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精選14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的奇妙。
3.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并簡要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4.體會寓意,培養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了解寓言的特點。2.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難點:體會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給加點的字注音、解釋劃線的詞語。
嬉戲風韻厄運泯滅
險象迭生稟告心曠神怡
審美:得失之患:
二、理解探究
1.學習《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與得到月亮后賞月時心態有什么不同?注意找關鍵詞
2.《白兔和月亮》這則寓言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3.學習《落難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難前性格怎樣?王子落難后性格怎樣?從那句話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為什么會發生上述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4.《白兔和月亮》、《落難的王子》這兩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三、合作釋疑
1.比較閱讀《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的王子》探討寫法。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
2.深入研讀課文《白兔和月亮》,從課文中摘錄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
3.讀《落難的王子》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四、課內精讀
閱讀《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問題:
(1)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各一個。
比喻:
擬人:
(2)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與第一段的哪些語句相照應?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為什么會有得失之患?
(4)為什么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閱讀《塞翁失馬》讀過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譯譯文:
靠近邊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兇掌握術數的人。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于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略
二、理解探究
1.“無憂無慮”“心曠神怡”“各具風韻”“閑適”“牢牢盯著”“緊張不安”“心痛如割”“險象迭生”“得失之患”
2.這則寓言有兩處轉折。諸神宣布月亮歸屬于白兔,是一個轉折。此前,白兔是心曠神怡地賞月;此后,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請求諸神撤銷決定,是又一個轉折。前一個轉折,前后構成鮮明的對比;后一個轉折,給人留下一個啟迪。
白兔從她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主動放棄了對月亮的所有權。
3.學習《落難的王子》思考:
脆弱堅強起來
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擁有與自己能力不相稱的巨大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落難的王子》的寓意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三、合作釋疑
1.(1)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3)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4)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2.如:用詞精當的語句“有一只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著一個念頭”。對稱的語句“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他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3.讀《落難的王子》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1)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請問文中是怎樣極寫他的脆弱的?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個極端脆弱的人:“每當左右向他稟告天災人禍的消息,他就流著眼淚嘆息道:‘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通過王子對別人災難的嘆息極寫他的脆弱。
(2)落難王子的厄運,如國破家亡、又當奴隸,又成殘廢,行乞度日極為兇險,作者意在用落難王子之口,說出厄運使人堅強的道理。
(3)寓言構思奇妙,用第一人稱,“我”是落難王子的同時代人,親眼見過王子,還有一段對話,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親身見聞,增強故事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復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重復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尋味。厄運一旦落到自己頭上怎么辦?有王子的經歷在前,這樣的故事又好像是在不斷重復,對人很有啟發。
四、課內精讀
閱讀《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問題:
(1)略
(2)明確: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3)明確:用原句回答,見課文第四段。
(4)明確:因為白兔擁有青草,天空擁有月亮都不是非分之財,而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會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這樣才能表現寓意。
五、拓展延伸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要坦然面對生活。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①理解寓言的含義。
②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③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教學重點
①理解寓言含義。
②學習精美的表達。
○課前準備
①查字典、詞典,掃除字詞障礙。
②預習課文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白兔和月亮》:
①介紹寓言。②解讀寓意。
③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把握人生態度。
○教學設計
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出示課題。
介紹寓言
朗讀
疏通文意,感受語言。
整體感知
①感知內容
a.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目的:掌握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
b.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為什么會患得患失?
設計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設計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問題難度不大,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略加點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語言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并讓學生試著仿寫。
問題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
把握結構。
②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么?
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么含義?
寓言的諷刺意義。
辯證思維
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②預習《落難的王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落難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②與《白兔與月亮》L匕較閱讀。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給大家講過,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生活中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打交道。對此,我們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它可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警示。
朗讀、默讀課文
仔細推敲課文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認真揣摩故事情節與中心的關系。
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的表現上發人深省,而且在情節的編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組織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由于學生閱歷有限,有些問題沒有直接體驗,教師要很好地引導,還是應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實例,加以印證為好。
討論題:
①這篇寓言說了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熟練地復述課文。
②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可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
③“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問題研究
對課文的內容整體把握之后,學生的認識可能還是粗淺的。教師應再引導學生對重要情節和關鍵詞句進行深入研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
①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揭示中心。
[提示]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②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置這樣的極端情節的典型意義。
③“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④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⑤只有落難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比較閱讀
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①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
②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還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據情況處理。
體驗與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③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剩余部分。
②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點評
本教學案,突出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具體表現為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是當前貫徹語文課程標準,落實最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設計上,本教學案依據教材特點,采用對比閱讀教學的方法,形式新穎別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突出了教學重點。既培養了學生的思辨能力,也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啟示,促使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思考題的設置,具有啟發性與可操作性,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發現問題的探究精神,培養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潛能。從教學流程上看,學生互動性強,參與面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訓練。在思維訓練方面,涉及到辯證思維、逆向思維和多角度思維,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獨特體驗與獨特感受。另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文體知識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周國平先生的人生寓言中所選的兩則寓言故事都是以人生為主題,只是更側重于理想和信念,理性的成分更多,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寓言,進一步感悟人生。白兔和月亮敘述的是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很喜歡賞月,但她擁有月亮以后反而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中寫一個極端脆弱的王子,卻經歷了極端的厄運,但在厄運面前,脆弱的王子卻變的很堅強。故事短小生動,很適合七年級學生學習。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很強,對寓言故事很渴望,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寓言,在輕松氛圍中走進寓言,并主動創作寓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寓言的特點。
2.了解課文寓意。
3.理解兩則寓言給我們的啟示。
過程與方法:
運用討論辯論的方法;點撥法,啟法感悟;賞讀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正確把握人生態度,體會無私的快樂,提倡美感的性質,培養正確的審價美值觀。
教學重難點:
1.對寓言的恰當理解。
2.理解兩篇文章的深刻內涵,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英國哲人培根說過“幸運并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一只先前心曠神怡地賞月的白兔,一旦擁有了月亮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極為脆弱的王子,遭遇兇險的厄運卻能勇敢地承受不被*。周國平的《人生寓言》將為我們闡解如何去應對幸運和厄運。下面我們先學習第一篇白兔
和月亮。
二、資料助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三、解讀白兔和月亮
1、生朗讀《白兔與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復述故事情節。本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有一只白兔是賞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于是諸神就宣布月亮歸屬于她。可從此以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請求諸神撤消了那個慷慨的決定。)請學生來點評。
2、文章情節上出現哪兩次轉折?
諸神向白兔宣布了一個慷慨的決定,月亮歸屬于兔子;兔子去拜見諸神,請求他撤銷這個慷慨的決定。用圖表來簡化一下這個情節(展示課件)。首先是賞月,仿照我的格式,情節怎樣發展呢?
賞月--得月--棄月
3、在得月前后白兔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找出關鍵句子和關鍵詞語。請學生朗讀。
賞月--心曠神怡得月--患得患失
4.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說“必然”顯絕對化,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從歷看,從實際情況看,應該說是很容易,乃至極容易產生得失之患。說的是白兔,而不是別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類的,得失之患更容易產生。有無得失之患,關鍵是有沒有能力保衛財富,不怕別人搶去偷去,就沒有得失之患。
5、白兔悟到了什么,最終要求諸神撤銷這個慷慨的決定?
擁有巨大的財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對月亮的所有權。
6、“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于去拜見諸神,請示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寓言中這樣提到人類,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的意思說人類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可見,這話對人類有諷刺意味。
7.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
月色皎潔時,白兔--無憂無慮的嬉戲,心曠神怡的賞月。
烏云蔽月時,白兔--緊張不安,唯恐寶藏丟失。
滿月缺損時,白兔--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并讓學生試著仿寫。
8.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三.學生自己研讀《落難的王子》
同學們,在白兔和月亮這篇寓言中我們了解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正確把握好人生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國有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注定要與困難同行的,甚至要與挫折和災難打交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我相信同學們會有一種別樣的收獲。
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交流討論落難的王子這則寓言中又蘊涵著怎樣的人生哲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
①這篇寓言說了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熟練地復述課文。
②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③“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
①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揭示中心。
[提示]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④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小組討論后教師明確;上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四.《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的王子》比較閱讀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①在題主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②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五作業體驗與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③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六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①成“研討與練習”剩余部分。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的奇妙。
3.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并簡要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4.體會寓意,培養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了解寓言的特點。2.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難點:體會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給加點的字注音、解釋劃線的詞語。
嬉戲風韻厄運泯滅
險象迭生稟告心曠神怡
審美:得失之患:
二、理解探究
1.學習《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與得到月亮后賞月時心態有什么不同?注意找關鍵詞
2.《白兔和月亮》這則寓言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3.學習《落難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難前性格怎樣?王子落難后性格怎樣?從那句話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為什么會發生上述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4.《白兔和月亮》、《落難的王子》這兩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三、合作釋疑
1.比較閱讀《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的王子》探討寫法。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
2.深入研讀課文《白兔和月亮》,從課文中摘錄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
3.讀《落難的王子》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四、課內精讀
閱讀《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問題:
(1)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各一個。
比喻:
擬人:
(2)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與第一段的哪些語句相照應?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為什么會有得失之患?
(4)為什么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閱讀《塞翁失馬》讀過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譯譯文:
靠近邊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兇掌握術數的人。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于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略
二、理解探究
1.“無憂無慮”“心曠神怡”“各具風韻”“閑適”“牢牢盯著”“緊張不安”“心痛如割”“險象迭生”“得失之患”
2.這則寓言有兩處轉折。諸神宣布月亮歸屬于白兔,是一個轉折。此前,白兔是心曠神怡地賞月;此后,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請求諸神撤銷決定,是又一個轉折。前一個轉折,前后構成鮮明的對比;后一個轉折,給人留下一個啟迪。
白兔從她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主動放棄了對月亮的所有權。
3.學習《落難的王子》思考:
脆弱堅強起來
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擁有與自己能力不相稱的巨大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落難的王子》的寓意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三、合作釋疑
1.(1)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3)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4)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2.如:用詞精當的語句“有一只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著一個念頭”。對稱的語句“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他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3.讀《落難的王子》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1)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請問文中是怎樣極寫他的脆弱的?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個極端脆弱的人:“每當左右向他稟告天災人禍的消息,他就流著眼淚嘆息道:‘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通過王子對別人災難的嘆息極寫他的脆弱。
(2)落難王子的厄運,如國破家亡、又當奴隸,又成殘廢,行乞度日極為兇險,作者意在用落難王子之口,說出厄運使人堅強的道理。
(3)寓言構思奇妙,用第一人稱,“我”是落難王子的同時代人,親眼見過王子,還有一段對話,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親身見聞,增強故事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復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重復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尋味。厄運一旦落到自己頭上怎么辦?有王子的經歷在前,這樣的故事又好像是在不斷重復,對人很有啟發。
四、課內精讀
閱讀《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問題:
(1)略
(2)明確: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3)明確:用原句回答,見課文第四段。
(4)明確:因為白兔擁有青草,天空擁有月亮都不是非分之財,而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會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這樣才能表現寓意。
五、拓展延伸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要坦然面對生活。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5
一、設疑導入 ,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1、 師:英國作家蕭伯納有句名言“人生中有兩大不幸,一是沒有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二是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不知大家是否贊同?
生1:我不贊同。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感到不幸情有可緣,但得到了心愛的東西應慶幸才對呀。
生2:我也不贊同。這兩句話似乎自相矛盾。
2、師:我和大家也有一樣的疑問。看來,蕭伯納這句名言真有問題。今天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克思考人生的兩大難題:如何對待幸與不幸。下面請大家隨著著名哲學家周國平走進《人生寓言》。
(點評:運用留白藝術,由蕭伯納的名言導入 ,新、巧,可謂一箭三雕:一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三是這句名言如一線貫穿,隨著探究的深入,不斷翻出新意。)
二、調動積累,讓學生了解寓言的特點
1、 師:說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生2:狐假虎威、東施效顰。
師: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來平時積累很重要。大家喜歡這些寓言故事嗎?
(點評:內引以往的學習經驗,首次強調課外積累,走近寓言。)
2、 生3:喜歡。因為寓言讀起來既有趣又發人深思。
生4:寓言,它總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上的啟示。
師:那么從“東施效顰”這個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呢?
生5: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地模仿別人。
3、師:作家嚴文井曾將寓言比作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現在再讀“東施效顰”這個故事,除了這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寓意外,換個角度看,你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生6: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師:瞧,這就是魔袋,我們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東西。一個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讀,就可以讀出許多理趣,讀出許多智慧。下面請欣賞第一個魔袋《白兔與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東西來呢?
(點評:歸納寓言的特點,為下面多角度解讀寓意作好鋪墊,走進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
1、 生速讀《白兔與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復述故事情節。
師:本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生1:有一只白兔是賞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于是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歸屬于她。可從此以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請求諸神之王撤消了那個慷慨的決定。
2、師:剛才這位同學的復述你認為最大的優點是什么?
生2:復述語言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語句,而且忠實于原文。
(點評:通過速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評價滲透復述方法指導。)
3、師::你不僅很善于聽,而且也總結出了復述的方法。從這位同學的復述中我注意到了兩個關鍵詞“心曠神怡”“患得患失”,為什么月亮在歸屬于白兔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會“一掃而光”?請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關鍵語句。
生3:“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師:這句話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生4:運用對偶,句式很對稱,語言也很精練、用了很多成語,富有文采。
生5:還運用了對比,刻畫出了白兔面對月的陰晴圓缺患得患失的心態。
(點評:抓住關鍵語句,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揣摩語句深長的意味。)
5、師:著名詞人蘇軾有句詞與白兔的這一心態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人有悲歡離和,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點評:二次強調課外積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讀。)
6、師:看來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從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要能夠發現和欣賞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態度。
生8:美好的事物應該大家共分享。
生9:擁有非分之財就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的自主體驗與理解。)
7、師: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生10:我認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因為白兔一則沒有能力去保衛財富,生怕別人搶去偷去;二則有了私欲之心便不會真正擁有。所以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實力、有沒有私欲。 (同學們熱烈鼓掌)
生11:我不贊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就不會產生得失之患。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于你是否擁有平常心。(生點頭,長時間鼓掌)
(點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形成爭辯,第一次進行多角度地解讀。)
8、師:剛才同學們思想兩相砥礪,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閱讀本身就是你與作者的對話、你與同學間的對話、你與老師的對話。我在讀這則寓言時,我想到要“戒貪”,由此我還聯想到放棄也是一種美。如果某種擁有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反而徒增煩惱就不如沒有。而這也正可謂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可以從寓言中讀出很多理趣來,而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讀了《白兔與月亮》,我們在回頭看一看蕭伯納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見解?
(點評:師生同讀同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鼓勵學生質疑探究,重新解讀寓意。)
生12:我現在能理解“得到了心愛的東西”有時不一定就是好事。不過,現在我對前半句話又發生了疑問:“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就一定不幸嗎?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那么請大家帶著這一新的問題用讀第一則寓言的方法來自讀《苦難的王子》。
(點評:第二次多角度解讀,翻出了新意,同時又生發出新的問題。自然導入 第二則寓言。)
9、(生自讀《苦難的王子》)
師:下面請以四人學習小組交流你的讀書收獲。推薦一位中心發言人作好記錄。
生13:這個寓言講述的是一個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來能夠頑強面對厄運的故事。從這一故事中我們悟出了兩個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切不可懷僥幸心理認為苦難只會落在別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難,就要勇敢面對。
生14:我們這一組進行了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中我們感受到了“厄運能使脆弱的人邊得將堅強起來”。
(點評:由“學會”走向“會學”。)
10、師:正所謂“保薦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還有句歌詞也是鼓勵處于逆境中的人們要充滿希望,你會唱嗎?
生15: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師:這樣的才是真心英雄。你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談一談嗎?
生16:貝多芬耳聾后仍“扼住命運的喉嚨”從而創作出了不朽的音樂。
生17:司馬遷倍受宮刑仍堅持不懈地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生18:美國作家海倫 凱勒曾是一個盲人,但她以頑強的意志給她的創作帶來里了光明,給千千萬萬讀者的心靈帶來了光明。
(點評:外聯生活,三次強調課外積累。)
11、師:大家所舉事例很有說服力。真可惜,我現在不是處于逆境,所以我成不了名人。說到此,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生19:我又有了新的問題:是不是落難之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到厄運的人又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師:你說出了我的困惑。誰幫我解答?
生20:落難之后不一定能戰勝脆弱,也有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的。要培養堅韌的意志,我們必須自覺地尋找艱苦,在艱苦的條件下磨練自己的意志。比如長跑,并非厄運,但需堅韌的意志,是可鍛煉人的。還有遇到了難題,要靜下心來攻克學習上的堡壘,又何嘗不需要堅韌的意志?
(點評:學生自己質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讀。)
師:體會深刻。通過大家的討論,現在再看蕭伯納的那句名言“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21:“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也未必是一種不幸。
(點評:溫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讀,又翻新意。)
12、師: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對人聲中的幸與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定會正確對待。請你說一條關于“得與失”的名言俗語以自勉。
生22: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生24: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人間訓》
生25:交好運時要謹慎,遭厄運時要忍耐。-----《英國諺語》
生26:幸運并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 -------培根《論厄運》
(點評:四次強調課外積累,交流名言,勉勵自己。)
13、師:是啊,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如果單從占有的角度看,“沒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以創造、審美的角度來看這“未得”與“已得”,是否別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請你將蕭伯納的這句名言進行改寫,然后送給你的朋友。
生27:人生有兩大幸福: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追求、去創造;而是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點評:第五次多角度解讀,創造性閱讀。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然得以體現。)
四、運用留白,激發學生課外樂于探究
師:寓言的確像個魔袋,我們今天從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還要大得多的東西。寓言又像一座橋梁,帶領我們渡到彼岸;寓言還像一把鑰匙,引著你走進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還有哪些東西,請大家課后去閱讀周國平的另三則充滿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孿生兄弟》、《執迷者悟》、《抉擇》吧。
(點評:運用“留白”作為結尾,使整堂課顯得余味無窮,更廣闊的閱讀和創造的空間留給了課外。)
【教學反思】
1、解讀寓意是寓言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精神活動。解讀過程中首先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原文,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內容要點;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讀出自己的見解,與文本對話,理解文章豐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記我們自己可能就是一個本體,從寓言中我們可以讀出許多的“自我”來,因為“寓言說的就是你呀。”而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不應局限于教參上提供的一種寓意。寓言本身蘊涵內容的豐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在解讀中就會以喻體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開去,不斷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新的創造。
3、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之中,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就要避免空洞的說教。在解讀寓意的過程中自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兩則寓言連串起來進行教學,因為兩則寓言本身就是根據辨證邏輯而成的,不宜分篇教學。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6
從這一期起,本刊(《中學語文》)將新辟《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專欄,以反映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這是本欄目所要探討的全新話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到目前階段,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層面,空喊“新”的華幸;理念與教學實踐的結合,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最佳創新生成點。比如,教學內容的最“新”整合、教學目標 的最“新”生成、教學過程 的最“新”優化、教學評價的最“新”呈現,等等。總之,是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學在常態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學案例。以教學案例來詮釋“新”的理念、新的教學實踐,恐怕最能與一線的教師貼近。這是一種走進新課程的新的策略。教師通過自我的教學設計、自身的教學實踐、自己的教學反思,達成與新的教學理念的融合。“應該怎樣教、不應該怎樣教、還應該怎樣教”,每一個人都應有這樣的思考。本欄目就是提供這樣思考的平臺。
《人生寓言》的執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輕的教師。這里的教學案例,是否真正張揚了教學的個性,還請讀者評議;同時,也歡迎實驗新課程的教師,參與到我們的欄目中采,交往互動,以達成對新課程理念的共識。
執教:常紅艷
一、設疑導入 ,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
師 英國作家肖伯納有句名言“人生中有兩大不幸,一是沒有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二是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不知大家是否贊同?
生1 我不贊同。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愛的東西應慶幸才對呀。
生2 我也不贊同。這兩句話似乎自相矛盾。
師 我和大家也有一樣的疑問。看來,肖伯納這句名言真有問題?今天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思考人生的兩大難題:如何對待幸與不幸。下面請大家隨著著名哲學家周國平走進他的《人生寓言》。
(點評:運用留白藝術,由肖伯納的名言導入 ,新、巧,可謂一石三鳥:一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三是這句名言如一線貫穿,隨著探究的深入,不斷翻出新意。)
二、調動積累,讓學生了解寓言的特點
師 說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 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生2 狐假虎威、丑女效顰。
師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來平時積累很重要。大家喜歡這些寓言故事嗎?
(點評:內引以往的學習經驗,首次強調課外積累,走近寓言。)
生3 喜歡。因為寓言讀起來既有趣又發人深思。
生4 寓言,它總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上的啟示。
師 那么從“丑女效顰”這個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呢?
、生5 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地模仿別人。
師 作家嚴文井將寓言比作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現在再讀“丑女效顰”這個故事,除了這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寓意外,換個角度看,你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生6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師 瞧,這就是魔袋,我們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東西。一個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讀,就可以讀出許多理趣,讀出許多智慧。下面請欣賞第一個魔袋《白兔與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東西來呢?
(點評:歸納寓言的特點,為下面多角度解讀寓言作好鋪墊,走進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
(生速讀《白兔與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復述故事情節。)
師 本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的故事呢?
生1 有,一只白兔是賞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于是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歸屬于她。可從此以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了那
個慷慨的決定。
師 剛才這位同學的復述你認為最大的優點是什么?
生2 復述語言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語句,而且忠實于原文。
(點評:通過速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評價滲透復述方法指導。)
師 你不僅很善于聽,而且也總結出了復述的方法。從這位同學的復述中我注意到了兩個關鍵詞“心曠神怡”“患得患失”,為什么月亮在歸屬于白兔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會“一掃而光”y請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關鍵語句。
生3 “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師 這句話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生4 運用對偶,句式很對稱,語言也很精練,還用了成語,富有文采。
生5 還運用了對比,刻畫出了白兔面對月亮的陰晴圓缺患得患失的心態。
(點評:抓住關鍵語句,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揣摩語句深長的意味。)
師 著名詞人蘇軾有句詞與白兔的這一心態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點評:二次強調課外積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讀。)
師 看來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從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 要能夠發現和欣賞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態度。
生8 美好的事物應該大家共同分享。
生9 擁有非分之財就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的自主體驗與理解。)
師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生10 我認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因為白兔一則沒有能力去保衛財富,生怕別人搶去偷去;二則有了私欲之心便不會真正擁有。所以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實力,有沒有私欲。(同學們熱烈鼓掌)
生11 我不贊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就不會產生得失之患。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于你是否擁有平常心。(生點頭,長時間鼓掌)
(點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形成爭辯,第一次進行多角度地解讀。)
師 剛才同學們思想兩相砥礪,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閱讀本身就是你與作者的對話,你與同學間的對話,你與老師的對話。在讀這則寓言時,我想到了“戒貪”,由此我還聯想到放棄也是一種美。如果某種擁有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反而徒增煩惱就不如沒有。而這也正可謂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可以從寓言中讀出很多理趣來,而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讀了《白兔與月亮》,我們再回頭看一看肖伯納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見解?
(點評:師生同讀同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鼓勵學生質疑探究,重新解讀寓意。)
生12 我現在能理解“得到了心愛的東西”有時不一定就是好事。不過,現在我對前半句話又發生了疑問:“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就一定不幸嗎?
師 這個問題問得好。那么請大家帶著這一新的問題用讀第一則寓言的方法來自讀《苦難的王子》。
(點評:第二次多角度解讀,翻出了新意,同時又生發出新的問題。自然導入 第二則寓言。)
(生自讀《苦難的王子》)
師 下面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交流各自的讀書收獲。推薦一位中心發言人做好記錄。
生13 這個寓言講述的是一個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來能夠頑強面對厄運的故事。從這一故事中我們悟出了兩個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切不可懷僥幸心理認為苦難只會落在別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難,就要勇敢面對。
生14 我們這一組進行了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中我們感覺到了“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點評:由“學會”走向“會學”。)
師 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還有句歌詞也是鼓勵處于逆境中的人們要充滿希望,你會唱嗎?
生15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
便便成功。”
師 這樣的才是真英雄。你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談一談嗎?
生16 貝多芬耳聾后仍“扼住命運的喉嚨”從而創作出了不朽的音樂。
生17 司馬遷遭受宮刑摧殘仍堅持不懈地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生18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盲人;但她以頑強的意志給她的創作帶來光明,給千千萬萬讀者的心靈帶來了光明。
(點評:外聯生活,三次強調課外積累。)
師 大家所舉事例很有說服力。真可惜,我現在不是處于逆境,所以我成不了名人。說到此,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生19 我又有了新的問題:是不是落難之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厄運的人又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師 你說出了我的困惑。誰幫我解答?
生20 落難之后不一定能戰勝脆弱,也有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的。要培養堅韌的意志,我們必須自覺地尋找艱苦,在艱苦的條件下磨煉自己的意志。比如長跑,并非厄運,但需堅韌的意志,是可鍛煉人的。還有遇到了難題,要靜下心來攻克學習上的堡壘,又何嘗不需要堅韌的意志?
(點評:學生自己質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讀。)
師 體會深刻。通過大家的討論,現在再看肖伯納的那句名言“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21 “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也未必是一種不幸。
(點評:溫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讀,又翻新意。)
師 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幸與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會正確對待。請你說一條關于“得與失”的名言熟語以自勉。
生22 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生24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生25 交好運時要謹慎,遭厄運時要忍耐。——《英國諺語》
生26 幸運并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論厄運》
(點評:四次強調課外積累,交流名言,相互勉勵。)
師 是啊,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如果單從占有的角度看,“沒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以創造、審美的角度來看這“未得”、“已得”,是否別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請你將肖伯納的這句名言進行改寫,然后送給你的朋友。
生27 人生有兩大幸福: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追求、去創造;二是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點評:第五次多角度解讀,創造性閱讀。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然得以體現。)
四、運用留白,激發學生課外樂于探究
師 寓言的確像個魔袋,我們今天從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袋子還要大得多的東西。寓言又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還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迪智慧,讓思想活躍。如果你想知道魔袋里還有哪些神奇的東西,想感受這座橋梁是何等的奇特,想知道那把鑰匙是怎樣的巧妙,那么請大家課后去閱讀周國平的另三則充滿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孿生兄弟》、《執迷者悟》和《抉擇》吧,去讀更多的寓言故事吧。
(點評:運用“留白”作為結尾,使整堂課顯得余味無窮,將更廣闊的閱讀和創造的空間留給了課外。)
與教者的對話
史 在諸多的來稿中,我讀到了、或者說發現了你的教學案例,有清風迎面撲來的感覺。我以為,讀周國平先生的《人生寓言》,是一種享受;而你的教學案例,也一樣地給我帶來愉悅。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樣理解寓言教學的。
常 傳統教學中人們對寓意的理解比較單純,一般都局限于原作的寓意或局限于教材與參考資料所提示的寓意,認為寓言僅僅是一種比喻形態,一個故
事僅僅提供一種道德教育。過去教寓言往往偏重于道德教育與知識傳授,而忽視思維素質的開發。這種局限于單純寓意的寓言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史 我很欣賞你領悟寓言寓意的看法,十分獨到,很有價值,這是解讀寓言(當然也是解讀文本)的一個全新的視點。對傳統教學規范和統一的教學模式也是新的挑戰。那么,你是如何引導學生進入到多角度的解讀寓意的環節中去的呢?
常 談兩點:
1.解讀寓意是寓言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精神活動。解讀過程首先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原文,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內容要點;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讀出自己的見解,與文本對話,理解文章豐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記我們自己就是閱讀本體,從寓意中我們可以讀出許多的“自我”,因為“寓言說的就是你呀”,而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不應局限于某一種解讀。寓言內蘊的豐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在解讀中以喻體為中心,思維就會向四面八方輻射開去,不斷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新的創造。
史 探究式的教學,是你教學的主導理念,但同時,你的課又有真正的語文味兒。你導入 課題的第一句話就打動了我,不同凡響。我贊成點評者“一石三鳥”的評價。以肖伯納的名言貫穿教學始終,潛移默化地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于教學的整個實施過程,你肯定有周密的教學設計和思考,就此談談你教學的構想好嗎?
常 在教《人生寓言》時,首先,我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與見解,改變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填鴨式局面,真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其次,注重多角度、多層次地解讀寓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原作的惟一寓意和教參上的標準答案。這點在課標中也有明確要求:“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第三,寓言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它往往是由一個故事引出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所以寓言對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的“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有別于傳統的空洞說教式,其目標的實現是自然地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 之中。另外,寓言的寓體是生動簡明的故事,正好適合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而寓言豐富的寓意也正好引導孩子開始思考人生。
史 謝謝!歡迎繼續為本欄目寫稿。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7
(建議安排1課時)
[學法導引]
本文是周國平寫的兩則現代寓言。它通過兩個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故事,告訴我們:擁有是一件好事,但擁有也可能將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遭厄運是件壞事,卻也可以鍛煉人的意志。
學習本文,首先要理清故事的情節,理解課文的內容,進而了解寓言所蘊含的寓意。《白兔和月亮》中的白兔在不占有月亮的日子里,她能無憂無慮地嬉戲,心曠神怡地賞月;在擁有月亮的日子里,她緊張不安,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生性多愁善感,可是當他失去了父母的呵護,失去了尊貴的王位,流落異鄉靠行乞度時卻得到了要頑強的挑戰命運的人生感悟。兩則寓言啟示我們:不配擁有而擁有,便會生出無窮的憂患;而厄運則會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此外,要能準確地理解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能流利地、動情地朗讀課文;能了解寓言的特點,體味《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語言和《落難王子》巧妙的構思。
[典題例析]
例題:精讀《白兔和月亮》下面語段,回答文后的問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可是,說也奇怪,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著一個念頭:“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著月亮,就像財主盯著自己的金窖。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于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消那個慷慨的決定。
1、 這段文字采用哪些方法來寫白兔?表現了白兔的什么特點?
2、 選段第一句中的“仍然”一詞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3、 她牢牢地盯著月亮,就像財主盯著自己的金窖”這個句子是比喻句嗎?為什么?
4、 選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類不同的是”這幾個詞能刪去嗎?為什么?
5、 文段中說“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請你根據具體的情境,展開想象,將白兔所看到的“險象”具體的描述出來。
6、 為這段文字添上一句結尾點明寓言的寓意。
解析:第1題考人物描寫方法。第2題考重點字詞的品析。第3題考修辭手法的辨析。第4題考詞語的含義理解。第5題考想想象能力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第6題考對寓意的理解。這6個題目,分別從不同側面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寓意的把握。
參考答案:
1、 心理描寫、神態描寫,表現了白兔的多愁善感、患得患失的特點。
2、 “仍然”表示情況繼續不變,承接上文,寫白兔愛賞月的習慣表面未起變化,暗含白兔內心已失去了平衡。
3、 比喻。
4、 不能刪。將白兔與人類區別出來,諷刺人類中的某些人慧心已泯,貪心貪欲。
5、 (略)
6、 不配擁有而擁有,便會生出無窮的憂患 。
[課時訓練]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1、風韻( ) 金窖( ) 搶劫( )稟告( )
2、 chè銷( ) è運( )jiǎo潔( ) 童心未mǐn( )
險象diě生( )
二、根據意思寫出適合的詞語。
3、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 )
4、各種危險的現象一個個出現。 ( )
5、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 )
6、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發愁或感傷。 ( )
7、(事情)突然發生。 ( )
8、全世界找不出第二個。 ( )
三、填空、簡答。
9、寓言、是文學體裁中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渝或諷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為 ,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 ,情節較 ,主題充滿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 和 的表現手法。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臘的《 》。
10、《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王子》給我們的啟示分別是:
11、白兔姑娘為什么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12、《落難王子》為什么把主人公定為王子?為什么要把厄運編造得如此兇險?
四、閱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小溪
⑴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潑起來,整夜聽著她輕快的腳步聲一路跳躍。
⑵初搬到山上時,正值嚴冬,又是風又是雨的。我只好蟄伏在我的小屋里,透過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陽的變幻,山間晚霧的彌漫;除此之外,就是這條小溪終日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動的音符。我一直沒見過小溪的模樣,但我和她卻是那樣熟識。深沉的夜里,當我讀累了,寫疲了時,我就放下書,擱下筆,靜靜聆聽小溪以她獨特的“溪語”訴說著大地的心聲。屋外寒風凜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腳步總是遲緩沉重的,是她也耐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熒燈火,體會些許我關懷的心意?多少時候,我倆是深相契連的。
⑶天氣漸漸暖和,小溪的步子也開始變得輕快流暢。想來,她一路穿過青山,行過原野,驀然發現溪邊的小花結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蝸牛怯怯地探出了觸角;大地一片青蔥,萬物欣欣向榮,便不由得一陣驚訝,一陣歡喜,忙不迭地要將這好消息帶給大家。聽聽,這小溪正以愉悅的聲音告訴你一個亙古彌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⑷什么時候,挑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訪我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將以怎樣的歡樂迎接我哩!
13、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潑起來”中的“活潑”換成“活躍”好不好?為什么?(2分)
答:
14、“這條小溪終日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動的音符”,句中“生動的音符”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5、“靜靜聆聽小溪以她獨特的‘溪語’訴說著大地的心聲”這一句應怎樣理解?(2分)(2分)
答:
16、小溪的腳步“遲緩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狀態?“輕快流暢”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狀態?(2分)
答:
17、“忙不迭地要將這好信息帶給大家”中的“好信息”是指什么信息?(1分)
答:
18、作者在本文里主要是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把小溪寫得活靈活現的?(1分)
答: 《人生寓言》
1、yùn jiǎo jié bìn 2、撤 厄 皎 泯 迭 3、得失之患 4、險象迭生 5、心曠神怡 6、多愁善感 7、突如其來 8、舉世無雙 9、生物,短小,簡單,比喻,擬人,《伊索寓言》 10、擁有是一件好事,但擁有也可能將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遭厄運是件壞事,卻也可以鍛煉人的意志。 11、因為未得到月亮之前,白兔夜夜到林中賞月,心情舒暢。月亮歸她之后,她反而憂心忡忡,患得患失了,所以白兔姑娘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12、因為王子向來是養尊處優享盡榮華的。作者讓王子落難,使他前后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更能表現主題。13、不好,“活潑”多用來形容人的性格的生動自然不呆板;“活躍”多指行動進展積極有力。 14、指溪水流動時發出的悅耳的聲響。 15、溪水隨季節的不同,水流量發出的聲音也不同,由此反映出大地有關季節、物候、河水流量等方面的情況。16、冰凍狀態 解凍狀態 17、春回大地的信息 18、擬人化的寫法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①理解寓言的含義。
②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③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教學重點
①理解寓言含義。
②學習精美的表達。
○課前準備
①查字典、詞典,掃除字詞障礙。
②預習課文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白兔和月亮》:
①介紹寓言。 ②解讀寓意。
③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把握人生態度。
○教學設計
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
出示課題。
介紹寓言
朗讀
疏通文意,感受語言。
整體感知
①感知內容
a.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目的:掌握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
b.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為什么會患得患失?
設計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設計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問題難度不大,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略加點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語言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并讓學生試著仿寫。
問題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
把握結構。
②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么?
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么含義?
寓言的諷刺意義。
辯證思維
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
②預習《落難的王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落難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②與《白兔與月亮》L匕較閱讀。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給大家講過,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生活中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打交道。對此,我們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它可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警示。
朗讀、默讀課文
仔細推敲課文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認真揣摩故事情節與中心的關系。
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的表現上發人深省,而且在情節的編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組織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由于學生閱歷有限,有些問題沒有直接體驗,教師要很好地引導,還是應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實例,加以印證為好。
討論題:
①這篇寓言說了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熟練地復述課文。
②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可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
③“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么作用? ,
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問題研究
對課文的內容整體把握之后,學生的認識可能還是粗淺的。教師應再引導學生對重要情節和關鍵詞句進行深入研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
①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揭示中心。
[提示]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②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置這樣的極端情節的典型意義。
③“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④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⑤只有落難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比較閱讀
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①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
②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還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據情況處理。
體驗與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③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剩余部分。
②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點 評
本教學案,突出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具體表現為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是當前貫徹語文課程標準,落實最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設計上,本教學案依據教材特點,采用對比閱讀教學的方法,形式新穎別致,有利于教學目標 的完成,突出了教學重點。既培養了學生的思辨能力,也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啟示,促使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思考題的設置,具有啟發性與可操作性,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發現問題的探究精神,培養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潛能。從教學流程上看,學生互動性強,參與面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訓練。在思維訓練方面,涉及到辯證思維、逆向思維和多角度思維,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獨特體驗與獨特感受。另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文體知識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9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
教學目標
1、 理解寓意,學習概括寓意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
2、 學習正確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3、 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巧妙的構思。(知識與能力目標)
教學重點
1、 理解寓意,學習概括寓意的方法。
2、 學習正確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難點
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巧妙的構思。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和步驟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小學的時候學過寓言嗎?從寓言的學習中,我們一般能得到怎樣的收獲?(認識一個道理)這正是寓言最大的特點。(幻燈片出示寓言的特點)寓言具有勸諭性,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寄寓深刻的哲理。那么,《人生寓言》的作者周國平想借《白兔和月亮》及《落難的王子》兩則短小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人生的哲理呢?
二、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朗讀完畢將思考所得與周圍同學交流。
問題設置如下:(用幻燈片顯示)
1、白兔擁有月亮前后賞月時的心理和神態有什么不同?
2、王子落難前后對悲慘故事或經歷的態度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見,他的性格起了什么變化?
3、如何概括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明確并板書:
前:無憂無慮 心曠神怡
白兔擁有月亮 后:緊張不安 心痛如割
寓意: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前:流淚嘆息 脆弱
王子遭遇厄運 后:正式相告 堅強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
教師小結:概括寓意要抓住故事的結局及主人公的下場來思考,想一想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并用簡潔的語言加以表達。
三、思考討論,加深寓意的理解,學習正確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過渡:理解了寓意,并不意味著能在生活中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問題1:有人說,既然擁有巨大的財富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那么,與其擁有,不如沒有,一貧如洗,才不會有得失之患。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問題2:又有人認為,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也只有厄運才能使人變得堅強。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教師小結:通過討論,我們加深了對寓意的理解,而這些理解還要在我們的人生實踐中反復驗證。
四、賞讀課文
過渡:這兩則寓言在寫法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揣摩
《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語言和《落難的王子》巧妙的構思。
1、請一位學生朗讀《白兔和月亮》,其他學生聽讀,用筆圈劃出你覺得運用得很恰當的詞語和寫得很精美的句子,自由發言,談感受。
2、請一位學生朗讀《落難的王子》,思考:⑴作者為什么把主人公的身份設定為王子并極寫他的脆弱,還把他遭遇的厄運編造得如此兇險?⑵為什么要寫“我”遇見了王子并與他交談,又寫“我”又遭到了厄運?
明確:⑴這樣寫是為了突出“厄運能使人變得堅強”這一主題。⑵這樣寫加強了寓言的真實性,又讓人意識到類似的故事在現實中不斷重演,給人啟發,耐人尋味。
五、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則《人生寓言》,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告訴我們要如何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我還想告訴大家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生活中,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遠離坎坷,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六、作業 :學習編寫一則小故事,寄寓一個哲理。
板書設計 :
前:無憂無慮 心曠神怡
白兔擁有月亮 后:緊張不安 心痛如割
寓意: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前:流淚嘆息 脆弱
王子遭遇厄運 后:正式相告 堅強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10
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編輯整理的初中語文說課稿《人生寓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相關欄目查看!謝謝~
教材分析
《人生寓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兩則寓言都依據辯證邏輯構想而成的。本單元內容上緊承第一單元,仍以人生為主題。但側重點稍有不同,第一單元側重人生感悟,本單元側重人生理想和信念,而且在前一單元的基礎上,上了一個臺階,內容比較深沉、嚴肅,理性的成分濃厚得多。這樣的編排,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本單元教學要求,與上一單元既有延續性,又有所提高。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要求熟讀課文,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要注意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在閱讀方法方面,要繼續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并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要求,結合新課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要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審美、閑適、慧心、心曠神怡、得失之患、險象迭生多愁善感等;
(2)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并簡要概括,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3)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4)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奇妙。
2、過程和方法目標:
理解寓意,學習精美的表達。體驗反思,提升效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并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哲理美的理解;(重點)
2、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對人類的諷刺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難點)
教法
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讀本課的指導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1、教師創境導入、指導誦讀、深入研讀、合作精讀、對比閱讀等,使學生能夠較準確、流暢地復述故事,品味其精美的語言特點和深刻的寓意;
2、抓關鍵詞語、句子的方法,按設疑——探究——釋疑——質疑的程序展開,以問題引思路,以疑問求深入,大膽倡導有疑而問,提倡“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偉大”的精神;
3、設境法、點撥法、積累法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請你復述、請你品味、小試牛刀等尊重學生,以學生的體驗為基礎,不拔高,不灌輸,拉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這也可以叫做感情法。
學法
初一新生對寓言的學習有了一點點基礎,但理解也僅僅限于淺層次上。特別是以人生為主題的寓言,理解上更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堂上從朗讀、復述、抓關鍵詞語句子入手,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師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練習中鞏固,在質疑中創新。逐步理解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預習反饋
1、簡要介紹寓言及作者周國平;
2、字詞積累:課后“讀一讀,寫一寫”內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能“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首先指名學生介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爭取由學生自主介紹完整,教師做總結,幫助學生進行文學常識和字詞的積累,體現了這一要求。)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讀出語氣和情感,學生體會;
2、自由誦讀兩則寓言,思考以下問題:
1)《白兔和月亮》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加以概括。白兔從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四)自由誦讀,請你復述
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代表進行兩則寓言復述,教師簡要評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完整準確,突出要點”的復述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可以很好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達成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五)深入研讀,請你品味
以小組為單位,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出你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和交流。
(說明:本項目的設置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學理念,依據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且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體會語言的教學任務)
(六)合作精讀,質疑探究
(七)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將兩則寓言連貫起來思考,進行比較閱讀,你有什么啟發?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學生代表發言后教師總結。
(說明: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就是為了實現對學生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八)輕松回讀,體驗反思
(九)課堂檢測,小試牛刀
(十)課堂小結
《人生寓言(節選)》選了兩則,一則是《白兔和月亮》,一則是《落難的王子》,說的是人生應該怎樣對待財富;對待厄運,把概念再提升一級,是人生應該怎樣對待好事與壞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白免和月亮》意在一則戒貪。白兔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明白了,擁有月亮不如沒有。如果某種擁有并不能給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惱;那就不如沒有。《落難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懼厄運。王子那樣脆弱的人都挺過來了,誰又不能呢,厄運可以使人堅強。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1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生寓言》,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想、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幾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一)課文特點、地位及作用:
《人生寓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兩則寓言都依據辯證邏輯構想而成的。本單元內容上緊承第一單元,仍以人生為主題。但側重點稍有不同,第一單元側重人生感悟,本單元側重人生理想和信念,而且在前一單元的基礎上,上了一個臺階,內容比較深沉、嚴肅,理性的成分濃厚得多。這樣的編排,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本單元教學要求,與上一單元既有延續性,又有所提高。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要求熟讀課文,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要注意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在閱讀方法方面,要繼續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并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據此,我確立了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要求,結合新課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要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審美、閑適、慧心、心曠神怡、得失之患、險象迭生多愁善感等;
(2)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并簡要概括,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3)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4)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奇妙。
2、過程和方法目標:
理解寓意,學習精美的表達。體驗反思,提升效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三)教學重難點:
1、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并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哲理美的理解;(重點)
2、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對人類的諷刺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難點)
二、說教法
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讀本課的指導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1、教師創境導入、指導誦讀、深入研讀、合作精讀、對比閱讀等,使學生能夠較準確、流暢地復述故事,品味其精美的語言特點和深刻的寓意;
2、抓關鍵詞語、句子的方法,按設疑——探究——釋疑——質疑的程序展開,以問題引思路,以疑問求深入,大膽倡導有疑而問,提倡“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偉大”的精神;
3、設境法、點撥法、積累法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請你復述、請你品味、小試牛刀等尊重學生,以學生的體驗為基礎,不拔高,不灌輸,拉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這也可以叫做感情法。
三、說學法
初一新生對寓言的學習有了一點點基礎,但理解也僅僅限于淺層次上。特別是以人生為主題的寓言,理解上更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堂上從朗讀、復述、抓關鍵詞語句子入手,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師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練習中鞏固,在質疑中創新。逐步理解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預習反饋
1、簡要介紹寓言及作者周國平;
2、字詞積累:課后“讀一讀,寫一寫”內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能“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首先指名學生介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爭取由學生自主介紹完整,教師做總結,幫助學生進行文學常識和字詞的積累,體現了這一要求。)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讀出語氣和情感,學生體會;
2、自由誦讀兩則寓言,思考以下問題:
1)《白兔和月亮》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加以概括。白兔從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四)自由誦讀,請你復述
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代表進行兩則寓言復述,教師簡要評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完整準確,突出要點”的復述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可以很好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達成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五)深入研讀,請你品味
以小組為單位,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出你認為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和交流。
(說明:本項目的設置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學理念,依據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且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體會語言的教學任務)
(六)合作精讀,質疑探究
(七)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將兩則寓言連貫起來思考,進行比較閱讀,你有什么啟發?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學生代表發言后教師總結。
(說明: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就是為了實現對學生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八)輕松回讀,體驗反思
(九)課堂檢測,小試牛刀
(十)課堂小結
《人生寓言(節選)》選了兩則,一則是《白兔和月亮》,一則是《落難的王子》,說的是人生應該怎樣對待財富;對待厄運,把概念再提升一級,是人生應該怎樣對待好事與壞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白免和月亮》意在一則戒貪。白兔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明白了,擁有月亮不如沒有。如果某種擁有并不能給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惱;那就不如沒有。《落難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懼厄運。王子那樣脆弱的人都挺過來了,誰又不能呢,厄運可以使人堅強。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生詞的釋義讀懂文章內容;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領會寓言的含義;
3、學生在討論與思考中對這兩則寓言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學過程:
《白兔與月亮》
1、學生根據注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審美 風韻 慷慨 閑適 金窖 險象迭生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2、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復述這個寓言
3、學生思考并討論:
a、兔的心情為什么會有前后的變化?
(白兔和月亮的關系不同:欣賞——擁有)
b、為什么能夠“擁有”,反而不快樂?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
(得失之患)
c、請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對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種占有的態度)
4、老師提問:在生活中,什么是你的“月亮”,你又應該如何去對待你的“月亮”?
5、作業:
請你仿照課文的樣式,仿寫一則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可加入自己的感悟)。
《落難的王子》
1、導入: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當我們面對“不測風云”、“旦夕禍福”時,應該怎么想,怎么做呢?相信大家在學了這則寓言后,應該有了自己的選擇。
2、學生根據注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多愁善感 稟告 厄運 突如其來 行乞 正色
3、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復述這個寓言
4、針對導入部分,請學生回答:寓言里的王子落難時,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文字。
(做:逃出虎口,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說:“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5、王子在落難時的所做所說,和文中哪處的描述行成對比?
(課文第一節)
6、王子為什么會有前后兩種不同的想法與說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遭受了厄運;后一種)
7、小組討論:
a、請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因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會迫使你正視和迎戰災難,不讓自己被災難打倒。)
b、請思考:在寓言里,如果沒有“厄運”,王子的想法和命運會是怎樣?
那么你認為,這樣的“厄運”,對王子來說,是好還是壞?
c、在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出現幾次?有什么作用?
(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8、作業: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厄運”嗎?你是怎么對待的?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聯系課文,請寫出你的感受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13
八、人生寓言
知識目標: 反復朗讀,理解寓言的含義。
能力目標: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情感目標: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含義,學習精美的表達。。
教學難點 :理解寓言含義。
教學方式: 朗讀、討論。
教學用具: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反復朗讀《白兔和月亮》,理解寓言的含義,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白兔和月亮
周國平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設計: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二、朗讀《白兔和月亮》,整體感知: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 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把握結構, 掌握課文內容。
三、學生自由地散讀,討論理解寓意。
思考1: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第二問,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思考2: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圍繞如果某種擁有,帶來的是無窮的得失之患,使人緊張不安,那還不如沒有,不鼓吹一無所有。
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諷刺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
思考3: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正確面對得失,把握人生態度。
思考4:由你讀到的這個故事思考:什么是寓言?
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個短小而生動形象的小故事中,就叫寓言。
基本特征:象征手法,比喻、擬人、夸張。
四、個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特點和寓意。
五、感知語言: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讓學生試著仿寫,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為合情合理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皎潔的月色。
2、 _______________無憂無慮的嬉戲。
3、 _______________心曠神怡地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舉世無雙。
5、 _______________一掃而光。
6、 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六、作業 :查字典、詞典,注音:
皎潔,慧心,嬉戲,風韻,慷慨,撤銷,稟告,無憂無慮,心曠神怡,歸屬,險象迭生 ,
陰晴圓缺
解釋詞語:審美,閑適,窖,得失之患,泯,舉世無雙
七、板書設計 :
白兔和月亮
周國平
↗ 心曠神怡地賞月 ↘
白兔和月亮 轉折1:諸神賞賜
(得失之患)↘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轉折2:請求撤銷
第2課時:反復朗讀《落難的王子》,理解寓言的含義,體會其情節的巧妙。
落難的王子
周國平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寓言導入 。什么是寓言?寓言的基本特征?
同學回答,進一步明確什么是寓言,寓言的特征。
二、朗讀《落難的王子》,整體感知: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掌握課文內容。
“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三、學生自由地散讀,討論理解寓意。
思考1: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思考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置這樣的極端情節的典型意義。(構思巧妙)
思考3:“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思考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只有落難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四、個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特點和寓意。
五、比較閱讀 :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①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
②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還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據情況處理。
六、體驗與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③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七、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八、作業 1:查字典、詞典,注音:
厄運,折磨,行乞,擄去,正色,落難,流落
作業 2:解釋詞語:厄運,多愁善感,天災人禍,突如其來,異國他鄉,
作業 3:(可選擇)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九、板書設計 :
落難的王子
周國平
寓意:厄運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教學反思:在教學設計上,采用對比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利于教學目標 的完成,突出教學重點。既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也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啟示。另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文體知識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人生寓言》教案 篇14
孫平
學習目標:
1、 正確理解寓言的含義;
2、 正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3、 感受優美的語言,模仿文章美的表達。
學習重點
理解寓言的含義;
學習文章精美的表達。
課前準備
1、 查閱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2、 預習課文內容,思考寓言的含義。
第一課時
課文導入 :
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得與失始終伴隨我們一生。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以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鏡子。
簡介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整體感知:
1、這則寓言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2、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3、 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為什么會有得失之患?
4、 這則寓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體味感知: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并談出自己的感受。
探討研究:
1、本文有兩次轉折,請你找出來,并分析這樣的寫法有何好處?
2、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這個決定,說明了什么?
3、這則寓言提到人類有怎樣的諷刺意義?
拓展延伸:
1、 擁有財產就一定會有得失之患嗎?
2、 我們可以從白兔身上學到些什么?
3、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會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 我們應該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
鞏固練習
第二課時
課文導入 :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正確把握好人生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國有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注定要與困難同行的,甚至要與挫折和災難打交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我相信同學們會有一種別樣的收獲。
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思想上令人發省,而且在情節安排上也值得我們學習,具有普遍的意義。通讀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節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到我的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問題探究:
1、 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 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便偏故事情節有何用意?王子落難你認為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3、 “我”是王子落難的見證人,然而,當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這說明了什么?
4、 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5、 只有落難后才會變得堅強,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拓展延伸:
與《白兔和月亮》進行比較閱讀。
1、 在主題上,兩片語言都是些人生態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后則寫人受難后的狀態;
2、 在情節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后則更像是事實;
3、 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是敘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后則重在敘事。
體驗反思:
1、 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我們應怎樣對待?
2、 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
3、 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堅強的意志?
教師小結:
同學們,學習了兩則寓言,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很多人生啟示。我們知道了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鞏固訓練:
1) 完成“研討與練習”
2) 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課后記:在本課教學過程 中,我進行了兩項創新性學習:一由同學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加深學生們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二組織學生進行小范圍內的辯論賽,辯題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學生們快速反應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