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教學反思的意義及方法
高中是人們終身學習過程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要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是決定因素之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方法不勝枚舉,且各有所長,各顯神通。其中,教學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從高中教學的實際出發,對高中教學反思的意義、方法進行簡要闡述。
一、教學反思的定義和意義
1、教學反思的定義
反思,即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和行為的內化過程,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和檢驗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總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2、教學反思的意義
通過反思,可以使人對一個問題能從多方面考慮、進行廣泛深入地思考和選擇。通過反思,能使人發現自己和他人原有認識的錯誤和不足,從而從舊的模式中解脫出來,迅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反思是對學習過程本身的認識,包括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習方法及獲得結論。反思可以提高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可以拓寬思路,優化解法,完善思維過程。通過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深入反思,積極探索
和改進教學實踐,從而不斷完善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水平。
(1)促進教師全面思考,提升教學高度,明確教學方向
進行教學反思,教師要具體、細致地回憶在教學中的教學現象,形成對教學事件、個案的細致、全面的認識,這就為深入全面思考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所思考的內容進行邏輯化、條理化、理性化的表述,又提升了思考的理性高度,從而進一步明確教學方向。
(2)促使教師深入學習,完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針對教學反思中發現的問題,教師的必然要通過學習和思考來找出解決的辦法。由此形成良性循環,促使教師深入持久地學習,并將自己的思考與與相關的教學理論學習結合起來,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和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提升教師理性性認識,積累教學經驗,增強發展后勁
進行教學反思,能夠幫助教師把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問題和思考積累下來,對典型事例和思考留下深刻的記憶,并逐步積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之成為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師,為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反思的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新形勢下,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適應教育發展和教學實際的需要。在進行教學反思的時候不僅要對采取了哪些教學行為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對支配這些教學行為的潛在的教學觀念進行重新認識。高中教學的任務是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為此,教師也需要對自己教學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評價觀進行反思。教師的觀念必須從教學向教育轉變,即從注重具體的學科知識點的嚴謹性、深刻性的教學轉變為進行教育的大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科本身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形成持續的學習興趣,還要幫助學生理解學科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教學目的更明確,傳授給學生可以與具體化學背景聯系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
2、尊重和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高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個體差異較大,且具有不同的發展潛能。高中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模塊,給學生的學習以較大的選擇空間。在教學中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學方式過于統一的傾向,要關注和尊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合于自己發展的化學課程。首先要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挖掘各自的潛能,制訂各自的學習計劃,自主選擇課程模塊。其次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已有的化學知識水平、能力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和潛能,對學生選擇學習課程模塊和安排學習順序給予指導。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科知識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并有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創新潛能,產生創新欲望。教師要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工作中努力提倡創新,善于接受學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議,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教師還應以良好的形象、幽默大方的舉止、生動準確的講授、真誠的關心和鼓勵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作用的情感因素,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和創新意識。
4、拓寬學生的視野
高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討論、咨詢等多種方式獲取知識。同時結合課程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討論、觀看錄像、聽報告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實際問題。
5、明確教學目標
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教學目標。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的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層次,科學地、合理地組織教學,對基礎知識的分析講解一定要細膩、透徹,例題訓練一定要到位、深入。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要克服滿堂灌的方法,創設情景和展示思維過程的情境,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發揮想象的空間,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6、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心理、已具備的科學知識和相關的技能,以及學校所現有可利用的教學條件等因素。如:課堂要實現教學目標需要哪些資源、如何利用課程資源、課程教學目標與資源應如何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目標、怎樣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來培養學生的素養等。并充分利用學校和校外的圖書館并,以此拓展學生的視野,走出課堂,走向實際生活。這樣設計才有可能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對教學過程的課堂效果才更有可預見性。
7、合理選擇教學方式
(1) 教師應注意領會高中課程各個課程模塊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價值。在把握課程模塊的內容特點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條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教學中要做到統籌兼顧,面向全體學生。課后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出更高要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加強課后輔導,避免整體成績兩級分化。
(2)在講解時應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同時要讓學生有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突出他們的參與意識和主體作用。學生只有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規律的實質,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真正的鍛煉,體現其學習的主體角色。此外要注意與初中課程的銜接,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注重整體性,引導學生學習核心概念、重要物質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強與生活、社會的聯系。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模型、圖表和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豐富教學手段。現代科技和教育的發展,為改進傳統教育模式,豐富教學方式和形式提供了可能。教師除了采用課堂講授、試驗演示、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和寫小論文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網絡、投影儀、錄音錄像、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等,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客觀事物,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全過程,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進行形象而生動的模擬表現,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
8、提高教學技能
(1)講授正確,語言規范簡練。作為一名教師,良好的語言功底是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講課時不能出現科學性的失誤,表達要層次清晰,過度自然,用詞要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語氣要抑揚頓挫,充滿熱情和感染力。
(2)板書精當,書寫工整。好的板書有助于將教學內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體系、重點。所以板書要布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端莊大方。板書出現錯漏時要及時修改,這對教學效果的增強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促進作用。
(3)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熟練、規范。教師對教具和實驗儀器的功能應了然于胸,操作和使用時應輕車熟路,規范得當。在學生實驗之前,教師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種實驗的要領、操作規范,避免在演示時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錯誤。
(4)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新時期教育的發展日新月異,對學校教育教學和教師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教師也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嚴格要求自己,通過廣泛深入地學習,努力拓寬知識面,增強科學素養。
9、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波斯納于1989年提出了個體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將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反思。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力,一是要求教師有培養學生反思力的目標意識,即要清楚地意識到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二是要求教師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和反思能力,恰當地提出反思要求,指導的反思方法適合學生實際。三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創設情景,正確處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在課堂中的比重。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多給學生討論交流自主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注重由量到質的轉變。
(2)聯系前后,提出反思任務。要求學生進行反思,需要教師提出反思任務和要求。在反思任務和要求的指引下,實現知識的順利遷移和同化,學習過程輕松自然。反思與再學習水乳交融,即學習了新知識,又重溫了舊知識,并使之得到升華。即獲得了化學學科知識,又獲得了學習方法,體驗了學以致用。
(3)了解自我,指導反思方法。培養學生反思力,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了解自我作為突破口,把指導反思方法作為著力點。針對各學科學習特點指導學生反思方法,為學生了解自我提供幫助,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及形成過程、思維方法進行反思,促使學生了解自已的學習狀況,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策略,總結自己達到學習目標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必要時采取補救措施。
指導學生反思,一是要引導學生對所涉及的知識進行反思,反思自己對這些知識的認識、理解、掌握程度以及這些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相關方面建立聯系的程度,通過親身經歷這一活動,反思自己對所涉及的知識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反思自己原有認知的欠缺之處及補救方法。二是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在一次活動后盡力去回憶自己從開始到結束的每一步思考過程,如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為何會走彎路,為何出錯,我的思考與老師與同學的思考有什么不同,從中可以歸納出的方法等。三是要引導學生對解題方法進行反思,提倡解完題后認真回顧解題過程并做進一步的探索,反思有無別的解法,有無規律可循,從中歸納、總結出形成簡捷思維結構的經驗和規律。四是要引導學生對解題活動中有聯系的問題,特別是生產、生活問題進行反思。曾經與哪些問題聯系,為什么會產生聯系,具體產生了什么聯系,弄清問題情境、問題方法和問題結論的聯系,對原問題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4)溫故知新,明確反思目標。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反思,其反思形式多種多樣,反思內容豐富多彩,貫穿于學習的過程中,反思雖不受形式限制,但均須明確反思目標。反思目標,一是學習目標,每一課應搞清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還存在哪些問題。二是學習態度,反省學習階段中自己的總體表現,約束業已存在的不足行為表現,自我激勵發奮圖強。三是學習方法,及時總結單元學習內容的特點和學習方法的利弊,從而形成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四是學習結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學反思對教師來說表現為一種積極的探索活動和富有個性化的創新精神,它具有挑戰性,是一種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問題意識,優化思維品質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最佳的糾錯手段。教學反思可優化教師認知結構,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創新性,對于改革高中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