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背景資料(通用15篇)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1
1、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參加革命和,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參加革命與,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姑作安心的過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鉆了進去,消磨這一生。我終于在國學里找出了一個題目,開始像小兒的學步。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樂意這么走,也就沒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無可諱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場的轉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國民黨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運動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記云:"陳君來訪,談及國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場與政府相同。"
(王瑤《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當時思想的重要資料,詳盡而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從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們可以說,《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是:表現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產生的彷徨、苦悶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
5、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懷著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的文章來者,大約是因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緣故。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_散文集〉導言》)
6、 這篇作品獲得人們特別贊賞的原因,就在于它寫景的特別工細。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樣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籠統寫出來,而是把這個景象"剝開來看,拆穿來看",把這個荷塘與月色本來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景象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點是寫荷塘的種種景物,而以月色為背景;后者重點是寫月色的種種變化,而以荷塘為背景。這樣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開來作兩次描寫,就得以把景物描寫得很細膩。當然,這種描寫,并不是把本來很統一和諧的描寫對象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始終把被分作兩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不過是兩次描寫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調換了一下位置罷了。
不僅如此,朱自清在表現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這兩個組成部分的時候,還進一步作更精細的分解剖析,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并且從景物觀賞者的視覺、嗅覺、聽覺,以及景物的靜態,動態等角度,寫出它們的種種性狀,從而把景物表現得格外細膩。 楊昌江《工筆畫,朱自清的散文藝術》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2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抒發的是作者對當時北平在軍閥統治下白色恐怖現實的強烈不滿和不知自己一心向往的自由民主到哪里去找的迷茫失望情緒。
《荷塘月色》的第七、八兩段引用了《采蓮賦》和南朝民歌《西洲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語文》刪去了原文中“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們是早已無法消受了”這一段,現在2000版《高中(試驗修訂本·必修)語文》恢復了原貌,如果能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寫作背景,恰當地分析這兩段引用的內容和作用,可能對理解文眼“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大有幫助。
作者1925年到北京大學任教后,親歷親見了軍閥段祺瑞和張作霖殘酷鎮壓知識分子、壓制言論思想自由的一系列事實:⑴1926年3月,“三.·一八”
慘案,段祺瑞執政府軍警開槍打死打傷請愿的愛國群眾200余人(作者親歷);⑵1926年6月,張作霖槍殺著名報人邵飄萍,封閉《京報》(作者親聞);⑶1927年4月,張作霖以宣傳“赤化”罪名逮捕并絞死著名學者、北大教授李大釗(作者親見)。北平的白色恐怖,的確像“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近兩個月來,作者聽到南方的消息:江南,1924—1925年間作者親見過的轟轟烈烈的工人農民群眾追求自由民主的運動,現在遭到了國民黨莫名其妙的鎮壓,覺得所發生的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趕不上的”(《一封信》),所以,心中充滿無奈的苦悶、憂愁,郁結至深,難以釋懷。所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要到外面去尋找“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世界。走在“曲折”“幽僻”
“寂寞”、“陰森森的,有些怕人”的小煤屑路上,只有“蓊蓊郁郁”的樹,就感到“今晚卻很好”,因為“路上只我一個人,”“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終于,找到一片“無邊的荷香月色”
安寧的“荷塘”綠葉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縷縷,月光溶溶,荷花飄忽,一切都是那樣的調和適中,使作者不安定的心得到了暫得的安閑,心靈的郁結得以輕解。但因為濃重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壓在心頭,那些憤懣煩悶之情依然揮之不去,所以,荷塘的一切是朦朧的,淡淡的。由于荷塘被“高高低低都是樹”“重重圍住”,仍然擺脫不了壓抑感,所以當聽到“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就立即產生“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嫉恨情緒。這里表面上說的是蟬和蛙,從特地用“他們”來指代可以知道,實際上,還暗指那些為反動軍閥幫閑發流言的文人。
由此可見,軍閥白色恐怖的統治的“怕人”和反動御用文人如蟬鳴、蛙叫一般的“熱鬧”鼓噪,使人厭煩,是朱自清心里“頗不平靜”的重要原因。
作者在白天只能做“一定要做的事”,說“一定要說的話”,做事、說話沒有自由,甚至“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也沒有,這種毫無自由的現實使人忍不住產生相反聯想,于是便“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了說明自己描寫的采蓮的情景“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就引用了南朝梁元帝的《采蓮賦》:那時候,“妖童媛女蕩舟心許”,打扮得漂亮艷麗的少男少女們,搖著小船去采蓮,他們懷著表達互相之間的愛慕之情愿望,“兼傳羽杯”,把船劃到“藻掛萍開”(即水草繁茂)的地方,摘嫩葉花苞,“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那種自由嬉鬧歡樂的景象,的確“有趣”。為了說明采蓮是“唱著艷歌去的”,作者又引用了《西洲曲》。《西洲曲》是一首大膽表達愛情的情歌:“蓮子清如水”,“蓮”諧音“憐”或“戀”,即愛或想念的意思,“子”即你,“清”諧音“情”,全句是運用諧音雙關手法明白地表達感情,“愛你的感情如水深”。瞧,那是一種多么自由幸福歡樂的生活!可是,采蓮是“舊俗”,“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法消受了”。現在,雖然“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但沒有絲毫活潑的“流水的影子”,沒有說話
、行動、思想的自由,于是,忍不住“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作者把“現在”和舊時、“這兒”和江南進行對比,突出了“現在”“這兒”的不自由,表達了對江南過去的那種自由的向往,委婉而含蓄地表現了對國民黨口是心非出爾反爾、用武力解散工會、屠殺工人,解散農會、鎮壓農民等反動行徑的驚訝和不滿。因為1924—1925年在江南,作者曾親見過國民黨領導革命轟轟烈烈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綠》中表達的就是作者對當時那種自由民主景象的興奮、欣喜之情。)可是,“這一年南方發生的變動”使作者感到“目瞪口呆”,不可理解:提倡三民主義的國民黨怎么也不給工人農民自由民主了呀?所以,作者“心中似一團亂麻”似的不安和失望,搞不清國民黨究竟要干什么,“心里是一團火”似的憂愁、郁悶和焦急,自己向往渴望的自由民主到哪里去找?何時才能實現?
由此可見,對國民黨在江南鎮壓工人農民的反動行徑感到失望、迷茫和無奈是朱自清“頗不平靜”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3
              第一單元 
一    單元課文特點 
1.本單元由兩篇散文、一篇雜文和一篇悼詞組成。 
2、本單元課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有的比較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偉大業績,有的在貌似純知識的“東拉西扯"中, 含蓄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認真推敲詞語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義。 
3、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十分豐富,應該仔細揣摩作者運用修辭手法的妙處所在。 
二      單元教學目標  
1、本單元的重點教學目標 是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揣摩語言的實質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對語言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辯析、品味。在閱讀中只有注意語言,領會關鍵詞 語和關鍵語句的真正內涵和表達作用,理解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才能不斷增強自己的語感。 
2、要掌握在閱讀過程中揣摩語言的技巧,學會抓取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并結合語境進行揣摩和理解。 
三     單元教學重難點 
1、閱讀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 
揣摩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 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揣摩語言屬于第二個階段,即在感知內容的基礎上,在一定的語境中對關鍵詞語和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等進行辯析、品味和理解,以徹底理解文句含義,并依靠自己獨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創造的基礎上,借助于思維加深對讀物的理解。 
2、揣摩語言離不開語境。“語境”是“語言環境”的簡稱。張志公先生說:“所謂語言環境,從比較小的范圍來說,對語義影響最直接的,是現實的語言環境,也是說話和聽話時的場合以及話的前言后語。此外,大至一個時代、社會的性質和特點,小至交際雙方個人的情況,如文化教養、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語言風格和方言基礎等,也是一種語言環境,與現實的語言對稱,這兩種語言環境可以稱為廣義的語言環境。”前者“現實的語言環境”習慣稱為“內部語境”,后者“廣義的語言環境”習慣稱為“外部語境”。要徹底理解語句含義,必須把語句放到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反復揣摩思考。 
3、揣摩語言還要學會抓取關鍵語句。關鍵語句在文章中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1)出現在文章首尾的總結概述語句;(2)有稱代和特指詞語的語句;(3)在文中多次重復出現的語句;(4)運用各種修辭格的語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語句;(6)運用“虛化遷移”手法或詞類活用的語句;(7)語法結構復雜的語句;(8)有特別生動的詞語的語句。 
四、單元教學設計 
本單元前兩課為教讀課文,后兩課為自讀課文。教讀課文每兩課時完成,自讀課文每課一課時完成。 
進行教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一些問題;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實現探索性的學習。 
進行自讀課的教學,更應該體現由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一種形式是學生在課堂上快速閱讀課文,然后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由教師作出結論。這種方式適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級使用。另一種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課文的任務交給幾個或幾組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查閱資料,拿出分析意見,在課堂上各抒已見展開討論。教師不要下結論,讓學生對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課下繼續進行思考,在校刊上發表他們的意見。這種方式適合于語文水平和自學能力較高的班級。 
               一      荷塘月色 
       課文說明 
一      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章里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 呢?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說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說,“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超然為好”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于這種“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二    構思 
《荷塘月色》寫的是一個夏夜,作者為了散心,排解苦悶,去觀賞月下荷塘時所見到的景色和此時此際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開頭的“心里頗不寧靜”一句,盡管文 中一會兒寫“動”,一會兒寫“靜”,一會兒寫“幻覺”,一會兒寫“實感”,一會兒描摹眼前,一會兒展開聯想,“形”確實很散,但始終沒有離開“頗不寧靜”這一“文 眼”。 
三    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哀愁,而《綠》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濃烈。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寫作時代不同。《綠》寫于1924年,這時正是北伐戰爭前夕,五四運動給作者帶來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則寫在大革命失敗后的1927年,現實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悶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實的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 
但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寫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現凄涼的心境;有的認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現作者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是表現作者欣賞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個人的小天地,表現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它不是抒發作者逃避現實的情緒,而是表現作者對現實不滿的憤激心情;有的認為是表現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這些看法可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各抒己見。對于“反映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喜悅”這種說法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實在不能說籠罩全文的是一種淡淡的喜悅,而應該說是一種濃濃的哀愁。我們應該努力去體會作者郁結的煩悶和滿懷悉緒無處訴說的苦衷,把偶然寫到的閑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襯,才符合文章的實際,才能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給學生 以引起思考。 
四      寫作特點 
《荷塘月色〉抒寫的則是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這什么這樣說呢?從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獨特風格看,他是一個很擅長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寫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達了他不滿現實、幻想超脫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的苦悶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雖然自我陶醉了,感覺到一種“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淡淡的喜悅,但仍然夾雜著擺脫不開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點明頗不寧靜的心境,交代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寫靜謐的環境和自己在這咎環境中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一開頭就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樹,淡淡的月光,既簡括地敘述了荷塘周圍的情景,也進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從壓抑不自由中暫得寬余,欣賞月色的淡淡喜悅。這淡淡的喜悅和上文流露出來的淡淡哀愁,籠罩在下文那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寫荷塘月色,是全文重點所在。文章先寫荷塘,次寫月色,再環顧四周,層次分明。 
第4段寫荷葉、荷花、荷香和荷波,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寫月色,先正面寫,后反襯。 
第6段照應第二段,再寫荷塘四周環境,著重寫樹。 
在作者筆下,這是個寧靜而幽美的境地,充滿了詩情畫意。“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仍然擺脫不了那綿綿的愁緒。 
第四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對故鄉的惦念,無非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情”中解脫出來。但是現實 終究是現實,是無法超脫的。正當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時,“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作者又回到現實,并與開頭相呼應。統觀全文,內心 的“不寧靜”和環境的“靜美”相反相成,輕淡朦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悅和哀悉融為一體,構成了《荷 塘月色》的特色。 
五     語言特色 
這篇散文用詞準確生動。 
如《荷塘月色》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了和花上”這“瀉”字,再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就準確地寫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的幽靜。再如“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脈脈”,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達意,這里用來寫流水,流水無聲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這篇散文用了許多疊字,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音韻美。 
《荷塘月色》中“蓊蓊郁郁”的樹,“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脈脈”流水,“靜靜”的月光,“薄薄”的青霧……既加強了語意又使文氣舒展,音節和諧。 
這篇散文還運用了大量新鮮貼切的比喻。 
如寫“荷 葉”,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極為生動,賦予荷 葉動態的美。寫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聲作比;寫月光,月影說它們“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把嗅覺、視覺轉化為聽覺,把其中內在的和諧的美表現得恰到好處。
[1]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4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清作者的游蹤,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了解作者不滿當時現實,渴望自由的感情。
2.學習鑒賞抒情散文,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進而學習運用比喻、通感、擬人和疊字表情達意的技巧。
3.學習作者刻畫景物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多方面體會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2.通過合作探究法,結合語言分析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體會當時知識分子的情感。
2.培養善于發掘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作者的游蹤。
2.重點語句段落的講解,修辭手法的學習,詞語的表情達意。
【教學難點】
1.通過文中的字眼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以及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2.通感手法和疊詞的學習。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說到荷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是古典詩詞曲中經常使用的意象。我們知道有個人最喜歡荷花了,他稱贊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就是周敦頤老先生。寫荷花的.詩句也是很多的,大家想想看都有哪些啊?
(ppt展示: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北宋. 李清照《一剪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也是寫荷花的,不過就不是古詩詞,而是一篇散文《荷塘月色》,作者是朱自清先生。
(板書,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作者簡介
朱自清先生大家應該不陌生吧,我們在初中時就學過他的《背影》。我們一起來簡單回顧一下。
(ppt出示朱自清的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主要作品有詩歌散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5
荷塘月色
教材與教學對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樸素、典雅、充滿詩意的語言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在寫景中抒發出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學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難,而且對語言和景物層次的精妙之處難以感悟,因此在教學時先詳細敘說文章寫作的時代形勢和作者的復雜心境,讓學生通過聯想產生歷史的想象,再緊扣作者情感的變化揣摩語言的運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學目標
1、 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二、教學重點
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三、教學程序
課前:① 學生查閱有關時代背景的資料;
② 學生仔細閱讀文章,認真思考教師布置的閱讀訓練題。
課堂:① 分小組討論閱讀訓練題(一課時)
② 以文章的寫作順序,結合閱讀訓練題(二課時)
課后:① 整理課堂筆記
② 限時做《創新思維訓練》中有關題目
③ 仿寫: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寫一段寫景的文字
四、教學過程 及閱讀訓練資料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作者彷徨苦悶,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如果省略了“漸漸”一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漸漸”寫出了時間流動和空間轉移的緩慢,與環境的寧靜和心境的頗不寧靜相適應,如果省略了,則不能描摹出時空變換的流動性,也不能體現出緩慢中的寧靜與寧靜中的頗不寧靜)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若將“帶”字換成“掩”或“關”有何不同?析:“掩”—出門/轉身/拉掩,動作煩瑣,有一定的目的性;“關”—動作過程與“掩”相類似,目的性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蒼白,缺乏表現力;“帶”—輕輕地將門從背后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境的寧靜,也與心境相符)上門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處的環境是由哪幾個空間立體地構成的?析:院子、夜空、墻外、屋里、門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沿著(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著”是圍繞,才可見“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則表示還走在往荷塘的路上,無以得見“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種情景前后有何聯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析: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調是怎樣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樣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卻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閑、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隱若現。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聯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析: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別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析: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聯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彌望”何解?析:充滿視野,滿眼,如“春色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析:與“高”相呼應,修飾“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葉子;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層層的葉子中間,(“田田”與“層層”是對前面哪個詞的具體解釋?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連綿不絕,“層層”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點綴(“點綴”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析:零星)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析:擬人;不能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因為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同樣千姿百態,楚楚動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白花;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運用了“通感”的寫景方法,試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顫動”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風)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幾道?析: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凝碧的波痕。(波痕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層層、肩并肩、密密地挨著)葉子底下是脈脈(寫出的流水的什么特點?析:無聲、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一段所寫的景物的順序能不能調動?析:不能。因為葉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葉子;因為白花是點綴其間的,而且白而發亮,所以接著寫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風過處有清香;因為有微風,就有了波痕;因為有了波痕,便看見了底下的流水;因為有流水,所以葉子更見風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葉子與花上,從而順理成章,從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對靜靜地瀉在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的描寫。景物出現的順序是有著極強的前后關聯的,極富層次感,絕不能調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并無依附任何事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么?夢的本體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表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癡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豐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析:點面結合)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變化?析: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于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鹢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么會惦著江南呢?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緣由:心情頗不寧靜(情感基調,下文不斷揭示和照應)
一、月夜出門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總寫荷塘月色 樹: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調)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輪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覺是個自由的人(照應一)
感想三:受用無邊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悅
荷葉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顏色:點綴著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態:裊娜地開著(盛開)
羞澀地打著朵兒(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聲
荷波:象閃電、霎時、凝碧
三、細寫 荷水:脈脈
荷塘月色 (葉子:更見風致)
從月色的角度,正面寫:如流水、瀉
青霧:薄薄,似牛乳
似輕紗
從景物的角度,反襯: 葉子與花:似夢
月色 樹影:黑影、倩影
光與影:不均勻、和諧
如名曲
寫月光下 近景 從面上寫:樹色陰陰、
的荷塘四周 似煙霧
靜態 從點上寫:楊柳豐姿
遠景:隱隱約約的遠山
(仰視)
平視:路燈:無精打采
動態:蟬鳴、蛙叫
心態:我什么也沒有(照應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蓮盛況,思鄉情濃,心情依然不寧靜(照應三)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6
閱讀題在語文考試中占有一定的分數,多做閱讀題,爭取加強自己的語感,不要在閱讀題上丟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荷塘月色》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荷塘月色》
朱自清
①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②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 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⑦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⑧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閱讀題目
1、解釋第③自然段畫橫線短語在文中的含義。(3分)
平常的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個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說出“本體”和“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畫橫線句子通過一連串的修辭來寫景物的特點,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蓮賦》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從全文看,有什么表達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
1.、“平常的自己”:指為環境和精神壓力所困擾而又整天忙忙碌碌的自己。(1分)
“另一世界”:指沒有煩事纏繞,精神得以超脫的世界。(1分)
“自由的人”:指沒有任何干擾,可以隨意想、說、做的人。(1分)
2、本體是“白花”。喻體是“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有三: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且是“零星地點綴著”,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裊娜”“羞澀”且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5分,本體2分,喻體每點1分)
3、作者運用一系列修辭,正面描寫月光。先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傾瀉,又無聲響,幽靜而幽美的情狀。“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是用襯托的手法去寫月光,描寫出了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接著又用兩個比喻“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把月光那種朦朦朧朧的狀態寫了出來。作者把滿月朗照比作“酣眠”,把“淡淡的云”比作是“小睡”,寫出了滿月的必要與隔著淡淡之云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喜歡似明非明,似亮非亮的感覺。(8分,每點2分)
4、《采蓮賦》描寫了江南艷麗少男和美貌女子,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出采蓮的熱鬧歡樂情景。從全文看,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采蓮賦》的熱鬧、歡快可以看出作者與現實抗爭的失敗,思鄉是作者為了擺脫現實憂傷所做的再一次努力。(6分,每點3分)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7
我教《荷塘月色》
李鎮西
時間:2000年9月 地點:成都石室中學
第一節課
這是我給新生講的第一篇課文。
上課開始,我叫學生把書都關上:“我得考你們兩個問題。”
看著學生緊張的表情,我說:“第一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教材第一單元有哪幾篇課文?”
但這么簡單的問題還是把好多學生給難住了。舉手發言的幾個學生都只知道頭兩篇課文《荷塘月色》和《拿來主義》。最后才有一個學生補充道:“還有《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杜鵑枝上杜鵑啼》。”
我說:“老師提這問題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學課文要有單元觀念,因為課文是按單元編排的,而每一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學習重點。”
說到這里,我順勢提出第二個問題:“請問第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來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正要回答這個問題,突然,后排的賈志杰同學舉手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非常正確!”我忍不住表揚道,隨即又問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頁上,編輯是有單元學習重點說明的。”
“好!”我對全班學生說,“都用的是同一本語文書,可賈志杰就比大家會讀。他知道不但要讀單篇的課文,而且還要讀單元前面的學習重點。
――好,請同學們打開書第5頁。”
學生翻開書后,看到單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寫著:“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揣摩語言,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如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對語言的深層次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辨析、品味。”
我又問:“大家對這幾句話有沒有什么疑問,或者說從中看出什么問題沒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說:“我就有問題,現在問大家――既然‘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那么,接下來就應該先解釋什么叫‘整體感知’再解釋‘揣摩語言’,但為什么書上卻根本不講什么叫‘整體感知’,而直接就解釋什么叫‘揣摩語言’呢?”
學生們不約而同一下抬起了頭,用驚訝的眼睛看著我,那一雙雙眼睛仿佛在說:咦?我為什么沒發現這個問題呢?
“注意:從無疑處發現問題,這是最重要的讀書方法之一。”我強調道,“好,大家現在就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
我在教室里來回巡視。兩分鐘過后,我請幾個學生站起來交流他們的看法。有的說:“‘整體感知’誰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釋;而‘揣摩語言’則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釋。”有的說“‘整體感知’是要達到的目的,而‘語言揣摩’則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說:“其實,看起來沒解釋‘整體感知’,但實際上解釋‘揣摩語言’中就解釋了‘整體感知’,比如書上不是寫了嗎?‘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這就是‘整體感知’了。”
我說:“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善于提出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
我說道:“不過,我這兒要對‘揣摩語言’作些補充性解釋。揣摩語言一定要聯系語境。所謂’語境’,包括外部語境與內部語境。外部語境指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人際關系等等。比如,外國人看宋丹丹和黃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國人為什么要笑;又如,我們今天讀魯迅的文章,對有些語言也覺得不理解。就是對外部語境不熟悉。而內部語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應等等。這是同學們很容易理解的。同學們注意,所謂閱讀,主要就是通過揣摩語言去整體感知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
本來按教學計劃,我在簡單介紹了單元重點并提醒學生要重視揣摩語言后,就應正式進入《荷塘月色》的學習。而學習的第一步應該是介紹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話題已經說到通過揣摩語言而進入作者心靈,于是,我臨時決定先不介紹朱自清,而從這里切入課文:“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們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讀,那種’把自己放進去’的朗讀。好,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遍課文。注意,在朗讀《荷塘月色》的時候,你就朱自清!”
學生開始各自朗讀了。我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學生讀了一遍后,我開始抽學生起來單獨讀。我先抽一位男生:“請你從第一段讀起。希望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和同學們能看到你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位男生開始讀,“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著,乘涼,突然想起……”他讀得結結巴巴,掉字換字不少,而且讀得很快。 “同學們,他讀得怎么樣?”我問。
大家搖頭。我問胡迪:“你具體說說。”
胡迪說:“他讀得太快了。而且還讀錯了一些地方。”
“嗯,對。是讀得太快了。”我說,“給人的感覺,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學生們轟然大笑。我對胡迪說:“你覺得該怎么讀,就給同學們示范一下,好嗎?”
胡迪同學的朗讀,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過,還是有點兒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話,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決定不急著讓學生往下朗讀,因為既然問題暴露出來了,就應該即使有針對性地解決。我對大家說:“這篇文章的話語方式是自言自語。因此,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怎么才能讀出這種語氣呢?關鍵是把自己當作朱自清,進入他的內心,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下面我給大家示范一下。”
我開始讀了。一邊讀一邊停下來講解:“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像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應該讀得緩慢些,讀出一種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著潤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是多么靜謐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讀得低沉、緩慢,讀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給學生們說:“下面,同學們再自己讀一遍。按剛才李老師說的,把自己當作朱自清,讀出韻味。”
同學們又開始各自朗讀了。我在巡視中發現,這一次,大多數學生已經沒有了那種大聲“讀”,而是在體味中竊竊私語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們的神態,就知道他們已經開始走進朱自清了。
學生自讀完了,我又抽學生起來讀。這一次學生讀的效果大有進步。特別是易維佳同學,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段從她口中流出來時,我們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華園的荷塘月色之中。
當然,也有個別學生讀得仍不太滿意。謝肇文讀“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語調缺乏變化,而且太小聲。所以他剛坐下,我就開了他一個玩笑:“謝肇文同學讀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在同學們善意的笑聲中,謝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來,一個同學讀最后三段。讀到《采蓮賦》時,對好幾個字不認識。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夠讀對,“纖腰束素”的“纖”卻讀成了“qīan”。于是,我把這個字寫在黑板上,
一一抽學生起來讀,結果竟然有相當多的學生讀錯。
“究竟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是什么?”我問。這時,一位同學舉手說:“這是個多音字,在這兒應該讀’xīan’。”
“完全正確!”我對全班同學說,“可是,有同學像‘鷁’這么生僻的字都能讀對,可連纖這樣的常見字卻讀錯了!看來,同學們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呀!”
我又問:“請凡是在自讀時查過生難字的同學舉個手。”
好多同學都舉起了手。有的說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說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說查了“斂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師提醒大家:以后讀書,都要養成自己查字詞典的習慣,千萬不要依賴老師給你們列出生難字詞。好,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難字。”
同學們交流結束后,我開始進入對朱自清的介紹:“同學們,今天我們讀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學們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學開始舉手了:“朱自清,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我問:“還有嗎?”沒人再舉手。我說:“剛才的同學說的很對,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課文中對朱自清的注釋。除此之外,同學們對朱自清還有哪些了解呢?” 無人回答。
于是,我說:“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揚州人》,但其實他不是揚州人,只是從5歲起便定居揚州。,他出生在江蘇東海縣。而他的祖籍,則是誕生過魯迅的――”
學生忍不住一齊說:“浙江紹興!”
“對,他的祖籍是誕生過魯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紹興。”我又談到“朱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國華曾有過這樣的回憶:’父親失業四十年,為了培養我們兄弟四人上學,借了三千元高利貸,利上滾利,無力償還。大哥這時考上了北大預科,須讀兩年才能考本科。為了早日結束學業,為家中分擔債務,他沒有讀預科,想了個辦法,把名字“自華”改為“自清”,直接報考本科。這就是“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
我又動情地說道:“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作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他更以其燦爛的才華、絢麗的詩文以及輝煌的學術成就飲譽中外。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新詩, 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2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文壇關注。1924年,出版了詩和散文集《蹤跡》。”
我突然提到了當天出版的《中國青年報》:“今天的《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的新聞是《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開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讀了這則新聞,感到好笑,因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任該校中文系主任時,年僅27歲!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為杰出散文家的基礎。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學英國,回國后仍執教于清華大學。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我又說:“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1920年他于北京大學畢業后,在江浙一帶做了5年的中學語文教師,他的教學和為人極受中學生歡迎和敬重。”
這時,下課鈴響了。我心里一驚:遭了,看來對朱自清的介紹只能“半途而廢”了。但我靈機一動,繼續從容說道:“當然,李老師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頓了一下,學生正焦急地望著,期盼著我回答這個問題。
我笑了:“請同學們下一節語文課再聽李老師的答案。好,下課!”
“唉!――”在學生們的遺憾的嘆惜中,我結束了這堂課。
第二節課
我走進教室,上課鈴還沒響。可已經有同學走到講臺對我說:“李老師,別忘了你昨天給我們留下的懸念啊!”
所以,剛上課,我就說:“昨天李老師說道,我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澤東的著作里。”我對學生們說,“本來朱自清既沒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共產黨人,而是一位有獨立人格的自由知識分子,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進入毛澤東的視野的。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寫入了他的政論名篇《別了,司徒雷登》中。毛澤東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最終,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后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學生們的心顯然被震撼了。我繼續緩緩說道:“當然,寫《荷塘月色》時的朱自清還是一名清華園的教授,但如果我們了解了朱自清后來的命運,我們今天讀《荷塘月色》時,也許會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經有同學在情不自禁地點頭,我趁勢把話題一轉:“好,我說了那么多,現在該同學們說一說了。同學們能不能交流一下,這篇文章最打動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說理由,只要把有關的語言讀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路上只有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維佳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沐的美人。”
吳桐同學說:“我最喜歡寫《采蓮賦》的那一段。”
“哦?是嗎?”我感到引導學生領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機會快來了,“請問,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呢?”
“因為我覺得這一段寫得特別快樂。”吳桐同學答道。
“嗯,原來是這樣。”我沉吟道,然后又追問道,“你從哪兒看出了快樂的?” “‘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吳桐讀著課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說,“還有《采蓮賦》對采蓮人的描寫,都是很快樂的。”
我說:“這一段的確描寫了一種很自由歡樂的生活。但是,同學們知道嗎?這一段在過去的高中課本里卻是被刪去了的啊!”
“啊!”同學們全都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并問我:“為什么會刪去呢?”
我說:“我先不說為什么會刪。我先要問問大家,你們覺得該不該刪?” “不應該刪!”幾乎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說。
“為什么不該刪呢?”我問。
教室里卻一下沉默了,沒人回答這個問題。
我說:“是不是你們覺得,既然現在課文將這一段補上了,說明編輯自有他的道理,這就證明原來刪去是不應該的?如果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證明大家并沒有動腦筋獨立思考,而仍然還是對教材的一種迷信。”
接著,我“斬釘截鐵”地說:“我卻認為,原來的教材刪得對!”
“為什么?”有幾個學生在下面小聲地問我。
“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一節與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氣壯”。 學生大腦里的思考火花顯然被我點燃了,因為馬上就有好幾個同學舉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觀點。同時,也有學生點頭表示同意我的說法。
我說:“看來我和一些同學有分歧。那么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這篇文章究竟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易維佳說:“我認為這一段與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現的正是一種喜悅的、詳和的感情。”
“何以見得?”我問。
“比如,”易維佳翻開書說道,“他對荷花的描寫,對月光的描寫,等等,都表現的都是一種恬靜愉快的心境。”
熊昕說:“不對。這篇文章主要表現的,還是一種惆悵的心情。因為第一句就說得很清楚,’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我故作不解:“這就怪了!易維佳說的和熊昕說的好像都是對的,因為她們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據。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說混亂呢?”
唐懋陽說:“不矛盾。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變化的。他開始是不寧靜的,為了尋找寧靜來到荷塘,在這里,他的心情獲得了一種暫時的愉悅。但最終他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吳秦科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時而煩惱時而愉悅,最后仍然擺脫不了先前的煩惱。”
雖然吳秦科的發言基本上是轉述課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讀書的認真。
我繼續問:“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學生們來不及舉手七嘴八舌地說:“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學生說:“他引用《采蓮賦》,描寫采蓮時熱烈活潑的生活,本身就說明他因內心的苦悶而產生的對自由快樂的向往。因為作者說’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好極了!”我忍不住贊嘆道,“可見作者的這一段關于采蓮場面的描寫是不能刪去的,因為它恰好反襯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失望。是吧?”
“對,對!”許多同學都點頭表示同意。
我繼續說:“有人把這篇文章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概括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我認為是很貼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寧靜’。”
有學生問:“李老師,作者的心情為什么會’不寧靜’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極了!”我說,“不過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但是,正因為這是個迷,所以,它為無數讀者提供了品味、解讀、思考的無限空間。關于朱自清心情‘不寧靜’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源于對蔣介石4。12政變的憤懣,聯系到朱自清當時的思想背景和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的思鄉之情,因為結尾作者說‘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人認為源于作者作為一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面對人生十字路口而產生的苦悶、彷徨;甚至還有人根據一些史料,認為朱自清的’不寧靜’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如此等等,還有其他的說法。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規定一個權威性的惟一答案,應該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也正因為如此,《荷塘月色》將成為一首耐讀的朦朧詩,過去、今天和未來的每一位讀者會因年齡、閱歷、所處時代等等因素,而從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讀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這就是創造性閱讀,這就是閱讀名作的樂趣!”我停了片刻,又問道:“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啊?”
王馳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
我把這個問題扔給大家:“誰能幫王馳解答這個問題?”
有同學說:“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重點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在的獨處。”
我沒有多做評論,只說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觀點。”
這時,王馳又舉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確是在強調‘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
“對了,”我說,“我們昨天不是說了嗎?揣摩語言要怎么樣啊?” 大家紛紛說:“聯系上下文。”
[1] [2] 下一頁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8
平和蘆溪中學:葉小敏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冊的閱讀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單元承擔著提高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的欣賞能力的任務。所以本單元學習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發情懷。文中所寫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處是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歸功于傳神的動詞,巧妙的疊詞,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辭。我個人認為課文只是借鑒的范例,因此課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應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細思,從而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所以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學習重點和本文的特點,我擬定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所以散文教學很適合鑒賞活動的展開。本文作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語言方面有許多值得鑒賞的地方。由此我個人認為本文教學宜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鑒賞,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其鑒賞散文的能力。
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于朗讀,本文就是這樣一篇文章。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中來,通過自主學習、互相討論、探究學習內容等形式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說目標
1、知識目標:⑴能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2、能力目標:⑴培養學生初步鑒賞散文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⑶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說課時
依照目標分為兩課時:⑴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課時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五、說準備
1、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生字詞、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全文感知)
2、準備好錄音機、錄音帶、學習目標小黑板。
六、說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設計此環節目的:采用開門見山直入課題方式有利于讓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對象及任務,使之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播放錄音,指導學生誦讀。設計此環節目的: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流暢朗讀,落實《大綱》要求。
(四)、檢查預習情況
⒈交流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資料;
⒉討論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
設立此環節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落實能力目標⑵,同時也為落實知識目標⑴作準備。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組討論,限時作答。設立此環節目的:調動學生參與,完成知識目標⑴,落實能力目標⑴、⑶。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思考并完成課后練習二、三,為下節課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第二課時
(一) 出示目標
(二) 引導誦讀,為德育目標作準備。
(三) 檢查作業,為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四) 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討論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落實知識目標⑵
(五) 小結
(六) 總結全文,從結構、語言、意境等三方面審美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落實德育目標。
(七) 布置作業:預習新課。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9
作者:朱自清
一、 教學目標
1、 能理解a疊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義和作用,并基本會使用這三種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圓形結構和內圓形結構;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二、 教學內容
1、疊字、博喻、通感
1) 疊字
定義:相同的詞、詞素或音節重疊使用,又叫疊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傳神描摹景物特點;增加語言的音樂美:文氣舒展,音節和諧;深入細致地表達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義:由一個本體,兩個或兩個以上喻體構成的一種特殊的比喻修辭。
作用:“目的是從不同的角度,在一個特定的焦點上,由所有類似的東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線中去觀察它。”(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84,第215頁)
3) 通感
定義: 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或幾種感覺的心理現象,描寫這種心理現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辭。
作用:啟迪人們的聯想,達到感同身受的審美效果。
2、 圓形結構
1) 圓形外結構:文章敘述的時空順序的圓;
2) 圓形內結構: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圓。
3、 情景交融
散文、詩歌當中的“情”、“景”是統一的、不可分的。 “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明•范唏文《對床夜語》)。離開主體的“情”,“景”就不能顯現,就成了虛景;離開了客觀的“景”,“情”就不能產生,也就成了虛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這也是中國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給自然景物賦予情感內涵。王夫之:“煙云泉石,花鳥臺林,金鋪錦帳,寓意則靈。”
2) 借景抒情:借具體的景物描寫表現細微幽眇的感受過程,達到情感的表現。
三、教學材料
1、疊字、博喻、通感
1)疊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樂府《江南曲》:“蓮葉何田田”;b從“彌望”的詞義(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看,“田田”當為荷葉分布之廣、之密,但若換成“密密”則顯得擁擠、厚重,而“田田”發an韻,清脆響亮而舒適。
B強化材料:段4的其他8 處疊詞;有名詞“星星”,形容詞“亭亭的”等,副詞“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尋覓”,動作的延續性;“冷清”,尋覓時的環境和心情;“凄慘戚”專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別用“明珠”、“星星”、“美人”3個喻體來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發亮,又因為“零星地點綴著”,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寫荷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現,與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態,因荷花是“裊娜”、“羞澀”且白而亮的,其神態色澤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描寫荷花之美。)
B強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兒細又長,好象樹梢的彎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個樣;你的臉兒紅又圓,好象蘋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連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為“歌聲”;“清香”為嗅覺,“歌聲”是聽覺感知,用一種感覺去寫另一感覺。
B強化材料:心理學“聯覺”。
“香”為“縷縷”“清”香,“歌聲”為“遠處高樓上”“渺茫”之音,似有若無、時斷時續、縹緲不定是其共同點。
C延伸材料:錢鐘書《圍城》:“方鴻漸看唐小姐不笑的時候,臉上還依戀著笑意,象音樂停止后裊裊空中的余音。許多女人會笑得這樣甜,但他們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軟操。”
2、圓形結構
A典型材料:a圓形外結構:文中作者從院中經小徑到荷塘,后又歸來。依時空順序描繪了一幅夜游圖。
b圓形內結構:作者情緒:不靜——求靜——得靜——出靜(詳見課文補充材料)
B延伸材料:“憶江南”刪掉的原因和不刪的理由:
刪掉的原因①編者思想落后,《采蓮賦》有描寫男女艷情的內容;②從題目看,是寫夜間荷塘,而江南采蓮舊事卻是白天的事;③與外結構有關。從作者的行蹤或純寫景的角度看,作者應該從家里出來,沿著小徑到了荷塘,再順著小徑回去才是。但回去時作者不但跳過不寫小徑,還突然來了個“憶江南”,似乎該刪。
不刪的理由①情感上:與“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變化更豐富;②結構上:與“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應,互為雙璧,使文章表現更豐富,行文更有起伏、層次感,使結構避免了平淡和單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體空間感而更臻精妙,從而使文章更能突現意象的豐滿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體現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C強化材料:圓形內結構與情感變化曲線結構不矛盾的原因
a圓形內結構就作者本不寧靜,后企圖尋求寧靜,但終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結果;
b情感變化曲線結構表現情感的不斷努力掙扎,重在過程。好像從地上彈起的皮球,雖經幾次彈跳,但終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蕭條冷落,充滿哀愁,因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斷腸人”;后者竭力贊揚寒山秋景,秋景更勝春光,使秋天充滿了生機,因為作者“愛”這傍晚楓林。
B強化材料:文章一開頭就點出了作者的心境:“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即而作者企圖通過努力擺脫這種“不寧靜”,進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于是披衣帶門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賞美麗清幽、朦朧素淡的荷塘,來撫慰自己的心靈。然而非常遺憾,荷塘月色給作者的僅是片刻的寧靜,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樹色、聒噪的蟬鳴蛙叫,使作者猛然驚醒:“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愁緒再上心頭。
②現實在無法找回寧靜,遂進入了記憶和聯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蓮的事情來了”,在虛幻的聯想中,不寧靜的心靈獲得了暫時的平復。但馬上被現實拉了回來,作者面前既沒有“采蓮人”,又“不見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歸于失敗。
③于是思緒飛向作者的故鄉——“我到底惦記著江南了”,然而作者卻經歷了一次沒有結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聲息都沒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引入內容1,指向目標1
從題目導入 ,直接進入重點段(4段)的講解。
1) 提問:題目是并列短語還是偏正短語?怎樣理解好?
*并列;但兩個景物并不孤立:荷塘為月下荷塘,月色為荷塘上之月色。
2)請同學找出重寫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內容1a,基本實現目標1a。
重點分析第4段,學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內容1a,接近目標1a
提問:修飾荷葉為什么要用“田田”一詞?
②強化內容1a,逼近目標1a
提問:本段還有幾處疊字,各是什么詞性?
③延伸內容1a,逼近目標1a
分析《聲聲慢》中的疊字。
2)分析內容1b,基本實現目標1b。
①揭示內容1b,接近目標1b
A提問:描寫荷花用了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有什么特殊處?
*一本多喻。
B點出“博喻”(或“復喻”)的概念,分析喻體有幾個才算博喻。(博喻特點)
*博者,多也;二夕(月)為多;喻體有兩個就行;
復,二次為復(復); 喻體有兩個就行。
②強化內容1b,逼近目標1b
A提問: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的一句歌詞是不是博喻?
*不是;這叫“連喻”,是多本多喻。
B為什么描寫荷花要用3個喻體?(博喻作用)
3)分析內容1c,基本實現目標1c
①揭示內容1c,接近目標1c
A提問:描寫荷香的“比喻”修辭有什么特殊處?(通感特點)
B口述“通感”定義
②強化內容1c,逼近目標1c
引入心理學概念“移覺”,通過分析描寫“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礎——聯想和感覺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內容1c,拓展目標1c
分析《圍城》中通感句
4)回歸內容1,檢測目標1達成度
讓學生仿照段4的板書分析,板書段5、段6的內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課時
1、引入內容2,指向目標2
簡單分析7、8段內容,請同學思考該部分為何在舊教材中被刪掉了?
2、揭示內容2,接近目標2
分析文章圓形外結構,指出“憶江南”與該結構的矛盾。
3、強化內容2,逼近目標2
提問:現在教材中為什么還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刪是從單純的空間或純寫景的角度來分析的,而從情感表達的角度來說,不該刪。
1)引入內容3,指向目標3
指出本文非單純寫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內容3,接近目標3
①多媒體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內容;
②從兩幅“秋日夕照圖”的對比分析,解釋情景交融的內涵。
3)強化內容3,逼近目標3
分析文章的情感變化,畫出情感變化曲線圖,強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內容2、3,拓展目標2、3
1)從情感變化曲線圖分析指出,“憶江南”不該刪的理由;
2)從結構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兩個方面分析“憶江南”不該刪的理由。
5、回歸內容2,檢測目標2達成度
1)請同學閱讀課文補充材料關于圓形結構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圓形內結構與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變化曲線圖結構是否矛盾,該怎么理解?
2)試用圓形結構或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過深刻記憶的游記。
五、板書設計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題——并列
二.重點段分析
月光 正寫 樹色 面
清霧 楊柳 點
葉子、花 遠山 遠景
樹影 路燈 近景
蟬鳴蛙叫
三.圓形結構與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尾聲)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10
荷 塘 月 色
【教學目標 】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揣摩語言。本課安排在第一課,是傳授基本知識、教給具體方法的重要一環,是關鍵所在。
根據《大綱》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結合單元訓練要點及本文特點,明確教學的重點為: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難點為:“景語”“情語”渾然一體,情景交融;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與學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選擇什么樣的教法則是藝術中的藝術。教學目的的實施,重點、難點的完成,主要是通過選擇什么樣的教法實現的。因此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指導思想,根據教材特點、教學目標 等要求,采用誦讀、鑒賞法完成此課的學習任務。
【電教手段】
幻燈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
1、第一個問題:教材第一單元有哪幾篇課文?
提這問題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學課文要有單元觀念,因為課文是按單元編排的,而沒一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學習重點。
2、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什么啊?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揣摩語言,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如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對語言的深層次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辨析、品味。
3、大家對這幾句話有沒有什么疑問,或者說從中看出什么問題沒有?
既然’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那么,接下來就應該先解釋什么叫’整體感知’再解釋’揣摩語言’,但為什么書上卻根本不講什么叫’整體感知’,而直接就解釋什么叫’揣摩語言’呢?
注意:從無疑處發現問題,這是最重要的讀書方法之一。大家現在就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
小結:揣摩語言一定要聯系語境。所謂語境,包括外部語境與內部語境。外部語境指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人際關系等等。比如,外國人看宋丹丹和黃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國人為什么要笑;又如,我們今天讀魯迅的文章,對有些語言也覺得不理解。就是對外部語境不熟悉。而內部語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應等等。這是同學們很容易理解的。同學們注意,所謂閱讀,主要就是通過揣摩語言去整體感知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
4、今天要學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們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讀,那種’把自己放進去’的朗讀。好,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遍課文。注意,在朗讀《荷塘月色》的時候,你就是朱自清!
學生開始各自朗讀。(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學生讀一遍后,抽學生起來單獨讀。
先抽一位男生從第一段讀起。希望能通過他的朗讀,讓同學們能看到他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這篇文章的話語方式是自言自語。因此,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怎么才能讀出這種語氣呢?關鍵是把自己當作朱自清,進入他的內心,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教者示范)
邊讀邊停下來講解:“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像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應該讀得緩慢些,讀出一種向往的味道。又如,妻
在屋里拍著潤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是多么靜謐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讀得低沉、緩慢,讀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學們再自己讀一遍。把自己當作朱自清,讀出韻味。
提醒大家:以后讀書,都要養成自己查字詞典的習慣,千萬不要依賴老師給你們列出生難字詞。好,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難字。
5、同學們交流結束后,我開始進入對朱自清的介紹:同學們,今天我們讀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學們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揚州人》,但其實他不是揚州人,只是從5 歲起便定居揚州。,他出生在江蘇東海縣。而他的祖籍,則是誕生過魯迅的——浙江紹興!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國華曾有過這樣的回憶:父親失業四十年,為了培養我們兄弟四人上學,借了三千元高利貸,利上滾利,無力償還。大哥這時考上了北大預科,須讀兩年才能考本科。為了早日結束學業,為家中分擔債務,他沒有讀預科,想了個辦法,把名字“自華”改為“自清”,直接報考本科。這就是”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
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作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他更以其燦爛的才華、絢麗的詩文以及輝煌的學術成就飲譽中外。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新詩, 1920 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2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文壇關注。1924年,出版了詩和散文集《蹤跡》。
《中國青年報》有條新聞說《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開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讀了這則新聞,感到好笑,笑作者的無知。因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任該校中文系主任時,年僅27歲!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為杰出散文家的基礎。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學英國,回國后仍執教于清華大學。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1920年他于北京大學畢業后,在江浙一帶做了5 年的中學語文教師,他的教學和為人極受中學生歡迎和敬重。
當然,我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請同學們下一節語文課再聽老師的答案。好,下課。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1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公認的美文,編者把這篇文章放在必修2第一單元第一課,可見其重要性。如何上好這一節課對于后續的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結合單元的學習目標,我將這篇文章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
2.理清作者的行蹤并從中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
3.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學習文章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設計如下:
在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后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齊讀、自讀、默讀),體會這篇文章的情趣美、語言美、畫面美。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文的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展示荷塘風光)面對這樣一面荷塘,我國著名詩人楊萬里感嘆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贊嘆了荷花的嬌美。而周敦頤則發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感嘆,贊美了荷花的高潔的品質。同樣一片風光,在不同人的眼里風光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下面讓我們一起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的眼里,這一片荷塘又有怎樣的景致。結合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詩句的導入,能夠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下來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先播放朗讀帶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調。
二、讓學生帶著“作者的游蹤是怎樣的”問題快速閱讀課文。
三、結合作者的游蹤,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的句子,師生共同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
四、學生概括文章觀荷塘部分描繪了哪三個畫面。
五、重點分析觀荷塘部分的“月光下的荷塘”的畫面,品味語言美及畫面美。
六、總結全文
本文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如下幾個問題:
1. 課堂時間較緊張,學生未能充分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2. 學生朗讀不足,未能充分體會畫面美
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把觀荷塘部分的分析放到第二課時中,把剩下來的時間進行誦讀,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把握作者的不同情感進行誦讀,從而體會文章的情趣美及畫面美。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12
一、教學目標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理清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品味精練準確、清新雋永、優美動人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
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學們對他的生平經歷還知道些什么?
教師: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道路。今天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當然,教學重點應放在:作品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從而認識本文主旨。
(二)板書課題
作者、寫作時間地點,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三)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生提挈每段內容,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 觀荷塘,寫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5段 寫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寫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顯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體內容”(寫景狀物)第7—8段由現實而思古,再返現實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結構為: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四)行文線索
從以上結構分析,可體會到全文寫景是為抒情服務,而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情—景—情,這正好像一條經線,而對荷塘景色的描寫猶如一條緯線。 因此,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明一暗。
明線:游蹤(帶上門——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舊俗——回家)
暗線:情感(心中頗不寧靜——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思鄉愁——不寧靜)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脈絡,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頗不寧靜
脈絡:心里頗不寧靜——覺得是個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沒有——想起采蓮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對黑暗現實不滿——尋求超脫、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現實——對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悅 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語句賞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么? 可聯系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情況,說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么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蘊含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獨處”之情。
(七)布置作業
重點閱讀課文四、五、六自然段,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舊知識,導入新授
1、背誦第4段(集體背誦、提名背誦)
2、答問:第4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依怎樣順序寫的?(以此引入新課)
景物描寫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荷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認識“通感”: 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
這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導鑒賞 5、6段中比喻、擬人句。(此環節可采用討論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并無依附任何事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起在荷塘里。
3、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么?夢的本體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
4、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表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癡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而楊柳最多。
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豐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析:點面結合)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變化?析: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于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哀愁。)
(四)重點句子賞析: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
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3、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么會惦著江南呢?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
5、——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二、收束及思考
結束對前所提問題的討論,提出關于語言美的思考題,讓同學課下欣賞,并寫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業
完成《成才之路》上的練習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13
一、 關于《荷塘月色》的感悟:
在教學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讀過這篇課文。我不認為傳統的教材分析可取。我完全拋棄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筆,自己的頭腦去鉆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結果我有了很多獨特的想法。比如我發現朱自清帶上門出去前他其實是很想同人交談,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與他共享這份苦悶,我想他就不會如此不平靜如此寂寞了。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著孩子睡覺,他必須尋找一個傾訴的對象。這時候就想起了日日走過的荷塘。
我認為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與荷塘――他心目中藝術的美,或者說簡直就是他追求的“藝術的女人”對話。他本來一直處在一種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傾訴的對象,找不到心靈相通的人。他在煤屑路上走,他體驗著一個人的自由,他說他喜歡這樣,但這看來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還是不甘心寂寞,他還是在尋找對話的客體。于是他開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實不是“受用”,而是和這樣一個寧靜幽美的月下荷塘展開了對話。
既然是對話的客體,當然不是靜靜美麗著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斷幻化成脫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藝術的女人”。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體態輕盈、隨風起舞的,有羞澀如明珠般閃爍的,還有通靈清透的出浴美人。這些藝術的女人在他面前盡現其嬌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聽到了美人渺茫的歌聲,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絲顫動。
“藝術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虛化幻化,她們開始做夢,那是一個朦朧而美好的夢,讓人不忍心去觸碰,唯恐不小心驚動了夢中靜謐、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無奈,只能把視線移開荷塘,移向四圍,像鬼一樣黑黢黢的樹影中,他終于又發現了新的藝術女人,新的對話客體――豐姿綽約的楊柳。楊柳的倩影是無論什么煙霧都遮擋不了的,連影布荷葉都顯得那么和諧,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諧和的演奏。他很高興,但是楊柳似乎沒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總是讓人覺得無法接近。于是作者再尋覓新的對話者,然而沒有了,他的視線越過了樹梢,看到遠山,看到樹縫里的燈光,聽到嘈雜的蟬聲和蛙聲,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靈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對話,他沒有心情了。他再次感到落寞,他說“我什么都沒有”。
他不甘心沒有人與他對話。他回想起古代的女子,他們是多么活潑可愛,唱著艷歌去采蓮,那個風流的季節多么讓人向往,但一轉念,向往歸向往,還是不能回去與他們對話。
沒有對話的人好讓人惆悵啊。作者覺得自己像《西洲曲》里的女人,唉,想著想著,不由得懷念家鄉了,也許只有家鄉才能找到真正可以對話的人。
他帶著一腔無處訴說的失落走著,走著,已然看見過去的一切,繼續罷。苦悶,暫時放在心里。待來日希望找到紅顏知己,讓我傾訴郁結已久的煩悶罷。
他尋找一個知己,一個可以領會他的內心可以聽他傾訴的知己,在他心中,這個知己只有藝術的女人才可以充當,他最后仍然失望了。
二、 教學目標
(一). 文學角度
1. 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作
2. 了解散文這一文學體裁
(二). 寫作角度
1. 體會散文的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2. 學習散文準確生動的用詞方法
3. 學習散文使用多種修辭的表現手法
三、 教學重點
(一). 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二). 生動準確的用詞
(三). 多種修辭手法
四、 教學難點
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如何讓學生體會景中包含的感情,情觀照下的景
五、 教學方法:
體驗法 品味法
六、 課時設想
共兩課時,提前發朱自清生平資料給學生。
第一課時:文本解讀
通過通讀課文,想象、體味、感受作者的情及月下荷塘的景,了解情景如何自然交融,掌握本文寫作脈絡。
第二課時:藝術品讀
包括品讀詞語和品讀修辭兩部分。
七、 教學過程
(一). 第一課時
指導思想:先不了解背景等,直接進入文本感受、品讀,課后再請同學結合背景驗證自己的理解
1. 作者及背景簡介(有提前發下去的材料,略)
2. 請學生讀課文,讀得時候注意(15分鐘)
1) 設身處地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情
假設你是作者,你不寧靜,你想著出去走走,你來到煤屑路上,你看到這樣的荷塘,你看到這樣的樹影,你會想到什么?你會感到什么?
如果你想得和他想得不同,如果有疑問,請一定記下你的疑問。
例如:“頗不寧靜”想想自己什么時候頗不寧靜?不寧靜的時候最希望作甚么?
2) 找出本文的感情基調
你在體驗過程中,認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
3) 理出作者的行動和思想脈絡
4) 寫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
3. 提問,通過提問帶領大家走入課文
1) 散文貴在“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題眼在哪里?本文給你的整體感情是什么樣的?
2) 寫出本文的寫作線索,找出過渡型的詞眼和語句。
3) 本文的感情是按照一個什么順序發展變化的?
4) 文章中作者的行動路線是什么樣的?作者在行動過程中視線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5) 直接寫景的部分是哪些?景中是否有情?如果有,情是如何融入景中?請舉例說明。
6) 作者筆下的景完全是客觀真實的嗎?如果不是,則作者如何將自己的情投射到景中?請舉例說明。
7) 直接抒情的部分有嗎?直接抒情完全體現出作者內心的感情了嗎?為什么?請舉例說明。
4. 布置作業
1) 請同學們找出至少5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句子進行賞析,說明情是什么樣的情,景又如何表現情,情景是通過什么交融在一起。
2) 找出本文中自己認為最精彩的詞語和修辭手法,試著說明為什么精彩。
提示:詞語可以使用“替換法”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修辭可以使用“還原法”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14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一、關于教學對象
本課文教學對象為中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他們入學以來已經學習教材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部分內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體的閱讀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說理、寫景等散文的各種表達方式,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散文的能力;學生在前兩周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側重寫景的散文《村》,也以學習了側重抒情的散文《獨上西樓》,已經具備對寫景散文及對抒情散文的欣賞和分析能力,為欣賞和分析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礎。
二、關于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通用語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閱讀”,第二單元“感知材料 攝取信息”,第四課 《荷塘月色》。
2、課文內容分析:
本課文是現代寫景抒情散文,詞語的解釋和理解比較容易;但本文的寫景抒情都比較細膩和朦朧,對一些字詞的理解必須到位,所以必須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熟讀作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體味作品的語言風格,激發學生的意象和情感聯想,從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學重點:
(1)欣賞和分析作者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疊詞等達成的對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寫;
(2)討論理清作者喜與愁相交織的感情線索。
4、教學難點: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基本感知寫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點;
能力目標:領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處,掌握此類散文的欣賞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學策略
1、誦讀與賞析相結合;
2、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本課文安排三個課時完成;
教學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平臺: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朗讀《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讓學生猜課文題目。
2、學生集體回答:《背影》
3、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出:作家朱自清,簡單介紹。(媒體顯示資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市,生于江蘇省東海縣,19xx年隨家定居揚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后的5年里在江蘇、浙江的一些中學任教。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4、過渡:
在《背影》中,他刻畫的父親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們又要來學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媒體顯示)
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說:“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帶著這種矛盾的心情,他在一個有月光的晚上,獨自來到他當時住的地方——清華園的一個荷塘邊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難言的感情促使他揮筆寫下了這一美文。
(三)聽媒體示范朗讀,掃清字詞障礙,預劃重點句,明確學練提示中提出的要點。
1、播放錄音,顯示生字、要點: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彌(mí)望、 裊(niǎo)娜(nuó)、 脈(mò)脈、 梵(fàn)婀(ē)玲、
重點句: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抽查并確定重點句的特征。
要點:感知語義豐富、蘊有內涵的關鍵語句,作為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據
2、學生聽錄音、劃字句、思考要點。
3、過渡:
以游記的游蹤為例引導學生考察作者的游蹤(游覽過程)。
(四)分析本文總體架構
1、提問:文章每個自然段寫些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教師依回答顯示幻燈片。
3、以幻燈片板書為綱,歸納講述作者的游覽過程。
(幻燈片顯示)游覽過程:(不寧靜)出門——走在小路上(抒發獨處的感受)——欣賞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憶起江南采蓮舊俗——回到家
4、以游覽過程為依據引導學生概括各段的劃分及寫段意。
5、幻燈片顯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獨游荷塘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寫荷塘月色。為全篇重點。
第四部分(第7、8段)回憶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過渡:
文章結構簡單,描寫景致卻不簡單。
(第二課時)
(五)分析本文寫景的妙處:荷塘與月色巧妙結合,渾然一體。
1、學生齊讀4-6段
2、提問。媒體顯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4)找出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3、逐題抽學生回答,并在學生回答后媒體顯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明確:第4段寫月下荷塘,第5段寫塘上月色,第6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明確: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寫出荷葉的茂盛;粒粒: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4)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過渡:
疊詞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優雅精致。
(第三課時)
5、以第4段為例,進一步明確、分析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媒體顯示內容)
(1)第②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葉的風姿。裙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是高頎的樣子,與“出水很高”相配。荷葉“出水很高”才讓作者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寫出了荷葉的動態美。
(2)第③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擬人、比喻。“裊娜”寫荷花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擬人的寫法,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開得不多,“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6、學生體會第4段老師分析過的句子的妙處,試分析第5、6段中其他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7、總結:
課文第4~6段集中寫荷塘月色,如第4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與月色相輝映,構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寫荷花縷縷清香,微風傳送 ,像遠方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優雅寧靜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獨處的氛圍中才會有。在朱自清的筆下,荷塘與月色已經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寫荷塘與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
8、過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筆下真是月朦朧,荷塘朦朧,在這樣的朦朧氛圍里,人也朦朧。
(六)討論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1、 概述歷來人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體顯示內容):
歷來人們對此問題看法不同,有以下幾種:
a、表現了閑適的心境,
b、表現愁悶的心境,
c、表現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情,
d、表現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復雜,既有淡淡的憂愁,也有淡淡的喜悅。
2、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和課文的旁注進行小組討論,大組負責人深入本大組各小組進行組織討論,了解各小組討論情況,記錄各小組討論結果并作出總結。
3、教師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引導、調控討論過程。
4、各大組負責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闡述發言,各大組負責人作總結發言。
5、教師對討論進行總結。
正如課文旁注所說,開篇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確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調。這“頗不寧靜”,正是作者對嚴酷現實的不滿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這說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頗不寧靜”的心情寧靜下來。而置身于“無邊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確感到了某種超脫:“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這淡淡的喜悅之中,那彌望的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那屢縷縷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脈脈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霧,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都讓他的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然而,這安寧的確只是暫時的,因為,作者心靈深處的惆悵是難以排遣的,所以,當耳邊傳來“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時,他便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著江南了”,在江南時,雖然只是教中學,但那時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遙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了,作者便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世界,真可謂“華章寫盡池塘色,暫得逍遙悲辛眠。無奈多情延舊夢,荷月如何卻塵心。”
6、過渡:
依討論情況臨時處理。
(七)小結:
1、明確本文主要掌握兩個妙處:
一、寫景的功夫。層次性強、運用比喻、通感、疊字等手法詳細描寫。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達的感情籠罩著全文。
2、再次播放錄音,請學生跟錄音小聲讀一遍課文,參照媒體顯示的全文構架,再次體會其中的情和景,并尋找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3、幻燈片隨著課文泛讀的節奏逐步顯示全文構架:
(一)去荷塘的緣由(心里頗不寧靜)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樹—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對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葉
荷塘 荷花 朦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靜、動、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瀉);青霧(浮) 淡淡的喜悅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輕沙(籠) 光影和諧
月色 黑影:參差、斑駁
月影
倩影:彎彎、稀疏
樹木(近、低);遠山(遠、高) 遠景、近景
四周
燈光;蟬聲、蛙聲 以動襯靜
(三)聯想江南的采蓮 淡淡的哀愁
4、學生質疑。
5、師生共同商討,解答質疑。
(八)作業:
1、背誦4-6段,
2、分析體會5、6段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的妙處,
3、預習第2課。
《荷塘月色》背景資料 篇15
教材與教學對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樸素、典雅、充滿詩意的語言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在寫景中抒發出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學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難,而且對語言和景物層次的精妙之處難以感悟,因此在教學時先詳細敘說文章寫作的時代形勢和作者的復雜心境,讓學生通過聯想產生歷史的想象,再緊扣作者情感的變化揣摩語言的運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學目標
1、 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二、教學重點
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三、教學程序
課前:① 學生查閱有關時代背景的資料;
② 學生仔細閱讀文章,認真思考教師布置的閱讀訓練題。
課堂:① 分小組討論閱讀訓練題(一課時)
② 以文章的寫作順序,結合閱讀訓練題(二課時)
課后:① 整理課堂筆記
② 限時做《創新思維訓練》中有關題目
③ 仿寫: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寫一段寫景的文字
四、教學過程 及閱讀訓練資料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作者彷徨苦悶,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如果省略了“漸漸”一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漸漸”寫出了時間流動和空間轉移的緩慢,與環境的寧靜和心境的頗不寧靜相適應,如果省略了,則不能描摹出時空變換的流動性,也不能體現出緩慢中的寧靜與寧靜中的頗不寧靜)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若將“帶”字換成“掩”或“關”有何不同?析:“掩”—出門/轉身/拉掩,動作煩瑣,有一定的目的性;“關”—動作過程與“掩”相類似,目的性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蒼白,缺乏表現力;“帶”—輕輕地將門從背后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境的寧靜,也與心境相符)上門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處的環境是由哪幾個空間立體地構成的?析:院子、夜空、墻外、屋里、門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沿著(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著”是圍繞,才可見“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則表示還走在往荷塘的路上,無以得見“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種情景前后有何聯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析: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調是怎樣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樣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卻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閑、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隱若現。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聯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析: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別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析: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聯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彌望”何解?析:充滿視野,滿眼,如“春色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析:與“高”相呼應,修飾“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葉子;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層層的葉子中間,(“田田”與“層層”是對前面哪個詞的具體解釋?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連綿不絕,“層層”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點綴(“點綴”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析:零星)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析:擬人;不能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因為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同樣千姿百態,楚楚動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白花;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運用了“通感”的寫景方法,試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顫動”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風)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幾道?析: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凝碧的波痕。(波痕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層層、肩并肩、密密地挨著)葉子底下是脈脈(寫出的流水的什么特點?析:無聲、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一段所寫的景物的順序能不能調動?析:不能。因為葉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葉子;因為白花是點綴其間的,而且白而發亮,所以接著寫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風過處有清香;因為有微風,就有了波痕;因為有了波痕,便看見了底下的流水;因為有流水,所以葉子更見風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葉子與花上,從而順理成章,從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對靜靜地瀉在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的描寫。景物出現的順序是有著極強的前后關聯的,極富層次感,絕不能調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并無依附任何事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么?夢的本體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表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癡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豐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析:點面結合)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變化?析: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于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鹢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么會惦著江南呢?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緣由:心情頗不寧靜(情感基調,下文不斷揭示和照應)
一、月夜出門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總寫荷塘月色 樹: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調)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輪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覺是個自由的人(照應一)
感想三:受用無邊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悅
荷葉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顏色:點綴著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態:裊娜地開著(盛開)
羞澀地打著朵兒(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聲
荷波:象閃電、霎時、凝碧
三、細寫 荷水:脈脈
荷塘月色 (葉子:更見風致)
從月色的角度,正面寫:如流水、瀉
青霧:薄薄,似牛乳
似輕紗
從景物的角度,反襯: 葉子與花:似夢
月色 樹影:黑影、倩影
光與影:不均勻、和諧
如名曲
寫月光下 近景 從面上寫:樹色陰陰、
的荷塘四周 似煙霧
靜態 從點上寫:楊柳豐姿
遠景:隱隱約約的遠山
(仰視)
平視:路燈:無精打采
動態:蟬鳴、蛙叫
心態:我什么也沒有(照應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蓮盛況,思鄉情濃,心情依然不寧靜(照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