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精選12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1
教學課題:
十幾減9。
教學內容: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理解算理,學會“破+法”“連減法”,掌握“想加算減法”,感悟算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匯報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樣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鼓勵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或在直觀圖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想加算減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連減法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破+法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連減法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
[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 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
[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教學本課時引導學生從情景入手收集信息,發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理解+幾減9的不同算法,在比較中發現想加算減法是計算又快又對的一種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做了鋪墊。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2
教學課題: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
第一組植樹8棵,第二組植樹9棵,兩個小組一共植樹多少棵?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你能根據列出的加法算式說出一個減法算式呢?說說這個減法算式中被減數、減數和差表示的意義嗎?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二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二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練習二的第9題。
2、完成第12頁思考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3
教學課題:
十幾減7、6
教學內容:
十幾減7、6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數據的觀察直接說出“想加算減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6+( )=12 8+( )=13 5+( )=11 7+( )=14 9+( )=16 6+( )=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后)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后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7=3 7+6=13 3+3=6 13-7=6
[誰有不同的想法?讓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并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l3-6=7
想: 10-6=4 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觀察比較使學生感受“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兩個不同的減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個加法算式。]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系。]
四、總結并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7、6
13-7=6 13-6=7 10-7=3 7+6=13 10-6=4 3+3=6 13-7=6 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在四種算法的比較中,學生已習慣使用想加算減法來口算,體會到了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體會到了算法的多樣化。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4
教學課題:
十幾減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2、做一做及練習三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
一共有12個風車,我們要買8個,還剩幾個?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
12-8=4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2、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
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
(1)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個紅圓片,5個黃圓片,一共有13個圓片。)
(2)再用虛線套住7個紅圓片,這種擺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列式?(13—8=5或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3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鞏固破十法)]
2、完成P15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計算并說出上下兩行之間的關系?(鞏固“想加法算減法”)
3、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有了十幾減9一課作基礎,學習十幾減8就減低了難度。孩子們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圈一圈,擺一擺,從而使學生建立了減法的模型。為今后學習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個別同學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有待提高,平時要加強口算訓練。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5
課題: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計算方法.
2.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教師挑選幾位學生進行“找伙伴”游戲(具體過程參考探究活動)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師:數字娃娃們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來到了果園摘蘋果,一共摘了9個紅蘋果, 2個青蘋果.它們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你們能幫他們算一算嗎?
隨后教師先后出示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因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所以用加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9+2=11.
師: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數字娃娃們吃掉了9個,還剩幾個?
隨后出示11個蘋果圖,教師一邊把11個蘋果畫上集合圈,把9個紅蘋果畫上虛線圈.
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因為要從 11個蘋果中去掉 9個,所以用減法)師: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1-9=
師:11-9的計算我們沒有學過,怎樣算?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把你怎樣想的說一說.
可能有以下討論結果: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里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為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
(即:11-9=10-9+1)
師:通過討論,我們知道一個問題的解決,可能會有許多方法.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的這些方法都是對的.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第(2)種計算方法.
請同學們觀察左圖和加法算式,右圖和減法算式,想一想:蘋果的總數都是11個,其中一部分是9個紅蘋果,另一部分是2個青蘋果.為什么一個用加法,另一個用減法解答呢?(左圖是把兩部分合起來,求總數.所以用加法.右圖是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數,求另一部分數.所以用減法)
根據加法和減法的.關系,又學過9+2=11,那么在計算11減9時可以怎樣想呢?(想: 9加幾得11,9加2得11,11減9得2)同時教師板書得數“2”.
指名復述想的過程.
讀算式:9+2=11,11—9=2.
2.教學例2.
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還剩幾朵)怎樣列式?
師:得多少?怎樣想的?(9加3得12,12減9得3)同時板書得數“3”.
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共有14個圓,去掉9個,還剩幾個?)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板書:14-9=
師:得多少?怎樣想的?(9加5得14,14減9得5)同時板書得數“5”.
讀算式:12-9=3,14-9=5.
3.教學例3.
讓學生在桌上擺一擺(先擺13個五角星,用手勢表示去掉9個,還剩幾個?),說一說(說出算式,并說出想的過程),算一算(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13-9=4)
同樣方法學習:16-9=7.
4.教學例4.
讓學生看教科書,先獨立在□里填數,教師行間指導,然后訂正,并指定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同時板書算式: 15-9=6 17-9=8 18-9=9
5.小結.
教師指著減法算式,提問: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是什么?(十幾減9)
教師板書:十幾減9.
師:這些減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減數都是十幾的數,減數都是9)
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在做十幾減 9的減法題時,可以想 9加幾得被減數,這題就得幾)這種方法就是想加算減,今后學習中還要用到.
三、鞏固反饋.
1.
2.把下面各題寫成一組一組的卡片,讓學生看卡片說得數.
9+( )=13 9+( )=16
13-9=( ) 16-9=( )
9+( )=15 9+( )=12 9+( )=17
15-9=( ) 12-9=( ) 17-9=( )
3.進行“幫小白兔回家”的游戲(游戲過程參考探究活動)
板書設計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6
教學重點與難點:
平面圖形的特征和轉化
教具學具準備:
2張長方形的紙、1把剪刀、1張正方形的紙、1根小木棍、1顆針。20根小棒
教學目的: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二、教法學法
舉例法、實驗法、講解法。
三、教學過程:
第一:引入
賞賜課我們所學的內容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來復習一下。說算式讓學生搶答。
隨意的說。
第二:先動手做一個折風車的活動
讓學生體會和理解平面圖形的特征。(教材27頁第一題:沿虛線折一折)
教師用紙當場做給學生看,教學生一起來,邊做邊講。
最后讓學生明白:
長方形的特征:對邊相等。正方形的特征:四邊相等。
第三:用幾個平面圖形來拼組一個平面圖形。
使學生明白他們之間的轉換關系。(教材28頁做一做)
教師用紙當場做給學生看,教學生一起來,邊做邊講。
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圓變正方形、正方形變長方形等等。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7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從一開始,就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加法問題,拉近了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書本的距離,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接著,又創設了到生活中調查加法問題的情境,使數學的學習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學起來輕松而有趣。
2.給學生留下盡可能大的探索空間。
學生學習知識是一個接受的過程,更是一個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在課堂上,為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探索空間,為學生創設積極參與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如在“停車場”、“公園”,“小白兔拔蘿卜”等問題情境中,把問題交給學生,把時間留給學生,不論是全班交流,小組交流還是同桌交流,都讓他們自主探索,老師不加干涉,使學生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創造的火花。
3.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8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20以內退位減法
學習目標
通過復習,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歸納和整理,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同時還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概括、綜合的能力。
重、難點
正確熟練地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過程
學案
導案
課前檢測
1、聽算
12-914-615-716-913-7
說一說13-7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比一比,看誰說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引導學生發現表中的規律。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如何才能準確無誤
地寫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自主復習
練習指導
(1)、退位減法表
出示20以內退位法表,引導學生發現表中的規律。
A、豎著看,分別讀出每行的'算式及結果,邊讀邊思考,每豎行是怎樣排列的。啟發學生回答。
B、橫著看。讓學生默讀每排的算式及結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樣排列的。
C、問:從減法表中,還能發現排列上有什么規律嗎?
(2)、練習
讓學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如:16-8=□-□,
教師讀算式,學生舉
實踐應用
用數學
1、電腦出示P24:4
(1)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你能列出算式嗎?試一試
(3)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2、電腦出示P25:6
3、獨立完成P25:5
先同桌互說,然后全班說(3----5人)
學生獨立完成后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我為什么這樣列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認真觀察每一豎行的三道題,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然后指名說
根據題意進行實際的演示。
交流解惑
電腦出示第P26:11題圖
問: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能解決圖中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試一試你是怎樣想的?說說你的想法。
拓展延伸
我們一隊有12個男生,老師讓每兩個之間插進一個女生的話,可插進多少個女生?
盤點收獲
這節課我學會了:
你對自己和同學的學習表現有什么想法?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9
教材簡析:
本課是學習用加減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是利用20以內加減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審題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分析題意,選擇相對應的信息解決問題,能根據情境中數量關系分辨出多余條件,排除多余信息對解決問題的干擾。利用實際操作、分析理解,突出畫圖策略,解決求“另一個加數是多少”的數學問題。教學時,根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以學生已知經驗為起點,激起興趣激發思考,促進兒童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展開讀一讀、想一想、圈一圈、畫一畫等活動,注重學生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展。進一步體現用數學解決問題的價值。
教學目標
1.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步驟,能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求“另一個加數是多少”的數學問題。
2.讓學生經歷讀一讀、想一想、圈一圈、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畫圖方法解題的策略。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體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帶來樂趣。
教學準備
教具:主題圖、課件、圖片。
教學重點:
會解決有多余條件的“求另一個加數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難點:會根據情境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回顧經驗
(課件出示)復習題
教師:小猴子吃桃子。觀察這幅圖,你了解那些信息?問題是什么?“還剩幾個”怎樣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個別評價,促進交流。
教師:解答正確嗎?指名回答。
師生小結:明確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引入課題并板書。
【設計意圖:設計復習題,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為今天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引導探究
(課件出示)例5主題圖.
(一)理解圖意,找出相關條件和問題
教師: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什么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
根據學生完整的回答,課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來踢球,
2.現在來了9人,
3.我們隊踢進了4個,
4.還有幾人沒來?
教師:我們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條件),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二)嘗試列式,引發矛盾沖突
教師:你覺得怎樣解決“還有幾人沒來”這個問題?
學生匯報,根據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師板書。可能會出現:
16-9 16-4 16-9-4
教師:哪種算式是正確的'?
(三)分析題意,篩選信息
師生合作,利用多種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讀一讀。讓學生將有聯系的相關條件讀一讀。初步判斷哪個條件與問題沒有關系。
2.擺一擺 。利用信息條,進行重組
(1)16-9這個算式表示“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2)16-4這個算式表示“有16人來踢球。我們隊踢進了4個,還有幾人沒來?
(3)16-9-4這個算式表示“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了4個,還有幾人沒來?
引導學生發現:要求“還有幾人沒來”,與人數有關,與踢進的球沒有關系。
師生小結:“.我們隊踢進了4個。”這個條件在解決問題時沒有用處,是多余條件。
3.圈一圈。把多余條件圈起來,將有用的條件和問題完整讀一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現實情境圖提取信息,嘗試列式 引發思考。初步感知解決問題中包含的數量關系,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選擇有效解決問題的條件,明確與問題無關的條件是多余條件。】
(四)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1.畫圖策略,深化理解
教師:我們了解到的條件和問題,除了用文字表示,還能用什么方式讓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用直觀畫圖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設計畫圖表示方法。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呈現不同的畫圖策略,可能會有:
如果有錯誤的畫圖,可根據生成資源進行分析講解。
教師:根據圖,用什么方法解決?
【設計意圖:明確條件后,再次讓學生把條件和問題用自己喜歡的圖表示出來,進一步理解問題間的數量關系,體會減法的意義,同時為列式計算提供表象支撐。】
2.列式計算,建構意義
分析圖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確數量關系間的相互關系。
教師:你能看懂這些圖嗎?畫圖幫助我們分析題目的意思,現在解決“還有幾人沒來”你還有什么困難嗎?
學生列式,指名板演,個別提問,說算式各部分的含義。
全班交流。檢查單位,口述答語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細節。
3.回顧反思,強化步驟
(1)驗證結果
教師:還有7人沒來,這個結果正確嗎?你有什么方法說明這個結果是正確的?
學生匯報,可能會出現:
用加法驗證,7+9=16(人),
語言表述:沒來的7人加上 現在來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過程中,只要學生能利用加法的檢驗的意識來分析,都予以肯定
(2)回顧步驟
結合主題圖,梳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教師:今天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遇到了什么困難?
教師:分析信息時,我們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條件都與解決的問題有關?
教師:解決問題的結果是否正確怎樣檢驗?
師生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 ,要先通過看圖或看文字信息,明確問題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條件與文圖有關,通過畫圖,或操作的方式幫助我們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檢驗解答的結果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如何準確理解題意,排除多余條件的干擾。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驗證與反思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升華認識
(一)教材第20頁“做一做”。
此題與例題類似,讓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找出多余條件,自己解答。
(二)教材第22頁“練習五”第2題。
此兩題與例題類似,讓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找出多余條件,自己解答。
學生練習,同伴互評,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選擇2道習題都是教材上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放手讓學生嘗試思考,脫離直觀畫圖或操作,具體到抽象,掌握這類問題解決的一般步驟,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遇到解決問題的數量與以前有什么不同?你會分析解決的?
教學問題診斷:
畫圖中如果發現錯誤的圖意,教師該如何處理?
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把與問題有關的條件表示出來,可能有學生不是很清楚該用什么方式,遲遲不能下筆;還有的學生會直接畫出左邊有9人,右邊有7人,一共有16人,沒有問題體現……,如果僅僅是抓住這樣資源進行分析講解,也許會有部分學生能明白進行修改(在老師輔導下修改),但是花費的時間影響后面環節正常教授,影響既定的目標。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10
教材簡析: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是今后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最基礎的部分。通過創設實際問題的情境,列出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理解減法的意義,并直觀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計算技能。由于十幾減9的算式,部分學生有一些基礎,盡管在計算時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據學生原始計算方法,會出現算法多樣,而不同算法的體現會給初學的學生帶來困擾,不知哪種方法是最適合自己的。教材在本課的編排中著重呈現了“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兩種計算方法。根據一年級認知特點,通過擺一擺、圈一圈、說一說、填一填等活動,直觀幫助學生思考并將思考過程表征出來,經過語言描述,注出算式過程圖,經歷數學符號等形式,讓學生真正實現對算理的理解。同時在練習設計中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題目的不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給學生留下較大自主選擇的空間。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活動發現數學問題,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學習十幾減九的多種計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用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學生初步探究意識,能夠獨立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具:主題圖、課件、實物圖片;學具:圓片或小棒。
教學重點:掌握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破十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
教學過程:
一、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主題圖:這是游園會的場景,說一說你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主題圖
教師:觀察圖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順序,結合具體的每項活動說說你發現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讓學生有序觀察主題圖中每個活動中得數學信息。重點選取“小丑賣氣球”的數學信息,讓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成說出來。
教師板書(課件出示):小丑有15個氣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引入課題并板書。
【設計意圖:主題圖中活動項目很多,數學信息很零碎,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收集信息和提出與信息相關的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和找與對應信息提出問題的邏輯分析能力。】
二、經歷多種計算方法的過程,探究十幾減九的算理
(一)列出算式,自主嘗試計算
教師:要求“氣球還剩多少個”怎樣列式?
學生說列式,教師板書:15-9=
(二)利用學具,動手操作
學生活動,同伴交流。教師觀察巡視。
(三)組織學生全班匯報
可能會出現(課件預設以下幾種方法):
1、數出來的方法。讓學生邊說邊演示:用(圓片)小棒擺出15根,然后一根一根的拿走,拿走9根,還剩6根。
2、想加算減法。我知道“6+9=15,15-9=6。”
3、“平十法連減”。從15(圓片)小棒先去掉5個再去掉4個,還剩6根,根據學生操作過程,教師列出算式,把9分成5和4,15-5-4=6。
4、多減再補。把15個(圓片)小棒先去掉10個還剩5個,多去掉1個,再補上1個。教師列出算式15-10+1=6。
5、“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10去掉9個,剩下1個與1合起來是6個。思考過程課件逐步演示,加深學生對操作過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過程歸納,教師算式演示,逐一將思考過程表征出來,體會算法多樣化的同時,讓學生初步實現對算理的理解。】
(四)教師和學生共同操作,課件直觀演示,重點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擺出15個圓片,分成左邊10個,右邊5個。插入圖片
2、把左邊10個中圈出9個,還剩1個,如圖:
3、讓學生利用手中學具試著擺一擺,邊擺邊說出整個過程。
4、結合學生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師板書,如圖:
(五)即時練習(課件出示)
1、圈一圈,算一算。
12-9=
請學生匯報結果,說出操作過程。教師相應寫出算式的分解格式,讓學生直觀看出個步驟表示的意思。
2、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出示算式:14-9=,請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用“破十法”擺出計算過程,寫出結果。
3、直接計算。
教師出示算式:16-9= 11-9=
學生可以在腦中利用“破十法”擺出計算過程,也可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教師巡視檢查。
【設計意圖:直觀演示“破十法”的算理過程,將多種表征方式相互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方法理解。通過幾個層次練習,進一步掌握用“破十法”解決十幾減9的式題。】
(六)回顧算理,總結算法
1、整理算式,發現特點,引入課題。
2、回顧算法的多樣,比較方法,結合自身理解,說說自己喜歡的方法。
三、多樣練習應用算法。(課件出示)
(一)圈一圈,算一算
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二)完成練習二的第1題。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1—9= 13—9= 15—9= 17—9=
教師巡視,觀察學生選擇的計算方法。全班匯報,說說自己的算法。
教師追問:這幾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式題的分析、整理和歸納能力。從被減數、減數和差的特點來分析,只要孩子說的有道理,教師予以肯定。
(四)看圖列算式。(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幾個不同的練習,教師觀察巡視,反饋出學生對十幾減9計算方法掌握程度,加強對新舊知識的聯系。】
四、全課總結
全班交流,今天你學會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你覺得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熟練?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11
教材簡析
本內容是學習十幾減9、8、7、6之后一課時,是學生經歷了大量的練習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時學生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由觀題到心算,不再直觀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學的方法自主遷移、類推到本課學習中,逐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夠選擇一種較熟練的方法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進一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聯系,熟練運用“想加算減法”,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2.通過幾個層次的計算練習,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培養學生初步的交流、合作、遷移、類推能力。
3.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的作用。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展。
教學準備
教具:主題圖、課件、數字卡片;學具:自制數字卡片。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能熟練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孕伏探究的基礎
(課件動態出示)復習題:
(一)開火車。
9+3=15—8=17—9=13—7=12—6=
4+7=12—9=11—8=13—9=14—9=
請一個小組輪流進行口算報答案,其余學生評價。教師可以從中選擇幾題讓學生說說自己計算方法。
(二)填數。
9+=126+=118+=12
7+=127+=119+=11
學生自己完成,記錄答案。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匯報。
教師:你能說說,你的同桌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設計意圖:設計復習題,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為感受“想加算減法”的價值奠定基礎。同伴匯報,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練習引入,自主探究
(課件出示)例4計算題。
12-5=□11-4=□
12-4=□11-3=□
12-3=□11-2=□
(一)嘗試計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各列,記錄在本上。
(二)匯報思考過程
1.課件出示小精靈的問題:你是怎樣計算的?
指名匯報,個別提問計算時思考方法,可能會出現。
“破十法”:根據學生語言表征,教師可相應板書算式;
“想加算減法”:學生說出會算加法算式的加數,利用減法的關系,得出結果;
“熟練直接背出答案”:看到這個算式中的被減數和減數,就能直接說出差是多少;
“一個一個數”:從總數里一個一個減,得到結果。
2.引導學生比較幾種算法,對于“直接背出答案”和“想加算減法”兩種方法有相同點,在加法算式中會求一個加數,轉化成減法算式就能就能想到要求的加數現在變成了減數,利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在這樣描述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體現簡捷。
(三)算式比較,引入課題
教師:這兩列算式與什么特點?與之前的減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針對每列算式中減法的變化,減數分別是是5、4、3、2,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引入課題并板書。
(四)嘗試出題,同伴互查
1.教師:你能出這樣的算式嗎?
請每位學生嘗試在本上出2題,讓同桌計算,同伴互查交流。
2.全班匯報,交流各自計算方法。
3.根據學生出題,教師可以在每列原題基礎上補充算式。如:12—6=、12—7=、12—8、12—9=
(五)題組比較,滲透思想
教師:比較例4中的兩列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可能會從被減數,減數和差的變化來說,無論學生從什么角度觀察,教師適當給于肯定。
【設計意圖:學生的計算方法已經形成,本課中沒有借助操作活動直觀呈現,思考過程的表征圖沒有體現,只是增加抽象性,以說的方式提高思維水平,注重計算方法擇優快捷熟練,注重算式資源中數學思想滲透,培養推理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鞏固應用抓住聯系
課件出示
(一)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自主完成“做一做”的填數。
全班匯報,指名回答。教師追問:大家填數的速度都很快,你有什么好辦法?
(二)分析關系,創造算式
教師引導學生把上下兩個算式為一組進行比較,說說自己的`發現。突出體現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注重學生在計算時多以“想加算減法”的方法提高計算熟練程度,使學生逐步達到由加法算式直接想出減法得數的要求。
(三)快速搶答,內化提升
根據學生對“做一做”題組的理解,加強學生用“想加算減法”的練習訓練,達到一定熟練程度。
教師增加類似題組,讓學生快速搶答。小組間相互出題,輪流搶答,掌握減法計算如何簡捷。
【設計意圖:此題的練習主要是幫助學生優化計算方法,多組練習后,讓學生逐步喜歡“想加算減法”并加以熟練,分析關系,發現規律,創造算式等方式是對學生應知應會的數學思維、邏輯思維的提高。】
四、數學游戲,應用理解
(一)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游戲:送信(課件出示)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教師出示數字卡片,指定學生計算,根據得數把算式放在相應答案的集合圈里。
(二)分類整理,滲透思想
(三)算式重組,思維提升
1.在進行分類整理以后,選擇其中的一組進行觀察,如15-6=17-8,引導學生發現兩個算式中除了十位上是1,其他幾個數都不相同,這樣的算式還有嗎?
課件出示教材17頁的“思考題”。
2.引導學生對集合圈里的算式進行觀察,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算式,填寫在書上。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可能會出現集合圈里已有算式進行的重組:
17-9=13-511—7=13—612—6=11—5
可能還有學生自己想到如類似“12—4=14—6”這樣的算式,請學生判斷這個算式出現2個4是否符合要求,應如何修改。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 篇12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后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我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
練習時我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在教學時,啟發學生獨立觀察發現,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自己搜集信息和數據,進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