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精選15篇)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1
一、學習要點
1.關于作者、文體等的介紹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西(洛陽東))人。自謂郡望昌黎(郡望,郡中顯貴的氏姓。望,望族,有聲望的世家。昌黎,在河北省),世稱韓昌黎。早孤,由嫂撫養,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經幾度被貶,后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
唐初繼承六朝駢偶、纖弱文風,韓愈積極提倡古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文章,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的散文在繼承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此文選自《昌黎先生集》,是韓文名篇之一。韓愈時年35歲,在長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文章抨擊了當時自恃門第高貴不肯從師學習的士大夫階層,在我國教育史上首次明確提出了教師的職能、作用。
“說”是古文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事物的見解。
(如柳宗元《捕蛇者說》、周敦頤《愛蓮說》、韓愈《馬說》、袁枚《黃生借書說》、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2.課文內容簡析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論點: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
從師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提出了教師的職能、作用)。
從師的原則(擇師的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此段為下一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自恃門第高貴,恥于從師確立了理論根據。
第二部分(第2段)批判反面現象,論證論點
第三部分(第3段)舉正面事例論證論點
第四部分(第4段)寫為文之由,批判時弊,強調自己觀點
3.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①中心思想:
本文論證了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批判了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劣風氣。
②寫作特點
其一:①運用對比手法,正反對比,有破有立,說理鮮明透徹,說服力強。
第二:②語言多姿多彩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配合,有姿致,有氣勢。
多種句式(疑問、感嘆),增強語氣、情感。
頂真修辭,語句前后緊接,氣勢通暢,更好地反映了前后文理的聯系(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熟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
二、能力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題。
陳留董宣為洛陽令。湖陽公主①蒼頭②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驂乘③,宣于夏門亭候之,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④,帝大怒,召宣,欲棰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人,將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⑤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⑥為白衣時,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⑦諸吏。由是能搏擊豪強,京師莫不震栗。 (《后漢書·董宣偉》)
注:①湖陽公主: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下文又稱“主”。②蒼頭:奴仆。③驂乘:在車右邊陪乘。④帝:即漢光武帝。⑤黃門:指太監。⑥文叔:劉秀的字。⑦班:分發。
1.“大言數主之失”的“數”、“強使頓之”的“強”,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A.shù qiáng B.shǔ qiáng
C.shù qiǎng D.shǔ qiǎng
2.對下列四句中紅色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而縱奴殺人 縱:放縱。
B.使宣叩頭謝主 謝:感謝。
C.強使頓之 頓:指磕頭。
D.宣悉以班諸吏 悉:全,都。
3.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紅色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1)因匿主家 (2)駐車叩馬
因格殺之 宣叩頭曰
A.兩個“因”字相同,兩個“叩”字也相同。
B.兩個“因”字不同,兩個“叩”字相同。
C.兩個“因”字相同,兩個“叩”字不同。
D.兩個“因”字不同,兩個“叩”字也不同。
4.與“而縱奴殺人”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愿乞一言而死
B.而翁長銓
C.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D.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5.與“宣悉以班諸吏”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將何以治天下
B.即以頭擊楹
C.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D.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6.下列語句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1)藏亡匿死 (2)強項令出
A.(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
B.(1)躲藏逃跑幾乎至死 (2)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
C.(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這是他的強項命令他出來
D.(1)躲藏逃跑幾乎至死 (2)這是他的強項命令他出來
7.“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發出一個命令嗎?
B.現在你作為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使一個命令執行嗎?
C.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制服一個縣令嗎?
D.現在你作為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使縣令執行嗎?
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董宣在湖陽公主出行時,查堵列舉公主過失并打死了殺人犯;公主告訴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殺董宣。
B.面臨被棰殺,董宣沒有畏懼,借允許說話之機,闡明應嚴明法律才能治國之理。
C.董宣的一番話使皇帝醒悟,以頭擊楹流血被面的自殺之舉更是使皇帝感動,而釋放董宣并賜錢給他。
D.湖陽公主對皇帝所說的話,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為她出氣,不能放過董宣。
附參考答案、簡析及譯文
1.D(數:列舉,故讀shǔ。強:強迫,故讀qiǎng。)
2.B(謝:道歉。)
3.C(兩個“因”是“于是”;第一個“叩”通“扣”,是“拉住”之義;第二個“叩”是“磕頭”。)
4.C(題干的“而”表轉折“可是”。A項“而”表承接,可譯為“就”。第二個“而”是代詞“你的”。D項“而”表結果“因而”。)
5.D(題干“以”是介詞“把”。A項“以”是介詞“用”。B項“以”是介詞“用”。C項“以”是表目的連詞“來”。)
6.A(亡:逃跑。強項:堅強不低頭。)
7.C(威:威力。令:縣令。)
8.D(公主說的話是激怒皇帝制服這個小縣令。)
【譯文】
陳留人董宣做洛陽縣令。湖陽公主的奴仆大白天殺了人,于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等到公主出行,讓這個奴仆在車右邊陪乘,董宣在夏門亭等候,停住公主的車拉住馬,用刀在地上一畫,大聲列舉公主的過失;喝斥這個奴仆下車,于是打死了他。公主立即回到宮中向皇帝訴說,皇帝大怒,叫來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董宣磕頭說:“希望讓我說一句話就死。”皇帝說:“你想要說什么?”董宣說:“陛下您有圣明道德使國家中興,可是放縱奴仆殺人,將要憑什么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請允許能夠自殺!”他立即用頭撞柱子,鮮血流滿臉。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他。皇帝讓董宣磕頭向公主道歉,董宣不聽從;小宦官強迫使他磕頭,董宣兩手撐著地,終究不肯低頭。公主說:“文叔你當百姓時,敢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來查。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制服一個縣令嗎?”皇帝笑著說:“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樣!”于是下令:“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吧!”皇帝賜給董宣三十萬錢,董宣全把錢給了各位官吏。從此董宣能夠打擊豪強不法之人,京師沒有人不震懼。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2
一、學習要點
1.關于作者、文體等的介紹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西(洛陽東))人。自謂郡望昌黎(郡望,郡中顯貴的氏姓。望,望族,有聲望的世家。昌黎,在河北省),世稱韓昌黎。早孤,由嫂撫養,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經幾度被貶,后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
唐初繼承六朝駢偶、纖弱文風,韓愈積極提倡古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文章,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的散文在繼承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此文選自《昌黎先生集》,是韓文名篇之一。韓愈時年35歲,在長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文章抨擊了當時自恃門第高貴不肯從師學習的士大夫階層,在我國教育史上首次明確提出了教師的職能、作用。
“說”是古文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事物的見解。
(如柳宗元《捕蛇者說》、周敦頤《愛蓮說》、韓愈《馬說》、袁枚《黃生借書說》、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2.課文內容簡析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論點: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
從師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提出了教師的職能、作用)。
從師的原則(擇師的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此段為下一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自恃門第高貴,恥于從師確立了理論根據。
第二部分(第2段)批判反面現象,論證論點
第三部分(第3段)舉正面事例論證論點
第四部分(第4段)寫為文之由,批判時弊,強調自己觀點
3.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①中心思想:
本文論證了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批判了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劣風氣。
②寫作特點
其一:①運用對比手法,正反對比,有破有立,說理鮮明透徹,說服力強。
第二:②語言多姿多彩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配合,有姿致,有氣勢。
多種句式(疑問、感嘆),增強語氣、情感。
頂真修辭,語句前后緊接,氣勢通暢,更好地反映了前后文理的聯系(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熟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
二、能力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題。
陳留董宣為洛陽令。湖陽公主①蒼頭②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驂乘③,宣于夏門亭候之,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④,帝大怒,召宣,欲棰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人,將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⑤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⑥為白衣時,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⑦諸吏。由是能搏擊豪強,京師莫不震栗。 (《后漢書·董宣偉》)
注:①湖陽公主: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下文又稱“主”。②蒼頭:奴仆。③驂乘:在車右邊陪乘。④帝:即漢光武帝。⑤黃門:指太監。⑥文叔:劉秀的字。⑦班:分發。
1.“大言數主之失”的“數”、“強使頓之”的“強”,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A.shù qiáng B.shǔ qiáng
C.shù qiǎng D.shǔ qiǎng
2.對下列四句中紅色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而縱奴殺人 縱:放縱。
B.使宣叩頭謝主 謝:感謝。
C.強使頓之 頓:指磕頭。
D.宣悉以班諸吏 悉:全,都。
3.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紅色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1)因匿主家 (2)駐車叩馬
因格殺之 宣叩頭曰
A.兩個“因”字相同,兩個“叩”字也相同。
B.兩個“因”字不同,兩個“叩”字相同。
C.兩個“因”字相同,兩個“叩”字不同。
D.兩個“因”字不同,兩個“叩”字也不同。
4.與“而縱奴殺人”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愿乞一言而死
B.而翁長銓
C.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D.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5.與“宣悉以班諸吏”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將何以治天下
B.即以頭擊楹
C.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D.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6.下列語句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1)藏亡匿死 (2)強項令出
A.(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
B.(1)躲藏逃跑幾乎至死 (2)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
C.(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這是他的強項命令他出來
D.(1)躲藏逃跑幾乎至死 (2)這是他的強項命令他出來
7.“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發出一個命令嗎?
B.現在你作為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使一個命令執行嗎?
C.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制服一個縣令嗎?
D.現在你作為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使縣令執行嗎?
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董宣在湖陽公主出行時,查堵列舉公主過失并打死了殺人犯;公主告訴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殺董宣。
B.面臨被棰殺,董宣沒有畏懼,借允許說話之機,闡明應嚴明法律才能治國之理。
C.董宣的一番話使皇帝醒悟,以頭擊楹流血被面的自殺之舉更是使皇帝感動,而釋放董宣并賜錢給他。
D.湖陽公主對皇帝所說的話,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為她出氣,不能放過董宣。
附參考答案、簡析及譯文
1.D(數:列舉,故讀shǔ。強:強迫,故讀qiǎng。)
2.B(謝:道歉。)
3.C(兩個“因”是“于是”;第一個“叩”通“扣”,是“拉住”之義;第二個“叩”是“磕頭”。)
4.C(題干的“而”表轉折“可是”。A項“而”表承接,可譯為“就”。第二個“而”是代詞“你的”。D項“而”表結果“因而”。)
5.D(題干“以”是介詞“把”。A項“以”是介詞“用”。B項“以”是介詞“用”。C項“以”是表目的連詞“來”。)
6.A(亡:逃跑。強項:堅強不低頭。)
7.C(威:威力。令:縣令。)
8.D(公主說的話是激怒皇帝制服這個小縣令。)
【譯文】
陳留人董宣做洛陽縣令。湖陽公主的奴仆大白天殺了人,于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等到公主出行,讓這個奴仆在車右邊陪乘,董宣在夏門亭等候,停住公主的車拉住馬,用刀在地上一畫,大聲列舉公主的過失;喝斥這個奴仆下車,于是打死了他。公主立即回到宮中向皇帝訴說,皇帝大怒,叫來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董宣磕頭說:“希望讓我說一句話就死。”皇帝說:“你想要說什么?”董宣說:“陛下您有圣明道德使國家中興,可是放縱奴仆殺人,將要憑什么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請允許能夠自殺!”他立即用頭撞柱子,鮮血流滿臉。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他。皇帝讓董宣磕頭向公主道歉,董宣不聽從;小宦官強迫使他磕頭,董宣兩手撐著地,終究不肯低頭。公主說:“文叔你當百姓時,敢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來查。現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還不能制服一個縣令嗎?”皇帝笑著說:“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樣!”于是下令:“堅強不低頭的縣令出來吧!”皇帝賜給董宣三十萬錢,董宣全把錢給了各位官吏。從此董宣能夠打擊豪強不法之人,京師沒有人不震懼。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3
【教學設想】
《師說》是蘇教版高中第一冊第二專題“獲得教養的途徑”中的一篇課文,它與《勸學》一起構成該專題中的“求學之道”板塊,它們共同指向的話題是:求學是獲得教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縱觀以往的教學,老師們把《師說》當作一般議論文來教,尋找中心論點,分析論證方法。現在看來,這樣的教學內容是有問題的。我們經過研究認為,《師說》是一篇具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雜文,我們在教學中,應當結合當時的現實背景,揭示文章的針對性,按雜文的理路來教。
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文化傳承,《師說》張揚了“尊師重‘道’”的思想,是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教學中應當把對文章的主要觀點“師‘道’”作為一個深入探討的重點。文言文的學習強調誦讀,在教學中應當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喚起學生誦讀的欲望。文言知識的積累也是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檢查預習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文言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習目標】
1.歸納并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背誦課文。
2.結合時代背景,認識雜文的針對性。
3.理清文章結構,推敲作者的主要觀點。
【積累整合】
1、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2、古文運動,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3、解題
“說”是一種文體,吳訥在《文章辨體》中認為“說”這種文體的特點是:“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這種文體并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般議論文,而是具有強烈現實針對性的雜文,我們在初中學過的《馬說》、《捕蛇者說》就是這樣一種文體。
4、文言積累
(一)古今異義詞
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古義:不一定 今義:不需要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許多人
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小學教育的階段
(二)一詞多義
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
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
3、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4、吾師道也。(學習)
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解釋經文的著作)
惑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
2、圣人之所以為圣。(……的原因)
【研習探討】
1.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當時上層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憑著高貴的門第,生來就是統治者,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了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這種風氣仍然存在,上層“士大夫之族”自己不從師學習,也反對像韓愈那樣公然為人師之人,還對別人的從師學習“群聚而笑之”。”請從文中找出反映當時從師的一些不良風尚的語句。
交流明確: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2.針對這種不良風尚,韓愈是用什么樣的策略作出有力的批判的?
交流明確:
-用了三組對比,突出了恥于從師這種不良習氣的愚蠢。
針對“今之眾人”,文章寫道:“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針對“于其身也”,文章寫道:“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針對“士大夫之族”,文章寫道:“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最后正面舉孔子從師的例子,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3.雜文往往滲透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請你找出并感受文中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再誦讀課文,交流明確:
-語氣詞:乎、也、歟
-感嘆詞:嗟乎、嗚呼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師道之不復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也!
4.推敲作者的主要觀點,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
1.在文中找出作者表達的觀點
交流明確: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道之不傳也亦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圣人無常師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2.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在文中要闡述的最主要的觀點是什么,是怎么闡述的?
討論交流明確:作者最主要的觀點是――學習必求師;從師為師道。
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能解惑 世人皆有惑 -→ 學習必從師
聞道有先后,師先聞道者 -→ 從師為師‘道’
第二段:“師道之不傳已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唯師能解惑;惑而不從師,惑終不解)←→三組對比:
一是“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的對待從師完全的態度-→人必從師
二是為其子擇師,自己卻恥師-→小學而大遺,惑也:從師為師“道”而僅非句讀
三是為君子所不齒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自恃高貴的“士大夫之族” -→之所以“師‘道’不傳”“師‘道’難復”,士大夫之族難辭其咎!
第三段:列舉孔子從師的典型事例,不言而喻重申了從師的必要性。但它的主要意圖體現在“無常師”三字上,強調從師的本旨是師“道”——孔子無常師,恰是“吾師道也”(從師為師“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條本已存在的真理使然,孔子從師唯“道”而不唯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是對“無常師”三字的解析,闡明了師與弟子之別只在一個“道”字上,到這里已使士大夫據守的“恥師”世俗悖論陷于瓦解,再將從師與貴賤、尊卑強拉硬扯在一起,不是無知,便是別有用心。由此從根本上消除“今之眾人”從師之“忌”。顯然,這一段是對“人必從師,從師(為)師‘道’”論證的正面收束。
第四段:交代作《師說》的緣由——褒獎李氏子蟠不顧世俗壓力,繼承師道傳統的可貴精神。作者對李氏子蟠“能行古道“(傳統從師之道),“不拘于時”(“恥師”世風)的嘉許,正是呼應對中心論點已做出的論證,倡導與呼喚尊師重道之良風。將“能行古道”(古代從師傳統)與“好古文”聯系在一起加以贊揚,則強調了“尊師”與“重道”之間的關系。
【布置作業】背誦《師說》;預習下節課的學習內容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4
【教學設想】
結合《勸學》總結文言文的基本學法:讀通(搬字音、查字音),讀懂(搬詞義、問老師),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釋),決心(樹立學好文言文的決心)。本課擬采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既讓學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讓學生便于總結他們掌握了什么。作為文言文的整體理解,要力求把它當作現代文來上,把重點詞義的解釋放在理解課文中去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理解放在背誦前進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牽引學生進入文本采用問讀法進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
利用詞典和課下的注釋,把課文讀通,讀暢。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
二、課堂進程
1、老師介紹文學常識。抓住如下中心詞介紹:
韓愈、古文運動、寫作背景、解題。
2、老師出示案例,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
(老師引導學生明確:老師的寬泛定義,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3、齊讀文章,學生活動:你能大致地說一說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嗎?
明確:本文主要講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劣陋習。
4、學習第一段:
⑴ 朗讀:點讀第一段──老師糾音,并指明朗讀中的缺陷──學生齊讀。
⑵ 老師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利用課下注釋理解文本,然后參與三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與翻譯中要注意下列詞的用法與意義:必、受、師(6個)、是故。
① 老師是干什么的?
② 人為什么需要老師?
③ 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⑶ 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著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并闡明了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5、學習第二段:
⑴ 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⑵ 理解文本: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弄懂這一段所寫的內容,參與下面問題的討論,并且在理解與翻譯的過程中掌握下列幾個詞的意義:出、下、恥師、句讀、不、族、相若。
① 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在從師學習的態度上有何區別?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 今之眾人對自己和對孩子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區別?
③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寫的內容是?(抨擊了“恥學于師”的陋習。)
⑤ 本段文字論證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對比。)
⑶ 熟讀──背誦──齊背。
⑷ 老師總結:本段運用了三個對比,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陋習,這是結合當時的現象從反面進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應的,前面提出師道之不傳,欲人之無惑的現實,然后通過三個對比來說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尾兩句與首句照應,再次說明了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5、學習第三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掌握重點詞語有:常、師、之徒、專攻。討論下列問題:
① 作者列舉孔子拜師一事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② 孔子為什么我們要拜這些人為師?(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
6、學習第四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
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應掌握的重點詞語有:傳、拘、嘉、貽。并參與討論一個問題:
作者寫《師說》這篇文章的直接動因是什么?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并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于余(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
7、理解全文結構:
(這是為學生背誦課文作準備。)
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并形成如下板書:
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四、說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后學號召。
1、不拘于時;
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8、背誦全文:
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寫作的結構之后,要求學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課后拓展:
⑴ 學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⑵ 現在我們還需不需要老師?請談談你的見解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5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并用自己的話加以表述。
3、了解課文尊師重道的深刻內涵,感悟作者抨擊時弊、堅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概述本文的中心論點。
四、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辛勤的栽培。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著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但偏偏有一個人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后學,培養文人。并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不朽之作——《師說》,當時被人視為“狂人”。這個人是誰呢?
二、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三、解題。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這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四、教師范讀課文。
五、學生初讀課文:
1、初步了解各段基本內容;
2、劃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論點的句子。
六、學生讀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論點的句子,試用自己的話概括中心論點。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這兩句是論述教師的作用,說明從師學習的必要,這是構成中心論點的一項重要內容。
2、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無論地位高低,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這一句論述了擇師的態度與標準,意思是說,從師是為了學道,應不論其地位高低和年紀大小。這是構成中心論點的另一項重要內容。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人應該從師學習,從師是為了學道,應不論其地位高低和年紀大小。
七、找出與課文中心論點有密切關系的句子,并解釋說明。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也難啊!
這一句是從反面證明中心論點:人應該從師學習。
2、圣人無常師。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
這一句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總是各有長短,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體現了以有道者為師的觀點,從正面證明中心論點。
3、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學問和技藝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這一句是進一步澄清從師學習的目的,闡明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掃除了從師學習的思想障礙。這是對中心論點的深入闡述。
八、研讀第1段。
1、學生誦讀,之后點評。
這一段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并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朗讀時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2、引導學生疏通文句。
重點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古:求學的人
學者
今: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古:用來……的憑借
所以
今:因果關系連詞
古:跟從……并且
從而
今:連詞,表示結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詞語活用現象:
吾師道也 師,名詞用作動詞即“學習”
吾從而師者 師,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為師”
3、引導學生分析層意:
教師的作用和任務——傳道、受業、解惑(前兩句)
從師學習的必要性——解惑、師道(中間三句)
擇師的標準——“道”在即師在(最后一句)。
這一段從正面闡明從師之道,統領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即下文所說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4、討論: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這三項任務,哪一項是主要的?本段對“受業”一項未作闡述,這是為什么?
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他“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這個意圖是貫穿全文的。“受業”是教師的起碼工作,即下文說的“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人盡皆知。開頭全面概括教師的任務時不可不說,但不是論述的對象。
第二課時
一、學生誦讀第2段,并思考下列問題: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二、研讀第2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中心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分論點)
這段以第一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又是怎樣展開論證的?
這段文字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今之眾人 古之圣人 圣益圣,愚益愚 疑問語氣
為子擇師 自身恥師 小學而大遺 肯定語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諷刺語氣
3、韓愈批評“恥學于師”的風氣,涉及的面似乎很廣——開頭是“今之眾人”,接著是做父親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評對象究意是誰?請說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對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從行文的語氣看,本段結尾對士大夫之族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一種鄙夷和蔑視的態度。說他們瞧不起勞動群眾,卻不如勞動群眾聰明,不懂得從師的道理。第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正是這類人的特殊心態,也是門第觀念很深的反映,而門第觀念跟以“道”為師的正確主張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詞句辨析。
師道者不傳也久矣 (風尚)
吾師道也 (道理)
師道之不復 (風尚)
惑而不從師 (老師)
吾師道也 (學習)
師道之不復 (從師)
不恥相師 (學習)
5、古今異義詞辨析。
古:一般的人
眾人
今:許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學習
小學
今:初等教育的學校
6、重點句子解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賓語前置句,之,提賓的標志)
三、學生誦讀本段,要注意讀出幾種不同的語氣。
第三課時
一、學生自讀第3段,并思考: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二、研讀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無常師。(分論點)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進而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進一步批判。
2、討論:有人說,這一段的結論闡明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你對此是怎樣認識的?
這一段以孔子從師的言行,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嶄新觀點,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說明師生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就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閃耀著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后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研讀第4段:
1、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進一步倡導了從師學習的態度。
2、這一段與前面兩段有什么關系?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總結全文。這段話中“不拘于時”和“能行古道”二語是點睛之筆,表示作者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贊成以道為師的好風尚,分別照應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四、學生誦讀第3、4段 。
五、討論: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系?文中有沒有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不重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導致文學創作中艷麗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文中贊頌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表示對古文的推崇,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居的,通過培養“后學”,擴大古文的影響。
六、根據以上問題進一步歸結本文的寫作目的。
作者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以恢復儒家的“道統”。而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駢體文。
提倡尊師重道
寫作目的
推進古文運動
七、總結全文結構、寫法。
板書設計
破 正 人必從師,以“道”為師(理論論據) (立)
立 反 士大夫恥學于師 (反面現象) (破)
結 對 (三層對比)
合 比 孔子從師的言行 (正面實例) (立)
李蟠從師行古道 (身邊活例) (立)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6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1、導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師說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①文章要像先秦兩漢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②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憙唯陳言之務去。”憘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中心論點)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怎么樣)(以什么人為師)
4、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
1、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2、講讀第二段
①生讀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今昔對比 圣益圣,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 小學而大遺 (錯誤認識)
└貴踐對比 其智反不能及 (錯誤行為)
(對比論證·反證)
〖小結〗
本段根據第一段的論述,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發第一段提出的論點。
在這段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與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應?
“古之圣人……” ──“古之學者必有師”
“彼童子之師……”──“傳道受業解惑”
“位卑則足羞……”──“無貴無踐,無長無少……”
3、背誦本段
4、抽查小測
解釋加點的字:
恥學于師 圣益圣 從師 師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三、四段,總結全文,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
1、復習舊課,背誦一、二段。
2、講讀三、四段
①譯 ②讀 ③析
第三段: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問: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無常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照應:
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 “無貴無踐……”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有一石三鳥的作用。
第四段:
【板書】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勵后學
問:本段附記性質,與中心是否有關?
“不拘于時”(與“士大夫之族”相反)
“學于余” (從師學習)
“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
3、總結
寫作特點:
①見提示┌整散結合,氣勢雄壯
②語 言│一個意思,多種句式(二段三層對比后的議論句)
└運用頂真,氣勢通暢(師、惑、吾、師)
4、討論問題
怎樣認識作者講的從師的道理?
┌首次明確老師職責
精華│強調學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擇師標準突破等級觀念
┌厚古薄今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糟粕│
└輕視勞動人民 (階級偏見)
一說,“君子不恥”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歟”,是對“君子”的諷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業:六藝經傳之業。──與今不同。
5、完成習題。
6、背誦全文。
【補充資料】
關于韓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韓愈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二十五歲成進士,二十九歲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屢受挫折,數度遭貶。曾任四門博士、監察御史、兵部侍郎(尚書為正職、侍郎為副職)、吏部侍郎。卒年57歲。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比較復雜。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他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但他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倫理觀念,維護封建制度,這當然也是錯誤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超越歷史,具有我們當今的思想。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維護“道統”,但往往又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他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這一具有現實性和戰斗性的思想。他認為一切文辭、一切道,都是不同時代不平現實環境的產物,那么,所謂古文,就不僅是傳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鳴不平、反映現實的工具。這一思想對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響的。當他從現實社會生活出發來觀察問題,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陳腐的儒家正統思想的羈絆,因而他的創作和理論出就放射了動人的光輝。
韓愈的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清代人編選的《古文觀止》(共240多篇,而韓愈一人就選了24篇,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獨占鰲頭。(其次為蘇軾17篇;《史記》14篇;歐陽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師說》外,其余的簡介于下:
《原毀》:揭露了當時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詆毀后進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責當時社會人情丑惡淡薄,發出了主張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嚴格而詳盡) (寬容而簡約)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詳盡,苛刻) (低廉寡少)
《雜說四》(《馬說》):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比喻賢才難遇知己,“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寄寓了他對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進學解》以自嘲為自夸,用反語諷刺當時社會的庸俗腐敗,表現了一個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現實中不能妥協的精神。
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焚膏繼晷 補苴罅漏 回狂瀾于既倒 含英咀華
舍屈聱牙 動輒得咎
《送李愿歸盤谷序》借隱士李愿的嘴,對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場丑惡,作了盡情的刻畫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場丑態,令人啼笑皆非。敘述用對比法,流暢而有氣勢。蘇軾很欣賞它,夸張地認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藍田縣丞廳壁記》實際是為“種學績文”(勤學能文)的崔立之鳴不平,同時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還在許多書信里,為自己或朋友鳴不平,實際也是對封建科舉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訴和抗議。
《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文)記述許遠、張巡、南霽云等死守睢陽英勇抗敵的事變繪聲繪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名篇。文章結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瑣事,反復抒寫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實,恰如長歌當哭,動人哀感。
韓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變化,而又流暢明快。他是我國古代運用語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語言有簡練、準確、生動、鮮明的特點,詞匯豐富而句式靈活多變。他新創的精煉的語句,有不少已經成為成語,至今還在人們的口頭流傳。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7
一 師說
一、 教學目標
(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 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 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 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 重點、難點分析
(一) 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 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 “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 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 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 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 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
(二)導入 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ou 或不焉fou 經傳zhuan 從師cong
讀書 du 不能bu 傳道chuan 從容cong
聃dan 蟠pan 萇弘chang 近諛 貽
冉ran 潘pan 無長無少zhang 須臾 怡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
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 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1]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8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說》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論說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于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了他不顧流俗,銳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一、說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關于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關于考綱
據《大綱》要求,高考《考試說明》對古文閱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③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關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四)關于學情
高一(9)、(10)兩班均為實驗班,語文基礎較扎實。經過初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①掌握、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②區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②培養學生自讀注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三)德育目標
①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說學法、教法
(一)學法
①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現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
②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閱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說:“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于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注。
③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疑。
④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一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三)教法
①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一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溫故知新,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樣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例如《師說》第一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總體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說》一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二)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
學生齊讀注釋①;補充作者相關內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共21分鐘)
①教師配樂示范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④學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范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著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鐘)
①一學生示范朗讀,其余學生看注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一段(2分鐘)
4、課內鞏固練習(共4分鐘)
出題(屏幕展示)
5、布置作業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說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
醫、師、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師生,師道關系
四段:寫作緣由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9
《師說》教案
教學目標 :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 (背誦《滕王閣序》)
三、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謚號“文”)。
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 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 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 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 小結全文。
四、 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練習一中的1~~3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解析論證過程、論證方法。
2、 掌握字詞、疏通全文。
內容步驟:
一、 檢查上堂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結合練習一導入 新課。
二、 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為什么從師
③ 以什么人為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圣人——從師 圣益圣
今之眾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恥師
巫醫樂師百公之人——不恥相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恥相師 其可怪也歟?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寫作緣由。
論證方法:
⑴對比論證(1、2段)(讓學生找出來,討論確定)
⑵例證法:(3段)孔子師郯子……
⑶引證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附:第二段論證方法簡表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 據
(三個對比)
對 比
作者議論抒情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論 據(1)
(縱 比)
古之圣人……
猶且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
而恥學于師
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論 據(2)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與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矣,吾未見其明也
論 據(3)
(橫 比)
巫醫樂師百工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
嗚呼,師道之不復
……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
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三、 重點詞
1、 實詞
① 學者: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有很高學問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眾人: 古義:一般的人
今義:大多數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難問題。 B、糊涂
⑦不齒:看不起。
不足掛齒:指事情小,不值得掛在嘴上。
⑧嘉許:贊許。 ⑨貽:贈送。 ⑩攻:研究。
⑾道: 道理。 傳道受業解惑也。
風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⑿師 以……師:我從而師之
學習:不恥相師
從師:則恥師焉
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
四、 作業
1、 翻譯課文
2、 背誦第二段
3、 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 虛詞、活用詞、句式
2、 相關文化常識及背誦
內容及步驟
一、 組織教學
二、 檢查作業 :
1、 背誦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寫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句讀之不知……段尾)
2、 默寫填空并翻譯:
每人一句,默寫出原文并翻譯:
① 作者闡述老師職責的是:
② 韓愈認為從師的原則的是:
③ 作者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對從師的態度后發表了什么感慨?
三、 詞句
1、 活用:
① 吾從而師之:名——意動。
② 吾師道也:名——動。
③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形——名。
④ 恥學于師:形——意動。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學而大遺:形——名。
⑦ 不恥相師:形——意動。
⑧ 孔子師郯子:名——意動。
2、 虛詞:
① 之: 古之學者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讀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與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來……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無:無論。例句:
3、 句式: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語前置)
②不拘于時 (被動句)
③學于余 (狀語后置句)
四、 相關文學常識:
六藝:經書:《詩》《書》《禮》《易》《樂》《春秋》。
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五、 作業
1、 基礎訓練有關題目。
2、 《東方高考》隨課一練。
3、 背誦第三段。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10
各位老師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說》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論說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于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了他不顧流俗,銳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一、 說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 關于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
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 關于考綱 據《大綱》要求,高考《考試說明》對古文閱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 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 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③ 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 關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
“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四) 關于學情 過初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 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 說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①掌握、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②區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 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②培養學生自讀注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三)德育目標
①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 說學法、教法 (一)學 法
① 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現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
② 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閱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說:“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于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注。③ 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疑。
④ 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一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三) 教 法
① 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一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溫故知新,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 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樣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例如《師說》第一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 說教學程序
(一)總體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說》一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二)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 學生齊讀注釋①;補充作者相關內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共21分鐘)
① 教師配樂示范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④學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范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著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鐘)
① 一學生示范朗讀,其余學生看注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一段(2分鐘)
4、課內鞏固練習(共4分鐘) 出題(屏幕展示) 5、布置作業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 說 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 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 ——于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
醫、師、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師生,師道關系
四段: 寫作緣由
(三)第二課時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用同第一課時的方法學習三四段,并檢查課文名句的背誦情況。
其次,進入課文的分析。本課從分析討論課文的第二段開始。這一段中,對比論證使的手法是教學的關鍵。我設問[提問]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幾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鍛煉搜尋有效信息和歸納的能力。要求學生將幾方面的對比關系一一列出,并用課文原文回答作者通過每一組對比得出的結論。從而在誦讀與找尋中明確對比論證的使用效果,并鼓勵學生在習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學生進一步朗讀并背誦名句。第三段,作者用了舉例的手法論證“圣人無常師”。在設計中,我設問[提問]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用文中原句回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明確所舉例子背后所蘊含的道理,明確學習應該勤學好問、不恥下問。分析后,要求學生進一步朗讀、背誦名句。最后一段是作者闡述寫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點分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和韓愈寫作的原因即可。
再次,全文講解完要求學生再次朗讀全文,并試著檢查名句的記憶情況。加強誦讀訓練的力度,培養語感。第四步,提出一個思考題讓學生討論,問題是前面學過的《勸學》和今天學習的《師說》都是和學習有關的論說文,說明古人很注重學習的問題。那么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學者”與“師”應該是一種什么關系呢?大家討論一下。設這個問題,一是讓學生將所學道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中,二是促進師生間相互學習關系的發展。
最后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一,抄寫積累到的名句;
二,就課堂討論題,寫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11
古之學者①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③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④,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⑤,其聞⑥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⑦;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⑨?是故⑩無(11)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12)。
嗟乎!師道(13)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14)也遠矣,猶且(15)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16),其下(17)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18)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9)。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20)也,則恥師(21)焉,惑矣(22)。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23)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24),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5),小學而大遺(26),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27)樂師(28)百工(29)之人,不恥相師(30)。士大夫之族(31),曰師曰弟子云者(32),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33)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34)。”嗚呼!師道之不復(35),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36),今其智乃(37)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38)!
圣人無常師(39)。孔子師郯子(40)、萇弘(41)、師襄(42)、老聃(43)。郯子之徒(44),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45)。是故弟子不必(46)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47),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48)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49)皆通(50)習之,不拘于時(51),學于余。余嘉(52)其能行古道(53),作《師說》以貽(54)之。
【字詞注釋】
①學者:求學的人。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者,語氣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所以,用來……的、……的憑借,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③生而知之: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④其為惑也: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⑤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乎,相當于“于”。下文“先乎吾”的“乎”同。⑥聞:知道,懂得的意思。⑦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就是“以之為師”。⑧吾師道也: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師,動詞。⑨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先生于吾)還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豈、哪。知,識別。年,這里指年齡。之,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⑩是故:因此,所以。(11)無:無論,不分。(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13)師道:從師的風尚。道,這里有風尚的意思。(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猶且:尚且,還。(16)眾人:一般人。(17)下:低于。(18)于:向。(19)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20)于其身:對于他自己。身,自己。(21)恥師:以從師為恥。(22)惑矣:(真)糊涂啊。(2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書。句讀,一句話叫“句”,句子中間需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叫“讀”。這里“句讀”泛指文章的字句。(24)句讀之不知:句讀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結構同。(25)或師焉,或不(f%u)焉:有的從師,有的不(從師)。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26)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遺,丟棄。(27)巫醫:古代巫醫不分。巫的職業為祝禱、占卜等迷信活動,也用藥物等為人治病。(28)樂師:以演奏樂器為職業的人。(29)百工:各種手工業工人。(30)相師:互相學習。(31)族:類。(32)曰師曰弟子云者稱“老師”稱“弟子”等等。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33)年相若:年齡差不多。相若,相似。(3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y*):(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諛,阿諛、奉承。(35)復:恢復。(36)不齒: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37)乃:竟。(38)歟:表示感嘆的語氣助詞,相當于“啊”。(39)常師:固定的老師。(40)郯(t2n)子:春秋時郯國(現在山東省郯城縣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的名稱。(41)萇(ch2ng)弘:周敬王時的大夫,孔子向他請教過音樂的事。(42)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向他學習彈琴。(43)老聃(d1n):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問禮。(44)之徒:這些人。(4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三個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6)不必:不一定。(47)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48)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49)六藝經傳(zhu4n):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樂》久已失傳,這是沿用古代的說法。傳,解釋經書的著作。(50)通:普遍。(51)不拘于時:不受時俗的限制。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52)嘉:贊許。(53)古道:指古人從師之道。(54)貽(y0):贈送。
【詩文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的問題)?(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始終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早于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就難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于圣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里吧!(人們)愛他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文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師),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關大道理的)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大道理的)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大道理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反而)放棄(不學),我未能看出那種人(是)明白(事理)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么譏笑),(他們)就說:“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好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認為(是)不值得一提的,現在君子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啊!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別只是)聽到道理有的早有的遲,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受(當時士大夫那種恥于從師的)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這篇)《師說》送給他。
【圖示導讀】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第一段,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著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二段,根據第一段的理論,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對反面現象的批判中闡發第一段里提出的論點。在這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指上層“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第三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第四段,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并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于余(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總之,本文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有破有立,事實擺得充分,道理講得深透,有很強的說服力。
【作者簡介】
選自《誨學說》。作者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吉永(今屬江西省)人。天圣進士。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12
侯朝暉
韓愈
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第四中學侯朝暉
教學目標 :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1個文言常用實詞;
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教學重難點:
一、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作者介紹、解題;
三、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四、意動用法。
教學過程 :
一、作者簡介: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于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二、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三、寫作背景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監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文體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
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生字
六、古今異義字(學生發言討論,教師然后展示課件)
七、“師”的用法(學生發言討論,教師然后展示課件)
八、“之”的用法(學生發言討論,教師然后展示課件)
九、“其”的用法(學生發言討論,教師然后展示課件)
十、意動用法(學生發言討論,教師然后展示課件)
作者郵箱:
[1]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13
三
維
目
標 【知識與能力】 1、 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了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 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閱讀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2、 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體思路,引導學生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
重點 1、 學習課文第二段,學習并掌握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2、 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
難點 正確把握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
設想 1、 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三維目標。
2、 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激情誦讀法、問題探究法、分析討論法、點撥啟發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認真思考,質疑問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學
工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字)
教學
課時 一課時
教學
過程 (見 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一、檢查預習
二、情境導入
三、作者簡介、解題
學生讀注釋①,教師補充。
1、作者簡介
2、解題
四、文本內容研習探究
1、朗誦點撥
(1)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教師簡要點撥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2、共同研習課文內容
(1)設疑討論交流,了解課文內容
(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研習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在研討的過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要抒發的情感)
(2)引導學生體味收獲,教師小結課文內容
五、思緒拓展
六、作業布置 【多媒體展示】
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重點字詞,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出示內容見教案后附件部分)
教師由視頻《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其對老師的尊敬;現代社會尊師重道也蔚然成風,毫不遜色于古人,人們把老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然而,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于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出示課題】
【多媒體展示】
三個關鍵詞:唐宋八大家 古文運動 韓潮蘇海
【點撥】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這是對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③ “韓潮蘇海”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蘇洵說:“韓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渾浩流轉。”(《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初中學過《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注意讀準字音,適當停頓;注意課文第二段的語氣重音變化,要讀出韓愈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的特點,讀準作者蘊含的感情。
【多媒體展示問題】
【問題一】這篇文章為誰而作?何以見得?文中有沒有信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明確】“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從課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韓愈的這篇《師說》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十七歲小伙子的。
【問題二】一代文學宗師為什么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伙子寫下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師說》?
【明確】可以總結為三個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② 他不拘于時,學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師點撥】
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其它的,為何只選擇了李蟠?“學于余”,我們說向韓愈這樣一個文壇領袖學習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韓愈有必要為他寫文章嗎?所以說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時和能行古道。
【問題三】文末說“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謂的“古道”指的是古人從師之道,古人從師之道是什么?課文體現在哪里?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三兩段,相互討論完成答案,教師總結明確)
【明確】古人從師之道——古之學者必有師且無常師
【點撥分析】
課文的一、三兩段中韓愈談到了古人的從師之道,可以總結它的核心為“古之學者必有師”“圣人無常師”,古代的知識淵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正如韓愈所說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同時古代的圣人不僅向老師學習,還“無常師”,向各種人甚至一些遠不如他的人請教和學習 ,自然讓我們想到了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且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問題四】古人如此的注重從師學習,那么擇師的原則是什么?(原文語言回答)
【明確】擇師的原則:
①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點撥分析】
韓愈闡述古人從師之道,其真正的意圖是引出對擇師原則和標準的闡述,作者認為擇師的原則是不分高低貴賤,年長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師,同時,作者打破傳統觀念,認為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強,學生也不一定比老師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師,詳細地展現了擇師的原則。
【延伸小結】
以上是古人的從師之道,也是韓愈對于從師的觀點,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這種古道,才成就了他們的輝煌,相信這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所啟發的。
【問題五】前面說過,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于時,即不被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拘束。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并批判這種風氣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手法?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二段,討論明確)
【明確】
①社會風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恥學于師
②作者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從三個方面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總結表格如下:
對象 從師的態度 結果 觀點
1 “今眾人” “恥學于師” “愚益愚”
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古圣人” “從師而問” “圣益圣”
2 于其子 擇師而教之 小 學
于其身 恥師 大 遺
3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點撥分析】
作者在課文的第二段給我們展示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不良社會風氣,并通過三組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批判了“恥學于師”的不良社會風氣。此段中韓愈用了大量強烈語氣的句子,來表明了自己的對“恥學于師”這一社會風氣的不滿和痛心,如:“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等,朗讀時注意語氣。
全文通過對師的討論,表達了作者對古人從師之道的贊揚,對“恥學于師”的社會風氣的無情批判。我們深切體會到作者那因“師道不傳”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時,也為這位偉大文豪非凡的斗爭勇氣和正直的品行所傾倒。
【問題設計】雖然文章說,這篇文章是寫給那個叫李蟠的學生的,可是讀到這里我們還會只是這樣看嗎?他還是寫給誰看的呢?
【點撥】這個問題可以從韓愈《師說》一文當時的現實意義及長遠影響來談,學生可以展開思維,拓展想象空間。
【明確】可以說,韓愈的文章還送給以下的兩種人:
① 寫給當時那些不愿學習的士大夫階層看的。提醒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否則后果會很嚴重。 再讀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們就不難理解韓愈寫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種社會風氣造成的憂心如焚是遠遠超過李蟠個人勤學好問帶給自己的喜悅的。(再讀課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復著唐人同樣的錯誤,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現象比比皆是:家長袒護孩子,辱罵老師;學生課堂和老師頂嘴甚至圍攻老師;學生在路上碰見老師卻形同陌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文章何嘗不是寫給今天的我們的呢?
正是這種穿越時空的恒久價值,使這篇文章歷久彌新,成為經典。同學們,反思自己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在我們身上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1、 背誦全文
2、 試說說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哪些進步意義,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鑒作用。
【附錄】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的意思
古之學者必有師(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 無貴無賤( )
今之眾人( ) 師道之不傳也矣(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
則恥師焉( ) 或師焉,或不焉( ) 小學而大遺( )
士大夫之族( ) 吾從而師之(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 作《師說》以貽之( )
●解釋下列多義詞的義項
(1)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 ③或師焉,或不焉( )
②吾師道也( ) ④吾從而師之 ( )
⑤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 ⑥十年春,齊師伐我( )
(2)之:①擇師而教之( ) ③古之學者( )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④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
⑤句讀之不知( ) ⑥蚓無爪牙之利( )
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3)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③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
④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 )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 )
(4)于: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
②師不必賢于弟子( )
③不拘于時,學于余( )( )
④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14
《師說》 教學設計示例(一)
教學目的
1.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2.學習本文正反論證,用對比方法透辟地說明問題的寫作技巧。掌握實詞“師”和虛詞“之”、“者”的幾種用法。
教學設想
1.以串講為主,用讀讀講講,逐段歸結的方法,把詞句講解和作品分析結合起來。
2.安排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解題、簡單介紹作者、讀講課文第一、二兩段。
教學內容和步驟
1.板書課題。
2.解題:
“說”是議論文的一種。“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說說關于從師的道理”。韓愈說寫這篇文章是送給他的學生李蟠(pán)的,其實也是針砭時弊之作。
3.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昌黎(今河北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群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4.教師范讀。
5.讀講課文第1、2兩段:
第1段,總述“師”的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應該拜什么人為師的問題。
文章首句開門見山地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后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里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后也得不到解決了。以上再從反面說。一正一反,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接著,提出對“師”的看法:凡先聞道者 ,都可以為師。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并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么”。動詞“知”后面的結構復雜。“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在結構上,既照應開頭“傳道”是“師”的首要職能,又為下段議論張本。(讀講至此,教師可帶領學生集體朗讀本段一至三遍,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讀后小結:這一段論述師的職能和從師的必要性,中心圍繞一個“道”字。這和作者自命繼承儒家道統有關。文中提出從師不論長少、貴賤,有他破除對長者、貴者的迷信的一面,也有為也自己“抗顏為師”(一本正經地做老師)申說理由的一面。
第2段,批評當時社會上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文章緊承上文“學者必有師”的觀點,感情強烈地慨嘆今日師道之不傳,轉入對恥于從師的批評,過渡極為自然。這一段,作者運用反復對比的方法來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先是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來對比。
板書:
說明如果不從師學習,那么愚人就更加“愚”了。“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么不同呢?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借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系的連詞“所以”不同。
再以“為子的擇師”和“其身則恥師”來對比。
板書:
證明這是“小學而大遺”的反常的做法。“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來對比。
板書:
說明“士大夫之族”在這個問題上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后以慨嘆從師的風尚不能恢復,是一種可怪現象,與本段開頭相呼應。注意:“官盛則近諛”的“諛”后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于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后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集體朗讀本段一至三遍。)
讀后小結:
通過以上三層對比,極言師道不傳之可嘆與可怪,針砭時弊,發人深思。
6.布置作業 :
反復朗讀課文。并作好回講課文第1、2段的準備。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讀講課文第3、4段,總結課文;講實詞“師”和虛詞“之”、“者”的幾種用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1.檢查復習:
指名朗讀、回講課文第1、2段。
2.讀講課文第3、4段。
第3段,論述“圣人無常師”,從正面進一步闡明能者為師的道理。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于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集體朗讀。)
讀后小結:
這段引用歷史事實,從“古之圣人”中舉出孔子為例證加以申述。從孔子師郯子等人的事跡,推斷出“是故弟子……術業有專攻”這個重要結論。這個觀點,無疑是進步的。
第4段,說明寫作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稱贊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為的慨嘆“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并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集體朗讀。)
讀后小結:
篇末點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3.集體朗讀全文一、二遍。
4.總結課文:
本文以“師說”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系。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鑒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局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于這些,應適當指出。
5.課后作業 :
完成課后練習一。
《師說》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篇15
wanbaoyu
【教學目標】
分析《師說》一文所闡述的基本觀點。學習文章正反對比,有破有立的論說方法。掌握文言實詞“師、傳、受、惑、賤、圣、愚、足、攻、經”的意義和用法。
【知識講解】
一、關于作者
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上,他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倡導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論證嚴密,氣勢磅礴。
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后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韓愈的思想淵源于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并無二致。這些復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學主張與創作
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
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并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的散文、詩歌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志、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論說文在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長篇,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它們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用《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眾多人物,寫法脫化于《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后敘》,融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學《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清河張君墓志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銘》、《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貞曜先生墓志銘》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銘中,韓愈也有些“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于虛構,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
他善于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茍”(《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并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后世有一定影響。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容深刻;《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后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但也帶來了講才學、發議論、追求險怪等不良風氣。尤其是以議論為詩,甚至通篇議論,把詩歌寫成押韻的理論,對宋代以后的詩歌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字、詞、句式解說
1、古今異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用來……的。”今作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吾從而師之(“從而”是兩個詞,不是現代漢語作連詞的“從而”。從,跟隨;而,而且)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無論。今常用義為:沒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風尚。今常用義為:道路,道德,說)
今之眾人(眾人: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許多人)
句讀之不知(讀: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今常用義為:看著文字發出聲,讀d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合,相當于“……的原因。”今常用作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小學而大遺(小學:在小的方面學習。今常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不必:不一定。今義為:用不著,不需要)
如是而已(是:這,此。今常用作判斷詞)
2、通假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讀shòu)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讀fǒu)
3、詞類活用
①名詞作動詞
吾師道也(名詞“師”帶賓語“道”,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復”中“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充當“或”的謂語,用作動詞:從師)
不恥相師(名詞“師”表自動:學習)
②意動用法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由一般只連接動詞不連接名詞的“而”與動詞“從”連接,用作意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帶賓語“學于師”,用作意動:以……為恥。下文“則恥相師”中“恥”同此)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聘(名詞“師”帶賓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用作意動:以……為師)
③形容詞用作名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放在動詞“解”之后充當賓語,用作名詞:疑
惑的問題,糊涂的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處于主語的位置上,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圣”、“愚”處于賓語的位置上,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容詞“卑”作省略了的介詞“以”的賓語,用作名詞:卑賤的人,低下的人。“位卑則足羞”,是“以位卑者為師足羞”的意思。形容詞“盛”作省略了的介詞“以”的賓語,用作名詞:勢盛位高的人。“官盛則近諛”是“以官盛者為師近諛”的意思)
4、一詞多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名詞。下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而不從師”、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猶且從師而問焉”、“而恥學于師”、“擇師而教之”、
“彼童子之師”、“曰師曰弟子云者”、“圣人無常師”、“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中“師”同此)
吾從而師之(以……為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下文“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中“師”同此)
吾師道也(學習,動詞。下文“不恥相師”中“師”同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動詞。下文“則恥師焉”、“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
復,可知矣”中“師”同此)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疑難問題,名詞。下文“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
為惑也,終不解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中“惑”同此)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形容詞)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理,名詞。下文“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聞道也亦
先乎吾”、“吾師道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傳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
也”、“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聞道有先后”中“道”同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名詞。下文“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中“道”同此)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名詞)
孰能無惑(沒有,動詞。下文“圣人無常師”中“無”同此)
無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論,連詞)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詞。下文“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圣中加著重號“圣”、“愚”同此)
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明;愚蠢。形容詞)
5、句式
①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此句判斷格式為:“……者,……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此句判斷格式為:“……也”)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②被動句
不拘于時(用“于”介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時”,表示被動,“于”相當于“被”)
③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讀”、“惑”分別是“不知”、“不解”的賓語,其均借助“之”字提前。這里的“之”,是賓語提前的一個標志)
④介詞結構后置
而恥學于師
不拘于時,學于余(“于師”、“于余”均放在動詞“學”后作補語,“于”相當于“向”)
師不必賢于弟子(“于弟子”放在形容詞“賢”后面作補語,“于”相當于“比”)
三、內容分析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教師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師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
擇師的標準:“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當時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三個對比對比作者的議論和抒情
正確的態度錯誤的態度
論據(一)(縱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這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論據(二)(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句讀之不知,……師焉。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之不解……不(師)焉。惑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論據(三)(橫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鳴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與文章總論點的關系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進一步闡發總論點
第三段:舉歷史名人為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
舉孔子的行動和言論來闡明道理,寥寥數語,卻又說得具體,有說明力。
第四段:贊揚李蟠“能行古道”,說明作《師說》的原因,又一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
本文的許多觀點在當時富有進步意義,在今天仍有借鑒作用,這些觀點是:
1、老師要教書,又要育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掌握知識的,要從師學習。(“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
3、能者為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這些思想富有進步性。課文中也有些說法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1、傳道的“道”,為封建倫理道德。傳道的目的是維護封建秩序。
2、文中還是流露出看不起“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思想。
譯文:
古時候求學問的人一定有老師。所謂老師,就是傳授道理、授與專業知識、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道理、有知識的,誰能夠沒有疑難問題呢?有疑難問題卻不跟老師請教,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便終究不會解決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來比我早,我跟他學習;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學習。我學習的是道理,哪里用得著管他出生在我之前還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論地位高貴還是低賤,不論年齡長大還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師也就在那里。
唉!從師學習的道德失傳已經很久了,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是很困難的了!古時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夠遠了,尚且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不如圣人也夠遠了,卻不好意思去從師學習。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的所以成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人們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們;對于自己呢,卻不好意思去從師學習,這真糊涂了。那些兒童們的老師,是教給兒童們讀書和學習書中怎樣加句號和逗號的,不是我所說的那種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一種情況是讀書不懂得加句逗號的,一種情況是疑難問題不得解釋,有的不懂句逗號就從師學習,有的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事學習,大事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明白道理的地方。巫醫、音樂師、各種手工業者,不把相互從師學習當作難為情。讀書做官這類人,一提到叫“老師”、叫“學生”等稱呼,就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么這樣,他們就說:“他和他年紀差不多,學問也差不多。”稱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足以可恥,稱官位高的人為老師,就近于拍馬。唉!從師學習的道德不能恢復,從這里可以知道了。巫醫、音樂師和各種手工業者,是所謂上層人士所不與為伍的,現在他們的明智程度反而不及這些人,豈不是可以奇怪的么!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請教過。郯子這些人,他們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及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業務各有鉆研與擅長,不過這樣罷了。
李家的兒子名叫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全都學了,不受時俗的拘束,來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實行古代的道理,寫這篇《師說》來贈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