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病梅館記》說課稿模板(通用2篇)
高中語文《病梅館記》說課稿模板 篇1
一、關于教材
《病梅館記》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外自讀課。作者龔自珍。由于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因此本文將淺顯易懂的“易”和思想內容深刻、藝術性強的“難”融為一體,從而使學生課外自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所以,如何把握教學中的“度”就成了教學這篇自讀課面對高一學生、落實教學大綱的關鍵之所在。
從《病梅館記》在課本中的排列位置來看,作為課外自讀課,本文在承擔鞏固該單元文言文學習方法這一任務的同時,根據該單元的“知識和訓練”要求,還應該承擔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并適當熟悉一些文言虛詞的任務,同時,根據本文的寫作特點,還應該學習古人“托物言志”的為文之道,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鑒于上述我對教材的認識,備課時,又考慮到一般學校化解高考大綱和會考大綱的具體要求,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了解作者并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二)理解文言詞語:以、則、之、其、夭、病、泣、順;
(三)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托物言志”的特點。
三條之中,理解四個文言虛詞和四個文言實詞是疏通課文文句的關鍵,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托物言志”特點是領會文章主題思想和表達特色的關鍵,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確定為:理解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點。作為課外自讀課,本文的難點不很突出。相對來講,教案中列出的九個句子是理解詞語、疏通文句的難點,設問中的6、7兩問是理解內容、體會寫作特點的難點。但是由于它們是局部問題且較容易突破,所以教案中沒有將它們列為教學難點,而教學過程卻把它們當作難點來處理。
二、關于教法
教學中為突出重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做法。
一是強調讀。這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這節課我先后設計運用了個別朗讀、齊聲誦讀兩種方式,借以起到強化感知課文的作用。
二是重視導。教自讀課,教師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關鍵。教師既不能“主”而不“導”,又不能“導”而不“主”,要恰當設計教學方法,靈活地指導、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課堂上導入新課,我主要采用營造氛圍引入課文的方法,突出了“導”;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我主要采用“問”的方式,讓學生在理解中說,在“說”中體悟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突出了“引”;釋譯、理解課文我主要采用師生雙方設疑問答,啟發談話式的平等討論方法,既“引”又“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是啟發式。啟發性原則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孔子從長期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思想,強調學生的學習要處于積極地思考狀。
高中語文《病梅館記》說課稿模板 篇2
一、關于教材
從《病梅館記》在課本中的排列位置來看,作為課外自讀課,本文在承擔鞏固該單元文言文學習方法這一任務的同時,根據該單元的“知識和訓練”要求,還應該承擔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并適當熟悉一些文言虛詞的任務,同時,根據本文的寫作特點,還應該學習古人“托物言志”的為文之道,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鑒于上述我對教材的認識,備課時,又考慮到一般學校化解高考大綱和會考大綱的具體要求,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了解作者并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二)理解文言詞語:以、則、之、其、夭、病、泣、順;
(三)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托物言志”的特點。
三條之中,理解四個文言虛詞和四個文言實詞是疏通課文文句的關鍵,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托物言志”特點是領會文章主題思想和表達特色的關鍵,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確定為:理解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點。作為課外自讀課,本文的難點不很突出。相對來講,教案中列出的九個句子是理解詞語、疏通文句的難點,設問中的6、7兩問是理解內容、體會寫作特點的難點。但是由于它們是局部問題且較容易突破,所以教案中沒有將它們列為教學難點,而教學過程卻把它們當作難點來處理。
二、關于教法
教學中為突出重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做法。
一是強調讀。這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這節課我先后設計運用了個別朗讀、齊聲誦讀兩種方式,借以起到強化感知課文的作用。
二是重視導。教自讀課,教師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關鍵。教師既不能“主”而不“導”,又不能“導”而不“主”,要恰當設計教學方法,靈活地指導、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課堂上導入新課,我主要采用營造氛圍引入課文的方法,突出了“導”;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我主要采用“問”的方式,讓學生在理解中說,在“說”中體悟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突出了“引”;釋譯、理解課文我主要采用師生雙方設疑問答,啟發談話式的平等討論方法,既“引”又“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是啟發式。啟發性原則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孔子從長期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思想,強調學生的學習要處于積極地思考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