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2)》教案(通用17篇)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點
能正確無誤地計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難點
能根據已知的一個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一、設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兩串金蘋果要獎給發言積極的小朋友和表現突出的小朋友。看到這個你們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師:你們能根據這數學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二、提出問題,感受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
1、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遇到不懂的事情時,就會向別人提出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還藏著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
學生說。
剛才小朋友舉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只要善于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節課我們就來用數學解決問題。
2、出示主題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根據主題圖中小朋友的活動,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既能提出關于加法的問題又能提出關于減法的問題。)
小組討論、匯報。
三、問題解決
參加了小朋友有趣的郊外活動,我們再去看看可愛的小動物在著美麗的春天里干些什么?
1、出示做一做的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再次看圖:提問:圖中的小動物有什么變化?
魚有集中尋食的,有向遠處游走的。
3、師:同學們說的很好,觀察得很仔細!那么你們能不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問題呢?
4、教師從學生提的問題中選出若干個進行板演。
說明:你喜歡解答哪題就解答哪題,你也可以自己提個問題進行解答。
四、評價總結
1、說一說: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回家后仔細觀察家中的物品,向爸爸媽媽提三個數學問題,再讓他們解答。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公開課,我的意圖是:解決問題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那么課的設計應該是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設計了上面這樣一個課例:從實際物品中發現信息找尋信息——根據自身體驗在生活中發現信息找尋信息
——能根據圖片自己發現信息找尋信息。。我的愿望并沒有如我的愿。在實際教學后這堂課遭到了大家的否定。我思考著問題出在哪里?這樣的課究竟怎樣才能上出精彩?很迷茫,所以懇請同仁們提出寶貴意見。告訴我好的思路和設計。
《解決問題(2)》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78頁的例3,練習十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根據乘法和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初步學會口述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討論、匯報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的含意解答求相同加數的和的乘法應用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乘法和所學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討論法。
學法:小組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1)常規練習,齊背8的乘法口訣。
(2)聽算:
第一組:2×8,3×8,8×2,4×8,5×7
第二組:8×4,4×7,7×4,6×8,8×5
(3)課件演示:教材例3。
(小軍和小紅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專柜有許多的文具:文具盒每個8元,鉛筆每枝3元,橡皮每塊2元,日記本每個4元……)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看一看,說一說。
請同學們仔細看圖,把看到的情景講給大家聽,同桌互相說一說。
全班匯報,交流。
(2)提出問題。
你能根據這幅圖說出解決的數學問題嗎?
文具盒每個8元,買3個文具盒,一共多少元錢?
橡皮每塊2元,買7塊橡皮,一共多少錢?
鉛筆3元一枝,要買5枝一共多少錢?
日記本每個4元,買6本,一共多少錢?
……
(3)解決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問題。
匯報學習過程。
三、練習鞏固
(1)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練習十九的第2題:讓誰算得又對又快。
(2)看圖列算式。
出示練習十九第1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列出算式,再集體交流。
(3)每橫排有6顆星,4排有幾顆星?
每列有4顆星,6列有幾顆星?
(3)第橫排有7個圓,3排有幾個圓?
每列有3個圓,7列有幾個圓?
四、拓展學習
(1)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與同學們說一說。
(2)小蘭買3塊橡皮,每塊橡皮3角錢,小蘭一共花了多少錢?媽媽給了她1元錢,應該剩下多少錢?
分析:這是一道先乘后減的應用題,首先利用乘法口訣算出小蘭花錢總數,再用媽媽給的錢數減花掉錢數求剩余。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設計
用乘法解決問題
文具盒每個8元,買3個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
分析:求3個文具盒的價錢總數,可以用1個文具盒的價錢乘買的個數。
解答:3×8=24(元)
答:買3個文具盒要24元。
課后反思
本節課充分讓學生難過擺、看、想、說、算等實踐活動感知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理解數量關系。教師適時點撥,幫助學生完成了新知識的主動建構。我進一步認識到學生的知識不僅僅是教會的,而更應該是由學生自己摸會的。
《解決問題(2)》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探究,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會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多角度觀察的過程,理解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積累解決此類問題的經驗,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目標分析
學生在掌握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同時鼓勵學生從自己理解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四、教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圖文并茂,復習舊知
(1)看圖列式計算:(課件演示)
①一支鋼筆9元
②一共有多少朵花?
(2)匯報交流:
①95=45(元)
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
2.以舊引新,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運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復習環節設計了兩道題,第1題復習求總價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回顧用乘法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第2題的設計稍微靈活一些,可以引導學生從橫行和豎列兩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從而發現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思維靈活性的同時,為新課學習奠定基礎。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小組合作,構建方法
(1)理解題意,收集信息。
①學生讀題:(課件呈現例5題目)
二(1)班準備租車參觀科技館。有2名教師和30名學生,租下面的客車,坐得下嗎?
②小組交流:從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教師和學生共有32人要乘車)
(2)明確問題,分析過程。
①理解坐得下嗎的含義。
引導學生明確:有32人要乘車,一共需要多少個座位呢?(32個座位)如果車子的座位比32個少就怎樣?(坐不下)什么情況下就坐得下呢?
②說說解決過程。
學生交流:先求車子的座位數,再比較看看能不能坐得下。
(3)看懂圖意,嘗試解決
①不同角度觀察座位示意圖:可以引導學生從橫、豎兩個角度說一說;還可以從其他不同角度思考,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②學生根據不同觀察,嘗試列式解決。
③匯報交流: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和算式。
預設:
解法一:74=28(個) 解法二: 84=32(個) 解法三:58=40(個)
28+5=33(個) 32+1=33(個) 407=33(個)
④比較作答:根據計算結果比較回答能不能坐得下。
(二)反思過程,小結方法
學生說說像這樣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應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旨在引導學生讀懂題意、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尋求不同的解決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他們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
(三)多種形式,綜合應用
1.基礎練習
(1)完成教材第84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決,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即怎樣求雞蛋的個數,重點引導學生交流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英準備了25元,想買6本日記本和1個鉛筆盒,如圖:
她準備的錢夠嗎?
2.提升訓練
(1)找規律,填一填。
1+2+3=23
1+2+3+4+5=35
1+2+3+4+5+6+7=( )( )
(2)根據上面的規律算一算,我們一共學習了多少句乘法口訣呢?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的目的之一是鞏固新知,因此,在基礎練習中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空間,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在提升訓練中,設計找規律的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發現規律的能力,同時系統回顧乘法口訣,一舉兩得。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談談這節課學了哪些知識?
《解決問題(2)》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第100頁例2,“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三第11、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連除解決問題能正確求解。
教學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來解答。
教具準備: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兩個課時的教學,現在學生已初步獲得了解決問題的經驗,為了讓學生區分連乘與連除,結合教材特意設計了這一節連除。(具體設計意圖負載各個環節后)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1)口算。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決問題,老師帶來了一些口算練習,你來?
出示:5×3×2= 60÷3÷4= 7×7+1= 21÷3+9=
…… ……
(2)簡單的解決問題。
出示:有30人參加團體操表演,平均分成5行 ?
師:能補充問題嗎?
引導學生總結出: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齊讀)
【設計意圖】口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兩步的口算題給本節課的兩部計算埋下伏筆。“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把問題的提出留給學生,讓學生做到真正的學習主人。
二、新授例題
1、找信息 搜集數學信息
師: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團體操表演隊的60位同學正在緊張的排練著。我們來看看團體操的隊形,左邊的這些同學圍成了一個大圈,右邊的這些同學也圍成了(一個大圈),我們來看看左邊的這一個大圈,這幾個同學圍成了一個小圈,這一個大圈里有幾個小圈(5 個),右邊的大圈里有幾個小圈(也是5個),那么從這一幅圖里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說數學、做數學、創數學”是我校數學研究課題“數學閱讀”的主旨,通過指導學生仔細認真的閱讀主題圖,以便保證學生收集的完整性、也是教會學生看圖的基本方法,同時讓學生知道了數學離不開閱讀。
2、提問題 完善解決問題
師:整理題目,出示“這場團體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個大圈,每個大圈平均分成了5個小圈?”
師:你能補充問題嗎?
生: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學生默讀)
【設計意圖】課堂的學習,不應該是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是給學生一個充滿遐想的省略號,應留給學生一片未曾開發的灘涂。就像前面說的“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3、說思路 理清解題思路
師:要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先要求什么(思考)
方法總結:要求每個小圈的人數,可以先求每個大圈的人數,再用1個大圈的人數除以5就得到了,每個小圈的人數?
師:誰還能說一說這一題的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說數學”的目標是讓每一位學生會說數學,也就是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在教師總結后讓學生互相說,既是給養學生成功的體驗,也體現了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4、列算式 嘗試解決問題
師:你能列式解答嗎。
【設計意圖】會說不一定會寫,讓學生在草稿本上把他的想法寫下來,也是為了檢查學生將解題思路轉變成數學符號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5、說意義 掌握解題步驟
師:“60÷2=30(人)”表示什么?
師:是的,要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先求一個大圈多少人,再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同學們,今天我們解決問題用的什么計算方法(除法),幾步計算呢?(兩步計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運用除法兩部計算”解決問題。(板書課題),在解決問題里,我們先要觀察圖,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再通過有用的數學信息分析問題,也就是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解決問題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時也是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足部完善自己的表達,獲得成功的體驗,最后通過師生的交流互動完善板書。
6、寫綜合算式。 類比分步計算
師:剛才我們是用分步計算的方法,你能寫出這個兩步計算的綜合算式嗎?
師:綜合算式和他一樣的向老師招招手,好嗎?
【設計意圖】掌握綜合算式的一般計算法則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上節課學生已經初步獲得了用綜合算式來解題的經驗,在這里直接放手讓學生列綜合算式,同時也是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
三、鞏固練習。
100頁做一做。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00頁的做一做,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達出來。
……
師:完成了的同學請用你的正確坐姿告訴老師,你已經完成了。要解決這一題必須先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你找到了嗎?
【設計意圖】這是一道模仿練習題,老師不過多的講解,而是讓學生獨立解答,部分學生完成后并不著急講解,等待更多的學生完成再講解,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四、課堂訓練。
1、第104頁的第11題
師: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第104頁的第11題。
…… ……
師:青蛙和啄木鳥都是消滅害蟲的能手,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保護他們。能做到嗎?
生:能。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減除類型的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連除、減除類型解決問題的理解,同是也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2、第104頁的第12題
師: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第104頁的第12題。
師:做好的認真思考,我做的對不對?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設計意圖】這一題意在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學會一種方法后,并不急于評講,而是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尋找方法,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增強他們的信心,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總結。
師: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課堂的真正主人是學生,學生的學習必須是一個生動活潑的過程,把課堂小結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樂學、愛學。
板書設計
運用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這場團體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個大圈, 1、搜集信息。
每個大圈平均分成了5個小圈, 每個小圈有幾人? 2、理清思路。
先求:每個大圈有多少人。列式計算:60÷2=30(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再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列式計算:30÷5=6(人) 3、列式解答
答:每個小圈有6人。
《解決問題(2)》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列式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72~74。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圓形5個,三角形10個,紅花20朵。
組織教學,創設情境
1.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聽課,你高興嗎?王老師今天也非常高興,現在咱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老師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師生鼓掌歡迎。)
師:小朋友們,掌握很熱烈,但不夠整齊。請聽一聽,王老師是怎么拍的?拍了幾下?(教師有節奏地拍4下)。小朋友學老師的樣子,拍6下。
師:根據剛才拍的,請你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1:我們比老師多拍了幾下?
師:你知道嗎?
生1:我們比老師多拍了2下,因為6比4多2,列式:6-4=2。
生2:老師比我們少拍了幾下?少拍了2下,列式:6-4=2。
生3:老師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幾下?6+4=10。
師:小朋友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今天咱們來研究第一和第二種情況。課件顯示:
6下比4下多2下,6-4=2,4下比6下少2下,6-4=2。
2.擺一擺。
a.請小朋友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5個△。擺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想說什么?
生:○和△同樣多。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這樣擺的:,這樣一個○對著一個△,正好就看出它們同樣多。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
b.請小朋友繼續擺:第一行5個○,第二行擺7個△,如圖:
看著你擺的圖,誰能提出問題?
生1:△比○多幾個?列式:7-5=2。
○比△少幾個?列式:7-5=2。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咱們來進一步學習這種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學生齊讀。
[本節課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即興創設教學情境,鼓掌歡迎聽課領導的到來,由掌聲到比較誰多誰少,導入新課,比較新穎、有趣,一下子調動了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探索學習
1.課件出示下圖,教師講解:同學們,這是前四周小組得紅花情況的記錄圖,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看出了1組同學得紅花最多,他們表現最好。
生2:3組表現差一點,得的紅花數最少。
生3:我知道了1組共得了11朵紅花,2組得了8朵,3組得了6朵,4組得了10朵。
教師邊聽邊板書上每組得紅花的數量。
生4:我看出了1組的紅花比2組多3朵。
2.師:小朋友們觀察的都非常仔細,下面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的紅花學具,擺出1組和2組的所得的紅花情況,好好看一看1組比2組多得了幾朵。
學生動手操作,擺出如下圖形:
生:1組比2組多擺了3朵。從圖上可以看出,1組得的紅花左邊部分與2組同樣多,右邊部分是比2組多的3朵,所以說1組比2組多擺了3朵。
師:你會列式嗎?
生:11-8=3(朵)。
師:根據你自己擺的圖,你還能提出問題嗎?
生:2組比1組少得幾朵?
師:誰會列式?
生2:11-8=3(朵)。
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
師:剛才小朋友們回答得都很好!現在請小朋友看著這四個小組的紅花圖,現在我要請你當老師提出問題,你還可以找一名同學回答。
學生提問、回答、活動。
1.比較關系。
師:剛才的小老師當得好,學生做得也很棒!現在請小朋友們看板書,小組討論:求1組比2組多幾與求2組比1組少幾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小結:1組比2組多幾,2組就比1組少幾,實際上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只是說的角度不同罷了。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計算。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通過小組內同學得紅花的多少,來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應用題,學生學起來較輕松,比較感興趣;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先讓學生初步感知,再操作體會,層次性強。]
鞏固拓展
1.說到這里,我忽然想起了森林中發生的一件事(電腦出示):
2.在咱們學校體育節的跳繩比賽中,咱們綠隊有兩個小朋友表現非常出色,咱們一起看一看。(課件出示圖。)
a.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b.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3.看到咱們比賽這這么好玩,小貓們沉不住氣了,它們每人拿來一只小桶,一根釣桿,你猜它們要比什么嗎?對,釣魚比賽。現在看圖,你能提出問題嗎?小組比賽星級合作小組評選,看哪個組提的問題多?解答得好?
小組討論匯報討論情況,教師及時評價鼓勵,評選出星級合作小組。
[練習的設計穿插在故事中進行,讓學生邊聽故事邊學習,充滿情趣,學習效果較好。]
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都可以用大數減去小數來計算。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與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同的。
《解決問題(2)》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內容,知道圖上加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中看清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創設親身經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時空,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3)引領學生體驗數學的魅力,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5)滲透環保教育,使學生熱愛我們的大自然,熱愛我們的生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知道大括號、小問號的意義。
(2)理解畫面內容表達的意思,根據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的方法算出要求的問題。
【學情分析】
對于一年級的數學學習,新生無論在數學知識上還是數學能力上都有所準備。就數的認識來看,一年級的學生二十以內的數數非常流利和連貫,可以正數倒數,學生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識準備的。但一年級學生在數感方面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學生對數的意義理解有一定困難。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很難作出正確的回答,對于圖形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可能是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造成了對數的基數序數意義理解的干擾。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規律,結合“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
【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數字朋友6和7,今天我們接著和它們一起去數學王國中探索奧秘。
板書(6和7)
2、明確目標
師:今天的課上老師又給同學們帶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同學們想認識他們,那得先闖過老師這關。
第一關:快速搶答。出示題卡
第二關:想一想,填一填。看大屏幕(課件)
3、效果預期
師:好,同學們都已經掌握了學過的知識,你們都是認真聽講的好學生。
二、探究新知:
任務一:引導學生學習加法圖文應用題。
1、任務呈現
(1)師:接下來,我們有請第一位好朋友。幾只可愛的小白兔。我們先看一下畫面上的小白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左邊有4只小白兔,右邊有2只小白兔。)
(2)師: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白兔?)
(3)引出大括號、問號并解決問題。
1、這個問題在圖上怎樣直觀地表示出來呢?我們的數學家找到了一種簡潔明了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想)好,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兩個新的數學朋友吧!
2、(出示、粘貼大括號)我們的這個新朋友叫大括號,它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貼“?只”)這是我們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它表示我們提出來的問題。
2、自主學習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同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師巡視)
3、展示交流
生交流,師板書:4+2=6(只)。
任務二:引導學生學習減法圖文應用題。
1、任務呈現
(1)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問題,而且認識了兩個新朋友。現在,老師帶你們去池塘邊看看,認識第三位新朋友。(一些青蛙)
(2)師:此時,你們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想到了什么數學問題?快說出來大家一起來分享吧!(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還剩幾只?)
(3)師:那怎樣表示?怎樣解決呢?
2、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
3、展示交流
匯報交流。師適時粘貼圖畫,并讓學生說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為什么要這樣解決?
(5)小結:比較異同。
提問:這兩幅圖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號”和“問號”;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圖的“?”表示把兩部分小兔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求一共有幾只。第二幅圖的“?”表示兩部分中的一部分,求還剩幾只。)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體,用加法計算,求部分,用減法計算。)
(三)說兒歌學數學
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和大括號、小問號成為了好朋友。好了,又到了我們說兒歌學數學的時間了。(課間出示)大括號,小問號,在一起,我會算。小問號,在尖尖,求一共,用加法。小問號,在兩旁,求部分,用減法。
三、知識運用:
師:你們還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繼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嗎?
1、目標檢測
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后,再集體訂正。(選一小題讓生說說想法。)
2、結果反饋,集體訂正
3、反思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師講述:同學們真聰明,這節課大家發現了許多數學信息,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并解決了它們。記住你這節課交到的好朋友,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我們要用好數學知識并用心學好它。
板書設計:
6和7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2)》教案 篇7
課題十一: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P33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充分讓學生感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
2、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談話引入: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問題。你能幫助小強的媽媽,王阿姨,解決她們遇到的問題嗎?
(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將例題創設為實際情景)。
二、組織學生辯論,以辯明理。
1、出示例12
①學生獨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現的三種答案,6.25個、6個、7個)。
②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膽地與同學進行交流。
同學們充分發表意見,明確瓶數取整數,6.25按四舍五入法應舍去25,但實際裝油時,6個瓶子不夠裝,因此瓶數應比計算結果多1個。
2、再來看看王阿姨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①先獨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組織學生討論,強調以理服人,使學生明確,盒數取整數,16.66…計算結果按四舍五入法本應進1,但實際包裝時,絲帶不夠包裝第17個,因此個數應比計算結果少1。
3、生談感受。
師小結:看來,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適用于一般情況,在解決問題時,有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有時要多一點,有時要少一點。
4、生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P33“做一做”
如何處理的結果?為什么這樣處理?
2、P356、7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解決問題(2)》教案 篇8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P88例5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圖形重復排列的變化規律,首尾兼顧地觀察思考找出圍成一圈的圖形中缺少的圖形。
2、能掌握收集信息和問題、思考解答方法和檢驗解答結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找一找、圈一圈、畫一畫的活動中,初步發展觀察、表達、邏輯思考等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能按規律首尾兼顧觀察找出圍成一圈的圖形中缺少的圖形,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靈活利用規律解決具體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欣賞漂亮手鏈
小朋友們,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找規律,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漂亮的圖片(各種各樣的手鏈)
出示幾個有規律的手鏈,讓孩子找規律。
(2),導入:小朋友們,其實根據我們平常的這些規律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當中的很多數學問題呢,今天我們就利用規律來解決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二、主動探索,掌握方法
1、呈現例題,解讀題意
(1)創設情境:明明過生日,小紅用珠子穿好了手鏈,打算當生日禮物送給她,但是不小心手鏈…掉了2顆珠子,到底掉的是哪兩顆呢?(先出示斷了的手鏈,再出示題目)
斷了的手鏈圖
(2)學生讀題,說說從題中知道了什么?
2、自主探索,互動交流
(1)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在練習紙上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又簡單地表示出來。(放手讓學生探究,有意識巡視找出不同方法,個別給予指導)
(2)擇取展示,交流方法
選取學生不同想法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流,說思考過程。
分別按順序展示三種想法
3、觀察比較,發現方法
(1)學生觀察板書,思考、討論:三種不同想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進行引導,引出:找起點、圈一組)
4、回顧反思,自主檢查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解題的過程:讀……解……查
(2)指名學生說檢查方法:再做一次;將手鏈連成一圈檢查(課件展示)
小紅的問題解決了,小英也碰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她解決嗎?
5、嘗試運用,鞏固方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P88做一做
(2)反饋、
三、組織練習,發展能力
用規律還能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1、我會圈:
(1)學生獨立思考,完成P91 T13
(2)交流方法
(3)追問:第15面是什么顏色的旗子?第20面呢?第100?
(4):
師:第15、20、100這些我們都沒有畫出來,你們這么聰明都知道答案,怎么知道的?(找規律)看來用規律可以很快的幫我們解決問題
四 欣賞生活中的規律
數學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是數學。請欣賞(珠簾,地毯)
《解決問題(2)》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加深對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提高學生對應用問題數量關系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二、 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斷。
2、用正比例解決問題的步驟。
一:找到題中不變的量;
二:根據不變的量寫出關系式;
三:判斷成什么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5: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 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③ 根據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B. 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根據比例的意義,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匯報:
解:設要捆元。
30=20xx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五.應用反饋 課件出示:
1. 教材60頁做一做第2題。(單價乘數量等于總價,總價一定)
2. 課件上的練習題。
指名扮演,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鞏固新知,訓練解題能力。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31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我將課本中兒童商店里購物的情景替換成一群學生在公園游玩,以此為主線貫穿全課,并結合學生即將參與的春游活動,緊密聯系學生喜愛的游樂活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含義,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并解決游玩中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興趣、主動參與探究,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使學生逐步形成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應用學生已掌握的表內乘除的知識來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并解決游玩中的數學問題
2.在學生會用分步列式計算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能列出綜合算式進行解答,使學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會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運算。
3.使學生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會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運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
讓我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吧!(播放視頻)
在這美麗的季節里,你最想做什么?
師:同學們說的這些活動,我也很喜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做什么?(播放課件)
(二)、探究新知
1、 課件出示:
師:來聽聽他們說些什么?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他們要租6條船,10元錢可以租2條船)
我們來幫他們算算要多少錢,請寫在隨堂本上。
在學生寫完后,指名說說是怎樣算的。
(生:10÷2=5 5×6=30)
師: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還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嗎?
(生:10÷2×6=30)
(如果班上沒有列綜合算式解答的,教師可引導:“能將6×4=24,24÷3=8合并成一個算式嗎?”使學生能站在更高的層面上用整體的較為簡潔的綜合算式來解決上述問題。當然在這里并不要求每一個學生一定要列出綜合算式來解。)
>>
引導學生比較這二種列式:
師:像這種10÷2×6把兩步運算合并到一個算式的式子,我們叫做綜合算式。
師: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么?象這樣乘、除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從左往右依次來計算。
計算綜合算式還有另一種格式,稱為脫式計算,請大家注意看,老師是怎樣做的。
邊說邊板書如下:
10÷2×6
=5×6 等號寫在第二排算式的前一格,
這時再計算什么?
=30 把乘號和6照寫下來,計算5×6,所得的結果在下一行寫等號及得數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象這樣列綜合算式,用這樣的格式算一算。
(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體會,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計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結果。)
2、師:我們的同學真聰明,幫助他們解決了租船的問題,看,他們玩得多開心!(播放課件)
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有6條船,每條船上有4個同學)
3、劃完船后,他們還想去坐碰碰車。(播放課件:一群圍在售票處前,門前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碰碰車,每輛坐3人。)
讓每一位學生先觀察兩幅圖,然后在組里說圖意。
知道什么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在小組說題意的基礎上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在每一位學生對題意有清楚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在學生列式的過程中,老師可做適當地提示,讓學生主動嘗試用綜合式來解答。)
在巡視的基礎上,指名一位學生上臺列式。(在這個學生上臺板演時,讓其它的學生停下來,注意觀察這個學生是如何列式解答的,特別是他的書寫過程)
(三)、解決問題
1、師:精彩的木偶戲開始了!(播放課件:一個學生說:我們需要坐5排,另一個學生說:2排可以坐12個同學)
你能算出他們一共又來了多少人嗎?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讓學生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做的?
互相檢查你們的書寫格式,如果不對,請你?他指出來。
1、 師:這次出來,他們還準備了一些好吃的東西(播放課件)
們帶了些什么?(18根火腿,27根香蕉,36個蘋果)
>>
(課件中的小朋友說:我們每人能分幾根火腿呢?)
你能幫他算算嗎?
學生列式,可能會有如下列式出現:
18÷9
18÷3×3
18÷3÷3
18÷(3×3)
無論怎樣列式,都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對于18÷3×3這樣列式的學生,讓其明白在先算3×3的情況下,要加上小括號。
師:看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能列式解答嗎?
1、 師:還有一部分同學,他們來到了快餐店(播放課件)
師:他們選擇了漢堡,如果是你,你想買什么?
師:如果讓你來給小組的同學買另一種食品,需要多少錢?請你算一算。
(讓學生自由選擇,小組內交流,然后指名說如何計算。)
課堂練習:見教學過程中。
作業安排:結合生活實際,自找作業。
附錄(教學資源及資料):教師教學用書,課本,課件。
自我問答:
根據《標準》(第一學段具體目標)要求,本單元教學,應讓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或用學生身邊的實例),為學生創設發現數學問題的情境,使學生獲得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的機會,應用已掌握的表內乘除的知識來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我將課本中兒童商店里購物的情景替換成一群學生在公園游玩,以此為主線貫穿全課,并結合學生即將參與的春游活動,緊密聯系學生喜愛的游樂活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含義,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并解決游玩中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興趣、主動參與探究,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使學生逐步形成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1
設計說明
1.以猜想活動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猜想可以營造學習氛圍,激起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維,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自始至終地主動參與數學知識探究的過程。上課伊始,創設“讓學生猜想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什么樣的角”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經歷猜想的過程,初步體會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策略。
2.讓拼角活動貫穿教學始終,突出拼角活動的內涵。
動手操作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拼角活動是一項具有豐富內涵的學習活動,因此要將一系列的拼角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隨意拼角可以驗證猜想;有目的地拼角可以理清拼角的思路;有序拼角可以明確拼角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這三種角,加深對這三種角之間關系的理解。同時,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一副三角尺
學生準備 一副三角尺 作業紙
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猜想導入
1.回顧: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一起認識了直角、銳角和鈍角,誰能說一說你對這些角的認識?
2.猜想、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掌握得非常好。你們想繼續探究有關角的秘密嗎?
師:請看老師手中的這副三角尺,一個三角尺上有幾個角?你在三角尺上發現了哪些角?
(學生匯報:一個三角尺上有三個角,在三角尺上發現了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
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利用手中的這副三角尺可以拼出什么角?
(學生說出自己的猜想結果)
師:對于這個問題,同學們有了大膽的猜想,就讓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來驗證猜想。
設計意圖:通過對上節課內容的復習,引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隨意拼角,驗證猜想。
(1)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合作探究,用一副三角尺拼角,并記錄都拼出了什么角。
(2)小組派代表匯報拼出了什么角及拼角的方法。
2.有目的地拼角。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個鈍角。
(1)知道了什么?
①每個三角尺都有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
②要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個鈍角。
(2)應該怎樣做?
①想一想:怎樣拼角?
②做一做: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個鈍角。
③說一說:你是怎樣拼的?
④畫一畫:描出拼成的角。
(3)拼出的角是鈍角嗎?
驗證方法一:目測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關系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目標】
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的優勢,使本來抽象、復雜、靜止的數學知識和概念及推理過程“動”起來。計算機能創設情境,化靜為動,化難為易,使學生自主領悟知識形成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隨著畫面去觀察、體驗、發現,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運算順序。(課件出示)
125×4+54 340×2-120 (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生嗎?
學生:啄木鳥、山雀。
(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后提出問題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系嗎?學生自主用圖畫表示山雀與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關系,教師巡視指導
(課件出示線段圖的畫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減去45只才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課件出示)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學生畫線段圖并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
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3+45。
教師:你發現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都有倍數關系。但一個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后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學例5。
教師:剛才我們解決了森林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課件出示例5,并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為題中告訴了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為題中告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
課件出示算式(80-15) ×3。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為:80-15=65張。根據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即:65×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是:(80-15)×3。指導學生寫答語。
三、活動思考(課件出示內容)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全班交流。
四、獨立練習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后交流。
五、小結教師: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么收獲?
《解決問題》課后問卷
解決問題:
1、 一輛汽車從新華村開往縣城,每小時行42km,開出2小時后離縣城還有6km。新華村到縣城的公路長多少千米?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各個數據嗎?
2、 草場上有山羊75只,綿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場上有綿羊多少只?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它們的只數嗎?
統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本節課知識掌握情況統計
圖表一
能準確列出算式并計算的人數 正確率% 能正確畫出線段圖的人數 正確率%
實驗班(40人) 38 95% 37 92.5%
對照班(40人) 35 87.5% 30 75%
效果分析:
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有了多媒體課件展示線段圖的畫法,就大大提高了畫線段圖的正確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確畫出線段圖,正確率達到了92.5%,而對照班的正確率只有75%,可見,利用多媒體課件,特別是對畫線段圖的展示和指導,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隨著畫面去觀察、體驗、發現,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學會了畫線段圖的方法。
學會了畫線段圖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使本來抽象、復雜、靜止的數學知識和概念及推理過程“動”起來,化靜為動,化難為易,使學生自主領悟知識形成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根據問題,正確的列出算式并計算,使計算的正確率提高到了95%。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估算,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2、使學生認識到估算的價值。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確進行乘除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解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設計個性化調整或反思: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師借助乘法計算解決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問題是需要乘法解決的?你能正確解答嗎?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教學例7.
師:每張門票8元,有29人參觀,帶250元買門票夠嗎?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要想知道帶250元錢夠不夠,必須先知道29人賣門票共需多少元。也就是要先算出29×8得多少,然后和250元比較一下。
生:29×8我還沒有學過,怎么辦呢?
師:這道題只要知道29×8的結果比250大還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確結果,因此我們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
看29×8大約等于多少。
學生可以再小組內討論,先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到各小組巡視,及時指導、點撥學生。
集體交流:因為29接近30這個整十數,所以我們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約等于240.
師:同學們想得很好。29×8大于等于240,“大約等于”寫成數學符號就是“≈”,這是約等號,讀作“約等于”,
所以29×8≈240
板書:29×8≈30×8=240(元)
生:通過估算得出了29×8的結果,和250比較后發現250元錢購買門票了。
2、教學例2.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道稍復雜一點的問題,然后說說你的想法。(課件出示第71頁例8)
生1:我們可以用畫圖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問題。
生2:求買8個同樣的碗用多少錢,就需要先算一個碗多少錢,再算8個同樣的碗多少錢。
生3:一個碗的價錢就是18÷3=6(元),8個同樣的碗的價錢就是6×8=48(元)。
生4:也可以列成綜合算式18÷3×8,結果仍然是8個碗48元錢。
只要學生講解合理就要給予肯定表揚鼓勵。
師:究竟算得對不對呢?你們檢驗了沒有?
生:可以這樣檢驗,買8個碗48元,說明一個碗的價錢是48÷8=6(元),這樣3個碗的錢數就是6×3=18(元),說明
我們的解答是正確的。
師:對!我么一定要記住解答完之后要進行檢驗,才能有效提高我們解解題的正確率。想一想,18元可以買3個碗,
30元可以買幾個同樣的碗?
生:先算一個碗的價錢18÷3=6(元),再算30元里面有幾個6元就可以買幾個碗,列式為30÷6=5(個),所以說30
元錢可以買5個碗。
3、教學例9.
師:媽媽在買碗的過程中又遇到問題了,你能幫忙解決嗎?試一試。(出示例9)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同學們的解答策略,說說你的想法吧。
學生可能會說:
生1:我首先是畫線段圖來表示題意的,這樣就能比較直觀地分析題意了。
生2:根據6元一個碗可以買6個,可以算出總價是6×6=36(元),那么36是9的幾倍就可以買幾個9元的碗,列式為36÷9=4(個)。
生3:可以列成綜合算式6×6÷9,結果也是4個。
生4:我檢驗過了買4個9元的碗和買6個6元的碗,總價是相同的,都是36元,說明解答是正確的。
……
師:同學們,講得有理有據,真棒!繼續努力!
三、總結提升。
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交流。
四、課堂作業。
1、一個兩位數與3相乘的積大約是180,那么這個兩位數可能是多少?
2、張爺爺為了鍛煉身體每天要繞圓形花壇步行3圈,每圈400米,如果還是步行相同的路程,繞操場就要步行2
圈,操場每圈多少米?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教材第99頁例1,練習二十三第1、3、4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兩步計算乘法解決問題,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2.經歷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從中感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與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學會欣賞自己和同伴。
教學重點:探索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
教學難點:收集對解決問題有用的數學信息,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
1.自學教材第99頁,例1的主題圖,想一想:
(1)畫面上同學們在干什么?
(2)從圖中你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3)怎樣解決每個方正有多少人?
(4)怎樣解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5)10×8表示什么?80×3又表示什么?
(6)你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并說出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嘗試作業:P99做一做說一說: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二.預習反饋:
1.出示畫面:2個班同學做操,每班4排,每排8個同學。
學生根據畫面內容,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解答。指名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決新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4.出示情境圖:運動會開幕式上廣播操表演。一個方陣與例1相同,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5.請同學們自己觀察畫面,你看懂了什么?
收集解決問題的信息數據,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困難可以與同桌交流意見。(組織學生交流。)
(1)你收集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怎樣列式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善解答過程。你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對嗎?
二.關鍵點撥:
1.自主解決問題。課本第99頁“做一做”。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1)5×6×8 (2)5×6×(5+3) (3)5×6×7+5×6
(4)5×6×7+30 (5)30×8 (6)30×5+30×3……
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答案正確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3.看到這么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有什么感想?
(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數學信息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
師:以后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頁可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多樣了。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練習二十三第1、3、4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三(1)班5個小隊去植樹,每小隊8人,每人種3棵柳樹和2棵桃樹,他們一共種了多少棵桃樹?(訓練學生收集有用數學信息的能力。)5×8×2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2.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注意觀察、發現,提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
這些問題。
3.聯系身邊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布置作業
《作業本》第49頁。
第二課時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101~103頁,練習二十三第2、5~9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會收集數學信息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學會欣賞自己、欣賞同學,與同學友好合作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學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能對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及方法。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
1.看一看:P101
2.想一想:
(1)畫面上他們在干什么?從圖中你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2)怎樣解決?做一做說一說: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每步表示什么意思?你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
二.預習反饋:
1.想一想,算一算:
盒子里有若干捆鉛筆,每捆5枝。小明先拿出2捆,接著又拿出4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鉛筆?(討論算法)
2.練習二十三第2題。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可能也會用到加、減法。(板書課題)
二、關鍵點撥、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練習二十三第2題。
(1)看題,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3)組織交流。
(4)你做對了嗎?
(5)小結: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根據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而決定的。
2.練習二十三第9題。
(1)自己看題,收集信息,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列式計算。
(2)組織討論。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決問題的步驟是怎樣的?
(3)比較哪一種算法好?哪一種簡便?
①15×4+7 ②15×5-8
3.練習二十三第7題。
(1)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強調對“一年”的理解)
(2)獨立解決問題。
(3)組織討論,訂正。
(4)環保教育:不亂扔垃圾、保持環境衛生。垃圾分類存放處理。
4.練習二十三第8題。
(1)獨立解決問題。
(2)組織討論、訂正。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5
一、教學內容
轉化是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轉化能把新穎的問題變成已經認識、已能解決的問題,從而創造性地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轉化能把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的問題,從而便捷地找到問題的答案。本單元教學轉化策略。
學生在過去的數學學習中經常進行轉化,已經積累了關于轉化的體驗。本單元深入體驗轉化,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編排2道例題、一個練習,把教學分成兩段進行。
例1,回顧以前進行的轉化,從策略層面上認識它,體會轉化的價值。
例2,利用已有分率進行推理,轉化較復雜的分數問題,發展思維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讓學生體會轉化,感悟策略。
策略是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再認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其中的思想方法是形成策略的有效途徑。學生曾經進行過許多轉化,是感悟策略的寶貴資源,本單元從回顧以前進行的轉化開始,例1的教學分三步進行。
利用圖形的直觀作用引發轉化。方格紙上呈現兩個形狀不同的圖形,不容易直接看出面積是否相等。學生會想到把兩個圖形都轉化成長方形,再比較面積的大小。其中一個圖形平移它的一部分,另一個圖形旋轉它的兩小塊,轉化成的兩個長方形長相等、寬也相等,面積肯定相等。這個問題利用直觀情境讓學生主動轉化,初步體會轉化有助于解決問題。
回憶曾經進行過的轉化,體會轉化是一種策略。教材指出轉化是策略,讓學生回憶曾經運用轉化策略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驗轉化。第72頁列舉了推導面積公式時轉化,計算小數乘法、分數除法時轉化,這些僅是曾經進行過的一部分轉化,學生還能說出許多。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回憶,簡要說說怎樣轉化的,轉化有什么好處,達到體驗轉化的目的。
有意識地應用轉化解決問題。試一試計算四個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數形結合,把原式轉化成1-,能很快說出得數。練一練計算多邊形周長,在圖形啟發下轉化成求長方形周長的問題,實現了化繁為簡。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再讓學生說說解題策略,不僅深刻體會了轉化,還能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2.指導學生轉化稍復雜的分數問題。
例2是較復雜的分數問題,在本冊教材第一單元里,這樣的問題要列方程解答。通過轉化,能很容易地列式計算。
本單元轉化分數問題,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化繁為簡,增強策略意識。同時,更好地理解分數的意義及相關的概念,發展推理能力。并不要求學生掌握轉化復雜分數問題的技巧,更不要求他們獨立進行轉化。例2以及練習十四里的分數問題,都是教材指點下的學生轉化。
用原有的方法解題。教學例2,先讓學生列方程解答,這是舊知識。用原有方法解題有兩個目的,一是熟悉題目里的數量關系,理解題中的分數的意義,為轉化作準備。二是感受原來的解題比較麻煩,轉化后的解題十分方便,為比較解法作準備。
指出轉化的方向。教材說:如果把男生人數是女生的轉化成女生人數是美術組總人數的幾分之幾,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在這句話里提出了轉化,指出了方向,要通過轉化題目里的分數,使題目變成簡單的分數乘法問題。教學時應該讓學生仔細閱讀這句話,明白把已有的那個分數轉化成什么分數,解釋為什么轉化后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
學生聯系已有經驗進行轉化。轉化要應用概念進行推理,對現有的信息進行深度開發,創造出新的有價值的信息。把男生人數是女生的轉化成女生人數是總人數的幾分之幾,是進一步溝通男生人數、女生人數、總人數三者的倍數關系。由于分數與除法、比都有聯系,因而學生轉化的思路必定是多樣的,而最終的結論是一致的。
解答轉化后的問題。得出女生人數是美術組總人數的,求女生人數就很方便了,因為原來的題被轉化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乘法問題了。讓學生列式計算,能感受方便,從而又一次體會轉化對解決問題的作用。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練習中的分數問題也是在教材指點下的學生轉化。呈現圖形直觀,填寫應聯想的分數,降低了轉化的坡度。學生只要在教材提供的條件下通過推理實現轉化。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牙簽,表格,飛鏢和靶盤。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同學們,在四年級我們曾經兩次學到過解決問題的策略,還記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嗎?(指名答:方法)那么你們還記得我們曾經學過哪些策略嗎?(畫圖,列表)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板上課題)
二.教學例1
師: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
屏幕出示例題及其場景圖,自主讀題。
師:題目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們做什么事情?(指名回答)
師: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的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
師:你們覺得王大叔會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拿出你們手上的牙簽,每根牙簽代替一根1米長的柵欄,動手來圍圍看。(同桌合作擺牙簽,教師巡視)
指名說說他們圍成了幾種不同的長方形。估計學生可能有的結果:1種,2種,3種……(記錄學生匯報的結果)
師:究竟王大叔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了?老師現在也不知道,不過通過接下來的學習我們就會知道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了。
師:如何能一個不落的將所有的圍法都找出來了?你們覺得可以從幾開始考慮?(指名回答)
生:可以從寬是1米開始考慮,先用18÷2=9,然后把9分下來,長8寬1;長7寬2(板書學生說的內容)
師:你們覺得接下來會是多少?(學生齊答:長6寬3,長5寬4)
(可能有學生會繼續說長4寬5,讓學生自己去想要不要長4寬5,讓學生明白一般情況長都大于寬,長4寬5實際上就是長5寬4。)
拿出課前準備的表(教材P63)
師: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長和寬一一的列舉到表上去?動手做做看。(板書:一一列舉)
集體訂正列表,各拿一份按順序列舉的和沒有按順序列舉的表在實物展示臺上讓學生去比較,使他們明確列舉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師:現在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嗎?(齊答)
指出:剛才我們幫王大叔解決問題時,所采用的方法是將結果一個一個的列舉出來,并且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列舉的,所以我們把這個策略叫做:有序的一一列舉。(板書)
師:如果你是王大叔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圍法?
生:第4種(長5寬4)
師:為什么?
生:因為第4種圍法圍成的長方形羊圈最大,王大叔就能養更多的羊子。
師:什么時候面積最大?(周長一定時,長和寬越接近,面積就越大;長和寬差的越大,面積就越小)
三.教學例2
師:王大叔的問題解決好了,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
屏幕出示例2及其場景圖。
師:“最少訂閱1本,最多訂閱3本”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可以訂閱1本,可以訂閱2本,還可以訂閱3本)
師:你們準備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序的一一列舉)
師:列舉時,你打算先考慮訂閱幾本的情況,然后再訂閱幾本的`情況?
(從只訂閱1本的情況考慮)
師:如果只訂閱1本,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是哪幾種?(3種)
如果訂閱2本的話,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分別是哪幾種?(指名回答,3種,讓學生明白這個地方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列舉:《科學世界》《七彩文學》,《科學世界》《數學樂園》,《七彩文學》《數學樂園》)
如果訂閱3本的話,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1種)
師:那么一共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7種)
師:拿出我們課前準備的表(教材P64上的),用打“√”表示訂法,動手做一做,完成這個表格。
(教師巡視,對于困難的學生可作適當的指導)
指名到實物展示臺來完成表格,集體訂正。
師:怎么從這張表中看出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怎么看?(豎著看,一列就是一種訂閱方法)
師:通過一一列舉,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訂法,而且還能看出每種訂法分別訂的什么書。要得到全部答案,你覺得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學生思考,引導他們說出:要有序,不重復,不遺漏)(板書)
四.游戲完成練一練
師:幫王大叔解決了兩個問題,有解決了訂雜志的問題,咱們來做個小游戲吧!
拿出飛鏢和靶盤,讓學生認識一下靶盤及其環數的分布(與P64練一練靶盤一樣)
師:咱們來做個投飛鏢的游戲,看看能投中多少環。
師:每人投中兩次,請3-4名學生到前面來參加游戲,一個一個依次的投。
學生投鏢,教師注意記錄結果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再投了。如果小華現在來投的話,也投中兩次,你覺得小華可能會得到多少環?把可能出現的結果一一的列舉在課堂練習本上。(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集體訂正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三年級下冊100頁的例2《解決問題》
一、說教材。
關于解決問題,《規范》中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是:“能在教師引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下100頁的例2《解決問題》這節課的教學起點是在同學學會了用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和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且會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根據同學的生活經驗、已有知識背景和本課的知識特點,我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讓同學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 注意培養同學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解決問題戰略多樣化。
3、使同學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發起同學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同學學會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引導同學探索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兩種解答方法解決問題。
二、說教學理念
1、提倡解決問題戰略的多樣化。
由于同學生活背景和考慮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定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同學的想法,鼓勵同學獨立考慮,用自身的方法解題,再進行合作交流以提倡解決問題戰略的多樣化。這樣能留給同學考慮空間、探索的空間,有利于發散同學的創新思維。本節課教材出現了解決問題的內容,例2展示了不同同學想出的不同解決方法,使同學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解決方法,充沛體現了解決問題戰略的多樣化。教學時我以:你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解法嗎?來體現這一理念。
2、讓同學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新課標強調:同學學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獨立性,不再只充任知識的接受者。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的學習,操作,探索,考慮問題,探究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與同學和老師合作交流,討論,一起發現新知識,以達到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目標。教材出現的例2,是在學習了用連乘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的,所以我放手讓同學自身提出問題并研討解決。
3、新課標之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同學之間交往互動,感情交流的過程。
教實質上是老師協助同學建構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學實質上是同學自主獨立的建構自身的知識系統和發展自身的潛能,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同學的學的統一實質就是交往互動。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同學不能只做聽眾,必需動起來,要動起手來操作數學,動起筆來推演數學,動起腦來考慮數學發現數學質疑權威,動起口來講數學和與同學老師討論數學;數學教學要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合作交往,促進同學個性的充沛發展,使同學學會交往,逐步建立積極和諧的人際關系。在教學中采用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方法,使每位同學成為主體發言的對象而且是很好的傾聽者。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新課導入。緊密結合同學的生活實際,不時激發同學的求知欲。
在新課導入時,利用課件演示運動會開幕式的情景。從例1的團體操扮演到例2的團體操扮演,不但突出了例1、例2的連續性,而且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
第二環節:自主學習、探索新知,提倡解題戰略的多樣性。努力體現開放性,使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例2教學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
1、出示例2情景圖,(配音:這場團體操有60人扮演。)然后先讓同學結合情景圖說說:我從中得到一些什么數學信息,想解決什么問題?在這樣具有開放性的情境中,同學往往會有寬廣的視野和活躍的思維。可能會有:
(1)每個小圈多少人?
(2)一共有幾個小圈?
(3)一個大圈有多少人?這些問題。我會根據同學回答一一板書。
然后強調今天主要來研究:每個小圈有多少人?這個問題。
2、在研討解決方法時,放手讓同學嘗試解決。提示:要求出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必需先要知道什么?然后4人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指名匯報,評價。以達到培養同學主動探求、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自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
3、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鼓勵能提出不同的想法的同學。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也可以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來解決。
方法1:
同學可能會用分步解答:先求〈1〉平均每個大圈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2〉平均每個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也可能直接寫綜合算式:60÷2÷5
=30÷5
=6(人)答:每個小圈有6人。
假如是綜合算式的請他說說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2:
在這之后提問這道題還有別的解答方法嗎?可能會有同學想到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圈?那就即使鼓勵能提出不同的想法的同學。
假如同學沒有想到,我可進行提示:要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怎么想?引導同學討論。然后分析:先求兩大圈共有多少個小圈?引導同學明確已知平均分成2大圈,每圈有5個小圈,要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算分成多少個小圈,再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
先分步列式,再列綜合算式.
(1)一共分了多少個小圈?5×2=10(個)
(2)平均每個小圈有多少人?60÷10=6(人)
綜合算式:60÷(5×2)
=60÷10
=6(人)
(4)比較:結合圖說一說這題的兩種解題思路有什么不同?
引導同學說出:因為第一種解法先把60人分成兩個大圈,每個大圈再分5個小圈,求出每個小圈有多少人?而第二種解法是每個大圈有5個小圈,兩個大圈一共有10小圈,求出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內容不同,計算方法也不相同.列出的算式不相同。
教師指出,我們看到這兩種解法的結果是一樣的。我們做題時,你喜歡哪種方法就采用哪種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盡量讓同學認真動腦,主動探究和積極表述,力爭讓同學在獨立考慮、相互交流、分組討論和全般匯報等多形式的開放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注意信息的選擇和解題戰略的多樣性,啟發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鼓勵同學創新,培養了創新意識。
第三環節:巧設練習,培養能力。
在練習題設計上,緊扣重點、難點,兼顧了習題的層次性、針對性、靈活性、綜合性和實踐性。
首先是鞏固新知的基本練習,書上的做一做。
然后是新舊知識的比較題。
(1)商場運來2箱襯衣,每箱有4件,每件80元。一共賣了多少元?
(2)商場運來2箱襯衣,每箱有4件,一共賣了640元。每件襯衣多少元?
獨立做、個別說想法、比較兩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3、提高練:先補充條件,再列式計算。
食堂運來2車大米,每車有4袋, 。平均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獨立做、匯報。
全體同學在不同層次的練習中,獲得勝利感,激發同學課外學好數學的欲望。同時為激發同學主動參與訓練的興趣,培養起思想的求異發明性,使同學在練中學,得到充沛表示,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四環節: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連除應用題的不同解答方法,與上兩節學習的連乘應用題是有一定聯系的。同學們今后解答應用題時,要特別注意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運用合適的方法正確解答。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實際應用中學數學,不只是理念,更應是我們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懈追求。通過解決問題,能使同學切實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增強同學學習數學的動力和信心,是我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