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精選13篇)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三、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養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教學重點:
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 。
教學難點:
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
教學步驟:
一、設置情境,激情導入 (放映背景音樂)
導語 : 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初中畢業,18歲時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主動去陜北農村插隊落戶,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從此以后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豪情壯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樓,他一度痛不欲生。后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的一家小廠,每天在那里畫彩蛋。再后來,他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抬為他歡呼時,他一直倔強的昂著頭,但委屈的淚水卻忍不住流淌下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今天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走出當時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關鍵,整體把握
問: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作者僅僅是寫了我和地壇嗎? 還寫了母親。
現在請同學們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壇”、“母親” 三者聯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第一部分 我與地壇
1、問:他是“跑”到地壇去的嗎?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課文的原句來回答)
“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2、問:“獨自”跑到地壇去。為什么“獨自”去?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心境?找出課文的句子來分析。
“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寫出了作者那時的孤獨、頹廢憂郁、痛苦自傷的心境。
3、問:“總是”到地壇去。為什么“總是”到地壇去?(用課文原句來回答)
“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為了逃避,像個遇到傷害的鴕鳥一樣想把自己藏起來。
4、問:那么地壇的有什么特點讓作者如此眷戀?
5、問:哪些地方體現了地壇這一景物特點的?
明確:第2、3、5自然段。
6、聽錄音朗誦。考慮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如何體現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這一特點的。?
同學找出寫“荒蕪”的句子。并簡要分析此處作者的語言。
剝蝕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紅
坍圮了一段段高墻 散落了玉砌雕欄
四周的老柏樹,到處的野草荒藤(幻燈片展示)
同學找出寫“不衰敗”的句子;稍分析此處景物的特點。
老柏樹愈見蒼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蕩
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
蟬蛻、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幻燈片展示)
7、這些景物給了作者什么啟示?
啟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即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這個啟示使作者的命運起到了什么樣的變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么可怕”。決定面對所遭遇的苦難打擊,不再逃避、頹廢和自傷,就是他“決定”活下來了。
9、聽這一段景物描寫的錄音,思考此段描寫對作者思考“怎樣活”的問題有何作用?
石門中的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
蒼黑的古柏沒日沒夜地鎮靜地站在那兒
草木和泥土的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氣味
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
滿園中播散著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燈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
這些環境的永恒特點給作者思考“怎樣活”提供了一種氛圍和啟示。所以說我與地壇的關系十分密切,她讓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用課文的詞語來說是有一種“宿命”的“緣分”。甚至可以說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總是”要跑到地壇去。在我狂妄時,地壇在無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傷時,地壇在寬容地接納了我,并毫無怨言的讓我在那里思考了15年。
(過渡)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誰? 我們的母親
第二部分 我與母親
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么就有幾個問題要問同學們:
1、作者以前的行為給母親到底出了一個什么“難題”?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
3、可見他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4、這樣的母親,母親這種對待“難題”的方式又給了作者什么樣的啟示?(劃出回答前三個問題的關鍵語句。)
答:(1)“難題”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矛盾,兒子的行為給母親出了一個什么難以解決的矛盾?
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
(2)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4)(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母親這種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啟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是“怎樣活”的一把心靈鑰匙: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張揚地去愛自己的兒女,去愛這個世界。
5、問:作者知道這一點是在什么時候?又是怎樣知道的? 他還有機會向母親回報嗎?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過“設想”而知道的。
沒有,“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其中蘊涵著對母親的深深的懷念,更有著對母親無盡的歉疚和抱憾終生的痛悔,,可見,這里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啟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贊歌。
6、清讀最后一段,仔細品味最后一句話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僅僅是表現母親為擔心我而找尋我走了很多路嗎?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親與地壇已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了。閱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著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蕩滌著我的靈魂的,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著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地壇是曾經的母親,母親過世后融入地壇,母親是現在的地壇。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戀地壇,因作者對生存的全部理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是地壇給他提供了審視人生的空間,并給予他許多感悟,從而改變了作者的生死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地壇在不動聲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我們的母親,不斷包容、理解、支持著作者。
\"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
三、吸收遷移
1、閱讀《我與地壇》其他部分,體味作者語言風格,填空。
(1)要是以園子里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么 ( )
A 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
B 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
C 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2) 以心緒對應四季?( )
A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現 A的殘忍與渴望;
B 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里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
C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并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里,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霉的東西;
D伴著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不發出的信;
(3)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 )
A 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
B 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著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銹,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蕩著串串楊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幾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 )
A是一首短歌或詩,
B 是一群雕塑,
C 就是一幅畫,
D 是一部長篇小說。
2、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們深沉情感面對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幾成呢?(根據預習,自由發言,可配樂)
總結:讓我們正視生命的客觀存在,從容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愛我們的母親,珍愛我們的擁有,像地壇和母親那樣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寬容廣博的胸襟,堅強堅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態。
四、鞏固探究
作業 :
1、抄寫第三部分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寫作中仿寫。
2、總結地壇與母親的異同,并從傳統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間聯系的根源。
3、推薦閱讀史鐵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懷念》加深學生對母親的理解。
五、板書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通過學生自讀和老師指導,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以及其苦難的感悟。
2、學會感受母愛、理解母愛。
3、理解地壇描寫與抒情的關系。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特點。
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結構。
2、作者傳達怎樣的復雜感受。
3、反復誦讀文章、討論與指導相結合。
課時安排:
一課時(自讀課)。
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
1、閱讀《我與地壇》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2、質疑,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3、朗讀精選的部分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音樂《命運交響曲》,此曲洋溢著一種抗爭命運、抗爭苦難的激情。貝多芬也正因此頑強地扼住了命運的咽喉。這堂課我們也來學習一篇敘述抗爭命運挑戰艱辛的文章《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多媒體,作者像)
二、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文章僅僅寫了我、地壇嗎?(還寫了母親,多媒體)現在請同學們搜尋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開頭一句: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多媒體顯示)
三、朗讀、分析、評價
(一)第一部分
1.“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作者是“跑”著去地壇的嗎?文章中如何敘說的?
(“它等待我出生……雙腿”)
2.“獨自”去地壇時,作者可不是掛著這般燦爛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寫第一次去地壇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自己的身影”)當時他的內心感受怎樣?找出關鍵詞句。
(“失魂落魄”、“看見自己的影子”———百無聊賴,孤獨,頹廢,殘廢自傷)
3.于是我們常常能在地壇,夕陽下,月光下,看到那個凄慘傷感的身影,找一找“總是”4.作者“總是”到地壇去,這說明地壇與作者之間一定有著什么靈犀相通之處。作者由憔悴自憐、萎靡頹廢走向笑容如陽光般燦爛,地壇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壇的特點,概括。(荒蕪,不衰敗,坦然)
朗讀寫“荒蕪”的句子:“四百多年來……自在坦蕩”分析作者對這種環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敗”,依舊有生機,朗讀寫“不衰敗”的句子:“蜂兒……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這又告訴我們什么?(生命來到世界就是一種美麗,活,義無反顧)
坦然:地壇不管天氣怎樣,不管態度怎樣,都“坦然安臥”,由此,作者悟出了什么了啟迪?
作者筆下的地壇歷經四百多年的變化,雖然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復存在,但她以頑強的生命力依然寧靜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蕪但不衰敗”的事實,對于一個曾為生死問題苦苦思索的殘疾青年來說,肯定有所啟示。(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換句話說,應該考慮的只有怎樣好好活下去的問題。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必然降臨的事,那么,生,就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承擔的義務,苦難的角色同樣要有人去扮演,于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瀕于崩潰而頑強自救的靈魂。卡夫卡認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變做快樂,史鐵生雖然還不到這種地步,但他至少已經扼制住了死神,并且讓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說自己面對生死抉擇時的所思所想,以一種平靜的語調向讀者作了傾訴,并且還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嗎?
(顯然不是。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時,能夠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當然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實際行動也告訴讀者,他相信的是自己與不幸的頑強抗爭,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園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采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地壇陪伴他度過最艱難的歲月,在死生間進行徹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選擇,使“我”走出了陰影,坦然面對生活,擺脫了那頹廢、消極、殘廢自傷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決定活”下來了。所以作者說:“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
(上述分析通過學生讀議展開,教師適為點撥,注重學生感受)
(二)第二部分
(1)如果不是讀了史鐵生的這篇嘔心瀝血之作,我們很難想到自然與人之間會有如此不尋常的關系。導: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請問擺在母親面前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難題?
配樂讀 2-3段,深沉而凝重的話語。
a矛盾: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兒子忽然失去了雙腿,母親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無可奈何,心里憂慮太多太多
b有一個細節就寫出了母親的這種心理痛苦,“有一回……反應”,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讀,評)所以說母親也在受折磨,無處發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著兒子,寬慰著兒子。(細節:“曾經有過…… ”)
由此可見,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3)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啟示: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而這正給作者“怎樣活”遞了一把鑰匙。(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幺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4)再讓我們去感受母親的痛苦,母親的堅忍,母愛的偉大!讀“現在……”(音樂:滿文軍《懂你》)
(5)母親給我的啟示,母愛的深沉與溫馨,作者更多是在“現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后才倍覺珍惜,母親走過的焦灼的路讓我懷念,于是拿起了筆紀念母親,紀念一種精神一份崇高。可見,這里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啟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贊歌。回報母親,并不要很多,只是別讓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讀。
四、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導:地壇的特殊環境給了作者這樣的生死觀的啟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那樣的生存啟示,那么我想問同學們:你如何對待生死問題?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為理想而活,為愛我的人而活,也為母親的驕傲而活等等。
作者經歷了深重的苦難,經歷了這般近乎致命的打擊后,才悟出這樣一個非常深刻的對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話這么說“只有經歷痛苦,人才能變得深刻;只有經歷痛苦,人生才變得輝煌;只有經歷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個人不希望自己災難降臨,所以我又想問同學們:你是如何看待“苦難”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業:以“感悟生活”為話題,課后作文。
板書:
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 母親:疼愛,理解兒子
(注定)活得最苦
意志堅韌
作者:設想
生存的啟示
生,不再可以辯駁
決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樣活 承受苦難,堅忍生活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3
第一課時
師: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園,朱自清的精神家園是荷塘世界,李樂薇的精神家園是他的空中樓閣,史鐵生的精神家園則是一個曾經十分荒蕪的園子——地壇。請同學們用十分鐘時間讀一讀課文。
師: 請根據節選說一說史鐵生的經歷。
生1: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忽然患了截癱。最初幾年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就經常到園子里去思考,母親也給了他很多安慰和幫助。在母親去世之后,他終于發表了小說,并且不斷獲獎,碰撞開一條寫作之路。
師:講得很好。第一部分初讀有些雜,我們需要理出一個線索,這是以事件或是以明顯的時間先后為線索的嗎?(生:不是)
生2:我認為是以地壇為線索,走進地壇、親近地壇、感悟地壇。
師:有道理。不過我認為地壇深刻地影響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的人生態度和對生命的思考也有一個變化軌跡,請大家盡量用文中的話表述一下。
生3:失魂落魄、逃避、考慮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師:很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地壇是作者的再生之地,找出寫地壇的一個關鍵句。
生4: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
生5:我認為那句只是引出地壇,能統領全文的關鍵句是“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
學生大都同意后者,教師(板書這句話):荒蕪在哪里?為什么又說不衰敗呢?(打出第三段的幻燈片)
生6:荒蕪很明顯嘛,是說它顯得很破舊;至于不衰敗是說里面的動物,哦,還有植物很有生機。
師:我還想再補充一點。荒蕪除了殘破之外,還跟人們對它的態度有關,當時的地壇無人重視,不管是官方還是百姓。(有學生說,對,人們上下班抄近路才去呢!)說它不衰敗是因為它的內里各種生物充滿生機,它丟掉的只是——,見學生回答有難度,教師提醒:剝蝕的是什么琉璃?淡褪了什么朱紅?學生從“浮夸”、“炫耀”中馬上找到了答案,它只是失去了虛榮、浮華。
教師出示幻燈片:具體說一說,地壇對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7:地壇至少給作者提供了一個逃避的場所、思考的場所,我覺得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看到自己的 身影,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靈魂。
生8:我認為地壇也有創傷,這能讓作者聯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
師:你說得真好!地壇昔日有何等的榮華,連皇帝佬每年都去祭拜!現在無人關注,而且還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靜、安詳的呆在那里。作者自己的磨難跟地壇的滄桑相比真是渺小的。
生9:我認為園中的花草和蟲子對作者的態度變化很重要。
師:是的,這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
教師打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寫。請同學們品味一下,說說你感興趣的句子。
生10:我喜歡寫螞蟻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馬上去做。
生11: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霧停在半空。云和霧的構成是一樣的,但是云給人飄忽感,而霧把人籠罩其間,感覺很穩。螞蟻的穩和作者的煩躁不安形成對比。
生12:我注意到蟬蛻,蟬脫皮的時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堅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飛翔,這會對作者擺脫舊我走向新生有啟示。
師(掩不住臉上的喜悅):我真想為你鼓掌!
生13:我也注意到蟬蛻,但我想到的是蟬蛻皮的過程雖然是痛苦的,有紀念意義的,但它并不留戀過去,而是勇敢地飛向新的高度。(學生鼓掌)
生14:我注意到露珠。它在葉子上滾動、聚集,然后繼續滾動,再聚集,露珠就越來越大了,大到葉子不能承受時掉下,如果這時有陽光,那就太美了。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適的時間展現自己的美。
師:說得很好。我想問露珠墜地的聲音很大嗎?為什么說是“轟然墜地”?草木生長能窸窸窣窣的聲音?(學生發現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給學生一點回味的時間后再交流)我認為這都是心靈中的聲音。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積蓄能量,并且尋找時機釋放自己的美。那種墜地的聲音在史鐵生聽來是震撼性的!草木生長的聲音呢?作者曾長時間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現在草木競相生長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熱流,這聲音在他聽來是那樣的真切!
師:現在我們小結一下。雖然不能一一對應說螞蟻教會作者什么,蟬、蜜蜂教會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幾年的觀察、思考還是會影響作者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人可以殘廢但不能頹廢。在解釋“不能理解園子的人肆意雕琢它,但有些東西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改變的”時候,作者用了六個譬如,現在請一個同學讀一讀。(生15讀)
師:這一段的景物描寫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生16:我覺得這一段寫得更大氣,這一段寫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寫的是螞蟻、瓢蟲、蟬、蜜蜂。(有學生竊笑)
師:我請那個剛才笑的學生發表一下高見。
生17:我同意他說的大氣。但認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樂,過一種“小資”的生活;而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種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運抗爭的意味。我認為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不少學生在點頭)
生18:我還覺得古柏和落葉身上有很好的東西。古柏永遠那么鎮靜,落葉在生命即將結束時那樣坦然。
師:是啊,一個是寵辱不驚,一個把死當成必然降臨的節日。它們是生命中的長者、智者。(教師小結第一部分,略)
第二課時
師:第二部分寫母親為我做了哪些?我所指的不僅僅是事情。
生19:母親讓我去地壇,為我擔憂,去地壇找我。
生20:應該是送我去地壇,而不是讓我去。
生19:我覺得送兒子是很一般的,但那樣理解兒子不限制他去,就十分難得了。
師:我看有道理。找我的部分是十分感人的,大家推薦一個朗讀那里最強的同學讀一下。(學生21讀,眾人鼓掌)
師:讀這一段,你想到了誰?我想到了兩個人。一個是一個男人,他蹣跚著為兒子買橘子(學生中有人小聲說是朱自清的父親,還有人輕輕地背起《背影》);另一個是我的母親,在我出去讀書時,她在家里吃了很多苦,受過很多委屈,但她為了不影響我的學習,在打電話時連一個字也沒有提過。說說你家的情況吧,我覺得提到父母我們沒有什么羞澀可言。
生22(一個男生):作者的母親找他卻不讓兒子看見,懂得為兒子著想;我的媽媽卻不會為我著想,總是嘮叨。我放假在家時她一天能打七八次電話,我沒有辦法,就把放電話的房間鎖起來。
生23(一個十分文弱的女生)站了起來:我認為他太過分了。我的姐姐在杭州工作,我的爸爸在歐洲,半個月才能回來一次。我媽一個人在家,很孤獨的。我每天都給我媽打電話,雖然每次都要等很長時間,雖然只是說些平常的事情,但我聽得出我媽有多高興。你不能只讓媽媽為你想,你為你媽媽想過嗎?
生24:我曾經告訴過媽媽,什么時間我肯定不在寢室,不要打電話。前天我有病,八點就回到寢室,剛回去就接到了媽媽的電話。
師:這也許是一種心靈感應吧。母愛的很多內涵,作者當時并沒有理解,一個原因是自己年輕、心里痛苦;另一個原因是母親的愛是默默的、不張揚的。不張揚的愛的表現形式太多了: 可能是你酣然入睡時,她加上的毛毯;可能是你大汗淋漓時,她送上的手巾;可能是你誤入歧途時,她無情的責打;可能是你心神不定時,她輕輕的嘆息;也可能是你日常生活中,(看了看生22)她不停的嘮叨。請學會感受那不張揚的愛。
師:這一部分回憶母親貫穿著什么心情?
生:痛悔。
師:我忽然想起白居易《長恨歌》的句子,“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我不知道唐玄宗能否真到這種程度,但我敢說史鐵生是這樣的。現在我們的父母還都健在,也許他們不能給我們很多錢,但他們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回報父母的愛要及時啊!第一步,你要懂得父母那不張揚的愛。(播放歌曲《懂你》,幾個學生悄悄地擦著眼淚)
師:我們還是回到課堂中吧。母親的心理活動,作者何以知之?
生:根據片段記憶設想出來的。
師:這種設想在生活中寫作中都很重要,能說說嗎?
生25:在生活中有了設想才能理解母親的不張揚的愛;在寫作中如果不設想就只能寫母親如何送我、有時候找我,就不很感人了。
師:說的好,這給我們一個啟示,作文中要敢于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大家不妨嘗試一下。我們再想一個大問題,兩個部分,一個寫地壇,一個寫母親,二者究竟有什么關聯?
生26:二者都對作者生活下去起了很大的作用,一個讓作者感悟生命應該樂觀、堅強、豁達,一個用自己的言行讓作者感受到愛撫并鼓起生活的勇氣。
師:很好。雖然一個是具體的,一個是抽象的,但她們都是作者由自傷走向自強的精神源泉。下面還有一些時間,讓我們欣賞聞一多先生的一首小詩,他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在三歲時就夭折了,這是一首悼念詩,聽我讀一讀。
也許 ──葬歌
也許,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鷹不要咳嗽。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
不許陽光撥你的眼簾,不許清風刷上你的眉,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撐一傘松蔭庇護你睡。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聽這小草的根須吸水,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閉緊,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
(學生久久地沉浸在悲哀而優美的意境中,教室中一片肅靜。)
(幾分鐘后)師:今天大家要回家,寫一封給母親的信吧。再見!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4
自讀導言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
3.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
(解說:史鐵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說,均貫穿一點,就是“對生命的解讀”,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鐵生散文的代表作。閱讀本篇,可以說就是跟隨作者去閱讀生命。文章比較長。因而把握線索非常重要。文章對我們情感的沖擊,對我們心靈的敲打,都是通過語言傳達出來的。
自讀程序
1.默誦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體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兩部分要點。
明確:第一部分,寫古園風景、我的思緒。第二部分,寫對母親的追思,對母親生命的理解。
2.讓學生深入思考,邊思邊讀,抽象概括貫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確:全文的總體思路是:追尋,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尋,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學生注意第一部分中這樣幾句話,“我一連幾小時……我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去窺看自己的心魂。”這實際是史鐵生在園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總體線索。也就是說,這就是史鐵生的“追尋”的“問題”,共三個:
第一個,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說,我該不該去死?
第二個,我為什么要出生?
第三個,我應該怎樣活?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關于第三個問題。當作者對前兩個問題“想了好幾年”后終于想明白了,終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感悟到“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的時候,實際已經找到答案了,已經對那“生”與“死”這兩個問題釋然了,解答了。最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活下去?——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冷酷、殘忍、不公平的命運。
這個問題是貫穿全文的核心問題。如果師生找準了這個關鍵的核心問題,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讀這篇佳作的“鑰匙”。可以說,如何面對命運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讓學生深入思考一下,邊讀邊思考:既然如何面對命運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風景描寫和第二部分寫母親是為什么?
明確:非常概括地說,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著思考的深入,隨著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著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于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來就是為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著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寫,第一,有襯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讀。請看這一段:“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這不是寫出一種永恒嗎?
自讀點撥
《我與地壇》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經歷中的殘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這種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個體的頭上,使他的命運頓時與他人判然有別,而他對這命運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獨自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史鐵生對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屬于他個人的心境內容。
在整篇散文中,這沉思大致是歷經了前后兩個階段。在最初的那個階段中,史鐵生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漸漸地看清了個體生命中必然的事相:“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這樣的結論便引出了無法反抗的命運的觀念: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于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余地。
接下來,史鐵生將視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圍,寫到來這園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別人都有什么樣的命運和活法。先是寫到他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園子里又遇到一個漂亮但卻是弱智的少女(刪節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這就是一個因苦難而有差別的世界,如果你被選擇去充任那苦難的角色,“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變得非常絕望了。不幸的命運已經為你規定了承受苦難的角色,那么你還能有什么別的方式來度過你的人生呢?或者說,你還能有屬于自己的救贖之路嗎?很顯然,問題的關鍵就是在于那個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應該怎樣來看待自己的苦難。
史鐵生個人的問題其實已變成了眾生共同的問題——“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里呢?”有論者從“平常心和非常心”的關系來看史鐵生的寫作,所謂“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內在的痛苦外化,把具體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給命運,然后再設法調整自我與命運的關系,力求達到一種平衡”。這種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卻不是看輕生命自身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到一個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這個“所在”就關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實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內心痛苦為基礎,將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間而不覺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顯生命之大”。這就是史鐵生在這篇散文中最后畫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靜靜坐在園子的一角,在融會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融會了死生的時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關于怎樣活著和怎樣達到自我救贖的困擾,也終于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滌凈,當投入到永無終結的生命之舞中時,對于個體苦難以及一切不幸命運的自我超越就都變成了一種必然。這樣一種洋溢著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鐵生內心的希冀與不舍的探詢,也完成了他為文的寄托。為文與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體。整篇《我與地壇》都是那樣的和美親切。(參見陳思和先生相關文章)
自讀思考
1.說說作者史鐵生是沿著怎樣的思路,使自己的精神走出陰影、獲得超越的?
2.找到全本《我與地壇》,通讀全篇。抄寫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見下),背誦,并在寫作中仿寫。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里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蕩著串串楊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著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銹,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緒對應四季呢?晴天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里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并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里,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霉的東西;冬天伴著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并不發出的信。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群雕塑。以夢呢?以夢對應四季呢?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凈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煙斗。”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5
我與地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捕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中的啟悟點、動情點;探究作品的思想精髓。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理解并體味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品味并鑒賞
作者的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珍惜生命,關愛他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預習要求:
熟讀課文,概括兩部分所寫內容,并為之各命題目;勾畫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寫;體會第二部分母親的苦難與偉大
第一課時
一、 導語設計(配合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1、幻燈展示羅丹名為《冥想》的泥塑作品 2、教師分析作品:當年葛賽爾(《羅丹藝術論》的作者)面對此作也很迷惑,為什么這個冥想著的“身體苦悶的彎折著的少婦”是四肢殘缺的,他說“好像是雕刻家在不滿意他的作品時,把它摔壞了似的”。偉大的羅丹告訴他說:“她代表‘默想’,故既無手來動作,亦無腳來行走。”羅丹認為,當一個人反省深思到極點,在矛盾中彷徨不決的時候,就會有寂滅的想望。這個婦人象征人類的智慧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為無法實現的理想所苦,對著抓握不住的“命運”煩惱的情景。人的一生總要經歷苦難,在痛苦里,我們都會更深刻的認識這紛繁的世界。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有這么一位作家,他用自己的輪椅代足,爬出了一條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藝術和人生的極限攀登,達到了常人難以取得的高度。他就是史鐵生。本文就是這一位經歷過大苦大難的人所體味到的人生況味和獲得的人生感受。他讓每一位學生認識到人生的苦難和收獲。 二、梳理課文,整體感知:(幻燈展示問題,明確答案) 課文所選的兩部分各表達了什么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教師明確: 1、第一部分側重于景物的描寫,情景交融,通過描寫古園的荒涼而不衰敗的景象,表現了作者由頹廢到頑強的心理歷程,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的感悟。(地壇是我虛化了的母親,從自然中所獲取的生存力量) 2、第二部分表現了母愛的深沉和偉大,是母親給我的生活啟示。(母親是我心中永遠的地壇) 三、分析第一部分,體會景物描寫的情味:(檢查學生對第一部分的預習情況,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完成教學目標之一) 教師導入: 提問:1、"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如何? (幻燈展示問題,明確答案)
明確:“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作者當時很是頹廢、迷惘。
提問:2、這種狀態下的作者在地壇里思考著什么問題?結果如何?(幻燈展示問題,明確答案)
學生緊扣文章回答: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⑵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⑶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 明確:在地壇他安心多了,他認識到痛苦無論多和少,大家都一樣無法超越它,必須經歷它,面對它。 提問:3、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精神的困境的?(檢查第一部分的預習,指導學生找出情景交融的切入點)(幻燈展示問題,明確答案) 明確第三段景物描寫的作用:古園地壇在經歷百年之后,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破敗、荒蕪、滄桑,當時的作者就如古園一樣,被不幸的命運拋出了正常的軌跡,此景與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息息相通。
明確第五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此處景物的描寫與第一處不同,顯得荒蕪但不衰敗,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顯然,“我”從絕望中掙扎出來,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 明確第七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此景的描寫將作者在苦難中對生命的執著表達了出來。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恒的一面,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壇上留下了只屬于自己的身影,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進一步明確:三處景物描寫,情景交融,分別展示了作者不同心境下的世界。
第二課時 一、討論并分析第二部分:(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明確文中的母親是一位不幸的母親,同時又是一位堅韌的母親。 2、學生活動找出體現母親的心理活動的語句,體味母親的“苦” 。
3、師生討論:為什么作者說“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明確:她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理解兒子,但是出于一個母親對孩子本能的、刻骨銘心的愛,她又無法不為兒子的生命擔憂。她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于形色的痛苦。
4、尋找相關語句,體會“我”對母親的歉疚
明確:相對母親對兒子的態度,兒子卻顯得不盡情義,等到自己能懂得母親的時候,字字句句都是悔恨,卻是終生的遺憾。
5、通過第七段的語言,進一步“我”失去母親后的感受 明確: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后到傍晚,從日沒到月升, “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樣。“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6、品味最后一段的語言,最后一句話的深情。
明確:“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對母愛進行了深一步的詮釋。 二、補充史鐵生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懷念》(幻燈展示文章)
明確:兩篇文章都刻畫了一位忍受著巨大痛苦,幫助雙腿癱瘓的兒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氣的母親形象,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她的母愛深沉而豪不張揚,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 作業: 1、片斷描寫練習:情景交融表達內心感受 2、發展性作業:通常人們把祖國比作“母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進一步探究“母親”的深刻內涵。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評價史鐵生對“生命”、“苦難”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體會課文景物描寫的特點,領會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1.理解史鐵生對“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體會課文景物描寫的特點,賞析作者語言。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史鐵生對“生命”、“苦難”以及“欲望”的感悟。
教學方法:教授法,誦讀法,討論法。
課型:教讀課
課時:2課時
教具:自作powerpoint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1.理解課文對“生命”和“苦難”的感悟的內容。
2.把握課文景物描寫的特點,領會語言特色。
二、導入:
(電腦顯示“貝多芬”的圖片)
同學們一定知道這是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他不幸耳聾后,喊出“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的誓言,作出不朽的偉大樂曲《命運交想曲》,當中洋溢著一種抗爭命運的激情。我們今天學的文章同樣洋溢著一種抗爭命運的激情,這就是——《我與地壇》(板書)。
三、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生于北京,18歲赴陜西插隊。20歲時,因腿疾住進了醫院,那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七年臨時工之后,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現為專業作家。作品以關注人生的獨特主題和風格引人注目。代表作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我與地壇》等。
(電腦顯示作者簡介和照片)
四、介紹地壇:
地壇,又稱方澤壇。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帝祭地的場所,也是我國最大且是唯一現存的祭地之壇始建時,壇外辟有護壇一千四百七十六畝,壇內總面積六百四十畝。曾經一度荒蕪,后來政府修葺整理為地壇公園,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壇的整個建筑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端莊、雄偉、別具一格。從整體到局部都遵照我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龍鳳”、“乾坤”等傳統觀念和象征傳說夠思設計的。地壇現存方澤壇、皇祗室、宰生亭、齋宮、神庫等古建筑。
(電腦顯示地壇公園的圖片。)
五、閱讀第一部分回答
1.閱讀課文,說說作者如何把他和地壇聯系起來的?
①作者是怎樣去地壇的?(用原文回答)
明確:“搖著輪椅”。
②作者為什么“總是”去?(用原文回答)
明確:“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③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讓他想要逃避?(用原文回答)
明確:“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殘廢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④作者認為自己和地壇之間有“緣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
明確:一是“我家離地壇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離它越近”;二是園子荒蕪冷落,而“我”也因殘廢而被社會遺棄,同病相憐。
閱讀課文第一節與第五節第一句話,說說作者與地壇的遭遇有何相似之處?
(電腦顯示)地壇作者
荒↓↓雙腿
蕪↓↓殘廢
同病相憐
被人冷落←←→→被社會遺棄
2.第一部分有幾處關于地壇的景物描寫?
明確:三處。
(全班誦讀第三段、第五段的景物描寫部分)
這兩段的地壇的景物有什么特點?(用主謂短語概括)
(電腦顯示)琉璃剝蝕朱紅淡褪柏樹蒼幽草藤茂盛
高墻坍圮雕欄散落
殘陽正紅
廢園沉靜
蜂飛蟻動瓢蟲升空蟬脫
露珠滾動草木競相生長
↓↓
古舊荒蕪→→→特點←←←生生不息
↓
荒蕪但并不衰敗
明確:園子無人看管,大部分都沉寂,猶如無人煙的原野。但地壇里的卑微的草木昆蟲,并不介意所居之地的荒蕪,仍然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順其自然地活著,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地壇擁有了豐富的生命意蘊,因此荒蕪但并不衰敗。
3.作者在園中思考了哪些問題,得出了什么結論?
明確:關于死的事;為什么要出生;怎樣活。
結論:一個人,出生了,這就是一個不再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概括為:生是一個不可以辯論的問題,而死也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既然生不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所以,我雖然雙腿殘廢了,但不應該消極,而要順其自然地活下去。)
4.作者解決了生和死的問題,可是他還有一個問題,那是什么問題?
明確:怎樣活。
①全班同學朗誦六個“譬如”句,概括景物特點。
(電腦顯示)落日燦爛雨燕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草木泥土的氣味、落葉的味道
②你們從這些景物中體會到什么?
明確:六個“譬如”,調動了味覺、視覺、嗅覺和聽覺,從落日的燦爛、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秋風里落葉的味道中,有一種生命的激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③問:這幾句解釋了古園形體被肆意雕琢,有些東西卻不能改變,請聯系作者經歷、遭遇說說文句的含義是什么?
(電腦顯示)地壇肆意雕琢不能改變
身殘志堅
我身體殘疾精神不變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點:繼續賞析課文,理解作者對“欲望”的體會。
一、閱讀第二部分回答。
1.寫作給作者帶來哪些快樂與痛苦?他又想到什么?(用原文回答)
(電腦顯示)高興整整一宿高興得沒合眼
中魔想寫得更多想得到別人的肯定→→欲望
恐慌擔心文思枯竭
悟出道理:人真正的名字:欲望。
2.作者如何看待欲望?
明確:人性的本質就是欲望。消滅欲望,也就消滅了人性。歷史上,人類的進步是很多欲望推動的,但災禍不少也是欲望造成的。因此,它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二、討論思考:
(學生的答案可能豐富多彩,讓他們暢所欲言,然后教師總結。)
1.學完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對人生、苦難有沒有新的感受?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生活、苦難之間的理解。
明確:有句話這么說“只有經歷痛苦,人才能變得深刻;只有經歷痛苦,人生才變得輝煌;只有經歷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史鐵生歷經苦難,對痛苦有刻苦銘心的體驗,但經過一番深刻的思索后,明白面對苦難,不能逃避,不言放棄,要勇于向命運挑戰,讓生命重新充滿生機。
2.《我與地壇》包含著作者對生、死非常深刻的思考:“一個人,出生了,這就是一個不再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你們對于生和死有過自己的思考嗎?結合親身的經歷、體會,試簡述你的感受。
明確:生,如果只為等死,人其實早已死去。
3.史鐵生說:“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人一生中總是充滿著各種欲望。請聯系生活,談談你對欲望的理解。
明確:欲望本身沒有好與壞的問題,關鍵是你對待它的方式和內容。
三、布置作業:
1.人生如戲,其中的演員便是我們自己。這場戲,變化莫測,難以預料。但是,只要我們對人生的信念堅定執著,那么,就算打擊再大,痛苦再多,也能化悲劇為喜劇。
請你以“感悟人生”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內容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7
【課題】《我與地壇》第一節
【課型】自讀課
【教學目標 】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2.引導學生感悟“生命”。
【教學方法】討論式(配以課件)
【教學過程 】
一、背景資料
1、史鐵生,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在他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于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于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2、地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動廢止。1925年開始辟為公園, “文化大革命”期間因遭毀棄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園址荒蕪,但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說,“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作者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作者似乎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里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
3、15年后,作者終于寫成了《我與地壇》這篇散文。全文共分七個部分,從方方面面寫了作者自己跟地壇的關系,除了我們在節選為課文的部分里所見到的內容外,作者還寫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說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其中主要內容是對于人生的思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二、導入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他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哈姆雷特》
在我們的人生中會有脆弱、會有病痛;會有痛苦、會有無奈與無助,此時,我們是向困難妥協自己走向毀滅,還是向困難挑戰迎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家史鐵生是如何抉擇的。同時讓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和史鐵生一樣,不得不面對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時候,你又會如何抉擇呢?
三、給下列字注音(找同學到黑板上完成)
荒蕪(huāng wú ) 宿命(sù mìng ) 滄桑(cāng sāng) 狂妄(kuáng wàng) 剝蝕 (bō shí ) 坍圮(tān pǐ ) 蒼幽(cāng yōu) 亙古不變(gèn) 窸窸窣窣(xī sū) 雋永(juàn) 恪守(kè shǒu) 焦灼(zhuó) 琉璃(liú lí) 捋(lǚ) 蟬蛻 (chán tuì) 熨帖(yùn tiē)
四、閱讀課文第一部分,考慮文章中提出的三個問題。
第一個,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說,我該不該去死?
1、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對 “生” 生產了懷疑?(在21歲的時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擊有多么巨大,他內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別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他自然想到了死。)
2、作者在地壇經過幾年的思考,得到了怎樣的一個結論?(“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他最終選擇了活,因為他想通了,人從出生的時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3、你同意史鐵生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嗎?(史鐵生的觀點是帶有消極色彩的,但應注意到作者所處的境地,在更消極的狀態下這種生命觀已經是積極的了。司馬遷說過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第二個,我為什么要出生?
這個問題作者在文章里沒有做出解答,我們不妨談談我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第三個,我應該怎樣活?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文章并沒有直接的回答,而是寫了許多地壇的景色,并且從全文來看,景色描寫也占了大量的篇幅。那么我們首先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本文中,景色的描寫有什么作用?(景物描寫,第一,有襯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讀。)
在這一段中,描寫的不同景色有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象征著人生所遇到的不同情景)
怎么理解“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這句話?(人生中的不幸,只是改變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們可以去發現那些沒有改變的、仍然美好的東西。史鐵生找到了,那就是寫作!寫作是他人生的支點。你找到你的人生支點了嗎?我們應當問一問自己的心靈。)
五、總結
凡高曾寫過這樣一篇散文:
對生命的熱愛
當我畫太陽時,我希望使人們感覺到它是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旋轉著,正在發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熱的浪。當我畫一塊麥田,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麥粒內部的原子正朝著它們最后的成熟和綻開而努力。當我畫一棵蘋果樹時,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出自己的果實而努力。
西方有這樣的一句諺語:
Life is a gift,life is happiness,each minute might have been an age of happiness. 生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生命就是幸福,每一分鐘都可能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幸福。
真誠地希望大家能像史鐵生和凡高一樣,成為一個思考生命的人、珍愛生命的人。
【教學小結】雖然討論的題目較大,學生討論得到的結果不是非常深刻,但是通過課堂的討論,能夠促使學生對有關生命的問題進行思考,能夠達到讓學生“體味生命”的教學目標 。
【作業 】1、積累詞匯 2、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通過學生自讀和老師指導,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以及其苦難的感悟。
2、學會感受母愛、理解母愛。
3、理解地壇描寫與抒情的關系。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特點。
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結構。
2、作者傳達怎樣的復雜感受。
3、反復誦讀文章、討論與指導相結合。
課時安排:
一課時(自讀課)。
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
1、閱讀《我與地壇》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2、質疑,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3、朗讀精選的部分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音樂《命運交響曲》,此曲洋溢著一種抗爭命運、抗爭苦難的激情。貝多芬也正因此頑強地扼住了命運的咽喉。這堂課我們也來學習一篇敘述抗爭命運挑戰艱辛的文章《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多媒體,作者像)
二、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文章僅僅寫了我、地壇嗎?(還寫了母親,多媒體)現在請同學們搜尋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開頭一句: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多媒體顯示)
三、朗讀、分析、評價
(一)第一部分
1.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作者是跑著去地壇的嗎?文章中如何敘說的?
(它等待我出生雙腿)
2.獨自去地壇時,作者可不是掛著這般燦爛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寫第一次去地壇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自己的身影)當時他的內心感受怎樣?找出關鍵詞句。
(失魂落魄、看見自己的影子百無聊賴,孤獨,頹廢,殘廢自傷)
3.于是我們常常能在地壇,夕陽下,月光下,看到那個凄慘傷感的身影,找一找總是4.作者總是到地壇去,這說明地壇與作者之間一定有著什么靈犀相通之處。作者由憔悴自憐、萎靡頹廢走向笑容如陽光般燦爛,地壇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壇的特點,概括。(荒蕪,不衰敗,坦然)
朗讀寫荒蕪的句子:四百多年來自在坦蕩分析作者對這種環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敗,依舊有生機,朗讀寫不衰敗的句子:蜂兒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這又告訴我們什么?(生命來到世界就是一種美麗,活,義無反顧)
坦然:地壇不管天氣怎樣,不管態度怎樣,都坦然安臥,由此,作者悟出了什么了啟迪?
作者筆下的地壇歷經四百多年的變化,雖然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復存在,但她以頑強的生命力依然寧靜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蕪但不衰敗的事實,對于一個曾為生死問題苦苦思索的殘疾青年來說,肯定有所啟示。(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換句話說,應該考慮的只有怎樣好好活下去的問題。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必然降臨的事,那么,生,就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承擔的義務,苦難的角色同樣要有人去扮演,于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瀕于崩潰而頑強自救的靈魂。卡夫卡認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變做快樂,史鐵生雖然還不到這種地步,但他至少已經扼制住了死神,并且讓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說自己面對生死抉擇時的所思所想,以一種平靜的語調向讀者作了傾訴,并且還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嗎?
(顯然不是。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時,能夠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當然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實際行動也告訴讀者,他相信的是自己與不幸的頑強抗爭,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園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采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地壇陪伴他度過最艱難的歲月,在死生間進行徹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選擇,使我走出了陰影,坦然面對生活,擺脫了那頹廢、消極、殘廢自傷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決定活下來了。所以作者說: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
(上述分析通過學生讀議展開,教師適為點撥,注重學生感受)
(二)第二部分
(1)如果不是讀了史鐵生的這篇嘔心瀝血之作,我們很難想到自然與人之間會有如此不尋常的關系。導: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請問擺在母親面前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難題?
配樂讀 2-3段,深沉而凝重的話語。
a矛盾: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兒子忽然失去了雙腿,母親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無可奈何,心里憂慮太多太多
b有一個細節就寫出了母親的這種心理痛苦,有一回反應,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讀,評)所以說母親也在受折磨,無處發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著兒子,寬慰著兒子。(細節:曾經有過 )
由此可見,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3)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啟示: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而這正給作者怎樣活遞了一把鑰匙。(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幺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4)再讓我們去感受母親的痛苦,母親的堅忍,母愛的偉大!讀現在(音樂:滿文軍《懂你》)
(5)母親給我的啟示,母愛的深沉與溫馨,作者更多是在現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后才倍覺珍惜,母親走過的焦灼的路讓我懷念,于是拿起了筆紀念母親,紀念一種精神一份崇高。可見,這里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啟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贊歌。回報母親,并不要很多,只是別讓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讀。
四、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導:地壇的特殊環境給了作者這樣的生死觀的啟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那樣的生存啟示,那么我想問同學們:你如何對待生死問題?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為理想而活,為愛我的人而活,也為母親的驕傲而活等等。
作者經歷了深重的苦難,經歷了這般近乎致命的打擊后,才悟出這樣一個非常深刻的對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話這么說只有經歷痛苦,人才能變得深刻;只有經歷痛苦,人生才變得輝煌;只有經歷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個人不希望自己災難降臨,所以我又想問同學們:你是如何看待苦難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業:以感悟生活為話題,課后作文。
板書:
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 母親:疼愛,理解兒子
(注定)活得最苦
意志堅韌
設想
生存的啟示
生,不再可以辯駁
決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樣活 承受苦難,堅忍生活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9
一、導入
人的生命異常脆弱,當病痛、殘疾猝不及防地降臨,命運殘酷地捉弄,人的身體、心理、精神都陷入無盡的痛苦、無奈與無助之中。當史鐵生以自己對世界獨有的感覺、體悟、認知為基礎,對生命存在進行本真的思索和審美的觀照時,"我"以外的世界就成為我的世界--獨語的世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史鐵生內心深處的世界,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
體悟、認知為基礎,對生命存在進行本真的思索和審美
二、速讀--帶問題迅速閱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信息,并歸納。
問題1:"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如何?
頹廢、迷惘
指導:" 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問題2、當時作者在地壇里思考著什么問題?結果如何?
他在想人為什么要出生,現在是否應該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著的問題。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給人的一個事實,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會死亡,不必著急。從此,他擺脫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
指導:
"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
三、詳讀--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記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 顯露出 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園的時候, 讓"我"看見那亙古不變的夕陽,讓我在滿園沉靜中 看到時間、認識自己。
速讀--帶問題迅速閱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信息,并歸納。
詳讀--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
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2、"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恒的一面,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盡管十五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地壇不斷地被不懂其價值的人雕琢、破壞,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個細微處滲透出來,直達人內心的深處。無論的賦予萬物生機的太陽,還是一群高歌的雨燕;無論是孩子的腳印,還是默默佇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風忽至時落葉的歌舞與氣息都深深地打動 "我";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屬于自己的身影; 地壇上不斷上演著季節的 離去與來;所有這一切都鑒證了生命本身的律動的真實。 學生讀課文
本文寫母親,飽含感情,又充
滿哲理,要求學生對此作些
評論
體會母親給了作者生存的
啟發
四、研讀--作者說"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么區別?
地壇離我家很近 :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
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態 進行,自然是以家為中心。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五、自由輕讀文中景物描寫部分,想象當時的情境,感受地壇在 沉寂、荒涼、蕭瑟的表面下蘊藏著的那種醇厚、沉靜、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研讀--作者說"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
說我家離地壇很近。
"兩句話有什么區別?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跡工整、書寫規范,晚自習下課前上交。
2、預習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關于母親心理活動的語句。
⑵作者對母親的態度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跡工整、書寫規范,晚自習下課前上交。
2、預習文章第二部分。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品味作者深沉綿密、富于創意、富于哲理的語言。
2、理解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3、體悟殘疾人的艱難,培養關愛殘疾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在文章抒情語言中感悟史鐵生由“死”到“生”的復雜情感,由此去解讀文章的內涵。
教學方法:
在朗讀中品味語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自由地朗讀全文,把你認為最能感動你的句子或細節找出來。
一、導入
在中國文壇上,史鐵生,可謂是當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曾被譽為20世紀中國杰出作品以及中國當代50本經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凈的思和深切的悟帶給我們的啟迪和引導。一個被命運打倒而最終又站起來的人與一座古園的故事則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板書課題、作者)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生于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就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后,轉向寫作。1983年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
史鐵生面對殘疾,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多次想到自殺,但最終還是面對苦難,頑強地活下來,并拿起筆走上了中國文壇。從殘疾者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他的散文,解讀他對生命、對人生意義的參悟。
三、教師范讀課文,帶領學生走進史鐵生的心靈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賞析課文,體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是怎樣的呢?(用簡單詞語概括)
明確:頹廢、迷惘甚至絕望。“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2、史鐵生在絕望中走進了地壇,地壇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樣抒發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的呢?全班齊讀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詞。(認為人的生死、貧富都由命運或天命預先決定,人是無能為力的。)文中第四段還說:“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認為這之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嗎?(先設疑,在后面解答)
3、快速閱讀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地壇景物的句子。分析這些景物描寫昭示著什么?
明確:a.寫古園歷盡滄桑的四百多年的變化。“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中“這時候”指地壇褪去昔日的榮耀、盡顯滄桑時,“該”指“我”失魂落魄時,“我”似乎與地壇相憐相惜,而地壇更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容納了“我”。
b.寫如今“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的景象。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者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
c.寫“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誰也不能改變它的”那些內容。“我”在地壇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壇的“意圖”,一顆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壇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采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
4、當初,作者帶著三個問題走進地壇,在地壇公園里仍然思考著這三個問題,請問這三個問題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沒有?
明確: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死:“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我的身體殘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該不該去死?第二個問題,“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第三個問題,“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就是,我應該怎樣活?
應該說,前兩個問題他找到了答案。“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他終于選擇了活。因為死亡是一個自然來到而且必然來到的結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暫的,那就不要急著去死,關鍵的問題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事實上,史鐵生已經用了一種積極的方式來面對人生,面對苦難。至于怎樣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寫作的最初動機。
5、那么,文中的那些讀起來似乎讓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難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認為這之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嗎?
明確: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能夠以平和而寧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
這是一種身陷苦難多年之后的平靜的蒼涼。對死亡的舍棄意味著對生命的珍惜,對不幸的平靜接受意味著對苦難的無條件地承受。
五、讀張海迪寫給史鐵生的信《輪椅間的心靈對話》片段。
六、結束語
人為什么活著?史鐵生沒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實,離開了每個人特定的生活軌跡,離開了每個人獨具的人生感悟,這樣的答案近于廢話。他只是說了,園神告訴他,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而我想說,生與死之間有段距離,這就叫人生;怎樣走過這段距離,這就叫生活。僅此而已!史鐵生在文章的最后說:“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我說:要是有話我沒說,史鐵生,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話只適合收藏。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11
一、說教材:
《我與地壇》是蘇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課文,原文是史鐵生所寫,共分7個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對過去十幾年的回憶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于身體的殘疾而對人生產生的獨特感悟。本文節選前兩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對生命的思考以及獲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寫母親,以及自己讀懂母愛后追悔莫及的心情。
本文所在的專題名稱是“珍愛生命”,因此,我認為編者節選兩部分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如何珍愛生命。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的教學目標確立如下:
1、熟讀課文,落實基礎知識,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詞義等。
2、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對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3、培養學生運用優美或平淡的語言表達自己感情的能力。
重點:目標2——體悟作者對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難點: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系。
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我校為打造高效課堂提出的“三段五環節”等具體要求,我準備采用采用創設情境導入法、以有價值的問題為引領法,在完成“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時”,采用課下自讀課文、討論交流的方法。
完成“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時,采用“讀”“議”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相關語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處境,進行換位的思考,通過與同學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情景法、訓練法等相結合。
四、說學法:
高一年級的同學,雖然在初中階段的基礎上,對整體把握文章、欣賞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結合作者的實際生活、深入作者心靈真正理解文本、比較深入的說出文章語言的美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自學方法是簡單的雛鳥吞食的方法,對老師的依賴性強,思考問題缺乏一定的深度,滿足與膚淺的認識,為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的指導:
1、用設疑促思的方法,引導學生由題目入手,帶著“內容如何體現題目”的問題去閱讀文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養成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2、通過抓關鍵語段,分析“我”與地壇、母親的關系,體會作者“對生命、對生活、對母愛”的感悟,養成抓中心段、中心句來體會文章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閱讀方法。
3、通過聯系生活閱歷來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聯系生活來學語文,養成“在語文中學生活,在生活中用語文”的學習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美國盲人教育家海倫凱勒曾寫過一篇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表達了一名盲人對光明的向往和對生命的熱愛。然而,這位殘疾人對健康的追求是很難以實現的,但是做為正常健康人的我們,有一天成為殘疾人的可能性不小。同學們能不能設想一下,(當然這個現象這希望大家永遠也不會發生)如果有一天,就在你們如此青春歡暢的時候,突然失去了一條腿或者一只手,會恐懼害怕嗎?你們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在我們現實中確實生活中,確實有著這樣不幸的人。史鐵生就是這樣,在他二十一歲的花季年華里,他實然因為雙腿癱瘓而截肢,后來又引發了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人生實造此難,他又是如何面對的呢?下面讓我們學習他的《我與地壇》來感悟他對人生的態度吧。(板書課題,課件展示)
設計依據:我們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健康的,因此,他們很難理解一個殘疾人的心理,有的學生甚至對殘疾人抱有歧視鄙夷的態度,我之所以這樣設計課文的導入是為了拉近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殘疾人的心理有一個的初步的體會。
二、檢查課前預習
1、學生說出對作者的了解
2、檢查本文的重要字詞
3、題目是“我與地壇”,那么節選的這兩都是寫“我與地壇”嗎?(整體感知)
三、進入課文(問題引領)
1、我為什么要去地壇?(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可以想象,作者不僅在身體上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內心的痛苦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特別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到那里去為了“逃避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
2、作者在第二段說他與地壇很有“緣分”,你認為“緣分”表現在哪里?(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3、地壇有什么特點,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作者從當初一味地想死到最后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地壇的荒蕪但并不荒廢給了他的啟示。
地壇:荒蕪——不荒廢(充滿著生機)
我:殘疾——不殘廢
由此,作者剩下的問題就是想著怎樣活了。
4、同學們現在回憶一下,我們熟悉的人物中,有沒有和史鐵生的命運相似的人,請將其故事大致講述一下。并總結他們有什么共同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補充說明:人物例如張海迪,霍金,貝多芬,海倫,桑蘭等。有必要的話,可以講一下張海迪的《輪椅間的對話》。
設計理由:
任何人想突然面對苦難時,都難免一時消沉,但可貴的是有人能從絕望中掙扎起來,重新面對生活,甚至活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鐵生他們。現在的學生生活優越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對苦難的理解相對較少,適當的例子,會使他們從這些人物身上受到啟發,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能從容淡定。
史鐵生之所以能最終走出困境,不僅因為有母愛的默默支撐,還有地壇給作者提供了一個安靜的沉思的環境,可以使其慢慢療傷。而我們現代人在快節奏的喧囂生活中,心靈疲憊至極,恰恰需要像史鐵生一樣尋一個幽靜的環境給自己一個自省反思的機會。而且,生命唯有思考才會豐富多彩才會有滋有味。課文第二部分轉入寫對母愛的感悟,瀏覽第二部分回答以下問題
1、兒子殘疾以后,母親是如何想和做的呢?找出對母親心理和動作描寫的句段。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作者設想母親的心理: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里出了什么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這是他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只要兒子能活也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
……最者后來明白了母親的用心,對母親的評價是: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2、音樂閻維文的《母親》(多媒體播放或師生配樂唱)
3、作者對母親的描寫屬于細節描寫,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能不能舉例說明。
授課說明:這是本課時重點,可以找幾位學生回答,并討論總結答案。
關于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細節描寫可以使人物更真實更生動更具有感染力。
在講解細節描寫時,可以將《母親》的歌詞展示出來,請學生欣賞其中的細節描寫。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干啥到什么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里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4、拓展:時間太過匆匆,我們平時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想到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更難以想到如何去報答母親。往往當我們想起的時候,她們已經不在了,留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趁著我們還有時間去回報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的母親有哪些讓們感動的地方。(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寫一篇有關“我與母親”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
與技能。既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訓練學生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進行寫作。
課堂小結: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史鐵生在不幸面前選擇的是堅強活下來,為了他的母親,也更了自己。作為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們,更沒有理由不善待生命,珍愛生命。最后讓我們一起朗誦汪國真的《熱愛生命》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吧。(幻燈片放映)
五、作業
1、閱讀史鐵生的小說《命若琴弦》
2、寫一篇有關“我與母親”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12
電子郵箱:
教學目的(1)了解體會作者審視了自己以往15年尤其是病殘以后的心路歷程,重新獲得的對人生、命運的智慧認識;
(2)理清本文的線索;
(3)體會、借鑒本文的寫作藝術。
教學設想:分析課文應是本課學習的主要環節。本篇課文的內容涉及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處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筆優美而坦誠,提供了品讀分析的多種資源。
課文分析可以考慮以作者感情為中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同地壇的關系里有的是人物與自然的對話、人物心靈中一種情緒與另一種情緒的對話。在第二部分,貫穿始終的是作者對母親深摯的感情,交織著對往事的追憶、對遲到的悔恨、對母親的理解、對親情的感悟。抓住對上述各種感情的分析,可能找到解讀全文的鑰匙,從而完成評價、借鑒、吸收等任務。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方面是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命和生活的態度,也應是分析和評價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解題
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初中畢業,1969年赴陜西延安插隊,三年后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轉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廠當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職回家。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于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于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我與地壇》寫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萬3千余字,共分七個部分,從方方面面寫了作者自己跟地壇的關系,其中主要內容是對于人生的思考。
地壇的正式名稱叫做“方澤壇”,坐落在北京老城的東北角安定門外路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是一組頗具規模的古建筑群。整個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臺。“皇祗室”中設地神牌位,拜臺為二層方臺,四周開溝貯水。此外還有神庫、神廚、齋宮、宰牲亭、祭器庫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這里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動廢止。1925年辟為“京兆公園”,1928年改稱“平民公園”,但是在戰亂年代,此處曾被駐軍占用,園內建筑屢遭毀壞。新中國建立后,經過修葺開放,稱“地壇公園”,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因遭毀棄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園址荒蕪。現在皇祗室、拜臺、齋宮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說,“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近些年來,這座古園又獲得新生,經過整飭,成為現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鬧中取靜的公園,是人們晨昏鍛煉身體和休閑的好去處,每年春節還在園中舉行大型的“廟會”活動。
二、解讀第一部分
1.帶著問題閱讀第一部分(課后“練習一”)
2.對這一部分的解讀應從整體感知文章開始,抓住課文的感情脈絡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戀地壇,至少曾以如此。為什么地壇對作者有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為在作者對生存的全部理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是地壇給他提供了審視人生的空間,并給予他許多感悟,從而改變了作者的生死觀,可以不夸張地說,是地壇不動聲色地拯救了作者,這便構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礎。
3.接著分析作者怎樣抒寫他與地壇的關系。
課文沒有淺薄地寫地壇如何美麗壯觀,如何生機盎然,讓人不由得恢復對生的留戀和熱愛。事實是課文倒寫了不少園子里的荒蕪冷落、敗堵殘陽,地壇對作者的影響不是在簡單比照中完成的,地壇給予作者慰藉和啟示有其獨特的方式。(文中第四段寫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圖”。什么意圖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這就是了,一邊是大都市的喧囂,一邊是世外桃源般的寧靜。一下就打動作者的,就是地壇的寧靜。)
4.作者從地壇公園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人生真諦,那么地壇公園的景象如何?試用一句話概括。(“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作者感悟到的真諦又是什么?
進入史鐵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蟲和構成昆蟲生長背景的草木,它們全很卑微,繁華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無暇也無意關注它們,可是它們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則在生存嗎?它們并不在意自己棲息地的“荒蕪”,有了它們的存在,倒使這里不再“衰敗”,毫無疑問,正是這些原來不能引人注意的現象讓作者發現了原先不曾想過的樸素道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作者在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語言告訴我們他經過幾的思考:像我們的出生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一樣,死亡也不該由自己決定,有權決定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則。我們的任務僅僅是在法則允許的時限和條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進程就可帶給個體和周圍世界以和諧安寧。當年,他在21歲時,“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擊有多么巨大,他內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別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過思考,終于在生死問題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擇。十五年來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抉擇是正確的,他努力讀書,苦練寫作,終于成功,連連獲獎,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為一名作家。這是他冷靜思考的收獲,這是他明智抉擇的結果,這是他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頑強拼搏的成功。
作者對于生死問題的正確抉擇,使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馬遷說過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作者在述說自己面對生死抉擇時的所思所想,并沒有談論這樣嚴肅的內涵,而是以一種平靜的語調向讀者作了傾訴,并且還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嗎?顯然不是。不難理解,當一個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當然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實際行動也告訴讀者,他相信的是自己與不幸的頑強抗爭,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三、解讀第二部分
1.閱讀第二部分,思考“練習二”
2.終于,地壇從我們眼前退后了,在第二部分課文,地壇淡化為背景,是人物活動的場所,更清晰地浮現出來的是一個憂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親形象。
解讀作者對母親的感情,我們可來尋根溯源。
課文最后寫道:“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從全文看,此處的“車轍”“腳印”是可以有象征意義的。
從對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們知道,作者經過在地壇公園的長時期靜思,參悟了人生的意義,那么“車轍”就可以看作他心靈求索的軌跡,這條軌跡肯定是十分復雜的,有直有曲,有進有退,有交叉有重疊,密密麻麻,錯雜縱橫,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然而,這結果可不是史鐵生個獨立完成的,也許他曾經這么認為過,但后來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親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繞行都沒有把母親甩下,每一次掙扎都帶給過母親憂慮的哀傷,是母親目送他走過這條長路的。
現在,史鐵生終于明白了母親在那個階段的作用,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3.作者對母親理解的過程,可以體現為以下幾個抒情層次:
首先,課文寫母親“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順從兒子的任性,寬恕兒子的煩躁,這不是溺愛而是尊重,她試圖從尊重入手接近兒子的心靈,從而了解兒子幫助兒子。
然后,作者寫母親內心的斗爭。母親是矛盾的,從感情上講,她不放心兒子去地壇,那是一個脫離了她視線讓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從理智上,她感到兒子需要地壇,需要一處可以在獨處中完成人生再認識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憂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義,她需要反復說服自己才能看著兒子隱入地壇。母親做對了選擇,使史鐵生得以在地壇治愈了靈魂,然而母親卻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賭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園子里出了什么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再就是寫兒子對母親的回報。同朋友一樣,史鐵生也想讓母親為兒子驕傲;同朋友不一樣,史鐵生的母親死在49歲。這樣情況就倒了過來:曾經叫母親操碎了心的兒子,現在該為母親心碎了。
于是史鐵生開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過的許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寫了一件,聽任母親找不到自己而不開口叫她,他沉痛地說“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這是永遠無法補贖的錯誤,誰都不會懷疑史鐵生的真誠。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個懸念:“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將永遠帶著對母親的懷念,背負著母親的期望,繼續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四、合二為一,整體駕馭
首先以作者要解決是否生存下去的思想沖突為起點,這是課文的“原始沖突”。
其次,作者的特殊問題需要一個特殊環境來解決,這個特殊環境就是得天獨厚的地壇。
再其次,作者對生死問題的感悟得益于地壇公園和諧、平靜的自然關系,得益于他獨處其間受到的心靈啟迪。
又次,是母親保障了他去地壇的權利,從這一意義上說,是母親協助他走過了參悟生死的路程。
又次,母親在幫助兒子解脫精神重負的同時,自己背上了一點不比兒子輕松的精神負擔,因為她深知自己如果下錯決心就將送兒子入死地,這是她平凡生活中所可能犯的最嚴重錯誤,但她為了兒子愿意冒險。
最后,是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懷念。地壇是史鐵生獲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愛最深的地方。
因為地壇是上述一切的見證,這條思路可叫做“我和母親的地壇”。
五、地壇—我—母親
我們在對“地壇”“我”“母親”三者的關系分析中,逐漸明朗下面的連環組合:
母親向我提供了地壇,地壇向我提供了生機,生機為我帶來了成功,我的成功提供了母親的驕傲。
如果每個環節都實現的話,那么母親得到的回報,即對兒子成功感到驕傲,就會成為母愛的新資源,使母親更愿意為兒子做一切。這時連環套將是一個閉合的系統,它就是圓滿的。
不幸的是,母親的早逝使她沒有機會感受到兒子帶來的驕傲,連環套斷裂在最后一個環節上,這是本文悲愴基調的緣由,而滲透全文的思想感也就離不了憂傷、痛苦,畢竟,兒子的新生跟母親的早逝被宿命地結在了一起,讀來不由人不感傷。
六、語言特色
作者的語言特色顯而易見,無論是敘事寫人還是繪景狀物,無論是描摹心態還是抒發感悟,語言的表現力都是很強的,語言的運用在平緩沉毅中,還往往透出睿智與機敏。
比如寫歷盡滄桑的地壇公園:“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一組整散結合的句子極具概括性。同樣是寫這座古園,說到十五年中“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那些內容時卻又洋洋灑灑數百字不厭其詳。
在述說母親的擔憂害怕、關愛備至時,不惜筆墨,生動細膩地刻畫了過早去世的、無私而又崇高的母親的形象。抒寫自己的悔恨之情時,作者說:“事實上我也真的沒為她想守。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有我的車轍,有過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話語啊!
作者在抒發自己對于生死問題的感悟時則寫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這樣的敘述,這樣的比喻,無不顯示出作者運用語言的機智與詼諧。
七、小結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模山范水的紀游作品,地壇對作家來說,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觀,他已進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作家進入了地壇,地壇成為作家棲居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悟到賴以支撐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寫地壇,突出的便是這種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隱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雖然寫了地壇的外觀,但他沒有對地壇的古今沿革進行考索和記敘,也沒有對地壇的面貌作什么總體的細致的描繪和刻畫,作家情所獨鐘,抓住的是地壇那種對他心靈具有啟發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壇的精髓,地壇的魂。概括地說,令作者感動的便是地壇在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地壇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鐵生生命的組成部分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重點:
1、母親、地壇在文中的精神價值。
2、散文的一種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母親、地壇與我這三者之間的聯系
教學設想: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信息量;課堂提問直奔重點而去,提高效率;散文的閱讀,方法很多,就本篇而言,找過渡句帶動全文,找議論句挖掘思想,體會意圖。(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要求學生充分預習課文,了解作者概況,熟悉文章內容,大致把握文章情節思路。)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電腦播放貝多芬鋼琴曲:《命運交響曲》
教師簡單介紹這首曲子的創作背景: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家,可這位音樂家卻在29歲時就不幸地患上了失聰的毛病,在他32歲那年,他完全地喪失了聽力,面對這樣的噩運,貝多芬并沒有放棄,相反地,他堅強地面對苦難,“我要卡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將我壓倒。”從而譜下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
無獨有偶,在中國,也同樣地出現了一個勇敢地同命運做斗爭的,扼住命運喉嚨的人——史鐵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作品《我與地壇》
二、整體感知,篩選主要信息。
文章中哪一句話貫串全文?
明確: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
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承上)(啟下)
三、局部挖掘,體會議論句的價值
第一部分我與地壇
1、提問:文中幾次寫地壇?請找出來并朗讀。
明確:三處(景物描寫)
第三自然段“四百多年里,它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
第五自然段“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陰涼,……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片刻不息。”
第七自然段“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蘊帖而微苦的味道。”
2、在幾處地壇中體現出地壇的什么特點,地壇有何價值?
明確:
A、荒涼的建筑,茂盛的植物
B、小動物的動態,草木生長
C、園子形體在改變,精神不變,生命樹常青
地壇啟發了史鐵生。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史鐵生雙腿殘廢,精神不衰敗。兩者相通。
3、地壇給了史鐵生什么樣的啟發?
明確:生,無需辯論。死,順其自然。地壇回答了他“該不該死,為什么要出生”兩個問題,可以說,地壇讓作者看透了生死。
『方法點撥』找議論句,地壇給作者的啟發,實質上就是地壇本身所蘊含著的精神價值,這些精神價值影響了作者的思想,使得他考慮事情,看待生活也受到地壇精神的影響。而議論性的句子正是作者思想觀點的體現,是作者受地壇影響之后得出來的結論。
“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相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
該不該死?
為什么出生?關于生與死的思考
怎樣活著?
議論句:“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4、那么史鐵生的第三個問題是誰回答了他呢?
明確:母親。(由這個問題過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我與母親
母親的形象美
1、找出直接描寫母親的段落。
明確:第2、3、8自然段
2、這三個段落中母親的形象怎樣體現?
第二自然段:“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只是不知道……”,直接回憶了母親當年的心理。
第三自然段:“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里出了什么事,那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無法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呢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
第三自然段:“我”上地壇母親“無言地準備”、“目送”——理解
第四自然段:“我”在地壇母親“擔憂”、“找”——悲苦、堅忍、關愛
母親形象:母親的善解人意、疼愛、理解、寬容、毫無抱怨的愛……(答案供參考)
3、尋找課文中間接描寫母親的語句,并說說這些描寫塑造了母親怎樣的形象?明確:對比描寫:兒子對母親的行為:“許多年以后我才漸漸聽出,……”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設想……”
“事實上我也真的沒為她想過……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
可以說,作者當時對母親是不理解的,這更反襯出母親的堅忍、寬容、無私的愛。
4、總結母親形象
明確:聰慧、堅忍、苦難、偉大、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對兒子無私的毫不張揚的愛……(僅供參考)
5、母親的愛是無私的,是不張揚的,那么這篇文章是不是只是為了贊美母愛呢?
明確:不是,母愛是文章的一個方面,而文章最重要的是母親對我的啟示。
『方法點撥』尋找文章中的議論句,在母親去世之后,作者所感悟到的不僅僅是母親的愛,更是母親的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如第六自然段,“母親的苦難和偉大才在我心中滲透得深徹。”第九自然段,“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鮮明深刻。”
6、那么母親對作者到底有什么啟示,對他的成長有何價值?
明確:母親教會了我怎樣活著,教會了我面對挫折的正確人生態度。
『方法點撥』尋找議論句,第六自然段: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我心中滲透得深徹。
第九自然段: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鮮明深刻。
從這兩句話中,可以看出,是母親的苦難和母親在苦難中的堅韌給了作者最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響著作者。母親對待生活,對待苦難的態度啟示作者走出困境,重塑自我。
四、總結全文
提問:地壇、母親和我是怎么聯系起來的?地壇和母親有什么本質上的聯系?
明確:三者聯系:地壇、母親伴隨著我精神的成長。
本質上的聯系:默默無言卻昭示著生命的意義
『方法點撥』尋找議論句,第10自然段末句,“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本質上的聯系可以結合母親和地壇兩者的精神價值來回答。
五、比較鑒賞
討論:文章以“我與地壇”為題好不好?可不可以改為“我與母親”、“地壇我母親”?
明確:
a.文中寫的是地壇和與地壇有關的幾組人物。
b.母親和地壇的內涵相通,某種意義上,地壇也是我的母親,母親與地壇都給了我生活的啟發。
(答案是開放性的,可以從文章的題材、風格、語言、內容、思想感情等方面來考慮。)
六、拓展延伸
播放《泰坦尼克號》Jack和Rose生死離別的電影片斷。
教師總結:生命是脆弱的,一座冰山就可能毀滅成千人的生命,但生命也是堅強的,在冰冷的大海里,Rose憑著對生命的珍愛,憑著堅強的意志,活了下來。與他們的死別相比,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又是那么的渺小,與史鐵生在風華正茂時失去雙腿相比,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又怎么不能克服呢?生命是可貴的,生命過程中的挫折、苦難也是無法避免的,而我們。要直面挫折,絕不回避;珍視生命,勇不放棄!以此與全體同學共勉!
七、作業布置
課后觀看教育片《懂你,母親》,寫一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