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說課稿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基本理念,所以我們的教學方式和過程就要有新的改變。現以《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一課為例,談一談我對此內容的設計與構想。
一、說課標
《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選自中國地圖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節。
新課程標準中對此節內容提出的要求是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與家人交流對環境問題的看法,為改善本地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由此看來,對于這部分內容從基本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到學生的分析和運用都不可忽視。因此,在教學中始終把握住該節內容的標準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是我們教師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務。
二、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段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人類的生產活動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開啟地理學原理的一把鑰匙,對于指導人類生產、生活,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有重要意義。本課通過歸納幾種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使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對其身邊的環境問題產生關注。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大氣環境問題的原因、后果、分布、治理措施。
(2)能力目標:采用多種素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使學生了解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學習環境問題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關注地球環境,樹立全球意識、環保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
3、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
難點:幾種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后果及治理措施。
三、 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采用探究式學習與小組合作討論法。一方面,結合課本圖片及文字材料,使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讓學生分小組收集有關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討論出現的原因并歸納總結。
學法:要使學生學會探究,即學會如何分析選取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地理基本原理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地理問題的方法。還要使學生學會合作,小組同學共同完成活動。
四、說教學程序
1、 大家都看到了,在導入新課時,我使用了一段環境優美的視頻資料作為本課
內容的一個情景引入,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與本課內容形成鮮明對比。課標分析與教材分析兩個板塊的使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任務。
2、 教學新課:在教學新課的過程中,我基于三點來進行設計。
(1)開放教學內容:本節內容介紹了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大氣污染和酸雨等幾種全球性環境問題。幾乎每一個問題我都配有相應的文字及視頻資料。(觀看)再加上學生課前準備的材料,就可以進行充分的討論、自主探究,弄清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及危害了。通過討論學生會發現自己的疏漏與不足而不斷的進行修改、完善。
第二個問題是臭氧層破壞。因為這個內容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就涉及到了,所以在觀看了南極臭氧空洞的圖片之后以練習題的形勢來使學生鞏固次知識點。
大氣污染和酸雨這一環境問題,我同樣給學生提供大量資料,讓學生來進行加工整理。
當然,教師應及時補充信息,把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是指網絡化、系統化。即重點知識小結。
(2)充分利用課件
這個課件中包含了大量直觀性較強的文字、圖片、數據、視頻資料。他能使學生更直觀更深入的認識人類所面臨的環境現狀。
(3)精心設計活動
本節活動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環境、學以致用。在教學時先由課前探索活動引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危機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討論,自主探究,弄清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危害。課下由教師指導學生組成興趣小組關注并研究自己生活中的環境危機。也就是此處的案例探究。學生以“荒漠化”為主題開展了小組探究活動,并在這節課上向大家做了戰士。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豐富了課堂教學。最后的漫畫反思將此活動推上了高潮,可以說這幅漫畫是本節課中心思想的總結與升華。
五、 說教學效果
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全面和諧培養學生素質,從而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輸灌對象轉變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小組討論合作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同時也為學生創設了自由而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計算機輔助教學,即利用多媒體將教材中的一些靜態信息加工成圖、色、形、聲并茂的動態信息,形象直觀、快捷、大容量的展現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興奮點,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利于重難點的突破,有利于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通過使用這個課件,我有一點感觸頗深,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專業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你可以利用此課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你是一個非專業人士你可以利用此課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