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教學設計(精選5篇)
《生物圈》教學設計 篇1
生物圈
大慶市五十五中學 袁玉芬
教學目標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圍。
②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③嘗試收集和分析資料。
④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難點和重點
重點:
①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難點:收集和分析資料(因為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需要對圖片、文字和數字資料進行分析)。
課前準備
教師: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多媒體,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從而和地球作出對比;沒有條件的學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資料,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另外,還準備一個地球儀。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太陽系中各大星球的資料。
教學設計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學生觀看生動的課件,然后根據自己在課下收集的資料,共同討論太陽系中各星球的狀況。
②學生們根據自己手中的地球儀,討論生物圈的范圍,然后總結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師通過展示課件,把一幅美麗的太空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師事先讓學生們拿出地球儀,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圍
1.學生分組開展競賽,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最精確的語言說出生物圈的范圍。
2.學生將自己的設想記錄下來,然后在全班評比最具創造獎若干名,日后進行一次模型比賽。
3.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競賽。
4.教師布置學生設計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①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并且利用手頭的資料進行分析,討論,最后總結出結果。
②學生分別扮演動物和植物在各個星球上的生活狀況,表現出它們對食物、水、氧氣的依賴。
教師布置學生扮演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課下作業 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個生物圈的簡易模型。
《生物圈》教學設計 篇2
生物圈
大慶市五十五中學 袁玉芬
教學目標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圍。
②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③嘗試收集和分析資料。
④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難點和重點
重點:
①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難點:收集和分析資料(因為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需要對圖片、文字和數字資料進行分析)。
課前準備
教師: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多媒體,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從而和地球作出對比;沒有條件的學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資料,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另外,還準備一個地球儀。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太陽系中各大星球的資料。
教學設計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學生觀看生動的課件,然后根據自己在課下收集的資料,共同討論太陽系中各星球的狀況。
②學生們根據自己手中的地球儀,討論生物圈的范圍,然后總結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師通過展示課件,把一幅美麗的太空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師事先讓學生們拿出地球儀,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圍
1.學生分組開展競賽,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最精確的語言說出生物圈的范圍。
2.學生將自己的設想記錄下來,然后在全班評比最具創造獎若干名,日后進行一次模型比賽。
3.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競賽。
4.教師布置學生設計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①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并且利用手頭的資料進行分析,討論,最后總結出結果。
②學生分別扮演動物和植物在各個星球上的生活狀況,表現出它們對食物、水、氧氣的依賴。
教師布置學生扮演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課下作業 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個生物圈的簡易模型。
《生物圈》教學設計 篇3
一、分析教材
這是一節七年級的生物課。
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條件。生物的生存、延續和發展與生物圈息息相關,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旨在使學生認識到“家”中有很多成員,他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處在動態變化之中。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保護和改善環境是人類的迫切愿望,加強環境教育,使初中生提高環境意識,正確認識環境問題的現狀,學習解決環境問題的知識和觀念,并使學生的行為與環境相和諧,這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分析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雖然沒有學過生物學知識,但他們從小學的《自然》及生活中的電視節目中已了解了許多生物學的知識。他們能說出各種各樣生物的名稱、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沒有構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環境”的整體體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七年級學生心理和認知發展的規律要求在教學中充分調動他們的激情。他們不喜歡枯燥的說教,但樂于觀察、分析圖片,自己動手做實驗等能表現他們的活力。
七年級的學生不喜歡、不滿足簡單的教材里的圖畫、文字,他們喜歡講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布置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業,為他們提供一個適合個性發展的空間,更能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
三、設計理念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以活動教學方式為主,通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滿足學生表現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力求在整個教學中體現出“三維”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生物圈,這個家庭中的一員,應該積極、主動認識并保護這個家;
2. 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發表的見解。
(二)能力
1. 使學生初步具有搜集、處理圖文資料,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等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2. 會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 培養學生合作討論問題,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知識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圍;
2. 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3. 嘗試搜集和分析資料;
4. 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導入課題。
1. 播放歌曲《大中國》,教師和學生齊唱。
[讓學生體會到家的溫馨和重要性。]
2. 歌中唱到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同時我們全世界人民還生活在一個比中國還大的家,教師引導學生回答這個家的名字。
[讓學生對生物圈有個初步的理性認識。]
3. 比喻:地球──足球
生物圈(地球的表層)──一張薄紙
既然如此,你想了解這個家嗎?
4. 引入課題:生物圈。
[使學生在一種輕松而又好奇的氛圍中愉快地進入角色,開始本課的學習。]
(二)學生通過討論、角色扮演等實踐活動,學習新知。
1. 生物圈的范圍。
(1)說一說: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
證一證:閱讀教材第11、12頁“生物圈的范圍”,看看科學家的觀點是否與自己的相同。
[給學生自由發言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提出問題:通過驗證,哪些同學的觀點和科學家的一樣,一起交流一下,可以嗎?
引導學生概括出:以海平面為標準劃分,向上可達到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約10千米的深處,整個厚度約為20千米。
提出問題:在這個20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劃分為幾個圈層呢?
(2)角色扮演:全班學生分成三大組,每組代表一個生物圈層進行討論,并做匯報表演。
[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進行交流活動(一般前后四個學生,方便易行),利用角色扮演,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扮演過程中,既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還會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有極大幫助。如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表演結束,學生概括出:
(3)由此介紹: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是截然分開的嗎?
[讓學生自己先猜想,再舉例說明,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想象的科學精神。]
結論:不是。
(4)設疑: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沒有呢?
2.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1)討論:學生分成6大組(確定1人為組長,及時、準確記錄該小組成員活動情況,以作學期成績參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比較教材第12、13頁的6幅圖片。
[分組討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能力。]
討論題:
①向日葵生長需要什么條件?長頸鹿的生活需要什么?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條件有什么異同?
③為什么干旱會使糧食嚴重減產?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資料,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觀察、比較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2)匯報結果:以組間競賽形式,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說出該組討論的結果,其他組成員和教師作評委,對各組的作答給予適時的、恰當的評價。
[通過競爭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注重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方式和應用。]
(3)小結:
討論1:向日葵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土壤和肥料;
長頸鹿的生活需要食物、水、空氣、陽光和溫度。
討論2:向日葵生活在土壤中,土壤中有水分;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土壤中缺水;
牛生活在陸地上,而海豚生活在海洋中。
討論3:因為植物的生長需要水,沒有水,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長,所以干旱會使糧食減產。
(4)質疑:①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這些條件嗎?
引導學生舉例說明: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這些條件。
(實物投影)投影學生搜集的多種資料,有文字的、有圖片的……
②如何獲得和分析這些資料?
引導學生回憶、并結合教材第12頁紅框中內容,掌握有關搜集和分析資料的知識后小結:
資料形式:文字、圖片、數據、音像資料等。
對資料處理:整理并分析,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或發現探索的線索。
[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和時間,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5)小結: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條件都是一樣的,這些條件包括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6)知識遷移:任舉一種熟悉的生物,說說它的生存也必須具備這些條件嗎。
[遵循鞏固性原則。]
3. 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關“生物圈”的知識,你知道哪些?
引導學生回憶,總結本節所學的知識點。
[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小結本節主要知識及學習活動,養成學習──總結──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發揮自我評價的作用,并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讓學生設計一道題,盡量把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進去(提示:可以用表格的形式)。
有人設計了類似的題目:下列條件是該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填“+”,否則填“-”,問其他哪一個學生愿意表現一下?(學生爭著回答。)
[讓學生大膽創新,改變以往教師考學生的方式,自己設計題目考自己,在提高創新能力的同時,也使所學知識得到了鞏固。]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關“生物圈”的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
我想知道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這些條件一旦改變或不足時,對生物有沒有影響?生活在這個生物圈中的生物會不會對生物圈造成影響?
[培養學生虛心提問,學無止境的意識,并為下節課或以后的學習做鋪墊。]
4. 鞏固練習。
(1)你會填嗎?
(2)我來試一試。
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松土、施肥、澆水、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還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種植物,這體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與上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
①陽光②水③空氣④營養物質
⑤適宜的溫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間
a.①④⑥⑤②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⑤②①④⑥③
[體現“sts”的教學模式,將所學的內容緊密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物學習在生活中的應用。]
(3)課后想一想。
生物在生物圈內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改變或不能滿足時,生物是否還能很好地生存?如果不能,請搜集資料說明你的觀點。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六、教學反思
本設計中導入部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雖然只是一首簡單、普通的歌曲卻一下子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了,使他們愉快輕松地進入本節知識的學習。對于知識點的學習,采用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也是本設計的較成功之處。
讓學生學完知識,自己編一道題考一考其他的同學,并將編好的題目寫在預先準備的紙上,以便實物投影展示,“考”時由編題者當“主考官”,學生自愿參與,“被考者”的回答正確與否,主要由編題者確認,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采取集體討論方式來解決。這樣,讓學生編題互問互檢,注重學生間相互評價方式的應用,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創新意識。將新教材、新教法和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意識培養落到實處。
需要反思的是:1. 對于七年級的學生,生物是一門新學科,所用的教材又是新教材,學生尚未進入正軌,尚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討論風氣、合作精神,出現了課堂氣氛松散的現象,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從這一方面狠抓學生,分組時采取責任制,責任到人,做到“組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2. 以后的教學過程要認真解讀、努力鉆研新大綱、新課程標準,盡量達到高的要求。
《生物圈》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圍。
②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③嘗試收集和分析資料。
④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難點和重點
重點:
①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難點:
收集和分析資料(因為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需要對圖片、文字和數字資料進行分析)。
課前準備
教師: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多媒體,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從而和地球作出對比;沒有條件的學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資料,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另外,還準備一個地球儀。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太陽系中各大星球的資料。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學生觀看生動的課件,然后根據自己在課下收集的資料,共同討論太陽系中各星球的狀況。
②學生們根據自己手中的地球儀,討論生物圈的范圍,然后總結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師通過展示課件,把一幅美麗的太空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師事先讓學生們拿出地球儀,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圍
①學生分組開展競賽,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最精確的語言說出生物圈的范圍。
②學生將自己的設想記錄下來,然后在全班評比最具創造獎若干名,日后進行一次模型比賽。
①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競賽。
②教師布置學生設計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①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并且利用手頭的資料進行分析,討論,最后總結出結果。
②學生分別扮演動物和植物在各個星球上的生活狀況,表現出它們對食物、水、氧氣的依賴。
教師布置學生扮演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課下作業
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個生物圈的簡易模型。
《生物圈》教學設計 篇5
學 校:xx市五十五中學
主講教師:袁
授課班級:初一(2)班
班級人數:70人
授課時間:20xx年9月13日
課前準備:①教師:地球儀、課件 ②學生:收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師:(有條件的學校展示課件,無條件的學校展示掛圖)在無數顆星球中,地球作為一顆”藍色水球“懸掛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著無數的生命。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欣賞這美麗的地球吧!
生:(觀看課件或掛圖并且討論)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討論發言)我們都看到了美麗的草原、川流不息的河流、郁郁蔥蔥的森林、蔚藍的天空、歌唱的小鳥、以及許多說不出名的美麗的動物和植物……
師:大家觀看得都非常仔細。那么,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
生:(討論)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沒有生物。比如:在天空的最頂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
師:(拿出地球儀)這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可見,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間是有一定的范圍的。現在,我們就給地球上生物能夠生存的這個范圍起個名字,你們認為應該起什么名字好呢?
生:(討論)有的同學說出“生物園”“生命圈”,其中有個同學說出“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
師:(邊講解邊指示地球儀)大家起的名字都非常好聽,但是我們只能取其中最好的一個名字,你們知道是哪個嗎?
生:(討論)我們覺得“生物圈”這個名字最好。
師:同學們想得非常好。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并且相互間發生著復雜的關系。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張紙還要薄呢!同學們,剛才你們都觀看了美麗的地球風景,你們認為生物應該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呢?
二、生物圈的范圍
生:(閱讀課文并討論)我們認為生物應該生活在一個有空氣,有水,有陽光,有適宜的溫度,有食物的環境中。
師:這名同學想得很對。我們地球的表面有空氣、陽光、適宜的溫度、水和食物,所有的生物都能夠在這一層中生活,那么,你們知道生物圈到底有多大嗎?
生:(閱讀課文并討論)以海平面為標準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約10千米的深處,整個厚度約為20千米。
師:這名同學回答得非常正確。那么在這20千米的厚度當中,我們可以把生物圈劃分為幾個圈層呢?(大家可以根據生物生活環境的不同來劃分)
生:(討論)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生:我們認為有的生物生活在天空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所以生物圈應該劃分為三個圈層。
師:這個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地球上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圈應當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你們知道在這三個圈層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呢?
生:(全班分為三大組,每組代表一個生物圈層進行討論)
生:(扮演大氣圈底部的)我們大氣圈位于生物圈的最頂部,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等。別看我們沒有巖石圈那么美麗的外表,可是生活在我們這兒的生物還真不少呢!有美麗的大雁,有矯健的雄鷹,有許多漂亮的昆蟲,還有無數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等微小生物。
師:原來,大氣圈中有這么多的生物啊!誰再來說說其他的圈層?
生:(扮演水圈的大部的)我們水圈可以說是生物圈中的“佼佼者”了,不信,你們就打開地圖看一看,在地球的表面,約有70%的面積都是我們水圈,所以,從宇宙中觀看地球,就像觀看一個“藍色的水球”。我們水圈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我們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當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類,有兇猛的鯊魚、有五顏六色的熱帶魚類、有微小的浮游生物、有種類繁多的水生植物等等。
師:看來水圈可真不簡單呢,有這么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其中,但是,是不是水圈的所有地方都有這么多的生物呢?
生:(討論)不是。
師:那么,主要在水圈的哪個部分才有這么多的生物存在呢?
生:(討論)應該是在水圈的表面。
師:大家想得都很對。水圈中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內的水層中。正是由于海洋的出現,才使我們的地球上有了如此繁多的生物,所以我們把海洋稱為“生命的搖籃”。除了水圈和大氣圈以外,誰來說說巖石圈的情況呢?
生:(扮演巖石圈的)我們巖石圈是人類和其他動植物賴以生存的主要場所。我們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我們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在我們這個圈層中,有郁郁蔥蔥的森林,有一望無際的草原,有絢麗多彩的花朵,有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還有大量的細菌和真菌。最重要的就是,人類在我們這個圈層生活和繁衍。可見,我們巖石圈才是人類的“立足點”。
師:這名同學想得太好了!我們人類主要是在巖石圈生活的,但人類的活動僅僅局限在巖石圈中嗎?
生:(分組討論)不是。人類可以乘坐宇宙飛船到達大氣圈以外,人類還可以乘坐潛水艇到達海洋的底部。
師:對。巖石圈不僅是多種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但人類的活動可以到達生物圈的各個圈層。那么,生物圈中的巖石圈、大氣圈和水圈是截然分開的嗎?
生:(分組討論)不是。
師:你們能舉個例子嗎?
生:比如課本中的圖1-11,在巖石圈中包括大氣圈和水圈;在水圈中包括巖石圈和大氣圈。
三、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師:我們都知道,現在地球的人口已經超過了60億,人口過多給地球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于是,科學家想了一個辦法:把地球上的人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大家覺得這種方法可行嗎?
生:(討論)我們覺得沒有特殊的裝備不行,因為其他星球上沒有氧氣存在,而且溫度不是過高就是過低,也沒有充足的食物,所以,人類不可能生活在這樣的星球上。
師:這就是說地球有適于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條件。哪些條件呢?讓我們先來觀察書中的六幅圖片并討論以下幾個問題:1.向日葵生長需要什么條件?長頸鹿生活需要什么條件?學生:(觀察書中12頁)向日葵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土壤和肥料;長頸鹿的生活需要食物、水、空氣、陽光和溫度。
師: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條件有什么異同?
生:向日葵生活在農田中,土壤中有較多水分;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土壤非常干燥;牛生活在陸地上,而海豚生活在海洋中。
師:為什么干旱會使糧食減產?
生:因為農作物的生活需要水,沒有水,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長,所以干旱會使糧食減產。
師:(小結)回答得非常好,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這也是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師:現在,請充分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假如你是其他星球上的一棵草或一只小白兔,你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呢?
生:(分組扮演角色)扮演成小草的同學說:我是一棵含羞草,有一天,當我睡醒睜開眼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住在了金星上,這里的環境真是太糟糕了,這里根本就沒有氧氣,大氣中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而且,這里的溫度簡直是太高,表面溫度都達到了470攝氏度,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們說,我能不渴嗎?于是,我就拼命地喊:“渴呀!渴呀!誰能給我點水喝呀?”可是沒有人回答,最后,我變成了一棵枯苗,孤獨地待在金星上。
扮演成小白兔的同學說:嫦娥姐姐說我太淘氣,就把我扔到了火星上,唉,真是太倒霉了,這哪是什么“火”星啊,簡直就是一個“大冰窖”,凍得我渾身打哆嗦,感冒一個月都沒好,而且這里的大氣極其稀薄,我在這里幾乎都喘不過氣來,這里也沒有水喝,渴得我做夢都夢見喝水。
師:今天我們才知道,原來“小草”和“小白兔”都有這樣不尋常的經歷。下面,同學們,請你們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以及你們的生活經驗,共同討論一下:生物圈是如何滿足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的?
生:(討論后發言)略。
四、課下作業
師: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個生物圈的簡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