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兩則》教案(精選16篇)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本學期學習的文言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領悟其中的道理,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外收集喜歡的文言文,準備交流。
2、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激趣
1、師談話: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國安邦;用之于軍事,可以百戰百勝;用之于藝術,可以美輪美奐;用之于個人,可以修身養性……我們從小就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
2、(屏幕顯示:詩詞等)這個學期,我們在語文課上學到了哪些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呢?
二、溫故知新,復習課內文言文
1、談談對文言文的認識:
師小結:文言文,言簡意賅,瑯瑯上口,便于傳誦,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2、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回顧本學期學習了哪些文言文。
4、小組合作,復習文言文。師提示:朗讀,釋義,明理,背誦
5、小組匯報。注意生生互動,讀得充分,入情,有韻味。形式多樣
三、歸納學習方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溫故而知新 ……
四、拓展延伸,交流課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滿哲理,飽含人生經驗的語言,能使我們陶冶情操,充實文化底蘊。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們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各小組交流課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組上臺,幻燈展示收集的文言文,匯報自學收獲。
小結:同學們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輪美奐。因為時間關系,還有很多妙文我們來不及看,同學們可以下課后繼續交流。
五、總結。
板書設計:(略)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寫4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注釋,聯系上下文,了解課文內容。
3.體會到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學習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兩小兒辯日》中兩小兒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穿越時空去與一位古代的偉人對話,他就是孟子。誰能說說你對孟子的了解。(生舉手答)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弈》。
(板書課題:學弈)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你們知道“學弈”是干什么嗎?(學下圍棋)你們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釋)對,看注釋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有疑問的地方可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讀課文,師相機正音。
3.課件出示本課易讀錯的字詞,學生齊讀。(誨、惟、鴻鵠、弓繳、弗、矣、與,強調“為”是個多音字)
4.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分小組自學,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
2.理解句意。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國下圍棋最好的人。)
(2)使弈秋誨二人弈。(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
(3)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誨。)
四、品文明理,提升感悟
1.什么原因使得兩個人學習的結果不一樣呢?
(第一個人學習時專心致志,凡是弈秋說的他都記得,比較用心;而第二個人在學習時卻三心二意,所以結果不同。)
2.請同學們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任何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
3.你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五、指導背誦
1.讓學生根據課件出示的停頓提示,反復誦讀。
2.教師引導學生先將課文分層次,然后根據提示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講述一個關于孔子的小故事。
2.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讓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3.老師出示孔子的畫像課件,并簡單介紹孔子。
孔子在你們的心目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博學的人)然而,有兩個小孩提出的問題,竟難倒了孔子呢!你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課題兩小兒辯日)
二、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1.請同學試讀,要求讀準字音,若有讀不準的字,請圈出來,與同桌交流。
2.指名同學分小節讀,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讀錯的語句。
3.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領悟讀法,注意每句話的停頓、語速、語氣)
4.全班放聲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義
1.舉日——“象”的觀照
(1)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松!再放松!請隨著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太陽的樣子。
早晨,太陽慢慢地出來了,圓圓的,紅紅的,大大的;中午,太陽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圓圓的,小小的,亮亮的。看到了嗎?
(2)請你們回憶一下課文中的詞語,選擇兩個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太陽的樣子,一個形容早晨的太陽,一個形容中午的太陽。然后,把這兩個詞語默寫到本子上。(板書:車蓋盤盂)
(3)請大家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提示,繼續想象太陽。
師設置情境: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你會有什么感覺?中午,太陽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強烈的陽光下,你的身體熱起來了,不斷地熱著,不斷地熱著,都快熱得受不了了。感覺到了嗎?那么,也像剛才那樣,從課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形容你對太陽的感覺,一個形容你對早上太陽的感覺,一個形容你對中午太陽的感覺。請把這兩個詞語默寫到本子上。(板書:滄滄涼涼探湯)
(4)理解“滄滄涼涼”“探湯”
(5)齊讀詞語。
2.擇日——“理”的尋思
引導學生探究“車蓋——盤盂”“滄滄涼涼——探湯”每組詞語之間的關系。
(1)師:大家注意看,我在這兩個詞語之間畫一條線,在那兩個詞語之間也畫了一條線(板書:車蓋——盤盂滄滄涼涼——探湯)。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畫?這里有些什么名堂?學生自由舉手回答。
(2)教師引讀相關語句,指導學生讀出“一大一小,一冷一熱”的感覺。最后學生齊讀。
(3)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辯日——“趣”的體驗
(1)師:一個說早上近中午遠,一個說早上遠中午近。兩小兒各說各的觀點,各說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誰也不肯善罷甘休。用書中的一個詞來說,就叫——(辯斗)
(2)理解“辯斗”(辯論,爭論)
(3)請同學們找出兩小兒“辯斗”的句子,同桌之間分好角色,然后大聲朗讀兩小兒的辯斗。(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辯斗”,教師巡視傾聽。)
(4)師提示“辯斗”語氣、神態、動作要逼真。可在原文語句前創造性地加上“此言差矣”“非也”等反駁的言辭,還可以賦予兩小兒動作,盡量還原兩小兒激烈“辯斗”的場景。
4.決日——“知”的分享
(1)師:他們爭執不下,就去問誰?孔子給他們怎樣判決的?(不能決也)(生回答,師板書)
(2)通過用“決”組詞的方式理解“決”在文中的意思。
(3)學生自由舉手表演“問孔子”的情景。
(4)師創設“解疑”情境1:那依你之見,是日始出時去人遠,還是日中時去人遠呢?請小先生不吝賜教。
(5)師創設“解疑”情境2:那“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又是為什么呢?哪位高人愿意指點迷津?
5.悟日——“智”的啟迪
(1)師:這個問題,在我們看來,是一個科學常識,并不太難。但擱在兩千多年前,卻是一個難題。不但難倒了兩個愛思考、愛辯斗的小兒,也難倒了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
(2)齊讀最后一段。(板書:知)這里的“知”怎么理解?“孰為汝多知乎?”用現在的話怎么說?
(3)師:面對兩小兒的嘲笑,孔子又會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請你寫一寫。可以用白話文來寫,那就用“孔子說”開頭;如果你對文言文感興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語氣寫,那就用“孔子曰”開頭。
四、通讀課文,領悟道理
老師小結:《兩小兒辯日》是一則生動的.民間故事。采用“問答式”的對話來表現人物并闡明道理。作者將抽象的自然現象用生動具體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講述出來,讓人感受到了兩小兒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精神以及聰明機智、天真可愛的形象,也體會到了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為人處世的態度。
[教學板書]
14.文言文二則
學弈
一人專心致志
另一人思鴻鵠將至
結果:雖與之俱學 弗若之矣
道理:做事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兩小兒辯日
日初出日中
一兒近(大)遠(小)
另一兒遠(涼)近(熱)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學反思]
在《學弈》一文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讀通并理解課文之后,我引導學生探究課文中的兩位年輕人學習的結果是否一致,然后弄清導致結果不一致的原因。最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由于文章內容并不難懂,學生都說得很好。
在《兩小兒辯日》一文的教學中,我創設了“解疑”的情境,極大限度地發掘了學生搜集信息、自主探究、解答疑難的能力,創造了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但不足之處在于沒有讓學生多朗讀課文,今后再教授文言文時,還是會多讓學生通過朗讀感知文意。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曝”、“湯”,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伯牙鼓琴》。
3.能借助注釋,結合資料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伯牙鼓琴》故事。
4.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特點,懂得關注生活、真誠待人。
【教學重點】
1.學生能借助工具書和注釋,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疏通文意,把握整個故事情節。
2.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故事。
【教學難點】
1.品味語言,明確“知音”的真正內涵,且能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2.抓住關鍵句子,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7個生字,熟讀文言文。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課文內容。(難點)
【教具準備】
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伯牙鼓琴圖》。
同學們,咱們看圖畫中左邊這位正聚精會神挑指彈琴,有奴仆侍奉左右,一看則知他必是俞伯牙了,而右邊這位身著粗布大衣,拈須靜聽,滿臉沉醉的必是鐘子期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讓這二人如此醉心的音樂是什么嗎?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課文《伯牙善鼓琴》去細細聆聽吧!
二、相關資料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于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主要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傳世。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善哉 巍巍乎 絕弦 錦囊玉軸 曝曬 謬矣
(重點指導生字 “哉”為平舌音;“軸”為翹舌音。)
(2)學習多音字:曝(pù bào)
練 ①讀句子,找發現。
今天中央電視臺曝光了一家違法煉油的黑作坊。
②讀一讀:烈日曝(pù)曬下的她,那張臉早已黑紅黑紅的了,卻仍然要尋找最佳拍攝角度,生怕曝(bào)光。
(3)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伯牙鼓琴》文章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書戴嵩畫牛》講杜處士曬著名畫家戴嵩的畫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
四、學習“會寫字”
哉 巍 弦 軸 錦 曝 矣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軸、曝”,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巍”上下結構,上小下大。“哉”半包圍結構。)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半包圍結構的字“哉”和左右結構的字“曝”,學生練寫。
哉:半包圍結構,土字扁寬、下橫要長,斜鉤在下橫的靠右位置、要長、右上角有一點。
曝: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邊日字要窄小、右上邊日字要扁窄,中間是個共,下邊與水字不同。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學習《伯牙鼓琴》
(一)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1.學生先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獨立翻譯,畫出文中遇到的自己不理解的重點字、詞或短句,提出并在班上解答。(這一環節要求發揮學生互幫互助的學習方法)。
2.教師再出示文中重點字詞,請學生解答。(出示課件,并將重點字詞以紅字突出)
3.以四人為一小組,合作討論翻譯,小組長做好記錄。
4.抽查兩個小組班上翻譯,再出示譯文參考。
(二)品讀課文,感悟“知音”
1.再次齊讀課文,思考文章中有一個詞說明了俞伯牙和鐘子期在音樂上均有造詣的是哪個字,這個字出現在文中哪一句?
生:善(擅長、善于)。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2.俞伯牙善于彈琴,并且琴藝超群,那么在文中又表現在哪里呢?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生:他能通過琴聲把自己心里想的東西表達出來。
3.那么樵夫鐘子期“善聽”,又表現在哪里呢?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生: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琴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
4.那么文中的哪些句子直接道出子期堪稱伯牙的“知音”呢?
生: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
5.“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這其中的“念”與文中哪個字意思相同,具體是什么意思呢?
生:“志”,意思都是意念,想。
師:是的,這句話就是說伯牙的所志所念所想,鐘子期都能領會。那么鐘子期是通過什么領會的呢?
生:琴聲。
師:對,是琴聲,那他究竟從琴聲中聽到了什么呢?同學們請看(出示圖片——泰山)
老師引讀: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誰能告訴老師泰山有什么涵義嗎?
生:志向,抱負。
師:非常好!是的,高山是志向的象征,大家還記得那首詩吧,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師:子期從高山中聽到了伯牙的志向,又從流水中聽到了什么呢?咱們來看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江河是指胸懷。
師:非常好,江河是“洋洋”的,盛大的寬廣的,如同一個人的胸懷,這讓我們不禁想到那個東臨碣石的英雄曹操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感嘆:
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師:這是多么寬廣的心胸!而俞伯牙隱藏在琴聲里的心意就這樣被鐘子期心領神會,大家說他們是不是知音?你認為什么是知音呢?同桌討論一下。
明確: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小結:“朋友滿天下,知音無一人”,俞伯牙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知音鐘子期,也正是如此,那一曲高山流水才得以流傳千古。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出示《伯牙絕弦》最后一段: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體會俞伯牙失去知音鐘子期的悲痛心情,感悟世上知音的難得。
2.出示伯牙在鐘子期碑前留下的短歌,引導學生朗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3.了解文章出處《列子》一書;
4.讀一讀與“知音”有關的古詩句(出示課件):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學完《伯牙鼓琴》,讓我們知道了《伯牙鼓琴》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贊揚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表達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同時還向我們展現了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通過學習感受到伯牙與子期間的真摯情誼,明白“知音”的真正涵義,樹立正確友情觀。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下面我們復習一下這些詞語,請同學們來看看,這些詞語你都會讀嗎?
鼓琴善哉巍巍乎志在流水湯湯破琴絕弦
終身錦囊玉軸曝曬
2.昨天我們掌握了生字,學習了課文《伯牙鼓琴》。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文言文第二則《書戴嵩畫牛》。
下面我們復習一下這些詞語,請同學們來看看,這些詞語你都會讀嗎?
鼓琴善哉巍巍乎志在流水湯湯破琴絕弦
終身錦囊玉軸曝曬
二、學習《書戴嵩畫牛》
(一)小組合作,理解文意。
1.出示小組學習要求。
(1)小組內合作對照注釋,理解文言文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意思。
(2)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自由讀邊在難懂的字詞旁邊做注釋。
(3)小組內將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
2.小組內交流字詞句的含義。
3.呈現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指導。
預設1:“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中“好”的意思。
師:“好”這里讀hào,是喜愛的意思。
預設2:“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中的“尤所愛”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師:“尤所愛”是“尤其珍愛”的意思。通過這個詞的理解,悟出理解文言文的要注意聯系上下文。
預設3:“一日曝書畫”中的“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師:“曝”在文中的意思是曬太陽。
4.師:現在請同學們借助課文注釋,小組內合作,試著翻譯全文。
小組成員匯報,師適時出示:
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有幾百種。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畫的牛,(杜處士)尤其珍愛。他用玉做了畫軸,用錦囊裝起來,經常隨身帶著。
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曬太陽,有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拍手大笑著說:“這張畫畫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翹著尾巴在斗,錯了!”杜處士笑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
【設計意圖】高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有一定的知識及方法的積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學生在組內解決疑難問題,獲得更多的新知。呈現組內“不能理解的問題”,通過學生交流,教師點撥,詞句的意思便迎刃而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注釋解釋全文的意思,就變得容易多了。
(二)練講故事,言語實踐。
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意思。指名說,教師隨時補充。
2.小組內練講故事。
3.班內展示。請兩名同學上臺講,提出要求,盡量變成自己的話說出來,加上動作和表情。
【設計意圖】講故事是學生對文本言語再現的過程,是語言文字的積累運用。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了解文言文大意”的目標就落到了實處。
(三)精讀課文,感受人物
1.默讀課文,思考:牧童是怎樣評價這幅畫?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見牧童的什么精神?
指名發言。
師出示課件呈現戴嵩《牛》圖,并適時呈現:
觀點:謬矣!
理由: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精神:牧童善于觀察、敢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
2.處士面對牧童的話有什么表現?由此可見處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指名發言。
師適時出示:
表現:處士笑而然之。
可見處士是一個敢于應戰、樂于接受別人意見的人。
方法指導: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
運用:結合鍾子期的語言,走進人物內心,想象的畫面,體會音律美。讀一讀《書戴嵩畫牛》牧童的評價畫作的語言,想象場景。
3.帶著感情朗讀,讀出牧童的語氣。
全班齊讀: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設計意圖】此環節繼續重視對文本的研讀,著重對短文中的兩個關鍵人物進行評價。尤其讓學生通過讀牧童的話,感受牧童善于觀察、敢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此環節也為進一步探究文本蘊含的道理做好了鋪墊。
(四)再讀課文,領悟主題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哪句話揭示了這篇短文蘊含的道理?
2.生回答,師適時呈現:
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3.結合這句話的意思,說說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課文告訴我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像。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長。
4.師:課文學到這里,誰能試著說說這篇課文的主題思想?
這篇文言文通過講述一個牧童指出大畫家戴嵩的《牛》畫得有錯誤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的道理。同時也告誡人們要因事求人,不要做憑空想象的外行人。
【設計意圖】
課文簡短精悍,但卻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回味無窮的故事,在這一環節,教師以問題做牽引,激發學生探究文本更深的內涵,教師的點撥引領,不僅讓學生層層深入,更體會到了短文蘊含的深刻道理,最后在此基礎上概括主題思想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學習寫作方法
1.學一法:運用通感寫感受
通感就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也就是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2.舉一例:
本文“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說像大山一樣高峻,心目中有泰山的形象;“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時,耳中既有流水聲,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聲寫聲時兼有以聲喚起流水形的感覺。
3.練一練:反復誦讀后,我們也可以試著寫一寫。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參考: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
你笑得真甜!(笑聲是聽覺印象,笑的樣子是視覺印象,而“甜”是味覺印象。)
四、當堂檢測(選做)
本課推薦閱讀《兩小兒辯日》《“知音”馬思聰》。
板書設計(略)
課后反思
《伯牙鼓琴》《書戴嵩畫牛》是第七單元的兩篇文言文。在閱讀和理解方面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有人曾說: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老師、學生與文本之間充分對話的一個過程。現將反思總結歸納如下:
一、老師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前提
老師與文本的對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備課,這是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越是充分,課堂教學就越是精彩。一堂精彩的課,老師的精心準備,老師與文本的充分對話,老師對文本的獨到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
二、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是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最主要的是就是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了解文本,形成他們對文本的獨到理解和認識。在這一堂課中,老師幾次設計了學生“讀”課文的環節。先是初讀,大致熟悉一下文言文,讓他們說說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時的感受。學生的回答不盡相同,但老師卻抓住對他們有利的一面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文言文其實很有意思,學起來會很容易,很有趣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是讓學生邊讀邊理解,接下來老師告訴他們讀文言文的方法,應該如何斷句,應該怎么讀出輕重緩急來,師進行范讀,甚至領讀。最后讓學生模仿讀,學著讀。一堂課下來,學生從不會讀,讀不好,到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正是他們與文本有了充分對話的有力證明。
三、老師與學生的對話過程是閱讀教學的促進手段
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力求和學生進行最簡潔,最有效的課堂對話。在本堂課的教學中,老師的每一個問題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準備,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他應該是對“課堂生成資源”具有極強的敏銳度,充分利用課堂上現有的“生成資源”來進行教學,語文課堂更容易出彩。本堂課中,有一個學生忘記了鐘子期的名字,在回答問題時說了一句“那個姓鐘的人”,引得學生哄堂大笑。老師就緊緊抓住了這一“生成資源”,相機提問:“是啊,鐘子期確實是姓鐘,那么,你們是否知道,伯牙姓什么呢?”結果,充分預習了課文,收集了相關資料的同學都知道了正確答案“伯牙叫俞伯牙,姓俞。”,而另一部分同學則回答“姓伯”。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對這一課外知識也加強了記憶。
閱讀教學中,只要緊緊抓住老師、學生與文本三者之間的充分對話,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生氣勃勃,活力無限!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后注釋聯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專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并板書:
(1)誰學下棋?(2)怎么學下棋?(3)學得結果怎么樣?(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其誦讀興趣。
2.讀后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3.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相同;弗若,不如;為是其智弗若與,在這句話里,"為"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照注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學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4.同桌互相講說故事內容。
四、自讀思考,體會文中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答就課題提出的問題
1.誰學下棋?誰是老師?--有兩個人學下棋,老師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這兩個人)怎么學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學得結果怎么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后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解答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追問:是什么原因使"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而是他們的學習態度不同--前一個專心致志,后一個三心二意。)
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聯系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系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故事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全文注釋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國之(文言助詞,的)善(擅長)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詞)。使(讓)弈秋誨(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專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詞,有提起動詞性謂語"為"的作用,從而使句中的"弈秋之為"取消了句子的獨立性,成為了"聽"的狀語。――這一點只對教師講,之所以提出這個"之"字,使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義相區別。)為聽,一人雖聽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為鴻鵠(天鵝)將至(原是生絲繩,這里指系著絲繩射鳥用的箭)(到),思(想)援(拉開)弓(弓箭)繳而射之(它,指鴻鵠),雖與(和)之(他,指代另一個學生)俱(一起)學,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詞)。為(因為)是(這,指這個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與(文言助詞,同"嗎")?曰(說):非(不是)然(這樣)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 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列御寇,戰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理解課題,質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①他們為什么爭辯?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是什么?③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教師及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學法,明確目標
1.回顧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
(1)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①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為止,。
②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
(2)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①對照注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容。
②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③請學生參考注釋,用現代口語復述故事,并根據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時疏通點撥。
(譯文如下: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1)兩小兒為什么爭辯?(太陽是遠是近)
(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是什么?(①一小兒的觀點是:"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依據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他是根據形狀大小來判斷的。②另一小兒的觀點是: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依據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他是根據溫度來判斷的。)
(3)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4)對兩小兒所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為什么?(引導學生積極發表看法,保護他們大膽發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
(教師適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①遠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于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則顯得大。同樣的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小了。B、同一物體白色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的時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顯得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②日初涼、日中熱的原因:A、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待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B、在夜里,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
4.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1)兩小兒聰明可愛,善于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疑,勇于爭辯。
(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盡管學識淵博,可是仍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引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學生自由選擇使用現代話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學生背誦課文。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探討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
2、 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4、 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么,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說》,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師說》即說說從師的道理。
(作者)說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因此二人影響巨大,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齊讀,思考:韓愈對從師持什么態度?當時人是什么態度?找出文中詞句。
四、復讀課文
1、研讀課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師范讀課文。
(2)注意理解下列問題。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說的,更增加力度。
為什么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所以 古:用來的 憑借 今:因果關系連詞
從而 古:跟從并且
今:連詞,表示結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詞語活用
吾師道也 師,名詞用作動詞即學習
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為師
5、 討論:
我們今天所說的自學成才是不是與韓愈說的必有師
相矛盾?韓愈所說的道指什么?我們今天要以什么為師?
6、總結本段
總說老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擇師的
原則,推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7、背誦本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提名背誦。
2、提問個別字詞。
二、研讀第二段
1、指導朗讀。
指導正確斷句
如:師道之不傳也/久也
2、詞句辨析
師道者不傳也久矣 (從師的道德風尚)
吾師道也 (學習道理)
師道之不復 (從師的道德風尚 )
惑而不從師 (老師 )
吾師道也 (學習)
師道之不復 (從師)
不恥相師 (學習)
3、古今異義詞辨析
眾人 古:一般的人眾人 今:許多人
小學 古:小的方面要學習 今:初等教育的學校
4、重點句子解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賓語前置句,之,提賓的標志)
彼童子之師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斷句,非也構成否定判斷)
5、 讀本段。思考:本段的論點是什么?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為什么韓愈要這么說?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結果。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6、 討論:《勸學》中有一句與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論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認為句讀之師與傳道之師有何區別?你認為韓愈對君子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現代觀點?
7、 教師總結,學生背誦本段。
三、作業:背誦當堂所學的內容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背誦 2、字詞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導朗讀
2、自譯:師,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簡析:列舉孔子為例,進一步論證從師的重要性
以孔子為例的好處:一石三鳥,典型精當
1) 闡明了從師的意義;2)也說明了從師的3)與古之學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雖為附記性質,但是緊扣中心。作者贊揚李的不拘于時、行古道,也是對士大夫的有力批評。既針砭了時弊,又通過李來倡導了從師。因此結尾雖然簡單,但有力地照應了開頭,圍繞了中心。
(三)問題探討:
李蟠好的是什么樣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樣的時所束縛?
韓愈反對浮靡的文風,倡導古文運動,而李蟠好的正是韓愈倡導的六藝經傳當時社會風氣不好,人們不肯從師而學,李蟠不受風氣影響,拜韓愈為師。
齊白石有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結合《勸學》《師說》的內容來分析一下?
兩文都談到學習的重要,那么正確的學習目的究竟是什么?
《勸學》認為學習的本質其實是改變自己學不可以已,永遠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師說》中認為學習是為了聞道解惑。這些認識都是正確的。作為現代人,黑塞論述得更全面,他認為讀書學習是獲取教養的途徑,是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展,并非是為了提高某種能力或本領(因為那樣的學習過于功利),而在于尋找生活的意義,也就是說,學習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沒有追求的學習是低效的學習,只能滿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論證結構
提出中心論點
正面闡述(必要性、原則)反面闡述(對比)
例證:孔子 附記:贊揚
四、體會語言:整散結合 頂真手法
五、作業:背誦全文;積累相關文言知識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找準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要踩分點
2、學會怎么樣才能使句子的翻譯更準確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如何達到古文翻譯"信"的要求
2、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文實詞
教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
1、請看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A組:B組:
行李之往來左右欲引相如去
可憐體無比復夜引兵出門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相如引車避匿
形容枯槁,顏色憔悴操軍不利,引次江北
(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
小結:文言文詞匯的重要特點就是以單音詞為主,而現代漢語詞匯中大多數是復音詞,主要是雙音詞。這是古今漢語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漢語中,連用兩個單音詞恰好與現代漢語的某個雙音詞一樣,或者一個詞具有多個義項,或者詞的意義、色彩發生了變化,都是我們在古文翻譯中必須注意的地方,這樣,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實于原文,不憑主觀好惡隨意增減意思。實詞是古文翻譯時的一個重要踩分點,我們必須過好這一關。
二、文言中意義變化的詞
1、注意古今詞義、色彩的變化
同一個詞,因為時代不同,詞義也有不同的含義。它包括以下幾種形式:古今異義、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詞語色彩的變化、一詞多義等等。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色彩變化)
譯:先帝不因為我低賤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來看望我。
②璧有瑕,請指示王(單、雙音節詞的變化)
譯:璧上有斑點,請讓我指出來給大王看。
③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詞義變化)
譯:(我)派遣軍隊守住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變故。
又如下列詞語:走去池嘗親戚臭江河好涕犧牲烈士`
爪牙謗卑鄙
2、注意詞類活用現象
①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狀)
譯:一只狼徑直地離開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樣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劍出燕京(為動)
譯:君子為知已而死,提著劍離開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使動)
譯: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復生,使白骨長肉啊!
小結:詞語的活用主要有名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數詞的活用
練習: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項伯殺人,臣活之
君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3、一詞多義
這類實詞的含義豐富,義項眾多,是學習的重點。怎么掌握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為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如:
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莫名其妙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小結:要注意詞的本義、牢記重點、上下文辨析、逐步積累。
4、注意有修辭的語句翻譯
①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比喻)
譯:于是派蒙恬在北邊修筑長城并守住邊防
②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借代)
譯:我認為老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更何況大的國家呢?
③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比喻)
譯文: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樣高潔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注意有委婉說法的語句的翻譯
①若有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
譯:如果仰賴貴國國君的恩惠,我們國君赦免了我們,三年后我們將要興師報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陳情表》)。
譯:我生下來六個月,慈愛的父親就離開我去世了;到了四歲,舅父強迫母親改變守節的志愿,把她嫁給了別人。
6、注意并提句的翻譯,要分開表述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三、鞏固練習
1、請學生朗讀短文《身無長物》: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后,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余席,便坐薦上。后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2、請學生找出該文段的語法知識點。
如:
①坐六尺簟:坐于六尺簟。
②東:名詞作狀語,從東邊。
③可以:古今異義,可以拿。
④去:離開。
⑤所坐者:所字結構,所坐的竹席。
⑥悉:了解。
3、請學生翻譯劃線的三個句子。
①你從東邊來,所以應該有這東西,可以拿一條給我。
②王大離開后,王恭就拿自己坐的那條竹席送給他。
③您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身邊沒有多余的東西。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7
關于高考文言文試題的選材
近年來高考文言閱讀材料多從經典史籍中(可能是為了突出典范性)選取。字數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xx年400字左右)已成穩定模式。20xx年海淀區模擬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
1993年選自《新唐書-姚崇傳》,主人公姚崇;
1994年選自《唐語林-識鑒》,一說為《宋書-孝義傳》主人公何子平;
1995年選自《隋書-列女傳》,主人公鄭善果母;
1996年選自《宋史-郭永傳》,主人公郭永;
1997年選自唐人劉肅的《大唐新語》,主人公權善才;
1998年選自《宋史-忠義一-李若水傳》,主人公李若水;
1999年選自《北齊書-蘇瓊傳》,主人公蘇瓊;
20xx年選自《三國志-魏書-胡質傳》裴松之注引孫盛的《晉陽秋》一書;合寫胡質、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聲譽的
20xx年選自《田單傳》主人公田單20xx年選自《史記.李廣將軍列傳》主人公李廣
20xx年選自《資治通覽·唐紀八》主人公裴矩以上選文的共同點--均為淺易的文言文
內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與事或相夫教子、事親至孝,弘揚民族傳統美德;或古代賢臣良吏,勤政愛民、廉潔奉公、剛直抗上、執法如山等既符合于傳統的道德規范,又不失現實教育意義。
掌握正確的閱讀文言文的步驟
由于考試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具有不準借助任何工具書,只能獨立解題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較緊張,常常是讀完一篇就去選,事實上這是極不正確的,一般來說,文言試題解題閱讀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體閱讀。要求1、集中心思穩住神,瀏覽或跳讀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細讀題目要求1、一一落實要求答題的字、詞、句、段所在,一般來說,運用所學的知識,較易題可以在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給選項,運用比較法、排除法根據是非準偏,選出正確項。
2、利用好最后那道題(還有11實詞解釋題和14題句子翻譯題)
因為此題相當難,但命題往往說有一項不符題意,那么就是說其他三項都是正確的,就是有一項錯誤也往往是個小問題。那么通過看最后一題,就會馬上了解全文內容,再去讀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內容馬上會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讀全文。從更高的層次上認知全文。這一步大致相當于精讀研讀的水平;同時也能對前兩步出現的偏誤作糾正,因此是一個深入兼復核的過程。
特別提示:有些學生在讀文言段時,對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沒讀懂就心急火燎,在個別語句上糾纏,非要字字句句弄個水落石出不可,結果反而難以明其大意,學生當中這種情況存在非常普遍。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明白,高考所選文言語段一定不會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讓他們保持良好心態,調動各種手段,借助各種力量,善于前后推導,一步步走完解讀過程。在解決個別難點和正確把握文意、準確翻譯文句時。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鄰里相推,來正確判定實詞詞義,觀照語言環境掌握虛詞用法。要有排除干擾的意識,例如古今異義的干擾,防止望文生義,以今釋古。高考文言段不會脫離課本知識另起爐灶,所以要善于知識遷移,聯系已有知識尤其是常用詞的常用義項和常見虛詞的一般用法來推出新知。
另外,從以往高考來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題時丟分往往丟在不注意審題上,例如問的是“全都直接表現某某人熱愛國家、不畏強敵的言行的一組是哪項”,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這樣的重要詞語,造成所答非所問。或者是平時訓練多了,造成一種心理定勢,當出現“間接表現了”或“反襯出”之類要求時,又不能進行正確答題了。因此,在做文言練習時,教師要多加引導,切實完成文言應試閱讀步驟注意審好題,使學生能多積累一些考試經驗。
應該說文言解題的三步閱讀法是經過許多學子高考實戰檢驗而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有效的應試方法,復習當中必須讓學生加以掌握和運用。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切記!!
實詞答題技巧
1、字形推斷法(形訓法)
漢字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且形聲字占80%以上,“形旁”給我們推斷詞義帶來有利的條件。常見形旁的詞義指向:形旁從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詞義與五行有關;從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與兵器有關,從馬、牛、羊、豕、犭、鳥、蟲者與動物有關。從(言)、辶(走)、刂(心)、彳(行)者與人的行為有關。其它還有:禾--五谷、貝--金錢、皿--器具、纟--絲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鳥雀、冖--籠罩、歹--死亡、月--肉、頁--首、自--鼻、目---眼、尸--身體……
如《念奴嬌》“檣櫓灰飛煙滅”中的“櫓”: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論”“自怨自艾”中的“刊”“艾”從形旁上看均應該與“刀”有關;
再如“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造”字的意義。“造”的義符為“辶”,聯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該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義“制造”“成就”顯然與文意不符。“過”也同理,也可譯為“拜訪”之義。
有許多學生對20xx年春季北京卷試題中“袖空牒竊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實際上“牒”字是形聲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為“片”,本義就是“木片”,眾所周知,古代發明紙張之前人們都把字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為“文件、文書”之義,因此凡是以“片”為形旁的字如“版”“牌”“牘”等都有“文件、文書”的意思。學生如果能有從字形去分析判斷的意識,問題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語境推斷法。高考考查的實詞90%以上是具有多義性的,因此在翻譯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斷。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試題13題要求選擇文末“子訪得之”的“訪”字的意思:
A、咨詢B探望C、尋求D、訪問
聯系上下文內容,李衡臨終告訴兒子,自己生前曾購置有“千頭木奴”,只有“尋求”一義合適,其余三個義項均不合文意。99年試題13題“資產巨富,在郡多有出息”的“息”也有六個義項
A、氣息B、休息C、熄滅D、子息E、利息F、出息
3、課文遷移法
試題中出現的一些實詞解釋,其實課文中已出現過,可聯系課文相應遷移。
如:94年高考“揚州辟從事吏”同課文的“連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飛騎因番請見,先涕泣不自勝”同課文的“沛公不勝杯杓”中的“勝”;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同課文“向使六國各愛其地”中的“愛”;“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同課文的“便言多令才”。20xx年仿真卷第五篇25題B項中“伐其功”跟課文《屈原列傳》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義。
4、成語印證法
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聯系成語,加以印證,對判斷文言詞義會有很大的幫助
舉例說明: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務農,從事)勢拔五岳掩赤城(出類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號內詞語加點字的意義是我們平時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詞義,就能推斷文言語句中加點的詞義。
又如:95年試題12題“在官清恪,未嘗聞私”中的“恪”是“謹慎而恭敬”意,同成語“恪守不渝”中的“恪”同.“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與成語“名副其實”中的“副”同(符合)
16題“或妄嗔怒”中的“妄”與成語“輕舉妄動”中的“妄”義同。(胡亂),文句翻譯題解題時可用代入成語的方法檢驗一下。
5、對句判斷法(語言結構推斷法)
古人行文常講究對稱,處于對應位置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特點。我們可據之進行判斷。
A、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跬與小對應,從足即推斷為小步,半步)
B、追亡逐北(亡.北對應,均為潰敗。常用敗北,北即敗)
C、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以,對應用,被任用)
D、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腰與戴對應,動詞,腰戴)
E、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國也(族”字義同“滅”字)
又如:91年18題“頑魯者亦當矜憐”中的“頑魯”義:
A、愚笨而魯莽B、固執而粗魯C、頑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講得通,但由于這句話同下面“賢俊者自可賞愛”構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賢”“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義,就很容易能選出D項這一正確的答案。
6、語法分析推斷法
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詞在句中的語法地位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詞義。如:《鴻門宴》中“范增數目項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狀語,后帶賓語,用如動詞,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僅理解為“看”,應該理解為“用眼睛示意”《促織》中“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中“高”字上帶賓語,用如動詞,聯系原文,可推斷為“抬高”。
20xx年試題13題“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動詞,因此應是名詞,譯為“柴薪”
除了以上一些常見的方法之外,一些參考書上還列出了通假推斷法“詞語結構推斷法”“比較推斷法”等。翻譯文言實詞要特別注意同形異義現象和通假現象。
文言文翻譯方法
翻譯文言文,既要做到內容忠實于原文,又要做到文字通順流暢。翻譯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落實。即落實原文每個詞、每句話的確切意義。要通觀全篇,仔細鉆研字、詞、句、篇。例如:《桃花源記》中的“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有人把“外人”譯為“外國人”有人譯為“世外之人”,理由是“桃花源是陶淵明空想的烏托邦”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從《桃花源記》全文來看,后面還有“此中人語云:‘不足以外人道也’。”“此中人”即桃花源中人,“外人”即桃花源以外的人。
二.保持。即審慎地辨別原文所表達的感情色彩,保持原文的語氣。例如《陳涉世家》中的“王候將相寧有種乎”,句末的“乎”相當于現代的“嗎”,似乎像疑問句。但是細審句子的語氣,并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表示陳勝憤慨的激情。
三.調整。即對句子中的個別詞序作必要的調整。古漢語的語法與現代畢竟有所不同,有時就要調整詞序。如《鄭人買履》中的“何不試之以足?”需要調整為“何不以足試之?”然后再譯作“為什么不用腳試試鞋呢?”
四.增補。即翻譯時要注意把原句中省略的字、詞補充完整。如《登泰山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要譯成“泰山的正南面有三座山谷。當中一座的水道繞過泰安城的外邊,那就是酈道元書里提到的‘環水’。”這樣就便于讀者理解。
五.省略。即文言文中的有些虛詞或客套話,現代漢語中沒有相應的詞語,而且也用不著,這就可以省去不譯。例如《公輸》中的“子墨子”,不必譯為“我的'老師墨先生”,譯成“墨子”或“墨翟先生”就可以了。又如《曹劌論戰》中的“夫戰”,“夫”為助詞,用于句首,無實際意義,不必翻譯,譯成“打仗”或“作戰”就可以了。這樣既可使文字簡潔,又符合現代漢語習慣。
六、翻譯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但測試的重點可能還是在于某一實詞、虛詞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義實詞的能力為主,涉及面廣,因此說,對文言譯句的復習,當是以字、詞、句基礎知識的復習為基礎。
不管什么樣類型的考題,都應該把確定重點詞語和翻譯時聯系上下文作為解題的兩個關鍵環節,打通了這兩個環節,任何類型的考題都會迎刃而解。譯好后務必審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3、千萬別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個注解(有時題目的答案就隱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題)
七、文言翻譯的原則
1、譯文做到“信”“達”“雅”
2、翻譯時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八、文言翻譯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譯的方式,因此,翻譯句子應該著重以直譯為主進行訓練
1、對照翻譯。文言單音詞對譯為現代漢語雙音詞或多音節詞
如:“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信物親近
2、換成今語。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異義詞、通假字
如:“祖父”“妻子”“受業---授業”“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譯為“一點點”
3、照錄不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人名、地名、國名、年號、朝代、官職、典章制度等。
4、刪掉不譯如:句首發語詞、陪襯語素、結構助詞、個別只起語法作用的連詞。
5、補充省略6、調整語序(以上六種方法視具體語境來運用,不可生搬硬套)
摭談高考古文今譯的標準與技巧
一、要準確翻譯好每一個字,無論是實詞還是虛詞,要盡量做到字字落實,即合乎“信”。一般高考翻譯的句子總是有幾個重要詞語,如“其李將軍之謂也?”的“其”,如果翻譯不出,就直接影響翻譯的效果。有些省高考閱卷組甚至規定,把這些重要參與作為采分點,不翻譯出來就直接扣分。如下面這些句子,有哪些是重要詞語必須翻譯準確的呢?
1、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2、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庖丁解牛》)
3、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
4、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石鐘山記》)
5、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上面這五句,每一句都有重點詞語。如“心動”意義為內心恐慌,“極”則是盡情享受。我們在平時積累文言知識和做考試題目時候,要注意兩類詞語。實詞中要注意多義詞,尤其是古今異義詞,如“恨”在文中意義為“遺憾”;虛詞意義往往不固定,如3、5兩句的“其”,前一個在句中起揣測強化語氣的作用,后一個表示自己,“焉”則有兼詞“于之”和句末語氣詞兩種用法,第2句意為“從中”。如果抓住這些點,句子翻譯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翻譯的句子要通順,要合乎現代漢語語法,即合乎“達”。古代漢語有些句式與現代漢語相距太遠,如省略句、定語后置句、被動句和狀語后置句,就需要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來翻譯。如:
6、今以鐘磬置水中……(《石鐘山記》)
7、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五人幕碑記》)
8、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幕碑記》)
這三個句子分別是省略句、被動句、定語后置句。文言省略的成分有介詞、動詞,缺少句子主語賓語的必須補充完整。被動句有的有被動標志“見”“于”“受”等,有的沒有,如第7句就要根據句意補充。定語后置句要把后置句的定語放到前面,如第8句應該譯成“能夠不改變他們志向的高官”。狀語后置句也應該調整語序,如第2句應該譯為“從中得到養生之道了”。而有些句子還要考慮語言環境,將句子蘊涵的語氣體現出來,如第6句必須把假設的句意譯出來,為“假如現在把鐘磬放在水里”,這才通順。
三、對一些用了修辭方法的句子,還要譯出原文的風格來,即合乎“雅”。常用的方法是補充成分、明確內容。如:
9、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10、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歟?(《季氏將伐顓臾》)
第9句用了比喻,語言簡約,翻譯時要符合語境恰當增加成分,而不能就文直譯,應譯為“人家是屠刀和砧板,我們是(砧板上)的魚肉”。第10句用了借代,翻譯時可以把“虎兕、龜玉”分別翻譯為“猛虎、珍寶”;又如第8句的“四海”也應該翻譯為“天下”,這樣才真正體現古文今譯的標準。此外,對采用夸張、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古文,也要注意。
掌握了“信、達、雅”的標準,可能還不能翻譯好一個句子,有時候會遇到一些“難字難句”。這時候就要根據“據文斷義”的技巧,根據文章的語境來推測“難字難句”的意思。如20xx年北京春考:
昔者彌子暇見愛于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這則短文寫了彌子對母親和君主的尊重,正因如此,衛君才認為彌子“孝”和“愛”。這是對傳統美德的歌頌。許多考生理解不了“不盡而奉君”,或者對“忘其口而念我”感到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是沒有從整體上理解古文的緣故。文章講了兩個故事,根據上下文內容,“不盡而奉君”是指“沒有吃完(桃子)就獻給衛君”,為什么不另外摘一個呢?因為彌子吃這個桃子的時候感到特別甜。而“忘其口而念我”是衛君在這樣的情況下說的,他沒有批評彌子,而是替彌子找了一個臺階:“這是尊重我啊,他忘了自己的口味而想到了我!”這樣上下文聯系,文字就可以疏通了。許多考生就是用“據文斷義”的方法,將20xx年春考的“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一句中的難點“多”字譯成“稱贊”。
另外,我們復習的時候要注意,高考古文今譯的字、詞、句,都是常見常用的,因此平時要多在常見的字、詞、句上下功夫,不要一味求難;偶爾遇到難的,我們也不要心慌,要善于聯系學過的知識點,結合文章內容來推測,相信一定可以做好古文今譯題。
文言“互文”的翻譯
古文中,有些結構相同或相似的短語、句子,處在對應位置上的兩個或三個詞語中可以近義互釋、異義互補,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這種修辭方式稱為互文。互文有同義對應和異義對應兩種情況。下面就來談談它們的翻譯。
1.同義對應
(1)觸風雨,犯寒暑,……(《捕蛇者說》)
譯:冒著狂風暴雨和嚴寒酷暑,……
(2)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過秦論》)
譯:率領著疲憊不堪且僅有幾百人的隊伍,轉過來就進攻秦朝。
(3)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譯:在軍事失利、形勢危急的時候,(我)接受了先帝的任命。
(4)遂通五經,貫六藝。(《張衡傳》)
譯:于是貫通了五經和六藝。
(5)處若忘,行若遺。(《答李翊書》)
譯:靜處或行動時都好像遺忘了什么。
(6)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貨殖列傳序》)
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為利而來,為利而往。
(7)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
譯:北國的風光,在千萬里遼闊的疆土上,都是冰封雪飄。
從上面的翻譯看出:同義對應的兩個詞可以互相解釋,翻譯時往往兩詞連用,如“遺忘”“貫通”“熙熙攘攘”“千萬里”;或取共同義,如“觸”“犯”譯為“冒著”,受任、奉命譯為“接受……的任務”,“率”“將”譯為“率領”。
2.異義對應
(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
譯:談笑和來往都是博學的人,而沒有無學問的平民。
(2)朝輝夕陰,氣象萬千。(《岳陽樓記》)
譯: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陰,景象千變萬化。
(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出師表》)
譯:秦漢時的明月和關隘,長期出征萬里的人沒有回來。
(4)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譯:枝枝葉葉相覆蓋,相交錯。
(5)地也,你不知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竇娥冤》》
譯:天地啊!你不分好歹、顛倒賢愚,真不配做天地啊!
從上面翻譯看出:對于異義對應的句子,翻譯時把兩詞連用即可,如“談笑和來往的”“早晨和傍晚”“秦漢時”“枝枝葉葉”等。
表官職變動的文言詞語分類例釋
文言人物傳記中,表官職變動的詞使用多且復雜,弄清這些詞義有助于準確理解文意。
一、授予、提升官職類:
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拜:授予官職。例如《張衡傳》中:“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征拜郎中。”
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元史·賈魯傳》:“延、至治間……選丞相東曹掾。”
除:任命,授職。《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授:授給、給予官職。《元史·賈魯傳》:“秦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元史·賈魯傳》:“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都事。”
升:升官。《元史·賈魯傳》:“升(魯)臺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元史·賈魯傳》:“擢戶部主事。”
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李白《與韓荊州書》:“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拔三十余人。”
二、調動官職類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漢書·王尊傳》:“遷東郡太守。”
轉、調、徙:調動官職。《張衡傳》:“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補:補充空缺官職。《漢書·王尊傳》:“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
改:改任官職。《宋史·王濟傳》:“改刑部詳覆官。”
三.兼職、代理類:
兼:兼任。《〈指南錄〉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領:兼任。《晉書·袁喬傳》:“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
行:代理官職。《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行奮武將軍。”
署:代理、暫任。《漢書·王尊傳》:“太守奇之,署守屬監獄。”
權:暫代官職。《劉公嘉話》:“時韓愈吏部權京兆。”
四、降職、罷免類:
貶:降職。《宋史·唐介傳》:“帝怒益甚,貶(介)春州別駕。”
謫:被罰流放或降職。范仲淹《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出:京官外調。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
左遷:降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即司馬。”
罷、免:罷除、免去官職。此義同現代漢語。(例略)
黜:廢,貶退。柳宗元《封建論》:“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
五、就任類:
視事:任職。《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
下車:剛剛上任。“下車伊始。”
古代年齡的稱謂
不滿周歲:襁褓2-3歲:孩提年幼:總角兒童:垂髫
女孩子七歲:齠年女孩子12歲:金釵之年女孩子13歲:豆寇年華
女孩子15歲:及笈之年女孩子16歲:碧玉年華女孩子20歲:桃李年華
女孩子24歲:花信年華女子出嫁:摽梅之年男孩子8歲::齠年
男孩子15歲:束發(成童)男子20歲:弱冠30歲:而立之年
40歲:不惑之年50歲:知命之年60歲:花甲、耳順之年
70歲:古稀之年80歲:杖朝之年80-90歲:耄耋之年
100歲:期頤
禮儀習俗
總角古代兒童未成年時束發為兩結,形如角《祭妹文》:必梳雙髻。
弱冠男子二十歲,結發戴冠,以示成年《子路……侍生》冠者五六人。
加笄(簪子)女子十五歲,始梳發成髻,以示成年。《孔雀東南飛》:結發為枕席。
婚姻六禮納采、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六禮具備,婚姻關系始告成立劉蘭芝再嫁太守家。
歸寧女子出嫁后回家省親,但娘家不接,不得隨便歸省《項脊軒志》:吾妻歸寧。
于歸(歸)女子出嫁叫于歸或歸《詩經》:之子于歸,宜室宜家;《項脊軒志》:吾妻來歸。
喪葬棺,(柩)裝尸用,是棺外的套棺,總稱柩《祭妹文》:今予殮汝葬汝。
殮將尸體裝入棺中叫殮(入殮)
殯停棺出殯即將棺抬出。
葬埋棺于墓穴中今予殮汝葬汝。
窀穸墓穴
墳埋土隆起王昭君之青冢即墳
俑埋葬的人形殉葬品秦始皇兵馬俑
挽歌出殯時所唱的歌陶潛自寫《挽歌》(見《記念劉和珍君》)
墓地著廬古人死后,晚輩或后學有的在墓地建廬服喪守護顏回于孔子死后,曾造廬守護于墓地。《游褒禪山記》: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崩(駕崩)指帝王死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薨指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喪服根據與死者的親疏關系而穿不同喪服和穿著時間的長短。一般穿白色喪服。《之戰》;晉文公死后,其子晉襄公墨衰绖,晉于是始墨
祭祀宗廟(太廟、祖廟)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地方。古代把宗廟看作是國家的象征。國君認為君權神授,是承襲祖先而得,所以天子諸侯必有宗廟。國家大事必告于宗廟,以示尊敬《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即秦代七代祖先之宗廟。《伶官傳序》:少牢告廟,請其矢。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祭祀土神、谷神叫社稷,祭祀的地方也叫社稷,社稷也是國家的象征祭品:天子用太牢(牛、羊、豬各一);諸侯用太牢,卿用特牛(一牛),大夫用少牢(羊、豬各一)。
祖古人上路前祭路神是祖荊軻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酹祭奠時,灑酒于地,以慰天地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尊還酹江月。
封禪古代帝王祭天地最隆重的禮節叫封禪。一般都是由帝王親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極頂祭天曰封;在泰山腳下祭地曰禪。《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霍去病追敵到狼居胥山,封山而還。
齋戒古人祭祀前,主祭人要用數日更衣、獨居、素食、戒酒、每天沐浴等,使心地清靜,叫齋戒《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
犧牲祭品如牛、羊、豬叫犧牲《曹劌論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神器古代帝王所用之物,如符璽(印章)一類的東西,是帝位象征。諫太宗十思疏》:人君當神器之重。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為尊,內室靠西面東位置為尊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亞父南向坐。(最尊)項王東向坐。(也是尊位)
禮儀坐姿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再鋪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腳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長跪(跽)跪時,臀離開腳跟,挺直了腰板府吏長跪告
頓首跪而頭碰地后再抬起頓首
稽首較頓首禮節更重,頭碰地時停留的時間長稽首,首至地,臣事君之禮(《左傳》)
再拜跪而用手碰地(頭不碰地)為拜,拜了又拜為再拜謹使張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
尚右古代左、右兩字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漢代尚右,以右為上。左遷表示降職藺相如位在廉頗之右。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虛左古人乘車規矩都以左為上,主位在左。虛左是留出左邊的座位,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贄古人拜見時的見面禮撰長書以為贄。
刺即名片,官員互訪時要投刺即門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見。
九賓禮是戰國時外交上最隆重的禮儀。設九個迎賓贊禮官,將客人延引上殿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
適當了解一些常見官職的含義是必要的。可進行下面的一些歸類:
1.武官。一般稱呼為將軍、尉、將、司馬、節度使、掌書記、參謀、參軍等。如:中郎將、屯騎校尉、祁連將軍等。
2.中央文官。一般稱呼為大夫、侍從、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例如:諫議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書郎、翰林待詔(侍從)。
3.地方文職。太守、刺史、長史、別駕、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還有一個常見詞:掾(yuàn):。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如: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為臨菑市掾。(20xx)
作者的其他文章
論語文的探究式學習
如何幫助補習生提...
妻子和丈夫的別稱
18個常用文言虛...
《現代漢語常用字表》
中秋詩詞
新聞的標題
文言實詞120個...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8
文言文翻譯常犯以下錯誤:
一、錯譯。
主要表現在實詞、虛詞和句式的運用方面。
1.譯錯詞義。混淆實詞的古今意義和詞類活用規律,忽視多義詞的義項選擇,不熟悉詞的通假現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識,都會導致錯譯實詞,例如有的同學把“沛公軍霸上”(《鴻門宴》)這一句,譯成“沛公劉邦的軍隊在霸上”,這里的“軍”字已由名詞活用為動詞.作“駐軍”講。
2.混淆虛實。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虛詞的用法,導致錯譯虛詞。例如把“特與嬰兒戲耳”,錯譯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顯然,譯者把虛詞“特”、“耳”譯錯了——“特”是副詞,在此作“不過”講,不能譯為“特地”;“耳”是語氣詞,表限止語氣,可譯為“而已”、“罷了”,不能誤作實詞,錯譯為“耳朵”;這里“特”、“耳”連用,構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譯為“不過是……罷了”。因此,“特與嬰兒戲耳”,應譯為“(我)不過是跟孩子開個玩笑罷了。”
二、漏譯
1.省略成分不增補。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須補出卻沒有補譯出來。例如“觸草木,盡死”(《捕蛇者說》),這兩個分句的主語分別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補出“觸草木”的主語“蛇”,而漏補“盡死”的主語“草木”,就會漏譯成“蛇觸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補全,那么譯為“蛇觸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這才對。
2.該譯詞語被“遺忘”。原文中本該譯出的詞語,保留未譯。例如有同學把“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這一句,譯成“假如我不干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這里就漏譯了“病”字。如果把這個“病”字譯出,原文后一分句譯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這樣處理,譯文就完整、準確了。
三、硬譯
1.照搬注釋不變通。“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劌論戰》)中的“犧牲”,因為其注釋是“指豬、牛、羊等”,有的同學就把這一句譯成“豬牛羊、珠玉、絲綢,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做到誠實可信”。
2.倒裝句式不調整。有同學把“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這一句,譯成“尋找一個人可以派他去回復秦國的”。忽視了原句定語后置的特點,未調整原句的語序就硬譯。
四、贅譯
翻譯游離原文,任意發揮,譯而無據。有同學把“秦人開關延敵”(《過秦論》),譯成“秦國人大擺空城計,打開關門想引誘敵軍進城”。這里的所謂“大擺空城計”等,就游離原文太遠了。翻譯一定要緊貼原文。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教學要求
1·把誦讀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鼓勵學生自讀,認真看注釋,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
教學重點
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教學難點
1·難句譯注
①“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世:世上、世間。
然后,這以后。
世上有了伯樂,這以后(才)有千里馬。
②“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這、這種。
也:語氣助詞,在這里表示語氣的舒緩停頓,可譯為"啊"。
雖:即使。
能:能力,本領。
才美:才能美質,指馬的能力和長處。
外見:表現在外面。
常馬:普通的馬。
安:怎么,哪里。
也:語氣助詞,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呢”。
這樣的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卻)因為吃不飽,力氣就不充足,(因而)出眾的本領也就不能顯露出來。想要它和普通的馬一樣(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馬說》的論點是怎樣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就是本文的論點。提出論點后即舉社會上“伯樂不常有”以致千里馬常遭埋沒的客觀現實,以證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接著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第二個原因——使用不當。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論點。
本文.寫作意圖并不在于論證論點,而是在論證過程中突出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作者的真意在于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示了極大地憤慨。
課時安排
第1課時: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
第2、3課時:翻譯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介紹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現在河南南陽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韓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貶官降職,很受壓抑。他的散文創作實踐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遭遇也是這樣,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本文便是他這類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題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后來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四、簡介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
五、通讀課文
1·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難字的讀音。
2·學生讀課文,并且討論了解全文大意。
3·討論:
①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么?明確:比喻人才。
②伯樂指的是什么?明確:比喻識人才的人。
③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六、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1段
1·朗讀課文第l段。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相馬祗駢死槽櫪
3·教師補充講解詞義:
伯樂善于相馬的“相”字怎么解釋?
明確:察看,仔細地看。
“相馬”就是仔細審視、察驗馬的優劣。
駢,并。駢死,并死,成雙成對地死、一個接著一個地死。
槽,是放飼料的食槽;櫪,是系馬、拴馬的馬棚、馬廄,這兩個字合起來可以不分開解釋,用槽櫪借指馬食宿的整個環境,即養馬的處所。
介詞“于”,都可作“在”字講。介詞“"以”,可以作“因為”講。
4·學生逐句讀、譯。
5·教師歸納講析
提問: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對馬的認識?
明確: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里,識馬就成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頭就提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連詞“然后”,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系,后事續前事而起,沒有前事就沒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后才能發現千里馬。第二句從反面承接上文,轉入論述。本來千里馬是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是經常有的。表明千里馬多伯樂少。第三句的“奴隸人”并非奴隸,指地位低下不識好馬的養馬人。因為沒有人識得好馬,即使有了好馬,也只是交到他們手中一般地對待。“稱”,著名、著稱、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全句說:因此即使有了好馬,也只能在無識的養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繼死在馬廄里,可見由于沒有伯樂,千里馬只落得個平庸地默默無聞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無識馬者則名馬無名。
齊讀第1段。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朗讀第2段。
2·正音、析義(或辨形):
外見xin(同“現”。)
是,此,這。
且,副詞,猶尚且。
安,疑問副詞,怎么。
3·逐句讀、譯。
4·教師歸納、講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沒有識馬的人,只由喂馬的將它一般地喂養,便顯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領來。“而”字是連詞,表示順接,聯系“不知”和“食(喂)”兩個動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陳述語氣,“是馬也”,“也”字表句中語氣的停頓。“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應譯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不可能達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問: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明確:通常數量的喂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于千里馬喂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第2段大意:無識馬者則干里馬無法日行千里。
5·齊讀第2段。
(三)學習課文第3段。
1·朗讀第3段。
2·學生讀、譯第3段。
3·歸納、講析:
提問:“策之”“食之”“鳴之”是什么句式?
明確: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3.繼續指導學生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常識;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背誦第一、三段,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2.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及相關常識。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響應號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二、熟讀背誦
1、學生輕聲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
○1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和在詞義: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門衰祚薄 日薄西山 煢煢孑立 床蓐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渥
期功強近 終鮮兄弟 除臣洗馬 劉病日篤 更相為命
○2注意以下加點虛詞的詞義和用法:
以:臣以險釁 臣以供養無主 猥以微賤 臣具表以聞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劉日薄西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點的實詞:
慈父見背 二州伯牧所見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兒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聞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 愿乞終養 聽臣微志 庶劉僥幸 不勝…之情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2、簡要疏通以上詞句。
3、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
第一段:凄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段。
總起: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撫養【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無親無戚【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臥【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5、熟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不矜名節【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寵命優渥【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不能廢遠【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7、熟讀第四段。
8、解題:討論:結合上節課反復誦讀課文的體會,你認為“情”在本文中有哪幾層含意?。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那么,李密的這個奏表,題為《陳情表》,“陳”是陳述的意思,“情”注解沒有,那是什么呢?
提示:情:○1情況(事實);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9、完成課后練習和同步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課題
背誦第三段導入 。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出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身世孤苦悲涼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決矛盾 先盡孝后盡忠
沐清化蒙國恩 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引導:這個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接了當地說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實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見上圖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小結: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如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陳情表》明顯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以狼狽比喻進退為難的情境,形象生動。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怖懼之態溢于言表。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勢緊迫。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6、小結: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蘇軾語)讀《報任安書》不下淚者,其人必不為人。(后人續)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1
一、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后注釋聯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 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二、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專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并板書:(1)誰學下棋?(2)怎么學下棋?(3)學得結果怎么樣?(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尋找節奏
1、自由讀,學生提出學習困難:不好讀;讀不懂
2、老師逐句領讀。(讀準字音,準確停頓、把握速度,準確處理輕重音和語調。)
3、再自由讀,找到讀文言文的節奏。
4、齊讀,再把沒讀懂的句子讀出來
三、逐句理解,把握語氣
師:理解了意思會讀得更好
1、回顧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根據注釋,聯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討論,知識的積累
2、理解句①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a、對照注釋自己來理解
b、聯系學過的課文理解
如:“通國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聯系《楊氏之子》。
楊氏之子——楊氏的兒子。之:的
“通國之善弈者也。”之:的。
“善弈者也”中的“善”,聯系《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善:善于
“善弈者也。”善:善于
“者”聯系古詩句:“有志者,事競成。”者:……的人
“也”:肯定的語氣。
c、說出這句話的意思
d、再吟讀這句,吟出弈秋圍棋大家的風度
3、理解②③句“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A、小組討論理解意思。(對照注釋逐詞理解)
B、逐詞交流匯報②③句的意思
注意:五個“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為聽”之:無實在意思
“一人雖聽之” 之:弈秋講課
“思援弓繳而射之”之:鴻鵠
“雖與之俱學” 之:另一個人
“弗若之矣。” 之:另一個人
C、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講講兩句話的意思
D、分角色吟誦課文
這兩個人學弈的經過文言文只兩句話就描述得清清楚楚,可見文言文的簡練。
這兩個人在同一個老師門下學下棋,他們是怎么學的?
指一生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再指一生: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各自學得怎樣呢?一起回答——
生齊讀: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E、師生合作吟誦
老師給大家開頭,一生讀第一個人的表現,一生讀第二個人的表現,一生讀最后的結果。(師讀:使弈秋誨二人弈…三個學生分別接讀。師生合作讀兩次)
F、成語運用
用兩個成語,形容兩個人是怎樣學習的。(專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兩個四字詞語,說一下兩個人的結果。(學有所成、一無所獲)
4、理解④⑤句: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什么原因讓兩人的結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質疑
A、自由獨立逐詞理解④⑤
B、交流匯報
C、感情吟誦
難道是因為他不如別人聰明嗎?(師讀:)為是其智弗若與?(讀出反問的的語氣)
難道是因為他不如別人聰明嗎?
(指生讀:)為是其智弗若與?(讀出強烈的語氣。練習兩遍)
回答——生齊讀:曰:非然也。(讀出肯定的語氣)
師:為是其智弗若與?生:非然也。
兩種結果不是因為后邊的人不如前邊的人聰明,而是因為兩個人學習的態度不一樣。這真是——(板書:)態度決定成敗。
D、感悟道理
從這則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學習、做事時,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F、聯系生活,深入理解
四、吟誦背誦,欣賞感悟
把古人讀詩文的情景能再現在我們的課堂就好了。
1、指名吟誦全文,點評. (2次)
2、試背全文
五、拓展延伸,體驗快樂
1、出示文言文
再看一句文言文:“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這是《學弈》這則故事的前面的一句話。
2、自由讀
3、師生齊讀
4、理解大意:下棋只不過是一種技術,一種小的技術。不專心致志,就學不會。
5、再次齊吟
結束語:由此可見,專心致志則大有可為也!
六、布置作業:背誦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學弈
一人專心致志 學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 一無所獲
態度決定成敗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2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人們對讀書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詩人杜甫認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了讀書與寫作的密切關系;英國作家培根認為:“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強調了讀書的好處很多。那么,清朝文學家袁枚對讀書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讓我們走進他的文章《黃生借書說》,和他一起探討有關讀書的問題。
二、解題目
1 . 內容:這篇“說”就青年黃允修向作者借書一事發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青年人努力為自己創造學習條件,奮發向學。
2 .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三、作者簡介
袁枚 ( 1716 - 1798 ) ,字子才,號簡齋、隨園主人,清朝錢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詩人。辭官后居住在南京小倉山,筑隨園,生活華奢。他的詩風格清新靈巧,大都描寫日常生活。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等。
四、 掌握字詞
惴惴 zhuìzhuì 摩mó 俟sì 輒zhé 俸fèng 庋guǐ 夫 fú 俟sì,
五、翻譯文章
本環節讓學生分組進行翻譯文章,并點出每段需要重點記憶理解的語段
書非借不能讀: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好好地讀。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強從別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別人借書的人。強假,勉強借來。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將它玩弄不止,惴惴不安、提心吊膽,憂懼的樣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撫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來掛在高處,收藏起來。“高”形容詞作“束”的狀語,“在高處”。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異日觀:姑且等到日后再來看吧。姑,姑且、且等候、等待。異日,日后、將來。
故有所覽輒省記: ( 因為迫切地要讀書,又得不到書 ) 所以 ( 凡是 ) 有看過的就記在心里。有所覽,有看到的。輒,就。省記,記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薪俸花掉了,書籍買來了, ( 屋里 ) 到處都堆放滿了。落落,堆集的樣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祿。
素鐔灰絲時蒙卷軸:白色的蠹魚和蟲絲常常沾滿了書卷。素鐔,指書里的蠹蟲。灰絲,指蟲絲。
今黃生貧類予:如今黃生像我 ( 以前 ) 一樣貧窮。類,似,像。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只是我把自己的書拿出來同別人共用,這和張氏吝惜自己的書 ( 不借給別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動詞,同別人共用。吝書,舍不得 ( 把 ) 書 ( 借給別人 ) 。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實在不幸而遇到張 ( 這樣的吝嗇鬼 ) 。然而,既然這樣,那么……。固,本來、誠然、實在。
六 、從寫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樣論證“書非借不能讀也”這個中心論點的 ?
課文第二段從幾個角度論證“書非借不能讀”這個論點 ?
從兩個角度論證:藏書多者,“讀書者有幾” ? 無書而借書讀者,“非夫人之物而強假要,必慮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兩個角度一正一反地對中心進行論證,這是什么論證方法 ?
明確并板書,對比論證。
文中的對比論證還有幾處 ? 這幾處的對比意在分析哪幾方面的問題 ? 作用是什么 ?
歸納:
( 1 ) 天子、富貴家藏書之多與“余”幼時和黃生無書作對比;
(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書與“子孫”棄書作對比;
( 3 ) 藏書者有書不讀與“余”和黃生無書可讀作對比;
( 4 ) 藏書者與借書者對書的不同態度的對比;
( 5 ) 藏書者與借書者對書的不同心理作對比。
( 6 ) “余”幼時與借書者對書的不同態度的對比;
( 7 ) “余”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的對比; ( 8 ) “余”幼時之“不幸”與黃生之“幸”的對比。
這些對比集中起來說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藏書者往往不讀書;
二是唯借書方能讀書。
作者正是在這兩方面事實的基礎上作出“書非借不能讀”這一論斷的。對比論證的作用是作者的使觀點更為鮮明,從而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積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3、通過本文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了解學習應持的態度和方法。
教學重點:
1、積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教學用具:
PPT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高中階段,學習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對學習所應持的態度和方法,相信同學們也都了解很多。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人對學習的重要性和對學習所應持有的態度及方法進行了闡述,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荀子,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感知他的觀點。
二、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令。韓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學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孟子強調施仁政、行王道,強調以禮治國、民貴君輕;荀子強調“法后王”,主張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孟子認為“性本善”,荀子認為“性本惡”,所以要“明禮而化之”。荀子是韓非子的老師,他承認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實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討:
1、這是一篇議論文,課文既然是“勸學”,也就是勸勉人去學習,那么,你覺得文中哪句話可以作為課文的中心論點呢?
明確:“學不可以已”。已就是停止的意思,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這里是兩個詞,“可”即相當于今天所講的“可以、能夠”,“以”僅作為起舒緩作用的語氣助詞。
2、那么,作者是如何來論證這一中心論點的呢?我們首先來看第一段。課文大家都預先翻譯過了,下面同學們可以把這一段翻譯時遇到的疑難之處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明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于”:介詞,第一個相當于“從”;第二個相當于“比”。
木直中繩。中:符合的意思。
輮以為輪。“輮”同“煣”,通假字。這也是一個省略句,“以為”中省略了賓語“之”。
雖有槁暴。“有”同“又”,通假字。
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者……也……”判斷句的標志。
金就礪則利。“金”,古今異義詞。這里指“金屬做成的刀劍”。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每日。“乎”同“于”,相當于“對”。介賓短語后置句。“而”連詞,表并列。
則知明而行無過已。“知”同“智”,“而”連詞,表遞進。
3、這一段講的是學習的意義,那么,作者講到了學習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呢?其中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式呢?
明確:比喻論證。
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 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學習可以提高一個人。
總結:知明而行無過矣。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經歷,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學習了一些文言文基礎知識,了解了第一段的論證方法。下節課我們將繼續來感學習后兩段的內容。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會寫7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伯牙鼓琴》。
2、結合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文言文中詞句的意思;聆聽音樂,感受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之遇。
3、體會音樂和繪畫藝術的奇妙。
教學重點:根據伯牙的琴聲,大膽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教學難點:理解文言文中字詞的意思和用法進而理解整句和文章意思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伯牙鼓琴
課時目標:
1、會寫3個生字,讀準“湯”字在文中的讀音。
2、理解“鼓”“志”“巍巍”“湯湯”的意思,不要把“太山”寫成“泰山”;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音樂表達的不同情緒,分享聽音樂的心得。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上課之前我們先聽點音樂,聽完后說說都聽到了什么聲音。(教師播放音樂)
教師及時評價:知音樂者,也;會傾聽者,也;懂音樂者,也。
2、談話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音樂有關的文言文,講述的是發生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誰來讀一讀這個課題?
二、板書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伯牙鼓琴》
2、解題:①“伯牙鼓琴”是什么意思呢?(伯牙彈琴,鼓是彈的意思)
②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一個重要方法。
三、初讀文本,讀通課文
1、師: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自讀課文
①讀準字音,注意在恰當的地方停頓,可以用“/”標記。
②讀出情感和文言文的節奏及韻味。
2、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3、教師先示范朗讀,然后學生自讀,教師評價。
四、理解文言文
1、學生自學,然后小組討論,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出示:
(1)有注釋的字詞就借助注釋來理解,沒注釋的就聯系上下文或者用自己的話來理解補充;再者,借助工具書,也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
(2)理解文言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理解整篇文言文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品讀“情”——高山流水遇知音
1、學到這里,你知道伯牙和鍾子期是什么關系嗎?用一個詞來表達。(板書:知音)什么叫知音?
2、疑問:他們是怎么成為知音的呢?是什么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3、從哪兒看出伯牙和鍾子期是知音?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語句,勾畫下來。
①透過伯牙的琴聲,你看到了什么?你會怎樣贊嘆?
②現在請帶著贊嘆的語氣再來讀一讀。
③老師讀前半句,你們讀后半句。
4、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中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大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中還會表現哪些動人的場景呢?
5、小組討論,出示課件5:
志在明月,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志在清風,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風。”
志在,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說句子: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依依楊柳、潺潺流水、皚皚白雪、綿綿春雨、隆隆雷聲、淙淙流水……
6、伯牙彈什么鍾子期都能懂得、都能明白,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他們真是心靈相通,這就叫——知音。
六、相遇相知。
1、伯牙當時是楚國著名的音樂家,你說他還會缺少贊美嗎?他為什么獨把鍾子期當作知音?
2、終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鍾子期!面對如此善聽的子期,面對這樣難得的知音,伯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他會對子期說什么?
3、“知我者,子期也!”你覺得這時的伯牙與子期還僅僅只是音樂方面的朋友嗎?
4、知音歡聚,一定非常歡樂、非常融洽,再讀課文,感受知音歡聚的融洽與歡樂。
七、知音之死
(出示句子)學生讀:“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1、你能用現代漢語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伯牙把琴給摔破了,決定終身不再彈琴,因為他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2、什么叫終身?(一輩子)
3、師:是的,伯牙悲痛欲絕,他認為再也沒有像子期一樣的知音了,于是來到了鍾子期的墳前寫下了這首短歌。師朗誦,全班朗誦。
4、想象一下,假如你來到子期的墳前,面對一塊冰冷的墓碑、一抔無情的黃土,你想說些什么?
5、通過朗讀體會伯牙的傷心之情。
師:你能體會到伯牙的傷心嗎?按照你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八、回顧全文,品味音樂
1、這就是千古流傳的《伯牙鼓琴》,這就是感人至深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為了紀念他們,后人做了一曲《高山流水》來紀念他們!讓我們聆聽樂曲,打開書再一次回味這個故事,把它刻在你的心間,讓我們試著背一背這篇文章。
2、總結:同學們,“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所以,當你有了知音,一定要“珍惜”!
九、作業布置
背誦課文;搜集表現知音良朋的詩文和名言名句。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積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詞句和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⑵了解有關《左傳》的文學常識,了解魯國以弱勝強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在學生練讀中,在學生合作探究中學習本文運用人物對話推動事件發展,通過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語言的精練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品讀法、演讀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三國時眾多的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役,比如:“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戰爭中取勝呢?也許是人心所向吧?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的。但是有這么一場戰役比這幾場還要早,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稱贊的戰爭,也許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那就是長勺之戰。魯國一個弱小的國家,為什么可以戰勝如此強大的齊國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個究竟吧!請看課文《曹劌論戰》。
2、解題:
《左傳》: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說《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記載著春秋時代各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活動。原書名為《左氏春秋》,漢以后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這部書既是一部比較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相當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
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先趕回齊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了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于長勺。
二、讀
1、個體自讀。
結合注釋,讀得準,讀得暢,教師根據朗讀實況正音。如“間、帛、孚、勺、轍、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虛詞停頓要鮮明;要再現故事的氛圍。
2、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
3、小組競讀。
要讀得齊,讀得響,讀得有滋味。
(可以四人一組,一人一段,一人評。)
教師根據朗讀實況糾正語調。如:
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應讀出“反對”的語氣。
⑵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應讀出“否定”的語氣。
⑶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應讀出“肯定”的語氣。
⑷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應讀出“議論”的語氣。
⑸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應讀出“解說”的語氣。
4、學生齊讀課文。
三、譯
1、學生個體自譯。
(對照注釋,疏通文意,質疑問難,解難。)
對與以下的重點難點字詞句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與老師之間互動解決。
⑴加粗詞的古今義:
肉食者鄙又何間焉犧牲玉帛大小之獄
⑵判斷句式:忠之屬也
⑶省略句式:可以一戰
⑷倒裝句式:“何以戰?”戰于長勺(倒裝)
⑸重點句子:
①肉食者謀,未能遠謀。
②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同桌互譯。同桌互評互補,互助互進,培養伙伴關系,形成共學優勢。老師做點撥調控。
3、學生對照注釋對照自己的理解找差距。
第二課時
一、查
利用大屏幕中的題目來檢查學生對課文重點詞句是否真正理解。
1、古今異義;
2、詞類活用;
3、一詞多義;
4、通假字;
5、重點虛詞;
6、重點文言句式
二、演
1、小組合作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尋找故事中可以想象的地方,增補情節,用白話文再現文中情景。大屏幕中出示提示:
三個場景人物人物活動
鄉下曹劌鄉人一次對話
宮廷曹劌魯莊公戰前對話
長勺曹劌魯莊公戰時指揮;戰后對話
2、選擇小組中三個同學上臺來創造性地展現當時情景。
三、評
自由評說臺上表演的同學,是否演出了人物的特點和當時的氣氛。
四、探
學生根據對文本與課本劇的理解與感受來探究以下三個問題。
1、曹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魯莊公是個什么的人,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
2、本文中寫人與寫事上采用什么手法?
3、長勺之戰勝利了給我們什么啟示?
五、課堂小結談收獲
《文言文兩則》教案 篇16
【典例精析】
例一(20__遼寧卷第13題)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為農為儒,不恒其業。道少純厚,好學能文,不恥惡衣食,負米奉親之外,唯以披誦吟諷為事,雖大雪擁戶,凝塵滿席,湛如①也。尋薦為霸府從事,俄署太原掌書記,時莊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莊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莊宗怒曰:“孤為效命者設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鎮,令三軍別擇一人為帥,孤請歸太原以避賢路。”遽命道對面草詞,將示其眾。道執筆久之,莊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對曰:“道所掌筆硯,敢不供職。今大王屢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韜所諫,未至過當,阻拒之則可,不可以向來之言,喧動群議,敵人若知,謂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則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韜入謝,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膽量。
明宗入洛,遽謂近臣安重誨曰:“先帝時馮道郎中何在?”重誨曰:“近除翰林學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諳悉,是好宰相。”未幾,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皆與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贊,因班退,與同列戲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遺下《兔園冊》②。”道知之,召贊謂曰:“《兔園冊》皆名儒所集,道能諷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場秀句,便為舉業,皆竊取公卿,何淺狹之甚耶!”贊大愧焉。
天成、長興中,天下屢稔,朝廷無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訪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記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徑井陘之險,憂馬有蹶失,不敢怠于銜轡,及至平地,則無復持控,果為馬所顛仆,幾至于損。臣所陳雖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兢兢業業,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節選自《舊五代史?馮道傳》)
[注]①湛如:安然。②《兔園冊》:書名,即《兔園冊府》,唐人編著,五代時流行民間,為村塾童蒙讀本。今佚。
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馮道有膽量的一組是
①雖大雪擁戶,凝塵滿席,湛如也
②崇韜所諫,未至過當
③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④道所掌筆硯,敢不供職
⑤何淺狹之甚耶
⑥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③⑥D.①④⑥
〖解析答案:C。本題考查考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題目給出六個句子,編為四組,要求選出三個句子全都說明馮道有膽量的一組,考生要對照原文,篩選主要信息,排除不合要求的句子。①是說馮道刻苦讀書,與“膽量”無關。②是說馮道在莊宗忿怒的情況下直言進諫,有膽量,符合要求,屬有用信息。③是說馮道敢于貶斥浮躁的土大夫、官紳,膽識有嘉,屬有用信息。④是說馮道對莊宗的敷衍之詞,應予排除。⑤批評“中朝土子”的知識淺薄,與題目要求無關。⑥是說馮道直言進諫莊宗,是有用信息。故C項符合命題要求。
例二(20__北京卷第9題,原文見第三節文言句式的“典例精析”)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達不義之人沒有好結果的一組是
①吾已誅之矣
②(崔杼)無歸,因而自絞也
③荊靈王聞之,率諸侯以攻吳
④若慶封者,可謂重死矣
⑤身為戮,支屬不可以見,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惡
A.①③④B.②④⑥
C.①⑤⑥D.②③⑤
〖解析答案:B。①“吾已誅之矣”:慶封派人誅殺的是“崔杼之妻子及支屬”,文中崔杼是不義之人無疑,但不能因此就說“崔杼之妻子及支屬”也是不義之人,故此項不能表達“不義之人沒有好結果”;③“荊靈王聞之,率諸候以攻吳”:此項陳述荊靈王率諸候軍攻吳,未直接涉及崔杼、慶封這樣的不義之人的下場,此項不能表達“不義之人沒有好結果”組。四個選項中有①或③的均應排除。
例三(20__湖北卷第13題,原文見第六節歸納要點與概括中心“典例精析”)
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超武術技藝不精的一組是
①李請之再四,尼不可。眾慫恿之
②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藝頗精,意得甚
④李以為怯,固請再角
⑤僧笑,命李試其技
⑥方頡頏間,尼即遽止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④⑥D.②⑤⑥
〖解析答案:D。本題要求選出全部表明李超武術技藝不精的一組。①句表明李超急于比試,出于自負心理,尼僧謙讓,眾人慫恿,不足以表明他武藝不精,故排除①。③句,寫李超自鳴得意,應予排除。④句,寫李超自以為藝高,急于取勝,也在排除之列。②⑤⑥三句全部表明李超的藝術不精,故D組屬于正確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