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培養數學問題的意識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2.會應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課(第8頁至第9頁),結合“動物聚會”的童話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并解決生活中乘法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處在慶陽市中心,是一所省級實驗學校。有教職工120名,教學班40個,學生2329名,建有多媒體教室一個,計算機室兩個,電腦70臺。每個教室配有投影儀,學生基本上都來自城市,家長也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尤其使用實驗教材后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在茂密的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每天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學習、做游戲。國慶節這天,小動物們帶來許多好吃的準備開聯歡會,同時它們還想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小朋友們愿意參加嗎?(多媒體演示課本第8頁插圖。)
(評析根據兒童的特點,從童話世界引入,創設了問題情境,“大家想和它們一起學數學嗎”這一情境驅動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學習中來。)
(二)感知情境,自主探究
1.投影顯示插圖,學生看圖后,試著提問題。
師:圖上有幾只小鳥前來參加聚會?
生:圖上有9只小鳥。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我是用加法計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計算的,3×3=9(只)。
師: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生: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2.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猴子一共端來多少個桃子?
師:這位同學真細心,誰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會用加法計算,6+6+6=18(個)。
生:我的方法與他不同,我用乘法計算,6×3=18(個)。
生:(迫不急待地)我還能提出兩個問題,圖上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生:一共有12個胡蘿卜,15個松果。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看了一幅圖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還想辦法解決了,真不簡單,誰能說說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是什么?
生: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師:說得真對。
(評析學生觀看豐富有趣的畫面,通過觀察、判斷、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狀態,這樣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是深刻的,有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
(三)嘗試練習,反饋矯正
1.連一連,說一說。
老師這里有一道連線題,想考考你們,看今天誰表現得最棒。(出示課本第8頁的“連一連”題。)
學生很快就獨立做完了。(集體反饋)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看一看,說一說。
課本第9頁,看圖說一說,結合不同的情境,解釋同一個算式2×3的意義。
生:每只刺猬身上背著3個蘋果,2只刺猬一共背回多少個蘋果?
生:一副手套有2只手套,3副手套共有幾只手套?
(學生個個爭著說,對幾幅圖比較感興趣。)
3.擺一擺,說一說。
教師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讓學生說一說它表示幾個幾。
生:3×2表示2個3。
生:3×2表示3個2。
師:說得真不錯,誰能用圓片擺出2個3或3個2。
(生:○○○ ○○○)
(生:○○ ○○ ○○)
師:4人小組合作,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分別表示4×3,2×5,4×6,5×4,并與同伴說一說。
教師參與到各組的活動中,看看學生擺得對不對,有困難的同學則給予幫助,使他們通過操作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4.想一想,說一說。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好吃的,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學生想)不過老師有個要求,看到后要幫老師算一算它們各有多少個,并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邊說邊出示課本第9頁第3題的插圖。)
生:圖中有16個胡蘿卜,因為4+4+4+4=16或4×4=16(個)。
生:你買了12根香蕉,因為5+7=12(個)。
師:你是用加法算的,能用乘法計算嗎?
生:不能,因為一把香蕉是5根,另一把是7根,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計算。
師:(很高興地表揚這位同學)你真行!
(四)實踐應用
師:大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生:每人有2只手,3個人有幾只手?
生:每組有6個同學,4組有多少個同學?
生:一張桌子4條腿,8張桌子有多少條腿?
生:一只貓有4條腿,5只貓有多少條腿?
生:媽媽買了3公斤香蕉,每公斤3元錢,共花去多少元?
生:我去文具店買了8本筆記本,每本2元,一共需要幾元?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都沒有想到我們身邊竟有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都是你們這些好奇的孩子發現的,希望你們以后天天給老師出這樣的題,讓老師變得和你們一樣聰明。
(評析開放性問題,給了學生一個想像和發展的空間,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不同的人能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思想,通過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及數學的價值。)
〖教學反思〗
1.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出發,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素材,有意識地讓學生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深深地體驗到學好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學生還通過擺一擺、畫一畫等動手活動積累直接經驗,并在操作中思考,在動手中創新,在活動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
〖案例點評〗
1.呈現“動物聚會”的主題情境后,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認真觀察、選擇信息、提出并能完整地描述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出數學問題是解決數學問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問題有自己的結構,它是由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兩個部分組成的,如“圖上有3根樹枝,每根樹枝上都停著3只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來參加聚會”才是對“動物聚會”情境中隱含的一個數學問題的完整描述。本節課教師與學生在提出數學問題時,都忽視了描述數學問題的重要部分――已知條件。也許他們以為在描述情境問題時,已知條件可以省略,因為它在圖中是明擺著的。其實,提出數學問題的本質就是建立具體情境中一些已知數學信息與一個未知(可知)數學信息之間的對應關系,描述數學問題是揭示這個關系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數學問題意識的重要過程。
2.本節課在解決問題的教學環節中,還帶有“集體作業”的傾向,即一個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后,老師就問“誰能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一個學生站起來接受挑戰,另一個學生站起來補充,他們順利地把問題解決了,就以為全班同學都會了。蘇霍姆林斯基尖銳地提出,這種“集體作業”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課堂教學表面順利的假象,其實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并沒有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比較好的做法是,對學生相繼提出的每一個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都讓其他學生接受挑戰,在草稿本上各自嘗試列式解答;最后再組織小組討論、交流、反饋、訂正。
3.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新課程的一個亮點,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學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個實踐活動如果提前布置,讓學生課前做些小調查,寫成一篇數學日記,再到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可能學生受益的面會更大些,體會將更深刻些。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課本p8——p9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類推和遷移,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的關系,能根據加法算式寫出乘法算式,能根據圖寫出乘法算式。
2.熟記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 初步學會利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動物聚會掛圖,師生各準備24個圓片。
教學過程:
情況創設: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這一天,他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聚會,你們看!(出示動物聚會圖)(板書題目)
提問: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根據畫面,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引導:“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根據畫面,你怎樣列式解答?
板書:3×3=9(只)
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松果?一共有多少個桃子?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你會列式計算嗎?這兒有道題目,請同學們連一連。
4出示課本第8頁的“連一連”題。
學生獨立做練習。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目的在于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理解6個3和3個6的意義是不同的,但都可以寫成3×6或6×3。題中的6+3是多余的信息。)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九頁的“說一說”題。
(引導學生理解2×3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有時表示2個3,有時表示3個2。)
2、“練一練”1、2題
第1小題:寫出算式。組織學生觀察圖;說出圖意,然后獨立列出算式)。
組織學生集體訂正。
第2小題:擺一擺,說一說。
先讓學生看圖,引導學生理解3×2可以表示3個2,也可以表示2個3。
然后,根據題中給出的乘法算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擺一擺。
四.實踐活動。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媽媽都買了那些東西,各買了多少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為什么這樣計算。
談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思想,進行匯報。
(練一練第3題和實踐活動,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具體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2、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進一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觀察主題圖,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能提出乘法問題嗎?
1、板書學生的問題。
一共有幾個桃子?一共有幾個松果?一共有幾個蘿卜?一共有幾只小鳥?一共有幾只動物?
選擇其中一個問題解答。
你能列出算式嗎?6×3 3×6
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說出算式的含義。6表示每盤有6個桃子,3表示有3盤這樣的桃子,即表示有3個6相加。求幾個幾用乘法計算。
像這樣和同桌說一說。
2、完成其余幾道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
訂正,分別說出算式的意義。
一共有幾個松果?3×6或6×3表示6個3
一共有幾個蘿卜?3×4或4×3表示3個4
一共有幾只小鳥?3×3表示3個3
一共有幾只動物?3×7或7×3表示7個3
3、3個6和6個3的含義一樣嗎?
3個6相加寫成加法算式:6+6+6
6個3相加寫成加法算式:3+3+3+3+3+3
所以他們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但是可以寫成3×6或6×3
小結:你發現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用乘法計算?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即求幾個幾相加用乘法計算。
二、完成練習題
1、連一連。
說一說題意。
注意:3個6,6個3 都可以寫成3×6或6×3
2、說一說
都是2×3,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意思不同。有時表示2個3相加,有時表示3個2相加。有時既可以表示2個3相加,也可以表示3個2相加。
三、練一練
1、看圖列式
說出圖意,再列算式。3×7或7×3表示3個7相加
2×4或4×2表示2個4相加
2、擺一擺,說一說。
重在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
如:3×2 既可以表示2個3,又可以表示3個2,所以有兩種擺法。
3×2 ( 。。。 。。。)(。。 。。 。。)
4×3 (。。。 。。。 。。。 。。。)(。。。。 。。。。 。。。。)
2×5 (。。 。。 。。 。。 。。)(。。。。。 。。。。。)
4×6 (。。。。。。 。。。。。。 。。。。。。 。。。。。。)(。。。。 。。。。 。。。。 。。。。 。。。。 。。。。)
5×4 (。。。。。 。。。。。 。。。。。 。。。。。)(。。。。。。。。 。。。。 。。。。 。。。。)
可以請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來。
3、每樣東西各買了多少?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注意:訓練學生完整的表達應用題的能力。
板書:
一共有幾個桃子? 一共有幾個松果?
3×6=18(個) 一共有幾個蘿卜?
6×3=18(個) 一共有幾只小鳥?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動物聚會》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教材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體會乘法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目標:通過問一問、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依據這個理念,我設計了一則童話故事貫穿整節課,并且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從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發現數學問題, 使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都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吧?美麗的白雪公主被英俊的王子救活之后,兩個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呀,白雪公主一直想找機會感謝一下七個小矮人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于是,這一天她來到了森林王國,為小動物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動物聚會。(板書課題)
你們想去看一看嗎?想!(課件出示主題圖)
[設計意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并且借助生動有趣的畫面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新課學習中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觀察與思考
師:瞧!小動物們個個都興高采烈,為這次聚會忙得熱火朝天,多熱鬧的場面啊!你們在圖上都看到了誰?它們都在干什么?
生:我看到了三只小猴子,它們在運桃子。
生:我看到了三群小鳥,它們好象在討論問題。
師:你的回答可真有創意。
生:......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動腦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生提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來解決以下4個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1)一共有幾只小鳥?
(2)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3)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4)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這里把主題圖中的每捆4根胡蘿卜改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同學都愛動腦筋,那么誰能列出第一個問題的算式?
生:3+3+3=9(只)或3×3=9(只)
師: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說出乘法的意義,并回憶乘法各部分的名稱。)2、小組交流
師:同學們的回答真棒,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列出下面三個題的算式。(生回答)
(學生可能出現加、乘兩種方法,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
(1)師:計算“一共有幾個桃子?”和“一共有幾個松子?”時都可以用3×6表示,它們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師:請同學們看第4題“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大部分同學都會用加法表示:3+4+5=12(根)你能將它改成乘法算式嗎?為什么?
生:能,我把5根胡蘿卜的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變成了3個4,所以3×4=12(根)或4×3=12(根)
師:你的回答可真精彩,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設計意圖:在這里我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獨立思考和交流的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且讓學生將 3+4+5這個加法算式移多補少變成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形式,改寫成乘法。打開了學生思維想像的閘門,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白雪公主看到我們表現的這么出色,也想邀請我們去參加動物聚會,你們高興嗎?(高興)但是我們到達森林王國必須要闖過下面三關,你們有信心闖過去嗎?(有)
第一關:
連一連
課件出示,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教師追問想法。
看一看、說一說
師:你能說說2×3在這四幅圖中分別表示什么含義嗎?
第二關:
看圖寫算式
生板演,集體訂正。
師:同學們靠著自己的智慧成功闖過了兩關,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輕松輕松。(找出8名同學到前面來)
請下面同學拍手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請你表示2個4(師拿卡片變化)”
第三關:
師:輕松過后,同學們的眼睛更明亮了,讓我們抖起精神來到第三關。
擺一擺,說一說。
師: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算式用圓片擺一擺,并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師深入指導)
師:祝賀同學們順利的來到了森林王國,瞧,白雪公主為了歡迎我們把好吃的都擺好了,你能算一算每樣東西各有多少嗎?(生回答)
[設計意圖:“體會乘法的意義”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因此我設計了闖三關的練習方式,讓學生通過連一連、說一說、擺一擺、演一演、算一算的數學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個想像和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從而對乘法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四、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和白雪公主還有小動物們玩得開心嗎?那么,你也一定會有很多收獲吧?覺得自己表現怎么樣?和大家說一說。
生:這節課我知道了用乘法可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生:我從白雪公主身上學到了做人要知恩圖報。
師:真棒,懂得了一個道理。
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還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師:是啊,乘法的用處可大了。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乘法。
1.你們看:
一箱牛奶(220g×18袋)
黑牛豆粉(50g×20包)
圖紙上長方形草地(20m×15m)
2.你能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用乘法解決?
(學生自由發言:汽車上的座位、買東西、人的身體上、排隊……)
師:你們都是細心的孩子!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實踐,你會發現更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同學們,美麗的白雪公主明天就要回家了,請你把課下找到的乘法問題做為禮物送給白雪公主,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評價,使學生知識系統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和價值。]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大慶市肇源縣新站鎮中心校的孟慶超老師。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二級年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動物聚會》。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學情分析:
根據前兩節課的學習,二年級學生已經對乘法有了初步認識,并能夠初步用乘法解決問題。由于本班學生思維敏捷,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并且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
所以,依據課標和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各種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我班學生實際,我把本節課的重點設為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設為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法與學法:課堂上我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踐、共同探討獲得新知。教學中我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且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掌握“移多補少”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圓片
教學過程:根據《課標》指出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創設了白雪公主來到森林里答謝小矮人,小動物們為白雪公主舉辦動物聚會的童話故事,引出新課。
通過實踐這一環節的設計非常成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根據《課標》要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所以把本環節分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兩步。
(1)提出問題:
首先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主題圖、為提出數學問題做好準備。然后鼓勵學生根據發現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問題,先讓他們和同桌說一說再匯報,這樣很好的保護了孩子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接著課件出示這節課要重點研究的4個問題。
(2)解決問題:
學生有了前兩節課的基礎,很快列出了第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只小鳥?”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這時引導學生說出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3分別表示什么?理解3×3的意義。
接下來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列出下面兩道題的算式并說明理由。然后集體訂正。在這兒我把原來的一個小環節“體會6×3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移到了后面的練習“連一連”中,因為大家在研討時覺得這部分的訓練目的和“連一連”的訓練目的相同,都是讓學生理解一個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沒有必要前后兩次重復,又浪費時間。
最后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是網友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因為我把主題圖中的每捆4根胡蘿卜改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在上課之前我認為同學們都能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可上課時還是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辦。這時,我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圓片代替胡蘿卜,分別擺出3個一堆,4個一堆,5個一堆,然后擺成每堆相同的數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和討論一下就明白3+4+5可以變成3個4,我適當的給予表揚。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再回歸到主題圖上,這時趁機運用鼓勵性的語言: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學生們踴躍的回答:只要從5根胡蘿卜里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能列出乘法算式了。
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體會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同時既培養了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又加深了對“移多補少”的方法的理解。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練習時我采用了版主“海的女兒”的建議,把“闖關游戲”用“幫助白雪公主打開安全門”的情境換掉了。這樣,不僅銜接的自然,而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很高漲,又潛移默化的滲透了思想教育。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環節讓學生通過連一連、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的數學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想像、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去突破難點。
四、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在總結延伸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談收獲,再評價一下自己和他人,學生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接著是本課延伸,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由于我的疏忽,初稿時對教材中的實踐活動理解的不到位,經過輝煌老師的指導,才使延伸這部分發揮了最大優勢。
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項作業,把課下從生活中找到的乘法問題寫成數學日記做為禮物送給白雪公主。
通過小結與評價,使學生知識系統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和價值。
效果預測:
相信通過再次實踐,學生能在有趣的童話情境中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能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他們的發現問題、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各種能力一定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設計,感謝各位評委、專家、老師們的幫助與支持,真誠的道一聲謝謝!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教材8~9頁“動物聚會”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
2.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示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能根據具體的情景提出問題,在用乘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體會乘法字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 密切關系
課前準備:動物聚會圖
方法: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學習
教學過程:
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情景創設談話:大森林里住著很多可愛的餓小動物,這一天,他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 聚會誰能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仔細觀察,積極發言問題探究1. 提問:根據畫面提出問題,能不能列式計算?2. 小組匯報3. 板書1. 小組交流2. 討論后,列式解答3*3=9(只)體驗感悟1. 連一連:看圖,把相應的卡片連起來 2. 說一說:根據4幅圖片想一想2*3表示什么? 3.“練一練”1,2題第一題:組織學生集體訂正第二題:擺一擺,說一說4.擺學具 1. 獨立連線,交流想法,匯報連線結果理解6個3和3個6所表示意義的不同2. 匯報交流結果,在教師引導下理解2*3有時表示2個3,有時表示3個23. 觀察圖畫,說圖意,列算式4. 根據圖中給出的乘法算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擺一擺實踐應用1.“練一練”第三題。每樣東西各買多少? 2.實踐活動。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1. 看圖提問,小組交流。獨立列式 2.小組交流,選代表匯報 板書設計: 動物聚會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7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大慶市肇源縣新站鎮中心校的孟慶超老師。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二級年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動物聚會》。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學情分析:
根據前兩節課的學習,二年級學生已經對乘法有了初步認識,并能夠初步用乘法解決問題。由于本班學生思維敏捷,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并且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
所以,依據課標和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各種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我班學生實際,我把本節課的重點設為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設為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法與學法:課堂上我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踐、共同探討獲得新知。教學中我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且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掌握“移多補少”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圓片
教學過程:根據《課標》指出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創設了白雪公主來到森林里答謝小矮人,小動物們為白雪公主舉辦動物聚會的童話故事,引出新課。
通過實踐這一環節的設計非常成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根據《課標》要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所以把本環節分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兩步。
(1)提出問題:
首先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主題圖、為提出數學問題做好準備。然后鼓勵學生根據發現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問題,先讓他們和同桌說一說再匯報,這樣很好的保護了孩子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接著課件出示這節課要重點研究的4個問題。
(2)解決問題:
學生有了前兩節課的基礎,很快列出了第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只小鳥?”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這時引導學生說出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3分別表示什么?理解3×3的意義。
接下來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列出下面兩道題的算式并說明理由。然后集體訂正。在這兒我把原來的一個小環節“體會6×3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移到了后面的練習“連一連”中,因為大家在研討時覺得這部分的訓練目的和“連一連”的訓練目的相同,都是讓學生理解一個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沒有必要前后兩次重復,又浪費時間。
最后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是網友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因為我把主題圖中的每捆4根胡蘿卜改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在上課之前我認為同學們都能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可上課時還是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辦。這時,我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圓片代替胡蘿卜,分別擺出3個一堆,4個一堆,5個一堆,然后擺成每堆相同的數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和討論一下就明白3+4+5可以變成3個4,我適當的給予表揚。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再回歸到主題圖上,這時趁機運用鼓勵性的語言: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學生們踴躍的回答:只要從5根胡蘿卜里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能列出乘法算式了。
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體會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同時既培養了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又加深了對“移多補少”的方法的理解。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練習時我采用了版主“海的女兒”的建議,把“闖關游戲”用“幫助白雪公主打開安全門”的情境換掉了。這樣,不僅銜接的自然,而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很高漲,又潛移默化的滲透了思想教育。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環節讓學生通過連一連、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的數學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想像、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去突破難點。
四、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在總結延伸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談收獲,再評價一下自己和他人,學生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接著是本課延伸,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由于我的疏忽,初稿時對教材中的實踐活動理解的不到位,經過輝煌老師的指導,才使延伸這部分發揮了優勢。
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項作業,把課下從生活中找到的乘法問題寫成數學日記做為禮物送給白雪公主。
通過小結與評價,使學生知識系統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和價值。
效果預測:
相信通過再次實踐,學生能在有趣的童話情境中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能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他們的發現問題、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各種能力一定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設計,感謝各位評委、專家、老師們的幫助與支持,真誠的道一聲謝謝!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8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二級年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動物聚會》。
教材分析:
《動物聚會》是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四課時。本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結合“動物聚會”的童話情景,目的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乘法與生活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學情分析:
前三課時乘法的初步認識已經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基礎。根據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我在教學中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嘗試學習,并通過動手操作與說一說、找一找的實踐環節,幫助學生體會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代表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乘法,處處有數學。
教學目標:
我本著體現生活實踐數學化、數學概念實踐化這樣兩個轉變,向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內容,讓學生從生活情境接觸的事物中,領悟到“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我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1、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能獨立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乘法的實際運用分析,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主要教學方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和活動教學法,多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操作、探究,不斷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上課一開始,我采用了情境導入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新授環節,我主要采用觀察法、演示法、實驗法,引導學生采取觀察、分類、比較、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適時運用了多媒體直觀演示法,盡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主要學法: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單是純粹地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體現了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方法,來啟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根據兒童活潑、好動、愛表現等特點,我還多次采用了激勵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根據《課標》指出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創設了白雪公主來到森林里答謝小矮人,小動物們為白雪公主舉辦動物聚會的童話故事,引出新課。
通過實踐這一環節的設計非常成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根據《課標》要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所以把本環節分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兩步。
(1)提出問題
首先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主題圖、為提出數學問題做好準備。然后鼓勵學生根據發現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問題,先讓他們和同桌說一說再匯報,這樣很好的保護了孩子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接著課件出示這節課要重點研究的4個問題。
(2)解決問題
學生有了前兩節課的基礎,很快列出了第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只小鳥?”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這時引導學生說出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3分別表示什么?理解3×3的意義。
接下來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列出下面兩道題的算式并說明理由。然后集體訂正。在這兒我把原來的一個小環節“體會6×3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移到了后面的練習“連一連”中,因為大家在研討時覺得這部分的訓練目的和“連一連”的訓練目的相同,都是讓學生理解一個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沒有必要前后兩次重復,又浪費時間。
最后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是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因為我把主題圖中的每捆4根胡蘿卜改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
在上課之前我認為同學們都能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可上課時還是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辦。這時,我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圓片代替胡蘿卜,分別擺出3個一堆,4個一堆,5個一堆,然后擺成每堆相同的數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和討論一下就明白3+4+5可以變成3個4,我適當的給予表揚。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再回歸到主題圖上,這時趁機運用鼓勵性的語言: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學生們踴躍的回答:只要從5根胡蘿卜里拿出 1根放到3根里面,就能列出乘法算式了。
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體會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同時既培養了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又加深了對“移多補少”的方法的理解。
3、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練習時我采用了版主“海的女兒”的建議,把“闖關游戲”用“幫助白雪公主打開安全門”的情境換掉了。這樣,不僅銜接的自然,而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很高漲,又潛移默化的滲透了思想教育。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環節讓學生通過連一連、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的數學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想像、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去突破難點。
4、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在總結延伸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談收獲,再評價一下自己和他人,學生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接著是本課延伸,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由于我的疏忽,初稿時對教材中的實踐活動理解的不到位,經過輝煌老師的指導,才使延伸這部分發揮了優勢。 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項作業,把課下從生活中找到的乘法問題寫成數學日記做為禮物送給白雪公主。
通過小結與評價,使學生知識系統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和價值。
效果預測:
相信通過再次實踐,學生能在有趣的童話情境中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能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他們的發現問題、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各種能力一定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課本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讓學生經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獲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
學情分析
學生對乘法已有初步理解,由于乘法是新接觸知識,學生對于乘法在不同情境中表現的意義不同是難以理解的.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復習鋪墊.
1、同學們看看誰來了?(電腦演示課件“動物聚會”:小機靈狗出現了,后面還領著6只小兔子,分成兩排站,每排3只兔子.)你們知道機靈狗領著多少只小兔子嗎?
2、誰能用乘法列式求一求?(指名學生回答.)你們知道他們去干什么?聽說森林里有一個動物聚會可熱鬧了,它們也想去看看.我們也跟上去吧.(出示課題:動物聚會)
二、自主嘗試,組織探究.
1、創設情境.
(電腦演示課件“動物聚會”,出示主題圖)哇!這里真熱鬧,各種小動物都拿來了自己愛吃的水果、蔬菜…….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2、提出問題.
師:下面誰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有三只猴子,每只猴子都拿著6個桃子.
生2:有三只兔子,每只兔子都抱著4個胡蘿卜.
生3:有六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都有拿著6個松果.
生4:還有每個樹枝上站著3只鳥,共有3個樹枝上有.
……
師:你能根據你看到的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1:一共有幾只猴子?
生2: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
生3:一共有多少只松鼠?
生4: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生5:一共有幾只小鳥?
……
3、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問題,現在請大家看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問題:一共的幾只小鳥?)
師:誰來幫剛才提問的同學解一下?
生1:3+3=6(只)
師:還有更簡便的算法嗎?
生2:3×2=6(只)
師:還可以寫成哪個乘法算式?
生3:2×3=6(只)
師:剛才的幾個同學回答的都非常棒.
三、鞏固提高,發展思維.
1、剛才同學們提了那么多問題,現在老師也想出道題看你們會做嗎?
(電腦演示課件“動物聚會”:出示“連一連”)
2、師:中間卡片寫的和哪邊的圖有聯系?
(要求同桌合作一起連一連,看看哪桌連的都對)
3、師:我發現同學們連得很快,哪桌想說說你們是怎么連的?
分別找幾個同學說.
師:在同學們回答時,我發現了一個問題,不知同學們注意到了嗎?
6個3和3個6,是怎么一回事,你們誰明白呀,能給大家講講嗎?
生1:6個3和3個6表示的意思不同.
生2:6個3是說每份有3個,有6份;3個6是每份6個,有3份.
師總結:但都可以寫成6×3或3×6.
四、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知識的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重視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中,充分、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0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向陽中心小學的王群。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課時《動物聚會》。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首先,我對本節課的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本課時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體會乘法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利用乘法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因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組織學生看圖提問題,調動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中滲透必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力圖通過實踐操作掌握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思想方法,讓學生樂學數學,活用數學。
學情分析:
根據前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乘法有了初步認識,并能夠直接列出乘法算式,由于本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思維敏捷和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能寫出簡單的乘法算式;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具體的乘法算式提出用乘法算式解決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數學思考目標:通過問一問、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利用乘法算式解決實際問題,根據乘法算式3×6,提出用這個算式所能解決的實際問題。
我之所以把根據乘法算式提出能利用乘法算式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原因:根據問題列乘法算式,即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前幾課已經學習過,也就是說,上幾節課已經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本節課重點再來體現數學還是應用于生活這個重要的數學思想,通過本節課來初步培養學生應
用數學的意識。再者說,二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語言表達還不是很完善,尤其是怕舉例,所以這個內容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每小組準備一樣:如18張圓形紙片片,18個小棒,18個三角形紙片……
教法與學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生通過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相互啟發共同探討獲得新知。使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學中我力求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小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一上課我創設了這樣情景: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住在大森林里,為了慶祝動物節的而勝利召開,它們特別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聚會,小動物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瞧!小鳥飛來了,落在枝頭上歡快的唱著歌;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猴都來了,它們還帶來許多好吃的。同學們,你們愿意來參加嗎?但大會的組織者說,這次聚會,只有聰明的人才能參加,在這次聚會的場面中有很多數學問題,誰能找出數學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參加。你們想試試嗎?下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板書課題)同時出示主圖題圖。通過實踐這一環節的設計非常成功,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過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發現了圖中的數學信息,這個時候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問題,我讓他們和同桌說一說然后再匯報,這樣很好的保護了孩子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然后課件出示這節課我們要重點研究的4個問題:(1)一共有幾只小鳥?(2)一共有多少個松果?(3)一共有多少個桃子?(4)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在這里我把主題圖中的每捆4根胡蘿卜改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
然后引導學生解決第一個問題,老師知道同學們都愛動腦筋,那么誰能把第一個問題讀一讀并列出算式呢?學生讀問題,并獨立在稿紙上列式計算,結合乘法算式復習各部分名稱并且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同學們的回答真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列出下面三個題的算式。運用鼓勵性語言,學生們很主動的思考問題,積極回答。這時我把學生回答的加、乘兩種方法都進行板書,通過比較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在這里我把原來的一個小環節刪掉了,就是問題(2)和(3)都可以用3×6表示,它們的意義有什么不同?大家研討時覺得和練習中“連一連”的環節重復,又因為本節課時間不夠充足,所以我決定在這里把它刪掉,在練習中稍做強調,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最后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由于同樣地問題在前兩課《兒童樂園》出現過一次,我認為同學們都能知道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可上這節課時班級里還是有一些孩子不知道怎么辦。這時,我利用了學生手中的學具圓片,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圓片代替胡蘿卜,分別擺出3個一堆,4個一堆,5個一堆,然后動手擺一擺,擺成每堆相同的數量。學生通過討論和直觀感受一下就明白3+4+5可以變成3個4。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再回歸到主題圖上,只要從5根胡蘿卜里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能列出乘法算式了。在練習環節我設計了“7 3+7=( ) ( )”旨在讓學生理解3個7加上1個7是4個7,并列出算式7 4,以此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這些環節的設計我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學生們這段時間學習乘法以來,接觸了很多加數相同的情境,有一些孩子可能會形成思維定勢,特別是一些不仔細觀察的孩子,可能看到第一捆是三根,其余的就想當然的也是三根。在交流時,他們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意識到細心觀察的重要性。同時,學生再通過看圖想到用“移多補少”的方法,這個問題也可以用乘法來解決,這對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所起到的幫助時顯而易見的。
最后,通過比較這四道題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總結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來計算。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練習時,仍然把學生帶到具體故事情境中,讓學生扮演小松鼠、小白兔等角色進行互動練習,通過連一連、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的數學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個
想像和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從而對乘法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最后再把學生從故事中帶到現實生活中,我利用本課的3*6這個乘法算式讓學生自己舉例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這個乘法算式來解決呢?
1.分組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小組準備的學具拿出來,也就是18個東西,看看能不能擺成能用乘法算式3×6解決的圖形,并說說圖形的意思,如:DIYI 小組.我們組擺的是:一組里有3個三角形,共擺了6組,一共有多少個三角形?乘法算式就是3×6;第二小組:我們小組是這樣的:一堆里有6個小棒,共3堆,一共多少個小棒:乘法算式也是3×6……
2.多媒體展示:動畫演示能用乘法算式3×6解決的一些實際問題的圖畫:如:①6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共有三排,讓學生根據這個圖完整的表達圖的意義,并提出數學問題:6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共有三排,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②一個盤子里放3個蘋果,共三個盤子……
3.讓學生根據以上擺圖形,和多媒體展示所說的一些實際生活情景,能不能自己在說一些能用算式3×6所能解決的實際問題?先獨立思考,然后分組交流,最后選代表集體交流,對于說的特別好的給予表揚。
四、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讓學生談談收獲,再評價一下自己和他人,學生們談的很好,有的談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有的夸獎了他人,決心要向他學習,還有的談關于這節課學習的乘法。接著同學們說的,我又對本課做了延伸,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把找到的乘法問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告訴小組成員應該解決?試講時這部分時間有些緊張,如果時間再充足些,能讓更多的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最后,給學生留了一項作業,同學們,小動物們明天就要回家了,請你把課下找到的乘法問題做為禮物送給它們,好嗎?
通過小結與評價,使學生知識系統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和價值。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8----9頁《動物聚會》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體會乘法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教學時教師要保護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然后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乘法問題的解決上。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建議: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發現數學問題,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熟悉學校環境、生活環境的經驗,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前3節乘法的初步認識已經幫助學生建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我根據本班學生自學能力強,樂于動手,善于合作的特點,在教學中采用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嘗試學習方式,加強了動手操作與說一說、找一找的實踐環節,幫助學生體會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生活中處處有乘法,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同時培養興趣,提高自信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關系,通過內推,深入理解乘法的意義。知道乘法與加法的關系。
2、通過問、擺、說、找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培養其創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乘法的實際運用分析,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教學重點:
在認識幾個幾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乘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具準備:圓片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電腦出示動物聚會的情景圖)師:小朋友,秋天到了,滿山遍野的果實都成熟了。小動物們決定開一個“慶豐收”的聯歡會,你們看,都有誰來參加?
[設計意圖:借助電教多媒體,生動的畫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良好愉悅的學習情結,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師:能夠將自己的勞動果實與小伙伴們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啊!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內交流:這些問題怎樣計算呢?
(1)每個盤子里有6個桃子,3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2)每群小鳥有3只,3群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個松子,一共采了多少個松子?
(4)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蘿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蘿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蘿卜,一共拿來幾根胡蘿卜?
(原圖是有3只小兔,每只小兔拿4根胡蘿卜,這里略加改動)
3、嘗試解決,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匯報)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看了一幅圖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還想辦法解決了,真不簡單,誰能說說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是什么?
[設計意圖:在這里我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獨立思考和交流的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4、理解6×3的兩個含義
(1)師:計算“一共有幾個桃子?”和“一共有幾個松子?”時都可以用6×3表示,它們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2)小組討論
(3)匯報交流
(4)想一想、連一連: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將提出的問題放在小組內進行探索、爭論、交流,注重了解題思路的對比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5、“求小兔一共拿來多少根胡蘿卜?”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1)大部分同學都會用加法表示:3+5+7=15(根)
(2)你能將它改成乘法算式嗎?為什么?
3×5=15(根)
5×3=15(根)
[設計意圖:問題是放飛思維和想像的鑰匙。問題的出現是一種學習動力,一種創新因素。讓學生將3+5+7這個加法算式移多補少變成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形式,改寫成乘法。打開了學生思維想像的閘門,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 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數一數、算一算
請第1排的同學站起來,數數是幾個幾,寫出乘法算式。
請第2排的同學站起來,數數是幾個幾,寫出乘法算式。
請第3排的同學站起來,數數是幾個幾,寫出乘法算式……
[設計意圖:“體會同一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因此我設計了數一數、算一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對班級同學內部現實的、直觀的事物的觀察來理解a個b等于b個a,從而對a×b的意義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2、看一看、說一說
你能說說2×3在這四幅圖中分別表示什么含義嗎?
3、擺一擺、畫一畫
(1)師:小豬們帶著自己收獲的玉米也來參加聯歡會了。淘氣一看,它們帶來的玉米總數可以用算式5×4=20(個)來表示。你知道來了幾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幾個玉米嗎?請你用圓片擺一擺或者用筆畫一畫。(學生思考后活動)
(2)匯報交流:(會出現兩種結果)
a:來了5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4個玉米,一共有20個玉米。
b:來了4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5個玉米,一共有20個玉米。
(3)師:能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這就是創造,小朋友們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5×4可以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兩個乘法含義,融入了小豬送玉米的情景,不僅增加了生活情趣,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4、開放練習、發散思維
(1)師:“慶豐收”聯歡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小動物遇到了一個難題:如果有12個小動物了參加聚會,應該擺幾張桌子,每張桌子坐幾人呢?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小動物嗎?幫助別人可是一種美德,老師相信你們!現在請同桌的小朋友分工合作,拿出12個圓片,代表12只小動物,一人擺一人寫算式。比一比,誰設計的方案最合理!
(2)展示設計方案
(3)集體交流評價
[設計意圖:在本節教案中我設計了“每只小兔拿不同數量的胡蘿怎樣列出乘法算式”“看一看,說一說”“猜小豬拿幾個玉米”“如何擺桌子”四個富有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合作實踐活動,給了學生一個個想像和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無論哪種想法我都給予鼓勵,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因為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不同的人能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思想。]
四 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1、師:小朋友們,這節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談感想)
2、師:是啊,乘法的用處可大了。在我們生活中,處處有乘法。
(1)你們看:(電腦出示畫面)
藥盒止咳沖劑(10g×10袋)
吉禾豆粉(50g×20包)
圖紙上長方形草地(20m×15m)
(2)你能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用乘法解決?
(學生自由發言:汽車上的座位、買東西、人的身體上、排隊……)
3、師:小朋友們,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實踐,你就能體驗到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是貫穿本節課的設計理念之一。
“求小動物們各拿了多少水果?”“算一算班級的人數”“如何擺桌子”“找身邊的乘法”等學習內容都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都是充滿個性化的、兒童化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開了學生的想像,有利于學生進行觀察、猜測、探索和交流,讓學生感到他們學習的就是身邊的數學,就是“我們自己的數學”。 使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及學數學的價值。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那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教學反思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1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于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于“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里,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我的反思有如下幾點:
首先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于后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后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后,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只小鳥?”板書,然后再引導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里,學生能說出乘法算式并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并突破了。在解決完問題后,我再把學生的問題用幻燈片展示了出來,讓學生自己選一道自己想解決的問題,解決完后和同桌說自己的想法。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出版社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8----9頁《動物聚會》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體會乘法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目的是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教學時教師要保護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然后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乘法問題的解決上。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熟悉學校環境、生活環境的經驗,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前3節乘法的初步認識已經幫助學生建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我根據本班學生自學能力強,樂于動手,善于合作的特點,在教學中采用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合作交流的嘗試學習方式,加強了動手操作與說一說、找一找的實踐環節,幫助學生體會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生活中處處有乘法,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同時培養興趣,提高自信心。
目的要求:
1、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關系,通過內推,深入理解乘法的意義。知道乘法與加法的關系。
2、通過問、擺、說、找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培養其創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乘法的實際運用分析,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教學重點:在認識幾個幾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乘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具準備:圓片
流程設計: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電腦出示動物聚會的情景圖)師:小朋友,秋天到了,滿山遍野的果實都成熟了。小動物們決定開一個“慶豐收”的聯歡會,你們看,都有誰來參加?
[評析:借助電教多媒體,生動的畫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良好愉悅的學習情結,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生:有小猴子拿桃子,小兔拿胡蘿卜 。
生:數上有小鳥
生:小松鼠也來參加 了。
二 自主探索、合作合作交流
1、師:能夠將自己的勞動果實與小伙伴們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啊!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樹上一共有多少 只小鳥?
師:如果你把問題加上已知條件,說得完整一些就更好了。
生:每群小鳥有3只,3群一共有幾只小鳥?
生:每個盤子里有6個桃子,3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生: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個松子,一共采了多少個松子?
生: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蘿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蘿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蘿卜,一共拿來幾根胡蘿卜?
(原圖是有3只小兔,每只小兔拿4根胡蘿卜,這里略加改動)
2、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這些問題怎樣計算呢?
(1)請你們獨立思考后小組內合作交流。(討論略)
(2)嘗試解決。
師:說說你們是怎么計算的?(以解決“一共有幾只小鳥?”為例)
生:我是用加法計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計算的,3×3=9(只)。
師: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生: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師:愛動腦的孩子最聰明!(看到有的學生不是很理解,我就出示了下列填空)
每根樹枝上有( )只小鳥,有( )根樹枝,也就是求( )個( )是多少,可以用( )計算。
(“求小猴子有多少只?”“小松鼠有多少只?”和以上過程相同)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看了一幅圖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還想辦法解決了,真不簡單,誰能說說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是什么?
生:乘法比加法簡便。
生: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師:你真聰明!
[評析:在這里教師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4、理解6×3的兩個含義
(1)師:計算“一共有幾個桃子?”和“一共有幾個松子?”時都可以用6×3表示,它們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2)小組討論:
生:意義相同,因為它們都可以用6×3表示。
生:意義不相同,因為求“一共有幾個桃子?”是求3個6是多少,求“一共有幾個松子?”是求6個3是多少。
(3)匯報合作交流:
生:意義不相同,一個是求3個6是多少,一個是求6個3是多少。
師:對,同一個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意義是不同的。
(4)師:老師這里有一道連線題,想考考你們,怎么樣,有沒有信心?(有)自信可是成功的一半,老師相信你們!
(學生聯線后合作交流)
[評析:教師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將提出的問題放在小組內進行探索、爭論、合作交流,注重了解題思路的對比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5、師:“求小兔一共拿來多少根胡蘿卜?”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生:我是用加法表示:3+5+7=15(根)
師:你們能將它改成乘法算式嗎?
生: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因為加數不相同。
師:加數不相同就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第三只小兔的胡蘿卜送給第一只小兔幾個,讓每只小兔拿的胡蘿卜數量相同呢?
(學生恍然大悟,紛紛舉手)
生:把第三只小兔的胡蘿卜送給第一只小兔兩個,每只小兔拿的胡蘿卜數量就相同了。
生:改成乘法算式是:
3×5=15(根)
5×3=15(根)
(學生一起鼓起掌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你們看:認真思考,并且接納別人的意見,不斷修正自己,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評析:問題是放飛思維和想像的鑰匙。問題的出現是一種學習動力,一種創新因素。讓學生將3+5+7這個加法算式移多補少變成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形式,改寫成乘法。打開了學生思維想像的閘門,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 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班級里,還藏著許多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呢,你們想不想做一做?(生興高采烈地喊出“想”)
1、數一數、算一算
師:請第1排的同學站起來,數數是幾個幾,寫出乘法算式。
生:8×1=8(人)
生:也可以用1×8=8(人)
師:請第2排的同學站起來,數數是幾個幾,寫出乘法算式。
生:8×2=16(人)
生:也可以用2×8=16(人)
師:請第3排的同學站起來,數數是幾個幾,寫出乘法算式……
[評析:“體會同一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教師設計了數一數、算一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對班級同學內部現實的、直觀的事物的觀察來理解a個b等于b個a,從而對a×b的意義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2、看一看、說一說
師:你能說說2×3在這四幅圖中分別表示什么含義嗎?要把話說得完整一些。
生:每只刺猬身上背著3個蘋果,2只刺猬一共背回多少個蘋果?
生:一副手套有2只手套,3副手套共有幾只手套?
生:兩個鈴鐺一捆,三捆鈴鐺一共有幾個?
生:每排有3個格子,2排有幾個格子?
生:每列有2個格子,3列有幾個格子?
(學生個個爭著說,對幾幅圖比較感興趣。)
3、擺一擺、畫一畫
(1)師:小豬們帶著自己收獲的玉米也來參加聯歡會了。淘氣一看,它們帶來的玉米總數可以用算式5×4=20(個)來表示。你知道來了幾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幾個玉米嗎?請你用圓片擺一擺或者用筆畫一畫。(學生思考后活動)
(2)匯報合作交流:(會出現兩種結果)
生:來了5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4個玉米,一共有20個玉米。
生:來了4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5個玉米,一共有20個玉米。
(3)師:能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這就是創造,小朋友們真了不起!
[評析:5×4可以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兩個乘法含義,融入了小豬送玉米的情景,不僅增加了生活情趣,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4、開放練習、發散思維
(1)師:“慶豐收”聯歡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小動物遇到了一個難題:如果有12個小動物了參加聚會,應該擺幾張桌子,每張桌子坐幾人呢?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小動物嗎?幫助別人可是一種美德。現在請同桌的小朋友分工合作,拿出12個圓片,代表12只小動物,一人擺一人寫算式。比一比,誰設計的方案最合理!
(2)展示設計方案:
①生:我擺了4張桌子,每張桌子坐3只小動物。
②生:我擺了3張桌子,每張桌子坐4只小動物。
③生:我擺了2張桌子,每張桌子坐6只小動物。
④生:我擺了6張桌子,每張桌子坐2只小動物。
⑤生:我擺了1張桌子長桌,每張桌子坐12只小動物。
⑥生:我擺了12張小桌子,每張桌子坐1只小動物。
⑦生:我還有一種方案,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參加,胖的坐在一起,少坐幾個;瘦的坐在一起多坐幾個。
⑧生:我擺了2張桌子,第一張坐8只小動物,第二張桌子坐4只小動物。
(3)集體合作交流評價:
師:小朋友們真是一個小小設計家,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案。說一說,你認為哪種方案最合理?
生:我認為第一種方案最合理,四張桌子擺得整齊還不擠。
生:我認為第三種方案最合理,一張桌子坐3個人太少了。
生:我認為第五種方案最合理,大家在一起多熱鬧啊!
生:我覺得每個桌子不一定都坐相同的人數,像第7種方案就比較好。
生:第6種方案不合理,搬12張桌子太麻煩。
師: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跟同伴們互相合作交流,這就是合作。老師會把你們的意見帶給小動物們的,讓它們參考。
[評析:在本節教案中教師設計了“每只小兔拿不同數量的胡蘿怎樣列出乘法算式”“看一看,說一說”“猜小豬拿幾個玉米”“如何擺桌子”四個富有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合作實踐活動,給了學生一個個想像和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無論哪種想法我都給予鼓勵,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因為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不同的人能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思想。]
四 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1、師:小朋友們,這節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會用乘法解決問題了,我很高興!
生:我知道了一個乘法算式有兩個意義。
生:我幫助小動物設計了桌子……
2、師:是啊,乘法的用處可大了。在我們生活中,處處有乘法。
(1)你們看:(電腦出示畫面)
藥盒止咳沖劑(10g×10袋)
吉禾豆粉(50g×20包)
圖紙上長方形草地(20m×15m)
師: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2)你能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用乘法解決?
(學生自由發言:汽車上的座位、買東西、人的身體上、排隊、種樹、月餅盒中……)
3、師:小朋友們,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實踐,你就能體驗到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
[評析:“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是貫穿本節課的設計理念之一。
“求小動物們各拿了多少水果?”“算一算班級的人數”“如何擺桌子”“找身邊的乘法”等學習內容都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都是充滿個性化的、兒童化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開了學生的想像,有利于學生進行觀察、猜測、探索和合作交流,讓學生感到他們學習的就是身邊的數學,就是“我們自己的數學”。使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及學數學的價值。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那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培養數學問題的意識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2.會應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課(第8頁至第9頁),結合“動物聚會”的童話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并解決生活中乘法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處在慶陽市中心,是一所省級實驗學校。有教職工120名,教學班40個,學生2329名,建有多媒體教室一個,計算機室兩個,電腦70臺。每個教室配有投影儀,學生基本上都來自城市,家長也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尤其使用實驗教材后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在茂密的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每天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學習、做游戲。國慶節這天,小動物們帶來許多好吃的準備開聯歡會,同時它們還想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小朋友們愿意參加嗎?(多媒體演示課本第8頁插圖。)
(評析根據兒童的特點,從童話世界引入,創設了問題情境,“大家想和它們一起學數學嗎”這一情境驅動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學習中來。)
(二)感知情境,自主探究
1.投影顯示插圖,學生看圖后,試著提問題。
師:圖上有幾只小鳥前來參加聚會?
生:圖上有9只小鳥。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我是用加法計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計算的,3×3=9(只)。
師: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生: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2.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猴子一共端來多少個桃子?
師:這位同學真細心,誰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會用加法計算,6+6+6=18(個)。
生:我的方法與他不同,我用乘法計算,6×3=18(個)。
生:(迫不急待地)我還能提出兩個問題,圖上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生:一共有12個胡蘿卜,15個松果。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看了一幅圖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還想辦法解決了,真不簡單,誰能說說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是什么?
生: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師:說得真對。
(評析學生觀看豐富有趣的畫面,通過觀察、判斷、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狀態,這樣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是深刻的,有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
(三)嘗試練習,反饋矯正
1.連一連,說一說。
老師這里有一道連線題,想考考你們,看今天誰表現得最棒。(出示課本第8頁的“連一連”題。)
學生很快就獨立做完了。(集體反饋)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看一看,說一說。
課本第9頁,看圖說一說,結合不同的情境,解釋同一個算式2×3的意義。
生:每只刺猬身上背著3個蘋果,2只刺猬一共背回多少個蘋果?
生:一副手套有2只手套,3副手套共有幾只手套?
(學生個個爭著說,對幾幅圖比較感興趣。)
3.擺一擺,說一說。
教師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讓學生說一說它表示幾個幾。
生:3×2表示2個3。
生:3×2表示3個2。
師:說得真不錯,誰能用圓片擺出2個3或3個2。
(生:○○○ ○○○)
(生:○○ ○○ ○○)
師:4人小組合作,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分別表示4×3,2×5,4×6,5×4,并與同伴說一說。
教師參與到各組的活動中,看看學生擺得對不對,有困難的同學則給予幫助,使他們通過操作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4.想一想,說一說。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好吃的,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學生想)不過老師有個要求,看到后要幫老師算一算它們各有多少個,并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邊說邊出示課本第9頁第3題的插圖。)
生:圖中有16個胡蘿卜,因為4+4+4+4=16或4×4=16(個)。
生:你買了12根香蕉,因為5+7=12(個)。
師:你是用加法算的,能用乘法計算嗎?
生:不能,因為一把香蕉是5根,另一把是7根,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計算。
師:(很高興地表揚這位同學)你真行!
(四)實踐應用
師:大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生:每人有2只手,3個人有幾只手?
生:每組有6個同學,4組有多少個同學?
生:一張桌子4條腿,8張桌子有多少條腿?
生:一只貓有4條腿,5只貓有多少條腿?
生:媽媽買了3公斤香蕉,每公斤3元錢,共花去多少元?
生:我去文具店買了8本筆記本,每本2元,一共需要幾元?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都沒有想到我們身邊竟有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都是你們這些好奇的孩子發現的,希望你們以后天天給老師出這樣的題,讓老師變得和你們一樣聰明。
(評析開放性問題,給了學生一個想像和發展的空間,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不同的人能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思想,通過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及數學的價值。)
〖教學反思〗
1.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出發,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素材,有意識地讓學生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深深地體驗到學好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學生還通過擺一擺、畫一畫等動手活動積累直接經驗,并在操作中思考,在動手中創新,在活動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
〖案例點評〗
1.呈現“動物聚會”的主題情境后,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認真觀察、選擇信息、提出并能完整地描述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出數學問題是解決數學問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問題有自己的結構,它是由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兩個部分組成的,如“圖上有3根樹枝,每根樹枝上都停著3只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來參加聚會”才是對“動物聚會”情境中隱含的一個數學問題的完整描述。本節課教師與學生在提出數學問題時,都忽視了描述數學問題的重要部分――已知條件。也許他們以為在描述情境問題時,已知條件可以省略,因為它在圖中是明擺著的。其實,提出數學問題的本質就是建立具體情境中一些已知數學信息與一個未知(可知)數學信息之間的對應關系,描述數學問題是揭示這個關系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數學問題意識的重要過程。
2.本節課在解決問題的教學環節中,還帶有“集體作業”的傾向,即一個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后,老師就問“誰能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一個學生站起來接受挑戰,另一個學生站起來補充,他們順利地把問題解決了,就以為全班同學都會了。蘇霍姆林斯基尖銳地提出,這種“集體作業”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課堂教學表面順利的假象,其實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并沒有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比較好的做法是,對學生相繼提出的每一個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都讓其他學生接受挑戰,在草稿本上各自嘗試列式解答;最后再組織小組討論、交流、反饋、訂正。
3.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新課程的一個亮點,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學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個實踐活動如果提前布置,讓學生課前做些小調查,寫成一篇數學日記,再到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可能學生受益的面會更大些,體會將更深刻些。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8~9頁“動物聚會”教學目標:1、 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悅并以此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勤于動腦、認真計算的良好的學習習慣。2、 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3、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教學難點: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師:(頭戴頭巾,腰系圍裙)孩子們,今天老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們看看,老師像誰?生:(興趣高漲的)像賣面包的、像做飯的、像農民……師:同學們想象力真豐富!今天老師是農場里的女主人,要請二(4)班的小朋友到我家做客呢!(出示課件,農場圖片,同時播放孩子們學過的歌曲《唐老伯有個小農場》)二、觀察圖片,提出問題1、觀察與思考師:孩子們,今天我家的農場里有一場非常有趣的聚會,小動物們知道你們要來,都忙得熱火朝天的呢!(出示主題圖,請學生根據這幅圖片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師:多熱鬧的場面,多歡快的氣氛啊!你們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做什么?生:(開心地)小動物們正在為歡迎我們的到來準備食物呢!師:那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仔細觀察思考)2、小組交流師:把想提出的問題,輪流在小組里說一說。3、集中反饋師:誰來把自已的數學問題告訴大家,并說說是怎么樣列式的?生1:小鳥有幾只? 3×3=9(只)生2:松果有多少個? 3×6=18(個)生3:三只小兔有多少個胡蘿卜? 3×4=12(個)……(學生可能出現加、減兩種方法,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并回憶乘法各部分的名稱。)質疑:算式3×4=12(個)中,3是從哪里來的?4表示什么?12呢?……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演,其他同學評價。三、鞏固深化,拓展延伸師:小動物們不僅給你們準備了許多食物,還要為你們表演節目呢!小主持人上場!(課件出示:一只可愛的小牛)1、連一連小牛:第一個節目是,小老鼠合唱,小雞伴舞請小朋友們幫忙找我們的朋友吧:6個3 3個6 3×6 6×3 6+6+6 3+3+3+3+3+3 3+6讓學生將圖片中的小老鼠、小雞分別與上述算式連線。2、說一說小牛:現在是水果時間吃水果以前,請小朋友們分別把每種水果表示幾個幾說出來: 生: 表示3個2 生: 表示4個3生: 表示5個53、考考你:小牛:現在是考考你的環節了,請同學們根據我們給出的圖片列出算式: 生: 3×4=12 (個) 4×3=12 (個) 生: 3×6=18(個) 6×3=18(個) 師:上面的圖片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匯報:把題目上的圖形變成上面的樣子,就能改寫成乘法算式了: 3×2=6(個)或 2×3=6(個)4、互贈禮物小牛:小朋友們,小動物們給你們送來了精美的禮物,你們看看,它們是怎么樣擺放的: 3×4師: 孩子們,小動物們這么熱情,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回贈一點禮物給它們呢?生;(期待地)是!師;動物們有個小小的要求,希望你們送給他們的禮物也可以像它們擺放的這樣,還特意出了幾道數學題給你們呢!3×5 2×4 4×6 5×5你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已喜歡的算式用自已喜歡的圖形表示出來送給可愛的動物們!(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講評學生作品)四、聚會結束,課堂小結師:孩子們,今天你們參加我家農場里的動物聚會玩得開心嗎?通過在農場里的節目,你學習到了什么?你還想了解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課后反思:本節課通過到農場里參加小動物的聚會這一童話式的活動為主線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由于從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為切入點,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年齡的特點及心理需求,因此從課堂一開始孩子們就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每一個環節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進來,通過自已的觀察、分析、思考,最后輕松自然地獲取了知識,同時還在各種形式的節目中運用自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新課標“玩中學”帶來的無限快樂。當然,本節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學生的觀察不夠仔細,而且教師在問問題時,說得不夠具體,孩子們表達自已的觀點時有困難;尤其是在送禮物的那個環節中,許多孩子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導致后面的課堂紀律有點混亂,看來對于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還有待加強。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8~p9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培養數學問題的意識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2.會應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體驗、比較和區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課(第8頁至第9頁),結合“動物聚會”的童話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并解決生活中乘法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應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大森林里住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這一天,它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聚會,小動物們帶來許多好吃的。同時它們還想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小朋友們愿意參加嗎?(課題)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師: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圖上有幾只小鳥前來參加聚會?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圖上有9只小鳥。我是用加法計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計算的,3×3=9(只)。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有3根樹枝,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也就是求3個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
師:猴子一共端來多少個桃子?
6+6+6=18(個) 6×3=18(個)
生:圖上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生:一共有12個胡蘿卜,15個松果。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看了一幅圖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而且解決了。誰能說說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是什么?
師: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三、鞏固應用。
1.連一連。(理解6個3和3個6所表示意義的不同,干擾信息:6+3,強調3個6和6個3)
注意:弄清題意,再連線。
2.說一說。
結合不同的情境,解釋同一個算式2×3的意義。(2個3和3個2的意義,在不同情境中表示的意義不同。)
3.擺一擺。(一個算是可表示兩種意義。)
教師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讓學生說一說它表示幾個幾。
3×2表示2個3或 3個2。
(○○○ ○○○)(○○ ○○ ○○)
4.每樣東西各買多少個:(提出問題——列式——含義)
生: 16個胡蘿卜,因為4+4+4+4=16或4×4=16(個)。
生: 12根香蕉,因為5+7=12(個)。
作業:p9實踐活動: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板書設計:
動物聚會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教學反思:
1.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出發,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素材,有意識地讓學生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深深地體驗到學好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學生還通過擺一擺、畫一畫等動手活動積累直接經驗,并在操作中思考,在動手中創新,在活動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
案例點評:
1.呈現“動物聚會”的主題情境后,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認真觀察、選擇信息、提出并能完整地描述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出數學問題是解決數學問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問題有自己的結構,它是由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兩個部分組成的,如“圖上有3根樹枝,每根樹枝上都停著3只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來參加聚會”才是對“動物聚會”情境中隱含的一個數學問題的完整描述。本節課教師與學生在提出數學問題時,都忽視了描述數學問題的重要部分――已知條件。也許他們以為在描述情境問題時,已知條件可以省略,因為它在圖中是明擺著的。其實,提出數學問題的本質就是建立具體情境中一些已知數學信息與一個未知(可知)數學信息之間的對應關系,描述數學問題是揭示這個關系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數學問題意識的重要過程。
2.本節課在解決問題的教學環節中,還帶有“集體作業”的傾向,即一個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后,老師就問“誰能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一個學生站起來接受挑戰,另一個學生站起來補充,他們順利地把問題解決了,就以為全班同學都會了。蘇霍姆林斯基尖銳地提出,這種“集體作業”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課堂教學表面順利的假象,其實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并沒有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比較好的做法是,對學生相繼提出的每一個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都讓其他學生接受挑戰,在草稿本上各自嘗試列式解答;最后再組織小組討論、交流、反饋、訂正。
3.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新課程的一個亮點,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學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個實踐活動如果提前布置,讓學生課前做些小調查,寫成一篇數學日記,再到課堂上進行匯報交流,可能學生受益的面會更大些,體會將更深刻些。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表示的意義,從情境圖中提出有關乘法的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進行計算,從而進一步地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2. 在具體的情境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所表示的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算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表示的意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 創設情景:在美麗的地球上,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與我們朝夕相處。瞧!它們來了!(多媒體演示:各種小動物慢慢走來。)
2. 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講一講關于它,你在畫面上看到些什么。
3. 獨立思考:提出關于數學方面的問題。(教師個別輔導)
組內交流。
在組內交流自己的問題,并請人或自己解決,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全班交流:將你們組里的問題告訴大家,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乘法問題上。
教師板書個別問題,并以學生的姓名命名,激發興趣。
4. 討論:小兔子一共有幾個蘿卜?
學生可能出現加、乘兩種方法,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并回憶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質疑:算式3×4=12(根)中,3是從哪里來的?4表示什么?12呢?
5.“連一連”
(1)由學生獨立完成,有問題的可與同桌或老師商量。
(2)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生1:“6+3”沒有吃到水果。
生2:桃子表示3個6,松果表示6個3,但都可以與3×6,6×3連起來。
生3:桃子和松果同樣多。
活動二
1.“說一說”:學生以看圖講故事的方式理解圖意,再試說算式。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生1:四幅圖都可以用2×3或3×2來表示。
生2:有的表示2個3,有的表示3個2,還有的既表示3個2,又表示2個3。
師:對!它們都可以用2×3來表示。
2.“擺一擺,說一說”: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物,再出示算式。
(1)討論:3×2表示幾個幾?動手擺出兩種擺法。
(2)由“小老師”出題,其他同學動手擺一擺,并與同伴說一說。
3.“接力賽”
(1)出示“練一練”第一題的兩個畫面。
(2)小組接力完成:一個說圖意,一個列算式。
一個說還可以怎樣寫,一個評價是否可以得到“智多星”。
活動三
1. 出示超市中商品亂放的場面,提問:這樣的地方你們喜歡嗎?該怎么辦?
2. 學生口述,多媒體演示。
3. 以小組為單位,幫售貨員阿姨清點貨物。
4. 交流評價:老師這里有一張貨物清單,看一看,你們點的對嗎?
活動四
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與同伴說一說。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情說起,如:
每件衣服用5個扣子,4件衣服用幾個扣子?
學生每提出一個問題就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此題可以在同桌之間進行,互相提問題并檢驗對方的計算結果。
課堂小結:
這節課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給這節課起名字。
板書設計:
動物聚會
一共有多少個胡蘿卜? 3×4=12(個) 或 4×3=12(個)
一共拿了多少個松果? 3×6=18(個) 或 6×3=18(個)
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3×6=18(個) 或 6×3=18(個)
一共有幾只小鳥? 3×3=9(只)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動物聚會》教學設計 篇17
《動物聚會》教學反思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1、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于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于“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里,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我的反思有如下:
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于后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后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后,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只小鳥?”板書,然后再引導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里,學生能說出乘法算式并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并突破了。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動物聚會》教學反思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1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于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于“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里,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我的反思有如下幾點:
首先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于后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后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后,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只小鳥?”板書,然后再引導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里,學生能說出乘法算式并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并突破了。在解決完問題后,我再把學生的問題用幻燈片展示了出來,讓學生自己選一道自己想解決的問題,解決完后和同桌說自己的想法。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但是,本節課堂活動中,我還有很多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在表揚學生方面,我的激勵性語言不夠;在學生選題目做練習時,題目的形式不要用幻燈片演示,而以紙條的形式貼在黑板上給學生看,這樣在時間上就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來做后面的練習。另外,我覺得整課的畫面出示不要全部一起出現,以片斷的畫面出示可能更好。這就有利于學生更加好地集中注意力去解決相對應的問題。在學生做完練習后,我沒有把學生的作業展示,而是一個個去問學生,讓學生來回答,最后才把學生的算式板書。我想,在以后的課堂中,做練習時可以不用這樣學生來回答,可以讓學生回答1道或2道題,其它的題目就可以把學生的作業在平臺上展示出來,這樣不但能把學生的興趣保持下去并可以節約時間去做后面的練習。最后,學生的練習不夠。課堂中學生只做了書本第8頁的連一連,而從學生的練習來看,有部分差生并不能全部做對,這主要是看圖理解“幾個幾”的理解不深,在下一節課里還要繼續加強這方面的認識理解。
以上便是我對〈〈動物聚會〉〉一課的反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地把這些自己不足的需要改進的地方改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