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教學案例分析
語文教學: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再別康橋》教學案例分析
哈十三中學 吳玉霞
【案例題旨】
《再別康橋》是20世紀中國最出色的一首別離詩,它猶如一首輕柔優美的小夜曲,詩人的自由天性、瀟灑飄逸的風格與康橋寧靜優美的自然風景融會成了別具一格詩境之美。一直吸引著無數的讀者,讓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條件下的詩歌教學應該讓學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師在學生學習體悟過程中起什么作用?運用教學策略的基本途徑有哪些?教學策略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具有何種意義?
3.如何讓學生有效地學習知識?
【案例背景】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運用詩歌的意象和象征這一鑒賞詩歌的入門方法,研究、探討現代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本課學習目標則定為:1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2學會新詩的鑒賞方法。A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B通過教師的指導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優秀文學作品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寶貴結晶。文學欣賞活動是欣賞主客體相互呼喚、適應、契合的結果,一方面欣賞主體有某種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賞客體對主體具有吸引力。教學條件下的文學欣賞活動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認識學習者已有的學習基礎及知識背景。高二學生已具備相當的鑒賞能力。讀解文本的“語表層”幾無困難。但正是由于對內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們產生滿足感,失去進一步鑒賞的興趣與動力。因此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強化并保持學生對鑒賞活動的需求。教學策略之一是使教學內容“陌生化”,即拉開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產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從而,讓距離去調動學生。讓學生在鑒賞過程中不斷探究并發現文本的魅力。
據此,本案例設計以學生的自我鑒賞為起點,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組織教學內容。以誦讀為主,以課件貫穿始終,集音樂、畫面、相片、朗誦等視聽手段為一體,充分感受詩歌的優美境界。讓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義,建構知識,最終實現提高鑒賞能力并獲得整體發展的目的。課時目標、內容如下:
一課時,以誦讀領起,以課件貫穿始終,集音樂、畫面、相片、朗誦等視聽手段為一體,充分感受詩歌的優美境界。教會學生詩歌鑒賞方法,通過對意象、意境的具體分析來幫助學生解讀作品。
【案例實錄】
導入 新課后,欣賞配樂朗讀《再別康橋》,在此基礎上提問:《再別康橋》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語言美。
片段一:
師: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又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還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
生:徐志摩筆下的離別像暮春里牧童的笛聲,既讓人欣喜又讓人傷感。
師:能結合詩歌具體談談么?
生:詩歌的感情從惆悵到熱烈,在第五節達到高潮,在第六節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帶著無限的悵惘離去。這種感情的變化正是基于對康橋的不可遏制的愛,這種愛讓人歡喜讓人憂。
片段二:
師:這種感情是直接表達出來的嗎?
生(1): 不是。
生(2):感情是蘊含在景物描寫之中的。
師: 對,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生(3):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的戀情。他甚至想永遠留在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全詩通過這些意象構筑了夢幻般的氛圍,如一首小夜曲,讓人如癡如醉。
師:意象的組合就是意境,請大家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詩歌的意境。體會詩歌情感。
氣氛非常活躍,想象異常豐富,大家沉浸在創造的歡樂和對意境的描述所產生的愉悅中。
這節課結束了,但學生們似乎還沉浸在詩歌優美的意境之中,詩歌像拋向湖面的石子,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漣漪 。那純美而又憂傷的旋律與情感感染了每一個人。
【案例后記】
《再別康橋》是說不盡的,盡管在短短的一節課中,學生領略了這一藝術精品的風采,但認識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須緊扣教學目標 ,突出教學主線,努力“刪繁就簡,避熟就新”,帶著教材走向學生,使學生學得樂,學得深。要激發、調動學生思考,關鍵是要將一定的學習目標轉化為問題,通過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將主體鑒賞活動始終置于“最近發展區”,以最終實現有所發現的預期結果。在動態的多變的教學過程 中,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行為的引導、點撥,進行有效的課堂調控,使鑒賞活動始終圍繞一定的目標展開,通過“追問”實現“有效學習”是十分關鍵的。案例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具有全新的理念,得當的方法和機敏的應變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
首先,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而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鑒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學條件下的鑒賞活動,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策動并促成主體鑒賞。案例中教師始終做到:既不將知識和盤托出、全盤授予,也沒有簡單地設置學習目標或用指令性任務去驅動學生鑒賞,而是努力將一定的教學內容問題化,用問題驅動學生進行鑒賞實踐。以對問題的探究——展開問題或解決問題為途徑,從而實現了一定的教學目標 。在主體活動過程 中,教者以調整難度,提供支持,激勵疏導等方式給活動以切實的幫助,這種幫助正如不斷地向燃煤鼓風輸氧,使煤得以充分燃燒。這樣的教學過程 使主體情知互補,心智并進,思維、語言、情意、品質得到同步協調發展,為主體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本案例中“意象與意境”這一文學知識,教師不是用定論的方式傳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感悟自己去發現知識。這樣,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某一知識結論,同時經歷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切合了“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這一時代要求。與單向且被動參與教學過程 相比,這種知識獲取過程具有明顯的優勢:它使學習者形成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它決不是一知半解的,更無需死記硬背,因而是一種“優質”的知識;學習者親歷知識的發生、創造過程,由此形成并擁有的知識具有極高的遷移價值,因而是一種“活化”的知識;另外,學習者在獲取“意象與意境”這一知識的過程中,經歷了類似于科學發現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過程,而這些方式是解決各種問題以及將來從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還是一種極具可持續發展意義的“長效”的知識。
在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歌的意境這一環節時,學生參與意識積極而強烈,思維活動敏捷而深刻,優美而豐富的語言更是令人贊嘆。這一切昭示著這樣一個事實:學生有思想的欲望并且能夠思考,善于思考。他們的頭腦不是一個等待灌裝的容器,而是等待點燃的火把。從案例中,似乎還可以看到“燃燒”的實現,這是教師運用開放式的問題,開放式的點拔,以至開放式的評價的結果。開放,使學生擁有一個選擇的空間,因而才有一份主動,一份生動。
雕塑大師羅丹說:生活中不時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語文教學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