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通用16篇)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
一.導言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更多的是從原來的傳授知識、技能轉變為教會學生一種甚至是幾種學習方法。教師要從單純的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這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點,一個難點,更是一個亮點。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究文章的內容,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的思維方式,筆者在教學《行道樹》的時候作了一點嘗試。
二.課堂實錄片段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幾張行道樹的圖片,并出示一個問題,即( )的行道樹,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填空。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行道樹》這篇文章,請大家結合文章的內容做好這一道填空題,并大膽輸出你的理由。(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閱讀文章)
(給學生閱讀的時間,是要學生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達到整體把握的效果)
生1:我認為可以用“痛苦”這一個詞語來填空。
師: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1:文章寫到了行道樹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感到孤獨,同時自己制造清新,卻不被人們珍惜,所以我覺得是痛苦的。
師:有道理,你很好的抓住了文章的一些內容,確實證明了行道樹的痛苦。
生2:我覺得可以填“奉獻”這個詞語。我的理由是行道樹雖然痛苦,孤獨,但仍然在固執的制造清新,制造清新是為了人們,自己卻得不到好處,所以行道樹是在奉獻。同時我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這里為什么要用“固執”這個貶義詞,而不是用執著這些褒義詞。
師:你的理由很充分,而且提出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說明你在閱讀的時候對課文是有一定的研究的。你是一個善于發現問題的好學生,不知道哪位同學愿意來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生3:我以為“固執”用在這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就是執著的意思,但我覺得要對自己表達執著這一個意思,用固執比較好,如果是對他人的評價,則用執著比較好。可見,對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詞語。
生4:對,而且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虛嘛。(眾生笑)
師:這兩位同學的分析很有見地,還涉及到了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個人在補充一點,我覺得用固執更能體現行道樹的奉獻精神,所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生5: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到外面去找詞語,其實文章最后一句就是我們這道題目的最好答案。那就是憂愁而快樂的行道樹。
師:那你為什么要說它是最好的答案呢?
生5:我覺得“憂愁而快樂”這個短語很好的體現了前面兩個同學所說的兩個方面。行道樹離開家鄉,忍受孤獨,制造清新卻不被珍惜說明很痛苦,很憂愁。但文章或作者的用意應該是側重在快樂的,所以用了一個“而”字,行道樹快樂的原因就在于奉獻。在文章中說事業是神圣的,我們有最自豪的時刻,我們固執的制造清新,都表明了快樂。所以我認為是最好的,如果我是行道樹,我就要大聲的說,“我奉獻,所以我快樂”。
(師鼓掌,眾生鼓掌)
師:非常精彩的發言呀,文章把握的很到位。
三.后記
這一課堂實錄片段的精彩在于教師很好的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文章的內容以及文章所蘊涵的問題。之所以達到了這樣的效果,筆者以為在于設計了一個主問題,它就好象是一個串珍珠的絲線,只要把這根線抓住了,那么珍珠也就到手了。在這一個片段中,學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學,快樂的去探究。可以說,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的輕松。真正達到了新課標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學生之間的合作幾乎沒有,這個有待加強。
作者郵箱: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2
杭州蕭山衙前初中 何衛江
一.導言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更多的是從原來的傳授知識、技能轉變為教會學生一種甚至是幾種學習方法。教師要從單純的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這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點,一個難點,更是一個亮點。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究文章的內容,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的思維方式,筆者在教學《行道樹》的時候作了一點嘗試。
二.課堂實錄片段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幾張行道樹的圖片,并出示一個問題,即( )的行道樹,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填空。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行道樹》這篇文章,請大家結合文章的內容做好這一道填空題,并大膽輸出你的理由。(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閱讀文章)
(給學生閱讀的時間,是要學生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達到整體把握的效果)
生1:我認為可以用“痛苦”這一個詞語來填空。
師: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1:文章寫到了行道樹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感到孤獨,同時自己制造清新,卻不被人們珍惜,所以我覺得是痛苦的。
師:有道理,你很好的抓住了文章的一些內容,確實證明了行道樹的痛苦。
生2:我覺得可以填“奉獻”這個詞語。我的理由是行道樹雖然痛苦,孤獨,但仍然在固執的制造清新,制造清新是為了人們,自己卻得不到好處,所以行道樹是在奉獻。同時我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這里為什么要用“固執”這個貶義詞,而不是用執著這些褒義詞。
師:你的理由很充分,而且提出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說明你在閱讀的時候對課文是有一定的研究的。你是一個善于發現問題的好學生,不知道哪位同學愿意來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生3:我以為“固執”用在這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就是執著的意思,但我覺得要對自己表達執著這一個意思,用固執比較好,如果是對他人的評價,則用執著比較好。可見,對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詞語。
生4:對,而且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虛嘛。(眾生笑)
師:這兩位同學的分析很有見地,還涉及到了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個人在補充一點,我覺得用固執更能體現行道樹的奉獻精神,所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生5: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到外面去找詞語,其實文章最后一句就是我們這道題目的最好答案。那就是憂愁而快樂的行道樹。
師:那你為什么要說它是最好的答案呢?
生5:我覺得“憂愁而快樂”這個短語很好的體現了前面兩個同學所說的兩個方面。行道樹離開家鄉,忍受孤獨,制造清新卻不被珍惜說明很痛苦,很憂愁。但文章或作者的用意應該是側重在快樂的,所以用了一個“而”字,行道樹快樂的原因就在于奉獻。在文章中說事業是神圣的,我們有最自豪的時刻,我們固執的制造清新,都表明了快樂。所以我認為是最好的,如果我是行道樹,我就要大聲的說,“我奉獻,所以我快樂”。
(師鼓掌,眾生鼓掌)
師:非常精彩的發言呀,文章把握的很到位。
三.后記
這一課堂實錄片段的精彩在于教師很好的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文章的內容以及文章所蘊涵的問題。之所以達到了這樣的效果,筆者以為在于設計了一個主問題,它就好象是一個串珍珠的絲線,只要把這根線抓住了,那么珍珠也就到手了。在這一個片段中,學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學,快樂的去探究。可以說,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的輕松。真正達到了新課標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學生之間的合作幾乎沒有,這個有待加強。
作者郵箱:
[1]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3
杭州蕭山衙前初中 何衛江
一.導言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更多的是從原來的傳授知識、技能轉變為教會學生一種甚至是幾種學習方法。教師要從單純的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這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點,一個難點,更是一個亮點。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究文章的內容,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的思維方式,筆者在教學《行道樹》的時候作了一點嘗試。
二.課堂實錄片段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幾張行道樹的圖片,并出示一個問題,即( )的行道樹,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填空。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行道樹》這篇文章,請大家結合文章的內容做好這一道填空題,并大膽輸出你的理由。(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閱讀文章)
(給學生閱讀的時間,是要學生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達到整體把握的效果)
生1:我認為可以用“痛苦”這一個詞語來填空。
師: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1:文章寫到了行道樹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感到孤獨,同時自己制造清新,卻不被人們珍惜,所以我覺得是痛苦的。
師:有道理,你很好的抓住了文章的一些內容,確實證明了行道樹的痛苦。
生2:我覺得可以填“奉獻”這個詞語。我的理由是行道樹雖然痛苦,孤獨,但仍然在固執的制造清新,制造清新是為了人們,自己卻得不到好處,所以行道樹是在奉獻。同時我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這里為什么要用“固執”這個貶義詞,而不是用執著這些褒義詞。
師:你的理由很充分,而且提出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說明你在閱讀的時候對課文是有一定的研究的。你是一個善于發現問題的好學生,不知道哪位同學愿意來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生3:我以為“固執”用在這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就是執著的意思,但我覺得要對自己表達執著這一個意思,用固執比較好,如果是對他人的評價,則用執著比較好。可見,對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詞語。
生4:對,而且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虛嘛。(眾生笑)
師:這兩位同學的分析很有見地,還涉及到了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個人在補充一點,我覺得用固執更能體現行道樹的奉獻精神,所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生5: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到外面去找詞語,其實文章最后一句就是我們這道題目的最好答案。那就是憂愁而快樂的行道樹。
師:那你為什么要說它是最好的答案呢?
生5:我覺得“憂愁而快樂”這個短語很好的體現了前面兩個同學所說的兩個方面。行道樹離開家鄉,忍受孤獨,制造清新卻不被珍惜說明很痛苦,很憂愁。但文章或作者的用意應該是側重在快樂的,所以用了一個“而”字,行道樹快樂的原因就在于奉獻。在文章中說事業是神圣的,我們有最自豪的時刻,我們固執的制造清新,都表明了快樂。所以我認為是最好的,如果我是行道樹,我就要大聲的說,“我奉獻,所以我快樂”。
(師鼓掌,眾生鼓掌)
師:非常精彩的發言呀,文章把握的很到位。
三.后記
這一課堂實錄片段的精彩在于教師很好的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文章的內容以及文章所蘊涵的問題。之所以達到了這樣的效果,筆者以為在于設計了一個主問題,它就好象是一個串珍珠的絲線,只要把這根線抓住了,那么珍珠也就到手了。在這一個片段中,學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學,快樂的去探究。可以說,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的輕松。真正達到了新課標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學生之間的合作幾乎沒有,這個有待加強。
作者郵箱: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4
湯原縣第一中學 曲紅梅
師:上課!
生:知識無邊際,探索無窮盡,學法無限制,快樂無止境。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今天我們來共同研究探討一下中國臺灣著名散文作家張曉風的《行道樹》,請看兩幅圖片。(屏幕顯示兩幅行道樹圖片)
師:行道樹是指什么?
生(齊):道路兩旁的樹。
師:張曉風以散文成名,36歲就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著名作家余光中稱她是第三代散文名家之一,那么普通的行道樹怎么吸引住作者的視線了呢?又給我們帶來什么思索呢?
下面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
生A(男):朗讀一部分。
師:好,聲音響亮,發音標準,飽含感情,下面再請一位女同學。
生B(女):朗讀到結束。
師:真讓老師欣慰,可以說不分高下。
課前我們已經進行了充分的習讀,再加上剛才的朗讀,談一談文章寫了什么內容?
生C:文章寫行道樹被立在城市的飛塵里,雖承受諸多痛苦,但不以為苦,反以為樂,因為它覺得自己做的是神圣的事業,是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師:僅僅是為了寫樹而寫樹嗎?
生D:借行道樹的自白來贊美無私奉獻的人的崇高精神。
師:這種寫法叫做?
生(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師:誰能找出點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話?
生E: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也唯有這種痛苦才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師:何謂神圣的事業?
生F:犧牲個人利益,滿足社會需要,人民需要的事業。
師:回答得多好。奉獻者是偉大的、神圣的,又為什么說總是痛苦的?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
生G:總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生H:夜晚孤獨、寂寞。
師:誰能將文中原句讀一下。
生I: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生J: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我們苦熬著,牙齦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
師:既有身體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誰還能再設想一下,除此之外,還會承受哪些痛苦?
生K:商家往它上面貼廣告,釘釘子。
生L:樹上的燈燒灼著它,車失事撞著它。
生M:有時為了道路的暢通或大地采光,被修剪、壓枝,不能讓它長得太茂盛。
師(笑):很有創見,也就是要聽憑人的擺布。
這種痛苦是誰造成的?
生(齊):人。
師:能否改變。
生(齊):無法改變。
師:由于命運的安排,它離開了同伴,站在馬路兩旁,立在飛塵之中,這個它無法自己決定。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當你在無法選擇的命運面前,應該怎么辦?
生(齊):應勇敢戰勝它。
師:勇敢地向命運發出挑戰,像石縫間的生命,還有?
生(馬上說):磚縫里的香瓜子。
生:縣崖峭壁上的奇松、怪柏。
師:誰都渴望生長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有人呵護、培養。但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在無法選擇的命運面前,只能勇敢地面對它,進而去戰勝它,你們知道哪些不在惡運面前低頭,勇于自我挑戰的人嗎?
生N:海倫·凱勒。
生O:霍金。
生P:張海迪。
師:好,這些都是身殘志堅,不向命運低頭的人,也是拒絕平庸的人。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以國家利益
生(齊):集體利益為重。
師:我們是時代的弄潮兒,是國家的棟梁,是社會的主人,當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應以國家為重,不要計較個人得失,這才是神圣的、崇高的事業。
現在老師有個問題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神圣的事業就是痛苦的,毫無幸福可言嗎?
生Q:不是的,應該是既是痛苦、又是幸福的,看你追求什么,追求的是個人的享受,那么這種付出就認為是痛苦的;追求的是崇高的神圣的事業,那就覺得是幸福的。
師:回答得多么精彩。你能舉例加以說明嗎?
生R:雪域高原的戰士為保護邊疆的安定,缺氧、吃不上新鮮蔬菜,文化生活單調……
生S:非典一線的白衣天使們。
生T:抗洪前線的解放軍。
師:他們永遠受到人們的關心和愛戴。
生U: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寫一本《痛并快樂著》,生活中有很多事都是喜憂參半……為了國家的事業,神圣的事業,做出點個人犧牲也是快樂的,幸福的。
師:你的境界非常崇高,體會得也非常深刻。生活中有許多像行道樹一樣雖飽受痛苦的煎熬,但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在奉獻著,既然選擇了,就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應了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生V(舉手站起):老師,既然行道樹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為我們創造清馨,又怎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師: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好!誰來談談?
生W:因為城市的人們已習慣于污濁,對環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雖然行道樹在努力制造著新鮮的空氣,但畢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變不了大局,所以說,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師:這句和文中的哪句相照應?
生X:“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師:行道樹愁的也是如此,它是在為人類而愁,替世界而愁,從這種意義來說,這更是一種可貴。
作者獨具慧眼,將生活中如此普通的事物賦予了這么多美麗的內涵,給我們帶來如此深刻的思索,下面來看我們手上的兩篇短文,看一看它能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屏幕顯示:《乞丐和露珠》《鋪路石》)
生Y:它們和行道樹一樣都代表著生活中的普通人。
生Z:它們同樣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師:無論我們個體生命多么渺小、普通,我們都應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讓人生過得有意義。
運用以上所學的知識,我們來做幾道習題。
(屏幕顯示)
分組研討,把你們組內最精彩的展示出來,看哪一組完成的數量最多,質量最高。
1、請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辭手法,再選擇兩個作為“生命”的喻體展開敘寫,構成一組排比: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為春天獻上一抹嫩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
3、假設你是自然中的某一處景物:古橋、山泉、小溪……,你與游人互訴心聲,你將會說什么呢?試試看,相信你能說得很好。
例:古橋說:“當我把人和車渡過彼岸,我在沉重中感受到快樂!”
(山泉、小溪……)說:______________
師:暫時落后的小組不要恢氣,還有機會爭奪冠軍,請看
精彩奪魁:
1、學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能否總結出一句精神格言或回想一句名人名言。
2、生活中有許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富有象征性的事物,你能列舉出來嗎?
生:闡述。
師: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a:無論我們個體生命多么普通,都要在奉獻中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生b:學了一種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作業 :寫一篇托物言志的小短文。(150字左右)
師: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值得我們去思索,我們要仔細觀察、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
師: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奉獻中更加絢麗多彩。
附:課外閱讀
乞 丐 與 露 珠
一個乞丐很早上路了。當他把米袋從左手換右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灰塵時,一顆大而晶瑩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會兒,把手掌遞到唇邊,對露珠說:“你知道我將干什么呢?”
“你將把我吞下去。”
“看來你比我更可憐,生命是操縱在別人手中。”
“你錯了,我還不懂什么叫可憐。我曾滋潤過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讓它美麗地開放。現在我將滋潤另一個生命,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運,我此生無悔了。”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鋪 路 石
我是女媧補天時落下的一顆五彩石
我的伙伴自由地飛在天上
我孤獨地躺在地上
那么多人從我身上踩過
那么多車從我身上碾過
我開始抱怨自己懷才不遇……
有一天
我忽然意識到
我的伙伴點綴著美麗的星空
我鋪展著廣袤的大地
這不都是在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嗎?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和我的伙伴遙隔萬里
訴說著衷腸
附:選題答案
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將為春天獻上一點嫩綠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樹,我將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綠陰
假如生命是一朵鮮花,我將為世界奉上一縷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實,我將為人間留下一絲甘甜
2、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一次危難中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病床前的探望是一朵花,一次微小的施舍是一朵花,一個及時的電話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
3、鋪路石說:“當人和車從我身上碾過時,我在沉重中感到快樂。”
露珠說:“當我滋潤了一個生命時,我在犧牲中感到幸福。”
玫瑰樹根說:“當我滋養了美麗的花朵時,我在丑陋中感到自豪。”
行道樹說:“當我為城市創造著清馨時,我在不被理解中感到生命的價值。”
教材簡介: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短文兩篇》之一——《行道樹》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5
四十九中學 馬蒞爾
一、教材分析
《行道樹》選自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行道樹為城市制造清新,獻出濃蔭,自己卻蒙受一身煙塵,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為奉獻者的象征。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煉、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行道樹的心聲:以奉獻為神圣,甘愿自我犧牲,以苦為樂。文中的議論是點睛之筆,反復咀嚼,就能理解奉獻者的崇高靈魂,就能感受無私者的偉大精神。
二、教學理念
1、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的價值取向。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行道樹》,我們知道,“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就是說,行道樹的奉獻,獲得的是深沉與神圣,同時又是承受痛苦為代價的。這,就是人生課堂上的選擇。理想與信念,既然要有所為,就要有所不為。因此,學習 本文就是在與一顆高尚的心靈對話,就是在認識一個高尚的人懷有怎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為此而執著地奮斗不息。熏陶感染之下,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相當有益處。
2主動質疑,逐步學會探究,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與閱讀反思,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鑒于七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課程標準下的新教材,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我的設想是強化學生自主閱讀、充分感悟與體驗的過程,開掘學生探索研究的深度,使之調動生活體驗,全方位閱讀。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聯想仿寫與聯想佐證,這無疑是溝通語文與生活的一種渠道。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求知欲強烈,這樣一篇優美的散文,絕不會等閑視之。但是,他們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往往認識不足,因此,借助學習的閱讀期待,引導他們感悟發現奉獻者的精神之美, 生發起他們同樣美好的情感。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感知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奉獻者的崇高品格,以此鞭策自己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教學關鍵
重點:培養朗讀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難點: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內涵
亮點:激發想象,仿寫名句
(三)教學手段
電腦多媒體
教者 馬蒞爾
單位 哈市49中學
課題 行道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
過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奉獻者的崇高品格,激勵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
教學關鍵
重點:培養朗讀能力、感悟文章主旨
難點: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內涵
亮點:激發想象、仿寫名句
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
教學程序
導入:情境導入、激發興趣;教師展示圖畫、板書課題、展標;學生賞畫、讀標、入境
自主學習:1段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明確朗讀要求,提出問題,組織交流;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積累詞語、感知內容
2自由朗讀、圈點勾畫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語段 ;教師指點朗讀不當之處,激勵性評價 學生自由朗讀自主學習
3說明喜歡的理由,并朗讀相應的語段;教師 恰當鼓勵、適時點評,為學生朗讀配樂; 學生解說,朗讀
合作探究:合作學習、交流發現疑難問題,探討研究;教師說明要求、巡回指導、組織合作與探究 學生小組合作、品析關鍵語句或語段,質疑互答,感悟
拓展延伸 :1學習文章寫法,選取語句或語段、仿寫;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選句或段,仿寫
2自我演讀;教師傾聽,點評;學生朗讀或聽讀
總結反思:請用簡煉的語言總結你學習本文后的感受;教師傾聽學生小結,并總結,聽歌感受奉 獻者精神 ;學生小結,聽歌,感受行道樹精神
板書設計: 行 道 樹
張曉風
抖不落的煙塵,夜晚苦熬
奉獻者 { } 奉獻精神
制造清新,獻出濃陰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6
各位評委、各位專家: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行道樹》。
一、教材來源
《行道樹》是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借行道樹的自白,描繪了以制造清新,獻出濃陰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樹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理念。本文還通過行道樹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類的無知行為對比, 表現了“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人生哲理。 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煉。精辟的議論更是點睛之筆。教學時應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聯系學生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和閱讀方法的指導,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是七至九年級這一學段的起始階段。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已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和人生體驗,對一切都有一種新鮮感和期盼,但又住住僅停留在表層,難以深入。表現在語文學科,就是只滿足于對字詞句的理解,而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認識不足。因此要借助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組織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從事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體驗、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再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認為本文應達成的學習目標為:
1. 知識和技能目標:有感情朗讀全文,體味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2. 過程和方法目標: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培養合作研究的習慣,并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讀、體味、領悟是學習的重點,理解無私奉獻者形象是學習的難點。
五、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
1. 教法設計
①情景創設法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把握與學生知識水平和情感的貼近點,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情感共鳴。
②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過學生默讀、朗讀、賞讀、品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啟迪。
③對話互動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要讓學生成為對話的中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建構文本意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 學法指導
①圈點批注法 通過畫一畫、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養成讀書就動腦動筆的習慣。
②探究閱讀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閱讀材料的深層含義提出疑問,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 設置情景:炎炎夏日,當你走在光禿禿的道路上你的感覺是什么?烈日當頭, 當你走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時,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呢?
2. 多媒體顯示行道樹,學生用優美的詞語形容,揭示課題。
[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初步感知行道樹的作用,形成與文章感情相一致的價值傾向;同時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1. 課前預習 對照導語,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詞典正音釋義。運用文中優美詞語,寫一段表意完整的話,課堂交流。
2. 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寫法內容情感等方面談整體感受。
[引導學生逐步獲取有效的學習方法,如借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片段練習,積累詞語;初步感知,明確學習方向。并讓學生逐步養成習慣,為終生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三)賞讀課文,感悟情感
1. 小聲朗讀課文,畫出喜歡的句子和語段并在旁寫上感受。
2. 學生朗讀喜歡的句子和語段(朗讀時要說出欣賞的理由)其間可用學生賽讀,師生賽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發音、停頓、語速、語調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朗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要鼓勵學生采用個性化的方式(如喜歡的方式,擅長的方式,獨特的方式等)表達出對朗讀內容個性化的反應。葉圣陶曾說:“就是好好讀書,讀得好,就可以深切地傳出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就是領會它的思想感情。讀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語言教育,因為課本里的語言是近乎規范的。”本文文質優美,篇幅短小,適于朗讀。學生朗讀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1. 學生再讀課文,然后自由提問(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問題,中間可啟發學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句并理解它,還可以啟發學生對文章表達方法的思索)
2. 找學生代表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①“墮落 ”一詞應如何理解?②為什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③、“憂愁”和“快樂”是否矛盾?為什么?④、“神圣”、“痛苦”和“深沉”的含義是什么?⑤文章運用了幾處對比?有何作用?然后學生分組討論。
3. 將不能解決的問題,用紙條的形式交給老師,再在全班集體討論。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程改革倡導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目標。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主動的探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動了天君,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長短的思索,有了困惑而沒法解決它,到討論時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和注意力,足以鼓勵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葉圣陶語)]
(五)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1. 學生扮演“行道樹”、“記者”和“主持人”,由“記者”采訪“行道樹”,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
2. 由樹到人 你覺得本文只是在寫樹嗎?你是否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舉出例子來說明?(播放徐本禹、雷鋒資料,幫助理解)
3. 設計廣告詞和標語 設計一到兩句廣告詞和標語,來表現行道樹的內存形象和崇高精神。(學生設計時播放音樂《好大一棵樹》)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要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將學生從課內引到課外,引到豐富多彩的社會中去。“造就善于處理生活的公民。”]
(六)歸納小結,升華情感
1.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獲?(學生自行小結,可從方法、知識、情感等方面談)
2. 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結束本文的教學:我們是社會的一員,應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應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人生。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奉獻中大放異彩。
[讓學生談學習收獲,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養成整理小結的習慣,通過充滿激情的語句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的內涵,升華情感。讓學生做一名行動者,自覺投入到無私奉獻者的行列中去。]
(七)附時間安排和板書設計
1. 時間安排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3分鐘)-------朗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賞讀課文,感悟情感(10分鐘)-------品讀課文,合作探究(14分鐘)-------實踐活動,拓展延伸(10分鐘)---------歸納小結,升華情感(3分鐘)
2. 板書設計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7
《行道樹》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章篇幅短小,主旨突顯,容易把握。所以我盡量把讀書的權利、表達的權利讓給學生(當然這種讀包括課前的習讀以及課上的演讀),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解讀文本,借助生活中種種普通的意象讓學生感悟出生命存在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奉獻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這樣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初步感知文章的內涵。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育在于培養人,而不僅是人力;在于促進人的進步,培養人的智慧,發揚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進人的價值體現。為實現這一宗旨,我積極引領同學思考:奉獻者是偉大的,又為什么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行道樹”有哪些痛苦啊?進而回顧,它的家原來在山上,現在被人為的安放在道路兩旁,從一身抖不落的灰塵到夜晚的孤獨、寂寥、苦熬,以及所能承受的種種有關痛苦的設想,并就“行道樹”的遭遇想到人生,當人處于這種不可選擇的人生境遇時,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生命是存在于整個時代中的,個人對時代有責任,有義務,有機遇,也有挑戰。像石縫間的生命,磚縫里的香瓜子以及懸崖間的奇松怪柏一樣,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生命的價值。而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能為別人創造價值。并及時引入《鋪路石》、《乞丐和露珠》兩篇文章,讓學生進一步感覺到: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巍峨的高山,騰飛的巨龍,就像“行道樹”一樣,無論我們個體生命多么渺小、普通,我們也應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并要善于觀察,不斷感悟,學寫托物言志的文章。
整個教學過程 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將一個對初一學生來說非常抽象的人生話題,非常清晰明了地展示出來,體現了教育既教書又育人的思想,讓他們小小年紀就開始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妄自菲薄。教學方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通過討論交流,共享他人的探究資源,啟迪自己的思維。
語文外延的廣博性決定語文教學決不單純是記兩個生詞,學一篇文章的問題,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視野,切實感受到生活處處是語文的觀念。要讓學生感悟:語文是大海,而教材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每一篇文章只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以捧住教材、啃住教材為主的語文課該是多么單調蒼白,對課外豐富鮮活的語文素材的擴充才是探究主動學習有良好效果的基礎和前提。有人把語文與生活的關系比作樹與土的關系,只有根深扎于土,方能枝繁葉茂。基于這一點,我采用多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如類文品讀、講名人、說名言、作仿寫、擬廣告、進行個人創作等,內容涉及古今中外,鏈接自然、社會及人生等諸多話題,引領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讓他們體悟:學語文不單單是學知識,而是學習感悟作家是如何個性化地感受事物、體察自然、社會、人情及如何創造性地表達人生的。
我在教學上追求的是感動,感化,共鳴。在教學過程 中,多鼓勵,少指責,多贊美,少否定。例如教師說:你很有見解;你分析得如此透徹;你真令老師感動,這么小就有這么深刻的思想;同學生的掌聲就是對你最高的評價等等。甚至對有些回答并不令人滿意的同學,你都可以贊美幾句,比如:你非常有勇氣,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你的語言非常流暢;你的某個詞拿捏得特別準確。教師要有從沙堆中找金子的智慧,讓學生從老師的贊賞、教師的微笑中感到溫暖,真正在課堂上敢說、敢問、敢辯。探究式學習的熱情得以激發,標新立異的心理得以張揚,新觀點、見解就會不斷涌現,這樣,將豐富的文化知識,內化為人格,積淀為素養。一堂課不僅僅完成了知識的積累,它的影響更是無比深遠的。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教學沒有輕車熟路,我們要常教常新,真正把學生培養成我要學、愛學、會學、能學的學習主體。將一次次的收獲變做語文教學改革的奔流長河。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8
行 道 樹
教學理念
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巧在多媒體直觀展示,讓學生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造。
教材分析
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讀課文,理解文章蘊含的哲理。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獨立質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合作研討的習慣,了解托物言志(象征)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無私奉獻者的襟懷及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領悟《行道樹》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2、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深沉”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教師多媒體出示行道樹的圖片,要求學生概括什么是行道樹。
明確: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站在雙線的馬路邊的樹。
一棵棵排列著整齊的隊伍的行道樹,站在馬路邊,在想些什么呢?它們引起我們什么思考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中國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的《行道樹》。
二、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
張曉風(1941-) 當代中國臺灣散文家 作品《從你美麗的流域》《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步下紅毯之后》《我知道你是誰》
2、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貪婪 墮落 點綴 冉冉 苦熬 雛形 豐碩 累累 給予
牙齦 煙囪
2、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字組成成語
繁弦急管 紅燈綠酒 玲瓏剔透 具體而微
3、聽讀課文,思考問題
1、文中通過什么方法體現行道樹精神品質?
2、課文中有哪些句子值得你回味?
明確:1、對比手法。
生活環境情況
生活態度
作用
山上的伙伴
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
吸露 玩云
展現了行道樹自我犧牲與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突出了行道樹的形象.
行道樹
馬路邊 煙塵中
勤生綠葉 獻出濃蔭
城市里的人們
繁弦急管 紅燈綠酒
習慣污濁
行道樹
寂靜 黑暗 孤獨
迎接太陽 制造清新
2、理解: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神圣?痛苦?深沉?各指什么?
明確:神圣指社會需要,人們需要
痛苦指一身煙塵 孤獨寂寞 夜晚苦熬
深沉指默默奉獻 以苦為樂
這是全文的所要表達的人生哲理:神圣的事業必須以自我犧牲為代價。從個人利益角度講,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練使奉獻者具備了以苦為樂的品質,這便是“深沉”。
理解:文中說“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憂愁”和“快樂”矛盾嗎?“憂愁”、“快樂”指什么?
憂愁指a、離開了原始森林,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b、城市的污染,損害著人們的健康,自己又無力改變;c、不被人理解。
快樂指a、為城市制造新鮮空氣,制造清新;
b、夏日能獻出濃陰,黎明能迎接太陽,迎來光明而快樂。
這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
現實生活中有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嗎?怎樣看待他們的價值?
多媒體顯示:教師 交警 清潔工 ……雷 鋒 焦裕祿 李素麗等
這些人都像行道樹一樣,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四、小結
你覺得張曉風只是為寫行道樹而寫行道樹嗎?她歌頌的是什么人的形象?
以苦為樂的勇敢者 默默無聞的奉獻者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完成練習冊第二課時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9
黃山市歙縣森村中心學校 程美好
一、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品味本文詩一般充滿哲理的語言。
2、學習作者借行道樹自白,抒寫奉獻者襟懷的寫法。
3、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4、學習本文第一人稱擬人化的手法。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
1、 導入 課文:(由上一課《紫藤蘿瀑布》的托物言志導入 。)
2、 朗讀感知:
①說說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在寫法上有何特點?
②勾畫自己喜歡的句子,然后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理由。
③全班齊讀,體會感情。
3、 質疑探究:
小組交流,質疑解答,不能理解的問題提出來讓全班同學幫助解決。
問題設計:
①“墮落”一詞如何理解?
②為什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③如何理解“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④為什么“別人不迎接太陽”,我們要“把光明迎來”?
⑤“憂愁”,“快樂”是指什么?
4、 體驗與反思:
學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愿意和我們共同分享嗎?
5、 總結歸納:
6、 作業 :
二、 課堂實錄片斷:
師:現在請各組把你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生1:我們的問題是:為什么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師:這個問題提得太有價值,太有深度了,我們得好好討論一番。哪個小組的同學來談談你們的看法?
生2:就是說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
生3:因為神圣的事業是要付出代價的,從事這種事業需要犧牲,所以說是痛苦的。
師:文中能找出描寫痛苦的詞語嗎?
生4:能。“抖不落的煙塵”“夜晚苦熬”“憂愁”
師:很好。這些痛苦能帶來怎樣的深沉呢?
生5:“制造清新”。
生6:“勤生綠葉”“獻出濃陰”。
生7:給市民帶來快樂。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神圣的事業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從事這種事業需要犧牲”,行道樹的這份深沉與痛苦就是一種犧牲,這種犧牲是什么精神的體現?
生紛紛答:“以苦為樂”,“奉獻精神”
師:對。那么,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叫什么人?
生8:“偉大的人”
生9:“大寫的人”“奉獻者”
師:答得太好了。是的,這些人叫奉獻者,行道樹象征了奉獻者。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請同學們課后去搜集一下,寫在素材本上。現在請同學們繼續提問。
三、 課后反思:
《行道樹》是中國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的散文名篇,借“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的行道樹之口,表達“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一深刻哲理,抒寫了奉獻者的美麗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這節課有如下特點:
1、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堂課,不論是在整體感悟上還是在局部探討上,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文本的撞擊,與老師的撞擊,以及他們之間的互相撞擊,都是在思考中閃現的智慧的“火花”,體現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小組所進行的“合作探究,互問互答”,學生的積極發問和答問,老師的適當點撥和評價等互動互助的形式,無不在不經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帶給我們的享樂――語文不再是無趣的了,課堂不再是枯燥的了,教學有了它獨特的神韻了。
2、通過朗讀讓學生整體感悟。
過去一些老師的語文課,喜歡逐段串講,然后歸納中心,并認為這是語文教學的一條規律了。其實,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這堂課,它就違背了所謂的“規律”,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的基本要求,通過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整體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進而感知美、體味美。
3、處理好了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
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單單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這堂課的朗讀訓練和對課文的研討,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整堂課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活動中,教師指導朗讀,引導對問題的探究,都考慮到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法指導。書應該怎么讀,對不理解的問題應該如何探究,教師都隨時作了適當的點撥。教師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了,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過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課堂也是如此,再精彩的課堂都有它的不足之處
1、導入 教學。這節課中的行道樹是比較常見的,所以,老師可以在上課的前5分鐘將學生帶到學校的行道樹下,仔細觀察和體會一下行道樹的特點:如滿身煙塵,獻出濃陰等等,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后面的閱讀教學作鋪墊。這樣,不但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2、素材積累:這篇課文其實就是用象征的手法,來贊頌行道樹的奉獻精神。那么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去搜集類似的素材。如借荷花可以表現自己的高潔情操;借菊花可以表現自己的堅貞不屈;借大海可以表現自己的博大胸懷;借小草可以表現默默無聞等等。這樣既可以拓寬知識面,又可以提高寫作水平,還可以在比較閱讀的基礎上更深層次地理解象征手法,更靈活地掌握并運用它。
2005.10.25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0
《行道樹》是中國臺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關注自然、禮贊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將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樹的身上,賦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用平實而富有感情的語言,道盡了作為奉獻者的行道樹真實而坦誠的心路歷程。全文466個字,卻蘊涵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索與感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新鮮感受和深刻體驗。
一、生命的價值在于勇于接受命運的挑戰
作為樹,它們的家本來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那兒空氣清新,樹香襲人;它們本應像同伴那樣在家中“吸露”,“玩涼涼的云”,聽小鳥唱歌,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過一種悠閑自在的生活,可是由于命運的安排,它們離開了家,離開了同伴,“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成了一列行道樹,這個它們沒有想到——“竟然”,它們也曾為此而悲——“這無疑是一種墮落”,但是它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勇敢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并把它作為自己的選擇——“這種命運事實上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作出這種選擇是艱難的,惟其艱難,才更體現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勇于接受命運的挑戰,不屈服于它。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當你處于不可選擇的境地時,勇敢地接受它吧,那樣你的生命將拒絕平庸。
二、生命的價值在承受痛苦與磨難中體現
選擇了行道樹的生活,就意味著奉獻與犧牲,就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外在的和內心的。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惟一的裝飾“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沒有了往日青翠的外衣,這是外表變化帶來的痛苦。白天,它們默默迎接朝陽,奉獻清新的空氣,阻擋風沙的侵襲,沒有人在意這些,更沒人了解它們的奉獻。夜幕降臨,當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時它們卻“在寂靜里”;當整個城市里“紅燈綠酒”時,它們卻靜立在“黑暗里”,兩相對比,使行道樹們付出卻得不到人們認可的痛苦和孤獨之感更加強烈。當整個城市喧囂退盡,人們酣然入夢時,它們仍處在痛苦的煎熬中,“牙齦咬得酸痛”一直到天亮,這是漫長的煎熬啊,然而痛苦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考驗,只會使它們意志更加堅強,信念更加堅定,因為它們知道,自己選擇做行道樹,為城市奉獻一切這是神圣的事業。“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不是嗎?惟其經歷太多的痛苦與磨難,才更加凸顯了它們奉獻精神的可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基督不同于世人的,豈不正是那雙釘痕宛在的受傷手掌嗎?”(《只因為年輕啊》,張曉風)
三、生命的價值在于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行道樹們雖然飽受痛苦的煎熬,但它們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奉獻著,犧牲著:“當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時,它們精神抖擻地站成一列,為城市迎接第一縷曙光;“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但它們“仍然固執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當別人為它們作行道樹而大抱同情時,它們卻了無遺憾地在“春天勤生綠葉”,在“夏天獻出濃陰”,在冬天蓄積能量,等待來年春天的繁茂與蔥蘢,既然選擇了,就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并把自己全部奉獻出去,這是它們的執著追求,因為它們知道,神圣的事業總是要付出代價、作出犧牲的,它們以無私奉獻為自己神圣的職責。如果別人都不迎接太陽,“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它們把以無私奉獻造福于人類作為最大的快樂,能使“一個早起的孩子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是它們最“自豪的時刻”。因為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因而才使它們的奉獻更有意義,更顯珍貴。奉獻的過程是痛苦的,奉獻的結果卻是快樂的。
《行道樹》正是通過“行道樹”這一平凡物象的描寫,形象地闡釋了生命價值的三個層面:勇于接受命運的挑戰,勇于承受痛苦和磨難,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從而使文章具有理性的光輝,給人一種哲學的美感。
(《行道樹》系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張曉風/文)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愛默生說,思想是行動的種子。教學思想的確立決定了教學行為的結果,說課便是體現教學思想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很高興能通過今天的說課活動,向各位匯報我對教學的一些思考和認識,我說課的課題是《行道樹》。
首先談談教材內容和特點:
《行道樹》是中國臺灣女作家張曉風關注自然,禮贊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本課出現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課文作者用擬人的手法,用平實而富有感情的語言,道盡了行道樹真實而坦誠的心路歷程。行道樹為城市制造清新,獻出濃陰,自己卻蒙受一身煙塵,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為奉獻者的象征。可以看出,教材編者是想通過本文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作為社會人的職責和使命,認識作為個體生命的人的價值,著眼于學生心靈世界的感染熏陶。因而,借助這篇課文,讓學生上一堂文學課,上一堂人生體驗課,引發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新鮮感受和深刻體驗,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有著重大的意義。
可以說,這篇課文無論是獨特的表達方式,還是深刻的思想內涵,以及具體語句的斟酌,都是值得學習、借鑒和探討的,然而課只有四十五分鐘,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必須有所取舍。七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新教材,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一定的審美情趣,對于這一篇優美的散文,絕不會等閑視之。但是,他們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往往認識不足,而學習散文,不僅能得到藝術的享受,更應該從中得到對社會、自然、人生的感悟。鑒于以上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通過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繼續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究行道樹的象征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無私奉獻者的崇高品格,以此鞭策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在教學中,我把對文章主旨的感知和領悟作為教學重點,而學生對文章中重點語句的理解可能會有一定困難,我把它作為教學難點。
從教法及學法設計上看,這節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而閱讀本文,就是在與一顆高尚的心靈對話,就是在認識一個高尚的人應該懷著怎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為此而執著地奮斗不息。在教學中,我準備采用閱讀感悟,點撥探究等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把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對文本的閱讀理解結合起來,在潛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努力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剛剛進入七年級,對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教學中,我將盡可能多的引導、組織學生逐步學會質疑,逐步學會探究,強化學生自主閱讀、充分感悟與體驗的過程,開掘學生探索研究的深度,在師生的共同探究和討論中感受行道樹作為奉獻者的崇高品格,突破教學難點。
下面,介紹一下對這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
我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導入、初步感知、深入探究、把握主旨、拓展延伸和小結等六個環節。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開頭導語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們生活的這個美妙的大世界創造了萬物,每種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各自的驕傲,例如:風的驕傲是能在炎炎夏日給人們帶來一絲清涼,鳥的驕傲是能在高空展翅翱翔,花的驕傲是能讓這個世界變得絢爛多彩,請大家說一說:樹的驕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生長在哪里?
在學生討論交流后指出:有一種樹,它生長在馬路的兩旁,佇立在城市的煙塵里,人們稱之為行道樹。同時,在屏幕上顯示行道樹圖片,導入新課。
這個設計用談話方式導入,既能拉近師生的距離,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又能為課文的教學做情感鋪墊。
二、自讀感悟,初步感知課文。
這一篇文質優美,簡潔明快的散文,所有預習過的學生都會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感受,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來朗讀課文。通過讀,讓學生進入課文的意境之中,去采擷那一片片美麗誘人的語言,同時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讀后出示一個問題:用課文中的詞語給“行道樹”加一個修飾語:“( )的行道樹”,將課題補充完整。這一環節可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進一步感受行道樹的形象,并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礎。
三、指導探究,深入理解。
在上一環節學生找出了修飾語的基礎上,我將引導學生把目光注意到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上:“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憂愁而又快樂的行道樹”恰好可以解決上一環節所提出的問題。對于“憂愁”和“快樂”這一組互相矛盾的詞語,學生定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例如“行道樹憂愁什么?又為什么快樂?”這就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了有利的契機,所以我準備讓學生繼續閱讀課文,從文章中分別找出表現行道樹“憂愁”和“快樂”的語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研討和揣摩,深入理解課文,感受行道樹精神的崇高與偉大。
四、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課文主旨。
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和主要內容后,文中那一句富含生活哲理的中心句就呼之欲出了:“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理解了這句話,方能真正把握課文主旨,而“神圣”、“痛苦”、“深沉”則是其中的三個關鍵詞。這一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供學生討論。
1、為什么行道樹的事業是神圣的?
2、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
3、“深沉”的含義是什么?
解決了這些問題,就把握住了全文的精神實質,認識到了行道樹所象征的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在這個環節,我首先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出像行道樹一樣無私奉獻的例子,同時,用課件展現像清潔工、國防戰士、醫生、教師等等無私奉獻者的光輝形象,然后設計了如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首先出示這么一個例句:
贊美你,行道樹,
你讓城市變得清新。
請小組每一位同學各自從生活中選定一個對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也可以是我們身邊的某一種人,某一種職業,仿照例子寫一句話,然后將小組內各成員的作品合并成一首小詩,最后全班交流。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堂導向生活,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這樣也落實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最后,我結合學生小組活動情況,用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話來結束這節課: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值得贊美的無私奉獻者,讓我們像行道樹和所有這些無私奉獻者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的奉獻中大放異彩。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探索無窮盡,教法無限制,我的這堂課希望能盡量地圍繞新課標所倡導的要求來實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最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理解與認識,請各位批評指正。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2
《行道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2、品味本文詩一般充滿哲理的語言。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4、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評價形象化的語言,由此感受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法]:
感悟、研討、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5分鐘)
1、結合多媒體,請學生談談自己對行道樹作用的認識。
2、簡介作者及其作品的風格。
二、朗讀練習,整體感知。(10分鐘)
1、欣賞配樂朗誦,創設氛圍。
2、欣賞完了文章,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幫老師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
討論后明確:本文主要是在寫行道樹的內心獨白,表現了她富于犧牲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3、散文中有中心句,你能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嗎?關鍵詞是什么?
(提示:先速讀課文將文中關鍵的句子畫出來,再比較,看哪一句最能概括主旨。)
學生自由回答后明確:“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以第一人稱說說道行樹是什么樣的一棵樹?
參考示例:我是一棵憂愁而快樂的樹。我為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環境而憂愁,我為能替人類做貢獻而快樂。
例:①、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②、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③、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5、本文中行道樹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自我犧牲、無私奉獻、心系社會)
三、析一析——質疑探究,深入理解(10分鐘)
1、文章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無私奉獻者的崇高精神。這種手法,我們可以稱它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那么行道樹的形象和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哪些地方相似?
① 兩者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② 兩者都為他人放棄安逸的生活。
③ 他們的選擇都是無怨無悔、心甘情愿的。
④ 他們的付出都是不求回報的。綜上所述,作者用行道樹象征無私奉獻這是非常貼切的,行道樹身上濃縮了奉獻精神的精髓。
四、說一說——演繹教材,情感體驗(15分鐘)
1、請用精彩的一句話寫下你想對行道樹說的話。
例:①行道樹,你守得住清貧,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樣!
②行道樹,你的存在盡管只是悲涼的點綴,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2、本文中張曉風寫了自然界中的一個物,實際上是贊美了社會生活當中的一種精神,想一想,我們生活當中還有哪些物,人們經常賦予他某種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情感。請同學展開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記憶,自由發言。
① :小草,她,堅韌、頑強、執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② :蠟燭,明知道自己會燒光,卻仍然要點著。也有一句古詩,可以說明這一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③ :還有蜜蜂,辛勤采蜜,為人類服務,自己的壽命卻很短暫。“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④:還有牛,辛苦地耕田,為農民服務,很勤奮,能吃苦。魯迅先生曾這樣說牛:“吃的草,擠出來的是奶”
⑤:路燈,孤獨、寂寞,卻給別人方便。…
五、找一找——思考人生,主題升華
行道樹,蠟燭,牛、蜜蜂、路燈、他們的這種犧牲精神是什么精神的體現?象征了什么樣的人?你能舉例子說明嗎?
學生舉例:(如:清潔工人,白衣天使,教師、科學家、航天英雄、士兵、公安干警等。)
六、拓展延伸(5分鐘)
播放《好大一棵樹》mtv,
要求:在認真欣賞完這首歌曲后,請同學聯系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引導:從無私奉獻這一點來談)
七、作業
1、多媒體展示課堂練習
2、仿寫練習
例: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要為自然增添一分春色;
如果我是 , ;
如果我是 , ;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3
曲紅梅
《行道樹》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章篇幅短小,主旨突顯,容易把握。所以我盡量把讀書的權利、表達的權利讓給學生(當然這種讀包括課前的習讀以及課上的演讀),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解讀文本,借助生活中種種普通的意象讓學生感悟出生命存在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奉獻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這樣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初步感知文章的內涵。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育在于培養人,而不僅是人力;在于促進人的進步,培養人的智慧,發揚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進人的價值體現。為實現這一宗旨,我積極引領同學思考:奉獻者是偉大的,又為什么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行道樹”有哪些痛苦啊?進而回顧,它的家原來在山上,現在被人為的安放在道路兩旁,從一身抖不落的灰塵到夜晚的孤獨、寂寥、苦熬,以及所能承受的種種有關痛苦的設想,并就“行道樹”的遭遇想到人生,當人處于這種不可選擇的人生境遇時,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生命是存在于整個時代中的,個人對時代有責任,有義務,有機遇,也有挑戰。像石縫間的生命,磚縫里的香瓜子以及懸崖間的奇松怪柏一樣,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生命的價值。而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能為別人創造價值。并及時引入《鋪路石》、《乞丐和露珠》兩篇文章,讓學生進一步感覺到: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巍峨的高山,騰飛的巨龍,就像“行道樹”一樣,無論我們個體生命多么渺小、普通,我們也應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并要善于觀察,不斷感悟,學寫托物言志的文章。
整個教學過程 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將一個對初一學生來說非常抽象的人生話題,非常清晰明了地展示出來,體現了教育既教書又育人的思想,讓他們小小年紀就開始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妄自菲薄。教學方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通過討論交流,共享他人的探究資源,啟迪自己的思維。
語文外延的廣博性決定語文教學決不單純是記兩個生詞,學一篇文章的問題,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視野,切實感受到生活處處是語文的觀念。要讓學生感悟:語文是大海,而教材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每一篇文章只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以捧住教材、啃住教材為主的語文課該是多么單調蒼白,對課外豐富鮮活的語文素材的擴充才是探究主動學習有良好效果的基礎和前提。有人把語文與生活的關系比作樹與土的關系,只有根深扎于土,方能枝繁葉茂。基于這一點,我采用多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如類文品讀、講名人、說名言、作仿寫、擬廣告、進行個人創作等,內容涉及古今中外,鏈接自然、社會及人生等諸多話題,引領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讓他們體悟:學語文不單單是學知識,而是學習感悟作家是如何個性化地感受事物、體察自然、社會、人情及如何創造性地表達人生的。
我在教學上追求的是感動,感化,共鳴。在教學過程 中,多鼓勵,少指責,多贊美,少否定。例如教師說:你很有見解;你分析得如此透徹;你真令老師感動,這么小就有這么深刻的思想;同學生的掌聲就是對你最高的評價等等。甚至對有些回答并不令人滿意的同學,你都可以贊美幾句,比如:你非常有勇氣,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你的語言非常流暢;你的某個詞拿捏得特別準確。教師要有從沙堆中找金子的智慧,讓學生從老師的贊賞、教師的微笑中感到溫暖,真正在課堂上敢說、敢問、敢辯。探究式學習的熱情得以激發,標新立異的心理得以張揚,新觀點、見解就會不斷涌現,這樣,將豐富的文化知識,內化為人格,積淀為素養。一堂課不僅僅完成了知識的積累,它的影響更是無比深遠的。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教學沒有輕車熟路,我們要常教常新,真正把學生培養成我要學、愛學、會學、能學的學習主體。將一次次的收獲變做語文教學改革的奔流長河。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4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幾個詞語。理解課文中的幾個重點句子。
2、認識行道樹的特點,了解作者贊美的是一種什么精神。
3、結合生活實際,體驗付出的同時也有收獲。培養學生為人為己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1、認識行道樹的特點,了解其精神。
2、體會付出的同時也有收獲。
教學時數:
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欣賞**同學畫的一幅畫,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出畫面的內容。(生答:畫面上有一條馬路,旁邊有很多花草樹木。)不錯,哪位同學能說得再具體一些呢?(生答:畫面上有一條彎曲的馬路,路旁有許多行道樹。)說的太好了,你喜歡這些行道樹嗎?同學們,你們喜歡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呢?是喜歡**同學畫得好呢?還是喜歡行道樹本身呢?好!讓我們一同走進中國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為我們描繪的行道樹(板書課題)看看我們所喜歡的行道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2、繼續默讀課文,思考:行道樹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說“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
3、請同學們把自己在自讀過程中找到的行道樹的特點和“憂愁”、“快樂”的內容寫到黑板上。人人都可以上去寫,寫完以后還可以上去補充。在各自的答案后面寫上自己的名字。
4、根據學生寫上去的情況,分析、評價、歸類。師生一起討論,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需要修改的,哪些是不對的,哪些是照抄原文的,哪些是用自己話概括的。指導學生怎樣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然后明確作者在贊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5、小組討論:怎樣理解“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句話?你對行道樹的精神怎么看的?教師指導:可以把這句話分開來,分別理解“神圣的事業”、“痛苦”、“深沉”的含義,再把它們合起來理解,對行道樹的精神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
6、各個小組派代表發言交流,再明確這句話的含義,明確對行道樹精神應該有什么樣的看法。
7、讓學生再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共同解決。
三、賞讀課文,領悟美感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一邊欣賞、一邊再次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形象美、內涵美、然后集體賞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
花草樹木本無情,只因觀察者充滿感情地觀察,萬物才有了靈性。請你帶著情感去觀察某一事物,然后以這一事物的口吻寫一段話。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5
教學目標 :
1、通過自由朗讀、為課題加修飾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能提出自己的疑問,并選擇最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結合生活體驗感受行道樹無私奉獻的精神。
3、以“我是一棵樹”為題說一段話。
教學重點:
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自主探究,感受行道樹的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設計:
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想
導
入
新
課
假設自己是一棵樹,說說自己更喜歡在怎樣的環境中生活。
出示森林、盆景的圖片。
問學生你愿意來到城市做一棵行道樹嗎?
揭示課題。
啟動簡潔有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整
體
感
知
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
遇到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并注上拼音。
學生自讀課文。
為課題加上修飾語。
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正音。
出示幻燈片:
( 的)行道樹
培養學生養成查字典的學習習慣。
通過為課題家修飾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合
作
探
究
合
作
探
究
學生細讀課文,提出問題。
小組交流,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
學生在大班提出問題,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①“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②“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③“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④“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⑤“是的,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結合生活體驗,說說生活中像行道樹一樣的人。
探究是一個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介紹本堂課探究的操作方法
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多做鼓勵性評價。
抓住“神圣的事業是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進行深挖。
(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行道樹的痛苦,這些痛苦帶來了怎樣的深沉,為什么說是神圣的事業。)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文中的行道樹就像是生活中的人,生活中有像行道樹這樣的人嗎?
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
通過討論交流,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抓住文章的核心語句進行深挖,以點帶面。
在體味語言的同時指導學生朗讀。
有助于加深對行道樹奉獻精神的理解,形成學生的獨特體驗。
拓
展
延
伸
以“我是一棵樹”為題,說說自己喜歡做怎樣的樹,喜歡在怎樣的環境中生長。
多做激勵性評價。
教師小結。
通過想象,進一步調動個人的學習體驗。
作
業
布
置
教師布置:
必做:美讀課文三遍。
選做:以“我是一棵樹“寫一片段。
作業 分層次。
牽一發而動全身----《行道樹》教學案例片段 篇16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課文《行道樹》為例談談。
《試教通訊》2001年第9期(中學語文專輯)中登載了《行道樹》的課堂實錄和評點,它是作為新教材實驗區的一堂研究課和課改試教較好的范例而出的。這堂課上,學生進入課文一讀完它,“馬上就有人舉手發言”,他的回答是“本文給我們介紹了行道樹的奉獻精神”,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歸納:“文章是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既然在課堂的一開頭學生就引入到這樣一個狹窄的圈套式的思維中去,還談什么自主探究的精神呢?
其實這堂課為什么上成這樣,我也找到了依據。在同一期中刊登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單元說明——第二單元》一文的“單元編寫意圖”中有“《行道樹》中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的深沉給予我們。’這就是說,行道樹這樣的奉獻者,獲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時又是以承受痛苦為代價的。”語文課本此文的導讀也有:“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的句子。這樣看來,老師和學生是否都無所適從了呢?
通過解讀新課標,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從這里引發出來這樣幾點思索:
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為教師要勇于打破這些先入為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行道樹》一文作者張曉風,中國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則在總是微笑輕柔的姿態,永遠善意的呈現事與人之間的關系,甜美中不失條理。二則擅于將身旁切近實際的經驗,由小見大,亦由雜亂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靈機與訓誡。行道樹是在與環境的和睦相處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娛樂和心靈的滿足,那么我們為什么單單只將它看成一個奉獻者呢?它也可以是一個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說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者。“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才可能真正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于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張曉風散文論》中說她“涵天負地般的廣闊胸襟,以寥廓思維空間為背景的對生命價值的沉思。”那么《行道樹》一文的主旨如能更廣闊地定位于“生命價值”,不就比一個概念性的“奉獻者”讓學生自主探究思維的范圍更大些么?這就是說,如果我們把看教學參考資料當作是與教學參考資料的編者、作者合作探究,互補互啟,那么教師才會真正理解新的教學方式的深刻意義,及優秀教材和學生人文體驗過程中教師的關鍵與樞紐作用。
教師也應培養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教養.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上的與時俱進,怎么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絡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淀和文化內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就像張曉風,文風“亦秀亦豪”,東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織烙印,其作品中對自然萬物宗教性的虔誠的情感和對故國刻骨銘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對生命價值的沉思,我們有了解.深思與體會,就不會將《行道樹》貼上“奉獻者”這樣一個狹隘的標簽,而應是從生命價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學生的內心,引發學生對人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從更深刻更廣泛的角度體味作者的思想藝術境界。
新的語文教改的車輪才剛剛啟動,牽動我們思索的地方還有很多不可獲知,要想推動這時代的車輪,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打開束縛思想的繩索,甩開難于割舍的依賴,用心傾聽內心自然的簫聲,引導學生在新的學習方式的體驗下,與課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樂與慰藉,在洋溢著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著高曠的境界不斷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