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精選16篇)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
一、課文特點
1、本文是蘇軾被貶黃州時的作品,融合了作者的佛道思想,表達作者要超越世俗名利,盡情享受自然,與自然同在的心情。
2、文章語句優美,以駢為主,駢散結合,在整齊中富于變化,顯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
3、這篇課文,文章注釋比較詳細,且要求課后全文背誦。顯然文言文慣用的串講法在這里顯然是不太適用的。
二、處理方法
1、第一課時:系統的介紹蘇軾:
要點:
⑴ 科舉入朝動天下,反擊變法,外調杭州、知密、徐、湖州,烏臺詩案遭受牢獄之災。
⑵ 僥幸保命被貶黃州個性趨于內斂成熟,調往汝州。
⑶ 哲宗時高太后執政被招回朝,不滿保守派作為自調杭州,被貶惠州(當時朝廷重要政治犯的流放地),繼又貶至海南瓊州(俗稱天涯海角)。
蘇軾一生“歷典八州”、“身行萬里半天下”,不僅沒有被打倒,反而以其達觀和智慧、以其豐富的人生體驗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在歷史長河中閃耀。無論是在朝還是在野始終保持了天真自我的本性。希望同學們能像蘇軾一樣,能有笑對困難的勇氣。
2、第二課時:
理清思路,整體感知:
⑴ 師示范讀(有待加強)。
⑵ 生散讀兩遍:
(我一直覺得課堂上散讀比集體朗讀更利于生思考感知)
解決問題:作者按照樂──悲──樂的線索結構全文,請說出誰樂,誰悲。
參考:蘇子樂,客悲,蘇子(與客)樂。
⑶ 分組合作解決樂甚?悲甚?樂甚?
(第二個“樂”是全文的高潮,以議論為主,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宜分配較多較充足的人力)
參考:一樂──景美、事雅(飲酒誦詩)、神怡
二悲──世界永恒而人生短暫(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曹操)
三樂──“我”與自然同在(物與吾皆無盡也)
超越世俗的名利權勢(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盡情享受自然(吾與子之所共適)
⑷ 生集體朗讀全文。
⑸ 超越世俗的清風明月:
歐陽修做《滄浪亭》詩:清明月本無價,可惜只需四萬錢。
同理,退思園的游廊的鏤窗上用石鼓文刻:清風明月不需一錢買。
3、第三課時:
學習一種背誦方法(分段進行):
⑴ 方法介紹:情境聯想法。
開始背誦時先不忙逐字逐句的記憶,而是將作者描繪的景物一樣一樣的在腦中再現,再利用本文多用對偶句的特點加以輔助背誦。
⑵ 備注:這種方法是需要學習的,生需要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物象,這項轉化要由師幫助生完成且過程要加以強調。
⑶ 第一段:
先明確時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點:赤壁之下。
人物:蘇子與客。
事件:泛舟游。
場面:清風、酒、誦詩、(少焉)月、露。
心中景:駕船飄飄而去。
第二段:
先背四句歌詞。
(我劃著槳在月光下逆流而上,心中想的卻是遠在天邊的美人。)
再背幾句簫聲。
第三段:
寫曹操的三句話,第一句生已有積累一帶而過;第二句想象“郁乎蒼蒼”的山川,想到赤壁之戰;第三句想象曹操攻下兩座城池(荊州、江陵),氣勢不凡的向東而行船多(舳艫千里),人多(旌旗蔽空),曹操站在船頭釃酒賦詩。
第四段:分層,駢句。
⑷ 第二種背誦方法推薦:
詞語連綴法──每句記一個重點詞語,3~4個詞為一組,然后連綴成句。
⑸ 完成情況:一課時不能背完全篇,可完成至寫曹操的第三句話。
三、教學后記
1、這篇課文花的課時較多,但我覺得花一課時來系統的介紹蘇軾是極有必要的。它一方面可培養學生笑對困難的勇氣,另一方面蘇軾的經歷和性格對理解文章的主題是大有幫助的,再有了解蘇軾是一個高中生的必修課。實際教學中我大約花了30分鐘左右的時間。
參考文章: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蘇東坡突圍》
蘇東坡──中國歷史上“最不可救藥的文人”( 南風窗網站)
2、二、三兩個課時設計思路清晰,目標集中,完成情況也較好,特別是以背帶講是一次較好的嘗試。只是背誦課堂上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不太熱心,有一兩個學生表現出一定的抵觸情緒,這還需課后進行一定的了解,要和生個別交流這種背誦方法的利弊。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知識點
一、 通假字
1、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2、 山川相繆(繆,通“繚”, 繚繞)
二、 古今異義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義:常隱喻君王;今譯:指美貌的女子)
三、 一詞多義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調)
之:耳得之而為聲(它)
惟江上之清風(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農歷每月十五日)
如: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縱一葦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馮虛御風(相當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當于“嗎”)
相與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句末語氣助詞)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蘇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樣子)
何為其然也(這樣)
四、 詞類活用
1、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2、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
3、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攻占,向東進軍)
4、 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用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5、 舞幽壑之潛蛟(使動用法,使•••起舞)
6、 泣孤舟之嫠(lí)婦(使動用法,使•••哭泣)
五、 特殊句式
1、 月出于東山之上(狀語后置句)
2、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定語后置句)
3、 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句)
4、 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句)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3
一、導入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900多年前赤壁的山水風月引發了宋代著名作家蘇軾“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極度自由之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作者時隔三月之后重游舊地寫下的另一篇美文——《后赤壁賦》。看一看,這一次作者又會有什么樣的感觸。
二、文章串講
文章不長,總共三個小節,首先請一位同學把課文讀一遍,其他同學認真聽,同時思考每一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正音、評價)
我們說過,古文的學習,首先應該理清文章的大意。請一位同學把第一小節串講一下。和我們平時的要求一樣,讀一句,譯一句。
注意關鍵字:望(既望、晦、朔) 坂 薄 諸
(“是歲——不時之須”)分析:對話的文字非常口語化,生活化,扣住題目來看,主要寫重游赤壁前的情況,是誰先主動提出——蘇軾(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而后呢?友人附興(舉網得魚),更有婦助雅興(以待不時之需)真是天時、地利、人和,于是蘇子和友人攜酒與魚欣然成行。(板書:起雅興而游 樂)
讀這部分時我們的語調應該是歡快的。(齊讀這一部分)
(“江流——不可復識”)分析:舊地重游,作者聽到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看到陡峭的江岸高峰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的小了。為何如此?水落石出。點明季節,冬天水位低了,礁石露了出來,因而山顯得更高了,月亮因為遠顯得小了。眼前景色似乎分外陌生,才相隔幾個月,江景山色已經再也認不出來!本是“山川相僚,郁乎蒼蒼“,為何時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變化呢?一個是季節變化,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在前賦中我們講過1080年(宋元豐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隔兩年作者寫下了這兩篇文章。黃州并不是世外桃園,蘇軾在這里過得并不舒心,轉眼又是一年,自己一天一天老了,北歸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和赤壁一樣,我也是塵滿面,鬢如霜,縱使相逢應不識了!
想象一下,面對如此景色,他還會不會“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當然不會,那么他做了什么?我們一起看第二小節。(男生齊讀)
分析:這一次作者不在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為了解憂,而是親自登上了赤壁,作者沒有李白“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好運,只能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披:分開。《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向立。)
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攝、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反映此行的路程是十分兇險的,看到的景象是十分險峻,陰森的。這里的描寫和作者在《石鐘山記》的描寫有相似之處。我們看屏幕:
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且笑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本來是不甘于江山不可復識而登山排解,卻是“舉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卻更加讓人壓抑。聯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環境不也是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陰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前途。更可悲的是這一次夜游,作者沒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湊趣的友人并沒有隨他一起上山,“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我們戲言“不怕無人喝彩,就怕無人應彩”。苦悶難奈的蘇子惟有縱情長嘯,可惜只有山谷回應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了”!作者既悲且恐,游興全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同樣是任小舟自由漂流,卻和前文中“縱一葦之所如”形成鮮明對比。
好,從爬山到回到舟中,這一小節寫了重游的經過(板書:歷幽景而恐),作者的感情也由樂轉悲(板書:悲)
我們再把第二小節齊讀一下,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
本是乘興而來,理應興盡而返,如今卻是興味索然,難道真要“醉不成歡慘將別”嗎?一起看第三小節。(女生讀)
好,文章開頭兩句,承接上文,有兩個字既概括了環境,又點明心理特征——寂寥!
接著寫了幾件事?(討論 學生回答 )明確:1、夜逢孤鶴2、夢會道士
概括的很好,在我國傳統意象里啊,鶴帶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征, 為作者所偏愛,蘇子曾作《放鶴亭記》,以放鶴招鶴、與鶴相處來宣發內心棄世的幽情。作者是如何逢鶴的?忽然有一東來的孤鶴振翅橫江掠過小舟西去。身處如此險峻的赤壁,這只在暗夜獨飛孤鳴的鶴是孤獨的,棄世而自尊的,可以想見苦悶無人可訴的蘇子對于此時飛過的鶴是倍感親切的。在作者看來,鶴和我都不屬于這個地方啊!那么作者寫這些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一系列形象化的詞寫鶴正是為了下文寫夢做一個鋪墊 ,后作者寫了夢中會道士,作者詳盡的描寫了夢的場景,那么請問這和上文的寫鶴有什么內在關系呢?
師概括:我們說鶴和道士的形象是聯結的,正如莊周夢蝶,分清是莊周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化為莊周不重要,鶴化為道士還是道士化鶴也不重要, 關鍵是作者對鶴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歸于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隱者,自由羽化的仙界。
無論對夢還是對鶴作者的描寫感覺都是很真實的。但結尾卻是“開戶視之,不見其處”,何也?
我們知道蘇軾一生都是為官的,很顯然他是想有所作為的。他還有個號是什么?東坡居士!居士是在家信佛的人。就是在這里取的。而我們剛才講他對道家又有了迷戀。這看起來很矛盾,人是矛盾的統一體,其實這恰恰正是一個人思想的真實體現。自己夢醒后開窗尋找,夜色茫茫,不僅僅不見孤鶴和道士,連自己的前途、理想、追求和抱負也同樣不可求啊!作者以此結尾,真是一筆雙關,意味深長啊。不過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前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自在和曠達!
三、拓寬閱讀:
文章這種借物抒懷的手法在蘇子另外一首詞中也有類似的運用。
卜算子。空江孤鴻影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學生分析)
總結分析:詞前的小序告訴我們這個作品也是寫于黃州,黃庭堅的《山谷題跋》說他“語意高妙,似非吃人間煙火語;”非胸中有數萬卷書,筆下無一點俗氣“則不能到。詞中有一個和孤鶴相同的形象“孤鴻”,鴻也是我國古代志向高潔,超脫塵世的象征,作者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自己和孤鴻一樣無處停留,不僅僅是寂寞沙洲冷,更重要的“有恨無人省”啊!
四、賦文的發展
由此可見,本文的抒情表意帶有強烈的自我色彩,蘇子一生得意時少,失意時多,這篇文章是作者坎坷遭遇及曠達性格的生動自白。
文章講到這里,我們可以。發現這篇文章以記敘,描寫為主,寫奇景異夢來抒情,可以說更象一篇游記,但題目里有一個明顯表示文體特征的字——賦。學習《赤壁賦》時我們講過,賦起源于漢代大賦,蘇子的前賦就是以“主客問答,抑客揚主”的傳統藝術表現方式來寫的,到了后賦,雖然仍有主客相答的影子,但已經趨于淺表,沒有任何精神上的交流,而且語言更加散體化,這是蘇軾對賦從漢大賦到魏晉駢賦再到唐之律賦,轉而變成散文賦的一大貢獻。他的文賦既有散文的靈活自然,又有詩歌的情韻意境,登上散文詩的高峰。
五、前后賦的比較
好,蘇子的前后《赤壁賦》我們都學過了,雖然地點相同,時間間隔也很短,但我們說兩篇之間還是有差異的,討論一下,概括出來。(提示:我們可以試著從寫景或是抒情等某一方面入手)
前 后
清幽,明亮的 水月禪境 秋景 冬景 山鶴幽情 陰森,險峻
主客精神交流 日常生活淺表性
地點江中游 山上游
說理議論 敘事記游
心情曠達物各有主,風月永寸,最后一覺天明,心曠神怡 道士化鶴,氣氛神秘,暴露作者消極矛盾的心情
六,同學們說的很好,課后我們可以在周記中繼續交流。通過前后文的比較,我們對文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我們再把文章齊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文體特征以及作者感情的變化。預備——開始!
下課!
板書:起雅興而游 樂
歷幽景而恐 悲
逢孤鶴而夢 悟
夢道士而驚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4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赤壁賦》。
一.說教材
(一)教材定位
在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赤壁賦》分別被收錄在不同的教學單元: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②第三單元;本次說課將《赤壁賦》定位于第二種情況。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總體要求:著重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本單元教學要求:
《赤壁賦》是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②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它上承《蘭亭集序》后接《游褒禪山記》。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它們與第一單元的現代抒情散文遙相呼應,互為補充,共同為“表達交流”部分的“寫景要抓住特征”“學習描寫”“學習抒情”提供基礎和范例。這三篇雖都是山水游記類散文但作者卻不僅僅停留于對自然風物的客觀描繪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傾注個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赤壁賦》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結合的典范,學習本文,在準確把握文言現象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要學習的一個重點。因此,在《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二、教學目標
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礎上,立足于學生的現狀,確定教學目標。
(一)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經過必修①文言文的學習,對于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已經有了一些直觀經驗的積累,獨立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現階段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
2、逐漸將重點轉移到“鑒賞”的層面。
3、嘗試文言文閱讀研究性學習。
(二)目標確定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確立如下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賦的相關知識;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誦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反復體味文中優美的語言,提高語言感受能力;知人論世;與作者在同時期創作的其它作品比較閱讀,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復雜情感和深刻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蘇軾的思想,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學重點:
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的積累;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統一的特點;在充分地把握與鑒賞的基礎上進行背誦。
(四)教學難點:
深入分析文章中蘊含的哲理,并作出評價,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
解決辦法:
1.介紹與課文相關的作者生平經歷,并把兩賦一詞揉合起來理解,力求知人論世,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復誦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與意境之美。
三、 說教法和學法。
1、總體思路: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2、第一課時,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整體感知,通過質疑、交流的手段達到積累和總體把握文章內容的目的。
3、第二課時,教師設計問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學生討論,深入分析文章內涵,利用“比較閱讀”“知人論世”等方法開展研究性學習。
4、恰當地利用學案、多媒體、營造氣氛,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四、教學課時: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美讀成誦
(一) 導入課文
東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烏臺詩案,因政治迫害被貶黃州。從政治生涯看,黃州是他的謫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從文學創作看,黃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巔峰。最負盛名的 “赤壁三詠”就創作于此。同學們,讓我們品讀其三詠之一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走近失意飄泊中的蘇東坡。(伴隨多媒體錄音,展示《念奴嬌 赤壁懷古》)這首詞在詞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從此一個聲音悠遠地響了起來——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壯景仿佛還在我們面前,那人生如夢的浩嘆仿佛還在我們耳邊,讓我們帶著這些溫馨的記憶走進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賦》。
( 新舊聯系,激情導入。老師帶有感情的解說,既使學生了解了文學常識,又引發了其閱讀的欲望。 )
(二)疏通文句,通讀全文(約15分鐘)
1、針對預習自讀的情況,學生質疑。
學生將完成學案時遇到的困難,包括字音、句讀、難解的詞義及句意等,提出來集體討論,仍不能解決的,由教師引導點播。
2、初讀課文,學生互相讀給對方聽,糾正錯誤。完成檢測練習。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練習,包括實詞的含義,虛詞的用法及意義,文言句式等,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幫助學生作好積累。
3、再讀課文,試理解文意。
(三)美讀指導(5——8分鐘)
(①朗讀時,韻腳要交代明白,要響亮到位,使之同聲相應,一貫而下。②整句是靠內容上的互補,形式上的反復來強化表達效果的,朗讀時不能將文氣讀斷,要讀得前者呼后者應,似斷實連。③層次內部讀緊湊,層次之間停頓要適度。④體會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輕畸重,暴高暴底。)
(四)、熟讀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脈絡(8——10分鐘)
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蘇子的樂,樂由何來?——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蘇子愀然,緣何而然?——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段客訴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講何道理?——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段杯盤狼藉,為何如此?——忘情塵世的灑脫
文章由景生情,緣情入理,由景而生樂情,樂極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達胸襟的展示,正是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縮影。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深刻把握,水到渠成。
以上三個環節,循序漸進,完成第一層次的教學目標,耗時控制在30分鐘左右。
(五)重點閱讀“客曰”“蘇子曰”兩段,體會“客”之情與“蘇子”之理,并對此作出評價
1、學生自讀體會,并分小組自由討論,發表見解。
2、每組學生選派代表發言。
以上環節耗時控制在10分鐘左右,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思維優勢,言之成理即可。
(六)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并介紹下一節學案的側重點。
問題:有人認為,文中“主”、“客”實為一體,你怎么看待?
提示:1、緊扣課文內容分析,切忌空發議論。
2、從蘇軾人生際遇入手,查閱有關資料,“知人論世”。
3、形成書面材料,準備下節課討論。
(七)布置作業
1、誦讀課文。
2、完成第二節學案。(讀《漁父》,借助注解和釋文讀通材料。)
第二課時 理解背誦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不同的人對待挫折的方法卻大不相同。好賭者借賭消愁,好酒者一醉方休;音樂家借音符抒發胸中的憤懣,文學家則借悲憤成就千古鴻文。蘇軾的《赤壁賦》就是在其人生的大悲憤大苦痛時寫就的“以文為賦”的不朽經典,它文質兼美,情理并茂。 “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今天我們就試圖走進作者的內心,感受哪一個在矛盾痛苦中完成升華的靈魂。
(一)檢查鞏固(15——20分鐘)
1、檢查誦讀。
2、展示學案。
(二)圍繞學案上的疑難問題,展開討論研究(10——15分鐘)
(本課時圍繞學案上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發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點播。)
1、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方法:
(比較閱讀,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師生互動,互相交流,通過理解探究走進作者的心靈。)
結合《創新設計》上相關背景資料、《念奴嬌 赤壁懷古》(1082年4月)《后赤壁賦》(寫于1082年10月15而課文寫于1082年7月16)進一步了解蘇軾這一時期的思想狀況。
2、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明確:這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能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3、三組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對比閱讀、研究性學習,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煉,并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三)再讀課文,鑒賞藝術特色感受思想內涵,然后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5——10分鐘)
(小組交流總結,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點播提示并對學生提到的別具特色部分反復誦讀品味。)
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蘊涵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形象優美、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蕭聲的幽咽哀婉:“其聲鳴鳴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3.“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科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仗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平白如話;以下直至文末,雖都押韻,但換的較快,而且換的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易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4.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說明:回頭再次審視這篇文章,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
(四)拓展探究(作業)
將《赤壁賦》與《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作比較,尋找思想內容上的異同,然后交流。
(參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詠赤壁夜景,都聯想三國英雄的豪邁,都與他們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暫之嘆。大致有“三異”:詞寫壯美之景,文寫靜美之景;詞寫成功的英雄,文寫失敗的英雄;詞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夢”的浩嘆,而文有“物與我皆無盡”的超越,文更達觀、更樂觀。當然,同與異,只是相對而言或大致說來,其實往往同中有異,或者似異實同。如:寫周郎,志滿意得,寫曹操,落荒而逃,看起來不同,但兩者傳遞的信息是一樣的——是非成敗轉頭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五)板 書設計
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六)結束語
縱觀蘇軾一生,他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所必備的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能在仕途失意、人生進入低谷時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得很遠卻又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先生以此評價黃州時期的蘇東坡,的確恰如其分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合的形式特點,鑒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2.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了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4.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5.培養對精品詩文的整體把握能力,能知人論世、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手法,辨別高下優劣。
6.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了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教學難點
1.了解主客問答這一賦體傳統手法在表達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2.了解作者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寄寓的悲憤苦悶的復雜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思路
1.第一課時,先誦讀全文,把握全文大意;體會景、事、情交融的藝術境界,把握課文情感發展的脈絡。
2.第二課時,重點誦讀主客問答部分,深思其中蘊涵的情感與哲理;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齊背《念奴嬌·赤壁懷古》。
同學們,這首詞氣勢雄渾,磅礴浩蕩,有氣吞天下之勢。正如有人評價蘇軾的風格說:“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個評價很恰當。蘇軾的詩詞是這樣,他的散文又怎樣呢?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著名的散文《赤壁賦》,仔細體會他散文的風格。
二、介紹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
1.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蘇軾的仕途失意,命運多舛,生活上顛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釋。文學上開一代詞風之先,在詩詞文賦上有輝煌成就。同時具有旁通書法繪畫、知音律、喜平話、懂園林藝術、精金石的曠世才華。
2.背景資料
蘇軾被貶黃州。熙寧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變法受挫,變法動向發生逆轉,一些投機新法的分子,結黨營私,傾軋報復,耿直敢言的蘇軾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元豐二年(1079)四月到達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證是蘇軾的一首詩。原來在蘇軾的詩文中曾流露過一些牢騷,表示過對新法的不同意見,也針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無非是“緣詩人之義,托事以諷”,這些就成了遭受彈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銜怨懷怒,恣行丑詆”“指斥乘輿”“包藏禍心”,把他投入大獄。一時親友驚散,家人震恐。蘇軾在獄中遭受詬辱折磨,有時感到難免一死,曾寫兩首詩與弟弟訣別,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的詩句。幸虧親友營救,當時的宋神宗也不想殺他,這年年底,結案出獄,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的名義被貶謫到黃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里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時,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的殘酷打擊感到悲憤、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后《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三、初讀課文,疏通字詞,在此基礎上解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教師指導學生誦讀課文。可采取個別誦讀、整體指導,再集體誦讀的方法。
四、品讀課文第1、2段。
設置問題:
1.作者開始游赤壁時,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明確:景——皓月當空,碧水萬頃,月光朦朧,清風徐徐,景象澄澈,如夢境一般。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情——“樂”。舒暢飄逸,飄飄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第1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2.第1段中所說的“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指《詩經》中《月出》。第2段中,又寫出
了扣舷而歌的歌詞。試比較這兩首詩歌,想想它們在內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確:《月出》是一首情詩,寫一個男子在月下懷念美人。思慕的焦點只在愛人身上,寫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賦》中之歌雖從《月出》化出,但胸懷、境界卻更加邈遠空闊。歌的前句敘事、寫景,與賦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懷”與“勞心悄兮”一樣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人,倒令人想起屈原詩中喻指的圣主賢君與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現的是一種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難覓、天各一方的嘆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3.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明確:第2段,由樂到悲,營造一種主客之間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啟下,引出主客對答。樂:飲酒樂甚,扣舷而歌。悲:客的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五、總結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實,文如此,詩亦如此。《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亦由寫景起筆,由如畫之江山,引出千古風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這樣一個思路。先寫秋夜蕩舟、飲酒放歌之樂,再寫蕭聲之悲,都是為下文作鋪墊,意在引出作為主體的主客問答。后一部分的課文,我們下一課時再作品讀。
六、布置作業。
1.誦讀全文。背誦1、2段,熟讀3—5段。
2.在誦讀中邊讀邊悟:第3、4段的主客問答,對人生態度問題作了怎樣的思辨?你贊成他們的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
第二課時
一、合作探究(品讀3—5段)
設置問題:
1.第3段感情如何?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里?“客”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慨?
明確:寫主客問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既是英雄又是詩人的人物最終歸于“空虛”。“客”通過幾番對比,表達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感慨。
2.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觀點的?
明確: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變為喜悅。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3.結尾段感情如何?
明確:“客”心悅誠服。心情更加喜悅。“喜而笑”、“相與枕藉”。
4.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明確:結合背景分析,討論理解。“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5.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懷是什么?
明確:這是深層次理解文章的關鍵。闡述了自然界變與不變的哲理,蘇軾思想中兩種情緒的對抗表達了他矛盾痛苦而又樂觀曠達的復雜心情。
6.為什么采用主客問答的形式?
明確:(1)引出賦的特點。賦,始于兩漢魏晉,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總結了賦的特點:“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鳥賦》,張衡的《兩京賦》等等。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的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2)理解本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寫法上:“主客問答”,“抑客為主”。形式上:句式對稱整齊,聲律和諧押韻(通過指導學生誦讀體味)。
二、鑒賞本文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
全文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1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4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結合具體段落,找出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標志情、景、理三者轉換的語句,品味感受。
三、拓展遷移,比較閱讀
1.《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與《赤壁賦》有何異同?
提示:《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表達了對建功立業的古代英雄的向往,這是強烈的家國情懷。同時發出功業難成、光陰虛擲的感慨。詞表達了強烈的感情,可以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情。
《赤壁賦》:作者超脫了被貶謫的苦悶,也超越了人生短暫的苦惱,進入了對宇宙和人生的深一層的思考。賦抒發了豐富的情感,更闡發了人生哲理,可以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理。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全文。
2.閱讀《后赤壁賦》,體會兩篇《赤壁賦》的思想意義、寫法方面的異同。
思考:(1)第1段“找魚找酒”的敘述在構成情感線索上有什么作用?
(2)夢中遇見道士的描寫有什么寓意?
(3)寫了夢游的經過后,作者又添了夢醒尋道士的一筆,寓意是什么?
(4)《赤壁賦》有直接表達情感的特點,與之相比,《后赤壁賦》有什么不同?
附: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劃地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括起,波浪洶涌。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劃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像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游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過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賦”的文體特點。
2、了解課文內容。疏通文意。
3、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讀準課文的字音、句讀,讀出感情。體悟典雅、精美的語言。
2、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讀準課文的字音、句讀,讀出感情
教學方法:
指導閱讀法,點撥法,討論法,分析法,歸納法
教學設計:
個性設計
教學過程:
以蘇軾《自題金山畫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
赤壁賦的寫作正是在蘇軾第一處貶所——黃州,此時他45歲。三年前,1079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變法派、實權派李定等從詩作中斷章取義,摘出一些諷刺性詩句,以便掃除舊黨,送御史臺,即“烏臺”受審,所以這個案子叫“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四個多月,后被貶黃州擔任團練副使,還無權簽署公文,不準擅離此地,政治上的不幸卻成了文學上的大幸,四年的黃州生涯,他創作了66首詞,200多首詩,170多篇散文,尤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賦》、《后赤壁賦》。
二、引導自學(自學內容見學生所用《學案》)
1、自學關于賦的知識。
2、學習了解本文的作者和寫作背景。
3、自學本課的生字、生詞。
三、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出感情。)
1、教師配樂朗誦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節奏、感情變化
壬rén戌xū屬zhǔ客窈yǎo窕tiǎo馮píng虛御風桂棹zhào倚歌而和hè愀qiǎo然舳zhú艫lú山川相繆liáo釃shī酒橫槊shuò漁樵qiáo江渚zhǔ匏páo樽蜉fú蝣
2、學生練習朗讀、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節奏,讀出感情變化
四、學習重點文言詞句,疏通文意。
(一)學生自學
1、試口譯課文成現代漢語。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3、找出課文中的詞類活用、特殊句式、一詞多義等句子。
五、布置作業:
1、朗讀并背誦課文。2、課外閱讀有關作者蘇軾和本文的資料。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7
一、教材分析:
《赤壁賦》一文屬文賦,文質兼美,音韻和諧,乃蘇軾之傳世名篇。盡管文章抒發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奧,但文章在誦讀、鑒賞、審美等各方面,均可視作古代散文的經典。同時,體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對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體會作者豁達的胸襟,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乃至綜合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二、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文言文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能夠基本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同時,由于前面已經學習過《阿房宮賦》,對賦體文章的特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強調文言基礎知識的內容較多,對文言文整體閱讀和感悟的較少,學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語言知識的積累,缺乏對文言文,尤其是優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認知和情感體悟,所以要在這些方面加以強化。
三﹑設計思想:
文言文的學習要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因此,應該把朗讀、背誦貫穿到文言文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加深對作者情感的體悟。文言文教學要重視文言字詞的積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僅停留在字詞句的解釋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精華,體驗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與之產生共鳴。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這篇賦文質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蘊含著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結合文本深入探討,以競賽﹑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作者人生態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合的形式特點,鑒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2.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了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2.培養對精晶詩文的整體把握能力,能知人論世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手法,辨別高下優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五、學習難點和重點:
重點
1.品味、鑒賞課文精美的語言
2.背誦課文
難點
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通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的情懷。
六、教學方法:講解法、誦讀法、討論法
七、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八、課時安排: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林語堂曾這樣評價過一位古人:“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信仰佛教,巨儒教育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蘇東坡傳·序》(投影展示)
這里描述的是誰?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就是蘇軾,一個曾自嘲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黃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學上“成熟”了。在這里,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等名篇光耀千古。
二、作者簡介及創作背景
文“三蘇”“八大家”“歐蘇”,詩“蘇黃”,詞“蘇辛”,書“宋四家”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對蘇軾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段時間蘇軾的創作達到了巔峰。《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
三、回顧“賦”的文體知識
(隨機請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關于“賦”: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螭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屈原為代表的“騷賦”,漢代為代表的“辭賦”,魏晉以后的“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為“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稱為“文賦”。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達到爐火純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四、檢查預習效果:(各組間比賽,男女生比賽,激發學生積極性)
⑴按課本段落,要求四個自然組的學生分別齊聲朗讀課文,看哪個小組讀音準,情感變化把握得好。
(聽朗讀示范錄音,正字音,指導學生注意語氣語調﹑節奏快慢﹑情感變化) ⑵檢查男生對文言字詞句知識的把握。
(通假字﹑多義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文言句式)
⑶檢查女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明確各段內容,概括各段段意:(按《優化》提示,可將課本最后一段“客喜而笑”另作一段) 明確: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五、分析第一段:
⑴情景設置:配樂,展示蘇子泛赤壁的畫面;學生朗讀課文。
(說明:文章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幅優美的秋江夜游圖。將學生的思維帶進泛舟游赤壁的優美意境之中)
⑵本段以寫景為主,請學生找出寫景的句子并朗讀。 寫景的三組對偶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⑶四人小組討論,形成一個整體畫面,用優美的語言將這個畫面描述出來。請一個學生描述。
⑷這樣的美景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理感受?(朗讀出來)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樂) ⑸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抓重點句子法和想象畫面法背誦第一段。(目的在于使學生在誦讀中加深體驗)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8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中學 鄭賜來 【教學目標】
1、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文鑒賞方式。
2、課內外的知識的結合與遷移。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古代文人排解憂悶情緒的方式。
2、詩人面對困境、逆境時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式】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子
面對困境、逆境,痛苦、悲傷、落寞、茫然,自是不言而喻,但這種情緒如何消除呢?
這叫消解悲劇情緒,中國人在傳統文化里面,消解悲劇情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種:仙、酒、夢、女人(知音)、自然(風、月、水等)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
就如李白高呼:“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并提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韋莊也說:“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又如:
曹 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許 渾: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楊 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蘇軾是中國古代最有魅力和性格的文人,那他又是如何來排遣心中的苦悶和憂愁的呢?
蘇軾也是個文人,也脫離不了上面這幾種方法,但卻別具風格,獨樹一幟!
他認為舉杯只會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雖然他在文中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并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這是一種成熟,也是一種睿智,更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
文中通過“主”“客”問答,引出一場關于人生意義的論辯。一主一客其實都是作者的獨白,反映了他陷于苦悶而又希望擺脫苦悶的矛盾心理。
“主”其實是詩人樂觀、積極精神的象征;“客”是詩人悲觀、消極情緒的代表。兩者在作者內心中不斷地交織、斗爭,就像左手握右手,不可逃避又難于割舍!如此,赤壁就成了蘇軾左右手的承載物和釋放物了。大家分別從各段中劃出描寫這五種解脫方式的語句。
仙──第一段:馮虛御風、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第三段:挾飛仙以遨游。
酒──第一段:舉酒囑客。
第二段:飲酒樂甚。
第三段: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舉匏樽以相屬。
第五段:洗盞更酌、杯盤狼藉。
女人(知音)──第一段:與客泛舟。
第二段:望美人兮天一方。
第三段:吾與子漁樵與江渚之上。
第四段: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第五段:相與枕藉乎舟中。
但本文寫得最精彩的不是以上幾種,而是描寫“自然”這一部分,這也是本文最具魅力和沖擊力的地方了。請大家分別找出文中描寫、議論“風月、水月”的語句!
前人稱《赤壁賦》“以江山風月作骨”。“風月”是描寫之主景,抒情之觸媒,議論之載體。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全賦之骨。
描寫風月──月出: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月影: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沂流光。
月照:明月……吾與子之所共適。
月消: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議論風月──客引曹孟德寫月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客借月議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借月展開議論: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蘇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思考探討:課文中又寫了怎樣的“水月”景象?
明確: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水 月 人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
小結:聽任天命,隨遇而安,積極進取,直面人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二、赤壁為什么能夠成為蘇軾排憂解悶的好去處呢
明確:
1、赤壁的秀美可以撫慰靈魂。
2、尋求人生的平衡點。也就是所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3、寄托自己對英雄業績的向往和惆悵。
4、氣度的寬宏,曹操雖敗仍不失英雄風范,蘇軾雖處境艱難仍心懷壯志。
蘇子從江水月亮得出關于瞬間與永恒這一哲學范疇:水雖東流長逝,但江中之水卻未曾枯竭;月雖有圓有缺,但仍是光照千古未曾損耗。清風江水明月可以永恒,不朽的人生也可以靠“立德”“立功”“立言”來完成,于是轉而為對不朽人生的積極追求。也就是說,他通過赤壁這個地方,用了以上幾種情感排解的方式,給自己的精神予解脫、凈化、升華,化悲痛為力量,變悲觀為樂觀,視悲苦如云煙!其實,蘇軾這一階段的許多詩詞文都有此特點。
三、蘇軾同一時期的作品賞析
讀讀下面四首詞,用不同橫線劃出有關五種消解悲劇情緒的語句:
1、《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謫居后的苦悶心情,詞調較為低沉、哀惋,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嘆。具體寫作年代,大概是元豐三年(1080)。
詞的上片寫感傷,寓情于景,詠人生之短促,嘆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
4、《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這首詞寫于元豐二年(1079)蘇軾任湖州(今浙江嘉興)知州期間。詞中通過作者于江南水鄉行路途中的所見所感,反映了他宦海沉浮中的復雜感受,抒發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
多媒體顯示:
沒有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
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
──傅 雷
啟示: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
四、課外閱讀
閱讀《后赤壁賦》和《定風波》《江城子》。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微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9
教材分析: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后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在對《后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解文意為基礎,落實“鑒賞”,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抓好朗讀。采取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具體落實字音和句讀。
(2)掌握重點詞句,讀懂文意,讀出輕重和語氣。
(3)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態度。(難點突破)
教學重點:
(1)讀出一點文言文味;
(2)以次帶詞,以詞帶句,以句綴篇,讀出人物的情感和態度。
教學方法:
誦讀——研讀。
《后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因此在教師示范誦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時搜集同學們的問題,制作多媒體課件,課堂上交流討論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預習要求:分四人一組研讀課文,從文章的詞語句子、情感哲理、寫作特色等方面提出問題。教師收集整理學生的問題,制成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投影):
作者介紹:讓學生自己介紹,教師補充。了解而已,不多講。
問:同學們,都說蘇軾是位少見的曠世奇才,你們能具體說說知道的一些內容嗎?
可能答案:蘇軾是豪放派詞風的創始人。他的詞豪放高曠,我們學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這一風格的代表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還稱得上是一位高級廚師。“東坡肉”千百年來膾炙人口。中國古代楷書有“顏、柳、歐、蘇”四大流派,這里的“蘇”,就是蘇軾,可見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赤壁”簡介:投影介紹
湖北赤壁山臨江磯頭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書。
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三日,孫、劉聯軍借助風勢,動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東吳和劉備的軍隊乘勝追擊,直到南郡,曹操率殘部北歸鄴城。周瑜大軍高奏凱歌,回軍赤壁,在那大帥部樓船上舉行得勝宴會,把酒慶功,酒醉之余,拔劍起舞,邊舞邊歌曰:
臨赤壁兮,敗曹公,安漢室兮,定江東,此山水兮,千古頌,刻二字兮,紀戰功。
歌罷,提劍在懸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
背景介紹:
此文設計作者思想感情變化,和他的經歷、世界觀關系很大。所以余秋雨《蘇東坡突圍》進行介紹。投影: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到了黃州,他該痛定思痛,好好反省了!這個天真、率性而常愛犯自由主義的家伙,口無遮攔,有話愛說,有感而發,又不講場合。哪知道,他的言行舉止,正被一旁窺伺著的小人一一記錄在案,穿鑿附會,三番五次小報告打到皇帝那兒,因而屢屢遭誣告、陷害而一生坎坷。這次“烏臺詩案”就給了他四個多月的牢獄之災,差點砍了腦袋。總算圣上手下留情,發配到黃州監管居住。死里逃生的他這次吸取了教訓,盡量少說話,多念經,要不就“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游游對岸西山,看看屋前江水。
蘇軾的《赤壁賦》可以說是“一賦兩篇”,公元1082年7月16日晚上,蘇軾和幾位友人泛舟游赤壁,寫下了《前赤壁賦》,三個月后,他與朋友再游赤壁,又寫了一篇賦,這就是同樣著名的《后赤壁賦》。
二、教師示范誦讀課文,盡量背誦。
1、一讀。齊讀。
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2)讀出標點和句讀。
課文會讀了嗎?那我們今天換一種方式,不知道還會讀嗎?男女生分開讀。誰先讀?女生讀男生聽,挑毛病。男生讀,女生找問題。請看投影。我把課文理了個光頭,將標點刪掉了,先默讀一分鐘。準備讀——
教師簡要評價
2、二讀。讀懂文意。
課前,大家將預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交給我,我把比較典型的問題整合成下面幾個。請看投影,請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幾個攔路虎。
第一段,教師范讀。重點在于抓思路,看景和情的變化。
問: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游覽赤壁的?(冬季、苦悶不得解脫)
目的是什么呢?(尋找解脫。找樂)
所以冬天的景物盡管不美,但在作者眼里卻是很美的。
齊讀“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接下來是寫三個人的對話。目的(還是為了找樂)。但是已經是一波三折。
提問:作者心情是如何隨著景物變化而變化的呢?“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寥落幽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萬物皆著我之色彩)木枯石瘦,令人驚恐悲哀,黯然神傷。
所以自然引出感嘆之辭:“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小結板書:美景、樂事、遺憾、滿足——悲景、感嘆
第二段,我們來看寫法上有什么特點?(一連串用了很多動詞)我們把它劃下來,齊讀這幾個句子。“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主要寫岸上所見,主要寫攀登山崖的險。由“履饞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等奇景,可引導學生聯系作者的遭遇來理解。
此時此刻,作者卻不能不想到現實,所以不禁放聲長嘯,想擺脫現在無路可走的苦悶。“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金圣嘆評點這兩句:“人世間時時有此”。此時,作者不能不回到變故叢生的現實中來。(第一句,與仕途順利相對應,第二句與突遭變故,心驚膽寒相應,)所以“二客不能從焉”。“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先生也不可留,可見險極,也只能知難而退)。所以只好“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放乎中流”兩句是寫作者在厭倦人世之后,于是只好順其自然、逃離現實的幻想。所以自然引出浪漫的第三段。
3、三讀。讀出作者的感情和態度。
重在研討兩個問題(難點):小組討論,圍繞文章和背景。
投影顯示問題:
(1)孤鶴和道士是什么關系?有什么象征意義?
(2)作者將現實與幻想虛無相結合,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為什么道士不知所蹤?
這兩個問題是開解作者心結的難點。作為難點來突破。但是不必糾纏。采用討論法,猜讀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孤鶴“玄裳縞衣”,道士“羽衣”,相通相融。“孤鶴”可以說是作者自己的影子,看到孤鶴,想到自己。突出“孤”。而仙鶴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如此幻境幻想表現的是蘇軾試圖拿起從《莊子》中獲得的思想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心靈,保持樂觀的情緒,應對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風暴雨面前自我調適,超然曠達而不封閉自虐、怨無尤人。看到孤鶴,想到自己,寫孤鶴,也是寫自己,夢見道士,是作者出世思想的反映,道人不答,無處覓跡,表明作者想解脫而不得的矛盾,流露出遺棄塵世的思想。
古代文人創造了一種“貶官文化“。當理想與現實矛盾是,知識分子的清高、孤傲往往戰局了他們的思想。比如陶淵明、李白等都有這種心態,但又有所不同。如: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是灑脫曠達的
板書:自我調適、超然曠達、想解脫而不得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0
教案制作 李壽鋒
教學目標 :
1、學習理解本文“文賦”的文體特點及所運用的“賦”的表現手法(主客問答的行文結構、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2、掌握文中實詞和虛詞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點;
3、翻譯全文
4、背誦課文
難點重點:
1、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2、主客問答的結構形式在于表現蘇軾人生觀世界觀的相反的兩個不同側面——客的消極悲觀和主的豁達樂觀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誦讀全文,重在朗讀,培養語感,整體理解文意,體會文賦“鋪搋文采”的藝術特色
第二課時誦讀翻譯1、2兩段
第三課時誦讀翻譯3、4兩段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
蘇軾是位少見的曠世奇才,你們能具體說說嗎?
蘇軾是豪放派詞風的創始人。他的詞豪放高曠,情濃意遠,我們學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這一風格的代表作。(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當時就有“蘇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譽。
中國古代楷書有“顏、柳、歐、蘇”四大流派,這里的“蘇”,就是蘇軾,可見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學們,見過他的書法作品嗎?——在課本的封面。(翻到封面欣賞一下)
蘇東坡是因為“烏臺詩獄”才到黃州來的。關于“烏臺詩獄”,散文家余秋雨有這樣的描寫:
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于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為“烏臺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國社會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說一說。搞清了這個案件中各種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蘇東坡到黃州來究竟是突破了一個什么樣的包圍圈。
為了不使讀者把注意力耗費在案件的具體內容上,我們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來。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方法是對他詩中的詞句和意象作上綱上線的推斷和詮釋,搞了半天連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將信將疑之間幾乎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絕對是不算壞的,在他內心并沒有迫害蘇東坡的任何企圖,他深知蘇東坡的才華,他的祖母光獻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護蘇東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不是非常安全嗎?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志為轉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下了大獄。這一股強大而邪惡的力量,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而神宗皇帝為了維護自己尊重輿論的形象,當批評蘇東坡的言論幾乎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時,他也不能為蘇東坡講什么話了。
那么,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傖,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了急先鋒。
…… ……
又如——我真不想寫出這個名字,但再一想又沒有諱避的理由,還是寫出來吧:沈括。這位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學家也因忌妒而陷害過蘇東坡,用的手法仍然是檢舉揭發蘇東坡詩中有譏諷政府的傾向。如果他與蘇東坡是政敵,那倒也罷了,問題是他們曾是好朋友,他所檢舉揭發的詩句,正是蘇東坡與他分別時手錄近作送給他留作紀念的。這實在太不是味道了。歷史學家們分析,這大概與皇帝在沈括面前說過蘇東坡的好話有關,沈括心中產生了一種默默的對比,不想讓蘇東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種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與蘇東坡政見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邊。但王安石畢竟也是一個講究人品的文化大師,重視過沈括,但最終卻得出這是一個不可親近的小人的結論。當然,在人格人品上的不可親近,并不影響我們對沈括科學成就的肯定。
圍攻者還有一些,我想舉出這幾個也就差不多了,蘇東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經可以大致看清,我們也領略了一組有可能超越時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要單獨搞倒蘇東坡都是很難的,但是在社會上沒有一種強大的反誹謗、反誣陷機制的情況下,一個人探頭探腦的冒險會很容易地招來一堆湊熱鬧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組合成一種偽輿論,結果連神宗皇帝也對蘇東坡疑惑起來,……
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可惜當時幾乎沒有什么傳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認識這就是蘇東坡。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 ……
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審起來看!
怎么審?打!
通宵侮辱、摧殘到了其他犯人也聽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殘的對象竟然就是蘇東坡!……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期間,每次游覽人們傳說的古戰場赤壁,都不免觸景生情,發出驚世浩嘆。由此,中國文學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兩篇精妙絕倫的散文。他寫成《前赤壁賦》時,展紙揮毫寫了一幅長卷,這幅長卷寫得尤為成功。傳到明代,董其昌拜觀了真跡,十分傾倒,說蘇軾的書法筆力欲透紙背,全用正筆中鋒,每波劃盡處,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過一段著名的跋語:“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這是對蘇軾的《赤壁賦》及其書法最為深切而崇高的評價。
讓我們步入蘇軾為我們構筑的文學和哲學的殿堂,領略蘇軾那卓絕的雄風。
二、指導朗讀:
①教師范讀
②學生齊讀
③教師直譯全文,并提示個別重要的字詞、句式和修辭
④分段背誦
三、作業 :
①背誦全文
②參考注釋,課下完成“練習卷”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檢查朗讀背誦情況
二、指導學生讀譯課文1、2兩段
①學生展示“練習卷”完成情況(重點是虛詞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②學生展示“練習卷”完成情況(重點是翻譯)
③分析(教師說明):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的字義是鋪述,這種文體的特征是——
“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劉勰語)。
也就是要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來直陳其事,用新奇美麗的辭藻來描摹事物(體物),抒寫情志。我們已經學過《阿房宮賦》,初步接觸了這種文體,要抓住這個特點來研讀課文。即不但要像讀別的文言文那樣準確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而且要看作者是怎樣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華美的文辭來“體物寫志”的。
要求反復研讀三遍:
第一遍,借助教師提供的內容提綱仔細自讀,著重點是弄清兩段各自的內容層次
第二遍,借助教師提供的韻腳輕聲朗讀,著重點是通過朗讀體味文辭的優美和駢散結合的和諧韻律。
第二遍,嘗試盡量用韻文翻譯
文言知識歸納:
1、重點詞語
(見“課堂練習卷”)
2、疑難語句:
(見“課堂練習卷”)
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賓后置)
②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修辭:對偶)
③月出于東山之上(句式:介賓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間(句式:介賓后置)
④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句式:定語后置)(句式:對偶)
⑤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修辭?對偶)
⑥客有吹洞蕭者(句式:定語后置)
⑦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修辭:對偶)
三、布置作業 :
完成課后練習一
繼續背誦全文,重點背誦1、2段。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作業 檢查(課堂提問):
1、課后練習一
2、背誦1、2段
教師的點撥:
段意概括:
1、2記敘夜游赤壁所見之美、所感之快、所聞之妙,引出下文主客問答
3、主客問答:(之一)感慨生命短暫,英雄難覓;長江無窮,自然永恒(悲觀消沉的人生觀)
4、主客問答:(之二)物與我皆無盡也,何羨之有;清風明月用之不竭為我共食,其樂融融(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二、指導自讀課文3、4兩段。
這兩段難度較大,要求用較慢的速度研讀。具體進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讀完后教師提出若干詞語、文句來考查學生的理解情況,并略作點撥;
第二遍,默讀、輕聲朗讀、斷續朗讀均可,邊讀邊體味結構思路和表現手法,讀前教師提示用韻情況,讀后教師提出若干問題要求學生解答,并略作點撥。
1、關于詞語、文句的考查和點撥:
3段句式和修辭
①“何為其然也?”(句式:賓語前置)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動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句式:賓語前置)
④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賓后置)
⑤侶魚蝦而友糜鹿(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
⑥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修辭:對偶)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修辭:對偶)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修辭:對偶)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修辭:對偶)
4段句式
①而又何羨乎?(句式:賓語前置、反問)
②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修辭:對偶)
③相與枕藉乎舟中(句式:介賓后置)
④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句間關系:假設)
三.指導通讀全文,歸納、拓展。
提問:主課皆是東坡先生,卻一悲觀低落一豁達超然,這種復雜的思想境界如何理解?(課外閱讀作家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
四、布置作業 :
1、完成課后練習。
2、背誦全文
3、課外閱讀作家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分析“東坡境界”
附錄:
1、深圳市富源實驗中學高一語文第二模塊《赤壁賦》課堂練習卷(見“中學試卷網——語文——高一”)
2、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
蘇東坡突圍
作者:余秋雨
一
住在這遠離鬧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靜是有了,但寂寞也來了,有時還來得很兇猛,特別在深更半夜。只得獨個兒在屋子里轉著圈,拉下窗簾,隔開窗外壁立的懸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時不時地瞟著床邊那乳白色的電話。它竟響了,急忙沖過去,是臺北《中國時報》社打來的,一位不相識的女記者,說我的《文化苦旅》一書在中國臺灣銷售情況很好,因此要作越洋電話采訪。問了我許多問題,出身、經歷、愛好,無一遺漏。最后一個問題是:“在中國文化史上,您最喜歡哪一位文學家?”我回答:蘇東坡。她又問:“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歡哪幾篇?”我回答:在黃州寫赤壁的那幾篇。記者小姐幾乎沒有停頓就接口道:“您是說《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我說對,心里立即為蘇東坡高興,他的作品是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一點就著,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峽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電話,我腦子中立即出現了黃州赤壁。去年夏天剛去過,印象還很深刻。記得去那兒之前,武漢的一些朋友紛紛來勸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蘇東坡懷古懷錯了地方,現在我們再跑去認真憑吊,說得好聽一點是將錯就錯,說得難聽一點是錯上加錯,天那么熱,路那么遠,何苦呢?
我知道多數歷史學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戰的地方,他們大多說是在嘉魚縣打的。但最近幾年,湖北省的幾位中青年歷史學家持相反意見,認為蘇東坡懷古沒懷錯地方,黃州赤壁正是當時大戰的主戰場。對于這個爭論我一直興致勃勃地關心著,不管爭論前景如何,黃州我還是想去看看的,不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古戰場的遺址,而是從藝術的角度看蘇東坡的情懷。大藝術家即便錯,也會錯出魅力來。好像王爾德說過,在藝術中只有美丑而無所謂對錯。
于是我還是去了。
這便是黃州赤壁。
赭紅色的陡峭石坡直逼著浩蕩東去的大江,坡上有險道可以攀登俯
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蕩槳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間就有了氣勢,有了偉大與渺小的比照,有了視覺空間的變異和倒錯,因此也就有了游觀和冥思的價值。客觀景物只提供一種審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實現。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現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和構建者。
但是,事情的復雜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過來對人進行確定和構建。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這實在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有趣關系。蘇東坡寫于黃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著黃州進入了一個新的美學等級,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兩方面一起提升,誰也離不開誰。
蘇東坡走過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遠比黃州美麗,為什么一個僻遠的黃州還能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和震動呢?他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呢?黃州為什么能夠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驛站呢?這一切,決定于他來黃州的原因和心態。他從監獄里走來,他帶著一個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走來,他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來。他被人押著,遠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黃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朝著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走來。
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二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煩吧?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揚和轟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拒他、糟踐他、毀壞他。起哄式的傳揚,轉化為起哄式的貶損,兩種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哄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于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為“烏臺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國社會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說一說。搞清了這個案件中各種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蘇東坡到黃州來究竟是突破了一個什么樣的包圍圈。
為了不使讀者把注意力耗費在案件的具體內容上,我們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來。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方法是對他詩中的詞句和意象作上綱上線的推斷和詮釋,搞了半天連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將信將疑之間幾乎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絕對是不算壞的,在他內心并沒有迫害蘇東坡的任何企圖,他深知蘇東坡的才華,他的祖母光獻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護蘇東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不是非常安全嗎?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志為轉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下了大獄。這一股強大而邪惡的力量,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在專制制度下的統治者也常常會擺出一種重視輿論的姿態,有時甚至還設立專門在各級官員中找岔子、尋毛病的所謂諫官,充當朝廷的耳目和喉舌。乍一看這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弊端甚多。這些具有輿論形象的諫官所說的話,別人無法聲辨,也不存在調查機制和仲裁機制,一切都要賴仗于他們的私人品質,但對私人品質的考察機制同樣也不具備,因而所謂輿論云云常常成為一種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社會災難。這就像現代的報紙如果缺乏足夠的職業道德又沒有相應的法規制約,信馬由韁,隨意褒貶,受傷害者無處可以說話,不知情者卻誤以為白紙黑字是輿論所在,這將會給人們帶來多大的混亂!蘇東坡早就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認為這種不受任何制約的所謂輿論和批評,足以改變朝廷決策者的心態,又具有很大的政治殺傷力(“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必須予以警惕,但神宗皇帝由于自身地位的不同無法意識到這一點。沒想到,正是蘇東坡自己嘗到了他預言過的苦果,而神宗皇帝為了維護自己尊重輿論的形象,當批評蘇東坡的言論幾乎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時,他也不能為蘇東坡講什么話了。
那么,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傖,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了急先鋒。
例如舒亶這人可稱之為“檢舉揭發專業戶”,在揭發蘇東坡的同時他還揭發了另一個人,那人正是以前推薦他做官的大恩人。這位大恩人給他寫了一封信,拿了女婿的課業請他提意見、輔導,這本是朋友間非常正常的小事往來,沒想到他竟然忘恩負義地給皇帝寫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檢舉揭發信,說我們兩人都是官員,我又在輿論領域,他讓我輔導他女婿總不大妥當。皇帝看了他的檢舉揭發,也就降了那個人的職。這簡直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是這么一個讓人惡心的人,與何正臣等人相呼應,寫文章告訴皇帝,蘇東坡到湖州上任后寫給皇帝的感謝信中“有譏切時事之言”。蘇東坡的這封感謝信皇帝早已看過,沒發現問題,舒亶卻苦口婆心地一款一款分析給皇帝聽,蘇東坡正在反您呢,反得可兇呢,而且已經反到了“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程度!“憤”是憤蘇東坡,“惋”是惋皇上。有多少忠義之士在“憤惋”呢?他說是“無不”,也就是百分之百,無一遺漏。這種數量統計完全無法驗證,卻能使注重社會名聲的神宗皇帝心頭一咯噔。
又如李定。這是一個曾因母喪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們唾罵的高官,對蘇東坡的攻擊最兇。他歸納了蘇東坡的許多罪名,但我仔細鑒別后發現,他特別關注的是蘇東坡早年的貧寒出身、現今在文化界的地位和社會名聲。這些都不能列入犯罪的范疇,但他似乎壓抑不住地對這幾點表示出最大的憤慨。說蘇東坡“起于草野垢賤之余”,“初無學術,濫得時名”,“所為文辭,雖不中理,亦足以鼓動流俗”,等等。蘇東坡的出身引起他的不服且不去說它,硬說蘇東坡不學無術、文辭不好,實在使我驚訝不已。但他不這么說也就無法斷言蘇東坡的社會名聲和世俗鼓動力是“濫得”。總而言之,李定的攻擊在種種表層動機下顯然埋藏著一個最深秘的原素:妒忌。無論如何,詆毀蘇東坡的學問和文采畢竟是太愚蠢了,這在當時加不了蘇東坡的罪,而在以后卻成了千年笑柄。但是妒忌一深就會失控,他只會找自己最痛恨的部位來攻擊,已顧不得哪怕是裝裝樣子的可信性和合理性了。
[1] [2] 下一頁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1
一、教學內容分析
蘇軾在《與謝民師推官書》中說文章要寫得:“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又在《自評文》里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由此可見蘇軾對散文創作的追求以及審美情趣,也可見他在散文創作方面的自信、自如。后人把他的散文成就和韓愈并提,稱為“韓潮蘇海”, 清代吳德旋評它有“自然超妙”之美, 而唐庚稱頌“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仿佛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四篇課文的《赤壁賦》既是宋代文賦的代表之作,又是代表蘇軾散文最高成就的一篇經典美文。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情、景、理三者在文中得到和諧統一,一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本設計是這篇課文的第3課時。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高二學生,經過三個學期的高中學習,精讀了15篇的文言,完全具備了理解一般的文言的自學能力,在有注解和字典的幫助下能夠自行疏通文意。由于本文是在學習了《歸去來兮辭》《蘭亭集序》之后學習的,學生對賦體文已有一定的了解,對駢散結合的文字也有很感性的認識。對蘇軾生平、思想、詩文也都有所接觸了解。像著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初中就已學過,高中又學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詩。這就為學習《赤壁賦》作好了知識的儲備。另一方面,高二年級的學生思想正逐漸走向成熟,對世界的認識對人生理想的探求及在如何面對人生挫折的問題上也有更多屬于個人的思考。這是思想的儲備。
所以《赤壁賦》的鑒賞教學可以說是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時候。
雖然如此,對沒有多少人生經歷的學生而言,感受文辭之妙、情景之美尚可以努力做到,但要理解千年之前的蘇軾此文在人生哲理上的感悟并能產生一些思想情感的共鳴卻還是并非易事。再由于對古代文學審美趣味的隔膜,也會使學生對鑒賞缺乏興趣,也很有可能把鑒賞變成教師的一廂情愿。
三、設計思想
《赤壁賦》作為一經典美文不論在語言文字還是在思想文化上對后代散文都頗具影響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品味。但受應試思想影響,文言文教學長期存在重字詞輕鑒賞的狀況,無形中喪失了從傳統優秀文學作品中汲取豐厚營養的機會,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都是一個無形的缺失。也有些教師認為,此文在思想內容上較為艱深,學生很難對它產生興趣,鑒賞教學很難收到預期效果,吃力不討好。
鑒于這些原因,對《赤壁賦》的“鑒賞”教學就很值得思考。在完成諸如通過誦讀感受這篇文賦的音韻的美感,疏通字詞理解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字詞句式,對文章的思路有一個的整體把握后,如何通過鑒賞來培養學生對古代散文的欣賞能力,使學生能較深入地感受到蘇軾散文文質之美?
首先教師必須帶領學生作好充分的鑒賞準備。鑒賞是極具個性化的。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歷經千年還能保有它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對它有豐富多元的解讀。所以只要學生從文本出發并言之有理都可給予肯定,但我們也知道一千個哈姆雷特也還是哈姆雷特,他不能變成林妹妹。所以鑒賞才強調要知人論世,緊扣文本賞讀。
由于高二學生對蘇軾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對蘇軾的生平經歷思想詩歌作品都已有所接觸,教師就可以在這樣一個知識基礎之上幫助學生去獲取更豐富的一些背景資料,甚至也還可以印發一些相關資料,對缺乏閱讀主動性或閱讀面狹窄的學生尤其必要。所謂厚積薄發,如果學生不能占有較為充分的資料那他的審美體驗就可能是單一狹隘片面的還可能是蒼白的。他也很難與同伴進行共享。他在課堂上就可能產生孤獨疏離感。所以讓學生對蘇軾及其詩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占有一個較豐富的資料是上好鑒賞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所以,本課第一課時的安排很重要的一塊是對蘇軾其人及其詩文的補充了解,使原來參差不齊的知識結構有一個相對平等的起點。
其次,教師要習慣于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的對話環境。“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學生的個體體驗是讀解經典最初也是最為珍貴的情感。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的對話環境并使它成為鑒賞課的一種常態,而不是為上公開課而做的一種現場秀,讓學生常常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并能與同伴、老師共同分享,那么,學生就可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期盼,在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課堂得到情感熏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并常能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那就正符合了的新課標的精神倡導,使閱讀鑒賞成為每位參與者的一種心靈享受。
其次,教師個人的學養、備課的深入與否,課堂情境的創設,情感的激發,問題的設置,適時的導引,學生群體文學的素養都關系著一堂鑒賞課的成敗。
四、教學目標
品味《赤壁賦》的形象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鑒賞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體悟《赤壁賦》的哲理意蘊,感悟蘇軾曠達淡定的人生態度,理解中國文人在人生遭遇挫折時的自我救贖。倡導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整體閱讀把握文章基本思路的基礎上,通過對文章語言的鑒賞,揣摩意境,感悟情蘊。
難點:理解宇宙人生變與不變的哲理,理解作者曠放情懷。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聽配樂朗誦,重新感受《赤壁賦》樂-悲-樂的情感起伏,并在有所模仿下集體誦讀。
二、給學生5-10分鐘默讀思考并小組交流探討:蘇軾此文寫得最妙的是哪兒?為什么?
提示學生,可以多角度鑒賞,如語言文字之精當美妙,意境之美,情思之美,哲理之美,寫作技巧(諸如修辭、語言風格、韻律、句式、結構章法等)之美等。要求按段落順序說,扣住文本談感悟,以免聽者有雜亂感,也避免在鑒賞中養成游離文本走江湖的不良習慣。
以下為教師預設,以作資料備用。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可以適時補充引導或者隨時調整原先的預設。
第一段鑒賞點:
通過形象優美的文字,想象畫面之美,感受詩情畫意,感受蘇軾夜游赤壁的暢快之情。
語言之美:
如“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興”讀平聲,不起之意。這兩句樸素簡練,恰好與蘇軾此時此刻渴望擺脫現實喧鬧,尋求暫時寧靜的心境是相吻合的。蘇軾初游長江時的外界景物與內心的情思,取得了一致平衡的狀態。
又如“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徘徊”,是比擬,將“月”人格化。明月似乎在天際逗留、流連,有情有意的與泛舟之人遙相呼應,更平添了不少情趣、韻味。情景交融。
再如“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白露”、“水光”都是月亮照射所形成的效果。作者在這里突出表現了在月光籠罩下的水面的狀態。這是一種丹青也難描畫的、朦朧迷惑之美,空靈、清虛之美。這使作者置身于夢幻般美妙意境之中,產生超塵絕世的主觀感受,從而在對自然山水之美的關照中,體驗到現實生活里面所得不到的樂趣。
意象意境之美:
抓主要意象“清風、水霧、月夜”想象意境之美。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豐富他們的想象,完善他們的表達。林語堂對此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蘇東坡完全是運用語調和氣氛寫作。……只看到一點點風景的細節,隱在空白的水天內,兩個小小的人影在月夜閃亮的河上泛舟。從此,讀者就迷失在那片氣氛里。”
第二段鑒賞點:
蕭聲之美:描寫簫的聲音連用了六個比喻,渲染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怨”“慕”“泣”“訴”四字抓住了簫聲的特點,也寫出了“哀”的特點。“嗚嗚然”,直接描摹洞簫的聲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是形容洞簫的感情色彩,意思是洞簫聲既有哀怨又有眷戀,似乎有人像哭泣,似乎又有人在傾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則是描寫這一曲奏完以后,余音尚在婉轉的傳揚,漸漸減弱,猶如一根細絲柔游,又軟又細。“舞”“泣”兩個動詞都是使動用法。“使幽壑潛蛟起舞,使孤舟嫠婦哭泣。”這是用夸張的手法來形容洞簫聲的動人效果。意象選擇新奇,將聲音感受轉化為視覺想象,營造了聲色俱美的音畫世界。
美人喻:根據經驗,美人一詩的理解是學生容易漏讀的,教師可以設一問:文中由樂轉悲的原因是客的簫聲,還是蘇軾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蘊含著悲意?
對個問題的理解可以結合課下注解理解并提醒學生聯系已有的學習經驗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人喻現象。屈原《離騷》一詩中,“恐美人之遲暮”“眾女嫉余之娥眉兮”,就是運用了美人喻。可見蘇子在對美人的歌詠中是寄托了自己在政治理想上的追求和苦悶的。聯系蘇軾當時處境,正處在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他在《書《前赤壁賦》后中說:“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傅堯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段跋語,可以了解作者當時深受壓抑的心境。那么倚歌而和的簫聲的悲涼就不是一個突兀的插入,它不僅與上一段“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一個呼應,更是作者心境的不自覺的流露。難怪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赤壁賦》:“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當然,這種理解,也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思路。并不是唯一答案。
第三段鑒賞點:
形象美:
這一段是觸景生情。追懷曹操的部分寫得雄渾霸氣。狀千年之景如在眼前。“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灑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作者極言水師之盛、軍容之壯襯托了曹操當時志得意滿、壯懷激蕩、指揮若定的英雄氣度。
聲韻之美:
結合誦讀,由于這里有4個4字句連用,學生容易感受到短促的語句、明快的節奏、連貫的氣勢對塑造的曹操的形象所起的作用。所以文賦的音韻美可以在這里提出,并結合全文做一個了解。
對比之妙用:
當學生贊賞此處對曹操描寫之精彩時,教師可以追設一問:
赤壁一游,蘇軾對曹操的追憶贊美,想表達什么的情感?如何解讀出來?
注意“而今安——在——哉?”一句的在情感充分蓄勢后的折落寄慨。“安在”倒裝句,即“在安”,“在哪里”之意,結合朗讀音調的處理,理解“固一世之雄”與“而今安在哉?”之間巨大的情感落差,理解從中傳遞出的人生虛無、壯志難酬的悲慨。
提示學生回憶《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就可以更明確被命運無情的拋到黃州赤壁的蘇軾,為什么會毫不顧及赤壁的真假,一而再、再而三的抒發對赤壁一役英雄的贊嘆追慕。實際上,橫槊賦詩的曹操、英姿勃發的周公瑾,正寄寓了作者報國疆場的熱望,也引出了壯志難酬的苦痛。其實是懷古而傷今。
接著用“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麇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一句將現實的苦悶悲傷推到眼前,與上文追懷歷史人物的舉首高歌、逸懷浩氣形成強烈對比,正如赤壁詞中寫公瑾“談笑間,檣擼灰飛煙滅”與“早生華發”的對比,都蘊含了深痛的悲慨。(“況”,何況。退一步的說法,漁樵,作動詞,打魚、砍柴;侶、友為意動詞,以魚蝦為侶,以麇鹿為友)
清人金圣嘆曾評:“游赤壁受用現今無邊風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領,卻因平平寫不出來,故特借洞簫嗚咽,忽然從曹公發議,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陳其胸前一片空闊了悟,妙甚!”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
而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為一體,使人生永駐,歲月常在,甚至獲得永恒:“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然而,“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這是理想與現實之沖突的悲哀。
對于一個已經四十四歲的人來說,時間是多么寶貴,他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擺脫這種困境,“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寫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悵。宇宙永恒與人生短暫的矛盾。“哀”“羨 ”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體現。
第四段鑒賞點:哲理之美
這是難點。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視具體情況做充分的導引。帶領學生理解作者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道出內心的痛苦掙扎,并在極度痛苦中進行自我救瀆,得出宇宙人生變與不變的哲思之美,體現面對生活苦難精神困境能自我超越的超逸曠達情懷。
上段因景而議。本段蘇軾的反駁,也是借著景物來表明道理,叫做借景明理。
教師設問:本段與上一段有什么聯系?末段“客喜而笑”,喜的原因是什么?
從蘇軾對水和月的短暫與永恒的辨證的看待上,得出人生變與不變是相對的哲理之思,以“而又何羨乎?(倒裝句)” “對上文的“羨長江之無窮”作出了正面的回應,又以“且夫”一詞宕開一層闡述,回應上段客期盼“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的大可不必,道出人應以寬大的胸襟盡情領受“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大自然的饋贈的曠達情思。
教師再設問:那么蘇軾何以能化悲怨為曠達,對宇宙人生有了一種通明洞達的觀照呢?
這里就要用到知人論世的方法。
顯然傳統儒道釋思想給予蘇軾以強大的精神支持。蘇軾年少讀《莊子》時,就曾說過:“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他覺得《莊子》所講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兩句話本身就是從《莊子》里邊來的。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看待人生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整體,由此派生出天人合一等死生齊壽夭的思想觀。蘇軾以老莊的思想為武器,作到“進退得喪齊之矣”“此心安處是吾鄉”。
憑借這樣一種通達的反思,他終于走出了人生的困境,找到了與自然的乃至與自我心靈的和諧,獲得了內心的圓滿寧靜。
這里當然有與世無爭、自我寬慰的成分。但蘇軾的精神卻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從幻想回到了現實,從出世轉向了入世。無疑是人生困境中的積極而樂觀的應對。
最后一段寫到“客喜而笑”。千年以來,蘇子的閱讀者誰不發出會心的微笑?
縱觀全篇,從寫景角度 ,從月出寫到月落,使全文寫得渾然一體。從抒情角度 ,從“飲酒樂甚”寫到“托遺響于悲風”,再寫到“客喜而笑”。人物的感情,經歷了樂、悲、喜這樣三個階段和兩次轉變。第2段寫悲,是對第1段樂的否定;第3段寫喜,又是對第2段的否定。經過這樣否定之否定,人物精神終于得到升華,內心矛盾也得到了解決。
為了更好的理解蘇軾的曠達情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聯系學過的詩詞來思考。
如可以聯系赤壁一詞的結尾,“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這里一樣有自嘲、自笑,但詩人終于在悲慨中找到超脫,“一尊還酹江月”含蓄道出一種跟高遠的天地,跟江水與明月的一種結合。同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收尾處也發出了既知“此事古難全”后,由己及人的發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化解了難全的矛盾,詩人不僅與明月達成了諒解,更重要的是與自己達成了諒解。
還可聯系補充閱讀的《定風波》一詩: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如果說上闕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仍不免帶著另一種形式的抗爭之意“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則找到了苦難中心靈的平和寧靜,回歸了生命的恬靜自如,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清朝張伯行在《唐宋八大家文鈔》(卷八)寫讀《赤壁》一文:憑吊江山,恨人生之無寄;流連風月,喜造物之無私。一難一解,悠然曠然。
當然,教師要允許學生對蘇軾在其中流露的虛無消極的情緒有不同的看法,并引領學生在課外對蘇軾做更深入更豐富的解讀。
三、小結
縱觀全篇,我們不僅可以領略文學之美,可以體悟哲學之理趣,還可以感受蘇軾曠達淡定的人生態度。作品雖然流露了一些虛無消極的情緒,曲折反映了他對坎坷命途的憤恨,但更主要地表現了他追求自我救瀆自我超越的精神。作為一位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文人,大致都會有儒家式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天下之志,蘇軾在經歷一場生與死的磨難以后對人生、生命、功業的頓悟,是人生境界升華的產物,在《赤壁賦》里他將這種頓悟的深邃哲理與詩意的境界、無垠綿亙的時間長河,與浩渺茫然的空間四維,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贏得千年不衰的魅力。
四、作業
印發兩篇文章給學生,以做拓展閱讀。
1.閱讀《后赤壁賦》一文,在景物描寫和思想內容上與《前赤壁賦》可做一比較。(《后赤壁賦》文略)
清批評家金圣嘆在《天下才子必讀書》中評到:“前賦是特地發明胸前一段了悟,后賦是承上文從現身現境一一指示詞一段真實了悟又說“若無后賦前賦不明,若無前賦后賦無謂”可見在學習了赤壁的一詞一賦后,如果能了解后賦,無疑是有益的。
2.閱讀下文,以“也說蘇東坡”為話題寫一篇隨筆。字數不限。
喜歡蘇東坡(節選)
方方
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歡的詩人亦不計其數。但往往詩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愛;人品相當不錯的,詩文卻不過爾爾。而像蘇東坡這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鱗角。所以,我總覺得自從有了蘇東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國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對比下顯得黯然失色。
喜歡蘇東坡當然最先是由他的詩文開始。對于蘇子詩文,用什么樣的溢美之詞都不覺得有過。在中國,如若游歷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飲酒,人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提到蘇東坡仿佛離了蘇東坡,山、水、月、酒都會大為遜色。歷史上最具文化意義的山是廬山,將廬山寫得最有韻味的詩是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義的水是西湖,將西湖寫得最為傳神的詩也是蘇東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蘇東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詞盡廢"。無論蘇東坡是在思親,或在懷舊,無論他自品孤傲,或自作瀟灑無論他心情暢快,或清苦悶,總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幾乎可列人同類作品"之最"。當年神宗陛下每逢"舉箸不食"時,人們就知道他必是在讀蘇東坡的文章;學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大愛蘇子詩文,每日讀之不肯放手,其妻難以忍受,章便為蘇而休了妻。一個人的才華到了這種地步實在是讓人除卻佩服和仰慕,再無話可說。
蘇東坡之讓無數的后人崇敬和偏愛.除了他的才華蓋世,還因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曠達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義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層次豐富,太具魅力,人們不由自主地為他傾倒。他的人生經歷也算是夠坎坷的了,因為才華太出眾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貶于黃州,浪跡于天涯,最后還上了個"元佑黨人碑",累及子女。觀其一生,其實他并沒有過多少太平寧靜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沒有因了這些而整日里蓬頭垢面哀哀切切,見人便"痛訴革命家史"。困惑雖有過,煩惱也有過,但這些到底也還是如同煙云從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從不停滯。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熱愛著生活,樂觀著人生,使他的天才橫溢一生;他一戲墨,就創立了中國文人畫;他一寫字,就有著驚世的書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傳出東坡肉"、"東坡餅"諸類佳肴;他一穿戴,就使"東坡帽"、"東坡屐"民間長存;他一說笑,就讓和尚成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蘇東坡稍一動彈,就會留下一道濃重的文化色彩。一個人能活得如此舉足輕重,那該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國的文化倘若將蘇東坡連根須帶枝蔓地挖取出來,我相信整個中國文化史都會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蘇東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態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讓我們后人真正見識到什么叫做天才詩人。什么叫做大家氣度。
我喜歡蘇東坡有些入迷,甚至聽不得別人不喜歡蘇東坡。如有聽之,便一定是紅下臉來,意欲一爭高低。這種態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問:如果你同蘇東坡活在同一時代,你是不是會嫁給他?只要蘇東坡肯娶我的話。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
七、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必須是一個孜孜不倦的學習者、研究者,在教學的生涯中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這樣,教師才有可能立足新課程改革給自己提供的廣闊的舞臺,跳出自己的舞蹈。在設計這樣一堂閱讀課時,由于課堂是完全開放的,學生會從各個角度提出他們極具個性的問題,教師知識儲備的豐富與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課堂之外必須作足功課,本設計力求在有限的篇幅里體現這一想法。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不僅是一個師長,還必須是學生的同伴、朋友,是學生最好的傾聽者,最后,才可能是他們最信賴的引領者。那么,營造一個平等的和諧的課堂環境也是上好一堂鑒賞課的必備條件。最后,在課程目標制約下的閱讀教學,學生是學習閱讀,通過一次次探尋文本的意義來提高閱讀能力,雖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一千個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這個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價值取向。所以鑒賞要緊扣文本,引導學生在探尋文本意義的同時,體現個性化閱讀,不能顛倒。
八、點 評本設計努力體現了課程改革思想,在具體的閱讀鑒賞教學過程中擅長構建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也為自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閱讀對話教學平臺。正如作者所說課程改革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左右逢源、應對自如,才能在新課程的舞臺上跳出符合“標準”的舞蹈。對《赤壁賦》這一文本的研究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是本設計的一個亮點。教學中能夠處理好文本的作者意義與閱讀者的個性理解這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處理好多元與一元、個性與共性之間的辯證關系。既不離開文本又能有所延伸拓展,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情感儲備,在對《赤壁賦》的見仁見智的鑒賞交流中,學生對蘇軾及其作品的興趣得到激發,共同分享了審美樂趣,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了對《赤壁賦》的理解和體驗,還能引發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再一次驗證了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最終指向的總是對人類心靈的關懷的觀點。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2
海南省海口市瓊山華僑中學 王海珠 陳永鳳 【教學目標】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4、熟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及特殊用法。
2、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3、了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當時就有“蘇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譽。他還稱得上是一位高級廚師。“東坡肉”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中國古代楷書有“顏、柳、歐、蘇”四大流派,這里的“蘇”,就是蘇軾,可見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所以說蘇軾是位少見的曠世奇才。我們今天又來學習他的流傳千古的佳作──《赤壁賦》
二、作者背景及文體簡介
三、教師配樂朗誦全文
(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找出文中押韻的韻腳,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四、朗讀課文,疏通字詞,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五、整體感知
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是如何轉化的?
1、蘇軾力圖排遣政治打擊而帶來的苦悶從而聽任自然,樂觀曠達,作者力圖從消極中超脫出來,其實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敵暗示,我雖然遭貶,但我卻超然世外,飄然欲仙,寄情山水,盡得其樂,不寂寞不煩惱,反而積極向上。
2、感情變化過程:樂──悲──樂先寫月夜泛舟,飲酒賦詩,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懷世俗的快樂心情;再從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化無常,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后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表現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六、學習第一段
(先誦讀,再思考,有所理解后再讀,力爭課內背誦。后面的段落同。)
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明確: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作者仿佛覺得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賞心悅目。
2、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七、學習第二段
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悲從何來?
明確:
⑴ 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觸景生情,見茫茫月色江水,產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嘆,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⑵ 來自客人幽怨悲涼催人淚下的洞簫聲。
2、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詞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明確:“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3、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明確: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4、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明確:轉折過渡。
八、學習第三段
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闡發當時的情懷的?
明確:
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寄蜉蝣、哀吾生)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2、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明確: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
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
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九、學習第四段
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確:
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悅。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怎樣勸慰客人,使他從悲情中解脫出來?
明確:
⑴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
⑵ 從“取與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摒棄(不取)祿祿官位蝸角虛名,而取無窮的自然萬物(明月清風)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
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明確:
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表現了作者平靜超然的心態和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還是積極的。
十、學習第五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
本段感情色彩為“喜”,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
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十一、梳理文章結構
十二、討論:文中吹洞簫的客人是誰?
1、見老教材152頁《〈赤壁賦〉中吹簫人》
2、客人的話也是蘇軾自己心境的表達,主客問答是蘇軾自己貶謫黃州后,內心苦悶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十三、作業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明確其意義: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遺世獨立 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余音裊裊 不絕如縷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 一世之雄 一葉扁舟 滄海一粟 逝者如斯 取之無禁
用之不竭 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 東方既白
(《赤壁賦》名句長短交錯,短句變化較多。大部分短語為四字兩個節奏。設計這一練習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為背誦全賦打下堅實基礎。)
2、根據文賦對仗特點填寫《赤壁賦》中的句子:
⑴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____;____,羽化而登仙。
⑵ 其聲嗚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抱明月而長終。
⑷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設計這一練習的目的:這篇名賦對仗形式多樣化,有工對,也有寬對,有當句對,還有隔句對。在填空過程中,既可感受蘇軾賦遣詞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體會蘇賦對仗藝術的精妙絕倫。)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3
福建省南安市國光中學 潘志敏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2、領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本怎樣表現蘇軾的情感變化。
2、領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學設想】
1、把握這篇賦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2、以其線索──蘇軾的情感變化為重點組織教學。
3、把朗讀、背誦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系背景,遷移導入
步驟:譚嗣同絕命詩→蘇軾絕命詩→蘇軾《赤壁賦》。
導語:古時文人獄中常作絕命詩,大家一定很熟悉譚嗣同臨刑前的《獄中絕筆》: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蘇軾也曾作絕命詩《獄中寄弟弟子由》兩首:
《獄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千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這兩首詩使蘇軾逢兇化吉,死里逃生。當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投獄中,絕望之余作此詩,傳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為感動,對他從輕發落,貶到黃州。這就有了蘇子泛舟赤壁,憶古撫今,千古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后《赤壁賦》也得以誕生。
二、聽讀全文,間接感知
1、播放《赤壁賦》的錄音帶,感受蘇軾的文風。
2、聽讀過程中注意糾正字音,劃清句讀,標注節奏,體會抑揚頓挫。
三、自讀全文,直接體驗
1、自由散讀:借助課文注釋,查閱工具書,積累文言詞匯。
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句讀,讀清節奏。
2、勾畫圈點:勾畫重要之處、欣賞之處及不懂之處。
板書:
情感線索:樂→悲→喜 三部分
四、細讀課文,局部強化
1、樂(第一自然段):
⑴ 設疑:蘇子因何而樂?
(景色之美,泛舟游玩)
從哪可以看出?
(精美語句)
⑵ 細讀:反復誦讀美言佳句,揣摩蘇子的感情,體會景與情的初步聯系。
⑶ 互問:提問不懂之處,師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 讀:點名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中品味讀中悟。
⑵ 討論:蘇子緣何轉悲?有幾層原因?
(客人吹蕭,蕭生悲愁;主客問答,人生苦短)
⑶ 探究:學生會很快找出兩層原因,但往往會忽略蘇子由樂轉悲的第一層心境。聯系兩次誦歌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蘇子被貶,內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見景而樂卻不是真樂,而是借此來排遣心中苦悶。所以吟詩也是原因。
多媒體顯示:
《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譯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緩步細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譯文:“桂木的啊,蘭木的槳,抽打著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來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散讀:學生可能意猶未盡,便再讓他們自讀。
⑵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蘇子,會一直悲嗎?為什么?
五、小結全文
讀罷《前赤壁賦》,我們不由地將翻開同有“一洗萬古”之妙的《后赤壁賦》。古人認為: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開。同學們,去欣賞吧!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4
一、教學目的:
1 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 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 熟讀并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2 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一.作者背景
蘇軾出身于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武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并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雖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對改革應采取溫和態度的政治主張和坐而論道的書生意氣。使他沒有認識到當時豪強兼并土地帶來的對會危機,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武傾向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卷入了上層政治斗爭的旋渦,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他諷刺新法的詩句進行誣陷。“烏臺”即御使府),后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并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政局發生變化,新黨失勢,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處,并在實際中實施,當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后,新黨再度上臺,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為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嶺南惠州,再貶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于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問余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了。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賦,始于兩漢魏晉,劉翩在《文心雕龍》中就總結了賦的特點:“賦者鋪也,鋪采搞文(舒展散布),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兩京賦》等。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L達到爐火純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導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文題目
三.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四.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五.學習第一段
思考:(l)這是“賦”正文前一段簡短的敘事,可分幾層?
(2)本段展示了怎樣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l)可分三層
①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后句敘事,為月出之前的情況。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為先寫景后敘事,為月出之后的情況。
(2)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六.學習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2)本段的“嘻”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4)本段的“悲”從何體現?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1)可分兩層:①寫作者的歌聲②寫客人的蕭聲,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4)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 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轉折過渡
七.學習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聞發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1)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于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于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不是為了寫人生短暫.
一般的人,在憂患于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么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眾生齊念)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后,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并不矛盾。
八.學習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l)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悅。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3)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從什么角度說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為喻的一段議論,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了“樂”上來。
八.學習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3)結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1)本段感情色彩為”呂”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c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3)“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九.概括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十.藝術鑒賞
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蘊涵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韻和對鍋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科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仍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將末,雖都押韻,但換的較快,而且換的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立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形象優美、善于取智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好聲的幽咽哀婉:“其聲鳴鳴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訴,余音禁裊,不絕如縷。舞的區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十一.閱讀
赤壁賦》賞析
《前赤壁賦》寫于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這種復雜的心情。
賦主要抒寫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從泛舟而游寫到枕舟而臥,利用主客對話的形式提出矛盾、解決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隱憂,同時也表現了他曠達的人生態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觸產生:
一是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
三是要擺脫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賦寫“客人”的生悲之因,實為下寫蘇子的開導之詞蓄勢。文中蘇子的話針對“客人”的感觸而發。他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認為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況且天地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不足為念了。最后他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尋求精神上的寄托。顯然,賦中客人和蘇子的話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識。他所談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積極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隨遇而安、惟與自然相適的消極因素。因而“客人”的話卻很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痛苦,所以當他把手書的《前赤壁賦》寄給好友欽之時,特地寫信叮囑道:“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賦分三層意思展開,一寫夜游之樂,二寫樂極悲來,三寫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層層深入。文筆跌宕變化,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景則水月流光,情則哀樂相生,理則物我相適,雜以嗚嗚簫音,悠悠古事。體物寫志,妙在不離眼前景,而議論、見識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發,景以情顯,兩兩相觸,縹緲多姿,創造出美妙的神話般的境界。又借景說理、寓理于情,使得賦充滿詩情畫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筆調作賦,中間有駢詞、儷句,也用了韻,更多的是散句成分。這種賦稱為文賦。《前赤壁賦》除采用賦體傳統的主客問答形式外,句式長短不拘,用韻錯落有致,語言曉暢明朗,其間有歌詞,有對話,抒情、說理自由灑脫,表現力很強。這些都是對賦體寫作的一種發展。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后赤壁賦》是一篇駢散結合的經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選讀》中第四單元的一篇基本閱讀篇目。如何更好地鑒賞這篇課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便成為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這篇賦句式相對整齊,而誦讀是欣賞語言的節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為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由于文章結尾借道士化鶴故事表達的主旨比較隱晦,學生難以理解,所以設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來看,這篇文章是蘇軾處于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對挫折的那種坦然、達觀的態度,對今天的中學生來說很有教育意義。所以,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引導學生,培養他們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實詞和虛詞、詞類活用現象、特殊的文言句式。
(2)、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教學重點: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4)、教學難點:如何理解文章結尾道士化鶴的寓意。
3、教學步驟:兩課時
二、說教法、學法
《后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第二課時討論學習,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教學原則是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由蘇軾的《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余平生功業,黃州密州儋州)這首詩導入課文。從而讓學生理解政治得失與文學創作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一個真實的蘇軾,更好地理解蘇軾的獨特人格。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悟。
朗讀時,注意作者感情的變化。通過朗讀初步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之所以設計這一環節,是因為無論怎樣鑒賞一篇文章,其前提都離不開一個“讀”字,“讀”是學好文言文的一個有效途徑,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根本。在讀的方式上也要做些靈活的調整,可以聽錄音朗讀,也可以單個同學朗讀等。
(三)明確文章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1、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
2、找出文中有詞類活用現象的句子
3、本文出現的特殊句式
設計該環節是要學生明白語文的性質是姓“語”,從而突出語文工具性的性質,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母語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詞句的具體涵義,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之上,結合課文注釋,已經能夠獨自找出,教師稍做點撥即可。
(四)、結合注釋,疏通文章大意。(由學生合作完成)
(五)、布置作業:
誦讀課文并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梳理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在本環節的教學中,要體現出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教師稍做點撥,提出與文章思路相關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比如在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文中的哪一個字來概括?“樂”——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在接下來的幾段中學生應該能夠找出這些詞語來。)
(三)重點鑒賞文中寫景的語句以及道士化鶴的寓意。
設計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語文工具性的基礎之上,同時兼顧語文的人文性,對學生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現了寫景的語句,對于這些語句的鑒賞,學生可能無所適從,教師可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鑒賞,也可以讓學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語言擴充語段。對于道士化鶴這一情節,學生也很難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讓學生說出一些與“鶴”字有關的`一些成語或熟語,從而提取鶴這一象征意義。至于道士,讓學生明白他們的職業以及終極目標是什么,他們以追求長生不老、超然物外為終極目標,這些教師只做點撥即可。
(四)、全文總結:
本文著重寫蘇軾自身情感的變化,由景而樂,得魚酒更樂,樂而再游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長嘯,放任漂流,隨遇而安。由“橫江東來”的孤鶴,引出道士化鶴的夢境,從而含蓄地表達自己希望超脫塵世的心情。
《赤壁賦》教學實踐及后記 篇1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分析本文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
3.深入挖掘文章深層的悲
導入 新課:“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對蘇軾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段時間蘇軾的創作達到了巔峰,不僅有文學上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
寫作背景: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其后,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指導誦讀:注意感情流露
文本探究:
在充分預習并能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文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初步接觸以文為賦: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亮點透視
1結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體悟“賦”的語言特點。
提示:這段文字是充滿詩意的神奇之筆,充分體現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賦仍保留且發展了鋪張排比、講究詞采、駢散結合等賦的傳統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樂之情歷歷在目。
2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看看本文“體物”部分具有怎樣的特點,“寫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語堂對蘇軾有過非常有趣的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讀了本文,說說你對林語堂這段話的認識。
提示:本文寫游玩之樂,際遇之悲,解脫之情,字里行間跳躍著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身影,讀這篇曠世佳作,我們不能滿足于從字句之表象中尋找一種朦朧的感覺,而應從更廣、更深的層次了解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態志趣。
4清代方苞讀到《赤壁賦》時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調適而鬯遂也。”意思是說蘇軾此文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沒費什么氣力,實際卻匠心獨運,思路縝密。細讀此文,品評文章的結構藝術。
提示:“結構”往往反映出筆者的功力,表現著作者的創新能力。作為賦體游記,在結構上較之普通散文,還是有所區別的。閱讀本文,仔細體會作者組織材料、剪裁寫作內容的藝術。
5運用自己所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評價蘇軾在本文中表現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提示:蘇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傾向,而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較明顯的消極因素。閱讀本文后還可參閱有關資料,對蘇軾的思想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