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精選14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能判斷平年、閏年。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交流、討論、計算培養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讓學生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天數。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引思
2、觀看孫悟空贈送的禮物-年歷片,激疑引思。"這上面有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秘密,你們快把答案找出來吧!"
3、燈片出示思考題,同時師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大、小月
同桌同學交流觀察結果,老師請學生回答發現
(1)1年有12個月。
(2)1、3、5、7、8、10、12月都有31天。
(3)4、6、9、11月都有30天。
(4)2月有時28天,有時是29天。
總結:習慣上將31天的月份叫"大月",一年中有幾個大月?
哪兩個連續的大月?
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幾個小月?
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有時28天,有時29天,我們叫它"平月"。
2、如何記憶大、小月呢?
先組織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計算全年天數
問: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嗎?
學生回答,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哪種算法最簡便,再用計算器算出得數,匯報結果。
問:為什么一年會有兩種天數?主要原因在哪?
歸納:二月有28天的一年有365天,我們叫它"平年"。
二月有29天的一年有366天,我們叫它"閏年"。
問:為什么會有平年、閏年之分呢?
問:閏年比平年多幾天?多的這一天放在哪個月?
區分平年、閏年主要看什么?
4、判斷平、閏年
持有1900年年歷的同學有爭議,老師及時發現,并說明:遇到整百年份時,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年、月、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練習:說一說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0年、1700年、1840年、1949年、1997年
5、課外知識拓展
關于年、月、日的知識,除了剛才所學的,你還知道哪些?說給大家聽聽。
三、理解運用
1、小明滿12歲時,只過了三個生日,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2、動手操作
放申奧實況的錄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愛國思想。
璧合 將不完整的20xx年年歷片制作完整。
要求:先兩人交流討論,再用最快的方法制作,做完后可美化年歷卡。
四、課后延伸
同學們,你想知道有關年、月、日的更多秘密嗎?那就課后查資料研究吧!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以及平年、閏年的天數,能初步判斷某一年時平年還是閏年。
2、能與生活聯系起來,熟練的運用年、月、日的知識。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具準備:
1980—20xx的年歷卡、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講故事導入
喜歡金田一嗎?喜歡柯南嗎?那你們肯定很喜歡偵探故事對不對?老師這邊有一個,想不想聽?
故事發生在1979年3月7日,有一個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著一張簽發日期是1979年2月29日的邊境通行證,在深圳海關準備入關,盡管他經過整容,變了模樣可還是被檢查證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識破,將他扣留。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剛剛大家猜了很多,到底對不對呢?學習了今天的知識“年、月、日”就知道了。
2、加深對年、月、日的理解
(1)我們學習、生活了一天,就在日歷上撕下一頁,說明過去了(一天),(一天就是一日)
(2)當我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時,說明已經過去了多久?(一個月)
(3)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的最后一頁時,說明已經過去了多久了?(一年)
關于年月日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二、探索新知
1、觀察年歷,認識大小月
思考: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哪幾個月的天數一樣多?
師:我們把31天的那個月稱為大月,把30天的那個月稱為小月,28天或29天的2月我們稱他為平月。那家看看一年中有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一年中有12個月,有的是大月,有的是小月,誰能想個方法把他們很好的記住?
(1)介紹“拳記法”
師:這個我們把它成為拳記法,來,我們一起來數一遍,一月大,二月平,……
現在數給你的同桌聽聽。
(2)兒歌記憶
師:老師這邊還有一首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再把一天加。來,我們一起來,邊拍手邊記住他。
對于這首兒歌你有什么疑問嗎?由兒歌引入平年、閏年
2、認識平年、閏年
(1)如果現在讓你計算一年有多少天,你準備怎么做?(學生先自己說說自己的方法,然后選擇你認為的好方法,最后自己算)
匯報:平年——365天
閏年——366天
師:區分平年、閏年主要看什么?
(2)老師不用看你們手中的年歷,只要你說出你拿的是幾幾年的年歷,我就可以說出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要不要考考老師?
學生考老師。
你們還想試?告訴你吧,不管你們怎么考,我都能回答出來,因為我掌握一個小秘密,你們想知道嗎?秘密就在這里(看黑板)——閏年:1980年、1984年、1988年,1992年……
你能按照規律在再幾個閏年嗎?你們發現了每幾年有一個閏年?
(3)不如我們現在來做個實驗,拿你們手中的年份除以4,看看有沒有發現什么?
匯報:平年的年份除以4,結果有余數,而閏年的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所以要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就看他能不能被4整除,如果是4的倍數,說明他是閏年,如果不是4的倍數,說明他是平年。
那1922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呢?
(4)現在把書翻到第82頁,把倒數第2段話看一遍,有沒有什么要問的?
“通常”、“一般”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1900年,1990/4=490,沒有余數,但他不是閏年,而是平年,因為1990是整百數,當年份是整百年時,要能被400年整除,才能是閏年。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還有一段來源呢?聽歷史。
所以我們有這樣一句話:四年一潤,百年不潤,四百年再潤。
到現在為止,你能回答出那個偵探故事了嗎?(因為1979年是平年,平年2月沒有29日。)
三、練習
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 )日
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小芳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兩個月,這兩個月是( )和( )月
今年的一月、二月、三月一共有天。
判斷:每年都有365天。 ( )
一年中有7個大月,5個小月。 ( )
1997年是平年。( ) (199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的日子,是我們祖國母親迎回她失去兒子的重要一天,讓我們永遠的記住這一天)
20xx年是平年。( )(20xx年我們祖國有什么大事呀?[北京奧運],看,這個特殊的日子在20xx年,是閏年,那時你們已經上了初中,因此為了我們祖國更美好,現在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時間。)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年、月、日”,你掌握了什么?
現在把書翻到第81頁,把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看一遍,有沒有什么想問的?
現在老師把這首歌《三百六十五個祝福》送給大家,希望你們每一天都有一個愉快的生活。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2月:28天——平年——365天
29天——閏年——366天文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通過大量關于“年、月、日”資料的收集和閱讀,來主動的學習和思考關于大月、小月、平年、閏年方面的知識,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的天數,會判斷某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把“年、月、日”的知識與生活連貫起來,把有關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概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思想方法。
4、滲透愛國主義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對每個月的天數的認識。(正確、迅速記住十二個月的天數)
教學難點:
平年、閏年的判斷。
教學準備:
學生:年歷卡、草稿本、查閱的資料、預習年歷上2月及全年的天數。
教師:課件、水果卡片、2句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聽課,高興嗎?那讓我們記錄下這難忘的一刻。(板書:20xx年10月19日×時×分)
2、20xx年,“年”是什么單位?還有其他時間單位嗎?(月、日、時、分),我們已經學過時分秒,今天我們來研究年月日(齊讀:年月日)
二、探索新知
(一)自學年月日之間的聯系
1、年月日是表示較長時間的單位,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你在哪些物體上見過年月日的?(課件演示:物體上的年月日),還有許多,下課自己找一找。
2、我們的日子一年一月一日的過著,你們知道一年一月一日的來歷嗎?讓我們來看一看這方面的小知識(課件演示:年月日的來歷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跑一周的時間為一年;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著地球跑,跑一周的時間為一月;地球在繞太陽跑的同時自己也在不停的自轉,自轉一周為一日。),原來一年一月一日是跟什么星球的運動有關系的?(太陽、地球、月亮的運動)
3、除此以外,年月日還有許多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自學書本44頁,要求填寫表格,并閱讀后面的文字(大聲)。
4、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大月)誰補充?(小月)一年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還有一個月呢?
5、怎樣方便的記住大小月?(拳記法、兒歌)可以用喜歡的方法記大小月。
6、我們認識了大小和二月,下面來練一練。
24個月=( )年
5年=( )個月
1星期=( )天
小紅到奶奶家作客,住了62天,正好2個月,這2個月分別是( )月和( )月。為什么是7、8月?為什么小紅要住62天?
(二)探索判斷平閏年的方法
1、知道了2月有28天或29天,下面進行競賽,給一個年份,看誰能很快報出這一年2月天數和全年天數,請同學們拿出年歷卡,準備好了嗎?現在看屏幕。(從 1996年到20xx年的年份隨機出示)觀察1996到20xx年總天數,發現什么?(有365天和366天)天數是怎樣算的?(平年:31×7+30×4+28閏年:31×7+30×4+29或365+1)為什么會相差一天,這一天差在哪個月?我們把2月為28天全年為365天的這一年叫平年,把2月為29天全年為366天的這一年叫閏年,看一看這里有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多人說)
2、 再看看平潤年的排列順序,你發現了什么?(每4年一循環)如果把平、閏年除以4,結果會怎樣?用1996、1997年試一試,你發現什么?那么你知道怎樣判斷平閏年嗎?(小結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
3、 判斷閏年,先看左邊的2個年份(1978年、1904年),算一算。
4、 算一算1900年,(學生發現1900是4的倍數,認為是閏年),看1900年2月的月歷,28天,說明1900年是平年,為什么呢,我們來看一個小知識(課件演示:閏年的來歷)最后一句話是什么?(小結公歷年份是400的倍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現在誰能說1900年為什么是平年呢?20xx年呢?2100年呢?
5、 會判斷了平年和閏年,下面來看,我們知道年月日是表示較長時間,有比年更長的時間單位嗎?(1世紀=100年)
(三)綜合練習
今天同學們表現很好,老師想送給你們一些禮物,同學們喜歡吃水果嗎?要想吃到水果必須先回答水果先生提出的問題。
閏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 )天。
請說說你出生在哪一年,那年的2月有多少天?
今年全年有( )天,合( )個星期零( )天。
單數都是大月嗎?
一年中有哪幾個大月?
1世紀是多少年?我們現在生活在多少世紀?
怎樣判斷平閏年?告訴方法。
2100年2月有( )天。
(四)課外延伸
1、 除了書本上,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 檸檬先生有個問題:東東已經16歲了,可是他只過了4個生日,你知道他的生日在哪一天嗎?
三、總結
時間和生活緊密相連,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天,送給同學們一首歌《三百六十五個祝福》,祝大家幸福快樂每一天。
板書設計:
年、月、日
1世紀=100年
大月(7個)1 3 5 7 8 10 12(31天)
小月(4個)4 6 9 11(30天)
2月 28天或29天
平年:365天 30×12+7-2
閏年:366天
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
公歷年份是400的倍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4
一、素材解讀
1、素材的選取。年月日方面的知識既熟悉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我們幾乎天天在與時間打交道;說它陌生,是因為它非常抽象,尤其對兒童來講,它看不見、摸不著,反映的是時間與空間之間的變化現象,而不是反映兒童非常熟悉的物的特征,如探究立體圖形的特征,可以借助于各種常見的立體紙盒,通過拆拼與組合進行活動。教材尊重這一客觀事實,以“走進天文館”為線索,通過買票與觀看科幻片兩個活動進行學習,實現了學習內容與生活事實的有機結合。
2、本單元的情景串。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依次是:
二、單元知識分析
1、知識基礎。
一年級下冊:下雨了——學看鐘表(會認讀整十、半時,知道“快幾時了”“幾時剛過”)
二年級下冊:新千年第一縷陽光——時、分、秒的認識(會認讀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1分=60秒,會用兩種方式表示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2、教材的地位。有三點:
是鐘表認識的繼續;
是年月日知識學習的開始階段與結束階段;
是今后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不僅是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基礎,也是解決數學中問題的基礎。
3、知識構成。共設有2個信息窗,每個信息窗的學習內容如下:
信息窗1:二十四時計時法;
信息窗2:年月日知識的學習。
三、單元教材解讀
(一)信息窗1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作為走進天文館的第一個活動,教材選擇從買票活動入手,通過天文館售票口呈現出的時間信息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的學習,符合生活中的的實際狀況。
2、情景圖中的信息。情景中呈現了天文館一天放映節目的時間表信息及天文館每天開館時間的信息。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本信息窗設計了2個例題。
例題一:15:00是幾時?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
例題二: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學習時間的計算。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對兒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要認真分析。除了上述所說的知識基礎以外,學生在運用時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好多經驗,也從中獲得了一些知識,如在收聽廣播節目預告及觀看電視節目預告中知道了19點是通常所說的晚上7點等,這些是開展學習活動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也是分析學生所不可或缺的。
(2)要幫助學生梳理數學語言,如:15:00是下午3時,晚上7:30是19:30。
(3)學習材料準備:鐘表或鐘表模型。
(4)教學目標:是什么——什么是24時計時法;為什么——時針每天轉兩圈,每天轉24小時;怎么做——明確什么時候加12,什么時候減12。
(5)要幫助學生理解難懂的詞語。如“開館”既:每天打開天文館門的時間是8:30,每天關閉天文館門的時間是16:30。
(6)語言的梳理:24時計時法:在用24時計時法來表述全天的所有時間,不用再說明是早上、上午、下午還是晚上(幾時);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幾時、下午幾時、晚上幾時等。
(7)建立二十四時計時法的表象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實現教學向深層次發展、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價值的重要體現。表象建立目標的體現,不是通常所說的能夠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換,這只是學習知識性目標的體現,而是在此基礎上能夠把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所表述的時刻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如看到或聽到16:30,馬上就能聯想到是下午4:30,馬上就能想到是下午放學的時間。另外,表象建立的過程可以有效地實現知識性目標的實現,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脫離了表象的建立過程,要實現知識性目標,就只能靠大量的練習來實現,這一點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與理解,否則就可能使教學陷入低效率的惡性循環之中。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例題一:15:00是幾時?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
猜想——探究——梳理——應用。
猜想:猜想既引導學生知道情景中的8:30、9:00、10:30都是上午的時刻;15:00、15:45、16:30都是下午的時刻,并會用下午幾時幾分來表述出來,既把下午的時間也既學生生疏的二十四時計時法用學生熟悉的普通計時法來表述出來,也就是知道15:00、15:45、16:30在一天中的位置。
探究:利用鐘表幫助學生完成從8:30——16:30的撥針操作活動。
注意:考慮到例題只進行一個時刻的探究就來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的總結與梳理是不行的,所以把情景中的所有時刻都讓學生來表述。另外要及時進行板書,用它作為總結梳理的原材料:
開始
今日放映
結束
24時計時法
8:30
9:00
10:30
15:00
15:45
16:30
普通計時法
上午
8:30
上午
9:00
上午
10:30
下午
3:00
下午
3:45
下午
4:30
梳理:一是給出兩種計時方法的名稱,既24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二是梳理24時計時法的計時方法,可以再指導學生進行撥針操作,引導學生發現下午時刻的表述,不再是0、1、2......時這樣來計時,而是從12時開始往后計時的,既13、14......這樣來計時,也既每天的時間的計時,是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像這樣的計時方法就是24時計時法。通俗地來講,普通計時法是采用從0時到12時、然后又從0時到12時的計時方法,24時計時法是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二十四時計時法的模型可以用下面的鐘表來抽象:
以上教學要把握的目標是:初步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知道每天時刻的表述在鐘表上是怎樣轉動的。既初步給學生一個24時計時法的表象。至于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換是下一個環節要做的工作。
應用:進行專項訓練,既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換。然后通過對比分析總結梳理:一是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時間,在普通計時法的基礎上加上12,反之就要減去12;二是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時間時,不用再說是下午還是晚上,在用普通計時法表示時間時,要說明是下午幾時或晚上幾時。
例題二: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學習時間的計算。
猜想——探究——拓展——升華。
猜想:估計學生可能有兩種答案,8時與9時。9時是從8:30作為起點,把它看作1開始數的,這種數的方法與數天數的方法混在一起;8時是正確答案,說明學生已經具有了“時刻之間的間隔就是時間”的觀念。這個階段不能要求學生都能回答正確。
探究:活動一:撥一撥:引導學生在鐘表上從8:30開始撥起,一直撥到16:30。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從8:30到9:30經過了1時,既發現了經過了1、2、3......11、12個大格,經過了60個小格,時間是60分鐘,也就是1時,這個階段是探究的關鍵;有了這個基礎,下面的探究就會順利進行,引導學生通過撥動鐘表上的表針發現:從9:30到10:30是1時,從10:30到11:30是1時......所以從8:30——16:30經過了8時。
活動二:畫一畫:畫一畫既“變曲為直”,引導學生把時針在鐘表上的轉動轉變為直線,既課本上的表述方式。
拓展:把情景中幾個節目之間的放映時間進行探究,同樣也要經歷估算、撥一撥、畫一畫的探究過程。
升華:既用數學算式的計算方式進行升華,引導學生發現:16:30—8:30=8時等。可以用豎式表示:
(二)信息窗2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聯系上一個信息窗及本信息窗呈現出的情景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是在觀看《奇妙的星空》科教片。以我們人類生活的太陽系為模型,通過情景中呈現的公轉與自轉的時間信息來抽象年月日的時間規律。
2、情景圖中的信息。
公轉:繞太陽化轉一周的時間,水星約是88天,地球約是一年,天王星約是84年......
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大約是1日。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本信息窗設計了3個例題。
例題一:一年有多長?學平年、閏年。
例題二:關于月的知識,你知道些什么?學習月的知識。
例題三:你知道哪些有關日的知識?學習1日=24時。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尊重學生已有的年月日知識。雖然年月日的知識是非常抽象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知識,這是學習的重要經驗基礎。如果學生不具有這樣的經驗,教學只能是灌輸式,所以教師要在正確估計的基礎上提前布置學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積累相關的經驗。
(2)教學的基本方法——歸納法。年月日作為計量地球公轉與自轉的時間單位,這方面的知識是有規律可循的,要通過年月日時間規律的歸納與探究,梳理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提供探究材料,通過對材料的對比辨析進行歸納,這就是歸納法。
(3)教材分析:“合作探索”部分的三個例題,分別是學習一年有多長、學習月的知識、學習有關日的知識,從中不難發現,它是延著年、月、日的知識體系而編排的。其中,例題二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并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它學習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對整個內容的學習質量。
在例題二的探究過程中,教材分別用了四塊內容,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上面的兩部分屬于探究,而下面的兩部分其實是總結與梳理的內容。
(4)教學的層次性: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教材中的三個例題雖然都屬于“合作探索”,但這里的探索必須劃分層次,否則就會使教學陷入無序的狀態之中。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例題一:一年有多長?學平年、閏年。
在引導學生充分表述的基礎上進行概括,既概括: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366天。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一年有365天的年份是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是閏年。
例題二:關于月的知識,你知道些什么?學習月的知識。
按照“猜想——探究(驗證)——反思——升華”的程序進行教學。
猜想:引導學生把了解到的有關月的知識進行表述: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還了解哪些?這其實就是教材例題二中左上角部分的教學。
探究(驗證):為學生準備不少于5年的相鄰年份年歷卡,如果考慮到年歷卡準備不方便,可以用掛歷或年歷來替代。教師要準備如下所示的表格,以備學生匯報交流時用。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歷卡,看從中能發現什么?
伴隨著學生交流活動的不斷深入,教師把學生發現的各個年份中每個月的天數填寫完整。
年份
天數
月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1
2
29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28
2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66
366
366
閏年
閏年
閏年
反思:利用上述的表格中的材料,引導學生發現隱含在其中的規律,既:
(1)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份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2)每年天數的計算:任意選擇其中一個年份,計算每年的天數是多少。通過數據說明:閏年的2月是29天。并引導發現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
(3)閏年的判斷方法:一是根據二月的天數的判斷;二是根據每年的天數來判斷。
(4)引導發現公歷年份與數字4的關系,既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并補充: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升華:利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每月的天數。
例題三:你知道哪些有關日的知識?
教學中要注意:一是要利用鐘表幫助學生梳理“時針走兩圈,正好是1日”,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幫助學生建立1日的表象的過程,是把1日的定性的描述與鐘表的定量的刻畫聯系起來;二是要利用表針的撥動給學生清晰的“一日”的概念,既“從今天零時到明天零時正好是1日”;三是1日與1時之間的關系,既“1日是24時”。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5
一、 學習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二、學習內容
1.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本單元結構如下:
年、月、日
學習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46頁。
學習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數。
2、會給月份分類,能運用左拳和歌訣識記各月的天數。
3、能運用多種方法算出一年的天數。
學習重點:有關年、月、日及大月與小月知識。
學習難點: 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二月的天數。
教 具:多媒體課件
學 具: 近幾年的年歷卡、統計表、小黑板
學習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展示新中國成立圖片,你知道新中國是哪一年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
2、多媒體展示第29屆北京奧運會圖片,說說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么時候?( XX年8月8日 )
3、多媒體展示植樹節與兒童節圖片,說說各是哪一天?
4、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比較這幾種數字,呈現課題:年月日
二、自學交流:
1、小組內交流年歷卡,交流你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識。
(1)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2)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有幾種情況?把它統計下來。
2、綜合:
(1)你能根據每月天數的不同,對十二個月進行分類嗎?
31天:有( )( )( )( )( )( )( )月
30天:有( )( )( )( )月
28天:有( )月
29天:有( )月
(2)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 )月。
(3)數一數,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識記大小月
(1)這么多大小月,有什么辦法能很快記住哪幾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你有什么好方法嗎?說說自己的識記方法。
(2)(課件出示)用左拳記憶法,你能用左拳給我們試一試嗎?
(3)(課件出示)歌訣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游戲:小組長隨便報一個月份,要是大月兩手五指張開,要是小月兩手握拳。
4、認識二月
(1)二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2)二月在平年是多少天?在閏年是多少天?
5、找節日。
(1) 找出教師節、六一兒童節,并說出是星期幾?
(2)找出自己和父母的生日,并做標記。
6、算一算:XX年一共有多少天?
三、展現提升: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認真傾聽,適時補充糾正。教師及時點撥。)
四、達標測評:
1. 填空:
①常用的時間單位,除了時、分、秒以外,還有( )
②一年有( )個月,每月有31天的叫( )月,有( )個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 )月,有( )個月。
2.猜一猜:小明說:我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連續的2個月,你知道我是哪兩個月去的嗎?
五、總結拓展:
1、時間是寶貴的,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說些什么?
2、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關問題,你有什么收獲?
平年和閏年
學習內容:教材49頁例2及做一做
學習目標:
1、認識平年和閏年,會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記住閏年的判斷方法能正確運用
3、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一年的天數
學習重點:認識平年和閏年,計算一年的天數
學習難點:正確區分平年和閏年
學具準備:課件、年歷卡、小黑板
一、 復習引入:
1、 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是大月?哪幾個是小月?你是怎樣記住的?
2、 大月每月有多少天?小月每月有多少天?
3、 二月在平年有多少天?在閏年有多少天?
二、自學交流
1、課件出示平年與閏年的知識,你知道了什么?
2、計算一年有多少天?
(1)出示平年各月天數,計算,展示你的算法
(2)出示閏年各月天數,計算并展示你的算法
3、判斷平年和閏年
(1)閏年比平年多一天,是為什么?
(2)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要怎么判斷?
(3)出示近4年年歷卡,你發現了什么?
計算:
÷4 ÷4 ÷4 ÷4
點拔:閏年年份是4的倍數,當閏年份是整百數的時候,要除以400沒有余數才是閏年
4、卡片出示不同的年份,判斷平年與閏年:
1949 1992
5、你知道哪些年份有重要事件?新中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XX年10月1日共有多少年?
6、猜一猜:
一位同學滿12歲卻只過了3個生日,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三、展現提升:
分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對他人的見解認真傾聽,及時補充
四、達標測評:
1、閏年全年有多少天?是多少個星期零幾天?
2、判斷平年與閏年:
1956 1978 1984 1992
1997
3、制作明年1月份的月歷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五、總結歸納:
1、平年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閏年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4時計時法
學習內容:教材第52頁-53頁例3,練習十三
學習目標:
1、 知道一日有24小時,學會從0點到24點的計時法。
2、 會把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相互改與
3、 能運用24時計時法計算“經過的時間”。
學習重點:兩種計時法互相改寫
學習難點:計算經過的時間
學習準備:鐘面、課件、卡片、小黑板
學習流程:
一、 導入:
1、 你知道1天有多少個小時?
2、 從什么時間到什么時間是一天?
3、 演示撥鐘面:從夜里12時開始,到中午12時開始,再到夜里12時,時針剛好走2圈,也就是24小時。
板書課題:24時計時法
二、自學交流:
1、 出示鐘面
(1)鐘面外圈的數表示什么?
(2)外圈和內圈的數有什么關系?
(3)下午1時、2時、3時……11時、12時分別叫作13時、14時、15時……( )時、( )時
2、課件出示52頁畫面
(1)根據24時計時法,百貨商場營業時間21:00是幾時?
(2)上午9時用( )時表示
晚上9時用( )時表示
下午5時用( )時表示
3、用24時計時法分別說出下面時刻:
早上7時、下午1時、晚上8時、下午5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你有更簡單的計算方法嗎?
4、連一連
睡 覺 吃午飯 下午放學
15:30 12:00 21:00
你平時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5、課件出示例3圖畫
(1)從圖上你知道哪些信息?
(2)坐火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下午2時40分—7時45分
(3)計算:下午2時40分=( )時( )分
17時45分—( )時( )分=( )時( )分
6、15:02用的是哪種計時法?
填寫:18:06_____ 23:38_____
下午4時_____ 晚上8時_____ 凌晨4:45_____
三、展現提升:
分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交流評議,補充糾正
四、達標測評:
1、早上8時30分___________
過4小時:___________
過4小時:___________
2、春蕾畫展:8:00—17:00展出多長時間:
中午11:00—14:00
晚上17:00—20:30
(1)晚上營業時間是從下午_____時到晚上_____時
(2)一天共營業多長時間?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五、總結歸納: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制作年歷
學習內容:教材第56—57頁
學習目標:
1、鞏固學生學過的關于年月日的知識
2、知道年歷的制作過程
3、小組合作制作年歷,標出重要日子
學習重點:制作年歷的步驟
學習難點:設計制作有特點的年歷
學習準備:各種不同的年歷、彩筆、卡紙等
學習流程:
一、了解年歷:
1、年歷在我們生活中作用很大,可以告訴我們有關年月日的時間,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幾,你見過什么樣的年歷?
2、出示不同的年歷
翻頁歷掛歷 單張掛歷
立式掛歷 書樣臺歷
你能說說他們有什么特點嗎?
二、制作年歷
1、討論交流
(1)要制作一份年歷,有哪些步驟?
點撥:首先要確定每月1日是星期幾
(2)你是怎么設想的?
畫表格→寫月份→分星期→填天數→裝飾→張貼
2、小組合作制作
(1)小組內6人分工協調完成
(2)構思設計
(3)整理完成
三、展示交流:
1、展示各小組制作的年歷,其他小組評議
2、制作人談一談各自的設計過程
3、將自己的年歷卡裝飾更美觀
四、利用:
1、在年歷卡上標明重要的日子。談談你標的是哪一天,有什么重要意義
2、說說年歷還能作什么用?
3、統計班上過生日的同學
(1)分小組統計:
姓名
月份
日期
(2) 以班為單位統計
4、張貼年歷
評出最佳設計獎
五、達標測評
1、算出第一季度共有多少天?
2、計算全年的天數,你有更好的方法嗎?
六、全課總結:
1、通過制作年歷,你知道了什么?
2、我的年歷卡怎么做的?
3、年歷還能做什么?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6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六冊
教學內容:
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的《年月日》。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2.通過觀察討論、自學課本、實踐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3.結合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獲得較長時間觀念,即年、月、日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其中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
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取“引導--探索--發展”這一教學模式并利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本節課的教學。
計算機課件以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學生感觀的刺激,這一點是粉筆和黑板所不能比擬的,采取這種形式,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使教學目標 更完美地體現。另外,電腦軟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將教師的思路和策略以軟件的形式來體現,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電化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還處在發展中,同時我希望通過這堂課拋磚引玉,促進我校電化教學的發展。
學法:
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創造疑問,學生想辦法解決疑問,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隨時對所學知識產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決疑問的方式,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過教師的點撥得到發揮。體現了素質教育中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 (歌曲導入 )
這部分我用課件出示過生日的場景音樂動畫(生日歌伴隨Flash動畫)。通過提問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引出課題并板書。我這樣引入的目的是先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順利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做了思維上的準備。
二、自主探究:
1、學生通過網絡課件尋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分別說說自己的見解,從而構建出年、月、日形成的自然現象。
2、認識年歷
這是一張2005年年歷卡,這年歷卡里有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知識,請同學從年歷中尋找思考題的答案。(出示問題,分組探究。)
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都相同嗎?有幾種情況?
一年中有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
說明:我們把有31天的那個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個月叫小月,二月是個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記住大月、小月
哪個月是31天?哪個月是30天?怎樣記住一年的大月、小月?
(1)左拳記憶法
課本上介紹一種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怎樣數呢?請同學們打開書82頁,看下面的一段話:“要知道哪個月有多少天┄┄”(老師組織,指導學生邊看書邊數)。投影出示左拳圖,指著左拳圖,帶著學生一起數。
鞏固提問: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哪個月除外?
(2)兒歌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帶領學生讀兒歌。
4、認識平年、閏年
2005年各月的天數我們知道了,那么別的年份各月的天數是不是這樣呢?(出示2000—2004年的日歷表)同學們可以清楚看到:不論哪一年,每年都有12個月。
提問:不同的年份,一月的天數變化了沒有?其它月份呢?
概括:每一年的12個月中,都有7個大月,4個小月,二月份天數隨著年份的變化而在所不同,我們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課件出示:大小月形成的原因(故事描述)
提問:二月份的天數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平年、閏年。如何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請同學們探索(課件:閏年解說)使學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閏的道理。
5、課件出示練習:
下表(1980--1999),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根據年份發現什么規律?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探訪“四年一閏”的規律,并通過計算、討論等手段引導學生發現: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一般是閏年。同時用Flash課件幫助學生合理理解“通常”和“一般”。
6、師生總結。
提醒學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另外,我對本課進行了拓展,告訴學生有關年月日的知識還有很多,并利用課件告訴他們“百年不閏”的道理,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圖書或網絡獲取更多的知識。
教后記: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的時間單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教學中我采取目的明確、靈活機動、優化組合的教學方法,為順利發展學生的認知潛力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把數學教學模式確定為“引導--探索--發展”。在設計上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課前搜集資料。
課前先讓學生搜集近幾年的年歷卡以及有關“年、月、日”的小知識,通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對年、月、日的知識產生好奇。
2、研究資料、探討新知。
通過學生觀察年歷卡,小組研究獲取知識,這樣留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和創造學習的機會,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3、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先進行基本練習,加以深化學生對年、月、日知識的認識,通過應用拓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年、閏年的理解。并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我的作用在于引導得法,學生的作用在于“教”與“學”的協同,“引”與“探”的融合。
板書設計 :
年 月 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平年)。
29天:2月(閏年)。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7
單元教學目標
1、 認識年、月、日
2、認識平年和閏年
3、認識24時記時法
單元編寫意圖
本單元是在一、二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認識鐘表,了解時、分、秒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學習的。本單元要學習年、月、日;認識星期;認識24時記時法。
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但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已有很多經驗,所以教材一開始就安排了“說一說”,意圖是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其在此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
24 時記時法是國際上通用的記時法,它與12時記時法有對應關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用 24 時記時法計算經過的時間更方便。
看日歷教學目標
1、會看日歷,認識星期。
2、能從日歷中找到指定的日子。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看日歷,讓學生從日歷中找到我國的一些重大節日,從小關注社會。教學時,要充分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練一練,鞏固和應用所學的知識。
猜生日教學目標
能結合具體活動,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猜生日是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教學時要充分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說一說、猜一猜、填一填,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
淘氣、笑笑和另外一個小朋友正在為智慧老人過生日,這一天是10月12日,星期日。淘氣說:再過30天就是我的生日;笑笑說: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數第三天;另外一個小朋友說:我剛過完生日,是上個月的最后一天。問題是:他們每個人的生日分別是幾月幾日?設計這樣情境的意圖是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應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學會推算日期。
根據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智慧老人的生日是10月12日,星期日;因為10月是大月,有31日,所以淘氣的生日是11月12日;笑笑的生日是12月29日;另外一個小朋友的生日是9月30日。
教學時,可以請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讓每個學生間接地說一說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學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說一說是怎樣猜的。活動時可以分成多個小組同時進行,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可以使學生在游戲中培養數感和提高推理能力。
一天的時間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知道一天有24時,認識24時記時法,能夠對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換算。
2、能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3、逐步養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安排了看電視節目預告、郵箱取信時間、閱覽室開放時間、兒童作息時間表等情境,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體會24時記時法及其應用價值。教學時,要充分聯系生活實際,如一些公共場合,一般都要用到24時記時法,使學生認識到24時記時法簡捷明了,從而激起學生學習24時記時法和普通記時法互換的興趣。
首先提出問題:一天有幾時?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說一說。比如:早上6時起床,12時午休,晚上6時看電視。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鐘面,這期間時針正好走1圈,經過了12時。結合生活經驗學生能夠體驗到白天大約12時,夜間大約12時。如果從夜里0時算起,時針走1圈,經過12時;再走1圈,又經過12時,一共經過24時。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歸納的過程,知道平年、閏年及季度;記住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平年與閏年的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判斷某一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快速而準確地判定某一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教學對策: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討論,總結出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年歷片,補充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1、提問: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關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識?(一年有12個月,有3l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談話:前不久,小明碰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想知道嗎?
小明說:我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弟弟,他是20xx年出生的,再過幾天就滿一周歲了。全家人都在為弟弟準備過生日呢,我也為弟弟買了一份生日禮物,準備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給他。可20xx年的年歷上怎么沒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提問:你對這個問題是怎樣理解的?
二、主動建構
1、探究活動一。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20xx年和20xx年的年歷卡,對比著找一找,小明的弟弟應該是20xx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反饋: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小結:20xx年2月的天數和20xx年2月是不同的。小明的弟弟應該是20xx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xx年的2月只有28天.沒有29日,所以小明在20xx年的年歷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這一年是閏年。(揭示課題:認識平年、閏年)
誰來說一說20xx年和20xx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
活動:這樣一來.平年和閏年的天數也是不一樣的,你能很快算出像20xx午這樣的閏年全年有多少天?
交流:你是怎樣算的,(肯定"365一l=366天”的算法)
2、探究活動二。
拿出年歷表觀察1997—20xx年2月的天數,完成下面的問題。
(1)先和同組同學說一說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閏年。(2)你還有什么發現?將你的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交流: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反饋:誰來匯報一下,從1997—20xx年2月的天數中,你發現了什么?
歸納: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提問:那么公歷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呢?各小組在1997-20xx年這12個年份中找幾個平年和幾個閏年,分工計算這些年份除以4,看看會有什么發現?
各小組匯報計算結果和本組的發現。
歸納:除以4沒有余數的數是4的倍數,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
3、知識鏈接:你知道嗎?
錄音配音樂解說:地球自轉一圈為一天,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周為一年。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樣每年就大約比365天多6小時,4年累計下來大約就多了24小時,將多出的這一天放在2月.2月就有29天。所以,通常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29天,人們把這一年稱為閏年。
三、應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題。
提問:他們說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談話:你還能像他們這樣說一說一些值得紀念的事件是在哪一年發生的嗎?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指名在全班交流。(學生有可能說到整百年)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9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81-83頁,第85頁練習十八1—4。
教學目的:
1、通過自主探索,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各月及平、閏年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對比、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3、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獲得情感體驗和成功體驗,培養學生愿學和樂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教學難點:發現并學會判斷平、閏年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1993年到2004年的年歷表。
教學過程
一、情境 引出新知
1、欣賞音樂
同學們,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好嗎?會的同學可以跟到一起唱。(媒體播放《生日歌》,師生共同欣賞)
2、提問激趣
⑴、你是什么時候出生的?(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年、月、日)
⑵、今年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
[評析:欣賞熟悉的歌曲,說說自己的生日,即為學生創設了寬松的學習氛圍,又讓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更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3、設疑揭題
⑴、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指出:每個同學們的年齡和過的生日的個數是一樣。但是有個同學卻說:(媒體播放)“哈哈,我今年12歲了,可是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與回答指出:這節課一起研究有關“年、月、日”的知識,相信學完之后就會更加明白。
[評析: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師巧妙引用“過生日”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制造認知沖突,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讓學生進入了自主探究的積極狀態。]
二、觀察 探索新知
1、認識年歷表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年歷表(年歷表為1993年至2004年各年的,每一小組是不同年份的一張),教師介紹年歷表:
醒目的大字,表示的是這張年歷的年份。
年份下面的每一小塊表示的是這一年中的每一個月。
每個月中,記載著這一個月的每一天。
想想做做:
1、我們小組觀察的是年份是___________年。
2、這一年有__________月,其中
有的月是______天,這樣的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共____個月。
有的月是______天,這樣的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共____個月。
有的月是______天,這樣的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共____個月。
2、觀察年歷表。學生四人一組,共同合作,認真觀察年歷表,然后完成年歷表下面的的“想想做做”。
[評析: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充分的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觀察結果,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充分的體現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三、交流 整理新知
1、交流匯報
引導學生分小組匯報交流觀察結果,并選取分別代表平年、閏年的小組在實物操作臺中展示觀察結果。
2、整理板書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整理觀察結果,并板書。
[評析: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整理知識,不僅幫助學生完成了認知體系的構建,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觀察、對比、概括的能力,還充分的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品嘗到自主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悅。]
3、區分大小月
⑴、(結合板書)看著我們的觀察結果,你想說些什么?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指出:人們通常把31天的月叫大月,把30天的月叫小月,把2月份是28天的這一年叫平年,把2月份是29天的這一年叫閏年。(教師接著上述板書在對應位置板書出: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⑶、學生在年歷表中找出“兒童節”,用鉛筆把它圈起來,并說說“兒童節”所在的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⑷、學生在年歷表中找出各自的生日,用鉛筆圈起來,并在小組內互相說說,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還是小月。
[評析: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新的知識點的介紹、自己喜歡的節日和生日的查找,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知識,又讓學生感受到年歷表中有著豐富的數學。]
4、判斷平閏年
⑴、提問: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年有平年和閏年,怎么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呢?
⑵、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當有學生回答出“根據2月份的天數,如果2月份是28天,這一年就是平年。2月份是29天,這一年就是閏年”時,教師繼續問:如果我們手中沒有年歷表,不知道2月份的天數,該怎么辦呢?從而引導學生打開課本82頁,自學中間一段話,并把認為重要的地方作上記號。
⑶、學生交流自學收獲,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總結:通常每4年里有三個平年一個閏年。一般情況下,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都是閏年。因此,我們在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時,可以用年份除以4,如果沒有余數就是閏年,如果有余數就是平年。
⑷、判斷下列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2000年( ) 1996年( )
1998年( ) 1900年( )
⑸、學生匯報判斷結果。當學生回答到1900年,意見出現分歧時,再次引導學生自學課本,明確“當公歷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評析:從提出問題、引導討論,到自學理解、應用判斷,再到深入學習、統一認識,不僅很好的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而且教給了學生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
四、討論 深化新知
1、熟記大小月。
教師提問:月有大小月,我們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記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
學生討論交流,在學生說出自己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看書自學課本的方法。
[評析:既讓學生自己尋找熟記大小月的方法,又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本中熟記大小月的方法;既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發散的空間,又為學生提供了統一認識的依據;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精神。]
2、計算全年天數。
要求學生計算出全年天數。
展示學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并討論怎樣計算更簡便。
明確全年天數: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評析:計算全年天數、展現不同的計算方法,不僅避免了機械的記憶,而且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方法的優化。]
五、應用 拓展新知
1、填空
⑴、一年有( )個月,31天的月有( )月,30天的有( )月。
⑵、平年的二月有( )天,閏年的2月有( )天。
⑶、今年的一、二月一共有( )天。
⑷、去年的二月有( )天,全年共有( )天。
2、判斷
⑴、每年都是366天。
⑵、2008年是閏年。
⑶、一年里有連續三個月是大月。
⑷、4月份有4個星期零2天。
3、討論
我今年12歲了,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么?
[評析:運用所學知識,采用不同形式,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新知,拓展新知,既提高學生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首尾照應,讓學生感悟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方法。]
六、總結 梳理新知
1、交流: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總結:結合學生的回答,總結、梳理本課的知識,結束全課。
[評析:讓學生交流學習的收獲,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認知體系,使新知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系統化。]
[總評:整節課堂充分利用知識的規律性,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真正實現了現實化、活動化、自主化、小組合作化,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和參與者,使新課程體系走進完美狀態。]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0
一、素材解讀
1、素材的選取。 年 月 日方面的知識既熟悉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我們幾乎天天在與時間打交道;說它陌生,是因為它非常抽象,尤其對兒童來講,它看不見、摸不著,反映的是時間與空間之間的變化現象,而不是反映兒童非常熟悉的物的特征,如探究立體圖形的特征,可以借助于各種常見的立體紙盒,通過拆拼與組合進行活動。教材尊重這一客觀事實,以“走進天文館”為線索,通過買票與觀看科幻片兩個活動進行學習,實現了學習內容與生活事實的有機結合。
2、本單元的情景串。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依次是:
二、單元知識分析
1、知識基礎。
一年級下冊:下雨了——學看鐘表(會認讀整十、半時,知道“快幾時了”“幾時剛過”)
二年級下冊:新千年第一縷陽光——時、分、秒的認識(會認讀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1分=60秒,會用兩種方式表示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2、教材的地位。有三點:
是鐘表認識的繼續;
是 年 月 日知識學習的開始階段與結束階段;
是今后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不僅是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基礎,也是解決數學中問題的基礎。
3、知識構成。共設有2個信息窗,每個信息窗的學習內容如下:
信息窗1:二十四時計時法;
信息窗2: 年 月 日知識的學習。
三、單元教材解讀
(一)信息窗1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作為走進天文館的第一個活動,教材選擇從買票活動入手,通過天文館售票口呈現出的時間信息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的學習,符合生活中的的實際狀況。
2、情景圖中的信息。情景中呈現了天文館一天放映節目的時間表信息及天文館每天開館時間的信息。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本信息窗設計了2個例題。
例題一:15:00是幾時?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
例題二: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學習時間的計算。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對兒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要認真分析。除了上述所說的知識基礎以外,學生在運用時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好多經驗,也從中獲得了一些知識,如在收聽廣播節目預告及觀看電視節目預告中知道了19點是通常所說的晚上7點等,這些是開展學習活動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也是分析學生所不可或缺的。
(2)要幫助學生梳理數學語言,如:15:00是下午3時,晚上7:30是19:30。
(3)學習材料準備:鐘表或鐘表模型。
(4)教學目標:是什么——什么是24時計時法;為什么——時針每天轉兩圈,每天轉24小時;怎么做——明確什么時候加12,什么時候減12。
(5)要幫助學生理解難懂的詞語。如“開館”既:每天打開天文館門的時間是8:30,每天關閉天文館門的時間是16:30。
(6)語言的梳理:24時計時法:在用24時計時法來表述全天的所有時間,不用再說明是早上、上午、下午還是晚上(幾時);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幾時、下午幾時、晚上幾時等。
(7)建立二十四時計時法的表象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實現教學向深層次發展、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價值的重要體現。表象建立目標的體現,不是通常所說的能夠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換,這只是學習知識性目標的體現,而是在此基礎上能夠把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所表述的時刻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如看到或聽到16:30,馬上就能聯想到是下午4:30,馬上就能想到是下午放學的時間。另外,表象建立的過程可以有效地實現知識性目標的實現,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脫離了表象的建立過程,要實現知識性目標,就只能靠大量的練習來實現,這一點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與理解,否則就可能使教學陷入低效率的惡性循環之中。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例題一:15:00是幾時?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
猜想——探究——梳理——應用。
猜想:猜想既引導學生知道情景中的8:30、9:00、10:30都是上午的時刻;15:00、15:45、16:30都是下午的時刻,并會用下午幾時幾分來表述出來,既把下午的時間也既學生生疏的二十四時計時法用學生熟悉的普通計時法來表述出來,也就是知道15:00、15:45、16:30在一天中的位置。
探究:利用鐘表幫助學生完成從8:30——16:30的撥針操作活動。
注意:考慮到例題只進行一個時刻的探究就來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的總結與梳理是不行的,所以把情景中的所有時刻都讓學生來表述。另外要及時進行板書,用它作為總結梳理的原材料:
開始
今日放映
結束
24時計時法
8:30
9:00
10:30
15:00
15:45
16:30
普通計時法
上午
8:30
上午
9:00
上午
10:30
下午
3:00
下午
3:45
下午
4:30
梳理:一是給出兩種計時方法的名稱,既24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二是梳理24時計時法的計時方法,可以再指導學生進行撥針操作,引導學生發現下午時刻的表述,不再是0、1、2......時這樣來計時,而是從12時開始往后計時的,既13、14......這樣來計時,也既每天的時間的計時,是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像這樣的計時方法就是24時計時法。通俗地來講,普通計時法是采用從0時到12時、然后又從0時到12時的計時方法,24時計時法是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二十四時計時法的模型可以用下面的鐘表來抽象:
以上教學要把握的目標是:初步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知道每天時刻的表述在鐘表上是怎樣轉動的。既初步給學生一個24時計時法的表象。至于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換是下一個環節要做的工作。
應用:進行專項訓練,既進行二十四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換。然后通過對比分析總結梳理:一是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時間,在普通計時法的基礎上加上12,反之就要減去12;二是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及晚上的時間時,不用再說是下午還是晚上,在用普通計時法表示時間時,要說明是下午幾時或晚上幾時。
例題二: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學習時間的計算。
猜想——探究——拓展——升華。
猜想:估計學生可能有兩種答案,8時與9時。9時是從8:30作為起點,把它看作1開始數的,這種數的方法與數天數的方法混在一起;8時是正確答案,說明學生已經具有了“時刻之間的間隔就是時間”的觀念。這個階段不能要求學生都能回答正確。
探究:活動一:撥一撥:引導學生在鐘表上從8:30開始撥起,一直撥到16:30。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從8:30到9:30經過了1時,既發現了經過了1、2、3......11、12個大格,經過了60個小格,時間是60分鐘,也就是1時,這個階段是探究的關鍵;有了這個基礎,下面的探究就會順利進行,引導學生通過撥動鐘表上的表針發現:從9:30到10:30是1時,從10:30到11:30是1時......所以從8:30——16:30經過了8時。
活動二:畫一畫:畫一畫既“變曲為直”,引導學生把時針在鐘表上的轉動轉變為直線,既課本上的表述方式。
拓展:把情景中幾個節目之間的放映時間進行探究,同樣也要經歷估算、撥一撥、畫一畫的探究過程。
升華:既用數學算式的計算方式進行升華,引導學生發現:16:30—8:30=8時等。可以用豎式表示:
(二)信息窗2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聯系上一個信息窗及本信息窗呈現出的情景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是在觀看《奇妙的星空》科教片。以我們人類生活的太陽系為模型,通過情景中呈現的公轉與自轉的時間信息來抽象 年 月 日的時間規律。
2、情景圖中的信息。
公轉:繞太陽化轉一周的時間,水星約是88天,地球約是一年,天王星約是84年......
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大約是1日。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本信息窗設計了3個例題。
例題一:一年有多長?學平年、閏年。
例題二:關于月的知識,你知道些什么?學習月的知識。
例題三:你知道哪些有關日的知識?學習1日=24時。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尊重學生已有的 年 月 日知識。雖然 年 月 日的知識是非常抽象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知識,這是學習的重要經驗基礎。如果學生不具有這樣的經驗,教學只能是灌輸式,所以教師要在正確估計的基礎上提前布置學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積累相關的經驗。
(2)教學的基本方法——歸納法。 年 月 日作為計量地球公轉與自轉的時間單位,這方面的知識是有規律可循的,要通過 年 月 日時間規律的歸納與探究,梳理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提供探究材料,通過對材料的`對比辨析進行歸納,這就是歸納法。
(3)教材分析:“合作探索”部分的三個例題,分別是學習一年有多長、學習月的知識、學習有關日的知識,從中不難發現,它是延著年、月、日的知識體系而編排的。其中,例題二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并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它學習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對整個內容的學習質量。
在例題二的探究過程中,教材分別用了四塊內容,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上面的兩部分屬于探究,而下面的兩部分其實是總結與梳理的內容。
(4)教學的層次性: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教材中的三個例題雖然都屬于“合作探索”,但這里的探索必須劃分層次,否則就會使教學陷入無序的狀態之中。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例題一:一年有多長?學平年、閏年。
在引導學生充分表述的基礎上進行概括,既概括: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366天。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一年有365天的年份是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是閏年。
例題二:關于月的知識,你知道些什么?學習月的知識。
按照“猜想——探究(驗證)——反思——升華”的程序進行教學。
猜想:引導學生把了解到的有關月的知識進行表述:關于 年 月 日的知識,你還了解哪些?這其實就是教材例題二中左上角部分的教學。
探究(驗證):為學生準備不少于5年的相鄰年份年歷卡,如果考慮到年歷卡準備不方便,可以用掛歷或年歷來替代。教師要準備如下所示的表格,以備學生匯報交流時用。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歷卡,看從中能發現什么?
反思:利用上述的表格中的材料,引導學生發現隱含在其中的規律,既:
(1)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份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2)每年天數的計算:任意選擇其中一個年份,計算每年的天數是多少。通過數據說明:閏年的2月是29天。并引導發現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
(3)閏年的判斷方法:一是根據二月的天數的判斷;二是根據每年的天數來判斷。
(4)引導發現公歷年份與數字4的關系,既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并補充: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升華:利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每月的天數。
例題三:你知道哪些有關日的知識?
教學中要注意:一是要利用鐘表幫助學生梳理“時針走兩圈,正好是1日”,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幫助學生建立1日的表象的過程,是把1日的定性的描述與鐘表的定量的刻畫聯系起來;二是要利用表針的撥動給學生清晰的“一日”的概念,既“從今天零時到明天零時正好是1日”;三是1日與1時之間的關系,既“1日是24時”。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1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會看鐘表、掌握了時、分、秒時間單位的知識。年、月、日是較大的時間單位,理解一年或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教學時利用學生收集近幾年的年歷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2、學會正確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聯系生活實際,熟悉運用年、月、日的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發現并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四、教法:
在本節課之前,我首先要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張年歷(近幾年的)。教學中為了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邊學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通過小組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全面、全程得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重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學法:
通過學生觀察年歷卡,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熟悉運用年月日的知識,應用擴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年、閏年的理解,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了解時間單位間的互化,達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及應用。
六、教學過程:
1、復習遷移,感悟新知。
教學開始用提問的方式復習“時分秒”,用投影展示四幅主題圖,采用互問互答的形式,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和創造學習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年月日知識的理解。
2、直觀講解,探求新知。
(1)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年歷卡。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年歷卡看看一年有幾個月?有哪幾個月有31天?有哪幾個月有30天?你的年歷卡是哪一年的?
(2)在你們的年歷卡上除了一個月是31天的和一個月是30天的還有那個月沒有說?是幾月?
(3)告訴學生習慣把31天一個月的稱為大月,30天一個月的稱為小月,把二月稱為“特殊月”,有些同學的年歷二月是28天,也有些同學的年歷二月是29天,那么我們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4)學生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以及各月的天數后,分組計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數和閏年全年的天數。討論匯報,然后教師依照學生的口答板書計算過程。
(5)師生共同小結平年、閏年的交替規律,懂得為什么有平年、閏年之分。
(6)介紹兒歌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二十九。(向學生介紹“臘”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3、應用規律,鞏固延伸
4、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7~109頁例1和第112頁課堂活動第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觀察、統計等過程,認識年、月、日時間單位,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正確判斷大月、小月。
2蓖ü學習交流,掌握每個月天數的記法。
3.通過年、月、日的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掌握年、月、日的關系及大小月的記法。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不同年份的年歷并收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教材109頁有關年、月、日的主題圖,指導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信息都與年、月、日有關。
揭示并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弊櫓交流課前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說一說:關于年、月、日你課前了解到了哪些知識?
2苯萄1(認識年、月、日)
(1)觀察、思考、統計。
課前同學們還收集了各種不同年份的年歷,它們有許多相同之處,現在請你們觀察手中的年歷,解決以下問題:
②把各月的天數填入下表:
月份(月)合計
天數(天)
③有31天的月份是,有30天的月份是,2月有天。
(2)小組交流。
學生在獨立觀察、思考、統計的基礎上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統計結果。
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3)全班交流:認識大月、小月。
指名口答下列問題,教師適時板書:
①1年中有31天的是哪幾個月?
②1年中有30天的是哪幾個月?
③請你猜一猜:31天的月份叫什么?30天的月份叫什么?
如果學生不能回答,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并板書。
④還有一個月份,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你們知道是哪個月嗎?追問:2月有多少天?(為什么有28天和29天的區別呢?我們下節課來研究)
(4)巧記年、月、日
大月和小月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我們怎樣來記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
①指名交流。
②介紹“拳頭記憶法”:教師邊演示,邊口頭講解用拳頭記憶大、小月的方法,要求學生邊看、邊聽、邊跟著學。
③教師還可以以下兒歌讓學生選擇記憶。
如:“7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三、練習鞏固
完成教材114頁課堂活動第2題。小組交流,指名口答。
四、全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教科書115頁第1題。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3
有關時間單位和記時方法的教學,從一年級就開始了。
一年級(上冊)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相鄰單位間的進率,認讀鐘面上的整時或非整時的時間。 三年級(上冊)了解24時記時法,進行兩種記時法的相互改寫,計算經過時間。 三年級(下冊)年、月、日以及相鄰單位間的聯系,平年和閏年。 學生在前幾冊教材里學習了時、分、秒,本單元繼續教學年、月、日。全單元教材共編排了兩道例題、兩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實踐活動。在“你知道嗎”里介紹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指導學生看課外書籍、上網查找資料,搜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教學內容大致分成三段: 第一段教學年、月、日以及相關的大月、小月等內容,第二段教學平年、閏年、季度等知識,第三段是實踐活動。 1. 年、月、日以及相關的內容。 這一段內容涉及許多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積累了一些經驗。教材盡量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提供觀察材料,組織學習活動,激活已有經驗,引導發現規律,適當解釋點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并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 教材讓學生從年歷卡上找自己的生日切入,既引起興趣,又提供了學習用具。設計的學習活動有觀察整理、填表分類、涂色記憶、計算交流等,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同時接受年、月、日的知識。 首先要求學生觀察2005年的年歷從中獲得信息。年歷卡里的內容十分豐富,要結合觀察與交流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學會看年歷。如年歷里的1、2、3……12表示一年里的1月、2月、3月……12月;每月都有一張月歷,其中的日、一、二、三、四、五、六都表示星期幾,1、2、3、4……表示每月的1日、2日、3日、4日……在年歷卡上能查到每月有多少天,各天分別是星期幾。 接著要求學生把各個月的天數填入一張表格。填表活動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一年有12個月,各個月的天數并不都相同。填表還能引發學生把12個月按天數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識。 然后指導學生在填各個月天數的那張表格里涂顏色。涂色活動實際上是分類活動,通過再次分類記憶一年里的大月和小月。教材要求每個學生都能記住一年里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鼓勵他們自己設計記憶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利用拳頭幫助記憶的辦法。 最后突出2月的天數既不是31也不是30,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教材還讓學生計算2005年全年的天數,通過計算重溫這一年各個月的天數,檢查記憶效果,彌補記憶中的缺漏。學生計算全年天數的方法必定是多樣的,交流并比較各種算法,體會比較簡便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建構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想想做做”在年歷上圈出重大節日和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一方面鞏固知識,另一方面進行思想、情感的教育。 2. 平年和閏年。 平年和閏年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發現現象,初步知道平年和閏年。第19頁例題讓學生同時觀察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月歷,比較這兩個2月的天數是否相等。讓學生發現不同年份的2月天數不同,然后告訴他們,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 第二步同時觀察從1997~2008連續十二年的2月月歷,從中尋找天數的規律。教材特地把這些月歷分成三行,每行是連續的四年,方便學生發現每一行的四張月歷里只有一張是29天,另三張都是28天。從而明白通常每四年里有1個閏年、3個平年。教材里講解了判斷平年、閏年的一般方法,至于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安排在底注里講解。 第三步在“想想做做”里鞏固平年、閏年的知識。第1題通過把公歷年份除以4進行判斷,雖然教材只教過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但學生完全能夠自己進行四位數除以4的計算。第2題計算平年的全年天數,合幾個星期零幾天,結合計算再次溫習前面學習的年、月、日知識。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閏年全年有多少天以及怎樣算的,再次清晰地認識平年與閏年。第4題回答并解釋一種比較特殊的生日現象,鞏固連續四年里一般有1個閏年的知識。 第四步是“你知道嗎”,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了解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個閏年的原因。 3. 實踐活動《生日快樂》。 這次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生日為題材,活動形式新穎有趣,緊扣年、月、日的知識,運用了統計方法。活動分兩段進行: 第一段是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教材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間接地講述,讓同伴猜一猜是幾月幾日。這里會涉及年、月、日的許多概念,學生一定很感興趣。第二段是用統計的方法調查、整理并用圖表呈現班級里學生的生日分布情況,是一次聯系實際的活動。最后是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進行孝敬長輩的教育。這次活動要認真組織,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說話,然后請幾名學生在全班交流,落實對學生的品德教育。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4
一、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的測量單位中,時間單位比較抽象,很難體驗到一個單位的具體個數,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度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教材把時間單位的教學分為兩節。這個單位是教學時間單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級教學時、分、秒的基礎上,我們將教授年、月、日的知識,以及24小時制的方法。全單元排列四個例子,具體排列如下:
例1:知道年、月、日
例2:知道平均年和閏年
例3:知道24小時制
示例4:查找簡單的經過時間
二、教學目標:
知道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一年中大月、小月的月數、天數,判斷平年、閏年;了解了24小時計時碼表,我們就可以用24小時計時碼表來表達生活中的時間,用我們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知道年、月、日的時間單位,掌握它們的相互關系。掌握大月亮和小月亮的判斷方法。掌握判斷整百年的一年是否閏年的方法。了解并找到普通計時法和24小時計時法的聯系和區別,并正確交換。
四、教學時間:
6課時
五、教具的準備:
課件和支持光盤
第一堂課年、月、日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觀察、統計的過程,知道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正確判斷大小月。
2、通過年、月、日的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知道年、月、日的時間單位,掌握它們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大月亮和小月亮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會話的介紹
1、問題:你知道你是什么時候出生的嗎?
—讓學生自由發言。
追問:x年xx月xx日,有的同學還知道×時×分,你知道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嗎?(年、月、日、時、分)
2、解題:這些都是時間單位,我們已經認識了時、分、秒,這節課我們要認識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1。
(1)觀察、統計。
學生分組探究課前準備的20xx年年歷,把年歷中每個月的天數填入下表:
月份
天數
(2)小組交流。
學生在獨立觀察、思考、統計的基礎上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統計結果。
指名展示統計結果,教師相應板書。
討論:觀察黑板上20xx年的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
介紹: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導: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紅色,小月涂上綠色。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3)認識大月、小月。
介紹: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導: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紅色,小月涂上綠色。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指名口答,教師適時歸納。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記憶大月、小月。
提問:你有辦法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適時歸納。
①7月和8月是連續的兩個大月,7月以前的單數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雙數月是大月。
②拳頭記憶法:(出示教材第45頁拳頭圖)教師邊演示邊口頭講解用拳頭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學生邊看、邊聽、邊跟著學。
③兒歌記憶法:
a、7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b、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2、試一試。
提問:20xx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并在練習本上寫出過程。
指名交流,匯報。
學生匯報預設:
方法一:將每個月的天數加起來: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將大月的總天數、小月的總天數和2月的天數加起來:
31×7+30×4+28=365(天)
(讓學生重點掌握方法二)
小結:20xx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交流題中節日的具體日期,再獨立在年歷上圈出來,最后集體訂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在今年的年歷上圈出六一國際兒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和三八婦女節,并說說分別是星期幾。
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3、4題。
學生先填空,再集體交流,最后訂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觀察年歷,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過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2課時認識平年和閏年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四年一閏”的道理。
2、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并能解決一些有關的生活問題。
3、能積極參與尋找、發現平年與閏年的關系,對數學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欲。
教學重點:
發現并掌握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判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年份是否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小華每次過生日都要種一棵“生日樹”,她在12歲生日那天種下了第3棵“生日樹”。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學生自由發言、交流,教師不做評價。
2、揭題:學習了本節課之后,你就會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2。
(1)課件分別出示20xx~20xx年的年歷,將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塊提煉并排列起來。
引導:這是20xx~20xx年2月的天數,依次觀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
20xx
……
20xx
20xx
20xx
2月的天數(天)
(2)組織交流。
①反饋填寫結果。(學生說,教師板書)
年份(年)
20xx
……
20xx
20xx
20xx
2月的天數(天)
28
……
28
28
29
②引導觀察: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20xx、20xx、20xx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閏年的含義:根據2月天數的不同,我們把年份分為兩種,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閏年。(板書)
(3)探究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
提問:仔細觀察表格,平年和閏年的出現是隨意的,還是有一定的規律?你發現它們有什么規律?
指名回答并引導學生共同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再讓大家將表格中的閏年圈出來。
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歷年份數除以4沒有余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必須除以400沒有余數才是閏年。例如,20xx年是閏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問:現在大家知道小華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嗎?
學生根據平年和閏年的知識回答:2月29日。
2、數學文化。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為什么會有“四年一閏”的規律嗎?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第48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指名閱讀短文,并讓學生解釋“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意思。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并板書:公歷年份數是整百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如20xx年、1600年是閏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嗎?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一年有4個季度,把12個月平均分成4份,每3個月是一個季度。
師出示表格并追問:你能算出今年每個季度的天數嗎?
學生計算,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追問:今年是平年還是閏年?(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3課時練習六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2、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重點:
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教學難點:
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必然聯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課件出示表格,并讓學生填寫表格。
年
個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閏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通常每年里有個平年,個閏年。公歷年份數除以沒有余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必須除以沒有余數才是閏年。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1題。
引導猜測:小明的生日是下個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幾月幾日嗎?
要求:請用類似“我的生日在教師節前兩天”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讓其他同學猜。
2、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2題。
(1)提問: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今年的年歷上把它們圈出來。
(2)追問:爸爸、媽媽的生日過了嗎?在爸爸、媽媽的生日這一天,你為他們做了什么?還沒有過的同學,你打算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3題。
讓學生根據題意,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幾,制作一個月歷,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節日、紀念日。
(2)算一算這個月一共上課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還想說些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0頁“動手做”。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月歷卡,四人一組做框數游戲。
(1)要求:每次用長方形橫著框出3個數,說說這3個數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律。
得出:三個數的和是中間數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長方形豎著框出3個數,說說這3個數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律。
得出:三個數的和是中間數的3倍。
(3)追問:還可以框出幾個數?怎樣框?試一試。
2、出示教材第50頁“你知道嗎”內容。
提問:同學們,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個季度一樣嗎?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說說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確:一年四季與一年的四個季度是有區別的。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第4課時24時計時法
教學目標:
1、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生活中的時間。
2、能進行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能正確進行互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羊村要召開羊羊運動會,這一天,懶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時到羊村體育場參加跑步比賽。”第二天,喜羊羊天沒亮就出發了,早上5時趕到體育場卻發現一個小伙伴也沒有,一直等到傍晚5時才開始比賽,這是怎么回事?(學生自由發表各自意見)
師:原來,一天有2個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說明是早上的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說明是早上的5時,還是傍晚的5時,導致喜羊羊在早上5時就到了達了。生活中經常因為這樣的描述出現錯誤,為了簡易、不出錯,廣播、電視等部門都用24時計時法。
2、揭題:本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下24時計時法的相關知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頁例3的節目預告表。
提問:這是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節目預告表,你從中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追問:怎么會有14:00呢?
引導學生明確:這里用的是24時計時法,14:00是下午2時。
2、課件演示鐘表。
(1)出示倒計時的場面,提問:見過這個場面嗎?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一起倒計時,當我們倒數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幾?(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
(2)課件演示(時間)
結合演示,教師介紹:新的一天開始了,此時是幾時?(夜里12時),月亮高高掛,我們正在睡覺,時間繼續走,早上8時,我們在哪里?(學校)時間繼續走,中午12時,我們回到家,在家里吃飯。到這時,時間已經悄悄走過了鐘面的一圈,回到了12時,時間繼續走,開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時,我們要上床睡覺了。當時間走到晚上12時時,這一天就過去了,它又將開始新的一天。
提問:現在時針一共走了幾圈?(結合彩條,讓學生看清走了2個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個小時?(24小時)
小結。
3、介紹24時計時法。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針走一圈的時刻時,鐘面上的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所指的數加上12就是24時計時法的時刻。
4、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關系。
提問: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引導學生明確:(1)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時,這個時刻從0時起過了幾小時,就直接說幾時;而普通計時法為了區別兩個不同的時段,要在時間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詞。(2)中午12時之前表示的時刻相同,1時之后,表示的時刻相差12小時。
追問:16:00是下午幾時?18:30呢?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時,18:30是下午6時30分。
三、反饋完善
1、說一說:羊村運動會上喜羊羊早到是誰的錯?如果你是懶羊羊你會怎樣通知喜羊羊?
讓學生用兩種計時法分別描述:明天下午5時或明天17時。
2、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鐘面上的時間用24時計時法表示,各是幾時?
讓學生小組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并指明匯報。
3、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圖標,提問:你認識這個圖標嗎?(禁止機動車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從上午幾時幾分到下午幾時幾分禁止機動車通行?綠色圃中小學教om
(提醒學生將24時計時法轉換成普通計時法)
4、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4題。
提示: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讓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5課時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學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教學難點:
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24時計時法,你能說說什么是24時計時法嗎?
學生回顧24時計時法。
出示教材第53頁的節目預告表,并提問:你能把這些時刻改成普通計時法嗎?
指名匯報后引入第課時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還能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交流共享
1、計算整時到整時經過的時間。
(1)出示例4,提出問題。
提問:這張預告表上的節目你喜歡嗎?最喜歡哪一個節目?根據你的觀察,你覺得哪個節目播放的時間會長一些?你是怎么想的?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om
引導:播放的時間是這個節目從開始到下個節目開始的時間,《動畫劇場》從什么時候開始?(14:00)什么時候結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長時間?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在小組里交流算法。
師:鐘面上是從2:00到3:00經過幾小時?(1小時)從3:00到4:00經過幾小時?(1小時)一共就是經過幾個小時?(2小時)
指名上臺撥一撥,并讓學生嘗試畫線段圖表示。
提示:畫線段圖時只要畫出經過的時間的開始和結束部分。
明確:從14:00到16:00經過的時間,還可以用減法計算,根據“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的時間”可算出播放時間。
16—14=2(時)
2、計算非整時經過的時間。
談話:剛才我們計算了《動畫劇場》播放的時間,現在我們再來算一算《智慧樹》播放的時間。(出示教材第53頁“試一試”問題)仔細觀察,《智慧樹》從什么時刻開始播出,什么時刻結束?(8:10播出,8:40結束)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組織學生集體討論,教師結合學生的思路,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
出示線段圖:說說線段圖的起點和終點。
追問:8:10應該怎樣表示?中間的這段線應該平均分成幾份?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開始時8:10,應該把8時和9時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鐘。
教師演示從8:10到8:40,用不同顏色的線段表示出來。
提問:現在你能計算從8:10到8:40這段時間有多長嗎?
學生計算,指名匯報,說說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40—10=30(分)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情境圖,提問:根據這個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提出問題:這個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應如何解答?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引導:先分別算出兩個時段的時間,再把兩段的時間相加,就是每天借書的時間。
用減法算:13—12=1(時)17—15=2(時)1+2=3(時)
2、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指導學生看題,理解題意。讓學生具體說說題中有哪幾個商店,它們的營業時間分別是怎樣安排的。
提問:算一算每個商店每天各營業多少小時?哪個商店的營業時間長?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最后師生共講評。
3、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學生讀題,指名說說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提問:能直接用下午5時減上午9時嗎?怎么辦?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嗎?
學生交流討論,進行畫圖,教師巡視指導。
小結:如果兩個時刻不在同一時段,可以將普通計時法時間轉換成24時計時法再計算。
4、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5題。
(1)引導:小明是幾時睡覺的?什么時候起床的?這個時間從第一天晚上的8時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時。能不能用我們之前學習的方法計算?應該怎樣計算?
(2)指名交流,讓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學生可能會用以下計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時前睡了多少小時,再和第二天睡覺的時間加起來,即24—20=4(時),4+6=10(時)。
方法二:先想晚上8時到第二天上午8時經過了12小時,再減去2小時,即12—2=10(時)。
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計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6課時練習七
教學目標:
1、鞏固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轉換方法,能靈活運用24時計時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掌握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的方法。
3、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養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進一步鞏固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轉化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的方法與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復習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知識及兩種時間表示法的轉換方法。
讓學生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1題。
2、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完成24時計時法的相關練習。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2題。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反饋。教師適當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3題。
從9時開始,每一次向后推4小時,或用加法計算。
3、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從問題中找到數學信息,進行分析理解。
4、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5題。
先讓學生填空,再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明確:1時=60分1分=60秒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第6題。
出示小華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動安排表。
(1)根據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小華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3)制作一張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與同學交流。
2、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第7題。
(1)先全班讀題,分析題意,找出題中解決問題的關鍵;再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明確思路。
(2)出示表格,讓學生填寫表格。
(3)提問:王叔叔11:40到車站,準備乘車去機場,能趕上什么時間的班車?
3、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思考題。
(1)課件出示火車票,讓學生觀察火車票。
(2)全班讀題,分析題意,找出題中解決問題的關鍵。
(3)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探討推算時間的方法。教師巡視,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