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板書設計(通用13篇)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1
緣由:心情頗不寧靜(情感基調,下文不斷揭示和照應)
一、月夜出門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總寫荷塘月色 樹: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調)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輪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覺是個自由的人(照應一)
感想三:受用無邊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悅
荷葉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顏色:點綴著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態:裊娜地開著(盛開)
羞澀地打著朵兒(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聲
荷波:象閃電、霎時、凝碧
三、細寫 荷水:脈脈
荷塘月色 (葉子:更見風致)
從月色的角度,正面寫:如流水、瀉
青霧:薄薄,似牛乳
似輕紗
從景物的角度,反襯: 葉子與花:似夢
月色 樹影:黑影、倩影
光與影:不均勻、和諧
如名曲
寫月光下 近景 從面上寫:樹色陰陰、
的荷塘四周 似煙霧
靜態 從點上寫:楊柳豐姿
遠景:隱隱約約的遠山
(仰視)
平視:路燈:無精打采
動態:蟬鳴、蛙叫
心態:我什么也沒有(照應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蓮盛況,思鄉情濃,心情依然不寧靜(照應三)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2
(一)基礎知識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脈脈(mò) 顫動(zhàn) 乘涼(chéng) 獨處(chǔ)的妙處(chù)b.酣睡(hān) 參差(cī) 裊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c.點綴(zhuì) 倩影(qiàn) 皺纈(xié) 梵婀玲(fán) d.惦著(diàn) 羞澀(sè) 宛然(wǎn) 踱著步(dù)2.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大致的輪廓)b.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態)c.樹色一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遠遠看去)d.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情態、樣子)3.下列各句中與其他三句修辭方法不同的一項是( )a.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b.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c.突然是綠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d.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4.對“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這段話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寧靜的月夜,這時的“我”與白天的“我”判若兩人。b.在寧靜的月夜中,作者可擺脫白天人世的羈絆,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時的自由。c.在寧靜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憑自己的性格,想說就說,想做就做。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寫月夜的美麗,自己也進入了一個美妙的、神秘的世界。5.對“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段話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白天的應酬太多,交際太多,夜晚終于可以安閑了,所以就放下心來欣賞荷塘月色。b.在黑暗籠罩下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勾心斗角,白天必須說些違心的話,做些違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時候,才覺得輕松了些。c.白天在壓抑的心情與環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終于暫得寬余,獨自欣賞荷塘月色,從那些令人厭倦的人與事中解脫出來,感到淡淡的喜悅。d.白天從事地下工作,必須加倍小心地同周圍的敵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悅。6.對文中有關聯想江南采蓮風俗的文字,理解最貼切、最準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夜晚閑居無事,沿著荷塘漫步而浮想聯翩,這一段文字沒有太大的意義,可以刪去。b.作者觸景生情,表達了他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無限熱愛,由眼前的荷塘聯想到故鄉的荷塘,流露出熱愛家鄉的情感。c.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對故鄉的惦念,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情中解脫出來。d.為了充實作品內容而附加的,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二)課內文段閱讀(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1.與“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中“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彌留之際 b.欲蓋彌彰 c.彌天大謊 d.彌補過失2.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荷葉給人的感受是 ( )a.翠綠欲滴 b.輕盈飄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聳立3.這一段描寫荷塘,精彩的一筆是作者敏銳地捕捉并生動地描繪了“微風過處”的景色。下面對微風在這段景物描寫中所起的作用進行分析,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開頭寫葉和花的靜態,微風過后才寫出它們的動態,使景色多樣化。b.因微風吹開密密地挨著的葉子,才見到葉子底下脈脈的流水。c.因微風吹動葉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d.因微風送來縷縷清香,才引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這個精彩的比喻。4.這一節依次寫了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1.文中加粗的詞語極富表現力。下列關于這方面說明不當的一項是[ ]
a.“瀉”扣緊了“月光如流水”這個比喻,加強了月光的流動感。b.“浮”這個動詞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準確地表達出來了。c.“斑駁”是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里表明黑影中還有綠色與銀白色。d.“畫”能突出“倩影”之美,表達了作者此時的喜愛之情。2.對文中畫波浪線的三句話的含義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欣賞美妙的月色,內心無限喜悅。b.月光一會兒像流水般清明,一會兒青霧籠罩,變幻不定。c.月光一會兒明亮一會兒陰暗,作者亦喜悅亦傷感。d.月光素淡朦朧,作者面對美景內心蕩起淡淡的喜悅和終究難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3.說明“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比喻句本體與喻體相似點正確的一項是[ ]
a.“光與影”的組合與“奏著的名曲”都能給人以藝術享受。b.“光與影”的組合與“奏著的名曲”都能給人和諧自然的感受。c.“光與影”的組合與“奏著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d.“光與影”的組合與“奏著的名曲”都不均勻,不呆板,富于變化。
(三)課外拓展(一)蓮花自古以來,一向為我國人民所稱頌。歷代文人墨客愛蓮,稱它為“君子花”,推它為知己,頌揚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其實,只是以蓮花來標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罷了。然而,說到蓮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者,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先生。他在那貧困交加、饑寒交迫的時刻,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斷然拒絕領取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救濟糧”,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實寫照嗎?我愛蓮花,愛它那樸實無華的風姿,愛它那不染污泥的風骨,也愛它那順乎自然的獨特美姿。在烈日當空的時候,是嫵媚燦爛;在皎潔的月光下,則清影嬌綺;風吹,是綠波翻騰,紅裳飛衣;雨打,則碧碗傾搖,銀珠戲跳。不論是什么時候,不論大自然如何變幻,它總能展示出一幅優美動人的圖畫,使人心曠神怡。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自周敦頤所寫的《 》。2.下列詞或句子打上引號,它們的作用分別是 ( )①“君子花” 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救濟糧”a.①引用 ②強調 ③具有特殊含義 b.①強調 ②強調 ③引用c.①強調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義 d.①表示專用名詞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義3.由“蓮花”聯想到朱自清先生,這屬于 ( )a.因果聯想 b.相關聯想 c.相似聯想 d.對比聯想4.朱自清拒領救濟糧的原因在于 。(二)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暉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蓋田田,倍添麗色。不過黃昏夕陽中,卻也別有風情。近來,炎天溽暑,始終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風徐來,綠云自動”的荷池。趁著晚晴時分,全家到了植物園。一路上盡念著姜白石(南宋詞人)的句子“古城野水,喬木參天”、“水佩風裳無數”、“冷香飛上詩句”、“高柳垂蔭,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似乎涼意頓生,溽暑已消。可是,真正面對滿塘翠葉紅花,卻很想嘆氣!首先,荷葉太擠,擠得每片葉子都不易伸展,很難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謝,就是未開,加上剛下過一場雨,一點荷香也聞不到,自悔尋芳到已遲,“冷香嫣然”只是憑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間居然一大塊空白,片葉俱無,真像人頭上患上了癬癩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據說是水污染的后遺癥,真是大煞風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無味,正預備敗興而返。——偏偏一歲半的小女兒面對平生初見的“奇景”,正感動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說“花花開啦”、“蜻蜓來啦!”兩條小腿,繞池急奔,興奮得恨不能縱浪池水中,伴花葉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們也只有繞池一周。這才發覺到池邊樹下,游人如織,觀賞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靜坐,有人閑聊,有人讀書,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驟雨方晴,夕陽燦燦如金,荷風陣陣,拂面生涼,老樹濃蔭,細草柔碧。再細看池中未開的花苞宛如木筆,亭亭擎立,嫣紅如染,荷葉上圓珠的閃爍,晶瑩如玉。此情此景,確也可樂。忽覺心中陰霾頓消,也想著和女兒唱起歌來:“夕陽斜,晚風飄,大家齊唱采蓮謠……”原來喜樂悲愁,全在一念之間。一年好景,一歲繁華,本無須遠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巨細無遺的眼,真正去領略,就是福氣。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 。2.“黃昏夕陽中,卻也別有風情”的“風情”是指 (可用文中詞語稍加組織概括作答)3.第二節引姜白石詞句,意在表達 。4.作者“預備敗興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對本文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話來說,就是“喜樂悲愁,全在一念之間。”b.作者對荷池感情的變化可以這樣概括:向往荷池——嘆氣敗興——觀賞得樂。c.作者寫如織游人怡然自得襯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樂。d.作者用華美的詞藻和大致整齊的文句描寫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悅之情。e.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寫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現出對水污染的不滿。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1.b(a顫chàn c梵婀玲fàn d踱duó) 2.c (乍看:剛一看去,初看) 3.d(前三句都是通感) 4.b 5.c 6.c
(二)課內閱讀(一)1.c(a彌留:病重快要死了; b更加 c滿 d填滿) 2.c 3.b (并沒有見到葉子底下脈脈的流水) 4.葉—花—香—波 (二)1.c(顏色深淺不一)2.d(a項,內心有淡淡的喜悅;b項c項明顯不當)3.b
(三)課外閱讀(一)1.《愛蓮說》 2.c 3.c 4.表現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 (二)1.池中大塊空白,片葉俱無。 2.荷塘夕照,確也可樂。 3.去荷池路上的喜悅之情(或對荷池的向往之情)。 4.①荷葉太擠,難有“田田”之感; ②聞不到荷香; ③因污染而致池中大塊空白,大煞風景。 5.a、e(本文主旨倘用文中語句說,應是“一年好景,一歲繁華”以下文句。文中未用對比手法寫荷塘的不同景色,只是轉換觀賞、描寫的角度。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的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作者淡淡的憂愁與淡淡的喜悅夾雜在一起的思想感情。2、仔細揣摩語言,欣賞動詞和疊字運用的精妙,體味通感、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的藝術效果。二、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一、教學要點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分析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思想感情。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今天,老師在正式上課前先請大家聽三篇文章的片段,然后請大家說說它們的篇名和作者。a段: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段: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c段: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提示:a段《春》,b段《背影》,c段《匆匆》,作者均為朱自清)這三篇文章都是散文,但并不是同一類散文,《春》以寫景為主,《背影》以敘事為主,《匆匆》則以說理為主。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真摯,情景交融,語言秀麗樸素,比喻形象生動。著名作家郁達夫這樣評價他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文學研究會——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文學社團,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發起人有茅盾、朱自清、葉紹鈞、冰心、鄭振鐸、許地山等。他們提出了“為人生而藝術”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陣地為《小說月報》。另一個有影響的文學社團是創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東京,發起人有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他們提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浪漫主義創作主張,陣地為《創造》季刊)今天,我們再和大家來學習一篇朱自請先生貯滿詩意的散文《荷塘月色》。(板書課題)(二)整體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1、欣賞《荷塘月色》配樂朗誦。(聽讀時請完成以下任務:①在每一小節前標注自然段序號。②用橫線劃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生字詞。③用浪線畫出你所欣賞的精美句子或用著重號標出你感覺用得好的字詞。④劃分全文的結構層次。⑤體味作者貫穿于全文的思想感情。)2、說說你聽讀后的第一感受。(可從任何一個角度談)3、你覺得從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喜悅還是憂愁或是喜悅中夾雜著憂愁?4、作者的憂愁體現在哪兒呢?——“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開頭第一句就給全文籠罩了一層低調的情緒,一個“頗”字說明了“不寧靜”的程度之深。由此追問:在第一小節中體現“頗”的細節有哪些?——“月亮漸漸升高了”、“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說明夜已很深了,而作者卻無法入睡,足見不平靜之甚。——“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樹色一例是陰陰的,咋看像一團煙霧”(以上都是從景物描寫中透露出作者的憂愁)——“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以上都是在敘述熱鬧有趣的事之后,突然一轉,情緒又不禁消沉下來。)5、作者喜悅又體現在哪兒呢?——“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向往美景)——“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想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暫得解脫)——“一個人在這蒼茫的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暫得自由)——美妙的荷塘月色之景(清幽、雅靜、朦朧、柔和)——“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熱鬧、風流)[在此解釋一下“風流”的多層含義]——“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蓮美,人也美)6、作者的喜悅中有沒有憂愁呢?(有。第四問的5、6例,第五問的2、3例均為喜中夾憂的例子)7、作者的憂(即“不平靜”)從何而來?——有兩個源頭:一是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的“四一二”叛變;二是來自他選擇的困惑——他當時既不滿現實,又不能如另外一些激進的知識分子那樣參加“以暴易暴”的武裝斗爭。因為如參加革命,“黨所要求于個人的是犧牲,是無條件的犧牲。一個人得按照黨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那里走》)而朱自清先生當時卻不能參加革命,他的夫人陳竹隱女士在《憶佩弦》一文中這樣敘述道:“他先前曾說過:‘我只是在行動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顧慮著妻子兒女一大家子,都指望我生活。’”朱自清當時已有二子三女,他要肩負起為夫和為父的責任,他不能置妻子兒女不顧而投身于革命,甚至為革命而犧牲,而他內心里又對他所處的社會十分不滿。不滿于現實,而又不能改變現實,作為一個有著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他的心能寧靜嗎?難怪作者說他心里是“一團亂麻,一團火”。他想借荷塘月色暫且擺脫心中的煩惱,雖然荷塘月色很美,雖然荷塘邊的蟬聲、蛙聲十分熱鬧,雖然采蓮的盛況令人向往,但這一切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作者“猛一抬頭”,又回到了帶給他無限煩惱的現實。盡管作者在文中所寫的喜悅是淡淡的,所寫的憂愁也是淡淡的(寫喜也是為了寫憂),但我們透過字里行間仍然能感受到作者那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正是這一顆憂國憂民之心,使他后來成為著名的愛國知識分子和民主戰士,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行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我們“應該寫朱自清頌”,因為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板書: 淡淡的喜悅 不滿于現實, 一團亂麻夾雜著 而又淡淡的憂愁 不能參與改變現實, 一團火(三)整體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從教材第7頁的欣賞文字可知,《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是: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內結構是:不靜 ——求靜 —— 得靜 —— 出靜如要具體些,可概括為:板書:一、 (1) 夜出賞荷二、(2——3)小徑獨處三、(4——6)塘邊凝望: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面四、(7——9)塘邊遐想:《采蓮賦》——《西洲曲》五、(10)又回家門(四)布置作業1、整理文中需要注音和解釋的詞,下一堂課將作檢測。2、熟讀4——6小節3、體味作品的語言特色,為下一課分析作準備。
第二課時一、教學要點1、揣摩語言,體味動詞運用的準確和疊詞運用的精妙,學習通感、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2、討論聯想《采蓮賦》《西洲曲》的意義和作用3、總結全文二、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可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幽僻 (pì) 蓊蓊郁郁 (wěng) 彌望(mí) 裊娜 (nuó) 羞澀(sè) 倩影(qìng) 梵婀鈴(ē) 妖童媛女 (yuàn) 鷁首徐回 (yì) 斂裾(jū)2、解釋下面的詞語:蓊蓊郁郁 田田 裊娜 風致 豐姿 倩影 一例(二) 揣摩語言(回顧第一課時在書中所畫的語句,然后分類欣賞)1、動詞欣賞——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使月光產生了一種動感,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準確地表達出來,產生了一種輕柔之美)——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洗”寫出了月色的皎潔和清純)——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籠”既寫出了月光覆蓋之廣,又給人以朦朧之美)——(黑影和倩影)像是畫在荷葉上。(“畫”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疊字欣賞朱自清的散文愛用疊字,這個特點我們在他的散文《春》中已有所感覺,在本文中,疊字用得更多了,請同學們把有疊字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體會體會疊字的運用有什么好處。——既傳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又加強了語意,使文氣舒展,讀起來節奏明朗,韻律協調,有一種音樂的美感。3、通感欣賞“通感”是“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鐘書語),簡單說,就是感覺的轉移。但感覺的轉移要有相似點,通感實際上就是另一種類型的比喻,請找出本文運用通感的句子和兩種感覺之間的相似點,并體會其作用。——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轉為聽覺,“縷縷清香”和“渺茫的歌聲”的相似點有: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感覺的轉移有伴隨著想象的跳躍,“清香”和“歌聲”同屬于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塘中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鈴上奏出的名曲。(視覺轉為聽覺,月光與樹影的和諧融合,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和諧優美有相似點,由此烘托出一種溫馨、優雅的氣氛,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通感練習:每個同學當場寫一個運用通感的句子,課后,每個同學再從課外讀物中找三個運用通感的例子。4、比喻擬人句的欣賞——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裙”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是高頎的樣子,與“出水很高”相配,這個比喻寫出了荷葉的動態美)——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裊娜”寫荷花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狀。用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神情的詞語來寫荷花,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賦予物以生命的活力和感情)——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給人一種潔白而鮮艷欲滴的感覺,“夢”表現了月光下荷葉、荷花輕飄柔美的姿容,這里通過寫葉和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以“酣眠”喻月光朗照,以“小睡”喻月光淡照。此比喻十分精妙,其好有三:1、當時正值月夜人靜,大多數人已入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環境;2、上文言及“夢”,下文言及“渴睡人的眼”、“妻子已熟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整個語境;3、“朗照”的深透與“酣眠”的深沉在意韻上相似,月光透過云層照下來時朦朦朧朧的,,“小睡”時的人是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事理)(齊讀4——6小節,再次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三)分析文章聯想《采蓮賦》和《西洲曲》的作用。(分析前先疏通文句)——作用有三:1、追求散文的舒展,拓開一筆,產生形散而神不散之效。2、表現了作者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3、反襯作者淡淡的憂愁。(四)總結全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作者運用通感、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細致描繪了月夜荷塘的美景,既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淡淡的喜悅。(五)布置作業1、課外選讀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2、背誦課文4——6小節3、用現代文翻譯《采蓮賦》4、以《秋天的色彩》為題,運用通感、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向一位先天性失明的成年男人介紹秋天大自然豐富的色彩。要求:a、寫色彩要結合具體的自然景物,不可抽象地介紹顏色;b、不得少于三種色彩;c、300——400字左右。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精練優美的語言,體會貼切、生動的比喻表達效果及其他修辭手法的運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劃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并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教學重點:
揣摩細膩的,具有特色的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兩條線索、
教學方法:分析、鑒賞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這里,“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蘇軾《水調歌頭》──在這里,“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賞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體會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
二、解題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夜色,則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三、寫作背景
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
四、初步理解
1、作者寫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6、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7、小結: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筆,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月色圖,從而顯示出了散文的場面描寫的美。
五、課文解讀
通過預習,同學們能給課文劃分層次嗎?能講出劃分的原因嗎?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
分析課文:在分析的過程中,同學們注意找出作者寫作的線索。
1、“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作者面對黑暗的現實,希望反抗,但是又沒有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實,希望解脫卻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里明顯可以看見孩子安詳地誰著,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靜,很溫馨;
在“帶上門出去”中的“帶”,有輕輕地將門從背后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境的寧靜、假如是有矛盾的話,關門是就不會那么輕,體現作者對家人的關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悶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靜、作者想起荷塘,給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筆、
3、“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
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句從“已經聽不見了”和“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體現了環境的寧靜,更反襯出作者的“頗不寧靜”,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寧靜的環境,而得到心里的寧靜、
【小結】本段中的“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這寫疊詞,產生一種韻律美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義:“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點睛之筆,也是組織散文結構的重點線索,是散文藝術構思的焦點、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體)
這一部分是按什么線索來寫的?試把它整理出來。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點?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樹多、寂寞是小路的特點,曲折和樹多構成幽僻的重要條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對比的手法描寫、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對比;
沒有月光(陰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對比、
2、作者為什么用對比的手法來襯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說“這條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許多樹,顯得陰森森的,當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嗎?
這是關系到散文的藝術表現手法,作者通過對比就會更顯得當天晚上的寧靜與自己內心的寂寞、后面兩句更通過對比,更顯現出特殊的環境中的特殊的氛圍,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種朦朧感,這種氛圍把以往陰森森的陰冷氣氛打消,更能體現作者當時的心情、
3、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景物的色調是怎樣的?流露了怎樣的心情?
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
淡淡,朦朧的感覺;
作者這里沒有用上熱烈、激昂的色調,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踱”的這些性質,更能體現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閑、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隱若現、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
2、聯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
平常的自己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
我們從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現在是自由的人、
3、從現在開始作者開始發生了變化,本段哪一句最能體現作者心情產生了變化,并且得到暫時的解脫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里作者借助了寧靜的小路,寧靜的塘岸,開始排除煩悶、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獨步塘岸,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個“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個“自由人”嗎?
作者這里寫得很超脫現實,應該說這是作者內心所渴望而在現實達不到的、越是超脫越是自由,便越顯出作者在現實中的苦悶,在現實上作者并不是自由人、
4、“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
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作者的心情開始融進了荷塘中、
【小結】這一段作者的心情開始得以解脫,從淡淡的憂愁到淡淡的喜悅、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彌望”——充滿視野,滿眼。
“田田”——多,連綿不絕。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這個比喻是“多邊”的,即它不僅表達了“荷”的高貴,還傳達出它的標志,典雅,圣潔,飄逸,靈動,清峻等魅力,使葉子產生了動感,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具體、
“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
與“高”相呼應,因為葉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見葉子舒展的樣子,作者才會聯想到舞女的裙、
3、“層層”——高低有序、
4、“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擬人;
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這樣把整個舞女的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過葉子、花,描繪了荷塘的形態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荷塘的動態美、
6、理解“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這里作者使用了幾種感官感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造成感覺的轉移、
這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通感”、所以這句話作者同時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
7、“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中的“顫動、閃電、霎時、穿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微風過處一剎那間,荷塘的整體形態,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觀察仔細,用詞的精妙之處、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給人一種船航行留下的痕跡的感覺,作者表達得生動傳神、
9、“脈脈的流水”怎樣理解?
這里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現流水的靜態美、
“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是因為靜靜的流水更反襯出,動態中的葉子的美的姿態、
【小結】從形態、動態、靜態多個角度來反映荷塘的美、
第三、四課時
教學目的:
分析《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精練優美的語言,掌握《荷塘月色》刻劃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并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教學重點、難點:
文章的結構安排,寫景層次,語言特色、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個動詞用得很形象生動,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滿了動感。
“瀉”。“浮”。“洗”。
1、第一句寫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能把“瀉”改為“照”嗎?
前面寫“月光如流水一般”,當看到“照”字你不會想到流水,而“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化靜為動,有一種自上而下的動感和立體感,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照”字就顯不出這種效果,只有呆板,平淡、
2、若把“浮”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
“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親”的感覺、
3、“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
又像籠著輕紗的夢”中的“牛乳”、“輕紗的夢”,回應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葉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種朦朧的詩意,也顯示作者淡淡的喜悅、用“洗”能理所當然地把葉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輕霧聯系起來,“薄薄的輕霧”也成為了“牛乳”、“輕紗”、
4、“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這句再一次強調了淡淡的月光,一切顯得朦朧,作者說“這恰是到了好處”是因為這樣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悅心情、
5、下面是通過樹來描寫月色的、
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
這里用了反襯的手法來描寫月光、
6、“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中的“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者為什么會產生這樣了聯想?
運用了比喻和通感(視覺與聽覺的呼喚)、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一切融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小結】作者從正面和側面描寫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荷塘四周、
1、“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重重圍住”,寫出了樹的多,并且有層次,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
2、下面作者從樹色、樹姿和樹梢上的遠山來寫樹,雖然寫出了一種朦朧的意境美,但是這里卻開始隱隱約約地表達出陰暗、沉郁的色調、我們可以從這些詞看出,“陰陰的”,“煙霧”,“隱隱約約”、
3、最后兩句,從“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這些微弱的路燈光聯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寫回復到人的描寫、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寧靜當中的,但是現在熱鬧的蟬聲和蛙聲打破了周圍寧靜的環境,它們的聲音驚擾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寧靜的境界,使作者脫離了“另一個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歸到寂寞,終于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憂愁、
4、文中用了兩個“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燈光襯托四周的灰暗,表現作者當時的心情、
【小結】從這一段開始,作者的心情又發生了變化,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憂愁、
第二部分著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第三部分(7~8)江南舊俗引起的思鄉之情。
1、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呢?
“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作者的故鄉在江南)
2、面作者描繪了江南采蓮的具體情況、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
《采蓮賦》譯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蓮去、首船頭來回轉,交杯頻遞笑把愛情傳、槳板輕搖水草緊絆,船頭微動浮萍才分開、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綢衫兒束細腰、情意綿綿難分割,戀戀不舍把頭回、春末夏初好季節啊,葉兒嫩花兒開、撩水逗樂笑微微,怕水珠濺身弄濕衣、忽然又覺船兒斜,急忙收起綾羅裙。
3、采蓮的場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個世界”,又是一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再一次發出感嘆。
4、《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表達出作者的思鄉之情,可以從“這到底使我惦著江南了”看出作者從古詩詞中對采蓮的描繪,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作者當時面對黑暗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而面對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憂愁,現在就借思鄉來派遣、作者當時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寧靜之中,極不情愿回到現實。
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
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小結:這第三部分巧妙地運用了《采蓮賦》和《西洲曲》中采蓮的情景,反襯出自己的思鄉之情,更襯托出作者當時的淡淡的憂愁的難以解脫,“猛一回頭”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復現實,作者又開始彷徨苦悶起來了、
全文總結:文根據作者的游蹤,可以引出一條線索、
帶上門——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舊俗、回家
(空間線索——明線)
導出:暗線——情感
頗不寧靜——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淡淡的憂愁——思鄉愁——不寧靜
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作業:完成課后練習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5
《荷塘月色》是職業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于散文閱讀與欣賞課,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核心意義分析是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和歸宿,核心意義須通過審美形式表現出來.“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語),《荷塘月色》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財經一年級學生,多數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見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出示課件)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誦讀品味,體會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結構的回環美.語言的音樂美。
2、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荷塘月色》的重點是通過4—5段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么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注解詳細,學生可以據注釋自行解決。
目標定位賴于教材分析,學情了解清,而教學目標的完成則有賴于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的實施,
如何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見于本文特點,我的導語設置從創設情境入手,采用音樂配置畫面,渲染氣氛,引導學生接納美的熏陶。
抒情的格調為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調,作者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經歷會深深感染學生,增加學生求知欲望
“題好文一半” 對<<荷塘月色>>這一課題從荷塘入手,揭開荷塘是原清華大學荷花池的真面紗,再援引“老清華”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導學生去領會朱自清妙筆回春之神奇,從而由解題自然過渡到課文分析。
課文分析至關重要,教學目標要在這里實現;難點要在這解決;教學重點要在這強調;提問式、講解式、討論式、朗讀式、比較等教學方式要在這充分使用。為了讓學生更好欣賞這篇美文,我分二個課時來講析,這里著重闡述第一課時,
遵循散文教學規律,在整體感知課文基礎上,從4—5段切入,品味語言,賞析課文,體會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讀。播放范讀錄音,示范中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后,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也為后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其次賞析4—5段,品味語言妙處,體會景物特點。對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賞析式教學。1、借助圖片形象直觀的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出示課件)作者描寫荷葉,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寫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寫荷香,把荷香若有若無、遠遠才能聞到的這種感覺與渺茫歌聲相通,作者就這樣抓住荷塘景物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形象逼真的寫出景物形態美、靜態美、動態美。2、采用比較閱讀體會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孫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較閱讀本段與之景物的不同點,品味陽剛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別。3采用刪除、替換法體會語言和諧美。將“曲曲折折”“田田”“縷縷”“脈脈”等刪去,將比喻、擬人換成一般描寫比較閱讀,以突顯本文語言的和諧之美。
荷塘月光的賞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礎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達效果。教師可出示課件幫助學生體會。經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于眼前。
小結本課必不可少,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再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最后再對這兩個畫面閱讀賞析,伴著音樂使學生整體融入作者所給出的至高藝術境界。至此第一課時便結束。
第二課時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閱讀欣賞4—5段基礎上以討論形式完成教學內容。(課件展示)
討論一: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討論二: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于何?
討論三:作者引用《采蓮賦》《西洲曲》中寫采蓮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確問題后,將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請學生配樂朗誦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把練習定位于記憶;
限時背誦第4段 ,效果可由學生自行評判
如果說練習是教學檢測,那么板書則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本課板書設計遵循簡明精練,突出重點,形象美觀原則。(課件展示)第一課時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點。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散文精練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學習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欣賞散文靜靜美的同時,感受朱自清憂國憂民之情。
3、啟發學生思維,引起想象,激發興趣,提高寫作技能。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情與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教學難點:體會朱自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賞讀式,多媒體教學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課件
1、背景音樂
2、圖片:荷塘圖、月光圖、荷花圖、星空圖、月下樹影圖、荷葉圖
3、VCD片斷: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斷
4、配樂朗誦錄相片斷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媒體顯示:課題、背景音樂
今天,我們要學習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關于朱自清我們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說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還被譽為什么?
(生:民主戰士)
對。朱自清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他積極參加民主運動。本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處于苦悶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寫道:“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真實寫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詩人,他的散文具有詩一般的意境,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荷塘月色》的重點,即文中那靜謐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情與景在散文中達到完美的結合。
(二)講授新課
讓我們一起先閱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朱自清的行蹤。哪位同學能復述出朱自清出家門,去荷塘賞月的行蹤。
(生:朱自清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晚上在院子里乘涼,想起白天常經過的荷塘,決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經過一條小煤屑路,朱自清來到荷塘,觀賞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朱自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朱自清回家,推門進去,發現妻已熟睡好久了。)
剛才這位同學復述朱自清行蹤,還有哪些細節遺漏了呢?
(生補充:朱自清觀賞荷塘時,在荷塘邊觀賞荷塘里的荷葉、荷花等等,然后觀賞的是月色,最后還觀賞了荷塘四周的景色,這才引起聯想,想到《西洲曲》,剛才沒有把觀賞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學的發言很好,經過后幾位的補充,我們更為完整了解了朱自清的行蹤,請看朱自清是:帶上門出去→沿著荷塘是一條小煤屑路→觀賞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門進去。
(一)細讀課文
重點賞讀4、5自然段,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在了解朱自清之后,我們要進一步知道,文章開頭寫了怎樣的環境,創造出一種什么樣的氣氛,體現一種什么心情?
(生:當時在晚上十分安靜,朱自清感到孤獨,心情“頗不寧靜”。)
頗不寧靜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開頭寫道“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交待了朱自清去荷塘的動機,也為全篇所體現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調。與下文關聯的如小路的“幽靜”,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陰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著江南的“采蓮”等等,象一條無形的綱,連接著全文的網,形成文章的語脈,從而含蓄地抒發朱自清憂國憂民的情絲,揭示本文的主題。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點?
(生:路曲曲折折;樹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靜。)
朱自清心情有無變化?
(生:有變化。開始比較憂愁“心里頗不寧靜”,后來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絲絲淡淡的喜悅“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學們分析的很好,朱自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暫時。表達朱自清對現實不滿,對自由向往,這一部分寫朱自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發了月下獨處的感受。我們跟隨朱自清一起來欣賞這“靜靜的美”吧!
賞讀第4段
剛才我們通過畫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朱自清寫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朱自清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準確,朱自清又是如何對其進行描寫?
(生:朱自清形容荷葉“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說說看荷葉與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點呢?
(生:荷葉與裙子在形狀上十分相似,都是張開著樣子。)
除了張開的樣子相似,還有沒有呢?
媒介顯示:芭蕾舞片斷
(生:噢,還有就是當舞女旋轉起來裙幅舒展飄動,荷葉在微風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動態美,相連的荷葉高出水面的姿態與亭亭的舞女的裙樣。)
那么朱自清如何表現花的呢?
(生:朱自清用“裊娜”、“羞澀”形容花,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裊娜”女子柔美,“羞澀”嬌羞姿態。寫花像“明珠”、像“星星”,則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花的潔白、明凈、光亮。)
幾個比喻連用,其中本體相同,喻體不同稱為博喻。
媒介顯示:星空圖
朱自清怎么描寫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這個比喻把嗅覺范圍的“清香”和聽覺范圍的“歌聲”聯系起來。共同點:兩者(花香、歌聲)給人的感覺都是時斷時續,似有似無,因為歌聲在“遠處”、“高樓”上,這個比喻新鮮又能給人豐富的聯想。這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和轉移稱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風吹過密密的葉子的顏色和姿態,像凝聚起來的碧綠的波紋,靜中有動,特別傳神。水:“脈脈”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說明荷水滿懷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擬人等修辭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動人,給人以具體、生動、鮮明的印象。景物由靜態寫到動態,這一段雖然沒有提及一個“月”字,然而卻處處寫月,處處體現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賞讀第5段
對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紹完,朱自清筆鋒一轉到了荷上月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媒介顯示:配樂朗誦第5自然段
繼荷塘之后,文章著重描寫月色是如何展開的?
(生:葉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叢和柳樹上→總寫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動詞?好不好?為什么?
(生:“瀉”、“浮”、“洗”、“籠”、“畫”
瀉:月光充沛,從高處落下
浮:霧十分輕,擴散慢
洗:花顏色十分潔白,鮮潤
籠:朦朧不可捉摸
畫:具有創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為語言大師,精練的動詞,傳神地寫出景物的特點。文章還連續用了三個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這里刻畫了月光流動、明凈的樣子。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過一樣”,寫出了月色中葉、花呈現出潔白、鮮潤的特點。
“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寫出月光照射下的葉和花的朦朧之美。
月光在灌木叢中和楊柳上的投影為什么一個用“黑影”,一個用“倩影”?
(生:因為灌木叢濃密,在月光下顯得黑糊糊一片。楊柳條稀疏,在月光下顯得很美,這兩個詞準確寫出了不同形象的特點。)
“月光”與“小提琴”有何共同點?如何體會這句話?
(生:這里運用通感。把視覺和聽覺溝通起來,它們的共同點是月色有明有暗,光與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緩,兩者都給人以和諧的感覺,)
第5段著力描寫月色,先是正面寫,后是反襯,光與影相互襯托,月色美與荷塘美巧妙結合,明與暗十分協調。通過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辭手法,描繪了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而朱自清苦悶的心緒,也在這迷人的景色中暫時得到了解脫。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寫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樹為中心對象,還寫了遠山,燈光、蟬聲、蛙聲等等。
文中“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什么意思?
(生:這說明苦悶與寂寞的心情,又涌上朱自清的心頭,所以熱鬧
一點也沒有感染他,朱自清由欣賞靜靜的美的同時,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鞏固新課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文中描繪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點是月色與荷塘交叉,動的刻畫與靜的刻畫相互交錯,情與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朧、靜美的畫面。表現朱自清憂與喜的矛盾心態,抒發朱自清關心國家命運的感情。
(五)再次欣賞重點片斷
同學們一起體會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體會朱自清淡淡的哀愁。齊讀第4、5自然段。
媒介顯示:月下荷塘圖 背景音樂
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體現,下面我們就來實踐一下,寫一個抒情小片斷—《雨中校園》。
(六)課堂小練筆
媒介顯示:作文《雨中校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斷。(字數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著雨,朦朧的雨霧將整個校園輕輕地遮掩了。在這雨霧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遙遠、渺茫,就像從濃霧里傳來的笛聲。漆黑的山林里飄出的鳥鳴聲,悠遠而又讓人神往。此時,唰唰的雨聲,錯綜而熱烈,深沉而和諧。
(七)布置作業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 
理清全文的結構,了解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語言的巧妙加工。 
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難點: 
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 
茂密的荷葉--多姿的荷花--     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體味作者的匠心: 
動靜結合,“靜”是“動”的瞬間表現。 
可見與可想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如:荷葉田田--水脈脈含情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經線:欣賞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變化。緯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 
3、“通感”的特點及其作用: 
A、例:“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B、本體--花香(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聽覺) 
C、作用: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生動形象。 
D、相似點:立于微風中嗅馨香(時有時無)--聽遠處高樓傳來的歌聲(時斷時續) 
教學過程 : 
布置預習:A、請學生熟讀課文;B、背誦4-6段。 
                    第一課時 
導入 課文: 
具體介紹朱自清的生平和創作: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于江蘇東海。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任教。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帶: 
作品結構分析: 
全文共10個段落,每段都有其獨立的內容,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10個自然段還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布置作業 :1、背誦4-6段;2、閱讀課后附文。 
                         第二課時 
檢查作業 :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對其中有代表性的進行分析,讓學生反復體會: 
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分析: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問:起筆這樣寫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即,欲排遣苦悶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 
分析:此段拋開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呢? 
明確:A、抒寫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里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蘊涵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B、這“情”沒有離開“景”,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這是過度句,提示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B、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及 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以及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 
這是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以上是順序特點,細分析,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讀進去)而且,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揚靜而情動。 
B、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了散文的神韻。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通感的運用:(詳見前重、難點“通感”部分) 
五、請學生自己賞讀5、6段: 
欣賞的重點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呢? 
六、小結全文: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本課《課課練》。 
教后感:
[1]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8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內容: 
    自讀課文,準確認讀、解釋加點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彌望4、裊娜5、倩影6、脈脈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國的社會狀況思考:全文寫景狀物的主體部分是哪幾個自然段(以上預習內容可酌情增減,何時檢查也可靈活)  
講授導語 :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學們對他的生平經歷還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問可靈活掌握,以下教師簡述) 
    教師: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道路。今天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當然,教學重點應放在:作品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從而認識本文主旨。 
    播放錄音(或教師表情朗讀) 
    板書課題 
    作者、寫作時間地點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以下提供一種示例,其他可從“專項評價”中,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生提挈每段內容,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觀荷塘 第4段 荷塘美麗的景色。第5段 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顯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體內容”(寫景狀物);第7—8段由現實而思古,再返現實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結構為: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以上可適當使用板書或卡片或熒屏演示等多媒體) 
行文線索 
    從以上結構分析,可體會到全文寫景是為抒情服務,而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 變化的思緒線索。情—景—情,這正好像一條經線,而對荷塘景色的描寫猶如一條緯線。 
語句賞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么? 可聯系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情況,說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么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蘊含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獨處”之情。 
小結作業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 
1、背誦第4段(集體背誦、提名背誦) 
2、答問:第4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依怎樣順序寫的?(以此引入新課) 
景物描寫 
解析第4段: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 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荷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認識“通感” 
引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句的比喻特點: 
本體—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作用于人的聽覺) 
立于微風中嗅那馨香,時有時無;聽那遠處歌聲,時斷實續,溝通了不同類的感官。這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導鑒賞 5、6段中比喻、擬人句。(此環節可采用討論式) 
收束及思考 
    結束對前所提問題的討論,提出關于語言美的思考題,讓同學課下欣賞,并寫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業 )
[1]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9
李鎮西
時間:2000年9月 地點:成都石室中學
第一節課
這是我給新生講的第一篇課文。
上課開始,我叫學生把書都關上:“我得考你們兩個問題。”
看著學生緊張的表情,我說:“第一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教材第一單元有哪幾篇課文?”
但這么簡單的問題還是把好多學生給難住了。舉手發言的幾個學生都只知道頭兩篇課文《荷塘月色》和《拿來主義》。最后才有一個學生補充道:“還有《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杜鵑枝上杜鵑啼》。”
我說:“老師提這問題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學課文要有單元觀念,因為課文是按單元編排的,而每一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學習重點。”
說到這里,我順勢提出第二個問題:“請問第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來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正要回答這個問題,突然,后排的 賈志杰同學舉手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非常正確!”我忍不住表揚道,隨即又問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頁上,編輯是有單元學習重點說明的。”
“好!”我對全班學生說,“都用的是同一本語文書,可賈志杰就比大家會讀。他知道不但要讀單篇的課文,而且還要讀單元前面的學習重點。――好,請同學們打開書第5頁。”
學生翻開書后,看到單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寫著:“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揣摩語言,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如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對語言的深層次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辨析、品味。”
我又問:“大家對這幾句話有沒有什么疑問,或者說從中看出什么問題沒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說:“我就有問題,現在問大家――既然‘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那么,接下來就應該先解釋什么叫‘整體感知’再解釋‘揣摩語言’,但為什么書上卻根本不講什么叫‘整體感知’,而直接就解釋什么叫‘揣摩語言’呢?”
學生們不約而同一下抬起了頭,用驚訝的眼睛看著我,那一雙雙眼睛仿佛在說:咦?我為什么沒發現這個問題呢?
“注意:從無疑處發現問題,這是最重要的讀書方法之一。”我強調道,“好,大家現在就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
我在教室里來回巡視。兩分鐘過后,我請幾個學生站起來交流他們的看法。有的說:“‘整體感知’誰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釋;而‘揣摩語言’則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釋。”有的說“‘整體感知’是要達到的目的,而‘語言揣摩’則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說:“其實,看起來沒解釋‘整體感知’,但實際上解釋‘揣摩語言’中就解釋了‘整體感知’,比如書上不是寫了嗎?‘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這就是‘整體感知’了。”
我說:“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善于提出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
我說道:“不過,我這兒要對‘揣摩語言’作些補充性解釋。揣摩語言一定要聯系語境。所謂’語境’,包括外部語境與內部語境。外部語境指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人際關系等等。比如,外國人看宋丹丹和黃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國人為什么要笑;又如,我們今天讀魯迅的文章,對有些語言也覺得不理解。就是對外部語境不熟悉。而內部語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應等等。這是同學們很容易理解的。同學們注意,所謂閱讀,主要就是通過揣摩語言去整體感知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
本來按教學計劃,我在簡單介紹了單元重點并提醒學生要重視揣摩語言后,就應正式進入《荷塘月色》的學習。而學習的第一步應該是介紹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話題已經說到通過揣摩語言而進入作者心靈,于是,我臨時決定先不介紹朱自清,而從這里切入課文:“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們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讀,那種’把自己放進去’的朗讀。好,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遍課文。注意,在朗讀《荷塘月色》的時候,你就朱自清!”
學生開始各自朗讀了。我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學生讀了一遍后,我開始抽學生起來單獨讀。我先抽一位男生:“請你從第一段讀起。希望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和同學們能看到你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位男生開始讀,“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著,乘涼,突然想起……”他讀得結結巴巴,掉字換字不少,而且讀得很快。
“同學們,他讀得怎么樣?”我問。
大家搖頭。我問胡迪:“你具體說說。”
胡迪說:“他讀得太快了。而且還讀錯了一些地方。”
“嗯,對。是讀得太快了。”我說,“給人的感覺,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學生們轟然大笑。我對胡迪說:“你覺得該怎么讀,就給同學們示范一下,好嗎?”
胡迪同學的朗讀,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過,還是有點兒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話,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決定不急著讓學生往下朗讀,因為既然問題暴露出來了,就應該即使有針對性地解決。我對大家說:“這篇文章的話語方式是自言自語。因此,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怎么才能讀出這種語氣呢?關鍵是把自己當作朱自清,進入他的內心,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下面我給大家示范一下。”
我開始讀了。一邊讀一邊停下來講解:“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像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應該讀得緩慢些,讀出一種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著潤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是多么靜謐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讀得低沉、緩慢,讀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給學生們說:“下面,同學們再自己讀一遍。按剛才李老師說的,把自己當作朱自清,讀出韻味。”
同學們又開始各自朗讀了。我在巡視中發現,這一次,大多數學生已經沒有了那種大聲“讀”,而是在體味中竊竊私語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們的神態,就知道他們已經開始走進朱自清了。
學生自讀完了,我又抽學生起來讀。這一次學生讀的效果大有進步。特別是易維佳同學,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段從她口中流出來時,我們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華園的荷塘月色之中。
當然,也有個別學生讀得仍不太滿意。謝肇文讀“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語調缺乏變化,而且太小聲。所以他剛坐下,我就開了他一個玩笑:“謝肇文同學讀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在同學們善意的笑聲中,謝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來,一個同學讀最后三段。讀到《采蓮賦》時,對好幾個字不認識。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夠讀對,“纖腰束素”的“纖”卻讀成了“qīan”。于是,我把這個字寫在黑板上,一一抽學生起來讀,結果竟然有相當多的學生讀錯。
“究竟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是什么?”我問。這時,一位同學舉手說:“這是個多音字,在這兒應該讀’xīan’。”
“完全正確!”我對全班同學說,“可是,有同學像‘鷁’這么生僻的字都能讀對,可連纖這樣的常見字卻讀錯了!看來,同學們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呀!”
我又問:“請凡是在自讀時查過生難字的同學舉個手。”
好多同學都舉起了手。有的說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說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說查了“斂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師提醒大家:以后讀書,都要養成自己查字詞典的習慣,千萬不要依賴老師給你們列出生難字詞。好,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難字。”
同學們交流結束后,我開始進入對朱自清的介紹:“同學們,今天我們讀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學們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學開始舉手了:“朱自清,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我問:“還有嗎?”沒人再舉手。我說:“剛才的同學說的很對,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課文中對朱自清的注釋。除此之外,同學們對朱自清還有哪些了解呢?”
無人回答。
于是,我說:“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揚州人》,但其實他不是揚州人,只是從5歲起便定居揚州。,他出生在江蘇東海縣。而他的祖籍,則是誕生過魯迅的――”
學生忍不住一齊說:“浙江紹興!”
“對,他的祖籍是誕生過魯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紹興。”我又談到“朱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國華曾有過這樣的回憶:’父親失業四十年,為了培養我們兄弟四人上學,借了三千元高利貸,利上滾利,無力償還。大哥這時考上了北大預科,須讀兩年才能考本科。為了早日結束學業,為家中分擔債務,他沒有讀預科,想了個辦法,把名字“自華”改為“自清”,直接報考本科。這就是“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
我又動情地說道:“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作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他更以其燦爛的才華、絢麗的詩文以及輝煌的學術成就飲譽中外。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新詩, 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2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文壇關注。1924年,出版了詩和散文集《蹤跡》。”
我突然提到了當天出版的《中國青年報》:“今天的《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的新聞是《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開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讀了這則新聞,感到好笑,因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任該校中文系主任時,年僅27歲!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為杰出散文家的基礎。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學英國,回國后仍執教于清華大學。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我又說:“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1920年他于北京大學畢業后,在江浙一帶做了5年的中學語文教師,他的教學和為人極受中學生歡迎和敬重。”
這時,下課鈴響了。我心里一驚:遭了,看來對朱自清的介紹只能“半途而廢”了。但我靈機一動,繼續從容說道:“當然,李老師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頓了一下,學生正焦急地望著,期盼著我回答這個問題。
我笑了:“請同學們下一節語文課再聽李老師的答案。好,下課!”
“唉!――”在學生們的遺憾的嘆惜中,我結束了這堂課。 第二節課 我走進教室,上課鈴還沒響。可已經有同學走到講臺對我說:“李老師,別忘了你昨天給我們留下的懸念啊!”
所以,剛上課,我就說:“昨天李老師說道,我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澤東的著作里。”我對學生們說,“本來朱自清既沒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共產黨人,而是一位有獨立人格的自由知識分子,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進入毛澤東的視野的。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寫入了他的政論名篇《別了,司徒雷登》中。毛澤東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最終,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后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學生們的心顯然被震撼了。我繼續緩緩說道:“當然,寫《荷塘月色》時的朱自清還是一名清華園的教授,但如果我們了解了朱自清后來的命運,我們今天讀《荷塘月色》時,也許會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經有同學在情不自禁地點頭,我趁勢把話題一轉:“好,我說了那么多,現在該同學們說一說了。同學們能不能交流一下,這篇文章最打動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說理由,只要把有關的語言讀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路上只有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維佳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沐的美人。”
吳桐同學說:“我最喜歡寫《采蓮賦》的那一段。”
“哦?是嗎?”我感到引導學生領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機會快來了,“請問,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呢?”
“因為我覺得這一段寫得特別快樂。”吳桐同學答道。
“嗯,原來是這樣。”我沉吟道,然后又追問道,“你從哪兒看出了快樂的?”
“‘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吳桐讀著課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說,“還有《采蓮賦》對采蓮人的描寫,都是很快樂的。”
我說:“這一段的確描寫了一種很自由歡樂的生活。但是,同學們知道嗎?這一段在過去的高中課本里卻是被刪去了的啊!”
“啊!”同學們全都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并問我:“為什么會刪去呢?”
我說:“我先不說為什么會刪。我先要問問大家,你們覺得該不該刪?”
“不應該刪!”幾乎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說。
“為什么不該刪呢?”我問。
教室里卻一下沉默了,沒人回答這個問題。
我說:“是不是你們覺得,既然現在課文將這一段補上了,說明編輯自有他的道理,這就證明原來刪去是不應該的?如果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證明大家并沒有動腦筋獨立思考,而仍然還是對教材的一種迷信。”
接著,我“斬釘截鐵”地說:“我卻認為,原來的教材刪得對!”
“為什么?”有幾個學生在下面小聲地問我。
“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一節與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氣壯”。
學生大腦里的思考火花顯然被我點燃了,因為馬上就有好幾個同學舉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觀點。同時,也有學生點頭表示同意我的說法。
我說:“看來我和一些同學有分歧。那么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這篇文章究竟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易維佳說:“我認為這一段與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現的正是一種喜悅的、詳和的感情。”
“何以見得?”我問。
“比如,”易維佳翻開書說道,“他對荷花的描寫,對月光的描寫,等等,都表現的都是一種恬靜愉快的心境。”
熊昕說:“不對。這篇文章主要表現的,還是一種惆悵的心情。因為第一句就說得很清楚,’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我故作不解:“這就怪了!易維佳說的和熊昕說的好像都是對的,因為她們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據。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說混亂呢?”
唐懋陽說:“不矛盾。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變化的。他開始是不寧靜的,為了尋找寧靜來到荷塘,在這里,他的心情獲得了一種暫時的愉悅。但最終他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吳秦科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時而煩惱時而愉悅,最后仍然擺脫不了先前的煩惱。”
雖然吳秦科的發言基本上是轉述課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讀書的認真。 我繼續問:“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學生們來不及舉手七嘴八舌地說:“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學生說:“他引用《采蓮賦》,描寫采蓮時熱烈活潑的生活,本身就說明他因內心的苦悶而產生的對自由快樂的向往。因為作者說’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好極了!”我忍不住贊嘆道,“可見作者的這一段關于采蓮場面的描寫是不能刪去的,因為它恰好反襯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失望。是吧?”
“對,對!”許多同學都點頭表示同意。
我繼續說:“有人把這篇文章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概括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我認為是很貼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寧靜’。”
有學生問:“李老師,作者的心情為什么會’不寧靜’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極了!”我說,“不過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但是,正因為這是個迷,所以,它為無數讀者提供了品味、解讀、思考的無限空間。關于朱自清心情‘不寧靜’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源于對蔣介石4。12政變的憤懣,聯系到朱自清當時的思想背景和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的思鄉之情,因為結尾作者說‘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人認為源于作者作為一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面對人生十字路口而產生的苦悶、彷徨;甚至還有人根據一些史料,認為朱自清的’不寧靜’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如此等等,還有其他的說法。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規定一個權威性的惟一答案,應該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也正因為如此,《荷塘月色》將成為一首耐讀的朦朧詩,過去、今天和未來的每一位讀者會因年齡、閱歷、所處時代等等因素,而從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讀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這就是創造性閱讀,這就是閱讀名作的樂趣!”我停了片刻,又問道:“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啊?”
王馳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
我把這個問題扔給大家:“誰能幫王馳解答這個問題?”
有同學說:“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重點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在的獨處。”
我沒有多做評論,只說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觀點。”
這時,王馳又舉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確是在強調‘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
“對了,”我說,“我們昨天不是說了嗎?揣摩語言要怎么樣啊?”
大家紛紛說:“聯系上下文。”
“對。剛才王馳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為他聯系了上下文。還有哪些同學有問題?”
一位女同學問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寫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寫到歌聲了。”
“這個問題問得好。誰能談談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沒有人舉手。我提示道:“請問,作者究竟聽到歌聲沒有?”
多數學生回答:“沒有。”
“為什么?找出依據。”
唐懋陽舉手站了起來:“這里是比喻,因為這里用得是‘仿佛’一詞……”
為了引起學生注意,我有意暫時打斷了他的話:“對,是比喻。也就是說,作者是用歌聲來比喻荷香,是吧?”
同學們紛紛點頭稱。
“但是,”我故意設疑,“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嗎?”
唐懋陽接著剛才的話說:“荷香與歌聲都是斷斷續續、若有若無的。”
有學生下面接嘴說:“而且朦朦朧朧的。”
我提醒大家:“請在文中找到依據。”
唐懋陽說:“‘縷縷’’渺茫’。”
“對。”我總結道,“荷香和歌聲都是‘縷縷’的、‘渺茫’的。剛才唐懋陽說了,這是比喻。但我要說。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請大家看到課文后面的練習二。”
學生看完后,我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宋代詞人秦觀有詞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夢與花互比,愁與雨互喻。還有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
學生笑了起來,我接著又說:“看,現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因為,這是——”我故意等同學們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領神會。
“好,還有什么問題?”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的‘這’是指什么?”有人問。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問學生。
馬上就有學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寫‘只不見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繼續追問。
同學們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蓮子清如水’而來。”
“對。”我決定這里稍微擴展一下,“知道嗎?這是一首情歌啊!”
看著學生不解的表情,我繼續說:“‘蓮子清如水’就是‘憐子情如水’的諧音。”
“哦,原來是這樣。”學生們恍然大悟。
我繼續發揮:“你們看,咱們的古典詩詞中的對情感的表現是極富藝術性,含蓄而美。比如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
學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來:“道是無晴卻有情。”
[1] [2] 下一頁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10
讓課堂融洽,使師生和諧
河南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焦作市第十二中學 王偉
我想我是幸運的。首先,在焦作市優質課比賽中我抽到了弗羅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是篇雖深刻卻容易動人的文章,在眾人的點撥下我取得了第二名這個讓我驚喜的成績;繼而,省教研室慷慨擴充名額,我忝入XX年河南省高中語文優質課大賽的選手之列,在我市眾多名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執教的《荷塘月色》獲得一等獎;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我的名次不靠前,為此我流過眼淚,也曾深深自責,但正如黨紅英老師所說,我最大的幸運在于,自己歷練了,收獲了,成長了。
今年的比賽和往年不同,老師們都將眼光聚焦在了“新課改”三個字上,想弄明白何謂“新”,如何“新”。通過反復地備課、講課、聽課,我覺得一個完美的課堂未見得非要完全脫胎換骨,標新立異,但需要具備以下“五個一”。
一個前提——教師扎實的基本功
這個基本功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理論,一方面是教學技能。備課時最大的渴望是迸發靈感,獨辟蹊徑,但腦袋里空空如也,最終救命稻草總是隱藏于手邊的教育教學雜志上,沒有高屋建瓴的理論作指導,我只是井底之蛙。說到教學技能,我很佩服這次比賽的兩位老師,侯勝蘭老師《琵琶行》的配樂背誦聲音圓潤,感情到位,讓學生和聽課老師如癡如醉,張建學老師小品般幽默流暢的語言,讓學生對《動物游戲之謎》這樣的科技文也熱情高漲,高雅的氛圍自然熏陶出品位出眾的學生。新課改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學目標,這其中必然出現動態生成性問題,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應變能力便難以有效地掌控課堂,而這些都絕非一時之功,需要不斷積累,感悟和實踐。
一種魄力——大膽取舍
抽到《荷塘月色》,著實令我沮喪,一來課文太經典,而課改求新,二來文章處處重點處處難點,一課時遠遠不夠,而比賽時間是40分鐘,一旦超時便與一等獎無緣。教案大改四次,無一不是因為追求面面俱到,導致了面面不到,處處隔靴搔癢。最終我陳舊的思想才發生了一點艱難的轉變,狠下心來,依舊將其按兩課時進行,此為第一課時,只講第四、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一心一意品讀語言,將聽、說、讀、寫充分融入課堂,感受意境美。這節課下來,學生對通感、煉字印象深刻,我的思路很明晰,學生不僅輕松,而且學有所得。也正因此,在最后專家點評時王婭老師對這點給予了肯定。教材只是載體,真正想學生所需,授學生以“漁”才是目的。
一招要領——多讀
日常教學中,我會因聲音不美而羞于讀,會因急于完成教學目標而懶于讀。而這次比賽幾乎每堂課都有朗朗書聲,每一次聽臺上師生讀書都仿佛在與作者進行交談。此次比賽一等獎第一名賈會彬老師教《小狗包弟》時,有一個很精彩的環節,即學生和老師交替讀第一段品味語言,尤其是教師的范背,感情把握到位,慘烈而溫情的氣氛在他的誦讀聲中被成功營造。徐群老師《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聲音渾厚,范讀原文和一次范背《最后一次演講》震撼人心,而在我的課堂上,學生用溫柔甜美的聲音創設的月下荷塘優雅寧謐的意境讓全場眾多老師陶醉。讀書聲與討論聲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一批主角——學生
課堂,要的是老師一個人的精彩還是學生的熱情?答案不言而喻。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荷塘月色》一課在內容上我無法突破時,我想到的是教學策略的調整。用一個問題統領一段內容,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總能碰撞出閃亮的火花。參賽課中這點最值得稱道的是第三名開封趙紅顏老師執教的《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學生充分發揮聯想力,其精彩幾乎蓋過老師,師生表現相得益彰,非常動人。日常教學若能恰當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創設最佳狀態,激勵發散式思維,往往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課堂氣氛更和諧。
一點注意——點評方式多樣化
從古至今,我最佩服的老師是孔子,因為孔子最懂因材施教,最擅長精準評價。所以,我特意留心了此次比賽過程中教師的點評語言。大凡遇到千篇一律說“不錯”“很好”“請坐”,或者不置可否的點評,學生的反應會很冷淡,以至于課堂氣氛陷入尷尬。而有些點評就讓人感覺很溫暖。比如欣賞性點評“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少年情懷總是詩”“你的積累很豐富”,可以使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比如補充式點評,不僅可以顯示老師的博學多才,有親和力,也可以讓學生樂于交流表達,讓師生的互動成就課堂的精彩。
兩個誤區
通過參賽,我個人認為少數參賽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認知也存在兩個誤區。
第一,多媒體運用的誤區。過多的圖片、音樂對課堂的充斥,會大大沖淡了語言的文學味道。
第二,合作探究的誤區。少數教師只是為了迎合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非領會其實質。比如,學生討論時,教師缺場或蜻蜓點水地參與,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化,呈現隨意性。《高中新課程教學改革》中解釋說:“合作學習是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在教師的主導下,群體協作,研討交流,知識技能互補的一種學習方式”,其中有效的合作學習應具備以下特征:“異質性小組即小組成員應該具有差異性,明確的目標,小組成員的學習要相互依賴,教師充當監控者和學習資源的角色,強調個體責任,自我評價,變化合作學習時間”。
個人一直認為,優質課不應該是“作秀課”,它應該是一件美的藝術品,何為美?美學上的解釋就兩個字——和諧。師為主導,生為主體,自然流暢,和諧融洽,我想這該是課堂的本真狀態吧。
以上只是個人一孔之見,期待和諸位老師商榷。
【教學設計】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焦作市第十二中學王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誦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幫助學生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領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導學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通感、化抽象為具體等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教師點撥法
3、 比較閱讀法
4、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數】
2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同學們,說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是她清新可愛的一面;“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她嫵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她高潔脫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靜的臉龐,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綠優雅的羅裙,淡淡醉人的清香。池塘中,她獨自寧靜;夜幕下,她細細聆聽。暈染一池靈秀,撩起萬般情思。而在現當代能將荷塘的美寫到極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屬了。
(二)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作為學者,他潛心治學,謹嚴求實,想走一條逃避現實的道路;作為民主戰士,他追求光明與真理,為之上下求索,但也會在革命處于低潮時苦悶彷徨。作為詩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種“游絲”般的悵惘和希望幻滅的苦痛;作為散文家,他善于通過典雅清麗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賞析朱自清先生的經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確目標
本文有“白話美術文”的美譽,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你認為哪幾段寫的最美?(4-6)這節課咱們就重點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過品讀語言領略朱自清先生筆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讀語言
(一)首先,老師來為大家朗讀這兩段,請大家用心感受這幅荷香月色圖(配樂朗讀)
(二)斯人獨處,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暫得于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體描寫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荷葉,荷花,荷香,流水)
1、朱自清先生用了218個字描繪荷塘,但有人為了精煉,把這段文字精簡到69個字,變成這個樣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葉子,葉子中間還有些白花,有的開著,有的還沒開。風吹過,葉子和花有一點抖動,有時還傳來些荷香。葉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見。”這兩段文字的表達效果哪個好?下面我就把咱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從一個方面對比分析,討論一下,朱自清先生文筆高明在哪里,推舉一個代表發言。(分組分任務)注意以下幾個詞語的表達效果:彌望、裊娜、羞澀。
明確:(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是田田的葉子。”(指導舒緩朗讀)
(2)“裊娜”(開的正艷)、“羞澀”(含苞待放)賦予荷花一種少女的柔美與嬌羞。采用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將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內涵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出來,這是其他類型的比喻所無法達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葉間零星點綴的白花,“明珠”(溫潤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瑩閃爍微風拂過,動態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剛出浴時免不了有一種“猶抱琵琶”的羞澀與一種洗鉛華的清純,用此來比喻那些“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花蕾,充滿靜謐、優雅的韻味。(讀出荷花的迷人)
(3)通感“微風過處……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似的。”
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外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指感覺的溝通、感覺的轉移,也叫“移覺”。其實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所以前提是兩種事物有相似點,和比喻不同的在于它能打通兩種感覺。歌聲來自遠處的高樓,它會時斷時續、隱隱約約,而“荷香”則伴著陣陣微風,時有時無、如絲如縷,放在一起,香中有聲,聲中有香,怎么不讓我們陶醉呢?(能否讀一讀,我想聽一聽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4)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緩緩流淌,“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5)小結:這一段作者集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正是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比喻,才多側面展現了月下荷塘的寧謐、素雅之美。花葉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脈脈,此時的作者還依然頗不寧靜么?就讓我們帶著微笑,飽含感情地齊讀這一段吧。
2、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筆畫,但畫家說,光線是繪畫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暫得寧靜,首先應該感謝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請一位同學來朗讀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能否用幾個形容詞概括這個夜晚月光的特點呢?誰愿意把你對月光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朦朧淡雅)月光是無形的,作者怎么描繪它呢?(葉子和花,薄薄的青霧,淡淡的云,樹影,斑駁交織的光影)你欣賞的是哪一處描寫呢,找出來談談你的理由,注意這幾個詞語:瀉、浮、洗、畫。
明確:一個“瀉”字,我們眼前,月光如水,靜靜流淌。流在荷塘,流在心上。流在荷塘,平添秀色;流入我心,清凈無塵。
一個“浮”字,寫出荷塘之上,薄霧輕揚而上,又漂浮不定。無色勝似有色,無形更顯綽約。朦朧之中,花更柔美,葉更飄渺。
一個洗字,卻用牛乳,潔白無瑕,細膩如絲。比之水洗,更多些許柔和溫潤。
一個畫字,大自然為畫師,以月光代清水,以樹影當濃墨,把荷塘當畫紙,輕點暈染,明暗有致。如此畫面,這般美景,功勞非“畫”字莫屬啊。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讀一讀這一段呢?
三、課堂練習 化無形為有形
朱自清先生很厲害。月色本無形,他卻能以荷塘為依托,化無形為有形,使我們眼前葉朦朧、花朦朧、香飄水溶溶。月色無處不在。宋徽宗也曾給畫師們出過一道考題“踏花歸來馬蹄香”,香氣如何表現呢?聰明的畫師畫的是,蝴蝶追逐馬蹄,蹁躚起舞。現在,我想請同學們在下面詞語中任選一個,寫一段話,要求就是化無形為有形。這些詞語是“寒冷,孤獨,愁緒,愛”。時間三分鐘。
四、名家評論 課堂總結
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一種詩意。(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朱自清的文體美,是有自己的個性特點的,有人曾將它概括為一個“清”字。我想,這個“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樸素,恐怕連人格的高潔、思想的純正、感情的真摯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樹森《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
能夠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豐富而優雅的儒者,能夠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詩意棲居在這個世界上的智者!
五、布置作業
1、分別用博喻、通感的修辭手法各寫兩個句子。
2、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幅淡雅、朦朧的荷香月色圖訴說著怎樣的情語呢?
(以上轉自焦作市高中語文工作室)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1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公認的美文,編者把這篇文章放在必修2第一單元第一課,可見其重要性。如何上好這一節課對于后續的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結合單元的學習目標,我將這篇文章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
2.理清作者的行蹤并從中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
3.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學習文章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設計如下:
在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后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齊讀、自讀、默讀),體會這篇文章的情趣美、語言美、畫面美。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文的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展示荷塘風光)面對這樣一面荷塘,我國著名詩人楊萬里感嘆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贊嘆了荷花的嬌美。而周敦頤則發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感嘆,贊美了荷花的高潔的品質。同樣一片風光,在不同人的眼里風光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下面讓我們一起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的眼里,這一片荷塘又有怎樣的景致。結合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詩句的導入,能夠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下來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先播放朗讀帶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調。
二、讓學生帶著“作者的游蹤是怎樣的”問題快速閱讀課文。
三、結合作者的游蹤,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的句子,師生共同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
四、學生概括文章觀荷塘部分描繪了哪三個畫面。
五、重點分析觀荷塘部分的“月光下的荷塘”的畫面,品味語言美及畫面美。
六、總結全文
本文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如下幾個問題:
1. 課堂時間較緊張,學生未能充分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2. 學生朗讀不足,未能充分體會畫面美
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把觀荷塘部分的分析放到第二課時中,把剩下來的時間進行誦讀,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把握作者的不同情感進行誦讀,從而體會文章的情趣美及畫面美。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12
山東定陶一中語文組 劉 方 274100
[教學設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據本單元學習重點“揣摩語言”,那么教學本文,應從感受景物的特點入手,來把握作者的感情,進而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品味語言時先讓學生充分地盡情地朗讀,感受和理解語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選擇一段或一兩個句子評點,老師適當給以點撥和引導。引入《楊義評〈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評〈荷塘月色〉》兩篇觀點相左的文章,讓學生交流討論。課后以“我對《荷塘月色》語言風格的看法”為題寫一篇短評。
[得意之筆]
1.作者借朦朧之景抒朦朧之情,這是不錯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筆下,荷葉清純,荷花素潔,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霧,——這一切,無不是作者那高尚純潔、樸素無華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華”,后該名“自清”,由此,我們可以讀出荷月之美與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處,這就是一個“清”字:出淤不染,皎潔無瑕!而作者一生都無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貧,清白,清廉。
(只有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發,才能真正領會文章獨到的藝術魅力)
2.“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動,形神兼備,不僅寫出了荷花的形態美,而且化靜為動賦予了荷葉勃勃生機,展現了荷葉少女般的纖柔嬌美、綽約豐姿。“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寫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顯示作者漸露憂煩傷感之情。描摹物態,信手拈來自然成文,毫無斧鑿之痕,非大家不能為也。
(用詞設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聯想)
3.(1)古今中外,許多文學作品都寫到了月光,借月光來抒發自己的某種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寫了月光,分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l.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l.月亮上來了,是一輪燦爛的滿月,它象一面光輝四射的銀盤,從那平靜的大海里涌了出來。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2)下面四句詩,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寫《荷塘月色》一文的動機和心情?
l.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l.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l.剪不斷,理還亂,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精心設計一些高質量題目,有助于能力的遷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國知識分子自畫像
月夜下,荷塘邊,一位教書先生模樣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爾駐足望一眼點點荷花,隨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時月色迷離,夜闌人寂,蟬聲和蛙聲不時傳來,撩撥得人心煩意亂。
——每每讀《荷塘月色》,就想見了這種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樣,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細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無疑就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象,欲了解中國的知識分子,先生無疑是最好的樣本。
中國的知識分子最多難。
先生才華橫溢,著作等身,但窮困潦倒一生,雖與身處亂世有關,卻足以說明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多蹇。歷代統治者都是五大郎開店,對知識分子既嫉妒又懼怕,再者是輕視,斥之為書呆子,迂腐可笑不諳世事。他們官場上不會阿諛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賞識;商場上不會投機倒把坑蒙拐騙,故發不了橫財。清苦寂寞,注定是他們的命運。他們的精神翱翔在科學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卻深陷于齷齪的大地上,靈肉分離苦不堪言。做中國的知識分子,何其不幸哉!
中國的知識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時是清華的教授,但日子據說過得很拮據,然而先生人窮志不短,而且歷久彌堅,“情愿餓死,也不吃美國的面粉”,表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寧折不彎的骨氣和正氣。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士可殺而不可辱,頭可斷而魂不死。這種特立獨行高傲無羈的人格,最大地顯示了生命的高貴和尊嚴。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視之為傻瓜,但千百年來人們還是把他做為“義”的化身歌而頌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有人以此非議之,但事實已經證明,現在的中國最缺乏的正是這樣的人。
中國的知識分子最愛國。
先生教務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經常是身心俱瘁自顧不暇,但他仍密切關注時局發展并為此寢食不安,表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可貴的愛國精神。位卑未敢忘憂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知識分子尤甚。這種愛國情感,仿佛與生俱來至死不悔。內憂外患生死存亡的關頭,挺身而出奔走呼號的是他們;歌舞升平國泰民安的時候,不甘現狀居安思危的是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今古一脈相傳。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天下為己任,真正是中國各階層中最杰出最優秀的一群人。
中國知識分子,可憐!可敬!可愛!
[一孔之見]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設喻達14次之多,除少數堪稱佳構外,大多均不足稱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平淡無奇,了無新意,比作剛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聲,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牽強附會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視之,認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張。
(2)《采蓮賦》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無從把握。作者飽受國事家事之憂,意欲尋一別樣天地,以求解脫,解脫不成,便借詩抒懷,這可以理解,可詩中明明表現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戲纏綿悱惻的戀情(《采蓮賦》)、女子對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難言之隱?聯系1927年的社會大背景,又不能這樣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實在遺憾。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篇13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
1.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在這里,“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
2.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里,“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3.教師歸納總結: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郁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重新陷入郁悶)──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悶)
如果我們把作者的郁悶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低點,把作者的開朗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高點的話,那么,上面的過程可以圖示為
這樣來安排心情發展變化的線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變化)的作用。
導致作者這些心情發展變化的原因分別是(見上圖括號中文字)。
三、領會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現失眠的郁悶心情的?(一是借助對“月亮”的描寫表現夜已深。二是借助對“孩子們”和“妻”的描寫反襯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現觀月的開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對平時沒有月光時路上的景象的描寫反襯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從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對自己在蒼茫的月光下的獨特感受的描寫來表現獨處的妙處,側面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對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她們搭配得恰倒好處,進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現冷清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蟬聲”和“蛙聲”的熱鬧的描寫反襯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現思鄉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采蓮賦》和《西洲曲》的有關內容的回憶來表現江南生活的意興盎然,從而引出自己的思鄉之情)
5.小結:所謂“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觀)與人的思想感情(主觀)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它具有一種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大學畢業后,又在浙江臺州的省立第六師范學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暉中學任教過一段時間。而且在浙江的這一段時間是他人生中的輝煌時期。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對江南的惦念之情。1頁
后來,朱自清來到了北京,受聘于清華大學。雖然身為大學教授,但是由于子女眾多,家庭負擔較重,貧困和家庭瑣事時時困擾著他。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他為何對獨處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論世)
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
六、布置作業
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其場面描寫的美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場面美。
教學方法
誦讀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請三至五位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寫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6.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7.小結: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筆,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月色圖,從而顯示出了散文的場面描寫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寫得這么成功的?請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語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手法
描寫的對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葉子
像
開放的和尚未開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顫動的葉和花
像
密密挨著的葉子
宛然2頁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楊柳的倩影
又像是
陰陰的樹色
像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是
通
感
微風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擬
人
打著朵兒的荷花
田田的荷葉
葉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邊的楊柳樹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2.小結: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體誦讀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業
從你所接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并摘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三至五個。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教學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1.請五至八位同學說一說自己摘錄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
2.教師點撥: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仿佛“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
二、咀嚼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謂“咀嚼”,就是反復地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哪些詞句來表達,作者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詞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詞句有什么妙處,等等。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咀嚼”一下。
1.“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靜”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靜”只能表達一個意思。“幽靜”只有在心情悠閑自在時才能體會得到,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閑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處地襯托出了作者孤獨郁悶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一句中的“踱”與“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現動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現動作的速度,也能表現做動作時的心情。“踱”與作者心情轉為開朗相適應。“踱”又與下文“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相照應)
3.“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與“就”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還有“暫且”的意思,表達的意思比“就”要豐富。“且”說明荷香月色帶給“我”的歡愉只是片刻之間的,這與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進入郁悶相照應)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的“瀉”表達的其實就是“照”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照”而用“瀉”呢?(因為作者已經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瀉”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達的其實就是“升”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現“青霧”的動作,但在高度上有區別:“升”讓人感覺“霧”很高;“浮”讓人感覺“霧”很低,低得與荷葉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與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句中的“畫”表達的其實就是“留”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留”而用“畫”呢?(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三、品味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還需要品味。所謂“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選用某一個詞能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小心,作者不愿驚動家人)
2.“輕輕地推門進去”一句中的“輕輕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輕,作者不愿驚動家人)
3.“路上陰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達作用?(用光亮的“暗”襯托出“我”郁悶的心情)
4.“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達作用?(用月光的“淡淡”來襯托喜悅的“淡淡”)
5.“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達作用?(突出葉子長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復有什么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7.“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一句中“遠近”“高低”的重復有什么表達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四、布置作業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請你對其中加點的詞語進行咀嚼和品味。
我對于臺州,永遠不能忘記!我第一日到六師校時,系由埠頭坐了轎子去的。轎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詫異,為什么堂堂一個府城,竟會這樣冷靜!那時正是春天,而因天氣的陰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國土。約莫到了賣花橋邊,我看見那清綠的北固山,下面點綴著幾帶樸實的洋房子,心里頓時開朗,仿佛微微的風拂過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樓一望,見遠山之上,都冪著白云。四周全無人聲,也無人影,天上的鳥也無一只。只背后山上謖謖的松風略略可聽而已。那時我真脫卻人間煙火而飄飄欲仙了!后來我雖然發見了那座樓實在太壞了:柱子如雞骨,地板如雞皮!但自然的寬大使我忘記了那房屋的狹窄。我于是曾好幾次爬到北固山的頂上,去領略那颼颼的高風,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綠綠的田畝。這是我最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