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精選8篇)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2 掌握計算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 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考考你。師說數,生說數的組成。
二、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出示情境圖,松鼠媽媽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三、解決問題,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媽媽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
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擺小棒、撥計數器等過程,讓學生體會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
練習:32+5= 5+74= 74+3=
2. 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1(個)
生經歷動動手、動動腦,試著總結出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練習:38-6= 77-3=
四、完成練習,鞏固新知。
1.生獨立完成課本52頁第4題,集體糾錯、訂正。
機動作業:課本第1題、第3題。
五、課堂小結
暢談本節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 25-4=21(個)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初步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4、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優美的動畫,請你認真看,然后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播放多媒體動畫,最后定格為教材主題圖畫面。)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媽媽正在教小松鼠學本領。你看,小松鼠跳躍、爬樹、翻跟斗,學得多認真啊!松鼠媽媽說:“你不是最喜歡吃松果嗎?咱們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們比比看誰采得多。”小松鼠邊說邊向樹上爬去。最后,松鼠媽媽采了25個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個松果。 (教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該生高興地笑了。)
師:這么好聽的故事,聽完后你知道了什么?從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媽媽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 生3:媽媽采了25個松果,小松鼠采了4個松果。 生4:有2只松鼠。 生5:有兩塊數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樹。
(二)討論探究
1.提出問題
師:大家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1: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在說什么呢?
師:誰愿意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2:媽媽說:“你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生3:小松鼠說:“媽媽,我能幫你干活了。”
師:你對他們的回答滿意嗎?
(生1微笑點頭。學生齊說:“滿意。”)
生4:我的問題是: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生5:請問大家,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生6: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松果?
生7:我還有一個問題: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媽媽相差多少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
(師將生4,生5,生6,生7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2.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師:咱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誰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學生大部分已經能夠說出結果。)
師:同學們真聰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是怎樣算出結果的,暫時沒有算出來的同學,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計數器等,也可以請求同組的同學來幫忙。(學生動手探究,互相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適時參與引導。)
(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方法。)
生1:我是撥計數器算出來的。先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在個位上撥5個珠子,就是25,再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個位上就有9個珠子,就是29。
生2:我擺小棒。我先擺上2捆,再擺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邊擺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來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來的。看著25然后把4直接加到個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豎式計算出來的,是我媽媽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豎式。) 生6:我是口算出來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師:同學們真聰明!能夠想出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覺得在計算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數字,不要弄錯位置。
生2:要個位加個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認真計算,不要粗心。
師:剛才大家想到的這些算法:撥計數器、口算、擺小棒、列豎式,都是很好的計算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最簡單?
生1:我認為口算最簡單。
生2:我也是認為口算簡單,因為列豎式我還不是很會。
3.類推探究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后面還有三個問題,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共同去解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并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參與其中一個小組的活動,并隨時注意其他小組的活動。)
師:請把你們小組的研究結果匯報給大家聽。
組1:我們解決的問題是“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我們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
師:誰聽懂他們組的意思了?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
生1:他們的意思是用5減4就足夠減了,還剩下1,20根本用不著。所以25-4=21。
組2:我們解決的問題是“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來的。
組3:我們解決的是“小松鼠和媽媽相差多少個”這一問題,算式和口算方法與他們小組是一樣的。
師: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三個說法不一樣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卻是一樣的呢?
生1:因為都是在算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差的個數。
生2:因為媽媽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媽媽少的。
師:今天學習的計算與前面學習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生:也可以是一位數加兩位數。
生:只要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就會計算今天學習的算式。
(三)鞏固深化,應用新知
1.第1題(出示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學生獨立讀圖,解決問題,全班交流。)
生:19-9=10(顆)。
2.第2題(出示情境圖)。
師:比一比看誰最先算出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
生:25-2=23(米)。
3.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
4.第4題:想一想,填一填。
師:仔細觀察每組中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每一組的兩個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生:我發現每組兩個算式中加號兩邊的數交換了位置。
師:你能試著自己寫出幾組這樣的算式嗎?
學生積極舉例:
(1)34+5=39,5+34=39;
(2)21+7=28,7+21=28;
(3)83+4=87,4+83=87;
(4)52+7=59,7+52=59;……
師:如果不用你計算得數,你還能快速地舉出類似這樣的算式嗎?
生1:47+68=,68+47=。
生2:395+126=,126+395=。
生3:1000+800=,800+1000=。……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能發現其中存在的規律。那么你認為這節課自己表現如何?
生1:這節課我發言特別積極。
生2:在小組內我算得最快。
生3:我覺得自己發言不是很積極,我會努力的。
師: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評價一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進行評價。)
師:這節課,大家表現都非常好!能夠做到認真思考,積極發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節課繼續努力。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主題圖,引出課題。
問:圖中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松鼠采松果,板書課題:采松果
2.觀察主題圖,提問題。
你能看圖提出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一共采了多少個?
松鼠媽媽采了25個,小松鼠采了4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二、解答問題。
1.你能根據“一共采了多少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列出算式嗎?
學生說,板書:25+4= 25-4=
得多少?怎樣想?小組討論,匯報。
2.操作驗證。
(1)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書:5+4=9 20+9=29
(2)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撥計數器練習。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業。
1.圖意提問題。原來有19個草莓,吃了9個,還剩多少個?
列式:19 – 9 = 10(個)
2.第2題:觀察算式,有什么規律?
(兩位數加一位數,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計算并照樣子寫一組算式。
3.根據“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這個問題列式。
25-2 = 23(米)
4.獨立完成第3、5題。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p23—p2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上個星期天,小松鼠和媽媽一起采松果,你們想去看看嗎?
(出示主題圖)
討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通過討論,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一共采了多少個?
(2)、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3)、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
(二)、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問題
1、這些問題你能設法解決嗎?(學生列出算式25+4和25-4)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生:把松鼠媽媽采的25個和小松鼠采的4個加在一起,就是兩個人一共采的。(即25+4或4+25)
生:在松鼠媽媽采的25個中減去4個,剩下的就是松鼠媽媽多采的,也就是小松鼠少采的。(即25-4)
二、探索計算方法
重視直觀操作與語言表達相結合怎樣計算25+4和25-4?
1、用小棒擺一擺,小組內交流
2、說說你的看法
三、用學過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出示第23頁第1、第2題)
1、引導看圖:你能看懂我們要解決一個什么問題嗎?
2、嘗試解答: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嗎?試一試。
四、鞏固反思
(第23頁第3、第4題)
1、獨立答題、自我反思
2、集體交流、自主選擇:交流各自的想法,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已的方法
五、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在問題銀行里存入一個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熟練演唱歌曲,用輕快的聲音表現出歌曲歡快活潑的情趣。
2、體驗與同伴一起玩《小松鼠采松果》游戲的樂趣。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自制ppt、松果道具若干、歌曲音帶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ppt:秋天到了金黃色的樹葉從樹上飄下來,一片二片多美啊。
2、有只小動物來樹林里玩,聽,它來了
猜猜誰來了?為什么?(出示小松鼠)
二、理解、模仿歌詞
1、小松鼠來樹林干什么?
我們來學一學:刺溜、刺溜,我是小松鼠。刺溜、刺溜,找呀找松果。
2、聽著音樂,我們來演一演吧
3、松樹上有許多松果,怎么采呢?
聽一聽,歌里是怎么唱的? 噗噗噗噗,爬上樹。
4、小松鼠是怎么爬樹的?
原來小松鼠是從樹底下爬到樹頂上的。真棒。
5、小松鼠爬到了松樹頂上采松果,要對松樹爺爺有禮貌(立定,伸出雙手)。松樹爺爺,請你給我一顆小松果。
小松鼠采松果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練練本領吧。
三、游戲互動
1、練好了本領,我們一起來采松果。我先來演松樹爺爺,你們來我這里采松果。
2、現在我們找個朋友,一個演小松鼠、一個演松樹爺爺吧。(交換游戲)
3、這次松樹爺爺要和小松鼠做個游戲,松樹爺爺把松果藏在樹葉里(老師演示將玩具藏在手心里,放在身后)。小松鼠猜對了就能得到松果。猜對了,兩個朋友換一換玩。
4、天色不早了,小松鼠們真能干,找了這么多的松果。我們把松果放到籃子里,留著過冬時再吃吧。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會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加法。
2.用加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意識。
3.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情,以積極思考、操作實踐并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態度。
學習目標:
1、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用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用加、減法計算的算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96是由( )個十和( )一組成的。
2.6個十加3個十,和是個十。
3.46比40多,20比54少( )。
4.寫出個位是5的數( )( )( )。寫出十位是3的數( )( )。
5.先找規律再填數:56、52、48、44、( )、32。
6.讀數和寫數都從( )起。
7.一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是6,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數多2,這個數是( )。
8.在數位表中,從右邊起第三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9.最大的兩位數是( ),最小的兩位數是( ),最大的兩位比最小
的兩位數多( )。
10.在下面的( )里填數,組成得數是15的算式。
( )+( )=15 ( )-( )=15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豐收啦!。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組去采松果,松鼠媽媽說:“我已經采了25個松果。”小松鼠數了數說:“哦!我采了4個松果”你想提什么問題呢?
問題: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小松鼠比松鼠媽媽少采了多少?
三、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請同桌的兩位小朋友扮兩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過程。想一想怎么算?
2.交流匯報:通過剛才的采松果活動,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該怎么算?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計算方法:
方法一:撥計數器。先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在個位上撥5個珠子,就是25,再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個位上就有9個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擺小棒。先擺上2捆,再擺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邊擺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方法三:口算。5+4=9,再加上20就是29。
四、從生活中體驗
1.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實際問題。
(1)小紅擺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還剩多少根?
2.練一練:師引導學生逐題解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五、鞏固應用
1. “練一練1”說一說圖的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集體訂正,并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
2. “練一練3”。圖中已告訴了我們什么?①知道了大恐龍和小恐龍的身長,就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②求“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或小恐龍比大恐龍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
課堂小結:談收獲
第二課時(練習)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2﹑用計數器撥一撥,算一算。
3﹑還剩下多少個?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
二﹑拓展練習
1.我是數學小法官。(對的畫“√”,錯的畫“×”)
(1、一個數個位上是2,十位上是8,這個數是28。( )
(2、十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一個數里面有9個一,8個十,這個數讀作89。 ( )
(4、45與54都有數字4和5,所以它們一樣大。( )
(5、最大的一位數與最小的兩位數相差1。
2、我做得最仔細。(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和80相鄰的兩個數是:( )
A.81和82 B.79和81 C.78和79
(2)從76到82之間有幾個數。( )
A.5個 B.6個 C.7個
(3)最小的兩位數比最大的兩位數少幾?( )
A.10 B.89 C.1
(4)下面的數中,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數小5的數是。
A.61 B.38 C.25
作業布置:回家把所學的知識向父母親介紹!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7
本節課的教學,我是根據新課改要求進行備課、授課。在授課過程中是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一些適合兒童特點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彼此合作交流和活動中逐步形成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方法。
成功之處:
1、通過創設“采松果”這樣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有關加減法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欲望,使學生都積極欲試,強化了學生的思維。
2、通過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
不足之處:
1、鼓勵學生算法的多樣化。在本節課中,一些強調計算方法的總結,似乎牽制了學生的思維,不能留出時空讓學生解釋算法的靈活性、合理性。新理念強調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教學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去研究、去發現不同的算法,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這樣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
2、 要引導學生在“趣”中感悟和發現,教師的教學首先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同時,有所感悟和發現。否則就會使我們的教學流于形式,要讓我們的學生在思維訓練層面上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
3、 開發一些數學游戲,使學生在“樂”中學,“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善于創造多種數學游戲,并把知識寓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不知不覺地學會知識,技能得到鍛煉,智力得到開發。讓學生在“玩中長智,樂中成才”,這將是教育的最佳境界。 4、教學節奏太緩慢,學生的語速不夠,語言的完整性還沒有訓練到位。
5、過于強調口訣的倒正,口訣是強化記憶的輔助,只要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采松果》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養成教育訓練點: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小棒、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情景圖,請學生說說圖意。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探索算法,掌握規律
1、根據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式子。(學生提出的算式如有超出所學范圍,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中,以后再解決)
2、小組合作,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3、匯報交流。
4、用小棒擺一擺驗證自己算的結果,小組內再說說怎樣算出得數。
5、小結規律: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十位不變,個位相加減。
通過學生觀察算式,得出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三、鞏固練習,熟練計算。
1、看圖列式解決問題(第1題)。
先看圖理解圖意,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要多給機會學生提出問題)
2、想一想,填一填。
先讓學生討論,再總結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3、計算(第3題)。
學生獨立解答,匯報算法。(進一步體會十位不變,個位相加減)
4、獨六完成第4、5題。
四、板書設計:采松果
25+4=29(個)25-4=21(個)
4+25=29(個)
十位不變,個位相加減。
教學反思:
《采松果》一課的目標主要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個知識在上學期已經接觸到,這次是超過20的算式,但是我感覺學生掌握得還不錯,有少數孩子對簡單的加減法還是不熟練,這很頭疼,上課的時候多提醒他們,多提問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