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精選17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
一、辯論一
兩個句子中的“的”可不可以省去:
(在學生自讀課文、老師巡查時,唐傳岳同學提出來的)
1、“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
在這一句中,有點同學說不用“的”顯得直接點。但有的同學說要用“的”,這里突出了嫩葉是帶黃色的,而不是突出柳絲。
2、“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這一句,經過辯論,大家明白了在這里多了一個“的”,朗讀中的停頓提升了感情,用“的”比不用好。
二、辯論二
第一、二自然段能否對調:
我昨天在解讀這篇課文時,用攝影的畫面感來感受課文:
一個攝影師到郊外去拍攝春天的美景,當他用廣角緩緩地拍攝著光彩奪目的春天時,突然發現了燕子(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第二自然段)他被燕子吸引住了,馬上對燕子來個特寫(第一自然段),跟著一直追蹤著燕子的活動(第三自然段),直到定格了燕子飛累了,停在電線上的美妙畫面。
所以,我認為應該把第二自然段放在開頭,這樣子畫面的流暢性就很強。
早上回來跟游老師討論,她說調換后變得很尋常,平時都是這樣寫的,而把燕子放到開頭,先突出重點,反而有新意,不妨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意見。
課堂上,當我提出這個質疑時,讓我驚喜的是,沒有同學附和我,而是都有自己的思考,“換”和“不換”各占一半意見。
下面是同學的意見:
同學一:不換,把燕子特點放在第一自然段,突出主題。
同學二反駁:換,攝影師無心拍燕子,但被燕子吸引了,這樣也可以突出,成為主題。
同學三再反駁:標題是“燕子”,說明攝影師是有備而來去拍燕子的。
還有同學反問我:如果你是攝影師,你想拍燕子還是拍春天?
在這個辯論結束后,我引導學生這樣看待文章的結構:
寫東西,不要千篇一律,如果個個都按照一樣的順序寫,還有味道嗎?如果我想突出什么重點,我先寫什么,再寫其他。
跟著讓學生翻開單元的習作,提出準備要求。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要詞語的意思。
3、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會歸納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初學課文,了解大意;體會燕子的可愛,春天的美麗。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燕子的資料;預習生字新詞;讀熟課文;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揭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兒歌,課件出示《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誰愿意來讀讀看。
2、請學生朗讀。
3、同學們,美麗的春天來了,可愛的小燕子也飛來了,你喜歡春天和小燕子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文章《燕子》。(簡介鄭振鐸)
4、板書課題,齊讀。
5、今天我們的學習形式和以往不同,采用比賽的方式。老師把同學們分成A、 B、C、D四組。看看哪組能夠在比賽中勝出。準備好了嗎?
二、新授:
1、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回合的大比拼:“課外知識大比拼”。
多媒體大屏幕出現要求:(你對燕子了解多少?)請你來發表關于燕子的`高論吧!
(每輪比拼結束,教師做相應簡單的評價。)
過渡:作者鄭振鐸也非常喜歡春天和燕子,看看他是怎樣寫燕子的。(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新詞)
2、第二回合大比拼:“推薦好詞大比拼”
要求:通過預習,你喜歡文中的那些好詞語?它們是什么意思?趕快推薦給大家!
(學生推薦完以后,大屏幕出現本課生字,學習生字)
3、第三回合大比拼:“朗讀課文大比拼”
要求:輕聲朗讀課文,把你最喜歡的自然段重點讀一讀,再和大家比一比。
這輪比賽分個人比和大組比,在朗讀過程中,教師作相應的指導和評價,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4、第四回合大比拼:“歸納段意大比拼”
要求:本文共有四個自然段,每段寫了什么?先小組討論,再來比一比。
學生歸納后,大屏幕出示每段段意,幫助學生整體理解。
5、第五回合大比拼:“提問質疑大比拼”
要求:讀了全文,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提出來大家討論,看誰提問的水平高。
學生踴躍提問,教師對提問情況作評價,大屏幕出示大家的問題,讓學生明白本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過渡:剛才我們進行了激烈的競爭,看來你們的小腦袋里裝了大智慧,大比拼都難不倒你們。最后簡評五輪大比拼,總結勝負,一般爭取評價為平局。
三、總結:
學到這里,你對春天和小燕子要有何感受呢?請你來談一談。
(學生暢談他們對春天、燕子的喜愛之情。)
可以說,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會失去一半的美。讓我們飽含深情,齊讀課文,把可愛的燕子,把美麗的春天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伴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機,更加燦爛!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振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線上停歇的畫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課文內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
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
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點、難點分析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因此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點,同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小學生認識分析事物的特點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而理解課文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宜將情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三、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四、課時安排: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疑解疑。第二課時: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質疑問難,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激情導入由學會聽兒歌《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的導入既觸動了兒童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同時讓學生齊唱便無形中讓學生對歌詞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覺同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概括段意,并歸納主要內容。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就為下面深入研究課文作好鋪墊,也能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細讀課文,思考并勾畫理解:課文從那幾方面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
(2)“湊”字是什么意思?(幾方面合起來)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擊電腦課件,與學生一起邊敘述燕子的外形,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就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于紙上。
(3)指導并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外形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了一種美感,有助于學生體會春天的美,并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3)欣賞教學光盤中本段描繪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美的情感。
(4)指導感情朗讀。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運用“讀——劃——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2)投影出示練習題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唧唧的叫著,有的過湖面,尾尖偶爾一下水面。①按課文內容說一說②展開合理想象,想一想鳥兒具體的“掠”“沾”的姿勢和叫聲。這一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飛到想象的自由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同步發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
(4)指導背誦,強化記憶。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句。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辨析“幾痕”和“幾根”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兩組線上分別添上幾筆,利用板書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了然。
(3)以讀代講理解最后一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質疑問難
總結全文“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鼓勵學生勤發問多發問,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發展思維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不懂就問的習慣。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全文,可促進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提綱挈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可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華。
(八)拓展延伸
自由創作《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自由創作一張春景圖,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繪出來。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4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組第一課《燕子》。我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本組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大自然。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記敘的能力。
根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識記部分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經分析得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為:體會到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學難點為: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我將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字詞句的訓練為重要途徑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實踐中,可以了解到:
三年級學生善于想象,但缺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基于上述原因,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欣賞燕子俊俏、靈巧的美。
為了完成目標,我將采用以下教法:
1.圖片擴展法。
2.以讀代講法。
3.創設情景法
結合教法,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朗讀品味
2.想象體驗
呆會兒,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會有所體現。
三、說教學過程:
(一)成語引入,整體感知。
上課伊始讓學生說一說描寫春天的成語,當學生說至"鶯歌燕舞"一詞時,提問:這里的燕指的是什么?倘若學生未說到"鶯歌燕舞"一詞,可以送成語的形式,向同學介紹本詞。進而引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為春光增添了無限的生機,板書課題,由于"燕"為本課生字,而且筆畫復雜,所以通過形象記憶法幫助學生識記。提示:"廿"是燕子的頭,"口"為燕子的身體,"北"為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此后,安排學生與文本進行第一次對話。要求學生:邊讀,邊回憶作者描繪了哪幾幅燕子圖?即: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為后文細讀品悟做好鋪墊。
通過閱讀,可知作者依次描繪了燕子外形圖、燕子歸來圖、燕子飛行圖以及燕子停歇圖。首先,欣賞第一幅:燕子外形圖。也就進入了課堂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細讀品悟,學習語言
1.小燕子的外形究竟有怎樣的特點呢?我組織學生以小老師領讀的形式溫習描寫燕子外形特點的詞語,接著出示填空,以詞語搭配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填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綠色字體,發現作者描寫燕子外形的視角是由整體到局部,通過觀察紅色字體可以發現作者正是從顏色、動作、形態三個方面將小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特點躍然紙上。從而為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放聲朗讀。
2.那么是誰在召喚著春之使者——燕子,趕快歸來呢?當然是春天里的伙伴們,要求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寫的景物。
根據學生的匯報,隨即播放春景近景圖。柳絲千條萬條、小草挨挨擠擠、綠葉碧玉蔥蘢、各色野花競相開放,大家你追我趕、爭著搶著聚集到一起綻放光彩。用文中的一句話說就是——趕*似的聚攏來。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四字詞語表達對春天的贊美及熱愛之情。進而追問:假若你是燕子,看到伙伴們這樣賣力的為春光增添生機。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通過燕子心情的理解,體會小燕子為春天增添生機的迫切心情以及"趕來"一詞應用的準確性。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齊讀本段。
那么燕子的到來為這美麗的春天增添了怎樣的生機呢?請大家繼續欣賞燕子飛行圖
首先要求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燕子飛行姿態的語句,很容易會找到"斜著"、"掠著"、"掠過"這幾個詞,進而以聯系課文內容調換詞語的形式幫助學生體會燕子飛行的特點。將"斜著"換成"歪著"不行,因為不夠美。將"掠過"換成"飛過"呢?通過后文的"一轉眼"可以體會到,"飛著"顯然不夠快。將"橫掠"換成"橫擦"更不行,因為那就體現不出燕子尾尖一沾水面輕滑而過的輕盈,顯然不夠輕。
進而引導學生發現,燕子的飛行是快速中帶有自由輕盈的柔美,此后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本段。
引導學生發現正是有的關聯詞的使用,讓我們看到看了燕子豐富多彩的飛行生活。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那女生對讀本段。朗讀過后呈現畫面,激發學生進行拓展練習。這是柳樹枝頭的燕子、橫掠過湖面的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的燕子,又有飛翔的燕子還會飛到哪呢?也許會在枝頭嬉戲,也許會在橋欄上極目遠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進而讓學生用上"有的"關聯詞語將想象到的畫面,匯總起來說,從而達到豐富積累的目的。
通過語言敘述,引導學生發現這景雖美,但仿佛還缺少點什么。聽,田野里的歌唱家在譜寫新曲。你聽懂她的在說什麼了嗎?它的心情怎樣?入情入境后,再回歸到文本讓學生尋找描寫燕子聲音的詞語,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描寫動物時聲音詞語的運用,能使畫面更加充滿生命力。隨即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燕子的快樂心情。
(三)對比聯想,自讀感悟。
燕子飛倦了會落在電線上停歇,此刻也就進入了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節:
通過燕子停歇圖與五線譜圖的對比,讓學生了解"痕"字使用的精當,用五線譜來比喻燕子停歇情景的巧妙,進而組織學生以為圖片配上注解的形式,進行賽讀,評選出最佳播音員。
(四)回顧全文,總結升華
至此,四幅美麗的燕子圖欣賞完畢,讓我們再將那無數的美麗瞬間定格回放,仔細端詳能感受到燕子俊俏的外形美,放眼望去,可以欣賞到燕子飛行的動態美,極目遠望,燕子的靜態美讓人一覽無余。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作者的寫作視角正是由近至遠。此后安排學生同桌間,看圖片復述全文,從而實現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再造想象的過程,達到積累佳句,升華情感的目的。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5
各位評委:
下午好,我叫張桂英,來自后栗園小學。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12課《燕子媽媽笑了》。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在課上我努力做到:“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理解課文內容,體驗到小燕子與媽媽的心情變化,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課標》還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在課上,我努力做到:“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材分析:
《燕子媽媽笑了》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小故事,講了燕子媽媽為了教會小燕子觀察的本領,三次讓小燕子到菜園里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在燕子媽的耐心指點下,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獲,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燕子媽媽高興地笑了。這篇課文告訴孩子們:對一件事物,只有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才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整篇課文充滿了童趣,語言淺顯易懂,是一篇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課文。課文有兩幅插圖,一幅畫的是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聊天;另一幅畫的是冬瓜和茄子的圖片。圖畫色彩先明,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學到了觀察事物的方法。
三、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在平時的語文課上思維活躍,見解獨特、個性體驗豐富,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濃厚,好讀、好問、好想、好說,再加上學生又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既給學生創造單獨讀書、獨立思考的機會,也為他們提供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機會,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觀察方法的感悟。此外,一年級學生學生的說話、寫話的能力還很低,我在講讀結束后安排了詞語搭配、說句子的練習,使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既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包括品德修養、審美情趣、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等在內的人文素養。”因此,依據課標以及學生發展的需要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燕子先后觀察了三次,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
3、學習小燕子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通過觀察實物進行語言訓練。
4、能用“認真”說一句話。
5、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說話、寫話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體會小燕子三次仔細地觀察冬瓜與茄子不同之處的喜悅,激發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從內心喜歡朗讀童話故事,讓他們對身邊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
2、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三次對話。
3、能用“認真”說一句話。
(二)教學難點:理解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通過觀察實物進行語言訓練。
六、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水果或蔬菜。
七、教學流程: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安排了以下環節: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會提問題的學生才是最會學習的學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一上課,我就直奔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2課《燕子媽媽笑了》教師板書課題,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空:燕子媽媽笑了。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教師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學生立刻提出問題: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我在課題后邊用紅粉筆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然后,表揚質疑的學生:你提出的問題直奔學習難點,了不起!老師相信,通過仔細讀課文,你會找到答案的。
這樣引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學生也帶著問題,懷著迫切的心情開始了一堂課的學習。
(二)初讀感知,了解不同。
課件出示圖片,教師激情引趣:屋檐下,燕子媽媽正在和小燕子說事情呢?它們在說什么呢?教師出示句子,學生自由讀,想一想平時媽媽怎樣對你說話,你們能學著媽媽的樣子對小燕子說一說嗎?指名讀,教師評價。所有的燕子媽媽都對小燕子說一說。學生齊讀燕子媽媽說的話。口頭填空:教師問: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里去,學生答:(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你們想知道嗎?好,請你們趕緊打開書,讀讀課文,找一找小燕子飛到菜園里幾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學生讀書思考。提問:誰能說一說小燕子飛到菜園里幾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說教師板書:大小
青紫
細毛小刺
讓學生回憶媽媽平時是怎樣對自己說話的,是為了讓他們讀出不同的語氣,口頭填空,既可以讓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又滲透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
(三)深入理解,指導朗讀。
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用直線劃出“小燕子每次回來后對媽媽說的話,用曲線劃出媽媽說的話。(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匯報交流:小燕子第一次看回來是怎樣告訴媽媽的?(隨生說打出課件,你們和老師劃得一樣嗎?學生矯正后自由讀,指名讀讀出高興的語氣)媽媽是怎么說的?(學生說教師出示課件,再次問:你們和老師劃得一樣嗎?矯正后體會讀、教師范讀、指名讀)師生分角色讀課件中的對話。可愛的小燕子第二次看回來是怎樣告訴媽媽的?媽媽又是怎樣說的?(隨生說打出課件:自由讀——指名讀——生生分角色讀)聰明的小燕子第三次看回來后怎樣告訴媽媽的?(隨生說打出課件)教師引導:(1)“高興的叫著”什么樣?所有的小燕子都高興地沖著燕子媽媽叫一叫。(自由讀——指名讀)(2)小燕子這次說的和前兩次有什么不一樣?(體會“發現”。)
小燕子這么高興,媽媽會怎樣?齊讀第六自然段。追問:燕子媽媽為什么高興地笑了?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小燕子每次去都有收獲;它一次比一次進步;它觀察得越來越仔細了;媽媽讓它去那么多次,它都不怕麻煩,師:它很有耐心。多可愛的小燕子呀!此時此刻,你想對它說點什么?(發散練習,情感熏陶。)學生迫不急待地說:小燕子,你能把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都觀察出來,你真了不起!小燕子,我也要像你那樣仔細觀察身邊的東西;小燕子,以后,我也要聽媽媽的話。小燕子聽到你們的話,一定很高興。冬瓜和茄子還有不同呢!你們快去第一自然段中找一找。打出課件:讓學生在讀中知道冬瓜是“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掛”在枝上的。然后讓學生把“冬瓜和茄子”圖片貼在語文書的插圖上,怎么樣貼是“躺”,怎樣貼是“掛”,學生貼完后,教師出示課件,直觀理解這兩個詞。學生貼的過程就是對“躺”和“掛”理解的過程,使識字教學更直觀、更形象。最后,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出示課件:自由填——指名填——齊讀)
(四)學以致用,說話寫話。
你們想不想像小燕子那樣學習觀察的本領?好!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了?出示課件:黃瓜圖。學生觀察,通過看圖,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紛紛回答:黃瓜是長的;黃瓜是綠的;黃瓜的皮上有小刺;黃瓜的頂上有黃花。你們能把自己觀察到的用一句話表達出來嗎?學生自由說,指名說,出示教師的范文,學生讀一讀。看到這么誘人的黃瓜,你最想說什么?出示第二句話。通讀描寫黃瓜的句子,感悟寫法。在生活中,有許多蔬菜和水果,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圖片,叫岀蔬菜和水果的名字。在觀察自己喜歡的蔬菜和水果時,我們除了用眼睛看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學生說得非常好,有的說:“可以用手摸。”有的說:“可以用耳朵聽。”有的說:“可以用鼻子聞。”、還有的說:“可以用嘴嘗。”孩子們,就用你喜歡的方法觀察自己帶來的蔬菜或水果吧!學生一邊觀察一邊介紹,然后,小組交流,最后指名介紹,聽后評議。
這樣設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了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五)詞語搭配,突出重點。
通過你們的認真觀察,你們能簡單介紹自己喜歡的東西了,你們想不想接受新的挑戰?課件出示:認真學生進行詞語搭配,教師點出答案。再出示:認真,學生填空,教師點出答案。讀出所有的詞組,開闊視野,為用認真說句子奠定基礎。
學生知道“認真”都能和哪些詞搭配了,教師再引導學生用認真說句子,隨著教學進程,學生說出的句子越來越具體了。這樣設計,既進行了詞語積累,又使不同的學生學會了說話寫話。
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上,我將沿著這個思路繼續探索下去。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6
一、說教材
1 教材內容簡介
今天,我準備的說課內容是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文《燕子》,《燕子》是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佳作,長期以來就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文質兼美,這篇散文描繪了春天里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體態,特別是在春光飛掠和憩息的畫面,著力寫出了它“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可愛。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部分寫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第三部分寫燕子飛掠和憩息的特點 。我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思路及方法。
2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
根據教學大綱對本冊的要求,即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理解詞語的意思;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陶冶愛美情趣,擬定本課教學目標:
⑴ 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俊俏、聚攏、增添、五線譜、蕩漾、音符”等詞語
⑵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⑶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和表達方法。
《燕子》一文描寫細致生動,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報春使者——小燕子的喜愛之情,因此,怎樣引導學生從作者對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寫中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課學習的重點。由于小學生受自身活動范圍及全面分析認識事物能力的限制,難以體會文章的寫作特色,基于此,本課的難點是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本課擬定二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將重點實現目標1、2、3。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課標精神,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立足點在于:教學中,一方面要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啟迪聯想……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灌輸,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寫生動,文筆優美,很適合學生朗讀品味,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因此,本課教法以朗讀教學為主,新課標倡導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包括引導、點撥、范讀以及必要的講解、歸納和小結。
三、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我們學校提出的教學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所以課堂上應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預習質疑可以采取自學方式,因為每個學生的個體素質是存在差異的,自學階段,學生容易有自己的獨特體驗,交流探討則是互學階段,“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通過小組討論或單獨發言,達到解疑的目的。課堂積累可以算是共學階段,在全體學生的吟喔誦讀中感受知識的魅力,體會習得的快樂。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出示課題,激發興趣
由齊唱耳熟能詳的少兒歌曲《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導入,即觸動孩子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也從另一個角度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歌詞里的“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與課文結尾“譜寫一曲春天的贊歌”有異曲同工之效。這樣,學生就會很快走入課文里那個光彩奪目的春天,感受到小燕子為春天增添的生機,不必用教師點撥,學生的體驗就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教學目標。
第二環節:初讀,整體感知
首先自由通讀課文,因為通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語言作鋪墊。學生通讀時,教師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同時巡回指導,留意糾正學生不標準的字音,并將犯有較普遍的錯誤的生字詞板書,然后由學生們自己正音,糾偏,以鍛煉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然后,由學生歸納本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段:描寫燕子的形象特點
第二段:寫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生機。
第三段:謝燕子飛行憩息的特點
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概括的理解。。
第三環節:細讀品味,質疑探究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思考回答: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形象美的?
然后匯報交流:
因為第一段寫燕子的外形部分是一個精彩的開頭,要讓學生對作者抓住小燕子的特點來寫有所認識,因此引導他們發現作者觀察的細致之處:
羽毛——烏黑發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剪刀似的
總的特點——活潑機靈
2、發現體會“湊”字的好處。
“湊”字生動形象,多方面的特點合起來,]使得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3、齊讀第二段,欣賞“燕子春景圖”
小學生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中高年級抽象思維逐步發展。學習本段時,引導學生觀察欣賞課文中的彩色插圖,使學生對文本中描繪的“光彩奪目的春天”有一個感性認識,體會燕子的活潑可愛和為春天增添了樂趣。看圖時依照課文描繪的順序,先看自然背景,再看燕子的活動,這樣,抽象的文字材料與形象的視覺材料和諧統一起來,學生心目中有了美好的春天,既潛移默化的培養了愛美欣賞美的情趣,讓學生給插圖配文字解說也就手到擒來了。
本段文句優美,是學生學習遣詞造句的好材料,在學生反復品讀后,我便啟發學生體會并學習運用。如“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一句,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回憶農村趕集或節日商場的盛況: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集市,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一派熱鬧景象,學生很自然感悟到這里作者是運用比喻手法突出春天花開草長,萬木齊發的景象,充滿熱鬧歡快氣氛。
4、設疑解惑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鼓勵學生勤發問,多發問,對加深文章理解是很有幫助的,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本段中,學生提出了一個很有研討價值的問題: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筆墨寫春天的美景?
經過小組熱烈的討論,大家集思廣益,終于明白:作者描繪春的絢麗,是在交代燕子活動的時間與環境,春天本是生機勃勃的,而燕子更為春光增添了生機。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節課的實際內容,利用文本優美的語言形式,安排學生進行仿寫,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在筆下描繪出來。此環節作為作業的形式布置下去。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的原則是簡潔,概括,重點突出,形式美觀大方,據此原則,設計時,我主要突出了燕子的三個外形特點,看上去一目了然。
羽毛——烏黑光亮
翅膀——俊俏輕快 活潑機靈
尾巴——剪刀似的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并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艷、波光粼粼”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4、通過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的有關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fiash課件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歌曲欣賞《小燕子》,說說聽這首歌的感受。(出示課件)
2、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請學生觀察燕子的樣子,抓住它的特點說說燕子。
3、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怎樣來寫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來學1、燕子。
教學生字“燕”,“燕”是個象形字,“廿”是燕子的頭,“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點底是攤子的尾巴。
在寫“燕”的時候各部分要緊湊。學生用鋼筆在書上描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的讀音 2、掌握生字的寫法。(課件出示,并指導書寫)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錯讀,不破詞破句。
(1)學生讀課文。
(2)學生對照要求進行評價。
4、交流:課文主要寫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課件)出示燕子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燕子的外形。
2、自由讀課文,想想從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學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結合交流板書:羽毛 烏黑發亮
翅膀 俊俏輕快
尾巴 剪刀似的
5、指導朗讀
(1)激發情感
看多媒體:面對這么機靈的燕子,這么可愛的燕子,你愿盡情地夸獎它嗎?讓我們贊美的語氣讀。
(2)自由朗讀。
(3)指名試讀、齊讀。
6、指導背誦。
(1)學生說該怎樣背?
(2)看板書練習背誦。
6、說說這一段的意思。
四、指導寫字。
五:作業。
1、抄寫詞語三遍。
2、朗讀課文。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還有一個( )的尾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課文第一段。
2、說說從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詞語畫出來,圈出具體描述的詞語。
2、學生交流。
結合理解“趕集”、“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4、重點品味:(并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
(1)春天是個熱鬧、色彩斑斕的季節。
請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在書上用橫線劃出所寫的景物,用曲線劃出景物的特點)
學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為什么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3)出示填空題。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著,毛毛細雨從天上下來。千萬條柔柳( )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 )似的聚攏來,形成了( )的春天。
學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體會作者用詞的正確性。
讀好上面的一段話。
(4)從這段中還知道了什么?
(燕子為春天增添了生機)
讀好最后一句話。
5、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想想用怎樣的語氣讀。
(2)指名讀,評議。
(3)看這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齊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
(1)請學生說說怎樣來背。
(2)學生試背
(3)齊背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學生自讀課文,從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讀課文燕子飛行給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的?
4、學生交流。
5、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快?為什么能體會到?
(“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飛行動作的優美。)
(“唧”是叫聲,只短短的一聲一從這飛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6、朗讀有關句子。
7、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輕?為什么能體會到?
(偶而、沾、小圓暈)
理解:小圓暈
作者為什么說是小圓暈呢?
相機理解“偶爾”并用“偶爾”造句。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8、朗讀有關句子。
9、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
10、指導背誦。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學生質疑。
3、理解詞句:“五線譜”、“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體燕子的休息。(動態和靜態)
6、感情朗讀。
7、指導背誦。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燕子什么地方可愛?春天美在哪里?
六、鞏固練習:(課件)
1、組詞: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3、造句。
偶爾――-
活潑―――
4、仿造描寫燕子外形的寫法,寫一種小動物。
外形 活潑機靈
板書: 燕子 趕來
飛行 輕、快
休息 音符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8
資料庫:(相關知識)
鄭振鐸(1899~1958)我國現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原籍福建省長樂縣,生在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同時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上海大學教師,《公理日報》主編,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后歷任北京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世界文庫》主編,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與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主編《民主周刊》,1949年后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1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翌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
我會學:(預習要求)
1 預習課文。自由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句子讀通,文章讀順。
2 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和段落。
3 畫出難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4 通過預習,了解作者筆下的燕子是什么樣的?它的活動特點是什么?
我思考:
老師提問: 靜景和動景的刻畫很有特色,這是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有效途徑.
我的疑問:作者寫的燕子為什么只有尾巴和翅膀,它的腹部和爪子呢?
我過關:(基礎知識練習)
一.根據課文填空。
1.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加上( )尾巴,湊成了( )的小燕子。 這段話的描寫順序是從 到 又到 ,依次寫了燕子的 、 、 ,寫出了燕子外形 的特點。
2.“才下過幾陣( )的細雨。微風吹拂著( )的柳絲。( )的草,( )的葉,( )的花,都像( )聚攏來,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 ),為春光( )了許多生機。” 這段話寫的是 ,先寫 ,接著寫 ,然后寫 ,最后寫 。
3.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 )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 )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 )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 )開去。 這段話是寫燕子 。燕子的飛行姿勢是 ( ),說明燕子( ),飛起來自由自在; 寫了燕子飛得快; 寫出了燕子飛行時的歡快。
4.幾對燕子( )了,( )在電線上,( )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 ),多么像( )。停著的燕子成了( ),譜出一支( )的春天的贊歌。 這句話把天空比作-------- ,把電線比作----------,把燕子比作--------------,表達了作者熱愛 的思想感情
二、在里填上合適的量詞。
一( )羽毛 一( )翅膀 一( )鳴叫 一( )尾巴
一( )春雨 一( )細線 一( )歌曲 一( )柳樹
三、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了。
1、春寒料峭,路旁的野花開放了。
2、一場春雨后,嫩綠的小草從松軟的泥土里長出來了。
我收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9
1、出示例句“有的橫掠過湖面,……“掠”字好在什么地方?(明確什么樣的詞稱作好詞)
2、自己再尋找一些用得好的詞語。想一想為什么用得好?(提示學生可從學過的課文中尋找)
3、四人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四、指導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再回顧課文的脈絡,點撥作者的`觀察寫作方法。(由近到遠,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飛行到停歇的順序)
2、指點背誦方法。背誦本課,可以按照課文的脈絡來背誦,記住每段話中描寫的先后順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潑可愛的燕子的順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細雨、微風、柳絲、草、花到燕子的順序背誦。
3、自由背誦。
五、積累語言練習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布置作業
1、鼓勵學生在課外再摘抄一些描寫春光的句予。
2、背熟課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0
師:同學們認識我嗎?
眾生:認識,您是宋老師。
師:在馬路上能認識老師嗎?(生點頭)那么你們是怎么從這么多人之中認出老師的?
生:因為我看過您,您和別人長的不一樣,我記住了您的樣子。
師:對,因為你們平時觀察過老師,并記住了我外貌特點所以不會認錯了。我們平時觀察周圍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抓特點。你們會抓特點觀察事物嗎?(生點頭)我來來試試你們的眼力。老師帶來一幅畫,猜猜是什么季節,看誰最先搶先說出來。(師出示一幅描繪春天的圖畫)
眾生:(搶答)春天。
師:好眼力!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這幅畫上畫了剛剛發芽的柳樹,所以我看出是春天。
生:另外,畫上還有正盛開的桃花,草是談綠色的,通過這些特點我們也看出是春天。
師:觀察事物一方面要抓特點。另外還好要按一定順序觀察,這樣才能看得細,品出其中美的神韻。這回同學們在仔細地按照一定順序看一看,品品畫中的美景。
(生觀察討論)
師:你看到了什么?按你剛才看的順序說一說。
生:春天到了,莊稼長出了小芽,小草變綠了,小溪里的水嘩嘩地流著。柳樹的枝條變綠了,桃樹的枝頭開滿了紅色的小花。藍天上飄著雪白的云朵。
生:春天來了!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大地更美了。桃花紅了,柳樹綠了;清清的河水泛起了波紋;小草也探出了綠色的頭,田野里的莊稼發出了嫩芽,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你們看得真細,說得也好。同學們會觀察欣賞美的事物,那么怎樣把你感受的美與別人共享,也就是表達出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看這幅圖學習一篇課文。
(師板書小燕子)
師: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發現或疑惑?
生:我們今天看圖學文是“燕子”可老師拿的畫中沒有燕子。
生;我也有同樣的疑問,畫上沒有燕子,燕子到底什么樣?
生:看了課題和圖畫我在想春天和燕子有什么關系?
生:春天這么美,作者是怎樣寫的?
(生質疑,教師歸納板書)
師:老師給同學們拿來的是一幅未完成的畫。老師覺得燕子太可愛、太有靈性了,怎么也畫不好,一會你們參照課文內容和提供的圖片幫老師畫只小燕子好嗎?我選幾只最漂亮的帖在畫上。
眾生:(興奮地)好!
師:剛才老師把同學們的想法歸納成四個問題,我們把要解決的問題排排序。
(生議論教師在提出問題上標上序號)
師:問題出來了,大家讀課文先自己試著解決好嗎?如果你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可以小組討論,如果小組都不明白可以派代表寫在黑板上,請其他小組同學幫助解決。
(生小組自學、討論、質疑)
……
師:最漂亮的小燕子我們選出來了,可是他們應該在畫中哪呢?按照書中的語句給他們找位置。
(生讀書中語句,老師帖畫:天空中、稻田上、柳樹下、湖面上、電線上)
師:現在看看這幅畫完美嗎?
生:老師,我覺得現在這幅畫是完整的的畫了。
師:畫是美的,可我覺得他是一幅沒有生命的畫,而文章寫的是活生生的小燕子,我們也讓畫動起來好嗎?
生:(興奮地)我們來扮演燕子讓他們動起來,我先扮演一只。
師:(示范)我是一只成熟勇敢、驕傲的老燕子。我渴望自由,我向往藍天和白云,看我的翅膀用力一拍,身子輕輕一斜,便飛得無影無蹤。你們能學著老燕子的樣子,也能表演一下嗎?自己先試一試。
生:我是一只聰明活潑的小燕子。看,我一會兒掠過天空,一會兒飛過稻田,一會兒輕輕擦過湖面,觀賞湖中嬉戲的小魚。
生:我是一只漂亮的小燕子。看我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一樣的尾巴多么討人喜歡。我有時飛累了便落在電線上梳梳羽毛,理理頭發。
評析:
1、教師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入手,激發學生閱讀動機,再到組織學生自讀交流,整個教學過程 中教師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
2、教師巧妙地引發了學生提出問題,但不是就問題而解決問題,而是通過討論、整理、歸納問題,使問題有價值,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自主解決。
3、注重了閱讀的實踐。通過角色的表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體現了課程的人文精神。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教具:投影、小黑板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3、朗讀課文。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
對。它就是燕子。請同學們看圖,(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角。(板書:1、燕子)
二、教授方法,識記生字。
1、讀生字組詞,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俊俏—(俏麗)聚攏—(聚集)
生機—(生氣)掠過—(拂過)反義詞:
偶爾—(經常)增添—(減少)
俊俏—(丑陋)機靈—(死板)
三、復現鞏固,整體識記。
組詞。
俊俏攏拂倦
峻悄籠佛卷
駿稍壟沸圈
符譜沾添奏
附普粘填湊
四、指導書寫,培養習慣。
1、“燕”上半部分不是草字頭
“聚”下半部分不是水
“稻”與禾有關指導書寫
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積累句子。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
2、按一定順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遠到近、由近到遠)說說圖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畫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圖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充分討論之后,再讓學生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鼓勵學生把自己從圖中感知到的內容和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景色聯系起來描述,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和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小聲讀書,促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是以燕子為線索進行記敘的,具體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燕子的飛行特點和燕子停歇的順序來觀察和描寫燕子的。
三、品讀賞讀,深入領悟。
(一)學習第一段。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一段。
學生朗讀的同時,其他同學思考:課文描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么寫到什么?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弄清楚了這一部分的敘述順序。
(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點,先寫了燕子烏黑光亮的羽毛,又寫了燕子輕快的翅膀,最后寫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這幾部分連到一起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些描寫突出了小燕子與眾不同的形象。)
學生分析到這里就很不錯了,但是教師一定要明確告訴學生這就是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順序。課文先寫了整體:一身烏黑的羽毛;再寫局部:輕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體:湊成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你認為這一段中哪些詞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這些詞用得好,因為它們寫出了燕子外形的美麗。)
(板書: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
這些詞語的確很優美,朗讀的時候語調要柔和一些,聲音要輕一些。應該怎樣讀呢?請同學們自己體會,同時想一想這句話在全段起什么作用?為什么說“湊”成了小燕子?
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這樣思考:羽毛是美的、翅
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們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學生能夠由此發散思維,得出正確的答案。
(最后一句話在這一段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湊”是幾個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這句話中非常形象生動。)
(板書:湊成燕子)
到此為止,同學們對小燕子有了一個總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與書上的語言相比較,你認為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同學們可以把兩個句子比較著讀讀,哪句好一看就會明白。很明顯書上的句子寫得好,因為它更形象、生動、具體,給人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覺。實際上“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句話既是前面內容的總結又是下面內容的總起,它承上啟下,引出下文。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
(板書:活潑機靈)
(二)學習第二段。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主要詞語畫下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請同學們齊讀第二段,體會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這樣一段話:“才下過幾陣雨。風吹拂著柳絲。草、葉、花聚攏來,形成了春天。”請同學們將課文上寫的和小黑板上的內容相比較,討論哪句話寫得更好。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兩句話對比著朗讀,促使學生自己分辨。教師也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著小黑板上的雨、風、柳絲、草、葉、花等,提問什么樣的雨、什么樣的風、什么樣的柔柳、什么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內容就顯得很干巴巴的了。
“雨”前面加上“細”而且是“蒙蒙細雨”,這樣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比單純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過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里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比喻句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板書:趕集)
在這百花爭艷的季節里,小燕子也趕來了,為什么說“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指導學生理解“生趣”一詞,很有生氣,很有情趣。因為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很招人喜愛了,現在小燕子又飛來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說是“增添了生趣”。
(板書:生趣)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學們可以把這段話分成四個層次來背誦: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寫微風吹拂著柔柳;第三句寫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教師小結第二段: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為春天增添了什么樣的生趣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認真看書上是怎樣寫的,然后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飛行的特點。
(快、美)
課文中哪些詞寫出了燕子是怎樣飛行的。
找同學回答,教師抓住重點詞板書。
(板書:掠、叫、飛、橫掠、沾)
填空,練習背誦,并用彩筆畫出哪些詞表現了燕子飛得快、飛得美。體會這些自由飛翔的美麗的小燕子為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過,唧唧地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過湖面,尾尖偶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開去。
(四)學習第四段。
上一段描寫了燕子飛行的美,實際上燕子停歇時同樣很美。請同學們觀察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個情景像什么?(出示相關圖片)
提示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觀察,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問題。
(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為什么說“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這個“落”字用“停”來代替好不好?
(不好。因為“落”字把燕子從高處到低處,伶俐輕巧的動作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板書:落)
教師指導學生體會為什么要把電線描寫成“幾痕細線”“像五線譜”,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然后讓學生談對“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的理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藍天作襯,電線作譜,小燕子是跳動的音符,從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板書:幾痕五線譜音符贊歌)齊讀第四段,試著背誦。
四、積累語言,嘗試運用。
1、總結全文,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里飛來,從燕子飛行的美,動態美;寫到燕子停歇的美,靜態美。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才更美麗,也更有生趣,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充滿活力。課文的字里行間都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書:動態美靜態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板書背誦課文。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內容生動形象,感情色彩濃厚。教學時要不斷地指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作業:必做:上冊
板書設計:
1、燕子外形飛行停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2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主動探究,團結合作,提高欣賞閱讀及口語交際能力,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錄音播放《小燕子》,全體同學跟著哼唱。
(二)圖文結合,體會小燕子的外形特點。
1、自由說說對小燕子的了解。
2、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小燕子外形特點的句子。
3、全班學生齊讀。
4、對比讀,體會形容詞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點)
(1)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語調輕快,流露喜歡之情)
(三)學習燕子的飛行,體會動態美,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
1、師導入:眾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飛行,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機勃勃。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認真地體會。
2、教師提供導學提綱,學生自由讀文,反復吟詠體會。
(1)文中具體寫了燕子的幾種飛行姿勢?
(2)文中有什么詞將它們聯系在一起?這說明了什么?
(3)用"·"標出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詞語,想作者用得好嗎?
(4)讀文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用畫出你認為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3、逐題反饋,欣賞佳句。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并熟讀成誦。
(四)學習燕子的停歇部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中心。
1、教師一邊板畫一邊說:燕子在春光中飛來飛去,累了就落在電線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批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逐題反饋。
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
"落"寫出了小燕子的輕盈、迅速。
"痕"使得細線更具美感,遠望去就像什么從天上飛過留下的痕跡。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良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比喻手法的運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動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電線比作五線譜,更具體地寫出了遠看燕子、電線的特點。
含義深刻的句子。
"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天的贊歌"是指贊頌萬物復蘇、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過的歌曲。這句話以想象點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繪小燕子,贊美像征生機、活力的春天,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1、總結文章的內容。
2、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在寫作上有何啟發和收獲。
(要求學生各抒己見)
3、教師歸納總結。
(1)點面結合。
(2)動靜結合。
(3)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及動詞運用準確。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3
一、設計理念: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編排上強化了導語的導學功能,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采取”小學語文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的模式,將全組課文放在單元主題的大環境下去學:先通過導讀課整體感知單元內容,再分別從4篇課文中體驗不同角度,不同季節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過單元總結課整體感悟,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有的放矢,省時高效。因為《燕子》是精讀課文,因此教學中,要處處體現出精讀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讀中感悟。
二、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自學字詞
1.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將學生引入本課的學習情境之中,激起學生自學生字生詞的欲望。
2.板書課題《燕子》,指導書寫“燕”字。
3.自讀課文,勾勾畫畫,自學生字詞。
4.交流匯報學習字詞的情況。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字詞的學習、掌握還需教師在課堂上進一步引導,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學習字詞的時間,適時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才能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把字詞學好學會。為理解課文內容打基礎。)
(二)設境激趣,讀通課文
設立比賽的機制,鼓勵學生讀通課文。
(設計意圖:在學會字詞,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很有必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課文,可以為下一環節的品讀感悟做好準備。)
(三)默讀感悟,小組探究
1.老師引導學生由讀通課文進入到下一個自讀感悟的環節,提出要求,提示學生拿起筆,邊讀書邊勾畫邊思考。
2.學生讀完,小組交流匯報學習所得,互相啟發,進一步探究。
(設計意圖: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學習也是一樣。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根據老師的引導去自讀自悟,充分的思考,到學習課文的時候,他們就有話可說了。這就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且在不斷的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師小結學習情況,制造懸念,激發學生下節課的學習欲望。
(第二課時)
(一)匯報收獲,研讀課文
1.過渡語引入。
2.學生匯報學習收獲,匯報前教師提示學生要按一定的順序匯報。
3.在學生匯報的同時,研讀課文重點語句。
⑴研讀第一自然段。
A.用課件展示小燕子。
B.用縮句、擴句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小燕子的方法。
C.通過設疑促思,來感悟作者突出小燕子特點的寫法。
D.用感悟詞語、體驗朗讀感悟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⑵研讀第二自然段。
A.引導想象春天的景色,課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讀長句“微風吹拂著……柳絲”采取縮句擴句的方式讓同學理解句子意思,并學習把句子寫優美寫完整的方法。
C.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趕集”的意思,體會打比方的句子的妙處,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萬物萌生的繁榮景象。
D.課件動畫出示小燕子,引導學生體會小燕子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導朗讀。
⑶研讀第三自然段。
A.學生匯報小燕子出現的位置,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出現小燕子。
B.賞析“斜”、“掠”、“沾”等詞的妙用。
C.師生扮演小燕子,展示課文中對飛翔的小燕子的描寫,拓展聯系想象說話。
D.想象畫面,指導朗讀,通過讀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⑷研讀第四自然段。
A.課件出示五線譜的圖案,引導學生想象燕子停歇圖。
B.賞析“痕”的妙用。
C.引導學生體會打比方的妙用,學習作者表達的方法。
D.啟發想象,小燕子在電線上說什么了?
E.理解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F.美讀感悟。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閱讀、感悟后,就會感覺有好多話要說出來,希望老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因此,營造自學思考和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并精心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穿插進預設的教學方案,使師與生、生與生融為一體,共創和諧。)
(二)品讀課文,升華情感
創境激情,引導品讀,升華情感。
(設計意圖:有位名師說過:理解了再讀,就更有味兒了。的確如此,等學生們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后,再導讀,學生的情感就會與文本、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就會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借助朗讀,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水到渠成。)
(三)賞讀課文,指導背誦
1.配樂朗讀,享受美文的熏陶。
2.激情引讀,指導背誦。
3.集體背誦,抒發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設計意圖:課后練習題中有一題,要求學生要把課文背下來。現實教學中,有不少老師把背誦課文的練習留到課下去完成,結果有的同學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沒有給學生創設情境,沒有教給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他們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因此,把背誦放到課堂上來完成,讓學生學會背誦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資料,課外拓展
1.關于寫燕子的文章,關于燕子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去查找來與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小燕子,別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說說。
(設計意圖:語文課就要有大語文的觀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再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感覺處處皆語文,語文即生活。)
(五)布置作業,鞏固知識
1.抄寫好詞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子》為題寫一篇小練筆(選做)
3.仿照自己喜歡的段落,寫一段話。(選做)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有的停在了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
二、設計理念
這節課第三、第四自然段是重點,所以教學時,讀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都讓學生邊讀邊想,燕子是怎樣為春光增添生趣的。學習第三自然段可引導學生議一議燕子的動作“斜著身子”、“掠過”、“橫掠”、“沾”等,領悟燕子飛行時的輕快、靈活,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理解“暈”的意思,再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欣賞。第四自然段圖文結合,以讀代講,在讀中想象燕子與春天的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理解“五線譜”、“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的比喻意義,領悟課文“意”、“像”結合的恰當與巧妙。
三、教學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準備
教材資料PPT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學了燕子這一課,讓我們回一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燕子的特點。
2、學生匯報,師隨機板書
羽毛——烏黑發亮翅膀——俊俏輕快尾巴——剪刀似的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燕子這篇課文。
(二)學習課文。
1、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
詞語。
(2)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外形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了一種美感,有助于學生體會春天的美,并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3)欣賞教學光盤中本段描繪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美的情感。
(4)指導感情朗讀
2、探究第三自然段
(1)按課文內容說一說
(2)展開合理想象,想一想鳥兒具體的“掠”“沾”的姿勢和叫聲。
這一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飛到想象的自由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同步發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3、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句。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辨析“幾痕”和“幾根”
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利用課件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了然。
(3)以讀代講理解最后一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全文
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全文,可促進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可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華。
(四)拓展閱讀
《春天的聯想》 《荷塘》 《打翻了》
《春水》
(五)快樂閱讀
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想象一下,寫成一篇小短文。
板書設計:
羽毛——烏黑發亮
外形美翅膀——俊俏輕快(活潑機靈)
尾巴——剪刀似的春光美
細雨微風拂柳絲
青草綠葉襯鮮花
飛行美——
輕快敏捷停歇美——春天的贊歌
《燕子》教學反思
3月5日下午,我們小語低段的老師進行了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經過大家的努力,我順利地上完了三年級語文上冊1《燕子》這一課,下面就這一課,談一下我的課后感想。
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過“斜、掠、沾”等幾個動詞十分準確傳神地寫出了燕子優美的飛行姿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動詞反復咀嚼體會,感悟燕子飛行時的優美姿態。“斜”字寫出了燕子飛行時的什么?從“斜著”、“掠過”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學生通過讀句子生動、形象的描述令我和學生們贊嘆不已。那么“沾”在這里應作什么講?能換個詞嗎?(貼)那作者為什么不用“貼”而要用“沾”字呢?通過演示、品味,學生感悟到了“沾”字十分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行之輕,體會到了作者用詞之精確,同時學生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也深深地體會到了燕子飛行時姿態的優美。學生領悟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增加領悟的效果。
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桿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啟發學生想象:通過課件,觀察圖片,再閉上眼想象,然后用換詞(把“痕”換成“條”或“根”)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這一課雖然有很多優點,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個別過渡銜接不夠流暢。
第二自然段句子理解不夠透徹。提問題過于散、碎。
如:春天都有哪些景物聚攏在一起了?
燕子飛行都有哪些特點?這樣一問,孩子們就很容易地抓住這些特點來回答問題了。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5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困擾了一代又一代的語文教育工作者,也同樣困在擾著我。每次拿到教材我總想著自己如何教好他,卻忽略了學生該學到些什么。因此,雖然每次備課前,我都充分查閱了一些背景資料,并認真設計了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然而,并沒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
其間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自己如此盡力卻沒有取得意想的效果?讀了《語文課程標準》:“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一直認為,我是教師,我要盡我的知識和才能來教導學生,引導學生進入我為他們精心設計的美妙世界。然而我錯了,大大的錯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是教師的事!老師不應越俎代庖。教師所能做的,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各自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學習,是讓他們主動地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被動地跟在教師后面,既不情愿,又沒有積極性。我想這也就是我上課失敗的根本原因。《語文課程標準》讓我深深地理解了“教師的作用是導而不是教”這句話。教就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的主觀思想來控制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只是被動地不情愿地跟在教師后面;導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學習,教師只是幫助引導他們展開學習而已。例,今天在學習《燕子》第一自然段時,我總覺得不能光停留在燕子的活潑機靈上,似乎還應以此教材為契機,讓學生了解如何介紹小動物外形的一些常識。因此,在上課前,我先讓學生觀察翠鳥圖半分鐘,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印象,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找到了爪子、羽毛、嘴巴這幾處。緊接著,我再讓學生讀讀文中的話,學生又明白了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寫。整個過程,我沒做任何暗示,但學生似乎早已知曉。在此基礎上,我出示課題《燕子》,直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沒想到,這時,我的學生們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學得是那么投入,這正是我所求!
課后,我讓學生選一小動物說說他的外形特點,并以比賽的形式評出優勝,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我想,這也許比直接分析從哪幾方面介紹燕子的外形特點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吧。
因此我覺得,在現代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教什么和怎么教轉變為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怎樣才能最有效地幫助引導他們展開學習,從而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體會燕子為春光增添的生機,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及抓住特點描寫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段,感悟燕子的可愛、春景的美麗,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趣入題,整體感知
(一)出示課件,兒歌引趣。師述:歌曲中的小燕子是可愛的,
春天是美麗的。那么作者是怎樣描寫燕子的,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共同來領略燕子的風采。板書課題。
(二)播放配樂課文朗誦,整體感知。師問: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燕子怎樣的特點?
(板書:外形 飛行 停歇)
二、精讀課文,品析感悟
(一)圖文對照,感受燕子的形象美。
師述: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了解燕子的外形特點,感受燕子形態的
可愛、美麗。(板書:美)
1、出示課件(燕子圖),指導觀察。師問:我們可以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燕子?
2、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燕子的外形的?這一自然段中,運用了哪些詞語寫出了燕子的外形美?用一個詞來概括燕子外形的特點。
(板書:活潑機靈)
3、指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美。
(1)讀一讀,比較一下,再說說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①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②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課文上寫得好。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點,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了燕子的形象美。)
(2)想一想,體會“湊”字的妙用。
“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個分句在全句中起什么作用?如果不用“湊”字,能用哪些詞?哪個好?
(引導學生反復品味比較悟出:唯有“湊”概括了前三個分句,起總鎖上文的作用。“湊”字用得準確、生動)。 4、指導感情朗讀并背誦第一自然段。師述:作者筆下的燕子如此美麗動人,那他對燕子賦予了怎樣的情感?(喜愛)請同學們帶著喜愛的情感讀背第一自然段。
(二)圖文對照,感受燕子的飛行美。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每只燕子后,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說圖中燕子的活動情況。
2、(出示課件)填空后,回答問題: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 )在天空中( ),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這段話抓住了燕子飛行的什么特點?請分析。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掠”“沾”等詞的妙用。掠:輕輕擦或拂過,有一閃而過的意思;沾:輕微地在水面上蹭了一下,體現了燕子飛行輕快的特點。)
(板書:斜身掠過天空 橫掠過湖面)
3、同桌同學互相欣賞對方的朗讀并背誦。
(三)圖文對照,感受燕子停歇時的靜態美。
1、聽課文朗讀。討論:你覺得本段中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2、重點指導學生體會下面帶點的字:
(1)幾只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
(2)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
(3)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3、思考:“燕子停歇圖”怎么會“像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課文以藍天作襯、細線作譜、燕子作音符展現了一個自然天成的曲譜。作者由此聯想到燕子停歇時是靜止的音符,當它飛行時是發出美妙樂曲的音樂,所以說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板書:譜出贊歌)
4、師述:同學們停歇時的燕子美嗎?(板書:美)那就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吧。
(四)圖文對照,感受大自然的美。
1、出示課件(書上的彩圖),指導學生觀圖、說圖。想想你將按什么順序觀察這幅圖?請同學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畫面描述出來。
2、圖文對照,自學第二自然段:
(1)畫出最能突出春天美的特點的一個詞。
(2)這一段寫了哪些景物來突出這一特點?
(3)請把描寫這些景物的詞語畫出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4)比較下列句子與書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哪句好,說出理由。
①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競相開放了。
②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5)思考:假如這一自然段中沒有寫燕子趕來,會有什么感覺?
(板書:趕來添美 增添生機)
3、教師小結:多么美好的春天啊!萬物復蘇,萬物生長,這時,小燕子又趕來了,加入這個“盛會”,使春天更加光彩奪目。燕子的到來,使這幅春景圖更加美好。
4、帶著對春天和小燕子的喜愛之情,齊聲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升華感情,總結全文
(一)作者借描繪燕子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贊美燕子、春天 熱愛大自然)
(二)自由朗讀課文。同學們最喜歡哪一段就讀、背哪一段。
四、拓展訓練,學以致用
(一)仿照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抓住特點寫一種小動物的外形。
(二)“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寫成一段短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 篇17
作者:岱山實驗學校(小學部)姜艷琰 轉貼自:岱山實驗學校(小學部) 點擊數:184
從《燕子》一課談語文課的生成
岱山實驗學校(小學部)姜艷琰
案例:
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自然段,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生自讀,師到小組中與生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生1:“我特別喜歡這一句: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就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燕子像個調皮的孩子在戲水。”
生2:“我也覺得燕子很調皮。我補充可能它看到這么美的春光心里太高興了。”
生3:是的,你瞧,給它一沾,沾是一個很細小的動作,而湖面卻發生了變化,小圓暈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多美呀!其實是擴散開去,可作者用了“蕩漾”,似乎小河也是開心的。我覺得這個詞用的很好。
師:是的,這個‘蕩’用的真好,那燕子只蕩出了一個小圓暈嗎?還蕩出了什么?
生:蕩走了冬爺爺。
師:你想得真有新意,如果你能把怎樣的冬爺爺也表達出來會更好。”
生1:(略一思索):蕩走了沉睡的冬爺爺。
生2:蕩醒了冬眠的青蛙。
生3:蕩綠了湖邊溫柔的柳樹。
生4:蕩出了一個光彩奪目的春天。
這是我校韓梅亞老師執教的《燕子》一課的教學片斷。聽了之后,感觸頗多。課堂教學從生命的角度講應該成為對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的成全。而課堂的真實推進與最終結果是很難被規約與計劃的,更多的是由課的具體進行狀態以及教師當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課堂有一個生成的過程。課堂教學需要我們更多地關注它的生成性。可關注些什么?語文課究竟需生成些什么?這是一直困擾于心的問題。韓老師的課恰好讓我看到了迷途中的燈火,我想就《燕子》一課談談語文課的生成。
一、 語文課要關注語言的生成。
這是語文課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性,是語文姓什么的歸屬。語文是語言的藝術,語文教學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大綱語)韓老師這堂課最為亮眼的一點便是關注了語言的生成,至少體現了這樣三個層次:
1、讓學生自由閱讀文本,選擇你喜歡的內容說說你的感受。這是讓學生與文本來一次親密地接觸,自己感受語言的魅力,是語言生成的基礎。語言重在自悟,“學生學習語言的直接感知以積累為主,理應讓他們品嘗到課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第三者太多的解說。”
2、交流討論階段,學生不是簡單地重現課文內容,而是展示了自己的理解感受,而生生間交流中的互相補充又產生了新的語言生成。這是對他人語言的吸收與納入。語文教學是要促使每一位學生發現、感受和表達語言之美,豐富的課堂生成不僅需要激發,更重要的是利用,是引導學生感受課堂中的語言、努力領略教材與課堂中的語言之美,并在課堂的自我表達中不斷改造和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將整個課堂作為學習的對象,使課堂中的聽說讀寫都散發著語言藝術的氣息。這是語言生成的途徑。
3、教師的引導、點拔。教師看似無心插柳似的隨意一問“這小圓暈還蕩出了什么?”卻收到了柳成蔭的效果。其實這正是教師的匠心所在,看似簡單卻是我們常常被忽略的,所想不到的,也是此課堂最為亮麗的一筆華彩。前兩個層次可以說目前大多數的語文課都在這么進行,都重視了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學生光有自己的獨特感受夠了嗎?只停留在自己的獨特感悟上那么課堂的提高體現在哪里,僅在同學的交流補充上嗎?那老師的主導又在哪里?就是一些肯定連否定都不敢輕易的評價上嗎?有位數學教師在聽了語文課后說語文課就是讓學生先讀讀,然后說說,最后寫寫,數學老師也可以上。這話盡管不客觀,但至少道出了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忽略了語言生成的點,忽視了學生學習目標的指向性。我們在珍視學生表達獨特感受的同時忘了語文還應使學生獲得完美表達的語言形式,將自己的人生感悟與期望展現出來。而韓老師的課:
首先關注了語言生成的點。這一提問其實是教師在考慮到學生學情后精心設計的一個細節。經這一“蕩”使學生明白除了文中的寫法還可以這樣運用,語言的靈活性、語言的遷移內化都在這一“蕩”中得以體現、得以完成。而這一“蕩”又并非脫離文本為運用而運用,而是通過它更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可謂一“蕩”牽全文。這正是設計的精妙。
其次,關注了語言生成的時機。語言生成要在學生有情感和內容的積淀后產生,這就要關注時機,過早了學生茫然無序,過晚了學生無所觸動。韓老師在學生自悟到春光的美好與生機,悟到“蕩漾”的語言神韻后,適機地一問,學生有了前面的鋪墊自然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思維頓現與靈感。
再者關注了語言生成的質量。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會表達,還要培養學生表達生動。當學生說“蕩走了冬爺爺”后,老師馬上提示“你想得真有新意,如果你能把怎樣的冬爺爺也表達出來會更好。”學生略一思索說“蕩走了沉睡的冬爺爺。”此后發言的同學紛紛力求把自己的話說得生動、形象。
不管哪一類課文,閱讀教學必須以學習語言為核心,任何訓練應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認真地鉆研教材,自身要有良好的語感,要抓住語言生成的點,使學生在語文課中得到更多的語言實踐,除積累外,有更多的內化與運用。
二、語文課要關注思維的生成。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從這一點看關注語言的生成自然也應關注思維的生成,同時思維的提高又促進了語言的發展。韓老師的課中先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學生的讀建立文本在學生頭腦中的表象,喚起聯想。這是關注思維的形象生成。語言藝術的魅力之一就于它能讓人借助文字產生聯想,建立意象,達到情感的共鳴,即語言的意韻美。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品味出這語言的形象感。
而課堂設計的簡化,請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則是關注了學生思維生成的寬度。讓學生有一個寬泛的思維空間,有充分的選擇余地,可以引發學生參與討論。正因如此,才有了交流時的互相補充,才有了思維的碰撞,有了新的課堂生成。
當學生悟到“蕩漾”之妙時,教師當時的點拔則是關注了思維生成的深度。學生只悟到它的表面,停留在文本的解讀,而教師則把思維引向了深入,深入到語言的運用。同時一個“蕩”激起的是對春光美的再次描畫,關注了思維的整體性。
三、語文課要關注人文情感的生成。
語文課程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理解他人,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知道他人也有痛苦、苦悶、壓抑、欣喜,培養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價值觀,打下扎實的精神底子。這就是第一范文的隱性生成。它貫穿著課堂的整個過程,不容分割。在這堂課中,開放的課堂、開放的心理使師生間達到了零距離的交融。教師始終關注著學生學情的健康推進,全心投入課堂,用心傾聽學生的獨特見解,即時評價。這是對學生生命的尊重。而課堂中師生間、生生間對話形態的建立又使師生、生生在學習中互相欣賞,這種欣賞滿足了人的精神需要。這樣的課堂喚起了學生自主、積極地投入學生,呈現出一種生命的涌動,流淌著生命的血液。
寫到此,我又感到語文教學的艱難。在一個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有很好的語文素養,有敏銳的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有豐富的情感,有機敏的課堂組織能力與教學機智,而這些我都具備了嗎?關注課堂的生成還有一點便是要關注教師自身的提高,關注學生的發展也要促成教師自身的生成啊!
課堂教學需要我們更多地關注它的生成性。可關注些什么?語文課究竟需生成些什么?我想就韓梅亞老師執教的《燕子》一課談談語文課的生成。
一、語文課要關注語言的生成。
語文是語言的藝術,語文教學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韓老師的課首先關注了語言生成的點。其次,關注了語言生成的時機。再者關注了語言生成的質量。
二、語文課要關注思維的生成。
韓老師的課中先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學生的讀建立文本在學生頭腦中的表象,喚起聯想。這是關注思維的形象生成。而課堂設計的簡化,請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則是關注了學生思維生成的寬度。當學生悟到“蕩漾”之妙時,教師當時的點拔則是關注了思維生成的深度。
三、語文課要關注人文情感的生成。
語文課程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理解他人,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知道他人也有痛苦、苦悶、壓抑、欣喜,培養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價值觀,打下扎實的精神底子。這就是第一范文的隱性生成。
省陶研論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