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精選14篇)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1
【自學目標】
1、體會以樂景寫哀情、側面描寫、細節描寫等多種手法在新聞寫作中的作用。
2、理解本文獨到的新聞報道視角。
3、理解平實語句中蘊含的豐富內涵。
4、培養提煉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的能力。
5、培養不忘歷史、珍愛和平、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導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
1、作家作品
2、預習檢測(見《高考調研》)
二、導入設計
所謂新聞是指社會上發生的新事情。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來說,還必須是有價值的事情。如,1939年納粹德國對鄰國發動突然襲擊,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在當時是新聞;1945年,法西斯德國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中終于舉起了雙手,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在當時是新聞;20__年,德國總統克勒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前,虔誠地代表德國政府向受害國和人民請罪,這在當時也是新聞。還有德國法西斯戰敗后,法西斯在奧斯維辛建造殺人魔窟,殘酷殺害400萬無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極大憤慨,這在當時也是新聞,而且是重大的新聞。但13年后,當《紐約時報》記者A.M.羅森塔爾到奧斯維辛集中營采訪時,昔日德國法西斯鐵蹄下的大屠場已沒有什么重要事情發生,有的只是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陽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奧斯維辛似乎沒有新聞發生。然而A.M.羅森塔爾卻以一篇題為“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新聞報道獲得了美國新聞界的最高獎—普利策新聞獎。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美國普利策獎主席稱它是羅森塔爾寫得最好的作品。這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帶著主這個問題來學習這篇文章。
三、 整體感知
1、本文側重從哪些角度報道的是一件什么事?找出作者的足跡。讀完全文后,你對集中營的最突出印象是什么?明確:抓住參觀的見聞和感受來寫奧斯維辛集中營。 可怕 悲慘 憤恨
按參觀的空間順序:
毒氣室 見——雛菊 感——恐怖 終生難忘
焚尸爐 見——頭發 嬰兒的鞋子 死囚的牢房
感——表情茫然 渾身發抖
女牢房 見——盒子
感——驚懼 張大了嘴巴
灰磚房——羞紅了臉
長廊 見——照片 微笑的姑娘
下室 見——絞刑架 跪
感——窒息
2、文章標題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沒什么新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既然沒什么新聞,為何作者還要去報道呢?
明確:
(1)“沒有什么新聞”,其實是說這里發生的臭名昭著的納粹法西斯行徑,世人早已知道,沒有什么好說的;
(2)“沒有什么新聞”是講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惡行之外,沒有什么值得張揚的事;
(3)雖然這里沒有什么新聞.但是我還是要寫,因為基于一個記者的使命感,我要繼續揭露納粹法西斯的罪行,讓世人永志不忘。
(4)反映了“以史為鑒.反對戰爭,珍惜和平”這樣一個大主題,它跳出了傳統新聞“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窠臼,大膽地在反映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激情洋溢地抒發了對法西斯暴行的深惡痛疾,對自由、解放、新生的無比珍惜之情。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2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描述了作者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德國法西斯殺人工廠的見聞和感受。通過德軍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們,不要因為現在的陽光明媚,就忘記了現在的殘酷戰爭。
一、新課導入
1、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走進過去,反思過去,我們才能更好的走向未來。奧斯維辛是人類一個永恒的傷疤,每個到過那里的人都會反思戰爭,反思人性,都會有著說不盡的感慨和憤慨。下面我們來看幾張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來感受下當時的殘酷的情況。
2、 請同學們同一個詞語概括一下,看到這些圖片的感受(ppt)?
(學生回答)可怕、慘絕人寰、是陰暗、恐怖的人間地獄。
剛才是圖片帶給我們的強烈震撼,現在讓我們跟隨美國記者羅森塔爾的新聞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進布熱金卡,讓我們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觸碰那段血腥的歷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會給我們帶來相同的感受。
二、整體感知
1、 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找同學把這些生字讀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謝 撰寫 步履
窒息 禱告 雛菊花
(因為同學在課下已經預習了課文,所以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下面一道問題:)
2、文章開篇就向我們展示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孩子嬉笑”,應該說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卻認為“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為什么呢?作者這樣說是什么用意呢?
明確:作者用的是反語,景色固然美好,卻和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這里曾經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里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的看到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設置懸念,為下文做鋪墊。
3.作者說這里曾經是一個人間地獄、殺人工廠,那么這個人間地獄由哪些地方組成呢?
明確:毒氣室、焚尸爐、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這可以在7到15段里尋找。(也是參觀者的參觀順序)
三、文本研習
1、那人們在參觀時都有什么反應,請同學們勾畫出人們參觀時表情變化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
“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
“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他們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
人們的表情變化,從側面證明了集中營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無法想像的,納粹法西斯的暴行慘絕人寰,滅絕人性,令人發指。
側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不直接寫集中營如何恐怖,而讓讀者從參觀者的表情來體會他們的所見,突出表現這里帶給人們的恐懼。表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和納粹的殘暴。
2、體會文章細節描寫。
(1)“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兩種事物形成強烈反差,是諷刺,納粹的殘暴,終不可絕滅生命;是控訴,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毀滅。
毒氣室和焚尸爐 → 納粹滅絕生命的地方
雛菊花 → 生命不息 頑強抗爭
怒放 → 諷刺納粹永遠無法阻礙生命之花的綻放
(2)“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的豐滿,可愛,皮膚洗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
當一個人明知自己要被處決了,還能笑得這么甜,這是何等的悲涼。這里把死亡和鮮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這種強烈的反差,增強了悲劇感,更讓人激起對法西斯的仇恨。
溫和的微笑 → 對生死的超脫,生命的堅韌
為夢想而微笑 → 絕境之中不泯滅內心對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隱秘的 → 深藏內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這里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在追逐游戲”有何深意?
呼應首段,再次展現今天布熱金卡環境的安謐,風景的秀麗,這是用樂景寄托對遇難者的哀悼,同時提醒人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為什么要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既如此,為什么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1958年這篇最先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在美國新聞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各媒體爭相轉載。并于年末獲得了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利策獎。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復聲明的“沒有什么可供報道的新聞”能最終獲此殊榮,并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
明確:①“沒有什么新聞”——奧斯維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歷史而出名。一批批的參觀者在奧斯維辛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感受,那樣震驚,那樣窒息,那樣憤怒。
對于追求新聞時效性的記者來說,的確是沒有什么新的東西可供報道了。
②為什么又要寫——但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此時已經不只是一個記者,更是一個被深深震撼的參觀者,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感情驅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補充新聞的特點:時效性強,報道的是客觀事實,客觀性強。
六要素:(5個w1個h)何時(when)、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故(why)和如何(how)。而本文時效性不強,主要寫個人感受,個人情感濃厚。只有地點,事件,其他模糊不清)
四、拓展練習
思考:今天學習此文的意義、價值?
時間永是流逝,二戰的硝煙也漸漸遠去,羅森塔爾的思考,德國總理的懺悔卻在提醒我們奧斯維辛是人類歷史上無法跳過的一頁,請將“面對奧斯維辛,我們不該……更該……”的句子補充完整,并以此為開頭寫一段文字,展現你的思考。(200字左右)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繼續了解新聞的一般特點,學習運用對比的手法及細節描寫來表情達意。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
3、了解納粹的歷史罪惡,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重點
揣摩、理解意蘊豐富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發現作品中極具新聞價值的“反差”,挖掘本則新聞的意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讓我們來聽聽來自奧斯維辛、題為《蝴蝶》的詩——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豐富、明亮、耀眼的黃色,
或許,那是太陽金色的淚水
滴在白色的石頭上……
那樣、那樣的一種金黃
輕盈得翩然直上。
它離去了,我相信,這是因為
它自己要告別這個世界。
我在這里住了七個星期,
被囚禁在這個集中營。
可我已經發現,這里有我喜愛的東西。
蒲公英在招呼著我
還有院子里開著白花的栗樹枝條。
只是,我再也沒見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這里,
不住在集中營。
這首詩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維爾弗里德曼,在21歲時被遣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兩年之后,他被毒氣室奪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關于他的記錄,年輕的巴維爾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萬猶太人中的一個。
那個年代被太多的毀滅和死亡充斥,我們唯一相信的真實,是那座人間地域里散發著的腐臭氣息,和那些年幼年輕年老的寫滿恐懼的眼睛。
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美國記者羅森塔爾,進入這座恐怖的人間地獄。
二、奧斯維辛介紹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萬人在這里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德國法西斯在集中營內設立了用活人進行“醫學試驗”的專門“病房”和實驗室,還建有4個大規模殺人的毒氣“浴室”及儲尸窖和焚尸爐。1944年,這里每天要焚燒約6000具尸體。殘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剝下紋身人的皮膚做燈罩,并剪下女人的長發編織成地毯,被殺害的多是猶太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突破新聞純客觀報道的原則,著眼于感人的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它讓我們牢記歷史教訓,珍愛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結構
導語(1~3段)——背景(4~5段)——主體(6~14段)——結語(15段)
四、再讀課文,研討問題
1、為什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還要去報道?
這句話的意思使奧斯維辛太出名了,人們已經了解了它很多東西,的確是沒有什么新聞可供報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沒有新聞,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奧斯維辛雖然是沒有什么新鮮東西了,但每一個參觀者進來了都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震驚和窒息,驅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
2、文章一開始描述了奧斯維辛現在的情景: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為什么作者卻說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場噩夢”?
景象固然美好,卻與這里的歷史不相配。這里曾經是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地發現,這個該被歷史永遠詛咒的地方,竟然有著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時無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無一字控訴,可是由此所體現出的強烈憤懣的感情,讓讀者感到無比壓抑。
3、如何理解: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這句話?
可以理解為作者的一種諷刺任納粹黨多么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或許是一種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可見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4、寫作手法:作者報道集中營,為什么用更多的筆墨寫參觀者的表現?與直接寫展覽本身相比,這樣寫所特有的表現力在哪里?
此文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記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斷,只是用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見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或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純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內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更能感染讀者。
寫參觀者的表現是側面描寫,它對寫奧斯威辛的狀況有襯托作用。毫無疑問,奧斯威辛集中營,在許多經歷了那段歷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詞了。無需具體介紹集中營中那些粘滿無辜者鮮血的刑具怎樣令人望而戰栗,單是參觀者所不由自主地顯現出的表情、舉止以及驚嘆,就足以使讀者的精神震撼了!
四、閱讀拓展
觀看影片《辛德勒名單》
五、作業
以《把傷痛刻在心中》為題寫一段文字。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4
一、說教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選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單元第十課,這是一篇新聞作品,曾獲得普利策新聞獎,從情感到表達都堪稱一篇佳作,作者運用側面描寫,通過不同的場景為我們展示了二戰中猶太人曾遭受的苦難,滿含著對歷史的反思。
二、說學情
我們常說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本文篇幅不長而且語言鮮活文本理解上難度不大,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著重引導學生學習側面描寫的烘托作用以及透過戰爭苦難去珍愛和平。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新聞寫作的敘事方法,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習細節和側面描寫,提高學生細心挖掘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參觀者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洞察他們的內心感受,理解參觀者的同時體會戰爭中人類面對的災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內容,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
通過參觀者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洞察他們的內心感受,理解參觀者的同時體會戰爭中人類面對的災難。
五、說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整體感知
首先,引導通讀全文,找出本篇新聞作品的標題、導語、背景、主體、結尾,并說說每部分都寫了什么。因為本文條理十分清晰,所以學生很容易概括出:導語(1—3)講述現在,背景(4—5)回憶過去,主體(6—15)參觀苦難,結尾(16)回到現在。
其次,根據大家劃分出的部分,引導學生著重來看文章的主體(6—15)參觀苦難,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也是體現作者情感的部分,順勢拋出問題:參觀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得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不育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來進行依次描寫的。
最后,通過閱讀概括學生可以感受到每一個參觀者的感覺都是——恐怖。
通過這樣的一些問題,學生能夠順利的概括出文章的脈絡初步體會參觀者的心情,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
首先,引導學生在文中劃出參觀者在參觀不同地點時的動作和表情。
比如學生可以找到:毒氣室、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他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女牢房——“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其次,根據學生的答案,我將設置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兩個問題,(1)通過我們剛剛找到的那些句子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參觀者怎樣的心理狀態?(2)思考作者為什么沒有直接去描寫這些地點,而是通過參觀者來表現集中營恐怖的。
引導學生得出:(1)參觀者無不驚恐萬分。(2)這是運用側面描寫,從側面烘托這種恐怖的氣氛,比直接去描寫給讀者的沖擊力更大,讀者便不由自主的進入了參觀者的情境。
最后,引導學生回到開頭的部分,作者連用四個“不該”,體會其中的含義有哪些。
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將奧斯維辛現在的美好與奧斯維辛過去的痛苦相聯系,用“不該”二字進行連接形成鮮明的對比,歷史上的奧斯維辛與現在的奧斯維辛反差越大,就越讓人無法接受,也暗示著讀者不要忘記那個傷痛。
通過這樣環環相扣的環節,在學生掌握寫作手法的同時,也能深入那段歷史感悟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進而激發學生珍愛和平的思想情感,至此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課下我會為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觀看與二戰相關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評。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5
各位老師、各位同仁,大家好!幾天我說課的篇目是高中語文一冊第四單元第一課《短新聞兩篇》中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接下來,我將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說課:說課標,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教學預測。
一、說課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要激發、尋求、提升閱讀者的主體感受和認知深度,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深入走進文本。
二、說教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一課的一篇新聞特寫,在似乎平淡的事實之中,作者以獨特環境中的見聞和感受,發現到了不平靜的風暴,感受到了罪惡與善良的對立。學習本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學會珍惜和平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教學大綱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要求,同時根據本單元新聞教學的要求以及本課的特點,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奧斯維辛的歷史。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新聞的能力,以及抓住并理解表達作者主觀評價的語句。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的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
教學難點:
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一篇印象性新聞報道。“印象性報道”是記者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人物訪問所獲得印象寫成的報道。把對事實和新聞人物的客觀報道與描述同作者的主觀印象結合起來寫,是印象性報道的主要特色。它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作者強烈的情感。
三、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討論法、提問法、電化教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選擇運用多媒體聲像,板書,旨在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
四、說學法
古人主張:“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后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本課我引導學生主要采用預習法,分小組討論法,意在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說教學程序
一)新課導入:
有這么一個地方,它被人稱為“殺人工廠”、“人間地獄”。在這里,黑暗充斥著每一個角落,死神日夜出沒,它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放幻燈片,圖片,文字解說奧斯維辛集中營。
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奧斯威辛的了解呈現兩級情況,一種是一無所知,一種是有所了解,但是以不了解的為多。因此,在教學的開始——導入部分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圖片直觀,很有震撼性,觸動心靈,易感染學生)讓學生對奧斯維辛的歷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拉近學生與奧斯維辛之間的距離。
二)初步感知
1、根據課文題目預設問題:
作者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為什么又寫了呢?
帶著問題讀課文(答案用文章中的語句或依據文章中的語句來回答)
“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于一種不安的心情:在訪問這里之后,如果不說些什么或寫些什么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里遇難的人們。”
根據課文題目可預設問題很多,但選擇“作者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為什么又寫了呢?”即作者的創作動機,只是作為講授本篇課文的一個切入點,引導學生直擊新聞主體部分。以主體為中心,輻射其他新聞元素。
2、緊接著,提問:
作者不安的心情的來源,是什么觸動了他?即參觀者在奧斯維辛的見聞,感受。
(引導學生圈點、勾畫、思考,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
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
成堆的頭發嬰兒的鞋子囚犯的照片
“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
文中7—15自然段,實際上是參觀者參觀奧斯維辛時,在動作行為,神情語言上都有所變化。而作者正是根據自己的觀察,利用這點,從細節上把握情感,“還原”殘酷、恐怖的歷史真相。
小結:
雖然不曾經里那些慘痛,但從參觀者的反應、感受,我們可以看出法西斯納粹的殘暴與慘絕人寰。過去的奧斯維辛不堪回首,不忍再揭傷疤,如今的奧斯維辛怎么樣了呢?
“陽光明媚溫暖”“白楊樹婆娑起舞”“兒童追逐游戲”
這樣,過去的奧斯維辛與現在的形成鮮明對比,兩者宛如兩重天,一個是地獄,一個是天堂,當身處奧斯維辛歷史遺跡中,留給參觀者的是歷史的厚重帶來的靜穆,壓抑,但走出來,面對明媚的陽光,孩子的笑臉,他們釋然。——記住歷史,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
三)、深入理解
問題:在這些描寫參觀者的感受的句子中,有沒有你不明白的語句?(學生自由提問,由另一學生作答,老師引導,作有效補充,重點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這個事實為什么令人終身難忘?
2)、紀念墻上有一張照片,很特別,一個姑娘在溫和地微笑著。照片為什么引人深思?她在想什么?
3)、“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為什么?
問題:在第1、2自然段中“最可怕”“居然”“噩夢”“不該”……作者面對著現在的不熱金卡為什么會用這些“不適合”詞?
問題:文中出現了幾次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類似的話,作者為什么這樣說?是真的沒新聞了嗎?(分組討論)
這篇新聞很特別,與一般的新聞不一樣,屬于印象性報道。字里行間蘊藏著情感,因此要注重引導學生認真體會其中的蘊味。而且高一的學生求知欲和表現欲很強,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四)作業:比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與《別了,“不列顛亞”》的新聞異同,思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特色。
五)板書設計: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羅森塔爾
殺人工廠旅游中心
毒氣室震驚
焚尸爐憤恨記住歷史
展覽感受珍惜和平生活
女牢房可怕
紀念墻窒息
絞刑室
六、說教學預測
問題的設計基本是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抓住學生對文本中不理解的地方,引導學生深層把握作者情感。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學生分析】
1、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情感比較豐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課外收集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
⑵ 揣摩關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統治,培養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設計思想】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對于新聞類文章,在以往教學中,往往重視理性的分析,而忽視自主合作的學習,輕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本設計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突出重點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實踐語文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著力于情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培養,又不忽視雙基訓練,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留下較大的空間,體現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殺》、《辛得勒的名單》中的簡短剪輯鏡頭,導入新課(多媒體)。
(選用的《南京大屠殺》和《辛得勒的名單》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輯氛圍與課文相似,易于引導學生入情。通過簡短的影片展示,把學生們帶進一個悲情的森林,給學生心靈上的震撼,從而自然引出課題,讓學生在肅穆悲壯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喚醒民族精神。)二、交流資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學們在課前收集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邊看圖片邊介紹邊談感受。教師也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使老師和學生在情感上尋找共鳴點。
三、介紹寫作背景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四、質疑解難,探究寫作意圖
一個如此有名的記者為什么要寫一篇早已眾所周知的新聞呢?發生在奧斯維辛的慘劇早已離我們遠去,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請學生閱讀課文,將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畫出來,指導他們開展小組交流,相互質疑。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重點研討題:
1、文章開頭寫到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某種意義”指什么?
2、“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這個細節?
3、13段寫到那個照片中的姑娘,臨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
5、課文第6段“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還有末段“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這兩句話的意義和作用分別是什么?
小結: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同時,也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意讓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五、精彩語段賞讀
本文有很多地方寫得很精彩,雖然作者沒有正面去控訴德國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敘述卻給人深深的震撼。請各組推薦一段文字并推薦一名同學來朗讀。
教師讀第9、10兩段,引導學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顫的感覺。
六、談收獲
著重引導學生從內容情感和寫法兩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則新聞的收獲,進一步把握課文,并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教學總結】
多媒體配樂顯示警句:
1、忘記歷史,就會使悲劇重演!
2、前以色列總理拉賓的和平宣言:
“幾萬個示威者的喊叫,還遠不如一個痛哭兒子戰死的母親的眼淚給我的震撼……”
“……我向來相信大多數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機會的。你們今晚聚集在此,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制暴力。”
【鏈接課外】
閱讀下面選文,然后回答1~5題:
二戰時期,在一座納粹集中營里,關押著很多猶太人,他們大多是婦女和兒童。他們遭受著納粹無情的折磨和殺害,人數在不斷減少。
有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一起被關押在集中營里。一天,她的母親和另一些婦女被納粹士兵帶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她的身邊。人們知道,她們肯定是被殺害了。因為每天都有人被殺害,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人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當小女孩問大人們她的媽媽哪里去了,為什么這么久了還不回來時,大人們沉默著流淚了,后來實在不能不回答時,就對小女孩說,你的媽媽去尋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會回來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詢問,而是唱起媽媽教給她的許多兒歌,一首接一首地唱著,像輕風一樣在陰沉的集中營中吹拂。她還不時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張望著,希望看到媽媽從遠處走來。
小女孩沒有等到媽媽回來,就在一天清晨,納粹士兵用刺刀驅趕著,將她和數萬名猶太人逼上了刑場。刑場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們將一起被活活埋葬在這里。人們沉默著,死亡是如此真實地逼近著每一個生命。面對死亡,人們在恐懼中發不出任何聲音。
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被納粹士兵殘酷地推下深坑。當一個納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將她推進深坑中去的時候,小女孩睜大漂亮的眼睛對納粹士兵說:“劊子手叔叔,請你把我埋得淺一點好嗎?要不,等我媽媽來找我的時候,就找不到了。”納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場上頓時響起一片抽泣聲,接著是一陣憤怒的呼喊……
人們最后誰也沒能逃出納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和力量。
暴力真的能摧毀一切?不,在天真無邪的愛和人性面前,暴力讓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惡和渺小。劊子手們在這顆愛的童心面前顫抖著,因為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納粹顫抖
2、選文第二段的畫線句有什么表達效果?
3、選文第四段中加點詞“殘酷地”可否刪去?為什么?
4、在第五段“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和力量。”這句話中,如何理解“撞痛”這個詞的含義?
5、結合選文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談一談你對“戰爭”的看法。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這又包括了四個內容,即課文的特點和作用、學生學情分析、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篇課文的特點和作用。《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一課的一篇新聞特寫,它描述了作者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德國法西斯殺人工廠的見聞和感受。《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不同于一般的新聞報道,它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作者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發現到了不平靜的風暴,感受到了罪惡與善良的對立,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學習本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學會珍惜和平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學習前一篇新聞《別了,不列顛尼亞》,學生已經復習鞏固了新聞的相關知識。對于新聞類文章,在以往教學中,往往重視理性的分析,而忽視自主合作的學習,輕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本設計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突出重點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實踐語文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著力于情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培養,又不忽視雙基訓練,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留下較大的空間,體現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基于此,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和技能:了解本篇報道與一般消息的不同;掌握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學會分析新聞中記者的感情傾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的對納粹暴行的強雷憤怒;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結合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教學重難點設為:引導學生領會記者是如何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感受,表達自己鮮明情感,同時,還要品位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含義。
二、教學方法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展示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南京大屠殺以及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相關圖片,能夠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激發學習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分析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4、講授法:講解基本知識點,傳授知識。
其中點分析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三、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自主探究法以及問題法。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八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我會展示一些南京大屠殺的照片,營造一種低沉的氛圍,然后通過對比,過渡到二戰期間歐洲的大屠殺。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奧斯維辛集中營,感受法西斯的殘暴。以此導入,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環節2:瀏覽課文,鞏固字音。這有利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讓學生翻閱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問題,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
環節3:背景介紹。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導語部分,找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相關歷史,教師再做一定的補充。(由于奧斯維辛集中營離我們有一定的時間差距,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印記。因此,有必要向學生介紹它的背景,便于理解)
環節4:文本主體分析。
在這部分,我以多媒體展示兩個問題:
問題一:作者看到的現實的布熱金卡是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孩子們高興地嬉戲。可為什么作者卻說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場噩夢”呢?(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對比分析奧斯維辛集中的現實與歷史的對比,有利于過渡到下文的學習。
問題二:記者帶我們參觀了奧斯維辛的哪些地方?參觀主體是誰?(設計意圖:明確本文的寫作線索)
環節5:文本細節分析
在上一環節,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找出了本文是以參觀的地方為線索組織新聞材料的。而參觀的地方分別有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這留個地方。(板書)而參觀每個地方,作者和參觀者的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就依據參觀線索,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分析,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毒氣室——恐怖、終身難忘。
在結合細節描寫“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上,雛菊花在怒放”這句話,理解“令人終生難忘”的原因。賞析這個句子,要求學生在討論探究后掌握對比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體現了對教學重點的落實。
按照這個教學思路,我會讓學生總結概括出參觀每個地方游客的感受。焚尸爐——渾身發抖;女牢房——驚懼萬分;實驗室——羞;紀念墻——沉思;絞刑室——窒息。
此外,還有一些富有意味的句子,我會通過提問、講授等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總結。重點研討的句子有:
1、在女牢房里,作者說“沒有什么值得看的”,難道真的沒有了嗎?
2、參觀實驗室,為什么會羞紅了臉?
3、“在奧斯維辛,沒有什么可以禱告的地方。”如何理解這個句子?
這些問題的設計,有利于在思考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接著,就是一個小結提升。通過剛才的學習和板書,學生總結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就是作者把自己和參觀者的感受當做新聞的主體內容來寫,并表達了自己的鮮明感情,即對納粹的控訴,對受害者的同情,對歷史的反思。從而使本文突破了一般新聞客觀報道的限制,獨具特色。
環節6:解題,明確中心。
問題:既然奧斯維辛集中營沒有什么新聞,那為什么作者還要寫下這篇沒有新聞的新聞呢?
(引導學生結合新聞的特點以及文本去分析。)
環節7:延伸拓展。讓學生結合歷史和時政熱點,談談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歷史?
(強調談學生本人的看法,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將文章內容和現實聯系起來,體現語文與生活的聯系,挖掘獨特的內心感悟。)
最后一環節就是布置作業了,我讓學生結合課后練習要求,寫一篇小作文。這有利于發揮學生想象力,體現了語文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做到學以致用。
那么這就是我的板書了,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
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
2、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
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教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背景知識介紹
奧斯威辛是波蘭南部一個只有4萬多居民的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在這里設立了它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于世。當年納粹奧斯威辛集中營管理局控制的地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包括3個集中營:奧斯威辛主營、布熱津卡營、莫諾維策營。
奧斯維辛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4月)于波蘭建立的的集中營,曾關押多國的平民、戰俘、政治犯,被稱為的“殺人工廠”。每天都有許多人被運送到這里作為實驗品或是屠殺(以猶太人居多),然后被投進焚尸爐焚毀,簡直慘絕人寰!
1945年1月,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當時獲救的人不足7000,幾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滯,甚至精神失常。這里簡直就是一座“人間地獄”,一個猶太人永遠的“噩夢”。
1947年7月2日,波蘭會議通過一項法案,將原址辟為殉難紀念館,并在周圍劃定一個默哀區,以此紀念在災難中不幸死去的無辜者。1979年,奧斯維辛集中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二、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的標題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為什么說沒有新聞呢?既然沒有新聞,作者為什么還要寫這篇文章呢?請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確:奧斯維辛太出名了,人們已經了解了它很多東西,的確沒有什么新聞可以報道了。“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于一種不安的心情:在這里訪問之后,如果不說些什么或寫些什么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里遇難的人們。”
2.本文主要是以參觀者的行蹤路線來展開的,請同學描繪出行蹤路線。
明確:人們依次參觀了毒氣室、焚尸爐、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這可以在7到15段里尋找。這部分敘述人們訪問奧斯維辛博物館的過程。
四、研習課文
1、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問題:文章說布熱金卡“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游戲。”作者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為什么?難道作者不喜歡這一切?
明確:結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語。因為景象固然美好,卻與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布熱金卡曾經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里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進集中營,卻吃驚地發現兩種不相稱的東西疊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雖無直接控訴,卻強烈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憤懣,讓讀者感到一種沉重感。
2.這篇文章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沒有直接寫法西斯是如何殘暴。而是通過參觀者的反應和感受來寫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許多地方描寫了人們參觀時的表情以及動作變化,請同學們在書上勾畫出來,然后請一位同學說出自己的結果。并說說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
“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
“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這時,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
“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明確:人們的感情變化,從側面證明了集中營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無法想象的,納粹法西斯的暴行慘絕人寰,令人發指。
3.作者為什么不直接描寫人們看見東西呢?請同學們找出其中的細節描寫,并說明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側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處,這也是許多佳作常用之法。
細節描寫往往會成為事情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離不開一些細節描寫,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細節描寫耐人尋味,如:“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
4.句子賞析:“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明確: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5.句子賞析: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
明確:作禱告,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殺人著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無辜的人們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們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難、苦難折磨而產生麻木的表情。
(教師補充: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扇高墻上寫著:“來到這里只有勞動,不能有任何別的設想。不想勞動者可以自己觸動電網。”集中營的頭頭在囚犯到來的當天就對他們說明白:“……集中營進得來,出不去,除非從焚尸爐的煙囪里爬出去。”)
“木然”及對姑娘的描寫揭露了法西斯對美好的摧殘以及作者的憤恨之情,暗示人們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歸納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一般新聞的特點)
2、視角獨特。從“平靜”中找到新聞。在平淡的事實中,作者感受到平靜之下的風暴,那就是每一個參觀者心中的感情波瀾。他們都受到了震撼,從而更加熱愛和平自由。這是善與惡的對立。因此,作者沒有直接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景象,而是轉而關注人的感受。這一類新聞有別于純客觀報道人和事的新聞,被稱為“印象性報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統一的風格。標題就是一個否定句,在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很多次了”,所以沒有什么新聞,但作者仍感到非寫不可,表現了記者的良心,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現在結尾,呼應前文,突出主題。
六、師生共同總結
1.為什么要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明確:一批批的參觀者在奧斯維辛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感受,那樣震驚,那樣窒息,那樣憤怒。
2.既如此,為什么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明確:“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于一種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種使用命感,對死難者的悼念,對納粹的憤恨。
(記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寫下該文。作者參觀后覺得不應該讓奧斯維辛曾經發生過的慘案成為舊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過文章,作者希望我們牢記災難,銘記歷史。因為忘記苦難就是新的苦難的開始。)
3.為什么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的佳作呢?
明確: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定,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4、經以上學習討論,你覺得本文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新聞有什么不同?
討論明確:新聞報道中,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物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作文章的重點來寫,字里行間凝聚著個人的情感,也正是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可謂神來之筆。
六、布置作業:
“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發揮你的想象,寫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七、板書
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
2、視角獨特。
3、多用否定句。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9
天津市扶輪中學 姜 春 【教材分析】
本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學生分析】
1、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情感比較豐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使學生課前通過圖書館或電腦等搜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并準備小組交流發言。
⑵ 揣摩關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統治,培養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聞,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大家知道奧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嗎?(學生概述。)
有一部曾獲得多項奧斯卡獎的電影叫《辛得勒的名單》,真實地再現了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我們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體)。教師解說:成批的戰俘和無辜的百姓每天從世界各地運送到這里。失去勞動力和沒有勞動力的人一下軍用火車后,立即被送到集中營里的毒氣室成批地殺害。德國兵從屋頂倒下紫藍色的毒藥,倒完后立即把氣孔封上。不一會兒,里面的人身上發青,血跡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鐘后,抽氣機把毒氣抽掉,大門打開了。尸體被運往焚尸爐燒焚。
電影是以直觀的形式反映奧斯維辛集中營最惡的,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則是通過記述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訪問奧斯威辛的主觀感受來解釋奧得最惡的,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美國著名記者羅森塔爾一起走進奧斯威辛紀念館,通過訪問死難者死受折磨的場所,喚起人們對災難的記憶。
二、文本解讀與感情融合
課前已經布置了同學搜集相關資料,下面就分別請小組代表,根據羅森塔爾參觀順序,到前面來向全班出示最讓小組震撼的一張圖片,并闡述理由。同時對于閱讀中的疑問,也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學生依次臺前出示幻燈圖片,并闡述理由,之后,請一名同學做解說員,朗讀課文。
三、交流質疑,深入思考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在老師自己閱讀時有一個失誤,沒有發現這是一篇新聞稿。有同學注意到這一點嗎?
生:有,開頭的“波蘭布熱金卡電”。
師:如果我把電訊的開頭拿掉,你還會覺得它是新聞稿嗎?它與過去閱讀的一般的新聞稿有何區別?
或問:為什么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呢?
預設:
1、景物描寫:
納粹的集中營令人恐怖,作者為什么在開頭偏偏要描述布熱津卡“太陽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長勢喜人,在門前不遠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嬉笑、打鬧”這樣祥和的景象?作者又為什么說這種景象“最令人毛骨驚然”?
反語,與歷史不相稱。控訴。
2、標題吸引人:
《奧》文,一方面,奧斯維辛太出名,人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東西,的確沒有新聞可以報道了;另一方面,每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看到遺留的東西,就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看到真實的場景,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這樣,雖然話語貌似平靜,卻表現出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沒有什么新聞”,其實是講,這里的臭名昭著的納粹行徑,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這里從來沒有什么值得張揚的好事;但是,“沒有什么新聞”,“我”還是要寫,要繼續對納粹的歷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讓世人永遠不忘!
3、寫作手法:
作者報道集中營,為什么用更多的筆墨寫參觀者的表現?與直接寫展覽本身相比,這樣寫所特有的表現力在哪里?
此文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記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斷,只是用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見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或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純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內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更能感染讀者。
寫參觀者的表現是側面描寫,它對寫奧斯威辛的狀況有襯托作用。毫無疑問,奧斯威辛集中營,在許多經歷了那段歷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詞了。無需具體介紹集中營中那些粘滿無辜者鮮血的刑具怎樣令人望而戰栗,單是參觀者所不由自主地顯現出的表情、舉止以及驚嘆,就足以使讀者的精神震撼了!
4、文章雖是消息,卻運用了一些典型細節,找出并說明好處。
作用: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使新聞具有準確的客觀性和清晰的可視性,令人回味無窮。
四、談收獲和感受
著重引導學生從內容情感和寫法兩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則新聞的收獲,進一步把握課文,并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牢記歷史導入播放影片:焚燒尸體。
【教學總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突破新聞純客觀報道的原則,著眼于感人的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它讓我們牢記歷史教訓,珍愛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板書設計】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
毒氣室、焚尸爐、盒子、照片。
茫然、渾身發抖、驚懼萬分、感到窒息。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10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說課稿
一、關于教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出自高中語文課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單元《短新聞兩篇》。作為新聞稿件,它迅即報道了發生在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之時的重大意義。作為一個消息,它具備典型的消息特點,適合作為對中學生進行這方面知識傳授的藍本。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情感性新聞的特點及寫法。
2、學習本文在客觀描述事實的同時,又運用多種手法將自己的心理感受細致的表現出來的方法。
3、認清法西斯的罪惡,宣傳世界和平。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
2、難點: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二、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從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導入新課:(另附后面)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當時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戰期間,不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歐洲,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德國法西斯對歐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發指!(另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
(二)寫作背景
(投影顯示,補充;可讓學生提前上網查找)
奧斯維辛集中營,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內設哨所看臺、絞形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尸爐,由第一集中營和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組成,用于消滅歐洲的猶太人,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是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的滅絕營。約有40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在此經受嚴刑拷打,慘遭殺戳。奧斯維辛是納粹德國犯下逃天大罪的歷史見證。1945年1月27日,蘇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當時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著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兒童。1947年7月,波蘭政府把奧斯威辛集中營改為殉難者紀念館,展出揭露希特勒黨衛軍在集中營犯下的種種罪行的實證和圖片,包括他們從囚徒身上掠奪的財物,以及囚徒在集中營進行地下斗爭的各種實物和資料。為了使這罪惡的行徑不再重演,讓后人記住這段歷史。
(三)作家作品
羅森塔爾:全名為埃•姆•羅森塔爾,美國記者,本篇新聞獲當年普立策新聞獎。美國普利策獎主席、新聞學教授霍恩伯格說,這是國際報道獎得主羅森塔爾“寫得的作品”
(四)結構內容
本文的題目非常醒目,“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沒有新聞還寫什么?這不能不讓讀者產生疑問,懷著好奇心讀下去。本文不是屬于寫事態類的新聞,而是屬于寫情感類的新聞,本文主要想通過寫奧斯維辛,表現人們對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對死難者的悼念,表達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題。
全文可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新聞的導語部分。
這個導語比較長,寫的內容很多。第1段是寫布熱金卡的環境,有自然環境“陽光明媚溫暖”“白楊樹婆娑起舞”,也有社會環境“兒童在追逐游戲”。
第2段照應第1段,說明布熱金卡應該是一個“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的地方”,因為“這里曾經是人間地獄”。
第3段是寫游人來到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段是介紹集中營的情況及其一定的歷史背景。
總之,導語部分,一方面寫出了奧斯維辛的現狀,一方面又寫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這里過去的人間地獄,現在已成為人們悼念死者的地方。新聞一開始,就把這種情感定格在了對死者的悼念,對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聞的主體部分。
這一部分的安排,整體上按照參觀的順序去寫。
第6段寫作者自己寫這篇新聞的目的:是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種責任感。
第7段,寫參觀者的感受,是從總體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來”,表現參觀者的復雜心情。
第8、9段,寫到人們參觀毒氣室和焚尸爐。這里采用的是特寫的方式,重點是寫人們的感受:用雛菊花在怒放反襯在集中營人們所受的苦難,用“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的表情動作表現參觀者的苦痛與憤恨。
第10段是寫女牢房的小盒子,實際上寫集中營中住處的擁擠:“6英尺寬,3英尺高”的長條盒子,“每夜要塞進去五到十人睡覺”。在這一段中重點還是寫參觀者的感受:有特寫“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有一般性敘述“解說員快步從這里走開,因為這里沒有什么值得看的”,這句話意味深長,不是沒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
第11段很短,只點出了這是“在婦女身上搞不育試驗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則他會羞紅了臉的”,這是為什么?那肯定是一個極為骯臟,極為殘酷的地方。據資料記載:當時的希特勒制定一項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領國家的民族充當奴隸并且逐漸消亡的隱密性種族滅絕計劃——高效率、大規模的強制絕育。為此,數以百計的納粹醫生、教授、專家甚至護士,在行政管理專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繼提出了幾十種絕育方法,十余種實施方案,并且在奧斯維辛、拉芬斯布呂克、布亨瓦爾特、達豪等十多個大型集中營內對數以萬計的猶太、吉普賽囚犯、因從事抵抗運動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戰俘進行了殘酷的手術試驗,造成他們大量死亡或者終身殘疾、終身不育。這樣殘酷的毫無人性的手段,任誰也不愿看到。
第12、13段寫長廊里的囚徒照片。
先是總寫,“成排的人在注視著參觀著”,“他們都死了――這些面對著照相機鏡頭的男人和婦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著他們”。多么殘酷的畫面!多么讓人同情的人們!后是特寫,寫許多囚徒中有一個二十多歲的漂亮姑娘,“溫和地微笑著”,面對著死亡,作者不由得要問:“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學們想一想,她沒有痛苦的表情,沒有凄慘的淚水和害怕的面容,卻在“溫和的微笑著”,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還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愛的家鄉,還是青梅竹馬的戀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來,還是想到了萬能的上帝?接著作者又有一問:“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我們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經安康?她的戀人終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終于滅亡了?或是面對著眾多的善良的參觀者表示感謝,或是羨慕?這一特寫,引發我們多少思考!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卻在法西斯的集中營里殘酷的被殺害,這不由得激起讀者對法西斯的痛恨。
第14、15段,參觀到了執行絞刑的地下室。這是讓人窒息的環境。作者又寫了兩個細節:一是一位女參觀者跪下來,在自己的胸前祈禱;一是參觀者們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訴解說員,“夠了”。這兩段文字很短,但表達的感情卻是很深的。一句“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說明這里純粹是一個人間地獄。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
最后一段,描寫周圍的環境,與開頭照應,再一次表達出:雖然它已經告別了災難的過去,重新展現美麗的景貌,它在人們的記憶中卻永遠和最可怕的災難聯系在一起,每一個到這里參觀的人都不會忘記這一點。
本文把參觀者的感受融入到參觀的過程,表達的情感非常強烈,雖無新聞,卻收到了比新聞事實更好的效果。
(五)研討問題:
1、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為什么要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3、既如此,為什么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4、為什么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的佳作呢?
5、《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消息與我們常見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六)文章主旨: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同時,也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七)作業(兩選一)
1.“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展開你的聯想,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
2.看了《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兩篇新聞后,請課外自己再補充材料,談談對此的看法。
「教學后記」
學生學習后,能領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打破新聞寫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寫法。在合作交流中,學生被共同營造的氛圍深深感染。通過課前查閱資料,學生首先從感性上體會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通過比較閱讀《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并深入查閱資料,又從理性上對納粹和法西斯的罪惡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對當今時代有了認識,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新聞的內容要素和結構特點;理解作者獨特的寫作視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準確、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聞寫作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把握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和深遠內涵,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正視歷史,正確理解法西斯的罪惡,不要忘記歷史,珍惜現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養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法西斯的罪惡;培養學生準確、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關心國內外大事的習慣。
2.教學難點
準確理解作者的寫作視角;掌握新聞寫作技巧,學會新聞寫作。
三、教學設想
1、課時安排
1課時
2、教學策略
圖文情景創設法
取鏡采景法
導學法
強調對比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利用多媒體工具展示一些見證奧斯維辛集中營罪惡的圖片和文字,烘托氣氛,讓學生先動情,為課文講解奠定感情基調,幫助學生更準確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課題與作者
1、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邁克爾羅森塔爾。他被一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他為報紙注入新的活力,增添了一個每天出版的經濟欄目和若干有關體育、周末休閑和科技的欄目。并且有自己獨特的報道風格。本文則在1960年獲得美國新聞最高新聞獎--普利策獎。
2、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辛位于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姆萊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二戰結束時,整個集中營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熱金卡、莫諾維采三個主要集中營外,還有45個分營。營內采用毒氣等各種方法屠殺、虐待囚犯,5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于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高達250萬。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三)整體感知--動情
以帶問默讀的方式進行整體感知。
主導問題:1、這篇新聞報道的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為什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記者為什么還要去報道,這個題目取得好不好?
明確:①“沒有什么新聞”--奧斯維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歷史而出名。人們已經了解了它很多東西。對于追求新聞時效性的記者來說,的確是沒有什么新的東西可供報道了。
②“為什么又要寫”--但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此時已經不只是一個記者,更是一個被深深震撼的參觀者,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感情驅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
③取得好,充滿懸念的否定句,以欲情故縱之筆引起讀者興趣。
2、讀了課文之后,你對奧斯維辛集中營有什么印象?是怎樣感受到的?
明確:恐怖、慘絕人寰。在作者描寫的游客驚恐、害怕的表情中感受到的。
(四)課文賞析--動心
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入賞析課文:精巧的視角、精彩的細節、精煉的語言。
1、精巧的視角
選取一篇普通的短新聞,先讓學生自己分析它的寫作視角。
新華社電昨晚十點,北京新華路中段一家KTV發生特大火災,造成6人死亡,12人受傷,其中3人傷勢較嚴重。目前,還不清楚火災原因,警方正在全力調查。
明確:寫作視角是客觀報道、零度寫作。
零度寫作:來源于法國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195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寫作的零度》。現在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摻雜任何個人的想法,完全是機械陳述。但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將澎湃飽滿的感情降至冰點,讓理性之花升華,寫作者從而得以客觀、冷靜、從容地抒寫。多見于新聞寫作。也就是客觀報道。
然后再與本文的寫作視角進行對比。
明確:本文的寫作視角很特別,不同于以往新聞的寫作視角,在客觀敘述的基礎之上還有作者濃烈的主觀情感,突破零度寫作的傳統模式。
弄清了寫作視角后再來看看這種獨特寫作視角下的具體內容,采用取鏡采景法,要求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攝影師,自己去抓拍鏡頭,體會作者的感情,參觀者在集中營里看見了哪些東西?他們在看見這些東西時有什么反應?用一個詞來概括他們的表情,討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明確: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
②擁擠的囚犯宿舍--“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③遇難者的鞋子--“…一看到成堆的頭發和嬰兒的鞋子,…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④執行絞刑的地下室--這時,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參觀者進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
人們感情的變化,從側面證明了集中營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無法想象的,納粹法西斯的暴行慘絕人寰,滅絕人性,令人發指!
2、精彩的細節描寫
課文的細節描寫滲入了作者濃烈的情感,也是獨特寫作視角的深入體現,采用導學法。
①課文中還有好幾處寫到了與奧斯維辛集中營不相稱的事物,如第八段寫到:“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津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請思考一下,這樣的一種反差和對比有什么作用?
明確:作者將這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組合成一幅令人難忘的畫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殘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會被徹底摧毀的,正義必定戰勝邪惡,連這種地方都能開出勝利之花,正義之花,地球上還有什么邪惡不被打倒呢?
②在這里作者突出的描寫了這個姑娘的形象,“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暖和地微笑著”,作者通過這樣的一位女孩要表達什么?
明確:美和善就是這樣被蹂躪、被踐踏和毀滅的,活著的人應該永遠銘記納粹的罪惡。
③課文開頭寫集中營所在地“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游戲。”結尾又寫道:“這里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內容上,以明快的景物,歡樂的小孩反襯集中營當年的暗無天日慘絕人寰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遇難者的懷念。如果他們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到這一切,這樣寫有悲上加悲的效果。結構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時也照應了題目“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沒有新聞,實乃憤激之言,首尾寫平靜的景物,暗示作者內心洶涌澎湃。
3.精煉的語言
這則新聞開頭和結尾的語言如散文詩般的優美,新聞主體的語言又不乏反諷和凝練,此處采用導學法,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首先引導學生品味如詩般的語言:
在布熱金卡
最可怕的事情是
這里居然
陽光明媚暖和
一行行白楊樹
婆娑起舞
在大門四周的草地上
兒童在追逐游戲
在布熱金卡
本來不該有
陽光照耀
不該有
光亮
不該有
碧綠的草地
不該有
孩子們的嬉笑
在奧斯維辛
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
這里
陽光明媚
綠樹成陰
孩子們在追逐游戲
其次引導學生品味精煉的語言。
①“參觀者默默的邁著步子”,仔細揣摩“默默”二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明確:參觀者的心情十分沉重
②“從長廊兩邊的墻上,成排的人注視著參觀者”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作者故意把視點顛倒,創設了真實的現場感,讓人身臨其境。
③仔細體會“夠了”二字的情感并說說它簡而味永的作用。
明確:點到為止,卻余音裊裊,其中蘊涵了豐富的情感:對受難者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對法西斯分子的痛恨;對歷史悲劇不再重演的祈望;對和平自由長存的美好祝愿,這二字可謂簡而味永。
(五)課文總結
首先學生試總結課文的主題。
明確:①對法西斯殘暴行為的憤怒控訴。
②對受害者的哀悼,對歷史的反思。
③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世之師”。
老師再總結課文。
(六)布置作業--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1、觀察身邊的新鮮事,寫一則短新聞。
2、課后觀看一部反映奧斯維辛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并寫觀后感作為本周的作文,字數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12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學 熊文斌 【教學目標】
1、了解新聞報導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
2、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3、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罪行,培養學生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對參觀者神態表情變化的把握,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罪行。
【教學難點】
仔細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義的語句。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奧斯維辛大門圖片。)
提問:這條路、這幅畫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師:曾經這條路被德國納粹稱為“天堂之路”60幾年前滿載著一車車猶太人的“死亡列車”通過這條路,進入前方的那扇大門,然后下車,按男人、女人、小孩分為三群,脫光衣服,剪掉頭發,送入毒氣室,15分鐘以后死亡。這扇大門就是當時德國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營里最大的一座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門,400萬人進了這扇大門就再也沒有出來。德國納粹軍官還曾經驕傲的說:“絕對不會有人活著離開。”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卻把人引進了一座人間地獄。
如今這里一派寧靜,美國記者羅森塔爾會帶領我們再次走入這扇大門,去碰觸那段我們不愿碰觸地歷史。
二、感悟新聞內容
1、新聞與一般文章的顯著差別點是什么?
明確:即使敏銳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觀的表達。
2、自由放聲的朗讀課文,本新聞有沒有寫到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事件?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明確:本新聞并沒有寫到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事件。此可以從題目“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及文中的“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在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鮮東西可供報道”等可以看出。
3、那么本則新聞重點在寫什么?
明確:羅森塔爾的目光始終敏銳地追尋著參觀者的行動與神態。
4、文中哪幾段集中在寫參觀者神態、行動的變化。
明確:7段──完。
5、讀這些段落,勾畫出人們參觀時表情變化的句子,討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明確:
⑴ 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
⑵ 他們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⑶ 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⑷ 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⑸ 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
⑹ 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人們表情變化從側面說明了集中營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無法想象的,納粹的暴行慘絕人寰、滅絕人性、令人發指。
6、依照參觀者的參觀順序由老師充當解說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一下,看看這些表情的變化是由于看見什么引起的。
(出示三張集中營圖片,略。)
三、句子研讀
1、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
明確:作者用的是反語。因為景物的美好與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布熱金卡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里因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最相配。
2、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明確:兩種事物形成強烈反差,是諷刺,納粹的殘暴終不可滅絕生命,是控訴,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的毀滅。
四、課堂總結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德國人對自己曾經的這種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靈魂深處的顫抖,促使過去60年德國歷屆領導人都把大屠殺視為“全體德國人的恥辱”。西德前總理甚至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下下跪、祈禱:“上帝寬恕我們吧,愿苦難的靈魂得到安歇。”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紀念奧斯維辛解放60周年時曾提出“救贖我們的人性”。只有人性的不斷被喚醒,才能遏制人性的惡,避免悲劇重演,使我們的世界永遠和平。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新聞寫作的敘事方法,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習細節描寫和側面描寫,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歷史,體會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引導學生珍惜當下的和平。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參觀者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洞察他們的內心感受,理解參觀者的感受,同時體會戰爭中人類面對的災難。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二)初讀課文,掌握順序
1.通讀全文,找出本篇新聞作品的標題、導語、背景、主體、結尾,并說說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明確:導語(1-3)講述現在,背景(4-5)回憶過去,主體(6-15)參觀苦難,結尾(16)回到現在。
2.根據大家劃分出的部分,我們不難發現,主體(6-15)參觀苦難,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也是體現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參觀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明確:按照空間順序,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不育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
3.參觀者腳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給你一種怎樣的感受呢?
明確:恐怖。
(三)抓住重點,體會情感
1.引導學生劃出參觀者在參觀不同地點時的動作和表情。
明確:毒氣室、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他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女牢房——“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通過我們剛剛找到的那些句子,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參觀者怎樣的心理狀態?想想作者為什么沒有直接去描寫這些地點,而是通過參觀者來表現集中營恐怖的。
明確:
(1)參觀者無不驚恐萬分。
(2)運用側面描寫,從側面烘托這種恐怖的氣氛,比直接去描寫給讀者的沖擊力更大,讀者便不由自主的進入了參觀者的情境。
3.回到開頭的部分,作者連用四個“不該”,讀一讀并體會其中的含義有哪些。
明確:將奧斯維辛現在的美好與奧斯維辛過去的痛苦相聯系,用“不該”二字進行連接,形成鮮明的對比,歷史上的奧斯維辛與現在的奧斯維辛反差越大,就越讓人無法接受,也暗示著讀者不要忘記那個傷痛。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學過本課,談談自己對于戰爭的理解。
2.觀看與二戰相關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拉貝日記》,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評。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設計 篇14
【目標擇定】
1.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體會作者情感。(本文的主要內容是譴責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情感目標就擇定為在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憤恨之情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明確本文的寫作手法,思考不同寫作手法對表達文章主旨的作用。(緣由:本文的體裁是新聞,但本文采用了不同于常規新聞的寫作技巧,讓學生領會任何技巧都是為表達主旨服務的。)
第一部分【探究一徑】
【主問題】奧斯維辛真的沒有什么新聞嗎?
1.在作者的報道中,你看到了哪些難忘的畫面?這些畫面帶給你怎樣的感受?請用你認為最恰當的詞語來概括。
2.本篇新聞獲得了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獎,而作者為什么卻偏偏說這里沒有什么新聞呢?它究竟有什么新聞價值呢?
3. 與其它新聞作品的寫作特點比較,作者是怎樣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奧斯維辛的“可怕”的?
【再問再新】
【助學資料】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于世。
當年納粹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管理局控制的地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布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尸爐,由奧斯維辛一號、奧斯維辛二號、奧斯維辛三號組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在戰后的紐倫堡審判中,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指揮官魯道夫·胡斯供認,多達400萬人死于該集中營。
集中營內關押著來自德國、蘇聯、波蘭、法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蘭、比利時、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國等三十多個國家的猶太人、吉普賽人、戰俘、知識分子、抵抗組織成員、“反社會分子”、耶和華見證人和同性戀者。約90%的受害者是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大多數受害者是被毒氣室的毒氣殺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個別處決以及所謂的“醫學實驗”。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見證。
相關數據:
這里每天要焚燒掉4000具尸體
這里最多時關押了XX0人
有400萬人死在這里
2、相關電影:《辛德勒名單》、《灰色地帶》、《奧斯維辛集中營:被遺忘的證據》、《集中營血淚》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等。
1.下面加點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ī) 噩夢 嬉笑
b. 不寒而栗(lì) 廢墟(xū) 雛菊 綠樹成茵
c. 踉蹌(liàng qiàng) 祈禱(dǎo) 絞刑 綠草茵茵
d. 呆滯(zhì) 婆娑(suō) 驚懼 制息
2.文章中兩次提到了這里“陽光明媚”,請問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