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通用15篇)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1
一、學習目標1. 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2. 理解作者的和平斗爭主張,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3. 感受作者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偉大的獻身精神,為自由、平等、民主而奮斗。
二、學習重難點1. 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2. 品味語言的深層含意和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三、課文思路分析1. 整體感知 這篇演說蘊涵了作者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筆勢揭露了美國的現實,展示了黑人痛苦的生活處境,贊頌了黑人群眾高昂的戰斗精神和爭取民權的決心,滿懷憧憬地表達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權自由的強烈愿望。2. 把握結構(1)(1~4)指出集會的原因。(2)(5~16)提出斗爭的要求和設想。(3)(17~32)具體提出夢想的內容。3. 寫作特色(1)恰當運用修辭。(2)文章在語言表述上極富特色。【典型例題】1. 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 肄業(yì) 正軌(guī) 弭謗(mǐ) 相勖(xǜ)b. 會晤(wù) 訾詈(zǐlì) 能裨使用(pí) 稽查(jī)c. 宗旨既乖(guāi) 當軸(zhòu) 敷衍(fūyǎn) 商榷(què)d. 潦草(liáo) 塞責(sāi) 鮮為人知(xiān) 潛修(qiǎn)2. 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敷衍四年,繚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活動于社會。b. 今人肄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c. 故必有卓決之士,以身做則,力驕頹俗。d. 將來典藉滿架,自可旁稽搏采,無虞缺乏矣。3. 下列關聯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1) 能愛惜光陰,孜孜求學, 其造詣,容有底止。(2)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 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 必有以勵人。a. 旨 那么 雖 更b. 旨 則 因為 所以c. 如果 則 故 更d. 如果 那么 雖 更4.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 張思德已犧牲60年了,與那個時代相比,時代變了,條件變了,環境變了,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輝。b. 在奧運會110米跨欄決賽中,劉翔首當其沖,第一個到達了終點。c. 高原上,戰士們在這里炒沙做飯,過著異常艱苦的生活。d. 他說話做事都揮灑自如,給人一種非常干練的印象。5. 下列句中標點運用正確的是( )a. 如今的二七紀念塔已經變“矮”,為高樓大廈所擁抱。鄭州的巨變,有力地印證了鄧小平同志的至理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b. 這一陣子鬧哄著文人“下海”,朋友見面,不出三句話準問:“怎么著?你下去沒有。”我不得不如實稟告:“我不敢下。”c. 認準一個目標,只要它有意義、(盡管可能是自以為)有樂趣,就矢志不移地追求下去,哪怕清苦,哪怕不為人理解。d. 企業家出資“炒星”,為的是更大的利益和廣告效益;記者“炒星”,為的是新聞的“所謂轟動效應”;青少年追星趕星,不過是“狂潮”的表面泡沫而已。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關聯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因此我想,世間諸多復雜的事物, 其實是極簡單的。人類善于將簡單的事物,用自己的行動和文字制造出無數的復雜來, 使后來者多有迷失,弄不清真面目。面對復雜的事物,我們 迫切要做的, 找到一條簡單而實在的途徑,簡單到只需要一條進入的路,向著一個目標努力奮進,該更容易到達些罷。a. 因為 以至 應該 乃是 b. 也許 以至 或許 才是c. 因為 以致 應該 才是d. 也許 以致 或許 乃是7. 下列每組句中上下句銜接得好的語句是( )① 過去的切割工藝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工人們早就迫切要求改進這種落后的工藝。② 過去的切割工藝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對于這種落后的工藝,工人們早就迫切要求改進。③ 在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吳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了在場的人們,他們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以表達敬佩之情。④ 在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在場的人們被吳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他們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以表達敬佩之情。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8.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1)誰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贍養父母的義務。(2)為了寫好這篇文章,他費盡心力 各種有關資料。(3)很多學生 能力差,遇事愛沖動,是最讓人擔心的問題。a. 推脫 收集 自治b. 推托 搜集 自治c. 推脫 搜集 自制d. 推托 收集 自制9.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 如果你真心相助,那是我們真正的朋友,如果有什么三心二意的話,那我們就不客氣了。b. 近日,竟出現了為區區二元五角錢,游戲室老板殺害三個小學生的震撼人心的事件。c. 王強不知體育館往哪兒走,急忙向路邊人問路,一連問了三次,那人都三緘其口,不加理會。d. 他雖然腰纏萬貫,但終日游手好閑,不學無術,身無長物。10. 填入下列句中最適當的一句是( ) 命運,其實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條鮮為人知的補償原則,它青睞不斷拼搏的強者, ,收獲的也最多。a. 強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 強者盡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c. 雖然生活讓強者失去太多d. 讓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強者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盡管該州州長現在仍然滿口異議,反對聯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并進。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滿照人間。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我懷著這種信念回到南方。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11. 節選的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12. “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這句話中“這個夢想”和“美國的夢想”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分別是什么?13. 最后一段中“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這個句子中的“刺耳的爭吵聲”和“優美交響曲”分別指什么? 答案及分析:1. c 析:a. 軌guǐ;勖xù b. 裨bì d. 塞sè;潛qián;鮮xiǎn2. b 析:a. 繚——潦 c. 決——絕;做——作;驕——矯 d. 藉——籍;搏——博3. c 析:根據句間關系及關聯詞的協調一致思考。4. a 析:b.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c. 炒沙做飯:比喻白費力氣,勞而無功;d. 揮灑自如:指寫作詩文,運用筆墨自如,不受拘束。5. a 析:b. 把問號改為逗號,“沒有”后用問號;c. 中頓號放在括號后面;d. 中“狂潮”去掉引號。6. d 析:“以致”表示不好的結果,“以至”是“從而達到”之意。最后一個空應含輕微轉折語氣,故選“乃是”。7. c 析:② 承接得緊,語言順暢;④ 主語保持一致。8. c 析:推脫:推卻、推辭,側重強調責任、事故與己無關。推托:借故拒絕,重在強調委婉拒絕不肯接受。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處尋找并使聚集在一起。自治:對自己的事務行使一定的權力。自制:克制自己。9. a 析:b. 褒義詞,不能貶用;c. 比喻說話謹慎,“三”不是具體的次數;d. 指多余的東西。10. d 析:從文句看,三個分句的主語分別是“命運”“它”“它”,而“它”指代的就是“命運”,根據句子之間的關系來看,“收獲的也最多”,顯然不可能用“命運”作主語,那么只可采用兼語的形式體現動作的主動者,因此,根據主語一致性的要求,故選d。11. 一連使用了6個以“我夢想有一天”開頭的排比句式,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層層遞進,暢快淋漓地從正面表達自己對自由平等的渴望,氣勢磅礴,雄勁有力,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析:把握排比句的表達效果,與選文實際相結合答題。12. “這個夢想”是指黑人和白人一樣都能擁有自由、平等的權利;“美國的夢想”是指一個通用的口號,即美國所宣傳的賴以立國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析:從一組排比句中提取重要信息。13. “刺耳的爭吵聲”指種族歧視造成的民族矛盾。“優美交響樂”指各族人民平等、自由、團結、和諧。 析:整體感知全文,總結主旨。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 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 理解作者的和平斗爭主張,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
3. 感受作者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偉大的獻身精神,為自由、平等、民主而奮斗。
二、學習重難點
1. 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
2. 品味語言的深層含意和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三、課文思路分析
1. 整體感知
這篇演說蘊涵了作者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筆勢揭露了美國的現實,展示了黑人痛苦的生活處境,贊頌了黑人群眾高昂的戰斗精神和爭取民權的決心,滿懷憧憬地表達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權自由的強烈愿望。
2. 把握結構
(1)(1~4)指出集會的原因。
(2)(5~16)提出斗爭的要求和設想。
(3)(17~32)具體提出夢想的內容。
3. 寫作特色
(1)恰當運用修辭。
(2)文章在語言表述上極富特色。
【典型例題】
1. 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 肄業(yì) 正軌(guī) 弭謗(mǐ) 相勖(xǜ)
b. 會晤(wù) 訾詈(zǐlì) 能裨使用(pí) 稽查(jī)
c. 宗旨既乖(guāi) 當軸(zhòu) 敷衍(fūyǎn) 商榷(què)
d. 潦草(liáo) 塞責(sāi) 鮮為人知(xiān) 潛修(qiǎn)
2. 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敷衍四年,繚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活動于社會。
b. 今人肄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
c. 故必有卓決之士,以身做則,力驕頹俗。
d. 將來典藉滿架,自可旁稽搏采,無虞缺乏矣。
3. 下列關聯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1) 能愛惜光陰,孜孜求學, 其造詣,容有底止。
(2)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 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 必有以勵人。
a. 旨 那么 雖 更
b. 旨 則 因為 所以
c. 如果 則 故 更
d. 如果 那么 雖 更
4.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張思德已犧牲60年了,與那個時代相比,時代變了,條件變了,環境變了,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輝。
b. 在奧運會110米跨欄決賽中,劉翔首當其沖,第一個到達了終點。
c. 高原上,戰士們在這里炒沙做飯,過著異常艱苦的生活。
d. 他說話做事都揮灑自如,給人一種非常干練的印象。
5. 下列句中標點運用正確的是( )
a. 如今的二七紀念塔已經變“矮”,為高樓大廈所擁抱。鄭州的巨變,有力地印證了鄧小平同志的至理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
b. 這一陣子鬧哄著文人“下海”,朋友見面,不出三句話準問:“怎么著?你下去沒有。”我不得不如實稟告:“我不敢下。”
c. 認準一個目標,只要它有意義、(盡管可能是自以為)有樂趣,就矢志不移地追求下去,哪怕清苦,哪怕不為人理解。
d. 企業家出資“炒星”,為的是更大的利益和廣告效益;記者“炒星”,為的是新聞的“所謂轟動效應”;青少年追星趕星,不過是“狂潮”的表面泡沫而已。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關聯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因此我想,世間諸多復雜的事物, 其實是極簡單的。人類善于將簡單的事物,用自己的行動和文字制造出無數的復雜來, 使后來者多有迷失,弄不清真面目。面對復雜的事物,我們 迫切要做的, 找到一條簡單而實在的途徑,簡單到只需要一條進入的路,向著一個目標努力奮進,該更容易到達些罷。
a. 因為 以至 應該 乃是
b. 也許 以至 或許 才是
c. 因為 以致 應該 才是
d. 也許 以致 或許 乃是
7. 下列每組句中上下句銜接得好的語句是( )
① 過去的切割工藝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工人們早就迫切要求改進這種落后的工藝。
② 過去的切割工藝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對于這種落后的工藝,工人們早就迫切要求改進。
③ 在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吳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了在場的人們,他們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以表達敬佩之情。
④ 在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在場的人們被吳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他們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以表達敬佩之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8.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誰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贍養父母的義務。
(2)為了寫好這篇文章,他費盡心力 各種有關資料。
(3)很多學生 能力差,遇事愛沖動,是最讓人擔心的問題。
a. 推脫 收集 自治
b. 推托 搜集 自治
c. 推脫 搜集 自制
d. 推托 收集 自制
9.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 如果你真心相助,那是我們真正的朋友,如果有什么三心二意的話,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b. 近日,竟出現了為區區二元五角錢,游戲室老板殺害三個小學生的震撼人心的事件。
c. 王強不知體育館往哪兒走,急忙向路邊人問路,一連問了三次,那人都三緘其口,不加理會。
d. 他雖然腰纏萬貫,但終日游手好閑,不學無術,身無長物。
10. 填入下列句中最適當的一句是( )
命運,其實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條鮮為人知的補償原則,它青睞不斷拼搏的強者, ,收獲的也最多。
a. 強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 強者盡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 雖然生活讓強者失去太多
d. 讓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強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
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盡管該州州長現在仍然滿口異議,反對聯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并進。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滿照人間。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我懷著這種信念回到南方。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
11. 節選的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12. “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這句話中“這個夢想”和“美國的夢想”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分別是什么?
13. 最后一段中“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這個句子中的“刺耳的爭吵聲”和“優美交響曲”分別指什么?
答案及分析:
1. c
析:a. 軌guǐ;勖xù b. 裨bì d. 塞sè;潛qián;鮮xiǎn
2. b
析:a. 繚——潦 c. 決——絕;做——作;驕——矯 d. 藉——籍;搏——博
3. c
析:根據句間關系及關聯詞的協調一致思考。
4. a
析:b.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c. 炒沙做飯:比喻白費力氣,勞而無功;d. 揮灑自如:指寫作詩文,運用筆墨自如,不受拘束。
5. a
析:b. 把問號改為逗號,“沒有”后用問號;c. 中頓號放在括號后面;d. 中“狂潮”去掉引號。
6. d
析:“以致”表示不好的結果,“以至”是“從而達到”之意。最后一個空應含輕微轉折語氣,故選“乃是”。
7. c
析:② 承接得緊,語言順暢;④ 主語保持一致。
8. c
析:推脫:推卻、推辭,側重強調責任、事故與己無關。推托:借故拒絕,重在強調委婉拒絕不肯接受。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處尋找并使聚集在一起。自治:對自己的事務行使一定的權力。自制:克制自己。
9. a
析:b. 褒義詞,不能貶用;c. 比喻說話謹慎,“三”不是具體的次數;d. 指多余的東西。
10. d
析:從文句看,三個分句的主語分別是“命運”“它”“它”,而“它”指代的就是“命運”,根據句子之間的關系來看,“收獲的也最多”,顯然不可能用“命運”作主語,那么只可采用兼語的形式體現動作的主動者,因此,根據主語一致性的要求,故選d。
11. 一連使用了6個以“我夢想有一天”開頭的排比句式,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層層遞進,暢快淋漓地從正面表達自己對自由平等的渴望,氣勢磅礴,雄勁有力,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析:把握排比句的表達效果,與選文實際相結合答題。
12. “這個夢想”是指黑人和白人一樣都能擁有自由、平等的權利;“美國的夢想”是指一個通用的口號,即美國所宣傳的賴以立國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析:從一組排比句中提取重要信息。
13. “刺耳的爭吵聲”指種族歧視造成的民族矛盾。“優美交響樂”指各族人民平等、自由、團結、和諧。
析:整體感知全文,總結主旨。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2.體會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運用。
學習重點:
1.揣摩重點語段和詞語強烈的感情色彩。
2.體會本文富有感召力的語言特色。
學習時數 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作者與背景介紹
1、 馬丁•路德•金(1929~1968),
美國黑人律師,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被譽為“黑人之音”。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于美國東南部的佐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師的兒子。小時候他喜歡打籃球網球,踢足球。他把大量時間用來讀書。他喜歡廣交朋友,而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打斗。15歲時他獲得入學成績優秀獎而進入壯方某州的一所大學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權利,可以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自由地生活、學習和工作。1948年他大學畢業,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學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通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黑人兒童在單獨為黑人開設的學校上學,花在黑人兒童身上的教育經費只及白人兒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如果他們想要參加選舉,就得通過一項閱讀測驗。1948年到1951年間,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他畢業生相信,如果人們得不到民權,那么要求社會變革則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運動的影響,他認為,可以通過和平革命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而不通過戰爭和殺戮,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主義。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國黑人,給他們平等的權利。他主張以怨報德,以愛報恨。美國第一夫人勞拉稱金“畢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業”。她說:“我們難以想象沒有金的美國歷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讓美國變得更公平。” 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1964年通過了新的民權法案,規定凡是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都必須平等地對待黑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法案成這法律.從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選舉.權。
由于馬丁•路德•金從事黑人解放運動的工作,所以樹敵眾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有一次一枚炸彈爆炸毀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個永遠值得被所有人記住的日子,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城被種族主義者刺殺身亡.。
2、背景簡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車,坐到“白人專坐”的區域內。她拒絕挪動座位,而被警察帶走。于是成立了一個組織,要求公共汽車公司改變這種不公正的做法,馬丁•路德•金被推薦為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他們在市內散發了好多傳單,傳單說:“你去上班時,請乘公租車去,或搭別人的車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絕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馬丁•路德•金號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繼續斗爭。他的房子被子人毀壞了,有段時間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脅,最后該州首府律師說,公共汽車公司無權在車上把黑人和白人公開。
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馬丁•路德•金被子關進了監獄。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了三十年!”斗爭在繼續,一周后所有的監獄都有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后,公共場所都有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一篇演說,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二、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那么,如果是你,你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
2、黑人處在怎樣的處境?請提取文中的詞語進行概括。(理解黑人悲慘處境)
3、比較閱讀,刪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4、概括為什么要實現夢想的原因和目的。(60字內)
5、怎樣實現夢想?(40字內)
三、學習課文思路
對比以前的議論文,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的特別之處就在于沒有按提出觀點--為什么--怎么辦,的順序,非常新穎。邏輯上環環相扣,非常嚴密,別致。夢想放在后邊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引人思索讓人振奮,影響深刻。
(提示:要分析文章的層次主要是抓議論和評論性的句子要讓文章寫得層次分明,需要注意邏輯關系。)
參考: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回顧。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義。
第二部分(2—16)揭示黑人生活的現狀,抨擊美國社會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已正當的要求。
第三部分(17到結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勝利一定能夠到來。
補充: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揭露事實”“諷刺許諾”“提出要求”“提醒當局”“講究策略”“表明決心”。
四、拓展訓練:
出示四畫面。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讓學生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對治理環境惡化的渴望。
參考:
我有一個夢想,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我們的雙眼;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條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再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兒快樂的嬉戲;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再涂抹滾滾的濃煙,讓每一只鳥兒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個夢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成山,讓每一個孩子在綠樹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長。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4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學習目標】
1、 整體感知,挖掘“夢想”的內在含義,深刻理解并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2、 揣摩重要語句,體會演講詞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作者簡介】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國黑人律師,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運動的影響,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3年發表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金被種族分子暗殺美國政府規定,從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背景簡介】1963年,馬丁•路德•金會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了三十年!”斗爭在繼續,一周后所有的監獄都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后公共場所都有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夯實基礎】
1、 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枷鎖( ) 兌現( ) 戳子( ) 蛻變( ) 給予( ) 殺戮( )
義憤填膺( ) 蜿蜒( )( ) 瞭望( )
2、 詞義辨析:
①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聳人聽聞: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
危言聳聽:故意說嚇人的話使人吃驚
② 安之若素: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
安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文本掘金】
★問題一:本文題目叫做“我有一個夢想”,作者的“夢想”是什么?請跳讀文本,找出與“夢想”有關的語句
明確:文章17—25自然段
★問題二:這些“夢想”有著哪些共同的特點?請簡要概括
明確:民主、自由、平等、正義、權利
★問題三:馬丁•路德•金希望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實現這些夢想?(從原文中找出這樣的語句)
明確:和平抗議、非暴力的方式文章第7段中“不要采取錯誤的做法”“我們必須永遠舉止得體,紀律嚴明”“不容許我們的具有嶄新內容的抗議蛻變為暴力行動”等語句表明了金的斗爭態度和做法
★問題四:金的夢想實現了嗎?請舉現實的例子說明
明確:實現了,但未完全實現在美國,越來越多的黑人享受和白人同等的權利,從拳王阿里到邁克爾喬丹,從前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到新當選的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無不證明著黑人地位的提升但同時,民主的天空之下依然還有陰翳,自由的空間里仍然有著不和諧之音,像美國黑人明星胡比戈德堡因譏諷布什丟掉工作,紐約的貧民窟的悲慘程度更勝非洲的難民營,等等只要這個世界還有不公平、不平等現象的存在,金的呼喊和夢想不該也不會褪去他思想的光芒
★問題五:“夢想”的主語是“我”,“我”又指誰呢?
明確:①馬丁•路德•金自己;②像金一樣渴望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國黑人;③所有遭受壓迫或不公平待遇的人們
【含英咀華】
★文章第四段“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中的“空頭支票”怎樣理解?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明確:①“空頭支票”是個巧妙的比喻,自《黑奴解放宣言》頒布以來,黑人在法律上具有了和白人一樣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但現實中政府并未履行自己的諾言,像空頭支票一樣,沒有實際意義②表達效果: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容易被人理解,從而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的投入戰斗
★細讀文章26—27段,理解“這個信念”、“刺耳的爭吵聲”、“優美交響曲”的內在含義,并揣摩、品味語言在修辭上的特色
明確:①“這個信念”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美國定能夠成為一個“人人生而平等”的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比喻現在不能平等、民主而引發的斗爭;“優美交響曲”恰如其分的表現了黑人運動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報復和消滅白人,而是要與白人共享美好生活,展現了一幅和諧而優美的生活圖景②多用整句(排比,氣勢強大);多用短句、呼告(富于感召力);多用修辭格(比喻、排比、反問等增強感染力)
通過揣摩、品讀這兩段文字,我們再一次感受到本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同時,也再一次感受到金那種為平等、自由的夢想奮斗不息的激情
【放飛夢想】
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并非處處鶯歌燕舞,還有很多陽光投射不到的角落,依然有和平的信使到達不了的地方請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就現實生活中某些不公平、不平等、不和諧的現象,模仿金的語氣、口吻,寫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范例略)
【名言點擊】
◆ 生命的意義在于活得充實,而不在于活得長久
◆ 我們最終會記住的,不是敵人說的話,而是朋友的沉默
◆ 一個沒有立場的人總是相信任何事情
◆ 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著的話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5
授課者:七大山人
上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美國已故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早上要大家預讀了,現在提問,美國的黑人是從哪里來的?
生(齊答):非洲。
師:非洲也有白人,在北非。應該是黑非洲,對不對?黑人是怎么跑到美國來的?
生甲:是作為奴隸販賣到美國來的。
師:估計也有被騙來的,或者是懷著夢想(比如淘金夢)主動到美國來的。但一踏上這塊陌生的土地,他們的夢想就隨之破滅了。他們統統淪為奴隸,在鐐銬和枷鎖中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在悲慘中死去。直到1861年,林肯簽署了《關于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黑人才最終在法理上獲得了解放和自由。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師:黑人在法理上獲得了解放和自由,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和自由,離美國的黑人依然遙遠。我這里有一份資料,是一位朝鮮戰爭中被俘的美國黑人士兵講述的故事。哪位同學愿意上來幫我朗讀一下?
生乙(上講臺朗讀):
中國志愿軍一直對我們俘虜很客氣,稱呼我們"先生",但在我的內心里,卻不僅僅把他們看作熱情的朋友,而且看作戰斗的同志。我覺得,在當今世界上,只有他們才是最理解我們黑人痛苦的人。也正是在志愿軍的戰俘營里,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作為人來看待,被作為同志來看待,而不是作為一個動物來看待!......
我的一生都充滿屈辱和苦難。我認為,我最大的罪過就是生為美國的黑人。我的膚色就是我一切不幸的根源......當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的時候,走在街上,母親就緊緊地拉著我,不準我離開一步,惟恐我沖撞了白人,招來災禍。由于家庭貧困,父母不得不把我放在孤兒院里。有一次,母親給我送來一件新上衣。她剛一離開,白人的孩子就命令我把上衣脫掉,換上破的。當時我哭了。哥哥也用小手臂摟著我滾出了眼淚。別人把他拉開,圍上去,揍他耳光,打得他后來成了聾子。這就是我童年的遭遇。后來我長大了,當了一名工人,情況也沒有改變多少。為了進飯店和咖啡館,我受到不少的污辱和打罵。漸漸我學乖了,如果半小時之內沒有端上食物,我就得起身離開。有一次乘公共汽車,我和一個白人坐在一起。他命令我離開,我就向旁邊讓開身子。那個白人竟憤怒地說:"我已經說過,我們之中必須有一個離開!"我忍耐著又向旁邊讓了讓。這時那個白人就站起來,一腳把我從椅子上踢下來。其他白人哈哈大笑。污辱向無數條鞭子抽打著我的心,我的頭象要裂開似的,我的整個身子也象要立刻爆炸。我就把那個白人拖倒在通道上,這是我第一次敢于反抗一個白人。我被辭退了。后來又去作一個農業工人。在這里我跟白人干同樣的活,但是卻不讓我和別人一起在屋子里吃飯,對待我完全象對待一個動物。不久,我又失業了。我在外流浪了一年,在一個游藝場和廉價的體育館搞拳擊,實際上不過是用挨打來換得別人的笑聲。有一次我和一個白人比賽,比賽之前,一個人塞給我100元錢,叫我輸給那個白人,否則就要殺死我。這是我有生以來挨的最重的一次痛打,使我臥床半月之久。我結了婚,但是我無法養活我的妻兒。我勉強能夠起床,就又去參加拳擊,以便掙得些零錢。錢是那樣的少,我把東西給老婆孩子吃了,自己和饑餓作斗爭,有時一天一餐,有時數日一餐。這一切,我都是瞞著他們干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參加了軍隊......這就是我作為一個黑人的生活。它使我飽嘗了屈辱、悲傷、失望和痛苦。它使我不止一次地向自己發問:為什么人類要如此受苦?為什么有些人如此貧困而有些人又如此富有?為什么人的膚色就是一種恥辱?世界上有沒有不歧視黑人的地方?......我沒有得到答案。我想,人類也許從來就是如此,不歧視黑人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終于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找到了真理。世界上究竟有沒有不歧視黑人的地方呢?是有的。這就是在中國,在志愿軍這里。也惟有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個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新世界!......當然,坦白地說,在我被俘之后,我首先注意觀察的,就是看看中國人是不是也歧視黑人。從志愿軍的行動、言談甚至眼神,我都進行了精細的觀察。確實,志愿軍對我們黑人是真誠的,同情的,并且是熱愛的。象我們國家里那種可詛咒的現象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且每當白人對我們不禮貌的時候,每當他們拒絕和我們一起游戲,拒絕和我們在一個火盆烤火的時候,志愿軍總是耐心地、善意得用他們的思想來教育白人,說服他們。也就是這個時候起,我們之間的萬丈高墻,才逐漸拆除;我們之間的友誼,就象一粒健康的種子,通過中國志愿軍的手,很快地發芽成長起來。也許這些在志愿軍看都不過是些小事,但它對我們來說卻是無限珍貴的。因為在我的一生中,在我的不幸的黑人兄弟的一生中,都是第一次過上人的生活......
我還想談一件令我十分感動的事。去年夏天,一個黑人伙伴到河里游泳發生了危險。這時候,俘虜營里的一位體質單薄的教員,立刻跳到河里,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游到激流中去救他。終于把他打撈上來。當時我們看到這位教員那樣單薄的身子,所有在場的黑人都哭了。要知道,在美國,是誰也不會在乎一個黑人的死掉的。而在這里卻把一個黑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貴重。所以我說中國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是高尚的人民。我認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之奮斗的理想,是完全有根據的,是真正能夠消滅剝削,消滅壓迫,改變黑人不幸命運的。在俘虜營里,我還認真閱讀了一些馬列主義和毛澤東的書籍,我認為只有這些才是取得黑人徹底解放的武器。我并且認為,毛澤東是一位十分卓越和偉大的人物。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志愿軍是會取得徹底勝利的。我今生的志愿,就是同中國人并肩戰斗,作為中國人民的一個忠實同志,為無產階級和黑人的徹底解放而斗爭!
師:聽完這個故事,相信大家對50年前美國黑人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另外我還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上世紀70年代,一個黑人律師帶著他的新婚妻子出外渡蜜月,傍晚找旅館借宿,但所有的旅館都以“客滿”為由拒絕。二人駕著他們新買的汽車瘋狂地在一個又一個的城市中尋找,一直找到深夜,結果沒有一家旅館對黑人開放,夫婦倆最后在絕望中出了車禍......
生丙:沒有黑人開的旅館嗎?
師:大家說說看。
生丁:黑人開的旅館檔次太低,夫婦倆看不上。他們有自己的汽車,說明還比較有錢,再說他們是在渡蜜月......
師:不錯,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可見僥幸躋身上流社會的黑人,處境也不妙。好,請同學們繼續朗讀課文的第3——16自然段。
師: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演講稿有“三性”:針對性、思想性和鼓動性。請同學們結合剛才讀的部分,討論一下,這“三性”分別體現在哪里?
生戊:針對性體現在它的語言上,作者面對的主要是黑人聽眾,文化教育程度較低,所以語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思想性體現在本文表達了平等、自由和正義的理想。鼓動性體現在排比句上,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師:說得很好!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生丁:作者不僅表達平等、自由和正義的理想,還表達了基督教博愛的思想,非暴力行動的思想。
生己:本文針對的不僅僅是黑人聽眾,還有美國政府。警告美國政府。
師:哪里見出是警告美國政府?
生己:第五自然段,作者明確說是“為了提醒美國”。第六自然段,“在黑人得到公民權之前,美國既不會安寧,也不會平靜。反抗的旋風將繼續震撼我們國家的基石,直至光輝燦爛的正義之日來臨。”這樣的句子,帶有強烈的警告意味。
師:兩位同學都補充得很好,謝謝你們!我再補充一點,鼓動性不僅體現在排比句的運用上,還體現在語言的詩意和美感上。大家學過普希金的詩沒有?本文的語言就象普希金的詩歌一樣,譴詞華美,感情充沛,表達酣暢,極具感召力!
生戊:基督教博愛的思想體現在哪里?
生丁:文中多次出現了“上帝”,后面還有“情同骨肉”“手足之情”這樣的一些句子,宣揚的就是一種博愛精神。
師:的確是有基督教博愛的思想在里面。請同學們朗讀文章的第17自然段到結束。
師:“我有一個夢想”的“夢想”具體指什么?請大家概括一下。
生庚: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和正義,情同骨肉,攜手并進。
師:再精練一點?
生庚:平等,自由,正義,友愛。
師:——或者博愛?對!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也是千百萬美國黑人的夢想!這一夢想今天實現了沒有?
生(齊答):沒有。
師:美國的國務卿鮑威爾可是個黑人啊,還有國務院發言人賴斯——
生乙:還有喬丹、杰克遜.....
師:是啊,越來越多的美國黑人成了政壇領袖,大腕明星。雖然馬丁.路德.金的夢想還沒有完全實現,但美國黑人的地位已是今非昔比了。(甚至比黃種人還高!)所以,權益是斗爭得來的,長期的斗爭才能贏得長期的權益。這使我想到了中國的農民,尤其是流落到沿海城市的農民工。我這里還有一份材料,是一篇網上流傳的文章,標題也是《我有一個夢想》,但作者卻是無名氏。請大家聽我把它讀一遍:
我有一個夢想
今天,我高興地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將成為我國歷史上為了爭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威集會。
76年前,一位偉大的中國人——今天我們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寫下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對于千百萬灼烤于非正義殘焰中的農民,猶如帶來希望之光的碩大燈塔,恰似結束漫漫長夜禁錮的歡暢黎明。
然而,76年后,農民依然沒有獲得完全的自由。76年后,農民依然悲慘地蹣跚于戶籍及遷徙制度的枷鎖之下。76年后,農民依然生活在物質繁榮翰海的貧困孤島上。76年后,農民依然在社會中間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國土家園中流離漂泊。所以,我們今天來到這里,要把這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于眾。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在擬寫憲法,就簽署了一張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繼承的期票。這張期票向所有人承諾——不論工人還是農民——都享有不可讓渡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然而,今天中國顯然對她在土地耕耘的農民拖欠著這張期票。中國沒有承兌這筆神圣的債務,而是開始給農民一張空頭支票——一張蓋著“資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們決不相信正義的銀行會破產。我們決不相信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寶庫會資金不足。
因此,我們來兌現這張支票。這張支票將給我們以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
我們提醒中國:現在正是萬分緊急的時刻。現在不是從容不迫悠然行事或服用漸進主義鎮靜劑的時候。現在是實現遷移自由、就業諾言的時候。現在是走出幽暗荒涼的戶籍深谷,踏上階層平等的陽關大道的時候。現在是使我們國家走出階層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滿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時候。現在是使祖國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時候。忽視這一時刻的緊迫性,對于國家將會是致命的。自由平等的朗朗秋日不到來,農民順情合理哀怨的酷暑就不會過去。2003年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端。
如果國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些希望農民只需出出氣就會心滿意足的人將大失所望。在農民得到遷移、就業自由權之前,中國既不會安寧,也不會平靜。反抗的旋風將繼續震撼我們國家的基石,直至光輝燦爛的正義之日來臨。但是,對于站在通向正義之宮艱險門檻上的人們,有一些話我必須要說。在我們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切不要錯誤行事導致犯罪。我們切不要吞飲仇恨辛酸的苦酒,來解除對于自由的飲渴。
我們應該永遠得體地、紀律嚴明地進行斗爭。我們不能容許我們富有創造性的抗議淪為暴力行動。我們應該不斷升華到用靈魂力量對付肉體力量的崇高境界。席卷農民階級的新的奇跡般的戰斗精神,不應導致我們對所有“城市人”的不信任——因為許多“城市人”兄弟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命運同我們的命運緊密相連,他們的自由同我們的自由休戚相關。他們今天來到這里參加集會就是明證。
我們不能單獨行動。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勇往直前。我們不能后退。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么時候會感到滿意?”只要農民依然是不堪形容的鄉鎮干部暴行恐怖的犧牲品,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在窮困潦倒之時,卻得不到象城市人得到的各種國家補貼,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農民的基本活動范圍只限于廣袤的農村,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的孩子被“僅供城市人”的牌子剝奪個性,損毀尊嚴,我們就決不會滿意。直至公正似水奔流,正義如泉噴涌。
我并非沒有注意到你們有些人歷盡艱難困苦來到這里。有些人來自因追求自由而遭受迫害風暴襲擊和鄉鎮干部狂飆摧殘的地區。你們飽經風霜,歷盡苦難。繼續努力吧,要相信:無辜受苦終得拯救。
回到黑龍江吧;回到河南去吧;回到陜西去吧;回到四川去吧;回到江西去吧;回到安徽去吧;回到貴州去吧;回到甘肅去吧;回到新疆去吧;回到我們南北方農民貧困居住區去吧。要知道,這種情況能夠而且將會改變。我們切不要在絕望的深淵里沉淪。
朋友們,今天我要對你們說,盡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依然懷有一個夢。這個夢深深植根于中國夢之中。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陜西的紅色山崗上,昔日農民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城市人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新疆——一個熱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會改造成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小女兒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出生地,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里。
我今天懷有一個夢。
我夢想有一天,深谷彌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徑成通衢,上帝的光華再現,普天下生靈共謁。
這是我們的希望。這是我們的信念。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從絕望之山開采出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把這個國家的嘈雜刺耳的爭吵聲,變為充滿手足之情的悅耳交響曲。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禱,一同斗爭,一同入獄,一同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終有一天會獲得自由。
到了這一天,祖國的所有孩子都能以新的含義高唱這首歌:
我的祖國,可愛的自由之邦,我為您歌唱。這是我祖先終老的地方,這是令人自豪的地方,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座山崗。
如果中國要成為偉大的國家,這一點必須實現。因此,讓自由之聲響徹喜馬拉雅山的巍峨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徹重慶的崇山峻嶺!
讓自由之聲響徹西藏的喜馬拉雅山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黑龍江冰雪皚皚的長白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貴州的婀娜群峰!
不,不僅如此;讓自由之聲響徹神州的一座座山峰,一個個土丘!
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山崗!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轟響,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大村小莊,每一個城鎮,我們就能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祖國的所有孩子,農民和工人,商人和知識分子,將能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農民靈歌:“終于自由了!終于自由了!感謝祖國,我們終于自由了!
師:請大家從兩篇《我的一個夢想》中得到啟發,寫一篇演講稿,對象是全班同學,題目就是《我的一個夢想》。
下課!
[打包下載] [引用該文] [發表評論] [轉寄該文] [關閉窗口]
此文章相關評論:
該文章有11個相關評論如下:(點這兒論壇方式查看)
------------------------------------------------------------
邊城 發表于: 2004/11/25 09:16am
等會再看,現在要上課了。
頂部
不恥下問 發表于: 2004/11/25 09:33am
課原來可以這樣上的,學習中
頂部
shitail88 發表于: 2004/11/27 11:06am
難道沒有批評意見嗎?
頂部
davidluxiang 發表于: 2004/11/27 03:05pm
把你的教案作為一個朗讀的教材實在不錯!
頂部
邊城 發表于: 2004/11/28 07:46pm
導入 的那文章太長,不如就用第二個故事,然后要學生談感受。老師順勢引出結論。
再朗讀,這文章既然是演講,就應該多朗讀。可以先讓學生選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段讀讀。
朗讀之后,就讓學生談談感受,寫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或者就你的實錄看,也可以這樣,學生分析出了結論,可以讓回答的學生順勢讀讀某段。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和把握文章的情感。這一點課堂上似乎沒體現出來。
總體感覺是,學生動了,但還不深入。
我現在越來越發現,在新課標的前提下,一定不能忘了我們是在上語文課,課堂應該體現語文味。
頂部
shitail88 發表于: 2004/11/28 11:52pm
引K12七大山人的原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可不可以改一個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味”?
——語文味,非要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來嗎?
頂部
邊城 發表于: 2004/11/29 08:12am
[這個貼子最后由邊城在 2004/11/29 08:19am 第 1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shitail88在 2004/11/28 11:52pm 發表的內容:
引K12七大山人的原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可不可以改一個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味”?
——語文味,非要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來嗎?
如此草草收場,學生雖有體會,只怕體會也不深刻。
他不能明白到底好在何處,為什么好。
學生回答了之后,老師還可以順著學生的回答問幾個問題,所謂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上課時經常發現,學生有時可以講個大概,比如這課,語言用了排比、比喻,有氣勢等等,但你問他怎么運用排比的,怎么把情感一步步宣泄出來的,學生可能就一頭霧水了——他沒有深入的思考過!
如果不能明白這些,鑒賞也就只停留在表面上。
實際上還可以要求學生聯系所學的知識對比著閱讀,在對比中提高鑒賞能力。
比如文辭優美的,如〈我的空中樓閣〉,與這課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等等。
頂部
摩西 發表于: 2004/11/29 09:08am
此課我在教育在線上拜讀過,也說了我的意見:引用志愿軍戰俘的例子很不恰當,實際上造成了學生對人權的庸俗化理解。
頂部
邊城 發表于: 2004/11/29 09:15am
下面引用由摩西在 2004/11/29 09:08am 發表的內容:
此課我在教育在線上拜讀過,也說了我的意見:引用志愿軍戰俘的例子很不恰當,實際上造成了學生對人權的庸俗化理解。
同意摩西的觀點。
頂部
東方雪 發表于: 2004/11/29 10:10am
第一段關于志愿軍的材料政治化色彩太濃厚,以至回外讓我懷疑它是中國人自己杜撰的。第二則的模式花重了一些,好象在教學生演講詞的格式,而不是怎么處理內容。有點舍本逐末的味道。
黑人不應該是我們同情的對象,我們應該告訴學生,所有的人(包括我們中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而這課好象轉化為黑人可憐一樣。
膚淺的看法,不要生氣。
頂部
shitail88 發表于: 2004/11/29 12:46pm
[這個貼子最后由shitail88在 2004/11/29 12:54pm 第 1 次編輯]
laofeizi : 七大山人的教學確實作到了本文在思想性的深入發掘,給學生一定的教育意義.可是我認為本課教學走的似乎遠了些.對于一些比喻性詞語的釋義和排比手法的運用我不知是挪到了下一節還是放到了練習里去講.總覺得這樣的課很象是作課,而非常規教學課.我的學生都是普通學校的普通學生,基礎薄弱.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扎實基礎.
七大山人: 對于一些比喻性詞語的釋義和排比手法的運用,可以放到練習里去講。課文后面不是就有相關的練習題嗎?
一堂課只能完成一個目標,竊以為。
宇天7777 : 這篇課文講的真是不錯, 我看到黑人把志愿軍當親人一節時候,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惺惺惜惺惺,都是被壓迫民族.也許可以把這篇課文與中國的歷史結合一下,以培養同學的愛國心.告訴他們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例子.
七大山人: 只怕會跑題!
sunny2226虎頭 : 佩服山人!你讓我只能化用這樣一句話——
思想能走多遠,我們的課堂就能有多大!
sunny2226虎頭: 又認真地讀了一遍,感覺還是那樣好。
我不知道山人的學生情況如何,但我想他會比我更自覺地考慮這一點;這不是我最喜歡的那種課例,更不是我唯一喜歡的類型,但是我真的喜歡它。
首先,山人的眼界以及深蘊其中的思想光芒叫我佩服。他發現(必須用這個詞語才能表達!)的資源確實是恰如其分,讓我感到以前見過的有的課堂對于資源的運用簡直是張冠李戴。
其次是他的質樸、淡定。看來他是決意要褪盡鉛華的。我仿佛看見了他倔強地拗著脖子,堅決不肯叫某個流行花環套上的樣子。但是他擺不脫骨子里暗涌的那股激情,剛剛深切地邂逅了黑人領袖,又馬上躍身到中國農民的行列里鼓與呼。這讓我相信他或者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至少是農民的近親,或者干脆就當自己是農民了!然而他終于沒有喊出聲來。——我真害怕,萬一他真的叫出聲音,沒準是中國農民聽不懂的玩意兒,那就搞笑了。
第三,是他甘當配角的姿勢。有這種眼光和激情的老師,默默充當人梯,還確實少不了一番忍耐的功夫。不少同行,包括我自己,經常喜歡在實錄里把自己當主角處理。一介老師,是絕對無緣“東方之子”的,也看不到有“寫真集”的哪怕是潛在的市場,在自己的課堂實錄里化化裝,該是情理中事吧。然而,山人決不!課堂里,學生是主角,他只是一個知識的服務者,把應該由學生做的事情都交給學生自己去做。完了。
七大山人: 虎頭先生過獎了!
課堂語言藝術的“四美”(鋪陳美、頓挫美、幽默美和含蓄美)怎么來體現?尤其是含蓄美,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古人所謂的“言有盡而意無窮”?
追求語言的含蓄美,就要留出足夠的空間給學生去發揮,盡量少預設,也不輕易下結論。聽了許多名師的公開課,感覺到一個個就象一流的廚師,烹飪出美味的菜肴供學生品嘗,為什么不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做廚師呢?
語文老師,把更多的工夫花在買菜擇菜上吧,給學生打下手,適當地指導一下,其實也是很快樂的事情。
當然,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某些名師上公開課,就著一篇課文(一般是詩歌或散文)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如同嚼北方的饅頭,一定要嚼出甜味來。學生讀課文本來就缺乏耐心,反復的朗讀只會使學生厭倦。為什么不能在饅頭上撒一點糖,讓學生帶著甜味細嚼慢咽呢?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6
主備人:
教學目標 : 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體會全文激情飛揚,及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學習并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2、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質疑——點撥
教學過程 :
一、三分鐘演講《我期待著那一天》
主要內容:由一個黑人孩子為了黑人的利益放棄了自己足球夢想的故事,擴展到全世界的和平問題,反映了美國仍存在種族歧視問題,以及仍然有些國家和地區不斷有武裝沖突。讓我們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導入 : 的確,在有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們仍然生活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國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條件及差的環境里生活。讓我們共同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其實這個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來了,這個人就是馬丁•路德•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有一個夢想》。(1分鐘)
三、復習 : 上節課我們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層次,領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
明確:通過這次演講喚醒黑人,給黑人以信心,去為爭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2分鐘)
四、學生讀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默記30秒。(2分鐘)
五、品味精彩語言(獨立思考3分鐘,討論3分鐘)
1、聯系上下文,研讀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①美國沒有屢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這里的“空頭支票” 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明確:空頭支票指“虛假的承諾,不能兌現的空話”
表達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覺地投入戰斗。
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這里的“秋天”與“酷暑” 分別指什么?)
明確:秋天指黑人為自由、平等而奮斗所到來的那一天。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使聽眾明白所得到的結果是什么 ,從而促使他們更自覺地去戰斗。酷暑:生動而簡潔地揭示了備受催殘的生活現狀,表現了黑人為“秋天”的到來而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③朗讀18—25段 思考:這幾段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確:排比 增強氣勢 表達了作者對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與追求。
2、這篇演說詞言詞懇切,韻律和諧、文筆優美,在上節課的朗讀中,我們已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非凡魅力。再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請大家找出自己做喜歡的段落或語句推薦給其他同學,并簡要說明理由。(提示:欣賞角度 ①修辭及表達效果②句式特點) ( 5分鐘)
五、歸納演講詞語言的基本特點(提示:①修辭 ②句式特點)
1、學生思考,分組討論(4分鐘)
整句
2、交流(4分鐘) 明確: 三多 短句
修辭
六、課堂練習
1、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辭,寫一個話題一致的句子。(5分鐘寫,2分鐘交流)
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
例句: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玫瑰的芬芳,給千百萬在花香鳥語的快樂中受冷落的黑奴帶來了希望。
2、學生齊讀18——21段并仿照寫一組排比句,要求反復出現“我夢想有一天……”。(1分鐘讀,6分鐘寫,3分鐘交流)
例句: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住人們的雙眼。
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在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快樂得嬉戲。
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在涂抹滾滾的濃煙,每一只鳥自由翱翔。
我夢想有一天,讓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如山,讓每一個孩子再綠樹下草地上健康成長。
七、學生質疑(3分鐘)
六、回顧與反思(①你學到什么知識 ②有什么感捂)(3分鐘)
七、布置作業
1、仿寫: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
2、討論:在馬丁逝世的今天,你認為在美國,馬丁的夢想實現了嗎?
八、板書設計
我 有 一 個 夢 想
馬丁•路德•金
演講詞語言特點
長句
三多 短句
修辭
[1]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安之若素”“義憤填膺”等詞語。
2.了解演講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3.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能力目標
1.揣縻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 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
1.體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生命不息、為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獻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類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我們應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奮斗。
教學重點
1.結合語境,聯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語段和詞語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認識。
2.深層理解本文演講后產生的意義及其影響。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悟體會重點句段,從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與拓展。在設疑的前提下,點撥、解答難題;同時提供有關的圖片、文字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馬丁·路德·金遺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預習提綱
1.熟讀課文,積累字詞。
2..結合演講詞的特點,整體把握文章要點。
3.初步揣摩關鍵詞語,嘗試完成練習一,列出預習中發現的問題。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及背景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理清全文思路。
一、導語 設計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這兒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過在沒有講出這個國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 克爾·杰佛遜、林肯……另外,還有“9.11”。無疑這個國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看來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極其優美的演講詞____《我有一個夢想》。
二、作者與背景介紹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每人一份,資料內容如下:
1.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國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曾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他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黑人不應該被隔離,而應受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待遇,而且應該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
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于美國東南部的佐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師的兒子。小時候他喜歡打籃球網球,特別喜歡踢足球。他把大量時間用來讀書。為了賺點錢,他還送報紙。他喜歡廣交朋友,而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打斗。15歲時他獲得入學成績優秀獎而進入壯方某州的一所大學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權利,可以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自由地生活。學習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學畢業,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學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通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黑人兒童在單獨為黑人開設的學校上學。花在黑人兒童身上的教育經費只及白人兒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如果他們想要參加選舉,就得通過一項閱讀測驗。
1948年到1951年間,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他畢業生相信,如呆人們得不到民權,那么要求社會變革則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他認為,可以通過和平革命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而不通過戰爭和殺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國黑人,給他們平等到的權利。
196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1964年通過了新的民權法案,規定凡是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都必須平等地對待黑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法案成這法律.從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選選舉.權。
由于馬丁`路德`金從事黑人解放運動的工作,所以樹敵眾多.有一次,一枚炸彈爆炸,毀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_____一個永遠值得被所有人記住的日子,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城被種族主義者刺殺身亡.
(多媒體顯示馬丁·路德·金遺像)
2背景簡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車,坐到“白人專坐”的區域內。她拒絕挪動座位,而被警察帶走。于是成立了一個組織,在求公共汽車公司改變這種不公正的做法,馬丁·路德·金被推薦為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他們在市內散發了好多傳單,傳單說:“你去上班時,請乘公租車去,或搭別人的車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絕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馬丁·路德·金號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繼續斗爭。他的房子被子人毀壞了,有段時間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脅,最后該州首府律師說,公共汽車公司無權在車上把黑人和白人公開。
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馬丁·路德·金被子關進了監獄。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了三十年!”斗爭在繼續,一周后所有的監獄都有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后,公共場所都有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一篇演說,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三、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或指定學生有感受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生大聲讀課文,教師根據演講詞的特點,結合演講的內容。場合。對象,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
(1) 這一次演講是針對什么人的?(2) 這一次演講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各是什么?(3) 這次演講涉及哪些內容?(4) 這次演講想達到什么目的?
2.學生分組討論,指定學生發言。
明確:(1)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是1963年月28日;地點是在華盛頓廣場;場合,在華盛頓特區組織二十五萬人的集會上。
(3)要求自由、民主、種族的平等。
(4)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理想的步伐。
五.學生精讀課文,分組計論分析全文的結構層次
1. 學生討論,各組組長組織學生發言,組長做好記錄。
2. 選交流較好的小組 面向全體同學發言,其佘各組點評。
明確: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回顧。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義。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狀,抨擊美國社會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當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結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勝利一定能夠到來。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揭露事實”“諷刺許諾”“提出要求”“提醒當局”“講究策略”“表明決心”。
教師出示全文結構圖,要求學生填寫空缺內容。
多媒體顯示:
一、回顧;肯定《宣言》的重要意義揭露黑人受歧視的現狀諷刺 ① 許諾提出 ② 要求二、 提醒當局不兌現許諾的后果講究 ③ 策略表明 ④ 決心三、展望:斗爭必勝
學生明確:(1)當局空頭許諾
(2)得出自由。平等要求
(3)講究斗爭策略
(4)表明斗爭決心
六.布置作業
1, 仔細讀課文,揣麾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體味優美的句子,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2, 回憶所學過的演講詞,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在文段落和語境中揣麾重蹼詞語與修辭方法的運用,體會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講詞特點。
[教學過程 ]
一、 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討論的形式探討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及本段的內容要點
1. 多媒體顯示:
(1)“偉大的美國人”指誰?(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3)本段落的意義和作用是什么?
2. 學生討論,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師給必要的提示。教師出示有關林肯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3. 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2 ~~1865),美國總統(1861~~1865).共和黨人.曾任律師,1848~1849年當選為眾議員.主張維護聯邦統一,逐步廢除奴隸制度,當選總統后,南方各州相繼宣布脫離聯邦,內戰爆發。戰爭的初期,曾謁力設法與南方諸州妥協,遭拒絕;在群眾運動高漲和軍事失利的情況下,1862年開始采取革命措施,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戰爭成為群眾性的革命斗爭,保證了戰爭的勝利。內戰結束時,即被南方奴隸主指使的暴徒刺殺。
《解放黑奴宣言》,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于1862年9月22日頒布的宣言,它規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成為自由人,但沒有明確廢除奴隸制,也沒有規定給黑人以土地。宣言當時受到國內外人民群眾的支持,并使戰爭形勢轉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憲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條例廢除了奴隸制,但戰爭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視。
關于第三個問題,學生明確:本次的游行集會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這個主題早在一個世紀前就被當時的一位偉人寫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時至今日,黑人的權利不能夠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歷史,一方面表示對政府的不滿,另一方面昭示明眾:我們利并非無理取鬧;我們必須奮斗,也許前邊的路還很長。
二、 讀課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識地指導同學們誦讀本部分中的重點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進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與號召力
1. 誦讀課文熱愛.2.3.5.7.8.10.11.12.13.14.18.19.20.21.22.23.24.25.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語調的緩急.語音的輕重.
2. 請同學們試讀課文的確.2.3自然段.
(1) 明確: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現今生活的,同時又是演講的開始,因此讀時既要充滿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邊有三個相連的“今天”,這三個“今天”在讀時既要一氣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語調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讀的詞有“必須正視”“隔離”“歧視”“窮困”“萎縮”“自已”“故土家園”。第三自然段,在讀時整體語調可略和緩一點,但重點詞語依然要注意,如;“每一個美國 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權利”
(2)學生再讀以上兩段,同學之間互評。
3.學生試讀第5、7、8段。
(1)明確:經過期。3、4兩自然段的平緩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為了滿足這種情感的張揚,作一口氣連用了四個排比句式“現在是……時候”,一方面這是情感發泄的需要,另一方面這種排山倒海的語勢也加強了內容的表達,極強地突出了現實為自由。平等而戰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內容講的是斗爭的策略,所以它的語調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語重心長的。
(2)學生再讀以上段落,大家互評。
4.同學再讀10到14自然段。
(1) 教師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說是一段答言。針對“熱心人”的質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挑釁,“你們什么時候才能滿足?”(這里邊有潛臺詞:貪得無厭 ;你們就不該 提這樣的要求等等)。面對黑人的現狀,面對此公的質問,作者定會義憤膺,怒不可遏 ,一串條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彈,似噴井之油;如江海洶涌,似急風掃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人身受到攻擊,我們不滿意;生活范圍受限,我們不滿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們不滿意。但我們決不貪得無厭——正義與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就是我們斗爭勝利之日。”
這一段正義逼人.豪氣沖天的誓言,無疑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爭的決心,但同時以不失理智,這一點我們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縱,決不是無限制的。因為作者在講述的過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順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權利。好演講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個度,這是一門藝術。
(2) 學生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5.朗讀第18段到第25段.
(1) 明確:本段快要接近演講的尾部,從內容上講是對末來的展望與描繪,和前邊一段相比,應舒緩一些。是魚躍大海,鷹擊長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馳騁想像,放縱而又不失中心;舒緩而又富于感召.設喻精巧,令人向往;親情貫注,給人光明.無限的憧憬,美好的末來,無不在作者的演講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他想黑人之所想,說黑人之所說.但這還不夠,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說黑人之末說,這正是他作為黑人政治領袖的杰出之處,也是其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這樣一次次把演講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處地調動著聽眾的情緒,他設喻非凡,他語勢如虹;晚安他用心在講演,他用生命在呼喚。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譽。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勝似萬馬千軍。他受到民眾的愛戴,而遭受敵人的仇恨,他死了,因為敵人怕他,然而億是不可戰勝的,他是民心,他是正義,他是一種精神,時至今日,在美國,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沒有完全得到,他們的夜正長,路也正長。
(2) 學生聲情并茂朗讀第18~25段。
6.教師總結。通過我們剛才的讀.悟.品,想必同學們對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朗讀課文。
三、 總結歸納演講詞的特點
同學們,演講詞這種文體,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學過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和上一篇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報刊雜志上看到過一些別的演講詞.現在,我們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已經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學請同學齡前們來做一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嘗試:總結與歸納一般演講詞的基本特點和實質。
1. 學生思考,自由發言.
2. 明確;通過我們對演講詞的橫向比較,回顧.體悟,我們可以這樣說,演講詞為了增強語勢,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辭,用整句.如本文中“現在是…..時候”構成排比,氣勢強大,情感撲面而來。多用短句,呼喚語等,富于感召力,極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問,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質充裕的海洋中的一個窮困的孤島上”“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由此可見,演講詞是頗講究藝術性的。
除了語言方面的特點,在內容方面的特點,我們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針對性。邏輯性。思想性。演講需要真情,演講無需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從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要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舍此則為緣木求魚。悟到這一點很重要,愿同學們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四、 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聯系上下文,研讀以下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人開了一張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這里的“空頭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2)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醋暑學不會過去。(這里的“秋天”與“醋暑”分別指什么?)(3) 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身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這個信念”具體指什么?“交響曲”有什么特點?用在這里有什么深刻含義?)2. 用了排比的手法,選取擇一處自已喜歡的,對它進行簡評,,并仿照此處的排比格式寫一段話。3. 課文第26段到課文結尾,談一談自已在朗讀時,是如何處理的?
學生分組討論,明確:
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繼承人。“空頭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吸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斗。
2)本句同樣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黑人為自由。平等而奮斗所到來的那一天,比作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聽人使聽眾,明白他們奮斗所得到的結果是什么,從而促使他們更自覺地去戰斗。和“秋天”形成對比的則為“醒暑”,一個“醒暑”生動而簡潔地揭示了黑人備受摧殘的生活現狀,表現出了黑人為“秋天”的到公平而戰的追趕切性和必要性。
3)聯系上下文,不難看出“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然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諧而又優美的畫面。
第2、3小題由學生自主回答,教師以鼓勵為主。
五、課堂小結
本文情感充沛,詞句優美,設計喻巧妙,感召力強。作者以回顧歷史開端,以揭示黑人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以展望美好的末來而結。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邏輯性。整個演講詞,不僅體現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遠的追求與不屈的精神。愿同學們也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早日成材,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及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的17段到結尾.。
2.閱讀下課文,作出簡單評價。
悼念瑪麗·居里
愛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好一生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即使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已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____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已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已滿留下任何佘地。由于社會的嚴醒和不平等,她的心情總是抑郁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____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風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貌岸然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并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_____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_____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末來。
提示:這一篇悼詞,作者沒有把重點放在介紹居里夫人學術上的卓著成就,而是著重介紹她的偉大品格,評述這些品格對推動時代和歷史前進的巨大作用.第二段介紹居里夫人的偉大品格:性格堅強,意志純潔,嚴于律已,客觀公正,謙虛謹慎以及為實現理想堅持到底的精神。第3段分析居里夫人科學功績的取得正源于她的偉大品格。結尾一段,熱情謳歌居里夫人品德的力量推動了時代和歷史的發展,號召歐洲的知識分子向居里夫人學習。
3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已對演講詞的認識。
板書設計 回顧::肯定《宣》的重大意義 (斗爭的藍本) 揭露 現狀 我 諷刺 當局 正義的吶喊 有 提醒 政府 時代的呼喚 一 現實 : 講究 策略 個 (斗爭的必要) 表明 決心 夢 想 末來: 斗爭必勝 末來光明 (斗爭的展望)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8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今天,我所說課的篇目是《我有一個夢想》。現就教材、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課時安排及教學過程 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個夢想》是高中語文(必修)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本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不斷奮斗的精神。
二、制定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制定的依據
1.課程的基本理念:“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到能力’、‘過程到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
2.新課標對必修課程的設計目的:“學生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和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調的發展。”
3. 新課標關于必修課程中常用應用文教學的建議:“應借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作過多分析。”
4.單元學習指導與目標:“注意抓住演講詞的主旨和特點,分清邏輯層次,體會其中多樣化的表現手法”,“領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語言”。
<二>制定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進一步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及意義
2.能力目標
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德育目標
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三、確定教學重難點
1.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
由于學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國的社會制度,對美國的種族歧視、隔離政策全無感受,所以就難以理解作者反映的嚴酷事實,難以體會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而理解這點,才能理解他講話的深遠意義。所以把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作為本課教學難點 。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并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演講詞,使其具有如此語言特點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運用。我所帶的班級學生語文基礎較差,普遍存在著表達方面的困難,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并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
本文是應用文,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與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我主要采用誦讀法與討論法。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知識,體會作者文句中蘊含的感情,領會演講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講中的獨特效果。對難點的突破主要采用討論法,通過設計問題,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師補充點撥歸納。
五、課時安排
本課計劃二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第二課時:在朗讀中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反復誦讀中感受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學 程 序
設 計 意 圖
導
語
設
計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這兒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過在沒有講出這個國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 克爾·杰佛遜、林肯……另外,還有“9.11”。無疑這個國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看來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極其優美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預習
檢查
1.重點字詞積累
駭人聽聞、義憤填膺、安之若素等詞語
2.請同學簡介這篇演說辭的作者和時代背景(課前印發預習資料;教師作相應補充)
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檢查,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教學
環節
教 學 程 序
設 計 意 圖
整
體
感
知
1.思考: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如果是你,你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夢想的內容、怎樣實現夢想?為什么要實現夢想?)我們現在速讀課文3分鐘,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和。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夢想是什么?(17-25節)
為什么要實現夢想?(1-5節)
怎樣實現夢想?(6-16節)
2.熟知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17-25節,結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夢想究竟是什么?(15字內回答)
(2)指名朗讀1-5節,概括為什么要實現夢想?(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境中,美國沒有實現百年前自由的諾言,今天討回權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實現,美國將出現叛亂。)
(3)指名朗讀6-16節,概括怎樣實現夢想?(采用非暴力手段進行斗爭,決不退縮)
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變被動為主動。
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
問
題
探
究
1.為什么直到17節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夢想?放在后邊起到的作用?
2.如何理解文章第二段所反映的事實?美國不是很富有嗎?不是標榜本國最講人權嗎?結合預習資料中的背景材料和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談談你的理解。
(注:以上兩個問題均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組交流思考結果的方式,進行討論,然后點幾個小組代表回答,教師點撥、小結)
探究文章結構,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才能進一步理解作者講話的深遠意義。
注重以學生為本,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對話,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說說演講詞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通過本節課學習很容易說出演講目的明確、邏輯性強,內容具有針對性、思想性等,教師在此作如下補充,過渡到下一課時:演講詞通常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具備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進行小結。
兼具小結和過渡的作用
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優美的句子,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好文章值得反復誦讀,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提高朗讀水平
第二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學 程 序
設 計 意 圖
導語 設計
演講詞一般具有有極強的說服力與號召力,本文除了具備這一特點外還充滿了激情。其中語言起著很關鍵的作用。你能說說本文在語言表達上具備怎樣的特點嗎?(大量運用排比句式)
引出本課時的重點內容:體會排比句的表達效果,并應用到寫作中去
比
較
閱
讀
1.刪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一部分生讀(讀4):“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于眾。”
另一部分生讀(讀5):“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于眾。”
(去掉后面三個“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內容不變,但語氣顯然不如原文更有氣勢。作者為什么強調一百年后的今天說明黑人遭受壓榨的時間之長,增強了文字的感染力。)
2.學生齊讀第二段
讓學生體在朗讀中體會排比句式的作用:1、語言有氣勢。2、感情充沛。3、(結合演講詞這種文體)會使聽眾受到鼓舞
反復誦讀
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排比句式,找出來大聲地誦讀,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采用個別朗讀與齊讀相結合的方式(必要時教師范讀),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本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感受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拓展訓練
讓學生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不少于四句)。幾分鐘后指定兩生讀自己的作業 ,師讀自己寫的,師生互評。
學以至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布置作業
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并試著把它演講給家人聽。(如條件允許,可舉辦一次班級演講比賽)
學寫演講詞,切實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學會演講。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9
在教學中貫徹地教育理念德育滲透、美育滲透、學科滲透、科學人文滲透
對新教材及課程標準地認識這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本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不斷奮斗的精神。
學生學習收獲知識
1.知識目標
進一步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及意義
2.能力目標
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本文是應用文,我主要采用誦讀法與討論法。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知識,體會作者文句中蘊含的感情,領會演講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講中的獨特效果。對難點的突破主要采用討論法,通過設計問題,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師補充點撥歸納。
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教學中最成功地案例簡述環節八:拓展訓練:出示四畫面。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讓學生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對治理環境惡化的渴望。
幾分鐘后指定兩生讀自己的作業,師讀自己寫的。
這是我聽課時隨手寫的課堂作業:
我有一個夢想,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我們的雙眼;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條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再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兒快樂的嬉戲;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再涂抹滾滾的濃煙,讓每一只鳥兒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個夢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成山,讓每一個孩子在綠樹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長。
教學失誤及補救措施
1、堅決貫徹誦讀教學,將瑯瑯書聲還給語文課堂。
2、教師不越俎代庖,教學內容完全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安之若素”“義憤填膺”等詞語。 
    2.了解演講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3.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能力目標 
    1.揣縻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 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 
   1.體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生命不息、為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獻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類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我們應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奮斗。 
教學重點 
   1.結合語境,聯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語段和詞語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認識。 
   2.深層理解本文演講后產生的意義及其影響。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悟體會重點句段,從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與拓展。在設疑的前提下,點撥、解答難題;同時提供有關的圖片、文字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馬丁·路德·金遺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預習提綱 
    1.熟讀課文,積累字詞。 
    2..結合演講詞的特點,整體把握文章要點。 
    3.初步揣摩關鍵詞語,嘗試完成練習一,列出預習中發現的問題。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及背景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理清全文思路。 
一、導語 設計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這兒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過在沒有講出這個國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 克爾·杰佛遜、林肯……另外,還有“9.11”。無疑這個國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看來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極其優美的演講詞____《我有一個夢想》。 
  二、作者與背景介紹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每人一份,資料內容如下: 
1.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國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曾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他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黑人不應該被隔離,而應受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待遇,而且應該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 
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于美國東南部的佐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師的兒子。小時候他喜歡打籃球網球,特別喜歡踢足球。他把大量時間用來讀書。為了賺點錢,他還送報紙。他喜歡廣交朋友,而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打斗。15歲時他獲得入學成績優秀獎而進入壯方某州的一所大學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權利,可以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自由地生活。學習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學畢業,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學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通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黑人兒童在單獨為黑人開設的學校上學。花在黑人兒童身上的教育經費只及白人兒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如果他們想要參加選舉,就得通過一項閱讀測驗。 
1948年到1951年間,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他畢業生相信,如呆人們得不到民權,那么要求社會變革則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他認為,可以通過和平革命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而不通過戰爭和殺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國黑人,給他們平等到的權利。 
 196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1964年通過了新的民權法案,規定凡是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都必須平等地對待黑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法案成這法律.從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選選舉.權。 
由于馬丁`路德`金從事黑人解放運動的工作,所以樹敵眾多.有一次,一枚炸彈爆炸,毀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_____一個永遠值得被所有人記住的日子,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城被種族主義者刺殺身亡. 
(多媒體顯示馬丁·路德·金遺像) 
2背景簡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車,坐到“白人專坐”的區域內。她拒絕挪動座位,而被警察帶走。于是成立了一個組織,在求公共汽車公司改變這種不公正的做法,馬丁·路德·金被推薦為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他們在市內散發了好多傳單,傳單說:“你去上班時,請乘公租車去,或搭別人的車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絕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馬丁·路德·金號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繼續斗爭。他的房子被子人毀壞了,有段時間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脅,最后該州首府律師說,公共汽車公司無權在車上把黑人和白人公開。 
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馬丁·路德·金被子關進了監獄。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了三十年!”斗爭在繼續,一周后所有的監獄都有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后,公共場所都有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一篇演說,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三、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或指定學生有感受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生大聲讀課文,教師根據演講詞的特點,結合演講的內容。場合。對象,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 
(1) 這一次演講是針對什么人的?(2) 這一次演講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各是什么?(3) 這次演講涉及哪些內容?(4) 這次演講想達到什么目的? 
2.學生分組討論,指定學生發言。 
明確:(1)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是1963年月28日;地點是在華盛頓廣場;場合,在華盛頓特區組織二十五萬人的集會上。 
(3)要求自由、民主、種族的平等。 
(4)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理想的步伐。 
五.學生精讀課文,分組計論分析全文的結構層次 
1. 學生討論,各組組長組織學生發言,組長做好記錄。 
2. 選交流較好的小組  面向全體同學發言,其佘各組點評。 
明確: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回顧。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義。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狀,抨擊美國社會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當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結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勝利一定能夠到來。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揭露事實”“諷刺許諾”“提出要求”“提醒當局”“講究策略”“表明決心”。 
教師出示全文結構圖,要求學生填寫空缺內容。 
多媒體顯示: 
一、回顧;肯定《宣言》的重要意義揭露黑人受歧視的現狀諷刺           ①         許諾提出           ②         要求二、 提醒當局不兌現許諾的后果講究           ③         策略表明            ④        決心三、展望:斗爭必勝 
    
學生明確:(1)當局空頭許諾 
(2)得出自由。平等要求 
(3)講究斗爭策略 
(4)表明斗爭決心 
六.布置作業  
1, 仔細讀課文,揣麾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體味優美的句子,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2, 回憶所學過的演講詞,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在文段落和語境中揣麾重蹼詞語與修辭方法的運用,體會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講詞特點。 
[教學過程 ] 
一、 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討論的形式探討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及本段的內容要點 
1. 多媒體顯示: 
(1)“偉大的美國人”指誰?(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3)本段落的意義和作用是什么? 
2. 學生討論,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師給必要的提示。教師出示有關林肯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3. 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2 ~~1865),美國總統(1861~~1865).共和黨人.曾任律師,1848~1849年當選為眾議員.主張維護聯邦統一,逐步廢除奴隸制度,當選總統后,南方各州相繼宣布脫離聯邦,內戰爆發。戰爭的初期,曾謁力設法與南方諸州妥協,遭拒絕;在群眾運動高漲和軍事失利的情況下,1862年開始采取革命措施,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戰爭成為群眾性的革命斗爭,保證了戰爭的勝利。內戰結束時,即被南方奴隸主指使的暴徒刺殺。 
《解放黑奴宣言》,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于1862年9月22日頒布的宣言,它規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成為自由人,但沒有明確廢除奴隸制,也沒有規定給黑人以土地。宣言當時受到國內外人民群眾的支持,并使戰爭形勢轉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憲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條例廢除了奴隸制,但戰爭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視。 
關于第三個問題,學生明確:本次的游行集會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這個主題早在一個世紀前就被當時的一位偉人寫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時至今日,黑人的權利不能夠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歷史,一方面表示對政府的不滿,另一方面昭示明眾:我們利并非無理取鬧;我們必須奮斗,也許前邊的路還很長。 
二、 讀課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識地指導同學們誦讀本部分中的重點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進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與號召力 
1. 誦讀課文熱愛.2.3.5.7.8.10.11.12.13.14.18.19.20.21.22.23.24.25.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語調的緩急.語音的輕重. 
2. 請同學們試讀課文的確.2.3自然段. 
(1) 明確: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現今生活的,同時又是演講的開始,因此讀時既要充滿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邊有三個相連的“今天”,這三個“今天”在讀時既要一氣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語調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讀的詞有“必須正視”“隔離”“歧視”“窮困”“萎縮”“自已”“故土家園”。第三自然段,在讀時整體語調可略和緩一點,但重點詞語依然要注意,如;“每一個美國 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權利” 
(2)學生再讀以上兩段,同學之間互評。 
3.學生試讀第5、7、8段。 
(1)明確:經過期。3、4兩自然段的平緩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為了滿足這種情感的張揚,作一口氣連用了四個排比句式“現在是……時候”,一方面這是情感發泄的需要,另一方面這種排山倒海的語勢也加強了內容的表達,極強地突出了現實為自由。平等而戰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內容講的是斗爭的策略,所以它的語調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語重心長的。 
(2)學生再讀以上段落,大家互評。 
4.同學再讀10到14自然段。 
(1) 教師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說是一段答言。針對“熱心人”的質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挑釁,“你們什么時候才能滿足?”(這里邊有潛臺詞:貪得無厭 ;你們就不該 提這樣的要求等等)。面對黑人的現狀,面對此公的質問,作者定會義憤膺,怒不可遏 ,一串條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彈,似噴井之油;如江海洶涌,似急風掃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人身受到攻擊,我們不滿意;生活范圍受限,我們不滿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們不滿意。但我們決不貪得無厭——正義與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就是我們斗爭勝利之日。” 
         這一段正義逼人.豪氣沖天的誓言,無疑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爭的決心,但同時以不失理智,這一點我們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縱,決不是無限制的。因為作者在講述的過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順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權利。好演講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個度,這是一門藝術。 
(2) 學生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5.朗讀第18段到第25段. 
(1) 明確:本段快要接近演講的尾部,從內容上講是對末來的展望與描繪,和前邊一段相比,應舒緩一些。是魚躍大海,鷹擊長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馳騁想像,放縱而又不失中心;舒緩而又富于感召.設喻精巧,令人向往;親情貫注,給人光明.無限的憧憬,美好的末來,無不在作者的演講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他想黑人之所想,說黑人之所說.但這還不夠,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說黑人之末說,這正是他作為黑人政治領袖的杰出之處,也是其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這樣一次次把演講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處地調動著聽眾的情緒,他設喻非凡,他語勢如虹;晚安他用心在講演,他用生命在呼喚。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譽。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勝似萬馬千軍。他受到民眾的愛戴,而遭受敵人的仇恨,他死了,因為敵人怕他,然而億是不可戰勝的,他是民心,他是正義,他是一種精神,時至今日,在美國,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沒有完全得到,他們的夜正長,路也正長。 
(2) 學生聲情并茂朗讀第18~25段。 
6.教師總結。通過我們剛才的讀.悟.品,想必同學們對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朗讀課文。 
三、 總結歸納演講詞的特點 
同學們,演講詞這種文體,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學過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和上一篇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報刊雜志上看到過一些別的演講詞.現在,我們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已經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學請同學齡前們來做一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嘗試:總結與歸納一般演講詞的基本特點和實質。 
1. 學生思考,自由發言. 
2. 明確;通過我們對演講詞的橫向比較,回顧.體悟,我們可以這樣說,演講詞為了增強語勢,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辭,用整句.如本文中“現在是…..時候”構成排比,氣勢強大,情感撲面而來。多用短句,呼喚語等,富于感召力,極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問,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質充裕的海洋中的一個窮困的孤島上”“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由此可見,演講詞是頗講究藝術性的。 
除了語言方面的特點,在內容方面的特點,我們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針對性。邏輯性。思想性。演講需要真情,演講無需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從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要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舍此則為緣木求魚。悟到這一點很重要,愿同學們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四、 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聯系上下文,研讀以下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人開了一張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這里的“空頭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2)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醋暑學不會過去。(這里的“秋天”與“醋暑”分別指什么?)(3) 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身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這個信念”具體指什么?“交響曲”有什么特點?用在這里有什么深刻含義?)2. 用了排比的手法,選取擇一處自已喜歡的,對它進行簡評,,并仿照此處的排比格式寫一段話。3. 課文第26段到課文結尾,談一談自已在朗讀時,是如何處理的? 
學生分組討論,明確: 
   
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繼承人。“空頭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吸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斗。 
2)本句同樣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黑人為自由。平等而奮斗所到來的那一天,比作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聽人使聽眾,明白他們奮斗所得到的結果是什么,從而促使他們更自覺地去戰斗。和“秋天”形成對比的則為“醒暑”,一個“醒暑”生動而簡潔地揭示了黑人備受摧殘的生活現狀,表現出了黑人為“秋天”的到公平而戰的追趕切性和必要性。      
3)聯系上下文,不難看出“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然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諧而又優美的畫面。 
第2、3小題由學生自主回答,教師以鼓勵為主。 
五、課堂小結 
本文情感充沛,詞句優美,設計喻巧妙,感召力強。作者以回顧歷史開端,以揭示黑人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以展望美好的末來而結。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邏輯性。整個演講詞,不僅體現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遠的追求與不屈的精神。愿同學們也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早日成材,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及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的17段到結尾.。 
2.閱讀下課文,作出簡單評價。 
悼念瑪麗·居里 
愛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好一生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即使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nbs
[1] [2] 下一頁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12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今天,我所說課的篇目是《我有一個夢想》。現就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課時安排及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個夢想》是高中語文(必修)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本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不斷奮斗的精神。
二、制定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
1.課程的基本理念:“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到能力’、‘過程到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
2.新課標對必修課程的設計目的:“學生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和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調的發展。”
3. 新課標關于必修課程中常用應用文教學的建議:“應借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作過多分析。”
4.單元學習指導與目標:“注意抓住演講詞的主旨和特點,分清邏輯層次,體會其中多樣化的表現手法”,“領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語言”。
<二>制定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進一步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及意義
2.能力目標
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德育目標
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三、確定教學重難點
1.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
由于學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國的社會制度,對美國的種族歧視、隔離政策全無感受,所以就難以理解作者反映的嚴酷事實,難以體會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而理解這點,才能理解他講話的深遠意義。所以把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作為本課教學難點。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并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演講詞,使其具有如此語言特點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運用。我所帶的班級學生語文基礎較差,普遍存在著表達方面的困難,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并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
本文是應用文,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與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我主要采用誦讀法與討論法。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知識,體會作者文句中蘊含的感情,領會演講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講中的獨特效果。對難點的突破主要采用討論法,通過設計問題,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師補充點撥歸納。
五、課時安排
本課計劃二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第二課時:在朗讀中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反復誦讀中感受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六、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
第一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學 程 序
設 計 意 圖
導
語
設
計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這兒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過在沒有講出這個國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 克爾·杰佛遜、林肯……另外,還有“9.11”。無疑這個國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看來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極其優美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預習
檢查
1.重點字詞積累
駭人聽聞、義憤填膺、安之若素等詞語
2.請同學簡介這篇演說辭的作者和時代背景(課前印發預習資料;教師作相應補充)
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檢查,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教學
環節
教 學 程 序
設 計 意 圖
整
體
感
知
1.思考: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如果是你,你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夢想的內容、怎樣實現夢想?為什么要實現夢想?)我們現在速讀課文3分鐘,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和。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夢想是什么?(17-25節)
為什么要實現夢想?(1-5節)
怎樣實現夢想?(6-16節)
2.熟知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17-25節,結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夢想究竟是什么?(15字內回答)
(2)指名朗讀1-5節,概括為什么要實現夢想?(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境中,美國沒有實現百年前自由的諾言,今天討回權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實現,美國將出現叛亂。)
(3)指名朗讀6-16節,概括怎樣實現夢想?(采用非暴力手段進行斗爭,決不退縮)
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變被動為主動。
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
問
題
探
究
1.為什么直到17節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夢想?放在后邊起到的作用?
2.如何理解文章第二段所反映的事實?美國不是很富有嗎?不是標榜本國最講人權嗎?結合預習資料中的背景材料和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談談你的理解。
(注:以上兩個問題均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組交流思考結果的方式,進行討論,然后點幾個小組代表回答,教師點撥、小結)
探究文章結構,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才能進一步理解作者講話的深遠意義。
注重以學生為本,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對話,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說說演講詞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通過本節課學習很容易說出演講目的明確、邏輯性強,內容具有針對性、思想性等,教師在此作如下補充,過渡到下一課時:演講詞通常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具備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進行小結。
兼具小結和過渡的作用
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優美的句子,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好文章值得反復誦讀,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提高朗讀水平
第二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學 程 序
設 計 意 圖
導語設計
演講詞一般具有有極強的說服力與號召力,本文除了具備這一特點外還充滿了激情。其中語言起著很關鍵的作用。你能說說本文在語言表達上具備怎樣的特點嗎?(大量運用排比句式)
引出本課時的重點內容:體會排比句的表達效果,并應用到寫作中去
比
較
閱
讀
1.刪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一部分生讀(讀4):“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于眾。”
另一部分生讀(讀5):“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于眾。”
(去掉后面三個“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內容不變,但語氣顯然不如原文更有氣勢。作者為什么強調一百年后的今天說明黑人遭受壓榨的時間之長,增強了文字的感染力。)
2.學生齊讀第二段
讓學生體在朗讀中體會排比句式的作用:1、語言有氣勢。2、感情充沛。3、(結合演講詞這種文體)會使聽眾受到鼓舞
反復誦讀
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排比句式,找出來大聲地誦讀,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采用個別朗讀與齊讀相結合的方式(必要時教師范讀),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本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感受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拓展訓練
讓學生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不少于四句)。幾分鐘后指定兩生讀自己的作業,師讀自己寫的,師生互評。
學以至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布置作業
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并試著把它演講給家人聽。(如條件允許,可舉辦一次班級演講比賽)
學寫演講詞,切實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學會演講。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2、通過誦讀,了解排比手法在演講詞中的作用并體會激情;
3、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演講中的激情。
教學難點:
中間擴散式結構分析與理解。
教學方法:
誦讀法(多媒體輔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初中時大家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到元高求學。如今,你們的當初的夢想已經成真。相信大家都是帶著一個新的夢想跨入元高的校門,那么你們能和大家說說你現在的夢想是什么嗎?(學生暢談)。(追求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好男兒志在四方;巾幗不讓須眉)大家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很好,因為有夢想,才有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才有創造輝煌的可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夢想有關的文章,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二、作者簡介
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倡導通過非暴力的和平方式消除種族隔離制度和種族歧視政策。(由學生誦讀幻燈片介紹內容)
他為黑人運動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寶貴的東西——生命。
本文是他在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特區林肯紀念堂前,在一次有25萬人參加的集會上,發表的舉世聞名的演講。
(幻燈片:這是當年演講的現場)
馬丁路德金墓(幻燈片)
馬丁路德金沒有實現他的夢想就離開了他的事業,然而,他的夢想并沒有隨著他的肉體進入墳墓。(展示幻燈片)
第一幅:美國和聯合國的紀念日和背景中的各國國旗,說明了他為世人對他的懷念和敬仰。
第二幅:新舊兩張照片的對比,說明馬丁路德金還被人們所銘記,他的夢想依然在現實社會,在黑人的心中延續下去。
第三幅:小朋友面前的文字,說明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已在下一代的生命中埋下了種子,并將生根發芽。
三、師生互動課文分析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篇舉世聞名的演講稿。出示學習目標
2、問題:本文的標題是《我有一個夢想》,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馬丁路德金什么樣的夢想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在幾十年后依然扎根在幼年一代的心中呢?
下面給大家2分鐘時間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明確反映作者夢想的段落。(課前已經讓大家預習并為全文段落標上序號,全文共32段。)
明確:17——25段
3、下面我們先誦讀一下這一段。
(1)X同學領讀17、22、24段
(2)男同學齊讀18、20、23段
(3)女同學齊讀19、21
(4)合讀25段
評價:在同學們的誦讀中我真正體會到了聲情并茂的含義,我感覺仿佛有47幾個馬丁路德金環繞在我周圍。
3、誦讀完這一段文字之后,你們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馬丁路德金的情緒?
明確:高昂、高漲、激動、慷慨激昂……
為什么這幾段文字有如此強烈的表達效果呢?
明確:使用了排比的句式
根據已往學過的知識和剛才的誦讀,你能總結出演講詞中排比的作用是什么嗎?
1、使語言有氣勢;2、感情充沛;3、會使聽眾受到鼓舞。
好,下面我們再齊讀一遍這一部分,來加深對排比作用的理解。
4、大家的誦讀把馬丁路德金的感情詮釋得很到位,那么你們結合這幾段,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我有一個夢想”中“夢想”具體指什么呢?
明確:平等、正義、自由、公平、民主
5、不錯,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也是所有黑人的夢想,那么他們為什么有這樣的夢想呢?
明確:因為黑人的生存現狀中恰恰缺乏這些。
6、下面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一部分前面的部分,首先找出反映黑人生活現狀的段落。
明確:第2段,9——14段(大家篩選信息的能力很強,我們看看這兩個部分句式上的特點是什么?排比,剛才我們已經總結了排比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誦讀來了解黑人生活狀況,X同學為我們誦讀一下讀第二段,然后男女齊讀9——14段;展示幻燈片,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7、現在的美國黑人境遇尚且如此,三十年前的情況我們可想而知。我們知道,對于黑人來講,實現夢想,爭取權利是一場斗爭,那么這種斗爭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呢?
明確:作者在3——4段指出美國政府對黑人的欺騙的事實之后,5——8段提出了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斗爭。下面每組一個段落,概括出作者認為應該怎樣進行斗爭。
8、過程小結:正是因為黑人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因為黑人還沒獲得平等、自由等權利,所以馬丁路德金在這里喊出了黑人的夢想(回到重點段)。那么作者向我們交代當我們有了這個夢想之后,現實情況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實質上就是夢想的意義)請大家在下文中找出。
明確:(26——28)26——32段。
9、文章結尾部分思路很清晰,是分兩個部分來寫的,26—28段側重于寫夢想的意義;29—32段側重于夢想的召喚。
下面請同學為大家朗讀26—28段。(或者先自由誦讀一遍)
X同學的朗讀仿佛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夢想實現后是何等的喜悅和幸福
10、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一聲聲的自由之聲熱烈的召喚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去努力奮斗。請大家聲情并貌的朗誦這一部分。
11、在馬丁路德金夢想的召喚下,黑人們通過不懈的斗爭,使美國黑人的現狀有了較大的改變。在當今美國的黑人中,出現了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你能給大家介紹幾位嗎?
(幻燈片展示)這便是馬丁路德金夢想的不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12、下面請大家聽一下馬丁路德金的聲音,感受一下他的激情。
就是這個聲音,鼓足了黑人斗爭的勇氣,至今仍然激勵著無數的黑人為自己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而奮斗。
13、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演講詞,請大家結合課文,總結一下演講詞有什么特點。
明確:1、主旨鮮明,針對性強;2、思維邏輯性強;3、鼓動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
14、下面我們再回過頭來朗讀一下寫作者夢想的段落,讓我們的感受與馬丁路德金的激情再次融合。(機動處理)
15、結束語:
馬丁路德金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鏗鏘豪邁的聲音還在我們耳邊回響,他的夢想依然激勵著黑人在爭取民權的道路上更加毅然前行。一個人,不能沒有夢想;作為一個元高人,我們更應該知道夢想的意義與價值。希望大家以夢想為指引,以激情為伴,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每一步!
16、作業:
一、內容: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
要求: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段排比,表明自己對治理環境惡化的渴望。(幻燈片)
二、本文除了多處使用排比的手法外,還大量的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找出這些句子,并分析一下比喻的表達效果。
《我有一個夢想》 學案 篇15
授課者:七大山人
上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美國已故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早上要大家預讀了,現在提問,美國的黑人是從哪里來的?
生(齊答):非洲。
師:非洲也有白人,在北非。應該是黑非洲,對不對?黑人是怎么跑到美國來的?
生甲:是作為奴隸販賣到美國來的。
師:估計也有被騙來的,或者是懷著夢想(比如淘金夢)主動到美國來的。但一踏上這塊陌生的土地,他們的夢想就隨之破滅了。他們統統淪為奴隸,在鐐銬和枷鎖中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在悲慘中死去。直到1861年,林肯簽署了《關于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黑人才最終在法理上獲得了解放和自由。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師:黑人在法理上獲得了解放和自由,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和自由,離美國的黑人依然遙遠。我這里有一份資料,是一位朝鮮戰爭中被俘的美國黑人士兵講述的故事。哪位同學愿意上來幫我朗讀一下?
生乙(上講臺朗讀):
中國志愿軍一直對我們俘虜很客氣,稱呼我們\\\"先生\\\",但在我的內心里,卻不僅僅把他們看作熱情的朋友,而且看作戰斗的同志。我覺得,在當今世界上,只有他們才是最理解我們黑人痛苦的人。也正是在志愿軍的戰俘營里,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作為人來看待,被作為同志來看待,而不是作為一個動物來看待!......
我的一生都充滿屈辱和苦難。我認為,我最大的罪過就是生為美國的黑人。我的膚色就是我一切不幸的根源......當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的時候,走在街上,母親就緊緊地拉著我,不準我離開一步,惟恐我沖撞了白人,招來災禍。由于家庭貧困,父母不得不把我放在孤兒院里。有一次,母親給我送來一件新上衣。她剛一離開,白人的孩子就命令我把上衣脫掉,換上破的。當時我哭了。哥哥也用小手臂摟著我滾出了眼淚。別人把他拉開,圍上去,揍他耳光,打得他后來成了聾子。這就是我童年的遭遇。后來我長大了,當了一名工人,情況也沒有改變多少。為了進飯店和咖啡館,我受到不少的污辱和打罵。漸漸我學乖了,如果半小時之內沒有端上食物,我就得起身離開。有一次乘公共汽車,我和一個白人坐在一起。他命令我離開,我就向旁邊讓開身子。那個白人竟憤怒地說:\\\"我已經說過,我們之中必須有一個離開!\\\"我忍耐著又向旁邊讓了讓。這時那個白人就站起來,一腳把我從椅子上踢下來。其他白人哈哈大笑。污辱向無數條鞭子抽打著我的心,我的頭象要裂開似的,我的整個身子也象要立刻爆炸。我就把那個白人拖倒在通道上,這是我第一次敢于反抗一個白人。我被辭退了。后來又去作一個農業工人。在這里我跟白人干同樣的活,但是卻不讓我和別人一起在屋子里吃飯,對待我完全象對待一個動物。不久,我又失業了。我在外流浪了一年,在一個游藝場和廉價的體育館搞拳擊,實際上不過是用挨打來換得別人的笑聲。有一次我和一個白人比賽,比賽之前,一個人塞給我100元錢,叫我輸給那個白人,否則就要殺死我。這是我有生以來挨的最重的一次痛打,使我臥床半月之久。我結了婚,但是我無法養活我的妻兒。我勉強能夠起床,就又去參加拳擊,以便掙得些零錢。錢是那樣的少,我把東西給老婆孩子吃了,自己和饑餓作斗爭,有時一天一餐,有時數日一餐。這一切,我都是瞞著他們干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參加了軍隊......這就是我作為一個黑人的生活。它使我飽嘗了屈辱、悲傷、失望和痛苦。它使我不止一次地向自己發問:為什么人類要如此受苦?為什么有些人如此貧困而有些人又如此富有?為什么人的膚色就是一種恥辱?世界上有沒有不歧視黑人的地方?......我沒有得到答案。我想,人類也許從來就是如此,不歧視黑人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終于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找到了真理。世界上究竟有沒有不歧視黑人的地方呢?是有的。這就是在中國,在志愿軍這里。也惟有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個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新世界!......當然,坦白地說,在我被俘之后,我首先注意觀察的,就是看看中國人是不是也歧視黑人。從志愿軍的行動、言談甚至眼神,我都進行了精細的觀察。確實,志愿軍對我們黑人是真誠的,同情的,并且是熱愛的。象我們國家里那種可詛咒的現象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且每當白人對我們不禮貌的時候,每當他們拒絕和我們一起游戲,拒絕和我們在一個火盆烤火的時候,志愿軍總是耐心地、善意得用他們的思想來教育白人,說服他們。也就是這個時候起,我們之間的萬丈高墻,才逐漸拆除;我們之間的友誼,就象一粒健康的種子,通過中國志愿軍的手,很快地發芽成長起來。也許這些在志愿軍看都不過是些小事,但它對我們來說卻是無限珍貴的。因為在我的一生中,在我的不幸的黑人兄弟的一生中,都是第一次過上人的生活......
我還想談一件令我十分感動的事。去年夏天,一個黑人伙伴到河里游泳發生了危險。這時候,俘虜營里的一位體質單薄的教員,立刻跳到河里,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游到激流中去救他。終于把他打撈上來。當時我們看到這位教員那樣單薄的身子,所有在場的黑人都哭了。要知道,在美國,是誰也不會在乎一個黑人的死掉的。而在這里卻把一個黑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貴重。所以我說中國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是高尚的人民。我認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之奮斗的理想,是完全有根據的,是真正能夠消滅剝削,消滅壓迫,改變黑人不幸命運的。在俘虜營里,我還認真閱讀了一些馬列主義和毛澤東的書籍,我認為只有這些才是取得黑人徹底解放的武器。我并且認為,毛澤東是一位十分卓越和偉大的人物。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志愿軍是會取得徹底勝利的。我今生的志愿,就是同中國人并肩戰斗,作為中國人民的一個忠實同志,為無產階級和黑人的徹底解放而斗爭!
師:聽完這個故事,相信大家對50年前美國黑人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另外我還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上世紀70年代,一個黑人律師帶著他的新婚妻子出外渡蜜月,傍晚找旅館借宿,但所有的旅館都以“客滿”為由拒絕。二人駕著他們新買的汽車瘋狂地在一個又一個的城市中尋找,一直找到深夜,結果沒有一家旅館對黑人開放,夫婦倆最后在絕望中出了車禍......
生丙:沒有黑人開的旅館嗎?
師:大家說說看。
生丁:黑人開的旅館檔次太低,夫婦倆看不上。他們有自己的汽車,說明還比較有錢,再說他們是在渡蜜月......
師:不錯,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可見僥幸躋身上流社會的黑人,處境也不妙。好,請同學們繼續朗讀課文的第3——16自然段。
師: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演講稿有“三性”:針對性、思想性和鼓動性。請同學們結合剛才讀的部分,討論一下,這“三性”分別體現在哪里?
生戊:針對性體現在它的語言上,作者面對的主要是黑人聽眾,文化教育程度較低,所以語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思想性體現在本文表達了平等、自由和正義的理想。鼓動性體現在排比句上,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師:說得很好!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生丁:作者不僅表達平等、自由和正義的理想,還表達了基督教博愛的思想,非暴力行動的思想。
生己:本文針對的不僅僅是黑人聽眾,還有美國政府。警告美國政府。
師:哪里見出是警告美國政府?
生己:第五自然段,作者明確說是“為了提醒美國”。第六自然段,“在黑人得到公民權之前,美國既不會安寧,也不會平靜。反抗的旋風將繼續震撼我們國家的基石,直至光輝燦爛的正義之日來臨。”這樣的句子,帶有強烈的警告意味。
師:兩位同學都補充得很好,謝謝你們!我再補充一點,鼓動性不僅體現在排比句的運用上,還體現在語言的詩意和美感上。大家學過普希金的詩沒有?本文的語言就象普希金的詩歌一樣,譴詞華美,感情充沛,表達酣暢,極具感召力!
生戊:基督教博愛的思想體現在哪里?
生丁:文中多次出現了“上帝”,后面還有“情同骨肉”“手足之情”這樣的一些句子,宣揚的就是一種博愛精神。
師:的確是有基督教博愛的思想在里面。請同學們朗讀文章的第17自然段到結束。
師:“我有一個夢想”的“夢想”具體指什么?請大家概括一下。
生庚: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和正義,情同骨肉,攜手并進。
師:再精練一點?
生庚:平等,自由,正義,友愛。
師:——或者博愛?對!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也是千百萬美國黑人的夢想!這一夢想今天實現了沒有?
生(齊答):沒有。
師:美國的國務卿鮑威爾可是個黑人啊,還有國務院發言人賴斯——
生乙:還有喬丹、杰克遜.....
師:是啊,越來越多的美國黑人成了政壇領袖,大腕明星。雖然馬丁.路德.金的夢想還沒有完全實現,但美國黑人的地位已是今非昔比了。(甚至比黃種人還高!)所以,權益是斗爭得來的,長期的斗爭才能贏得長期的權益。這使我想到了中國的農民,尤其是流落到沿海城市的農民工。我這里還有一份材料,是一篇網上流傳的文章,標題也是《我有一個夢想》,但作者卻是無名氏。請大家聽我把它讀一遍:
我有一個夢想
今天,我高興地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將成為我國歷史上為了爭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威集會。
76年前,一位偉大的中國人——今天我們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寫下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對于千百萬灼烤于非正義殘焰中的農民,猶如帶來希望之光的碩大燈塔,恰似結束漫漫長夜禁錮的歡暢黎明。
然而,76年后,農民依然沒有獲得完全的自由。76年后,農民依然悲慘地蹣跚于戶籍及遷徙制度的枷鎖之下。76年后,農民依然生活在物質繁榮翰海的貧困孤島上。76年后,農民依然在社會中間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國土家園中流離漂泊。所以,我們今天來到這里,要把這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于眾。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在擬寫憲法,就簽署了一張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繼承的期票。這張期票向所有人承諾——不論工人還是農民——都享有不可讓渡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然而,今天中國顯然對她在土地耕耘的農民拖欠著這張期票。中國沒有承兌這筆神圣的債務,而是開始給農民一張空頭支票——一張蓋著“資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們決不相信正義的銀行會破產。我們決不相信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寶庫會資金不足。
因此,我們來兌現這張支票。這張支票將給我們以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
我們提醒中國:現在正是萬分緊急的時刻。現在不是從容不迫悠然行事或服用漸進主義鎮靜劑的時候。現在是實現遷移自由、就業諾言的時候。現在是走出幽暗荒涼的戶籍深谷,踏上階層平等的陽關大道的時候。現在是使我們國家走出階層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滿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時候。現在是使祖國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時候。忽視這一時刻的緊迫性,對于國家將會是致命的。自由平等的朗朗秋日不到來,農民順情合理哀怨的酷暑就不會過去。2003年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端。
如果國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些希望農民只需出出氣就會心滿意足的人將大失所望。在農民得到遷移、就業自由權之前,中國既不會安寧,也不會平靜。反抗的旋風將繼續震撼我們國家的基石,直至光輝燦爛的正義之日來臨。但是,對于站在通向正義之宮艱險門檻上的人們,有一些話我必須要說。在我們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切不要錯誤行事導致犯罪。我們切不要吞飲仇恨辛酸的苦酒,來解除對于自由的飲渴。
我們應該永遠得體地、紀律嚴明地進行斗爭。我們不能容許我們富有創造性的抗議淪為暴力行動。我們應該不斷升華到用靈魂力量對付肉體力量的崇高境界。席卷農民階級的新的奇跡般的戰斗精神,不應導致我們對所有“城市人”的不信任——因為許多“城市人”兄弟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命運同我們的命運緊密相連,他們的自由同我們的自由休戚相關。他們今天來到這里參加集會就是明證。
我們不能單獨行動。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勇往直前。我們不能后退。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么時候會感到滿意?”只要農民依然是不堪形容的鄉鎮干部暴行恐怖的犧牲品,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在窮困潦倒之時,卻得不到象城市人得到的各種國家補貼,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農民的基本活動范圍只限于廣袤的農村,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的孩子被“僅供城市人”的牌子剝奪個性,損毀尊嚴,我們就決不會滿意。直至公正似水奔流,正義如泉噴涌。
我并非沒有注意到你們有些人歷盡艱難困苦來到這里。有些人來自因追求自由而遭受迫害風暴襲擊和鄉鎮干部狂飆摧殘的地區。你們飽經風霜,歷盡苦難。繼續努力吧,要相信:無辜受苦終得拯救。
回到黑龍江吧;回到河南去吧;回到陜西去吧;回到四川去吧;回到江西去吧;回到安徽去吧;回到貴州去吧;回到甘肅去吧;回到新疆去吧;回到我們南北方農民貧困居住區去吧。要知道,這種情況能夠而且將會改變。我們切不要在絕望的深淵里沉淪。
朋友們,今天我要對你們說,盡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依然懷有一個夢。這個夢深深植根于中國夢之中。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陜西的紅色山崗上,昔日農民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城市人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新疆——一個熱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會改造成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小女兒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出生地,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里。
我今天懷有一個夢。
我夢想有一天,深谷彌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徑成通衢,上帝的光華再現,普天下生靈共謁。
這是我們的希望。這是我們的信念。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從絕望之山開采出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把這個國家的嘈雜刺耳的爭吵聲,變為充滿手足之情的悅耳交響曲。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禱,一同斗爭,一同入獄,一同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終有一天會獲得自由。
到了這一天,祖國的所有孩子都能以新的含義高唱這首歌:
我的祖國,可愛的自由之邦,我為您歌唱。這是我祖先終老的地方,這是令人自豪的地方,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座山崗。
如果中國要成為偉大的國家,這一點必須實現。因此,讓自由之聲響徹喜馬拉雅山的巍峨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徹重慶的崇山峻嶺!
讓自由之聲響徹西藏的喜馬拉雅山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黑龍江冰雪皚皚的長白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貴州的婀娜群峰!
不,不僅如此;讓自由之聲響徹神州的一座座山峰,一個個土丘!
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山崗!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轟響,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大村小莊,每一個城鎮,我們就能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祖國的所有孩子,農民和工人,商人和知識分子,將能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農民靈歌:“終于自由了!終于自由了!感謝祖國,我們終于自由了!
師:請大家從兩篇《我有一個夢想》中得到啟發,寫一篇演講稿,對象是全班同學,題目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下課!
作者郵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