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精選16篇)
《故都的秋》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并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贊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
憂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并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二)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方法
(一)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曾聽過這樣一位文人?他三歲喪父,中年喪子,抗戰前因第三者插足與愛妻離異;抗戰中,母親被日寇炸死,兄長也死于日偽的屠刀之下;抗戰后,自己在蘇門答臘身死敵手,成為異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現當代作家郁達夫。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和熱情坦蕩的風格。郁達夫的散文,帶有比小說更直接、更鮮明的自敘的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回腸蕩氣的詩的調子,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郁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表面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意;“秋”確定描寫的內容,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在對北平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著追求,流露出一種沉靜、寡淡的心境。
(四)設疑討論,品味鑒賞
1.將個體與集體朗讀結合起來,有感情的誦讀。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讀完課文后,要討論解決好兩個問題--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寫出了故都秋怎樣的特點?
明確:共描繪了五種景象--秋晨靜觀、落蕊清掃、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寫出了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賞析“秋晨靜觀”
(1)請同學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據文章內容,運用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秋晨圖”。
明確:碧綠遼闊的天空做了畫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頭望碧空,俯身拾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云之中。
(3)學生思考:這幅畫是怎樣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凈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著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著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意境仿句。要求學生選取課文里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玉泉無聲的冷月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西山的聲聲蟲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抬頭便見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藍朵棲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無聲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槐樹葉下的絲絲日光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細草作襯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早晨起來腳踏落蕊的感覺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掃帚在灰土上留下的絲紋里。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寒蟬的衰弱的殘聲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秋蟬隨處可聞的啼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灰天下的`涼風小雨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天可真涼了--”的微嘆里。
(四)總結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已經把握了作者筆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國之秋的特點,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存留于作者內心深處的這種深沉的“悲涼”呢?
郁達夫年幼喪父,家境貧窮,從小就經歷過得人生悲苦養成了他憂郁敏感的氣質。在他的自傳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稱為“悲劇的出生”,“覺得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實的只有凄切的孤單”。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悲涼的情調。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們的國家內則兵連禍結,生靈涂炭,再加上反動統治的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外則九一八事變之后,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危急,北平的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昔日強大的泱泱大國和輝煌一時的傳統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寫于1934年8月,三年后北平失守。作者于不經意間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凄惻的挽歌。
“我的不遠千里”趕到北平仿佛就是為了飽嘗這種悲涼。秋風秋雨,落蕊寒蟬,不唯北國獨占,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槐樹的落蕊滿街都是,真有一種不勝濃郁的悲涼啊!作者不逢北國之秋,已近十余年了今朝相逢,該是一種怎樣的欣喜啊。然而,故都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云和戰爭的硝煙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過去的輝煌、過去的色彩、過去的北國的秋天,該是一種何等纏綿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釋懷的眷戀啊!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速讀測試。
1.本文的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處是______,寫于______年。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3.本文開頭分別寫出了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國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通過這不同感受,表達作者______的感情。
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秋雨聲,同樣給人以幽靜感覺,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說4題是用微弱的音響反襯幽靜,則更幽靜的話,那么“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襯悲涼,則更悲涼。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妙處就在______。
6.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①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②在領略秋的過程中,是不合適的。
①“名花”和“美酒”是針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而言的。
②“半開半醉”是說(人半醒半醉、花半開酒半醒)。
③這全句是對秋的領略的(比喻、夸張)的說法。
7.“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覺得有點兒落寞”,與“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共同點是______。“潛意識”就是______,“落寞”的意思是______。
8.“……一層秋雨一層涼……”。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如果把“一陣秋雨一陣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不合詩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層秋雨一層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說:“來得正好”。
9.本文倒數第3段的議論,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0.結尾兩段(用①②表示)和開頭兩段(用①②表示)呼應關系是:______。
(A.①① ②② B.①② ②① C.②② ①① D.②① ①②)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字/分鐘
理解率: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字/分鐘
(二)激疑質疑。
1.北平的風景點很多,足以表現故都的秋,而作者卻去描寫院落、街巷的景象,這是為什么?
2.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提示”中所謂“以情馭景”正是如此,這也正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點。請結合課文中的景物描寫,說說這個特點。
(三)精讀導引。
1.精讀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緒和所要表現的秋的特點,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決定著選材和對材料的認識等。
2.其實任何作品中的自然景象都是作者頭腦中反映出來的景象,都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正因為如此,只要細讀景物描寫處,便會發覺“以情取景”的特點。
(四)疑難討論。
1.作者放棄北平的風景區不寫,單寫院落街巷的景象,是與作者的心緒、思想以及對北國之秋的認識緊密相關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游人云集的風景還是難以表現的;其次,要真正表現故都之秋,離開了普遍存在的景象,專門描寫風景區,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們司空見慣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與姿態挖掘出來,往往更能深切感人,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2.那“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牽牛花、牽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秋蟬的殘聲、息利索落的秋雨、人聲、果樹,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篩選”出來的景物。這些景物是北平到處可見的景物,它們的“客觀色彩”是真實的;但這些真實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認識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現作者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和憂思、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這些景物又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所謂“以情馭景,情景交融”,不過如此而已,并不神秘。
速讀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故都的秋》,郁達夫,《郁達夫文集》,1934年。(共8分,各2分)
2.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寂的冷落之感。(10分)
3.“清、靜、悲涼”;“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對北平之秋的向往、眷戀。(共12分,各4分)
4.只有靜,才能聽到這些微弱的聲音,所以給人以幽靜的感覺。(10分)
5.使所要表現的對象更鮮明、更突出。(10分)
6.江南之秋。花半開酒半醉。比喻。(共9分,各3分)
7.以小見大的聯想和感覺。下意識,冷落寂寞。(共9分,各3分)
8.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共12分,各6分)
9.從道理上進一步贊美秋,當然也就贊美了故都之秋。(10分)
10.B.(10分)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目的:
1、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課時:一課時。
重點:加強朗讀,品味語言。
難點:課文朗讀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步驟: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劃分段落
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三、品味語言,體會意境
1、討論分析破屋秋色圖。(出示投影片2)
(1)聽錄音,找出描寫對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動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1:找出關鍵詞語。
2、討論分析街頭落蕊圖。(出示投影片3)
(1)聽錄音,找出關鍵詞語。
(2)品味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句。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2:比較不同句式。
3、討論分析橋頭秋雨圖。
(1)學生朗讀、品味。
(2)歸納品味語言方法3:體會深層含義。
四、歸納總結,布置練習
1、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品味語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語言方法4:誦讀精彩文段等等。
2、歸納品味語言的四條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關鍵詞語;比較不同句式;體會深層含義;誦讀精彩文段
3、要求學生課后誦讀,繼續品味其他精妙語言,并總結出更多品味語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景物的描寫方法。
2、通過體會文中抒情的語句,學會用贊美的文字抒發悲情。
3、學生通過品味文中語言,學會細心地觀察生活,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膩和用詞的精妙
三、教學難點
1、作者是怎樣用贊美的文字表達悲秋之感
四、教學環節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知道故鄉對一個人意味著什么嗎?你們每一個人將來都有機會到外地上大學、工作。那么你們有沒有想過,當你們有一天遠離家鄉,你最留戀的是家鄉的什么?作為北方的孩子,你會想念家鄉的紛飛雪嗎,你會想念秋天曠野的風嗎?在郁達夫眼中,故鄉是一種割不斷的情緣,他深愛故鄉的人,愛故鄉的一草一木。當他回到久別故都,是什么讓他情不能自已,寫下了這篇為后人稱道名篇《故都的秋》。今天讓我們在這朗朗的秋日里,跟隨郁達夫回到那令他魂牽夢繞的故鄉,共同感受故都秋天的味道。
(二)整體感知
1、通過預習,全文作者是圍繞什么來寫的,找出你的依據是什么?
(秋味)
2、作者描寫了故都秋天的那些景象,你能否用文學的語言來概括一下?
(牽牛花、秋雨、槐蕊、秋棗、秋蟬……)
3、①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第三段:陶然亭的蘆花、釣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
那么作者如此思念的這些景物,甚至“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②為什么他為什么不著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么原因
(結合自身經歷、到北京旅游的經驗)
名勝古跡只是一個城市外在的印記,而真正的文化是隱藏在街頭巷尾,散布在尋常百姓家的,是深入每個人的骨髓的。
4、本文的意境或者說感情基調是什么?從哪找到的?(第一段)
第一段很重要,他不僅讓找到了統領全文的文眼,更我們體會到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下面我們就來共同體會,作者是怎樣將這種清、靜、悲涼的情感貫穿于這些平常的景物之中的。
(三)重點賞析
5、①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于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么?(花色)②作者問什么最愛藍色和白色?
蘭色和白色屬于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更符合全文的感情基調。
6、接下來作者寫了槐蕊,槐蕊給人的感覺是什么,在文中找?
(靜)寫靜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了,這是什么手法?(以動襯靜)但郁達夫并沒有走前人的這個老路,他是怎么來寫著這清秋的寂靜呢?
①(“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通過觸覺寫靜)
②(“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通過視覺寫靜)
如果不是萬籟俱寂,作者怎能有如此的細膩的體驗,如果不是心靜如水,作者又怎能觀察到這細微的情節。正所謂“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從秋蕊的靜中,郁達夫看到的不僅是自然之秋,也是人生之秋。
7、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當數對秋雨的描寫。大家齊聲朗讀秋雨這一段,秋雨給大家是什么感覺?(悲涼)我聽見有同學說悲涼,在哪看到的?(同學找)
這段文字中沒有一個“悲”字,但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覺得被悲涼籠罩著,字里行間彌漫了一種悲涼,到底悲從何來?天氣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滄桑,那種凄涼,那種無奈,都在天氣轉涼、一年將盡的氛圍中。但作者寫時并未刻意去寫。歷盡滄桑之后,調子是悲涼的,但寫來卻是不經意的筆墨,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就是好文章的極致。需要我們慢慢地學、用心的學。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學習寫景狀物散文,本單元的學習必須反復閱讀,用心品味,感悟所寫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達夫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寫于北平,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描繪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蟬殘鳴、閑話秋涼、勝日秋果 ”等畫面,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朱自清寫的《荷塘月色》,所寫景色較為具體,考查的是學生的形象思維。而本文所寫的秋味則是抽象難把握的,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出了較高要求。高一學生還沒有養成圈點批注的閱讀習慣,閱讀中不能準確捕捉重點詞句,通過學習力求幫助他們學會鑒賞散文,把握主旨。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郁達夫生平及其創作風格。
2、能抓住“清、靜、悲涼”來賞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結構特點,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3、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 設計思想: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點撥為輔,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讀寫結合。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難點: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中所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導讀法,點撥法
教學流程:
一、由題導入,溫故知新 由題切入。回顧《荷塘月色》標題與文章內容的關系,品味本文標題。從題目可以得出寫作內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舊的,含著歷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戀之情。引導學生聚焦在“秋”上速讀全文。(意圖:教給學生由題入文的讀書方法)
二、整體感知,歸納點撥 要求學生帶著課后練習第一題再讀課文,圈點批注。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后,教師通過板書點撥明確行文思路和內容結構。明確幾幅秋景圖。
三、圈點批注,鑒賞語句 要求學生帶著課后練習第二題再讀課文,圈點批注。全班交流,教師參與點撥,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紹,知人論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觀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遷移 結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點。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分組朗讀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結構和語言。 作業:借鑒本文寫法,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寫一篇題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寫出秋的特征。(意圖:照應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故都的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并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進一步培養學生鑒賞寫景狀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詞句,理解其表現技巧,提高學生鑒賞語言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披文以入情,讓學生獲得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體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語言魅力;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感受文章所繪之景,體悟所抒之情,發現景與情之間的聯系,從而領悟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3.通過運用創設情境和類似文本比較品味的策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
(三)情感與目標:
1.聯系社會背景,領會文章所表達的對故都深切眷戀和深遠幽思的情感。
2.通過對文中美景的欣賞和優美語言的鑒賞,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其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景物,體味情感。教會學生理解和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1)“知人論世”,引導學生體會景物的選取與作者感受的獨特性,從而把握“故都的秋”中的強烈“主觀色彩”;
(2)品味文中一些很見功力的字詞。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感知法、點撥法、情境教學法、探究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生自由交流話題“同學們對于秋風秋雨的感受”。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篇對秋天的與眾不同的感觸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作者
請看大屏幕,請一生讀。
現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代表作品: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寫作背景放在第二課時,學習12段探求作者思想的時候再知人論世。)
三、解題
問:“故都”就是北平,那么文題可否換成“北平的秋”?
引導:學生回憶關于“故”的詩句。
大屏幕展示: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明確: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云。“故”暗含了作者的一種深沉的眷念,“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題目明確而深沉。
四、誦讀
請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誦讀全文。
要求:給段落編號,找出具體描寫秋天景物的段落。
提示:宜慢不宜快,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
明確:第3-11段。
五、鑒賞:第三段
1.聽讀
聽讀名家朗誦本段,勾劃本段里的景物和描寫人物的動詞。明確:
景:天色、飛聲、日光、藍朵
人:泡、坐、聽、數、對
2.品味語言,可以參考課后練習二的第1題的提示。
明確:有聲有色。動靜結合。
3.探究:
(1)顏色“藍白”
作者認為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么?(因為藍色或白色是冷色調,紅色是暖色調。)點撥:
冷色調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譬如:①教室墻壁的顏色、燈光的顏色,窗簾的顏色(藍)——寧靜。夏天你愿意什么顏色的屋子(藍)——清涼。
有人去世了,哀悼的人戴著白花、黑紗(不是紅花、紅紗)—壓抑、悲涼。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里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凄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可謂是透人肌骨啊。師:同學回答的非常好,下面老師獎勵大家一個問題。
思考:為什么第11段的結尾用“GoldenDays”而不用“黃金般的日子”?明確:顏色的協調,情緒的需要。
(2)動詞“數”
師:請問日光能數嗎?并且是“細細的數”為什么他數的這么有味道?“數”字你讀出了什么?
生:“細數”,透露出悠閑、愜意。
師:恩,是的。但是僅僅就這一點嗎?老師還讀出了寂寞和悲涼。大家同意嗎?幻燈片:
展示1:同學們愛不愛看古龍的武俠小說?他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的第三十九回“阿飛”一節里有這么一段對話:
他不愿阿飛再想這件事,忽然抬頭笑道:“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阿飛道:“嗯。”李尋歡道:“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道:“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凍結。
因為他數過梅花。
他了解一個人在數梅花時,那是多么寂寞。
展示2:“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王安石)
學生品味,教師點撥。
明確:王安石罷相后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說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師:是的。可以說,作者這時的心境和阿飛、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清靜閑暇中透出了落寞。
明確:情景交融。
4.靜思冥想,體味景中之情
師:在喧囂的現代都市,我們很難再尋到作者的這一椽破屋了,也就缺少了這種生活體驗。但是我們可以靜思冥想,試著來體驗一下與作者類似的審美快感。
要求:請閉上眼睛,我讀文字,大家跟我一起來想象。
導讀材料:
一個悠閑的秋日,星期天清晨,我坐在一間久無人住的古老破舊的四合院里,手捧一碗濃茶,抬頭可以看見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俯身可以采擷大朵大朵牽牛花的藍朵,耳邊不時傳來三兩聲馴鴿的飛聲。
而我,久久的坐著,久久地細細辨析從槐樹葉底漏下來的一絲一絲的日光,怎么數也數不清,怎么數也數不夠……
師:同學們感受到了什么?寂寞,悲涼。很好,帶著這種感受我們再來有感情的把這幾句寫景讀一遍。
5.思考: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作者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明確: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探究: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么不著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寫了一些平常的景物呢?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①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②從細小的東西入手,一草一木都滲透著秋味,細小的就這么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說了。③名勝游人如織,是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
師: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明確: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
作者就點到為止。再加上我們剛才說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以情選景,不蔓不枝。
六、鑒賞:第一段
問:我們剛才說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調是什么?生:清、靜、悲涼
追問:難道我們合肥到了秋天就不是這種感覺嗎?難道這是故都的專利?明確:加上“特別地”。
師:學生易把重音放在“清、靜、悲涼”。舉例:大家都很漂亮,她特別漂亮!說明重音應在“特別”上。同學們再讀,夸張一點。
學生活動:齊讀本段。注意感情的把握。
明確:像這樣提綱挈領,籠罩全篇的句子就是課文的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于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里頗有點不寧靜”。
七、小結
今天我們在作者所展示的這副立體的故都的秋景圖中,較深入的探討了作者以情選景,情景交融的寫法。下節課我們圍繞文眼,繼續欣賞故都的美景。
八、作業
鞏固性作業:與前一課《荷塘月色》比較閱讀,談談兩篇課文在情景處理上的相異點。
九、板書
故都的秋作者
(特別的)
清、靜、悲涼(文眼)人:泡、坐、聽、數、對
一曲悲涼的頌歌
10
十、教后記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分析寫景狀物散文的`結構和主題,理清課文思路。
(2)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4)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文章結構,抓住關鍵詞概括文章主題。
(2)用兩個段落作為例子,引領學生欣賞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特點——情景交融。
(3)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的語言美。
(4)課文引領,老師示范,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3、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2、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三、教學難點:
1、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2、理解作者的悲涼。
四、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式表達出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形式上散文有四個特點:
(1)以個人抒情為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為一爐;
(2)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
(3)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結構靈活。閱讀散文時,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要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今天我們學習《故都的秋》。
學習任務: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寫景狀物散文的結構和主題。
(2)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4)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二、第一個任務: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寫景狀物散文的結構和主題。
全文共14個段落。
1、請同學們閱讀第1段至第2段,回答問題:
(1)抓住關鍵詞,請概括北國的秋的特點。
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2)第1段作者對故都的秋的感情是什么?想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這句話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的秋天的向往。
(3)作者為什么寫江南的秋?
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把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對比,突出故都的秋的特點,表現作者對故都的秋的向往。這個段落運用了比喻,把秋比作名花和美酒,贊美故都的秋更值得領略品味。
2、閱讀第3段到第11段,作者寫了故都的秋哪些景物?分析景物有什么特點?
(1)秋天的小院(2)秋天的槐樹(3)秋蟬(4)秋雨(5)秋天的果樹。景物的特點是清、靜、悲涼。
3、閱讀12、13、14段。
(1)請問,這個段落在表達方式上屬于什么?請分析作者的觀點。議論,抒情。作者的觀點: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作者的感情:對北方的秋的贊美。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
(2)閱讀13段,作者把南國之秋和北國的秋天進行對比,請問:比起北國的秋天來,正像是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北國的秋。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3)閱讀14段,請問:這個段落直接抒情,點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作者對北國的秋天的眷戀。
總結:本文第1、2段總領全文,點題,寫了北國的秋的特點:清、靜、悲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態比南國的秋要飽滿。第3段至第11段,選擇描寫5種典型的景物,表現北國的秋天的特點。第12段至14段是結尾點題,通過議論抒情表現作者對北國的秋的贊美和眷戀。
三、第二個任務: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例1:請閱讀下面一段話: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分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表現了故都的秋的清。“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表現的景物“靜”的特點。“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表現了景物清、靜特點。“一椽破屋”“破壁”這些都突出景物的清、靜,它是從漫長的歲月中走過來的,有了一定的歲數與歷史了,更能體現作者的悲涼情緒。作者對這些牽牛花的顏色的描寫“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么淡紅色最下?因為“紅”的暖色調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境。“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試做陪襯。”體現了“悲涼”。這里看出作者此時所欣賞的是一種落寞,凄清的景,表現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悲涼。
例2: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輟。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分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這個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所見。“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作者寫出了秋天的靜、清。“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這組句子既表現了秋的清、靜,更表現了作者的主觀感受悲涼。
思考:作者為什么選擇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對明艷之色繁華景物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讓我們來看看作者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么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者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寫景體現了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這些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寫道:“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品味這話的含意,一是一切環境描寫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載體,都必須為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服務,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動,進而付諸文字,形成景語。景與情,情與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離。
四、第三個任務: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例1: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輟。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寫景狀物,從視覺、聽覺、觸覺三個方面表現秋天北國槐樹的特點。在寫景狀物的過程中還加入想象,表現了作者的心理活動,抒發了作者落寞悲涼的感情。我們寫景狀物,應該調動我們的豐富感覺,從所見,所聽,所觸,所想等方面寫作,學習運用審美的語言表
現我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例2:剛出辦公大樓,一股濃郁的桂花的香撲面而來。我看看周圍,發現辦公大樓東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樹,綠油油的葉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每朵花四個小小的花瓣,簡單,單純。我驚異于這么貌不驚人的花居然能散發這么濃郁的香味,蘊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見到桂花,就能領悟詩詞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顏,而在于那份飄散在空氣里的香。——齊若冰《秋天的花》
這個例子是我20__年秋天寫的一段文字。先寫的是花香,是嗅覺。然后寫的是視覺“我看看周圍,發現辦公大樓東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樹,綠油油的葉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每朵花四個小小的花瓣,簡單,單純。”最后寫的是所想,“我驚異于這么貌不驚人的花居然能散發這么濃郁的香味,蘊含巨大的能量。忽
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見到桂花,就能領悟詩詞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顏,而在于那份飄散在空氣里的香。”
五、第四個任務:課文引領,老師示范,讀寫結合
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例1:秋天的花齊若冰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風景。其實,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獨特的情趣。九月,陰郁的雨纏綿不休,地面濕漉漉的。早晨上班,我打著一把藍色的傘,雨水還是打濕裙子。街道邊是古老的國槐,粗大的黑色的干流淌著亮晶晶的雨滴,濃密的深綠色的葉子上也是亮晶晶的,清新,冷清。腳底下落著米粒小黃色的花,纖細的不忍心踩上去。秋天的國槐,像一個冷清的女子,令人疼愛。姹紫嫣紅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秋天的國槐自有一種淡然寂寞的氣質。
剛出辦公大樓,一股濃郁的桂花的香撲面而來。我看看周圍,發現辦公大樓東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樹,綠油油的葉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每朵花四個小小的花瓣,簡單,單純。我驚異于這么貌不驚人的花居然能散發這么濃郁的香味,蘊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見到桂花,就能領悟詩詞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顏,而在于那份飄散在空氣里的香。
秋天,在公園游玩,看見荷塘里的荷葉已經泛黃,曾經婷婷的干也變褐。想起夏天的時候我們是如何欣喜這片荷塘美麗的荷花,如何驚喜的拍著特寫。面對這些,我能夠想到這就是生命的衰老。在時光的流轉中,原來的美好已了無痕跡,如同紅顏、青春、愛情。李商隱說,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當清冷的雨滴敲響荷的心事,那里一定是潔凈的花和短暫的夏季。盛開,凋謝,我看到生命的執著、孤寂。秋天的回憶里盛開著一朵美麗的花。
我遇見一個女人,那時我們的文章發在一本雜志,名字一前一后。我很自然的看了她的文字,自有一種冷清的氣質。后來,在網上我們相遇,探討文字。后來,我看見她的照片,眉眼間有著單純與冷清。她同樣喜歡我的樣子,我們似乎看見相似的自己。三十多歲的女人,在生命的秋天里安靜的讀書,把每一段思緒用文字寫出來,感動自己,感染別人。我把她比喻成秋天的花,有著飽滿的內心和優雅的芳香。
中秋回家,紅磚青瓦的老屋后院一串紅開的紅紅火火,在清冷中顯得吉祥如意。母親說,這種花生命里很旺盛,原來只栽種了一株,居然繁殖了這么多,去年的種子自己落下來,春天發芽,秋天開花,也
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
不用澆灌,淋著雨就生機勃勃。母親老了,在秋日的午后安靜的坐在院子里看著這些花,時光靜靜的流過。感謝這些花,給母親生活帶來亮色。
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獨特的魅力。有一些沉靜的心靈厭倦了喧囂,洗盡鉛華,會領悟其中的味道。
2、仿寫,請同學們自己寫一段秋天的景物,寫出景物的特點,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學生當堂完成,展示。
六、作業:
你讀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文?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篇?就你最喜歡的詩文寫一篇賞析。
《故都的秋》教案 篇8
[導學目標]
1. 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辨證關系。
2. 理解、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難點]
3. 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導學方式]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導入 新課] 如果說春天讓人朝氣勃發、鯤鵬展翅的話,秋 讓人平心靜氣、深思細味。請同學們打開詩詞歌賦的記憶庫,撿拾出幾片金黃的秋葉,好嗎?[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鼓勵表揚][投影]同樣是秋天,劉禹錫高歌“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馬致遠悲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李清照纏纏綿綿“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毛澤東獨立寒秋,英姿勃發,放眼“萬類霜天競自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秋思”作為一種文化積淀已熔鑄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種況味呢?
讓我們伴著鋼琴曲[秋日私語]一同走進《故都的秋》。[配樂]
[討論品讀]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從哪個方面總寫秋的?請用一個字概括。[整體感知]
討論:色、聲、實 、味。味[韻味] 這個字是全文情與景的濃縮,言有盡而意無窮,須細酌慢品。
2。作者認為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韻味有何不同?[篩選信息] 圈劃:清、靜、悲涼。慢、潤、淡------。[味的具體內容]
3。寫北國之秋而多次點到南國之秋,用意何在?[鑒賞評價] 討論: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國之秋的感人至深。
聯系文題“故都”------故鄉、故國、故人---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幅詩意秋景圖,請從自然景物入手簡要概括。[概括要點]
花、槐、蟬、果---可視、可觸、可聞---形
清、靜、悲涼------字里行間充沛之情---神
配樂自由朗讀,品味秋之韻味。
5。香山紅葉漫山遍野、熱烈奔放,頤和園風光旖旎、游人如織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視而不見卻只擷取這涂抹著一層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蟬、果來細味清、靜、悲涼,為什么?[鑒賞評價]
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于同一輪名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郁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的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秋的落寞。[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本文字里行間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
[精讀拓展] 1。 配樂朗讀秋槐、秋雨段。
2.精讀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滿地,尋尋覓覓為何事?[投影]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點評]縱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的寂寞!
3.精讀秋雨段。[投影]辛棄疾: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品讀] “了”。[討論]天氣轉涼了, 一年剩下的光陰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嘆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里話秋涼,言外之意是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作者談天氣不談國事,反映的正是一種政治高壓。化用名句,含蓄雋永。
[深情結語]《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
[聯讀悟寫]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 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1. 定情:熱愛、生機、活力。
2. 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繪聲繪色繪形。
3. 書寫:工整、文面整潔。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蟬
槐 雨
以情馭景------ 花 秋 味 果 ---------形
以景顯情------ 清 靜 悲涼 ---------神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9
導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征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導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總的設計思路)我認為,在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歸結到一點就是一種人生的體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乃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悲涼美出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 導入新課 秋是四季中意蘊最豐富的季節,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引車賣漿者流”,都將自己的滿心歡喜,一腔離愁,寄諸秋色,讓學生舉例學過的有關秋的詩句并分類,哪些寫出秋的歡快美,哪些寫出秋的悲涼美,齊背《天凈沙 秋思》,體會其中的悲涼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達夫的筆下,秋又具有什么樣的美呢?這一設計引導學生感受本文的悲涼美。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 共同讀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這一環節設計讓學生清楚學習散文的思路
三、 整體感知
分開齊讀:1、2段女生讀,3段男生讀,4---10段教師讀,11段女生讀,12段男生讀,13段女生讀,最后一段師生共讀。這是根據文章氣勢的大小設計的。師范讀時要注意第四段,語速一定要慢,要讀出精致細膩的美,還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調一定拖長,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這里可讓學生反復的讀。
朗讀時注意思考以下問題: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用一個字概括。
四、 朗讀品味、鑒賞評價
1、生:味 找出原句劃出。這秋味有具體指什么?用書上的一句話。生找出:清、靜、悲涼。
2、思考作者寫了哪些秋景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味?(讓學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板書在樹葉上)
3、小組討論:師:你們小組認為哪個秋景寫得最有味、最美?為什么?(討論15分鐘)
第一小組:我們認為第三段最能體現秋清、靜、悲涼的味。根據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這給人清朗的感覺;聽鴿聲,這是以動襯靜,還有靜對著喇叭花,這都突出靜;悲涼體現在破屋、破壁腰、破敗。喜歡牽牛花還是藍色的,花底下還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這也突出了悲涼。
師進一步啟發:作者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敗,他悲傷嗎?
生:作者悲涼但不悲傷,原文有證據:“泡一杯濃茶,向院子一坐,看著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我們能夠想象到作者欣賞并陶醉在這悲涼的美中。這是一種人生享受。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們都很向往這種境界。
師:一組同學感受得很深刻,郁達夫遇到你這樣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氣。(學生笑)
4、第三組同學不服氣,直接站起來駁斥第一組:
我們組認為第三段遠遠不如第四段好。我們先給大家讀一遍,讓你們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讀得非常緩慢,充滿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么清靜啊,作者不寫長在樹上的生氣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到鋪得滿地的落蕊,無可奈何花落去,悲涼味出來了。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而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致敏銳的作家,怎么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致的句子呢?
這樣的句子感受細膩,語言精美,所以我們認為這段比上一段更能體現郁達夫的秋味---清、靜、悲涼。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段最能表現秋天那種落寞的美。(生熱烈鼓掌)
師:郁達夫又多了幾位知音,你們能從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細膩的語言美,審美情趣頗高。不過,第四段還有一個精致細膩的景,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掃帚留下來的一條條的絲紋,作者觀察相當得細膩。
師啟發:掃地有聲音嗎,為什么還要說靜?你能想象那種情景嗎?
生:以動襯靜。我們想像到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閑得揮動著掃帚,聽著灰土與落蕊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顯出那種空曠的靜,讓人透著肌骨的涼,悲涼氣就不知不覺從心底冒了出來。
師:這位同學想象力豐富,情感細膩,這么美的文章全讓他吃透了,第四段確實太美了,好,五分鐘背下。
生背誦。
5、齊讀610段,體會第八九段“了”、“啊”的讀法,腔調一定拖長,要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悠閑味。
6、師:藝術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這篇文章通過精致細膩的語言,將秋味渲染得淋漓盡致。思考: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過渡到13段南國的秋)
師啟發:那么南國的秋有何特點?
生:慢、潤、淡、多雨少風。
師:最后再次提到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起何作用?(討論)
生:比喻、對比。作用:呼應前文;比喻新鮮妥帖
師明確:從飲食文化入手,用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北國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國米酒釀造黃酒味潤,饃饃比稀飯味深,大螃蟹比鱸魚味濃,駱駝比黃犬味長,這種比喻真是讓我們垂涎三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師: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對此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么 ?
生:頌秋,一曲悲涼的頌秋,雖然本文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但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涼就是秋的正味,生機勃勃是美,悲涼也是美,欣賞秋的衰敗,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資料共享平臺
7、小結:今天,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香,清爽宜人,回味無窮;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韻味十足;還仿佛看到香山的紅葉,緩緩得向我們飄來。就讓我們撿起它作為歲月珍貴的書簽,永留記憶深處。(邊小結邊板書,打開多媒體,一片飄的樹葉)
板書設計:一片香山樹葉,葉中心是味悲涼味,葉角上依次為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
五、 實踐創新
仿照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格式,根據課文秋景內容寫一首《天凈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凈沙-秋思
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碧天。
衰草、藍朵、殘垣,槐蕊滿地,故都人在獨嘆。
六、教后反思
這篇美文之所以流傳,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細膩的悲涼美,而在郁達夫的眼中悲涼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讓學生體會這種美,成了本課重點鑒賞的內容。欣賞生命的欣欣向榮是美,欣賞生命的衰敗、悲涼也是一種美。讓學生明白郁達夫的悲涼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種人生積極享受,可以喝茶欣賞來感受秋的衰敗和死亡,這是人生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為降低難度,我設計幾個問題,從“味”入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引導他們去感受這種精致細膩的悲涼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墻。這種衰敗,正是郁達夫的審美趣味。學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點點就是成功。學生的審美情感就開拓了,無形中提高了審美能力。鑒賞這樣的美文如果匆匆而過,分分層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費一篇美文,也枉費了編者連續選入教材作為經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 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 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致的語言。
4、 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了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 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添加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 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于“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凄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 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 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了描寫地點,“秋”點明了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么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 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么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里,明艷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于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么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說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后,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齊讀描寫秋院的這段文字,體會其中的韻味
6、總結: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并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蘊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7、作業: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二、教學過程
1、賞析秋景圖
1)秋蟬圖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閑,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2)秋蟬圖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凄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么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3)賞析秋雨圖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以及“緩慢悠閑”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凄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里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4)賞析秋果圖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何要一前一后?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后呼應。
3、情感探討
郁達夫對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戀、眷戀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說“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2)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郁煩悶,把復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3)文人的“悲秋情結”。
4、小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5、作業:
1)、完成《學海導航》配套練習
2)、寫一篇欣賞季節的散文
三、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1、秋院
2、秋槐
3、秋蟬
4、秋雨
5、秋果
(形) (神)
《故都的秋》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系。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重點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么?
教學過程
一、 題解
“故”字,飽藏著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二、 作者及時代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游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獲,為我國現代游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云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寫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著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復雜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贊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三、 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后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 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向往。
2、 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槐樹落蕊而知秋 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敘 秋蟬殘鳴而報秋 議論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棗樹秋色之奇觀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四、 組織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 作者為什么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明確: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么?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贊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 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后,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
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系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贊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說明。
明確: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著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里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五、 鑒賞要點
1、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并籠罩著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著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匯,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敘寫里,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瑯瑯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后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 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 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閑的感覺。“潛意識水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
[板書]
感受:清 靜 悲涼
對北國之秋的
1、總起 向往:飽嘗、秋味
江南之秋 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
(對比、襯托)
①清晨院中所見的景象
②槐樹的落蕊 繪秋:清、靜 抒發了贊美、眷念
記敘 ③秋蟬的殘聲 悲涼 故都自然風物的真
④秋雨話秋涼 情,流露出深遠的
2、分寫 ⑤秋樹的奇景 憂思和孤獨感
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 深
議論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 化
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 總括 (呼應、對比)
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應)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12
郁達夫
課程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 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 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致的語言。
4、 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了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 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
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添加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 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于“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凄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 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 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了描寫地點,“秋”點明了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么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 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么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里,明艷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于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么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說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后,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齊讀描寫秋院的這段文字,體會其中的韻味
6、總結: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并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蘊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7、作業: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二、教學過程
1、賞析秋景圖
1)秋蟬圖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閑,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2)秋蟬圖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凄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么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3)賞析秋雨圖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以及“緩慢悠閑”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凄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里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4)賞析秋果圖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何要一前一后?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后呼應。
3、情感探討
郁達夫對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戀、眷戀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說“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2)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郁煩悶,把復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3)文人的“悲秋情結”。
4、小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5、作業:
1)、完成《學海導航》配套練習
2)、寫一篇欣賞季節的散文
三、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 1、秋院
2、秋槐
3、秋蟬
4、秋雨
5、秋果
(形) (神)
《故都的秋》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2、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領 悟蘊涵于“形”中的“神”,進一步體會散文“形”“神”的辨證關系。
教學用具: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重慶四十九中學 夏永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學步驟 和過程:
一、課前引入:
1、 題意講解
" 故都 " 二字表明描寫的地點,作者用 " 故都 "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靜、悲涼。
" 秋 " 字確定描寫的內容,文章圍繞 " 秋 " 之景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思想感情--以情馭景,以情顯景。
2、關于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達夫 1934 年寫的一篇著名的散文。當時,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協等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即使偶有創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較為低沉。雖然如此,作者所寫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羈的行文與精到細膩的筆觸相結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二、聽朗讀錄音。(十分鐘左右)
1、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講作者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幾個詞說明?
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清”——清閑 恬靜安謐
“靜”——細膩 幽遠 幽靜深邃
“悲涼”——落寞 衰弱 蕭條
2、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文章的基調。“清凈”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境,“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從結構上說這種對秋的概括的說法是文章的總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線索所在。
3、作者在寫北國之秋時也寫了南國之秋,那么,作者筆下的南國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組討論,選取一名發言。
與這三個詞相對應的是在寫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個詞:“慢”、“潤”、“淡”。 這個對比,烘托出故都的秋與眾不同的特色,也表現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此處可用幾個問題來啟發學生回答。
三、朗讀課文,要求讀出并體會課文的“清、靜、悲涼”的意味。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課文分析鑒賞引導
教學步驟 和過程:
一、課前復習引入——散文的有關知識
二、課文分析鑒賞引導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這種清凈又悲涼的“故都的秋”都集中體現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么樣的景物來表現這種沉靜、悲涼的心緒呢?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加以概括。
學生討論并闡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討論后分析:(1)、3 段:作者為什么對陶然亭的蘆花等這些著名的風景只是點到為止,面著力去描寫家家戶戶到處可見的秋景?
(2)、第 3 句中 " 即使……就是……也…… " 這樣的句式,表達了什么意思?
明確:北平的秋意,果真是無處不在,它的色味特別濃烈。
(3)、作者是如何描寫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確:作者筆下的秋景, " 屋 " 和 " 壁腰 " 都是 " 破" 的。
明確: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 " 秋 " 的特色,用反襯的手法 " 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 突出北平秋晨 " 靜 " 的特點,牽牛花 " 以藍色或白色為佳 "," 日光 " 本是暖色調 , 但在作者筆下卻是 " 漏 " 的。
秋晨天空 秋之牽牛花
4 段:槐樹落蕊而知秋
此處點明“細膩”、“清閑”、“落寞”三詞。體現文章選擇“落蕊”來綜合體現“清”、“靜”、“悲涼”之特點。
5 段:秋蟬殘鳴而報秋。
6 、7 、8 、9 、10 段:秋雨淋人人知秋
11段:棗樹秋色之奇觀
2、除以上敘述描寫了秋景外,作者還用議論這種表達方式寫秋。 哪里是集中的議論部分?
明確:第1 2 段。
3、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確:“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末尾兩段從結構上看是總說(總括)部分。
4、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區別在哪個方面?用一個字來概括。
明確:味。
5、為說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何種修辭方法?
明確:比喻。不是對比或類比。(學生旁注在書上)
6、全文結構圖示看投影。
7、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著在敘述和描寫上述秋景時,以時間為序還是以空間為序呢?
明確:不是時間順序,也不是空間順序,是并行排列。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這些景物都具有“清、靜、悲涼”的共同特點,也即“神不散”。
8、引申思考:你認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點?作者為什么不寫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頤和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文章取材主要體現 " 清 " 、 " 靜 " 、 " 悲涼 " 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作者取材時能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與作者當時思想苦悶、追求隱逸恬適的生活情趣有關。
三、小結和作業 :
郁達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向往和摯愛之情。
從寫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表現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選用的材料往往是零散的。文中作者感官所及而刻意描繪的有五種景物,它們之間并沒有明顯的時空聯系,卻都連在了一起;文中作者思路所及而筆觸點到的,有南北不同景點之秋色,以及中外文人和其作品,
它們之間更沒有明顯的時空聯系,卻都能相提并論。材料組織也不講求時間的和空間的順序。表達方面: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交替出現。這一切都是為了突出故都 的秋的“清”、“靜”和“悲涼”。他筆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態就“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 語),籠上了一層濃郁深遠的憂慮和冷落之情。這就是“緣 情寫景”的寫景抒情方法。
課外作業 : 借鑒課文的寫法,寫一篇《家鄉的——》的散文。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清 客觀實境 秋景的描繪 秋味
靜 (五種) 故都秋之美
悲涼——主觀情感 秋關系議論 沉郁、寡淡 心緒
形散而神不散
緣情寫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故都的秋》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藝術特色。
3.誦讀,積累語言材料。
二、過程與方法
1.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并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2.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3.培養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系,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于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
重點、難點
《故都的秋》也是中國現代散文名篇,它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個性氣質和獨特的生活感受、興趣愛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寫了故都的哪些風物?抓住了這些風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從這些故都風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樣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鑒賞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生活動
誦讀、鑒賞
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文章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體會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馭景的藝術風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可選取傳統教材中峻青《秋色賦》若干段進行朗讀。讀后問:這段秋景有什么特點?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答案:豐收,色彩絢麗,喜悅熱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同樣描寫秋天景物的文章,我們看了郁達夫所描寫的故都秋景與峻青筆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根據文意的需要來夾帶介紹)
郁達夫(1896—1945)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是“創造社”的重要成員。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家庭的變故、國家的現狀,激起了作者無限憤慨,后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日戰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于1934年8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記。
三、范讀、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學生看書默讀,感知課文。
四、誦讀、感悟
(選擇重點章節學生和老師比較閱讀,為什么老師和學生讀的有差別?因為對課文的感情把握深淺有區別。)
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要注意課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更要認真領會,循此線索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再讓學生誦讀、感悟。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社會風云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里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
五、理清結構,把握思路。
讓學生發言,討論。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采用并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自然之秋,贊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回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①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向往
1.總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
①清晨所見、牽牛花
②槐樹落蕊
故 記敘 ③秋蟬殘聲 前
都 2.分寫 ④秋雨話秋涼 后
的 ⑤棗樹奇景 呼
秋 議論:凡是有情趣的人,對于秋 應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總寫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
六、布置作業
誦讀課文,深切感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讀
引導學生朗讀,力求聲情并茂,抑揚頓挫。可用多種形式。
二、鑒賞
1.情景交融
讓學生結合課文語句談理解、感悟,教師點撥。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王國維《人間詞話》
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并籠罩著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籠罩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本文能表現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所選取的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而不是分別描寫的。
作者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描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他不寫故都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致雖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著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例如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牛花,從尋常景象甚至破敗景象中看出、體驗出美來。寫“北國的槐樹”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寫“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細膩而獨特的感受、憂郁而優美的情懷,恐怕只有郁達夫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能體驗得到,才能表現得細膩而深刻。最能表現情景一體的是“清”“靜”“悲涼”的描述。“清”“靜”,既是對客觀景物特點的描寫和總結,又是作者內心的感受;“悲涼”,則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與景物既有聯系又無必然聯系(因為感秋可生悲也生喜,悲者未必從秋景得來)。“清”“靜”是大多數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寫得出的,未必見得奇妙,而“悲涼”則屬于郁達夫一人獨有,最見奇妙。總之,本文情意濃厚。以抒發內心感受入主,寫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樣占有很多篇幅。在這一點上可與《荷塘月色》對比,《荷》文寫景似用工筆,精描細繪,景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情為景所藏所掩;本文則略于寫景,盡力抒情,文情更給人以親切感、厚重感。
(本段主要分析“清”“靜”“悲涼”,要慢,主要要用情感感染學生,讀的每一句話都要深情,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觀感受,成為自己對文章獨特的品讀)
牽牛花 藍、白色疏落的衰草 憂慮 內主
自客 槐樹落蕊 清閑、落寞 孤 心觀
然觀 極細微極柔軟 獨 世色
風色 秋蟬殘唱 衰弱 彷徨 界彩
物彩 秋雨秋風 灰沉沉、息列索落 感傷 的
的 都市鬧人 青布衫
緩慢悠閑
棗樹 葉落、西北風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本文直接描寫景物的語句不多,但都是極其精彩的,而且飽含作者的深情。例如: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采用想象聯想法讓學生體會那份對故鄉由衷的愛和深情。)
這里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景物寫得非常細致,如“一絲—絲漏下來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也寫了觀景、賞景的心態、動作,如“細數”“靜對”,透露出悠閑、愜意。總起來說,表現了作者熱愛故都之秋的情懷。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這里寫了視覺形象、觸覺形象。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寫觸覺感受。寫觸覺,更給讀者以逼真的感受。這里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未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
這里的寫景不拖泥帶水,一句一景,寫出了北國清秋之雨忽來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陣勢,寫得活靈活現,說明作者觀景非常細致,也表明作者在談到尋常百姓生活時心情非常愉快。
2.對比手法
開篇提到“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結尾提到“南國之秋,當然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并作了適當的展開,以此與北國之秋作對比。對比的目的非常明確,即抑彼揚此,北國之秋勝于南國,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這種感受既來自空間的對比(南北兩地),也來自時間的積累(“已將近十余年了”)。
3.平民意識
這里寫的不是上流社會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為什么讓他們作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們的形象更有地方特點,而且作者覺得與他們更親近,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似乎也能覺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閑人”那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4.文化氛圍
本是寫景文字,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似乎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于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文題暗合。從行文章法上看,這里宕開文筆,縱橫議論,顯出靈氣,顯出開闊的思路。
5.精彩語句
讓學生鑒賞自己喜歡的語句。
文中有許多排比句,具有語言整飭之美朗讀起來又具有音韻之美,抒情味很濃,表現作者很強的駕御語言的能力。
詩歌的聲韻和節奏,加強了《故都的秋》的音樂美。“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上面三句,結構相同,動詞后面均輔以結構助詞“得”,形式整齊劃一,有一種整體的美感。作謂語的形容詞,“慢”“潤”“淡”,表現的都是平淡細膩的意味。它們又都是響亮的音節,讀起來聲韻鏗鏘,語勢貫通,具有很強的音樂感。“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作者把這些名勝用一個個偏正詞組整齊地排列起來,回旋往復,像一串珠璣那樣,有著明麗輕快的韻律和節奏。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畫線句子可讓學生仿寫。(仿寫句子穿插進行訓練)
這里最好總結一下, 和寫作聯系一下,會使得課有廣度和深度。
三、作業
讓學生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中選幾個詞語組成一個對偶句,要求有一定意境。
附:板書設計
文眼 清 靜 悲涼
牽牛花 碧綠的天色 馴鴿的飛聲 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 靜對著
都 槐花落蕊 掃街…清閑 極細微 落寞
風 極柔軟
物 秋蟬殘聲 啼鳴 衰弱
秋雨涼風 都市閑人 息列索落 涼
悠閑緩慢
文學性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知性因素外,還具有獨特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把握其個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品足作品的韻味,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美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運用了“感——悟——析”三步教學法,充分激發了學生欣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由景味情,緣情入理,“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情悅志”步步深入涵育語文素養。前兩步是“入”——進入意象之中,觸摸作者的心跳,與作者同喜同悲,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進入廬山之內,感受廬山的氤氳之氣;后一步則是“出”拉出審美距離,進行理性觀照,跳出廬山之外,跳山云端,俯視廬山,才能看清廬山的峰峰嶺嶺,看請廬山的真面目。
《故都的秋》習題精選
一、基礎知識題
1.下列各句中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b.“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c.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2.下列句中的劃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切的一項是( )
①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 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②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 ,蕭索的 來的。
a.稀稀落落 嚴厲 感慨 b.疏疏朗朗 嚴厲 感觸
c.疏疏落落 嚴厲 感觸 d.疏疏落落 嚴肅 感嘆
3.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項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b.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d.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4.下列有關郁達夫的文學常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郁達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陽縣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
b.1922年,他從日本回國,參與組織“創造社”。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5.“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對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項是( )
a.藍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現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景物特點。
b.藍色或白色的牽牛花切合作者當時那種落寞的情懷。
c.這是一種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
d.色調的選擇表現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觀。
二、課文語段閱讀題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
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1.這三段文字寫到了三種景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選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詞,如________、_______等,它們都屬于________色,顯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賞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認為“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一句從_________覺、__________覺和_____________覺上寫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點。
6.為什么說“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從文中畫線的句子你聯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你對這三段文字的寫景特點作簡單的評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題
1.c 2.c 3.c(其余表比較) 4.d(《茫茫夜》是短篇小說) 5.d(分析游離原文語境)
二、課文語段閱讀題
1.清晨靜觀 落蕊輕掃 秋蟬殘鳴 2.青、藍、灰、白(任選二個);冷;深沉、淡泊。 3.為了感受清淡中略帶一點“野味”的情調,體會故都秋的質樸美。 4.秋的特征應是清淡。 5.聽、嗅、觸;靜。 6.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面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7.金燦燦的陽光和枯黃的小草。 8.圍繞“描寫細膩,情景交融”來談即可。
《故都的秋》教案 篇15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作者: 郁達夫
教案設計:魯坤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學習散文鑒賞、寫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領會并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略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
3、理解掌握對比映襯的手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方法
1、 討論式教學,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讀練結合,引導運用知識。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會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領會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日里,毛澤東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我們讀到的是壯麗。
秋風中,杜甫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我們讀到的是悲涼。
由此可見,同樣是秋天,人們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學習《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秋。(投影展示課題作者)
二、 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探討課文內容
1、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么?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么?
明確:秋。故都特有的秋色。
2、快速閱讀全文,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故都之秋”的特點?
明確: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投影展示)是文眼,概括了故都之秋的特色。
2.作者通過哪些景象的描寫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
明確: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板書以學生說的為準)
三、研讀課文
(一)師引導分析第三段(聽范讀 品秋味)。
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地方能體現出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
提示:引導時重抓景與情的關系和寫景的角度(例如秋色、秋聲)。
(二)分析第四段到第十一段所選景物如何體現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四個大組各討論一個內容)
明確:寫秋槐----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觸覺、視覺、感覺寫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里有環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小結:作者抓住秋的色、秋的聲,通過聽覺、視覺等寫出了秋的味 “清”、“靜”、“悲涼”。
四、體會作者情感,引出寫作方法。
故都可寫的東西很多,作者為什么要選取這些景物,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呢?(根據需要可結合課文后時間讓學生聯想作者背景。)
明確: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投影展示)
五、課堂演練
面對戰亂的中國郁達夫展示了清、靜、悲涼的故都,面對黑暗的舊中國朱自清寫出了朦朧的荷塘月色,我們是否也可以借景抒發自己的某種情呢?
提示:先確定情,再選取景,先說后寫。(投影展示)
六、作業:(投影展示)
同學們,現正值陽春三月,請以《家鄉之春》為題,寫一篇散文,文中要有古代詩詞的引用,體現家鄉之春的風貌。字數不少于500字。
小結:散文的鑒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心中有景,筆下才有情。
附:板書設計
秋 院 清、
秋 槐
故 都 的 秋 秋 蟬 靜
郁 達 夫 秋 雨 秋 果 悲涼
《故都的秋》教案 篇16
課型:新授
學習札記〖學習目標及要求〗:1、 學習目標:(1).進行欣賞性閱讀,體味本文緊扣“清”“靜”“悲涼”著筆。(2).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的寫法。 (3).嘗試研究性學習,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學習散文的寫法,以及掌握散文的閱讀鑒賞技巧。2、重點難點:嘗試研究性學習,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的寫法。3、高考要求:能夠進行重點詞語的積累,同時能夠掌握閱讀的技巧與方法。4、體現的思想方法: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5、知識體系的建構:現代文知識體系的建構。〖講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二、探究精講:(師――導語)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無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于是,便產生“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凄美。這種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許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達到了極致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今天,我們來賞析一篇這樣一篇美文――《故都的秋》。|作者:現代小說家、散文家郁達夫。 (師)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么?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么? (生)秋。|故都特有的秋色。 (師)快速閱讀全文,明確故都的秋有何特色?這些特色的描寫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第一段。“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3至11段是集中描寫特色的段落。 (師)找同學朗讀,附帶任務:1、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2、標出文中傳遞聲音的事物的名稱。請大家隨朗誦者一道去神游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語調要低沉舒緩,渲染出“清”“靜”“悲涼”的氣氛) (生)誦讀。 (師)請說出呈現出色彩的詞語。 (生)蘆花、柳影、夜月、青天、藍朵、落蕊、棗子|還有“青布單衣” (師)由物及人,視野更開闊,找得好。|我們來看這些呈現色彩,從色彩的冷暖看,這些色彩多屬于――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藍灰等多種冷色調。 (師)那么,這種色調會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生)冷清,孤獨。 (師)故都的秋色是這樣的冷清,故都的秋聲呢? (生)鴿飛聲、蟬聲、風雨聲、問答聲……|“息列索落應是風雨交加,如果沒有風,那么雨就會“潤物細無聲”|還有清掃落蕊的聲音 (師)讓我們集中聽聽作者筆下的秋蟬的鳴叫,看看會引起怎樣的感受? (師生討論) (師歸結)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征,如《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戶戶都有蟬鳴,還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時,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個“愁”字了得。 (師)寫這么多聲音,有什么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呢?為什么? (生)無。如果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怎能聽見馴鴿飛翔的聲音?又怎能將息利索落的雨聲納于耳畔?又怎能對都市閑人的寒喧聲聽得如此清晰?這些聲響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動(聲)襯靜,以聲音反襯了故都的寂靜。這正達到了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師)作者繪聲繪色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秋光圖?請概括。 (生)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閑人話秋、秋果將熟。 (師)假如你就是客居他鄉的游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鏡、穿一襲長袍的郁達夫。面對如此五幅秋光圖,你的心頭會油然而生一種什么感覺? (生)悲涼,清靜…… (師)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齊背: (師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本文雖然沒有用古典詩詞那樣凝煉的語言,卻以細膩的筆觸傳遞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極富個性色彩的韻味。讓我們再品讀一回3至11段。(注意語速舒緩,語調低沉,力求用聲音傳遞出清、凈、悲涼的秋味)(生)讀。 (師)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么? (生討論)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溫、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師)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么內容?其作用是什么? (生)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師)小結: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詩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蕩漾著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蘊豐厚的河流的兩岸,蕩漾著郁達夫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說,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師生共議)此問題較難,可由教師提示。 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說《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郁、孤僻的個性特征,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敘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著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于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師)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鑒。 (師)我們說《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會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于我心有戚戚焉”呢? (生)不會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師)是的。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斗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于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梁,苦悶彷徨之后,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后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啊。 (師)課就上到這兒。布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鑒《故都的秋》的寫法,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附:板書綱要 故都的秋 1、 總起 我赴故都嘗秋味|江南秋味總不足 2、 分敘a靜對藍朵 b落蕊輕掃 c秋蟬殘鳴 d秋雨涼意 e清秋紅棗 3、 議論 舉世秋感皆深沉 4、 總結 南國不及北國秋|愿折壽命挽住秋。〖課堂感悟〗:
感悟歸納一: 現代文的學習值得研討:應該學什么?
感悟歸納二:
現代文閱讀的技巧根本在于:讀一讀,停一停,想一想。
感悟歸納三: 學會從大自然中汲取素材,用于我們的學習中。
《 故都的秋》隨堂自測☆檢測目標☆ 1.檢測與本節授課相關的知識☆ 要點強化☆1、 重點的現代文詞語。2、 現代文閱讀的技巧與方法。 ☆ 當堂檢測☆第一部分:課文內容檢測:一、基礎題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a.飽嘗(cháng) 賞(shǎng)玩 領略(luè) 疏疏落落(lào)b.陪襯(chèn) 落蕊(ruǐ) 頹廢(tuí) 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 幽遠(yōu) 蕭索(suò) 潭柘寺(zhè)d.折去(zhé) 情趣(qù) 點綴(zhuì) 一椽破屋 (chuán) 2.下列句子表述最確切的一項是 ( ) a.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少風。 b.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有味,下得奇,下得更像樣。 c.墻頭,屋角,灶房門口,茅房邊上,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西山的蟲唱,釣魚臺的柳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3.依次填人下列名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 ①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_______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②秋蟬的___________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③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__________的感觸來的。 a.領略 衰弱 蕭索 b.領會 衰落 蕭索 c.領略 衰落 蕭條 d.領會 衰弱 蕭條 4.下列句中加點的“的”必須保留的一項是 ( ) a.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b.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細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 c.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d.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5.下列句中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 ) a.這秋蟬的嘶叫,在北京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b.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 c.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二、閱讀題 閱讀下文,完成l~6題。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進,賞玩不到十足。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捍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1.第一段中“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這“秋”指的是 ( ) a.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b.北國的秋c.“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的北國的秋的意味d.杭州、青島、北平的秋天 2.倒數第2段,“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對于這段話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 a.運用比喻和對比,表現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在情味意境上的不同特點 b.且運用排比修辭,加深讀者對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情味意境上不同特點的感受 c.“黃酒”“稀飯”“鱸魚”“黃犬”和“白干”“饃饃”“大蟹”“駱駝”分別比喻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的情味意境 d.本題所引語句與上題所引語句運用的修辭手法完全相同 3.請用最簡單的文字概括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特點。 北國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國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都的秋》中為什么要寫南國之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用一個字概括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區別: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節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第二部分:拓展檢測:閱讀下文,完成下列題目。
報 秋
宗 璞似乎剛過完春節,什么都還來不及干呢,已是長夏天氣,讓人懶洋洋的像只貓。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著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我先是一驚,隨即悵然。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處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過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這花的生命力極強,隨便種種,總會活的。不挑地方,不揀土壤,而且特別喜歡背陰處,把陽光讓給別人,很是謙讓。據說花瓣可以入藥。還有人來討那葉子,要搗爛了治腳氣。我說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種玉簪花精神罷。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閑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五色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連死不了都種死了。”我常這樣自嘲。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往后院月洞門小徑的兩旁,隨便移栽了幾個嫩芽,次年便有綠葉白花,點綴著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門外有一小塊地,原有兩行花,現已形成一片,綠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隱約如綠波上的白帆,不知駛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葉中,會藏著一些小活物,嚇人一跳。玉簪花下卻總是干凈的。可能因氣味的原故,不容蟲豸近身。花開有十幾朵,滿院便飄著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種清香。它的香比較強,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采幾朵放在養石子的水盆中,房間里便也飄散著香氣,讓人減少幾分懶洋洋,讓人心里警惕著:秋來了。秋是收獲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一年、兩年過去了,總是在不安和焦慮中。怪誰呢,很難回答。久居異鄉的兄長,業余喜好詩詞。前天寄來南宋詞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我把“領取而今現在”一句反復吟哦,覺得這是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實不必深杯酒滿,不必小圃花開,只在心中領取,便得逍遙。領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獲得的意思。那么,領取秋,領取冬,領取四季,領取生活罷。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到看見玉簪花開,“先是一驚,隨即悵然”。(1)作者為什么吃驚?(不超過8個字)(2)聯系全文看,作者為什么悵然?(不超過10個字)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寫自己種太陽花的經歷,這樣寫有什么作用?(不超過12個字)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分別使用了六個“便”字和五個“領取”,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1)反復使用“便”字的好處是什么?(不超過26個字)(2)反復使用“領取”的好處是什么?(不超過26個字)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三項是(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可以提醒人們秋的到來,讓人減少一些惰性。b.本文的主旨可概括為主要贊美那種“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的精神。c.作者對“領取而今現在”一句的吟哦讓人體味到一種悠然自得,面對現實的人生態度。d.“領取自己那一份”,是勸慰人們要及時把握自己應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e.作者借助比較的手法,巧妙地寫出了玉簪花所散發出的與其他幾種花不同的芳香。f.作者把玉簪花的綠葉描寫為“綠波”,使人聯想到生活的長河,有廣闊的空間感和深邃的時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