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通用3篇)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篇1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四單元,該單元系新聞和報告文學單元。此文與《別了,“不列顛尼亞”》可組合在一起,使高一學生感受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了解新聞中記者的感情滲透其中,以揭示新聞事件的意義的寫法。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搜集奧斯微辛的相關資料;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受情傾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使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設計思想】
實現新課標下三維教學目標;提升學生思考的層次,結合當前時代,從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提升到對德國納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惡,激起理性思考。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設想】
讓學生自主尋找納粹罪惡的史料,充分利用學生的課程資源生成新的課程資源;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來理解記者在新聞事件中的作用。
【教學對象】
重點中學高一學生。
【學生分析】
這些高一的學生他們有自己收集資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夠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與思想,能與同學們合作交流;關心時代發展,洋溢著青年學子的朝氣。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①使學生課前通過圖書館或電腦等搜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并準備小組交流發言。
②對“新聞的客觀性”課前自己思考,積累感受。
【教學過程】
一. 交流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認識,自然營造對納粹憤怒氛圍。
1.先讓同學們分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資料,談談看法。之后,請兩組代表到講臺上向全班出示最讓小組震撼的一張圖片,并闡述理由。
2.讓小組派代表來簡要闡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
3.讓學生一起默讀課文,來感悟該新聞寫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此時氣氛沉靜而嚴肅)
二.引導學生通過此文獨特的新聞視角認知其控訴價值(整體感悟新聞內容)
1.引導學生探索該新聞的視角
①新聞與一般的文章的顯著差別點是什么?
師生間會明確為及時敏銳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觀地傳達。
②本新聞有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呢?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探究而知,本新聞并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此可從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及文中“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參觀者沿毒氣室——焚尸室——女監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參觀
④作為一名敏感記者,為什么要寫一些不能稱為新聞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是否違背了新聞當敏銳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則呢?讓我們每個人都靜靜地想一想。
注意:此問題不要讓學生回答,而是在靜默中沉思。
三.對新聞中記者所蘊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羅森塔爾的眼光敏銳地追尋著參觀者的行動與神態。
我們一起來讀從p50頁“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起至結束,哪些是客觀的描述,哪些又寫出了參觀者內心的感受呢?(各舉一例)
2.請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請同學對該生的朗讀作簡要點評,既加深對新聞傳達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學生間互動交流。
3.師生一起探究新聞中對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及反映他們內心感受的句子或詞語。
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如“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懼萬分”等詞直接顯示了參觀者內心的恐懼。
4.“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學們,你們說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
(老師表情較為嚴肅,特意留下一點時間空白)這個問題我們想留在課外,讓我們用筆來表達,就算是表達對一個像鮮花一樣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為什么對于參觀者來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為什么要用“懇求”一詞呢?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出來。
6.新聞報道中,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物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
請比較《奧斯維辛沒有新聞》與《別了,“不列顛亞”》在此的不同。
7.作為新聞,我們分明能看到記者的感情也蘊含其中,除了在參觀者的行為、神態及他們無法抑制的內心中,我們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記者的情感?
學生會找尋一些語句并加以探究羅森塔爾所蘊含的情感。
例如: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波娑起舞。”
預設:學生體味:“最可怕”等詞,作者用反語,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熱金卡因為曾經是人間地獄,只有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能與之相稱。作者表達出自己內心無比的憤懣,讓讀者感到沉重的壓抑。
“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預設:兩種事物形成強烈反差,是諷刺,納粹的殘暴,終不可絕滅生命;是控訴,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毀滅。
四.師生共同總結
1.為什么要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預設:一批批的參觀者在奧斯維辛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感受,那樣震驚,那樣窒息,那樣憤怒。
2.既如此,為什么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預設:“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于一種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種使用命感,對死難者的悼念,對納粹的憤恨。
3.為什么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呢?
教師組織提升: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定,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五.引導學生思想深化
在奧斯維辛,納粹的暴行使400萬人的生命被罪惡地奪去。1947年7月2日,波蘭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將集中營原址辟為殉難者紀念館,并在其周圍劃定一個默哀區。1970年,奧斯維辛集中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讓我們再次注觀著自己搜集的圖片,為在此不幸遇難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鐘)
這樣的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這樣的罪惡。我們也同樣不會忘記中華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強盜行徑下遭受的苦難。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記住這樣的歷史。下面是兩篇新聞稿《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見附件1)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見附件2),你會有何感想。
六.作業(兩選一)
1.“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展開你的聯想,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
2.看了《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兩篇新聞后,請課外自己再補充材料,談談對此的看法。
【教學后記】
學生學習后,能領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打破新聞寫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寫法。在合作交流中,學生被共同營造的氛圍深深感染。通過課前查閱資料,學生首先從感性上體會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通過比較閱讀《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并深入查閱資料,又從理性上對納粹和法西斯的罪惡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對當今時代有了認識,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
一. 附件1《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
奧斯維辛委員會柏林集會 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
XX年01月27日 12:01 新京報
1月25日,工作人員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大門前為即將舉行的紀念活動做準備。1月27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的紀念日。
德國總統霍斯特•克勒(左)抵達本次紀念活動的舉行地點奧斯維辛的情景
據新華社電 國際奧斯威辛委員會25日在柏林舉行集會,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
德國總理施羅德在紀念集會上發表講話,強調德國將牢記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后的特殊歷史責任,呼吁與反猶主義和極右主義作堅決斗爭。他說,納粹的意識形態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場人禍。盡管今天活著的絕大多數德國人都與納粹大屠殺無關,但德國人負有特殊的責任 。
他指出,納粹在奧斯維辛等集中營實施的暴行,無論是規模、根源還是造成的傷害,都是空前的。這已經與德國及歐洲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德國及歐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慘痛的一頁。這個歷史負擔雖然沉重,卻是必須嚴肅承擔的責任。他強調說,德國必須直面過去,“盡管遺忘和排斥的誘惑是巨大的,但我們絕不能屈服”。
施羅德呼吁對反猶主義和極右主義行徑作堅決的斗爭。他指出,反猶主義依舊存在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堅決與其斗爭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絕不能允許反猶分子的丑惡行徑得逞。從1996年起,德國將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解放日1月27日定為“納粹受害者紀念日”。
二.附件2《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 輕描淡寫錯誤歷史》
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 輕描淡寫錯誤歷史
XX年01月27日 20:17 文匯報
近日,世界各國媒體都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紀念日。記者發現日本的同行們卻在以“敏銳獨到”的眼光,報道著這一人類當代歷史長卷中極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屆聯大召開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特別會議。《讀賣新聞》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聞》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關注”,這兩家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不約而同”將報道聚焦在“阿拉伯國家缺席這一特別會議”上;《產經新聞》在26日的日刊中以較大篇幅對27日將舉行的紀念活動做了報道,但它的重點是分析歐洲的擴充前景及影響。日本媒體對此“獨到”的報道,僅僅只是顯示了他們獨特的新聞觀嗎?
日本駐聯合國大使大島賢三,在此次聯大特別會議上表示,日本對其所造成的“巨大傷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時日本也有所善舉——日本駐立陶宛使館的一名官員曾經通過簽發簽證救了近千名猶太人,而且戰后的日本已經從聯合國的敵人變成了對聯合國做貢獻最多的國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經完全超脫了那段歷史,成為了一個充滿功德的國家。事實果真如此嗎?
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所謂的“獨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對歷史的淺層反思,對錯誤的輕描淡寫。如果說日本已深刻認識到其過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會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一意孤行,不會在教科書編寫上篡改歷史,不會對毒氣彈、慰安婦事件閃爍其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再次站在善和惡的門檻前,日本到底是“擇其善者而從之”,還是繼續與撒旦為伍呢?(本報東京1月26日電 文/本報駐東京記者 叢云峰)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學生分析】
1、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情感比較豐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課外收集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
⑵ 揣摩關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統治,培養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設計思想】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對于新聞類文章,在以往教學中,往往重視理性的分析,而忽視自主合作的學習,輕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本設計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突出重點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實踐語文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著力于情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培養,又不忽視雙基訓練,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留下較大的空間,體現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殺》、《辛得勒的名單》中的簡短剪輯鏡頭,導入新課(多媒體)。
(選用的《南京大屠殺》和《辛得勒的名單》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輯氛圍與課文相似,易于引導學生入情。通過簡短的影片展示,把學生們帶進一個悲情的森林,給學生心靈上的震撼,從而自然引出課題,讓學生在肅穆悲壯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喚醒民族精神。)二、交流資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學們在課前收集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邊看圖片邊介紹邊談感受。教師也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使老師和學生在情感上尋找共鳴點。
三、介紹寫作背景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四、質疑解難,探究寫作意圖
一個如此有名的記者為什么要寫一篇早已眾所周知的新聞呢?發生在奧斯維辛的慘劇早已離我們遠去,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請學生閱讀課文,將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畫出來,指導他們開展小組交流,相互質疑。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重點研討題:
1、文章開頭寫到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某種意義”指什么?
2、“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這個細節?
3、13段寫到那個照片中的姑娘,臨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
5、課文第6段“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還有末段“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這兩句話的意義和作用分別是什么?
小結: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同時,也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意讓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五、精彩語段賞讀
本文有很多地方寫得很精彩,雖然作者沒有正面去控訴德國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敘述卻給人深深的震撼。請各組推薦一段文字并推薦一名同學來朗讀。
教師讀第9、10兩段,引導學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顫的感覺。
六、談收獲
著重引導學生從內容情感和寫法兩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則新聞的收獲,進一步把握課文,并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教學總結】
多媒體配樂顯示警句:
1、忘記歷史,就會使悲劇重演!
2、前以色列總理拉賓的和平宣言:
“幾萬個示威者的喊叫,還遠不如一個痛哭兒子戰死的母親的眼淚給我的震撼……”
“……我向來相信大多數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機會的。你們今晚聚集在此,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制暴力。”
【鏈接課外】
閱讀下面選文,然后回答1~5題:
二戰時期,在一座納粹集中營里,關押著很多猶太人,他們大多是婦女和兒童。他們遭受著納粹無情的折磨和殺害,人數在不斷減少。
有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一起被關押在集中營里。一天,她的母親和另一些婦女被納粹士兵帶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她的身邊。人們知道,她們肯定是被殺害了。因為每天都有人被殺害,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人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當小女孩問大人們她的媽媽哪里去了,為什么這么久了還不回來時,大人們沉默著流淚了,后來實在不能不回答時,就對小女孩說,你的媽媽去尋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會回來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詢問,而是唱起媽媽教給她的許多兒歌,一首接一首地唱著,像輕風一樣在陰沉的集中營中吹拂。她還不時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張望著,希望看到媽媽從遠處走來。
小女孩沒有等到媽媽回來,就在一天清晨,納粹士兵用刺刀驅趕著,將她和數萬名猶太人逼上了刑場。刑場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們將一起被活活埋葬在這里。人們沉默著,死亡是如此真實地逼近著每一個生命。面對死亡,人們在恐懼中發不出任何聲音。
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被納粹士兵殘酷地推下深坑。當一個納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將她推進深坑中去的時候,小女孩睜大漂亮的眼睛對納粹士兵說:“劊子手叔叔,請你把我埋得淺一點好嗎?要不,等我媽媽來找我的時候,就找不到了。”納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場上頓時響起一片抽泣聲,接著是一陣憤怒的呼喊……
人們最后誰也沒能逃出納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和力量。
暴力真的能摧毀一切?不,在天真無邪的愛和人性面前,暴力讓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惡和渺小。劊子手們在這顆愛的童心面前顫抖著,因為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納粹顫抖
2、選文第二段的畫線句有什么表達效果?
3、選文第四段中加點詞“殘酷地”可否刪去?為什么?
4、在第五段“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和力量。”這句話中,如何理解“撞痛”這個詞的含義?
5、結合選文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談一談你對“戰爭”的看法。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篇3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四單元,該單元系新聞和報告文學單元。此文與《別了,“不列顛尼亞”》可組合在一起,使高一學生感受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了解新聞中記者的感情滲透其中,以揭示新聞事件的意義的寫法。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搜集奧斯微辛的相關資料;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受情傾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使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設計思想】
實現新課標下三維教學目標;提升學生思考的層次,結合當前時代,從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提升到對德國納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惡,激起理性思考。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設想】
讓學生自主尋找納粹罪惡的史料,充分利用學生的課程資源生成新的課程資源;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來理解記者在新聞事件中的作用。
【教學對象】
重點中學高一學生。
【學生分析】
這些高一的學生他們有自己收集資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夠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與思想,能與同學們合作交流;關心時代發展,洋溢著青年學子的朝氣。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①使學生課前通過圖書館或電腦等搜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并準備小組交流發言。
②對“新聞的客觀性”課前自己思考,積累感受。
【教學過程】
一. 交流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認識,自然營造對納粹憤怒氛圍。
1.先讓同學們分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資料,談談看法。之后,請兩組代表到講臺上向全班出示最讓小組震撼的一張圖片,并闡述理由。
2.讓小組派代表來簡要闡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
3.讓學生一起默讀課文,來感悟該新聞寫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此時氣氛沉靜而嚴肅)
二.引導學生通過此文獨特的新聞視角認知其控訴價值(整體感悟新聞內容)
1.引導學生探索該新聞的視角
①新聞與一般的文章的顯著差別點是什么?
師生間會明確為及時敏銳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觀地傳達。
②本新聞有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呢?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探究而知,本新聞并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此可從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及文中“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參觀者沿毒氣室——焚尸室——女監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參觀
④作為一名敏感記者,為什么要寫一些不能稱為新聞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是否違背了新聞當敏銳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則呢?讓我們每個人都靜靜地想一想。
注意:此問題不要讓學生回答,而是在靜默中沉思。
三.對新聞中記者所蘊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羅森塔爾的眼光敏銳地追尋著參觀者的行動與神態。
我們一起來讀從P50頁“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起至結束,哪些是客觀的描述,哪些又寫出了參觀者內心的感受呢?(各舉一例)
2.請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請同學對該生的朗讀作簡要點評,既加深對新聞傳達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學生間互動交流。
3.師生一起探究新聞中對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及反映他們內心感受的句子或詞語。
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如“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懼萬分”等詞直接顯示了參觀者內心的恐懼。
4.“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學們,你們說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
(老師表情較為嚴肅,特意留下一點時間空白)這個問題我們想留在課外,讓我們用筆來表達,就算是表達對一個像鮮花一樣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為什么對于參觀者來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為什么要用“懇求”一詞呢?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出來。
6.新聞報道中,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物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
請比較《奧斯維辛沒有新聞》與《別了,“不列顛亞”》在此的不同。
7.作為新聞,我們分明能看到記者的感情也蘊含其中,除了在參觀者的行為、神態及他們無法抑制的內心中,我們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記者的情感?
學生會找尋一些語句并加以探究羅森塔爾所蘊含的情感。
例如: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波娑起舞。”
預設:學生體味:“最可怕”等詞,作者用反語,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熱金卡因為曾經是人間地獄,只有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能與之相稱。作者表達出自己內心無比的憤懣,讓讀者感到沉重的壓抑。
“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預設:兩種事物形成強烈反差,是諷刺,納粹的殘暴,終不可絕滅生命;是控訴,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毀滅。
四.師生共同總結
1.為什么要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預設:一批批的參觀者在奧斯維辛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感受,那樣震驚,那樣窒息,那樣憤怒。
2.既如此,為什么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預設:“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于一種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種使用命感,對死難者的悼念,對納粹的憤恨。
3.為什么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呢?
教師組織提升: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定,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五.引導學生思想深化。
在奧斯維辛,納粹的暴行使400萬人的生命被罪惡地奪去。1947年7月2日,波蘭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將集中營原址辟為殉難者紀念館,并在其周圍劃定一個默哀區。1970年,奧斯維辛集中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讓我們再次注觀著自己搜集的圖片,為在此不幸遇難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鐘)
這樣的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這樣的罪惡。我們也同樣不會忘記中華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強盜行徑下遭受的苦難。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記住這樣的歷史。下面是兩篇新聞稿《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見附件1)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見附件2),你會有何感想。
六.作業(兩選一)
1.“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展開你的聯想,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
2.看了《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兩篇新聞后,請課外自己再補充材料,談談對此的看法。
【教學后記】
學生學習后,能領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打破新聞寫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寫法。在合作交流中,學生被共同營造的氛圍深深感染。通過課前查閱資料,學生首先從感性上體會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通過比較閱讀《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并深入查閱資料,又從理性上對納粹和法西斯的罪惡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對當今時代有了認識,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