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學 生 “動” 起 來(通用4篇)
讓 學 生 “動” 起 來 篇1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實施。今年,我校的九年級化學課也使用了新課程標準(滬教版)實驗教材。新課程改革的宗旨是要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教材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編寫無論是從內容的呈現方式,還是頁面、視圖的設置上,都重視初中生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了豐富的與青少年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以及開闊學生視野的“科學、技術、社會”等閱讀內容,同對教材中添加了許多“活動與探究”。這些正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學習活動的基礎。下面談一下在使用新教材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一、巧設問題,導入目標
良好的學習動機是保障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最直接原因,學習動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強烈的學習動機是由學生高層次的學習需要和成就感激發的。在教學目標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內涵,巧妙設計能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利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有助于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生疑質疑。問題設計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點,有啟發性、挑戰性和研究性。如在學習化學反應時,針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我設計的探究性學習問題是:面粉可以爆炸嗎?面粉的爆炸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面粉可以燃燒嗎?等等。在初中學生的常識中,面粉是不會燃燒和爆炸的,這種“違反常識”的問題,可以強烈地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積極主動。
二、轉變觀念,信任學生
在傳統教學的模式下,我們習慣了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式,我們總怕學生自己學不懂,不厭其煩地講解、強調,或多或少會將學生置于被動聽講的課堂環境中,這種長期的灌輸式學習使學生變得內向、被動、缺少自信、恭順……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創造性。學習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為前提的,因而教師教學行為和思想觀念的變化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這正是教育家們“作中學,玩中學”所倡導的。在學習中探究的樂趣和收獲只有學習者自己知道。我們應當引導每一位學生大膽嘗試,充分相信學生,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讓學生體味到學習的快樂和在學習中探究的快樂。
例如,在教材中鋼鐵生銹的條件”的探究實驗,本來鋼鐵生銹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鋼鐵生銹究竟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生并不清楚,我把鋼鐵置于不同環境下的生銹情況這個實驗作為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回家進行,并讓學生認真做好記錄,同時還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干燥的地方和潮濕的地方誰先生銹、吐魯番和海南島哪個地方更易生銹、為什么古代文物中保存完好的鐵器較少等,學生很有興趣,不單實驗完成得很好,而且增長了不少知識。
再如“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中,學生對這兩種氣體再熟悉不過了,但并不太清楚其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更不知道怎樣去測定和驗證。這時,我給出探究目標:你認為這兩種氣體相同嗎?它們中哪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第一,請提出自己的假設,然后閱讀課本內容中的活動與探究;第二,請在作業本上簡單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報告(可參考教材中的實驗報告),并填上要做的實驗步驟(明確該步驟的目的是什么),與同學交流;第三,按照設計的實驗步驟,用實驗(兩人一組)驗證提出的假設,并在實驗報告中填寫每一步實驗出現的現象;第四,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并得出結論。
該活動有別于以往的學生實驗。一是學生并沒有在課堂上見過教師的示范操作,又不知道實驗結果,這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熱情。二是實驗報告不用現成的,讓學生自己設計,這使學生脫離被動,更加主動地、認真地思考實驗的步驟以及實驗操作的可行性,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能夠得心應手地發揮動手能力,不用機械地看一步報告操作一步,可提高探究實驗的質量。此探究活動中既有個體學習,也有小組學習,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同時發展了學生間的交往與審美能力。這節課我又把上述學習目標在大屏幕上展示給學生,一開始學生就很興奮,交頭接耳,相互交換看法,并及時與我交流,我成了這個活動的積極服務者。很快,同學們就按照學習目標繼續往下進行,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不同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存在的差異,他們中有的學生已經把實驗報告擬好,躍躍欲試,準備動手實驗,有的同學書上的探究內容還沒閱讀完,但95%的學生在學習上絕不示弱,積極與他人交流,以求自己也能很好地獲得最后的成果。課堂看起來活潑而有秩序。因此,我只指導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 一段時間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較好的設計示例,及時給予表揚,同學們再給以補充和完善。設計不足的同學及時改進,而后開始動手做自己設計好的實驗,都顯得信心十足,只是有的學生看起來“笨手笨腳”,但是非常認真。 實驗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順利地完成了實驗(兩人一組)并填好報告,得出結論。圓滿完成了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只要充分相信學生,他們會發揮出很大的潛力,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使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指導學法,講究效率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我們都在這么做。但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都包含著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求,以便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具備基本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能自主、自如地學習。如在上面談到的探究實驗結束時,并不急于小結,而是由學生總結得出探究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驗證→科學推理得出結論。這樣做讓學生很有成就感,越學越能找到感覺。再如,在學習氧氣具有助燃性這一化學性質時,要提示學生注意:該類反應的條件是“點燃”,這就足夠了。其他的問題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例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為何要在鐵絲前系一根火柴,集氣瓶中為何要鋪上一層沙或留一部分水。在證明空氣成分的實驗中紅磷為何要過量,容器不密封會產生什么后果等等教師不要過度指導,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學習空間,讓學生做決定。真正地做自己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四、教師要勇于探索,為學生樹立榜樣
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學生的思想上留下印象,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產生影響。我們要求學生在學習上勇于探索,多思、多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體現出這樣的行為素質,這樣你的思想你的要求才能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
例如,九年級化學新教材中的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制氧氣的實驗中,如過氧化氫溶液滴入過快可看到有較多的氣泡冒出,但帶出的水汽較多,按教材上的操作看不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就沒法讓學生得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能放出氧氣的結論。此時,教師對出現此現象的各種推理都顯得蒼白無力,亦有武斷的嫌疑。于是我故意提出問題:該試管中放出的氣體是不是氧氣?我們該怎么辦呢?學生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有學生說,把氣體收集在集氣瓶里,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我說為什么?答:如果是氧氣的話,氣體會多一些,容易看清現象。大家說得不錯,那我們用什么方法收集該氣體較好呢?這一下教室里又炸開了鍋,爭吵不休。我叫兩個代表講明觀點,甲方說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操作簡單、省時;乙方說因反應時可能產生大量的水蒸氣,用排水法可以使水蒸氣冷卻變成水,收集到的氣體校純凈。雙方的辯論使我感觸頗深,只要教師給學生機會,善于引導,學生的智慧隨處閃光,有時他們的見解會令我們吃驚,禁不住為其喝彩。最后,我亮明自己的觀點,支持乙方,因為他們的觀點更科學,更嚴謹。在學生的配合下我們用大試管代替集氣瓶,用排水法收集了氣體,經檢驗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劇烈復燃(學生操作),教室里發出“哇”的驚嘆聲,此時,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此時我又適時提出對該實驗作如何改進能更好的達到實驗效果,同學們經過討論很快得出只要控制過氧化氫溶液滴入的速度便能取得好的實驗效果這一結論。通過如此探究及改進具有如下的積極意義:①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條件下能放出氧氣;②可直觀地觀察到氣泡在水槽中冒出的速度快慢,對介紹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的催化作用有很好的幫助;③讓學生體會到對待實驗要科學、嚴謹、勇于探索,得出結論一定要有科學的推理和充分的證據。
總之,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絕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讓 學 生 “動” 起 來 篇2
音樂后,學生會用相應的圖示表現出來,有時書中圖示或者線條已經給出,供大家選擇;或者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理解創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別人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節美術課呢,可是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樂曲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學《夜晚多美好》時,學生初聽時用線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時我給他們講出示夜晚的各種畫面和相應的音樂旋律線條……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來,他們的圖紙里多了旋律流動的波浪,……好美的畫,好豐富地想象。
2、說出你的話。語言在音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在音樂中失去優美、生動的語言,就會使其變的枯燥、乏味,失去藝術魅力。俗話說“言為心聲,音為心語”,音樂要借助想象,正因為想象的存在,音樂才會變化無窮。 教師在教學時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語言、神態要充滿對音樂的濃厚情趣,同時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安排好語境,在把握好語感的基礎上,把學生的興趣引到音樂中來,使學生產生高昂和振奮的心理狀態,情不自禁的參與到討論中來,做好師生互動,達到以語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
讓 學 生 “動” 起 來 篇3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抓住貪玩的心理,在教學“順序”時,我精心設計了一些活動,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上課一開始,我沒有像以前一樣接出示主題圖,而是引導學生在參與動物賽跑的活動中學習。我對學生說:“今天,動物王國要舉行一次森林運動會,可愛的小動物要請小朋友們當裁判,你們想不想參加?……”“下面請小兔和小馬入場。”只見兩個帶頭飾的小朋友快樂地走上來,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比賽開始后,許多學生都興趣盎然地猜誰跑第一,不一會,他們就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宣布比賽結果:小馬第一……。
學生通過觀察看比賽過程,并結合自己平時的認知,從而體會到了“第幾”和順序的概念,學習難點迎刃而解,使原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這樣一來,學生便在一個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覺掌握了知識,同時增進了對數學的情感。
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對游戲活動比較感興趣,參與性強,對本課教學目標的完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然而在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形式開放,學生活躍,課堂秩序顯然有點亂,有時難以控制。如有的學生在活動中處于旁觀者的態度,有待我們去研究怎樣組織教學。
讓 學 生 “動” 起 來 篇4
讓學生動起來
-------《春》的教學案例
樂清英華學校初中部 劉立輝
一、主題: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但朱自清先生的《春》語言秀雅清新,樸實雋永,更能讓人感受到“味道極正而且醇厚”的情致。這本是一篇傳統篇目,現在放在新教材中教學,如何體現新教材的“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如何教出新味?我大膽作了一次教改嘗試,即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放飛自己的想象,同學們各抒己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背景:
2005年10月18日,我在初一(1)班上《春》這篇課文,我僅用了20分鐘就結束了講解,余下25分鐘,我便放手讓同學們進行自主探討,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
1. 本文中你最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說說你喜歡的理由。(或你認為文中哪一個句子,哪個詞語運用得最妙?)
2. 本文的哪一點寫作方法值得你學習?
接著,分學習小組展開討論,五分鐘后開始回答。
三、過程(摘錄):
……
師:同學們歸位,現在開始發言。
(“呼”!幾十只小手眨眼間都舉了起來,有的同學站起來,說:“老師,讓我說! ”)
師:不要急,大家都有機會發言。
生1:我喜歡春草圖。因為“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字表現了小草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同時“偷偷地”“鉆”等詞富于人格化。
師:對!如果將“鉆”字改為“長”或“躥”行不行?為什么?
生(齊) :不好。因為一改就平淡了,語言也不形象。
生2:喜歡春風圖。它從觸覺、味覺、聽覺等方面寫出了春風溫暖、鳥語花香的特點。比如“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中“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滋愛的感受,形象傳神地寫出了春風佛面的感覺。
師:太好了!掌聲鼓勵!(鼓掌)由這幅圖你們可以聯想到哪些古詩?
生(混):“春風又綠江南岸! ”“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吹又生。”“千里鶯啼綠映紅。”
師:繼續發言。
生3:我想最妙的應該是春雨圖。在作者筆下,春雨最具有詩意:有“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的形,有“斜織”、“薄煙”的狀,更有雨下的樹葉和小草的”綠”與”青”之景。真可謂“潤物細無聲”。
師:我插一句:為什么雨會“斜”織?
生3:因為時令特點,“杏花雨”通常離不開“楊柳風”啊!
師:妙!寫草兒的青哪個詞最傳神?為什么?
生4:“逼”字。因為小草顏色鮮艷得有點剌眼。
生5:我最推崇春花圖。這里既實寫了色彩絢麗的桃花、杏花、梨花,又大膽跨越了時空的界線。虛寫了桃兒、杏兒、梨兒,并且采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還有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師:側面描寫在哪?
生6:寫成千成百的蜜蜂和蝴蝶。
師:為什么寫這些?
生6:花香才會“招蜂引蝶”嘛!(掌聲不斷。)
……
生11:我回答第二個問題。寫文章要像朱自清先生一樣,熱愛生活,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才能寫出膾炙人口的美文。
師:怎么觀察?
生11:像作者一樣,充分調動自己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器官,作品才能生動感人。
生12:還要善于使用比喻、夸張、擬人、排比等修辭,才能將事物的特征形象地表現出來。
師:天才的作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像你說的要善于應用修辭。
生13:本文嚴謹精美的結構更值得我們學習。作者先總寫盼春,繼而又分幾個方面繪春,最后又總寫春的特點,收束全文,畫龍點睛。其構思布局,頗具匠心。
……
四、反思:
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詩意盎然、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滔滔不絕地講授,機械地、繁瑣地逐一分析五幅圖畫,學生在下面認真地作筆記,盡管學生把筆記寫得密密麻麻,我想,這也無疑是對新教材的一種背叛,是與新課標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結果肯定收效甚微。
因此,我教學本課時將課文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以朗讀為主,用30分鐘聽讀、齊讀、自讀,然后用15分鐘進行了分組朗讀比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同學們不僅提高了朗讀能力,而且把握了課文的思想感情,深入到作品的意境當中,細細地涵泳品味,進一步領會了作品的意境、風格與美觀。第二課時,我將品位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采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對本課的優美語言有真切的體會。起先20分鐘,老師檢查字詞,介紹作者和背景,然后幫學生理清思路,進行整體感知,尤其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授生以“漁”)。在這個基礎上,品位語言也就水到渠成了。接著,我布置同學們圍繞兩個題目(如前)分小組討論5分鐘,讓同學們大膽發掘文章語言精彩之處,尤其是動詞的運用、句式的變化、口語的穿插、修辭的妙用、各種感觀的調動等。除此之外,還要求同學們進行聯想拓展,把課內外所積累的古詩文寫春的名句進行一次大整合。
最后20分鐘,就是這堂課最出彩的地方。同學們踴躍發言,這是出乎我預料的,連平時最膽小、對語文沒有興趣的幾位同學都發了言,教室里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他們都說出了對課文的自己的理解,正所謂“一千位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勿庸置疑,這些回答雖然顯得還有些幼稚或不完善,但是,這畢竟是同學們自己自由探討得來的,比起老師越俎代庖的“灌輸”或許更有效果,更符合現代語文教學觀。
總而言之,這堂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整個一篇課文的教學時間共90分鐘,真正老師講授的只有20分鐘,學生“動”起來占70分鐘(45分鐘朗讀,5分鐘討論,20分鐘發言。)這才是真正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初一(1)班是個普通班,語文基礎相對薄弱,而且參差不齊,全班一共有26人,通過自主實踐,合作討論,探究疑難,可以說人人都在這節課中“動”了起來。這樣,既體現了新教材的理念,又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有個別同學趁討論之機說閑話等,今后,我要更大膽地嘗試教學改革新路,逐漸完善美中不足之處。
200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