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備課設計(精選17篇)
《師說》備課設計 篇1
【教學設想】
《師說》是蘇教版高中第一冊第二專題“獲得教養的途徑”中的一篇課文,它與《勸學》一起構成該專題中的“求學之道”板塊,它們共同指向的話題是:求學是獲得教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縱觀以往的教學,老師們把《師說》當作一般議論文來教,尋找中心論點,分析論證方法。現在看來,這樣的教學內容是有問題的。我們經過研究認為,《師說》是一篇具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雜文,我們在教學中,應當結合當時的現實背景,揭示文章的針對性,按雜文的理路來教。
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文化傳承,《師說》張揚了“尊師重‘道’”的思想,是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教學中應當把對文章的主要觀點“師‘道’”作為一個深入探討的重點。文言文的學習強調誦讀,在教學中應當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喚起學生誦讀的欲望。文言知識的積累也是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檢查預習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文言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習目標】
1.歸納并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背誦課文。
2.結合時代背景,認識雜文的針對性。
3.理清文章結構,推敲作者的主要觀點。
【積累整合】
1、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2、古文運動,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3、解題
“說”是一種文體,吳訥在《文章辨體》中認為“說”這種文體的特點是:“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這種文體并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般議論文,而是具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雜文,我們在初中學過的《馬說》、《捕蛇者說》就是這樣一種文體。
4、文言積累
(一)古今異義詞
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古義:不一定 今義:不需要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許多人
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小學教育的階段
(二)一詞多義
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
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
3、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4、吾師道也。(學習)
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解釋經文的著作)
惑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
2、圣人之所以為圣。(……的原因)
【研習探討】
1.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當時上層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憑著高貴的門第,生來就是統治者,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了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這種風氣仍然存在,上層“士大夫之族”自己不從師學習,也反對像韓愈那樣公然為人師之人,還對別人的從師學習“群聚而笑之”。”請從文中找出反映當時從師的一些不良風尚的語句。
交流明確: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2.針對這種不良風尚,韓愈是用什么樣的策略作出有力的批判的?
交流明確:
-用了三組對比,突出了恥于從師這種不良習氣的愚蠢。
針對“今之眾人”,文章寫道:“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針對“于其身也”,文章寫道:“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針對“士大夫之族”,文章寫道:“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最后正面舉孔子從師的例子,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3.雜文往往滲透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請你找出并感受文中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再誦讀課文,交流明確:
-語氣詞:乎、也、歟
-感嘆詞:嗟乎、嗚呼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師道之不復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也!
4.推敲作者的主要觀點,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
1.在文中找出作者表達的觀點
交流明確: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道之不傳也亦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圣人無常師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2.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在文中要闡述的最主要的觀點是什么,是怎么闡述的?
討論交流明確:作者最主要的觀點是――學習必求師;從師為師道。
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能解惑 世人皆有惑 -→ 學習必從師
聞道有先后,師先聞道者 -→ 從師為師‘道’
第二段:“師道之不傳已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唯師能解惑;惑而不從師,惑終不解)←→三組對比:
一是“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的對待從師完全的態度-→人必從師
二是為其子擇師,自己卻恥師-→小學而大遺,惑也:從師為師“道”而僅非句讀
三是為君子所不齒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自恃高貴的“士大夫之族” -→之所以“師‘道’不傳”“師‘道’難復”,士大夫之族難辭其咎!
第三段:列舉孔子從師的典型事例,不言而喻重申了從師的必要性。但它的主要意圖體現在“無常師”三字上,強調從師的本旨是師“道”——孔子無常師,恰是“吾師道也”(從師為師“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條本已存在的真理使然,孔子從師唯“道”而不唯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是對“無常師”三字的解析,闡明了師與弟子之別只在一個“道”字上,到這里已使士大夫據守的“恥師”世俗悖論陷于瓦解,再將從師與貴賤、尊卑強拉硬扯在一起,不是無知,便是別有用心。由此從根本上消除“今之眾人”從師之“忌”。顯然,這一段是對“人必從師,從師(為)師‘道’”論證的正面收束。
第四段:交代作《師說》的緣由——褒獎李氏子蟠不顧世俗壓力,繼承師道傳統的可貴精神。作者對李氏子蟠“能行古道“(傳統從師之道),“不拘于時”(“恥師”世風)的嘉許,正是呼應對中心論點已做出的論證,倡導與呼喚尊師重道之良風。將“能行古道”(古代從師傳統)與“好古文”聯系在一起加以贊揚,則強調了“尊師”與“重道”之間的關系。
【布置作業】背誦《師說》;預習下節課的學習內容
《師說》備課設計 篇2
《師說》是個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考慮到本文需要背誦,而高一學生課程較多,又面臨歷史、地理、計算機的會考,課外幾乎騰不出時間來背誦。所以,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決定多加一課時,把背誦的任務揉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外不再留任何作業。
當初設計的從文本出發,讓學生從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過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達到。同時也順利實現了在課上完成背誦、處理完作業的預想。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里有不同的收獲,解決了“優生吃不飽,潛能生消化不了”的問題。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第二天提問的結果也表明,同學們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學常識。課程結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學能夠背誦全文并默寫。說明大家對本文的邏輯思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另外,教學處在第一課時結束以后對學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對本課內容感興趣并有較大收獲。
面對《師說》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蘊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 同時, 由于過分強調背誦的當堂落實,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密度降低。即便有論證方法和邏輯思路的講述,也僅僅是為背誦服務,并沒有遷就到文學欣賞的高度,在提升學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講課時過分依賴事先的設計和講究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沒有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使他們沒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后來有位同學在寫《師說》讀后感時曾提出了
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小學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為:“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鉆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為大家的榜樣的。如果我當時提供給他一個展示的機會,相信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探索氛圍的創設乃至對求索精神的弘揚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師說》備課設計 篇3
一、虛詞
1.乎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于“于”,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后一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了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承接)
(2)惑而不從師(連詞,表轉折)
(3)吾從而師之(連詞,表承接)
(4)擇師而教之(連詞,表承接)
(5)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并列)
(6)小學而大遺(連詞,表轉折)
(7)則群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
(8)如是而已(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
3.之
(1)古之學者必有師(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圣人之所以為圣(代詞,指代這件事)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10)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這一類)
(11)郯子之徒(代詞,這,這一類)
(1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這,這一類)
(13)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詞,比)
(2)而恥學于師(介詞,向)
(3)于其身也(介詞,對于)
(4)皆出于此乎(介詞,從)
(5)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動,被)
6.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二、實詞
1.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或師焉,或不焉
2.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義:用來……的
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義:不一定
今義:用不著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5)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6)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眾多的人,大家
(7)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指實施這種教育的機構
3.一詞多義
(1)師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求學)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2)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zhuàn,名詞,解釋經文的著作)
(3)道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有“風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詞,道德學問)
(4)惑惑之不解(名詞,疑難問題)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涂)
惑而不從師(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4.詞類活用
(1)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2)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3)而恥學于師(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4)孔子師郯子(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5)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名詞作動詞,低于)
(6)小學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見其明也(形容詞作名詞,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從師(形容詞作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詞作名詞,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0)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動詞使動用法,使……學習)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從(之)而師之
3.變式句
(1)而恥學于師(于師學,介賓短語后置)
(2)師不必賢于弟子(于弟子賢,介賓短語后置)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被動句
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四、重點句子翻譯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譯文: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譯文: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
3.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譯文:我學習的道理,哪里計較他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所以無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無論年長還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譯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師焉,惑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譯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決,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強,聞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師說》備課設計 篇4
二十二、師說
韓愈
教學目的:
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針砭時弊的作品,因而教師應對寫作緣由作簡單介紹,可用柳宗元當時說的話來說明。同時本單元有兩篇“說”文體的課文,因而就要聯系初中學過的課文,歸納“說”的文體知識。
二、明確本文的教學重點:第二段用三種人進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教給學習方法。除有關字詞句的學法外,把本文與《捕蛇者說》作比較,教給比較閱讀方法,并為學生學習下一課《問說》進行課內自讀(將《問說》與《師說》比較閱讀)在方法上作準備。
四、引導學生注意文言實詞的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等現象。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本文的教學目的;二、作者介紹、解題;三、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動用法。
教學過程
一、討論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四、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于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丈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五、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六、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5.分段: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填表如下:
段數 段 意 論 點
1 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2 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3 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4 說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后學號召1.不拘于時;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七、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賓+為+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相師為恥
八、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九、布置作業:1.結合注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
2.書面作業:“思考和練習”三。
3.預習思考題:(l)本文是怎樣論述中心論點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樣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一、論證方法;二、語言特點;三、借鑒意義;四、與《捕蛇者說》作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二、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潔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l)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這段以第一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又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欽”,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下表: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四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二段,“能行古道”照應第三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三、與《捕蛇者說》比較,指出它們運用的對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討論)
從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種人進行并列對比的,而《捕蛇者說》是用一種情況反復對比:1.以劇毒之蛇與愿以捕蛇抵賦的人之多相比;2.以蔣氏一家三代的遭遇與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蔣氏一歲犯死者兩次,其余時間則熙熙而樂,與鄉人每天擔驚受怕相比。
四、布置作業
1.書面作業:“思考和練習”二、四;補充練習。
2.背誦課文。
《師說》備課設計 篇5
【教學設想】
結合《勸學》總結文言文的基本學法:讀通(搬字音、查字音),讀懂(搬詞義、問老師),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釋),決心(樹立學好文言文的決心)。本課擬采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既讓學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讓學生便于總結他們掌握了什么。作為文言文的整體理解,要力求把它當作現代文來上,把重點詞義的解釋放在理解課文中去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理解放在背誦前進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牽引學生進入文本采用問讀法進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
利用詞典和課下的注釋,把課文讀通,讀暢。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
二、課堂進程
1、老師介紹文學常識。抓住如下中心詞介紹:
韓愈、古文運動、寫作背景、解題。
2、老師出示案例,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
(老師引導學生明確:老師的寬泛定義,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3、齊讀文章,學生活動:你能大致地說一說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嗎?
明確:本文主要講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劣陋習。
4、學習第一段:
⑴ 朗讀:點讀第一段──老師糾音,并指明朗讀中的缺陷──學生齊讀。
⑵ 老師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利用課下注釋理解文本,然后參與三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與翻譯中要注意下列詞的用法與意義:必、受、師(6個)、是故。
① 老師是干什么的?
② 人為什么需要老師?
③ 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⑶ 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著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并闡明了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5、學習第二段:
⑴ 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⑵ 理解文本: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弄懂這一段所寫的內容,參與下面問題的討論,并且在理解與翻譯的過程中掌握下列幾個詞的意義:出、下、恥師、句讀、不、族、相若。
① 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在從師學習的態度上有何區別?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 今之眾人對自己和對孩子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區別?
③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寫的內容是?(抨擊了“恥學于師”的陋習。)
⑤ 本段文字論證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對比。)
⑶ 熟讀──背誦──齊背。
⑷ 老師總結:本段運用了三個對比,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陋習,這是結合當時的現象從反面進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應的,前面提出師道之不傳,欲人之無惑的現實,然后通過三個對比來說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尾兩句與首句照應,再次說明了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5、學習第三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掌握重點詞語有:常、師、之徒、專攻。討論下列問題:
① 作者列舉孔子拜師一事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② 孔子為什么我們要拜這些人為師?(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
6、學習第四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
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應掌握的重點詞語有:傳、拘、嘉、貽。并參與討論一個問題:
作者寫《師說》這篇文章的直接動因是什么?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并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于余(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
7、理解全文結構:
(這是為學生背誦課文作準備。)
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并形成如下板書:
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四、說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后學號召。
1、不拘于時;
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8、背誦全文:
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寫作的結構之后,要求學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課后拓展:
⑴ 學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⑵ 現在我們還需不需要老師?請談談你的見解
《師說》備課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環節:
一、檢查作業。
二、誦讀第3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借助注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
3.教師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5.討論:“圣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是什么?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1)“圣人無常師”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孔子向這么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誦一題,其余二題在誦讀和總結過程中自然完成。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于節奏變化,易于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后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業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6.齊誦一遍。
背誦線索提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圣人從師,今眾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寫作緣由。
三、總結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余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他本人則取法于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著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官學)任教。當時的社會是怎樣一副樣子呢?門閥制度下,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的很直白: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古語有云:“經師易尋,人師難覓。”所以說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文章正是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讓我們千百年后依然能通過文字發現“百代宗師”韓愈那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系?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
明確: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任的,通過培養“后學”擴大古文影響。
小結:本文的思想意義在于:
(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
(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道統,韓愈既以儒家道統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師說》,“抗顏而為師”。
(3)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
⊙蘇軾十分贊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其時駢體文占統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連用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有如“連珠“。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著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著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四、練習鞏固——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一寫馬的對聯:
馬籠籠馬馬籠松,籠松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松”、“籠松”,“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為名詞,后一個字為動詞,又為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白馬寺里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復、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專門技藝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姓——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學習、效法——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或師焉,或不焉
以……為師,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如: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五、總結課文:
本文以“師說”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系。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鑒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局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于這些,應適當指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作業布置
1、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熟練背誦全文。
《師說》備課設計 篇7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1、導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師說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①文章要像先秦兩漢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②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憙唯陳言之務去。”憘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中心論點)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怎么樣)(以什么人為師)
4、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
1、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2、講讀第二段
①生讀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今昔對比 圣益圣,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 小學而大遺 (錯誤認識)
└貴踐對比 其智反不能及 (錯誤行為)
(對比論證·反證)
〖小結〗
本段根據第一段的論述,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發第一段提出的論點。
在這段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與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應?
“古之圣人……” ──“古之學者必有師”
“彼童子之師……”──“傳道受業解惑”
“位卑則足羞……”──“無貴無踐,無長無少……”
3、背誦本段
4、抽查小測
解釋加點的字:
恥學于師 圣益圣 從師 師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三、四段,總結全文,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
1、復習舊課,背誦一、二段。
2、講讀三、四段
①譯 ②讀 ③析
第三段: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問: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無常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照應:
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 “無貴無踐……”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有一石三鳥的作用。
第四段:
【板書】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勵后學
問:本段附記性質,與中心是否有關?
“不拘于時”(與“士大夫之族”相反)
“學于余” (從師學習)
“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
3、總結
寫作特點:
①見提示┌整散結合,氣勢雄壯
②語 言│一個意思,多種句式(二段三層對比后的議論句)
└運用頂真,氣勢通暢(師、惑、吾、師)
4、討論問題
怎樣認識作者講的從師的道理?
┌首次明確老師職責
精華│強調學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擇師標準突破等級觀念
┌厚古薄今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糟粕│
└輕視勞動人民 (階級偏見)
一說,“君子不恥”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歟”,是對“君子”的諷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業:六藝經傳之業。──與今不同。
5、完成習題。
6、背誦全文。
【補充資料】
關于韓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韓愈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二十五歲成進士,二十九歲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屢受挫折,數度遭貶。曾任四門博士、監察御史、兵部侍郎(尚書為正職、侍郎為副職)、吏部侍郎。卒年57歲。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比較復雜。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他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但他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倫理觀念,維護封建制度,這當然也是錯誤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超越歷史,具有我們當今的思想。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維護“道統”,但往往又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他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這一具有現實性和戰斗性的思想。他認為一切文辭、一切道,都是不同時代不平現實環境的產物,那么,所謂古文,就不僅是傳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鳴不平、反映現實的工具。這一思想對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響的。當他從現實社會生活出發來觀察問題,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陳腐的儒家正統思想的羈絆,因而他的創作和理論出就放射了動人的光輝。
韓愈的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清代人編選的《古文觀止》(共240多篇,而韓愈一人就選了24篇,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獨占鰲頭。(其次為蘇軾17篇;《史記》14篇;歐陽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師說》外,其余的簡介于下:
《原毀》:揭露了當時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詆毀后進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責當時社會人情丑惡淡薄,發出了主張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嚴格而詳盡) (寬容而簡約)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詳盡,苛刻) (低廉寡少)
《雜說四》(《馬說》):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喻賢才難遇知己,“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寄寓了他對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進學解》以自嘲為自夸,用反語諷刺當時社會的庸俗腐敗,表現了一個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現實中不能妥協的精神。
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焚膏繼晷 補苴罅漏 回狂瀾于既倒 含英咀華
舍屈聱牙 動輒得咎
《送李愿歸盤谷序》借隱士李愿的嘴,對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場丑惡,作了盡情的刻畫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場丑態,令人啼笑皆非。敘述用對比法,流暢而有氣勢。蘇軾很欣賞它,夸張地認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藍田縣丞廳壁記》實際是為“種學績文”(勤學能文)的崔立之鳴不平,同時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還在許多書信里,為自己或朋友鳴不平,實際也是對封建科舉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訴和抗議。
《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文)記述許遠、張巡、南霽云等死守睢陽英勇抗敵的事變繪聲繪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名篇。文章結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瑣事,反復抒寫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實,恰如長歌當哭,動人哀感。
韓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變化,而又流暢明快。他是我國古代運用語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語言有簡練、準確、生動、鮮明的特點,詞匯豐富而句式靈活多變。他新創的精煉的語句,有不少已經成為成語,至今還在人們的口頭流傳。
《師說》備課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
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背誦《滕王閣序》)
三、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謚號“文”)。
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四、布置作業:
1、思考練習四
五、板書設計
段意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四、說明寫本文的原因結論:向后學號召
1、不拘于時;
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師說》備課設計 篇9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說》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論說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于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了他不顧流俗,銳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一、說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關于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關于考綱
據《大綱》要求,高考《考試說明》對古文閱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③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關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四)關于學情
高一(9)、(10)兩班均為實驗班,語文基礎較扎實。經過初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①掌握、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②區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②培養學生自讀注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三)德育目標
①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說學法、教法
(一)學法
①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現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
②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閱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說:“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于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注。
③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疑。
④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一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三)教法
①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一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溫故知新,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樣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例如《師說》第一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總體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說》一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二)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
學生齊讀注釋①;補充作者相關內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共21分鐘)
①教師配樂示范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④學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范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著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鐘)
①一學生示范朗讀,其余學生看注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一段(2分鐘)
4、課內鞏固練習(共4分鐘)
出題(屏幕展示)
5、布置作業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說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
醫、師、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師生,師道關系
四段:寫作緣由
《師說》備課設計 篇10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說》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論說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于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了他不顧流俗,銳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一、說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關于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關于考綱
據《大綱》要求,高考《考試說明》對古文閱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③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關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四)關于學情
高一(9)、(10)兩班均為實驗班,語文基礎較扎實。經過初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①掌握、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②區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②培養學生自讀注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三)德育目標
①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說學法、教法
(一)學法
①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現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
②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閱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說:“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于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注。
③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疑。
④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一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三)教法
①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一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溫故知新,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樣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例如《師說》第一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總體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說》一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二)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
學生齊讀注釋
①;補充作者相關內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共21分鐘)
①教師配樂示范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④學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范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著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鐘)
①一學生示范朗讀,其余學生看注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一段(2分鐘)
4、課內鞏固練習(共4分鐘)
出題(屏幕展示)
5、布置作業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說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
醫、師、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師生,師道關系
四段:寫作緣由
《師說》備課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能力訓練目標:
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標: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針砭時弊的作品,因而教師應對寫作緣由作簡單介紹,可用柳宗元當時說的話來說明。同時本單元有兩篇“說”文體的課文,因而就要聯系初中學過的課文,歸納“說”的文體知識。
二、明確本文的教學重點:第二段用三種人進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教給學習方法。除有關字詞句的學法外,把本文與《捕蛇者說》作比較,教給比較閱讀方法。
四、引導學生注意文言實詞的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等現象。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本文的教學目的;二、作者介紹、解題;三、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動用法。
教學過程
一、討論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為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將其原文介紹給學生)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師說》。(板書題目)
四、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五、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蟋,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六、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òu——讀書dú或不焉fǒu——不能bù
經傳zhuàn——傳道chuán聃dān——冉rǎn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句讀百工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A.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B.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C.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B.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C.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A.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B.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A.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B.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C.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D.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A.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B.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C.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三種情況
A.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B.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C.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A.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欽(多么)
七、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賓+為+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形容詞以相師為恥
八、布置作業。
1.結合注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
2.書面作業:“練習”二——四題。
3.預習思考題:
(1)本文是怎樣論述中心論點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樣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繼續研習課文。
1、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開門見山,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中心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討論后明確:第一層:提出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討論后明確: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B.這一段的分論點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第一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C.為了論證分論點,為了抨擊“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討論后明確:
a.縱比
古之圣人: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于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這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討論后明確: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圣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后作教師備注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B.本段的分論點?所用的論證方法?
討論后明確:圣人無常師。舉例論證。
⑤分析第四段
提問:a.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b.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a.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b.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2.欣賞品味
問題: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
(1)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結語一句比一句重。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二、課堂訓練。
背誦全文
三、布置作業。
寫一篇《師說》讀后感,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師說》備課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韓愈闡明全新師道觀念的斗爭精神和“尊師重教”的觀點;
2、學習借鑒本文事理結合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議論文寫作方法;
3、積累掌握“傳”“師”“道”“受”“固”“從”“也”“則”“于”“乎”“所以”等詞的用法;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介紹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礙,正確理解課文。
2、歸納“所以、師、于、則、傳、從、也、夫”等詞的義項。
3、培養學生的背誦激情。
教學步驟:
一、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發現疑難,課堂上提出,師生共同研討。
如下為學生課堂上可能提出的問題,教師應準備好。
1、解題:
“說”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論說文范疇,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師”是本文要著重論述的論題。“師說”,意思是“說說關于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是送給他的學生李蟠的,是他35歲時在長安當國子監四門博士時寫的。文章針對當時社會上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痛加針砭。著重闡明教師的作用和從事應采取的態度,有破有立,對我們今天仍有借鑒作用。本文是韓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晉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學生),作《師說》,因抗顏(態度嚴正不屈)而為師。世(世人)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生三歲而孤,靠兄嫂撫養長大。幼年好學不倦,到十七八歲,學問已有相當扎實的基礎。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登上仕途。以后歷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職,其間有兩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見,被貶官,第二次差一點兒被處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當于副部長),故亦稱韓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為昌黎伯,故又稱韓昌黎。又因死后謚“文”,故稱韓文公。韓愈、韓退之、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是同一人的許多異稱。
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績,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恢復先秦、西漢的優美散文傳統,堅決摒棄南北朝以來只講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內容,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文風,并提出要創造性地學習古文,反對模仿因襲,人云亦云。(觀點“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唯古文必己出”、“文從字順”)他不僅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傳誦的優秀散文。他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所以后人稱他的文章為潮水一般(韓潮)。他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對當時和后代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宋代文學家蘇軾曾譽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他所謂“古文”,是和當時流行的重詞藻、輕內容的駢文相對立,即奇句單行,以儒家思想為基本內容,取法先秦兩漢文體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說為李蟠而作,實際上是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對別人從師也進行嘲笑的士大夫階層。
初中課本選了他的《馬說》一文,借千里馬難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知己,難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憤懣之情發揮得無余,富有現實意義。
3、詞的多義現象
⑴所以a、表原因。譯為“……的原因”“……的緣故”
b、表憑借或目的。“用來……的”“……的憑借”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②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③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傳也
⑤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
⑵師a、二千五百人為一師,泛指隊。例:齊師伐我。《左傳》
b、老師c、效法、學習d、樂官、樂師
⑶也a、句末語氣詞,表示判斷或肯定。b、句末語氣詞,與“何”等詞相應,表示疑問語氣。c、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d、副詞。也(后起意義)
⑷于a、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和對象,可以翻譯為“在”“向”“到”“從”“對于”等。b、介詞。表示比較,相當于“過”。c、介詞。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⑸其a、人稱代詞。第一人稱:自己第三人稱b、指示代詞c、句中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期望或命令。
⑹傳a、客舍b、傳記。c、注釋或解釋經義的文字d、傳遞e、傳達、傳授f、流傳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稱代詞。c、助詞。相當于“的”d、放在句子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e、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的標志。
韓愈的《師說》一文針對性很強,具有批判現實的精神。學習中,可先參照課文注解和有關背景資料,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和動機。然后,看注釋,通讀課文,了解全文的總體結構和主要觀點,特別要重點理解第一段觀點的新穎和第二段對比論證的有力。在此基礎上,反復讀熟課文直至背誦。背誦時要注意語氣和語句的停頓、詞語的連屬、聲調的抑揚等。如有不正確,則說明在理解上有誤差,應該及時糾正。詞語方面重點要辨析傳、師、道、惑、益、從、也、則、于、乎、所以等的意義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蹤試題。
初中學過韓愈的《馬說》,是講識別人才、愛護人才的,內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聯系。韓愈宣揚“尊師重教”,也以伯樂自許。學習中,可以回顧復習《馬說》,增強對本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結構: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說為李蟠而作,實際上是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對別人從師也進行嘲笑的士大夫階層。為達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須既要有理論論據又要有事實論據地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因而作者先從老師的功能角度做演繹推理立論,然后,再以現實存在的不良風氣和孔子從師的言行作歸納推理加深論點。全文結構嚴謹,論證有力,是古代論說文的典范。
結構: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理論論據)演繹推理(觀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士大夫恥學于師(反面現象)
歸納推理(觀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孔子從師的言行(正面實例)李蟠從師行古道(身邊活例)呼應印證(觀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進步性?韓愈在《師說》中的創新,在內容上至少有三點: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作用認識的局限,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受(授)業”,擴大到“傳道”、“解惑”,明確提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個對教師作用的全面而嶄新的界定,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進步,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二是針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門第觀念,明確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全新的從師之道的觀念:從師即是學道,惟“道”是問,凡是聞道者無論貴賤長幼都可為師。這是石破天驚的新觀念,開拓了為師者的廣闊領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指導下,從“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客觀事實出發,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嶄新觀點,說明師生關系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閃耀著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氣勢?韓愈的論說文向以氣勢通暢著稱。就本文而言其氣勢來自三個方面:嶄新理論本身的說服力,加上嚴密邏輯的論證力和語言上奇偶駢散結合的表現力,形成文章的奪人氣勢。首段思路是:“古之學者必有師”,師的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惑則必從師,從師即學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結句大有如截奔馬之勢;全段層層頂接,步步推進,邏輯嚴密,一氣呵成,更是勢不可當。次段緊承首段對師道的論述,連用三個層層深入的對比,從不同側面批判當時士大夫中流行的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批判的語氣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問語氣,發展到“吾未見其明也”的責備的語氣,再到“其可怪也歟”的帶有強烈感情的諷刺語氣。這種語氣上的層層遞進,聲勢逼人。三段正面論述“圣人無常師”,以備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無可辯駁的言論和實踐為例,說服力極強。且為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二段“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有力佐證,一石三鳥,精當無比。結尾又從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點明寫作目的,貫通古今,繼往開來,更有高屋建瓴之勢。全文文勢硬轉直接,陡直峭絕:開篇“古之學者必有師”突兀而起,有如橫空出世,已見出奇;中間三個對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見其奇。營造這種雄直峭兀之勢,最為韓愈所長。本文靈活多變的散句,于流暢中含頓挫,參入對偶與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詞語的排比),又于靈活中見整齊。奇偶駢散交錯運用,自然配合,錯落有致,亦增勢不少。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評析:劈頭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斷,緊接著概括指出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做為全文立論的出發點和依據。然后句句頂接,推論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同時,一開頭鄭重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就隱然含有對“今之學者”不從師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為第二段埋下了伏筆。本句翻譯時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義和作用。
運用:(翻譯)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授學業、解答疑難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評析: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師的職能作出了理論論證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實論證之后,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進一步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進一步批判。說明了師生關系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結尾,化繁為簡,既顯見解的深辟透徹,又有一種高瞻遠矚的氣勢。
運用:(翻譯)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師說》教學反思
在教學《師說》一文時,我的導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從幼兒園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這十幾年中,大家接觸過不少老師。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對老師的看法。通過這樣一個提問,讓同學們各抒己見,表達對老師的看法,從而引出課文。
學生對導入部分的問題很感興趣,對于如何看待老師都有自己的貼近現實的想法。其實這個導入和課文還有一定的距離,可以再深入一點,問一問學生應該如何對待老師,從而引出“恥學于師”的問題,更好地和課文接軌。
講到“句讀”的時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關標點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編輯社之間“?”和“!”的故事,慈禧太后與《涼州詞》之間的故事,對聯“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等等故事。講故事的時候,學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應該要善于尋找文中的興趣點,尤其是在上古文時,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最后一個課時中,我歸納了“之”“師”“其”“師道”幾個字詞的一詞多義,我是用ppt展示出來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燈片,學生就光是抄筆記,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問的時候,學生都沒有反應。應該讓學生在記筆記的同時也能思考,做到手動,腦動,心動。
《師說》備課設計 篇13
一、寫作背景
本文是韓愈借給學生李蟠贈文的機會,抨擊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的士大夫們“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結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會上的人對他指指點點,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韓愈。韓愈也因此落得個瘋子的名聲。結果住在長安,常常連飯都沒煮熟,就被趕走了。所以說有的時候維護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二、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編為《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提倡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三、文體簡介
“師說”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四、朗讀課文
1。需正音的字:
夫(fú)愚(yú)句讀(dòu)諛(yú)經傳(zhuàn)
郯(tán)萇(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2。重點句子如何斷句
——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從/而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譯全文
(一)第一段著重講解的字詞:
之—助詞,的;學者—求學的.人;所以—用來……的;之—代詞,指道理;固—本來;師(之)—以……為師(意動用法);庸知—哪里,管、過問;無—不論,不分
語法: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著重講解的字詞:
師道—從師求學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恥—以……為恥;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句讀—文句意思表達完畢叫句,句中需要停頓的地方叫讀;小學—小的學習方面;族—類;不齒—不屑一顧;歟—語氣詞;
語法: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三)第三、四段重點字詞
常—固定;攻—學習研究;已—罷了;通—普通
語法:被動句——1、不拘于時。
介賓后置句——1、而恥學于師;2、師不必賢于弟子。
六、總結全文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1、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2。古今異義
學者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
今義: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古義:小的方面學習。如:小學而大遺,吾示見其明也。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眾人古義: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今義:許多人。
所以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于“用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不必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3、一詞多義
道: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于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③吾師道也(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⑤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惑: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難問題)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識別,動詞)
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于“的”。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志。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二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
4、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中的“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后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志的賓語前置)
4、介賓短語后置句(狀語后置):
①而恥學于師。
②不拘于時,學于余。
③師不必賢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則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師說》備課設計 篇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了解文章寫作背景及大意,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二)難點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利用寫作背景導入,利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古代的選官制度各個朝代均有不同,從世襲、察舉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漸形成了以門第取仕的形式,門閥士族逐漸壟斷政權,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從師的程度。對于這種“學風日下”的形勢,在唐德宗年貞元十八年,韓愈批判了這種風氣,提出了從“道”而學的觀點,那么他到底說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說的?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一探究竟。
(二)整體感知
1、了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韓愈生平介紹。
明確: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將他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誦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了解各段大意,明確中心論點。
明確:(1)老師結合課下注釋為學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實詞(如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虛詞(如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的標志)、特殊文言句式(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判斷句)等。
(2)本文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三)深入研讀
1、默讀文章第一段,說一說作者認為老師的職能是什么?是怎樣論述的?明確:老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說出學習無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點明道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從正面論述了師和道的關系。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第二段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是從哪些方面論證師道的“存”與“不存”的?明確: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
(1)把“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的從師而問和不恥學師對比,指出圣人和愚者的區別是是否尊師重道。
(2)把為孩子擇師而自己不學習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錯誤觀點。
(3)把巫醫樂師百工等人和士族門閥對比,批判輕視師道的風氣。
3、賞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試就這一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明確: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滿而要勤學好問。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4、說一說最后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確:引用李蟠從師好學的事例,再次批判不恥從師的社會風氣。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說一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明確:作者運用對比從多個方面說明了從師的重要性,呼吁當時的人們要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這對現如今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的。
2、對比手法是寫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談一談它的好處以及以后如何去運用。明確:本題較活,學生言之有理即可。(五)小結作業
課下小練筆:結合課上所學知識,寫一篇以“師道”為主題的議論文。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接受起來較難,因此在課前應當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文章的知識有大致的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分析文本,了解作者意圖和寫作手法的運用。本文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師說》備課設計 篇15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韓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先輩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韓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話中可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這種不怕時人恥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風氣,批駁錯誤觀點,建立新的師道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關于題目】
“說”——是一種有敘有議,以議為主的文體,是議論體裁的一種。
“師說”——即“說師”,解釋為“說說(議議)有關老師的問題”。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
【特色講解】
1、對比論證,正誤分明。本文第二段寫得很精彩,運用的三組對比:
(1)縱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猶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而恥學于師。
(2)自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小學;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大遺。
(3)橫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通過這三組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違背常理,而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引用論證,無可辯駁。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不僅比前文籠統的說“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會的'圣人證明“學必有師”“有道即師”,這就把論敵置于無可爭辯的地步。
3、看似閑筆,實為論據。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數字,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說明寫作緣起,實際上遠非如此,韓愈是借對李蟠的夸贊:“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來再一次證明“學必有師”的重要性。
4、語言表達,氣勢飛動。韓愈的散文素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課堂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練習。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1.對下列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A。益:更。輒:就。犯:冒犯。
B.暇:空閑。挈挈:孤獨。而東:到東邊去。
C.仆:我。恒:常。幸:慶幸。
D.被:披。已:已經。吾子:我的兒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
A。有,則嘩笑之,以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對“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僅僅(我)會遭到(世俗)責怪,也會因此使你受到非議。
B。不僅我會病的,你也會病的。
C。不僅見到他會生病,也會見到你病的。
D。不僅僅(他)會遭到(世俗)責怪,你也會遭到責怪。
【答案講解】
1。D2。AB3。A
《師說》備課設計 篇16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識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職能、作用以及擇師標準等方面的觀點,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掌握古漢語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本文正反對比,有破有立,反復論證以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學習內容
一、背景及作者簡介
1.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也稱韓昌黎。曾任監察御史、國子監博士、刑部付郎等職。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寫作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么,韓愈為什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后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仍在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果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3.“說”這種文體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圍,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二、字詞解釋
1.通假字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詞句解釋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代的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學者:求學的人。 這里所說的“古之學者”,不僅指古代作學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時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夫:發語詞,無實義。庸:豈,哪。知:管,過問。“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賓語,這個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于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補語,可提至謂語“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還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圣”“愚”是名詞,第二個“圣”“愚”是形容詞。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敘”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歡古文。古文,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的散文,與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相對。韓愈、柳宗元大力倡導古文運動,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
3.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2)而恥學于師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
(3)則恥師焉 同上
(4)不恥相師 同上
4.多義詞
(1)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師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指有專門技藝的人
吾師道也 學習
或師焉,或否焉 從師
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 軍隊
(2)傳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傳遞,讀 下同。 朔氣傳金 傳送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授
此世所以不傳也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讀zhuàn,下同 《張衡傳》 記載個人事跡的文字,傳記 舍相如廣成傳舍 傳舍,招待賓客的館舍
(3)道
會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無道,誅暴秦 道義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學問、修養
何可勝道也哉 講,說
道芷陽間行 取道
(4)受
項王則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繩則直 經受 恐前后受其敵 遭受
(5)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通“授”,傳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疑惑,疑難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疑難問題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迷亂,迷惑 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蒙蔽,欺騙
(6)賤
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地位卑下,卑賤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地位卑下,卑賤 心憂炭賤愿天寒 物價低,便宜 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石 輕視,貶低
又迫賤事 謙稱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 聰明賢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國 圣明、賢能
誠宜開張圣聽 君王
三、結構分析
《師說》是一篇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有著卓越見解的議論文。在本篇議論文中,作者運用流利暢達的筆觸,通過反復論辯,申明了為師的性質與作用;從師的重要意義與正確途徑,批評了當時普遍存在的不重師道的不良習俗;推動了樂于從師善于學習的社會風氣。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本段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第二層(第2、3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說明有惑必須從師。
第三層(第4—6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6句是本段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本段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并領起下文對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對比,指出“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眾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習。
第三段,以孔子從師的范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闡明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第四段,說明作《師說》的原因。繼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從師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為當時后生晚輩從師求學的范例,對李蟠是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是號召。
內容詳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著,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么“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后,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復雜的寫作背景,并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于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蕩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一段的開頭語氣又歸于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后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干脆說是一個借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重點、難點解析
1.“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師說”就是論述從師學習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系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于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后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于附記性質,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2.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明確:關于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于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 ”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于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3.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錯誤態度,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后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3)每個對比之后,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么意義?
明確:
(1)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的對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于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系,先后順序不能調換,因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1欲人之無惑也難矣1”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語調不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這是疑問語調:“……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于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五、論證方法
1.下定義、作結論
中國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議論見長。能言善辯如孟子、荀子,也總是在他們議論文章中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幫助說理。相比之下,韓愈這篇論說文卻在邏輯思維方面大大超過了前人。這表現在概念明晰、論證嚴密上。如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余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2.對比論證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3.引用論證
引用是論說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這在現在的學術論文中也是最常見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說“古之圣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六、語言特色
1.排比對偶句
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2.連珠句
連珠,又稱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結尾字,作下句的開頭,首尾相連,“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3.豐富的語氣表達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于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同步習題
射說
元好問
晉侯觴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馳射。婿佳少年也,跨躡柳行中,勝氣軒然舞于顏間,萬首聚觀,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樂作,一射而矢墮,再而貫馬耳之左。馬負痛而軼,人與弓矢俱墜。左右奔救,雖支體不廢,而內若有損焉。
晉侯不樂,謝客,客有自下座進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無有也。何謂得之于心?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為一,的雖虱之微,將若車輪焉①,求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則不然,身一,馬一,弓矢一,而的又為一,身不暇騎,騎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駛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顧嘗學焉。敢請外廄之下駟,以卒賢主人之歡,何如?”晉侯不許,顧謂所私曰:“一馬百金,一放足百里,銜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罷酒。 元子聞之曰:天下事可見矣!為之者無所知,知之者無以為,一以之敗,一以之廢,是可嘆也。作《射悅》。
注:①虱、車輪:紀昌學射,懸虱日日望,當視虱如車輪,射技便大進。
②彀:拉弓。③走:自稱謙詞。
1.寫出下列句中加線詞的含義。
晉侯觴客于柳溪( ) 再而貫馬耳之左( )
而的又為一( ) 以卒賢主人之歡( )
2.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的加線詞,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 )
①顧嘗學焉 / 顧謂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無有也 / 將若車輪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何謂得之于心?
(2)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說”常常有所敘、有所議。從本文看,所敘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話回答)
二、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剛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5.“嗟乎”一詞表示的語氣是( )
A.感慨 B.嘆息 C.悲哀 D.憤慨
6.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的“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D.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李氏子蟠……不拘于時 D.古之人不余欺也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C.對那些只教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我是無所謂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師,交給孩子書本并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9.對這段文字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該段句式變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結合,奇偶互見;字里行間飽含感情,讀來感心動耳。
B.作者連用三個對比,尖銳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土大夫”“君子”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C.三個對比,結語語氣一句比一句重,第一個對比的結語是疑問語氣,第二個對比的結語是肯定、責備的語氣,第三個對比的'結語是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D.這一段批判反面現象的目的僅在闡明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1.觴: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1)什么叫做在心里獲得它(射箭之道)?
(2)他不摔破頭、摔斷身肢就很幸運了,(還)期望什么射中呢!
4.晉侯子婿馳射失敗,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騎射證明則“有道”,但遭拒絕為之者無所知,知之者無以為,一以之敗,一以之廢
5.A 6.C 7.D 8.B 9.D
《師說》備課設計 篇17
湖南雙峰縣第六中學(417707)龔勇軍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韓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先輩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韓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話中可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這種不怕時人恥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風氣,批駁錯誤觀點,建立新的師道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關于題目】
“說”——是一種有敘有議,以議為主的文體,是議論體裁的一種。
“師說”——即“說師”,解釋為“說說(議議)有關老師的問題”。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
【特色講解】
1、對比論證,正誤分明。本文第二段寫得很精彩,運用的三組對比:
(1)縱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猶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而恥學于師。
(2)自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小學;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大遺。
(3)橫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通過這三組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違背常理,而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引用論證,無可辯駁。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不僅比前文籠統的說“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會的圣人證明“學必有師”“有道即師”,這就把論敵置于無可爭辯的地步。
3、看似閑筆,實為論據。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數字,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說明寫作緣起,實際上遠非如此,韓愈是借對李蟠的夸贊:“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來再一次證明“學必有師”的重要性。
4、語言表達,氣勢飛動。韓愈的散文素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課堂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練習。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1.對下列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a. 益:更。輒:就。犯:冒犯。
b.暇:空閑。挈挈:孤獨。而東:到東邊去。
c.仆:我。恒:常。幸:慶幸。
d.被:披。已:已經。吾子:我的兒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 )。
a.有,則嘩笑之,以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對“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不僅僅(我)會遭到(世俗)責怪,也會因此使你受到非議。
b.不僅我會病的,你也會病的。
c.不僅見到他會生病,也會見到你病的。
d.不僅僅(他)會遭到(世俗)責怪,你也會遭到責怪。
【答案講解】
1.d 2.a b 3.a
作者郵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