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通用17篇)
《師說》 篇1
一 師說
一、 教學目標
(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 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 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 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 重點、難點分析
(一) 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 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 “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 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 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 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 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
(二)導入 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ou 或不焉fou 經傳zhuan 從師cong
讀書 du 不能bu 傳道chuan 從容cong
聃dan 蟠pan 萇弘chang 近諛 貽
冉ran 潘pan 無長無少zhang 須臾 怡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
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 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1]
《師說》 篇2
二十二、師說
韓愈
教學目的:
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針砭時弊的作品,因而教師應對寫作緣由作簡單介紹,可用柳宗元當時說的話來說明。同時本單元有兩篇“說”文體的課文,因而就要聯系初中學過的課文,歸納“說”的文體知識。
二、明確本文的教學重點:第二段用三種人進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教給學習方法。除有關字詞句的學法外,把本文與《捕蛇者說》作比較,教給比較閱讀方法,并為學生學習下一課《問說》進行課內自讀(將《問說》與《師說》比較閱讀)在方法上作準備。
四、引導學生注意文言實詞的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等現象。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本文的教學目的;二、作者介紹、解題;三、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動用法。
教學過程
一、討論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 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
四、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于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丈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五、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六、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5.分段: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填表如下:
段數 段 意 論 點
1 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2 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3 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4 說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后學號召1.不拘于時;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七、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賓+為+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相師為恥
八、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九、布置作業 :1.結合注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
2.書面作業 :“思考和練習”三。
3.預習思考題:(l)本文是怎樣論述中心論點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樣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一、論證方法;二、語言特點;三、借鑒意義;四、與《捕蛇者說》作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二、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潔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l)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這段以第一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又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欽”,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下表: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四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二段,“能行古道”照應第三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三、與《捕蛇者說》比較,指出它們運用的對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討論)
從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種人進行并列對比的,而《捕蛇者說》是用一種情況反復對比:1.以劇毒之蛇與愿以捕蛇抵賦的人之多相比;2.以蔣氏一家三代的遭遇與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蔣氏一歲犯死者兩次,其余時間則熙熙而樂,與鄉人每天擔驚受怕相比。
四、布置作業
1.書面作業 :“思考和練習”二、四;補充練習。
2.背誦課文。
[1]
《師說》 篇3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注
1.“古”的時間
“古”是文中樹起的一面鑒古以戒今的旗幟。舉凡“古之學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謂“古”者,究竟指何歷史時期,須從“今”說起。本文為李蟠而作。由李蟠是唐德宗貞元十九年進士,推知本文當在前幾年即作者年約35歲時所寫。按文中例舉的孔子和“六藝經傳”,都是“古”之影響最大者:孔子,春秋時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六藝”,非指奴隸主階級教育子弟的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藝,乃指《詩》《書》《易》《禮》《樂》《春秋》六部儒家經典,因其后連用了“經傳”。僅《春秋》一經就有三傳分行: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的《左氏傳》,戰國時齊人公羊高的《公羊傳》,魯人谷梁赤的《谷梁傳》。另按《師說》系作者體現古文理論的代表作之一,自以反對六朝以來的浮艷文風,提倡先秦兩漢文章傳統為創作宗旨。再按作者倡導古文運動時自稱“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答李翊書》),稱“先生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進學解》),至此,文中“古”所指時間昭然若揭:先秦兩漢。
2.“師”的形式
文中為論證“學必有師”的論點,在確定“能者為師”的前提下,先后列舉“師”的三種形式。
(1)問經式。17歲的李蟠“好古文”,向韓愈請教“六藝經傳”。聯系前文對所擇“童子之師”愚妄做法的否定,便不難斷認這是本文從師的主證形式。
(2)學藝式。“巫、醫、樂師、百工”各具專門技藝。只有師傅弟子“不恥相師”,取長補短,才能使技藝精益求精,漸臻佳境,有所發明創造。這是本文從師的旁證形式之一。
(3)交游式
文引《論語•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話,就隱含交游“擇善而從”之意。事參作者自敘:“所與交往相識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與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藝取,或慕其一善。”(《與崔群書》)。這是本文從師的旁證形式之二。
3.“君子”的所指
古籍中所謂“君子”,西周、春秋時指貴族、做官的人,如《書•無逸》言“君子所其無逸”,孔穎達疏引鄭玄曰“君子,止謂在官長者”;春秋末年以后,漸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勸學》所引“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顯然不屬后者,連同前文“士大夫之族”“眾人”(不含“巫、醫、樂師、百工”)者流,原不過是“恥于從師”的不同稱呼而已,均指“世祿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
4.“圣人”的涵義
文中兩處出現“圣人”的字眼。第一處和“眾人”對文的“圣人”,泛指古代統治階級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特創的圣人傳道的歷史“道統”:“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而作者對這個道統中的“圣人”訓為“帝之與王,其號雖殊,其所以為圣一也”。第二處“圣人無常師”的“圣人”,專指下文用作例證的孔子,乃儒家定于一尊以后的特稱。
(節選自《〈師說〉授課突破法》,楊伯威,《中學語文教學參考》XX年4期)
二、課文析讀
復興儒學,闡發“道”義
連清霖
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使盛唐時代強大繁榮、昂揚闊大的氣象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藩鎮割據、佛老蕃滋、宦官專權、民貧政亂以及吏治日壞、士風浮薄等一系列問題,整個社會已處于一種表面穩定實則動蕩不安的危險狀態。面對嚴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慨然奮起,思欲變革,以期王朝中興。與強烈的中興愿望相伴而來的,是復興儒學的思潮。韓愈、柳宗元將復興儒學思潮推向高峰。韓愈最突出的主張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統,越過西漢以后的經學而復歸孔、孟。韓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養和天寶以來復古主義思潮的影響,從青年時代起,就以孔孟之道的繼承者和捍衛者自居,聲言“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而萬萬無恨。”(《與孟尚書書》)當然,韓愈弘揚儒家道統的基本著眼點在于“適于時,救其弊”(《進士策問》其二),解救現實危難。在韓愈看來,當時最大的現實危難是藩鎮割據和作為儒家思想的對立面的佛老蕃滋。圍繞這一核心,韓愈撰寫了以“原道”為代表的大量政治論文,明君臣之義,嚴華夷之防,對藩鎮尤其是佛老進行了不遺余力的抨擊。
韓愈推崇儒學,力排佛老。而當時恥于從師的社會風氣的出現,是受了佛教的影響。佛教自漢代傳入,至唐代盛極一時。據皮日休《文藪•十原系述•原化》記載,當時人們對西域來的佛教徒“舉族生敬,盡財施濟”,“慕其風蹈其稛者,若百川蕩滉不可止”,可見佛教流行的盛況。佛教主張與儒家教條是針鋒相對、水火不容的。因而信仰佛教愈深,背離儒教愈遠。佛教既廣為人們信仰,那“有言圣人之化者,則比戶以為嗤”的社會現象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師道的被毀,也就成為事之必然了。佛教得寵而向儒教挑戰,儒教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于是儒教之中堅出而排佛,韓愈就是代表之一。聯系這些言語情景進行分析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師說》第三段所舉歷史名人對象,是當時備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作為論證就有極大的說服力,也足見作者另意所在。所舉事情“圣人無常師”“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既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原則,而且為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了佐證。
韓愈認為教師的職責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主要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是封建的倫理道德制度。“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原道》)“業”就是承載這一思想的儒家的經典著作。“惑”就是學習這些著作時碰到的疑難問題。“傳道”“師道”的目的是維護和鞏固當時的封建秩序。《漢書•儒林傳》說:“古之儒者,博學乎六藝之文。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正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李蟠“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能行古道”,其實就是在傳承儒道,弘揚儒家思想,當然就更值得稱道了。何況,李蟠的“通習”,也與“今之眾人”的“恥學”和“童子”的“小學而大遺”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恥學”是糊涂的,“小學”是不明智的,應該反復學習研讀的是“六藝經傳”,是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無疑,從語境角度解讀《師說》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是把“傳道”“師道”“能行古道”等等“道”義作為理解的重點。準確把握“道”的實際內涵是“儒家思想”,要從“傳道”的角度去認識韓愈反對流俗見解的巨大勇氣和斗爭精神。可以說作《師說》是韓愈為了維護儒家的道統,抵制由佛教影響造成的恥于從師的社會風氣所作的一次努力。
(節選自《中學語文教學參考》XX年1~2期)
三、類文薦讀
黃生借書說
袁 枚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皿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為一說,使與書俱。
閱讀提示:本文由黃生借書有感而論。列舉了種種有書者不讀書的事例,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說明了“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意在強調只有珍惜讀書機會之難得,才能專心刻苦地讀書。文章論點明確,論述嚴密,結合自身經歷,運用兩組正反事例加以對比,進行論證,具有較強的說明力。
四、閱讀方略
文言文閱讀之五:如何推斷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二)
3.瞻前觀后析語境,根據位置辨詞意。
請看下面的例子。
如何準確地鑒別以上加點詞的詞義呢?我們可通過語境分析,觀察這個詞所在的位置,進而通過位置判別它的用法及意義。○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結合在一起,它不可能充當連詞、代詞之類,只能作語氣詞,可以推而廣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兩個連續動詞之間只能是連詞,有承接意義。○16○17兩句中的“以”用在動詞之前的是連詞(一般是這樣),有“用來”義,用在名詞前和名詞構成介詞結構,后面有動詞作謂語,它就是狀語,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詞,有“用”的含義。○18○19○20句的“為”用在名詞和代詞前,后面接動詞的,它就應該是介詞,后面沒有動詞的,它就應是動詞;用在句末,它就只能是助詞。○20○21中的“然”一個作詞尾,通常譯作“……的樣子”,用在句子開頭,且可以刪去,表明它是連詞,作“然而”“可是”等義。○22○23句中的“其”,用在一個句子的開頭,且此句為議論句,這個“其”多作語氣詞用,用在句子中間后面接名詞,它就是代詞,義為“自己的”“他的”“她的”“它的”“他們的”等。○22句中是語氣詞,○23句中是代詞“自己的”。以上分析都是就一般情況來說的。
上面分別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推斷文言虛詞詞義的方法。顯然,這只是為了說明的方便才分為三點,且舉例有限,實際上這幾種辦法往往是合并起來使用,要掌握它,還需要舉一反三。
此外,我們推斷文言虛詞,記住固定格式也很重要。所謂固定格式,指的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成一個固定結構,在文言文中是一種不變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義,不能隨意變動。例如“得無異于明帝之意乎”(《魏征直諫》)中“得無……乎”理解時不能拆開,義為“恐怕是……吧”“只怕是……吧”“莫非是……吧”。雖說有幾個義項,但區別不大,基本意義比較固定。如果我們能記住常用的固定格式釋義,這對閱讀文言文就有很大的幫助。常見的固定格式有“所以”“有以”“無義”“有所”“無所”“然則”“之謂也”“其……之謂也”“不亦……乎”“何……為”“如……何”“奈何”“何若”“孰與”等。
《師說》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為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
二、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四、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查字詞典疏通文字,并根據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回指導。
(2)請學生統計本課的生難字詞,并注音解釋,可將有關的內容整理在筆記本上,教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將自己整理的內容寫出,然后全班同學一起訂正、補充。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請學生自由翻譯課文,要放聲翻譯,提倡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以求教于周圍同學,最后全班統一討論,請同學向全班學生和老師詢疑問難,教師或引導學生回答,或親自回答。
(3)學生朗讀課文。
(4)教師范讀課文。
(說明: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誦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開門見山,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中心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討論后明確:第一層:提出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踐,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討論后明確: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2)這一段的分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第一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3)為了論證分論點,為了抨擊“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討論后明確:
a.縱比
古之圣人: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討論后明確: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圣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2)本段的分論點?所用的論證方法?
討論后明確:圣人無常師。舉例論證。
5.分析第四段:
提問:(1)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2)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1)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2)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賞品味
問題: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
(1)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結語一句比一句重。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三、課堂訓練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三、四題。
(2)背誦全文。
《師說》 篇5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1、導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①文章要像先秦兩漢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②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憙唯陳言之務去。”憘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中心論點)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怎么樣)(以什么人為師)
4、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
1、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2、講讀第二段
    ①生讀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今昔對比  圣益圣,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  小學而大遺    (錯誤認識)
                      └貴踐對比  其智反不能及  (錯誤行為)
                                    (對比論證•反證)
〖小結〗
    本段根據第一段的論述,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發第一段提出的論點。
    在這段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與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應?
    “古之圣人……”  ──“古之學者必有師”
    “彼童子之師……”──“傳道受業解惑”
    “位卑則足羞……”──“無貴無踐,無長無少……”
3、背誦本段
4、抽查小測
解釋加點的字:
    恥學于師    圣益圣    從師    師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三、四段,總結全文,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
1、復習舊課,背誦一、二段。
2、講讀三、四段
    ①譯  ②讀  ③析
    第三段: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問: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無常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照應:      
              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  “無貴無踐……”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有一石三鳥的作用。
    第四段:
【板書】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勵后學
    問:本段附記性質,與中心是否有關?
    “不拘于時”(與“士大夫之族”相反)
    “學于余”  (從師學習)
    “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
3、總結
    寫作特點:
    ①見提示┌整散結合,氣勢雄壯
    ②語  言│一個意思,多種句式(二段三層對比后的議論句)
            └運用頂真,氣勢通暢(師、惑、吾、師)
4、討論問題
    怎樣認識作者講的從師的道理?
        ┌首次明確老師職責
    精華│強調學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擇師標準突破等級觀念
        ┌厚古薄今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糟粕│
        └輕視勞動人民  (階級偏見)
    一說,“君子不恥”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歟”,是對“君子”的諷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業:六藝經傳之業。──與今不同。
5、完成習題。
6、背誦全文。
【補充資料】
              關于韓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韓愈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二十五歲成進士,二十九歲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屢受挫折,數度遭貶。曾任四門博士、監察御史、兵部侍郎(尚書為正職、侍郎為副職)、吏部侍郎。卒年57歲。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比較復雜。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他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但他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倫理觀念,維護封建制度,這當然也是錯誤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超越歷史,具有我們當今的思想。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維護“道統”,但往往又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他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這一具有現實性和戰斗性的思想。他認為一切文辭、一切道,都是不同時代不平現實環境的產物,那么,所謂古文,就不僅是傳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鳴不平、反映現實的工具。這一思想對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響的。當他從現實社會生活出發來觀察問題,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陳腐的儒家正統思想的羈絆,因而他的創作和理論出就放射了動人的光輝。
韓愈的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清代人編選的《古文觀止》(共240多篇,而韓愈一人就選了24篇,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獨占鰲頭。(其次為蘇軾17篇;《史記》14篇;歐陽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外,其余的簡介于下:    
《原毀》:揭露了當時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詆毀后進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責當時社會人情丑惡淡薄,發出了主張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嚴格而詳盡)    (寬容而簡約)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詳盡,苛刻)  (低廉寡少)
《雜說四》(《馬說》):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喻賢才難遇知己,“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寄寓了他對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進學解》以自嘲為自夸,用反語諷刺當時社會的庸俗腐敗,表現了一個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現實中不能妥協的精神。
    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焚膏繼晷  補苴罅漏  回狂瀾于既倒  含英咀華
          舍屈聱牙  動輒得咎
    《送李愿歸盤谷序》借隱士李愿的嘴,對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場丑惡,作了盡情的刻畫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場丑態,令人啼笑皆非。敘述用對比法,流暢而有氣勢。蘇軾很欣賞它,夸張地認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藍田縣丞廳壁記》實際是為“種學績文”(勤學能文)的崔立之鳴不平,同時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還在許多書信里,為自己或朋友鳴不平,實際也是對封建科舉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訴和抗議。
    《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文)記述許遠、張巡、南霽云等死守睢陽英勇抗敵的事變繪聲繪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名篇。文章結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瑣事,反復抒寫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實,恰如長歌當哭,動人哀感。
    韓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變化,而又流暢明快。他是我國古代運用語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語言有簡練、準確、生動、鮮明的特點,詞匯豐富而句式靈活多變。他新創的精煉的語句,有不少已經成為成語,至今還在人們的口頭流傳。
[1]
《師說》 篇6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1、導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①文章要像先秦兩漢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②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憙唯陳言之務去。”憘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中心論點)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怎么樣)(以什么人為師)
4、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
1、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2、講讀第二段
    ①生讀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今昔對比  圣益圣,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  小學而大遺    (錯誤認識)
                      └貴踐對比  其智反不能及  (錯誤行為)
                                    (對比論證•反證)
〖小結〗
    本段根據第一段的論述,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發第一段提出的論點。
    在這段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與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應?
    “古之圣人……”  ──“古之學者必有師”
    “彼童子之師……”──“傳道受業解惑”
    “位卑則足羞……”──“無貴無踐,無長無少……”
3、背誦本段
4、抽查小測
解釋加點的字:
    恥學于師    圣益圣    從師    師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三、四段,總結全文,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
1、復習舊課,背誦一、二段。
2、講讀三、四段
    ①譯  ②讀  ③析
    第三段: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問: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無常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照應:      
              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  “無貴無踐……”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有一石三鳥的作用。
    第四段:
【板書】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勵后學
    問:本段附記性質,與中心是否有關?
    “不拘于時”(與“士大夫之族”相反)
    “學于余”  (從師學習)
    “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
3、總結
    寫作特點:
    ①見提示┌整散結合,氣勢雄壯
    ②語  言│一個意思,多種句式(二段三層對比后的議論句)
            └運用頂真,氣勢通暢(師、惑、吾、師)
4、討論問題
    怎樣認識作者講的從師的道理?
        ┌首次明確老師職責
    精華│強調學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擇師標準突破等級觀念
        ┌厚古薄今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糟粕│
        └輕視勞動人民  (階級偏見)
    一說,“君子不恥”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歟”,是對“君子”的諷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業:六藝經傳之業。──與今不同。
5、完成習題。
6、背誦全文。
【補充資料】
              關于韓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韓愈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二十五歲成進士,二十九歲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屢受挫折,數度遭貶。曾任四門博士、監察御史、兵部侍郎(尚書為正職、侍郎為副職)、吏部侍郎。卒年57歲。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比較復雜。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他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但他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倫理觀念,維護封建制度,這當然也是錯誤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超越歷史,具有我們當今的思想。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維護“道統”,但往往又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他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這一具有現實性和戰斗性的思想。他認為一切文辭、一切道,都是不同時代不平現實環境的產物,那么,所謂古文,就不僅是傳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鳴不平、反映現實的工具。這一思想對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響的。當他從現實社會生活出發來觀察問題,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陳腐的儒家正統思想的羈絆,因而他的創作和理論出就放射了動人的光輝。
韓愈的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清代人編選的《古文觀止》(共240多篇,而韓愈一人就選了24篇,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獨占鰲頭。(其次為蘇軾17篇;《史記》14篇;歐陽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外,其余的簡介于下:    
《原毀》:揭露了當時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詆毀后進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責當時社會人情丑惡淡薄,發出了主張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嚴格而詳盡)    (寬容而簡約)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詳盡,苛刻)  (低廉寡少)
《雜說四》(《馬說》):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喻賢才難遇知己,“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寄寓了他對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進學解》以自嘲為自夸,用反語諷刺當時社會的庸俗腐敗,表現了一個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現實中不能妥協的精神。
    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焚膏繼晷  補苴罅漏  回狂瀾于既倒  含英咀華
          舍屈聱牙  動輒得咎
    《送李愿歸盤谷序》借隱士李愿的嘴,對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場丑惡,作了盡情的刻畫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場丑態,令人啼笑皆非。敘述用對比法,流暢而有氣勢。蘇軾很欣賞它,夸張地認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藍田縣丞廳壁記》實際是為“種學績文”(勤學能文)的崔立之鳴不平,同時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還在許多書信里,為自己或朋友鳴不平,實際也是對封建科舉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訴和抗議。
    《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文)記述許遠、張巡、南霽云等死守睢陽英勇抗敵的事變繪聲繪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名篇。文章結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瑣事,反復抒寫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實,恰如長歌當哭,動人哀感。
    韓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變化,而又流暢明快。他是我國古代運用語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語言有簡練、準確、生動、鮮明的特點,詞匯豐富而句式靈活多變。他新創的精煉的語句,有不少已經成為成語,至今還在人們的口頭流傳。
[1]
《師說》 篇7
師 說
韓愈
感悟課標新理念
▲課標理念感知
【學習目標】
1.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和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2.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自己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3.鑒賞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作方法。
4.學習積累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目標重點】
1.學習積累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和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目標難點】
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自己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語言知識積累
[字詞積累]
1.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2.古今異義
學者 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 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
今義: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如:小學而大遺,吾示見其明也。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眾人 古義: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今義:許多人。
所以 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于“用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不必 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前瞻•預測
對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與現在的用法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③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現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現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學者,古義:求學之人;今義:有學問之人。傳道,古義:傳播道理,文中指傳播儒家思想;今義:通常指傳播宗教思想。眾人,古義:普通人;今義:大家。 小學,古義:文字學,文中指對小的方面是學習的;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古文,古義:先秦兩漢的文字;今義:相對于白話文的文言文。
3.一詞多義
道: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于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③吾師道也(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⑤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惑: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難問題)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識別,動詞)
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知道,了解)
前瞻•預測
下列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圣人無常師
C.吾從而師之 D.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驚,問所從來 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項中的兩個“傳”,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項中的兩個“師”都是老師的意思;C項中的的兩個“從”,一是跟從之義,一是表方向的介詞;D項中的兩個“道”,一是道理,一是風尚)
4.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中的“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后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前瞻•預測
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項的一項( )
A.吾從而師之。
B.孔子師郯子……
C.不恥相師。
D.稍稍賓客其父。
答案:C(C項中的“恥”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對……感到羞恥”;其余各項加點的詞均為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為“以……為師”“以……為師”“以……為賓客”)
5.虛詞的用法
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于“的”。如“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志。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 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作動詞,“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
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 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如“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前瞻•預測
下列各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C.而恥學于師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時,學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項中兩個“之”都是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前一個“師”是動詞“從師學習”,后一個“師”是名詞“老師”;C項中前一個“于”是介詞,表所向,后一個“于”是介詞,表被動;D項中前一個“乎”是介詞,相當于“于”,后一個“乎”是疑問語氣詞,相當于“……呢”)
[句式積累]
1.判斷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志的賓語前置)
介賓短語后置句:
①而恥學于師。
②不拘于時,學于余。
③師不必賢于弟子。
4.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則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前瞻•預測
把下面文言句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各句的句式特點。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不遺,吾未見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④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答案:①我學習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還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書中的文句就從師學習,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事學習,大事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現在那些“上層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這些人,豈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④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全都學了,不被時俗拘束,來向我學習。
[熟語積累]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語段積累]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教材文題感悟
[品思題目]
“師說”,意思是說說從師學習的道理。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論說文,是中國古代專論教師的名篇。它著重闡明了從師學道的必要性和應有的態度,提出了教師的基本任務是“傳道受業解惑也”,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選擇教師應以掌握仁義之道為根本條件,“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他提倡學無常師,要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在師生關系中,他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他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師生也是可以互相學習的。這比《學記》中的“教學相長”的觀點更進了一步,注入了民主與辯證的新內容。
高考在線•文學常識
關于“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后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見,“說”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等。
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昌黎(今河北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群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創作心語]
1.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辭之好,好其道焉爾。(《答李秀才書》)
2.愈之為古文,豈獨取其句讀不類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見,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哀辭后》)
3.讀書以為學,纘言以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蓋學所以為道,文所以為理耳。茍行事得其宜,出言適其要,雖不吾面,吾將信其富于文學也。(《送陳秀才彤序》)
4.或問:為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圣賢人。曰:古圣賢人的為書具存,辭皆不同,宜何師?必謹對曰:師其意,不師其辭。又問曰:文宜易宜難?必謹對曰:無難易,唯其是爾。(《答劉正夫書》)
5.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東野序》)
6.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于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荊潭唱和詩序》)
[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么,韓愈為什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后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研習教材重難點
▲語篇感知
一.語篇結構分析
文章在第一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點,為同時代的讀書人樹立一個典范。緊接著又提出“傳道、授業、解惑”,對老師的職責、任務加以說明。最后又以“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打破了傳統社會中,以貴者為師、長者為師的封閉觀念。
在第二、三、四段中,作者分別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學于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三組對照組,揭露一般社會士人的矛盾現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證當中,使文章充滿了力道的美感。
在第五段中,韓愈強調“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觀點,和首段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相互呼應,再次強調:并非只有特定對象的人可以當老師,只要是德性高于我,術業高于我,都可以是我的老師,希望大家打開胸襟,廣泛學習,不要以向人求學問道為恥。
最后一段,作者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動機和目的,看來和通篇主旨并無關聯之處,但卻使文章落到實點,使通篇議論有個收束,讓文氣前后貫串,一氣呵成。
二.語篇脈絡梳理
語篇品讀
一、重點語段品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里,老師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后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里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后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么”。動詞“知”后面的結構復雜。“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
[1] [2] [3] [4] 下一頁
《師說》 篇8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理清文章思路,引導學生根據內容層次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掌握了文中字詞句的含義。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習課文思路,在此基礎上,當堂背誦全文,希望同學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檢查朗讀或試背情況
三、研習課文
1.研習第1段
(1)教師范背第1段。
(2)提問:本段可分為幾層?概括每層大意。
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前兩句為一層,總說教師的職責;三、四兩句承“解惑”,談從師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傳道”,談擇師的標準,即以“道”為師。
(3)提問:本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本段運用了下定義、作結論的方法來說理。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環環相扣,一氣貫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板書:
2.重點研習第2段
(1)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2)提問:本段內容可分幾層,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即三組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眾人”進行對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點撥:如下列兩句: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①句重點在感嘆從前,表遺憾之意。②句重點在悲嘆現在,抒發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遞進了一層,給人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見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歟!本段的三組對比,每組對比都把著眼點放在后面的對象上,針對這些現象,作者都給予不同的評價。①句是對“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評價、推測,質疑的語氣中含著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對“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小學而大遺”現象的評價。“矣”“也”表示肯定語氣,明確責備認識的錯誤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強烈的感嘆語氣,對“士大夫之族”的錯誤行為作了猛烈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士大夫之族”的強烈不滿。
3.具體研習第3段
提問: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做出了什么論斷?
明確: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師道、師生關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論斷。這個論斷,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概括。該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
4.具體研習第4段
(1)提問:韓愈為何要給李蟠寫這篇文章?原因有幾條?
明確:概括地講,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體分析,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藝經傳皆通習之”,一是“不拘于時,學于余”。
(2)提問: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兩條,就值得韓愈為他寫這篇文章?結合背景與原文去分析。
學生思考后,明確:先說“不拘于時”。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無論學業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恥學于師。而李蟠能不受時俗限制,不管對方身份如何,甘愿從師學習,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師道”主張的體現,也正是作者贊許的不管“年之先后”“無貴無賤”的“師道”精神。再說“好古文”。這里的“古文”跟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中的“古文”內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兩漢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李蟠“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其實就是在傳承儒道,弘揚儒家思想,當然就更值得稱贊了。由此看來,李蟠是韓愈古文運動思想的忠實實踐者,所以韓愈才“作《師說》以遺之”。
5.由以上分析,談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師”“道”的實際內涵及關系。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文中的“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老師,不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的“彼童子之師”,而應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這里的“道”從后文看,應是“六藝經傳”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師”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6.根據以上內容層次的分析,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四、探究閱讀
探究課題:如何認識《師說》的中心論點。
學生討論后自由發言,然后教師可出示投影,提供參考例子。如:
1.文章有一個中心論點(節選)(黃德燾)
《師說》由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第四節)而提出一個要不要從師的問題。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張是: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這,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只是沒有直書,沒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兩個分論點,在第一節一并提出:一個是回答“為什么要從師”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一個是回答“怎樣從師”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接著在第二節、第三節加以分析,給以解決的辦法。分析論證“為什么要從師”和“怎樣從師”,目的只有一個: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從第一節“古之學者必有師”,到第二節“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到第三節“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到第四節“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從師之道),僅僅從這些,我們也不難看出,“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貫穿全文的始終,是全文的一個“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而第二節僅僅論述“為什么要從師”,第三節僅僅論述“怎樣從師”,第四節是交待寫作緣由,可見“古之學者必有師”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兩個論點都沒有貫穿全文始終,都不是全文的“綱”,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所以,《師說》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2.可以把分論點綜合起來(節選)(呂其憨)
《師說》一文提出了兩個分論點,即“古之學者必有師”和“圣人無常師”。全文可分兩部分,1~3段為第一部分,第4段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兩小層,1~2段為一層,第3段為一層,分別提出并論證了一個分論點。
那么《師說》有沒有中心論點呢?
《師說》提出的若干觀點,它們之間不存在論點與論據的關系,也不能從中選出一個“主要的”作中心論點。然而我們卻可以把兩個分論點加以綜合,總結出其中心論點,即:本文闡明了一切學者必須有師并相師的從師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論點相加,共同組成全文的中心論點,是議論文中分論點與中心論點相互關系之一種,這種情況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一文,闡述了兩個分論點,即《水滸》的人物描寫值得學習,《水滸》的結構藝術值得學習;而全文中心論點可以是這兩個分論點的綜合:《水滸》的人物描寫和結構藝術是值得學習的。
《師說》的中心論點也可以概括為:文章明確指出,必須恢復儒家(或古代)的從師之道。
3.沒有中心論點句卻有中心思想(節選)(鄭金法)
根據本人多次教學《師說》的體會,讀文應著重段落內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論點句,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讀課文。
或許有人要問:《師說》的中心論點究竟是什么?《師說》沒有像《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和《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那樣有個現成的句子作中心論點,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語參》說,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并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五省(區)編的1983年版《中語參》也說,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論述教師的重要作用以及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闡明有道者為師的道理,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兩者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兩者都未用“中心論點”一說,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語,說明《師說》確實沒有中心論點句。
4.“古之學者必有師”不能看作《師說》的中心論點(節選)(丁勤中 趙存志)
筆者認為“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具備中心論點的資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寫作目的,可知“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在論證之列。韓愈作《師說》的目的是借為文送李蟠來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譏笑別人從師的士大夫階層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闡發從師學習的原則,弘揚從師學習的傳統。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論證“古之學者”是否“有師”這一問題。
第二,析文題含意,可知“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屬從師道理范疇。師說,即“談從師的道理”。“要不要從師”并不取決于“古之學者”是否從師,而是因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又因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由此看來,“古之學者必有師”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從師”的問題。它也不屬于從師道理的范疇。
第三,看論證過程,可知《師說》并沒有把“古之學者必有師”作為中心論點進行論證。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組對比都是通過批判反面現象表明了倡導“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一正確從師原則的必要性,有力地論證了這一文章的中心論點。
第四,說到底,“古之學者必有師”這樣的觀點有必要論證嗎?顯然沒有必要。
那么,“古之學者必有師”在《師說》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它只是一個話題的切入點。由“古之學者必有師”引出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因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無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須從師。接著闡述從師的原則,即提出中心論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是故”一詞就表明“古之學者必有師”是為中心論點的出現服務的,它應從屬于中心論點之下。“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個話題切入點獨運匠心,它既為下文“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慨嘆設置了一個伏筆,又為第三段構建對比提供了一個備用參照。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學者必有師”沒有任何理由作為《師說》
的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還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5.《師說》論述了兩個觀點(李義 謝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進展的階段的表現,是作者邏輯推理的過程的體現,應該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證明文章的一個觀點,它不可能證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觀點。否則,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無章法。《師說》一文結構嚴謹,構思精巧。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關于從師學習的兩個觀點。其一是“古之學者必有師”,作者從師之作用及從師的必要性予以簡潔有力的闡述;接著又對從師學習的目的進行探究,從而歸納出第二個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行徑,從批判反面的現象中證明了第一個觀點。第三段正面論證了第二個觀點。第四段交待寫作的原因,并以贊揚李蟠“能行古道”即從師之道,擇師之道,總結全文,呼應第一段提出的兩個論點。
(以上5個觀點均選自《中學語文教學》XX年第1期)
五、課文總結
《師說》真不愧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師”“重道”的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現代社會仍有借鑒意義。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布置作業
1.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熟練背誦全文。
3.閱讀韓愈的《送李愿歸盤谷序》(見《語文讀本》p208)
●板書設計
●延伸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1~4題。
送李愿歸盤谷序(節選)
韓 愈
愿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半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世者之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穢污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1.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太行之陽有盤古 b.才畯滿前
c.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d.孰若無憂于其心
2.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佐天子出令(輔助)
b.妒寵而負恃(依仗)
c.吾非惡此而逃之(罪惡)
d.車服不維(約束)
3.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組是
①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②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
a.①時起時睡,只滿足于舒適。
②與其自身享受,不如心中無憂無慮。
b.①起居沒有定時,只安于舒適。
②與其在形體上享受歡樂,倒不如在心中無憂無慮。
c.①起居沒有定時,只安于舒適。
②與其自身享受,不如心中無憂無慮。
d.①時起時睡,只滿足于舒適。
②與其在形體上享受快樂,倒不如在心中無憂無慮。
4.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繪了哪三種人?
參考答案:
1.b(俊) 2.c(討厭) 3.b
4.①“坐于廟朝,進退百官”的達官貴人;②“窮居而野處”的山林隱士;③趨炎附勢,投機鉆營的小人。
《師說》 篇9
教案
教學目標 :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 (背誦《滕王閣序》)
三、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謚號“文”)。
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 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 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 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 小結全文。
四、 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練習一中的1~~3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解析論證過程、論證方法。
2、 掌握字詞、疏通全文。
內容步驟:
一、 檢查上堂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結合練習一導入 新課。
二、 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為什么從師
③ 以什么人為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圣人——從師 圣益圣
今之眾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恥師
巫醫樂師百公之人——不恥相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恥相師 其可怪也歟?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寫作緣由。
論證方法:
⑴對比論證(1、2段)(讓學生找出來,討論確定)
⑵例證法:(3段)孔子師郯子……
⑶引證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附:第二段論證方法簡表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 據
(三個對比)
對 比
作者議論抒情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論 據(1)
(縱 比)
古之圣人……
猶且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
而恥學于師
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論 據(2)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與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矣,吾未見其明也
論 據(3)
(橫 比)
巫醫樂師百工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
嗚呼,師道之不復
……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
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三、 重點詞
1、 實詞
① 學者: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有很高學問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眾人: 古義:一般的人
今義:大多數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難問題。 B、糊涂
⑦不齒:看不起。
不足掛齒:指事情小,不值得掛在嘴上。
⑧嘉許:贊許。 ⑨貽:贈送。 ⑩攻:研究。
⑾道: 道理。 傳道受業解惑也。
風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⑿師 以……師:我從而師之
學習:不恥相師
從師:則恥師焉
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
四、 作業
1、 翻譯課文
2、 背誦第二段
3、 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 虛詞、活用詞、句式
2、 相關文化常識及背誦
內容及步驟
一、 組織教學
二、 檢查作業 :
1、 背誦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寫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句讀之不知……段尾)
2、 默寫填空并翻譯:
每人一句,默寫出原文并翻譯:
① 作者闡述老師職責的是:
② 韓愈認為從師的原則的是:
③ 作者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對從師的態度后發表了什么感慨?
三、 詞句
1、 活用:
① 吾從而師之:名——意動。
② 吾師道也:名——動。
③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形——名。
④ 恥學于師:形——意動。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學而大遺:形——名。
⑦ 不恥相師:形——意動。
⑧ 孔子師郯子:名——意動。
2、 虛詞:
① 之: 古之學者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讀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與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來……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無:無論。例句:
3、 句式: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語前置)
②不拘于時 (被動句)
③學于余 (狀語后置句)
四、 相關文學常識:
六藝:經書:《詩》《書》《禮》《易》《樂》《春秋》。
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五、 作業
1、 基礎訓練有關題目。
2、 《東方高考》隨課一練。
3、 背誦第三段。
《師說》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為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
二、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四、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查字詞典疏通文字,并根據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回指導。
(2)請學生統計本課的生難字詞,并注音解釋,可將有關的內容整理在筆記本上,教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將自己整理的內容寫出,然后全班同學一起訂正、補充。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請學生自由翻譯課文,要放聲翻譯,提倡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以求教于周圍同學,最后全班統一討論,請同學向全班學生和老師詢疑問難,教師或引導學生回答,或親自回答。
(3)學生朗讀課文。
(4)教師范讀課文。
(說明: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誦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開門見山,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中心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討論后明確:第一層:提出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踐,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討論后明確: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2)這一段的分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第一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3)為了論證分論點,為了抨擊“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討論后明確:
a.縱比
古之圣人: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討論后明確: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圣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2)本段的分論點?所用的論證方法?
討論后明確:圣人無常師。舉例論證。
5.分析第四段:
提問:(1)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2)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1)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2)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賞品味
問題: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
(1)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結語一句比一句重。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三、課堂訓練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三、四題。
(2)背誦全文。
《師說》 篇11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分析:第1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標準。本段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第二層(第2、3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說明有惑必須從師。
第三層(第4~6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6句是本段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
第2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本段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并領起下文對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對比,指出“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眾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習。
第3段,以孔子從師的范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闡明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第4段,說明作《師說》的原因。繼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從師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為當時后生晚輩從師求學的范例,對李蟠是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是號召。
(二)疑難詞句解釋。
分析:
(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代的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學者:求學的人。這里所說的“古之學者”,不僅指古代作學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時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
(2)吾師道也,夫庸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夫:發語詞,無實義。庸:豈,哪。知:管,過問。“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賓語,這個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于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補語”,可提至謂語“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還是晚生。
(3)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一個“圣”“愚”是名詞,第二個“圣”“愚”是形容詞。
(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敘”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所謂“合敘”就是把兩個句子的成份相互交叉,合在一個句子中敘述。
本篇還有一個合敘句,“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中“先后生于吾”,是“先生于吾”與“后生于吾”的合敘形式。
翻譯“合敘句”,必須將兩個句子分開,若按原句順序籠統串譯,則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初中《語文》第六冊《出師表》一文也出現過“合敘句”: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
兩個官名三個人名,誰任何職?諸葛亮當然清楚,后主劉禪也不至于糊涂,所以諸葛亮才合敘,但不了解內情的人就很難分辨了。若翻譯時照原文串譯,雖然省書,但讀者很難清晰把握句意。這個句子若分敘,應該變成以下形式:
侍中郭攸之、費祎、侍郎董允等,此皆良實。
依分敘的形式翻譯,讀者自然能清楚地把握句意。
古漢語中,合敘句是常出現的,把握這種句式,對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是有益的。有些合敘句若不會分譯,往往使人根本無法弄清事實。例如《漢書•景帝紀》中有這樣的句子:“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孫子為列侯。”到底是封誰的孫子、誰的兒子為列侯?若不分敘翻譯,簡直是一筆糊涂賬,讓人無法弄清事情真象。這個句子分敘的譯文是這樣的:“封已故的御史大夫周苛的孫子、周昌的兒子為列侯。”由此看來,古漢語中的“合敘”句式是忽視不得的。
(5)好古文:喜歡古文。古文,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的散文,與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相對。韓愈、柳宗元大力倡導古文運動,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
(6)課文第2段結尾道:“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或怪也歟!”對這句話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韓愈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反映了他輕視勞動人民的階級偏見。但只要全面地分析一下第2段的內容,就會知道這種說法實際上是一種誤解。要解除這種誤解,關鍵是要弄清句中“君子”指誰?如果包括品行高尚的人,則“有些人”的意見就是對的。但從全段看,“君子”指前文說的“今之眾人”,亦即“士大夫之族”。本段第一層指出,“師道不傳”是人難以無惑的原因。以下三個層次都是在批評“恥于從師”的惡習。批評的矛頭所向,始終是明確的:第二、三層指“今之眾人”,第四層指“士大夫之族”,實際上“今之眾人”所指就是“士大夫之族”。第四層結尾的話是在對比中稱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指責“君子”“不齒”這些人,但其智能反而不如這些人,一褒一貶,態度十分鮮明。聯系本層前邊將兩種人的對比的四句話,貶的一方是“士大夫之族”,很明顯,結尾的話只是對前邊正反對比的評論,所以批評的矛頭不可能轉移,只能是“士大夫之族”。稱他們為“君子”,不過是一種譏諷手法。
其實,若能準確地翻譯第2段結尾的話,誤解或許不致于產生。姑試譯之:
巫醫、樂師、各種工匠,“君子”不屑與他們并列,現在“君子”的智能卻反而趕不上他們,難道值得奇怪啊!
補注:乃,卻。其,表示反詰副詞,難道。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師說”就是論述從師學習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分析: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
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系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于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3段中,又運用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后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于附記性質,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能行古通(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四)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分析:關于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于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于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有而已。”——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第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愈者也”?
——我們說,“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應是老師的職責之一,但在作者韓愈看來,授書習讀還遠遠不能視為教師的主要職責,主要職責應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難釋疑。按照現在的說法,作為一教師,就是要把教書與育人的雙重職責承擔起來,只教書而不育人的教師,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韓愈的這個觀點在今天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分析:對比論證是本文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文章第二段先提出自己的觀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然后對比論證。對比的對象是不同的,先是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的縱向對比,接著是自身對子和對己在句讀和解惑方面的對比,最后是士大夫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橫向對比。三個方面的例子,比較全面地對比論證了從師的兩種態度,論證周致嚴密,所舉的事例充分,有代表性,主要方面都列舉到了。另外一個特點是對比的對象雖然繁復,但對比論證的中心明確,都是圍繞著從師道來論證的,在從師這個問題上,一種是不恥相師,一種是恥學于師,這樣就把自己的觀點論述得令人信服了。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和局限性?
分析:本文寫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時代,提出要“不恥相師”的觀點,并“抗顏為師”,身體力行,其進步性顯而易見。至于韓愈提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的看法,既可以理解為韓愈看問題的局限性,他認為士大夫之族的“智”應該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地位低,智能也應該低,反映了他瞧不起普通人的階級偏見。但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韓愈強調學習對提高智能的重要性。因為士大夫之族各方面的條件好于百工之人,受教育的條件好,文化層次相應地要高些,其“智”本應高,但出于恥學于師,才出現了“其智反不能及”的怪現象。文章重點是批評士大夫。士大夫瞧不起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其智卻又不及人家,所以“其可怪也歟”。學習本文,主要了解其進步性,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二)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憎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 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填表如下:
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四、說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后學號召
1.不拘于時;2.能行古道。照應以
上兩個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賓+為+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這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又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下表:
分論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論據(三組對比)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作者的議論和抒情
1.古圣人與今眾 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圣益圣 愚益愚
人(縱比) 從師而問 恥學于師 其皆出于此乎(反詰)
2.對其子與對其 愛其子 于其身 小學而大遺
身(自比) 擇師而教 恥學于師 吾未見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與士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師道不復,智反不能
大夫(橫比) 不恥相師 群聚而笑之 及,其可怪也歟(諷刺)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 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進一步闡明總論點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旦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九)與《捕蛇者說》比較,指出它們運用的對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討論)
從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種人進行并列對比的,而《捕蛇者說》是用一種情況反復對比:1.以劇毒之蛇與愿以捕蛇抵賦的人之多相比;2.以蔣氏一家三代的遭遇與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蔣氏一歲犯死者兩次,其余時間則熙熙而樂,與鄉人每天擔驚受怕相比。
〖小資料〗
一、本文論證結構:
(二)柳宗元關于韓愈《師說》的幾段論述:
1.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抗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正色,態度嚴正)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2.今世固不少章句師(指在學校里教課的老師),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樂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指給社會上學業有成的士人做老師),則固吾屬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又不敢為人師。(《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
3.今之世,為人師者眾笑之,舉世不師,故道益離。《師友箴•并序》)
譯文:
古代求學問的人必定有老師。(所謂)老師,就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除疑難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求教老師,他的疑難(是)終究不能解除的。出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拜他為師;出生在我后面,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拜他為師。我要學的是道理啊,何必管他年紀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所以,無所謂高貴下賤,無所謂年長年幼,道理在那里,老師也就在那里。
啊!從師學道這個道理的失傳(已經)很久啦,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實在是)太難了。古代的圣人,他的(聰明才智)超出一般人很遠,況且還從師請教,(而)現在的一般人,他(的聰明才智)不及圣人已經很遠,反而(認為)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事情)。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恐怕原因)都出在這里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可是)對于自己呢,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不光彩的,(這實在是)糊涂啊!那小孩子的老師,僅僅是教他讀書斷句的,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啊。(孩子)不懂得斷句,(自己有)不能解釋的疑難,(前者)知道要向老師學習,后者(反而)不向老師學習,(這是)學了小的丟了大的,(這種人),我(實在)看不出他的聰明(在什么地方)。
巫師、醫生、藝人、各種工匠,互相學習,并不認為是可恥的事。讀書做官的先生們,提到誰拜人為師,當了學生(一類)的話時,大家就合起伙來嘲笑他。問他們為什么笑,他們就說:“那人和他的老師,年紀相差不多,學問也不相上下。”向職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很不光彩,向職位(比自己)高的人學習,又近乎阿諛奉迎。唉!從師的道理之所以不能恢復,便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藝人、各種工匠等,達官貴人是看不起他們的。現在這些達官貴人的才智反而不及(他們),這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啊!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拜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才德都不如孔子。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什么都)比學生高明。(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學術技能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及其解釋,全部都去學習,不受時弊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行古人的從師之道,特寫這篇《師說》贈送給他。
《師說》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為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
二、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四、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查字詞典疏通文字,并根據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回指導。
(2)請學生統計本課的生難字詞,并注音解釋,可將有關的內容整理在筆記本上,教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將自己整理的內容寫出,然后全班同學一起訂正、補充。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請學生自由翻譯課文,要放聲翻譯,提倡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以求教于周圍同學,最后全班統一討論,請同學向全班學生和老師詢疑問難,教師或引導學生回答,或親自回答。
(3)學生朗讀課文。
(4)教師范讀課文。
(說明: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誦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開門見山,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中心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討論后明確:第一層:提出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踐,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討論后明確: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2)這一段的分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第一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3)為了論證分論點,為了抨擊“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討論后明確:
a.縱比
古之圣人: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討論后明確: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圣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2)本段的分論點?所用的論證方法?
討論后明確:圣人無常師。舉例論證。
5.分析第四段:
提問:(1)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2)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1)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2)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賞品味
問題: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
(1)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結語一句比一句重。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三、課堂訓練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三、四題。
(2)背誦全文。
《師說》 篇13
wanbaoyu
【教學目標 】
分析《師說》一文所闡述的基本觀點。學習文章正反對比,有破有立的論說方法。掌握文言實詞“師、傳、受、惑、賤、圣、愚、足、攻、經”的意義和用法。
【知識講解】
一、關于作者
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上,他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倡導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論證嚴密,氣勢磅礴。
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后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韓愈的思想淵源于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并無二致。這些復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學主張與創作
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
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并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的散文、詩歌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志、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論說文在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長篇,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它們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用《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眾多人物,寫法脫化于《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后敘》,融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學《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清河張君墓志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銘》、《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貞曜先生墓志銘》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銘中,韓愈也有些“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于虛構,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
他善于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茍”(《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并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后世有一定影響。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容深刻;《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后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但也帶來了講才學、發議論、追求險怪等不良風氣。尤其是以議論為詩,甚至通篇議論,把詩歌寫成押韻的理論,對宋代以后的詩歌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字、詞、句式解說
1、古今異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用來……的。”今作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吾從而師之(“從而”是兩個詞,不是現代漢語作連詞的“從而”。從,跟隨;而,而且)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無論。今常用義為:沒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風尚。今常用義為:道路,道德,說)
今之眾人(眾人: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許多人)
句讀之不知(讀: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今常用義為:看著文字發出聲,讀d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的原因。”今常用作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小學而大遺(小學:在小的方面學習。今常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不必:不一定。今義為:用不著,不需要)
如是而已(是:這,此。今常用作判斷詞)
2、通假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讀shòu)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讀fǒu)
3、詞類活用
①名詞作動詞
吾師道也(名詞“師”帶賓語“道”,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復”中“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充當“或”的謂語,用作動詞:從師)
不恥相師(名詞“師”表自動:學習)
②意動用法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由一般只連接動詞不連接名詞的“而”與動詞“從”連接,用作意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帶賓語“學于師”,用作意動:以……為恥。下文“則恥相師”中“恥”同此)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聘(名詞“師”帶賓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用作意動:以……為師)
③形容詞用作名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放在動詞“解”之后充當賓語,用作名詞:疑
惑的問題,糊涂的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處于主語的位置上,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圣”、“愚”處于賓語的位置上,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容詞“卑”作省略了的介詞“以”的賓語,用作名詞:卑賤的人,低下的人。“位卑則足羞”,是“以位卑者為師足羞”的意思。形容詞“盛”作省略了的介詞“以”的賓語,用作名詞:勢盛位高的人。“官盛則近諛”是“以官盛者為師近諛”的意思)
4、一詞多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名詞。下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而不從師”、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猶且從師而問焉”、“而恥學于師”、“擇師而教之”、
“彼童子之師”、“曰師曰弟子云者”、“圣人無常師”、“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中“師”同此)
吾從而師之(以……為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下文“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中“師”同此)
吾師道也(學習,動詞。下文“不恥相師”中“師”同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動詞。下文“則恥師焉”、“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
復,可知矣”中“師”同此)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疑難問題,名詞。下文“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
為惑也,終不解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中“惑”同此)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形容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理,名詞。下文“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聞道也亦
先乎吾”、“吾師道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傳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
也”、“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聞道有先后”中“道”同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名詞。下文“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中“道”同此)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名詞)
孰能無惑(沒有,動詞。下文“圣人無常師”中“無”同此)
無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論,連詞)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詞。下文“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圣中加著重號“圣”、“愚”同此)
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明;愚蠢。形容詞)
5、句式
①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此句判斷格式為:“……者,……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此句判斷格式為:“……也”)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②被動句
不拘于時(用“于”介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時”,表示被動,“于”相當于“被”)
③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讀”、“惑”分別是“不知”、“不解”的賓語,其均借助“之”字提前。這里的“之”,是賓語提前的一個標志)
④介詞結構后置
而恥學于師
不拘于時,學于余(“于師”、“于余”均放在動詞“學”后作補語,“于”相當于“向”)
師不必賢于弟子(“于弟子”放在形容詞“賢”后面作補語,“于”相當于“比”)
三、內容分析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教師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師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
擇師的標準:“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當時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三個對比對比作者的議論和抒情
正確的態度錯誤的態度
論據(一)(縱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這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論據(二)(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句讀之不知,……師焉。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之不解……不(師)焉。惑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論據(三)(橫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鳴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與文章總論點的關系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進一步闡發總論點
第三段:舉歷史名人為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
舉孔子的行動和言論來闡明道理,寥寥數語,卻又說得具體,有說明力。
第四段:贊揚李蟠“能行古道”,說明作《師說》的原因,又一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
本文的許多觀點在當時富有進步意義,在今天仍有借鑒作用,這些觀點是:
1、老師要教書,又要育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掌握知識的,要從師學習。(“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
3、能者為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這些思想富有進步性。課文中也有些說法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1、傳道的“道”,為封建倫理道德。傳道的目的是維護封建秩序。
2、文中還是流露出看不起“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思想。
譯文:
古時候求學問的人一定有老師。所謂老師,就是傳授道理、授與專業知識、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道理、有知識的,誰能夠沒有疑難問題呢?有疑難問題卻不跟老師請教,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便終究不會解決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來比我早,我跟他學習;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學習。我學習的是道理,哪里用得著管他出生在我之前還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論地位高貴還是低賤,不論年齡長大還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師也就在那里。
唉!從師學習的道德失傳已經很久了,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是很困難的了!古時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夠遠了,尚且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不如圣人也夠遠了,卻不好意思去從師學習。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的所以成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人們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們;對于自己呢,卻不好意思去從師學習,這真糊涂了。那些兒童們的老師,是教給兒童們讀書和學習書中怎樣加句號和逗號的,不是我所說的那種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一種情況是讀書不懂得加句逗號的,一種情況是疑難問題不得解釋,有的不懂句逗號就從師學習,有的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事學習,大事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明白道理的地方。巫醫、音樂師、各種手工業者,不把相互從師學習當作難為情。讀書做官這類人,一提到叫“老師”、叫“學生”等稱呼,就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么這樣,他們就說:“他和他年紀差不多,學問也差不多。”稱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足以可恥,稱官位高的人為老師,就近于拍馬。唉!從師學習的道德不能恢復,從這里可以知道了。巫醫、音樂師和各種手工業者,是所謂上層人士所不與為伍的,現在他們的明智程度反而不及這些人,豈不是可以奇怪的么!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請教過。郯子這些人,他們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及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業務各有鉆研與擅長,不過這樣罷了。
李家的兒子名叫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全都學了,不受時俗的拘束,來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實行古代的道理,寫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1]
《師說》 篇14
思路方法
教學思路:先積累后探究,先文言現象后文本內涵;由誦讀而涵詠,先感性后理性。引導學生,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對文章作整體把握,然后圍繞教學重點合作探究,質疑激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側重關注對韓愈“師道觀”的認識。
教學方法:自讀法、討論法、辯論法等。
課時安排:1課時。
三維目標
1.掌握積累“師、道、圣、之、其”等多個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
2.學習課文對比論證的方法。
3.在梳理文言現象的基礎上,著重探討課文的層次架構,進而理解作者的“師道觀”。
4.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著重探究課文的爭議之處。
5.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導語設計
情景導入
前不久,在某著名高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據稱該校有一位物理老師,教學能力突出,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級競賽中獲獎。可是有一回,一個在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中獲獎的學生的家長卻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并公然提出讓這位教師辦“謝生宴”,輿論嘩然。就此,我請大家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做法作何評價?另外,本校新高一實施了分層教學,根據學生入學基礎分為提高班與普通班,不少普通班學生的家長卻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子女進入提高班,并且聲稱“提高班教師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而普通班教師年齡偏輕,資歷不夠”云云,在校園內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同學們又該怎樣認識這些問題呢?(學生討論“老師的作用”,教師巧妙地引入課文)那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韓愈是怎樣認識這個問題的。
故事導入
師:兩年前的一天,我下班后回家,路過校園里一個賣火花(火柴盒的包裝,有收藏價值)的小地攤,我以為是賣郵票的,隨口問:“這郵票怎么賣?”圍觀的人哄笑起來,“還人民教師呢!連‘火花’和‘郵票’都分不清!”當時也有我的學生在一邊,我頓時尷尬無比,臉一下子紅了,正在這時,地攤的主人——一位六七十歲的老者朗聲說道:“術業有專攻嘛,聞道也有個先后嘛,今天一看不就知道了?”話音一落,沒有人再笑了,我也不覺尷尬了。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韓愈的《師說》,從中領悟這一深刻的道理。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基礎積累
(1)詞語認讀
①夫(fú)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無長(zhǎng)無少③官盛則近諛(yú)
④郯(tán)子之徒⑤老聃(dān)⑥其可怪也歟(yú)⑦李氏子蟠(pán)
⑧經傳(zhuàn)⑨作師說以貽(yí)之⑩句讀(dòu) 或不(fǒu)焉
(2)注音斷句
①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特殊句式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判斷句
②不拘于時。被動句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
(4)通假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傳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信息篩選
學生通讀全文,理清課文各部分大致內容,編寫課文提綱。
明確:
第一段: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第二段: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第三段: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從師的道理。
第四段: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合作探究
自由朗讀全文,借助工具書疏通文義。把疑難處圈畫出來,小組內討論,仍難以解決的,待全班交流時著重解決。重要文言現象如下: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要點:
(1)整個句子是判斷句式。
(2)“所以”是凝固結構,有兩種用法:一為表工具或表憑借,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蘭亭集序》中的“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等,可以譯為“用來……”;一為表原因,如《鴻門宴》中“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等,可譯作“……的原因”。此處表憑借。
2.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要點:
(1)此處兩個“惑”,前者為名詞用作動詞,譯為“有了疑惑”,后者是名詞“疑惑”。
(2)“其為惑也”譯作“那些疑惑”。“其”作指示代詞講,譯為“那些”;“為”是強意詞,不譯。
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要點:
(1)四個“無”都譯作“無論”。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是判斷句。不可譯作“道理在哪里,老師就在哪里”,應譯作“道理所在之處,就是老師所在之處”。
(3)“之所”結構是“所”字結構的一種異變,相當于名詞性短語。它強調“所”字后面的動作或行為是“之”字前面的主語發出的,故表示動作的從屬關系,起強調作用。切勿將此處的“之”當作“主之謂”結構中取消句子獨立性的結構助詞。又例,如《燭之武退秦師》中有云“君之所知也”,《勾踐滅吳》中有“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等。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要點: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句中的兩個“圣”與“愚”用法不相同。后面的“圣”與“愚”都是形容詞性的,可以分別解釋為“圣明”“愚昧”,而前面的“圣”與“愚”則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只能譯作“圣人”“愚人”。
(2)此處的“其”應作語氣副詞解,表猜度語氣,可譯作“大概”。又例:《祭十二郎文》中有“吾其不久于人世矣”。
5.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要點:
(1)此處兩個“其”作第三人稱講,“身”譯作“自己”,表復指。“惑”作形容詞“糊涂”講。
(2)“恥”應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釋為“以……為羞恥”。
6.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要點:
(1)課本上有關此句的譯文實在可笑!何為“童子之師”?所謂“童子之師”實乃塾師也。最可笑的是教材竟將“書”釋為現代漢語中的“書本”之“書”,大謬!其實,古代的私塾先生承擔兩個基本任務,一為教學生寫字認字,二為教學生斷句。這些全是啟蒙老師所做的事情,至于怎樣揣摩句子的意思,甚至于文章的章法結構,則只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了,關于這點,我們大可以通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窺其一二,此不贅述。這個句子非常重要,因為它涉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實際上,在當時社會上并未出現不從師的惡習,而是對“老師”的認識過于狹義化,也就是將“老師”的外延僅等同于塾師,似乎除了塾師之外,再無其他形式的老師了,這是對“老師”概念的片面理解,所以文章開篇即闡述自己的“師道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一全新定義,顯然作者是針對當時士大夫階層“恥于相師”這一怪現象有感而發的。
(2)句中兩個“者”都是具有稱代作用的結構助詞,可解釋為“……的人”,整個句子其實是一個表否定的判斷句。
7.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要點: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兩個賓語前置句,兩個“之”都是結構助詞,是提賓的標志。“之”不僅可以做提賓的標志,而且可以做定語后置的標志。如“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等,此不贅述。
(2)兩個“或”教材解釋為“有的”,不確切。究竟是“有的人”,還是“有的時候”?考察前后語境,整個句子其實是諷刺了某些人糊涂的“師道觀”——像句讀這些小節要從師學習,而對待“惑”卻恥于相師。因而,此處的“或”最好作“有時”講,作“有些方面”講亦通。
8.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要點:
這是一個省略句,應補充為“(師)位卑(者)則足羞,(師)官盛(者)則近諛”。這里省略的主要是謂語動詞“師”,此種現象頗罕見。全句可譯為:以地位低賤者為師就覺得羞愧,以官高職顯者為師就有阿諛奉承之嫌。
9.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要點:
(1)此處之“古文”乃指作者所竭力倡導之先秦兩漢散文。所謂“六藝”指儒家六部經典,包括《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而《樂》今已失傳。儒家另有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這是六種基本技能,有別于前者。
(2)“經傳”之“傳”特指對儒家經典著作所作的解釋。比如“春秋三傳”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等。
(3)“不拘于時”是個被動句式,“于”表被動,同時該句又是個介賓結構后置句,應重點掌握。“學于余”之“于”是介詞,表引進對象,可譯作“向”。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要點:
(1)“古道”指古人從師之道。“以”為連詞,表目的關系,可譯作“來”。
(2)“貽”此處為贈送之義,《詩經•靜女》中亦有“貽我彤管”的語句。但“貽”除了該義之外,還有“留下、遺留”之意,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現代漢語中“貽害無窮”“貽人口實”“貽笑大方”,這三個成語中的“貽”都不能解作“贈送”。
方法點撥
歸納文言現象應充分利用好文下注解,但應注意辨析,不可迷信。此外,應對典型文言現象作類化整理,從理性的角度加深對文言規律的認識。如前面提到的“之所”結構等。
對于疑難文言實詞與虛詞,應從詞的基本用法著手,結合具體語境,仔細辨析,如對前面提到的“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中的“書”的理解。
合作探究
1.有人說,第一段是圍繞“古之學者必有師”展開的,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從整體來看,韓愈在第一段里著重闡述了自己的“師道觀”。它包含兩方面,其一從師學習是必要的,其二從師學習不僅是必要的,更要破除年齡與身份的限制。這兩層之間是遞進的關系。開篇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只是托古言事,既引入話題,又間接肯定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然后作者給“師”下了個定義,闡述了老師“傳道受業解惑”的職責,緊接著從每個人都難免有惑的現實說起,又一次強調了從師的必要;最后進一步闡述從師學習還應破除年齡與身份地位的限制,也即“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顯然并非要探討“古之學者有沒有老師”的問題,而是闡述作者自己的“師道觀”。
2.第二段主要論證了什么內容?采用了什么證方法?
明確:本段作者慨嘆“師道之不傳”的現狀,批判當時社會上士大夫階層染上了恥于從師之惡習。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共有三組對比:第一組是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于從師的不同態度加以對比,有力地論證了“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第二組把某些人“重塾師”而“輕相師”的怪異行為作對比,反襯出其行為之悖謬;第三組把巫醫樂師百工從師的態度與士大夫們從師的態度加以對比,更突出士大夫階層“恥于從師”問題的嚴重性。文章借助這些對比,營造出一瀉千里的氣勢,形成一種無可置辯的批判力量。
3.怎樣去評價韓愈“師道觀”的進步性與局限性?
明確:此題實則涉及今天學習本文的意義。在內容方面來講,我們要批判地吸取其中一些有關從師求學的正確觀點和合理見解。如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它突破了儒家“生而知之”的唯心主義觀點,從正面強調了從師學習的重要。這在今天對我們正確認識教師的作用,是有啟發的。再如講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就涉及一個能者為師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封建等級觀念,這個見解也是可取的。我們今天向科學進軍,就提倡虛心地向有知識的人學習。特別是文中講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也有助于我們認識“官兵互教”“師生互學”的作用和意義。
當然文章也流露出一些錯誤觀點。如把“圣益圣,愚益愚”,單純看成是一個教育問題,不談政治上的原因;又如對“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輕視,則明顯地表露了作者的剝削階級思想意識。這些都是今天的讀者所要加以甄別對待的。
分析鑒賞
第二段文字在表述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課文的第二段充分體現了韓愈散文的特點,講究行文的錯落變化。韓氏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喜歡“錯綜合敘”。古人行文通常喜歡“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即將兩并行內容分別表述,而韓愈卻很喜歡合敘,比如本段中在談到某人對待子女的教育與自己面對疑難時的態度作對比時,偏偏講出了“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的令人費解的語句。其實此處正是韓愈合敘風格的體現。通俗的敘述流程應為“(某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且)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若有)句讀之不知,則師焉,(此之謂小學也);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且)惑之不解,則不(師)焉,(此之謂大遺也)。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韓愈的錯綜合敘風格還體現在其他作品中,比如《答李翊書》,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課堂小結
(一)主題:《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在長安任國子監博士時寫的。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有積極的進步意義,在當時具有移風易俗的影響。
(二)結構:本文開篇即闡述了自己的“師道觀”,其一為“無師而不成學”,其二為“擇師還應擺脫年齡和身份地位的束縛”,緊接著作者針砭時弊,批判當時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惡習,從而進一步闡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然后作者又引經據典,并進一步闡述自己的“師道觀”,師也不必賢于弟子,至此作者就將自己的“師道觀”系統而完整地闡明。最后簡要交代了寫作本文的緣由,再次呼應了篇首之從師之必要性。縱觀全文,先立后破,破后再立,破立結合,文氣貫穿始終,渾然一體。
(三)藝術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作業設計
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設計點評
求真務實是做學問之根本,教材教參對文言現象的解說僅供參考,不可奉為圭臬,要大膽質疑。本教學設計之最大亮點即在于能挖掘出教材自身蘊藏的“寶藏”(文本信息),促使學生質疑思考。通過比較、批判、爭鳴,最終達到澄清知識鞏固所學之目的。
(設計者:仲躋成)
《師說》 篇15
師 說
教學目標 :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
2、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文,解題
在上學期,我們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么,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說》,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這不是一般的論述,而是一部戰斗檄文!
(作者)說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終于把文體車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儷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因此二人影響巨大,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字詞疏通
2、內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哪句指明教師的職責?那些語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哪些語句闡明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明確:1)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
托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說的,更增加力度。
與結尾“余嘉……”呼應。
2)第二句:教師的重要作用或職責
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職責認識的局限,把教師的職責從“授其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進步。
道,儒家的思想。業,儒家的經典,道的載體。
3)三、四句:從師的必要性
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針砭了當時上流社會看重門第高低的惡劣風氣,提出“師之所存……”的原則,此思想無疑是積極的,進步的。學問面前,人人平等嘛。
這是承“傳道”而言的。那么為什么不承“受業”展開呢?因為人人皆知教師有“受業”的職責。
3、總結本段
總說老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擇師的原則,推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4、背誦本段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二段
一、檢查復習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誦。
2、提問個別字詞。
二、研讀第二段
1、指導朗讀。
指導正確斷句,如:師道之不傳也/久也
2、詞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簡析
如前所說,本文有著復雜的寫作背景,并不是一般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于一吐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陋習。文勢如暴風驟雨,滌蕩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嘆發端,由從師學習的理論分析轉入對今人“恥學于師”的批判。
2)下面作者運用三組對比: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結果
作者態度
古圣人與今眾人
對子女與對自己
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3)作者態度語氣的變化:疑問推測——肯定責備——感嘆諷刺:語氣步步加強,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5、學生背誦本段。
三、作業 :背誦當堂所學的內容。
四、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三、四段并總結課文
一、檢查復習
1、背誦 2、字詞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導朗讀
2、自譯:師,不必
3、簡析:列舉孔子為例,進一步論證從師的重要性
以孔子為例的好處:一石三鳥,典型精當
1)闡明了從師的意義;2)也說明了從師的原則;3)與“古之學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應。
(二)第四段
雖為附記性質,但或是緊扣中心。作者贊揚李的“不拘于時”、“行古道”,也是對士大夫的有力批評。既針砭了時弊,又通過李來倡導了從師。因此結尾雖然簡單,但有力地照應了開頭,圍繞了中心。
(三)背誦
三、總結
1、思想內容、現今意義
2、寫作特色
1)對比論述,有破有立
2)語言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
3)感情充沛強烈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五。
板書設計 :
師 說
《師說》 篇16
12 師 說
名師導航
內容感知
韓愈是我國古代繼司馬遷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他提出“文以載道”的主張,反對南北朝以來華而不實的文風,提倡先秦兩漢的“古文”,倡導了唐代“古文運動”,極大地影響和推動了古代散文的發展。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稱為“一代文宗”。
《師說》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陋習,表現了作者不顧流俗,獨抒己見的非凡勇氣和斗爭精神。實際上,我們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運動”的一個莊嚴的宣言。
句段剖析
一、疑難妙句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剖析:學者,此指學習的人,與今義有別。
古代學習的人都有老師。文章開篇便徑言主旨,語氣斬釘截鐵,將“必”字嵌入其間,把從師求學的重要性強調到不容置疑的程度。在這里,作者援古以立論,一方面包含著作者“是古”而“非今”的褒貶,另一方面也深藏著作者以“古”而律“今”的用意,因此起筆就字挾千鈞,聲成金石。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剖析:“……者,……也。”為典型的判斷結構。“所以”,這里是“用以”“用來……”的意思。受,通“授”,傳授。
教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給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
這一句緊接首句,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原來他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學校的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和目的,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受業”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解惑”。下文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來申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的。
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剖析:無,無論。所存,存在的地方。
因此,不論是貴是賤,不論是年長還是年少,道理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這一句鮮明地點出了擇師的態度和標準: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官職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而當時的士大夫之族認為,年齡相近的不該相師,對道的認識相近的不該相師,官大的不該以官小的為師。作者的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和“恥學于師”的陋習,這不僅表現出作者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還體現了作者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4.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剖析:這是第二段開始的三個感嘆句。作者經過前面一段正面的理性闡述之后,攜著批判的鋒芒指向“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可見以從師為恥靡日不有,就時間上說,此風盛長已根深蒂固;“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可見以從師為恥的危害之大,從后果上說,此風盛行已釀成時弊。“無惑”之“難”是“不傳”之“久”的結果,兩者的因果關系,與全文的首句“必有師”遙相呼應,將“師”突出到應有的地位。在這里“嗟乎”噴薄而出,強烈的情感,頗能打動人心。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剖析:前一個“圣”是名詞,圣人;后一個“圣”是形容詞,圣明。同樣,前一個“愚”是名詞,愚人;后一個“愚”是形容詞,愚昧。益,更加。
從師而學,便會“圣益圣”;不從師而學,則會“愚益愚”。可見從師是多么的重要!
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剖析:句讀,語句間的停頓。或,有的。師,從師學習。“或不焉”中的“不”,通“否”。“小學而大遺”意為: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均為賓語前置句,“之”為賓語前置的標志,其正常語序應為“不知句讀”“不知惑”。
前四句中,“句讀之不知”和“或師焉”相呼應,“惑之不解”和“或不焉”相呼應。
這里作者仍是在強調從師的重要性,小時能從師,師亦只是“傳之書而習其句讀”而已,而對于真正的“惑”,卻恥學于師,這樣的人怎能“見其明”呢?
7.……其皆出于此乎?
剖析:作者在第二段中連用三層對比,層層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當時人們對待師道的錯誤態度,這句話同下邊的“吾未見其明也”“其可怪也歟”分別是三層對比后的結語。
這三個結語都意在指出當時不重視師道的人的愚蠢,但所用的語氣卻各不相同:“……其皆出于此乎?”明顯地帶有質疑、設問和論辯的味道,非常發人深思;“……吾未見其明也。”則完全是下判斷的肯定語氣,說得斬釘截鐵,毫不含糊;“……其可怪也歟!”一句采用了感嘆的語氣,富有感情色彩,它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對他所批判的論敵的鄙夷和蔑視。
這三個結語采用了三種不同的語調,在次序的安排上也是頗有匠心的:先疑問,后肯定,再感嘆。這樣,不僅文氣順暢,而且語氣層層加重,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剖析:“其”是文言文中出現頻率極高的一個虛詞,也是《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明確規定需要掌握的虛詞。“其”字在《師說》中共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復指,作主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他們的,作定語)
②作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乃反不能及”,竟反而趕不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一句用反問語氣,表現了作者態度之鮮明。由于不從師學習,致使本以為高人一等的士大夫竟趕不上被人們看不起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真是太奇怪了。——可見從師學習是多么重要!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剖析:此句的意思: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勝過學生,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學問和職業技能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這是作者援引圣人從師的事例后,對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全新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的“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在當時,不僅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10.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剖析:“古文”,這里指先秦兩漢時期的散文。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是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六藝”,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經書。“經”,即經書,儒家的典籍。“傳”,指解釋經書的著作。古道,古代的從師之道。“不拘于時”,為被動句,譯作:不被(當今恥學于師的)時俗所束縛。
李氏子蟠,年紀輕輕,且已很有才華,可他卻能沖破恥學于師的時俗,真是難能可貴。
這里,韓愈點出了寫作本文的緣起——“嘉其能行古道”,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同時,也可以說是對后生的獎掖,對后生的期望。
二、重點語段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剖析:《師說》整篇文章寫得都很好,尤其是第二段寫得更為精彩動人。作者一連安排三層對比,來對士大夫們不重視師道的愚蠢行為進行批判和諷刺,筆端飽含感情,真可說嬉笑怒罵,淋漓盡致!
首先,從“圣益圣”緣自虛心好學,“愚益愚”乃因為“恥學于師”的事實上,興嘆“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這證明了惑而從師其惑能解,惑而不從師其惑難解。文章借“惑”與“不惑”會導致賢圣與愚笨,將“師”的作用由抽象定義化成了具體內容。作者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一臧一否,十分鮮明。
其次,從有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自身“則恥師焉”的現象上,笑嘆“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孩子句讀不知倒去求師請教,而本人“惑之不解”卻反而不從師學習,像這樣愛子而不自愛、學小而棄大,豈不糊涂!作者無可抑制滿腔怒火,大加抨擊,諷刺挖苦,真是妙語解頤。
第三,從“士大夫之族”見識的淺陋及虛榮心理的言行上,感嘆“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并接著憂嘆“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神巫、醫生、藝人和各種手工業者,他們不以相互為師感到恥辱,而士大夫之間卻鄙視以能者為師的做法,所謂“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等等的謬說,反映了他們中恥師之毒很深。他們自詡高明,自命不凡,而實際上反不如被他們看不起的這些人。作者用無情的揭露,以犀利的言辭,表達了對他們的不滿,告訴人們:他們的自我夸耀,只不過是表明他們的無知罷了。因為文章前面早已說清楚了為“道”求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道理,所以這里沒有再就士大夫一類人計較于“彼與彼年相若”而不愿“不恥相師”和羞愧于向“位卑”者學習以及怕有“近諛”之嫌而拒向“官盛”者求教的一系列的錯誤論調,逐一加以駁斥。但本段開頭的一連三嘆,無疑就是對他們這些錯誤論調的全盤否定。
三層對比,環環相扣,對士大夫恥學于師的批駁,如抽絲剝繭,切中肯綮,具有無懈可擊的說服力。
審美鑒賞
邏輯嚴密 富有氣勢
中國古代的散文,不以議論見長。如孟子、荀子在他們的議論文章中多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幫助說理。相比之下韓愈的這篇論說文卻在邏輯思維方面大大超過了前人。
(一)層層銜接緊湊,論證邏輯嚴密
文章論證嚴密,層層銜接,一氣貫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韓愈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論述師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們不能尊師重道的不良風尚。整篇文章從立論、論證到結論,都緊緊扣住這一點,有的放矢,理論聯系實際。文章開頭第一段,先正面從理論上闡明師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選擇老師的標準作為全篇文章的基本論題。接著第二段,就聯系到當時的社會實際,連用三層筆墨,層層深入地揭露和批判當時人們對待師道的錯誤態度。最后第三段,又從正面做結論,舉出孔子的言論行動作為例子,目的也在加強結論的說服力量。整篇文章從虛到實,正反結合,有破有立。文章談理論,卻不是空發議論;舉事實,也不是羅列現象。因此文章不蔓不枝,很有說服力。
(二)排偶富有氣勢,語言錯綜多變
這篇文章在語言運用上也極具特色,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善于創造性地運用排偶的句式,使得文章寫得非常有氣勢。排偶的句式是把范圍相同、性質相近的事物,采用結構相同或類似的句式接連在一起來表達。例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種排偶句式,使人讀起來不僅感到氣勢很盛,而且有一種音韻之美。二、語言運用上錯綜多變。例如第二段中,“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這種句式奇突而不一般化,如果我們把它改寫為直敘句:“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顯然就變得比較平淡而沒有原來那樣有力了。再如,“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里直接采用士大夫們對話的口吻來寫,不僅表明了士大夫們對從師計較年齡地位的錯誤態度,而且從中可以看到他們的神情。文章直接引用他們的原話以后,緊接著“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兩句,便立刻改用作者對士大夫們進行評述的口吻來寫,使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針鋒相對。這也是本文運用語言善于錯綜變化的很好的例子。
日積月累
一、學海拾貝
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就是文言中的某些實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用法,也使詞的意義發生一定改變的現象。它可能是因為當時詞語不夠豐富,也可能是因為修辭的需要。掌握詞語的活用對學好文言文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這對很多同學來說,似乎是一團亂麻。
如何學習和掌握詞類活用呢?
首先,要了解活用的常見類型。主要有四種:(1)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2)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3)名詞用作動詞;(4)名詞用作狀語。另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如數詞用作動詞、形容詞,動詞的為動用法等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利用我們已有的語法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因為活用是臨時性的,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如:名詞一般都只能在句中充當主語或賓語,如果要充當其他成分,就可能活用;介詞后面只能接名詞性質的詞或短語,如果在介詞后面出現了其他類型的詞,這個詞就必須活用為名詞,等等。事實上如果我們借助已有的現代漢語詞性的語法特點的有關知識,來判斷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就會對它形成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從而使問題變得簡單明晰。
二、典題精講
下列加點的詞語活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鳴響。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江水。
c.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向上。
d.爭割地而賂秦 割地:割讓土地。
指點迷津:這道題目是考查詞類活用情況的。做這類題目,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利用常見的語法知識來分析判斷。a項其實是“雖大風浪不能鳴之也”的省略,“鳴”是不及物動詞,我們知道不及物動詞后面如接了賓語(包括被省略的賓語),該動詞一般為使動用法或意動用法,因而這里的不及物動詞“鳴”結合語境應該翻譯成“使……鳴響”為宜。b項“能”是一個能愿動詞,我們知道能愿動詞后面須接動詞,因而這里的名詞“水”應翻譯成“游泳”“游水”為宜。c項“食”是個動詞,我們知道用在動詞前面的名詞,從意義上不能作該動詞的主語,常常會活用為狀語,修飾動詞。“食”前面的主語應該是“蚯蚓”,因此這里的翻譯是正確的。d.“割地”和“賂秦”兩個都是動詞,我們知道這兩個動詞用在一起,并不構成連動關系,前一個用作了狀語。因此這里的“割地”應翻譯為“用割地的方式”為宜。
答案:c
《師說》 篇1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教學
重點 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
難點 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師手記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學生可能行為預見及對策等)
一、檢查作業。
二、誦讀第3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借助注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
3.教師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5.討論:“圣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是什么?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1)“圣人無常師”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孔子向這么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誦一題,其余二題在誦讀和總結過程中自然完成。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于節奏變化,易于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后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業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6.齊誦一遍。
背誦線索提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圣人從師,今眾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寫作緣由。
三、總結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余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他本人則取法于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著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官學)任教。當時的社會是怎樣一副樣子呢?門閥制度下,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的很直白: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古語有云:“經師易尋,人師難覓。”所以說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文章正是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讓我們千百年后依然能通過文字發現“百代宗師”韓愈那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系?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
明確: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任的,通過培養“后學”擴大古文影響。
小結:本文的思想意義在于:
(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
(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道統,韓愈既以儒家道統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師說》,“抗顏而為師”。
(3)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
⊙蘇軾十分贊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其時駢體文占統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連用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有如“連珠“。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著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著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四.練習鞏固——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一寫馬的對聯:
馬籠籠馬馬籠松,籠松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松”、“籠松”,“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為名詞,后一個字為動詞,又為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白馬寺里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復、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專門技藝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姓——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學習、效法——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或師焉,或不焉
以……為師,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如: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五、總結課文:
本文以“師說”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系。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鑒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局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于這些,應適當指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作業布置
⒈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⒉熟練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教 學 問 題 集 錦 解 決 問 題 措 施 及 實 踐 結 果
問 題 原 因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