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精選14篇)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落實課文的朗讀和古文字詞理解。進行古文基本知識的積累。
2.要求學生了解作者及課文的背景知識,明確作品的解讀離不開作者,環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復述課文基本內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義。
[教學重點]:1.古文字詞的掌握,課文的翻譯。
2.作者及課文背景知識的了解。
[教學難點]:古文字詞的識記以及知識點的梳理和歸納。
[教學方法]:教授法,提問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要點]:課文朗讀,探討關于課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詞,歸納古文字詞(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㈠導入(5分鐘)
⑴今天在上課的開頭我先請大家來聽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閉上眼睛,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勾勒出一副風景畫,等到音樂結束。我要請同學來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樂《夢入桃花源》,約2分鐘)
⑵提問。請2-4個同學來描述一下他聽完音樂的感受以及他腦海里所呈現的畫面(2分20秒左右)
⑶小結辭:正如同學所說,音樂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個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個美好的夢。相信大家對金庸筆下的“桃花島”并不陌生,那里有美麗的景色,精致的樓臺還有俏麗的黃蓉。那么關于桃源的美夢是誰最先開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個叫陶淵明的東晉文人,他將自己的夢記錄了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課文《桃花源記》。(35秒)
㈡介紹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鐘)
⑴提問:大家知道陶淵明嗎?知道陶淵明的故事嗎?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2-4分鐘)
⑵關于作者陶淵明,書上只做了簡單的介紹,他又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東晉潯陽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手握重兵,聲威煊赫一時。死后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也曾做過官。陶氏為東晉元勛之后,地位雖然不像當時的名門望族一樣顯赫,也是潯陽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淵明這一代,因他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漸敗落。但他仍然屬于士族階層,大家要知道當時的士族是比較牛的,無論從生活上還是心態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淵明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歸隱了。后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當陶淵明四十一歲的時候,再次出來做彭澤縣的縣令,前后不過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脫離了*(為什么他辭職不干了呢?因為在他到任81天的時候潯陽郡派遣“郵至”,也就是相當于督察的這么一個官員來視察,有個小官告訴他要穿戴整齊迎接那位官員,他說“我豈能因為5斗米而向這么一個鄉村小官點頭哈腰的”,一氣之下就辭職了。)也就是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淵明辭官歸里之后,小日子過得還算清閑。與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于前,妻鋤于后”。并且他在家鄉有自己的田莊和僮仆,開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寧自得。有時他也親自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人生哲學的實踐。在這種勞作生活中,與農民有所接近。后來由于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愈來愈惡化。但他始終不愿再為官求祿。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厭倦了*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尤其是中國的詩歌可以擔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詩歌總的概括來分成三個部分,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園生活為題材的,他開創了田園詩歌新的藝術境界,使田園詩歌在唐宋以后成為詩歌的重要內容。(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傷風而進入更純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他創造了中國詩歌意境中一種新的,美的類型,一種意韻極為醇厚而又樸實無華的沖淡美,這一切的取得與其豐富的人生體驗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田園生活的體驗也寫不出這些廣為傳誦的田園詩,從而使陶詩在中國文學奠定了不朽的地位。)這位老先生喜歡喝喝酒,喜歡種種菊花,喜歡恬淡的隱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卻影響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維,孟浩然,他們繼承和發揚了他的田園山水詩,比如宋代的蘇軾,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崇拜陶淵明,將他視為自己的偶像。
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是說,那是一個*的時代: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并。這種社會*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因此,陶淵明才會有逃避現實的思想,找個地方隱居。他向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意趣的鄉村。
(東晉時代那些專述老莊哲理的詩,被稱為“玄言詩”,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孫綽和許詢。然而,在東晉玄言詩中卻又醞釀著一種新的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山水詩的萌芽。而且,陶淵明的田園詩,在某種意義上說來,也是山水詩的分支,與玄言詩同樣有直接的關系。玄學本是超世的哲學,它強調人不僅在社會中存在,而且每一個人即每一個精神主體,都是直接面對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義,也不在于世俗的榮辱毀譽、得失成敗,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華,對世界對生命的徹底把握。宇宙的本體是玄虛的“道”,四時運轉、萬物興衰是“道”的外現。從這種觀念中引導出人對自然的體悟、追求,以及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觀念。加以江南山水,佳麗可人,對于來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鮮的刺激,更引起他們對山水自然的興趣。由于玄風的影響,東晉散文除陶淵明外,別無名家。但王羲之的《蘭亭序》,卻可以說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桃花源記》就橫空出世了,下面我們來對課文進行解讀。
㈢課文基本知識教授和翻譯(20分鐘)
⑴播放課文朗誦FLSH(3分15秒)同時要求同學將生字注音。注意朗誦者的斷句要領。初步熟悉課文。
⑵第一段翻譯,重點字詞的歸納。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注意太原是年號,該句交代了時間,主人公,以及他的職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緣:沿著。之: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數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實是一個大致的數量詞,表示估計而已。)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而美麗,花兒紛紛都落下來。古今異義: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雜:別的;繽紛:繁多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甚:很;異:感到奇怪;之:語氣助詞;復:繼續;前:向前;欲:想要;窮:形容詞-動詞走完;其:指示代詞,這,那)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盡:到頭)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仿佛:隱隱約約。)
便舍船,從口入。(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省略句。舍:舍棄)
初極狹,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省略句。才:僅僅)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復:繼續。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然:…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屬: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阡陌:田間的小路。交通: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阡(qiān)陌)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其:這,那。悉:都)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黃發: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指代),垂髫(tiáo))
讀音: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垂髫(tiáo)阡(qiān)陌
字詞翻譯:
緣:沿著。
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
復:繼續
欲:想要
盡:到頭
仿佛:隱隱約約。
才:僅僅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
阡陌:田間的小路。
黃發: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指代)
古今異義:
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
交通: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詞類活用:
才通人通:使動用法使人通過
欲窮其林窮:形容詞-動詞走完
漁人甚異之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
復前行前:名詞-狀語向前
一詞多義
2.舍:舍棄“便舍船”房子“屋舍儼然”
之:忘路之遠近:的
漁人甚異之:語氣助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指示代詞,這.
㈣提問(10分鐘)
⑴漁人是怎么發現桃花源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⑶桃花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關句子,并用自己的話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⑷復述第一段的內容。(可選,時間空余時用)
⑸檢測字詞掌握情況,提問。(可選,時間空余時用)
[板書]:
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垂髫(tiáo)阡(qiān)陌
之:忘路之遠近:的
漁人甚異之:語氣助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指示代詞,這.
古今異義:
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
交通: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詞類活用:
才通人通:使動用法使人通過
欲窮其林窮:形容詞-動詞走完
漁人甚異之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
復前行前:名詞-狀語向前
漁人行蹤: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作業]:
1.背誦課文第1,2段(下一課時檢查)
2.抄寫5遍: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垂髫(tiáo)阡(qiān)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怡然自樂
3.記憶上課講到的所有字詞(下一課時檢查)
4.預習課文下一部分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2
【教學構想】
本文文字較為簡易,且故事性較強,可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基本內容,對于難懂的字詞,教師稍作點撥即可。同時,要加強誦讀練習,積累文中的成語及有價值的詞匯,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另外,要讓學生多收集資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寫法。教學中不妨運用視聽及多媒體技術,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詞匯。
3.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課文。理解、積累一些文言詞匯。
難點:正確評價“桃源式”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i
[教學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初一下學期,我們曾經學過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我們一起讀一遍。(課件顯示《飲酒》詩)誰來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
提示:全詩表現了詩人棄官歸隱后樂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遠離塵俗、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與世無爭、獨善其身的消極思想。
陶淵明的這種志趣,在他的很多詩作中都有所體現。不僅如此,在《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中,陶淵明更是具體地勾畫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走近陶淵明。
(此環節的設計既創設了情景,同時又通過復習、聯系已有的知識,引出新的教學內容,花時不多,收益卻很大。)
二、檢查預習
1.展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關資料。
(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初步具備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請同桌檢查對方注音、解詞等預習情況。
豁然開朗(huò)屋舍儼然(yǎn)阡陌交通(qiānmò)黃發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劉子驥(jì)詣太守(yì)
三、誦讀和復述
1.課件展示,配樂朗讀。
2.請一位同學朗讀,要求讀出感情,咬準字音。
(讀完后由同學做適當評價)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全班同學結合注解默讀課文,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五分鐘后請同學復述大意,復述時可適當增加自己的想象。復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學補充。
(教師據此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訪桃花源、尋桃花源的順序來復述。)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然后反復自由朗讀。一
四、疏通詞句
1.請學生找出文章中難解的、注解中沒提到的、應特別予以重視的字詞。
2.掌握課文注釋的詞語。(補充注釋如下)
鮮美:鮮艷美麗平曠:平坦開闊屬:類悉:全,都。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里出去焉:于之,從這里語云:告訴(他)說既:已經如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教師可適當給學生講解詞語古今異義現象、詞類活用現象等,但不宜細講。有些詞語應盡可能聯系以前所學知識及相關知識,展開聯想、加深理解。)
①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芳草鮮美)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魏晉)今義:不管(連詞)
緣古義:沿(緣溪行)今義:緣故,緣分
延古義: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這里問津指探訪。(后遂無問津者)今義:口液
②一詞多義
舍:舍棄(便舍船)房子(屋舍儼然
尋:尋找(尋向所志)不久(尋病終)
志:做標記(處處志之)標記(尋向所志)
向:以前(尋向所志)對著(眈眈相向)
3。請學生找出難譯的語句討論作答。
(此項活動意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敢于直面疑難、大膽探索的熱情。)
五、布置作業
1.初步背誦全文。
2.積累文言詞匯。
3.摘錄一些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積極評價
(積極引導,充分評價,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勤背詩文的好習慣。)
二、訪談練習
同桌二人,一人為采訪者’(漁人),另一人為受訪者(村里人).將課文內容展現出來。最后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利用剛學過的口語交際“訪談”,讓學生分別擔任采訪者(漁人)和受訪者(村里人),通過一問一答,來熟悉課文內容,這樣避免了單調繁瑣的串講課文。]
三、用三個詞概括桃花源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秘、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處?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2.桃花源神秘在何處?
桃林神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3.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
①黃發垂髫: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②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③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檢查了上節課翻譯落實的情況,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了解,從整體上把握了全文內容。)
四、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主題
1.桃花源美在風景秀麗,美在民風淳樸,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過,請同學們想—想,在東晉時代,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嗎?
2.有人說陶淵明的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本環節設計目的是弓l導學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引導他們去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學情預估:
問題一:
生l:我認為不可能存在。因為當時政治黑暗,兵禍連綿,民不聊生,是個十分黑暗的社會,“桃花源”是由于作者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厭倦而虛構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2:我認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會動蕩不安,官僚階級貪腐貪腐,人民受著壓迫,不會有這樣的地方存在。并且后來漁人因失約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節也暗示了這一點。
生3:我認為有可能存在,即使現在還有人跡罕至的地方,何況在一千年之前呢?
生4:我認為有可能存在,因為東晉雖然是個紛亂之世,不過,在這戰亂頻發的亂世之中,人們向往和平,肯定會有人帶領心地善良的人,來到這與世無爭的桃源絕境。冥冥之中,命運只讓熱愛這美麗且愿意保護這美麗地方的人來到這兒,享受美好生活。
問題二:
生l:我認為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現。在當時黑暗的社會,有人就心甘情愿地沉淪下去,有人則努力地去爭取美好的生活,而陶淵明正是這后一種人的一個代表。他的《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喚起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大家都努力爭取美好的生活。
生2:我認為陶淵明創造這樣一個桃花源,表現了他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漁人、太守和劉子驥最終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節,暗示了桃花源的可望不可即,也體現了他的消極心態。
生3:我認為陶淵明是消極逃避現實的。因為在這亂世之中,作者的心已疲倦,厭煩了這混亂之世。想找到那樣一個世外桃源,躲人桃源之中。
生4:我認為陶淵明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的,要不然他不會將桃花源寫得那么美好,宛若仙境。這說明他心中還是向往美好生活的。
五、全文總結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那樣一個戰亂頻仍,政治貪腐,民生凋敝的黑暗社會里,深感痛苦和不滿。但是要想改變社會現狀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棄官歸隱,沽身自好,安貧樂道。他憧憬著那種沒有君主、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勞動、風氣淳樸、平等自由的理想社會,本文正是這種理想的生動寫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農民的意志和愿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無疑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這種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這只是一種空想,無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舉之思,開頭、結尾的寫法對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處,沒有具體點明,人們想再訪也不可得。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當關注社會,關注歷史,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還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我們的民族。
六、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完成書后思考練習。
2.拓展閱讀《桃花源詩》,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系。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⑴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和句式,能翻譯并背誦全文。
⑵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⑶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解深刻的主題思想。
過程與方法
⑴在掃除語言障礙的基礎上,通過多種誦讀的形式個性化解讀文本,把握文章內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創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審美情趣,走進陶淵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屬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難點
⑴掌握課文中重點詞匯和特殊句式。加強誦讀訓練。
⑵感受陶淵明的理想社會。
教學方法
⑴反復朗讀法
⑵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世外桃源那是陶淵明為我們開啟的一個躲避世事煩擾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美,那“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之趣,那“設酒殺雞作食”之樸,無不給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讓我們繼續學習《桃花源記》。
二、采訪對話,理解課文
設計語文活動:今天我們穿越時空進行連線,與陶淵明筆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去欣賞桃花源帶給我們的神秘和優美。
同學們都是武陵人,是采訪對象,老師客串一下記者。
采訪開始:
記者:你是如何發現桃花林的?
武陵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記者:發現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詫異,這是為什么呢?請說說你當時的想法。
武陵人: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讓我驚訝的是為何會有這么一大片美麗的桃林呢?會是仙境嗎?我想看看它的盡頭有在哪里呢?
記者:桃花源外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進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數日,請你說說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環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無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閑的吃草。房屋整整齊齊,青磚白瓦。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桑樹茂盛,修竹成林……實在是山清水秀,優美恬靜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風淳樸,人們熱情好客。對素不相識的我熱情相邀,擺酒殺雞做飯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熱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聽說我的到來,都來打聽消息。這份熱情淳樸實屬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們生活幸福,其樂融融。他們男耕女織,豐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無憂無慮,人人安居樂業。真是一個好地方。疑似天上卻人間。
記者:桃花源人告訴你他們來到這個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記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當你告辭離開時,桃源人對你有何囑托?他們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為外人道也”,也許他們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的生活。不愿再面對紛亂更替的亂世。
記者:既然受人之托,為何還要在離開時處處做標記,還要將此事告訴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這樣美好的地方世間少有,我擔憂別人不相信我的話,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訴人們我的傳奇經歷,我想太守是當地長官,他應該知道。
三、運用想象,配話(畫)外音
陶淵明的文章似淡而濃,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語言簡潔而含蘊豐富,留給我們以廣闊的想象空間。請同學們運用豐富的想象,再次品讀課文,配畫外音。兩位同學為一組,一位同學讀課文,另一位同學配畫外音或(話外音)
一位同學讀課文:“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一位同學配畫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動,只見一片粉紅夾岸而來,晴空下,桃枝交柯,紛紛擾擾,桃花菲薄迷離。兩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紅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蔥蘢,香氣襲人。一陣清風,伴隨著芬芳香氣,花瓣如粉紅蝴蝶,飛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蕩蕩,沿著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瀉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學讀課文:“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一位同學配話外音:桃源人問:“今是何世?”漁人回答:“今是晉”。桃源人接著問:“秦朝之后就是晉朝嗎?”漁人回答說:“秦之后還有西漢、東漢兩朝,漢之后又歷經三國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為晉。”
桃源人感嘆道:“唉,世外朝代更換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學讀課文:“詣太守,說如此。”
一位同學配話外音:有一天我沿著溪水打魚,不知不覺迷路了,發現一片桃花林,桃林盡頭有座山,幾經曲折入山后,竟然有與世隔絕的好地方,那里環境優美,人們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時處處做了標記,請太守大人派人隨我前往探個究竟。
四、品味研讀,主題探究
1、漁人離開桃花源后“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們再去找時“遂迷,不復得路”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這樣寫的目的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的存在,暗示在現實社會中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虛構的。
2既然在現實社會中不可能實現的,為何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目的何在呢?
明確: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連連的環境里,中年以后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又是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五、總結出自的成語,理解其含義。
(1)世外桃源: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雞犬相聞:本義是雞狗的叫聲能互相聽見,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雞犬相聞”,生成成語“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連雞狗的叫聲都能聽見但相互間卻至死都不往來,沒有交情。現在用來形容個人、單位或地區之間互不聯系,互不通氣。
(3)無人問津:沒人訪求,探求。用來形容受冷落;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某件事、某種東西
(4)豁然開朗: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5)黃發垂髫:釋義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時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后常用指兒童。指老人和兒童,即老老少少。
五、課堂總結
一千多年來,在中國詩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終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盡管唐代韓愈說“桃源之說誠荒唐”,子虛烏有,可是古代詩人寧信其有而不愿信其無,總是懷著虔誠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尋求那夢中的溫馨,他們“不疑靈境難聞見”,只怪自己“塵心未盡思鄉縣”,“塵心如垢洗不去”也許,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動詩人的心扉,所以盡管“仙家一去尋無蹤”,“只見桃花不見人”,不得不帶著“恨滿桃花一溪水”的惆悵離去,也還是魂牽夢繞,津津樂道,難以忘情。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烏托邦的社會學說,而是一種理想,一種美麗的象征。
六、作業設計
1生活在東晉的陶淵明描繪了這樣美好的境界,卻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們,已經擁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對明天有著更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來社會是什么樣的呢?請用美麗的語言加以描繪。查字典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4
【學*目標】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2。熟讀并背誦全文;品味簡潔而蘊含豐富的語言。
3。正確看待作者的社會理想。
【學*重點】:
1。積累詞語,背誦課文。
2、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通過誦讀的形式表現出來。
【學*難點】:
1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結合個人生活體驗,達成情感共識,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秘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課前預*】:
1、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給重點詞語注音并解釋。
2、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初步疏通文章的大意。
3、朗讀課文,2—3遍。(朗讀時,讀準字音,停頓分明,不讀破句,語速適中,語句流暢,富含感情,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
4、默讀課文,根據提示,完成下列問題。
⑴漁人的行進路線: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
5、查閱資料,介紹一下陶淵明,制成知識卡片。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6、把你閱讀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寫在下面,課堂上交流。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5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緣:沿著,順著。
夾岸:兩岸。
甚異之:對這兒景色感到很驚異。
窮:走盡。
其中往來:在那田野里來來往往。
怡y 然自樂:都安閑快樂。
具:詳細。
妻子邑y 人:妻子兒女;鄉鄰們。
復延:又請。
不足:不值得。
高尚士:志向高潔的隱士。
阡qi n陌m 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雞(鳴)狗(叫)可以互相聽到。
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
問津:問路。文中指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令不足三月即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63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于詩文辭賦,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隱寓著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有《陶淵明集》。
2、相關知識: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57歲,因為此時正處于東晉末期,社會環境是戰亂紛呈,生靈涂炭。他拒絕同統治者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隱居農村已十余年,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能為力的思想矛盾。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塑造了一個幽美的世外桃源,并通過這個故事表現了陶淵明對黑暗的社會現實不滿,希望能有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由快樂的理想社會。
二、文章脈絡
全文按情節的發展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2-2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4-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寫作方法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
本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了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而且寫得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么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此為第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懸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嗎?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口,仿佛若有光”,又為之生疑,這是第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舉動。“初極狹,才通人”又產生了懸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這是第三折。接著便具體描繪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懸念:漁人出去后給“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懸念又起:找到了嗎?“不復得路”,留下更大的懸念。為之迷惑不解。這是第五折。
3.虛實結合的寫法。
作者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從和現實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虛構了一個“理想境界”,顯示出作者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
四、參考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捕魚謀生。(有一天)他順著小溪劃船,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在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是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漁人)就離了船,從洞口進去。初進時,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那里面的人)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備酒殺雞做飯菜(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他們)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這個人(為他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他們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也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里)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前次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路。
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路訪求(桃花源)的人了。
【練習解答】
一、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作用:這樣寫既制造了懸念,引起讀者閱讀下文的興趣,也為后文寫“不復得路”埋下伏筆。
2、桃花源中景色優美,地廣物豐,人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彼此和睦相處,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一派和平寧靜的景象。
3、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理想的地方。
4、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和平、寧靜、平等、安樂生活的向往。作者的社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勞動群眾追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美好生活的愿望;但由于時代的局限性,作者的理想卻是建議在烏托邦式的空想的基礎上的,因而是脫離社會實際的。
二、舍:放棄,離開;房屋 尋:尋找;不久 為:作為;給;對
三、⑴交通: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⑵妻子: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境地。(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⑶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今義:指和自己沒有親密關系的人。)
⑷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四、1、村里人;漁人;漁人;村里人
2、村里人;漁人;村里人;漁人;漁人
五、略
【類文品讀】
蓮花洞
蓮花洞之前為居然亭。亭軒豁可望,每一登覽,則湖光獻碧,須眉形影,如落鏡中。六橋楊柳,一路牽風引浪,蕭疏可愛。晴雨煙月,風景互異,凈慈之絕勝處也。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余嘗謂,吳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膚,中空四達,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園亭皆搜得者。又紫陽宮石,為孫內史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將,挽錢塘江水,將法泥洗盡,山骨盡出,其廳奧當何如哉?
1.作者對自然的景色有獨特的感受,且不事雕飾,如用“ ”寫亭,用“ ”寫湖水,用“ ”寫楊柳,用“ ”寫石。
2.試舉例說明本文在描寫景物時擬人手法的運用。
3.注釋句中的加點字。
山骨盡出余嘗謂,吳山南屏一派
盡: 嘗:
4. 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晴雨煙月,風景互異。
②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
(參考答案:1.亭軒豁可望;湖光獻碧,須眉形影,如落鏡中;一路牽風引浪,蕭疏可愛;玲瓏若生,巧逾雕鏤。 2.寫湖水時用的“獻”字,寫楊柳時用的“牽”、“引”二字。 3.盡:全、皆。嘗:曾經 4.略)
【同步評價】
一、基礎訓練
1.根據拼音寫漢字。
hu 然開朗( ) y 然( ) 垂ti o( ) 嘆w n( ) y 太守( )
2.下列加點字釋義有誤的一組是( )
a.欲窮其林(完了,盡) 悉如外人(全、都)
b.延至其家(邀請) 此中人語云(語言)
c.詣太守(往見) 為具言所聞(詳細地)
d.處處志之(作標記) 咸來問訊(全、都)
3.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一一為具言所聞
b. 聞之,欣然規往 漁人甚異之
c. 尋向所志 尋病終
d. 見漁人,乃大驚 乃不知有漢
4.下列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未果,尋/病終
b.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c.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d.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5.在括號內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6.用原文回答。
①寫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 。
②寫初見桃花源的總體感受: 。
③寫桃花源的自然環境的句子: 。
④寫桃花源人的社會風尚的句子: 。
⑤作者怎樣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
7.下面翻譯正確的一句是( )
a.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文:就順道舊路回去,處處做下記號。
b. 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
譯文:黃色的頭發垂在腦門前,并且非常快樂。
c. 問所從來,具答之。
譯文:問從哪里來,漁人具體回答了他們。
d. 未果,尋病終。
譯文:沒有結果,最終尋找生了病。
8.簡答:
①《桃花源記》是以什么為線索行文的?
②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二、同步解讀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9.“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體現了桃花源人 。
10.“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的原因是 。
11.寫出桃花源人對陌生人驚異的一句是 ,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久遠的一句是 。
1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請根據上下文推測一下,漁人都講了些什么?為什么桃花源人聽了會嘆惋?
13.“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4.漁人離開桃花源后,“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后來卻“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的原因是( )
a. 漁人“志”得不準,所以難以尋找。
b. 讓人覺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c. 照應開頭“異”字,進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
d. 暗示桃花源所處的位置太隱蔽,是難以找到的。
15.陶淵明生活在一戰亂頻繁、社會黑暗的時代,他為什么卻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社會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
三、美文賞讀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揭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手?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6、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①亦不詳其姓字 詳:
②既醉而退 既:
③親舊知其如此 舊:
④以樂其志 樂: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亦不詳其姓字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b、因以為號焉 以樂其志
c、或置酒而招之 無懷氏之民歟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
18、請把“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和“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兩個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①
②
19、本文寫了五柳先生哪幾方面的愛好?請摘錄原文回答。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6
《桃花源記》說課稿——libilan
漳州市華僑中學
一、 教材分析
(一)課文所處的地位及聯系
語文出版社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學語文教材七年級、八年級(上)對淺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編寫。通過三冊的學習,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定的學習基礎,有必要讓學生更深入地去學習、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樣式。文言散文在整個中學教育階段占有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級(下)第七單元開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記”篇幅相對前三冊出現的文章來得長。而《桃花源記》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它是我國千古散文中的奇葩,傳誦千古而不衰。這一課給學生印象好壞必將影響到以后學生對文言散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有必要對這一課進行時代的處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散文的興趣。
本單元在文體上屬于“記”一類的文字,四篇都被選入《古文觀止》作為傳誦千古的美文,學習、背誦這樣的文章對培養、提高學生的文言語感很有幫助。教學中應該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在學習現代游記類散文和其他記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識,形成能力來學習這幾篇文言課文。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重點,而作為文言文,在教學上,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字障礙,然后引導他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從現代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作進一步思考,因此,本課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了解作者,把握“記”文體特點,疏通文意并熟讀第二課時,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從現代文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作進一步思考,這是第一課時。
(三)教學目的
1、掌握“交通、問訊、絕境、間隔、無論、妻子”等詞的古今異義,掌握“志、尋”等字的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運用。
2、初步了解“記”的一般特點。
3、疏通文章
4、流利運用普通話朗讀
(四)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文的重點實詞和部分虛詞
2、順暢朗讀并熟讀成誦
3、領會本文按漁人所經歷的順序記敘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且詳略得當的寫法。
二、 教學方法
1、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以存疑——質疑 ——解疑的模式解決字面上的翻譯。
2、運用歸納教學法學習實詞、虛詞,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同類知識點。
3、邊讀邊譯,反復朗讀增強語感。
設計意圖:
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學習規律并形成習慣。
三、 學法指導
1、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養成查閱資料、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現的字詞的含義,并能翻譯全文。
2、為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語言感受能力,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讀。
四、 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布置預習、準備課文錄音帶、錄音機,并準備好《天仙配》音樂磁帶,小黑板。
(二)設置情景導入
現在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音樂《天仙配》------(曲終)你從歌曲中聽見了什么?看見了什么?(待學生回答后歸結)歌曲描繪的是一副環境優美、夫妻怡然自樂、男耕女織的社會生活美景。這種美景過去有嗎?現在有嗎?將來有嗎?(學生作出回答后)不會,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比喻?——“世外桃源”。是的,這個成語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現在我們一起跟陶先生走進世外桃源吧。
設計意圖:
以音樂渲染情境,美好的音樂能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對審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預習檢查
1、全班齊讀課文。
2、教師出示卡片指名解釋字詞。
3、讓學生說說對“記”的理解。
4、指名概述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
朗讀一是為了檢查學生預習時關于字音的掌握情況;二是引導學生初步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地熟悉課文。卡片解詞有利于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程度,符合初二學生應側重于基礎知識的積累原則。概述內容符合課標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四)閱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讀音及朗讀節奏,進一步感知全文。
設計意圖:
錄音示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更加專注閱讀課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愛蓮說》及《飲酒》兩篇詩文回顧作者,并讓學生借助資料進一步介紹作者。之后,教師強調與本文創作有關的內容:陶淵明生活在東晉的分裂崩亡時期和晉末的換代之際,社會矛盾尖銳,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他對東晉的黑暗現實不滿而歸隱,而對這些慘痛的現實,越來越堅決地否定自己所處的社會,不斷構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圖景。《桃花源記》就是他親筆繪出的理想社會圖景。
設計意圖:
讓學生簡介作者是為了讓學生養成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信息的習慣并形成能力。教師的進一步補充強調則是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礎。
3、解疑、掃除文字障礙
請同學把預習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詞句指出來,同學間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決的疑問由老師解答明確。
設計意圖:
符合課標的閱讀要求——對課文的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5、在個別字、詞、句排除疑難的基礎上準確翻譯并反復朗讀。方法:同桌一人讀原文一人口譯,逐句疏通文章。對于串譯有不妥之處,師生共同加以糾正。
設計意圖: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對于初二學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詩詞并能嘗試著現代漢語把文意表達出來,已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節奏反復朗讀并能熟讀成誦是初中生閱讀淺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讀課文沒,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見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對作者描繪的“世外桃源”有個感性認識,同時讓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
(五)課堂作業 (出示小黑板)
1、給劃線的字注音: 便舍( )船 屋舍( )儼然 間( )隔
2、解釋詞義:尋向所志 ( ) 尋病終 ( )
3、理解古今異義詞:交通 妻子 絕境 無論 鮮美
4、補充省略的成分:( )見漁人,( )乃大驚,( )問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做食。
設計意圖:
能正確區別多音字,多義詞并初步樹立古今漢語存在差別的意識,掌握文言句式,通過練習一來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二來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作用。
(六)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通過我們的合作學習,我們基本上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并學到了不少文言實詞、虛詞。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隨著古人去尋幽訪古,感受祖國文化的美麗和偉大。
(七)布置作業
1、 翻譯全文
2、 思考課后練習二
3、 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
翻譯既鞏固了課文知識,又培養了書面表達能力。背誦突出了本課的教學目的。思考題則是為下一課作準備。
課后說明:板書是隨著課堂進行和學生需要而逐步書寫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沒有死的教法。具體課堂操作要隨機應變,其結果不是這一篇說課稿所能預料的。
敬請各位老師賜教!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2、感知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3、品讀語言,欣賞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領悟豐富意蘊。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欣賞桃源之美。
教學難點:
探究主旨,領悟作者情懷。
教學創意:
本課教學以語言品析為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文章語言的詩意之美、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時,設計精巧的主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領悟陶淵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懷。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請同學們齊讀屏幕上的一段話,說說“他”是誰。
他從亂世紅塵走來
追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
他向桃花深處 山的那邊走去
將青山綠水 男耕女織化作一首詩
千年已過 桃花依舊
留給后人一個溫暖而神秘的夢
2.學生發言,交流陶淵明有關資料,老師適當補充。
二、課前熱身。
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
【出示課件】
1、讀準字音
屋舍儼然( )便舍船( ) 阡陌交通( ) 黃發垂髫( )
便要還家( ) 邑人( ) 詣太守( ) 劉子驥( )
2、古今異義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3、一詞多義
舍:便舍船,從口入(舍棄)
屋舍儼然(房子 )
志:處處志之(做標記)
尋向所志 (標記)
尋:尋向所志( 尋找 )
尋病終(隨即,不久)
三、感知課文
1、概述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學們用一句話簡要概括。
2、學生回答,明確:文章講述了一個打漁人發現桃花林、探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后再次尋訪而不得的故事。
四、品讀課文
(一)驚艷桃花林
1、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桃花林的語句。
【出示課件】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作者描寫桃花林的句子整齊,節奏鮮明,朗朗上口,請同學們畫出節奏,自由誦讀,讀出韻律美。
3、這是一片怎樣的桃林?請同學們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桃林美景。
示例:這是一片十分美麗的桃林。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4、看到這樣一片美麗而又奇特的桃林漁人有什么感受?
“忽逢”一詞體現了漁人的驚喜之情。“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體現了漁人十分驚異,急切地想探尋桃花林的心理。
5、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漁人之驚喜。
“忽逢”要讀出驚喜,速度稍快,“數百步”三字要強調著讀,以體現桃林的范圍之廣。“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要以二二的節奏斷開,但前后之間要以語氣貫連,讀得似斷實連,語速要稍慢,將一幅幅畫面呈現出來,就像放電影一般,以體現漁人此刻的癡迷沉醉之情。
(二)探訪桃花源
1、請同學們找出描寫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出示課件】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
并/怡然自樂。
2、請學生結合課文,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桃花源是一個_____的地方,你看(聽、聞)___________。
3、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在朗讀中品讀課文,讀出寧靜祥和的氛圍,讀出和睦幸福的感覺,感受桃花源的環境優美、生活甜美、民風淳美、心靈的善美。
4、小結:桃花源是一個環境幽雅,風景秀麗,資源豐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
民風淳樸,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的戰亂的理想世界。
五、研讀課文
學生自主探究以下問題,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這樣美好的桃花源在當時社會是否存在呢?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來回答。
2、陶淵明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桃花源呢?
3、鏈接背景【出示課件】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公元376-396年)。期間,政治極度腐敗,統治集團內部生活,互相傾軋,賦稅徭役繁重,戰爭頻發,短短21年就爆發大小戰爭60場,結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結:作者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世界,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實世外桃源的生活,不僅是陶淵明的追求,更是當時廣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種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種空想罷了。
六、延伸拓展
1.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園。其實,桃花源離我們并不遙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呢?
2.學生思考后,交流發言
七、課堂贈語
桃花源是用心靈和精神釀造的一壇美酒,它是人們精神荒漠里的一滴甘露,給人們以心靈的慰藉。無論現代科技如何發展,無論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遠,青山綠水、平和快樂、簡單樸實的生活都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讓我們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8
一、說教材
1、《課標》的要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閱讀能力提出這樣的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根據文學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強的特點,可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
2、教材內容的特點和作用:
《桃花源記》是試用修訂本初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園詩《歸園田居》所描寫的田園生活更美,更理想。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記》更具有文學的欣賞性,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設想
1、說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熟讀成誦,理解文章的內容。
能力目標:積累遷移,培養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德育目標: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思考現代人生。
2、說教學重點、難點:
由于初一年級學生知識積累的有限,形象思維能力仍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桃花源記》的教學重點、難點可以這樣確定: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3、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CAI)課件創設情境,啟發學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才能。
4、教學時數:一課時
三、說教法
1、賞讀法。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春蠶收長絲,秋收靡王稅”般的社會,和平恬靜,怡然自樂。它是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節課設計為賞析課,以“美”為突破口,開展教學,突出重點。
2、討論探究法。根據新課標理念,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貫徹這一思想,同時有效地突破難點,我設計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啟發學生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現實的。
四、說學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正所謂“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1、誦讀法:朗讀是學生習得語感,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它具有喚起形象、表達情感、加強理解、訓練思維等多種功能。《桃花源記》是一篇美文,只有讓學生熟讀成誦,才可能習得語感,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優美意境。
2、想象法: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此可見,想象力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虛構故事,教學時引導學生發揮合理的想象,領會作者的意圖,評價桃花源社會。
3、自主、合作、探究式。新的語文課程理念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的諸多問題,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評價世外桃源?這些問題都需要自主思考,討論探究來完成。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積累詞匯。
2.掌握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讀、背誦。
2.理解故事的寓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音頻朗讀 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初步了解故事情節。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
名家名篇大家談。(回顧七年級學過哪些文言文,接觸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淵明,并且來學習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記》。(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杰出的文學家。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蕩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征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并記》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識記生字詞:
豁(huò)然開朗 儼(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對課文的感知,以朗讀為切入點,又以朗讀為重點。)朗讀的設計如下:
一讀: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意在聽準字音;
二讀: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語感;(此處提出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三讀:請班上朗讀課文好的同學有感情的讀。并請其他同學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么故事?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2.分小組細讀課文并自己試著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準備質疑。)
3.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質疑,全班答疑,教師參與。
4.集體逐段朗讀,“開火車”翻譯,貫通文意。
5.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分組討論,明確:
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歷。第三部分(第4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布置作業 :
1.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并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了解思想內容 理解故事寓意
教學步驟
一、重點研讀:
1.揣摩積累語言:
教師導學:學習文言文要注意兩點:(1)要將古漢語的單音節詞翻譯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如“鮮——鮮嫩”、“美——美麗”、“交——交錯”等等;(2)注意古今詞義的區別及一詞多義的現象。
古今異義:
古:交錯相通 古:與世隔絕的地方
交通 絕境
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今:走投無路的境地
古:妻子兒女 古:鮮艷美麗
妻子 鮮美
今:味道好
今:男子的配偶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古:像這樣
無論 如此
今:表條件關系的連詞 今:這樣
古:不值得
不足
今:不夠
一詞多義:
舍棄 “便舍船”
舍 房子 “屋舍儼然”
尋找 “尋向所志”
尋
不久 “尋病終”
做標記 “處處志之”
志
標記 “尋向所志”
以前 “尋向所志”
向
對著 “眈眈相向”
2.思考下列問題:
a文中描寫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確: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b文中描寫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于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c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說明了什么?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明確:桃花源是朦朧飄忽的世界,種種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寫了桃花源的隱蔽,實質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種美好境界,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的精神寄托。)
二、理解研讀:(引導學生提問題來研究,或教師提出思考題,分小組討論。)
a.“乃不只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乃”字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推想一下,漁人對桃源人說了些什么?桃源人為什么嘆惋?
(明確:“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現出桃源人對外面改朝換代的時世感到吃驚。漁人向桃源人介紹了自秦朝以來的歷史。桃源人因世間社會動亂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嘆惋。)
b.文章最后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確: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c.我們應當怎樣評價文章所表現的社會理想?
(明確:作者虛構了這樣一個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會理想,也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種幻想。)
d.歸納源自本文的成語:
世外桃源 豁然開朗 怡然自樂 與世隔絕 無人問津
三、教師小結:
陶淵明因生活在戰亂頻繁的環境里,因而構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這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布置作業 :
1. 1.摘抄成語。
2. 2.背誦并默寫全文在家庭作業 本上。
3. 3.預習《短文兩篇》。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現行初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有五篇文言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語文書上已明確指出: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創作的一篇散文,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陶淵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寫出這樣一個美好社會,同他本人的經歷也有密切關系。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為,他曾經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起來。陶淵明在農村過了幾十年的隱居生活,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和農民交朋友,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淳樸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場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祿的人相處,心情要愉快得多。這些都說明了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為不滿,對廣大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它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給讀者展現了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
1、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2、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
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對教法及學法的處理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同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探討主題、拓展延伸。在本課采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對內容通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一本百科知識全書,給學生提供必需的知識。本節課需用兩課時。具體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本課中,它包含本課教學目標 的確定,完成目標時所需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質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學生在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題時通過注釋、工具書或參考資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學習。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 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
4、“時空連線”電視采訪情景創設的方法,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投身其間。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又富有個性的火花閃現。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
三、對教學程序的安排
(一)、導入 新課。
投影顯示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讓學生讀讀并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學生回答: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喜愛;表達了對自由、安寧生活的向往。教師自然地導入 新課。然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淵明,并板書課題及作者。并簡介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
(二)、確定目標。
充分調動學生以前學習文言文的舊知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商議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達成一致后將教學目標 板書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學文:
第一步、初讀課文,朗讀指導。完成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讀準每一個字音;2、注意正確斷句;3、盡量讀出感情。)
2、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并結合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解決。
3、讀給同桌聽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4、將實在不能解決的讀音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決。
5、隨機抽查學生以檢查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為標準。
第二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完成教學目標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字詞句一一落實,盡量做到對譯;2、盡量翻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
2、學生自讀,結合書下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將課文逐句翻譯一遍。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教師巡視)
3、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若無人會,則由教師解答。
4、學生再次對課文進行翻譯。
5、讓學生起來復述本文所講述的故事。以檢查學生對目標2的完成情況。
第三步、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完成教學目標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師問:同學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沒想去。師:那好。現在啊,這間教室就是桃花源,你們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我們下面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的桃花源中,現在我對村民現場采訪。
然后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訪了以下問題:
1、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我們這里土地平整開闊,房屋正氣,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靈!)
2、請問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我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戰亂,逃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時間長了,我們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對我們觀眾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我們這兒的人都很勤勞。。。。。。。很樸實,還有,我們很好客。
4、在節目的最后,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1、我們桃花源風景優美。2、我們桃花源民風淳樸。3我們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們桃花源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第四步、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完成教學目標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組討論,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1):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這樣安排情節有什么好出?
總結:照應開頭;這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現實生活中沒有。增強神秘色彩。
( 漁人不守信用的懲罰……)
2, 思考:到底有沒有“桃花源”?作者這樣安排結尾有什么作用?
明確:若有若無,再一次抹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更增強了文章的藝術魅力。
○3、本文描寫的桃花源是怎樣的社會狀況?
○4、這種社會狀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有何不同?
明確:桃花源的社會狀況: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生活得安寧幸福等。
作者所處時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小結:作者因不滿當時的黑暗政治和社會現狀,遠離官場,隱居田園,一生安貧樂道,追求一種自由安寧生活。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會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讀《桃花源詩》
○1朗讀《桃花源詩》,感悟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桃花源詩》譯文,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系。
第六步、當堂檢測。
1、解釋下列詞語:
要:( ) 咸( ) 云( )
具( )語( ) 為( )
2、 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妻子: 古義:( )今義:( )
絕境: 古義:( )今義:( )
無論: 古義:( )今義:( )
(四)布置作業 :
課下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為題寫作。
總結: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走近了陶淵明,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最球,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于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錦繡,人民富足,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
好,這節課上到這里。
板書設計 :
1、 初讀課文,朗讀指導
2、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
3、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
4、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一) 知識目標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二) 能力目標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三) 情感目標訓練學生的審美興趣,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優美的環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再現桃源,感知桃源教學方法1、朗讀法2、討論與點撥相結合3、品讀法4、復述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桃源請同學們先看大屏幕(教師展示有關戰爭的圖片)師:你能讀懂他們的眼淚嗎?生:對戰爭的控訴。師:是啊,他們的淚水中也充滿了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戰爭的惡魔四處流竄,人們卻總想找一個沒有戰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國,有一群人在秦朝時代躲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那時起,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東晉末年才被一個漁人發現。這個隱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二、作家作品簡介多媒體顯示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關于作品:《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三、辨明字音:阡陌 遂迷 驥 郡 詣 邑人 間隔語云 便要還家 垂髫 儼然四、初識桃源1、教師放范讀錄音,學生邊聽邊結合畫面欣賞,進入意境。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節奏、韻味。3、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節奏要準。五、敘述桃源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線索。2、教師抽學生復述課文。六、感知桃源1、學生分組討論,說說桃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找出課文中描寫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學生品讀。3、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找出描寫桃源人生活的句子。七、再現桃源作業設計: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試著寫一篇《桃花源后記》或給桃源人寫一封信,談談你對和平的認識。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并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著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后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為什么創設這么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注腳,原題是《桃花源詩并記》。但因為這個“記”有著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為廣泛,更為人們所喜愛。
二、作者簡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生先說,師后補充)。
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寫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征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并記》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于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誦讀課文
(1)范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
②句讀要分明。
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3)指名讀,學生或老師進行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課文
(1)文章以 為線索,以 為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并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1. 結合注釋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并質疑。
2. 重點掌握:
(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鮮美 古:鮮艷美麗 今:(味道)新鮮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絕境 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像這樣 今:這樣
延 古:請 今:延長.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4)一詞多義
舍:舍棄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詳細地 志:作標記 所作的標記
遂:終于 于是,就 尋:尋找 隨即,不久
(5)同義詞
具、悉、咸、皆:都 緣、扶:沿著 云、道:說 乃、遂:于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3.課文翻譯,講述桃源故事。
五、本課回顧,各說收獲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獲,請你將本課所采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業 ,鞏固遷移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 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和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么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 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 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 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里,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么用意?
(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 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里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么?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5.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為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為什么?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為何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為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這一句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余?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后,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 最后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三、鑒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 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么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里邊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為什么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13
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如何看待作者描繪的這個理想社會?
這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是不可能實現的空想。
(四)總結、擴展
作者用一個似假似真似虛似實的動人故事,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物資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理想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穴中人語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容否?”
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礦、麻桌(xi,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如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楊謝而從之。又威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別指代什么?
此公欲來 指代(楊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錦繡珍異等物)
2.下面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3.補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語。
(穴中人)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楊氏)與老人同出。
4.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老人引導才進入山之大穴。
B.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后自己來耕種養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與桃花源中的人一樣,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
2.背誦全文。
(六)隨堂練習
一、寫漁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寫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兩句可以用陸游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來評點。
四、說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對這種社會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二、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達作者向往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社會平等、和平安寧、人人自食其力、人們自由快樂的社會理想。
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
但它又帶有原始共耕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空想。(一分為二地看)
八、板書設計
初二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現行初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有五篇文言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語文書上已明確指出: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創作的一篇散文,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陶淵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寫出這樣一個美好社會,同他本人的經歷也有密切關系。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為,他曾經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起來。陶淵明在農村過了幾十年的隱居生活,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和農民交朋友,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淳樸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場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祿的人相處,心情要愉快得多。這些都說明了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為不滿,對廣大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它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給讀者展現了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
1、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2、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
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對教法及學法的處理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同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探討主題、拓展延伸。在本課采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對內容通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一本百科知識全書,給學生提供必需的知識。本節課需用兩課時。具體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本課中,它包含本課教學目標 的確定,完成目標時所需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質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學生在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題時通過注釋、工具書或參考資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學習。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 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
4、“時空連線”電視采訪情景創設的方法,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投身其間。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又富有個性的火花閃現。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
三、對教學程序的安排
(一)、導入 新課。
投影顯示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讓學生讀讀并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學生回答: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喜愛;表達了對自由、安寧生活的向往。教師自然地導入 新課。然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淵明,并板書課題及作者。并簡介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
(二)、確定目標。
充分調動學生以前學習文言文的舊知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商議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達成一致后將教學目標 板書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學文:
第一步、初讀課文,朗讀指導。完成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讀準每一個字音;2、注意正確斷句;3、盡量讀出感情。)
2、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并結合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解決。
3、讀給同桌聽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4、將實在不能解決的讀音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決。
5、隨機抽查學生以檢查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為標準。
第二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完成教學目標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字詞句一一落實,盡量做到對譯;2、盡量翻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
2、學生自讀,結合書下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將課文逐句翻譯一遍。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教師巡視)
3、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若無人會,則由教師解答。
4、學生再次對課文進行翻譯。
5、讓學生起來復述本文所講述的故事。以檢查學生對目標2的完成情況。
第三步、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完成教學目標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師問:同學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沒想去。師:那好。現在啊,這間教室就是桃花源,你們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我們下面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的桃花源中,現在我對村民現場采訪。
然后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訪了以下問題:
1、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我們這里土地平整開闊,房屋正氣,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靈!)
2、請問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我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戰亂,逃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時間長了,我們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對我們觀眾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我們這兒的人都很勤勞。。。。。。。很樸實,還有,我們很好客。
4、在節目的最后,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1、我們桃花源風景優美。2、我們桃花源民風淳樸。3我們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們桃花源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第四步、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完成教學目標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組討論,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1):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這樣安排情節有什么好出?
總結:照應開頭;這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現實生活中沒有。增強神秘色彩。
( 漁人不守信用的懲罰……)
2, 思考:到底有沒有“桃花源”?作者這樣安排結尾有什么作用?
明確:若有若無,再一次抹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更增強了文章的藝術魅力。
○3、本文描寫的桃花源是怎樣的社會狀況?
○4、這種社會狀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有何不同?
明確:桃花源的社會狀況: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生活得安寧幸福等。
作者所處時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小結:作者因不滿當時的黑暗政治和社會現狀,遠離官場,隱居田園,一生安貧樂道,追求一種自由安寧生活。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會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讀《桃花源詩》
○1朗讀《桃花源詩》,感悟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桃花源詩》譯文,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系。
第六步、當堂檢測。
1、解釋下列詞語:
要:( ) 咸( ) 云( )
具( )語( ) 為( )
2、 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妻子: 古義:( )今義:( )
絕境: 古義:( )今義:( )
無論: 古義:( )今義:( )
(四)布置作業 :
課下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為題寫作。
總結: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走近了陶淵明,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最球,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于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錦繡,人民富足,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
好,這節課上到這里。
板書設計 :
1、 初讀課文,朗讀指導
2、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
3、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
4、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