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減數分裂》教學案例(精選5篇)
高中生物《減數分裂》教學案例 篇1
一、案例背景及學情分析
《減數分裂》是蘇教版《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二章“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節內容。本節課內容與上學期學過的有絲分裂有密切的關系,同時又是后面學習遺傳變異的基礎,所以本節課內容在整個高中生物學習中有著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本節課內容由于圖像多,曲線多,變化抽象等特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減數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較經典的一個內容,也是我們廣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節課。為了學生便于理解,這節課采用多媒體動畫、繪圖和列表等方法來模擬減數分裂各時期的變化以及整個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在整個減數分裂的學習中采取多種活動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讓學生用建好的彩紙到講臺上演示減數分裂染色體的變化。另外,由于我們普通班的學生基礎比較差,所以在講解和演示的過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體化和直觀化,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減數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過程;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的化。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合作探究活動,體驗合作的力量,養成團體意識和合作意識;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用辯證的觀點認識生命現象。
教學重點
(1)減數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的變化
教學方法
利用探究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模型模擬教學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
法等來學習減數分裂的相關內容。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用ppt打出“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的動畫,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進入學習目標做好心理準備。然后和學生一起討論我們人類是由什么發育而來的。
教師提問:假設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絲分裂的方式產生兩性生殖細胞,這個假設成立嗎?通過學生的假設,從而進入新課《減數分裂》。
(2) 減數分裂的概念
活動一 小組自主學習:減數分裂的概念
學生閱讀教材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同時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對象”、“時期”、“特點”、“結果”幾個字,讓學生從這幾方面來更深刻的理解減數分裂的概念。
下一步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開始減數分裂模擬探究活動。
(3) 精子的形成過程
在讓學生模擬減數分裂之前,先讓學生了解“同源染色體”、“聯會”和“四分體”這三個概念,并在ppt上投出:1對同源染色體=1個四分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
活動二 合作探究:精子的形成過程
每組分發一套染色體模具(用硬紙剪成染色體形態,2種顏色紙表示同源染色體,用小磁鐵表示著絲點),其中讓一組去黑板上模擬精子的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規律。
學生通過模擬減數分裂的過程,基本掌握了減數分裂各時期的特點,通過小組的構建學生產生了不同的模式圖,關于各個時期的特點學生也發生了一些分歧,也存在一些疑惑。全班形成了三種主要模型構建: 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 ②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沒有分裂 ③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不知道染色體如何分配
看完學生的展示后,老師對每個組的模式進行糾正,重點講解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特點,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特點和有絲分裂基本相同。在給學生進行指導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知識點:①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形成四分體的時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時期 ②著絲點分裂的時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時期 ③染色體減半和DNA減半的時期
老師強調: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了4個精細胞,精細胞經過變形成為精子。
老師ppt展示精子形成過程,看完展示讓學生黑板展示精子形成的大概步驟:
師生共同總結:一個精原細胞經過兩次分裂形成了四個精細胞,每個精子細胞中含有數目減半的染色體。
(4)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變化
活動三 合作探究: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變化
通過前面的合作模擬探究、閱讀教材、動畫展示,讓學生總結歸納,引導學生構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變化模型(坐標圖以及表格),并要求學生能用表格進行歸納總結,安排學生在黑板上展示(以生物體內的染色體為2N為例)。
按照表格上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數量變化畫出減數分裂過程的變化曲線。
(5) 歸納總結
①染色體復制發生在: 間期
②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發生在: 減Ⅰ前期
③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 減Ⅰ后期
④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發生在:減Ⅱ后期
⑤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 減Ⅰ分裂完成時
⑥DNA數目減半發生在: 減ⅠⅡ分裂完成時
(6) 作業布置:完成導學案相關練習
(7)板書設計
2.1減數分裂
一、減數分裂概念
對象:
時期:
特點:
結果:
二、精子形成過程
1. 部位:
2. 過程
三、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變化
教學反思:減數分裂的學習是在以學生過去的知識-有絲分裂為基礎的,教學中通過“溫故而知新”的方式復習有絲分裂的知識,進而導入新課。新知識的學習是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完善了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減數分裂是微觀,動態,連續的變化給正確認知帶來困難。為了突破教學難點,一方面制作多媒體動畫演示減數分裂過程,精心設計將微觀變為宏觀的教學活動;另一方面利用學生自制的模型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讓學生對減數分裂的過程掌握得更為透徹。同時,在合作探究過程中,一步步滲透著學生主動參與的新課程理念。
高中生物《減數分裂》教學案例 篇2
《減數分裂》說課教案
-01-12 作者(來源):[暫無]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通過學習, 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后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 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過程。這是生殖細胞形成的基礎,又是遺傳和變異和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以及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其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初學者對此缺乏感性認識,較難抓住本質。
四、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信息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里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六、具體的教學過程
分為二部分
第一部分:導言
首先以問題引入,引發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又設計動畫模擬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并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后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
由于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能否以有絲分裂方式產生?之后引出減數分裂概念。并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么?什么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么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后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先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復制,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于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復制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后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指出:四分體個數就是同源染色體對數。這樣處理,較好地突破了“四分體”這一教學難點。分裂后期,先顯示一種同源染色體分離情況,形成兩個子細胞,接著讓學生討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的分離情況?討論之后在后期又出現另一種分離圖,由此說明: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源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即不同對染色體之間可能自由組合。為后面學習遺傳學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學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強調兩點:“分裂”和“等數”。“分裂”即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等數”即染色體數目不再減半。至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尤其突出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圖的比較,使學生通過畫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減數分裂的本質。接著,全屏展示減數分裂的全過程,目的有兩個,一是總結減數分裂的實質,二是利用板書復習各分裂時期細胞的名稱。板書如下:
精子的形成:
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精子
(復制) (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變形)
2n2nn n n
在上面學習的基礎上,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染色體行為變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連續動畫過程。
最后,總結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先讓學生討論,教師再作補充,這樣既使學生理解其意義,而且培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后指出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義,從而既聯系了上節課內容,又使本節課內容前后呼應。
為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第一道題考查學生對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性的掌握情況,第二道題考查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概念的掌握情況,通過兩道練習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能否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情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講授減數分裂這部分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把復雜的問題具體化,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給學生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
高中生物《減數分裂》教學案例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這 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通過學習,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后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過程。這是生殖細胞形成的基礎,又是遺傳和變異和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以及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其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初學者對此缺乏感性認識,較難抓住本質。
4.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信息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里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二、教法
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在課堂教學中,應適宜的誘導,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己的學習來掌握知識,做到導中學,學中學,導與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一)課前預習:導讀
導讀,旨在培養學生的“讀、思、問”的學習習慣。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誰不善于閱讀,他就不善于思考”。教師依據教學大綱的認知目標,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問題,將教學目標轉化成富有針對性、啟發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閱讀。通過預習,學生對本節課主要內容及重要概念有所了解,為上課打好基礎,同時也是教師創造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良好機會,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二)課堂引入:導思,啟發學
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物學知識,精心設計導語,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新問題,誘導思維進入新課。鮮明創意能扣人心弦,開啟思維之門,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以高昂的熱情進入學習角色,此時,學生心理處于積極主動的興奮狀態,便于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三)課堂教學:導法、導議
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教學法,恰到好處的運用導法和導議。導法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觀察、總結、思維創造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導議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針對性、思考性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或由各組推薦學生代表發言,如有錯誤或不完整,讓其他學生踴躍進行修改、補充,最后由教師歸納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課堂充滿生命力。教師通過啟發、觀察、比較、議論,使學生修正自己的錯誤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達到去偽存真、獲得科學結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活潑和諧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使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通過學法的指導,學生學會了接受新知識的技能技巧,提高了學習能力。
(四)形成性測試:導練
通過“導練”,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是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的不可缺少環節。教師精心擬定符合教學大綱要求,難易適中,梯度合理,具有典型性、啟發性的題目,采用搶答、討論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解題訓練,其作用就是讓學生動腦思維,動口表述,動筆練習,達到鞏固、深化、拓寬、應用的目的,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能根據檢測,反饋信息,及時矯正補償,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三、學法
結合本教材的特點及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知道下通過閱讀,思考,觀察,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展開學習活動,為了不使教師的指導活動落空,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動眼看,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識過程統一為一個整體。
四、具體的教學過程
分為二部分
首先創設情境,引發新問題,(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細胞有絲分裂嗎?“以人為例,人的染色體若會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這樣推算,孔子的第30代孫的體細胞就會有46230條染色體,可事實并不是這樣,孔子的第30代孫的體細胞的染色體仍是46條,為什么?”通過這一矛盾的設疑,激起了學生急于想了解此情況的求知欲,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之后,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又設計動畫模擬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并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后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既然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之后引出減數分裂概念。并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么?什么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么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后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先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復制,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于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復制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后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指出:四分體個數就是同源染色體對數。這樣處理,較好地突破了“四分體”這一教學難點。分裂后期,先顯示一種同源染色體分離情況,形成兩個子細胞,接著讓學生討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的分離情況?討論之后在后期又出現另一種分離圖,由此說明: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源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即不同對染色體之間可能自由組合。為后面學習遺傳學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學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強調兩點:“分裂”和“等數”。“分裂”即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等數”即染色體數目不再半。至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尤其突出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圖的比較,使學生通過畫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減數分裂的本質。接著,全屏展示減數分裂的全過程,目的有兩個,一是總結減數分裂的實質,二是利用板書復習各分裂時期細胞的名稱。在上面學習的基礎上,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染色體行為變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連續動畫過程。最后,總結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先讓學生討論,教師再作補充,這樣既使學生理解其意義,而且培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后指出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義,從而既聯系了上節課內容,又使為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第一道題考查學生對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性的掌握情況,第二道題考查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概念的掌握情況,通過兩道練習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高中生物《減數分裂》教學案例 篇4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通過學習, 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后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 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過程。這是生殖細胞形成的基礎,又是遺傳和變異和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以及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其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初學者對此缺乏感性認識,較難抓住本質。
四、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信息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里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六、具體的教學過程
分為二部分
第一部分:導言
首先以問題引入,引發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又設計動畫模擬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并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后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
由于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能否以有絲分裂方式產生?之后引出減數分裂概念。并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么?什么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么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后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先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復制,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于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復制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后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指出:四分體個數就是同源染色體對數。這樣處理,較好地突破?quot;四分體"這一教學難點。分裂后期,先顯示一種同源染色體分離情況,形成兩個子細胞,接著讓學生討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的分離情況?討論之后在后期又出現另一種分離圖,由此說明: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源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即不同對染色體之間可能自由組合。為后面學習遺傳學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學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強調兩點?quot;分裂"和"等數"。"分裂"即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等數"即染色體數目不再減半。至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尤其突出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圖的比較,使學生通過畫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減數分裂的本質。接著,全屏展示減數分裂的全過程,目的有兩個,一是總結減數分裂的實質,二是利用板書復習各分裂時期細胞的名稱。板書如下:
精子的形成:
精原細胞 初級精母細胞 次級精母細胞 精子細胞 精子
(復制) (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變形)
2n 2n n n n
在上面學習的基礎上,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染色體行為變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連續動畫過程。
最后,總結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先讓學生討論,教師再作補充,這樣既使學生理解其意義,而且培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后指出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義,從而既聯系了上節課內容,又使本節課內容前后呼應。
為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第一道題考查學生對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性的掌握情況,第二道題考查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概念的掌握情況,通過兩道練習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能否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情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講授減數分裂這部分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把復雜的問題具體化,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給學生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參
高中生物《減數分裂》教學案例 篇5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通過學習, 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后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 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過程。這是生殖細胞形成的基礎,又是遺傳和變異和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以及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其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初學者對此缺乏感性認識,較難抓住本質。
四、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信息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里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六、具體的教學過程
分為二部分
第一部分:導言
首先以問題引入,引發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又設計動畫模擬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并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后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
由于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能否以有絲分裂方式產生?之后引出減數分裂概念。并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么?什么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么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后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先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復制,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于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復制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后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指出:四分體個數就是同源染色體對數。這樣處理,較好地突破?quot;四分體"這一教學難點。分裂后期,先顯示一種同源染色體分離情況,形成兩個子細胞,接著讓學生討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的分離情況?討論之后在后期又出現另一種分離圖,由此說明: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源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即不同對染色體之間可能自由組合。為后面學習遺傳學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學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強調兩點?quot;分裂"和"等數"。"分裂"即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等數"即染色體數目不再減半。至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尤其突出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圖的比較,使學生通過畫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減數分裂的本質。接著,全屏展示減數分裂的全過程,目的有兩個,一是總結減數分裂的實質,二是利用板書復習各分裂時期細胞的名稱。板書如下:
精子的形成:
精原細胞 初級精母細胞 次級精母細胞 精子細胞 精子
(復制) (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變形)
2n 2n n n n
在上面學習的基礎上,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染色體行為變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連續動畫過程。
最后,總結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先讓學生討論,教師再作補充,這樣既使學生理解其意義,而且培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后指出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義,從而既聯系了上節課內容,又使本節課內容前后呼應。
為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第一道題考查學生對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性的掌握情況,第二道題考查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概念的掌握情況,通過兩道練習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能否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情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講授減數分裂這部分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把復雜的問題具體化,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給學生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