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精選14篇)
《陳情表》 篇1
教案示例一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導學生疏通字詞,理解全文內容
三、反復誦讀課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幾層含義?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陳”是陳述的意思,情:(1)情況(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思考:為何“陳”?“陳”什么?
提示:為何陳----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馬,不能就職。(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陳述年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
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引導:這是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正與李密面談,此時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帝,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明顯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5.小結: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一)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討論: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義理”?
(三)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點評: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因此,本設計便從思考“情”之內涵出發,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案示例二
教學目標: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時數: 3 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詞音義問題;
2.初步了解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溫習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幾篇文章,體會燭之武、鄒忌、觸龍的勸說技巧,并和同學討論李密陳情委婉的方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備,誠懇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投影《出師表 — 李密 》,學生會以為老師錯了,教師解釋)《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作品,“出師一表真名世”,初中學過的諸葛亮的這篇文章的確是名世、傳世之作。(屏幕隱去“出師”二字,僅留“表”字)“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向蜀漢后主劉禪陳情的奏章。“出師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載誰堪伯仲間”意思是“千年以來誰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舉哪個名人去和諸葛亮比較,但就在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投影顯示“陳情”二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四位學生分讀全文。讀后大屏幕顯示易讀錯字音。
終鮮( xiǎn ) 兄弟 期功強(jī ) 近 常在床蓐( rù)
猥(wèi)以微賤 豈敢盤桓( huán ) 庶劉僥( jiǎo )幸
2.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提問:
(1)是誰陳情?
學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投影)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采取懷柔政策,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三、分析課文(一)
1 .齊讀第一段。
2 .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 .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 .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
總攝作用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5 .學生對照投影試背第一段。
四、結束語:
僅僅有第一段的悲苦說辭,能夠打動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嗎?晉武帝會不會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堅辭不仕的托辭呢?這個問題對于李密來說至關重要 , 這關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課再賞讀的其他章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積累古漢語語詞知識;賞析李密委婉的言辭技巧;鑒賞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教師背誦第一段前兩句,引導學生齊誦全段。
二、導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建立新晉,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我征召你一個李密,你就照顧祖母,辭不應征,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三、分析課文(二)
1 .學生齊讀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學生回答,教師分條投影)
3 .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詞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征。)
4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曉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義”,(為什么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學們針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研究、討論并作出解答。(投影問題,逐條解決)
(1)默讀并口頭通譯第三段;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提示:矜守名節。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里?(區區不能廢遠)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內容?(指代“但以劉日薄西山……更相為命”)
(5)本段討歡心、訴悲苦、求諒解、表心志,極盡陳情之能事,請結合本段文字具體分析。
5 .教師范讀第四段。
6 .教師串講:(可以參照教學用書中黃岳洲先生的賞析文字,主要是給學生提供鑒賞的范例)
7 .經過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陳情,晉武帝覽表之后會有怎樣的反應呢?(學生閱讀課后練習中《古文觀止》的評語)
四、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
五、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整理本課的語言知識。
教學過程:
一、分組背誦全文。
二、分析藝術特色:
1 .感情真摯,融情于事;(從本文的實際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達的幾種情感 ( 孝順之情,不滿之情,恭敬之情 ),體會抒情和敘事的結合:“情為文之經,事為文之緯”)
2 .文脈暢達,照應聯通;(本文前后照應的句子很多,教師可舉出若干例,讓學生回答)
3 .駢散結合,音韻和諧;(簡介駢體文特點)
4 .陳辭委婉,屈伸適宜。(可聯系高一第一單元幾篇文章,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
三、總結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1.詞類活用:夙遭閔兇 :名,憂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動,作孝廉,為孝廉 臣之進退:名,是否出來做官之事
舉臣秀才:動,作秀才,為秀才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動,遠離
猥以微賤:名,社會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謹拜表以聞:使動,使皇上聞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則劉病日篤:狀,一天天地
2 .古今異義:至于,成立,告訴,不許,希冀,辛苦
3 .通假現象:閔,零丁,蓐
4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判斷句
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②今臣亡國賤俘
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6.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7.修辭方式:比喻,對偶, 婉曲(“舅奪母志”諱母親改嫁)
8.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討論:
結合課后練習五,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板書設計
《陳情表》 篇2
教學目標 :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讀方法設計: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傳世名作,宜采取多種方法反復誦讀;對難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學習策略,提供相關研究資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自學和討論中獲取新知。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系統
教學時數: 3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詞音義問題;
2、初步了解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溫習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幾篇文章,體會燭之武、鄒忌、觸龍的勸說技巧,并和同學討論李密陳情的婉曲方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備,誠款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
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陳情表》,(投影《出師表—李密 》,學生會以為老師錯了,教師解釋)《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作品,“出師一表真名世”,初中學過的諸葛亮的這篇文章的確是名世、傳世之作。
“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向蜀漢后主劉禪陳情的奏章。“出師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載誰堪伯仲間”意思是“千年以來誰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舉哪個名人去和諸葛亮比較,但就在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陳情表》。(投影顯示“陳情”二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四位學生分讀全文。讀后大屏幕顯示易讀錯字音。
終鮮( xi僴 ) 兄弟 期功強( qi僴g ) 近 常在床蓐( r?/font> ) 猥( w噄 )以微賤 豈敢盤桓( hu俷 ) 庶劉僥( ji僶 )幸
2、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提問:
1)是誰陳情?學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投影)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采取懷柔政策,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引同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
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三、分析課文(一)
1、齊讀第一段。
2、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
學生回答:總攝作用
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5、學生對照投影試背第一段。
四、結束語:
僅僅有第一段的悲苦說辭,能夠打動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嗎?晉武帝會不會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堅辭不仕的托辭呢?
這個問題對于李密來說至關重要 , 這關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課再賞讀《陳情表》的其他章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積累古漢語語詞知識;賞析李密婉曲的言辭技巧;鑒賞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教師背誦第一段前兩句,引導學生齊誦全段。
二、導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建立新晉,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我征召你一個李密,你就照顧祖母,辭不應征,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我看你還咋說?”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三、分析課文(二)
1、學生齊讀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學生回答,教師分條投影)
3、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詞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征。)
4、情以動人,理以喻人。
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
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頓,待學生說出“曉之以理”后)“喻之以孝道之大義“。
為什么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
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學們針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研究、討論并作出解答。(投影問題,逐條解決)
1)默讀并口頭通譯第三段;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矜守名節。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里?
區區不能廢遠。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內容?
指代“但以劉日薄西山……更相為命”
5)本段討歡心、訴悲苦、求諒解、表心志,極盡陳情之能事,請結合本段文字具體分析。
5 、教師范讀第四段。
6 、教師串講:(可以參照教學用書中黃岳洲先生的賞析文字,主要是給學生提供鑒賞的范例)
7 、經過李密的一番婉曲凄切的陳情,晉武帝覽表之后會有怎樣的反應呢?(學生閱讀課后練習中《古文觀止》的評語)
四、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
五、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整理本課的語言知識。
教學過程 :
一、分組背誦全文。
二、分析藝術特色:
1、感情真摯,融情于事;(從本文的實際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達的幾種情感 ,體會抒情和敘事的結合:“情為文之經,事為文之緯”)
2、文脈暢達,照應聯通;(本文前后照應的句子很多,教師可舉出若干例,讓學生回答)
3、駢散結合,音韻和諧;(簡介駢體文特點)
4、陳辭婉曲,屈伸適宜。(可聯系高一第一單元幾篇文章,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
三、總結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1、一詞多義:(略)
2、古今異義:至于,成立,告訴,不許,希冀,辛苦
3、通假現象:閔,零丁,蓐
4、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修辭方式:比喻,婉曲,對偶
6、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四、口語訓練:學生設置情境,稍微思考后由學生作答。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辭技巧。(例如:一學生家長因家庭經濟拮據,讓成績較好的兒子退學,親人勸說無效。假設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勸說,怎樣說服家長?)
五、討論:
結合課后練習三,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六、結束本文學習。
附:網絡教室教學設想
1、一讀課文,弄清字詞的讀音。然后點擊以下網址,先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疏通本文文字,弄清大意:
2、朗讀課文第一段,看《“人性”與“奴性”之間的“陳情”》一文。
3、學生討論: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如答不出,可登陸下述網頁,看看老師的看法:
4、分組朗誦課文2-4,討論交流疑難,理清全文思路,弄清:為什么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如弄不清,可參閱“《陳情表》賞析”:
5、背誦或默寫全文:輸入電腦中(老師巡視或通過“監控”了解情況)
6、探討分析藝術特色及本文的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詳見《明師對話》中的“學法指南篇”)。
7、口語訓練:設置情境,由學生自選一則作答,直接在網頁上留言。考察婉曲的言辭技巧。具體內容請看相關網址:
8、布置作業 :結合課后練習三,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可參考任繼俞的《談談孝道》:
或
[1]
《陳情表》 篇3
教案示例一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導學生疏通字詞,理解全文內容
三、反復誦讀課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幾層含義?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陳”是陳述的意思,情:(1)情況(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齊讀課文,思考:為何“陳”?“陳”什么?
提示:為何陳----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馬,不能就職。(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陳述年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
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引導:這是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正與李密面談,此時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帝,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明顯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5.小結: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一)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討論: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義理”?
(三)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點評: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因此,本設計便從思考“情”之內涵出發,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案示例二
教學目標 :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時數: 3 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詞音義問題;
2.初步了解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溫習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幾篇文章,體會燭之武、鄒忌、觸龍的勸說技巧,并和同學討論李密陳情委婉的方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備,誠懇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投影《出師表 — 李密 》,學生會以為老師錯了,教師解釋)《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作品,“出師一表真名世”,初中學過的諸葛亮的這篇文章的確是名世、傳世之作。(屏幕隱去“出師”二字,僅留“表”字)“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向蜀漢后主劉禪陳情的奏章。“出師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載誰堪伯仲間”意思是“千年以來誰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舉哪個名人去和諸葛亮比較,但就在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投影顯示“陳情”二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四位學生分讀全文。讀后大屏幕顯示易讀錯字音。
終鮮( xiǎn ) 兄弟 期功強(jī ) 近 常在床蓐( rù)
猥(wèi)以微賤 豈敢盤桓( huán ) 庶劉僥( jiǎo )幸
2.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提問:
(1)是誰陳情?
學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投影)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采取懷柔政策,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三、分析課文(一)
1 .齊讀第一段。
2 .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 .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 .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
總攝作用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5 .學生對照投影試背第一段。
四、結束語:
僅僅有第一段的悲苦說辭,能夠打動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嗎?晉武帝會不會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堅辭不仕的托辭呢?這個問題對于李密來說至關重要 , 這關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課再賞讀的其他章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積累古漢語語詞知識;賞析李密委婉的言辭技巧;鑒賞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教師背誦第一段前兩句,引導學生齊誦全段。
二、導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建立新晉,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我征召你一個李密,你就照顧祖母,辭不應征,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三、分析課文(二)
1 .學生齊讀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學生回答,教師分條投影)
3 .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詞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征。)
4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曉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義”,(為什么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學們針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研究、討論并作出解答。(投影問題,逐條解決)
(1)默讀并口頭通譯第三段;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提示:矜守名節。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里?(區區不能廢遠)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內容?(指代“但以劉日薄西山……更相為命”)
(5)本段討歡心、訴悲苦、求諒解、表心志,極盡陳情之能事,請結合本段文字具體分析。
5 .教師范讀第四段。
6 .教師串講:(可以參照教學用書中黃岳洲先生的賞析文字,主要是給學生提供鑒賞的范例)
7 .經過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陳情,晉武帝覽表之后會有怎樣的反應呢?(學生閱讀課后練習中《古文觀止》的評語)
四、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
五、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整理本課的語言知識。
教學過程 :
一、分組背誦全文。
二、分析藝術特色:
1 .感情真摯,融情于事;(從本文的實際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達的幾種情感 ( 孝順之情,不滿之情,恭敬之情 ),體會抒情和敘事的結合:“情為文之經,事為文之緯”)
2 .文脈暢達,照應聯通;(本文前后照應的句子很多,教師可舉出若干例,讓學生回答)
3 .駢散結合,音韻和諧;(簡介駢體文特點)
4 .陳辭委婉,屈伸適宜。(可聯系高一第一單元幾篇文章,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
三、總結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1.詞類活用:夙遭閔兇 :名,憂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動,作孝廉,為孝廉 臣之進退:名,是否出來做官之事
舉臣秀才:動,作秀才,為秀才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動,遠離
猥以微賤:名,社會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謹拜表以聞:使動,使皇上聞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則劉病日篤:狀,一天天地
2 .古今異義:至于,成立,告訴,不許,希冀,辛苦
3 .通假現象:閔,零丁,蓐
4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判斷句
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②今臣亡國賤俘
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6.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7.修辭方式:比喻,對偶, 婉曲(“舅奪母志”諱母親改嫁)
8.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討論:
結合課后練習五,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板書設計
《陳情表》 篇4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以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陳情表》 篇5
臣密言:臣以險釁(xìn),夙(sù)遭閔(mǐn)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xíng)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mǐn)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shào)多疾病,九歲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xiǎn)兄弟。門衰祚(zuò)薄,晚有兒息。外無期(jī)功強(qiǎng)近之親,內無應門伍尺之僮(tóng)。煢煢(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xiǎn)馬。猥[wěi] 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bū)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dǔ);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jīn)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zhuó),寵命優渥(wò),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gēng)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知識點:
一、 通假字
1、 夙遭閔兇(閔,通“憫”,可憂患的是多指疾病、死喪)
2、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3、 四十有四(有,通“又”)
二、 古今異義
1、 九歲不行(古義:不能行走;今譯:不可以、不中用、不好)
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義:成人自立;今譯:組織機構等)
3、 晚有兒息(古義:子女;今譯:呼吸時進出的氣)
4、 臣欲奉詔奔馳(古義:赴任;今譯:飛跑)
5、 則告訴不許(古義:申訴;今譯:對別人說)
6、 沐浴清化(古義:受潤澤,得到恩惠;今譯:洗澡)
7、 舉臣秀才(古義:優秀人才;今譯:泛指讀書人)
8、 臣以供養無主(古義:無人主持;今譯:不知所屬)
9、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古義:報答;今譯:向上級報告)
10、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古義: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譯:多指小)
11、 臣之辛苦(古義:指心酸苦楚的處境;今譯:指勞累的意思)
12、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古義:為謙辭;今譯:指動物)
三、 一詞多義
以: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因為)
臣具以表聞(用)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與無連用,譯為不能)
辭:辭不赴命(辭謝)
停數日,辭去(告辭)
歸去來兮辭(一種文體)
卒:保卒于年(終)
卒成帝業(終于)
軍旅卒發(通“猝”,突然)
永和四年卒(死)
矜:猶蒙矜育(憐憫)
不矜名節(顧息)
拜:謹拜表以聞(拜上)
拜臣郎中(授予官職)
除:除臣洗馬(授予官職)
登自東除(臺階)
誅亂除害(去掉)
曾: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曾經)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
尋:尋蒙國恩(不久)
尋之無所得(尋找)
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著,順著)
夙:夙遭閔兇(早時)
夙興夜寐(早晨)
見:慈父見背(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關系,可譯為“我”)
非獨蜀之人士及而州牧伯所見明知(看見)
曹傀請見(謁見)
薄:日薄西山(迫近)
如履薄冰(扁平物上下兩面之間的距離小)
薄田幾畝(土地貧瘠)
不薄今人愛古人(輕視)
四、 詞類活用
1、 臣少多疾病(名詞用作動詞,生病)
2、 則劉病日篤(名詞作狀語,一天天的)
3、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名詞作狀語,相犬馬)
4、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名詞作狀語,向上)
5、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伍尺之僮(名詞作狀語,在外面,在家里)
6、 夙遭閔兇(形容詞用作名詞,憂傷的是常指父母之喪)
7、 猥以微賤(形容詞用作名詞,微賤的身份)
8、 凡在故老(形容詞用作名詞,指舊臣)
9、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形容詞用作動詞,遠離)
10、 臣具以表聞(使動用法,使••••知道)
五、 特殊句式
1、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判斷句)
2、 今臣亡國戰俘(判斷句)
3、 而劉夙嬰疾病(被動句)
4、 歷職郎署(狀語后置句,省略句)
5、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狀語后置句)
6、 愿乞終養(省略句)
7、 謹拜表以聞(省略句)
《陳情表》 篇6
教案示例一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導學生疏通字詞,理解全文內容
三、反復誦讀課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幾層含義?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陳”是陳述的意思,情:(1)情況(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思考:為何“陳”?“陳”什么?
提示:為何陳----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馬,不能就職。(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陳述年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
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引導:這是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正與李密面談,此時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帝,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明顯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5.小結: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一)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討論: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義理”?
(三)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點評: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因此,本設計便從思考“情”之內涵出發,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第 1 2 頁
《陳情表》 篇7
陳 情 表 作者:李密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臣子李密陳言:臣子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經過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我的奶奶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又多病消瘦,便親自對我加以撫養。臣子小的時候經常有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家立業。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福氣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里又沒有照管門戶的僮仆。孤孤單單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劉氏很早就疾病纏身,常年臥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藥,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她。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時候太守逵,推舉臣下為孝廉,后來刺史榮又推舉臣下為秀才。臣下因為沒有人照顧我祖母,就都推辭掉了,沒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能夠去服待太子,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十萬火急,刻不容緩。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立刻為國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又不見準許。我是進退維谷,處境十分狼狽。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還受到憐惜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而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歷任郎中和尚書郎,本來圖的就是仕途通達,無意以名譽節操來炫耀。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實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猶豫不決另有所圖呢?但是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樣子,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沒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余生。我們祖孫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為這些我的內心實在是不忍離開祖母而遠行。臣下我今年四十四歲了,祖母今年九十六歲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長著呢,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夠準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愿。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內心明白,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至誠的心,滿足臣下我一點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著當以犧牲生命,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懷著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聞達。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陳情表》 篇8
一、關于作者與背景
李密,晉初散文家,字令伯,四川彭山縣人。幼年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長大后博學善辯。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與此同時,當時李密以孝聞名于世,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實行孝道,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時也用孝來維持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屢被征召。
二、能力檢測
1、下列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2、下列紅色字解釋有誤的兩項( )( )
A、晚有兒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廢離:停止
C、尋蒙國恩:尋找 除臣洗馬:授與官職
D、劉病日篤:病重 不衿名節:自夸
E、日薄西山:靠近 聽臣微志:聽從
F、夙嬰疾病:纏繞 供養無主:主持
3、下列紅色“以”解釋完全相同的兩項( )( )
A、臣具以表聞 B、猥以微賤
C、但以劉日薄西山 D、圣朝以孝治天下
4、下列紅色虛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進退:取獨
C、無以至今日:沒有用來……的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因此
5、下列紅色詞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
A、至于成立 B、則告訴不許 C、臣之辛苦 D、舉臣秀才 E、實為狼狽
6、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無祖母,__________;祖母無臣,__________。母孫二人,更相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者富貴而名摩①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①摩:通“磨”。
7、下列表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項( )
A、古代富貴而名字磨滅的人數不勝數,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B、《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呂覽》《說難》《孤憤》《詩》都是圣人抒發憤懣之作。
C、周文王等人都是因為現實的不如意,為發泄抑郁不平之氣而著書,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
D、“思垂空文以自見”一句的意思是想留下文章來表現自己的思想。“空文”,是與具體的功業相對而言。
附參考答案:
1、A(B責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CE(尋蒙國恩:不久;聽臣微志:準許)
3、AD都是“用”(B、猥以微賤:憑借;C、但以劉日薄西山:因為)
4、A、急于星火:比
5、E(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則告訴不許:申訴; 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 D、舉臣秀才:優秀人才)
6、
①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②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7、C.“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原文沒此意。
妹妹
高二(7)班 楊嫻靜
“我一看就知道楊雅沒在好好學!每次我下班一回來,她就趕緊向我匯報:‘媽,我今天背什么什么了……,怎么樣,給你背吧!’——明明知道我聽不懂!”媽媽一邊疊衣服一邊忿忿地向我報怨。
我背對著她,飛速地敲著鍵盤,想像著古靈精怪的老妹若聽到這些后臉上應呈現的令我愉悅的表情。
由于我非常企盼看到,便打算在晚飯后散步回家的路上慢慢講給她聽。但她反應比我快,率先建議:“嗯~親愛的,”我警覺地轉過頭,“干嗎?”“別緊張啊!呵呵。我們先別回去,先運動運動再說,怎么樣?”
“你行了,招吧,怎么了?”我一向喜歡果斷地揭穿她。
她急促轉過漲紅的臉,對視一會,終于心虛了笑了笑:“不是,主要吧……我就有點怵我娘,”語氣開始流暢“你不知道啊?!我覺得她臉上就寫了倆字——作業 !所以吧,每天她一下班,我就趕緊向她匯報,我今天干嘛干嘛了……”她仍滔滔不絕,我笑地快要死去……
親愛的(老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啊!
二
“哈哈哈……我給你們講個笑話啊!有一次我們班一男生送我好朋友一瓶冰紅茶,我正聽隨身聽,以為他送我的呢!……哈哈,結果我就把它喝了!”
她幾乎是喊出最后一個字,然后就啞然了——她已笑不出聲了——閉眼張嘴,拼卻最后一點氣力——我了解,那是她在歇斯底里的情況下登峰造極的狀態——她已經笑的快昏死過去了。
電梯里還有兩個人,木然地看著她,心里充滿了問號——“這有什么可笑的?”
等她有點緩過來時,我皺著眉問她,“你沒事吧?……干嘛這么興奮啊?”
“因為…因…為,我不極度興奮就會極度哀傷!”她顯然還沒從至High的境界緩回來,斷斷續續地大喊道,“親愛的,你更喜歡我哪一種啊?”
“……”我需要時間。
認真思索了一番后,我嚴肅的告訴她:“你還是離我遠一點吧。”
“……”
三
“看!那有只貓!”我驚呀。
“黑的耶……看是不是‘四蹄踏雪’?”
“嗯…不是…但是它通身烏黑,一根尾巴倒是雪白雪白的……”
“哦……‘雪里拖槍’!”
“雪里拖槍?”聽者迅速轉頭。
“真生動啊!黑貓拖著一支還沾著雪花的長槍……畫面感強!一個拖字更用的好!妙啊!……是哪位大俠的創作?”
“我編的。”
[評語] 楊嫻靜同學這篇隨筆看似信筆寫來,毫無章法,實為大家之筆,幾個動作及幾組對話就將“妹妹”的形象刻畫得生動入微,躍然紙上。文章開頭入題快,以情境開頭,又以情境結尾,行文簡潔,干脆利落毫無贅言,妙哉!
《陳情表》 篇9
第一課時【預習指導】一、 文體介紹: “表”,意義同“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李密和他的《陳情表》:三、課文預習1. 給加粗字注音: 險釁( )祚薄( )煢煢孑立( )床蓐( )拔擢( ) 優渥( )猥劣( )隕首( )希冀( )逋慢( ) 2. 給下列句子斷句: ①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②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③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④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課堂展示】1、 虛詞2、 實詞3、古今異義 ①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②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當堂訓練】1. 一詞多義理解 ① 言 a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b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c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 d 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e 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f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g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h 靜言思之 ② 志 a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b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c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d 《齊諧》者,志怪者也 e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f 襄陽土俗,鄰居種桑樹于界上為志 ③ 期 a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b 與老人期,后何也 c 良馬期乎千里,不期驥驁 d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e 期年后,雖欲言,無可進者。【課堂測試】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a、險釁(xìn) 祚薄(zuò) 床蓐(rù) 煢煢孑立(qióng)b、洗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 終鮮兄弟(xiǎn)c、優渥(wò) 期功(qī) 閔兇(mǐn) 逮奉圣朝(dài)d、偽朝(wěi) 矜憫(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賤(wèi)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門衰祚薄 祚薄:福分淺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吊 吊:安慰。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潤澤。c.拜臣郎中 郎中:醫生的古稱。 d.豈敢盤桓 盤桓:徘徊、逗留。4.下列加粗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一個遠涉重洋、寄身美國、煢煢孑立的中國弱女子,要控告有錢有勢的美國地頭蛇是何等艱難!b.在已經氣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園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發現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過是個華而不實、自私自利的小人。c.當一名人質實在是太累了,太緊張了,太朝不慮夕了。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著生命危險,把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課后作業】(一)必做題抄寫、翻譯并背誦課文第一段(二)選做題閱讀下文,翻譯劃線句子。張允濟,青州北海人也。隋大業中為武陽令,務以德教訓下,百姓懷之。元武縣與鄰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產至十余頭,及將異居,妻家不與,縣司累政不能決。其人詣武陽質于允濟,允濟曰:“爾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濟遂令左右縛牛主,以衫蒙其頭,將詣妻家村中,云捕盜牛賊,召村中牛悉集,各問所從來處。妻家不知其故,恐被連及,指其所訴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濟遂發蒙,謂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歸之。”妻家叩頭服罪。元武縣司聞之,皆大慚。又嘗道逢一老母種蔥者,結庵守之,允濟謂母曰:“但歸,不煩守也。若遇盜,當來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蔥大失。母以告允濟,悉召蔥地,十里中男女畢集,允濟呼前驗問,果得盜蔥者。曾有行人候曉先發,遺衫于路,行十數里方覺,或謂曰:“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但能回取,物必當在。”如言果得。遠近稱之,政績尤異。
(選自《舊唐書•良吏列傳》)注:牸(zì)牛:雌牛。1. 元武縣與鄰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產至十余頭,及將異居,妻家不與,縣司累政不能決。2. 又嘗道逢一老母種蔥者,結庵守之3. 母以告允濟,悉召蔥地,十里中男女畢集,允濟呼前驗問,果得盜蔥者。
第二課時【預習指導】分析歸納 1. 本段哪些寫到朝廷對自己優禮有加?2. 作者自己對朝廷恩遇抱著怎樣的感情? 3. 作者怎樣巧妙推脫任職? 【課堂展示】1.虛詞2.實詞3.古今異義: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4. 詞類活用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當堂訓練① 朝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d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e 朝辭白帝彩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f 武丁朝諸侯有天下 ② 后 a 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b 天子之妃曰后 c 求太監后 d 子路從而后 e 后遂無問津者 f 恐前后受其敵 g 后天下之樂而樂 ③ 辭 a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b 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c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d 朝辭白帝彩云間 ④ 于 a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b 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c 不拘于時,學于余 d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限時檢測】1.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譯:到了侍奉圣朝之時,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譯:先是太守逵察舉我為孝廉,后來刺史榮舉薦我為秀才,我因祖母無人供養,都表示辭謝,沒有前往赴命。c.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譯:陛下特地下達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寵,不讓我再給太子洗馬。d.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譯:憑我這樣的微賤之人,擔當侍奉太子的官職,我即使肝腦涂地,也無法報答皇上的恩寵。2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未嘗廢離 ②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③不矜名節 ④愿陛下矜憫愚誠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3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險釁,夙遭閔兇。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b.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c.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d.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課后作業】(一)必做題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2、臣欲奉詔奔馳,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之進退,實為狼狽。3、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愿陛下矜憫愚誠,_________ ,________,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________。(二)選做題選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寫一個“親情”片段,要求使用恰當的描寫。
第三課時【預習指導】第三段分析歸納 1. 本段作者間接地闡釋了自己的治國綱領,其內容是什么? 2. 作者為什么要強調“以孝治天下”的治國之道?第四段分析歸納1. 本段交代了全文寫作目的,是什么? 2. 作者簡單地表明了其理由是什么?課堂展示1.虛詞2.實詞3.古今異義①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②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隨堂練習】1.下列加粗虛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進退: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無以至今日:沒有用來……的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因此2.下列所選成語中“是”的含義、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a.是可忍,孰不可忍 b.唯命是從 c.是非曲直 d.實事求是 3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未嘗廢離 不矜名節 愿陛下矜憫愚誠 a.兩個“廢”字同,兩個“矜”字不同 b.兩個“廢”字同,兩個“矜”字同c.兩個“廢”字不同,兩個“矜”字同 d.兩個“廢”字不同,兩“矜”字不同4.下列加粗詞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a.至于成立 b.則告訴不許 c.臣之辛苦 d.實為狼狽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b.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c.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d.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限時檢測】1.下列加粗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臣以險釁(xìn) 夙(sù)遭閔兇 門衰祚(zuò)薄 日薄(bó)西山 b.煢煢(qióng)孑立 床蓐(rù) 猥(wěi)以微賤 生當隕(yǔn)首 c.責臣逋(bū)慢 猶蒙矜(jīn)育 過蒙撥擢(zhuó)寵命優渥(wò)d.期(qī)功強近 終鮮(xiǎ n)兄弟 除臣洗(xǐ)馬 劉病日篤(dǔ)2.下列加粗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a.晚有兒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廢離:停止c.尋蒙國恩:尋找 除臣洗馬:授與官職 d.劉病日篤:病重 不矜名節:自夸3.對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險釁:指命運不好;夙:早時;兇:不幸) b.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見背:離開我;背,背離、離開)c.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鑒:借鑒)d.門衰祚薄,晚有兒息。(薄:淺薄。息:子。) 4.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夙 夙遭閔兇 夙興以求,夜寐以思b.區區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c.見 慈父見背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d.薄 但以劉日薄西山 薄田五十頃5.下列各句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臣以供養無主, b. 但以劉日薄西山 但愿長醉不愿醒c.且臣少仕偽朝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二州牧伯所見明知【課后作業】(一)必做【背誦課文】(二)選做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陳情表》 篇10
陳情表
一、 內容與解析
本課要學的內容《陳情表》是一篇抒發親情的古代散文,其核心是要理解作者流露的感情,理解它的關鍵是要聯系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處境,從而理解作者陳了那些情。學生已經學過《歸去來兮辭》和《滕王閣序》,知道它們分別表達了回歸田園的樂情和懷才不遇的悲情,本課內容中所抒發的親情就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但格調和筆法均有所不同。由于它與之前所學課文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且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有借鑒意義,因而在本學科中處于重要地位,在本單元學習中有鞏固、提高的作用。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作品流露的情感,解決重點的關鍵是掌握作品融情于事的筆法,其方法要多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體會、感悟。
二、 目標與解析
目標定位:① 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②注意作者的處境和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③掌握融情于事的寫作手法;
④背誦全文。
2、目標解析: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傳世名作,宜采取多種方法反復誦讀。
三、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對作者進退兩難處境的不理解,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功利心或實用主義作怪。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中關鍵還要聯系時代背景。
四、 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本課文言字詞和文化常識教學中,準備使用幻燈片,以有效利用時間來總結字詞,介紹文學常識。
五、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蘇軾曾經說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三)了解作者、寫作背景和文體
讓學生閱讀課下注釋①,標劃要點,老師再補充。
1、 解題
點撥: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古代臣下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也是一種文體。 “陳”是陳述的意思,“情”,課下注釋中沒有注解,那是什么意思呢?(提示:情:①情況(事實);②衷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
點撥:李密為什么要給皇帝寫《陳情表》呢?自然引出對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
2.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密自幼喪父,四歲時母親改嫁,依靠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聞名于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屢次出使東吳,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蜀國滅亡后,李密退居家里侍奉祖母。
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了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蜀國滅亡后,晉武帝為籠絡人心,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沒有接受任命;晉武帝又征召李密為郎中,李密又未去應詔;不久,晉武帝又征召他為太子洗馬,李密又上表辭謝;晉武帝很生氣,地方官催逼甚緊。在這種情況下,李密寫了這篇千古聞名的《陳情表》。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的高度評價將兩篇文章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四)研討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聽讀。放錄音或者老師范讀,學生聽讀,注意體會字音、節奏和感情。
2、.老師展示一、二段的部分重點字詞。
點撥:重點詞的分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文學常識、成語等方面。
3、學生質疑,針對第一、二段的字詞和文意理解等有關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4、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第一段中李密的苦情,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點撥:蘇軾說,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默讀第一段,設身處地的體會李密的不幸命運。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根據情況進行肯定或者引導。
老師引導要點如下:①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父親是家庭的頂梁柱;人生有三大不幸,第一就是“幼年喪父”。②孤兒寡母生活往往比較艱苦,如果再失去慈愛的母親,那是更大的不幸。請思考一下,李密的母親為什么要改嫁?母親改嫁時為什么沒帶上李密?③祖母比李密大幾歲?(從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是52歲)那么,李密四歲時跟著56歲的祖母生活,試想象一下母孫二人生活的艱難程度。李密這一棵獨苗“九歲不行”,特異的體弱又會使年邁的祖母如何操勞且提心吊膽啊!④如果叔伯和兄弟較多,李密家人丁興旺,有親戚們照應幫助母孫二人,那也會生活好過一點。可是……⑤如果家庭富裕,能請一些丫環和仆人來服侍母孫二人,那也會生活好過一點。可是……⑥李密“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大不幸又一次在必然中發生了,“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李密只好“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5、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第二段中李密進退兩難的狼狽處境,加深對文意的理解。點撥:默讀第二段,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①晉武帝為什么會“詔書切峻,責臣逋慢”呢?試站在晉武帝的角度,想一想皇帝可能會怎么想、怎么做。②一方面是皇帝生氣、地方官催逼,另一方面是祖母一天天的病重。如果你是李密,你能怎么做呢?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根據情況點評激勵和引導。
6、理清思路。
學生討論,老師明確,提醒學生用豎線標清層次。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一段 第一層、總起:命運不好,幼遭不幸。
第二層、父死母嫁,祖母撫養,多病成人。
第三層、門衰祚薄,形影相吊。
第四層、祖母病臥,臣侍湯藥。
第二段 第一層、總起: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第二層、孝廉秀才,辭不赴命。
第三層、郎中洗馬,辭不就職。
第四層、詔書切峻,郡州逼催。
第五層、奉詔劉病,進退狼狽。
7.熟讀背誦。
8.小結。回顧本課時的目標。
9.作業:背誦并默寫課文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一、二自然段
1. 找學生復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2. 找兩名學生分別背誦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師點評激勵。
(二)研討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聽讀。放錄音或者老師范讀,學生聽讀,注意體會字音、節奏和感情。
2.老師展示三、四自然段的部分重點字詞。
點撥:回憶重點詞的分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文化常識、成語。
點撥的目的是強化學生識別重點詞的能力。
3.學生質疑,針對第三、四段的字詞和文意理解等有關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4.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第三段的文意,體會李密的陳情技巧。
點撥:默讀第三段,請設身處地的思考問題。
①朝廷多次征召李密,官職一升再升,直至太子洗馬,可以說是皇恩浩蕩啊!李密呢?卻是一推再推,辭不就職,試站在晉武帝的角度,想一想晉武帝可能會怎么推測李密的心理。
②李密猜測到晉武帝的可能的心理了嗎?如果你是李密,你可能怎么給皇帝解釋呢?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根據情況進行肯定和引導。
5.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第四段的文意,體會李密的陳情技巧。
點撥:默讀第三段,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①李密想怎樣解決“盡節”和“報養”的矛盾呢?他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
②本段既能讀出李密報養祖母的孝情,又能讀出對晉武帝的忠情,試找出段中的有關語句做具體分析。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根據情況進行肯定和引導。
6.理清思路。
學生討論,老師明確,提醒學生用豎線標清層次。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段 第一層、孝治天下,況臣尤甚。(該層第一個詞:伏惟)
第二層、少仕偽朝,不矜名節。(該層第一個詞:今 )
第三層、過蒙拔擢,豈有希冀。(該層第一個詞:且 )
第四層、但劉奄奄,朝不慮夕。(該層第一個詞:但 )
第五層、更相為命,不能廢遠。(該層第一個詞:臣 )
第四段 第一層、忠長孝短,愿乞終養。
第二層、臣之辛苦,人神共鑒。
第三層、矜憫愚誠,劉終余年。
第四層、生死效忠,犬馬拜表。
7.熟讀背誦。
8.小結。回顧本課時的目標。
9.作業:背誦并默寫第三、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 找四名學生分別背誦課文的四個自然段,老師點評激勵。
(二)理清全文思路,鑒賞并學習作者巧妙的說話技巧。
1. 理清全文思路,概括各段意思。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老師點撥并明確。
第一段、家庭不幸,祖孫相依為命。(陳情不仕的唯一事實)
第二段、忠孝難兩全的狼狽處境。
第三段、從四方面打消疑慮,求得體恤。
第四段、提出陳情的目的“愿乞終養”,先盡孝后盡忠。
2. 鑒賞并學習作者巧妙的說話技巧。
點撥①:試將四個自然段的順序調整一下,再與原文相比,體會說話效果是否有所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質疑,老師點撥明確。
第一段內容是陳情不仕的唯一事實根據。作者寫的凄切感傷,以使晉武帝對自己由惱怒嚴責化為同情憐憫。這叫做先動之以情。
第二段,先表達自己對晉武帝的感激之情,再歷敘州郡朝廷優禮有加的事實,“奔馳”一詞絕妙的表達了作者急切希望赴京為皇家奔走效勞的焦急心情,作者用二難推理使晉武帝既感受到作者的忠敬之心,又感受到對祖母的孝順之情,以此來打動晉武帝,再次動之以情。那么,怎樣進一步說服晉武帝呢?作者留下了懸念。
第三段,首句即言晉朝“以孝治天下”的綱領,言外之意是自己孝養祖母既合情也合理合法,為下文“愿乞終養”給出理論根據。接著陳述自己的從政經歷和人生態度,打消晉武帝懷疑自己“矜名節”的顧慮;又強調自己的卑微和皇恩浩蕩,說明自己絕無非分的愿望;最后強調自己不應詔的唯一原因就是祖母病重,大壽將終。這樣就從可能的各個方面打消了晉武帝的疑慮,求得晉武帝的諒解和體恤。
第四段,先用具體的數字說明盡孝之日短,盡忠之日長,再提出“終養”的請求。接著,又誠懇的說明自己的情況是天人共鑒,希望晉武帝體恤;最后再次表達自己對朝廷生死必報恩的忠心。
點撥②:學習本文后,你學會了什么說話技巧?你在平時和別人的交往中,又體會到了哪些說話技巧?
學生思考、討論、自由發言,老師點評激勵。
(三)鑒賞寫作特色
學生思考、討論、自由發言,老師點評明確。
1.陳情于事
2. 生動精煉的語言
點撥:瀏覽全文,讀出你認為特別精彩的語句;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好在什么地方。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點評激勵。
(四)理解“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讓學生閱讀課后習題三的有關內容,說說對“孝”的看法。
學生思考、討論、自由發言,老師點評激勵,最后明確,統一認識。
2. 今天的我們,怎樣做就算是盡到了孝心?
學生思考、討論、自由發言,老師點評激勵,
(五)拓展延伸
思考討論:
1.晉武帝為什么要重用李密?
參考答案:第一、用懷柔政策收買人心,減小滅吳的阻力。第二、李密以孝聞名,晉武帝“以孝治天下”。
2.李密辭不就職的原因很可能有哪些?其中,哪些原因在文中沒有出現?
參考答案:第一、確實有供養祖母的問題。第二、有懷舊思想,“忠臣不事二主”,且李密認為劉禪是一個“可以齊桓”的人物,對于晉滅蜀漢有一點不服氣。第三、伴君如伴虎,李密對晉武帝不甚了解。
3.在今天,如何理解“忠孝”二字?如果二者沖突時,,你很可能會怎么做?
本課小結:
作者將自己的心情、感受、愿望都凝聚于敘述之中,融情于事,表達了報養祖母的盡孝之情和盡節于皇上的盡忠之中。
《陳情表》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和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2、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在吟誦中解讀作者的“情”字,體會本文悲惻動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陳述的層次及語言特色,體會情之深,理之透。
3、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文意且背誦全文;對“忠”“孝”的理解。
教學設想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訴自己同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境況,申訴暫時不能應召為官的苦衷。因而申訴什么、如何申訴就成了文章的重點。本文出于情字,歸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令人讀之悵然。教學中要把握這個寫作特點,加強誦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融于字里行間的心緒、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說理邏輯性很強,可通過理清文章的思路來進行體會,并注意文章前后內容的照應,注意整體把握,讀出層次,讀出感情。最后落實到文本來看“孝”字,聯系現實談“孝”字,吸納文中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
教學方法
以誦讀、點撥為主,輔以討論和練習。
媒體設計
投影或多媒體展示部分提示語句,以及結構框架,為加強理解、識記之用。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的美德,譬如勤勞、善良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下面我們就來看以孝而著稱的《陳情表》。
(解說:可請學生對“孝”字小議一二,以活躍思維,加強感性認識,為閱讀本文和解決課后練習三作準備。)
二、解題
1、出處: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卷三十七。
2、體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已見的一種奏章(如《出師表》)。
(解說:解題可先停留在題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點撥“陳情”直接過渡到文章內容,而將有關作者和背景知識穿插在課文內容品析中,以便于記憶。)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對照注釋,自由誦讀全文,自行圈點加注。提醒學生注意“鮮”“期”“強”“洗”“有”等讀音變化的字,以及“閔兇”“見背”“祚薄”“兒息”“逋慢”“盤桓”“希冀”等詞語的解釋。
②內容與形式梳理。
范讀全文,由題目展開思考:為什么要“陳”?“陳”什么?如何“陳”?
內容梳理:
“陳”的原因:除臣洗馬,辭不就職(或: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的內容: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或:陳述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結構梳理:
“陳”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或以情動人)。
(解說:以寬泛的討論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寫作的內容及意圖,感受“情”的魅力。內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體研習1~2段
①自由誦讀第1段。
a.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
(抓住本段的綱)下面哪些內容屬于“閔兇”?
故不能廢遠(為下文伏筆)
b.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語言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解說:把握作者陳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記憶)
提示:
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寫“躬親撫養”的原因;多病不行,寫“躬親撫養”的不易。語言簡潔,寥寥數語表現了“躬親撫養”的艱難、辛酸與勞苦,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張本。
橫的方面:外、內
品析:強調“無(鮮)”字,“兒息”雖有卻“晚”,可見“門衰祚薄”,祖孫相依為命。“無”“鮮”等寫出了人丁不旺、兩代孤傳的特殊關系。以白描手法見情感的樸素、真摯。
c.哪些語句可見祖孫的相依為命?哪些詞語直接寫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憫惜;撫養(照應“臣無祖母無以……”);夙嬰疾病——靠孫子侍湯藥(照應“祖母無臣,無以……”)。
凄苦: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動地表現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
d.開頭以“險畔”“閔兇”備述孤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層層敘述,極言凄苦,落在“未曾廢離”上,為表主旨蓄勢。
(解說:教師先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參照課文回答,回答同時即解釋重點字詞句,為詞語理解創造語境,不孤立地、割裂地、僵硬地解釋、記憶。在回答的同時引用、整理、理解、誦讀、記憶,并將品味穿插其中。部分提示可制作投影片。)
②自由誦讀第2段。
a.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
提示:二層。第一層敘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層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b.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按時間順序)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赴命”(就職)?(采追加問的方式)
提示:
表時間:逮、前、后、尋(解釋“逮”和“尋”,積累相關詞語)。
表征召:察、舉、拜、除、當;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層如何見事態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提示:
事態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說自己辭職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奉”“沐浴”,稱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解說:將詞句理解、內容探究、語言品味及背誦記憶融合起來,做到讀在口中,感在心中,記在腦中。因此穿插在討論中的朗讀必不可少,朗讀也成為本課訓練的重點。)
3、課堂小結
文章簡潔生動、真摯樸實。寫自己的遭遇和對祖母的感情,如傾吐肺腑,沒有一點藻飾、做作或夸張,于樸實中見至真、至美、至善。語言形式,駢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語表情達意。思路清晰,語言機智得體,內涵豐富,惟多讀方能體會。
四、布置作業
1、列出“陳情”的思路,并在此基礎上背誦。
2、與第1段“未曾廢離”照應的地方有哪幾處?可見作者的什么感情?
(解說:作業1為識記之用;2為進一步熟悉下文,體察感情。)
《陳情表》 篇12
教案示例一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導學生疏通字詞,理解全文內容
三、反復誦讀課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幾層含義?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陳”是陳述的意思,情:(1)情況(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齊讀課文,思考:為何“陳”?“陳”什么?
提示:為何陳----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馬,不能就職。(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陳述年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
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引導:這是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正與李密面談,此時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帝,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陳情表》明顯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5.小結: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一)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討論: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義理”?
(三)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點評: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因此,本設計便從思考“情”之內涵出發,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案示例二
教學目標 :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時數: 3 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詞音義問題;
2.初步了解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溫習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幾篇文章,體會燭之武、鄒忌、觸龍的勸說技巧,并和同學討論李密陳情委婉的方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備,誠懇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陳情表》,(投影《出師表 — 李密 》,學生會以為老師錯了,教師解釋)《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作品,“出師一表真名世”,初中學過的諸葛亮的這篇文章的確是名世、傳世之作。(屏幕隱去“出師”二字,僅留“表”字)“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向蜀漢后主劉禪陳情的奏章。“出師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載誰堪伯仲間”意思是“千年以來誰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舉哪個名人去和諸葛亮比較,但就在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陳情表》。(投影顯示“陳情”二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四位學生分讀全文。讀后大屏幕顯示易讀錯字音。
終鮮( xiǎn ) 兄弟 期功強(jī ) 近 常在床蓐( rù)
猥(wèi)以微賤 豈敢盤桓( huán ) 庶劉僥( jiǎo )幸
2.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提問:
(1)是誰陳情?
學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投影)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采取懷柔政策,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三、分析課文(一)
1 .齊讀第一段。
2 .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 .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 .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
總攝作用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5 .學生對照投影試背第一段。
四、結束語:
僅僅有第一段的悲苦說辭,能夠打動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嗎?晉武帝會不會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堅辭不仕的托辭呢?這個問題對于李密來說至關重要 , 這關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課再賞讀《陳情表》的其他章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積累古漢語語詞知識;賞析李密委婉的言辭技巧;鑒賞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教師背誦第一段前兩句,引導學生齊誦全段。
二、導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建立新晉,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我征召你一個李密,你就照顧祖母,辭不應征,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三、分析課文(二)
1 .學生齊讀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學生回答,教師分條投影)
3 .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詞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征。)
4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曉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義”,(為什么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學們針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研究、討論并作出解答。(投影問題,逐條解決)
(1)默讀并口頭通譯第三段;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提示:矜守名節。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里?(區區不能廢遠)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內容?(指代“但以劉日薄西山……更相為命”)
(5)本段討歡心、訴悲苦、求諒解、表心志,極盡陳情之能事,請結合本段文字具體分析。
5 .教師范讀第四段。
6 .教師串講:(可以參照教學用書中黃岳洲先生的賞析文字,主要是給學生提供鑒賞的范例)
7 .經過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陳情,晉武帝覽表之后會有怎樣的反應呢?(學生閱讀課后練習中《古文觀止》的評語)
四、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
五、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整理本課的語言知識。
教學過程 :
一、分組背誦全文。
二、分析藝術特色:
1 .感情真摯,融情于事;(從本文的實際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達的幾種情感 ( 孝順之情,不滿之情,恭敬之情 ),體會抒情和敘事的結合:“情為文之經,事為文之緯”)
2 .文脈暢達,照應聯通;(本文前后照應的句子很多,教師可舉出若干例,讓學生回答)
3 .駢散結合,音韻和諧;(簡介駢體文特點)
4 .陳辭委婉,屈伸適宜。(可聯系高一第一單元幾篇文章,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
三、總結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1.詞類活用:夙遭閔兇 :名,憂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動,作孝廉,為孝廉 臣之進退:名,是否出來做官之事
舉臣秀才:動,作秀才,為秀才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動,遠離
猥以微賤:名,社會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謹拜表以聞:使動,使皇上聞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則劉病日篤:狀,一天天地
2 .古今異義:至于,成立,告訴,不許,希冀,辛苦
3 .通假現象:閔,零丁,蓐
4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判斷句
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②今臣亡國賤俘
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6.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7.修辭方式:比喻,對偶, 婉曲(“舅奪母志”諱母親改嫁)
8.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討論:
結合課后練習五,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板書設計
《陳情表》 篇13
【教學目標】
1、結合作者的身世及時代背景,理解本文陳情于事、以情動人、情理交融的寫作特色。
2、加深對“孝”這一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
3、積累文言詞語。
4、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結合作者的身世及時代背景,理解本文陳情于事、以情動人、情理交融的寫作特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古代有“虞舜孝感動天”“郯子鹿乳奉親”“仲由為親負米”等故事,相傳虞舜,早年喪母,父親老實,繼母陷害他,他不但不嫉恨,反而對繼母更孝敬,對弟弟更友愛,使他們受到感化。舜在歷山務農時,其孝感動天帝,使大象來替他耕田,鳥兒替他除草。堯帝知道了他的賢才,讓他做丞相,并傳位于他。舜后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圣君。 郯子,春秋郯國國君。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并將實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贈,并護送郯子出山。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忠孝面前,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今天,我們來學習《陳情表》,看看李密是如何選擇的呢?
二、解題及有關情況介紹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于臣向君陳請謝賀。
李密,三國時曾仕蜀漢。西晉時,武帝(司馬炎)為籠絡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賢到朝中做官。其中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愿應召,但如果不與司馬氏王朝合作,必會招致殺身之禍。為了說服晉武帝,李密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召的苦衷的表文。文章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父早亡,母改嫁,自己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處境,申訴暫時不能應召赴任的苦衷。敘述委婉,辭意懇切,語言簡潔生動,極富表現力與感染力。相傳晉武帝看后很受感動,不但停召李密,還賞他奴婢二人,并命郡縣按時給其祖母供養。
三、初讀課文,正音
學生讀課文,正音。
夙遭閔兇(sù mǐn) 祚薄(zuò) 期功強近之親(jī qiǎng) 終鮮兄弟(xiǎn)
煢煢孑立(qióng jié) 床蓐(rù) 供養(gōng) 猥(wěi) 隕首(yǔn) 逋慢(bū)日
篤(dǔ) 矜育(jīn) 拔擢(zhuó) 優渥(wò) 日薄西山(bó) 更相為命(gēng)
十有四(yòu) 不勝犬馬怖懼之情(shēng)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讀。
4、指名朗讀。
四、梳理文言知識,分析并理解課文
1、第1段:
(1)齊讀。
(2)閱讀理解文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現他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處境的。
提示:自己幼年喪父,失母,體弱多病,全靠祖母撫養成人;成年后家門衰微,缺親少故,年老多病的祖母全靠自己奉養。
2、第2段:
(1)朗讀。
(2)閱讀理解文段,概括本段內容。
提示:朝廷對自己優禮有加,而自己應召與奉親處境兩難。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三、練習四。
2、背誦第1、2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抽查背誦,齊背。
二、分析與理解課文。
1、第3段:
(1)朗讀。
(2)閱讀理解文段。思考本文是從什么角度陳述不能奉詔的理由的。
提示:“圣朝以孝治天下”——治國綱領,自己不能奉詔合理;祖母危在旦夕,不能離開自己,自己不能奉詔合情。不奉詔不是“矜名節”“有所希冀”。
2、第4段:
(1)朗讀。
(2)閱讀理解文段,思考作者陳情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愿乞終養”,先盡孝后盡忠。
三、理解本文訴情與陳理交融為一體的特色。
陳情于事、感情真摯是本文最突出的特點。為何會有如此“悲惻動人”的效果?
1、內容:
李密深知,要使晉武帝相信自己,必須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所以文章緊緊圍繞著“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這句話來寫。首段從幼年坎坷遭遇寫起,把對方帶入悲愴酸楚的氣氛中,以激起人人皆有的惻隱之心。第2段寫朝廷屢次征召催逼,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表現感恩戴德的敬意,以及“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這種誠惶誠恐、圣恩難報之情,顯然會極大滿足皇帝的虛榮心和權力欲。先寫恩,再寫自己的難處,比直陳委曲更能打動“圣心”;“供養無主”和“劉病日篤”與上一段呼應,使悲惻之意、至孝之情與“實為狼狽”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收到悲惻動人的效果。第3、4段強調祖母“九十有六”,已是“日薄西山”,將不久于人世,令人為之動容。
2、語言
明顯地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排比、對偶句式形成整齊而和諧的節奏,以四字句為主,間以長短句。參差錯落的句式,不僅使音節、語氣有緩有急,疏密有致,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表達情感。
四、處理課后練習
五、布置作業
1、背誦第3、4段。
2、結合材料及現實,談談自己對“孝”這個問題的看法。(500字左右)
補充材料: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世之孝也。(《孝經•士章第五》)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孝經•紀孝行章第十》)
《陳情表》 篇14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
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3.繼續指導學生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常識;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背誦第一、三段,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2.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及相關常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
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
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
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
當強烈的感人力量。二、熟讀背誦
1、學生輕聲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
○1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和在詞義: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門衰祚薄 日薄西山 煢煢孑立 床蓐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渥
期功強近 終鮮兄弟 除臣洗馬 劉病日篤 更相為命
○2注意以下加點虛詞的詞義和用法:
以:臣以險釁 臣以供養無主 猥以微賤 臣具表以聞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劉日薄西
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點的實詞:
慈父見背 二州伯牧所見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兒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舉臣秀
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聞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 愿乞終養 聽
臣微志 庶劉僥幸 不勝…之情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2、簡要疏通以上詞句。
3、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
第一段:凄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段。
總起: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撫養【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無親無戚【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
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臥【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5、熟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不矜名節【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寵命優渥【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不能廢遠【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
區不能廢遠。】
7、熟讀第四段。
8、解題:討論:結合上節課反復誦讀課文的體會,你認為“情”在本文中有哪幾層含
意?。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
賀。那么,李密的這個奏表,題為《陳情表》,“陳”是陳述的意思,“情”注解沒有,那
是什么呢?
提示:情:○1情況(事實);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9、完成課后練習和同步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背誦第三段導入。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出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
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
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
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
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身世孤苦悲涼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決矛盾 先盡孝后盡忠
沐清化蒙國恩 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
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引導:這個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
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接了當地說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
事?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
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
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實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
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
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見上圖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
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
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小結: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
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愿意奉
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
求準如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
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陳情表》明顯的
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
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
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
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
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
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
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
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
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
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
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
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
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
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
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
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
動人?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以狼狽比喻進退為難的情境,形象生動。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怖懼之態溢于言表。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勢緊迫。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
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
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6、小結: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
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
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
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
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
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
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
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
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蘇軾語)讀《報任安書》不下淚者,其人必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