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精選12篇)
《赤壁賦》 篇1
湖南婁底藍圃學校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增加文言積累,積淀文言語感。
2.體會景物描寫之中深沉的感情,理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品味如散文詩一般精練優美的語言。體會文章的語言與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了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5.了解主客問答這一賦體傳統手法在表達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寄寓的悲憤苦悶的復雜情感。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請大家欣賞兩幅對聯:
1、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
2、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
----介紹烏臺詩案情
二、簡介作者
林語堂在他的《蘇東坡傳•序》中寫得十分明確而詳盡:“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個結論也許最能表現他的特質。”
蘇軾出身于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武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并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雖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對改革應采取溫和態度的政治主張和坐而論道的書生意氣。使他沒有認識到當時豪強兼并土地帶來的對會危機,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軾傾向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卷入了上層政治斗爭的旋渦,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湖北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著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鼾磯;又因為山崖陡如一而墻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
《前赤壁賦》寫于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這種復雜的心情。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
四、朗讀課文
1、聽錄音
2、學生朗讀,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劃線字的讀音
舉酒屬(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
馮(píng)虛御風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蘭槳溯(sù)流光
幽壑(hè)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山川相繆(liáo)
舳艫(zhúlú)千里釃(shī)酒臨江
橫槊(shuò)賦詩江渚(zhǔ)
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樽而相屬(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洗盞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盡杯盤狼籍(jí)
相與(yǔ)枕藉(jiè)
五、理清文章結構
本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
六、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段,并思考:
l、這是“賦”正文前一段簡短的敘事,可分幾層?
提示:可分三層
①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后句敘事,為月出之前的情況。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為先寫景后敘事,為月出之后的情況。
2、哪些句子描繪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這樣的景致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理感受?
寫景色的共三組偶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清風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曠神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總結: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景月出東山,徘徊斗牛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事
舉灑誦詩
遺世獨立,
情
羽化登仙
三、學習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提示:可分兩層。
①寫作者的歌聲;
②寫客人的蕭聲。
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詞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提示:“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4、本段的“悲”從何體現?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 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提示:轉折過渡
樂
飲酒樂甚,扣舷而歌
(二)事客吹洞簫,倚歌而和
如泣如訴,舞蛟泣婦
悲
四、學習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風,良宵美景,奏出充滿悲哀的言樂,他之所以要“托遺響于悲風”,其緣由是什么?
客人認為即使曹孟德那樣的英雄豪杰,當年聲威赫赫,也只不過是過眼煙云,更何況漁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暫,渺小得有如滄海一粟,夢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從中來,借簫聲來表達愁緒了。”
2、“客”是如何抒發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于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
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于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不是為了寫人生短暫。
一般的人,在憂患與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么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眾生齊念)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后,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并不矛盾。
五、學習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變為喜悅。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
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
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
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提示: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
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4、從什么角度說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
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
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為喻的一段議論,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
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了“樂”上來。
第三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學習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為”喜”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提示: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3、你以為當初的月夜泛舟真有這么一番主客問答嗎?對這場人生觀討論的意義當如何認識?
據說東坡泛赤壁果有一樂師相隨。但主客問答肯定是虛擬的,這是賦體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客之言與蘇子之言,各代表了蘇軾貶謫黃州后思想的一個方面,當然,樂觀一面是主導。
3、本文的感情基調是消極的嗎?
全文通過主客對話所表現的憂傷與喜樂,都是作者內心矛盾和復雜感情的真實反映。作者抒發哀怨之情時,流露了“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動地從消極、哀怨中解脫出來,從莊子的機械相對論中尋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達,思想開闊,表現出一種灑脫、豪邁的氣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積極進取、達觀超然的感情基調。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哀)
主客蜉蝣寄身,滄海一粟
問答盈虛有數,物我無盡
(理) 主(樂)
(蘇子)清風明月,與子共適
三、藝術鑒賞
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先結合課后練習二,體會課文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操、周瑜,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寓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指導學生注意以下押韻字和換韻情況
第一段間天然仙 第二段槳光方慕訴縷婦
第三段稀飛詩昌蒼郎東空雄鹿屬粟窮終風
第四段往長 瞬盡主取月色竭適
第五段酌藉白
3.優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附1: 蘇軾烏臺詩案
大約是蘇軾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蘇軾見烏齋臺桌上擺著一首只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么會在花心上臥呢?以為不妥。于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
王安石回來后,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蘇東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 ”蘇東坡出于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么,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象芝麻大的黃色、黑色的小蟲在花蕊里蠕動,就問小孩說:“這是什么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 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有一陣清脆的鳥叫聲,便問旁人:“這是什么鳥?”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
但后人評價說,王安石身為宰相,氣量心胸也太狹小,他雖懂得地方上的風俗人情,也不應該因蘇軾錯改了他的兩句詩,而立“烏臺詩案”,置蘇下獄,進而又隨便發配人家。這樣做,與搞“文字獄”有何區別。其實,從史實上看,王安石罰蘇東坡,錯改兩句詩不過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實質上主要原因,則是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之故,蘇軾先被貶惠州,后再次遭貶儋州。
附2: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怕誰?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
《赤壁賦》 篇2
一、 教學目的:
1 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 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 熟讀并背誦課文。
二、 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2 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 教學課時:
四課時
四、 對本單元的整體思考:
本單元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文學色彩最為濃厚, 又在全單元甚至全書的最后。無論從單元編排的角度還是從三冊為“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教材編寫者建議用三課時教讀都是非常合理的。
對于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我認為既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本質特點,又要揣摩課文的個性特征。文學即人學,是人的感情、思想與自然(絕非僅僅是自然景物)、社會和諧共處,相互激活,相互欣賞,相互提高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必須要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時代背景,結合創作時具體的時間、地點來進行。對于這篇課文而言,則還需把握作者從1080年初貶黃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創作此賦期間情感思想起伏變化的心路歷程,把課文當作這條線上的一個點來理解。再一個,就是這篇課文的重難點,從編排上看,這也是整個單元的教學重點,起到收束整個單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學作品一般都是適合朗讀的,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積累是新教材、新大綱一個突出的重點,因此應該把朗讀、背誦貫穿到教學過程 之中完成,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 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馬上就要產生。”
《前》寫于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郁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這種復雜的心情。
(二) 作者與文體
1.關于蘇軾
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蘇詢,弟蘇轍均以文名著稱,而以蘇軾成就最大。文壇歷史上稱他們父子為“三蘇”。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中進士,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贊賞。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筑室于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后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2.蘇軾的文章如波瀾迭出,變化無窮,無論什么樣的題材,在他的筆下都表達得新鮮貼切而又明白曉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用古代散文的筆調寫賦,敘事,寫景,抒情,說理渾然一體,想象豐富,哲理深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我們的課文所選是他的《前》。
散文:與歐陽修并稱為“歐蘇”
詩歌:與黃庭堅并稱為“蘇黃”
詞:與辛棄疾并稱為“蘇辛”
書法:列“蘇黃米蔡”之首
(米:米芾。蔡:蔡襄)
元豐5年寫的“兩賦一詞”是:
《前》、《后》、《念奴嬌·赤壁之戰》
3.關于“賦”
“賦”的名稱最早見與戰國后期荀況的《賦篇》,到漢代形成特定的體制。
“賦”著力于鋪陣事物,較多地摻用散文化的句式。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都是文賦的佳作。
板書課文題目
(三)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
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投影展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1 著重體會景與情及內在聯系。
2 熟讀并背誦一、二段。
(四) 學習第一段
1 抽讀第一段,正音。
2 全體朗讀一遍。
3 劃出寫景的句子,兩人討論,形成一個整體畫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將這個畫面描述出來。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擬個簡單的提綱,目的在于通過想象再現東坡先生的此時此地此景。請一個同學描述。
4 投影一幅畫面小結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 學習第二段
1 抽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默讀并正音。
2 教師引導。如此幽美的自然環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請在此段找一個詞概括。
3 作者寫了飲酒放歌之樂后,接著寫誰?簫聲如何?請找四個詞概括,并分別組詞。(哀怨、思慕、啜泣、傾訴)
4 歌是歡樂的,而簫聲卻如此悲愁。此處有一個問題,從行文看,“主樂客悲”是明顯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卻說作者“力求排遣苦悶”,這個矛盾應該怎樣解決?請大家認真思考之后討論,用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假如有難度,可結合提示中“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這一句話思考。最后,引導學生認識到客的苦悶就是蘇子的苦悶,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的過程。 就在此處,作者的心情由樂轉悲了。
5 其實,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本文中,而是貫穿在被貶到黃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們來共同感受一下。投影兩詞:《卜算子》和《定風波》。教師簡述如下:第一首詞作于公元1080年初貶黃州之時。寫出了蘇軾經歷人生重大打擊后孤苦凄涼而又驚魂未定的感覺,與本文表達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詞寫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時的蘇軾已經能夠坦然面對甚至享受人生的風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這些情感變化合在一起恰好說明了蘇軾抒寫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蘇軾的人生是真實的人生。
小結兩段
下面我們利用剩余的時間背誦一、二段
1 對于古文,我們一定要做到在熟讀的基礎上自然成誦。
2 組織朗讀。
① 全體齊讀兩段,要求不錯一字,讀出感情。
② 分成兩組,各讀一段,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默讀。
③ 分男女生讀,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丟開課本試背。
④ 學生自讀三遍。
3 組織背誦。
① 教師投影背誦提示一,學生根據提示自背一遍,再齊背一遍。
② 投影背誦提示二,全體齊背一遍。
③ 抽兩位同學檢查背誦情況。
④ 總結背誦方法:重點詞提示法;層理思路法;韻腳法;句式法;想象畫面法等。
(六) 小結本課,投影板書。
寫景 抒情
樂 悲
這節課我們共同感受了蘇軾初游赤壁的情懷,至于東坡先生為什么由樂轉悲,又為什么總是能很快超脫,答案就在下節課,后兩段蘇軾對人生的詮釋對我們會有更大的啟迪。
第三、四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洞簫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文章重點便新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有畫意,有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一、 二兩段大意如下:
第1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幽美境界,為全文定下悠揚和諧的音調。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蕭聲,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悲哀,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二)指導學生翻譯第三、四、五自然段:
難詞難句提示:
(三)概括第3~5自然段大意:
第3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4段寫作者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的豁達開朗的心情,對生活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5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四)鑒賞重點
1.構思精湛、縝密、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散文貴在以意貫穿全文,本文抒情脈絡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超脫人生的歡快。整個情緒的轉換由喜轉悲為樂,線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瀾。作者由游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開始的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而哲理的簡述,則畫龍點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達了蘇軾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2.善用比喻,語言優美形象。
作者寫上以風物之美,給讀者以無盡的藝術享受,如開篇,作者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織組成了一個“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讀者陶醉其中,組者還借助夸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報表縣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凄然落淚。
3.“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前》是散文和韻文的結合,既有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筆法。句式有長有短,既整齊又參差,同時又以賦的形式出現,如通篇換了12 次韻,以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作者的思想,主張,也采用了不少對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韻文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可以說這是蘇軾對賦體的一個創新和突破。
(五)課堂練習:
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前(節選) 蘇軾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子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1、下列四組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B.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相與枕藉乎舟中 且夫天地之間
C.抱明月而長終 D.不知東方之既白
而又何羨乎? 目遇之而成色
2、對文中劃線的四句話的翻譯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固一世之雄也”:確實是一代英雄。
B.“哀吾生之須臾”:哀嘆我們人生短暫。
C.“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人生的成功與失敗是有規律是,不應消極。
D.“不知東方之既白”: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
3、對文中“客”與“蘇子”的觀點轉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客人高度稱贊了曹操這樣的英雄,委婉都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功業無成的傷感。
B.客人大有“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的苦惱和無可奈何。
C.蘇子的思想則較為積極,水長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
D.蘇子還認為,只要投人大自然,能及時捕捉造化的各種美,人生就是幸福快樂的了。
4、對本文有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的主客對答實際上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觀點代表了蘇軾的生活苦惱,主的觀點則代表了蘇軾的超脫領悟,
B.本文即是一篇抒情小賦,而就其內涵來說,更是一篇哲理小賦,包含了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領悟。
C.看得出作者蘇軾這時對人生的看法還是積極樂觀曠達的,是能夠融入大自然并享受大自然的。
D.不論是從文體角度還是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比較,本文和杜牧的《阿房宮賦》都很為接近。
(六)作業 :
1.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略)
《赤壁賦》 篇3
赤壁賦 [ 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蘇軾精神世界豐富多彩,儒、道、佛思想集于一身,《赤壁賦》是其代表作,本文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先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文章的重點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辯論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的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樂觀豁達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憤懣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從形式上看,本篇又是文賦的典范,既自由疏放,靈動有致,又音韻和諧,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多讀,由淺入深地讀,比較著讀,讀出韻味,讀出旨趣。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默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并通過質疑和交流掃除字句障礙;(2)通過朗讀、背誦,了解文賦的文體特點;(3)拓展閱讀,在聯系比較中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 . 新舊聯系,導入新課
1 .投影張之洞題黃岡東坡故居對聯
五年間謫宦棲遲,較量惠州麥飯,儋耳蠻花,哪得此清幽山水;
三蘇中天才獨絕,若論東坡八詩,赤壁兩賦,還是公游戲文章。
——黃岡東坡故居聯
2 .老師扣聯中“此”字發問:“此”為何也?[黃州即今天的黃岡]然后回顧《念奴嬌·赤壁懷古》,引出《赤壁賦》。
3、教師啟發談話:東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烏臺詩案,因政治迫害被貶黃州。從政治生涯看,黃州是他的謫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從文學創作看,黃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巔峰。最負盛名的要數“赤壁三詠”——二賦加一詞。我們已經學過他的《念奴嬌》詞,同學們,讓我們再作一次深情回眸——齊背。因為這首詞,念奴嬌詞牌可以不叫念奴嬌而叫“大江東去”或“酹江月”。這首大江東去詞在詞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從此一個聲音悠遠地響了起來——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壯景仿佛還在我們面前,那人生如夢的浩嘆仿佛還在我們耳邊,讓我們帶著這些溫馨的記憶走進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賦》。
( 新舊聯系,激情導入。老師帶有感情的解說,既使學生了解了文學常識,又引發了其閱讀的欲望。 )
二.默讀圈點,疏理課文
1 .學生默讀,圈點,要求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除字句障礙,把握各段大意,標出有疑難的問題。
2 .投影下表,檢查自讀效果
詞語
認讀
壬戌 窈窕 桂棹 和之 裊裊 幽壑 嫠婦 愀然 繆 舳艫
釃酒 橫槊 扁舟 匏樽 蜉蝣 消長 盡藏 肴核 枕藉
通假
辨別
1. 舉酒屬客:
2. 馮虛御風:
知記
1. 余音裊裊:
2. 遺世獨立:
3. 正襟危坐:
4. 羽化登仙:
5. 杯盤狼藉:
6. 不絕如縷:
7.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翻譯
句子
1. 舞幽壑之潛蛟:
2. 泣孤舟之嫠婦:
3. 漁樵于江渚之上:
4. 侶魚蝦而友麋鹿:
5. 渺滄海之一粟:
歸納
段意
1 .
2 .
3 .
4 .
5 .
3 .學生就其他字句質疑,通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解疑。
4 .指名朗讀全文,要求讀準、讀順。老師扼要點評。
(自學課文,整理字句,疏通文章,解決疑難。通過閱讀獨立思考,相互合作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指導誦讀,體味賦的特點
1 、美讀指導:
(①朗讀時,韻腳要交代明白,要響亮到位,使之同聲相應,一貫而下。②整句是靠內容上的互補,形式上的反復來強化表達效果的,朗讀時不能將文氣讀斷,要讀得前者呼后者應,似斷實連。③層次內部讀緊湊,層次之間停頓要適度。④體會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輕畸重,暴高暴底。)
2 、以第一節為例指導背誦
(1)學生自由誦讀背誦 5 分鐘。
(2)學生舉手背誦,并談背誦策略。
(3)老師相機指導:
• 抓韻腳。本節有 4 個韻腳:間、天、然、仙。
• 記句式。本節多為整句,整整兩兩結合讀,反復讀,加強整體印象,做到背起上句就能自然帶出下句。另外,注意散落在整句與整句之間的散句,注意它們的句數、位置。
• 理思路。前文點明時、人、地、事,后主要寫泛舟情景。
(4)投影背誦提示(單線為散句,雙線為駢句,小字為韻腳),學生試著背誦。
—— —— ——。==。—— ==。—— ==間。 ==天。 ==然。 ==仙。
3 、學生用所學方法指導逐節背誦其他部分,老師檢查。相關內容提示如下:
第2節:① 韻腳:慕、訴、縷、婦
② 句式:散句多,注意意義關系
③ 思路:樂→歌→和→聲
第3節:① 韻腳:有五組:稀、飛、詩,昌、蒼、郎,東、空、雄,鹿、屬、粟(入聲韻),窮、終、風。
② 句式:多整句,要讀連貫
③ 思路:詩、地→曹公→自身→悲從中來
第4節:① 韻腳:往、長,瞬、盡,主、取,月、竭、色、適。
② 句式:多散句
③ 思路:水與月→變與不變→共適清風明月
第5節:① 韻腳:酌、藉、白。
② 句式:整散結合
• 思路:喜→酌→盡→枕
4 、小結這篇賦在語言形式的特點
(句式——多整句卻整散結合,靈動有致。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句與句之間,
還體現在節與節之間,每節在句式上各有側重。用韻——常用韻卻似出無意,如出天籟。這是一篇抒情或哲理小賦,叫文賦或散賦,它不像漢代的大賦那樣宏篇巨制,繁縟富麗,它突破了聲韻句式的嚴格限制,像散文那樣自由揮寫,所以廣義上它可以列入散文范疇,它是蘇軾散文的典范。難關唐庚有這樣的評價:“ 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仿佛其一語,畢生不可得也。”)
(熟讀成誦,抓住文本特點:駢散結合,韻腳更替。以讀來感知文章的音韻之美,以讀來理解思想領會情感。)
四.拓展閱讀,加深理解
1 .將《赤壁賦》與《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作比較,尋找思想內容上的異同,然后交流。
(參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詠赤壁夜景,都聯想三國英雄的豪邁,都與他們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暫之嘆。大致有“三異”:詞寫壯美之景,文寫靜美之景;詞寫成功的英雄,文寫失敗的英雄;詞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夢”的浩嘆,而文有“物與我皆無盡”的超越,文更達觀、更樂觀。當然,同與異,只是相對而言或大致說來,其實往往同中有異,或者似異實同。如:寫周郎,志滿意得,寫曹操,落荒而逃,看起來不同,但兩者傳遞的信息是一樣的——是非成敗轉頭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2 .將《赤壁賦》主客對答部分與屈原《漁父》比較。
(1)學生讀《漁父》,借助注解和釋文讀通材料。
(2)思考:《漁父》和《赤壁賦》各包含幾種人生態度?都是用什么形式表達的?
屈原:深思高舉,橫而不流《漁父》漁父(言):和光同塵,隨波逐流對話漁父(行)置身事外,隨遁江湖《赤壁賦》客:吾生之須臾對話長江之無窮蘇軾:物與我皆無盡共適清風明月
(3)老師小結:
有位西方哲人說過:所謂思想,就是自己和自己打架。兩文中心部分都采用對話體寫成。“主客對答是賦體中傳統的表現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古文鑒賞辭典》)“歌舞叢中征戰里,漁翁都是過來人。”(《桃花扇》)但不一定恰巧被屈原碰到。所以,漁父其人也許并不存在,他只是作為一種處世態度在屈原腦子里閃現徘徊,與另一種處世態度回旋,交鋒。這是和光同塵、“虛與委蛇”的老莊哲學與直道事人的儒家思想的短兵相接。最后,執著的屈原,“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屈原戰勝了,他守住自己的陣地。《赤壁賦》則完全是蘇軾人生苦悶與參透超脫的內心獨白。“客的觀點和感情是蘇軾日常的感受和苦惱,而主人蘇子所發抒的則是他超脫地俯察人與宇宙之后的哲學的領悟。”(《古文鑒賞辭典》)其中包含著老莊的物我為一的超脫,但又不乏屈原的影子,譬如類似楚辭的歌詠,香草美人的意象,就連對話體這種形式也與屈原的《漁父》一脈相承。所以不妨說,文中的蘇軾是莊子與屈子的糅合——屈子+ 莊子 = 蘇子。
(比較閱讀,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師生互動,互相交流,通過理解探究走進作者的心靈。)
五.課外閱讀寫作
1 .老師列出閱讀篇目
① 《后赤壁賦》 ② 蘇軾評傳 ③ 詩詞名篇
2 .讀后寫隨筆:《東坡印象》,字數不限。
3 .課上交流。
附:
漁 父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澤畔,
顏色憔悴,
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歟?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舉世皆濁我獨清,
眾人皆醉我獨醒,
是以見放。”
漁父曰:
“圣人不凝滯于物,
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
何不 饣甫其糟而歠其醨 ?
何故深思高舉,
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
新沐者必彈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
葬于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
鼓枻而去。
乃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復與言。
屈原遭到了放逐,
在沅江邊游蕩。
他沿江行走吟哦,
面容憔悴,
模樣枯瘦。
漁父見了向他問道:
“您不是三閭大夫么?
為什么落到這步田地?”
屈原說:
“全社會都骯臟只有我干凈,
大家都醉了只有我清醒,
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
“圣人不死板地對待事物,
而能隨著世道一起變化。
世上的人都骯臟,
何不攪混泥水揚起濁波?
大家都醉了,
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
為什么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
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
屈原說:“我聽說:
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
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讓清白無比的身體,
沾染上污穢不堪的外物?
我寧愿跳到湘江里,
葬身于江魚腹中。
怎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
蒙上世俗的灰塵呢?”
漁父聽了微微一笑,
搖起船槳動身離去。
唱道:
“滄浪之水清又清啊,
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
滄浪之水濁又濁啊,
可以用來洗我的腳。”
便遠去了,
不再同屈原說話。
[ 評析 ]
本課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下的特色:
1、以“讀”為主,讀中感悟。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理自知。在以上教學設計中,抓住本文是詞賦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美讀,熟讀成誦。采用多種不同方式的讀來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通過讀來積累文言知識,培養文言語感。
2、注重培養學生比較閱讀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上教學設計中有兩處比較閱讀:《赤壁賦》與《赤壁懷古》內容之比較,《赤壁賦》與《漁父》之比較。老師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合作交流,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切實培養學生的比較閱讀的能力。
《赤壁賦》 篇4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 “賦”的有關特點。
2.誦讀、品味、鑒賞課文精美的語言。
3.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通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的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前后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題)
二、簡介“賦”的體裁特點
三、簡介蘇東坡及其在黃州的生活經歷
四、指導誦讀
這篇課文為辭賦,特別注重聲韻美。在預習和教讀中,宜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誦讀,誦讀中可根據以下要求,讓學生注意韻腳和對偶句。
(1)指導學生注意以下押韻字和換韻情況。
第一段 間天然仙
第二段 槳光方
慕訴縷婦
第三段 稀飛詩
昌蒼郎
東空雄
鹿屬栗
窮終風
第四段 往長
瞬盡
主取
月色竭適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現代漢語語音來讀,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韻,這是由于語音隨著語言的發展演變而變化了的緣故,在北宋時期,它們都是押韻的。至于其間發展演變的規律怎樣,那是音韻學研究的課題。這一點,向學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過深。
(2)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注音。
舉酒屬(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 山川相繆(liáo) 釃(shī)酒臨江
駕一葉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
五、布置作業 :
熟讀并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討論題:
(1)第1段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色?這樣的景致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情?
(2)第2段怎樣描寫簫聲的?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3)從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蘇軾針對客人的回答,闡述了什么道理,此時又是怎樣的心情?
討論提示:
(1)清風、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歡暢,其“樂”之甚。
(2)“怨”“慕”“泣”“訴”---“哀”“凄切婉轉”。
(3)其一,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其三,要擺脫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遨游,抱名悅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4)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 。(客人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反映了作者的內心痛苦。)
2.齊讀課文,體會其語言特點。
(1)駢散結合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2)形象優美,善于取譬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蚊,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二、課外閱讀指導
課外自讀《后》,結合“練習”第四題,指導學生將和《后》進行比較閱讀。
提示:兩賦寫于同一年,中間相距三個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賦所寫,限于舟中,后賦則主要寫岸上;前賦字字秋色,后賦句句冬影;前賦主要談玄說理,后賦則側重敘事寫景;前賦主調曠達樂觀,后賦略為虛無縹緲。兩賦同是蘇軾得心應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評點甚多,不無借鑒之處,茲轉錄數條如下:
《古文觀止》評語:“前篇寫實情實景,從‘樂’字領出歌來;此篇作幻境幻想,從‘樂’字領出嘆來。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與前賦同一機軸,而無一筆相似。”
李扶九評語:“后篇亦寫客、寫歌、寫風、寫月、寫樂、寫酒、寫肴,—一與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還在;此篇有登岸一舉,半夜即歸,則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實情;此篇忽鶴忽道士,奇幻極矣,乃神似《南華》(《莊子則,非襲其貌也;至前篇說悲處,在客口中;此篇悲則公自言矣。”
以上兩段從同與不同兩方面分析了兩賦的特點,李評較詳。
林西仲評語:“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見《古文筆法百篇》)這里說的是兩賦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至于兩賦的高下,前人也有評論,元代文學家虞集說:“陸上衡(陸機,晉文學家,著有《文賦》)云:‘賦體物(體味研究事物)而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已曲盡其妙,后賦尤精。于體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未有道主化鶴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園學古剝》無獨有偶,據黃州的同志說:“陳毅同志生前參觀黃州‘東坡赤壁’中的‘二賦堂’時,對后賦備加贊賞,認為后賦超過前賦,看來這后賦更著力于意境的創造,寫得含蓄、深沉,比前賦由議論‘化妝’的主客問答或許略高一籌,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 (見《東坡文論叢》,第39頁)
第 1 2 頁
《赤壁賦》 篇5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 “賦”的有關特點。
2.誦讀、品味、鑒賞課文精美的語言。
3.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通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的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前后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題)
二、簡介“賦”的體裁特點
三、簡介蘇東坡及其在黃州的生活經歷
四、指導誦讀
這篇課文為辭賦,特別注重聲韻美。在預習和教讀中,宜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誦讀,誦讀中可根據以下要求,讓學生注意韻腳和對偶句。
(1)指導學生注意以下押韻字和換韻情況。
第一段 間天然仙
第二段 槳光方
慕訴縷婦
第三段 稀飛詩
昌蒼郎
東空雄
鹿屬栗
窮終風
第四段 往長
瞬盡
主取
月色竭適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現代漢語語音來讀,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韻,這是由于語音隨著語言的發展演變而變化了的緣故,在北宋時期,它們都是押韻的。至于其間發展演變的規律怎樣,那是音韻學研究的課題。這一點,向學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過深。
(2)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注音。
舉酒屬(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 山川相繆(liáo) 釃(shī)酒臨江
駕一葉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
五、布置作業 :
熟讀并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討論題:
(1)第1段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色?這樣的景致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情?
(2)第2段怎樣描寫簫聲的?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3)從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蘇軾針對客人的回答,闡述了什么道理,此時又是怎樣的心情?
討論提示:
(1)清風、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歡暢,其“樂”之甚。
(2)“怨”“慕”“泣”“訴”---“哀”“凄切婉轉”。
(3)其一,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其三,要擺脫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遨游,抱名悅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4)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 。(客人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反映了作者的內心痛苦。)
2.齊讀課文,體會其語言特點。
(1)駢散結合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2)形象優美,善于取譬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蚊,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二、課外閱讀指導
課外自讀《后》,結合“練習”第四題,指導學生將和《后》進行比較閱讀。
提示:兩賦寫于同一年,中間相距三個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賦所寫,限于舟中,后賦則主要寫岸上;前賦字字秋色,后賦句句冬影;前賦主要談玄說理,后賦則側重敘事寫景;前賦主調曠達樂觀,后賦略為虛無縹緲。兩賦同是蘇軾得心應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評點甚多,不無借鑒之處,茲轉錄數條如下:
《古文觀止》評語:“前篇寫實情實景,從‘樂’字領出歌來;此篇作幻境幻想,從‘樂’字領出嘆來。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與前賦同一機軸,而無一筆相似。”
李扶九評語:“后篇亦寫客、寫歌、寫風、寫月、寫樂、寫酒、寫肴,—一與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還在;此篇有登岸一舉,半夜即歸,則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實情;此篇忽鶴忽道士,奇幻極矣,乃神似《南華》(《莊子則,非襲其貌也;至前篇說悲處,在客口中;此篇悲則公自言矣。”
以上兩段從同與不同兩方面分析了兩賦的特點,李評較詳。
林西仲評語:“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見《古文筆法百篇》)這里說的是兩賦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至于兩賦的高下,前人也有評論,元代文學家虞集說:“陸上衡(陸機,晉文學家,著有《文賦》)云:‘賦體物(體味研究事物)而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已曲盡其妙,后賦尤精。于體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未有道主化鶴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園學古剝》無獨有偶,據黃州的同志說:“陳毅同志生前參觀黃州‘東坡赤壁’中的‘二賦堂’時,對后賦備加贊賞,認為后賦超過前賦,看來這后賦更著力于意境的創造,寫得含蓄、深沉,比前賦由議論‘化妝’的主客問答或許略高一籌,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 (見《東坡文論叢》,第39頁)
探究活動
前、后中的修辭及其比較
前、后中,有相當多修辭辭格的運用,使得兩篇作品意象更加鮮明,描寫更為深刻。其中所用的修辭方法計有:譬喻、設問、對偶、象征等等。請針對這些辭格在文章中運用的情形,及其與全篇的關系,加以比較。
參考書目
《古賦辯體‧宋體》,(元)祝堯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初版,臺北市:中國臺灣商務,1983。
《歐陽修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陳韻竹著,初版,臺北市:文史哲,1984。
《修辭學》,沈謙,修訂版,臺北縣:空大,1995。
《蘇軾文集》,(宋)蘇軾、孔凡禮點校,初版,北京:新華書店,1986。
《賦與駢文》,簡宗梧,初版,臺北市:中國臺灣書店,1998。
《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文學院 編緝,初版,臺北市:政大中文系,1996。
《興大中文學報》,初版,臺中:興大中文,1993。
《歷代辭賦鑒賞辭典》,霍旭東、趙呈元、阿芷主編,初版,安徽‧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賦學》,張正體、張婷婷著,初版,臺北市:中國臺灣學生書局,1982。
參考論文
《蘇軾“前、后”心靈境界之探討》,張學波,《興大中文學報》, 1993。
《從“變”到“化”──談中“一”與“二”的問題》,何寄澎,《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古賦與文賦芻論》,萬光治,《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赤壁賦》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分析本文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
3.深入挖掘文章深層的悲
導入 新課:“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對蘇軾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段時間蘇軾的創作達到了巔峰,不僅有文學上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
寫作背景: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其后,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指導誦讀:注意感情流露
文本探究:
在充分預習并能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文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初步接觸以文為賦: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亮點透視
1結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體悟“賦”的語言特點。
提示:這段文字是充滿詩意的神奇之筆,充分體現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賦仍保留且發展了鋪張排比、講究詞采、駢散結合等賦的傳統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樂之情歷歷在目。
2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看看本文“體物”部分具有怎樣的特點,“寫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語堂對蘇軾有過非常有趣的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讀了本文,說說你對林語堂這段話的認識。
提示:本文寫游玩之樂,際遇之悲,解脫之情,字里行間跳躍著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身影,讀這篇曠世佳作,我們不能滿足于從字句之表象中尋找一種朦朧的感覺,而應從更廣、更深的層次了解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態志趣。
4清代方苞讀到《赤壁賦》時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調適而鬯遂也。”意思是說蘇軾此文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沒費什么氣力,實際卻匠心獨運,思路縝密。細讀此文,品評文章的結構藝術。
提示:“結構”往往反映出筆者的功力,表現著作者的創新能力。作為賦體游記,在結構上較之普通散文,還是有所區別的。閱讀本文,仔細體會作者組織材料、剪裁寫作內容的藝術。
5運用自己所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評價蘇軾在本文中表現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提示:蘇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傾向,而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較明顯的消極因素。閱讀本文后還可參閱有關資料,對蘇軾的思想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1]
《赤壁賦》 篇7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知識點
一、 通假字
1、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2、 山川相繆(繆,通“繚”, 繚繞)
二、 古今異義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義:常隱喻君王;今譯:指美貌的女子)
三、 一詞多義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調)
之:耳得之而為聲(它)
惟江上之清風(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農歷每月十五日)
如: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縱一葦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馮虛御風(相當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當于“嗎”)
相與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句末語氣助詞)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蘇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樣子)
何為其然也(這樣)
四、 詞類活用
1、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2、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
3、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攻占,向東進軍)
4、 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用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5、 舞幽壑之潛蛟(使動用法,使•••起舞)
6、 泣孤舟之嫠(lí)婦(使動用法,使•••哭泣)
五、 特殊句式
1、 月出于東山之上(狀語后置句)
2、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定語后置句)
3、 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句)
4、 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句)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赤壁賦》 篇8
學習建議
分析作者豪放曠達的心態,準確反映筆者思想境界
體味詩歌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
把握詩歌景、理、情的有機融合
特別關注
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及寫法:
船舷(xián) 桂棹(zhào)兮蘭槳 溯(sù)流光 釃(shī)酒 槊(shuò) 馮(píng)虛御風 一葉扁(piān)舟
重難點合作探究
本文的感情基調是消極的嗎?
我的思路:全文通過主客對話所表現的憂傷與喜樂,都是作者內心矛盾和復雜感情的真實反映。作者抒發哀怨之情時,流露了“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動從消極、哀怨中解脫出來,從莊子的機械論中尋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達思想開闊,表現出一種灑脫、豪邁的氣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積極進取、達觀超然的感情基調。
能力步步高
積累與運用
一 下列句子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舉酒屬(zhǔ)客 少(shǎo)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b 倚歌而和(hè)之 桂棹(zhào)兮蘭槳
c 泣孤舟之嫠(lí)婦 釃(shī)酒臨江
d 江渚(zhǔ)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cáng)也
二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正襟危坐 杯盤狼藉 蒼海一粟 孤苦零丁
b 一葉扁舟 不絕如縷 凄側動人 形單影只
c 樂觀曠達 余音裊裊 感人肺腑 抑揚頓挫
d 潛移墨化 肝膽照人 犀角獨怪 如泣如訴
理解與鑒賞
一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蒙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繚,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乎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 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山川相謬 通“繚”,盤繞
b 釃酒臨江 濾酒
c 物各有主 主宰
d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享用
2、 與例句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 )
例: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a 危如累卵
b 邦有道,危言危行
c 危乎高哉,蜀道之難
d 轉危為安
3、 對下列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蘇子愀然 ②何為其然也 ③郁乎蒼蒼 ④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a 兩個“然”字相同,兩個“乎”字不同
b 兩個“然”字相同,兩個“乎”字相同
c 兩個“然”字不同,兩個“乎”字不同
d 兩個“然”字不同,兩個“乎”字相同
4、 下列敘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項( )
a 作者在文中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現自己內心深處的復雜感情
b 主人的回答,借用了莊子的相對主義思想,由眼前的水與月,闡述了一套自然界的“變與不變”的道理。末尾,表現出蘇軾心胸之中豁達超然的一面。
c 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d 文章由游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寫得波瀾起伏。
二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亦。予乃攝衣而上,履巖,披蒙茸,距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1 這是蘇軾《后赤壁賦》中的一段。前賦寫的景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農歷的“七月既望”當是-------------天;后賦寫的是“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應是----------------之景。
2前賦寫月下泛舟,到“東方之既白”,人始終沒有離開江上之舟,而本賦中所寫行蹤是由-----------到-------------,再-------------(用文中原話填寫)
3 前賦的情感、議論始終圍繞江、月而發,本段則寫了一只白鶴自東而西,擦船而過的虛幻故事,使我們自然想起了前賦中“浩浩乎---------,--------------;---------------,----------------------。
拓展與創新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赤壁賦》 篇9
赤壁賦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情感的波瀾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懷。
教學設想:引導學生以“美讀”為橋梁進入文章意境,體會情感的波瀾起伏;接著以“望”字為立足點進一步“悟讀”,從而理解作者隨緣自適、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散文家余秋雨曾說過:“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落在了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因為文人墨客往往會在跋涉千山萬水時感慨歷史人生。大文豪蘇軾似乎對赤壁情有獨鐘,在貶謫黃州期間兩次登臨便寫下了“兩賦一詞”。“創作就是傾訴,閱讀就是傾聽”,讓我們通過美讀和感悟來聆聽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所寄托的心聲。
二、美讀——聆聽心聲
1、教師帶感情范讀全文(配樂配圖)
師:這是一篇文賦,既有詩歌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師希望能通過范讀全文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傳達給大家,請同學們在誦讀技巧處理及音樂轉換中體驗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時內心翻起了怎樣的情感波瀾?
3、美讀以體會感情(讓我們在美讀中具體體驗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師:第一段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幾筆便簡潔明快地描繪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幾句話是景物描寫?江面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邊誦邊析)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清爽平靜——怡然自得)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浩瀚無邊——疏朗開闊)
(月出)
②“一切景語皆情語”,哪幾個動詞最能直接傳達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誦)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析:“誦”、“歌”:泛舟秋江賞美景的愉悅;
“縱”、“凌”:任憑一葉扁舟凌越萬頃秋江,心境也隨之疏朗開闊,豪邁激越。(強化此心境:“浩浩乎”、“飄飄乎”)
③全班配樂朗誦,體驗情景交融(樂曲《高山流水》)
平靜——愉悅——豪邁
(2)師: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樂地扣舷而歌,卻引出了一曲洞簫,幽咽悲涼(“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如何描寫?
動情處……余音不絕,繚繞江面……使人如聞其聲,也要凄然落淚……
誦讀指導: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學生判斷重讀字)(指名帶感情吟誦,配樂《佛上殿》)
(3)①師:一股莫名的惆悵涌上心頭。共賞清風明月,泛舟萬頃秋江,此乃人生一大樂事,究竟是什么觸動了“客”的心弦,從而吹出如此哀怨的樂曲?
觸景傷懷:赤壁江月——三國赤壁故事——一代梟雄曹操
②指名誦讀塑造曹操形象的語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師:你覺得哪句話最具感染力,能傳達內心感慨?
指導: 固一世——之雄也, (蓄勢待發,氣勢如虹——字字千鈞,千古定評)
而今安——在——哉? (激流跌宕——沉重惆悵)
亦即“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
全班誦讀體會
③師:這么一個“一世之雄”尚且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反觀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發出怎樣的感慨?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師:人生須臾,登仙乏術,無限空虛悵惘無處傾訴,只好借簫聲托付給冷清悲風,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了。
④師:是不是情感再也無法回升?蘇子的哪一句話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在宇宙間生生不息)
師:有“哀”才有“羨”,無“羨”自然也就沒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開朗,最后開懷盡興,盡得“共適”之趣。
4、小結: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搖曳多姿。至此,我們已聆聽到蘇軾(主客)心聲,要真正走進文章境界,除了“聆聽”外,還得與作者產生“共鳴”。
三、悟讀——理解心聲
1、思考:掀起情感波瀾,觸發主客對答的源頭在哪里?還記得幽咽悲涼的洞簫聲因何而起嗎?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執著的希望
難免有失望
師:“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聽到歌者的心里話了嗎?
“美人”——圣主賢臣、美好理想 “渺渺兮”——深沉的情懷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歌者復雜深沉的情懷無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簫聲傳達,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發了主客問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聲
(1)討論: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變”與“不變”)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見長江、月亮——人生與宇宙對照;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滄桑。
有“人生如夢”的感慨。(“變”)
(主)還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說起
江水不舍晝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終源源不絕;月亮雖有圓缺盈虛,周而復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變那個月亮。
宇宙萬物固然無窮無盡,其實人生也一樣綿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貴、榮辱得失如過眼云煙,精神自由。(“不變”)
(客)托悲于風,嘆息有志無為。
(主)“無窮”江月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風不用一錢買”,正可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白發漁樵……)——“客”也解脫憂愁。
板書: 吾生須臾
(客) ——人事滄桑(變)——托悲于風
長江無窮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 ——物我無盡(不變)——共適江月
盈虛者如月
(2)師:我們有幸聽取了主客間一場關于宇宙人生問題的對答,實際上主客對話均作者一人的內心獨白(借主客問答以抒情寫志乃賦的常用手法)
①這意味著什么?是蘇軾怎樣的心情寫照?
波瀾起伏的是蘇軾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滄桑、物我無盡均是蘇軾一人探求的結果。
②你是否理解蘇軾在貶謫逆境中尋求的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態度?
并非完全的超脫,難免有志無為的苦悶,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脫,在自然規律中追求隨緣自適、樂觀曠達的精神境界(老莊)。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物圖卷中又一個顯赫的名字。
(3)師:也許在以“望”為立足點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會的“理”和“情”后,我們方真正理解蘇軾泛舟赤壁時的心聲(共鳴)。
誦讀:帶著“我理解”的心態誦讀第四段,加深領悟。(配樂《漁樵問答》)
四、拓展:結合你學過的詩文,談談對中國古代文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看法。
《赤壁賦》 篇10
一、教學目的:
1 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 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 熟讀并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2 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教學課時:三課時
四、對本單元的整體思考:
本單元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文學色彩最為濃厚, 又在全單元甚至全書的最后。無論從單元編排的角度還是從三冊為“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教材編寫者建議用三課時教讀都是非常合理的。
對于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我認為既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本質特點,又要揣摩課文的個性特征。文學即人學,是人的感情、思想與自然(絕非僅僅是自然景物)、社會和諧共處,相互激活,相互欣賞,相互提高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必須要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時代背景,結合創作時具體的時間、地點來進行。對于這篇課文而言,則還需把握作者從1080年初貶黃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創作此賦期間情感思想起伏變化的心路歷程,把課文當作這條線上的一個點來理解。再一個,就是這篇課文的重難點,從編排上看,這也是整個單元的教學重點,起到收束整個單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學作品一般都是適合朗讀的,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積累是新教材、新大綱一個突出的重點,因此應該把朗讀、背誦貫穿到教學過程 之中完成,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學過程
預習,我所了解的蘇軾
(一) 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文題目
(二)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三) 投影展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1 著重體會景與情及內在聯系。
2 熟讀并背誦一、二段。
(四) 學習第一段
1 抽讀第一段,正音。
2 全體朗讀一遍。
3 劃出寫景的句子,兩人討論,形成一個整體畫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將這個畫面描述出來。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擬個簡單的提綱,目的在于通過想象再現東坡先生的此時此地此景。請一個同學描述。
4 投影一幅畫面小結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 學習第二段
1 抽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默讀并正音。
2 教師引導。如此幽美的自然環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請在此段找一個詞概括。
3 作者寫了飲酒放歌之樂后,接著寫誰?簫聲如何?請找四個詞概括,并分別組詞。(哀怨、思慕、啜泣、傾訴)
4 歌是歡樂的,而簫聲卻如此悲愁。此處有一個問題,從行文看,“主樂客悲”是明顯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卻說作者“力求排遣苦悶”,這個矛盾應該怎樣解決?請大家認真思考之后討論,用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假如有難度,可結合提示中“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這一句話思考。最后,引導學生認識到客的苦悶就是蘇子的苦悶,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的過程。 就在此處,作者的心情由樂轉悲了。
5 其實,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本文中,而是貫穿在被貶到黃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們來共同感受一下。投影兩詞:《卜算子》和《定風波》。教師簡述如下:第一首詞作于公元1080年初貶黃州之時。寫出了蘇軾經歷人生重大打擊后孤苦凄涼而又驚魂未定的感覺,與本文表達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詞寫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時的蘇軾已經能夠坦然面對甚至享受人生的風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這些情感變化合在一起恰好說明了蘇軾抒寫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蘇軾的人生是真實的人生。
(六) 小結兩段
(七) 下面我們利用剩余的時間背誦一、二段
1 對于古文,我們一定要做到在熟讀的基礎上自然成誦。
2 組織朗讀。
① 全體齊讀兩段,要求不錯一字,讀出感情。
② 分成兩組,各讀一段,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默讀。
③ 分男女生讀,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丟開課本試背。
④ 學生自讀三遍。
3 組織背誦。
① 教師投影背誦提示一,學生根據提示自背一遍,再齊背一遍。
② 投影背誦提示二,全體齊背一遍。
③ 抽兩位同學檢查背誦情況。
④ 總結背誦方法:重點詞提示法;層理思路法;韻腳法;句式法;想象畫面法等。
(八) 小結本課,投影板書。
寫景 抒情
樂 悲
這節課我們共同感受了蘇軾初游赤壁的情懷,至于東坡先生為什么由樂轉悲,又為什么總是能很快超脫,答案就在下節課,后兩段蘇軾對人生的詮釋對我們會有更大的啟迪。
《赤壁賦》 篇11
教學目的: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熟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2、語言運用的妙處。
教學課時:二課時
一、作者背景:
蘇軾出身于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武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并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雖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對改革應采取溫和態度的政治主張和坐而論道的書生意氣。使他沒有認識到當時豪強兼并土地帶來的對會危機,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武傾向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卷入了上層政治斗爭的旋渦,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他諷刺新法的詩句進行誣陷。“烏臺”即御使府),后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并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政局發生變化,新黨失勢,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處,并在實際中實施,當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后,新黨再度上臺,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為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嶺南惠州,再貶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于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問余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了。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賦,始于兩漢魏晉,劉翩在《文心雕龍》中就總結了賦的特點:“賦者鋪也,鋪采搞文(舒展散布),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兩京賦》等。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l達到爐火純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或見:
二、導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文題目
三、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四、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五、學習第一段,并思考:
l、這是“賦”正文前一段簡短的敘事,可分幾層?
提示:可分三層
2、本段展示了怎樣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①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后句敘事,為月出之前的情況。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為先寫景后敘事,為月出之后的情況。
2、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六、學習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提示:可分兩層。
①寫作者的歌聲;
②寫客人的蕭聲。
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嘻”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詞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提示:“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4、本段的“悲”從何體現?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 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提示:轉折過渡
七、學習第三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2、“客”是如何抒發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于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
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于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于“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不是為了寫人生短暫。
一般的人,在憂患與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么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眾生齊念)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后,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并不矛盾。
八、學習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變為喜悅。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
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
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
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提示: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
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4、從什么角度說明不必羨慕宇宙的無窮?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
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
從不變的角度,我和萬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為喻的一段議論,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
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了“樂”上來。
八、學習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為”呂”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c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提示: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3、結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提示: “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九、概括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
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十、藝術鑒賞
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蘊涵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韻和對鍋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科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仍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將末,雖都押韻,但換的較快,而且換的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立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形象優美、善于取智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好聲的幽咽哀婉:“其聲鳴鳴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訴,余音禁裊,不絕如縷。舞的區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十一、閱讀《赤壁賦》賞析(資料網址:)
附內容結構表:
第一段:夜游之樂――――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異現――――
主人:樂甚、歌之、美夢
客人:嗚然、舞蛟、泣婦
第三段:樂極生悲――――
生活空虛
生命短暫
歡樂難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變換角度
摒棄貪欲
及時行樂
第五段:隨遇而安――――
附:網絡教室教學設計
一、自主學習
1、讀課文,弄清字詞的讀音。錄音資料網址: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疏通本文文字,弄清大意。參考資料網址:
二、合作學習
1、課文內容賞析,參考資料網址:
2、藝術鑒賞,手法概括
三、深入探究
1、文言知識歸納,詳見《明師對話》中《赤壁賦》的“學法指南篇”。
2、比較柳宗元和蘇軾受貶后的不同態度。參考資料網址及書目:
參考資料網址:
參讀書目:
(1)《中國文學史》。
(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3)《古文鑒賞大詞典》。
(4)《柳宗元傳》。
(5)《中國文學批評史》。
比較后寫成文章,或書面或發電子文檔到我郵箱或發送到我的網頁“互動天地”,網址:
[1]
《赤壁賦》 篇12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 “賦”的有關特點。
2.誦讀、品味、鑒賞課文精美的語言。
3.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通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的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前后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題)
二、簡介“賦”的體裁特點
三、簡介蘇東坡及其在黃州的生活經歷
四、指導誦讀
這篇課文為辭賦,特別注重聲韻美。在預習和教讀中,宜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誦讀,誦讀中可根據以下要求,讓學生注意韻腳和對偶句。
(1)指導學生注意以下押韻字和換韻情況。
第一段 間天然仙
第二段 槳光方
慕訴縷婦
第三段 稀飛詩
昌蒼郎
東空雄
鹿屬栗
窮終風
第四段 往長
瞬盡
主取
月色竭適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現代漢語語音來讀,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韻,這是由于語音隨著語言的發展演變而變化了的緣故,在北宋時期,它們都是押韻的。至于其間發展演變的規律怎樣,那是音韻學研究的課題。這一點,向學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過深。
(2)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注音。
舉酒屬(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間 山川相繆(liáo) 釃(shī)酒臨江
駕一葉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
五、布置作業 :
熟讀并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討論題:
(1)第1段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色?這樣的景致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情?
(2)第2段怎樣描寫簫聲的?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3)從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蘇軾針對客人的回答,闡述了什么道理,此時又是怎樣的心情?
討論提示:
(1)清風、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歡暢,其“樂”之甚。
(2)“怨”“慕”“泣”“訴”---“哀”“凄切婉轉”。
(3)其一,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其三,要擺脫現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以遨游,抱名悅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4)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 。(客人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反映了作者的內心痛苦。)
2.齊讀課文,體會其語言特點。
(1)駢散結合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2)形象優美,善于取譬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蚊,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二、課外閱讀指導
課外自讀《后》,結合“練習”第四題,指導學生將和《后》進行比較閱讀。
提示:兩賦寫于同一年,中間相距三個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賦所寫,限于舟中,后賦則主要寫岸上;前賦字字秋色,后賦句句冬影;前賦主要談玄說理,后賦則側重敘事寫景;前賦主調曠達樂觀,后賦略為虛無縹緲。兩賦同是蘇軾得心應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評點甚多,不無借鑒之處,茲轉錄數條如下:
《古文觀止》評語:“前篇寫實情實景,從‘樂’字領出歌來;此篇作幻境幻想,從‘樂’字領出嘆來。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與前賦同一機軸,而無一筆相似。”
李扶九評語:“后篇亦寫客、寫歌、寫風、寫月、寫樂、寫酒、寫肴,—一與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還在;此篇有登岸一舉,半夜即歸,則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實情;此篇忽鶴忽道士,奇幻極矣,乃神似《南華》(《莊子則,非襲其貌也;至前篇說悲處,在客口中;此篇悲則公自言矣。”
以上兩段從同與不同兩方面分析了兩賦的特點,李評較詳。
林西仲評語:“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見《古文筆法百篇》)這里說的是兩賦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至于兩賦的高下,前人也有評論,元代文學家虞集說:“陸上衡(陸機,晉文學家,著有《文賦》)云:‘賦體物(體味研究事物)而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已曲盡其妙,后賦尤精。于體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未有道主化鶴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園學古剝》無獨有偶,據黃州的同志說:“陳毅同志生前參觀黃州‘東坡赤壁’中的‘二賦堂’時,對后賦備加贊賞,認為后賦超過前賦,看來這后賦更著力于意境的創造,寫得含蓄、深沉,比前賦由議論‘化妝’的主客問答或許略高一籌,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 (見《東坡文論叢》,第39頁)
探究活動
前、后中的修辭及其比較
前、后中,有相當多修辭辭格的運用,使得兩篇作品意象更加鮮明,描寫更為深刻。其中所用的修辭方法計有:譬喻、設問、對偶、象征等等。請針對這些辭格在文章中運用的情形,及其與全篇的關系,加以比較。
參考書目
《古賦辯體‧宋體》,(元)祝堯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初版,臺北市:中國臺灣商務,1983。
《歐陽修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陳韻竹著,初版,臺北市:文史哲,1984。
《修辭學》,沈謙,修訂版,臺北縣:空大,1995。
《蘇軾文集》,(宋)蘇軾、孔凡禮點校,初版,北京:新華書店,1986。
《賦與駢文》,簡宗梧,初版,臺北市:中國臺灣書店,1998。
《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編緝,初版,臺北市:政大中文系,1996。
《興大中文學報》,初版,臺中:興大中文,1993。
《歷代辭賦鑒賞辭典》,霍旭東、趙呈元、阿芷主編,初版,安徽‧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賦學》,張正體、張婷婷著,初版,臺北市:中國臺灣學生書局,1982。
參考論文
《蘇軾“前、后”心靈境界之探討》,張學波,《興大中文學報》, 1993。
《從“變”到“化”──談中“一”與“二”的問題》,何寄澎,《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古賦與文賦芻論》,萬光治,《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