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精選17篇)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以赤壁賦為范本與突破口,理解蘇軾的成熟與偉大,引導學生直面生活的坎坷與挫折。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導入
作家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這樣寫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蘇軾從監獄里走出來,被人押著,遠離親眷,帶著疲憊屈辱,帶著累累傷痕,來到了當時偏僻、荒涼的黃州,來到了赤壁,展開了與赤壁的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走進赤壁,走進蘇軾的心靈世界,與蘇軾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
下面我先朗誦一遍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文中字詞的讀音及斷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轉換及朗誦時應注意的問題;
3、在課本空白處記下你聽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師配樂朗誦課文
三、內容賞析
[提問]聽完朗誦,你對《赤壁賦》有什么感覺?
抑揚頓挫的聲韻之美。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明代文學家茅坤曾這樣評價蘇軾及其赤壁賦(投影):
予嘗謂東坡文章仙也。讀此二賦,令人有遺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東坡,世號曰:“坡仙”;此二賦,指前后赤壁賦。何謂“遺世”?同學們看課文注釋(12)――脫離人世。
現當代作家巴金曾說《赤壁賦》給人瀟灑神奇、出塵絕俗的純凈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樣,讓我們來共同欣賞――齊讀課文第一段,找出描寫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景月出東山徘徊斗牛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此時的江面呢――萬頃之茫然――江水茫茫無邊。)
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你能不能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這風月無邊的赤壁秋景圖。
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
涼爽的秋風徐徐吹來,江面上蕩起細細的波紋,一輪明月從東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霧如輕紗般籠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無際涯。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霧氣彌漫在月光里,很朦朧,像做夢一樣。水光接天,讓我想起“秋水共長天一色”。
真是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果然風月無邊,秋景如畫。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幾個動詞最能直接傳達這種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誦)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誦”、“歌”,表現出泛舟秋江賞美景的愉悅;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什么是“一葦”――“縱”、“凌”:這里的“縱”――聽憑、隨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無邊際的江水中真的是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作者得意極了,于是乎飄飄欲仙,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作者寫自己在遼闊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賞心悅目。真是“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茍取、不貪,本是褒意,講對山水不能“廉”而應“貪”,盡情享用。意思是應當享用眼前清風明月的美景,顯示曠達超脫的情懷。)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曠神怡,此一樂也――山水之樂、詩酒之樂。
下面我們一起讀第一段。注意輕重緩急,讀出羽化登仙、飄然世外的歡快之情
面對美景,每個人都想讓它與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個人的愿望,正如課文第3段所說:“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什么意思?然這種愿望是無法實現的――知不可乎驟得,于是悲從中來。
請同學們放聲朗誦第3段,看看主人公為何而悲?悲的內容是什么?
來到赤壁,自然會聯想到赤壁的歷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樣的功業――“方其破荊州,下江流,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在浩蕩的軍隊中凸顯出曹操文能賦詩,武能橫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這一段應該讀到什么地方?如何讀?)
作者在這里連用4個4字句,增強語氣,寫出了氣勢,語調應該上揚。接著筆鋒卻陡然一轉,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意思?賓語前置。如何讀?)
固一世——之雄也,(蓄勢待發,氣勢如虹——字字千鈞,千古定評)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悵)
就是這么個一世之雄,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寫盡了英雄的古今對比,那么蘇軾呢?“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麇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漁樵,作動詞,打魚、砍柴;侶、友為意動詞,以魚蝦為侶,以麇鹿為友),我們知道,蘇軾在文學藝術上有著獨步古今的才華,但現在只能“侶魚蝦而友麋鹿”,況且蘇軾又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和政治才干,卻報國無門,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還有何悲?寄蜉蝣于天地,涉滄海之一粟。――“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
對人生渺小而短暫這是客人抒發的第二個悲嘆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暫,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長流不盡的江水和永存不滅的明月比較起來,人生實在是令人悲嘆啊!
[正因為古人長逝,宇宙無窮,作者不得不從幻想中尋求寄托和飛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這是無法實現的――知不可乎驟得――清醒地看到現實和愿望之間存在尖銳的矛盾只有托遺響于悲風的悲哀。]
把上一段換成:
問:第三段客的話是否也是蘇軾自己心境的表達?
文中客和“我”的對話是蘇軾讓從前的蘇子和現在的蘇子通過文章進行一場超時空的鏈接。
客的回答,正是蘇軾自己貶謫黃州后的苦悶與迷惘的寫照。在《念奴嬌》詞里不也說“人生如夢”嗎?
面對人生短促而功業難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緬其中呢?他是如何來排遣這種悲苦郁悶之情的呢?
學生讀課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觀點。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虧而永生
盈虛有數物我無盡
清風明月與子共適
“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既然人與萬物一樣,都是永恒的,那么“長江無窮”也就不值得羨慕了,當然也談不上悲哀了。那又該怎樣度過和消受這人生呢?
江上之清風有聲,山間之明月有色,江山無盡,天地無私,風月長存,聲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江上之秋風與山間之明月,盡管可以去聽去看去享用,而且無人阻止,無窮無盡。這是“共適論”。
正是用這種觀點看待萬事萬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脫。回歸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靜、氣氛清新的清風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說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隨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種苦難后深悟的曠達。思想矛盾解決了,心胸也隨之曠達超脫起來。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掃悲傷而變得開朗樂觀----主客暢飲,酣睡達旦。
用“杯盤狼籍”的雜亂形象來反襯內心世界的舒坦、寧靜。
常言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懷了世俗的歡樂心情;再從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后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達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那么,前后兩“樂”相同嗎?為什么?
景(樂—山水之樂)理(樂—達觀之樂)
最后還有問題,蘇軾因何來到黃州,――1079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而且不得離開黃州,不得簽署公事,而蘇軾在黃州期間卻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來。
提問:怎樣理解作者在官場失意之時的“樂”情?
明確:作者積極入仕,抱負遠大,但卻人生失意,在激烈競爭中屢遭貶謫,又因“烏臺詩案”下獄,險遭殺身之禍。后謫居黃州,倍感苦悶,但對生活卻從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賞山水之機,力求排遣郁悶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自己的游賞之樂,后又借主客問答方式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的苦悶之悲,再通過哲理的審視一切后辯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表明豁達樂觀的態度。
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于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水調歌頭》里,蘇子已經告訴我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要學會面對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傷,多一份豁達。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這是蘇軾對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對自己做出的回答,從容而大氣。人世間的一切榮辱、得失、憂樂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可以尋得精神上的超脫。
課堂小結: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謫黃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擊。處于逆境之中的蘇軾之所以能夠及時調適心境,完成艱苦而難能的超越,以一種曠達的樂觀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處境,以積極的人世的態度繼續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憊地跋涉前進,始終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氣,山水之勃勃生氣,培育了他開闊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給了他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雖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作業:
1、多數人認為,作者感情脈絡由喜轉悲,是從簫聲出現開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你認為文中由樂轉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簫聲,還是蘇軾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蘊含著悲意。
2、有人說蘇軾《赤壁賦》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戰之地,蘇軾寫錯了地方,而清代詩人朱日浚卻這樣說:“赤壁何須問出處,東坡本是借山川。”對這問題你是怎樣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蘇軾》為題,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蘇軾的深刻的理解。
賦”的字義是鋪述,這種文體的特征是“鋪采漓文,體物寫志”,也就是要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來直陳其事,用新奇美麗的辭藻來描摹事物,抒寫情志。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閱讀是對文本進行解讀的過程。解讀文本包含三個層面的意思:一是解剖文本表面意,二是解析文本語言文字負載的隱含意,三是讀者通過對文本的觀照后悟出的東西。所以,我認為閱讀教學應該體現客體對文本的解讀過程,這又恰好與古代文論中的“言、象、意”理論存在某些相似性,因此,我嘗試把中國古代文論中的“言、象、意”理論與西方“先行組織者教學模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探索,對《赤壁賦》的教學正是我的一次教學實踐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總結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散文,我們可以發現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
粵教版必修2的教材重視學生的情感培養,第四單元文言文所選文章都至情至性之篇,因此在《赤壁賦》的教學中也應貫穿情感領悟。
2、說教學目標
根據《赤壁賦》的特點及“言、象、意”理論,我按照先行組織者教學模式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預習,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能大致讀懂全文字面意(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的要求)——“言”
(2)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象”
文學形象是讀者在閱讀文本過程中,經過想象和聯想而在頭腦中喚起的具體可感的畫面。《赤壁賦》中的哲理…
四、對本單元的整體思考:
本單元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賦》文學色彩最為濃厚,又在全單元甚至全書的最后。無論從單元編排的角度還是從三冊為“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教材編寫者建議用三課時教讀都是非常合理的。
對于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我認為既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本質特點,又要揣摩課文的個性特征。文學即人學,是人的感情、思想與自然(絕非僅僅是自然景物)、社會和諧共處,相互激活,相互欣賞,相互提高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必須要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時代背景,結合創作時具體的時間、地點來進行。對于這篇課文而言,則還需把握作者從1080年初貶黃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創作此賦期間情感思想起伏變化的心路歷程,把課文當作這條線上的一個點來理解。再一個,就是這篇課文的重難點,從編排上看,這也是整個單元的教學重點,起到收束整個單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學作品一般都是適合朗讀的,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積累是新教材、新大綱一個突出的重點,因此應該把朗讀、背誦貫穿到教學過程之中完成,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以文為賦”——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3、教學重點:
(1)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4、教學原則: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二、說教法:
1、根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2、教學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解題: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二、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三、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四、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五、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板書:游景樂(以景動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問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環節: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發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的引導。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
五、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六、結語: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七、布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異同。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3
《赤壁賦》教案
盡天命而后知人事
——由《赤壁賦》看蘇軾的人生境界
一、 導入
林語堂對蘇軾的有趣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伽修行者……”
蘇軾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他胸無城府,童心未泯,積極入世,在惆悵失意寫下“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游影,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詞;在被貶惠州卻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得意之詩。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藥的樂天”,被貶后又如何解脫苦悶?這節課一起來探討。
二、 梳理全文結構,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1、 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① 教師:通過前兩節的學習,我們已經大致的了解文意,這節課我們有兩個學習任務要完成:一是體會本文的感情變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點;二是理解蘇軾在對自然、宇宙的對話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學習古人的豁達精神。那么現在檢查一下,大家對文章內容的把握
請問:能否背一下一些寫景的句子,你認為美麗,能用你的語言描述嗎?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在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落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西東。景象澄澈,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
“徘徊”可謂神來之筆,從東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卻又不忍心離去,只在斗牛之間“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一樣互為風景。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曠神怡。
② 教師: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⑴作者寫自己在遼闊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翔,進入仙界,越是長江的大氣,飲酒作詩的快感,豁達的情境越使下文濃重悲涼。
⑵沉醉于山水之間,更能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
2、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變化?
教師:由同學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斷: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樂寫到悲。他們之間轉化的媒介是什么?
學生:蕭聲
教師:那么這悲涼的蕭聲又是因何而起呢?
學生:美人
教師:從作者扣舷而歌詞看,顯然就是《月出》詩中發出來的“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你長得美麗迷人,身材好,氣質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懷” 思者黯然。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對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啊,來自貶謫后的苦悶,我只能在此欣賞這美麗神奇的山水。
3、 客人因何而悲?
蘇軾張開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強大的動力,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時空領域,他從眼前的赤壁,聯想到三國赤壁,又從三國赤壁聯想到歷有名的赤壁大戰,再聯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績,可謂浮想聯翩,意向紛呈。
教師:寫曹操僅僅是為了說明自己想到英雄馬?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毛澤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是彎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壯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生:自己現在卻只能“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泛舟喝酒,還談什么理想,什么建立功業。尤其是“而今安在哉”這一句,像曹操這樣又是詩人又是英雄,最終也要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更何況是報國無門的我,更容易被歷史所拋棄。
教師:作者在這里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那么還有其他的對比讓作者感到悲傷的嗎?
生: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
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
挾飛仙以遨游與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對比,說明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可以說“蘇子愀然”“問客”,引出了一場關于人生意義的辯論。一主一客其實都是作者的獨白,反映他陷入苦悶而又希望擺脫苦悶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達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的心情。
教師:其實他不用那么苦悶的呢,當官也不一定是人生的選擇,我就曾經看見過很多領導真正是起早貪黑地處理公事,還被人誤解,蘇軾怎么就不明白呢?蘇軾可以上網啊,跟朋友唱k阿。
明確:
引導學生從宋朝的歷史及文人的參政意識去思考為什么蘇軾如朝為官的心愿如此強烈。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長、也最為嚴重的朝代,激烈尖銳的黨爭和派系傾軋始終不斷。種種復雜的社會問題必然進一步激發以天下為己任的進步文人對政治的關心。再加上皇帝重文人的政策,使得宋代文人尤其關切朝政。
蘇軾更是政治熱情高漲,九死一生而從未言悔。他恨人生的須臾,怨人的渺小,哀理想的遙不可及。
板書: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4、 作者如何勸慰、開解客人。
(1)教師:我們知道第四段中作者是用“水與月”的現象開解客人,那么與客人“哀吾生之須臾,”有什么關系呢?
生:第四段中從“而又何羨乎”看,是針對“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悲嘆來闡發的。
教師:從什么角度說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明確: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恒的。
教師:道理他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而是通過什么方式說理呢?
用水與月為喻,借眼前的景來說理,寓理于景。從這里,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暫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個體的人,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教師:第二層還是圍繞同一個問題進一步說理,
(2)教師:第二層還是圍繞同一個問題進一步說理,從什么角度來論述?
明確:“取與不取”的角度,重點講“取”。
大自然是個無窮的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種態度深受莊子人生哲學的影響,不為生死、得失、榮辱、毀譽所累,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了“樂”。
道家的“天人合一”來安慰客人。我們可以把生命寄托給清風與明月,對于官場的失意與功名的不得,不必嘆惋,因為它本不屬于你我。吟風嘯月也不失快意,寄形骸于山水,也是人生的幸事。
板書: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
3. 蘇軾能夠在失意的時候實現自我解脫,保持人格獨立,笑對慘淡人生,這就是他的獨到之處。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隨遇而安四、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五、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
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三、 體會蘇軾的思想態度和人生境界。
1、如何評價蘇軾的隨遇而安的樂天派思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古代文人對積極入世的儒家傳統人格的超越。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
2、討論:有人認為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實際上是啊Q精神的體現,讓人有空虛的消極之感,你怎么認為?
觀點1、
蘇軾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屢遭貶斥,從外部原因來說,是北宋黨爭的產物;從他自身的原因來看,則毋寧說是一場性格悲劇
他一生屢遭貶斥,坎多艱 青年時代的蘇軾,由于得到歐陽修的提攜,春風得意,意氣風發。但隨著王安石變法的推行,蘇軾的厄運也就接踵而來,屢遭貶謫,越貶越遠。去世前兩個月,蘇軾在畫家李公麟為他作的畫像上題詩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真是沉痛之極。他在黃州可謂是縮著頭過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沒有起很大的作用。一離開黃州,他的個性就又露出來了。一旦有了牢騷,蘇軾還是忍不住要發出來:“我本不違世,而世與我殊。”(《蘇軾詩集》卷7《送岑著作》)
觀點2、天性如此,乃蘇軾真率性情之表現也。蘇軾的“真”,使他心中無所牽掛,胸懷坦蕩,雖累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故有此曠達。
觀點3、盡人事而后知天命。在我們學過得水調歌頭》里面,月亮的陰晴圓缺,讓他明白了人間的悲歡離合,是自然界的永恒規律。但是他并沒有]悲傷,而是長處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
他既“奮勵有當世志”,又懷才不遇,既要堅持不茍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4
一、導入
林語堂對蘇軾的有趣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伽修行者……”
蘇軾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他胸無城府,童心未泯,積極入世,在惆悵失意寫下“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游影,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詞;在被貶惠州卻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得意之詩。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藥的樂天”,被貶后又如何解脫苦悶?這節課一起來探討。
二、梳理全文結構,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1、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①教師:通過前兩節的學習,我們已經大致的了解文意,這節課我們有兩個學習任務要完成:一是體會本文的感情變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點;二是理解蘇軾在對自然、宇宙的對話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學習古人的豁達精神。那么現在檢查一下,大家對文章內容的把握
請問:能否背一下一些寫景的句子,你認為美麗,能用你的語言描述嗎?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在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落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西東。景象澄澈,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
“徘徊”可謂神來之筆,從東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卻又不忍心離去,只在斗牛之間“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一樣互為風景。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曠神怡。
②教師: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⑴作者寫自己在遼闊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翔,進入仙界,越是長江的大氣,飲酒作詩的快感,豁達的情境越使下文濃重悲涼。
⑵沉醉于山水之間,更能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
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變化?
教師:由同學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斷: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樂寫到悲。他們之間轉化的媒介是什么?
學生:蕭聲
教師:那么這悲涼的蕭聲又是因何而起呢?
學生:美人
教師:從作者扣舷而歌詞看,顯然就是《月出》詩中發出來的“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你長得美麗迷人,身材好,氣質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懷”思者黯然。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對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啊,來自貶謫后的苦悶,我只能在此欣賞這美麗神奇的山水。
3、客人因何而悲?
蘇軾張開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強大的動力,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時空領域,他從眼前的赤壁,聯想到三國赤壁,又從三國赤壁聯想到歷有名的赤壁大戰,再聯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績,可謂浮想聯翩,意向紛呈。
教師:寫曹操僅僅是為了說明自己想到英雄馬?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毛澤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是彎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壯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生:自己現在卻只能“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泛舟喝酒,還談什么理想,什么建立功業。尤其是“而今安在哉”這一句,像曹操這樣又是詩人又是英雄,最終也要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更何況是報國無門的我,更容易被歷史所拋棄。
教師:作者在這里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那么還有其他的對比讓作者感到悲傷的嗎?
生: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
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
挾飛仙以遨游與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對比,說明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可以說“蘇子愀然”“問客”,引出了一場關于人生意義的辯論。一主一客其實都是作者的獨白,反映他陷入苦悶而又希望擺脫苦悶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達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的心情。
教師:其實他不用那么苦悶的呢,當官也不一定是人生的選擇,我就曾經看見過很多領導真正是起早貪黑地處理公事,還被人誤解,蘇軾怎么就不明白呢?蘇軾可以上網啊,跟朋友唱k阿。
明確:
引導學生從宋朝的歷史及文人的參政意識去思考為什么蘇軾如朝為官的心愿如此強烈。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長、也最為嚴重的朝代,激烈尖銳的黨爭和派系傾軋始終不斷。種種復雜的社會問題必然進一步激發以天下為己任的進步文人對政治的關心。再加上皇帝重文人的政策,使得宋代文人尤其關切朝政。
蘇軾更是政治熱情高漲,九死一生而從未言悔。他恨人生的須臾,怨人的渺小,哀理想的遙不可及。
板書: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4、作者如何勸慰、開解客人。
(1)教師:我們知道第四段中作者是用“水與月”的現象開解客人,那么與客人“哀吾生之須臾,”有什么關系呢?
生:第四段中從“而又何羨乎”看,是針對“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悲嘆來闡發的。
教師:從什么角度說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明確: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恒的。
教師:道理他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而是通過什么方式說理呢?
用水與月為喻,借眼前的景來說理,寓理于景。從這里,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暫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個體的人,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教師:第二層還是圍繞同一個問題進一步說理,
(2)教師:第二層還是圍繞同一個問題進一步說理,從什么角度來論述?
明確:“取與不取”的角度,重點講“取”。
大自然是個無窮的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種態度深受莊子人生哲學的影響,不為生死、得失、榮辱、毀譽所累,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了“樂”。
道家的“天人合一”來安慰客人。我們可以把生命寄托給清風與明月,對于官場的失意與功名的不得,不必嘆惋,因為它本不屬于你我。吟風嘯月也不失快意,寄形骸于山水,也是人生的幸事。
板書: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
3.蘇軾能夠在失意的時候實現自我解脫,保持人格獨立,笑對慘淡人生,這就是他的獨到之處。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隨遇而安四、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五、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
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三、體會蘇軾的思想態度和人生境界。
1、如何評價蘇軾的隨遇而安的樂天派思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古代文人對積極入世的儒家傳統人格的超越。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
2、討論:有人認為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實際上是啊Q精神的體現,讓人有空虛的消極之感,你怎么認為?
觀點1、
蘇軾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屢遭貶斥,從外部原因來說,是北宋黨爭的產物;從他自身的原因來看,則毋寧說是一場性格悲劇
他一生屢遭貶斥,坎多艱青年時代的蘇軾,由于得到歐陽修的提攜,春風得意,意氣風發。但隨著王安石變法的推行,蘇軾的厄運也就接踵而來,屢遭貶謫,越貶越遠。去世前兩個月,蘇軾在畫家李公麟為他作的畫像上題詩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真是沉痛之極。他在黃州可謂是縮著頭過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沒有起很大的作用。一離開黃州,他的個性就又露出來了。一旦有了牢*,蘇軾還是忍不住要發出來:“我本不違世,而世與我殊。”(《蘇軾詩集》卷7《送岑著作》)
觀點2、天性如此,乃蘇軾真率性情之表現也。蘇軾的“真”,使他心中無所牽掛,胸懷坦蕩,雖累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故有此曠達。
觀點3、盡人事而后知天命。在我們學過得水調歌頭》里面,月亮的陰晴圓缺,讓他明白了人間的悲歡離合,是自然界的永恒規律。但是他并沒有]悲傷,而是長處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
他既“奮勵有當世志”,又懷才不遇,既要堅持不茍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5
15. 赤壁賦
◎課前自主
【走進作者】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萬年(現在陜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晉杜預,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從十五六歲起,博讀經史,關心時政。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黃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剛直,屢受 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其詩 風格俊爽清麗,獨樹一幟。尤其長于七言律詩和絕句。
【識記積累】
字音:
屬(zhǚ) 窈窕(yǎo tiǎo) 少(shǎo)
焉釃(shī) 馮(píng) 倚歌而和(hè)之
裊裊(niǎo) 嫠(lí)婦 愀(qiǎo)然
繆(liáo) 舳(zhú)艫(lú) 槊(shu)
糜(mí) 扁(piān)舟 渚(zhǔ)
通假字:
1.舉酒屬客 :“屬”通“囑”,這里指勸人飲酒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御,駕。
3.山川相繆:“繆”通通“繚”,盤繞
詞類活用:
1.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使動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
2.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
3.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向東走。
4.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5.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使動用法,使……正。
特殊句式: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狀語后置
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狀語后置
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4.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5.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
6.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課文初探】
1. 作者在這一段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抒情方式是什么?
2. 作者在這四段中闡述的哲理是什么?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堂上演練
1.寫出下列加點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扣舷而歌之( ) 蘇子愀然( )
舳艫千里( )( ) 釃酒臨江( )
舉匏尊以相屬( ) 挾飛仙以遨游( )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七月既望( ) 舉酒屬客( )
白露橫江( ) 縱一葦之所如( )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
倚歌而和之( ) 山川相繆( )
正襟危坐( ) 固一世之雄也 ( )
哀吾生之須臾( )
知不可乎驟得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
相與枕藉乎舟中( )
山川相繆( )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劃線詞與例句中的加點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赤壁賦》( )
A.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C.歲賦其二。 D.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
A.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B.趙嘗五戰于秦。
C.寄蜉蝣于天地。 D.其勢弱于秦。
4.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與畫線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何為其然也?( )
A.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B.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以戰?
5.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項是( )
A.而又何羨乎? B.而今安在哉?
C.何為其然也? D.故凡愚者莫我若也。
【文段精析】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徘徊于斗牛之間
②相與枕藉乎舟中
③扣弦而歌之
④倚歌而和之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2.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逝者如斯。 逝:往。
B.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適:適應。
C.方其破荊州。 方:當。
D.固一世之雄也。 固:固然。
3.下列各句中沒有活用詞的一項是……………………( )
A.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B.順流而東也。
C.侶魚蝦而友麋鹿。
D.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4.下列對于這段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第一段“方其”以下八句,先從曹操兵力的強大和地盤的擴張寫出了聲勢和氣派,然后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八字勾畫出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從文意看,這八句都是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勢。
B.選文第一段緊承上段的泛舟賞景之“樂”展開,突顯一個“悲”字。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
C.選文第二段中作者以“變”與“不變”兩者相提并論,注意到事物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但實際上作者要闡明的主要是“不變”這一層意思,并以此表現豁達樂觀的態度。
D.選文第二段,作者結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觀點。但仔細看來,作者所闡述的“不變”只是宇宙萬物無窮無盡,并未涵蓋人生,以此來駁“客”的觀點,稍顯牽強。
5.翻譯下列句子。
(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2)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
2、比較閱讀《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之戰》
3、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2、了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題解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湖北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著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鼾磯;又因為山崖陡消如一而墻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宋神宗元年,蘇軾遭受政治迫害,被貶謫到黃州已經兩年了。“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水中的鮮魚,山間的新筍,江城的一切風物,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了莫大的慰藉。這時,他曾站在江邊的赤壁上,眺望如畫江山,唱出“大江東去”的豪放歌聲。他還在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夜晚,駕舟暢游于赤壁之下的長江水面,寫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賦》。
二、寫作背景
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里,他經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赤壁。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為以后的戲曲、繪畫、雕塑等提供了創作的題材。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畫家唐寅都畫過蘇軾舟游赤壁的畫。
蘇軾在赤壁的創作活動,給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并鐫刻在建筑物的門額上,由此名滿天下。直到今天,在黃岡東坡赤壁,仍有“二賦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勝。
三、內容結構
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這就是它成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不過是過眼煙云,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四、鑒賞要點
1、 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
2、 “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 優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潤孤舟之嫠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俱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五、類文賞析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麟,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行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 (chan)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責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乎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閱讀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習題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1)是歲十月之望
(2)履 巖
(3)披蒙茸
(4)適有孤鶴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如此良夜何
(2)顧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時之須
(4)江山不可復識矣
(5)聽其所止而休矣
3、這篇賦渲染的氣氛前后有什么變化?
4、孤鶴有什么象征意義?
5、末段所寫的夢境與《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夢境在創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6、末段所寫的夢境寄托作者怎樣的情思?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故磊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相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侖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關于赤壁賦
赤壁賦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這篇名賦可以本文學習的重點。全賦5段,537字,中速誦讀約3分鐘,如用三課時教完,讀10遍也不過半小時。但讀10遍卻不一定能成誦。即令死記硬背強行記住還容易忘記,教師應當在幫助學生自讀注釋,教師釋疑解惑——這還會花太多時間。駢散夾雜的句式,參差錯落之中見整齊之美,聲韻之美,使全篇適于美讀。朗讀時,可播放配樂錄音,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意。指導朗讀應注意下列幾點:1、讀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動詞重讀;“哀吾生之須臾,慕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韻字重讀;“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羨乎”疑詞重讀。2、讀出節奏。如: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蓋將/自其變//而觀之。3、讀氣勢。如“方其破荊洲,下東陵,順流而東也,(停頓較小語速較快)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朔賦詩(節奉一至語速舒緩)固一世之雄也,(停頓較大氣勢豪邁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轉緩慢低沉)”。4、讀出情感。如:“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何其樂也。“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何悲哉。“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而吾與子所共適”,何其曠達。“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又何其灑脫。讀者細心體悟詞語的抑揚頓挫,文句的舒緩輕重,為背誦作好準備。前有釋疑解惑環節,倘遇文章仍不能通曉處,則用“隨讀釋義法”解決。
背誦不是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而應注意在學生誦讀的過程中相機強化。下列教學手段當有助于學生背誦。
1、 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明確其意義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發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一世之雄、一呂扁舟、滄海一粟
逝者如斯,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杯盤狼藉,相與楓藉,樂方既白
《赤壁賦》名句長短交錯,短句變化較多。大部分短語為四字兩個節奏。設計這一練習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為背誦全賦打下堅實基礎。
2、 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投影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個涼爽的夜晚,蘇軾與朋友蕩槳赤壁江面。清風習習,水面泛起國細的波紋。東坡一邊向客人敬酒,一邊吟唱起《詩經·陳風》中妹子 首優美的高雅的《月出》:
月亮出來明皎皎呀,佳人容顏多俊俏呀!
身材苗條惹人愛呀,相思纏心好煩惱呀!
吟罷,樂坡笑了,客出笑了。似乎受到可鄙怕感召,一會兒,月亮從東山頂端露出臉龐,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一時間,清風與明月交織,露珠與水光輝應。蘇子與客駕一葉扁舟,飄浮在遼闊蒼茫的大江之上,仿佛騰云駕霧,在空中迎風皋翱翔,卻不知飛往何處,又仿佛離開了凡俗的塵世,進入了云遮霧繞的道教仙境……
完成這一練習,,學生須反復第一對秋江月夜的描寫,在揣摩文意的過程中,展開自己的想象。又以一種類似倒譯的方式,依據示例背誦第一段。
3、 根據文賦對仗特點填寫《赤壁賦》中的句子。
投影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 ; ,羽化而登仙。
哀吾生之須臾, , ,抱明月而長終。
設計這一練習的目的。這篇名賦對仗形式多樣化,有工對,也有寬對,有當句對,還有隔句對。在填空過程呂,既可感受蘇軾賦遣詞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貪圖蘇賦對仗藝術的精妙絕倫。
4、 根據文賦押韻特點填寫《赤壁賦》中的句子。
投影
其聲嗚嗚然, 慕, 訴, , 縷。 , 婦。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 色, , 竭, , 適。
《赤壁賦》凡十二換韻,誦讀時注意這一特點,可以提高記憶效果。一首詩,,較之于一篇散文往往空易誦。《顯壁賦》是古代的散文詩,不獨表現于意境的詩化,也表現于變速器 方形式的詩化。指導背誦不可不抓住這一特點
5、 明確客之三悲,蘇子二論及議論層次的轉換。討論歸納,
客主議論實為一體,反映蘇軾思想的兩個側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寄蜉蝣、哀吾生)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悲情層次轉換的關鍵虛詞:“況吾與子……”之況。蘇子二論:“何羨”論(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共適”論(惟江上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也子之所共適)。議論層次轉換的關鍵虛詞:“且夫天地之間”之“且夫”。由此番議論可觀照蘇子內心世界及自我超脫情懷。議論文字理中見景見情,尤其見高妙。
組織這場計論的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兩段層次,,并在此基礎背誦。這兩段是背誦全文的難點所在,對文意作一些簡單討論,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層次后背誦。
6、 根據提示,寫出本篇中描寫“風月”議論“風月”的句子。
投影
描寫風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月影: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沂流光。
月照:明月……吾與子之所共適。
月消: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議論風月:
客引曹孟德寫月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客借月議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借月展開議論: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蘇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前人稱《赤壁賦》“以江山風月作骨”“風月”描寫之主景,抒情之觸媒,議論之載體。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誦全賦之骨。
7、 利用板書,提示背誦《赤壁賦》的思路。
投影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赤壁
行文思路 情感線索
舉酒屬客扣舷而歌(樂) 楓籍舟中東方既白(喜)
客吹洞簫蘇子愀然(轉悲)蘇子答客風月共適(轉喜)
擬客發議遺響悲風((悲)
板書設計 ,依然考慮為背誦服務。這一板書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賦的主要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行文的主要思路;二是蘇軾思想情感的轉換(飲酒樂甚——托遺向于悲風——客喜而笑)及其間的過渡。只有把握住全篇整體思路和情感線索,才能更好地完成背誦全篇的任務。
8、 隨配樂朗誦跟讀一遍后,聆聽聲,師生一起背誦《赤壁賦》全文
備課資料
1、 烏臺詩案
(蘇軾)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元豐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 、何正臣摭其表①語,并媒孽所為詩以為訕②謗,逮赴臺獄③,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十月)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宋史》本傳)
①指《湖州謝上表》“不能追陪新進”等語。②指“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舜無術”“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等指謫新法詩句。③即御史臺監獄。因周遭遍植柏樹,上棲烏雅數千,俗稱烏臺、柏臺。
2、 黃州詩文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吾兄弟老矣,當以時自娛。世事萬端,皆不足介意。所謂自娛樂者,亦非世俗之樂,但胸品廓然無一物,即天壤之內,山川草木蟲魚之類,皆是供吾家樂事也。(蘇軾《與子明兄書》)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眾生平等的觀念,道家熱愛生命的意識,使初到黃州的蘇軾于艱苦生活中獲得精神救贖。〈前赤壁賦〉表現的胸襟氣度,于上列詩文可見端倪。
3、 巧借山川
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蘇軾《赤壁洞穴》)
黃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傳云曹公敗所,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蘇軾《與范子豐書》)
4、 文章體裁
作者擺脫了過去一些懷古賦和問答賦的寫作方法,而把寫游記散文的方法運用到賦中來了。借用這種方法,作者把情與景主觀屯客觀,古與今,幻想與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了。這在前賦表現尤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遺世獨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簫,轉到樂極生悲,產生對英雄業跡的感嘆和人生短暫的悲哀,又由此推宕開去,以達觀的態度自我寬慰,確切具行云流水之妙。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指導預習,培養學生借助注釋,利用工具書,自主疏通字詞句意的習慣。
2、通過課前預習、課中朗讀、課后練習,掌握文中重要實詞的含義,掌握一些特殊句式。
3、指導誦讀,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理解詞語、句意,熟悉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知人論世,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分析作者心路歷程及其原因,培養學生曠達樂觀、勇于面對坎坷戰勝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第1、2、3點。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第4點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
1、借助注釋,利用工具書,疏通課文內容。找出對照注釋還不能理解的詞句,或問同桌,或課堂上提出共同探討。
2、早讀課反復朗讀課文。
3、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幾個詞語。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介紹作者及文章背景。
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赤壁賦》,其作者蘇軾,我們在小學、初中就已經接觸過,今天我要和大家講一個他“死里逃生”的故事。蘇軾四十三歲的時候,因為“名太高”而遭人陷害,被打入死牢,隨時聽候發落。弟弟蘇轍、兒子蘇邁多方營救。某一天,蘇邁再次出去借錢,委托一個朋友給牢里蘇軾送飯。本來他們父子有一個約定:事情惡化宣判死刑之時就送魚進去,而朋友不知道,那天送了蘇軾最喜歡吃的魚進去。蘇軾一看到是魚,大吃一驚,知死期將至,便寫下了兩首絕命詩請獄卒轉交給弟弟蘇轍。裝詩的信封通過監獄的長官傳到了當朝皇帝手上。皇帝拆開一看,是兩首絕命詩,(其中一首是: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了須償債,十口無家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詩里寫的是對皇帝的忠誠和愿與弟弟世世為兄弟的情感,大受感動;加上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立下了一個只有當朝皇帝知道的祖訓:不得誅戮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于是就釋放了蘇軾。蘇軾死里逃生,被貶到了黃州。該案史稱“烏臺詩案”。
經歷了“烏臺詩案”死里逃生的蘇軾,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靠微薄的俸祿養活不了一家人,在朋友的幫助下,開辟了一片荒地耕種自給,這片地他取名為“東坡”,同時也自號“東坡居士”。居士原是對居家學道的佛教徒的稱呼,這里是指追求清高,對世事淡泊的人。可見蘇軾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變化。被貶到黃州的第四年秋、冬,蘇軾先后兩次游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了兩篇賦,賦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我們今天學的是第一篇,也稱“前赤壁賦”。
(板書:赤壁賦 蘇軾 無臺詩案 死里逃生 東坡居士 思想變化)
二、疏通字詞。
1、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補充強調一些讀音,幾個重點實詞及特殊句式,學生提出對照注釋不能理解的詞句,師生共同探討。
壬rén戌xū 屬zhǔ客 窈yǎo窕tiǎo 馮píng虛御風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橫槊shuò 余音裊裊 niǎo
幽壑 hè 扁舟piān 嫠婦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繆liáo 舳zhú艫lú 旌旗jīng 釃shī酒
漁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無盡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舞幽壑之潛蛟: 舞,使……起舞,動詞的使動用法。
泣孤舟之嫠婦: 泣,使……哭泣,動詞的使動用法。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漁樵,打魚砍柴,名詞做動詞。
侶魚蝦而友麋鹿:侶,以……為伴侶。友,以……為朋友。名詞意動用法。
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句, 凌茫然之萬頃。
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句,有吹洞簫之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句,而今在安哉?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幾個詞語,朗讀并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明確:樂——哀/悲——喜
2、初步明確朗讀的情感基調
“樂”的部分要讀得輕松愉悅;
“悲”的部分要讀得悲涼激昂;
“喜”的部分要讀得曠達灑脫。
2、聽錄音朗讀或教師范讀。生齊讀。
四、分析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找出寫景的美句。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指導朗讀,體會優美的意境)
2、齊讀第一段,找出寫事的美句。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指導朗讀,體會事情的高雅)
3、齊讀第一段,找出表達游玩時感受的美句。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的感受)
五、分析課文第二段。
1、齊讀第二段,明確本段分為兩層,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重點分析第一層中“美人”意象。“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
3、指導朗讀第二層,感受簫聲的悲涼。
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齊讀課文
一、分析課文第三段。
1、朗讀指導:三個反問句語氣層層遞進,稍做強調,讀出感情的層次。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停頓較小語速稍快)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朔賦詩(語速越來越快)固一世之雄也,(停頓較大氣勢豪邁)而今安—在—哉?(強烈的反問,感慨人生無常,語速緩慢低沉,讀出頓挫之感)
后半部分一連串六字句,是客人情感的一個迸發,要讀得連貫,一氣呵成,表現出那種強烈的人生感慨,最后一句“托遺響于悲風”要突出第三段悲涼的感情基調。
2、明確“何為其然也?”其一,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的英雄人物,當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其三,要擺脫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游,抱名悅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3、明白客人之悲其實是儒者蘇軾之悲。悲生命短促,人生無常。
二、分析課文第四段。
1、明確:本段分為三層,第一層承上,議論“水”與“月”;第二層議論“變”與“不變”的哲理;第三層指出“明月清風”為大自然之“無盡藏”。
2、此段其實是作為道者的蘇軾超然物外的情懷給客人極大的寬解
3、指導朗讀:讀出本段的層次,讀出曠達灑脫的情感。
三、分析課文第五段。
明確:客人之喜與文章開頭之樂的不同。課文開頭是主客欣賞美景之樂,結尾是指客人精神得到超脫忘懷得失而喜。
四、齊讀課文,再次整體感知課文,結合蘇軾經歷,分析全文中作者情感的變化。
現實中的水月 融入自然,游賞之樂
歷史中的水月 感慨歷史,人生之悲 儒者(入世) 渴望建功立業 慨嘆人生短促
哲理中的水月 分析哲理,超脫之喜 道者(出世) 清靜無為超然物外逍遙之游
五、總結。
讀《赤壁賦》
景佳事雅樂而歌,
客倚洞簫悲恨多。
明月清風無盡藏,
一儒一道兩東坡。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分析本文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
重點難點
深入挖掘文章深層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對蘇軾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段時間蘇軾的創作達到了巔峰,不僅有文學上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
寫作背景: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其后,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指導誦讀:注意感情流露
二、文本探究:
在充分預習并能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初步接觸以文為賦: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三、重點分析
1、結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體悟賦的語言特點。
提示:這段文字是充滿詩意的神奇之筆,充分體現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賦仍保留且發展了鋪張排比、講究詞采、駢散結合等賦的傳統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樂之情歷歷在目。
2、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看看本文體物部分具有怎樣的特點,寫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語堂對蘇軾有過非常有趣的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讀了本文,說說你對林語堂這段話的認識。
提示:本文寫游玩之樂,際遇之悲,解脫之情,字里行間跳躍著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身影,讀這篇曠世佳作,我們不能滿足于從字句之表象中尋找一種朦朧的感覺,而應從更廣、更深的層次了解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態志趣。
4、清代方苞讀到《赤壁賦》時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調適而鬯遂也。意思是說蘇軾此文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沒費什么氣力,實際卻匠心獨運,思路縝密。細讀此文,品評文章的結構藝術。
提示:結構往往反映出筆者的功力,表現著作者的創新能力。作為賦體游記,在結構上較之普通散文,還是有所區別的。閱讀本文,仔細體會作者組織材料、剪裁寫作內容的藝術。
5、運用自己所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評價蘇軾在本文中表現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提示:蘇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傾向,而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較明顯的消極因素。閱讀本文后還可參閱有關資料,對蘇軾的思想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9
【教學目標】1.掌握文中相關文言常識;2.了解作者情感變化及其感悟;3.品味語言,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教學重點】目標1、3【教學方法】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由“赤壁”之爭導入課文。二、整體感知1.介紹蘇軾及相關背景。(師生共同回憶。)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既不準他簽署公事,又不準他到安置之地,過著半囚徒似的生活。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蘇軾又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寫下了著名的《赤壁賦》。課文又稱《前赤壁賦》。當年冬,蘇軾再游赤壁,又寫下了一篇賦。蘇軾所游得是黃州的赤鼻磯,并非赤壁大戰處。見課文注釋①。2.關于“賦”。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螭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屈原為代表的“騷賦”,漢代為代表的“辭賦”,魏晉以后的“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為“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稱為“文賦”。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3.學生聽課文朗讀,正音正字。4.學生朗讀課文,疏通字詞。5.學生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初知文意。6.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情理交融,汪洋恣肆,當時就有“蘇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譽。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涼簫聲的傷感;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隨緣而安的態度;第五段──忘情塵世的灑脫。三、合作探究1.作者筆下的月亮是怎樣變化的?試分析。明確: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松、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呈寧靜、輕松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后,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2.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明確: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3.怎樣闡述了“變與不變”的哲理?明確:借追述歷史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有兩層意思。一是“變”與“不變”是相對的,無論水、月或人自身,都時時在變,又皆可無盡,因此不必為“吾生之須臾”與“長江之無窮”悲傷。二是要知足常樂,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風明月──則盡情享用。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的,但也有負面因素,一是關于“變”與“不變”的解釋是相對主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辯證法,二是主張隨遇而安也可能導致斗志的消減。但蘇軾是在走出監獄到達流放地而幾乎喪失自由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反映了他的坦蕩、曠達和強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客人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反映了作者的內心痛苦。)4.藝術特色。(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明確: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2)以文為賦,駢散結合。明確: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3)形象優美,善于取譬。明確: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5.學生討論古代文人“達”時與“窮”時的思想變化。(可結合陶淵明、李白等,言之成理即可,教師引導其思想積極方面。)四、梳理·積累1.一詞多義。(1)屬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囑托,引申為“勸酒”)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通“囑”,囑托)司命之所屬(《扁鵲見蔡桓公》) (在)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隸屬、屬于)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滕王閣序》) (動詞,屬于、是)若屬皆為所虜(《鴻門宴》) (表復數,這些,類)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 (類似)或是下屬稟見 (部屬)(2)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 (名詞,傘蓋)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覆蓋、遮蓋)蓋余所至,比其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大概)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大概)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六國論》) (大概因為)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大概因為)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勃之陋也 (因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連詞,假若)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句首發語詞)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大概,引申為原來)(3)曾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曾經)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通“增”)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竟,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觸龍說趙太后》) (連……都)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 (連…都)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還)(4)歌扣舷而歌之 (動詞,唱)歌曰 (名詞,歌詞)倚歌而和之 (名詞,歌聲)(5)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動詞,攻克,打下)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方位名詞,位置低的,與“上”相對)(6)之縱一葦之所如 (往,到,動)哀吾生之須臾 (助詞,主謂之間不譯)惟江上之清風 (結構動詞,的)耳得之而為聲 (代詞,它)月出于東山之上 (助詞,不譯)(7)于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詞,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詞,表被動)月出于東山之上 (介詞,從)(8)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相當于“然”)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相當于“然”)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句中停頓)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句中停頓)日食飲得無衰乎 (揣測語氣)2.通假字。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屬”通“囑”,讀zhǔ,勸人喝酒)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馮”通“憑”,乘)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繆”通“繚”,盤繞)肴核既盡,杯盤狼籍 (“籍”通“藉”。狼藉,凌亂)3.詞類活用。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方位名詞,“西”“東”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望”的方向:向……)舞幽壑之潛蛟 (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婦 (泣,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朋友)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南,向南,名詞作狀語)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名做動,唱)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名做動,攻下)4.古今異義。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古:詩經的篇名;今:美好的樣子)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古:水氣;今:二十四節氣之一)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古:端正;今:危險)5.文言句式。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主謂倒裝)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動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狀語后置)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 (判斷句)五、作業1.背誦課文;2.筆譯全文。附:板書設計
赤壁賦
蘇軾
三蘇 唐宋八大家夜游之樂 情景理主客異現 駢散樂極生悲 取譬因悲生悟隨遇而安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0
研討文本:
1.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領略到了怎樣的景,抒發了怎樣的情?
作者與友人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游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風飛行,悠悠忽忽地離開人世,超然獨立;又像長了翅膀飛升入仙境一樣。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這是本文正面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2.作者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對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里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并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容具體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里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凄切婉轉,其悲咽低回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3.客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體現出濃厚的消極意味,怎樣理解?
。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跡。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文理轉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兩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船千里相連,戰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我輩!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托遺響于悲風”,通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4.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的見解,體現了他怎樣的人生觀?
客曾“羨長江之無窮”,愿“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后,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那么什么為我們所有呢?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我們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
5.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后,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如此安排結尾有什么深意?
照應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至于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清代古文家方苞評論這篇文章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適調而暢遂也。”蘇軾通過各種藝術手法表現自己坦蕩的胸襟,他只有忘懷得失,胸襟坦蕩,才能撰寫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賦》來。
6.本文的感情基調是消極的嗎?
全文通過主客對話所表現的憂傷與喜樂,都是作者內心矛盾和復雜感情的真實反映。作者抒發哀怨之情時,流露了“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動地從消極、哀怨中解脫出來,從莊子的機械相對論中尋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達,思想開闊,表現出一種灑脫、豪邁的氣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積極進取、達觀超然的感情基調。
7.本文多次寫到主客問答,這種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客人一曲洞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轉,其悲咽低回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脈也因之曲折流轉,曲流中躍起浪花。
第3段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故事作答,文理轉折自然。客連用了兩個問句,這兩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通過主客的問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4段是蘇軾針對客的人生無常的感慨而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實則也是寬慰自己。這里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傾向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著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對人生有大視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申說。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從此而更開闊,文章又一次再涌波瀾。
第5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后,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進入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這里的景和情猶如長江在經歷了蜿蜒曲折、波涌浪疊、驚濤拍岸之后,遼闊而祥和地匯入大海。
總之,運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使行文結構波瀾起伏,搖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層層展現、深層揭示。
8.構思精湛、縝密、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散文貴在以意貫穿全文,本文抒情脈絡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超脫人生的歡快。整個情緒的轉換由喜轉悲為樂,線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瀾。作者由游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開始的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而哲理的簡述,則畫龍點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達了蘇軾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9.善用比喻,語言優美形象。
作者寫上以風物之美,給讀者以無盡的藝術享受,如開篇,作者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織組成了一個“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讀者陶醉其中,組者還借助夸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報表縣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凄然落淚。
參考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風緩緩吹來,江面水波平靜。于是舉杯邀客人同飲,吟詠《詩經•陳風•月出》一詩的“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牽牛星之間徘徊。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江面,波光與星空連成一片。我們聽任葦葉般的小船在茫茫萬頃的江面上自由飄動。多么遼闊呀,像是凌空乘風飛去,不知將停留在何處;多么飄逸呀,好像變成了神仙,飛離塵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舷唱起來。歌詞說:“桂木的棹啊,蘭木的槳,拍打著清澈的江水啊,船兒迎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簫的,按著歌聲吹簫應和。簫聲嗚嗚嗚,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余音悠揚,像一根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能使潛藏在深淵中的蛟龍起舞,孤舟上的寡婦啜泣。
我不禁感傷起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問客人說:“為什么會這樣?”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川繚繞,郁郁蒼蒼,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奪取荊州,攻下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灑酒祭奠,橫端著長矛朗誦詩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打柴,以漁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在這里舉杯互相勸酒。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經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簫聲的余音寄托給這悲涼的秋風。”
我說:“你們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嗎?(江水)總是不停地流逝,但它們并沒有流走;月亮總是那樣有圓有缺,但它終究也沒有增減。要是從它們變的一面來看,那么,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發生了變化;要是從它們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羨慕它們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才成其為聲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為顏色,占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我能夠同你們共享。”
客人聽了之后,高興地笑了,洗凈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盤雜亂地放著。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已經亮了。
[1]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1
[學習目標]
1、了解“賦”的特點,了解蘇軾的賦的風格。
2、理解本文情、景、理渾然一體的特色
3、體會作者深刻的哲思內涵,了解作者儒道兼濟的復雜思想。[學習重點]1、通過主客問答,了解蘇東坡力求排遣苦悶、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2、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由樂——悲——喜的變化過程。
[學習難點]:
課文第五段的闡述哲理,特別是“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學習內容]
前面學習了文賦初期的典范之作杜牧的《阿房宮賦》,今天進一步學習文賦的代表作蘇軾的《赤壁賦》。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總結了賦的特點:“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和蘇軾的詩詞一樣,蘇軾的散文同樣具有寫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點。或描寫、或敘述、或抒情、或討論,都能做到自然和諧統一。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鑿的痕跡,其中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優美的散文。 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的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意境創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上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背景資料
熙寧九年十月,王安石變法受挫,變法動向發生逆轉,一些投機新法的分子,結黨營私,傾軋報復,耿直敢言的蘇軾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元豐二年四月到達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證是蘇軾的一束詩文。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后來蘇軾貶謫到黃州作團練副使。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里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后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三、字詞句梳理:
1、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屬——囑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
③山川相繆繆——繚 ④舉匏樽以相屬屬——囑
2、活用詞:
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泣:使……舞,使……哭泣(使動用法)
②順流而東也東:東去(名作動)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②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四、文章內容:
第一節,寫作者和朋友泛游長江,盡情盡興。(景美——“樂”)
第二節,寫簫聲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驟轉。(由“樂”而“悲”)
第三節,吹簫客人論述了曲調哀怨的原因:
第四節,作者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1、天地萬物變與不變,只是兩種不同的認識而已。
2、人與天地萬物一樣,都是永存的,對天地沒有什么可羨慕的。
3、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無窮無盡的寶藏,共同享用。 三層意思表達了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懷。
第五節,客人轉悲為喜。(由“悲”而“喜”)
第一節介紹東坡游赤壁,作者寫出了清幽靜寂的自然景色和詩一般的境界,不由行沉醉其間,陶然忘憂,幻想羽化而登仙,由自然和諧的意境——心情“樂”甚。
由樂而忘情,不覺“歌”起來,卻歌出了屈原的“楚辭”,客和簫哀怨,曲折傳遞內心仍難以排遣的憂郁情懷,轉為抒“悲”情:哀……,羨……,如何解脫呢?接下來議論說理,表達樂觀曠達的理性美。
五、藝術特色:
1、 情、景、理融合: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結合。
2、 樂——悲——喜的情感變化;
3、 儒道兼濟的復雜思想。
余秋雨《山居筆記》:“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客觀景物只提供了一種審美可能,……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因此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現者,更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和構建者。”
六:布置作業
東坡兩次游赤壁,分別寫了《念奴嬌 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課外賞析《后赤壁賦》,并作比較分析。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以文為賦”——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3、教學重點:
(1)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4、教學原則: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二、說教法:
1、根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2、教學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解題: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二、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三、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四、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五、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板書: 游 景樂 (以景動人)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問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環節: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發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的引導。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
五、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六、結語: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七、布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異同。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3
試卷設計 李壽鋒
教學目標 :
1、學習理解本文“文賦”的文體特點及所運用的“賦”的表現手法(主客問答的行文結構、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2、掌握文中實詞和虛詞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點;
3、翻譯全文 4、背誦課文
難點重點:
1、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2、主客問答的結構形式在于表現蘇軾人生觀世界觀的相反的兩個不同側面——客的消極悲觀和主的豁達樂觀
文學知識積累:
1、蘇軾(1037-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洵子。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仁宗年號之一)二年(1057)進士乙科。詩、文、書、畫俱成大家。墨竹師文同,所作喜從地一起至頂,米元章問:“何不逐節分?”曰:“竹生時何嘗逐節生也。”文同雖謂:“吾墨竹一派,近在徐州。”。而子瞻亦自謂:“與文同拈一瓣香”,還云:“吾為墨竹盡得與可之法。”然運筆情撥,其英風勁氣,往來逼人,使人應接不暇。作成林竹亦甚精。作枯槎古木,叢條斷山,筆力跌宕,於風煙無人之境。嘗以書告王定曰:“予近畫得寒林,已入神品。”蘭陵湖世將家收其所畫蟹,瑣屑毛介,曲隈芒縷,無不備俱。嘗畫臨閣壁作丑室風篁,以易劉氏園中靈壁石。并作應身彌勒,以寄秦觀,筆法奇古。
2、賦:在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并稱。
①賦是由《詩經》《楚辭》發展而來,前者是賦的遠源,后者是賦的近源。
②賦大體上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幾個發展階段。
③在晚唐時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賦又發展為“文賦”,它句式參差,押韻比較隨便,重視清新流暢,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
④至于賦的作用,班固說:“或以抒下而通諷喻,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也就是說,賦的作用是用來表達人民的愿望,諷喻政寧。
⑤在特點上,劉勰說過:“賦,鋪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鋪敘風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顯志,以寄諷喻之意是它的寫作特點。
⑥唐宋古文運動興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寫作方法作賦,使之由駢驪趨向散文化,稱為“文賦”以區別于六朝的“駢賦”和唐代用來科考取士的“律賦”。
蘇軾《赤壁賦》課堂練習卷
重點詞語解釋
壬戌( )之秋( ),七月既望( ),蘇子與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句式? )。清風徐( )來,水波不興( )。舉( )酒屬( )客,誦( )明月之詩,歌( )窈窕之章(修辭? )。少( )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句式? ),徘徊( )于斗牛之間(句式? )。白露( )橫( )江,水光接( )天。縱( )一葦( )之所如( ),凌( )萬頃之茫然(句式? )。浩浩( )乎( )如馮虛( )御風( ),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 )獨立( ),羽化( )而登仙(修辭? )。
于是( )飲酒樂甚,扣( )舷( )而歌之。歌曰( ):“桂棹( )兮蘭槳( ),擊( )空明兮溯( )流光( )。渺渺( )兮余( )懷,望美人( )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蕭者(句式? ),倚歌( )而和( )之,其聲嗚嗚然:如怨( )如慕( ),如泣( )如訴( );余音( )裊裊,不絕如縷( );舞( )幽壑之潛蛟,泣( )孤舟之嫠婦( )(修辭? )。
概括段意
句式和修辭答案:
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賓后置)
②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修辭:對偶)
③月出于東山之上(句式:介賓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間(句式:介賓后置)
④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句式:定語后置)(句式:對偶)
⑤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修辭?對偶)
⑥客有吹洞蕭者(句式:定語后置)
⑦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修辭:對偶)
概括段意:
記敘夜游赤壁所見之美、所感之快、所聞之妙,引出下文主客問答
重點詞語解釋
蘇子愀然( ),正襟( )危坐( ),而問客曰:“何為其然( )也?(句式?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 )望夏口,東( )望武昌,山川相繆( ),郁( )乎蒼蒼(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 )?方( )其破( )荊州,下( )江陵,順流而東( )也,舳艫( )千里,旌旗蔽( )空,釃( )酒臨( )江,橫( )槊賦( )詩;固( )一世( )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句式? )況( )吾與子,漁樵( )于江渚( )之上(句式? ),侶( )魚蝦而友( )糜鹿(用法? ),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 )樽( )以相屬( )(修辭? );寄( )蜉蝣于天地( ),渺( )滄海之一粟(修辭? )。哀( )吾生之須臾( ),羨( )長江之無窮(修辭? );挾( )飛仙以遨游( ),抱( )明月而長終(修辭? );知不可乎驟( )得,托( )遺響( )于悲風( )。”
概括段意
句式和修辭答案:
①“何為其然也?”(句式:賓語前置)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動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句式:賓語前置)
④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賓后置)
⑤侶魚蝦而友糜鹿(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
⑥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修辭:對偶)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修辭:對偶)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修辭:對偶)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修辭:對偶)
概括段意:
主客問答:(之一)感慨生命短暫,英雄難覓;長江無窮,自然永恒(悲觀消沉的人生觀)
重點詞語解釋
蘇子曰:“客亦知夫( )水與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嘗( )往( )也;盈虛( )者如彼( ),而卒( )莫消長( )也。蓋( )將( )自( )其變者( )而觀( )之,而天地( )曾( )不能以( )一瞬( );自( )其不變( )者而觀( )之,則( )物( )與我皆無盡( )也。而又何( )羨( )乎(句式? )?且夫( )天地之間,物( )各( )有主( )。茍( )非吾之所有,雖( )一毫而莫取( )。惟(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 )而為聲( ),目遇之( )而成色( )(修辭? )。取( )之無禁( ),用之不竭( )。是( )造物者( )之無盡藏( )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食)( )。”客喜( )而笑,洗盞( )更酌( ),肴( )核( )既盡( ),杯盤狼藉(讀音? )。相與枕藉(讀音? )乎舟中(句式? ),不知東方之既白( )。
概括段意
句式答案:
①而又何羨乎?(句式:賓語前置、反問)
②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修辭:對偶)
③相與枕藉乎舟中(句式:介賓后置)
④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句間關系:假設)
概括段意:
主客問答:(之二)物與我皆無盡也,何羨之有;
清風明月用之不竭為我共食,其樂融融
(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滿分作文欣賞
蘇軾的赤壁
風飄飄,水飏飏,撣撣這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扁舟,于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滄海如幕,來到這古戰場——赤壁。
心中沉浸著如此的哀悶漫想:那“烏臺詩案”的苦楚,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于是黃州成為蘇軾的落腳,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他問自己難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督都嗎?自己滿腹經綸,胸中有的是治國平天下的筆墨,而此時?面對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緒像長了翅膀似的,繼續飛揚,斟一杯酒,臨江而釃,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托遺響于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他不再悲觀,不再耿耿于懷。
后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實自己的頓悟。他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清廉從政。黃州的百姓感念這一位父母官,后來修了一座祠廟來緬懷這一偉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學的殿堂里永遠可以聽見那《赤壁賦》華美的樂章。
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稱“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
是啊!這一路艱辛,這一路坎坷,這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
什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只為李后主吟唱。蘇東坡是關東大漢,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記載了蘇東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蘇東坡的不屈。
赤壁訴說著蘇東坡的豪邁與詩情不朽。
赤壁因蘇軾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屬于蘇軾。
分析: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在黃州故壘寫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以抒胸中塊壘。這是一段為中學生所熟知的文壇掌故,寫進作文中本毫無新意,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賦予舊材料以新的思考角度,來抒寫自己對蘇軾的理解,這充分體現出了作者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語文的用心程度,同時也告訴了下屆考生這樣一個道理:只要用心積累,對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加以創造性的運用,足以應對高考作文了。
文章開頭即創設了一個清秋黃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題;緊接著聯系蘇軾,點出蘇軾與黃州赤壁的密切關系,銜接緊密,與文題“蘇軾的赤壁”照應自然;接著糅合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的有關語句,嵌入巧妙,也為下文做好鋪墊;緊接著以蘇軾在黃州的政績來證明蘇軾在赤壁邊上的頓悟,再以余秋雨《東坡突圍》中的“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過渡,照應嚴密;由于有了上文對蘇軾頓悟的鋪寫,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緒,便反過來襯托出了蘇軾“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和“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這幾處引用顯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力;最后,排比句式的運用讓文章擁有了一個漂亮的結尾,“赤壁,只屬于蘇軾”,更讓整篇文章顯得結構圓合。文章雖然在內容層面上略嫌不夠充實,但能夠如此嫻熟地將所學的知識融為一體,難道不足以讓這篇作文獲得滿分嗎?
作者郵箱:
[1]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豁達樂觀的情懷,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鑒賞寫景、抒情、議論相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課時】
二課時。
【預習設置】
1、提前要求學生熟讀成誦。
2、你所了解的蘇軾。
(本文意蘊深遠,哲理與詩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當時的處境,就很難感受到他那種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難理解他矛盾痛苦、聽任自然而又樂觀曠達的復雜的思想情感。)
3、讀了《赤壁賦》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緒有沒有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字詞
屬客(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馮虛御風(píng) 和歌(hè) 愀然(qiǎo) 棹(zhào) 扁舟(piān) 無盡藏(zàng) 相藉(jiè)
二、作家作品
三、重難點探討設計
1、重點字詞(略)。
2、圍繞作者情緒的變化展開剖析:
⑴ 作者開始游赤壁時,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⑵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⑶ 第三段感情如何?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里?客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慨?
⑷ 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觀點的?
⑸ 結尾段感情如何?
3、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4、鑒賞本文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全文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
四、作業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5
一、學習要點
(一)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六年(1061)通過制科考試后,步入仕途,由于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豐二年(1079),被政敵以訕謗新政罪下獄,史稱“烏臺詩案”。案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神宗死后,舊黨執政,蘇軾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又因反對司馬光等人盡廢新法,開罪舊黨,先后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哲宗親政后,新黨復起,又先后被貶到惠州(廣東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建中靖國元年(1101)徽宗即位,內遷,病死于常州。
蘇軾為人耿直敢言,才華超眾,豪放曠達,隨緣自適,善諧謔,極富個性。他的思想以儒家為主,但老莊哲學和釋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當濃重。政治上主張“漸變”和“人治”,雖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但始終關心國計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績斐然。
蘇軾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學家、藝術家。他的詩、文、詞、書法、繪畫都成就卓著,堪稱名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重才氣、重議論、善諧謔、善修辭,是北宋詩歌創作的高峰。他的論說文立意新穎,論證精辟,縱橫馳騁,波瀾層出;抒情散文如行云流水,充滿詩情畫意,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集大成者。他的詞開拓題材,創新風格,別開豪放曠達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著有《蘇東坡集》、《東坡樂府》等。
(二)寫作背景
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里,他經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赤壁。這時他已年邁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為以后的戲曲、繪畫、雕塑等提供了創作題材。宋代畫家李火麟、明代畫家唐寅都畫過蘇軾舟游赤壁的畫。
二、能力檢測練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 蘇子愀然 ( )舳艫千里( )( ) 釃酒臨江( ) 舉匏樽以相屬( )挾飛仙以遨游( )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七月既望 舉酒屬客 白露橫江 縱一葦之所如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渺渺兮予懷 倚歌而和之 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須臾 知不可乎驟得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相與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繆
3.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⑴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須臾 茍非吾之所有
⑵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東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遺響于悲風。
⑶而不知其所止 其聲嗚嗚然 何為其然也 方其破荊州
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侶魚蝦而友糜鹿
耳得之而為聲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并加以解釋
⑴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⑵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⑶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⑷侶魚蝦而友糜鹿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⑴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⑵ 凌萬頃之茫然
⑶ 渺渺兮予懷 ⑷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⑸ 而今安在哉 ⑹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6.翻譯下列句子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⑵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⑶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⑷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7.默寫課文
①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縱一葦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其破荊州,下江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③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④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三、課外拓展閱讀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求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 是歲十月之望 望——農歷每月十五日
b. 顧而樂之 顧——看
c. 履巉巖 履——踏,攀
d. 攀棲鶻之危巢 危——危險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組是(4分)
a.①歸而謀諸婦。 ②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
b. 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②不能興風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
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②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祿升斗之祿
d. ①聽其所止而休 ②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 顧安所得酒乎 (2) 歸而謀諸婦。(3)如此良夜何 (4)江山不可復識矣
(5)聽其所止而休矣
4.此文是作者在寫了《前赤壁賦》數月以后寫的。簡析這兩篇文章的不同(3分)
答:
四、詩歌鑒賞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全國卷1)
望江南 超然臺①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術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趨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
(1)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2.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重慶卷)
海棠 (宋)蘇軾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釉倫廊。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注]崇光:美艷的光彩。
(1)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二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6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流暢地翻譯全文。
二、過程與方法誦讀法;總結歸納法;比較法,通過前后兩賦比較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寫景狀物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并與《赤壁賦》比較,理解作者被貶黃州時復雜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歸納積累文言知識;與《赤壁賦》比較講解,通過抓關鍵字句加深對作者人生態度的認識。
【教學難點】
蘇軾儒、佛、道思想在兩賦中的反映。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時年45歲的蘇東坡所寫的赤壁二賦在我國文學史上傳為美談。文天祥《讀赤壁賦》云:“昔年仙子謫黃州,赤壁磯頭河漫游。”王世貞《前赤壁二首》“賦是雙珠可夜明。”看來只有兩篇赤壁賦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蘇軾當年的所思所想。這節課我們就來感受蘇軾在《赤壁賦》中的未盡之意。
二、走近作者,說說你對蘇軾的認識。
蘇軾:與黃庭堅(詩)合稱“蘇黃”,與辛棄疾(詞)合稱“蘇辛”,與歐陽修(散文)合稱“歐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蘇軾出身于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宋神宗年間,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后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并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新黨失勢,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處,并在實際中實施,當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后,新黨再度上臺,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為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至嶺南惠州,再貶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于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問余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
三、寫作背景介紹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為排遣內心郁悶,他泛舟赤壁,先后寫下了《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三個月后,重游赤壁,寫下了《后赤壁賦》。四、溫故知新,熟悉課文。1、高一時我們學過蘇軾的《赤壁賦》,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文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色,由此又引發了作者怎樣的感嘆?明確:該文描繪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風、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觀,有這些景觀聯想到曾經在赤壁出現過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無常之悲,自己與英雄相比更顯渺小,從而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文中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嘆。)
四、聽錄音欣賞課文
五、朗讀并分析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2、結合注釋串譯第一段
重點字詞提示:
步:出發既:已經盡:全部顧①:環顧已而:過了一會兒顧②:可是諸:之于
3、思考:第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明確:第一自然段:描寫夜游黃泥坂的時間及同行者為游赤壁做準備。
4、“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寫出了怎樣的氛圍,有什么作用?
明確: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寫出初冬月夜靜謐溫馨的氣氛,烘托出主客濃厚的游興,并為下文寫登山和見鶴作了很好的鋪墊。
六、布置作業
熟讀并背誦課文,結合《第二教材》進一步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分析課文
(一)研習第二段
1、齊讀,口譯。
重點字詞提示:乃:于是。上:向上爬。履:爬過。巉:險峻。披:撥開。危:高。震動:使震動。反:通“返”。放:放任。聽:聽任。
句式:復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句)
2、來到赤壁首先進入詩人一行視線的是怎樣的景色?這四句寫景句子,你最喜歡哪句,為什么?(先教師直譯這四句寫景的句子,而后學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師小結。)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狀景寫情,字字如畫。景色清冷峭拔。它不僅展現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遺世獨立的美態,而且充溢著濃濃的憑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歷史情緒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3、由此詩人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明確:既有對人生短促、年華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對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驚嘆。詩人由此生發了下小舟、登高山,與大自然和而為一的沖動。
4、學生翻譯“予乃攝衣而上……俯馮夷之幽宮”
目的在于訓練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體會該語段句式參差所造成的特殊表達效果。
該語段使用了一系列動詞:“攝”、“履”、“披”、“踞”、“登”、“攀”、“俯”,寫登山以六字句開頭,間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節奏呈“緩→急→緩”的變化。節奏由急而緩,暗示著登頂行為已結束,也預示著詩人情感的進一步變化。
5、詩人為何會“劃然長嘯”?
明確:融入自然后情緒轉為激昂(平靜的樂→激昂的樂),以嘯聲抒發內心感慨。
6、詩人又為何會“悄然而悲”,“凜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見景物“巉巖”、“蒙茸”、“虎豹”、“虬龍”、“危巢”、“幽宮”,色彩是陰暗的,“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云涌”營造的是陰森恐怖的氛圍。與自然和而為一后,詩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偉力,而深感個體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賦》所寫:“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高昂的情緒陡然低落,轉為高處不勝寒的憂懼、傷感。
7、長嘯之后的寂靜悲傷,使蘇軾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葉扁舟從流飄蕩,表現出詩人什么樣情感變化?
隨遇而安的態度,感情又轉為平靜。
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
拓展延伸
一、閱讀《前赤壁賦》試從寫景、抒情兩方面比較《赤壁賦》與《后赤壁賦》的不同之處。
提示:
1、找出兩篇文章中寫景的句子。
明確:《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后赤壁賦》:“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分析景與情是怎樣融合起來的。
明確:
《赤壁賦》描繪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風、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觀,引發了作者和朋友對于歷史和人生的感慨;由這些景觀聯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無常之悲;自己與英雄相比更顯渺小,從而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最后以“變”與“不變”的辯證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脫達到豁達超脫的境界。(樂—悲—樂)
《后赤壁賦》蘇軾情感的變化:由景而樂,得魚酒更樂,樂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長嘯,長嘯后的放任漂流,隨遇而安的平靜心情作為過渡,引出道士化鶴的夢境,最終歸之于空。(樂—悲—空)
7、小結:詩人在夜游赤壁的過程中,情感經歷的變化:江山不可復識→劃然長嘯→凜乎不可久留→聽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變化:平靜的樂→激昂的樂→悲→平靜
二、知識鏈接
古典詩歌中動物意象的傳統意義:
猿猴:它讓人感覺到哀傷,凄厲。
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
如: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駱賓王《詠蟬》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雁:是一種候鳥,它要隨季節遷徙,它又是古人傳遞消息的一種方式,于是就象征著孤獨、思鄉、思親、音信、消息等意義。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李清照《聲聲慢》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馬(鐵馬):馬打上鐵掌,就意味著要上戰場,所以鐵馬就是戰爭,英雄氣概的代名詞了。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瘦馬):奔騰、追求、漂泊。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杜鵑:俗稱布谷,又叫子規、杜宇、望帝。古代神話中,望帝傳說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來多用“杜鵑”來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
如: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魚:自由、愜意。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如:“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陶淵明《歸園田居》
第三課時
三、齊讀第三段,正音、釋義
裳cháng縞gǎo戛jiá翩piān躚xiān揖yī俛fǔ東:名詞作狀語,向東裳:古人穿的下衣縞:原指白絹,此指白色西:向西飛,方位名詞作動詞羽衣:名詞用作動詞,穿著羽毛做的衣服翩躚:形容輕快地跳舞俛:同“俯”,向下,低頭,和“仰”相對疇昔:過去,以前寤:睡醒,與“寐”相對戶:泛指門
1、該段共三層:①、江中見鶴②、夢中道士化鶴③、不見其處
2、如何理解道士化鶴這一情節所傳達的詩人的情感?這一段是本文的重點也是理解上的難點,正如金圣嘆所說:“前賦特地發明胸前一段真實了悟,后賦是承上文從現身現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實了悟。”“若無后賦,前賦不明;若無前賦,后賦無謂”。要讀懂此段,應引導學生對前后二賦進行一個比較,深入地把握蘇軾“外儒內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錄》云:蘇軾有詞曰:“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赤壁之游,樂則樂矣,轉眼之間,其樂安在?以是觀之,我與二客,鶴與道士,皆一夢也。”那夜半飛鳴而過的孤鶴,那夢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為方外之禽,一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鶴化道士抑或鶴本道士所化?如莊周夢蝶,一片迷離恍惚。見鶴本為生活真實,在《為楊道士書帖》中,蘇軾曾追憶此事:“十月十五日與楊道士泛舟赤壁,飲醉。夜半,有一鶴自西南來,掠余舟而西,不知其為何祥也?”而見道士則在夢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實生虛,虛虛實實,營造出一種恍惚奇幻的氣氛,含蓄地傳達出他企望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隱秘心態。與前賦“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脈相承的。(蘇東坡被貶謫黃州,某天與幾個朋友在江上飲酒說話,不覺已經入夜,看江天一色,風露浩然,他有所觸動,填了一首《臨江仙夜歸臨皋》詞,下闋云:“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闋為: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寫完之后,與客人們高聲唱了幾遍,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傳,很多人就嚷嚷:蘇東坡已經把冠服掛在江邊,坐一條小舟長嘯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隱居去啦!郡守徐君猷聽了是又驚又怕,擔心真的走失了這個罪人,急急忙忙趕到蘇宅察看,卻見大蘇先生還酣睡未醒呢,“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時興起說說罷了。然而這事傳得非常邪乎,連遠在東京汴梁的宋神宗都聽說了,也將信將疑的。)
3、學生乙朗讀第三段
四、朗讀全文
五、小結
后赤壁賦,全篇著重蘇軾自身情感的轉換,由景而樂,樂而歌,得魚酒更樂,樂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壯之氣,而有豪壯之行,又因景物而生憂,憂而長嘯,長嘯后的寂靜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靜心情,夢境的空靈等,鮮明地表現出視覺、聽覺、動態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隨景物的轉換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這么多的情感與景物,卻完全融合為一體,若不是心中真實感觸,必然無法達到這樣的境地。而將難以言喻之情,以精簡的文字呈現,可見蘇軾文學修養的不凡。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高一下冊語文《赤壁賦》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蘇軾,了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2、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
3、探討本文中的人生哲理,從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1、學習和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美、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學方法:串講+探究、鑒賞
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1)利用學習小組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蘇軾的生平,著重了解被貶赤壁這段經歷及與之有關的材料,了解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簡單知識等。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籍解決字詞問題,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2、教師準備(1)若用多媒體教學,收集資料,制作好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好相關的鞏固練習課前課中課后的資料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自怨自艾,消極的躲避還是樂觀豁達的積極面對呢?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時,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處于人生底谷的蘇軾是如何去面對的。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21歲中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難造就了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學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我們今天要學的《赤壁賦》,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這里,為排遣內心郁悶,他經常來赤壁磯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名篇。《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關于賦這種文體
?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體出現于戰國后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 關于賦的特點: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在語言上使用新奇美麗的辭藻。另外賦也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借助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既適合散文式的鋪陳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詩意
五、解讀課文
(一)聽錄音朗誦或齊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詞的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二)理清思路,學生討論回答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洞蕭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間的問答,文章重點轉到關于人生態度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畫意,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不過是過眼煙云,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感情的變化是;樂——悲——樂
1、 具體品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①掃除這段文中的疑難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經,望,農歷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句,應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詞,在.下,方位名詞
興:起,同風雨興焉
屬:zhǔ,通囑,意思是勸,請
②師生討論
師:作者在這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么?
生討論;泛舟赤壁圖、月夜江水圖、秋江風月圖等
總結選用(秋江風月圖—板書),那這副圖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生:清風、水波、月 師板書
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生討論,師總結:作者的這一段描寫蘊涵著一種深沉雋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帶進了詩的國土,沉醉在山水風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這種境界和意蘊是過去的賦從來沒有表現的。
(一寫夜游之樂 。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游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后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2)全班齊讀第二段。
講解疑難字詞句,分析。
這段作者描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的簫聲。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變化是否太突兀?悲從何來?(師生討論)
師:我們先來理作者情感的變化線索。作者從樂字引出歌來,“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指《詩經?陳風?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為什么蘇軾在船中誦讀“明月之詩”里的“窈窕之章”?
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里生發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么?“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 ,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么?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里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嘆,在游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于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郁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 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么來寫呢? 生: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 也要流淚。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 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一絲圭角,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六、課后作業布置;
1、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2、預習課文后三段,思考教師留下的思考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
一、復習第一課時所講內容,串起課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并使“蘇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周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師總結過渡: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
生討論,師點撥: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得出了自己觀于天地人生的認識。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
師總結: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于對問題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須臾而羨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樂上來了。
2、 延伸思考討論
(1)、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生討論: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從現實出發來思考,對這一段還可還有許多問題: (蘇子聽任自然的觀點,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可取?“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卻是應該爭取的;聲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聽、看而存在,此處是否反映了蘇軾唯心主義觀點?“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也是不對的。)
3、教學小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簫吹奏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認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任務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中,滿腔悲憤寄寓曠達的風貌之下。
作者:佚名 教案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97 更新時間:-9-28
《赤壁賦》教學設計
方正縣綜合高中 王國輝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蘇軾,了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2、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
3、探討本文中的人生哲理,從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美、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學方法:串講+探究、鑒賞
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1)利用學習小組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蘇軾的生平,著重了解被貶赤壁這段經歷及與之有關的材料,了解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簡單知識等。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籍解決字詞問題,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2、教師準備(1)若用多媒體教學,收集資料,制作好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好相關的鞏固練習課前課中課后的資料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自怨自艾,消極的躲避還是樂觀豁達的積極面對呢?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時,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處于人生底谷的蘇軾是如何去面對的。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21歲中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難造就了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學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我們今天要學的《赤壁賦》,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這里,為排遣內心郁悶,他經常來赤壁磯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名篇。《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關于賦這種文體
?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體出現于戰國后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 關于賦的特點: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在語言上使用新奇美麗的辭藻。另外賦也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借助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既適合散文式的鋪陳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詩意
五、解讀課文
(一)聽錄音朗誦或齊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詞的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二)理清思路,學生討論回答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洞蕭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間的問答,文章重點轉到關于人生態度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畫意,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不過是過眼煙云,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感情的變化是;樂——悲——樂
1、 具體品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①掃除這段文中的疑難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經,望,農歷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句,應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詞,在.下,方位名詞
興:起,同風雨興焉
屬:zhǔ,通囑,意思是勸,請
②師生討論
師:作者在這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么?
生討論;泛舟赤壁圖、月夜江水圖、秋江風月圖等
總結選用(秋江風月圖—板書),那這副圖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生:清風、水波、月 師板書
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生討論,師總結:作者的這一段描寫蘊涵著一種深沉雋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帶進了詩的國土,沉醉在山水風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這種境界和意蘊是過去的賦從來沒有表現的。
(一寫夜游之樂 。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游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后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2)全班齊讀第二段。
講解疑難字詞句,分析。
這段作者描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的簫聲。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變化是否太突兀?悲從何來?(師生討論)
師:我們先來理作者情感的變化線索。作者從樂字引出歌來,“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指《詩經?陳風?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為什么蘇軾在船中誦讀“明月之詩”里的“窈窕之章”?
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里生發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么?“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 ,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么?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里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嘆,在游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于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郁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 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么來寫呢? 生: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 也要流淚。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 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一絲圭角,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六、課后作業布置;
1、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2、預習課文后三段,思考教師留下的思考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
一、復習第一課時所講內容,串起課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并使“蘇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周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師總結過渡: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
生討論,師點撥: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得出了自己觀于天地人生的認識。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
師總結: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于對問題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須臾而羨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樂上來了。
2、 延伸思考討論
(1)、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生討論: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從現實出發來思考,對這一段還可還有許多問題: (蘇子聽任自然的觀點,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可取?“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卻是應該爭取的;聲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聽、看而存在,此處是否反映了蘇軾唯心主義觀點?“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也是不對的。)
3、教學小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簫吹奏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認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任務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中,滿腔悲憤寄寓曠達的風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