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通用13篇)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搜集奧斯維辛的相關資料;
2.學生自己生成問題并學會分析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
2.使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情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細節描寫。
【教學方法】
1.運用網絡進行小說閱讀教學(圖片學生更直觀、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線討論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課前準備】
抽樣調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對學生感觸比較深的句子進行排序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有人說過去的1XX年是血腥的世紀。現在請同學們點擊“20世紀十大天災”。這是天災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災難。面對天災,不論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們只能一邊痛惜天災所帶來的傷痛和損失,一邊坦然承受。還有人禍,人禍指人為造成的災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約 3千萬人,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戰死亡人數則超過5千萬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國制造的、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慘劇--“南京大屠殺”。當時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殺中遇難的中國人達30多萬人,二戰期間,中國軍民的死傷人數達到3500萬,相當于如今一個福建省的總人口數。在日本法西斯橫行中國的同時,在歐洲,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以奧斯維辛集中營為代表的德軍專門設置的人間地獄里,約有400萬猶太人被嚴刑拷打,隨意殺戮。二次大戰后至今,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戰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不下一次大戰的死亡人數了。
通過剛才的數據能否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預設:人禍遠比天災讓人恐慌)
明確:20世紀的種種“人禍”告訴我們,很多時候,讓人類傷亡慘重、涂炭生靈的,更多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2.關于奧斯維辛:
請看網頁上的介紹
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看到這些畫面的感受
(預設:可怕,慘絕人寰,恐怖等等)
剛才是圖片給我們帶大的震撼,現在,讓我們跟隨美國記者羅森塔爾的新聞稿沉重的步伐走進布熱金卡,用我們富有良知的心靈去碰觸那段不忍血腥的歷史,看看這篇文章是否也能給我們帶來相同的感受
3.寫作背景: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二、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課文,感受新聞內容,并思考,作者將主要的筆墨放在哪里?
預設:
參考者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過與感受
參觀了毒氣室,焚尸室,女監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
二戰后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的新聞報道很多,羅森塔爾的報道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卻成了新聞史上的名作,這是為什么?帶著這個問題,進入文本的學習。
三、細部揣摩:
(環節一)討論探究:
課前準備:請同學們預習,并找出能觸動自己心靈的或者不理解的細節描寫的句子,每個學生寫3—5句
針對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2.“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波娑起舞。”
3..為什么對于參觀者來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
4.那個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針對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做在線討論,將自己對該細節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發表議論。并讓在座的同學對評論做出一個簡單的評議與總結。
(環節二)在線思考:
二戰后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的新聞報道很多,羅森塔爾的報道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卻成了新聞史上的名作,這是為什么?它和你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有什么不一樣?請談談你的看法。
預設:奧斯維辛為什么沒有新聞?奧斯維辛有什么?為什么要寫下這一篇沒有什么新聞的新聞?
明確:記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寫下該文。作者參觀后覺得不應該讓奧斯維辛曾經發生過的慘案成為舊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過文章,作者希望我們牢記災難,銘記歷史。因為忘記苦難就是新的苦難的開始。
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教師總結:細節描寫是耐人尋味的。文章沒有陰森恐怖的鏡頭,沒有血腥的畫面,只是重現了新聞的事實,但透過細節卻能引發人們對生命,對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一作品本身的價值在哪?社會價值又在哪,能不能從這兩個角度思考,幾人合作試寫一段頒獎詞?
范例:《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突破新聞“零度寫作”原則,著眼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在恐怖與快樂、戰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它的發表充分地表現了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
五課堂小結: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①忘記歷史,就會使悲劇重演!
②前以色列總理拉賓的和平宣言:
“幾萬個示威者的喊叫,還遠不如一個痛哭兒子戰死的母親的眼淚給我的震撼……”
“……我向來相信大多數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機會的。你們今晚聚集在此,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制暴力。”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奧斯維辛,納粹的暴行使400萬人的生命被罪惡地奪去。這樣的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這樣的罪惡。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記住這樣的歷史。
奧斯威辛是一個尺度:關于時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無法棄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寫的題材毫不涉及戰爭和殺戮,時至今日,也都與奧斯威辛有關。在這里,奧斯威辛已成為現實的一部分,雖然屬于過去,卻向未來敞開。
六作業(二選一):
1.“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展開你的聯想,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
2.看了《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兩篇新聞后,請課外自己再補充材料,談談對此的看法。
七教學設想:
以組織討論該新聞稿當中的細節描寫為課堂重點,問題設置重在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附板書設計:
重現新聞的事實:參觀奧斯維辛的經過與感受
細節描寫
對法西斯的憤懣,控訴
傳達作者的情感
對生命人性的思考,對和平的向往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2
13 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新聞和通訊的異同。
2. 學習本文用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3. 了解本文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寫作特點。
二、
課程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簡介文題與體裁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大量報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記錄了英國王儲查爾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的最后歷史時刻,曾獲第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及1997年新華社社級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訊,廣義上是新聞的一種,也是報刊常采用的基本體裁之一,最常見的是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通訊除具有新聞性之外,還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繪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現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在讀者面前。
二、 學生自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 給下列生字注音
顛 矚 凝 督 荊 艦
2、解釋下列生詞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襯托。
陳跡:過去的事情。
矚目:注目。
三、 分析課文
1、 說說你如何理解標題?
①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回國、美國政府的白皮書發表之時,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別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題。
②以英國皇家油輪“不列顛尼亞”號象征英國在香港的統治。
③“別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諷的口氣,表明這之中統治的結束。
2、將文中表示時間的句子畫出來,看看這篇通訊是從什么角度,按什么順序把“香港回歸”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記錄下來的
時間 地點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點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降下旗桿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點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車最后一次離開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點15分 距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
東面的廣場 舉行“告別儀式”,查爾斯宣讀女王贈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點45分 “威爾士親王”軍營旁 舉行第二次降旗儀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鐘 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現場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來臨的
第一分鐘
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現場 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升起
1997年零點40分 中國南海 查爾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不列顛尼亞”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 文章按時間順序特寫了哪幾個場景?
場景一:下午4點30分,末任港督告別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幟;
場景二:下午6點15分 在添馬艦 軍營東面的廣場 舉行象征英國管治結束的“告別儀式”,降下英國國旗;
場景三:子夜時分舉行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國國旗升起;
場景四:零點40分查爾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離開香港;
這篇特寫在報道新聞的事實時,還適當地運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請找出來并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4、7、11段介紹了一些背景材料,這樣一來,就像電影中的閃回一樣,將歷史與現實用鏡頭方式交錯出現,不僅畫面很強,且突出了英國對香港156年統治的終結。歷史的回顧更強化了用不再來的意味。
5、 把這篇通訊改寫成一篇新聞,你省略了哪些語言?體會一下這些語言的好處。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廣場上燈光漸暗”“‘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語言使描述對象生動、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統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帶有皇家標致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港督府”,“將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交待告別的細節,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體清楚。
“蒙蒙細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氣狀況的實寫,但兩處用筆,寫出過程,對儀式的氣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對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寫,但在這里交代,對“告別”的儀式的氛圍起了點染的作用。
6、在改寫過程中你是否發現本文時間的表述非常精確,但表述形式不一致,為什么?
7、 這篇別具特色的報道體現出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可以說英方撤離報道的難度最大。既不能只寫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情況;既不能對英方諷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統治結束的象征意義。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會作者的苦心?
如課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現,強調英國對香港長達150多年的統治終于結束了,中華民族百手來的恥辱被洗雪,中國人民終于可以在自己的國土上行使主權,揚眉吐氣了。
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日落儀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灣中的‘不列顛尼亞’號,一是‘紫荊花圖案’作為英國告別儀式的背景,標志著英國對中港150年來的殖民統治結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
全文最后一句語言莊重而含蓄,有深刻含義。“從海上來”指當年不可一世的英國遠征軍強占了中國的領土,開始殖民統治。“從海上去”指英國殖民統治的結束。
新聞和通訊的主要區別是:
①新聞中的事實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訊則要求同過具體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現實生活。
②新聞敘述要簡潔、明快,篇幅短小;通訊則要有較細致的描寫,往往還含有作者的議論,一般篇幅比較長。
③新聞的時效性比通訊更強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3
【教學目標】
1. 體會文中現實與歷史交織的特點
2. 學習文章夾敘夾議,在議論中抒情的寫作手法
3. 欣賞文章語言,感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欣賞文章語言,感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欣賞文章語言,感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半課時(20分鐘)
【教學準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多媒體教學平臺,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向我們展現的是二戰時期的德國納粹的暴行。二戰從1939年開始,1945年結束,短短的六年的時間,先后有60多個國家地區參與了這場戰爭,死亡人數多于5500萬人,其中有400萬人死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營。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奧斯維辛,走進這個慘無人道的人間地獄。
二、整體感知
1. 用一個詞來概括對集中營的感受。
恐怖、窒息、壓抑、殘忍……
2. 課文是以什么為線索展開描寫的?
是以空間轉換和參觀者情感的變化這兩條線索展開的。
3. 作者對哪幾個地點進行了描寫的?
作者對毒氣室、焚尸爐、牢房、長廊、地下室這幾個地方進行了描寫、
4. 參觀者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請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1)終生難忘。
“每個參觀者都感到有一個地方對他說來特別恐怖,使他終生難忘。對有的人來說,這個地方使經過復原的奧斯維辛毒氣室。人們對他們說,這是‘小的’,還有一個更大的。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實施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開放。”
(2)茫然,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
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內成堆的頭發和嬰兒的鞋子,一看到用以關押被判處絞刑的牢房時,他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3)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原來,在女牢房,他看到一些盒子。”
(4)慶幸。
“參觀者很慶幸他沒有打開門進去,否則他會羞紅了臉的。”
(5)被窒息,跪下來,在自己胸口畫十字
“參觀者被帶到執行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這時,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口畫十字。”
5. 概括總結奧斯維辛的背景資料
(1) 波蘭小鎮
(2) 德國法西斯修建的最大的滅絕人性的集中營
(3) “殺人工廠”
(4) 占地40平方公里
(5) 3個主營45個分營
(6) 5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
(7) 28個民族共400萬人死于此
三、重點探究
1 . 你對這篇課文有何感受?(學生自由討論)
2 . 如何理解“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這個標題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說的是反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恰恰是表明了這里有很大的新聞,但又不同于以往新聞所報道的。“沒有什么新聞”是相對于以往人們對奧斯維辛的慘狀的報道而說的,現在這里充滿陽光,和平寧靜,與以前的景況大不相同了。
3. 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四、結束
毒氣室
焚尸爐
牢房
走廊
地下
婦女不育試驗室
五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4
教學目標
1、把握作者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寫法。
2、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3、記住歷史慘痛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重點
把握作者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寫法。
教學難點
1、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2、記住歷史慘痛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方法
教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 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導入新課
大家看到的就是73年前日本法西斯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當時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戰期間,不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歐洲,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德國法西斯對歐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發指!
二、認識奧斯維辛
這里是一座平靜的小鎮,
也曾經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廠;
這里見證著人性的墮落,
也凝結著一個民族的苦難;
這里是人類歷史無法跳過的一頁,
這里是奧斯維辛。
奧斯維辛位于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并于同年6月14日將首批犯人運抵奧斯維辛。1941年開始對集中營進行了擴建。
二戰結束時,整個集中營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除奧斯維辛主營、布熱金卡營、莫諾維策營三個主要集中營外,還有45個分營。營內采用毒氣室等各種方法屠殺、虐待囚犯,5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于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達250萬。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奧斯維辛”一詞演變到現在,已成為了屠殺和滅絕人性的代名詞。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三 研讀課文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1、讀了資料和課文后,你們對奧斯維辛集中營有什么印象?
明確: 可怕、慘絕人寰、恐怖
2、作者有沒有直接描寫集中營如何殘害“犯人”的?你是怎么體會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確:作者沒有直接描寫納粹的殘暴,它的可怕是通過作者和參觀者的感受表現出來的。
3、今天,人們參觀的奧斯維辛是經過復原的,當初德國人為了銷毀罪證曾把它炸毀,即使是這樣,我們還是能找出德國法西斯的罪行。本文按照空間順序,寫了參觀者參觀了哪些東西?
毒氣室 ---- 焚尸爐 ---- 女監房 ---- 實驗室 ---- 紀念墻 ---- 絞刑室
人們依次參觀了毒氣室、焚尸爐、女監房、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勾畫出人們參觀時表情變化的句子,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
——“默默地邁著步子”、想象成了現實——“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
——“特別恐怖,使他終生難忘”
——“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 慶幸“沒有打開門進去”,否則會“羞紅了臉的”
---- 沉思
——“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人們的表情變化,從側面證明了集中營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無法想像的,納粹法西斯的暴行慘絕人寰,滅絕人性,令人發指。
側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不直接寫集中營如何恐怖,而讓讀者從參觀者的表情來體會他們的所見,突出表現這里帶給人們的恐懼。表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和納粹的殘暴。
四、重點研討,理解下列語句含義
(1)作者上來就說布熱金卡“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游戲。”作者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為什么?難道作者不喜歡這么美好的一切?
明確:
景色固然美好,卻與這里的歷史不相配。這個曾經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地發現,這個該被歷史永遠詛咒的地方,竟有這樣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時無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無一字控訴,可是由此所體現出的強烈憤懣的感情,讓讀者感到無比壓抑。
(2)“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明確: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暗示生命是不會被徹底摧毀的,正義必定戰勝邪惡
(3)“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作者為什么要為我們展示這樣美麗的畫面?
明確:
溫和的微笑→ 對生活充滿熱愛
為夢想而微笑→不泯滅內心對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隱秘的→深藏內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對姑娘的描寫揭露了法西斯對美好的摧殘以及作者的憤恨之情,暗示人們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4)“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你覺得為什么作者會認為這里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你理解“作禱告”的含義嗎?
明確:
作禱告,無非是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這個“人間地獄”里,作禱告的地方是沒有的,正是“沒門”,因為劊子手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禱告懺悔自己的罪行的;而無辜的人們成為劊子手刀俎上的肉,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5)全文寫參觀者的話就一句,兩個字——“夠了”——這一句臨近文章結尾,點到為止,卻余音裊裊。它包孕著豐富哪些的感情?
明確:
對法西斯劊子手的咬牙切齒,義憤填膺。
對受難者苦痛的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對歷史悲劇不再重演的祈望。
對和平自由長存的美好祝福……
五、自由分組討論
1、這篇新聞報道的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那么為什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但這位記者還要去報道?
①“沒有什么新聞”
——奧斯維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歷史而出名。人們已經了解了它很多東西。
對于追求新聞時效性的記者來說,的確是沒有什么新的東西可供報道了。
②為什么又要寫,報道了這篇新聞?
——但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此時已經不只是一個記者,更是一個被深深震撼的參觀者,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感情驅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
2、思考比較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報道與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一般報道有什么不同之處?
一般報道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時效性 最新發生的事件
時效性不強
報道
內容 客觀事件
個人感受
情感
傾向 客觀
個人情感濃厚
這篇報道突破了新聞“零度寫作”原則(全面、客觀、實在地向受眾提供生活與人生定位的新聞),著眼細節,以冷峻的視覺,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的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字里行間灌注著個人的情感。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3、歸納主題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同時,也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六、小結
奧斯維辛恢復了平靜,南京大屠殺也已經過去73周年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因為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列寧
歷史不容忘卻!牢記國恥!振興中華!
七、作業設置
“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
請你寫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內心活動。
八、板書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毒氣室 ---- 焚尸爐 ---- 女監房 ---- 實驗室 ---- 紀念墻 ---- 絞刑室
控訴罪行
向往和平
牢記歷史
別了,不列顛尼亞
教學目標:
1、了解新聞知識。
2、把握課文內容,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3、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了解新聞知識。
2、把握課文內容,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
教 具: 多媒體課件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有一首歌這樣唱:“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這歌里唱的“東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嗎?
香港。
1997年7月1日,在外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游子終于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是一個彪炳史冊的日子,是中華民族洗雪百年恥辱,長民族志氣、振國家聲威的喜慶時刻。為了報道并見證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盛事,世界各大新聞傳播媒體紛紛聚集香港,其陣容之大、人數之多,是世界新聞史上所罕見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的記者,必須拿出精品來,為盛事紀實,為歷史留影。數位新華社記者不辱使命,作為歷史的見證人,真實、準確地記下了這難忘的時刻,寫下了《別了,“不列顛尼亞”》這篇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
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這篇課文,再次聆聽那振奮人心的一刻。
二、背景鏈接
1、香港坎坷的歷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英國強占香港島,事后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2、鄧小平與香港回歸
1982年9月,中英關于香港地位的談判,在鄧小平和當時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之間進行。 鄧小平態度堅決地告訴撒切爾夫人:“主權的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中國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島、九龍,否則,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鄧小平的話,令當時有著“鐵娘子”之稱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這位中國的“鋼漢子”面前,低下了頭。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落實香港1997年之后實行“一國兩制”制度。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
三、了解新聞知識
1、新聞
把社會上新近發生的重要事情及時地、如實地報道出來叫做新聞
2、新聞的特點
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意義性
3、新聞的分類
廣義:消息、通訊、報告文學
狹義:消息
4、新聞的體裁分類
四大類:消息報道、特寫、通訊和報告文學
5、新聞的結構
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
(1)標題: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引標、正標、副標。
(2)導語:是新聞的開頭部分,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
(3)主體:是導語之后,對新聞事實的具體敘述。
(4)結尾:新聞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比較發人深思。
(5)背景:是對新聞事實的補充,起補充作用。
本文體裁為特寫。
“特寫”,要求用類似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來反映事實,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場采寫的一種現場感較強、篇幅短小精粹的新聞文體。 “特寫”側重于“再現”,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現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在讀者面前。
四、研讀課文
(一)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結構
明確:
導語:(第 1 段 ):“不列顛尼亞”號離開,英國對香港統治的結束。
主體:(第2-10段):以時間為序,具體記敘告別儀式。
結尾:(第 11 段 ):英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二)四個場景,三次降旗
本文主體部分就是選取1997香港回歸,英國撤退時的四個重要場景。請快速閱讀課文,找出這四個場景:
第一場景:4點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別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幟。
第二場景:6時15分,在添馬艦軍營東面廣場舉行象征英國統治結束的告別儀式,降下英國國旗。
第三場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紅旗升起。
第四場景:7月1日零點40分,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與標志,找出英國在香港的三次降旗。
三次降旗:
第一次降旗: 4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
標志:今后香港再也不會有港督來統治。
第二次降旗:7時45分,廣場上燈光漸暗,開始了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標志:被英國統治了156年的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第三次降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標志:1、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統治的結束
2、從此中國將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通過對四個特定的場景的描述,真實地再現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這一歷史時刻。英國米字旗的降下象征著英國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的結束,五星紅旗的升起則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作者鄭重地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含蓄地表達了一種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時的莊嚴與喜悅的心情。
(三)介紹每一儀式之后作者總要介紹一些背景材料,找出這些背景材料,并思考,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明確:
對事件做了必要的補充,使得每一儀式都顯示出歷史的跨度、厚度,因而雖然作者并不直接發表評論,說出儀式的歷史意義,但情感和評價暗含其中。
五、 思考討論
1、如何理解標題“別了,‘不列顛尼亞’”的含義?
標題有兩層意思。
從字面上看,參加完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
另一方面,“不列顛尼亞”號的離去,象征著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
2、重點理解下列語句含義
①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
提示: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港督府的外觀。通過對港督府的描述,告訴世人,經過中國人民長期的艱苦努力與漫長的等待,香港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隨著末任港督彭定康的離去,中國人民一段屈辱的歷史永遠地成為過去。
②一百五十六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提示:
這句話平實的語言,對比的鮮明,其中之一飽含了中國人民對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結束的欣喜之情。
③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提示: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英國米字旗的降下,代表著英國殖民統治的結束。香港回歸了祖國,五星紅旗從此飄揚在香港上空。
④從1841年1月23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海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個月零四天。
提示:
對中國人民來說,英國在香港進行殖民統治的這段歷史是刻骨銘心的,是不應該忘記的。中國人民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終于迎來了香港回歸祖國的一天。作者心中,人民心中,都是感情澎湃。這種感情,通過精確地記錄英國統治香港的時間來表現,語言含蓄,很有分寸。
⑤ 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提示:
“從海上來”,是說當年不可一世的英國遠征軍強行占領了中國領土,開始了殖民統治。“從海上去”,明寫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顛尼亞號”離開,實指英國殖民統治的結束,點明了題意。這里沒有諷刺,沒有痛罵,我們卻從作者平實的語言中,感受到心潮的起伏。
六、拓展延伸
中國政府為什么能成功地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學生討論思考,各抒己見,老師適當引導)
明確:
一、香港自古是中國的領土,中國收回香港完全符合國際法,是正義之舉,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承認。
二、70年代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的突破性進展,與英國關系的改善,為中英和平談判解決香港問題創造了條件。
三、“一國兩制”偉大戰略構想,為解決香港問題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為和平方式收回香港提供了制度、法律和政策保證。
四、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綜合國力的大大增強,是我們能夠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在此,可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為強大祖國做貢獻)
七、小結
在眾多關于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別了,“不列顛尼亞”》是特別的。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現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歡慶回歸的人們多么激動,而是選擇了英方撤離這樣一個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國皇家游艇“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事件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向世人宣告了中國主權的回歸。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盛事,這一歷史讓我們倍感自豪,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八、課外練筆
寫一篇讀后感,語言要簡潔,能把感想寫得有理有據。
板書:
別了,不列顛尼亞
四個場景
第一場景:4點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別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幟。
第二場景:6時15分,在添馬艦軍營東面廣場舉行象征英國統治結束的告別儀式,降下英國國旗。
第三場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紅旗升起。
第四場景:7月1日零點40分,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5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四單元,該單元系新聞和報告文學單元。此文與《別了,“不列顛尼亞”》可組合在一起,使高一學生感受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了解新聞中記者的感情滲透其中,以揭示新聞事件的意義的寫法。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搜集奧斯微辛的相關資料;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受情傾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使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設計思想】
實現新課標下三維教學目標;提升學生思考的層次,結合當前時代,從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提升到對德國納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惡,激起理性思考。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設想】
讓學生自主尋找納粹罪惡的史料,充分利用學生的課程資源生成新的課程資源;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來理解記者在新聞事件中的作用。
【教學對象】
重點中學高一學生。
【學生分析】
這些高一的學生他們有自己收集資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夠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與思想,能與同學們合作交流;關心時代發展,洋溢著青年學子的朝氣。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①使學生課前通過圖書館或電腦等搜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并準備小組交流發言。
②對“新聞的客觀性”課前自己思考,積累感受。
【教學過程】
一. 交流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認識,自然營造對納粹憤怒氛圍。
1.先讓同學們分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資料,談談看法。之后,請兩組代表到講臺上向全班出示最讓小組震撼的一張圖片,并闡述理由。
2.讓小組派代表來簡要闡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
3.讓學生一起默讀課文,來感悟該新聞寫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此時氣氛沉靜而嚴肅)
二.引導學生通過此文獨特的新聞視角認知其控訴價值(整體感悟新聞內容)
1.引導學生探索該新聞的視角
①新聞與一般的文章的顯著差別點是什么?
師生間會明確為及時敏銳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觀地傳達。
②本新聞有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呢?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探究而知,本新聞并沒有寫道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此可從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及文中“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參觀者沿毒氣室——焚尸室——女監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參觀
④作為一名敏感記者,為什么要寫一些不能稱為新聞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題目《奧斯維辛沒有新聞》是否違背了新聞當敏銳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則呢?讓我們每個人都靜靜地想一想。
注意:此問題不要讓學生回答,而是在靜默中沉思。
三.對新聞中記者所蘊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羅森塔爾的眼光敏銳地追尋著參觀者的行動與神態。
我們一起來讀從p50頁“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起至結束,哪些是客觀的描述,哪些又寫出了參觀者內心的感受呢?(各舉一例)
2.請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請同學對該生的朗讀作簡要點評,既加深對新聞傳達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學生間互動交流。
3.師生一起探究新聞中對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及反映他們內心感受的句子或詞語。
參觀者行為、神態的客觀性描述,如“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懼萬分”等詞直接顯示了參觀者內心的恐懼。
4.“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學們,你們說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
(老師表情較為嚴肅,特意留下一點時間空白)這個問題我們想留在課外,讓我們用筆來表達,就算是表達對一個像鮮花一樣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為什么對于參觀者來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為什么要用“懇求”一詞呢?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出來。
6.新聞報道中,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物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
請比較《奧斯維辛沒有新聞》與《別了,“不列顛亞”》在此的不同。
7.作為新聞,我們分明能看到記者的感情也蘊含其中,除了在參觀者的行為、神態及他們無法抑制的內心中,我們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記者的情感?
學生會找尋一些語句并加以探究羅森塔爾所蘊含的情感。
例如: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波娑起舞。”
預設:學生體味:“最可怕”等詞,作者用反語,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熱金卡因為曾經是人間地獄,只有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能與之相稱。作者表達出自己內心無比的憤懣,讓讀者感到沉重的壓抑。
“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預設:兩種事物形成強烈反差,是諷刺,納粹的殘暴,終不可絕滅生命;是控訴,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毀滅。
四.師生共同總結
1.為什么要多次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預設:一批批的參觀者在奧斯維辛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感受,那樣震驚,那樣窒息,那樣憤怒。
2.既如此,為什么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預設:“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于一種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種使用命感,對死難者的悼念,對納粹的憤恨。
3.為什么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呢?
教師組織提升: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定,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五.引導學生思想深化
在奧斯維辛,納粹的暴行使400萬人的生命被罪惡地奪去。1947年7月2日,波蘭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將集中營原址辟為殉難者紀念館,并在其周圍劃定一個默哀區。1970年,奧斯維辛集中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讓我們再次注觀著自己搜集的圖片,為在此不幸遇難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鐘)
這樣的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這樣的罪惡。我們也同樣不會忘記中華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強盜行徑下遭受的苦難。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記住這樣的歷史。下面是兩篇新聞稿《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見附件1)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見附件2),你會有何感想。
六.作業(兩選一)
1.“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這位可愛的姑娘會在想些什么呢?展開你的聯想,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
2.看了《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兩篇新聞后,請課外自己再補充材料,談談對此的看法。
【教學后記】
學生學習后,能領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打破新聞寫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寫法。在合作交流中,學生被共同營造的氛圍深深感染。通過課前查閱資料,學生首先從感性上體會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罪惡。通過比較閱讀《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并深入查閱資料,又從理性上對納粹和法西斯的罪惡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對當今時代有了認識,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
一. 附件1《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
奧斯維辛委員會柏林集會 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
XX年01月27日 12:01 新京報
1月25日,工作人員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大門前為即將舉行的紀念活動做準備。1月27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的紀念日。
德國總統霍斯特•克勒(左)抵達本次紀念活動的舉行地點奧斯維辛的情景
據新華社電 國際奧斯威辛委員會25日在柏林舉行集會,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
德國總理施羅德在紀念集會上發表講話,強調德國將牢記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后的特殊歷史責任,呼吁與反猶主義和極右主義作堅決斗爭。他說,納粹的意識形態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場人禍。盡管今天活著的絕大多數德國人都與納粹大屠殺無關,但德國人負有特殊的責任 。
他指出,納粹在奧斯維辛等集中營實施的暴行,無論是規模、根源還是造成的傷害,都是空前的。這已經與德國及歐洲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德國及歐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慘痛的一頁。這個歷史負擔雖然沉重,卻是必須嚴肅承擔的責任。他強調說,德國必須直面過去,“盡管遺忘和排斥的誘惑是巨大的,但我們絕不能屈服”。
施羅德呼吁對反猶主義和極右主義行徑作堅決的斗爭。他指出,反猶主義依舊存在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堅決與其斗爭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絕不能允許反猶分子的丑惡行徑得逞。從1996年起,德國將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解放日1月27日定為“納粹受害者紀念日”。
二.附件2《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 輕描淡寫錯誤歷史》
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 輕描淡寫錯誤歷史
XX年01月27日 20:17 文匯報
近日,世界各國媒體都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紀念日。記者發現日本的同行們卻在以“敏銳獨到”的眼光,報道著這一人類當代歷史長卷中極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屆聯大召開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特別會議。《讀賣新聞》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聞》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關注”,這兩家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不約而同”將報道聚焦在“阿拉伯國家缺席這一特別會議”上;《產經新聞》在26日的日刊中以較大篇幅對27日將舉行的紀念活動做了報道,但它的重點是分析歐洲的擴充前景及影響。日本媒體對此“獨到”的報道,僅僅只是顯示了他們獨特的新聞觀嗎?
日本駐聯合國大使大島賢三,在此次聯大特別會議上表示,日本對其所造成的“巨大傷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時日本也有所善舉——日本駐立陶宛使館的一名官員曾經通過簽發簽證救了近千名猶太人,而且戰后的日本已經從聯合國的敵人變成了對聯合國做貢獻最多的國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經完全超脫了那段歷史,成為了一個充滿功德的國家。事實果真如此嗎?
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所謂的“獨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對歷史的淺層反思,對錯誤的輕描淡寫。如果說日本已深刻認識到其過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會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一意孤行,不會在教科書編寫上篡改歷史,不會對毒氣彈、慰安婦事件閃爍其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再次站在善和惡的門檻前,日本到底是“擇其善者而從之”,還是繼續與撒旦為伍呢?(本報東京1月26日電 文/本報駐東京記者 叢云峰)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新聞寫作的敘事方法,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習細節描寫和側面描寫,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歷史,體會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引導學生珍惜當下的和平。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參觀者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洞察他們的內心感受,理解參觀者的感受,同時體會戰爭中人類面對的災難。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二)初讀課文,掌握順序
1.通讀全文,找出本篇新聞作品的標題、導語、背景、主體、結尾,并說說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明確:導語(1-3)講述現在,背景(4-5)回憶過去,主體(6-15)參觀苦難,結尾(16)回到現在。
2.根據大家劃分出的部分,我們不難發現,主體(6-15)參觀苦難,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也是體現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參觀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明確:按照空間順序,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不育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
3.參觀者腳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給你一種怎樣的感受呢?
明確:恐怖。
(三)抓住重點,體會情感
1.引導學生劃出參觀者在參觀不同地點時的動作和表情。
明確:毒氣室、焚尸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干什么使的。”“他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女牢房——“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
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通過我們剛剛找到的那些句子,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參觀者怎樣的心理狀態?想想作者為什么沒有直接去描寫這些地點,而是通過參觀者來表現集中營恐怖的。
明確:
(1)參觀者無不驚恐萬分。
(2)運用側面描寫,從側面烘托這種恐怖的氣氛,比直接去描寫給讀者的沖擊力更大,讀者便不由自主的進入了參觀者的情境。
3.回到開頭的部分,作者連用四個“不該”,讀一讀并體會其中的含義有哪些。
明確:將奧斯維辛現在的美好與奧斯維辛過去的痛苦相聯系,用“不該”二字進行連接,形成鮮明的對比,歷史上的奧斯維辛與現在的奧斯維辛反差越大,就越讓人無法接受,也暗示著讀者不要忘記那個傷痛。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學過本課,談談自己對于戰爭的理解。
2.觀看與二戰相關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拉貝日記》,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評。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學生分析】
1、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情感比較豐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課外收集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
⑵ 揣摩關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統治,培養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設計思想】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對于新聞類文章,在以往教學中,往往重視理性的分析,而忽視自主合作的學習,輕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本設計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突出重點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實踐語文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著力于情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培養,又不忽視雙基訓練,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留下較大的空間,體現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殺》、《辛得勒的名單》中的簡短剪輯鏡頭,導入新課(多媒體)。
(選用的《南京大屠殺》和《辛得勒的名單》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輯氛圍與課文相似,易于引導學生入情。通過簡短的影片展示,把學生們帶進一個悲情的森林,給學生心靈上的震撼,從而自然引出課題,讓學生在肅穆悲壯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喚醒民族精神。)二、交流資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學們在課前收集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邊看圖片邊介紹邊談感受。教師也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使老師和學生在情感上尋找共鳴點。
三、介紹寫作背景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四、質疑解難,探究寫作意圖
一個如此有名的記者為什么要寫一篇早已眾所周知的新聞呢?發生在奧斯維辛的慘劇早已離我們遠去,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請學生閱讀課文,將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畫出來,指導他們開展小組交流,相互質疑。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重點研討題:
1、文章開頭寫到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某種意義”指什么?
2、“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這個細節?
3、13段寫到那個照片中的姑娘,臨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
5、課文第6段“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還有末段“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這兩句話的意義和作用分別是什么?
小結: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同時,也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意讓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五、精彩語段賞讀
本文有很多地方寫得很精彩,雖然作者沒有正面去控訴德國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敘述卻給人深深的震撼。請各組推薦一段文字并推薦一名同學來朗讀。
教師讀第9、10兩段,引導學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顫的感覺。
六、談收獲
著重引導學生從內容情感和寫法兩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則新聞的收獲,進一步把握課文,并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教學總結】
多媒體配樂顯示警句:
1、忘記歷史,就會使悲劇重演!
2、前以色列總理拉賓的和平宣言:
“幾萬個示威者的喊叫,還遠不如一個痛哭兒子戰死的母親的眼淚給我的震撼……”
“……我向來相信大多數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機會的。你們今晚聚集在此,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制暴力。”
【鏈接課外】
閱讀下面選文,然后回答1~5題:
二戰時期,在一座納粹集中營里,關押著很多猶太人,他們大多是婦女和兒童。他們遭受著納粹無情的折磨和殺害,人數在不斷減少。
有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一起被關押在集中營里。一天,她的母親和另一些婦女被納粹士兵帶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她的身邊。人們知道,她們肯定是被殺害了。因為每天都有人被殺害,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人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當小女孩問大人們她的媽媽哪里去了,為什么這么久了還不回來時,大人們沉默著流淚了,后來實在不能不回答時,就對小女孩說,你的媽媽去尋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會回來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詢問,而是唱起媽媽教給她的許多兒歌,一首接一首地唱著,像輕風一樣在陰沉的集中營中吹拂。她還不時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張望著,希望看到媽媽從遠處走來。
小女孩沒有等到媽媽回來,就在一天清晨,納粹士兵用刺刀驅趕著,將她和數萬名猶太人逼上了刑場。刑場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們將一起被活活埋葬在這里。人們沉默著,死亡是如此真實地逼近著每一個生命。面對死亡,人們在恐懼中發不出任何聲音。
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被納粹士兵殘酷地推下深坑。當一個納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將她推進深坑中去的時候,小女孩睜大漂亮的眼睛對納粹士兵說:“劊子手叔叔,請你把我埋得淺一點好嗎?要不,等我媽媽來找我的時候,就找不到了。”納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場上頓時響起一片抽泣聲,接著是一陣憤怒的呼喊……
人們最后誰也沒能逃出納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和力量。
暴力真的能摧毀一切?不,在天真無邪的愛和人性面前,暴力讓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惡和渺小。劊子手們在這顆愛的童心面前顫抖著,因為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納粹顫抖
2、選文第二段的畫線句有什么表達效果?
3、選文第四段中加點詞“殘酷地”可否刪去?為什么?
4、在第五段“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和力量。”這句話中,如何理解“撞痛”這個詞的含義?
5、結合選文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談一談你對“戰爭”的看法。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8
一、說教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本文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講述作者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蘊含著深深的情感。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了解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區分新聞事實與背景材料,客觀敘述與主觀評價,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掌握分析新聞的方法,培養其閱讀新聞獲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我會以此為教學重點進行教學。
二、說學情
本文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常見的新聞,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新聞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文章寫于“二戰”勝利后的第十四年,離現在的時間比較遠,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對“二戰”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我將布置學生課前搜集與課文所寫內容有關的歷史資料。學生對這則新聞中蘊含著的作者情感比較難把握,我會通過初讀、再讀、研讀等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去體味文中蘊含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學情的分析,本單元新聞教學的要求以及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新聞寫作中感情蘊含其中的特點,掌握分析新聞的方法,培養閱讀新聞獲取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學生為主體,課前學生做好相關的預習。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反復誦讀、圈點批注、分組討論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體會這則新聞蘊含的情感和獨特的寫法,從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鑒賞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歷史,珍愛和平。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學生特點、教學目標,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確立為:
1、教學重點:
從品味新聞的語言入手,通過對細節的揣摩,體會作者的情感,把握其觀點。
2、教學難點:體味新聞中蘊含的作者情感。
五、說教法學法
1、教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我運用誦讀、設疑、點撥啟發、學生討論探究等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完成學習任務。
2、學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我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圈點批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領悟情感,學會賞析新聞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為了更好的實現以上教學方法,我將采用多媒體輔助傳統黑板教學,并利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階段:課前我的主要準備工作是備好課,搜集作者和“二戰”以及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做好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資料,并對“新聞的客觀性”進行思考,積累感受。
(二)課堂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由一首來自奧斯維辛的詩《蝴蝶》導入,并用多媒體演示詩歌《蝴蝶》內容,播放相關配樂,我深情朗讀后,導入:這是一首感人的詩,它的作者叫巴維爾,是個猶太人,寫于奧斯維辛集中營。23歲時,法西斯把他投入毒氣室,一個年輕的生命從此隕落了,他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萬猶太人中的一個。那么,奧斯維辛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美國記者羅森塔爾,走進這座恐怖的人間地獄。同時,我通過提問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借助多媒體介紹作者和奧斯維辛集中營以及有關背景情況。
【這樣的導入為學生創設了情境,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有關作者及其作品相關背景的介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新聞的內容。】
2、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我先以新聞與一般的文章的顯著差別點是什么,讓學生了解一般新聞的特點,引導他們注意本則新聞視角的獨特。
接著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我板書生字詞,如:毛骨悚然song3、和煦xu4、踉蹌liagqiang4、祈禱dao3.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這則新聞并沒有寫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的事件,那么它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2)既然“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為什么還要寫下這樣的新聞呢?
學生邊朗讀課文,邊圈點勾畫相關句子。學生朗讀回答相關問題。學生發言時,我適時點撥,學生發言后,我進一步明確,多媒體演示相關要點。
【這一環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使他們的情感隨著文中的參觀者變化著,有助于他們走進文本。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旨在培養其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感知全文,這有助于接下來對課文的研讀與品析。】
3、再讀文章,揣摩細節。
我進一步設疑,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思考以下問題,我來回巡視,適時啟發、引導。
(1)文章的開頭描繪了一幅陽光明媚的美好畫面,但作者卻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結尾處也有樣的描寫,這樣寫有何作用?
(2)本文有許多細節耐人尋味,請從文中找出幾例,仔細揣摩品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3)怎樣理解14段中“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這句話?
學生回答后,我小結明確,并用多媒體演示內容要點。
【這一環節,我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通過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設疑,,一方面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中,體味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內容,這有助于接下來對文章寫法的鑒賞。】
4、研讀文章,賞析寫法。
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文題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接著在第6段、16段中也用否定的語氣說到了這個意思。這一連串的否定句有什么含義?它們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2)本文有很多精彩之處,透過文中的敘述蘊含著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震撼。請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后,說說其中蘊含的情感。
(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與我們常見的新聞有什么不同?
小組派代表發言,我啟發、點撥,最后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小結。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在這一環節中,我就教學重難點問題由易到難,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這樣組織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拓展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深入理解文本,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探究能力。】
5、拓展延伸
我借助多媒體介紹兩篇新聞稿《奧斯維辛委員會集會,施羅德強調德國應負責》和《日媒體對奧斯維辛報道獨特,輕描淡寫錯誤歷史》引導學生就德國與日本面對歷史的不同態度,談感想,并以此進行課堂小結。
【這一環節將行文與現實聯系,實現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6、布置作業
. 請就身邊新近發生的事寫一篇小新聞。注意要選取有價值的事件,報道要真實客觀并學習本文將情感蘊含其中的寫法。
【這個作業的設置,不僅能鞏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體會新聞中蘊含情感的寫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新聞寫作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重現新聞的事實:參觀奧斯維辛的經過與感受
細節描寫:對法西斯的憤懣與控訴
傳達作者的情感:對生命人性的思考,對和平的向往
我這樣的板書設計層次清晰,它能夠系統、直觀地展現全文的內容、結構,并清晰、明了地指出了文章的重點與難點。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9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鍵。
三、了解側面表現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重點]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側面表現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新聞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通過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獲取信息,了解社會。怎么才能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呢?下面,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請打開課本第41頁,用30秒的時間瀏覽這則新聞,回答以下問題:1、奧斯維辛在哪里?布熱金卡在哪里?2、人們訪問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識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方的一個城市,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在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這是新聞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尋找。(插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背景資料)在奧斯維辛城附近,建有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時間內,曾囚禁過24個國家的民眾和戰俘,共有約400萬人在此被殺害。1945年,德軍為消滅罪證,炸毀了它,現在人們參觀的是經修復后建成的博物館。
2、人們依次參觀了毒氣室、焚尸爐、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這可以在7—15段里尋找。這部分敘述人們訪問奧斯維辛博物館的過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標題和導語部分,進一步在主體里尋找。這是從新聞結構上著眼。重要的信息是新聞事實,閱讀新聞時還要分清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而新聞材料除了上述兩類外,還包括作者的主觀評價,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陳述部分,要分清陳述和評價。這是從新聞材料著眼。這是獲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對大部分新聞適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聞的主觀評價都與事實截然分離的。下面,請同學們劃出表達作者評價的語句。
三、課文賞析
(以學生劃出的語句引導學生認識這篇新聞的特點)這篇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寫作者的主觀感受。這些感受包括所見所聞所感,而且并沒有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卻讓人感受到情感波瀾的暗涌。請同學們找出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細體會,說說句子的內涵。
(歸納學生看法,引導他們品句)
1、“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幾個兒童在追逐游戲。”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為什么覺得可怕?如果這種景象出現在維也納的多瑙河旁,只會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熱金卡出現了這種景象,布熱金卡的歷史與此太不相配了,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個“不該”。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與它最相配的景象。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無一句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同時在開頭給讀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壓抑。
2、“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們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難、苦難折磨而產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資料: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扇高墻上寫著:“來到這里只有勞動,不能有任何別的設想。不想勞動者可以自己觸動電網。”集中營的頭頭在囚犯到來的當天就對他們說明白:“……集中營進得來,出不去,除非從焚尸爐的煙囪里爬出去。”)“木然”及對姑娘的描寫揭露了法西斯對美好的摧殘以及作者的憤恨之情,暗示人們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一些饒有意味的場景曲折表達感情,使意味深長,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這種手法的運用或許能為同學們的寫作提供一些啟發。
4、(請劃出描寫參觀者的相關語句)“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他們表情茫然”“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參觀者慶幸他沒有打開門進去”“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7——15段,作者跟隨著參觀者的腳步,通過外顯反應表現參觀者的內心感受。(讓學生針對相關描寫暢所欲言,想象參觀者的心理活動)
(重點講解議論句“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作禱告,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殺人者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無辜的人們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通過參觀者的動作、神態,側面表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和納粹的殘暴。
四、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一般新聞的特點)
2、視角獨特。從“平靜”中找到新聞。在平淡的事實中,作者感受到平靜之下的風暴,那就是每一個參觀者心中的感情波瀾。他們都受到了震撼,從而更加熱愛和平自由。這是善與惡的對立。因此,作者沒有直接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景象,而是轉而關注人的感受。這一類新聞有別于純客觀報道人和事的新聞,被稱為“印象性報道”。
3、多用否定句:使具有統一的風格。標題就是一個否定句,在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很多次了”,所以沒有什么新聞,但作者仍感到非寫不可,表現了記者的良心,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現在結尾,呼應前文,突出主題。
五、討論
這篇新聞的語言富于表現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是對納粹罪惡的憤怒譴責,還是對和平自由的希望?還是兩者兼有?(學生之間互相討論,選代表發言)
六、總結
作者通過借景抒情和側面表現的手法傳達了參觀者們的內心感情,表達了對納粹暴行的憤怒和對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業
1、找一則消息,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寫一句話新聞。注明新聞的。
2、完成課后練習四的第二小題。
板書
新聞事實
一、新聞材料 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觀評價
二、 片段1
片段2 借景抒情
片段3 (7——15段) 動作、神態描寫 側面表現 恐怖 殘暴
三、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
2、視角獨特。
3、多用否定句。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10
【目標擇定】
1.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體會作者情感。(本文的主要內容是譴責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情感目標就擇定為在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憤恨之情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明確本文的寫作手法,思考不同寫作手法對表達文章主旨的作用。(緣由:本文的體裁是新聞,但本文采用了不同于常規新聞的寫作技巧,讓學生領會任何技巧都是為表達主旨服務的。)
第一部分【探究一徑】
【主問題】奧斯維辛真的沒有什么新聞嗎?
1.在作者的報道中,你看到了哪些難忘的畫面?這些畫面帶給你怎樣的感受?請用你認為最恰當的詞語來概括。
2.本篇新聞獲得了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獎,而作者為什么卻偏偏說這里沒有什么新聞呢?它究竟有什么新聞價值呢?
3. 與其它新聞作品的寫作特點比較,作者是怎樣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奧斯維辛的“可怕”的?
【再問再新】
【助學資料】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于世。
當年納粹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管理局控制的地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布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尸爐,由奧斯維辛一號、奧斯維辛二號、奧斯維辛三號組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在戰后的紐倫堡審判中,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指揮官魯道夫·胡斯供認,多達400萬人死于該集中營。
集中營內關押著來自德國、蘇聯、波蘭、法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蘭、比利時、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國等三十多個國家的猶太人、吉普賽人、戰俘、知識分子、抵抗組織成員、“反社會分子”、耶和華見證人和同性戀者。約90%的受害者是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大多數受害者是被毒氣室的毒氣殺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個別處決以及所謂的“醫學實驗”。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見證。
相關數據:
這里每天要焚燒掉4000具尸體
這里最多時關押了XX0人
有400萬人死在這里
2、相關電影:《辛德勒名單》、《灰色地帶》、《奧斯維辛集中營:被遺忘的證據》、《集中營血淚》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等。
1.下面加點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ī) 噩夢 嬉笑
b. 不寒而栗(lì) 廢墟(xū) 雛菊 綠樹成茵
c. 踉蹌(liàng qiàng) 祈禱(dǎo) 絞刑 綠草茵茵
d. 呆滯(zhì) 婆娑(suō) 驚懼 制息
2.文章中兩次提到了這里“陽光明媚”,請問有何作用?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11
10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鍵。
三、了解側面表現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重點]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側面表現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新聞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通過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獲取信息,了解社會。怎么才能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呢?下面,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請打開課本第41頁,用30秒的時間瀏覽這則新聞,回答以下問題:1、奧斯維辛在哪里?布熱金卡在哪里?2、人們訪問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識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方的一個城市,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在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這是新聞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尋找。(插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背景資料)在奧斯維辛城附近,建有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時間內,曾囚禁過24個國家的民眾和戰俘,共有約400萬人在此被殺害。1945年,德軍為消滅罪證,炸毀了它,現在人們參觀的是經修復后建成的博物館。
2、人們依次參觀了毒氣室、焚尸爐、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這可以在7—15段里尋找。這部分敘述人們訪問奧斯維辛博物館的過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標題和導語部分,進一步在主體里尋找。這是從新聞結構上著眼。重要的信息是新聞事實,閱讀新聞時還要分清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而新聞材料除了上述兩類外,還包括作者的主觀評價,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陳述部分,要分清陳述和評價。這是從新聞材料著眼。這是獲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對大部分新聞適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聞的主觀評價都與事實截然分離的。下面,請同學們劃出表達作者評價的語句。
三、課文賞析
(以學生劃出的語句引導學生認識這篇新聞的特點)這篇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寫作者的主觀感受。這些感受包括所見所聞所感,而且并沒有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卻讓人感受到情感波瀾的暗涌。請同學們找出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細體會,說說句子的內涵。
(歸納學生看法,引導他們品句)
1、“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幾個兒童在追逐游戲。”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為什么覺得可怕?如果這種景象出現在維也納的多瑙河旁,只會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熱金卡出現了這種景象,布熱金卡的歷史與此太不相配了,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個“不該”。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與它最相配的景象。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無一句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同時在開頭給讀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壓抑。
2、“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們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難、苦難折磨而產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資料: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扇高墻上寫著:“來到這里只有勞動,不能有任何別的設想。不想勞動者可以自己觸動電網。”集中營的頭頭在囚犯到來的當天就對他們說明白:“……集中營進得來,出不去,除非從焚尸爐的煙囪里爬出去。”)“木然”及對姑娘的描寫揭露了法西斯對美好的摧殘以及作者的憤恨之情,暗示人們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一些饒有意味的場景曲折表達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長,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這種手法的運用或許能為同學們的寫作提供一些啟發。
4、(請劃出描寫參觀者的相關語句)“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他們表情茫然”“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參觀者慶幸他沒有打開門進去”“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7——15段,作者跟隨著參觀者的腳步,通過外顯反應表現參觀者的內心感受。(讓學生針對相關描寫暢所欲言,想象參觀者的心理活動)
(重點講解議論句“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作禱告,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殺人者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無辜的人們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通過參觀者的動作、神態,側面表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和納粹的殘暴。
四、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一般新聞的特點)
2、視角獨特。從“平靜”中找到新聞。在平淡的事實中,作者感受到平靜之下的風暴,那就是每一個參觀者心中的感情波瀾。他們都受到了震撼,從而更加熱愛和平自由。這是善與惡的對立。因此,作者沒有直接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景象,而是轉而關注人的感受。這一類新聞有別于純客觀報道人和事的新聞,被稱為“印象性報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統一的風格。標題就是一個否定句,在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很多次了”,所以沒有什么新聞,但作者仍感到非寫不可,表現了記者的良心,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現在結尾,呼應前文,突出主題。
五、討論
這篇新聞的語言富于表現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是對納粹罪惡的憤怒譴責,還是對和平自由的希望?還是兩者兼有?(學生之間互相討論,選代表發言)
六、總結
作者通過借景抒情和側面表現的手法傳達了參觀者們的內心感情,表達了對納粹暴行的憤怒和對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業
1、找一則消息,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寫一句話新聞。注明新聞的來源。
2、完成課后練習四的第二小題。
板書
新聞事實
一、新聞材料 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觀評價
二、 片段1
片段2 借景抒情
片段3 (7——15段) 動作、神態描寫 側面表現 恐怖 殘暴
三、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
2、視角獨特。
3、多用否定句。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12
天津市扶輪中學 姜 春 【教材分析】
本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學生分析】
1、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情感比較豐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使學生課前通過圖書館或電腦等搜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并準備小組交流發言。
⑵ 揣摩關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統治,培養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聞,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大家知道奧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嗎?(學生概述。)
有一部曾獲得多項奧斯卡獎的電影叫《辛得勒的名單》,真實地再現了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我們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體)。教師解說:成批的戰俘和無辜的百姓每天從世界各地運送到這里。失去勞動力和沒有勞動力的人一下軍用火車后,立即被送到集中營里的毒氣室成批地殺害。德國兵從屋頂倒下紫藍色的毒藥,倒完后立即把氣孔封上。不一會兒,里面的人身上發青,血跡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鐘后,抽氣機把毒氣抽掉,大門打開了。尸體被運往焚尸爐燒焚。
電影是以直觀的形式反映奧斯維辛集中營最惡的,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則是通過記述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訪問奧斯威辛的主觀感受來解釋奧得最惡的,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美國著名記者羅森塔爾一起走進奧斯威辛紀念館,通過訪問死難者死受折磨的場所,喚起人們對災難的記憶。
二、文本解讀與感情融合
課前已經布置了同學搜集相關資料,下面就分別請小組代表,根據羅森塔爾參觀順序,到前面來向全班出示最讓小組震撼的一張圖片,并闡述理由。同時對于閱讀中的疑問,也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學生依次臺前出示幻燈圖片,并闡述理由,之后,請一名同學做解說員,朗讀課文。
三、交流質疑,深入思考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在老師自己閱讀時有一個失誤,沒有發現這是一篇新聞稿。有同學注意到這一點嗎?
生:有,開頭的“波蘭布熱金卡電”。
師:如果我把電訊的開頭拿掉,你還會覺得它是新聞稿嗎?它與過去閱讀的一般的新聞稿有何區別?
或問:為什么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呢?
預設:
1、景物描寫:
納粹的集中營令人恐怖,作者為什么在開頭偏偏要描述布熱津卡“太陽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長勢喜人,在門前不遠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嬉笑、打鬧”這樣祥和的景象?作者又為什么說這種景象“最令人毛骨驚然”?
反語,與歷史不相稱。控訴。
2、標題吸引人:
《奧》文,一方面,奧斯維辛太出名,人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東西,的確沒有新聞可以報道了;另一方面,每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看到遺留的東西,就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看到真實的場景,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這樣,雖然話語貌似平靜,卻表現出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沒有什么新聞”,其實是講,這里的臭名昭著的納粹行徑,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這里從來沒有什么值得張揚的好事;但是,“沒有什么新聞”,“我”還是要寫,要繼續對納粹的歷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讓世人永遠不忘!
3、寫作手法:
作者報道集中營,為什么用更多的筆墨寫參觀者的表現?與直接寫展覽本身相比,這樣寫所特有的表現力在哪里?
此文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記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斷,只是用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見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或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純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內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更能感染讀者。
寫參觀者的表現是側面描寫,它對寫奧斯威辛的狀況有襯托作用。毫無疑問,奧斯威辛集中營,在許多經歷了那段歷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詞了。無需具體介紹集中營中那些粘滿無辜者鮮血的刑具怎樣令人望而戰栗,單是參觀者所不由自主地顯現出的表情、舉止以及驚嘆,就足以使讀者的精神震撼了!
4、文章雖是消息,卻運用了一些典型細節,找出并說明好處。
作用: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使新聞具有準確的客觀性和清晰的可視性,令人回味無窮。
四、談收獲和感受
著重引導學生從內容情感和寫法兩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則新聞的收獲,進一步把握課文,并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牢記歷史導入播放影片:焚燒尸體。
【教學總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突破新聞純客觀報道的原則,著眼于感人的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它讓我們牢記歷史教訓,珍愛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板書設計】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
毒氣室、焚尸爐、盒子、照片。
茫然、渾身發抖、驚懼萬分、感到窒息。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篇13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一篇獲過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的優秀新聞作品,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傳統新聞“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窠臼,大膽地在反映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著力表現作為一名有使命感的記者的在場的主觀印象,激情洋溢地抒發了對法西斯暴行的深惡痛疾,對自由、解放、新生的無比珍惜之情。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反思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單元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分清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客觀敘述與主觀評價,在此基礎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對于現在的高一學生來說,因為他們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常見的新聞了,所以達到這一要求還是比較容易的。我考慮的是,作為一節新課改研討課,如何在我的這節課上體現出一些新課改的理念,以供同行們研討,哪怕是失敗了,也算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當然,由舊有的觀念向新的理念轉變這一過程還是非常艱難的。(盡管我的教齡尚短,但作為舊有教學觀念下的學生的時間可謂長矣,所以舊觀念的影響還是很深的。)所以原先的教學設計依然沒有多少突破,還是過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視了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自主合作,輕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區教研室組織的集體備課會上,許多老師給與了真誠的批評與指點,我校語文組的老師們也為我出謀劃策,就在正式講課前兩天試講時,教研室兩位張老師還給我進行深入點撥,回想起準備這次課的過程,我深深體會到了“新課程促進教師成長”這句話的含義。應該說在大家幫助下,這堂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還是體現了新課改若干理念的。
一、凸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之所以能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會意義,二戰已經結束十幾年了,過去的殺人工廠、人間地獄——奧斯維辛卻“陽光明媚、綠樹成蔭”,也許“忘卻的救世主快要降臨了吧”,人們應該永遠牢記那段悲慘的歷史,不要使悲劇重演,這正是本篇新聞的價值所在。如何讓學生深深體會這一點呢?于是我讓他們自己查找相關資料,以自己的體驗感染自己,然后我課上借用多媒體手段,精心節選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單》中的兩個片段,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去打動學生,我覺得以這種方式來凸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比空洞的說教省時、有力的多,當然前期的選擇過程時一定要做細的。
二、關注學習的過程
語文學習是一個體驗的過程,“過程和方法”有時可能比偏重于結果的 “知識與能力”更為重要。我反對把課堂淪為學生對“標準達案”的記憶,所以體現在課堂時就是學生的積極參與,參與必然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沒有學習過程,就不會有好的學習結果,正如本班學生在評課時說:“這堂課上,老師不像過去的老師那樣滿堂灌了,而是讓我們學生自己查資料、展示成果、自己讀課文、自己提問、互相解答,老師只在關鍵時候引導點評,我們整堂課既緊張又充實,我喜歡這樣的課。”我想對學生講,我也喜歡這樣的課,這也是老師所追求的。
三、積極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最先提出了轉變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作為新課改研討課,我必須要在這方面進行嘗試。課前學生去搜集有關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資料,加深對納粹罪惡的了解,學生搜集的過程本身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搜集整理的過程中他們也會產生自己的思考;同學小組內交流材料,并選代表課上展示最讓本組同學震撼的一張圖片,體現了合作交流;課上同學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提出問題,生生互動,互相啟發;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并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問題的答案的學習方式,本課中我也給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教師在這堂課上起到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的作用。
四、新課改促我成長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觀念,也必然要求教師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當然也包括理論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更新,就本課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對文本的挖掘不夠深入,所以課上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探究就顯得比較淺,誠如有些老師所言,人文性體現得較突出,工具性就顯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和學識的淺薄,對于學生的評價還缺少精當的點評;作為一堂課,如何把用多媒體調動起來的學生的情感轉移到文本本身來等問題解決得并不夠理想,這些“缺憾”同“亮點”一樣,也是我作這堂課的收獲,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趕上新課改的大潮是我的榮幸。感謝新課改敦促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