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通用12篇)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1
課型:新授
學習札記〖學習目標及要求〗:1、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探究能(2)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4)教師結合學生自身的經歷,引導學生體味、感悟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關注自然、體悟人生。2、重點難點:(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2)理解文章主旨,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體悟人生。3、高考要求:能夠進行重點詞語的積累,同時能夠掌握閱讀的技巧與方法。4、體現的思想方法: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5、知識體系的建構:現代文知識體系的建構。〖講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二、探究精講:一、解題:荷塘月色(加點部分板書,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是文章描繪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諧寧靜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向往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來也投身過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1927 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悶之中。他既對現實不滿,又不敢投入火熱的革命斗爭中去,因而借賞景來排遣苦悶。本文中所反映出來的憎惡現實,想找一個安寧的所在而不得的苦悶心情,在當時一部分正直的知識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學生默讀課文,參照“練習”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師先讀課文、正音并解釋詞語。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師歸納: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 1 自然段),寫作者夜深人靜時去荷塘觀賞月色的緣由。第二大段,(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體,細致地描繪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靜,抒發作者淡淡的喜悅和哀愁。第三大段(末兩個自然段),寫江南采蓮習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結構完整,銜接自然緊密,寫景與抒情有機地揉合在一起。 五、講讀第一段。 (一)指名朗讀。 (二)提問:作者為什么惦念起荷塘來了?作者寫自己離開沉浸在寂靜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師生共同談話,注意“忽然”兩字。 月亮升高了,馬路上孩子們的嬉笑聲聽不見了,妻子拍著閏兒也漸入睡。周圍已經沉靜下來了,本來可以好好想一些問題,但是,許多的事縈繞在自己頭腦中,無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找尋片刻的心靈的寧靜而去荷塘邊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蕩。 六、講讀第二段: (一)提問,這一段是按照什么線索來寫的?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過程來寫的。按照作者的活動、視線的轉移,有層次地展現荷塘月夜的美麗景色,抒發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 2 節)——荷塘(第 4 節)——月色(第 5 節)——荷塘周圍的樹(第 6 節) 漫步——思索(線索)(板書) (二)講讀第 2 節: 文章先寫去荷塘必經的小路。提問:這條小路有些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樹的特點(板書),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點。曲折與多樹是構成幽僻的重要條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隨荷池彎曲,呈曲折之態。多樹則蓊蓊郁郁,更顯幽深僻靜。 文章用了對比的方式,襯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樣進行對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沒有月光的晚上(陰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寫出景色朦朧,富有詩意,第一次把“月色”點了出來。 (三)講讀第 3 節: 提問:這一節寫作者去荷塘時的感受,請你說說這種感受的具體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請學生把“象今晚上,……現在都可不理”這段話劃出來。這是作者感受的具體內容。作者感到在這種幽僻的壞境之中,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在這種環境里,可以不做違心的事,不說違心的話,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拋棄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可以理解這種感受,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進一步點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講讀第 4 節: 背誦課文第四段,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寫月下的荷塘景物順序是如何安排的? 有何特點? 先總寫荷塘,再寫葉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點觀察,由近及遠,由上到下,先靜態后動態。 (2)鑒賞景物特色及語言技巧 荷塘 曲曲折折 用疊詞,突出廣度 荷葉 田田 用疊詞,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動寫靜,寫出了高而圓的風姿 荷花 裊娜,擬人,飽滿的花朵姿態柔美 羞澀,擬人,含苞欲放的嬌美情態 明珠,比喻,晶瑩剔透地閃光,暗寫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閃光,暗寫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纖塵不染的美質 荷香 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通感,將嗅覺形象訴諸聽覺形象,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擴大意境,烘托環境優雅、寧靜,這是月夜獨處的獨特感受 荷波 閃電,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靜寫動 流水 脈脈,擬人,默而有深情 (3)歸納月下荷塘的總體特點,寄寓的感情素淡,寧靜,寄寓了淡淡的喜悅之情。 (五)講讀第 5 節: 背誦課文第五段,討論以下問題。 (1)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寫月光,再寫月影,最后寫光與影。 (2)作者選用了哪些動詞來描寫月光,有什么好處? “瀉”,照應“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這個喻體,增強動感,表現了月輝照耀、一覽無余的情景。 “浮”,水氣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以“青霧”襯“月光”,表現了月光的朦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瀉”字而來,一個“洗”字表現了月光潔白柔和而又鮮艷欲滴。 “籠”,“夢”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來,一個“籠”字表現了月光下葉子與花的輕飄柔美的姿容,襯托了月光的朦朧、柔和。 (3)月光朦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為什么說“恰是到了好處”? 原因是天上有一層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滿月的意境。這種朦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所以說“恰是到了好處”。 (4)作者為什么又要寫月影?哪個動詞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樹。月影當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輝映,能使月色表現得更為精妙。 一個“畫”字用得精妙,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5)寫光與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 運用了比喻與通感的手法。將視覺形象化為聽覺形象,光與影的黑白塊兒仿佛變成了活潑跳躍的音符,化靜為動,寫活了。光與影的和諧分布與名曲的優美、悠揚、和諧動聽,兩相烘托,擴大了意境。 (6)這段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總體特點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朦朧,和諧,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 七、講讀末兩節。寫夜游荷塘引起的聯想,想到古代詩詞中對采蓮的描繪從而引起對江南美好生活的懷念,表現了作者對眼前的寂寞、毫無生氣的環境的不滿之情,進一步表現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鄉的哀愁中結束全文。 八、寫作特點: 本文語言樸素典雅,準確生動,富有韻味。作者是如何使語言表達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選用恰當的動詞,使語言準確、貼切,創造出生動的意境。 (2)作者善于運用疊詞,傳神地描寫事物特征,加強語氣,舒展文氣,增加音韻美,深化物態情貌。 (3)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創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歸納中心思想。讓學生歸納,教師總結。從荷塘月色美麗景色的描繪中,表露了作者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結、擴展 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過鑒賞作者的景物描寫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鑒賞作者的景物描寫,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寫的層次、景物描寫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點,最后歸結到美感特征。 課外閱讀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綠》,領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綠中的思想感情,并與《荷塘月色》表現的思想感情進行比較。布置作業 自由命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方法,在選用動詞與疊詞上下點功夫。〖課堂感悟〗:
感悟歸納一: 現代文的學習值得研討:應該學什么?
感悟歸納二:
現代文閱讀的技巧根本在于:讀一讀,停一停,想一想。
感悟歸納三: 學會從大自然中汲取素材,用于我們的學習中。
《荷塘月色》隨堂自測☆檢測目標☆ 1.檢測與本節授課相關的知識☆ 要點強化☆1、 重點的現代文詞語。2、 現代文閱讀的技巧與方法。 ☆ 當堂檢測☆一、課文內容檢測:一、基礎題 1.對《荷塘月色》一文中聯想到江南采蓮風俗的文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對故鄉江南的惦念,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境”中解脫出來。 b.作者生活豐富,這種聯想充實了作品的內容,讀之倍感妙趣橫生。 c.當晚閑來無事,作者沿著荷塘漫步而浮想聯翩,自然而然地回憶了這段讀書生涯中的趣事。 d.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聯想到家鄉的荷塘,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2.為下面的《采蓮曲》(南朝梁代蕭綱作)選填原有詩句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__________。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a.船移白鷺飛 b.傍人嬌鶯飛 c.蓮搖魚暫飛 d.更逐鷓鴣飛二、閱讀題(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后面練習。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③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④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穹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1.“籠著輕紗的夢”的正確讀法是 ( ) a.籠著輕紗的/夢 b.籠著/輕紗的夢 2.“酣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意為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意為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修辭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b.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漸漸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根鋼絲似的,拋入天際。 d.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5.作者為什么說“天上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的情景卻恰是到了好處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題。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暉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蓋田田,倍添麗色。不過黃昏夕陽中,卻也別有風情。近來,炎天溽暑,始終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風徐來,綠云自動”的荷池。趁著晚晴時分,全家到了植物園。一路上盡念著姜白石(南宋詞人)的句子“古城野水,喬木參天”、“水佩風裳無數”、“冷香飛上詩句”、“高柳垂前,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似乎涼意頓生,溽暑已消。可是,真正面對滿塘翠葉紅花,卻很想嘆氣!首先,荷葉太擠,擠得每片葉子都不易伸展,很難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謝,就是未開,加上剛下過一場雨,一點荷香也聞不到,自悔尋芳到已遲,“冷香嫣然”只是憑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間居然一大塊空白,片葉俱無,真像人頭上患上了癬癩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據說是水污染的后遺癥,真是大煞風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無味,正預備敗興而返。——偏偏一歲半的小女兒面對平生初見的“奇景”,正感動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說:“花花開啦”、“蜻蜒來啦!”兩條小腿,繞池急奔,興奮得恨不能縱浪池水中,伴花葉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們也只有繞池一周。這才發覺到池邊樹下,游人如織,觀賞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靜坐,有人閑聊,有人讀書,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驟雨立晴,夕陽燦燦如金,荷風陣陣,拂面生涼,老樹濃蔭,細草柔碧。再細看池中未開的花苞宛如木筆,亭亭擎立,嫣紅如染,荷葉上圓珠的閃爍,晶瑩如玉。此情此景,確也可樂。總覺心中陰霾頓消,也想著和女兒唱起歌來:“夕陽斜,晚風飄,大家齊唱采蓮謠……” 原來喜樂悲愁,全在一念之間。一年好景,一歲繁華,本無須遠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 巨細無遺的眼,真正去領略,就是福氣。 1.文中與“玉立婷婷”同義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文末的“福氣”是指______________。3.“黃昏夕陽中,卻也別有風情”的“風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可用文中詞語稍加組織概括作答) 4.第二節引姜白石詞句,意在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預備敗興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對本文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話來說,就是“喜樂悲愁,全在一念之間”。 b.作者對荷池感情的變化可以這樣概括:向往荷池——嘆氣敗興——觀賞得樂。 c.作者寫如織游人怡然自得襯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樂。 d.作者用華美的詞藻和大致整齊的文句描寫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悅之情。e.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寫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現出對水污染的不滿。三、拓展題: 請你任意選一個角度,描寫一段景物。不少于200字。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2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結合本單元的推薦閱讀,由學生自己向同學推薦自己所讀過的朱自清的散文,導入課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
1. 自讀感知
(1)布置學生課前利用網絡或者書籍查找朱自清的生平作品以及《荷塘月色》的創作的時代背景,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發言適當補充。
(2)整體感知:多媒體課、錄音帶或教師配樂范讀,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把握全文感情基調;學生自讀,邊讀邊作圈、點。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線索
(1)引導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找出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語句,并歸納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2)明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頗不寧靜——尋寧靜——暫得寧靜——失寧靜
本文寫到結尾,作者的心情其實并未平靜下來,為何他“心里頗不寧靜”呢?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可根據當時的背景和作者的經歷性格等分析,有多種原因,但要在文中找到根據。
3. 探究閱讀
(1)結合初中時所學過的朱自清所寫的散文《春》,自由討論:《春》與《荷塘月色》,比較喜歡哪一篇?
(2)當你心情郁悶時如何排遣煩惱心情的?請你向朱自清推薦一種更好的排遣方法。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并記錄發言結果。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荷塘月色》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3、了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容。
4、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結構安排、寫景層次、語言特色上。
2、安排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課文,學習文章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作者介紹: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釋義
幽僻:幽深、僻靜。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樣子。
踱:慢步行走。
彌望:滿眼。彌,滿。
裊娜:柔美的樣子。
脈脈:這里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
風致:美的姿態。
斑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里有深淺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豐姿:風度儀態,一般指美好的姿態。也寫作“風姿”。
碧:青翠欲滴的樣子。
大意:大概的輪廓。
三、聽錄音朗讀,并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整體把握,明確結構,寫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簡要分析: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是一個圓形;從外結構看,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變化是:“心里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了一種復雜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這可從文章中的景物中見出。
四、講讀第一部分
1、第一段點撥分析:開篇第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確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一個“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繪制的荷塘月色圖畫,構成了一個恬靜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實處落筆,滲透一個“靜”字。“悄悄”、“輕輕”。悄悄出門,輕輕進門,一是為了不影響家人,二是表現了一種孤寂的心態。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書:
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2、第二段點撥分析:寫去荷塘心經的小路。概述了周圍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陰森森的”,“但今晚卻很好,雖然朋光也還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陰陰森森,月光淡淡,一種寂寞的氛圍,襯托出淡淡的憂愁。整段寫出了一種寂寞的氣氛,襯托出淡淡的憂愁。
板書: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點撥分析: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明確為什么作者要寫這樣的文章。背景介紹,《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作者當時29歲,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覺得“這幾天似乎有點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沒明白。”正因為作者在當時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個自由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這樣的社會里,是沒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還是要去一個地方──荷塘尋找自由,做個自由人。他能找到嗎?
板書:
小路:曲折、幽僻、樹多(對比)
感受:自由──(苦悶)
4、小結:
寫作者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過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業
預習課文第二部分,準備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學步驟〗
一、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總起: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寫月光下的荷塘。寫作順序:荷葉→荷花(靜態實寫)→荷香→荷波(動態虛寫),流水──虛寫映襯。第五段寫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寫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了一種安寧,但當他聽到了熱鬧的蟬聲與蛙聲之后,突然覺得“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現實無法給他一種理想的“寧靜”,于是他便力求從想象中尋求。
1、講讀第4小節:
指名同學朗讀第4節,并劃出本節的比喻句。
⑴作者依次寫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寫了葉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著寫花,白色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著是荷香,微風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最后還寫到流水,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余地是極大的。
這里用了許多比喻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先來看這一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動感的聯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的嬌美姿態,洋溢著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生身臨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⑵我們再來看這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蘊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⑶作者不僅描繪了葉子、花、荷香的靜態美,還描繪了它們動態的神韻。用了“顫動、閃電、霎時、傳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一剎那間,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
板書:
田田(多)
荷葉:
亭亭(美)
零星點綴、白(色)形態美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裊娜、羞澀(態)
荷香:縷縷──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象閃電(快)
荷波:動態美
凝碧(色)
流水:脈脈(態)靜態美
2、講解第五節:
指名同學朗讀第五節,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寫荷塘的月色。
⑴作者寫月色時用了哪些動詞?
瀉、浮、洗。
⑵假如把“瀉”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為什么?
當看到“照”字你不會想到流水,而“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化靜為動,“照”字就顯不出這種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樣寫出一種輕柔的動態,“升”則失之輕柔。
⑶在這里作者用了靜態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結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書:
(正面)月光瀉—輕柔。
月色青霧:浮、輕紗的夢、光與景的和諧。
(反面)(側面)黑影、倩影。
3、講讀第六節:
請全班學生朗讀第六節。
這一節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著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境特點。最后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心的空虛與哀愁。
板書:
樹:重重、陰陰。(沉郁)
遠山:隱隱約約。
四周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
(自遠而近)蟬鳴、蛙叫。
4、總結:
第二段著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二、作業
1、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運用的“通感”修辭手法。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總結課文。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講讀第三部分
1、這一部分寫夜游荷塘引起的聯想。
板書:
聯想: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這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文章由此放開去,聯想到古代詩詞對采蓮的描繪,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者當時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遠忽近,善收巧放。最見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我”回到了現實,一切照舊。到這里,我們可以從整體上來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蓮圖,至此由“實”到“虛”,開辟了一種與前文孤寂幽靜相反的熱鬧歡樂的境界。一實一虛,一動一靜,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暫時的“寧靜”,但“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又回到了現實中來。表明作者無法從現實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寧靜”,這正是殘酷的現實社會帶來的結果。
三、賞析文章的語言藝術
本文的語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體現。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寫靜態荷花連用三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種感覺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鐘書語),即感覺的轉移。本文有兩例:
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有意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象的中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由視覺向聽覺轉移。月的光華和陰影,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優美,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
三是疊字的運用。由學生從課文中選出例子。
四、小結
本文寫夜游的動機、夜游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敘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五、作業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4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結合本單元的推薦閱讀,由學生自己向同學推薦自己所讀過的朱自清的散文,導入 課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
1. 自讀感知
(1)布置學生課前利用網絡或者書籍查找朱自清的生平作品以及的創作的時代背景,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發言適當補充。
(2)整體感知:多媒體課、錄音帶或教師配樂范讀,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把握全文感情基調;學生自讀,邊讀邊作圈、點。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線索
(1)引導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找出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語句,并歸納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2)明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頗不寧靜——尋寧靜——暫得寧靜——失寧靜
本文寫到結尾,作者的心情其實并未平靜下來,為何他“心里頗不寧靜”呢?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可根據當時的背景和作者的經歷性格等分析,有多種原因,但要在文中找到根據。
3. 探究閱讀
(1)結合初中時所學過的朱自清所寫的散文《春》,自由討論:《春》與,比較喜歡哪一篇?
(2)當你心情郁悶時如何排遣煩惱心情的?請你向朱自清推薦一種更好的排遣方法。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并記錄發言結果。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圖,提問:請兩位學生談他們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師引入:我們學習散文重在鑒賞品味語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寫景文稱為“白話美術文”,這體現了他散文的什么特點?
點撥:繪畫美。第4、5、6節體現了這個特點。現在我們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筆看作是攝影機的鏡頭,看看他是從哪些角度來給荷塘拍照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語言鑒賞:
(1)朗讀第4、5、6節,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鏡頭的?
第4節:遠→近,上→下,靜→動; 第5節:上→下,正面→側面;
第6節:外→內,遠→近→遠。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引導學生細心品味這三段文字,發揮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畫來”(葉圣陶語),讓學生說出感受最深的語句并作欣賞分析。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自己的感受,要結合具體的句子談。
師生共同探討:整個畫面景色素淡靜謐和諧,有一種朦朧之美,明確是借景抒情,“寧靜”之外境,顯“頗不寧靜”之內心;受用“寧靜”之喜悅,向往自由之人生。
教師明確: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帶給人多重的審美感受。一是“通感”,二是“比擬”,三是疊音詞,并結合課文中的例子向學生說明。
(3)讓學生反復朗讀背誦,充分體會文辭的優美。
2.文學層面鑒賞
讓學生背誦自己知道的有關描寫荷花的名句,聯系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頤、楊萬里等人的詠荷詩文,明確荷花在文人筆下一直是高潔人格的象征,體會作者筆下荷花寄寓之意,體會荷月之美景與作者之品格的相通處。
三、探究:
1.交流活動:根據你的理解為荷塘月色的畫面配上適合情境的樂曲,并且輪流上臺配樂朗誦4、5、6節,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2.課外拓展閱讀:閱讀朱自清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與作比較,并寫出比較心得,分小組進行交流。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5
〖課堂教學的立體性〗
1、課堂的開頭藝術:
課堂是師與生共同的一種教與學的過程。人們習慣認為課堂是教師教,學生學。這樣太片面了。教與學的活動中不只是老師教,學生學,應該包含有:學生“教”;老師“學”;學生學的三維一體的。既然是學生參與的活動,就應該讓學生明白活動的“目的”──教學目的和學習目的。也就是說教學“目的”的公開性,明朗性。習慣教學中教學目的只有教師知道(有的教師都不知道),學生對教學目的是不知道的,一節課上完了不知道做了些什么。讓教學目的隱蔽起來了。
我上每節課時把全篇文章的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目的)寫在黑板的左上角,每一節課的目的也寫出來,這樣課堂里學生真的學習起來是有的放矢了。我上《荷塘月色》時在黑板的左上角板書出:
學習目標:
⑴ 學習文章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疊字等形象地描寫景物,表情大意的方法。在寫作中借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⑵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
⑶ 理解并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真確認識評價作品中的“我”。
生:朗讀學習目標
師;你讀了學習目標后知道了些什么?
生紛紛發言:
這篇文章要求我們學會用比喻,擬人,通感,疊字的方法描寫景物。
學習運用語言的技巧。
體會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
體會思想感情,認識文章的我。
師:知道了這些目標,那我們用什么方法去完成這些目標呢?
師指黑板的右上角的“學習方法”,生讀:
⑴ 朗讀品嘗法。
⑵ 美點尋蹤法。
⑶ 討論分析法。
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了解了學習的目的和運用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學習起來少走彎路。也真正讓學生參與了學習的過程。一改傳統學生被蒙在鼓里,學習完了也不知道學習的目的,學習了很多也不知道方法。
2、學習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每一堂課讓學生知道怎樣學習,明白學習是一種過程,強調“過程”。要明白,準確地把課堂中的主要學習方法告訴學生,并指導學生們掌握,運用。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這樣師生才能真正地達到共鳴,會意。傳統的教學教師教學上就象老牛拉破車一樣,把“學習,教學”都由教師承擔了。課改就是把“學習,教學”的皮球踢給學生,就象國家的經濟改革一樣,丟掉沉重的包袱,搞市場經濟,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學習也是一樣的,學生在課堂中是:匯報自己的──學習-討論──研究──教師的點撥。師的點撥作為催化劑。這個過程中師的知識和見解也有所提高或會有新的見解。思維的火花在課堂里碰幢,激發思維的飛躍,妙語就會產生。常此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有了思維,何愁無創新?
同樣一個問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紹。
我是這樣上的。
師:你對朱自清了解些什么?
生1:朱自清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春》,《背影》,《蹤跡》,《歐游雜記》,《你我》,《論雅俗供賞》。
生2:朱自清的散文秀麗樸素,獨樹一幟。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生3:朱自清19歲考入北大哲學系,27歲任清華大學教授,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他表現出高度的民族氣概。
這樣把學習,教學的“皮球”踢給了大家,不是由教師一人來承擔。真正作到了教與學相長。
3、課堂中確定教師的角色和學生的角色。課堂是公開的,是大家的,那教師和學生都應明白自己的角色在隨時變化。傳統的教學學生的角色就只有“學生”的角色。不,學生是未來社會中各種角色的雛品,那我們教育者就應培養學生各種角色。課堂里學生的角色:學生,老師,評論家,演講家,合作者,各級領導,傾聽者等角色。而老師的角色:老師,學生,裁判,演講家,傾聽者,評論家,組織者等角色。
我上《荷塘月色》賞析文章的“畫面美”時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每兩組分別負責一段落欣賞,具體分析這個段落寫景的妙處。
問題出示:
⑴ 文章寫了那些具體的景物?
⑵ 體現了景物什么樣的特征?
⑶ 運用了哪些寫景的技巧?
討論分析,要求人人發言。以學習小組長領頭,請每小組派人發言。其他組討論,各組內人可以補充,并根據每組發言時合作的情況教師以評學習分。
生1:第4節主要學習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
生2:文章寫有動有靜。
生3:第5節寫的月色。
生4:第6節寫的荷塘四周的景色。
師:同學們分析了這些,你們感覺到他們分析的都是文章中的──
生:比較淺顯易懂的地方。
師:我們應該更深入地體味他的美的特征,寫作的技巧,我們自由的品味4-6節(學生自由朗讀)
生1:我覺得文章中沒寫一個‘月’字。但是我覺得文章每處都在寫‘月’。
師:好!為什么?
生;那‘葉子’花朵的情感,碧綠的波浪都是月色照射下才能形成的。
生2:我認為就像《記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底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有相似之處。
師:好,真不錯!還有嗎?
生3:文章寫景時有濃筆也有淡筆。寫荷塘時較濃,寫樹上的蟬蟲的聲時較淡
生4:文章用了大量的疊詞,“田田”“甜甜”
生5:文章用量詞多,“一層”,“一團”,“一兩點”。
師:同學講了不少,你聽了能綜合嗎?請講給同桌聽,另外的補充。等會請一方的兩個同學一起起來總結。并評論他們總結得怎樣?這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角色和轉換可師生的角色,讓學生的思維充分地得到鍛煉,為他們的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在不自覺地就得到了新的思維訓練,創造“靈感”就是經過千錘百煉時的瞬間產生的──創新就實現了!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蕉嶺中學 謝東昌】
〖在感受美的基礎上進行作文訓練•利用審美媒介,創設審美情境〗
在語文閱讀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審美對象和審美主體的特點,通過多種渠道,綜合地、整體地對渲染氣氛;或借助電化教學手段再現圖畫;或選取可供咀嚼回味的精彩片斷,啟發聯想,讓他們目注神馳,觀此思彼,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去感知情境,把握形象,引想共鳴。精心創設審美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中得到美感體驗和審美陶冶,把學生從有我之境,帶入到無我之境,變語文課文中的“此情此景”為“我情我影”。如講《荷塘月色》,一開始就給學生描繪了一幅“月誑圖”,創設了一個“遍地月華清輝”的特寫的審美情境,從而把學生導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隨即又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古詩啟開學生的審美心扉,使學生心馳神往,猶如進入了一個荷葉亭亭、荷花艷艷、荷香裊裊的優美境界。學生置身于這種特定的荷塘情境中,興味盎然地帶著一種對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和領略荷塘月夜風光的審美情感,進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情感的共鳴。由此可見,創設審美情境,是語文閱讀活動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有效途徑。運用這種審美情境來陶冶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從純自然的語文情境中描述中走出來,從而致力于陶冶性審美情境的藝術設計。
【廣東省東莞市威遠職業高級中學 鐘寶團】
〖培養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1、巧妙導入,使學生產生好學之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巧妙地導入新課,自然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好學之樂。如在講授魯迅的小說《藥》時,我首先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見過人血饅頭治病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說《藥》,就是寫人血饅頭治病的事。這樣的課堂提問,一下子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一種急于渴望了解事情經過和結局的懸念心理,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又如,在講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時,我首先讓學生搜集所學過的有關描繪“荷”的詩句(如“接天蓮葉無窮盡,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等),然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并發言說說自己想象中的“荷塘月色”是一番什么樣的情景。這樣導入新課,極能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安徽省宣城市第四中學 彭義銘】
〖淺談中學生“感悟”能力的培養〗
“識深意”是指細讀原文后,深入思考,領悟作品、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等。
“識深意”需要科學分析來實現,分析時又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究竟誰是誰非,這與感悟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都是密切相觀的,不能一概而論。感悟內在的思想情感,要通過分析外在的材料內容,抓住材料內容的實質才能完成。這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邊分析,邊指明分析的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是完全可以領會的。科學分析還需要熟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比如,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領悟作者“淡淡的喜悅夾著淡淡的哀愁”的思想,就要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作者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矛盾,并由此推及當時一般進步知識分子的思想狀況。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學 李 斌】
〖不“教”語文〗
勾,即勾勒,勾玄提要,以明快的線條表現對象,不求細膩而求簡練,不求周到而求概略,像長空一線,像孤鶩掠水。把教材或自己的授課內容用簡單的線索勾勒出來,讓學生自己去填充,去豐富,去完善。如教《荷塘月色》,作必要的介紹之后,把授課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美--結構美,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然后讓學生去朗讀、自學或自由討論,要求在課文的字里行間作出批注,或寫成鑒賞文段,一節課后收作業。給學生指條路子,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結果產生很多備課中沒能想到的東西。有個同學談語言的“新而不失自然”,例舉“路上只我一人,背著手踱著步”與“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兩句,說前一句如說成“路上只(有)我一人”,就顯得死板了,后一句如把“裙”改成“裙子”也失了雅趣,就很有見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青龍職業中學 趙廷春】
〖中學語文美育五法•吟詠陶醉法〗
清人朱光潛在談他讀李白詩《經下邳橋懷張子房》的感受時說:“我十幾歲時就愛讀這道詩,常常高聲朗誦。朗誦時心情是振奮的,仿佛滿腔熱血都沸騰起來了,特別是讀到最后“唯見碧流水”四句,調子就震顫起來,胸襟也開闊起來,仿佛自己心中也有無限的豪情勝概。葉圣陶先生說“美讀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無論興味方面感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一位教師教《荷塘月色》,要求學生閉目靜聽,他用抑揚頓挫、充滿情感的朗讀,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意境里。他還配合這篇課文選讀并配樂錄制了一些寫月,寫月色,寫賞月的古今詩詞散文的名篇,組織了一次在公園里靜夜賞月的班會活動,學生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浙江省臺州市玉環縣玉城中學 王針桂】
〖語文模糊教學藝術例談•感悟與意會:體驗語文教學的詩性情懷〗
漢語注重感悟,長于非邏輯的心靈觀照,因為漢字是一種音形義兼備的文字,所以具有超語言性。語文閱讀材料中的語言主要是文學語言。文學語言具有模糊性,在模糊性中求準確,在準確中蘊藏模糊,這是漢語超語言性的體現,也是漢語言閱讀材料具有多義性的表現,而這種多義性最終又會導致一種模糊體驗。教材中選取了大量這樣的作品,要想讓學生把握作品如此豐富多彩的意義,咬文嚼字、講深講透是不可能實現的,教師應學會引導學生進行感悟與意會。通常講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正是傳承已久的語文教學方法。這種意會與感悟,也是模糊理論在教學中的典型運用方法,它揭示出語文學習對文章書面語言符號系統的理解,是經由模糊而漸至精確,又到高層次的模糊,再到高層次的精確的認識過程,并終至以“得意”為目的。這也是一個“悟”的過程,由“迷蒙”到“清晰”,在字里行間穿行,由言而象而意,求真、啟善、審美,從而悟得敏銳、細膩、獨特。
例如教學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這一句單獨地看,似乎難以確切把握其真正含義:作者覺得自由的人到底是要想還是不想?這樣說不是矛盾的嗎?顯然,弄清這些“模糊點”是感悟作者復雜深沉情感的關鍵。教學時我們似乎無法對這簡短的一句話進行語義剖析、詞義索解,也沒理由引經據典、知人論世去考證一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用心去品悟感受一番,稍有點生活經驗的人便能體會到其間的復雜情懷:對一個背負沉重生活負擔、心理壓抑的中年知識分子而言,“什么都可以想”意味著思想的無拘無束,“什么都可以不想”意味著生活的無憂無慮。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自由之境啊!
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教學所具有的模糊性,實際上是教師引導學生依照言語作品的不確定性進行籠統認知與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廣泛、完美與高效的特征,使學生與文本迅速溝通起來,促使學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語作品的整體寓意,從而獲得更充分的審美感受。
──原載《閱讀與鑒賞(教研)》,2007年第09期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6
李鎮西
時間:2000年9月 地點:成都石室中學
第一節課
這是我給新生講的第一篇課文。
上課開始,我叫學生把書都關上:“我得考你們兩個問題。”
看著學生緊張的表情,我說:“第一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教材第一單元有哪幾篇課文?”
但這么簡單的問題還是把好多學生給難住了。舉手發言的幾個學生都只知道頭兩篇課文《荷塘月色》和《拿來主義》。最后才有一個學生補充道:“還有《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杜鵑枝上杜鵑啼》。”
我說:“老師提這問題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學課文要有單元觀念,因為課文是按單元編排的,而每一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學習重點。”
說到這里,我順勢提出第二個問題:“請問第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來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正要回答這個問題,突然,后排的 賈志杰同學舉手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非常正確!”我忍不住表揚道,隨即又問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頁上,編輯是有單元學習重點說明的。”
“好!”我對全班學生說,“都用的是同一本語文書,可賈志杰就比大家會讀。他知道不但要讀單篇的課文,而且還要讀單元前面的學習重點。――好,請同學們打開書第5頁。”
學生翻開書后,看到單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寫著:“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揣摩語言,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如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對語言的深層次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辨析、品味。”
我又問:“大家對這幾句話有沒有什么疑問,或者說從中看出什么問題沒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說:“我就有問題,現在問大家――既然‘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那么,接下來就應該先解釋什么叫‘整體感知’再解釋‘揣摩語言’,但為什么書上卻根本不講什么叫‘整體感知’,而直接就解釋什么叫‘揣摩語言’呢?”
學生們不約而同一下抬起了頭,用驚訝的眼睛看著我,那一雙雙眼睛仿佛在說:咦?我為什么沒發現這個問題呢?
“注意:從無疑處發現問題,這是最重要的讀書方法之一。”我強調道,“好,大家現在就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
我在教室里來回巡視。兩分鐘過后,我請幾個學生站起來交流他們的看法。有的說:“‘整體感知’誰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釋;而‘揣摩語言’則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釋。”有的說“‘整體感知’是要達到的目的,而‘語言揣摩’則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說:“其實,看起來沒解釋‘整體感知’,但實際上解釋‘揣摩語言’中就解釋了‘整體感知’,比如書上不是寫了嗎?‘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這就是‘整體感知’了。”
我說:“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善于提出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
我說道:“不過,我這兒要對‘揣摩語言’作些補充性解釋。揣摩語言一定要聯系語境。所謂’語境’,包括外部語境與內部語境。外部語境指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人際關系等等。比如,外國人看宋丹丹和黃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國人為什么要笑;又如,我們今天讀魯迅的文章,對有些語言也覺得不理解。就是對外部語境不熟悉。而內部語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應等等。這是同學們很容易理解的。同學們注意,所謂閱讀,主要就是通過揣摩語言去整體感知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
本來按教學計劃,我在簡單介紹了單元重點并提醒學生要重視揣摩語言后,就應正式進入《荷塘月色》的學習。而學習的第一步應該是介紹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話題已經說到通過揣摩語言而進入作者心靈,于是,我臨時決定先不介紹朱自清,而從這里切入課文:“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們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讀,那種’把自己放進去’的朗讀。好,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遍課文。注意,在朗讀《荷塘月色》的時候,你就朱自清!”
學生開始各自朗讀了。我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學生讀了一遍后,我開始抽學生起來單獨讀。我先抽一位男生:“請你從第一段讀起。希望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和同學們能看到你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位男生開始讀,“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著,乘涼,突然想起……”他讀得結結巴巴,掉字換字不少,而且讀得很快。
“同學們,他讀得怎么樣?”我問。
大家搖頭。我問胡迪:“你具體說說。”
胡迪說:“他讀得太快了。而且還讀錯了一些地方。”
“嗯,對。是讀得太快了。”我說,“給人的感覺,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學生們轟然大笑。我對胡迪說:“你覺得該怎么讀,就給同學們示范一下,好嗎?”
胡迪同學的朗讀,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過,還是有點兒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話,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決定不急著讓學生往下朗讀,因為既然問題暴露出來了,就應該即使有針對性地解決。我對大家說:“這篇文章的話語方式是自言自語。因此,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怎么才能讀出這種語氣呢?關鍵是把自己當作朱自清,進入他的內心,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下面我給大家示范一下。”
我開始讀了。一邊讀一邊停下來講解:“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像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應該讀得緩慢些,讀出一種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著潤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是多么靜謐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讀得低沉、緩慢,讀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給學生們說:“下面,同學們再自己讀一遍。按剛才李老師說的,把自己當作朱自清,讀出韻味。”
同學們又開始各自朗讀了。我在巡視中發現,這一次,大多數學生已經沒有了那種大聲“讀”,而是在體味中竊竊私語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們的神態,就知道他們已經開始走進朱自清了。
學生自讀完了,我又抽學生起來讀。這一次學生讀的效果大有進步。特別是易維佳同學,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段從她口中流出來時,我們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華園的荷塘月色之中。
當然,也有個別學生讀得仍不太滿意。謝肇文讀“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語調缺乏變化,而且太小聲。所以他剛坐下,我就開了他一個玩笑:“謝肇文同學讀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在同學們善意的笑聲中,謝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來,一個同學讀最后三段。讀到《采蓮賦》時,對好幾個字不認識。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夠讀對,“纖腰束素”的“纖”卻讀成了“qīan”。于是,我把這個字寫在黑板上,一一抽學生起來讀,結果竟然有相當多的學生讀錯。
“究竟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是什么?”我問。這時,一位同學舉手說:“這是個多音字,在這兒應該讀’xīan’。”
“完全正確!”我對全班同學說,“可是,有同學像‘鷁’這么生僻的字都能讀對,可連纖這樣的常見字卻讀錯了!看來,同學們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呀!”
我又問:“請凡是在自讀時查過生難字的同學舉個手。”
好多同學都舉起了手。有的說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說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說查了“斂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師提醒大家:以后讀書,都要養成自己查字詞典的習慣,千萬不要依賴老師給你們列出生難字詞。好,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難字。”
同學們交流結束后,我開始進入對朱自清的介紹:“同學們,今天我們讀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學們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學開始舉手了:“朱自清,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我問:“還有嗎?”沒人再舉手。我說:“剛才的同學說的很對,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課文中對朱自清的注釋。除此之外,同學們對朱自清還有哪些了解呢?”
無人回答。
于是,我說:“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揚州人》,但其實他不是揚州人,只是從5歲起便定居揚州。,他出生在江蘇東海縣。而他的祖籍,則是誕生過魯迅的――”
學生忍不住一齊說:“浙江紹興!”
“對,他的祖籍是誕生過魯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紹興。”我又談到“朱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國華曾有過這樣的回憶:’父親失業四十年,為了培養我們兄弟四人上學,借了三千元高利貸,利上滾利,無力償還。大哥這時考上了北大預科,須讀兩年才能考本科。為了早日結束學業,為家中分擔債務,他沒有讀預科,想了個辦法,把名字“自華”改為“自清”,直接報考本科。這就是“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
我又動情地說道:“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作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他更以其燦爛的才華、絢麗的詩文以及輝煌的學術成就飲譽中外。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新詩, 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2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文壇關注。1924年,出版了詩和散文集《蹤跡》。”
我突然提到了當天出版的《中國青年報》:“今天的《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的新聞是《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開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讀了這則新聞,感到好笑,因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任該校中文系主任時,年僅27歲!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為杰出散文家的基礎。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學英國,回國后仍執教于清華大學。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我又說:“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1920年他于北京大學畢業后,在江浙一帶做了5年的中學語文教師,他的教學和為人極受中學生歡迎和敬重。”
這時,下課鈴響了。我心里一驚:遭了,看來對朱自清的介紹只能“半途而廢”了。但我靈機一動,繼續從容說道:“當然,李老師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頓了一下,學生正焦急地望著,期盼著我回答這個問題。
我笑了:“請同學們下一節語文課再聽李老師的答案。好,下課!”
“唉!――”在學生們的遺憾的嘆惜中,我結束了這堂課。 第二節課 我走進教室,上課鈴還沒響。可已經有同學走到講臺對我說:“李老師,別忘了你昨天給我們留下的懸念啊!”
所以,剛上課,我就說:“昨天李老師說道,我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澤東的著作里。”我對學生們說,“本來朱自清既沒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共產黨人,而是一位有獨立人格的自由知識分子,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進入毛澤東的視野的。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寫入了他的政論名篇《別了,司徒雷登》中。毛澤東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最終,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后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學生們的心顯然被震撼了。我繼續緩緩說道:“當然,寫《荷塘月色》時的朱自清還是一名清華園的教授,但如果我們了解了朱自清后來的命運,我們今天讀《荷塘月色》時,也許會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經有同學在情不自禁地點頭,我趁勢把話題一轉:“好,我說了那么多,現在該同學們說一說了。同學們能不能交流一下,這篇文章最打動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說理由,只要把有關的語言讀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路上只有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維佳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沐的美人。”
吳桐同學說:“我最喜歡寫《采蓮賦》的那一段。”
“哦?是嗎?”我感到引導學生領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機會快來了,“請問,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呢?”
“因為我覺得這一段寫得特別快樂。”吳桐同學答道。
“嗯,原來是這樣。”我沉吟道,然后又追問道,“你從哪兒看出了快樂的?”
“‘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吳桐讀著課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說,“還有《采蓮賦》對采蓮人的描寫,都是很快樂的。”
我說:“這一段的確描寫了一種很自由歡樂的生活。但是,同學們知道嗎?這一段在過去的高中課本里卻是被刪去了的啊!”
“啊!”同學們全都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并問我:“為什么會刪去呢?”
我說:“我先不說為什么會刪。我先要問問大家,你們覺得該不該刪?”
“不應該刪!”幾乎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說。
“為什么不該刪呢?”我問。
教室里卻一下沉默了,沒人回答這個問題。
我說:“是不是你們覺得,既然現在課文將這一段補上了,說明編輯自有他的道理,這就證明原來刪去是不應該的?如果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證明大家并沒有動腦筋獨立思考,而仍然還是對教材的一種迷信。”
接著,我“斬釘截鐵”地說:“我卻認為,原來的教材刪得對!”
“為什么?”有幾個學生在下面小聲地問我。
“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一節與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氣壯”。
學生大腦里的思考火花顯然被我點燃了,因為馬上就有好幾個同學舉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觀點。同時,也有學生點頭表示同意我的說法。
我說:“看來我和一些同學有分歧。那么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這篇文章究竟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易維佳說:“我認為這一段與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現的正是一種喜悅的、詳和的感情。”
“何以見得?”我問。
“比如,”易維佳翻開書說道,“他對荷花的描寫,對月光的描寫,等等,都表現的都是一種恬靜愉快的心境。”
熊昕說:“不對。這篇文章主要表現的,還是一種惆悵的心情。因為第一句就說得很清楚,’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我故作不解:“這就怪了!易維佳說的和熊昕說的好像都是對的,因為她們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據。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說混亂呢?”
唐懋陽說:“不矛盾。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變化的。他開始是不寧靜的,為了尋找寧靜來到荷塘,在這里,他的心情獲得了一種暫時的愉悅。但最終他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吳秦科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時而煩惱時而愉悅,最后仍然擺脫不了先前的煩惱。”
雖然吳秦科的發言基本上是轉述課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讀書的認真。 我繼續問:“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學生們來不及舉手七嘴八舌地說:“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學生說:“他引用《采蓮賦》,描寫采蓮時熱烈活潑的生活,本身就說明他因內心的苦悶而產生的對自由快樂的向往。因為作者說’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好極了!”我忍不住贊嘆道,“可見作者的這一段關于采蓮場面的描寫是不能刪去的,因為它恰好反襯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失望。是吧?”
“對,對!”許多同學都點頭表示同意。
我繼續說:“有人把這篇文章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概括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我認為是很貼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寧靜’。”
有學生問:“李老師,作者的心情為什么會’不寧靜’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極了!”我說,“不過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但是,正因為這是個迷,所以,它為無數讀者提供了品味、解讀、思考的無限空間。關于朱自清心情‘不寧靜’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源于對蔣介石4。12政變的憤懣,聯系到朱自清當時的思想背景和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的思鄉之情,因為結尾作者說‘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人認為源于作者作為一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面對人生十字路口而產生的苦悶、彷徨;甚至還有人根據一些史料,認為朱自清的’不寧靜’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如此等等,還有其他的說法。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規定一個權威性的惟一答案,應該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也正因為如此,《荷塘月色》將成為一首耐讀的朦朧詩,過去、今天和未來的每一位讀者會因年齡、閱歷、所處時代等等因素,而從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讀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這就是創造性閱讀,這就是閱讀名作的樂趣!”我停了片刻,又問道:“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啊?”
王馳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
我把這個問題扔給大家:“誰能幫王馳解答這個問題?”
有同學說:“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重點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在的獨處。”
我沒有多做評論,只說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觀點。”
這時,王馳又舉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確是在強調‘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
“對了,”我說,“我們昨天不是說了嗎?揣摩語言要怎么樣啊?”
大家紛紛說:“聯系上下文。”
“對。剛才王馳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為他聯系了上下文。還有哪些同學有問題?”
一位女同學問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寫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寫到歌聲了。”
“這個問題問得好。誰能談談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沒有人舉手。我提示道:“請問,作者究竟聽到歌聲沒有?”
多數學生回答:“沒有。”
“為什么?找出依據。”
唐懋陽舉手站了起來:“這里是比喻,因為這里用得是‘仿佛’一詞……”
為了引起學生注意,我有意暫時打斷了他的話:“對,是比喻。也就是說,作者是用歌聲來比喻荷香,是吧?”
同學們紛紛點頭稱。
“但是,”我故意設疑,“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嗎?”
唐懋陽接著剛才的話說:“荷香與歌聲都是斷斷續續、若有若無的。”
有學生下面接嘴說:“而且朦朦朧朧的。”
我提醒大家:“請在文中找到依據。”
唐懋陽說:“‘縷縷’’渺茫’。”
“對。”我總結道,“荷香和歌聲都是‘縷縷’的、‘渺茫’的。剛才唐懋陽說了,這是比喻。但我要說。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請大家看到課文后面的練習二。”
學生看完后,我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宋代詞人秦觀有詞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夢與花互比,愁與雨互喻。還有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
學生笑了起來,我接著又說:“看,現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因為,這是——”我故意等同學們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領神會。
“好,還有什么問題?”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的‘這’是指什么?”有人問。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問學生。
馬上就有學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寫‘只不見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繼續追問。
同學們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蓮子清如水’而來。”
“對。”我決定這里稍微擴展一下,“知道嗎?這是一首情歌啊!”
看著學生不解的表情,我繼續說:“‘蓮子清如水’就是‘憐子情如水’的諧音。”
“哦,原來是這樣。”學生們恍然大悟。
我繼續發揮:“你們看,咱們的古典詩詞中的對情感的表現是極富藝術性,含蓄而美。比如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
學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來:“道是無晴卻有情。”
[1] [2] 下一頁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7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一、關于教學對象
本課文教學對象為中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他們入學以來已經學習教材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部分內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體的閱讀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說理、寫景等散文的各種表達方式,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散文的能力;學生在前兩周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側重寫景的散文《村》,也以學習了側重抒情的散文《獨上西樓》,已經具備對寫景散文及對抒情散文的欣賞和分析能力,為欣賞和分析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礎。
二、關于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通用語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閱讀”,第二單元“感知材料 攝取信息”,第四課 《荷塘月色》。
2、課文內容分析:
本課文是現代寫景抒情散文,詞語的解釋和理解比較容易;但本文的寫景抒情都比較細膩和朦朧,對一些字詞的理解必須到位,所以必須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熟讀作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體味作品的語言風格,激發學生的意象和情感聯想,從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學重點:
(1)欣賞和分析作者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疊詞等達成的對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寫;
(2)討論理清作者喜與愁相交織的感情線索。
4、教學難點: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基本感知寫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點;
能力目標:領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處,掌握此類散文的欣賞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學策略
1、誦讀與賞析相結合;
2、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本課文安排三個課時完成;
教學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平臺: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朗讀《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讓學生猜課文題目。
2、學生集體回答:《背影》
3、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出:作家朱自清,簡單介紹。(媒體顯示資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市,生于江蘇省東海縣,19xx年隨家定居揚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后的5年里在江蘇、浙江的一些中學任教。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4、過渡:
在《背影》中,他刻畫的父親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們又要來學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媒體顯示)
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說:“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帶著這種矛盾的心情,他在一個有月光的晚上,獨自來到他當時住的地方——清華園的一個荷塘邊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難言的感情促使他揮筆寫下了這一美文。
(三)聽媒體示范朗讀,掃清字詞障礙,預劃重點句,明確學練提示中提出的要點。
1、播放錄音,顯示生字、要點: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彌(mí)望、 裊(niǎo)娜(nuó)、 脈(mò)脈、 梵(fàn)婀(ē)玲、
重點句: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抽查并確定重點句的特征。
要點:感知語義豐富、蘊有內涵的關鍵語句,作為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據
2、學生聽錄音、劃字句、思考要點。
3、過渡:
以游記的游蹤為例引導學生考察作者的游蹤(游覽過程)。
(四)分析本文總體架構
1、提問:文章每個自然段寫些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教師依回答顯示幻燈片。
3、以幻燈片板書為綱,歸納講述作者的游覽過程。
(幻燈片顯示)游覽過程:(不寧靜)出門——走在小路上(抒發獨處的感受)——欣賞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憶起江南采蓮舊俗——回到家
4、以游覽過程為依據引導學生概括各段的劃分及寫段意。
5、幻燈片顯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獨游荷塘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寫荷塘月色。為全篇重點。
第四部分(第7、8段)回憶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過渡:
文章結構簡單,描寫景致卻不簡單。
(第二課時)
(五)分析本文寫景的妙處:荷塘與月色巧妙結合,渾然一體。
1、學生齊讀4-6段
2、提問。媒體顯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4)找出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3、逐題抽學生回答,并在學生回答后媒體顯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明確:第4段寫月下荷塘,第5段寫塘上月色,第6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明確: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寫出荷葉的茂盛;粒粒: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4)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過渡:
疊詞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優雅精致。
(第三課時)
5、以第4段為例,進一步明確、分析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媒體顯示內容)
(1)第②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葉的風姿。裙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是高頎的樣子,與“出水很高”相配。荷葉“出水很高”才讓作者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寫出了荷葉的動態美。
(2)第③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擬人、比喻。“裊娜”寫荷花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擬人的寫法,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開得不多,“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6、學生體會第4段老師分析過的句子的妙處,試分析第5、6段中其他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7、總結:
課文第4~6段集中寫荷塘月色,如第4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與月色相輝映,構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寫荷花縷縷清香,微風傳送 ,像遠方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優雅寧靜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獨處的氛圍中才會有。在朱自清的筆下,荷塘與月色已經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寫荷塘與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
8、過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筆下真是月朦朧,荷塘朦朧,在這樣的朦朧氛圍里,人也朦朧。
(六)討論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1、 概述歷來人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體顯示內容):
歷來人們對此問題看法不同,有以下幾種:
a、表現了閑適的心境,
b、表現愁悶的心境,
c、表現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情,
d、表現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復雜,既有淡淡的憂愁,也有淡淡的喜悅。
2、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和課文的旁注進行小組討論,大組負責人深入本大組各小組進行組織討論,了解各小組討論情況,記錄各小組討論結果并作出總結。
3、教師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引導、調控討論過程。
4、各大組負責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闡述發言,各大組負責人作總結發言。
5、教師對討論進行總結。
正如課文旁注所說,開篇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確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調。這“頗不寧靜”,正是作者對嚴酷現實的不滿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這說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頗不寧靜”的心情寧靜下來。而置身于“無邊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確感到了某種超脫:“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這淡淡的喜悅之中,那彌望的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那屢縷縷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脈脈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霧,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都讓他的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然而,這安寧的確只是暫時的,因為,作者心靈深處的惆悵是難以排遣的,所以,當耳邊傳來“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時,他便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著江南了”,在江南時,雖然只是教中學,但那時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遙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了,作者便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世界,真可謂“華章寫盡池塘色,暫得逍遙悲辛眠。無奈多情延舊夢,荷月如何卻塵心。”
6、過渡:
依討論情況臨時處理。
(七)小結:
1、明確本文主要掌握兩個妙處:
一、寫景的功夫。層次性強、運用比喻、通感、疊字等手法詳細描寫。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達的感情籠罩著全文。
2、再次播放錄音,請學生跟錄音小聲讀一遍課文,參照媒體顯示的全文構架,再次體會其中的情和景,并尋找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3、幻燈片隨著課文泛讀的節奏逐步顯示全文構架:
(一)去荷塘的緣由(心里頗不寧靜)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樹—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對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葉
荷塘 荷花 朦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靜、動、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瀉);青霧(浮) 淡淡的喜悅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輕沙(籠) 光影和諧
月色 黑影:參差、斑駁
月影
倩影:彎彎、稀疏
樹木(近、低);遠山(遠、高) 遠景、近景
四周
燈光;蟬聲、蛙聲 以動襯靜
(三)聯想江南的采蓮 淡淡的哀愁
4、學生質疑。
5、師生共同商討,解答質疑。
(八)作業:
1、背誦4-6段,
2、分析體會5、6段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的妙處,
3、預習第2課。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8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
師:昨天我請大家預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請大家把書翻到31頁。
(生翻書)
師:關于朱自清先生我們是比較了解的,在初中的時候我們曾經學過他的不少優美的文章,我想問問大家,都學過哪些文章啊?
生(齊答):《春》、《背影》
師:不錯!看來同學們的記性很不錯!我又想問大家了,我們學了朱自清先生的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比如語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鐘。
(生思考)
師:好,一分鐘時間到了,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無人應答)
師:啊,可能有點難度。沒關系,只要說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對是錯,說多說少隨你,一句話也行。
生:我認為朱自清的散文語言很樸實,他沒有華麗的詞語來做修飾,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個字詞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幾乎每一個字都在表達父親對自己的愛,都在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
師:恩,很不錯!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舉了例子,很有說服力。還有哪位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繪了幾幅春意圖,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詩意。
……
師:好的,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來我們同學是非常有頭腦的嘛,以后我們的學習就應該像這樣,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見解。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燈機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頻文件,學生聽配樂朗讀。
師:大家覺得剛才的朗讀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好
師:為什么這么認為?他是怎么讀的?
生:讀得很舒緩、很輕柔
師:哦,是的。我們以后自己讀課文的時候,就要帶著感情去讀,多讀幾遍,慢慢的就能讀出味道了。
師:在昨天的課堂上,我提出了學習課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學習,要求大家回去把課文與注釋結合起來讀,把課后練習與課后資料結合起來,仔細研讀課文,發現什么問題就做好筆記,那么我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說出來。哪位同學先來?
(一學生馬上舉手)
師:好,你來。
生:為什么作者要說“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師:哦,不錯(一些贊揚的話,以下贊揚學生的話就不寫了)
生:為什么作者說“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從哪里體現出來?作者不是說月光是淡淡的嗎,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瀉下來呢?
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我認為用歌聲比喻清香不恰當,老師能說說理由嗎?
生:為什么作者說“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生:“彌望”是怎么一種望法?
生:“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作者是不是說得很矛盾?兩組相反的情況怎么會都喜歡呢?
生:前面都是寫荷塘,為什么后面要寫《采蓮賦》《西洲曲》,有什么意圖?
生:“背著手踱著”,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作者為什么要說“過人頭”,是不是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狀態?
生:作者一開篇就說“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頗不寧靜的?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師能不能介紹一下?
……
(可能還有一些問題,不記得了。有些問題當時就解決了,比如“峭楞楞”,“過人頭”,寫作背景等。講了寫作背景后,我馬上問學生“熱鬧”句,“無福消受”句,“不寧靜”句弄懂了沒有,并要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
師:剛才大家提了那么多問題,說明我們很有探究能力,這些問題可以說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剛才的問題弄明白了,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還能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我們將在課文研讀的時候具體分析。
師:研讀一篇文章,我們應該弄明白作者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具體的說,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結構和作者表達的情感,怎么表達的。我想請大家先看到課后的一段資料,這里有金志華的一段話,我們看他的前幾句,金志華說《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內結構均如此。從外結構看……從內結構看……(那段話省略),我想請問同學們,這幾句話你有沒有弄懂?什么是外結構、內結構?前后左右的同學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師:討論時間到。哪位同學說說你們討論的結果啊?
生:(她怎么說的我不太記得了,大概說了不寧靜、求靜、得靜是什么意思,并沒有把內外結構理解到位。)
生:我認為外結構指的是作者寫了什么,具體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內結構就是指作者的情緒變化,內心世界的變化。
師:還有什么看法
(環視片刻,沒有學生舉手)
師:剛才兩位同學說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贊同哪種看法?
(生舉手贊同第二個同學的多,問不贊同的能不能說出理由反對,沒人舉手于是宣布)
師:既然沒有同學反對意見,那么我們共同研討出來的就以大多數贊同的為準。
師:金志華認為《荷塘月色》的內外結構是圓形的,你這樣認為嗎?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認為:文章開篇是從家里出來,最后是回了家,從起點到終點,都是家,是圓形的。
師:那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生:首尾呼應
師:你開始讀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應?
(生有的搖頭,有的說“沒有”)
師:為什么沒有留意到呢?
生:寫得太自然了。
師:是的,太自然了。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作者用了這樣一個手法,而我們同學們寫作文的時候,首尾呼應總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來了,以后我們就要學習朱自清先生的這種寫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跡。
(下課鈴響)
師:請同學們回去再次認真的研讀課文,就是否贊成金志華的看法進行思考。好,下課!
這是我昨天上課時的課堂實錄,其中有一些記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
本學期我想將研究性學習帶進課堂,但又苦于對研究性學習理解太少,我這樣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性學習,希望大家多指教,多提建議。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9
《荷塘月色》的第一節課主要是梳理了文章的脈絡,并找出作者的情感線索,疏通文意。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目標。而第二課時,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如何寫“寫景狀物散文”,重點研讀第四、五自然段,讓學生學會運用“修辭”和“練字”進行寫景狀物。
課堂上結合學案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最后的當堂訓練“以月色下的張北或月色下的私立一中為話題,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描寫性文字”,卻不能完成,于是,將其作為課后作業,在第三節課的時候,我讓小組先自我選拔,每組選出1—3篇相對較好的,并一起幫助改正,然后再講臺上給大家展示,這堂課讓我感覺挺滿意的,發現了學生們不一樣的一面,雖然學生們的文字并不是那么完美,還需要打磨。
但是,我看到了我上節課的影子,我知道上節課已經在學生的心中打下了烙印,并且學生已經開始嘗試著學習怎樣去寫,我給予了朗讀的同學以充分的肯定,“我看到的好多大家的作品也不過如此,今天大家寫的片段都很好。
這說明只要大家認真去寫,并不比那些大作家差,沒準那一天我們班的那位同學會成為一名作家,到時別忘了送老師一本書啊?”我所說的話是由衷的,每個人的潛力都是很大的,關鍵看你去不去開發它。在這里,留下你們的痕跡,希望你們將來能走的更遠。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10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篇文章,我聽過許多老師講過公開課。可以說,幾乎每個老師的講法都不一樣——有的著重于品味語言;有的偏向于體會作者的感情……聽得越多,便越覺得這篇課文不好講,尤其是要講出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難上加難。
一篇文章的學習,不可能種種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兩個能力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突出重點,“小切口,深挖掘”。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于語言運用的理解。語言文字可以表現多種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攝影美……如何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到這些美呢?選取什么樣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秘園》中的音樂飄了過來。是的,美妙的音樂能給人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其實,美麗的文字也有這樣的審美功效。藝術是相通的。我知道該怎么做了——引導學生動用他們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感覺、憑借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來體會這篇文章的美。
在講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的時候,我發動學生動用所有的感官來欣賞這兩段文字,然后問他們:“在這兩段文字中,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聞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同學們讀著、討論,教室里非常熱鬧。
把這種濃厚的學習氣氛推向高潮的,還是關于第六自然段的討論。我先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讓你用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第六自然的內容,你會選擇什么樣的藝術形式?是畫?是音樂?是舞蹈?還是別的?”大家的回答比較一致,都認為應選擇一幅畫來表現這段文字所傳達的內容。我的下一個問題接著來了:“繪畫有很多種類,按照表現技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畫和水墨畫等等。如果你是一位畫家,你會選擇哪一種繪畫技法來表現這段文字呢?為什么會這樣選擇呢?”
“素描!”一個聲音很快地響起。
“來,來,你說說看,為什么選素描呢?”
“因為素描畫簡潔。第六自然段描寫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樹和山,如果用別的畫來表現,畫面就會顯得比較雜亂。”
這個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里忽然一片寂靜。有的學生在點頭,有的學生卻皺著眉在搖頭。一只手高高地舉起來,是個秀氣的女孩子。
“老師,我覺得素描畫不好。因為素描畫的線條太硬,層次感、黑白對比都非常分明。但這段文字所表現的內容很朦朧,很含蓄。您看:樹色陰陰象一團煙霧,遠山也只是樹梢上隱隱約約的一帶遠山,樹與山的界線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覺得用素描畫不好。”
“那你認為用什么畫比較好呢?”
“用水彩畫吧!”她想了一會兒,“因為水彩畫比較適合畫景物,它能表現出景物朦朧、含蓄的美”。
“不對!不對!”這個孩子的話音未落,另一個反對的聲音響起來,我點點頭,示意他發表他的觀點。
“水彩畫的顏色太明麗,一般用來表現白天的景物。這段文字寫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么鮮艷?”
我又問:“你說說看,用什么種類的畫表現要好一些呢?”
“我還沒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你學過畫嗎?”我問。
他搖頭。
“那你怎么知道這些的呢?”
“憑感覺!”
哦,感覺!好玄的詞兒!這不正是語感嗎?
“好!班上有同學學過畫嗎?我們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如何?”
一個男生很神氣地站了起來,還故作姿態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覺得用中國的水墨畫比較好,水墨畫色彩淡雅。在這幅畫中,可主要選取黑墨,通過墨的深淺來表現遠山近樹的層次。水使墨蕩開,使山與樹的界線呈現出一種隱隱約約的狀態。而且,中國的水墨畫講究一種‘留白’藝術。就是整幅畫并不畫滿,而是適當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給欣賞者一定的想象空間。因此,中國畫最適合表現空靈、含蓄的意境。而未自清先生在這段文字中表現的淡淡憂傷與落寂,也就是‘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句話,通過整個畫面能很好地表現出來。
教室里安靜極了,接下來便是雷鳴般的掌聲。講得多好啊!我們的學生總會有讓老師驚奇的潛質。我從他的一番話中知道了許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們的回答讓這節課更加精彩了。
同學們都很贊同他的觀點。因為他的話十分有說服力。上課,并不是簡單的老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匯聚了許多閃光點的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的過程。
我想,我應該把這節課記下來。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把握寫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
2.提高對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領悟能力。
3.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鑒賞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追求理想。
教學重難點
(一)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1. 自主閱讀體驗與教師引導、集體討論相結合。
2.涵泳法、美讀法為主兼用探究法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a、請學生熟讀課文;b、背誦4-6段。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老師有聲有色地背誦《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學生,調節氣氛。然后再總結。)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文教材曾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這兩篇散文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知道些哪些呢?(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散文。(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帶:思考: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好,那我們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然后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結構分析:(再請全班同學齊讀下這篇優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寫了什么內容?全篇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畫一個圓形的圖解做板書,邊板書邊講解。見課件!)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細講線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本節課我們對《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請同學們課后繼續認真朗讀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業:1、背誦4-6段;2、閱讀課后附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找同學背誦第4-6自然段,并做鼓勵性點評。)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賞的語句,并說出你真實的感受。
(講解:很有代表性的幾句:)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分析: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
問:起筆這樣寫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即,欲排遣苦悶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
(分析:此段拋開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呢?
明確:a、抒寫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里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蘊涵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b、這“情”沒有離開“景”,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這是過度句,提示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b、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觀察的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以上是順序特點,細分析,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讀進去)而且,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揚靜而情動。
b、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了散文的神韻。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l1] ”。
五、請學生自己賞讀并討論第5、6自然段段::
欣賞的重點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呢?
六、小結全文:本文寫夜游的動機、夜游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敘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七、布置作業:自由命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通感的修辭方法,在選用動詞與疊詞上下點功夫。
教學后記: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寫景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寫荷塘上的月色,寫月光下的荷塘,相當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表現了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現實的不滿的憤激之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認為表現的是什么樣的情感呢?
我認為作者表現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淡淡的喜悅。低調情緒籠罩著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寧靜,路是幽僻、幽靜的,云、月是淡淡的,樹色是陰陰的。蟬聲與蛙聲雖熱鬧,但與“我”無緣。不滿現實,但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至于喜悅,課文開頭忽然想到日日走過的荷塘,“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陰森森的,“今晚卻很好”,便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暫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頓生。于是,由賞景想到古人采蓮那個“熱鬧的季節”“風流的季節”,淡淡喜悅之情也是籠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學案及隨堂自測 篇12
一、教材與教學對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樸素、典雅、 
充滿詩意的語言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在寫景中抒發出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學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難,而且對語言和景物層次的精妙之處難以感悟,因此在教學時先詳細敘說文章寫作的時代形勢和作者的復雜心境,讓學生通過聯想產生歷史的想象,再緊扣作者情感的變化揣摩語言的運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學目標  
1、 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三、教學重點 
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四、教學程序 
課前:① 學生查閱有關時代背景的資料; 
      ② 學生仔細閱讀文章,認真思考教師布置的閱讀訓練題。 
課堂:① 分小組討論閱讀訓練題(一課時) 
      ② 以文章的寫作順序,結合閱讀訓練題(二課時) 
課后:① 整理課堂筆記 
      ② 限時做《創新思維訓練》中有關題目 
      ③ 仿寫: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寫一段寫景的文字 
五、教學過程 及閱讀訓練資料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作者彷徨苦悶,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如果省略了“漸漸”一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漸漸”寫出了時間流動和空間轉移的緩慢,與環境的寧靜和心境的頗不寧靜相適應,如果省略了,則不能描摹出時空變換的流動性,也不能體現出緩慢中的寧靜與寧靜中的頗不寧靜)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若將“帶”字換成“掩”或“關”有何不同?析:“掩”—出門/轉身/拉掩,動作煩瑣,有一定的目的性;“關”—動作過程與“掩”相類似,目的性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蒼白,缺乏表現力;“帶”—輕輕地將門從背后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境的寧靜,也與心境相符)上門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處的環境是由哪幾個空間立體地構成的?析:院子、夜空、墻外、屋里、門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沿著(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著”是圍繞,才可見“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則表示還走在往荷塘的路上,無以得見“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種情景前后有何聯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析: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調是怎樣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樣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析:“踱”: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卻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閑、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隱若現。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聯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析: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別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析: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聯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彌望”何解?析:充滿視野,滿眼,如“春色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析:與“高”相呼應,修飾“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葉子;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層層的葉子中間,(“田田”與“層層”是對前面哪個詞的具體解釋?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連綿不絕,“層層”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點綴(“點綴”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析:零星)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析:擬人;不能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因為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同樣千姿百態,楚楚動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白花;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運用了“通感”的寫景方法,試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顫動”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風)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幾道?析: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凝碧的波痕。(波痕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層層、肩并肩、密密地挨著)葉子底下是脈脈(寫出的流水的什么特點?析:無聲、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一段所寫的景物的順序能不能調動?析:不能。因為葉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葉子;因為白花是點綴其間的,而且白而發亮,所以接著寫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風過處有清香;因為有微風,就有了波痕;因為有了波痕,便看見了底下的流水;因為有流水,所以葉子更見風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葉子與花上,從而順理成章,從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對靜靜地瀉在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的描寫。景物出現的順序是有著極強的前后關聯的,極富層次感,絕不能調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并無依附任何事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么?夢的本體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表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癡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豐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析:點面結合)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變化?析: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于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鹢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么會惦著江南呢?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緣由:心情頗不寧靜(情感基調,下文不斷揭示和照應) 
一、月夜出門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總寫荷塘月色  樹: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調)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輪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覺是個自由的人(照應一) 
                          感想三:受用無邊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悅 
                     荷葉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顏色:點綴著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態:裊娜地開著(盛開) 
                              羞澀地打著朵兒(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聲 
                     荷波:象閃電、霎時、凝碧 
三、細寫           荷水:脈脈 
 荷塘月色         (葉子:更見風致) 
                    從月色的角度,正面寫:如流水、瀉 
                                         青霧:薄薄,似牛乳 
                                             似輕紗 
                    從景物的角度,反襯: 葉子與花:似夢 
             月色                       樹影:黑影、倩影 
                                          光與影:不均勻、和諧 
                                             如名曲 
                   寫月光下        近景  從面上寫:樹色陰陰、 
                   的荷塘四周                      似煙霧 &nbs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