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精選12篇)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法國詩人讓.彼浩勒幫助盲老人的故事,體會"語言的魅力"。
2、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語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第六自然段。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話"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語言,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
三、教學設計思想
課文記敘了法國詩人讓.彼浩勒幫助盲老人的事。贊揚他同情幫助窮困殘疾人的善良品質,同時說明了語言藝術的巨大作用。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比較"我什么也看不見"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有什么不同呢?詩人添上幾個字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而設計cai課件卡1和卡2。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段的內容,為什么說后者“富有詩意的語言"、"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呢?設計卡3,提出問題,"春天到了"自然會使人們產生許多美好的聯想,正如文中所說,出示卡4,練習填空。根據括號中的內容想象這叫人陶醉的春天美景,畫面出現后,讓學生充分體驗"看見"與"看不見"的心理反差,創設情境,從而感悟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見,自然令人心酸、讓人同情,樂于解囊相助。詩人添上幾個字后能產生這么大的作用,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四、媒體準備cai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自由讀全文,想一想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第一段
1、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著路人的幫助,路人卻無動于衷。找出這一段,讀一讀,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2、你們想看這個畫面嗎?(出示課件盲老人和寫有"我什么也看不見"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啊,盲老人為生活所迫才這樣做的,處境非常悲慘,可路人卻如此冷漠,誰來有語氣的讀一讀,其他同學看書體會或看畫面感受。
(三)學習第二段
1、穿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走過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們走過去了,他們都無動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傷呀!這天中午他幸運地遇到了詩人讓.彼浩勒,改變了他的命運。(課件1詩人出現)
默讀2-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詩人幫助盲老人的句子。(出示"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后詩人消失)
2、詩人添上這幾個字后,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先自學,然后小組討論,師重點指導。
3、盲老人前后神態的變化,對比著讀。詩人添上這幾個字以后,人們一改原來的無動于衷,紛紛解囊相助。聽!(課件2 錄音及詩人再次出現)
詩人看了以后也滿意的笑了。
4、指名讀,一人讀添字前的內容,一人讀添字后的內容。其他同學想想前后語氣有什么不同?
5、同桌互相練一練。
6、分角色朗讀。
(四)學習第三段
1、詩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讀有關段落,找出答案,畫下來。
出示第三段第一句話,(課件)齊讀一遍,你會產生什么問題呢?
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2、"春天到了"我們會想到什么?(春天美麗的景象)
找出書中這一句讀一讀,誰來填這個空。(課件)
根據括號中的內容想象一下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嗎?
這么美的春天,你們想看嗎?請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許抬頭看。
3、(出示春景圖及背景音樂)春天到了,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盡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賞著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們在綠樹紅花間追逐嬉戲;那紅的、黃的、粉的……各種各樣的野花盛開怒放,真是如詩如畫的春天。
剛才,我播放的畫面,你看見了嗎?(沒有,什么也沒看見。)你想不想看這如詩如畫的春天呀?(重放春景圖)這景象美不美呀?
(美!)你剛才看不見時是什么感受呢?(非常難受)
你這么一會兒看不見就這么難受,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見,會更難受,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4、指名讀描寫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讀下面的內容。其他同學看畫面再次感受。
我們也被這句話感染了,自由練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5、你能試著填下面這個填空嗎?(課件)
6、討論前面的質疑。
讓學生體會“春天到了"讓人想到了如詩如畫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詞讓人形成對比,這美景盲老人卻看不見,于是讓人產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說它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詩意的語言,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7、齊讀最后一段,練習背誦。
(五)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短短幾個字就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語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許多有魅力的語言說給大家聽聽好嗎?出示課件,體會不同的語言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六)總結全文
不同的語言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語言,能給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說得好,"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學們認真地學好語文,讓你們的語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七)板書設計
語言的魅力
良辰美景
對比同情
一片漆黑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難點:理解第六自然段,學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準備:課件
師:這學期,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詩、賽詩活動。今天,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了一些詩句,比一比,誰讀得又快又好。
(課件出示詩句,學生自由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師:喜歡嗎?為什么?
生答
師:是啊。簡簡單單的幾行字,就把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展現在了我們眼前。多美的語言呀!多么具有吸引力的語言呀!我們今天就一齊來分享語言的魅力。
(板書:語言的魅力)
師:看看課題中哪個字比較難寫?我們該怎么記住它?
生:魅力的“魅”字,我們可以用換偏旁的方式。把它和“魂”“魄”進行區別。
師:上節課我們預習了課文,現在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出示本課重點詞語,學生開火車讀。)
師:誰還能說說,魅力是什么意思?
生: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師:課文中是用一個什么故事來說明語言的魅力的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自讀課文,并思考一下你讀懂了什么?
(根據學生較為零散的回答,教師有目的地板書:盲老人,乞討,一無所獲,讓·彼浩勒,添加字,解囊相助,得到很多錢。再讓學生根據板書回答)
生:一個盲老人在巴黎街頭乞討,旁邊的木牌上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可是一個上午他都一無所獲。詩人讓·彼浩勒在盲老人乞討的木牌上加了幾個字“春天到了,可是”,到了下午,過路行人紛紛解囊相助,盲老人得到了很多錢。
師:你用幾句簡短的話就將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這樣的語言也很有魅力。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這是一位怎樣的盲老人,他的木牌上寫著什么?人們對他的態度怎樣?誰能給大家讀讀這段話。
(幻燈片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生讀后答
生:這是一位衣衫襤褸、頭發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
師:什么是衣衫襤褸?
生齊答:衣服破爛
師:這說明——老人的生活很糟糕。
頭發斑白可以看出——老人年紀很大。
雙目失明告訴我們——老人是殘疾人,他需要人們的幫助。
師:就是這樣一位為生活所迫的老人,因為自尊,他沒伸手向過路行人乞討,而是在身旁立一個木牌,牌子上寫著 ——“我什么也看不見!”
(板書:“我什么也看不見!”)
指導讀“我什么也看不見!”
老人嘆息到:唉---“我什么也看不見!”
老人悲傷著:“我什么也看不見!”
老人心酸呀:“我什么也看不見!”
師:就是這樣一位老人,他多么需要人們的同情幫助呀,看到木牌后行人有什么樣的反應?
生用課文中的句子答。
(出示句子。)
師:姍姍而去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走路緩慢從容的樣子
師:什么是無動于衷?
生:內心毫無觸動。
師:行人為什么無動于衷,姍姍而去?
生:街頭雙目失明的人很多。盲人看不見是很正常的。
師:從這幾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我體會到行人的冷漠。
生:我體會到老人的牌子沒有起作用。
生:我體會到這句話沒有魅力。
師:帶著你的體會來讀讀這幾句話。
生齊讀
師:難到在偌大個繁華的巴黎街頭就沒有人肯在盲老人面前止步嗎?難到過路人都只顧忙碌著自己的事對老人無動于衷嗎?
生:不,法國詩人讓·彼浩勒使這個世界改變了。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對比讀讀,看看這一天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
生:不變的:還是這個地點,還是這位老人,還是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變的:錢多了;給錢的人多了;老人的心情變了
世界變了,人們的心變了,充滿了“愛”
盲老人的心情變了、詩人的心情也變了
盲老人嘆息著:“唉!我,我什么也沒有得到。”
盲人笑著對詩人說:“先生,不知為什么,下午給我錢的人多極了!”
師:是什么讓這一切得到了改變?
生:讓·彼浩勒在木牌上加的幾個字“春天到了,可是”
(板書:春天到了,可是)
師:春天到了,是一幅怎樣的景象?誰能用所積累的四字詞語給大家描繪一下。
生:花紅柳綠、鶯啼燕語、鶯歌燕舞、鳥語花香、草長鶯飛、春意盎然、萬紫千紅、萬物復蘇、百花齊放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天。請大家看大屏幕。
(幻燈片出示春景圖)
師:感覺怎樣?
生:太美了。
師:所以作者說——出示句子(春天是……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生齊讀。
指名比賽讀,
師:詩人加上這幾個字,僅僅是為了讓人們想象出這樣的畫面嗎?加上老人的話,我們比較起來讀讀這兩句話。
(板書:我什么也看不見)
生:形成強烈的對比,激起了人們的同情心。
師:你想到了什么?
生:老人真可憐,這么美的春色,可惜他卻從沒看到過。
師:是啊。但面對良辰美景出示后面的句子,學生齊讀。
師:巴黎街頭文質彬彬的紳士看到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
師:架著高級馬車的商人看到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
形形色色的路人看到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
放學回家的你們也看到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
師:你想到了什么?該怎么做?
生:老人太可憐了,我們都來幫幫他吧!
師:你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
生:因為木牌上的語言讓想到這么美麗的春天而老人卻無法看到,這是一件多么遺憾的事呀!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
師:這就是語言產生的作用,什么樣的語言才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富有詩意,帶有濃厚感情色彩,使人受到震動的語言。只有這種語言,才有它獨特的魅力。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再一次領略一下語言的魅力。
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一句話有魅力的語言能產生神奇的魔力,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寫幾句有魅力的話?
出示改寫句子:
師總結:
語言的作用是巨大的,好的語言,能給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說得好,"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學們認真地學好語文,讓你們的語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課文《語言的魅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人所寫的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3、拓展有關內容的閱讀,并練習稍作準備讀、講簡單的閱讀資料的能力。
4、通過展示學生搜集的資料,指導學生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人所寫的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2、拓展有關內容的閱讀,練習稍作準備讀、講簡單的閱讀資料的能力。
四、教學難點:
通過展示學生搜集的資料,指導學生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閱讀、對話、練習等多種方法相結合,注重師生互動,運用啟發式教學。
五、教學時數:
一課時
六、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
讀課文并自我批注,多方面搜集有魅力的語言。
2、制作必需的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認識這個詞嗎?在哪里見到過?
【出示“魅力”,后學生自由發言,師注意規范學生的語言,并及時肯定與評價。】
2、魅力,就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今天,我們來學習《語言的魅力》一課。語言到底有怎樣的吸引人的力量呢?請同學們先自由讀一讀文章,讀的時候,用鉛筆標出你讀得不順的地方,并練習讀順。
二、練讀課文
1、自由讀書
2、交流:有沒有標出的地方?在哪里?
3、抽六名學生讀課文。提醒學生欣賞哪里讀得好。根據學生讀書的情況相機指導。
三、感受讓·彼浩勒寫的語言的魅力。
牌子上老人寫了一句什么?讓·彼浩勒寫的是什么?兩句相比,你認為哪一句更有魅力,魅力在哪里?
【學生自由發言,師注意規范學生的語言,并及時肯定與評價。】
同學們想看一看春天的美景嗎?(出示春天課件)但這良辰美景,對于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一片漆黑”課件)
【教師談自我感受和理解】
因此,人們發生了變化。什么變化呢?【學生回答后板書】這句話之所以有魅力,能打動人心,就在于它富有情感、智慧。【完善板書】用文中的句子來說,就是【出示文字,練習朗讀】
四、拓展閱讀
美國人曾經將舌頭、原子彈、金錢稱之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武器;現在有人將舌頭、金錢、電腦稱之為三大武器。不管這些說法合適不合適,但是都說明了學會說話是何等重要。我國也有這些說法:(學生讀)“一言可以定國”、“一言可以喪邦”、“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表現語言魅力的故事很多很多。請把課前老師發給大家的閱讀資料拿出來,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稍作準備,一會我們讀一讀,講一講,共同分享一下。
學生讀、講閱讀資料。
五、交流資料
同學們有沒有搜集一些有魅力的語言呢?小組之間先交流一下。一會兒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六、積累詞句
有人說,字詞是組成語文知識大廈的“磚瓦”。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可以積累哪些字詞呢?
⑴開火車認讀: 一類生字和二類生字
衫 乞 著 愁 詢 陶 醉斑衷 唉 嬉 盲
⑵對一類生字要會運用。組詞是最常用的練習運用的方式。先要掌握在文中的運用,組文中詞;然后再拓展,拓展的詞越多運用得越好。
⑶對一類生字要寫漂亮。寫字指導與練習。
⑷還有兩類字詞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標畫并抄寫。
八、作業布置:課下實踐場
1、搜集、講述有魅力的語言故事;
2、試著讓你的語言更有魅力,并請別人分享你的魅力語言。
九、教學反思
以學習語言為根本任務,重視語言文字的感悟、積累、運用。《語言的魅力》這一課語言精美,結構巧妙。我在感悟、積累、運用語言方面進行了以下嘗試。
1?抓住“變”與“不變”,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問題:還是這個地點,還是這位老人,為什么上午、下午乞討的結果卻有這么大的不同。
2?適時的指導、激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在不同形式的讀中培養良好的語感,積累語言。
3?聯系生活,適當拓展,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激發學習語文的熱情。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回到生活中,交流搜集的打動人的語言。接著,教師提供畫面,學生嘗試寫有魅力的語言。這一語文活動既培養表達能力,又深化了對課文的認識,以力求一箭雙雕的效果。
以文本為核心,在多向的對話中實現對語言魅力的感悟處理這節課的教材不再是平推式地逐段講解、提問,而是整體入手,把握住重點。首先,學生通過讀書與文本進行第一次較深入的對話,從語言文字入手,扣住“變”字感受詩人修改后的語言的魅力所在。然后,閱讀文本第六自然段,與作者展開對話,深入思考:為什么這句話會產生如此大的作用?接著,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與認識。以與文本的對話為核心,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理解、體驗,實現對語言的魅力進行有層次的感悟。
我的啟示就是:
讓學生在語文情境中學習品位語言的魅力,在學習詩人添上了這六個字之后的變化時,要將學生帶到情境中去感悟,如果你當時就是過往行人中的一員,看到這前后變化的木牌上的字你會怎樣去想?將自己置身到語文情境中,這樣更有助于語文的教學,一篇好文章要讓學生感受進去,首先教師要走進文本,是以自己的情感影響帶動學生,置身在情境中,才能讓學生感悟積累、運用,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力爭貫徹落實到這一點,在備課時,首先讓自己進入課文,自己試著與文本對話,在備教材、教法的同時,也要備到學生,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悟文章內容,設計怎樣的情景才能讓學生融入其中,在情境中教學,學生對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抒發的會更到位,感悟起來會更容易些。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語言的魅力》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向我們敘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繁華的巴黎街頭,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但過往的行人無動于衷。后來,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在木牌上寫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結果,巴黎街頭的行人紛紛解囊相助,盲老人得到的錢多極了。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織出愛的紐帶。
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新課程學習,學生已具備了語言文字的基礎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要找到最有魅力的語言“春天到了,可是……”并不難,但要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品味語言的魅力,僅僅停留在這里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一定要抓住“變化”,讓學生自主閱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進行閱讀反思,和文中的情感產生共鳴,深切感受到語言的巨大魅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理解課文的中心內容。
3.聯系生活,嘗試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重點
體會“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難點
理解第六自然段,學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句子紙條、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同學們,我知道大家一定都愛玩游戲,今天上課前,我們來玩一個文字游戲
( )的老師
( )的同學
( )的老人
( )的春天
( )的語言
一、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有一種魅力,人人都可以具備,那就是“語言”(出示課件:語言)。古人云:一言可以定國,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獅。今天我們繼續領略《語言的魅力》吧(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是通過一件什么具體事例說明“語言的魅力”的?(指名回答。)
二、抓住“變化”,啟發思考。
(一)自由讀文,找“變化”。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在盲老人乞討的這一天,哪些情況發生了變化?找出來并做上記號。
(學生自由讀文,找“變化”,做記號。)
(二)全班交流。(學生說的順序不定。)
木牌內容的變化。 師相機貼木牌內容:我什么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可是……
行人的變化。(板書:行人)
1.你從什么地方體會出來行人一開始不給錢?(學生讀相關語句)
2.這是上午行人的表現,下午呢?(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紛紛相助)
盲人的變化。
1.盲老人上午沒有得到錢,很悲傷;下午給錢的人多極了,他笑了。
(師相機板書:盲人、悲傷、笑了)
2.文中是怎樣寫盲老人很悲傷,你能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嗎?(該生讀,師評再范讀,學生齊讀。)
3.盲老人下午是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詩人的變化。
(三)找出沒有變化的內容。
1.隨著木牌上字的變化而引起了這樣大的變化,那在盲老人乞討的這一天,還有哪些情況沒有變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把它找出來。
(小組合作:學生默讀課文,找沒有變化的內容,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主要有以下幾點:
地點沒變:都是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路旁。
人物沒變:還是這位衣衫襤褸、頭發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
老人乞討的方式沒變:還是在身旁立一塊木牌。
(四)思考“變化”的原因。
1.比較木牌上的兩句話,思考:既然地點沒變,人物沒變,甚至連老人乞討的方式都沒變,那為什么隨著木牌上字的變化,事情竟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把你想到的先說給同位聽一聽。(生同位交流)
2.全班匯報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激發情感,體會語言魅力。
1.師范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所看到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指名回答)
3.大家說得太美了!這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春景圖。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件:春天的美景(配輕快的音樂)
4.你哪一種表達方式好?為什么?(怎能不叫人陶醉呢?)(真叫人陶醉。)
當我們陶醉在春天的美景時,盲老人的眼前又是什么呢?(一片漆黑)
孩子們,假如此時你正從盲老人的身邊走過,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5.你覺得木牌上的哪一句話更有魅力?為什么?
6.請大家帶著感情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學生齊讀)
四、聯系生活,嘗試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1.(出示課件:一幅草坪圖,一幅滴水的水龍頭圖。)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幅圖設計一個有魅力的警示語,如果這兩個都不喜歡,也可以設計其他的。(生小組設計警示語。)
小草微微笑,請你繞一繞! 流水嘩嘩響,你會心疼嗎?
2.全班展示交流
五、教師小結。
六、布置作業。
和爸爸媽媽給這幾張圖片寫上警示語。 出示課件:
2.摘抄有魅力的語句,讀給家長聽。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5
一、解題導入,激發興趣:
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一種工具,恰當巧妙的語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我們學習第22課《語言的魅力》,板書課題,和老師一起寫課題,齊讀,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生什么樣的疑問呢?魅力是什么意思?(有吸引力)那什么樣的語言有吸引力呢?
二、初讀課文,概括大意:
指名接力讀,集體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總結方法——板書——集體朗讀
概括課文的方法:用簡練的語言說清楚:誰,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在繁華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老人在行乞,在一塊木牌上寫了“我什么也看不見”,可人們無動于衷。后來當法國大詩人讓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討牌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后,人們紛紛慷慨解囊。
板書:春天到了,可是 我什么也看不見
慷慨解囊 無動于衷
三、品讀課文,語言訓練:
人們看到兩塊木牌上的字有什么具體反應?默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語句來。
(一)學習“我什么也看不見”一部分:
街上過往的行人很多,那些衣著華麗的紳〔shēn〕士、貴婦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于衷,有的還淡淡一笑,便姍〔shān〕姍而去了。
1.衣著:(近義詞)穿著 著裝 (多音字)著火 走著
2.無動于衷的意思:衷,指內心,心里一點兒也沒受觸動
換詞練習:置之不理 置若罔聞 不理不睬 不動聲色 麻木不仁 熟視無睹 面不改色 泰然自若
3.姍姍而去:姍姍是慢慢的意思,可以換成緩緩而去 寫出了貴婦人優雅離去的樣子
4.說明了什么?人們都很冷漠 司空見慣 木牌上的字一點兒都沒有打動人們
5.其實老人值不值得同情呢?
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著一個衣衫襤〔lán〕褸〔lǚ〕、頭發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
衣衫襤褸:襤褸是破爛的意思 頭發斑白:頭發花白
6.指導朗讀 (用我們的聲音讀出情感)
(二)學習“春天來了,可是”這一部分
1.看到這個牌子上的字,人們怎樣做?
2.當大詩人加上這句,為什么人們就慷慨解囊了呢?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語言,能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 板書:富有詩意 感情濃厚
3.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會想到什么?
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云,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1) 改陳述句
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云,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舞,那流水人家,叫人陶醉。(男女對比朗讀)
反問句的好處:增強語氣
(2)按照一定的順序:天空——植物——動物——人家
(3)你眼中的春天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
春光明媚 春風拂面 春回大地 生機勃勃
楊柳依依 春色滿園 柳綠花紅姹紫嫣紅 百花盛開 百花爭艷 春暖花開
草長鶯飛 百鳥爭鳴 鳥語花香
青山綠水 春水潺潺 小橋人家 春意盎然
(4)換詞練習
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________,那__________,那_________,那________,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4.課件播放 春天美景 一片漆黑
一株嫩芽蘊育著新的生命,拂堤楊柳,搖曳著春的生機;
百花盛開,有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黃的油菜花,把大地裝扮得五彩斑斕;
百鳥爭鳴,時而在花間飛舞,時而在枝頭棲息,好一個鳥語花香的春天;
春水潺潺,草長鶯飛,大地一派生機盎然!
但這良辰美景,對于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5.當人們想到這個失明的老人,一生里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
反問句改陳述句 師生比較朗讀
當人們想到這個失明的老人,一生里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會對他產生同情之心。
6.指名讀,指導朗讀
7. 練習背誦
8.看板書總結全文
四、拓展閱讀,讀寫結合
過渡句:不但這篇文章寫出了語言的魅力,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外交時的語言也充滿了魅力。
1.拓展閱讀:《周總理外交——走上坡路》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過渡句:除此之外,我們身邊的提示牌也處處充滿語言的魅力。
2.寫作指導:學寫提示牌
草坪:不要踐踏草坪!
草兒青青,足下留情! 草兒要睡覺,請您邊上繞! 小草怕疼,踏之何忍?
語言的魅力——押韻 觸動人們內心 富有詩意 感情濃厚
3.學練結合: 寫提示牌: 水塘邊 草坪 花壇 電燈開關
五、布置作業: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寫提示牌,請試著寫一寫。
板書設計:
22 語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可是 我什么也看不見
慷慨解囊 無動于衷
富有詩意 感情濃厚
結束語: 同學們,語言充滿著無窮無盡的魅力,只要我們多讀書,多積累,就一定能成為擁有語言魅力的人。
精彩提示語展示:
電燈:隨手關燈叫聲好,節約能源人人笑。
燈泡弟弟要休息,隨手關燈要牢記!
花壇:花兒很柔弱,大家勿撫摸!
小花多可愛,請勿來傷害!
花兒寶寶在睡覺,請你不要來打擾!
水塘:不扔垃圾,魚兒歡喜!
地球是我家,保護環境靠大家!
教學反思
我的這節課的設計理念是——
一個宗旨:玩轉語言
兩個理念:培養語感
三個重視:扎實訓練
四個環節:目標實現
一個宗旨,玩轉語言:
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味,就應該帶領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海洋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品嘗文字盛宴,感受語言魅力。
兩個理念,培養語感:
我始終堅持“以讀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緊扣文本,讓學生采用“配樂接力讀、默讀、男女生賽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以讀悟文。抓住兒童特點,采用輕松靈活的教法,循序漸進,搭建梯度,多角度的評價,讓學生掌握新知,培養語感,鍛煉思維,發展能力。
三個重視,扎實訓練:
(一)重視語言的積累
1.文字游戲,調動知識儲備;
2.板書課題,不忘指導寫字;
3.概括課文,傳遞成語意識;
4.隨文學習,形成語言積累。
——組詞、多音字、近義詞、詞義、換詞、句式轉換……
環環相扣的語言文字訓練扎實有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注重學法的指導,體現了濃濃的語文味。
(二)重視能力的培養
1.概括的能力
2.朗讀的能力
3.背誦的能力
(三)重視讀寫結合
1.寫春天美景
2.寫提示牌
四個環節,目標實現:
一、解題導入,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概括大意:
三、品讀課文,語言訓練:
四、拓展閱讀,讀寫結合
第三環節:兩個板塊,化繁為簡。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語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動人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講述的是: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街頭,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道我什么也看不見!但是沒有人幫助他。法國著名詩人讓?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結果,巴黎街頭的行人變了,他們從對盲老人泠漠無情,到熱情相助,老人獲得幫助后心底漾出了喜悅之情。
在《語言的魅力》一課中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動萬波涌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獨自感受這句話在文中帶來的波瀾,體會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課文了描寫行人的感情在變,老人的心情在變,在這變化之中,展示了語言所特有的魅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緊緊抓住這撥動人心弦的話語,適時引導,使學生自主學習;激發情感,增強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教學目的要求: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有感情地朗讀語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理解課文的中心內容。
情感目標: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從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構想: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是一個獨立的閱讀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一個獨立學習的`空間,鼓勵他們主動地閱讀,積極地思考,并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教學力爭以題目《語言的魅力》為線索,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課文。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語言的魅力,在表達、思維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地運用語言,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學習了《語言的魅力》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初讀課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學生可能提出:為什么加了一句話后人們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讓?比浩勒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語言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魔力?等)
三、比較閱讀,自主感悟。
1.帶著剛才提出的為什么加了一句話后人們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這一問題,仔細讀讀課文,比較加了一句話前后的情況有什么不一樣?在書中畫出相關的語句說說感受。
2.小組交流:為什么加了一句話后人們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3.交流討論結果,教師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引導:
⑴重點詞句比較:是什么導致人們發生這么大的變化的呢?
①我什么也看不見。
②春天到了,可是
反復讀讀前后兩句話有什么不一樣?
⑵朗讀訓練中比較:
①找出文中描寫春天的語句,有感情的讀一讀,說一說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②在這樣的季節中,人們都會干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③當我們陶醉在良辰美景時,盲老人的眼前是什么?有感情的讀讀相關的語句,
想一想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⑶剛才有的同學提出讓?比浩勒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現在你知道了嗎?說說你的看法?
⑷教師小結:
這就是語言產生的作用,什么樣的語言才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富有詩意,帶有濃厚感情色彩,使人受到震動的語言。只有這種語言,才有它獨特的魅力。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再一次領略一下語言的魅力
四、創設情境,采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請你即興進行
現場采訪,看看人們是怎么想的,前后態度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2.其他同學分別扮采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人,法國著名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著寒酸的職員。
3.指導學生采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⑴老人家,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⑵先生,你為什么要給這位盲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⑶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討的人,您為什么要把錢給她?
⑷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她錢?
4.現在你知道語言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嗎?
五、課后延伸、學以致用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作業:
1.一句話有魅力的語言能產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話十句都達不到的效果,有魅力的話一句就達到了!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寫幾句有魅力的話?
2.收集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用來交流的語言。
板書設計:語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愛
課后札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語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從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內容:
1.交流上節課布置的兩項作業。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語言的魅力》這一課,我們能流利讀課文,下面老師想請一名讀得最好的同學到前現來給大家讀一下,哪位同學有這個決心啊?
二、回顧課文內容,說說語言的魅力是什么
學生聯系課文各抒己見。
1、復習課文內容:
2、作業交流:
3、一句話有魅力的語言能產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話十句都達不到的效果,有魅力的話一句就達到了!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寫幾句有魅力的話?
4、收集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用來交流的語言。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結合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7、比較這篇課文與《大地的話》有什么不同?
三、學寫生字:
學生自學生字。
交流重點字:襤褸
四、作業設置:
摘抄表現描寫具體的的句子。
摘抄優美的詞語:選擇一個造句。
板書設計:襤 褸
課后札記:
教學反思: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是一個獨立的閱讀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一個獨立學習的空間,鼓勵他們主動地閱讀,積極地思考,并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教學力爭以題目《語言的魅力》為線索,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課文。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語言的魅力,在表達、思維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在本節課中,學生對于自己扮演成課文中的人物進行交流這一環節很感興趣,參與熱情高漲,對人物的把握也比較到位。語言機智、幽默、優美都是語言的魅力,學習語文,不僅要懂得欣賞其語言的魅力,還要應用到交流交際中,讓美的語言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學生欣賞到人物語言的機智,認識到語言對生活的重要性,培養運用有魅力的語言的意識和能力。
點評:
三維目標是指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教師很好的把握了這三維目標,始終圍繞著學生的學習需求展開教學,體現了以學定教,順學導教的新課程理念,使學生在一種寬松、愉悅的氛圍內與文本展開對話。
在揭示課題后,老師請學生認真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師針對學生所提問題進行梳理,并進行板書;接著,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學習。教學進行到這里,與我們常規的課堂相比,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新意。說到提問題,當前,一些教師為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任意提問題,而且不管巨細大小,提多少個問題就逐一地解決多少個問題,其結果是課堂教學無重點,教學時間難把握。過去是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現在有的課變成學生牽著老師的鼻子走。而在這節課里,老師既鼓勵同學們大膽地提問題,又與同學們一道根據其難易程度進行篩選,然后選擇主要的問題進行討論探究,這樣就較好地把學生的自主性與教師的主導性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交流也是本課的亮點之一,如果教師能夠給那些坐著觀看表演的學生提出更加明確的學習要求效果會更好。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7
說教材:
課文講述的是在繁華的街頭,一位失明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但是人們對此都無動于衷。而當詩人在牌子上添加了幾個字,組成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句子,讓街頭的行人變了,他們紛紛解囊相助。這篇文章語言精煉,情感豐富,說明了恰當地運用語言文字,會產生非凡的感染力,深深的打動人心。
說教學目標:
針對課文特點,結合本組課文在教學時“要重視對詞語和重點句子的理解,體會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讓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的訓練重點,我設定了以下目標
1、能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字打動人心的原因,明白語言運用的恰當會產生非凡的感染力。
3、受到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教育。
其中指導學生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體驗情感,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中我注重“以生為本”,通過采用引導法,引導學生尋找文中最有魅力的語言,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其魅力,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以讀代講、讀中領悟、結合情境創設,讓學生合理展開想象,學會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獲得情感體驗,提高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我設計了:①質疑課題,導入新課②抓住重點句,確定切入點③品讀感悟,深入體會④拓展遷移,練寫警示語四個環節,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品讀感悟課文內容中體會語言的魅力。
具體流程如下:
一、質疑課題,導入新課
“學貴有疑。”開課之初,我由問題入手,通過提煉有價值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板書課題后,先讓學生讀題解題,聯系生活談談自己所理解的“魅力”,再以此為線索,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語言到底有什么的“魅力”?“語言的魅力”具體體現在哪兒?……這些疑問會讓他們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步入課文。
二、抓住重點句,確定切入點
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并交流自己的初讀感知后,教師就趁機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最有魅力的語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并以這個句子為切入點,探究這句富有詩意的語言之所以產生巨大魅力的原因,通過抓住重點問題使課文內容化繁為簡,讓學生迅速進入閱讀與理解文本的情境。
三、品讀感悟,深入體會
1、尋找語言魅力的體現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索新知,交流感悟。我讓學生以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去探討本課中語言魅力的具體表現。
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1——5自然段,找出了盲老人的牌子上原來寫的句子“我什么也看不見!”詩人添上幾個字之后的句子“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通過比較句子談體會,得出語言魅力的具體表現是詩人添字前后使人們的行為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由當初淡淡一笑、無動于衷轉變為紛紛慷慨解囊。
在這一環節,通過讀、議、交流,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提高其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2、品味語言,探尋語言魅力的原因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的朗讀體驗,課文第六自然段文字優美,點明了語言文字能夠產生非凡魅力的原因。教學這一部分,我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放手讓學生去讀,通過讀中思考、讀中想象、讀中感悟,促使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理解文本,展開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①圖片欣賞,直觀感知春天的美。
②說話練習,加深體驗。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用“春天到了,我看見了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___,這怎能不讓我陶醉呢?”進行說話練習,描繪自己眼中的春天,進一步體驗春天的美好。
③反復讀,感悟春天的美。
通過學生自讀、師生互讀、把課文改為小詩的形式配樂美讀等多種方式讀出描寫春天美好的句子,讓學生在不僅在讀中品味春天的美還品味到了語言文字的美。
④前后對照,體會老人的不幸
通過情感朗讀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但這良辰美景,對于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請學生想象:失明的老人在這明媚的春光里又是什么樣的情景?如果你在街頭看見了這個老人,你會怎么做?這樣通過鮮明的對比,層層深入的體驗,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真正走進了文本并產生強烈的共鳴:對老人的不幸遭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最后,讓學生換位思考:詩人為什么能寫出這打動人心的句子?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不僅是能讓人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形成對比、激發同情心,而是充滿了對他人、對社會的關愛,要用愛去關心幫助他人,學生也受到愛的熏陶和感染,此時,感悟語言的非凡魅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拓展遷移,練寫警示語
語文教學要把聽、說、讀、寫落到實處,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最后我安排了讓學生運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的練習,將課堂內外有機地聯系起來,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滿懷激情,都希望自己能像詩人一樣,用富有魅力的語言去感染周圍的人,寫出了許多精彩警示語,比如
“足下留情,我也會疼!”——草地上
“請別讓我一直流淚到天明!”——水龍頭邊
“請別在我雪白的衣服上留下你黑黑的鞋印!”——墻壁上
……
在這一環節,學生通過寫、議、評,由課堂學習語言轉變為在生活中運用語言,切身感受到語言所產生的巨大魅力。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字,認識五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并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3、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一句打動人心的原因。
4、聯系生活,根據一定的目的嘗試寫一句打動人心的話。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人在原來的那句話前加上幾個字就能讓它產生魅力的原因,感悟語言的魅力所在。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書“魅力”,指名讀。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魅力”這個詞,“魅力”是什么意思?這節課我們學習“語言的魅力”(板書“語言的魅力”),課文是要告訴我們什么有魅力?
二、初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在你認為難懂的詞句上做上記號。
2、檢查認讀生字情況,對容易出錯的地方終點強調。
讀準下面的詞:
魅力、衣衫襤褸、佝僂、寒酸、欣慰、陶醉、鶯歌燕舞、辛酸、漆黑、紳士
注意下面字的寫法:
牌:左邊的上半部分是“白”字里面有一撇;
討:注意與“付”區別。、;
幣:不要多了一橫。
“錢”與“殘”區別。
你覺得還有哪些字值得你注意,把剛才提到的幾個字和你覺得不太好寫的字寫兩遍,課后在自己的生字表上描紅。
3、交流匯報: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把你讀后的問題說一說,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預設:(1)詩人為什么加上“春天到了”?(2)為什么加了幾個字后,人們會有這么大的變化?(3)語言為什么會有這么的的魅力?
師依據學生質疑歸納核心問題:為什么詩人在木牌上加幾個字就產生這么大的魅力?
三、比較閱讀,自主感悟。
1、自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到了什么?
2、交流:
① 老人很可憐:
你抓住了哪些詞句讀到老人很可憐?這是對老人什么的描寫?
(衣衫襤褸、佝僂、頭發花白、表情木然、雙目失明。)
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著路人的幫助,路人卻無動于衷,讀一讀這一段,邊讀邊思考: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指名讀,你的感受是什么?
② 詩人很善良、很有愛心
說說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體會?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體會老人的不幸和讀人的善良。
4、學習第二段
(1)詩人添上這幾個字后,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先自學,然后小組討論,師重點指導。
(2)詩人前后的變化,對比著讀。詩人添上這幾個字以后,人們一改原來的無動于衷,紛紛解囊相助。
齊讀人們看了木牌以后的反應。(抓住“大都、無論——都”等詞語來體會這詩人加上的幾個字的魅力。)
紳士、貴婦、少男少女:掏;寒酸的小職員:摸。這里為什么用上了兩個不同的動詞?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相機理解:寒酸、華麗。)
詩人看了以后也欣慰的笑了,誰來給“欣慰”換一個詞。(滿意、高興)
(3)指名讀,一人讀添字前的內容,一人讀添字后的內容。其他同學想想前后語氣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相練一練。
四、小結:詩人添上“春天到了”幾個字就產生這么大的作用,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尋找答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復述一、二段的內容
2、詩人添上“春天到了”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讀有關段落,找出答案,畫下來。
二、品讀文本,加深感悟。
出示第三段第一句話,齊讀一遍,你會產生什么問題呢?
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3“春天到了”我們會想到什么?(春天美麗的景象)
找出書中這一句讀一讀,誰來填這個空。
根據括號中的內容想象一下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嗎?
春天到了,我看見了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怎能不讓我陶醉呢?
4、師有感情地說:春天到了,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盡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賞著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們在綠樹紅花間追逐嬉戲;那紅的、黃的、粉的……各種各樣的野花盛開怒放,真是如詩如畫的春天。(板書:萬紫千紅)
指名讀描寫春天景色的句子,自由練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師:春天多美啊!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么也看不見。(板書:一片漆黑)
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見,會更難受,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5、人們的同情之心猶然而生。他們紛紛解囊相助。板書(解囊相助)
6、一句話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的變化?生自由發表。師:一句話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的變化?魅力在哪里?(這幾個字和“我什么也看不見”合在一起,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與老人的不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反差給人們的心靈以巨大的沖擊,打動了人心,觸動了人的情感,喚醒了人們藏在深處的同情心。撥動了感情深處的心弦,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三、齊讀最后一段,練習背誦。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短短幾個字就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語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許多有魅力的語言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五、總結全文。
不同的語言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語言,能給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說得好,\"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學們認真地學好語文,讓你們的語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板書設計
2、語言的魅力
漆黑一片 萬紫千紅
長嘆一聲 產生同情
解囊相助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9
《語言的魅力》教學反思
《語言的魅力》這一課,孩子們最難理解的是"魅力"什么是魅力呢?語言的魅力應理解為語言的藝術性、語言的影響,語言的力量。
在教這篇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我從不給四肢健全乞討的人給錢,但我有一次給了,因為,我見他的前面寫了一句話:“請給我兩元錢坐車!”我想這人也許真的包被偷了,也怪可憐的,給他吧,他也不貪心。可后來,我發覺他一整天都跪在那里,想想受騙了,這人比那些乞討的人更貪心,而且,他每次都可以得兩元錢!
不過,我覺得這也算有魅力的語言。
這樣一說,孩子也明白了許多,當堂比試誰能說出關于“節約用水”這個主題最有魅力的語言,葉浩天摘走了桂冠,他說:“我快沒了!”說得多好,把水的那種無奈、傷心一下就表達了,你說誰見了這句話不會動容!這應該算有魅力的語言吧!
在這堂課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生活化。
《語言的魅力》教學反思
《語言的魅力》這篇課文給我們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繁華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老人在行乞,他身邊牌上寫道"我什么也看不見!"但是人們無動于衷,后來當法國大詩人讓 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討牌上改成"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人們紛紛慷慨解囊."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打動人心,富有詩意的語句 , 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織出愛的紐帶.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在本課學習過程中,我緊緊抓住這撥動人心弦的話語,鼓勵他們主動地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感悟,發展思維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學生通過朗讀"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 理解語言,通過對比"我什么也看不見!"積極地思考,表述自己的觀點,激發情感,認識語言的巨大力量,體會語言的魅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效的朗讀讓學生在閱讀,表達,思維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語言的魅力》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的時候是抓住事件來進行的,主干比較清晰。通過事件的變化來引導學生感受語言,從而緊扣課文題目“語言的魅力”。
在教學時我沒有去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及神態,而是刪繁就簡,直接指向重點,讓學生抓住第六自然段,來思考:為什么同樣的人,同樣的街道,到了下午就有很多人出手相助?從而讓學生找出關鍵的兩句話,也就是發生變化的兩句話。重點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你看到這句話時你會想到什么?你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讓學生與這位雙目失明的老人進行對比,體會他的不幸遭遇,從而產生對他的同情之心,那么這也是過往行人們的真實感受。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個自然段。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我又讓學生思考剛才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詩人省略號里的內容為什么不寫出來?讓學生先靜心思考,從而了解到這種語言富有詩意,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能夠打動人心,起到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作用,這也就是語言的魅力。最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更好地感受語言的魅力。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帶領學生學習第六自然時還是處理得簡單了些,前面鋪墊春天的美好做得不夠,課前可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結合生活自己寫一段或查找描寫春天的話,然后再讓學生進行交流,所呈現出來的課堂氣氛和學習效果會更好。然后再引導學生看看巴黎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回歸到文本,從而將春天的美好渲染到極致,這個時候再讓學生想一想這么美好的景色而眼前的這個盲老人居然一生都不曾看到,從而打動了人們的心,對這位盲老人產生同情之心。在這個時候再比較木牌上這兩句話的不同之處,相信學生在感受語言的魅力時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語言的魅力》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主題課文。它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在繁華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老人在行乞,開始人們無動于衷,后來,法國大詩人讓•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討木牌上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六個字后,人們便紛紛解囊相助。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指出愛的紐帶。教學這篇課文不但可以讓學生產生同情別人幫助別人的善良品質,更能在生動的故事敘述中初識語話的力量,對學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言語實踐能力都能起到有效地促進。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故事本身的內容也迭蕩起伏,趣味性強,所以學生能比較快地把握課文內容,但教學不能滿足于學生對文本表層意義的理解,還要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在理解文中“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時產生魅力的原因是有難度的。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衣衫襤褸、無動于衷、陶醉”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幫助學生了解讓、彼浩勒用語言幫助盲老人的故事,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
3、通過對比、聯想等方法,感受“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動人心的原因。
而第三個教學目標也是本文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感悟語言的魅力所在。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還準備了四張校園真實照片、多媒體課件、硬紙卡片等。
教法學法:
文章用一個小故事將課文主旨直接指向了------語言的魅力,課題也表現了這點,也就是說教學要緊緊圍繞“語言的魅力”來進行。對此我抓住可以統領全文的“語言的魅力”一詞,并設置了三個具有梯度性的問題:文中最有魅力的語言是指哪一句?它的魅力表現在哪里?為什么能產生魅力?這是我處理教材的整體思路,對此,我將采用變序教學法、關鍵詞品析法、比較分析法、以讀促思法、想象感悟法等教學方法。 在學法上,我主要通過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展開合理想象,并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以“媽媽不在家,外婆外公來我家”為情境,引導學生談談如何當好一個熱情的小主人。用這樣輕松有趣的談話導入新課, 既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了情感體驗,又使學生初步體會到了語言妙處。這個環節看似輕描淡寫, 不著痕跡, 實際上為學生對本文中的“語言的魅力”產生更多的認同。
二、初讀課文,大膽取舍,直奔主題 。
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情況下,我拋出了第一個問題。探究問題一:直奔文章中的關鍵句子, 抓住文章的重點: 你認為課文中哪句話最有“魅力”?本節課的教學是打亂了從段到篇的程序教學,也摒棄了繁瑣的分析講解,而是抓住文章的核心問題,把“春天到了,可是……” 這句話直接提上來,放到中心位置,有利于突出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而用“你認為的方式”提問,是給學生自主閱讀和表達的機會,是一個個性化閱讀的過程,有利于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文章內容本身所具有的明確的指向,還是比較容易形成一致認識:春天到了,可是……是文中最有魅力的語言。
三、精讀感悟,把握魅力的表現。
在學生找到了“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后,我又拋出了第二個問題。探究問題二:既然大家都一致認為最有魅力是:“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它具有什么樣的魅力,能讓行人由原來的無動于衷的態度 ,轉變成紛紛解囊相助呢?比起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難度加大,但還較好把握,但要從整體上,從老人前后乞討時的神態、語言及乞討的結果的對比中把握。學生能說到一些,但缺乏概括性,此時我就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采納集體的智慧,來補足學生閱讀的不足,使學生的閱讀更全面,更具概括性的認識。 并在此基礎上,有情感地朗讀描寫老人家的語句,要讀出前面的悲傷,讀出后面的喜悅。
四、以讀促情,理解魅力的原因 。
學生已經對故事的內容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又拋出了第三個問題。探究問題三:這簡簡單單的、好像還沒說完的一句話,為什么會產生如此非凡的魅力呢?學生直接理解這個問題存在著很大的難度,思路受堵,容易出現課堂上的冷場。這時候要創設情境,找到一個解發點,引發學生的聯想,學生就容易入情入境了。
這時我用課件展示一組春天鶯歌燕舞的畫面,然后我將面對這一幅幅精美的春景圖,在柔美的輕音樂中深情演說,并以課文中“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藍天白云,綠樹紅花,那教堂尖頂的鶯飛燕舞,那塞納河畔嬉戲的孩子,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我用課文中的句子做演說是為了更好地貼近文本,而不至于游離,也是為給學生提供更熟悉和親切的語言材料。學生再讀這段話,體驗春天的美好。還可以讓學生說說你在春天里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干了些什么?我的這一活動主要是為激起學生面對春天時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被調動起來的情緒越來越高。當學生感受了春天的美之后,我將畫面切換成:一片漆黑,盲老人靜坐一旁,并配以哀傷的曲子,在這強烈的對比畫面中,在這滴血帶淚的音樂中,學生的情感跌落到了谷底,當然也就越容易產生共鳴。 “可是”是轉折,更是一種情感上的斷裂,后面的省略號欲言又止,又給人以無限的想象。我便順勢讓學生想象可是背后的內容。
之后,用大屏幕將三句擴展的句子展示出來,我在這里采用了接讀的方式讓學生讀這三個句子。寫了春天美景的部分老師讀,可是后面的學生讀:春天到了,我們看到了藍天白云、綠樹紅花,可是(盲老人什么也看不到!);春天到了,我們聽到了小鳥婉轉動聽的聲音,可是(盲老人什么也聽不到!);春天到了,我們可以走出戶外,玩耍嬉戲,可是(盲老人什么也不能干!)。從而體會出老人的辛酸和悲哀。最后教師以小結得形式概括出這句話的魅力所在:同學們,詩人添上“春天到了”,并且用“可是”作轉折,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悲慘的現實聯系在一起,使人們陶醉于春天美景的同時,不禁想到了盲老人的不幸。它富有詩意,它帶著濃厚的感情色彩,它喚醒了人們心靈中最善良、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對殘疾人的同情心。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教師的話概括性更強,有利于組織和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
在這一環節我以圖畫的形式展現文本,加上音樂的渲染,不僅引導學生感受了 “春天到了,可是……”這一句話的巨大作用,而且感悟了其打動人心的原因。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五、深度拓展, 走出文本。
在課的結尾處, 我設計了“為校園設計魅力的警示語”環節。在這里,我先出示四張校園真實照片:被踐踏的草坪、校道上遺棄的花朵、亂涂亂畫的課桌、教室一角亂丟的垃圾。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給其中的一張照片寫一句最能打動人心的警示語,并最終寫在老師準備好的硬卡紙上,上臺展示。這是一個展現學生創新思維的個性化使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真正體現出語文課程是開放性、綜合性、活動性的課程, 凸顯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增強語文學科向外輻射的張力”這一重要理念。
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課文最精華的體現,我根據課文內容,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語言的魅力
行人 有魅力的語言 老人
心連心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11
詩人用一句話改變了老人的現狀,可見一句有魅力的話有著神奇的魔力,生活中我們也常見到有魅力的句子。
一、
(板書:魅力)這個詞語大家還記得吧?對,魅力。那誰能說一說,魅力是什么意思?(很漂亮,很時尚,很有吸引力),那么在現實生活中,你都覺得哪些事情很有吸引力呢?(冬天下雪的時候,飄飄灑灑的)對,這是大自然的魅力(爸爸給你買了一本書,很吸引你)這是書的魅力,(你覺得千手觀音這個節目很有吸引力,看了一遍還想看)對,這是藝術的魅力。其實啊,有時候語言也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語言的魅力》(板書)
二、
大家都讀過課文了吧,那現在誰愿意再讀給大家聽,展示你朗讀的魅力呢?好,請你,其實,這三位同學這種積極勇敢的態度也是一種魅力。其余同學在聽的時候也思考一下,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好,誰來交流一下那詩人寫了一句什么話,使情況發生了這么大的轉變呢?你能在文章中劃出來嗎?好,你說說看,你認為呢?大家都同意是這一句嗎?好,我記下來那老人原來寫的是什么呢?對,我也記下來(板書:我什么也看不見!)路上的行人看了老人這句話,有什么表現呢?(大家都無動于衷。)好,這個詞用的好。(板書:無動于衷),那你從哪里能夠看出人們是無動于衷的呢?(人們淡淡一笑,便走開了。一上午,老人一分錢也沒有收到。)好極了,你看,我們通過讀書弄懂了一個詞語的意思,這就是讀書的魅力!大家還愿意再讀書嗎?好,我們自由地讀讀這兩句話,看看有什么不同?誰來說說?(哦,你覺得第一句太直接了。第一句沒有感情。你認為第二句就像詩一樣。)怎么就覺得像詩呢?(哦,能讓人產生很多聯想)那么,你都有哪些聯想呢?(春天很美,可是老人看不到。春天五顏六色的,可是老人看不到。)
三、
是啊,春天,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下?你聽他那甜甜的聲音,美美的表情,真的是陶醉了。誰還愿意讀?嗯,簡直把我也陶醉了。我們也試著讀一下,陶醉一下。好,誰能美美地讀,把大家也給陶醉在春光中。哦,都想讀呀,行,那就一起讀吧。我這還有一段音樂,誰覺得自己是朗讀水平最高的,來給大家配樂朗讀。好,請你來。我們在聽的時候也可以閉上眼睛,你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師讀)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看到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在悠悠地飄著。你看到小草鉆出了小腦袋。你還聽到了河水嘩嘩地流著。)是呀,這藍天白云,這綠樹紅花,這醉人時刻,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真叫(板書:良辰美景)就讓我們再來領略一下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吧(放錄像,突然黑屏)
四、
現在,你看到了什么?(什么也看不到,一片漆黑)是呀,在我們眼中的良辰美景,有一位老人卻什么也看不到,我們眼前萬紫千紅的春天,老人卻是一片漆黑。那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瞧,這位同學讀書多細心,馬上就找到了這段話。但是要注意這個詞語,讀衣衫襤褸。(板書)(課件)你看,就是這位老人,他衣衫襤褸,你看他——。誰來補充一下呢?(你看他穿著一件又破又舊的棉襖,已經臟得不成樣子了。你看他衣服皺皺巴巴的,有幾處還露出了里面的棉花,胳膊上還有一個大大的補丁。)
是呀,就是這樣一位可憐的老人,可是他卻一分錢也沒有收到,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會怎樣呢?誰來讀讀老人的話。(嗯,我聽出了一種無奈,嘆息。還有一種深深的悲傷。)不過,老人一天都這么悲傷嗎?哦,沒有,后來收到了很多錢,就笑了。那你能不能笑著讀讀老人收到錢后的話呢?聽出來了,是收到了錢,但好像不多。誰能把錢讀得更多一些。哦,這回多起來了,又多了一些,這回真是多極了!
五、
你看同樣的一位老人,同樣的'巴黎大街,為什么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呢?哦,是因為詩人那句有魅力的話。假如你就是經過老人身邊的一位行人,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你又能聯想到什么?(課件)(春天來了,桃紅柳綠,鶯飛燕舞,我可以看見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可是老人一生都看不到這良辰美景,這多么令人心酸呀!)說得多好呀,你身上帶錢了嗎?你會給老人嗎?為什么?你很同情他。是呀,正是詩人的一句話,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同情心,讓更多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詩人用一句話,幫助了老人,但他僅僅幫助了老人嗎?(是的,因為他使盲老人收到了很多的錢。你認為不是,他還幫助了行人),為什么這么說,哦,你覺得行人讀了這句話,才喚醒了他們的愛心。是呀。哦,你還想說,你還覺得,詩人幫助了全世界。因為這篇文章被人們讀了,讀的人也會被打動,也會有愛心,這樣,世界就充滿了愛。說的多好呀,讓世界充滿愛。打動人心,震撼人心,啟迪人心,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六、
那么,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像這種能打動你或是震撼你或啟發你的話呢?哦,也有,誰來說說看。你覺得感動中國的頒獎詞都很有魅力,那能給大家說一句么,對,這是給千手觀音中邰麗華的一句話: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舞蹈。你還有,你看到公園草地上寫著:小草正在睡覺,請勿打擾。對,給人以激勵,給人以委婉的提醒,這也是語言的魅力。
七、
那么課后,大家可以繼續搜集生活中有魅力的語言,也可以試著給咱們學校的水龍頭、綠化帶、班級墻壁等寫一些有魅力的語言。
四年級語文《語言的魅力》教案 篇12
說教材:
課文講述的是在繁華的街頭,一位失明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但是人們對此都無動于衷。而當詩人在牌子上添加了幾個字,組成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句子,讓街頭的行人變了,他們紛紛解囊相助。這篇文章語言精煉,情感豐富,說明了恰當地運用語言文字,會產生非凡的感染力,深深的打動人心。
說教學目標:
針對課文特點,結合本組課文在教學時“要重視對詞語和重點句子的理解,體會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讓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的訓練重點,我設定了以下目標:
1、能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字打動人心的原因,明白語言運用的恰當會產生非凡的感染力。
3、受到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教育。
其中指導學生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體驗情感,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中我注重“以生為本”,通過采用引導法,引導學生尋找文中最有魅力的語言,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其魅力,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以讀代講、讀中領悟、結合情境創設,讓學生合理展開想象,學會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獲得情感體驗,提高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我設計了:①質疑課題,導入新課②抓住重點句,確定切入點③品讀感悟,深入體會④拓展遷移,練寫警示語四個環節,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品讀感悟課文內容中體會語言的魅力。
具體流程如下:
(一)質疑課題,導入新課
“學貴有疑。”開課之初,我由問題入手,通過提煉有價值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板書課題后,先讓學生讀題解題,聯系生活談談自己所理解的“魅力”,再以此為線索,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語言到底有什么的“魅力”?“語言的魅力”具體體現在哪兒?……這些疑問會讓他們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步入課文。
(二)抓住重點句,確定切入點
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并交流自己的初讀感知后,教師就趁機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最有魅力的語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并以這個句子為切入點,探究這句富有詩意的語言之所以產生巨大魅力的原因,通過抓住重點問題使課文內容化繁為簡,讓學生迅速進入閱讀與理解文本的情境。
(三)品讀感悟,深入體會
1、尋找語言魅力的體現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索新知,交流感悟。我讓學生以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去探討本課中語言魅力的具體表現。
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1——5自然段,找出了盲老人的牌子上原來寫的句子“我什么也看不見!”詩人添上幾個字之后的句子“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通過比較句子談體會,得出語言魅力的具體表現是詩人添字前后使人們的行為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由當初淡淡一笑、無動于衷轉變為紛紛慷慨解囊。
在這一環節,通過讀、議、交流,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提高其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2、品味語言,探尋語言魅力的原因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的朗讀體驗,課文第六自然段文字優美,點明了語言文字能夠產生非凡魅力的原因。教學這一部分,我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放手讓學生去讀,通過讀中思考、讀中想象、讀中感悟,促使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理解文本,展開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①圖片欣賞,直觀感知春天的美。
②說話練習,加深體驗。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用“春天到了,我看見了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___,這怎能不讓我陶醉呢?”進行說話練習,描繪自己眼中的春天,進一步體驗春天的美好。
③反復讀,感悟春天的美。
通過學生自讀、師生互讀、把課文改為小詩的形式配樂美讀等多種方式讀出描寫春天美好的句子,讓學生在不僅在讀中品味春天的美還品味到了語言文字的美。
④前后對照,體會老人的不幸
通過情感朗讀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但這良辰美景,對于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請學生想象:失明的老人在這明媚的春光里又是什么樣的情景?如果你在街頭看見了這個老人,你會怎么做?這樣通過鮮明的對比,層層深入的體驗,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真正走進了文本并產生強烈的共鳴:對老人的不幸遭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最后,讓學生換位思考:詩人為什么能寫出這打動人心的句子?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不僅是能讓人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形成對比、激發同情心,而是充滿了對他人、對社會的關愛,要用愛去關心幫助他人,學生也受到愛的熏陶和感染,此時,感悟語言的非凡魅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拓展遷移,練寫警示語
語文教學要把聽、說、讀、寫落到實處,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最后我安排了讓學生運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的練習,將課堂內外有機地聯系起來,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滿懷激情,都希望自己能像詩人一樣,用富有魅力的語言去感染周圍的人,寫出了許多精彩警示語,比如:
“足下留情,我也會疼!”——草地上
“請別讓我一直流淚到天明!”——水龍頭邊
“請別在我雪白的衣服上留下你黑黑的鞋印!”——墻壁上
……
在這一環節,學生通過寫、議、評,由課堂學習語言轉變為在生活中運用語言,切身感受到語言所產生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