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設計(通用3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設計 篇1
授課:羅定市廷鍇紀念中學 黃宏武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2、讓學生領會選材,取材的要領。
3、讓學生品味、欣賞本文的精彩之處。
教學的重點、難點:
新聞的選材、取材怎樣才能別出心載。
教學的輔助:1、播放有關香港回歸錄像片斷。
2、在網上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新聞。
教學流程:
一、觀看香港回歸倒計時有關錄像片斷,引入課題。
1、所選錄像片斷,反映出人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迎接香港回歸的精彩場面(長度5分鐘左右)。
2、學生談一談自己看到香港回歸祖國一刻時的心情。
教師提問: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激發學生愛國熱情:中華民族曾經擁有四大發明,大唐盛世的驕人成績,但由于晚清政府閉關自守、軟弱無能,自從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國帝國主義割據占領。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把帝國主義列強趕出了大陸,但香港仍然被割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們的祖國綜合國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國人民可以挺直腰桿,從英國帝國主義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來。1997年7月1 日,這天值得所有炎黃子孫高興的日子,香港回歸,這是一個令所有華夏子孫開顏的瞬間。
3、課題引入:
怎樣去報道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別了,“不列顛尼亞”》,在眾多的報道香港回歸這一重大事件的新聞中,這一篇榮獲第8屆“中國新聞獎”消息類一等獎,并成為入選高中課本的唯一一篇,這是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寫作特點,賞析精彩之處:
1、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聞有何特點,做好旁批。
2、課堂具體做法:教師提示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題目、選材、選取的角度,場面描寫,語言特點。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5分鐘,后由各小組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把學生發言的要點板書到黑板上。
3、板書設計:
①題目:擬人手法,突出自豪感
“不列顛尼亞”號離開象征英國殖民統治香港終結。
②選材、取材:
獨到,別具一格,英方撤離的角度,選擇英國皇家游艇“不列顛尼亞”號,突出歷史意義。
對比突出意義,升——降
③場面描寫:
對比
港督旗幟:“日落余音”中降下,另兩面升起
日落儀式:“不列顛尼亞”一巨幅紫荊花圖案
④語言特點:簡潔、明了、生動(擬人)
含義深刻: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4、從網上挑選三篇有關香港回歸的新聞,要學生說一說選材的角度。
5、學生搶答發言:你會選擇哪一個角度來報道香港回歸的新聞?
6、教師總結: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點,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于選材的角度較好。
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設計 篇2
別了,不列顛尼亞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新聞和通訊的異同。
2. 學習本文用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3. 了解本文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寫作特點。
二、
課程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課,簡介文題與體裁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大量報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記錄了英國王儲查爾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的最后歷史時刻,曾獲第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及1997年新華社社級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訊,廣義上是新聞的一種,也是報刊常采用的基本體裁之一,最常見的是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通訊除具有新聞性之外,還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繪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現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在讀者面前。
二、 學生自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 給下列生字注音
顛 矚 凝 督 荊 艦
2、解釋下列生詞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襯托。
陳跡:過去的事情。
矚目:注目。
三、 分析課文
1、 說說你如何理解標題?
①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回國、美國政府的白皮書發表之時,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別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題。
②以英國皇家油輪“不列顛尼亞”號象征英國在香港的統治。
③“別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諷的口氣,表明這之中統治的結束。
2、將文中表示時間的句子畫出來,看看這篇通訊是從什么角度,按什么順序把“香港回歸”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記錄下來的
時間 地點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點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降下旗桿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點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車最后一次離開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點15分 距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
東面的廣場 舉行“告別儀式”,查爾斯宣讀女王贈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點45分 “威爾士親王”軍營旁 舉行第二次降旗儀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鐘 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現場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來臨的
第一分鐘
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現場 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升起
1997年零點40分 中國南海 查爾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不列顛尼亞”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 文章按時間順序特寫了哪幾個場景?
場景一:下午4點30分,末任港督告別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幟;
場景二:下午6點15分 在添馬艦 軍營東面的廣場 舉行象征英國管治結束的“告別儀式”,降下英國國旗;
場景三:子夜時分舉行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國國旗升起;
場景四:零點40分查爾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離開香港;
這篇特寫在報道新聞的事實時,還適當地運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請找出來并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4、7、11段介紹了一些背景材料,這樣一來,就像電影中的閃回一樣,將歷史與現實用鏡頭方式交錯出現,不僅畫面很強,且突出了英國對香港156年統治的終結。歷史的回顧更強化了用不再來的意味。
5、 把這篇通訊改寫成一篇新聞,你省略了哪些語言?體會一下這些語言的好處。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廣場上燈光漸暗”“‘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語言使描述對象生動、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統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帶有皇家標致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港督府”,“將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交待告別的細節,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體清楚。
“蒙蒙細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氣狀況的實寫,但兩處用筆,寫出過程,對儀式的氣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對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寫,但在這里交代,對“告別”的儀式的氛圍起了點染的作用。
6、在改寫過程中你是否發現本文時間的表述非常精確,但表述形式不一致,為什么?
7、 這篇別具特色的報道體現出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可以說英方撤離報道的難度最大。既不能只寫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情況;既不能對英方諷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統治結束的象征意義。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會作者的苦心?
如課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現,強調英國對香港長達150多年的統治終于結束了,中華民族百手來的恥辱被洗雪,中國人民終于可以在自己的國土上行使主權,揚眉吐氣了。
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日落儀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灣中的‘不列顛尼亞’號,一是‘紫荊花圖案’作為英國告別儀式的背景,標志著英國對中港150年來的殖民統治結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
全文最后一句語言莊重而含蓄,有深刻含義。“從海上來”指當年不可一世的英國遠征軍強占了中國的領土,開始殖民統治。“從海上去”指英國殖民統治的結束。
新聞和通訊的主要區別是:
①新聞中的事實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訊則要求同過具體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現實生活。
②新聞敘述要簡潔、明快,篇幅短小;通訊則要有較細致的描寫,往往還含有作者的議論,一般篇幅比較長。
③新聞的時效性比通訊更強。
別了,“不列顛尼亞”》教案
《別了,“不列顛尼亞”》教案
文昌中學 范越麗
一、導入 :香港回歸是什么時候?如果你是一名記者,你會怎樣報道這一事件?(生答略)
今天,我們學的這篇報道既沒有寫交接儀式現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歡慶回歸人們是多么激動,而是選取了英方撤離這樣一個角度,把末代港督乘坐的“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事件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突出了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正是因為選材獨特、意蘊深遠,本篇報道在眾多關于香港回歸的報道中脫穎而出,入選《通訊名作100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文章藝術魅力。
二、教師范讀。
三、回顧關于新聞的文體知識:新聞六要素(5個“W”和1個“H”)、新聞的結構、新聞的特點。
四、研究課文結構
1、 找出本篇報道的導語 部分和主體部分。
2、 概括主體部分寫到的事件。
4時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儀式
4時40分 彭定康離開港督府
6時15分 舉行象征英國管制的告別儀式
7時45分 港島的第二次降旗儀式
子夜時分 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
0時40分 “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
3、 研討問題:
1) 在對這些儀式的敘述中,作者還插入了哪些內容的介紹?這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敘述中語言顯得沉著平靜,沒有直接的議論和抒情,但從這些我們又仿佛聽到內心的激動和心跳,這是為什么呢?請找出這些隱藏作者感情的語句。
3) 第5段寫到“不列顛尼亞”號和紫荊花的細節有什么意義嗎?
4) 第8段和第11段的數字為什么要寫得這么詳細?有什么作用?
5) 最后一句“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五、文本質疑
六、小結本文主題:
本篇題為《別了,“不列顛尼亞”》,從客觀的角度敘述了英皇家油輪“不列顛尼亞”號離去的過程,表明象征著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大量報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記錄了英國王儲查爾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的最后歷史時刻,曾獲第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及1997年新華社社級好稿。
3. 題目解說
“別了,‘不列顛尼亞’”表面的意思是告別了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實際的意思是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中。
結構分析:
這篇特寫性消息按導語 和主體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載英國王子和港督的游輪離開香港。
第二部分(2至結束段)集中描寫英國撤離香港那天的四個場景及有關背景資料。
結構圖表如下:
寫法分析:
這篇別具特色的報道體現出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可以說英方撤離報道的難度最大,既不能只寫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情況;既不能對英方諷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統治結束的象征意義。這篇文章語言莊重,卻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義,非常耐人尋味。如在寫到英方在告別儀式上降下英國國旗時說:“一百五十六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平實的語言,鮮明的對比,飽含了對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結束后的欣喜之情。
難點分析:
特寫性消息的特點:
課文是一篇特寫。特寫性消息,也稱新聞速寫、新聞素描,要求用類似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來反映事實,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場,采寫制作的一種新聞價值高、現場感較強、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體。特寫性消息側重于“再現”,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現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在讀者面前。在本文中,作為歷史的見證人,作者集中描寫了英國撤離香港那一天的幾個具有典型性的場景,把生動的現場氣氛傳達給讀者。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了解特寫的特點。
2、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1、培養速讀能力。
2、寫一篇香港回歸的感受。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激發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欣賞文學作品語言,品味文中蘊含的豐富感情。
2、學習特寫的表達技巧,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講解、品讀、感悟、小組學習、對比閱讀。
媒體選用:多媒體展示課件。
教學步驟 :
一、情境導入
1、課前由學生對詩歌作品的介紹。
2、復習電視解說詞的特點。(先觀看三段電視解說詞,多媒體展示)
3、導入 新課,看了幾段電視解說詞,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二、認識特寫
談話:如果我們把剛才這些電視解說詞的畫面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這樣的文體就是特寫。
媒體展示:特寫的含義
抓含義中的關鍵詞強化理解。“真實的再現”
三、小組的形式學習本文。
1、速讀全文,整體感知。用上讀書符號。
2、小組學習。
全文選取了幾個場景。
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場景,可以選擇你喜歡或適合你組的方法進行學習。
建議使用方法:朗讀體會、角色表演、抓住重點句或關鍵句體會深刻含義。
3、討論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學習結果。
5、學生互評,提出改進意見。
四、比較閱讀
比較消息、特寫、電視解說詞的異同點。多媒體給出。
五、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特寫,說說其含義。本文選取了四個場景,詳細的寫出了香港回歸的情形。語言極富特色。
六、課堂作業 。課后練習1、2、3題。
板書設計 :
(特寫) 一 傍晚降旗
別了,不列顛尼亞 二 交接儀式
三 子夜告別 感悟→情感
四 零點40分
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了解特寫新聞的特點。
⑵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⑶ 思考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2、能力目標:
⑴ 培養快速閱讀能力。(《新大綱》要求:一分鐘閱讀600個字。)
⑵ 學習新聞寫作。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欣賞特寫新聞的語言,品味文中蘊含的豐富感情。
2、學習特寫新聞的表達技巧,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
速讀、品讀、感悟、討論。
【教具準備】
1、多媒體投影。
2、課文錄音帶、錄音機。
3、香港回歸盛典的錄象帶或dvd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播放1997年7月1日,中英政府關于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電視實況錄象。)
1997年7月1日,是一個彪炳史冊的日子。這一天的零點,全世界都在諦聽從東方響起的莊嚴鐘聲。它響徹環宇,向五洲四海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時刻到來了!這是中華民族洗雪百年恥辱,長民族志氣、振國家聲威的喜慶時刻。這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紀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將永載史冊。
為了報道并見證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盛事,世界各大新聞傳播媒體紛紛聚集香港,其陣容之大、人數之多,是世界新聞史上所罕見的。僅據香港布政司辦公室交接儀式統籌處統計,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傳媒、8423人登記采訪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作為中國國家通訊社的新華社,數位新華社記者不辱使命,不負眾望,作為歷史的見證人,真實、準確地記下了這難忘的時刻,寫下了《別了,“不列顛尼亞”》這篇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很受讀者歡迎,并在第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二、研習課文
1、學生聽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注意新聞播音的特點,發現并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讀音。
2、復習新聞知識:
⑴ 什么是特寫新聞?
明確:新聞是新近發生的群眾關心的重要事實的報道。特寫新聞,也稱新聞速寫、新聞素描,要求用類似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來反映事實,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場,采寫制作的一種新聞價值高、現場感較強、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體。特寫新聞側重于“再現”,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現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在讀者面前。
⑵ 新聞(消息)的結構:
明確:標題(引標、正標、副標)、導語(新聞的第一自然段,或開頭的一兩句話,一般稱為導語,由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者依托新聞事實的精辟議論組成)、主體(主體是導語之后,具體展開新聞事實的敘述,構成消息內容的主要部分)。一般新聞經常運用這三要素,有的新聞還有背景,一般說,背景材料是新聞的從屬部分,它無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體之中,有時也可成為消息的主要材料,這篇課文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3、文章的標題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聞標題更是如此。思考這篇新聞標題的用意所在。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標題有兩層意思。從字面上看,參加完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不列顛尼亞”號在中國人的目光中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另一方面,“不列顛尼亞”號的離去,象征著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國歷史上屈辱的一段終被洗雪。標題一語雙關傳遞出中華民族在這種特定歷史時刻的自豪感,同時,此刻所傳遞的情緒又是復雜和深沉的。標題寓虛境于實境,獨具匠心又了無痕跡。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回國、美國政府的白皮書發表之時,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別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標題,以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象征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別了”委婉的口氣中略帶一絲嘲諷,借以表達英國殖民統治的結束。主謂倒裝,更能表達情感。這個標題不僅揭示了事件的主題,而且新穎別致,寓意深刻。
4、快速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掌握新聞的結構特征,理清思路: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
導語(第1自然段)。它告訴我們,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顛尼亞”號離港,這標志著長達156年的英國統治的結束。導語部分有三個重點,一個是點題,點明了英國國旗降落后,查爾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將乘坐“不列顛尼亞”號回國,“不列顛尼亞”號將最后完成接載英國王子和港督撤離的使命,這樣就賦予了“不列顛尼亞”號以象征意義;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飄揚了156年的英國米字旗即將下降,香港即將回歸;三是導語突出時間概念,為新聞主體部分按時序順序組織材料奠定了基礎。
主體(2~11自然段),可分四層,按照時間順序,具體敘述了英國殖民者的告別儀式。
第一層(第2~3段):下午4∶30分,港督府告別儀式(第一次降旗)。
港督府告別儀式是英國告別儀式的序幕。地點: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時間:4∶30分,降旗。4∶40分,港督彭定康離開港督府。
第二層(第4~7段):
晚6時15分,添馬艦東廣場告別儀式(第二次降旗)。
添馬艦東面廣場的告別儀式,象征著英國長達156年統治的結束。時間:晚6時15分,儀式開始。7時45分,降旗。
第三層(第8~9段):
子夜時分,交接儀式(降旗與升旗)。
中英香港交接儀式是整個儀式的高潮。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時間: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和7月1日的第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與此同時,添馬艦東廣場升起五星紅旗,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香港防務。
第四層(第10~11段):
零點40分,“不列顛尼亞”號離港。
時間:零點40分,查爾斯王子和離任總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顛尼亞”號離港。
小結: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將事件的始末說清楚,通過對四個特定的場景的描述,這篇新聞真實地再現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這一歷史時刻。幾個特定場景中著重描述了3次降旗與1次升旗。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與標志,英國米字旗的降下象征著英國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的結束,五星紅旗的升起則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主體部分共有10個自然段,其中有8個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聞發生的現場,以眼睛為“攝像機”,以耳朵為“錄音機”,簡筆勾勒出的清晰可視的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這些儀式的敘述都很簡潔,但都有著歷史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介紹了每一種儀式之后,作者總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儀式本身的涵義。另外還有兩段,一個是第4段,交代有關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個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歷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對照,深化了主題。作者鄭重地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含蓄地表達了一種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時的莊嚴與喜悅的心情。
板書:
別了,“不列顛尼亞”
下午4∶30分 告別儀式 第一次降旗
晚6時15分 告別儀式 第二次降旗
子夜時分 交接儀式 降旗與升旗
零點40分 “不列顛尼亞”號離港5、認真品讀文本,思考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⑴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個多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的許多港督曾對其進行過大規模改建、擴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能否將句中加點的詞語互換?為什么?在這則新聞稿中,為什么要插入一段關于港督府的敘述?如何理解畫橫線的句子?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不能互換。因為不符合事物發展的正常順序。港督府經過歷任港督完善,是英國統治的象征,是英政權在港的標志。港督府是英統治的象征,港督的離去,人去樓空,意味著英國統治的結束。“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港督府的外觀。通過對港督府的描述,告訴世人,經過中國人民長期的艱苦努力與漫長的等待,香港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隨著末任港督彭定康的離去,中國人民一段屈辱的歷史永遠地成為過去。“陳跡”二字寫盡了香港回歸后,中國人民的一段屈辱的歷史已經永遠地成為過去的民族尊嚴、民族自豪。“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不僅見證了那段歷史,時時警醒國人,而且演繹了今天國家的尊嚴,彰顯了民族的復興。
⑵ 為什么說英國的告別儀式是“日落儀式”?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日落儀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灣中的“不列顛尼亞”號,一是“紫荊花圖案”,作為英國告別儀式的背景,標志著英國對中港150年來的殖民統治結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英國曾經占領了非常廣大的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喻指在它的領土上,永遠都有陽光照耀。香港作為英國在東方的最后一塊殖民地,于1997年脫離英國的統治,可以說在中國香港的土地上,英國殖民統治的太陽落了,所以把英國告別儀式稱為“日落儀式”。對于在駐港英軍總部附近舉行的告別儀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隨后捕捉到了一個典型的鏡頭:“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象征英國統治的“不列顛尼亞”號,與象征香港回歸祖國的特別行政區區旗,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啟示人們發現這一儀式的深刻內涵。
⑶ 體味新聞的最后一段“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港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156年5個月零4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為什么把時間精確計算到“一共過去了156年5個月零4天”?如何理解“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
香港離開祖國母親的懷抱整整156年5個月零4天!這是一段讓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漫長的歷史,字里行間回蕩著百年巨變的滄桑感嘆。對于中國人民來說,英國在香港進行的殖民統治的這段歷史是刻骨銘心的,是不應該被忘記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中國人民經過漫長的期待,終于迎來了香港回到祖國懷抱的這一天。作者心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卻是通過精確記下英國統治的時間來表現的,語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
“從海上來”指當年不可一世的英國遠征軍強占了中國的領土,開始殖民統治。“從海上去”明著是寫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暗寫英國的殖民統治結束,點明題意。英國當年從海上入侵,得以在香港殖民統治達1個半世紀,而如今中國國力的強大,領導者的努力,終結了英國殖民統治。
一句“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語言莊重而含蓄,平實卻具有出色的表現力,含義深刻,沒有諷刺,沒有痛罵,也沒有歡呼,既客觀地再現了這一歷史盛況,又表達了中國人民對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結束后的欣喜之情。
“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這是現實的場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強的話,把香港百年歷史的滄桑巨變凝聚其中,暗含著歷史和現實的對比。體現出新聞工作者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駕馭文字的能力。
6、體味特寫新聞的表達技巧:
⑴ 報道重大歷史事件,描述現實場景的同時,兼顧歷史的回顧,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別了,“不列顛尼亞”》一文在這方面堪稱典范,說說課文中現實的場景和背景材料兩方面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現實場景和歷史事實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現實的場景是新聞的主要內容,是新聞的綱,在介紹了每一種儀式之后,作者總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個儀式都顯示出歷史的跨度,有著歷史的意義。每一則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對應于一個現實的場景,依靠一些關鍵詞銜接在一起,比如在寫港督府告別儀式中,引進對港督府歷史的追述:“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個半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的許多港督對其進行過大規模改建、擴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在寫廣場告別儀式時,插入“156年前一個英國艦長占領港島,升起英國米字旗”,“今天一個英國士兵在這里降下米字旗”,讓人聯想起156年前,英國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這些背景材料就像電影中的閃回一樣,將歷史與現實用鏡頭方式交錯出現,不僅畫面很強,且突出了英國對香港156年統治的終結。把歷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對照,深化了主題,歷史的回顧更強化了有不再來的意味。現實的場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銜接,使得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靠現實的場景串在一起,與之融為一體。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現實的場景有歷史的縱深感,歷史跨度極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歷史內涵,也讓人更加體會出儀式本身的現實內涵。
⑵ 新聞用事實說話,作者的情感應自然流露于真實細節的選擇中,適當地運用細節可以使新聞事實“活”起來,使報道具有現場感和感染力。說說細節在《別了,“不列顛尼亞”》中的作用。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新聞寫作要力求簡約、含而不露,作者的情感要通過樸實的語言而不是浮華的形容詞來實現。例如,作為歷史的見證人之一彭定康在“30日下午”這個特定的歷史時刻,“在蒙蒙細雨中”,作為“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點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兩個細節把英國對香港的管治已到了“日落余音”的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纖毫畢現地見證了這一微妙的歷史時刻,在含蓄的細節勾連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意,耐人尋味。再如“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這一細節的點染,進一步烘托出英國在香港的“日落”。之后便有了“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了對香港行使主權”,正是有了這些生動的細節,突出了見證歷史、演繹尊嚴的主題,反映了中國人民揚眉吐氣走向富強的豪情,使報道的思想內涵更為深刻。記者還特別注意到以色彩增強文章的“視覺效果”:黑色的“勞斯萊斯”、白色的總督府、綠色的樹叢,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記者準確、客觀地記錄下歷史性的一幕,始終以事實表達著豐富的情感。消息的最后一段是這樣寫的:“從1541年1月26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港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156年5個月零4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沒有任何修飾性的語言。然而,就在這看似不動聲色的描寫中,卻顯現出語言的張力。全篇以港督告別式開頭,在子夜易幟時高揚,又以“不列顛尼亞”離去收尾,起伏跌宕,制造出遞進的節奏,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
7、把這篇特寫新聞改寫成一般新聞,你將省略哪些語言?體會一下這些語言的好處。
參考:“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廣場上燈光漸暗”“‘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語言使描述對象生動、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 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統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帶有皇家標致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港督府”,“將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交待告別的細節,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體清楚。“蒙蒙細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氣狀況的實寫,但兩處用筆,寫出過程,對儀式的氣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對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寫,但在這里交代,對“告別”儀式的氛圍起了點染的作用。
8、課堂小結:
在眾多關于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別了,“不列顛尼亞”》是最別致的一篇,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現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歡慶回歸的人們多么激動,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善于捕捉香港主權回歸、末任港督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里那一個個重大場面的一瞬間;又像一個熟練的影視導演,巧妙地將一個個鏡頭組接起來,既準確生動又色彩明快地再現了這一歷史時刻的真情實景,突出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這篇新聞從客觀的角度敘述了英皇家油輪“不列顛尼亞”號離去的過程,表明象征著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
三、練習(課后習題解答參考)
1、現實場景寫彭定康離開港督府時,引入了一些關于港督府歷史的背景材料;寫降旗的儀式,則讓人聯想起156年前,英國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這些自然的銜接,使得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靠現實的場景串在一起,與之融為一體。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現實的場景有歷史的縱深感,讓人更加體會出儀式本身的現實意義。
2、聯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語句的內涵:
⑴ 象征英國統治的“不列顛尼亞”號,與象征香港回歸祖國的特別行政區區旗,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啟示人們發現這一儀式的深刻內涵。
⑵ 大英帝國從海上乘船登陸香港,開始了長達156年的殖民統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參加儀式的英國官員乘坐“不列顛尼亞”號離開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強的話,把香港百年歷史的滄桑巨變凝聚其中,暗含著歷史和現實的對比。
3、寫作練習(參考答案略)
【備課資料】
一、寫作背景
香港回歸的背景:英國人的到來,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紀,英商來華進行鴉片貿易,賺取大筆財富,換取中國的白銀、絲綢、茶葉和香料。清廷擔心老百姓受到鴉片煙毒影響,決定禁止鴉片的進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強地位,不受滿清朝廷控制,因此導致鴉片戰爭(1840~1842年)的爆發。英國船堅炮利,中國戰敗。香港島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簽訂的《南京條約》中,永久割讓給英國。鄧小平同志在接見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的時候,明確地表達了中國政府將收回香港主權的意愿,同時,這也是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的體現。
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政府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是中華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文章出色地記錄了英國王儲查爾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將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再現在讀者面前
二、推薦閱讀
學會用“眼睛采訪”,多寫實錄性新聞
──《別了,“不列顛尼亞”》賞析
新聞報道除了要真實、準確,具有時效性外,還必須具有強烈的可讀性。學會用“眼睛采訪”,多寫實錄性新聞,就是增強新聞可讀性的有效途徑之一。現在在新聞寫作上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主要表現在:有的新聞事實少,空話多;有的搞新名詞“轟炸”,詞語隨意搭配;有的結構任意跳躍,華而不實;有的大話、套話連篇,讀來味同嚼蠟。多寫實錄性新聞,是醫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屆“中國新聞獎”消息一等獎作品《別了,“不列顛尼亞”》一稿,就是一篇實錄性新聞佳作。具體說來,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清晰的可視性。實錄性新聞突出表現在“目擊”和“視覺”中,它必須寫出特定的現場氛圍。這就要求記者(通訊員)應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在采訪現場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鏡頭、典型的場面,并給予形象的再現,如文中寫的:“在蒙蒙細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升起”,“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這些簡潔的筆法,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使新聞具有清晰的可視性,自然流于記者筆端的這些文字,似乎有著色彩濃烈的油畫效果,讓讀者讀后猶如醇厚的美酒,回味無窮,并加深了對香港回歸這一重大歷史性事件意義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動的可聽性。實錄性新聞要再現特定的場景,特定的形象,離不開生動形象的語言,離不開各種音響。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形象感強的環境音響,有助于增強新聞的可聽性。如文中寫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雨越下越大。查爾斯王子在雨中宣讀英國女王贈言說”,“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等等。這些描述,仿佛清風徐來,給人以流暢自然的感覺,好像親臨新聞事實發生的現場,聽到降旗聲、下雨聲,講話聲和升旗的樂曲聲……從而受到強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動感。全文沒有令人生厭的套話或可有可無的廢話,那些實在、具體的新聞事實,都是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的。作者并沒有直接出面說什么,而是運用捕捉到的鏡頭,通過具體的人和事來表達香港回歸的劃時代意義。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聞背景材料,并運用對比手法,在看似靜態的敘述中注入動態的信息。如文中寫出的:“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港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156年5個月零4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讀后給人以強烈的滄桑巨變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尋味。
第四是具有鮮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實錄的:“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廣場上燈光漸暗”“綠樹叢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五星紅旗”等等,這些多彩交錯的畫面,給讀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聞實踐證明,實錄性新聞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來越受到讀者的青睞。希望這束帶有露珠的花朵,在報紙新聞與廣播電視新聞百花苑中,越來越爭芳競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