節奏感等等,不經過反復誦讀,一般是難以體會到它的美妙之處的。而涵詠,可以使“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語)。而且此文又是一篇美文,所以讓學生充分地讀、潛心地讀,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賞讀出文字的“情味”來,賞讀出自己的情思來。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的同感,更重要的是在賞讀的過程中自覺、自然地積累語言,學習運用語言。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學生是地處相對落后的漁農村學生,但這個班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相對比較濃厚,語文基礎優于同年級段的班級。但小組合作學習是這個班級學生的弱點,他們不善于在小組交流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案例描述
一、名言導入課文,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的名言,今天,咱們就來比試比試,看誰的記性好,誰來說說有關時間的名言?
生: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生: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
生: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
師:大家的記性可真好,從這些名言中,你們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轉瞬即逝
生:時間是一去不回頭的
生: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它
師:是啊,每個人都在感慨時間太少了,太快了,老師也想起了一句關于時間的名言,有感情朗誦“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嗎?這句名言就是作家朱自清在一片關于時間的散文《匆匆》中寫到的。
[評:引入新課是一項重要的環節,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堂課的引入從學生們所熟悉的名句引入自然,并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讓學生在這些關于時間的名言中初步感受到時間的寶貴,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了解作家其人
師:課前了事布置大家收集有關資料,你們找到了什么資料?
生: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很出名,除此文外,還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生:我找到他因拒絕美國的救濟糧,1948年8月因貧窮和疾病在北平逝世,毛主席曾贊揚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師:大家都找的很好,老師再來補充幾點
(投影出示作家介紹)
[評:課外閱讀促進了課內閱讀,突破了教材狹窄的范圍,將語文的學習由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對主自清這個人物有大概的了解,對接下來的對作者更深入的認識作好準備。]
三、初讀賞讀,激活學生情緒
師:今天,我們就要去學習朱自清筆下的《匆匆》,去看看他筆下的時間是什么樣的?去感受作者那敏感的心。請你們靜靜地閉上眼睛,進入松弛的狀態,回想過去一些美好的事情,做深呼吸運動,放松全身的肌肉。(聽教師配樂朗讀課文)
(讀完后靜呆半分鐘,讓學生回味體會,師板演幾個重點字:涔、潸、裸、徘徊)
[評:在美妙的音樂中感悟課文內容,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入主動學習中,感受到學習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師:默讀課文,整體感悟,想一想(出示投影)
1、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什么?2、課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3、對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如果有,請找出答案。
師:誰來匯報?
生:作者想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應該珍惜時間。
生:作者想告訴我們時間來去匆匆,不留蹤影。
生:文中作者提出的問題是: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作者曾作出了回答,在文中第三段。
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體會體會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大家明白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嗎?
生:它就在我們洗手的時候,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在我們沉思的時候,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悄悄地溜走了。
[評:帶著問題初讀課文,獲得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四、自由品讀課文,品察文字的詩意美。
師:四人小組自讀課文,讀出聲音了,找出你喜歡的句子或含義較深的句子,想一想為什么喜歡,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書上批注,可以和同學討論。
生:自由讀書,討論交流,寫批注,師巡視。
[評:自由品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師:同學們認真讀課文,一定有很多收獲,老師希望與你們交流,分享你們收獲的快樂。
生:我喜歡“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這一句。因為這句話很美,以燕子、楊柳、桃花為例,說明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規律。
師: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舉這些例子嗎?
生:因為作者想拿這些事物和時間對比,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是不能回頭的。大家能通過朗讀把這種體會表達出來嗎?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
師:誰再來說?
生:“在默默地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說明時間的短暫。
師:你是怎么讀懂的?
生:作者把日子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八千多個日子,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二十多年不算短,可是在時間的長河里,它卻是那么的短暫。
師:你可真會讀書。是啊,時間真是溜得悄無聲息,令人毫無覺察。請大家通過朗讀把這一特點表現出來。
生:全班齊讀。
師:誰再來匯報?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生:“洗手的時候,------從我腳邊飛去了。”這些話具體地寫出了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我很欣賞“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因為這一句寫得太形象了。平時,我們常常在嘆息:“日子過得可真快啊!”“一天又過去了。”“我覺得時間好像不夠用。”“時間真是如流水啊!”我們都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時間又從我們的嘴邊溜走了。
師:大家讀書都能做到有自己的見解,很好!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時間的來去匆匆表現出來。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生:互讀。
師: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有什么感受呢?誰接著說?
生:“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無奈和惋惜的心情。
師:作者在惋惜什么呢?
生:惋惜在過去的日子里,“我”不能做什么。
生:惋惜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惋惜自己的一事無成。
生:惋惜自己虛度光陰。
師:作者是在苛求自己。他只活了60歲,卻留下幾百萬字的著作。正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對時間有一種緊迫感,抓緊時間讀書、做事,才有他后來的輝煌成就。作者這種無奈與惋惜的心情還可以從文中的哪些話體會到?
生:從“過去的日子如輕煙------”體會到。
師:作者在苛求自己,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走這一遭呢?”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作者不想赤裸裸的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想白白走這一遭。
生:作者不甘愿虛度此生。
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業來。
師:對,作者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毛主席曾這樣贊揚過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他都是如此。真是令人敬佩。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該用什么語氣讀。
生:自由讀。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小組讀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不夠好,沒有讀出無奈與惋惜的語氣
師:你邀請你小組的人和你一起讀讀好嗎?
生:讀。
[評:在體會中讀,在感悟中讀,并運用多種朗讀的訓練方式:如同桌互讀、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讀。但自己感覺,朗讀知道很不到位,往往是一句話帶過,并沒有引起學生內心與文本的共鳴、情感交流。]
五、挑戰名作家,仿寫名句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讀得也很美。下面來作一個小游戲——挑戰名作家
(投影出示)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2、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師:請同學們仿照上面兩句寫一寫對時間的感受
生:自由練習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實現從讀到悟,從悟到寫的飛躍,并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時間的寶貴,時光的匆匆。實現了聽、說、讀、寫的結合,但由于時間關系,來不及在課堂上交流,只能留待課后。]
六、作業超市:1、熟讀成誦;2、完成兩句仿寫;3、推薦閱讀:朱自清的《綠》《荷塘月色》《背影》及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
[評:拓展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讓學生多讀,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自我評價與反思
本課文質兼美,是學習語言的典范。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要“尊重在學習工程中的獨特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就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這一教學理念。上課伊始,我從名言導入,然后創設情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松弛、最舒服的狀態,去聆聽配樂課文朗讀,從感官上去激發學生,因而他們積極性很高,從整體上,將“以人為主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品讀課文,在朗讀中去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與小組交流,與全班同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啟發、提高認識。從讀到說,學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師的情不斷發生碰撞,產生靈感,從而理解了課文,也學會了合作,從而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節課中體現的比較充分。閱讀是個性化的心智活動,每個人都需要接受主體通過自讀來由“感”而“悟”。因此,感悟和品讀應該成為我們閱讀教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關于品讀,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有過精辟的闡述:“品讀,就是精讀、深讀,就是對課文的賞析、體味,就是從不同的角度,或選點,或鋪面,對文章進行品評賞析,從字里行間看出作者遣詞造句的工夫與用心,看出文中的美點妙要,品出力透紙背的意蘊。”在第四教學環節中,我以“賞讀品析”為重點,讓學生徜徉于品讀的海洋。因此,這一環節品讀教學也成為這節課教學的一個亮點。
3、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借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在第五環節,我就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挑戰名作家,仿寫名句)。我認為學習語文的目的不是了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所以我設計了這一練筆的機會,讓學生化文本語言為自己的語言,并于仿寫練習中。但很遺憾,因時間關系,沒能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因為對新課程的學習、實踐,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這節課里還有許多不夠完美的地方,如:
1、朗讀指導方法,顯得淺薄了許多,在學生的情感指導方面有所欠缺,朗讀評價方式單一。
2、個別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表達不夠明確,有的地方顯得支離破碎。
3、因為對時間把握的不準確,導致了課堂任務沒有按計劃完成,在課堂上沒能交流仿句練習。
雖然有許多不足,但上完這堂課后,我的心情還是非常愉快的。我深深感受到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樂趣,那種愉悅是任何快樂都無可替代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學習教改新思想,大膽實踐,大膽創新,爭取讓每節課使教和學的雙方都快樂無比。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10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1. 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學習的內容展開聯想。閱讀的時候,先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要想開去,想到與課文有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與同學、老師廣泛交流。借以活躍思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教學目標
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5—6年級的階段目標,結合本組的訓練重點以及本課的寫作特點,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技能目標:能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從而明白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
3、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4、課前準備: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二、教法和學法
“教師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每篇文章都應該選擇最適合的教法。《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經典作品,文章語言清新流暢、生動優美,表達了作者對如煙往事的回憶,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對燦爛未來的向往。文中蘊涵的很多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談的,因此,課堂上老師的任何分析講解都會顯得貧乏、無力,所以,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用心靈去體會、去朗讀,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理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語言美。本文的教學采取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感悟貫穿全課的方法。
《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口語練習的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安排得是否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導入:背誦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古詩句導入。
(二)認識作者
請學生簡單介紹課前對朱自清及其作品還有對散文的了解,然后教師多媒體展示朱自清畫像及簡介做以補充。(這樣就為進一步閱讀、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礎)
(三)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教師先在鋼琴曲《秋日私語》的伴奏下,范讀《匆匆》一文,激發學生想讀的欲望。然后老師給同學們放上音樂,同學們試讀這篇文章。最后再展示,讓學生毛遂自薦。(通過這一環節的朗讀,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但還不夠深,還需進一步深入到字里行間去品味詞句,輕輕地讀,靜靜地體會。)
(設計理念:以生為本,在新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而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我力求引導學生用心地閱讀文本,達到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四)深入閱讀課文,用心品讀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1、輕輕地讀,靜靜地體會,到文章的字里行間去體會,看哪些段落給你的感受最深,你仿佛從中聆聽到了什么?(讀并不只表現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有靜思默想的默讀,靜思默想會讓學生沉浸在書的磁場中,陶醉其中,從而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對課文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2、哪一段給你的感受最深,就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說說你的感受。(這一環節老師要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自己對一些詞句的理解,就是品讀詞句,談自己從文中感受到的東西,接著在感受加深的基礎上再讀。這樣,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就會越來越深,讀得也會越來越好,真正體現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讀悟貫穿整個課堂。)
(五)總結感受,升華理解,感悟道理
1、高爾基說過,讀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剛才我們就通過閱讀用心靈和朱自清先生進行了交流、談心,同學們的感受很多,如果讓你用一句話最好是一句格言、警句來總結、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收獲,你最想說什么,想一想,寫在課題的旁邊。
2、請學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下的一句話。(老師隨即把大家評價最好的寫在黑板上。到此為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用心朗讀、用心品讀、用心訴說很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四、板書設計:
16、匆匆(朱自清)
花有重開日 逝去如飛
人無再少年 珍惜時間
(這樣的設計是讓學生能從時間的名言、到課文中作者的感悟、再到自己的感受,一目了然。)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詞語的意思。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義,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點】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2.感受時間的“匆匆”,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的,感悟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時間的匆匆流逝,從而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幻燈片、音樂
【課時安排】
3課時
【相關資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代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學生時代即創作新詩。1920 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國留學。回國后先后在江蘇、浙江的幾所中學和清華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等校任教。抗日戰爭結束后,積極支持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學生運動。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貧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寫景抒情,委婉細致,氣質清新優雅,語言質樸而有風采。《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有詩集《雪朝》(于人合著)、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洲雜記》《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自然導入
1.同學們,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的名言。現在,咱們就來比比看,看誰積累的有關時間的名言多?
2.從這些名言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3.時間每天都在我們身邊流逝,它看不見,摸不著,也許有時你會注意到它,有時你會忽略它,而朱自清先生不但感受到了時間,并且以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把時間的匆匆流逝表現了出來。(板書課題)
二、交流資料,了解作者
課前大家都查找了資料,現在能說說你對朱自清先生的了解嗎?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通讀全文。
2.自學生字:
字音:涔cén 徘pái 徊huái
字形:罷 潸 挪 旋 挽 徘 徊
3.借助工具書和資料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詞語的含義。
4.交流自學情況。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五、作業
1.寫生字;
2.熟讀并嘗試感受文中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指名讀課文,想一想:你聽到作者的心聲了嗎?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品讀詞句,讀中悟情
1.《匆匆》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描述下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語句值得我們品析和深思。
2.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并簡單寫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交流讀書感受,賞析精彩句段,感受語言美。
(1)賞析疊詞和短句。疊詞如“匆匆”“默默”“斜斜”“茫茫然”“輕輕悄悄”“伶伶俐俐”等,這些詞語真切地描繪出時間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間逝去的無奈之情。“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是怎樣的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等,這些讀起來簡潔、輕靈的句子,給人一種輕巧、婉轉之感,越讀越有味道。
(2)領悟蘊含各種修辭手法的語句的含義。排比:“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通過事物的變化寫出時間的流逝,而“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個排比句則透過我們的日常生活細節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來去匆匆、稍縱即逝的;擬人:“時間能‘跨’能‘飛’”,時間雖是無形,讀起來卻令人倍感其形象、真實,似乎可觸、可感;說過去的日子 “如輕煙”“如薄霧”“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時光的匆匆消逝無蹤,不可再尋,表現了作者無限惋惜以及要珍惜時間的內心。
(3)模仿課文進行聽、讀、說、寫訓練。文中有很多精彩語句,如“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再如“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還有很多運用了修辭手法的語句,學生可以照樣子說說自己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樣流逝的,以及自己的感悟等等。
(4)本課文詞兼美,應注重引導學生在賞析過程中有感情地朗誦文章,感受語言美。
4.課文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的語句?找出來討論、交流。
三、配樂誦讀,積累佳句
1.配樂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意境和精彩的語言。
2.把你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多讀一讀,試著背誦下來。
四、拓展延伸,懂得惜時
閱讀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作品《與時間賽跑》,懂得要珍惜時間,好好利用時間。
五、作業
1.走近朱自清,閱讀他的經典作品,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感受其中語言文字的優美,豐富積累,提高寫作能力。
2.了解名人惜時的故事,看看身邊人是怎樣利用時間的,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時間表,好好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等,做一個能與時間賽跑的人。
板書設計:
匆匆
跨 飛 溜 閃
歲月 時光飛逝
一去不復返
頭涔涔 淚潸潸 掩著面嘆息
作者 珍惜時間
不白白走這一遭
第三課時
一、鞏固練習
1.聽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完成課后練習。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12
《匆匆》教學反思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文章創作于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手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抓重點句子,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有些環節落實的較好,而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
首先,能較好的創設情境:
上課伊始,通過課件一分鐘的展示,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分鐘,但緊緊扣住時間這一概念,激活了學生的情感,為下面的學習打下感性理解的基礎。接著播放《匆匆》一文的配樂朗讀,舒緩的音樂,低沉的語調,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奠定了整節課那種淡淡憂傷的基調,學生在這種基調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選用教學語言,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心靈的傾訴和思緒的流逝,語言都很美。因而在課堂上,我所使用的語言盡量與本文一致,與課堂的基調相符。如:是啊,從這些句子中我們也感觸到了時光流逝的蹤跡,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飛快的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住自己生命的每一刻……”。
第三,注意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激活學生的閱讀積累:說一說學了課文后,你想到的關于時間的詩詞或格言。教學中緊扣重點,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聯系在一起。
不足之處:
1、教學中,沒能準確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散文這一體裁的文章,如能引導學生比較與記敘文,說明文的不同,會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課文。
2、關于作者朱自清的資料,不應出自教師之手,這樣便失去了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能力的大好機會。
3、設計中雖是以讀為主線,以讀激情,以讀導練,但在教學中讀的還不夠,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
《匆匆》教學反思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文章創作于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中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有些環節落實的較好,而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
首先,能較好地創設情境。上課伊始,引背《長歌行》,并讓學本課文質
兼美,是學習語言的典范。我教學本課以讀為主線,由以讀《長歌行》導入新課;以讀激情:時間匆匆而逝的無奈之情,沒有把握好時間的惋惜之情、自責之情;以讀導練,“你在…… 的時候,……從 …… 過去 ”,練習說話,創新運用,以表達學生讀文后的獨特感受。 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是: 1. 整體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調,在讀中使讀者與作者、文本對話。 2. 和學生一起欣賞、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現美。 3. 使閱讀中領悟到的語言表現形成遷移到了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過程”。人們常有這樣的體驗:當讀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個動人的情節時,往往會熱淚盈眶或黯然神傷。為什么?那是因為閱讀者帶著強烈的閱讀主體的個性特征,閱讀時融進了自己的獨特情感、理解和體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重視指導學生用心靈誦讀,融入角色,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會受到情感熏陶,會享受到審美的樂趣。
其次,交流不夠。課堂應該成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生與文本交流的平臺,而這種交流的引發還是離不開提問。因而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應該成為學生課堂交流的依據。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在備課時,我采用了課前預習提示中的問題: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們看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對于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并且在學生確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后又追問: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為這個問題可以統領全文,讓學生充分交流起來,但在實際上課中,這種“提問”沒有轉化成“交流”,同學們沒有動起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覺得所提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只是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不能融會貫通地遷移、引導,導致師生交流不夠充分,沒能激發起學生地交流熱情。因而,問題的設計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學時機更重要。
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學機智,是動態生成,為了不使每一節課匆匆而逝,我還要不斷地深入學習。
品文字精華,建詩意課堂——匆匆教學反思
《匆匆》一課上完了,留下了許多的思索,本次小連環我們研究的題目是“品文字精華,建詩意課堂”,如何能讓學生以課文為載體,學習作者遣詞造句的能力,在體會作者的情感的過程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呢?于是,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
親近作者,微撼心靈。
讀文激情,蕩懷抒胸。抒情散文,特別是象《匆匆》這樣的抒情散文學生接觸少,如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情境呢?我如下設計了讀的訓練。第一次讀的安排是要求學生聽范讀,主要是欣賞,在欣賞優美的朗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從而初步體會課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第二次讀,我要求學生們跟著范讀去朗讀課文,學生在第一次聽的基礎上,已經能把握文章朗讀的基調,在第二次讀時能讀得入情入境,達到了很好的朗讀效果。
品詞析句,暗生情愫。
教學課文第三自然段時,我指導品讀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讓學生體會這個排比句具體寫出了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
從“跨”和“飛”兩個詞語中我們感受到時間就是這樣輕巧地在不經意中溜去了。學生在讀書,品詞、感悟之后,個人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
遷情移境,感嘆人生。
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在這里我由讀引入寫,讓學生在讀懂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仿照本段的寫法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進行了知識的遷移。我設計了這個練習:
仿寫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身邊的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幾句話。
學生寫下了許多優美的句子,對時光匆匆流逝有了更深的感悟。
合作 品讀 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篇13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學設計
------------------------------------------------------------
張廣祥主頁中華語文網
防城港市港口區一小 謝仲玲
《匆匆》是九義教材第十二冊新入選的課文,課文通過作者對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復返,逝去如飛的感慨,給我們以珍惜時間,在有限時間里多做有意義事情的啟示。
《語文課程標準》里強調:閱讀教學應重視主體閱讀感受和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根據這點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過程 中“悟情,悟理,悟文”。
一 激趣導入 。
說幾句有關時間的格言送給別人或自己。
揭題,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對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認識,教師作適當補充,并介紹當時社會背景。
二、初讀,感知課文大意。
(一)、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如輪讀、范讀、薦讀、小組讀、默讀等)讀課文。
畫出最能體現時光特點的詞語。
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讀不懂。
(二)、交流學習體會。
三、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認真讀課文,畫出與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
說說自己畫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讀句子,思考:作者為什么是這種感受?
指導朗讀:畫橫線的詞讀慢一點,重一點。③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呢?只有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理解:徘徊罷了 匆匆罷了
問一問自己,能做些什么
問一問自己想問的人能做些什么
寫話練習: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還能做_____________.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呢?我何曾有著些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理解畫橫線部分,體會作者感情。
仿寫:過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反復吟讀,說說自己的感想。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思考: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用書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四、品讀好句,感悟文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品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寫法值得你學習,你也來一兩句。
五、綜合活動:與時間老人真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