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歌散文欣賞(通用3篇)
外國詩歌散文欣賞 篇1
語文:2.3《秋頌》《不是死,是愛》《狗之歌》學案(新人教版07版選修《外國詩歌散文欣賞》)
精析•知識梳理
1.識記字音字形
(1)字音識記
榛(zhēn)子 簸(bò)谷 罌(yīng)粟 一畦(qí)
吆(yāo)喝 麥稈(gān) 漣漪(yī) 踉蹌(qiàng)
(2)字形辨識
2.補充詞語解釋
(1)詞語釋義
斑駁:指一種顏色與別的顏色錯雜在一起。
鼾睡:熟睡而打呼嚕。
罌粟:兩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用來制取鴉片。
呢喃:模擬燕子的叫聲;也用來形容小聲說話的聲音。
殷切:深厚而急切。
漣漪:水面上細小的波紋。
翩然:形容動作輕捷的樣子。
踉蹌:形容走路不穩,搖搖晃晃的樣子。
奚落:用尖刻的話語譏諷嘲笑他人。
(2)近義詞辨析
修飾•粉飾
修飾:指梳妝打扮或修整裝點使外表整潔美好;也可指使語言文字生動明確。
粉飾:指裝點門面,掩蓋實際,帶貶義。
體驗•體味
體驗:對象常是生活、現實等。
體味:對象常是語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3.了解作家作品
(1)作者簡介
濟慈,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18XX年發表處女作《哦,孤獨》,1818年長詩《安狄米恩》出版,受到著名詩人拜倫和雪萊的重視與鼓勵。他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如長詩《伊莎貝拉》和抒情詩《希臘古甕頌》、《夜鶯頌》、《秋頌》等,奠定了他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勃朗寧夫人(1806~1861)英國詩人。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在鄉村度過幸福的童年生活。她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女性。能閱讀希臘文原版的荷馬史詩和希伯萊語的《圣經》。早在13歲時,其父便私下出版了她稱之為“偉大史詩”的作品以及《馬拉松戰役》。20歲時又出版她的第二部詩集。1833年她翻譯的希臘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問世。同年隨家遷居倫敦,結識了華茲華斯等詩人。1838年,她以詩集《天使及其他詩歌》成名。她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問題予以極大的關注,1844年發表了短詩《孩子們的哭聲》,憤怒抗議資本家對兒童的摧殘和剝削。這首詩對敦促國會討論反奴役兒童議案起過一定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詩人的聲望。 1846年,她不顧父親的反對,和詩人羅伯特•布朗寧(1812~1889)私奔,在教堂舉行簡單的婚禮后,同往意大利。他們大部分時間住在佛羅倫薩,在那里度過了幸福的XX年。在意大利期間,除發表了《葡萄牙十四行詩集》(1850)外,還寫下《圭迪公寓的窗子》(1851)和《在大會以前寫的詩》,同情并支持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斗爭。直至1861年突然去世前,她仍對當時的社會政治表達了激進的觀點,她痛斥賣淫制度,為追求女權而斗爭。她說:“我深信,這個社會的破滅需要的不是關閉門窗,而是光明和空氣。”
葉賽寧(1895~1925)蘇聯俄羅斯詩人。出生于梁贊省一個農民家庭。1904~19xx年讀小學和教會師范學校,開始寫詩。19xx年赴莫斯科,當過店員、印刷廠校對員,兼修一所平民大學的課程,積極參與文學活動。19xx年去彼得堡,拜見著名詩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xx年初第一本詩集《掃墓日》出版。同年應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結婚。時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詩人寫了《變容節》、《樂土》、《約旦河的鴿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詩作,以抒情的方式,抒發個人對革命的感受。1919年參加意象派并成為中心人物,寫出《四旬祭》、《一個流氓的自由》。1921年離開意象派。這一年詩人與到莫斯科訪問的美國舞蹈家鄧肯相識,熱戀成婚,并與之出游西歐、美國。兩人很快由熱戀變為爭吵,終于離異。1923年詩人回國。1924年出版了轟動文壇的詩集《莫斯科酒館之音》,展示了詩人抑郁消沉的心靈。1924至1925年詩人的創作進入高峰期,寫出組詩《波斯抒情》(1924)、長詩《安娜•斯涅金娜》(1925)、詩集《蘇維埃俄羅斯》(1925)等。1925年9月三度結婚(與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療,完成自我審判式的長詩《憂郁的人》,12月26日寫下絕筆詩,28日拂曉在列寧格勒的一家旅館投繯自盡。
(2)作品簡介
《秋頌》一個星期天,詩人漫游鄉野,感到空氣清爽,收割過的田地顯得特別溫暖。回來后就寫了此詩。詩人從可見的秋實,可感的秋風,一直寫到可聞的秋色,以色彩明麗的筆調、活生生的形象,描繪出秋給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美好景象。
《不是死,是愛》以愛的肯定代替對死的恐懼。
《狗之歌》這是一首借助情境的描述以抒發感情的抒情詩。全詩始終以抒寫母狗對小狗的愛為核心, 如她對小狗的親吻舔梳; 她給小狗喂乳; 小狗被主人沉溺冰河后, 她哀傷的嗚吠; 她灑下如顆顆金星般的淚水等等,構成了一幅凄清、哀婉的畫面,具有極強的情感沖擊力。
精析•整體感知
1.欣賞作品的形象
《秋頌》在作者筆下,秋天是“成熟和結果的季節”,是“帶來祝福”的日子。這里所寫的一切的景象或者意象,都不是一般的描寫,不是單純的反映,而是帶著詩人的闡釋(或者叫做感情的抒發)的,如把陽光說成“催熟一切的陽光”,又把陽光當作秋天的“好友”。濟慈筆下的秋天是充實歡樂的。這里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掛在藤蔓上有形的果實,也有無形的,只有詩人才能想象得出來的,如“果實都打心里熟透”。
《不是死,是愛》中的“神秘的黑影”,它的出現為詩歌染上了一種不祥、可怕的氛圍,但最后那“銀鈴似的的回答”,又驅散了這種氛圍,使詩意豁然明朗。
《狗之歌》中的“母狗”,在一天內得子之喜,失子之慮,喪子之哀以及誤認月亮為子后的惱恨,是一個充滿母愛,經歷了悲歡離合,嘗盡了酸甜苦辣的形象;同時把一個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親的愛通過動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見、摸的著。
2.分析作品的結構
《秋頌》
第一節:寫“你”如何與太陽合謀,催動果實成熟,設計了種種收獲的景象。
第二節:用一種速寫般的語言,捕捉了“你”在田野、打麥場、田壟、溪水等場景里的身影。
第三節:寫的是秋天的聲音,昆蟲歌唱、鳥兒呢喃、羊群咩叫,共同組成了美妙的音樂。
《不是死,是愛》
前段總結自己之前的不幸和痛苦,在表達了曾有的絕望之后,在最后筆尖急轉,幸福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突然降臨,打得她措手不及。
《狗之歌》
第一節:寫一只母狗生了七條小狗。
第二節:寫了母狗對小狗的愛護。
第三節:主人將小狗裝進了麻袋。
第四節:母狗追逐著主人,小狗被沉溺冰河。
第五節:母狗誤認月亮為自己的狗崽。
第六節:母狗發出哀傷的吠聲。
第七節:母狗灑下如顆顆金星般的淚水。
3.賞析作品的內涵
《秋頌》:被不少評論者認為是濟慈頌歌里最完美的一首。詩的主題是秋季的溫暖和豐碩。人皆頌春天的美麗,而詩人則感到秋天的成熟也同樣可愛。他是通過對藝術和美的追求、崇尚來表達他對當時英國現實的痛恨和不滿,并以此來對抗邪惡,升華現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濟慈詩歌之美的源頭還是現實。
《不是死,是愛》:這首詩以希臘人對時間的美好詠嘆開始,既而回到現在,將病魔的纏身,死神的威脅,比喻為“一片片黑影”,而命運對人的支配,也被戲劇化地表現為神秘的黑影;詩歌的結尾以對“愛”的肯定代替了對“死”的恐懼。
《狗之歌》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詩人沒有介入故事之中,而是保持了一種情感的克制。采用物化情思的手法,把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親的愛通過動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見、摸的著。使之具有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精析•重點解讀
1. 品味語句
(1)詩人開篇“霧氣洋溢、果實圓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陽成為友伴;”有什么作用?
詩人敏感地觀察到,在秋冬攜手的季節,早晨總是朝霧洋溢,而黃昏,又總是暮靄籠罩。“霧靄洋溢”短短四個字,就把時間精確地概括了出來,點明了晚秋的自然特色。接著,馬上點明了第一節詩的主題:碩果累累的秋。秋天是成熟的季節,萬物在陽光雨露的哺育下,歷經春夏,這時已經結果了。因此說秋天和太陽結為密友,是一種別出心裁的比喻,也是十分合情合理,極其貼切的比喻。因為詩人清楚的知道,萬物所以能有成熟的這一天,主要靠太陽的幫助。這是個忠實的朋友,可不能把它忘掉。要論秋,就一定要提到它。
(2)《狗之歌》中,母狗一直追到“尚未冰封的水面”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小狗已被主人溺死。詩人省略這些環節,為的是將筆墨集中在描摹母狗的情態上,像描寫一個人那樣,從心理層面展現它的深情和悲痛。
2.鑒賞評價
秋的贊歌
——《秋頌》
這是一曲秋天的大合唱,是一首動人的田園交響曲,傳出了悅耳動人的音響。在前兩節詩里,詩人主要在我們面前展現一幅秋天的美景,而在第三節里,他不僅動用了我們的視覺器官,還喚起了我們的聽覺器官,讀過這首詩后,仍感到余音娓娓,綿纏不絕,給人以曲已終而意未盡之感。因為它聲色并茂,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這首詩是如此生氣勃勃,還使人不由地聯想起了孕育生命的春天。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他寫到這兒,也情不自禁地自問起來:“春歌何在?噯,春歌何在?可是他馬上意識到,這種傷感的情調是沒有必要的。你自有秋聲,又何必對它們思念?”
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更進一步地深化了他頌秋的主題,一掃世人對秋所抱的傷感、悲涼的情調,給秋注入了生命和陽光,使它煥發出溫暖和煦的光芒。因此,即使是在晚秋時節,我們眼里仍然絲毫沒有那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蕭條景象,就連春來秋往的候鳥——燕子和知更鳥也仍在這兒飛上飛下,忙個不停,讀者在領略了詩人刻意描繪的秋景以后,一定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些候鳥是因為貪戀秋色而遲遲不肯離去。的確,在見了這樣的美景之后,誰還愿意離此他去呢?
從這首短短的頌詩,我們可以看出,濟慈不僅是個美的追求者,更是一個積極的樂觀主義者。事實上,濟慈的每篇詩,都充滿了熱愛生活的樂觀情調,正是從熱愛現實,熱愛生活這一點出發,他所追求的美,他所歌頌的美感都是具體的、真實的,因而也是相當健康的。
外國詩歌散文欣賞 篇2
語文:1.6《黑馬》導讀(新人教版07版選修《外國詩歌散文欣賞》)
陳超
《黑馬》寫于1960年,是布羅茨基早期詩歌的代表作。它不乏深刻的象征意味,卻不是那類“以形象指代思想”的簡單化的象征詩歌。在這里,形象自身有著獨異的生命,而構成它的方法也是自足和堅實的。如果我們一味忽略形象本身而只關注、索解其“象征”內涵,則不免辜負了這首杰作在形式上的貢獻。因此,對此詩的“能指”和“所指”我們要同樣關注。
一個夜晚,難耐黑暗和寒冷的人們燃起了一堆篝火。此時,一匹黑馬來到他們身邊,詩人頓時感到一陣奇異的激動涌上心間。那真正逼退黑暗的不是短暫的火光,而是比黑暗更黑的馬兒。這匹黑馬無疑是“黑”的,但“它無法與黑暗融為一體”。它的“黑”不是彌漫的、向外的,而是內凝的、有著巨大壓強的。它是地層深處的煤,是鐘的內部,是地窖深處的籽實……充盈著緊張和悸動。它的毛色凝定不變,黑得更為高傲、獨立、清醒;它的眼睛“射出黑色的光芒”,乃成為黑暗的離心部分。詩人曲盡形容,以能指的洪流描述了“如此漆黑,黑到了頂點”的馬匹,它堅卓獨立,“呼吸著黑色的空氣”,直到也使“我的體內漆黑一團”。
黑馬之黑“令人膽戰”,更令人清醒。“它為何在我們中間停留?”“為何把壓壞的樹枝弄得瑟瑟發響?”“為何從眼中射出黑色的光芒?”詩人說,那是由于它的孤獨,它的命運伙伴──騎手的缺席所致:“它那沒有鞍子的脊背上/卻是另外一種黑暗”。因此,它在無言地召喚著那些能夠并敢于深入黑暗的核心的騎手,在茫茫的黑暗中尋索,在幽冥的征途上保持內心的方向感。“它在我們中間尋找騎手”,尋找能與黑暗對稱和對抗的意志力。我們是否配騎上這匹黑馬?在緘默中,詩人已從內心中挖掘出了答復。
此詩有如一具黑色的鋼雕,以奇異的黑暗和寒冽直逼人心。全詩語象集中而強烈,圍繞一個完整的語義單元反復隱喻、層層疊加。直到窮盡語象的全部意味,在結尾處詩人才返身“扛住”了能指的洪流,清晰地迸濺出鋼鏨與鋼雕再次撞擊后閃爍的火花。對這樣的詩,我們應全心沉浸于語象自身的魔力之中,而它們的象征意義,自然會從語象中一點點地滲透出來。反之,如果我們一味跳離語象,急切地尋求“思想”,會給這個精純的文本帶來極大的損害。黑馬(選自《當代外國詩歌佳作導讀》,河北教育出版社XX年版)
外國詩歌散文欣賞 篇3
《秋歌——給暖暖》教學設計
(中國現代詩歌散文選修模塊)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方法:分組討論
教學步驟:
一、導入:有的人寫了一輩子的詩,未必是詩人。有的人卻可以憑借一首或幾首詩成為當之無愧的大詩人。中國臺灣詩人痖弦就是以一首《秋歌——給暖暖》奠定了他在中國臺灣現代詩壇的地位的。那么這首詩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呢?下面我們就從朗讀開始走進痖弦秋的世界。
二、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
2、學生個別朗讀。
3、學生評價,教師指導。教師學生的具體表現,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整首詩的感情基調,并通過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來表現。同時引導學生注意全詩的亮色——暖暖,并通過語調高低的變化來表現“暖暖”給人情緒上帶來的震動。
4、全班齊讀
三、分組討論:
1、教師引導學生從詩歌語言、意象、主題三個角度品讀詩歌。
2、將全班分成三個大組,分別以語言、意象、主題為重點研讀詩歌,教師巡視指導。
3、三個大組再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闡述探討的主要結論。一個大組的三個代表發言結束后,組內成員做適當補充和強調。其他兩個大組的成員可就這一組的討論內容提問或闡述自己不同的認識。
4、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內容做簡短恰當的評論或提示。
①語言:對古典詩歌的繼承(如化用古典詩詞中的名句,疊音詞的使用),使詩歌語言別具典雅和諧之美;動詞多突出景物消失的瞬間,瞬間與永恒之美達到統一,引人深思;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體現詩歌語言的形象性。
②意象:所選意象都是古典詩詞中常用來表現秋天的,但意境卻不同于一般悲秋之作中的蕭索凄涼,也不同于劉禹錫《秋詞》之類的作品中的壯闊豪邁,而是別有一番清靜高遠,充滿對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作者還獨創了一個意象“暖暖”,“暖”本是形容詞,連用后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別具象征意味,“暖暖”的象征意義成為本詩的焦點。
③主題:把握這首詩的主題,關鍵是理解“暖暖”的象征意義和體會詩的結尾“只留下一個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的含義。可以有如下幾種理解:
a暖暖是愛人,秋天種種美好事物的遠去帶有作者對往昔甜美情感的回味。暖暖就是一切,表達了作者對感情的珍愛,視愛情為生命全部的決絕。
b暖暖是朋友,在冰冷的世界,暖暖人如其名,給人心靈的溫暖和慰藉。朋友的關愛,給人對抗寒冷的勇氣和力量。
c暖暖是親人,如母親的懷抱般溫暖。當全世界都拋棄我們的時候,唯一的港灣就是母親。
d暖暖什么都是,是每個人心中最隱秘最純潔最令人向往的一份情懷。
e暖暖什么都不是,人們用暖暖記錄季節交替變化瞬間的感受,一個暖暖對應一切,走了的秋是一個具像,留下的暖暖是一種精神。詩人用絕望留下一個暖暖,又由暖暖留下一切。瞬間亦可永恒,于秋的荒涼蕭瑟中給人以溫暖的慰藉。主題超越了悲秋的傳統,減輕人類靈魂的不安,還人類以曠達。
最后兩點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到,教師可在學生對“暖暖”具像理解的基礎上,提示學生超越形象,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幻燈片三可作為探討詩歌主題時比較鑒賞的資料,根據學生表現,可用可不用。
四、寫作練習:
1、布置寫作內容
①以“我心中的暖暖”為題,寫一首小詩或小散文
②根據探究內容,從一個方面寫一篇鑒賞性的小短文
2、欣賞部分學生作品
如果課堂時間不足,作業可留在課下完成。
五、總結
秋天走了,一切走了,但有暖暖伴以晨昏,遂覺萬物隨身而在。走了的真的走了嗎?留下的又是怎樣的存在?講過了就真的講完了嗎?詩的不盡韻味在我們的體驗中不斷發酵,歷久彌醇。讀詩使人聰慧,每一次讀詩都會給你帶來新的發現,哪怕是一首很久以前讀過的詩,也會因為你的經歷你的參與而呈現與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愿同學們熱愛詩歌!
《秋歌——給暖暖》教學反思
《秋歌——給暖暖》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摯情的呼喚”,作者是中國臺灣詩人痖弦。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想主要貫穿新課改的兩個理念:一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一是建立單元整體和學科整體的觀念。
把課堂還給學生,所以這堂課我以學生的三個主要活動貫穿始終:朗讀,合作探究,寫作。其中,合作探究是這堂課的主要內容,朗讀為合作探究奠定基礎,寫作是合作探究的書面整理。
在朗讀這一環節的處理上,除了要求學生帶有感情的誦讀外,我還要求個別朗讀的學生在朗讀前能將他對這首詩情感的理解及表達的方式闡述出來,讀過后再請其他學生就他的朗讀進行評價。在朗讀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握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我們可以簡單概括為:哀而不傷。在秋天令人感傷的情調下,“暖暖”的出現給生命帶來一抹亮色。最后全班齊讀,完成朗讀這一鑒賞詩歌的首要步驟。
學生通過朗讀整體感知詩歌的情感基調后,進入品味鑒賞的環節。我將學生分為三個大組,分別探討詩歌的語言、意象、主題。每個大組再分兩到四個小組不等(根據班級人數安排),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探究結束后,每個小組選一位代表發言,闡述本組的探究結果,一個大組發言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進行補充總結。
因為學生的探究總結是以口頭形式呈現出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系統的認識,所以最后以課堂寫作小短文的形式幫助學生并檢驗課堂教學效果。
建立單元整體和學科整體的觀念。一堂詩歌教學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不可能將有關這首的所有內容都表現出來,甚至有時受學生認識水平和課時的限制連一首詩最主要的特色都不能講全,這就需要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建立單元整體和學科整體的觀念。中國現代詩歌鑒賞的選修課,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現代詩歌的整體特點和學會鑒賞現代詩歌。這堂課我讓學生親自“下水”試試“這條河”的深淺和自己的水平,充分打開鑒賞思路,體驗自由馳騁的樂趣。這就是我這堂課最重要的教學目標。至于學生的鑒賞角度不夠全面、鑒賞程度不夠深刻,則完全可以通過整個單元甚至整本書的教學來逐步完善。
在這次新課改開放周的活動中,按照這樣的設計理念和思路基本完成了《秋歌——給暖暖》的教學任務。但是無論是最初的設計還是具體實施的過程,都有一種“捉襟見肘”的感覺揮之不去,可以說我是在極為矛盾的心情下設計和實施教學的。現將這種種矛盾記下,希望能與各位老師共同探討:
1、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的矛盾。新課改提倡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我們的課時有限,而學生的主動學習經常處于無序的狀態。就一節課而言,如果花大量時間對這種“無序”進行指導,則學生的探討思索時間就不夠,反之亦然。新課改還強調要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要求我們的教學盡量回歸文本,朗讀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朗讀占用時間過多,其他內容就無法展開。學生如果能在課前預習中主動自覺完成這一環節當然最好不過。但是在教學實際中,學生很少有預習這一環節,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這里就不展開。
上述問題要解決似乎不難,因為我們有“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的確,在教學設計中,按照“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先進行單元目標設計,然后將單元目標分配到具體篇目的教學過程中,形成互補統一的整體,這可能是解決上述矛盾的好辦法。但是,在新課改逐步推進的過程中,這個問題似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可操作性的層面上還缺少具體的研究探討。在對課堂進行評價時,老師們還是習慣著眼于一堂課,而不是一個整體。
2、合作探究中的矛盾。合作探究是一種先進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活動既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但是要實現有效的合作探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
首先,合作探究分組時應盡量使組內成員的性別和學習程度平衡分配。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大多按照座位簡單分組,因為不可能讓學生在每次上課時進行“大換座”。即使班主任老師按照小組分配的原則安排座位,對學生學習程度的評價也只能是某一科目,對其他科目來說仍不適用。
其次,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應讓每個小組的代表都有闡述小組觀點的機會,也應給其他小組的成員以質疑和補充的機會。這樣在班級范圍內形成爭論的氛圍,在爭論中提升認識水平。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很難收到這樣的效果,因為我們的班級人數過多。分組太大,難免有“渾水摸魚”的學生,很難達到全員參與的目標。分組過細,展示成果時間不足,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學生的探究結果重復幾率過高,學習效率降低。
提出以上兩點矛盾,并不是說我反對合作探究。恰恰相反,我是合作探究學習的“鐵桿”支持者,并且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運用這一方法。先進的理念在轉化為行動的過程中難免有和實際情況脫節的地方。在此提出我的困惑,也希望能得到老師們的幫助。
3、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師預期的矛盾。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最復雜也最重要的。
理想的課堂應該是師生在平等的原則下互相提升的課堂,也就是孔子提出的“教學相長”。可是要實現師生交流中的“平等”可能不是一兩節課就能解決的問題。新課改反復強調教師要更新觀念,但是所有教師都更新了觀念后,平等交流就能完全實現嗎?我想學生觀念的改變至關重要。
大多數學生要么繼承了傳統中的含蓄內斂,要么就是插科打諢有“群膽”沒個性。這話說出來可能不大合時宜,因為我們所有的教學都是建立在“學生是好學生”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和評價的,如果課沒有上好唯一該反思的就是教師本人,學生沒有任何責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的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學生。我不想推卸作為教師的責任,只是想和老師們共同正視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因為我們面對的是高中生,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后,已經養成了一定性格的高中生。
與老師們探討學生的問題,將學生自身因素中與新課改精神格格不入的東西拿到臺面上來說,并不是為反對新課改找理由,相反,正是因為學生的現狀堪憂,實行新課改才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我想,學生觀念的改變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辦法幫助學生建立獨立自主的學習觀念。有時可能要“犧牲”很多課時,“犧牲”一些知識性的學習來培養主動的行為能力。如果我們承認素質教育高于應試教育,就應該相信學生如果具有一定語文素養和能力,在面對應試的題目時一定能發揮自如。素質教育的目標與高考優異的成績并不矛盾。
以上僅是我個人在省課改辦組織的開放周系列活動中的一點淺薄的思考。一直在一線任課,對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是從操作層面上思考的,缺乏理論認識的深度,請老師們批評指正。再次感謝省研訓院的領導專家給我這次學習、思考的機會,感謝各兄弟學校的老師們在這次活動中給予我的支持和批評。希望借助網絡平臺能與各位專家和老師們展開更深入及時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