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通用16篇)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
一、預習目標
找出自己翻譯不準和不會翻譯的文言字、詞、句,初步探究第一、二段的內容。
二、預習內容
1.給標線的字注音:
壬戌( ) 桂棹( ) 余音裊裊( ) 幽壑( ) 嫠婦( ) 愀然( ) 山川相繆( ) 旌旗( )釃酒( ) 橫槊( )舳艫千里( ) 扁舟( )
匏樽( ) 無盡藏( ) 狼籍( ) 枕藉( )
2.作者在這一段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抒情方式是什么?
3.這段文字的表達技巧是什么?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4.作者怎樣描寫簫聲的?用原文語句回答即可。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1)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及句式:
2.能力目標: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他們在困境中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重點難點
1、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感悟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賞析哲學之美
二、學習過程
1、了解賦體,掌握特點
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為能事。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前赤壁賦》是散文和韻文的結合,既有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筆法。句式有長有短,既整齊又參差,同時又以賦的形式出現,如通篇換了12次韻,以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作者的思想、主張,也采用了不少對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韻文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可以說這是蘇軾對賦體的一個創新和突破。
2、作者背景及解題
蘇軾(公元1037——11XX年),字子瞻,號東坡,眉山(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成員。他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他中了進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受到排擠,后又因寫詩諷刺而被以“誹謗新法罪”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到司馬光執政時,盡廢新法,蘇軾也激烈反對。王安石、司馬光死后,他又因統治集團內部的傾軋而被一貶再貶,最后貶到了海南島,直到63歲遇赦北歸,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學藝術領域里,蘇軾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代四大書法家。他論畫主張神似,擅長畫竹。
在思想上,蘇軾博通經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賈誼、諸葛亮等經世濟時的人物。曾多次上書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長期擔任地方官期間,在“仁政愛民”的思想指導下,做了許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愛陶淵明,喜讀《莊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經歷了兩次沉重的打擊,對莊子的思想容易產生共鳴,表現在:一是曠達超脫,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極出世。這也是形成蘇軾世界觀復雜化、經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于烏臺詩案
烏臺,漢書《朱博傳》記御史臺中有柏樹,野烏數千棲居其上,因稱御史臺為“烏臺”。
元豐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臺的官吏奉命從汴京趕到湖州衙門,當場逮捕了蘇軾,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從六月以來,權監察御史里行(權,代理;里行,見習)何正臣、舒亶(dǎn),國子博士(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的官員)李宜,權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上述彈劾蘇軾。他們摘出蘇軾的一些詩文認為是“譏諷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輿”(皇帝的代稱)。“無尊君之意,虧大忠之節”。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臺審理。這就是聞名于世的烏臺詩案。后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并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3、研習課文:
整體感知:通過朗誦,你對《赤壁賦》有什么感覺?
(l)作者在這一段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抒情方式是什么?
(2)這段文字的表達技巧是什么?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3)“一切景語皆情語”哪幾個動詞最能傳達詞人泛舟秋江的心情?
(4)請展開想象,按照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個秋江月夜圖景描述出來。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擬個簡單的提綱。
(5)這時的心情用什么字來概括?
(6)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二段作者的心情是什么?
(7)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么來寫呢?
(8)如何寫簫聲?用原文語句回答即可。
(9)第二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三、反思總結
本節課作者感情在情景交融的手法下經歷了由樂到悲的變化,請同學列出結構圖。
四當堂檢測
本節課我們積累了重要的文言知識,了解了賦這種文體,品味了了語言,賞析了手法,望同學們課下復習鞏固并能學以致用,下面背誦第一、第二段。
課后練習與提高(1)
1.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義
七月既望( ) 舉酒屬客( )
白露橫江( ) 縱一葦之所如( )( )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 )渺渺兮予懷( )
倚歌而和之( )( ) 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劃線詞與例句中的劃線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赤壁賦( )
a.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c.歲賦其二。
d.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解釋下列詞的意義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 ) 凌萬頃之茫然( )
扣舷而歌之( ) 倚歌而和之( )
⑵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月出于東山之上( )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 ) 其聲嗚嗚然( )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并加以解釋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凌萬頃之茫然。
(3)渺渺兮予懷。
6、將課上描述的秋江月夜圖景整理為不少于300字的散文。
參考答案
(一)《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1)參考答案見教學設計部分。
(二)《赤壁賦》課后練習與提高(1)參考答案
練習參考答案:
1.既望(農歷每月十六) 屬(通“囑”,指勸人飲酒)
橫(彌漫,充溢) 縱(任)如(往)
浩浩(廣闊,遼遠)馮虛(凌空) 渺渺(悠遠的樣子)
倚(循,依)和(唱和) 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縷(細絲)
2.①b
3.⑴縱一葦之所如(助詞,無實義)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⑵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⑶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4、舞、泣:使動用法。
5、(1)狀語后置句
(2)定語后置句
(3)主謂倒裝句
學校:臨清市實驗高級中學 學科:語文 編寫人:徐濤 審稿人:陳紅艷
《赤壁賦》
課前預習學案(2)
一、預習目標
找出自己翻譯不準和不會翻譯的文言字、詞、句,深入探究第三、四、五段的內容。
二、預習內容
1.第三段如何通過對比寫出人生短暫無常之悲的?又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2.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評價第四段中作者的觀點?
4.結尾第五段有什么深刻含義?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2)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及句式。
2.能力目標: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他們在困境中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重點難點
1、感悟詩人情感的變化,品味語言之美
2、體會景、情、理的交融,品鑒技巧之美
3、感悟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賞析哲學之美
二、學習過程
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思考:(2)第三段如何通過對比寫出人生短暫無常之悲的?又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思考:(3)一般的人,在憂患于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么做?蘇軾如何做的?
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容?感情色彩如何?
思考:(2)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思考:(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思考:(2)這樣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三、反思總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四當堂檢測
當同學們處在人生失意之中時,我們能從蘇軾身上得到哪些啟示呢?請拿起生花之筆寫下自己的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課后練習與提高(2)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活用現象和活用意義及類型
1.侶魚蝦而友麋鹿。
2.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3.順流而東也。
4.知東方既白。
二、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義
1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2.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3.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而吾與子所共適。
5.相與枕藉乎舟中。
三、指出下列句式與例句結構相同的項( )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見其明也。
a.渺渺兮予懷
b.寂寥而莫我知也。
c.客有吹洞簫者
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e.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四、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2.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3.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五、文言文拓展、提高訓練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1、下列句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攀棲鶻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b.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c.今者薄暮
為夫婿所薄
d.履巉巖,披蒙茸
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
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b.顧安所得酒乎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
c.凜乎其不可留也
自今以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d.以待子不時之須
以愚辭歌愚溪
3、下面是關于《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的比較,說法有誤的一組是( )
a.前賦寫江上秋月,景色寧靜清爽;后賦寫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賦以談玄說理為主,議論風生;后賦則以記敘描寫為主,奇境迭出。
c.前賦以入夢結,表現作者暫得解脫的曠達;后賦以夢醒結,表現作者內心的矛盾與苦悶。
d.前后二賦都是情、景、理渾然一體,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變化及心理矛盾的解決過程。
4、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譯文: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譯文:
參考答案
(一)《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2)參考答案見教學設計部分。
(二)《赤壁賦》課后練習與提高(2)參考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現象和活用意義及類型
1.侶:把……當作伴侶,名詞意動用法;友:把……當作朋友,名詞意動用法。
2.西:向西,名詞作狀語,東:向東,名詞作狀語。
3.東:向東流,名詞用作動詞。
4.白:發白,名詞用作動詞。
二、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義
1.愀:憂愁的樣子。
2.方:正當。下,攻下。
3.之:主謂之間,無意義。
4.適:享受。
5.乎:相當于“于”,在。
三、指出下列句式與例句結構相同的項(b)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見其明也。
a.(謂語前置句)
b.(賓語前置句)
c.(“者”式定語后置句)
d.(“于”表被動的被動句)
e.(狀語后置句)
四、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如果)將從它變的角度來看,那么,天地不曾因為一會兒就不變;從它不變的角度看世間萬物和我們是完全沒有變的。
2.感嘆我的生命短暫,羨慕長江無窮無盡。
3.這是大自然無盡的寶藏啊。
五、文言文拓展、提高訓練
1、d.a危,前句是“高”,后句,危坐即端坐。b適,前句是“剛好,恰好”,后句為動詞“到”。c薄,前句為“接近”,后句為“輕視”。d披,都是“分開”義。
2、b.a既,前句表“已經”,后句是連詞。b顧,都表轉折。c其,前句為代詞,后句語氣副詞。d以,前句連詞,后句介詞。
3、d.后賦非情、理、景交融,也沒有寫出矛盾解決過程。
4、(1)有客人卻沒有美酒,(即使)有美酒也沒有佳肴,月光明亮,晚風清爽,怎么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呢?(采分點:“如……何”,意為“對……怎么辦”,這里可以根據上下語境做上述翻譯,但譯為本意也對,此點只要正確即給1 分。“白“在這里是”明亮“的意思,1分。前后通順1分)
(2)我返回來登上船,放開船漂蕩在江中心,任憑小船漂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歇息。(采分點:“反”通“返”1分;“聽”,聽憑,任憑,1分;語言通順1分)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2
福建省南安市國光中學 潘志敏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2、領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本怎樣表現蘇軾的情感變化。
2、領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學設想】
1、把握這篇賦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2、以其線索──蘇軾的情感變化為重點組織教學。
3、把朗讀、背誦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系背景,遷移導入
步驟:譚嗣同絕命詩→蘇軾絕命詩→蘇軾《赤壁賦》。
導語:古時文人獄中常作絕命詩,大家一定很熟悉譚嗣同臨刑前的《獄中絕筆》: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蘇軾也曾作絕命詩《獄中寄弟弟子由》兩首:
《獄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千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這兩首詩使蘇軾逢兇化吉,死里逃生。當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投獄中,絕望之余作此詩,傳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為感動,對他從輕發落,貶到黃州。這就有了蘇子泛舟赤壁,憶古撫今,千古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后《赤壁賦》也得以誕生。
二、聽讀全文,間接感知
1、播放《赤壁賦》的錄音帶,感受蘇軾的文風。
2、聽讀過程中注意糾正字音,劃清句讀,標注節奏,體會抑揚頓挫。
三、自讀全文,直接體驗
1、自由散讀:借助課文注釋,查閱工具書,積累文言詞匯。
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句讀,讀清節奏。
2、勾畫圈點:勾畫重要之處、欣賞之處及不懂之處。
板書:
情感線索:樂→悲→喜 三部分
四、細讀課文,局部強化
1、樂(第一自然段):
⑴ 設疑:蘇子因何而樂?
(景色之美,泛舟游玩)
從哪可以看出?
(精美語句)
⑵ 細讀:反復誦讀美言佳句,揣摩蘇子的感情,體會景與情的初步聯系。
⑶ 互問:提問不懂之處,師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 讀:點名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中品味讀中悟。
⑵ 討論:蘇子緣何轉悲?有幾層原因?
(客人吹蕭,蕭生悲愁;主客問答,人生苦短)
⑶ 探究:學生會很快找出兩層原因,但往往會忽略蘇子由樂轉悲的第一層心境。聯系兩次誦歌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蘇子被貶,內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見景而樂卻不是真樂,而是借此來排遣心中苦悶。所以吟詩也是原因。
多媒體顯示:
《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譯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緩步細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譯文:“桂木的啊,蘭木的槳,抽打著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來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散讀:學生可能意猶未盡,便再讓他們自讀。
⑵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蘇子,會一直悲嗎?為什么?
五、小結全文
讀罷《前赤壁賦》,我們不由地將翻開同有“一洗萬古”之妙的《后赤壁賦》。古人認為: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開。同學們,去欣賞吧!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3
赤壁賦
教學目標
1.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分析本文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
重點難點
深入挖掘文章深層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對蘇軾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段時間蘇軾的創作達到了巔峰,不僅有文學上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
寫作背景:蘇軾被貶黃州以后經常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其后,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前后《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指導誦讀:注意感情流露
二、文本探究:
在充分預習并能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初步接觸以文為賦: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三、重點分析
1、結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體悟“賦”的語言特點。
提示:這段文字是充滿詩意的神奇之筆,充分體現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賦仍保留且發展了鋪張排比、講究詞采、駢散結合等賦的傳統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樂之情歷歷在目。
2、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看看本文“體物”部分具有怎樣的特點,“寫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語堂對蘇軾有過非常有趣的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讀了本文,說說你對林語堂這段話的認識。
提示:本文寫游玩之樂,際遇之悲,解脫之情,字里行間跳躍著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身影,讀這篇曠世佳作,我們不能滿足于從字句之表象中尋找一種朦朧的感覺,而應從更廣、更深的層次了解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態志趣。
4、清代方苞讀到《赤壁賦》時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調適而鬯遂也。”意思是說蘇軾此文表面看去似揮灑自如,沒費什么氣力,實際卻匠心獨運,思路縝密。細讀此文,品評文章的結構藝術。
提示:“結構”往往反映出筆者的功力,表現著作者的創新能力。作為賦體游記,在結構上較之普通散文,還是有所區別的。閱讀本文,仔細體會作者組織材料、剪裁寫作內容的藝術。
5、運用自己所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評價蘇軾在本文中表現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提示:蘇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傾向,而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較明顯的消極因素。閱讀本文后還可參閱有關資料,對蘇軾的思想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4
一、案例的背景與主題
1、案例的背景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校的一個省級課題,因此學校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實踐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轉變教學方式,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重新審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形式,一直是我們教學中思考、實踐和反思的話題。
古代散文教學是語文傳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載體,但是傳統的古文教學在教師的教學方式、評價形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很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學是我們在省級課題之下的一個子課題。如何走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古文教學之路?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嘗試以宋代美文《赤壁賦》為載體,通過研究性學習,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古文學習園地。
2、案例的主題
蘇軾的《赤壁賦》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并以“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為教學重點。
教學中,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二、案例的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閱覽相關材料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
收集關于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
說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作者和解題:
以蘇軾圖片導入,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教師明確: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說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趣。
三、第一環節:
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四、第二環節:
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六、第四環節:
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再細讀,小組討論)。學生按四組展開討論:1、文章寫了怎樣的景?
2、文章寫了怎樣的情?
3、文章寫了怎樣的理?
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么關系?
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
八、布置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搜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
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貓》、《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記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賦》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僅以“月”為例,有哪些?
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進行分析(以下為節選):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
†夜閑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貓》)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賦》)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游》)
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學們搜集的有什么異同之處?(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展過程。討論明確:
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松、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在景中呈寧靜、輕松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后,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由“會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于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自適,超脫放曠。
說明: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煉,并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結合相關分析,得出: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參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參考)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參考)
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并且通過競爭激發了興趣。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奇。
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學生討論出現的情況:
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脫,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
2、我不這么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于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4、我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要立足于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
5、在現代社會,“一毫而莫取”的觀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說這話有前提“茍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現在還用,如果說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風、明月,所以不至 于破壞生態。
小結:同學們不是只停留在讀懂字詞句上,而是立足于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余秋雨先生寫給蘇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
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說明:通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
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
出現的精彩總結: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說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
五、布置作業
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蘊涵的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評論文章800字以上。
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提供網址: 該網站為詞集,沒有具體分析)
三、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鑒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搜集、篩選,對于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么我聽什么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學習非常輕松,并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趣、更廣泛的知識。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材料,依*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于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四,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閱讀大量的資料,對于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絡,以利于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5
江蘇省揚州市小紀中學 劉立忠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以及通假字、活用詞、多義詞、特殊句式。
2、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感悟“蘇子情懷”,培養學生以樂觀曠達的胸襟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
【教學設想】
根據新課程教學理念,致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感悟能力,由蘇軾的人生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有效利用投影增加課堂授課容量。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蘇東坡突圍》中寫道:“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這實在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有趣關系。蘇東坡寫于黃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著黃州進入了一個新的美學等級,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兩方面一起提升,誰也離不開誰。”一起走近蘇東坡。
二、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壬戌(rén xū) 桂棹(zhào) 余音裊裊(niǎo) 幽壑(hè) 嫠婦(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繆(liáo) 旌旗(jīng) 釃酒(shī) 橫槊(shuò) 舳艫千里(zhú lú) 扁舟(piān) 匏樽(páo) 無盡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三、字詞積累,疏通課文
1、通假字:
⑴ 舉酒屬客:“屬”通“囑”,這里指勸人飲酒。
⑵ 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2、古今異義詞:
⑴ 七月既望:古義農歷每月十五。
今義常用希望義。
⑵ 縱一葦之所如:古義往、到。
今義常用適合、如同。
⑶ 馮虛御風:古義太空。
今義常用空虛義。
⑷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常用指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
今義常形容人容貌漂亮。
3、一詞多義:
歌:
扣舷而歌之 (動詞,唱)
倚歌而和之 (名詞,歌聲)
望:
七月既望 (名詞,陰歷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 (動詞,眺望。)
如: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像,動。)
縱一葦之所如 (往、到、動。)
之:
哀吾生之須臾 (助詞,主謂間不譯。)
惟江上之清風 (結構助詞,的。)
耳得之而為聲 (代詞,它。)
月出于東山之上 (助詞,不譯。)
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詞,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詞,表被動。)
4、詞類活用
⑴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名作狀)
⑵ 侶魚蝦而友麋鹿 (意動用法)
⑶ 正襟危坐 (使動用法)
⑷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使動用法)
⑸ 方其破荊州 (使動用法)
⑹ 漁樵于江渚之上 (名作動)
四、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思路
1、文章大致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夜游赤壁,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2、全文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月下泛舟 樂
吊古傷今 悲
闡述哲理 喜
總結: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通過客人的洞荒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
五、解讀課文,分析蘇軾的人生觀
1、討論一:主客對話中的悲喜原因是什么?
明確:樂的原因:月夜秋江,具有詩情畫意。
悲的原因:英雄已逝,人生短暫,理想飄渺。
喜的原因:變與不變。
2、討論二:請同學們就蘇東坡面對不幸遭遇所表現人生風范或氣度談談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助讀材料一:
全面了解文藝全才──蘇軾,散文方面,與歐陽修并稱“歐蘇”,作品有《石鐘山記》《喜雨亭記》《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詩歌方面,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作品有《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絕》等;詞方面,與辛棄疾并稱“蘇辛”,為豪放詞的創始人,作品有《江城子》《水調歌頭》《定風波》《念奴嬌》《卜算子》等;書法上,為宋初四大書法家蘇黃(庭堅)米(芾)蔡(京,襄)之一;繪畫上“朱竹”別具一格;文學理論上提出寫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藝觀。有人稱蘇軾為最浪漫的詩人、最豪放的詞家、最超脫的文人、最瀟灑的過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師。
助讀材料二:
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蘇軾是怎么來到黃州的。
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說:
“他從監獄里走來,他帶著一個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走來,他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來。他被人押著,遠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黃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朝著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走來。
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背景介紹:北宋元豐二年,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加以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蘇轍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愛才,不肯殺軾,神宗才對蘇軾從輕處置。蘇軾被囚128天之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預公事。在黃州蘇軾過的實際上是一種較自由的囚犯生活,處境相當困難。在此期間,寫就一詞二賦。
蘇軾力圖排遣政治打擊而帶來的苦悶從而聽任自然,樂觀曠達,作者力圖從消極中超脫出來,其實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敵暗示,我雖然遭貶,但我卻超然世外,飄然欲仙,寄情山水,盡得其樂,不寂寞不煩惱,反而積極向上。由于屢遭貶斥,作品往往流露出達觀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
助讀材料三:
參考看法:
看法一:蘇子所談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積極的一面,但也有佛老思想中隨遇而安、惟與自然相適的消極因素。
看法二:此時“佛老思想成為他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處世哲學”,“一方面他將生死、是非、貴賤、毀譽、得失視作毫無區別的東西,有逃避現實的消極傾向;另一方面,又幫助他觀察問題比較通達,在一種曠達態度的背后,堅持對人生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看法三:蘇子在《赤壁賦》中“憑藉深刻的哲理反思試圖達到自我釋懷的目的,以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尋求快樂人生的支點。
3、討論三:你是如何看待人生的呢?
同樣面對仕途的打擊,相較于蘇東坡而言:
屈 原 太傷悲
柳宗元 太憂郁
白居易 太傷感
柳 永 太纏綿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周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毛澤東
花與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宗璞
人活著要有長度、厚度、寬度和深度。長度是人的壽命,誰也無法決定長短;厚度是人的為人,要敦厚老實;寬度是人的肚量,要有廣闊的胸懷;深度是人的能量,即社會活動能量和精神的能量。──何慶魁
小結:用周國平的話“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于一切禍福之上的豁達胸懷!”
六、課文總結
前后《赤壁賦》寫于蘇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貧困,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在沉重的精神壓力下,蘇內心產生了深刻的變化,他開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紛擾和虛無,他哀嘆人生如夢,他渴望從那唯一不變而又與世事無關的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脫。在黃州的四年,他過著清苦恬淡的生活,與和尚為友,同漁樵雜處置地耕田,種桑養牛。
然而,東坡畢竟是一個胸懷曠達,政治上有抱負的人。他想從佛老思想中尋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終究未能超脫也不甘超脫。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他觸景生情,傾吐了自己對曾經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的歷史人物崇敬、頌揚的感情,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
總之,蘇軾的內心是復雜的、矛盾的。消極退隱和積極進取,疾世憤懣與逍遙山水的兩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協的積極精神和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七、課文拓展
1、閱讀蘇軾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
《后赤壁賦》
2、關于蘇軾評價:
⑴ “假如將蘇東坡連根須帶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國文化史將因之而失重。”
⑵ 學者林語堂評價蘇軾:“一個不可救藥得樂天派,一個偉大得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得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日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于道出蘇東坡的全部。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只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個結論也許是最能表現他的特質。”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以文為賦”——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3、教學重點:
(1)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4、教學原則: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二、說教法:
1、根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2、教學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解題: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二、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三、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四、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五、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板書: 游 景 樂 (以景動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問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環節: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發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的引導。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
五、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六、結語: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七、布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異同。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7
溫州二十二中語文組 干方田
一、案例的背景與主題
1、案例的背景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校的一個省級課題,因此學校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實踐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轉變教學方式,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重新審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形式,一直是我們教學中思考、實踐和反思的話題。
古代散文教學是語文傳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載體,但是傳統的古文教學在教師的教學方式、評價形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很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學是我們在省級課題之下的一個子課題。如何走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古文教學之路?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嘗試以宋代美文《赤壁賦》為載體,通過研究性學習,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古文學習園地。
2、案例的主題
蘇軾的《赤壁賦》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 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并以“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為教學重點。
教學中,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二、案例的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閱覽相關材料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
收集關于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
說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作者和解題:
以蘇軾圖片導入 ,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教師明確: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說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趣。
三、第一環節:
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四、第二環節:
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
六、第四環節:
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再細讀,小組討論)。學生按四組展開討論:1、文章寫了怎樣的景?
2、文章寫了怎樣的情?
3、文章寫了怎樣的理?
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么關系?
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
八、布置作業 :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搜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
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貓》、《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記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賦》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僅以“月”為例,有哪些?
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進行分析(以下為節選):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
†夜閑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貓》)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賦》)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游》)
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學們搜集的有什么異同之處?(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展過程。討論明確:
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松、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在景中呈寧靜、輕松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后,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由“會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于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自適,超脫放曠。
說明: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煉,并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結合相關分析,得出:
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參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參考)
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參考)
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并且通過競爭激發了興趣。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奇。
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學生討論出現的情況:
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脫,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
2、我不這么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于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4、我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要立足于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
5、在現代社會,“一毫而莫取”的觀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說這話有前提“茍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現在還用,如果說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風、明月,所以不至 于破壞生態。
小結:同學們不是只停留在讀懂字詞句上,而是立足于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余秋雨先生寫給蘇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
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說明:通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
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
出現的精彩總結: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說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
五、布置作業
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蘊涵的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評論文章800字以上。
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提供網址: 該網站為詞集,沒有具體分析)
三、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鑒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搜集、篩選,對于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么我聽什么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學習非常輕松,并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趣、更廣泛的知識。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于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四,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閱讀大量的資料,對于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絡,以利于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8
教案制作 李壽鋒
教學目標 :
1、學習理解本文“文賦”的文體特點及所運用的“賦”的表現手法(主客問答的行文結構、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2、掌握文中實詞和虛詞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點;
3、翻譯全文
4、背誦課文
難點重點:
1、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2、主客問答的結構形式在于表現蘇軾人生觀世界觀的相反的兩個不同側面——客的消極悲觀和主的豁達樂觀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誦讀全文,重在朗讀,培養語感,整體理解文意,體會文賦“鋪搋文采”的藝術特色
第二課時誦讀翻譯1、2兩段
第三課時誦讀翻譯3、4兩段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
蘇軾是位少見的曠世奇才,你們能具體說說嗎?
蘇軾是豪放派詞風的創始人。他的詞豪放高曠,情濃意遠,我們學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這一風格的代表作。(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當時就有“蘇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譽。
中國古代楷書有“顏、柳、歐、蘇”四大流派,這里的“蘇”,就是蘇軾,可見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學們,見過他的書法作品嗎?——在課本的封面。(翻到封面欣賞一下)
蘇東坡是因為“烏臺詩獄”才到黃州來的。關于“烏臺詩獄”,散文家余秋雨有這樣的描寫:
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于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為“烏臺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國社會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說一說。搞清了這個案件中各種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蘇東坡到黃州來究竟是突破了一個什么樣的包圍圈。
為了不使讀者把注意力耗費在案件的具體內容上,我們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來。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方法是對他詩中的詞句和意象作上綱上線的推斷和詮釋,搞了半天連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將信將疑之間幾乎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絕對是不算壞的,在他內心并沒有迫害蘇東坡的任何企圖,他深知蘇東坡的才華,他的祖母光獻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護蘇東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不是非常安全嗎?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志為轉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下了大獄。這一股強大而邪惡的力量,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而神宗皇帝為了維護自己尊重輿論的形象,當批評蘇東坡的言論幾乎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時,他也不能為蘇東坡講什么話了。
那么,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傖,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了急先鋒。
…… ……
又如——我真不想寫出這個名字,但再一想又沒有諱避的理由,還是寫出來吧:沈括。這位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學家也因忌妒而陷害過蘇東坡,用的手法仍然是檢舉揭發蘇東坡詩中有譏諷政府的傾向。如果他與蘇東坡是政敵,那倒也罷了,問題是他們曾是好朋友,他所檢舉揭發的詩句,正是蘇東坡與他分別時手錄近作送給他留作紀念的。這實在太不是味道了。歷史學家們分析,這大概與皇帝在沈括面前說過蘇東坡的好話有關,沈括心中產生了一種默默的對比,不想讓蘇東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種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與蘇東坡政見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邊。但王安石畢竟也是一個講究人品的文化大師,重視過沈括,但最終卻得出這是一個不可親近的小人的結論。當然,在人格人品上的不可親近,并不影響我們對沈括科學成就的肯定。
圍攻者還有一些,我想舉出這幾個也就差不多了,蘇東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經可以大致看清,我們也領略了一組有可能超越時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要單獨搞倒蘇東坡都是很難的,但是在社會上沒有一種強大的反誹謗、反誣陷機制的情況下,一個人探頭探腦的冒險會很容易地招來一堆湊熱鬧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組合成一種偽輿論,結果連神宗皇帝也對蘇東坡疑惑起來,……
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可惜當時幾乎沒有什么傳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認識這就是蘇東坡。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 ……
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審起來看!
怎么審?打!
通宵侮辱、摧殘到了其他犯人也聽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殘的對象竟然就是蘇東坡!……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期間,每次游覽人們傳說的古戰場赤壁,都不免觸景生情,發出驚世浩嘆。由此,中國文學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兩篇精妙絕倫的散文。他寫成《前赤壁賦》時,展紙揮毫寫了一幅長卷,這幅長卷寫得尤為成功。傳到明代,董其昌拜觀了真跡,十分傾倒,說蘇軾的書法筆力欲透紙背,全用正筆中鋒,每波劃盡處,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過一段著名的跋語:“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這是對蘇軾的《赤壁賦》及其書法最為深切而崇高的評價。
讓我們步入蘇軾為我們構筑的文學和哲學的殿堂,領略蘇軾那卓絕的雄風。
二、指導朗讀:
①教師范讀
②學生齊讀
③教師直譯全文,并提示個別重要的字詞、句式和修辭
④分段背誦
三、作業 :
①背誦全文
②參考注釋,課下完成“練習卷”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檢查朗讀背誦情況
二、指導學生讀譯課文1、2兩段
①學生展示“練習卷”完成情況(重點是虛詞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②學生展示“練習卷”完成情況(重點是翻譯)
③分析(教師說明):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的字義是鋪述,這種文體的特征是——
“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劉勰語)。
也就是要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來直陳其事,用新奇美麗的辭藻來描摹事物(體物),抒寫情志。我們已經學過《阿房宮賦》,初步接觸了這種文體,要抓住這個特點來研讀課文。即不但要像讀別的文言文那樣準確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而且要看作者是怎樣運用鋪陳夸飾的手法,華美的文辭來“體物寫志”的。
要求反復研讀三遍:
第一遍,借助教師提供的內容提綱仔細自讀,著重點是弄清兩段各自的內容層次
第二遍,借助教師提供的韻腳輕聲朗讀,著重點是通過朗讀體味文辭的優美和駢散結合的和諧韻律。
第二遍,嘗試盡量用韻文翻譯
文言知識歸納:
1、重點詞語
(見“課堂練習卷”)
2、疑難語句:
(見“課堂練習卷”)
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賓后置)
②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修辭:對偶)
③月出于東山之上(句式:介賓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間(句式:介賓后置)
④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句式:定語后置)(句式:對偶)
⑤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修辭?對偶)
⑥客有吹洞蕭者(句式:定語后置)
⑦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修辭:對偶)
三、布置作業 :
完成課后練習一
繼續背誦全文,重點背誦1、2段。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作業 檢查(課堂提問):
1、課后練習一
2、背誦1、2段
教師的點撥:
段意概括:
1、2記敘夜游赤壁所見之美、所感之快、所聞之妙,引出下文主客問答
3、主客問答:(之一)感慨生命短暫,英雄難覓;長江無窮,自然永恒(悲觀消沉的人生觀)
4、主客問答:(之二)物與我皆無盡也,何羨之有;清風明月用之不竭為我共食,其樂融融(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二、指導自讀課文3、4兩段。
這兩段難度較大,要求用較慢的速度研讀。具體進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讀完后教師提出若干詞語、文句來考查學生的理解情況,并略作點撥;
第二遍,默讀、輕聲朗讀、斷續朗讀均可,邊讀邊體味結構思路和表現手法,讀前教師提示用韻情況,讀后教師提出若干問題要求學生解答,并略作點撥。
1、關于詞語、文句的考查和點撥:
3段句式和修辭
①“何為其然也?”(句式:賓語前置)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動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句式:賓語前置)
④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賓后置)
⑤侶魚蝦而友糜鹿(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
⑥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修辭:對偶)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修辭:對偶)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修辭:對偶)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修辭:對偶)
4段句式
①而又何羨乎?(句式:賓語前置、反問)
②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修辭:對偶)
③相與枕藉乎舟中(句式:介賓后置)
④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句間關系:假設)
三.指導通讀全文,歸納、拓展。
提問:主課皆是東坡先生,卻一悲觀低落一豁達超然,這種復雜的思想境界如何理解?(課外閱讀作家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
四、布置作業 :
1、完成課后練習。
2、背誦全文
3、課外閱讀作家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分析“東坡境界”
附錄:
1、深圳市富源實驗中學高一語文第二模塊《赤壁賦》課堂練習卷(見“中學試卷網——語文——高一”)
2、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
蘇東坡突圍
作者:余秋雨
一
住在這遠離鬧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靜是有了,但寂寞也來了,有時還來得很兇猛,特別在深更半夜。只得獨個兒在屋子里轉著圈,拉下窗簾,隔開窗外壁立的懸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時不時地瞟著床邊那乳白色的電話。它竟響了,急忙沖過去,是臺北《中國時報》社打來的,一位不相識的女記者,說我的《文化苦旅》一書在中國臺灣銷售情況很好,因此要作越洋電話采訪。問了我許多問題,出身、經歷、愛好,無一遺漏。最后一個問題是:“在中國文化史上,您最喜歡哪一位文學家?”我回答:蘇東坡。她又問:“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歡哪幾篇?”我回答:在黃州寫赤壁的那幾篇。記者小姐幾乎沒有停頓就接口道:“您是說《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我說對,心里立即為蘇東坡高興,他的作品是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一點就著,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峽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電話,我腦子中立即出現了黃州赤壁。去年夏天剛去過,印象還很深刻。記得去那兒之前,武漢的一些朋友紛紛來勸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蘇東坡懷古懷錯了地方,現在我們再跑去認真憑吊,說得好聽一點是將錯就錯,說得難聽一點是錯上加錯,天那么熱,路那么遠,何苦呢?
我知道多數歷史學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戰的地方,他們大多說是在嘉魚縣打的。但最近幾年,湖北省的幾位中青年歷史學家持相反意見,認為蘇東坡懷古沒懷錯地方,黃州赤壁正是當時大戰的主戰場。對于這個爭論我一直興致勃勃地關心著,不管爭論前景如何,黃州我還是想去看看的,不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古戰場的遺址,而是從藝術的角度看蘇東坡的情懷。大藝術家即便錯,也會錯出魅力來。好像王爾德說過,在藝術中只有美丑而無所謂對錯。
于是我還是去了。
這便是黃州赤壁。
赭紅色的陡峭石坡直逼著浩蕩東去的大江,坡上有險道可以攀登俯
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蕩槳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間就有了氣勢,有了偉大與渺小的比照,有了視覺空間的變異和倒錯,因此也就有了游觀和冥思的價值。客觀景物只提供一種審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實現。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現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和構建者。
但是,事情的復雜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過來對人進行確定和構建。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這實在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有趣關系。蘇東坡寫于黃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著黃州進入了一個新的美學等級,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兩方面一起提升,誰也離不開誰。
蘇東坡走過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遠比黃州美麗,為什么一個僻遠的黃州還能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和震動呢?他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呢?黃州為什么能夠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驛站呢?這一切,決定于他來黃州的原因和心態。他從監獄里走來,他帶著一個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走來,他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來。他被人押著,遠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黃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朝著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走來。
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二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煩吧?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揚和轟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拒他、糟踐他、毀壞他。起哄式的傳揚,轉化為起哄式的貶損,兩種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哄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于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為“烏臺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國社會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說一說。搞清了這個案件中各種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蘇東坡到黃州來究竟是突破了一個什么樣的包圍圈。
為了不使讀者把注意力耗費在案件的具體內容上,我們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來。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方法是對他詩中的詞句和意象作上綱上線的推斷和詮釋,搞了半天連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將信將疑之間幾乎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絕對是不算壞的,在他內心并沒有迫害蘇東坡的任何企圖,他深知蘇東坡的才華,他的祖母光獻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護蘇東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不是非常安全嗎?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志為轉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下了大獄。這一股強大而邪惡的力量,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在專制制度下的統治者也常常會擺出一種重視輿論的姿態,有時甚至還設立專門在各級官員中找岔子、尋毛病的所謂諫官,充當朝廷的耳目和喉舌。乍一看這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弊端甚多。這些具有輿論形象的諫官所說的話,別人無法聲辨,也不存在調查機制和仲裁機制,一切都要賴仗于他們的私人品質,但對私人品質的考察機制同樣也不具備,因而所謂輿論云云常常成為一種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社會災難。這就像現代的報紙如果缺乏足夠的職業道德又沒有相應的法規制約,信馬由韁,隨意褒貶,受傷害者無處可以說話,不知情者卻誤以為白紙黑字是輿論所在,這將會給人們帶來多大的混亂!蘇東坡早就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認為這種不受任何制約的所謂輿論和批評,足以改變朝廷決策者的心態,又具有很大的政治殺傷力(“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必須予以警惕,但神宗皇帝由于自身地位的不同無法意識到這一點。沒想到,正是蘇東坡自己嘗到了他預言過的苦果,而神宗皇帝為了維護自己尊重輿論的形象,當批評蘇東坡的言論幾乎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時,他也不能為蘇東坡講什么話了。
那么,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傖,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了急先鋒。
例如舒亶這人可稱之為“檢舉揭發專業戶”,在揭發蘇東坡的同時他還揭發了另一個人,那人正是以前推薦他做官的大恩人。這位大恩人給他寫了一封信,拿了女婿的課業請他提意見、輔導,這本是朋友間非常正常的小事往來,沒想到他竟然忘恩負義地給皇帝寫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檢舉揭發信,說我們兩人都是官員,我又在輿論領域,他讓我輔導他女婿總不大妥當。皇帝看了他的檢舉揭發,也就降了那個人的職。這簡直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是這么一個讓人惡心的人,與何正臣等人相呼應,寫文章告訴皇帝,蘇東坡到湖州上任后寫給皇帝的感謝信中“有譏切時事之言”。蘇東坡的這封感謝信皇帝早已看過,沒發現問題,舒亶卻苦口婆心地一款一款分析給皇帝聽,蘇東坡正在反您呢,反得可兇呢,而且已經反到了“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程度!“憤”是憤蘇東坡,“惋”是惋皇上。有多少忠義之士在“憤惋”呢?他說是“無不”,也就是百分之百,無一遺漏。這種數量統計完全無法驗證,卻能使注重社會名聲的神宗皇帝心頭一咯噔。
又如李定。這是一個曾因母喪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們唾罵的高官,對蘇東坡的攻擊最兇。他歸納了蘇東坡的許多罪名,但我仔細鑒別后發現,他特別關注的是蘇東坡早年的貧寒出身、現今在文化界的地位和社會名聲。這些都不能列入犯罪的范疇,但他似乎壓抑不住地對這幾點表示出最大的憤慨。說蘇東坡“起于草野垢賤之余”,“初無學術,濫得時名”,“所為文辭,雖不中理,亦足以鼓動流俗”,等等。蘇東坡的出身引起他的不服且不去說它,硬說蘇東坡不學無術、文辭不好,實在使我驚訝不已。但他不這么說也就無法斷言蘇東坡的社會名聲和世俗鼓動力是“濫得”。總而言之,李定的攻擊在種種表層動機下顯然埋藏著一個最深秘的原素:妒忌。無論如何,詆毀蘇東坡的學問和文采畢竟是太愚蠢了,這在當時加不了蘇東坡的罪,而在以后卻成了千年笑柄。但是妒忌一深就會失控,他只會找自己最痛恨的部位來攻擊,已顧不得哪怕是裝裝樣子的可信性和合理性了。
[1] [2] 下一頁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9
尊敬的各位專家、同仁:
大家好!我今天要說的題目是高中語文《赤壁賦》,以下,我將從這幾方面說起。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鑒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通過學習本文可以解讀蘇軾的儒道兼濟思想,進而了解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蘇軾。
2、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了解駢散結合“以文為賦”的語言特點
(2)鑒賞本文景情理的有機交融
(3)“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課標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教學重點:
(1)誦讀感悟,吟詠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所表現出來的曠達樂觀的情懷。
依據:目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風格、節奏等都刻骨銘心在自己的腦海中”。強調用語文課程所特有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學生的精神領域,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學難點: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依據:關于哲理性的東西對高一學生而言還有些難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師徐徐善誘,點撥引導。
4、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摒棄傳統的“以本為本”、死磨應纏、機械訓練的做法,給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歸文本”的統一。語文新課程認為學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老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是最主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要能利用教科書,進行再創造,把教科書變成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內容,賦予教科書內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師應創設一種情景,點撥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除此以外,結合課外資源,師生共同搜集資料,對蘇軾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過蘇軾的一些詩文,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主要停留在閱讀背誦和低層次的鑒賞階段,理解流于膚淺,缺乏深度。但從總體上,學生對蘇軾的作品還是具有濃厚的興趣。高中生思維活躍,理解能力和獨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強,因此,完全可以用語文課程所特有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學生的精神領域,使學生能感悟蘇軾在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曠達樂觀的情懷并受到啟迪。
2.心理調節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題,學生往往視為畏途。老師應該少作一些脫離語文語境的、所謂梳理規律的、機械操練性的客觀化、標準化練習,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點到即可。另外,光靠學生“自悟”也比較費時間,應重在引導、點撥學生去領悟、欣賞、評價。
3.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三、說教法:
1、根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課堂上以老師點撥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老師推薦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一文,作為補充材料,幫助學生認識蘇軾。)
2、教學課時: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簡要復習上節課的內容,老師聲情并茂示范性地背誦全文,然后學生齊讀或齊背。再次培養文言語感,把握““以文為賦”的特點。
二.引導學生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導語:我國傳統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源頭,《赤壁賦》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了濃郁的傳統文化。通過本文可以解讀蘇軾的儒道兼濟思想,進而了解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蘇軾。
問題設計: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語句是蘇軾儒家思想的體現?
結合學生的認識,然后明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崇尚出世。
結合我們對蘇軾的了解,縱觀蘇軾一生,雖被一貶再貶,不斷遷徙流離,可始終沒有放棄從政為民、服務朝廷、有用于世的執著。其積極用世的思想顯而易見。然后引導學生從文中篩選相關的語句,盡管作者被貶于蠻荒之地,但蘇軾依然心系國家,眷顧朝廷,如第二段中“桂棹兮蘭槳,望美人兮天一方”。第三段寫曹操,言辭中洋溢著對曹孟德的羨慕和敬仰,但嘆人生須臾,功業無成,正是渴望建功立業的反證。是作者不甘心、不服輸。(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
小結:正是這種積極入世的思想,最終使蘇軾成就了不朽功業,美名流傳。
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語句是蘇軾道家思想的體現?
結合學生的認識,討論然后明確:
與儒家的核心思想相對,道家思想的核心世崇尚出世,打開心靈枷鎖,順應自然,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矛盾。
分析:《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雖然蘇軾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內心畢竟還是痛苦無比的。所以賦中有“其聲嗚嗚然……”等語句,而文治武功蓋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濾凈蘇軾心靈上的功利觀念,不為外物所累。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從而表現出來的曠達樂觀的情懷。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呈現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
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在蘇軾身上是如何和諧統一的?
蘇軾吸取了每一種傳統文化的精髓,使自己既入世又出世,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脫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在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辱中鍛煉了曠達樂觀的胸懷。
三.課堂小結:
文章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我們應該汲取蘇軾的人生智慧,以入世的態度做事,以出世的態度做人,既積極進取,又淡薄名利。
四.布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異同。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0
一、教學目的:
1 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 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 熟讀并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系。
2 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教學課時:三課時
四、對本單元的整體思考:
本單元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賦》文學色彩最為濃厚, 又在全單元甚至全書的最后。無論從單元編排的角度還是從三冊為“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教材編寫者建議用三課時教讀都是非常合理的。
對于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我認為既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本質特點,又要揣摩課文的個性特征。文學即人學,是人的感情、思想與自然(絕非僅僅是自然景物)、社會和諧共處,相互激活,相互欣賞,相互提高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必須要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時代背景,結合創作時具體的時間、地點來進行。對于這篇課文而言,則還需把握作者從1080年初貶黃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創作此賦期間情感思想起伏變化的心路歷程,把課文當作這條線上的一個點來理解。再一個,就是這篇課文的重難點,從編排上看,這也是整個單元的教學重點,起到收束整個單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學作品一般都是適合朗讀的,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積累是新教材、新大綱一個突出的重點,因此應該把朗讀、背誦貫穿到教學過程 之中完成,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學過程
(一) 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板書課文題目
(二)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三) 投影展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1 著重體會景與情及內在聯系。
2 熟讀并背誦一、二段。
(四) 學習第一段
1 抽讀第一段,正音。
2 全體朗讀一遍。
3 劃出寫景的句子,兩人討論,形成一個整體畫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將這個畫面描述出來。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擬個簡單的提綱,目的在于通過想象再現東坡先生的此時此地此景。請一個同學描述。
4 投影一幅畫面小結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 學習第二段
1 抽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默讀并正音。
2 教師引導。如此幽美的自然環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請在此段找一個詞概括。
3 作者寫了飲酒放歌之樂后,接著寫誰?簫聲如何?請找四個詞概括,并分別組詞。(哀怨、思慕、啜泣、傾訴)
4 歌是歡樂的,而簫聲卻如此悲愁。此處有一個問題,從行文看,“主樂客悲”是明顯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卻說作者“力求排遣苦悶”,這個矛盾應該怎樣解決?請大家認真思考之后討論,用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假如有難度,可結合提示中“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這一句話思考。最后,引導學生認識到客的苦悶就是蘇子的苦悶,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的過程。 就在此處,作者的心情由樂轉悲了。
5 其實,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本文中,而是貫穿在被貶到黃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們來共同感受一下。投影兩詞:《卜算子》和《定風波》。教師簡述如下:第一首詞作于公元1080年初貶黃州之時。寫出了蘇軾經歷人生重大打擊后孤苦凄涼而又驚魂未定的感覺,與本文表達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詞寫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時的蘇軾已經能夠坦然面對甚至享受人生的風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這些情感變化合在一起恰好說明了蘇軾抒寫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蘇軾的人生是真實的人生。
(六) 小結兩段
(七) 下面我們利用剩余的時間背誦一、二段
1 對于古文,我們一定要做到在熟讀的基礎上自然成誦。
2 組織朗讀。
① 全體齊讀兩段,要求不錯一字,讀出感情。
② 分成兩組,各讀一段,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默讀。
③ 分男女生讀,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丟開課本試背。
④ 學生自讀三遍。
3 組織背誦。
① 教師投影背誦提示一,學生根據提示自背一遍,再齊背一遍。
② 投影背誦提示二,全體齊背一遍。
③ 抽兩位同學檢查背誦情況。
④ 總結背誦方法:重點詞提示法;層理思路法;韻腳法;句式法;想象畫面法等。
(八) 小結本課,投影板書。
寫景 抒情
樂 悲
這節課我們共同感受了蘇軾初游赤壁的情懷,至于東坡先生為什么由樂轉悲,又為什么總是能很快超脫,答案就在下節課,后兩段蘇軾對人生的詮釋對我們會有更大的啟迪。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1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自題金山畫像)【作者介紹】一、多災多難的一生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慧穎,博通經史。十歲時,父親蘇洵赴京游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一日,程氏為蘇軾講授后漢書・范滂傳。程氏講授此篇,慨然嘆息,當時蘇軾問母:“軾若為滂,夫人亦許之否乎?”母回答:“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蘇軾自幼即在母親這種教育下淬勵苦讀。 十九歲時娶妻王弗,感情甚篤。21歲時出蜀,與弟隨父親赴京。翌年參加禮部進士考試。主考官是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他曾在給友人的書信中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此人出一頭地。”并對家人說,三十年后,世人將只知蘇軾,不再記得有歐陽修。 進士及第不久,母親程氏于四川病逝,蘇軾兄弟隨父親歸蜀服喪。還京后,嘉佑六年,出任鳳翔府判官。十一月赴任,踏上浮沉不定的宦途。英宗治平二年,元配王氏去世,第二年,父親亦于汴京病逝,軾與轍扶柩返蜀居喪。三年后,娶王氏堂妹為繼室。神宗熙寧二年,方赴京還朝。 蘇軾一生經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其仕途之浮沉,與當時新舊黨爭息息相關。蘇軾曾二次上書神宗,力陳新法之弊,但不為采納。遂自請外任,調任杭州通判。元豐二年,王安石致仕后,章惇、呂惠卿等人惡意讒毀、流放舊派人士。此時蘇軾由徐州調任湖州知事,到任未滿三個月,即發生“烏臺詩案”。身系囹圄的蘇軾,自覺難逃大難,于獄中寫下寄子由詩(近乎絕命詩)。后適逢皇太后生病,神宗下旨減刑罪犯,于是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元豐七年,蘇軾改授汝州團練副使,道經金陵,前往拜訪早已退隱的王安石。元豐八年三月,神宗崩殂,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聽政。蘇軾被召還朝后,卻與掌權者意見不盡相合,故屢請外任,先后知任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元佑八年十月,哲宗親政,新派重新掌權,興起「元佑黨禍」。蘇軾首當其沖,貶知英州,途中又再傳旨貶至惠州。 蘇軾于惠州前后三年,常以陶潛與柳子厚之文自遣,稱二人為「南遷二友」。 62歲那年,朝廷再度貶其至儋州(今之海南)。當時蘇軾已絕生還之想。直至徽宗繼位,大赦天下,蘇軾才得以北歸。過大庾嶺曾作詩言:「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贈嶺上老人)其暢快欣喜之情可想而知。在道途上,自題金山畫像中自言:「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北歸途中,卒于毗陵(今江蘇常州),臨終捎信與子由,要他為自己寫墓志銘,享年65歲。 二、情深語真的超曠性情 蘇軾一生歷經多次磨難,而每經磨難,創作、人格與思想,均更進一層。 早年于父親教授下,研讀漢賈誼與唐陸贄之策議論辯之文,頗有縱橫家味道;其主要思想,可謂儒釋道并存一心,隨外界際遇之變化,進而發展其人生哲學。而近五年的黃州謫居生涯,是蘇軾一生最重要的轉折期。由于謫宦身分,他過著亦仕亦隱的生活,黃州山水成了詩人筆墨馳騁之對象。超然物外,自適適人的體悟,乃苦難中逐漸發展而成。承認悲哀并超越悲哀,是蘇軾于一己生命歷程以及文學創作中,發揮淋漓盡致的人生哲學。在磨難中淬勵出通曠的人格及作品,亦拓深了宋詩原本凄婉的風格。 飄逸曠達之外,蘇軾也有平實的一面。俗世的生活本就是最真實的,在剛到黃州之時,生活貧苦,收入卻有限,于是把俸祿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份,掛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勾取一份,取下后就趕快把叉子藏好。每天用剩的就存下來,積累后買酒待客。從這里一方面看到他真誠平實的生活態度;一方面看到此中的幽默與曠達──蘇軾的飄逸超曠并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虛矯或享樂無度的放縱。 蘇軾還是一位深情之人,與弟轍手足之情篤厚,洵為千古美談。而對元配的悼亡詞,亦是千古名作。侍妾朝云,慧黠可人,東坡待之甚篤,蘇軾曾教她唱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唱至末句,朝云感觸萬端,泣不成聲;朝云病逝后,蘇軾終生不復聽唱此曲。 三、不朽的靈光 蘇軾的政治論文如策略中各篇,廣引史事,多設譬喻,滔滔不斷,氣勢極盛,顯然受孟子、戰國策的影響。歷史論文,如:留侯論、賈誼論、晁錯論等,善于隨機生發,翻空出奇。 真正帶有文學性的散文,是他的許多「記」和「隨筆」。這些文章大都記敘、描寫、議論相結合,構思奇特,筆機靈活,情趣盎然。如超然臺記、放鶴亭記、喜雨亭記、石鐘山記等,無論結構和手法,都無一雷同。他的赤壁賦與歐陽修的秋聲賦堪稱雙璧,既無漢賦的板重,也脫離六朝賦的駢儷,賦中把詩情、畫意、哲理、史論渾為一體,簡直是一首美妙的散文詩。 蘇軾文的風格,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他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蘇軾文集卷六六)。蘇軾為后世留下詩二千七百余首、詞三百多闋、文四千二百余篇,開創新局,影響深遠,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被賞愛的作者。 ※故宮:紀念蘇軾九百年特展—— ※附一:三蘇比較表── 姓 名字號經 歷 風 格著 作蘇 洵(老蘇)明允老泉1.年27,發憤為學。2.因歐陽修、韓琦推薦提拔,除秘書省校書郎。1.文字得力於國策、史記,長於議論。2.古勁簡直,有先秦之風。影響後世文壇,至深且鉅。嘉祐集蘇 軾(大蘇)子瞻東坡居士1.仁宗時,試禮部,主考歐陽修擢置第二;仁宗嘉祐二年,登進士第。2.上書議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自請外任。3.貶黃州,築室東坡,號東坡居士。4.貶海南儋州;後赦回,卒於常州。1.汪洋宏肆,才氣縱橫。2.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3.詞風豪放。4.古文、詩、詞、賦、書、畫,冠絕一時。東坡全集蘇 轍(小蘇)子由穎濱遺老1.仁宗嘉祐二年登進士第。2.神宗時反對新法,任河南推官。3.曾出使契丹。4.徽宗時,歸隱許州,築室穎水之濱,自號穎濱遺老。1.生性沉靜高潔,資稟敦厚,發為文章,汪洋澹泊,秀傑之氣,終不可掩。2.蘇軾評其文曰:「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欒城集※附二:詠東坡聯── 1.明月皓無邊,安排鐵板銅琵,我欲唱大江東去; 春風睡正美,迢遞珠崖瓊島,更誰憐孤鶴南飛。(黃州蘇東坡祠聯) 2.五年間謫宦棲遲,試較量惠州麥飯,儋耳蠻花,哪得此清幽山水; 三蘇中天才獨絕,若尚論東坡八詩,赤壁兩賦,還是公游戲文章。(張之洞黃州蘇東坡祠聯) 【課文深究】一、文體辨析──賦 “賦”是介于詩與文之間的一種韻文體。它的名稱起自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意思是敷陳其事,楚辭對賦影響深遠,荀子賦篇是第一篇以賦命名的文章。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云:“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南朝梁鐘嶸詩品也說:“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可見賦的特色。由賦分化出來的用韻而較短簡的文體有辭、頌、贊、箴、銘、誅、哀、祭。 *通用體例:序→問答→亂。特色:問答成文,為辭賦之通體。 *賦的流變:◎起源:導源于詩,興于楚辭,盛于兩漢。 ◎發展
時代
名稱
特色
代表作家與作品戰國短賦篇章短小、語言簡樸、用以說理。1.荀子禮賦、智賦、雲賦、蠶賦、箴賦。2.李斯:駢文初祖,漢賦先驅。漢古賦(大賦)1.多長篇鉅製,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好用生僻字詞。2.句式參差,韻散夾雜。3.敘事為主,兼採對話形式。(漢代賦家多屬文字學家) l漢賦四大家1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2揚雄:甘泉賦、長楊賦。3班固:兩都賦。4張衡:二京賦、歸田賦。2賈誼辭賦之作,上承屈宋,下開枚馬,開漢賦之先聲。重要作品有弔屈原、鵩鳥、惜誓。六朝駢賦(俳賦)(小賦)篇幅短小,抒情多於鋪陳,多用駢偶句式。字句簡麗,題材擴大,內容個性化與感情化。l曹植:幽思賦、洛神賦。2王粲:登樓賦。3陸機:文賦。(駢體文學理論)4江淹:恨賦、別賦。5庾信:哀江南賦。6鮑照:蕪城賦。唐律賦製題新巧,音韻協調,對偶精工。內容貧弱,無文學價值白居易、元稹皆擅長此體宋文賦、散賦、散文賦以散文體作賦,駢散相間,化典重為流利。較偏重說理,不重格律規制,無異有韻之古文。1杜牧:阿房宮賦。2歐陽脩:秋聲賦。3蘇軾:赤壁賦。二、赤壁賦的寫作背景 神宗元豐三年二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謫居在困頓之中。這一場牢獄之災,讓東坡縱有豪情,也不得不在“多難畏人”的警惕下沉默。元豐四年與友人同游赤壁泛舟江上,面對高遠景象,取記游的方式,以水月為主調,即景即心引動意興,書寫如夢如幻的感覺,表現具有哲理意味的曠放與妙悟。借水月變與不變的現象,反駁客對人生的悲調,將景色、心理、哲理在契合中達到精神上的超脫自由。 三、 本文韻腳
段落韻腳聲調說明一望、上、章間、天、然、仙平仄互押平皆自然為韻韻字間隔甚長,有舒徐之感二槳、光、方慕、訴、縷、婦平仄互押平陽韻,見歌聲之悠揚呼應簫聲「嗚嗚」三然、然平同字為韻四稀、飛、詩、昌、蒼、郎、東、空、雄鹿、屬、粟窮、終、風平仄平一世梟雄豪情萬丈,以平聲寫其氣魄失意書生淪落江湖,以仄聲寫其失意二者同歸於無五往、長、主、取、月、竭、色、適仄以常變說理,斬釘截鐵,卻仍有陰影六酌、藉、白仄主客共適自然※本文全篇換了十二次韻,像漢賦一樣,采用主客答問的方式來闡述作者的思想;又似駢賦和律賦,常使用排比與對偶,具備了“賦”的基本特征,又不為“賦”的體制所拘泥,多處運用散文筆法,句式有時長短、有時整齊,參差錯落,是散韻巧妙結合、詩文和諧的佳篇。 四、相關補充 1. 詩經・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語譯】月兒出來多明亮啊,月下美人更漂亮啊!舉止從容身姿輕柔啊,想得我心里好發愁啊!月兒出來多潔白啊,月下美人更嫵媚啊!舉止從容身姿嬌美啊,想得我心里好煩悶啊!月兒出來四方照啊,月下美人更俊俏啊!舉止從容身姿苗條啊,想得我心里好煩躁啊! 2. 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3. 莊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行之。” 4. 楚辭・九章・思美人・王逸注:“思念其君,不能自答。”5. 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6. 莊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靈府。” 【語譯】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這些事情都是事物的變化,天命的流行。就像白天黑夜在我們面前輪流交替一樣,我們的智慧不能夠窺見它們的開始。懂得此一道理,則一切變化都不能混亂胸中的純和之氣,也不能擾亂我們的心神。 7. 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語譯】若從萬物的個別差異性來看,就算是身上的肝膽也存在著如同楚越般的遙遠距離;如果從相同之處觀察,則它們的往復變化卻是沒有不同。既然如此,就不必去追求感官或心情該如何取舍才是正確,而是讓自我游于沖和的自然境界。我們當透視事物的存在本質,而不要被其流變的表像所迷,甚至連斷了腿都視如遺土,而不在意。 【參、延伸閱讀】一、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5,披蒙茸○6,踞虎豹○7,登虬龍○8,攀棲鶻之危巢○9,俯馮夷之幽宮○10。蓋二客不能從焉,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11,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12,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一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13,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注釋】 ○5攀登險峻的山壁。 ○6披,分開;蒙茸,叢生的雜草。 ○7虎豹是指山上猙獰的怪石,踞虎豹即蹲坐在奇巖怪石上。 ○8虬龍指盤曲之樹木,登,攀也。攀上盤根虬枝的大樹。 ○9棲同棲,鶻,隼鳥,鷹類。危巢,高險的鳥巢。全句:攀上隼鳥的高巢。 ○10馮夷,水神名,即河伯。全句是:俯視水神馮夷的水底深宮。 ○11玄,黑色,縞,白色。上身衣服叫「衣」,下身衣服叫「裳」,鶴身白而尾黑, 有如人穿著白衣黑裳。 ○12羽衣,鳥羽制成的衣服,傳說是道家的服飾;蹁躚,即翩仙,飄然若仙。 ○13寤,醒也。驚悟,一驚而醒。 ※ 前、后赤壁賦比較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寫作時間元豐五年七月十六日,初秋元豐五年十月十五日,初冬字數五三七字三五三字人物蘇子與洞簫客蘇子、婦、二客、夢中道士主客關係兩人思想面向相對,客悲愁而蘇子曠達。二客不能從;夢中道士點化蘇子的引子。景象「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寫秋夜江景的幽靜安寧。霜露既降,木葉脫盡,人影在地,仰見明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幽峭寥落體悟感懷感於萬物盛衰消長之理,「常」與「變」的生命哲學,停留於觀念認知層次上的超越。全文情緒轉折由喜轉悲而樂。呈現一種曠達圓通的了悟。領悟到「化」才是萬物本質,將悟境落實到個體與宇宙生命現象。幻覺與夢境的描述,呈現神秘氛圍,情感壓抑而深沉。寫作主線通過主客對話,發抒議論感悟,直抒胸臆著重敘事記遊,以登山獨遊反映哀傷之感二、留侯論——蘇軾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句踐之困于會稽而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于辭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翻譯】 古代所謂的豪杰,一定有超過常人的氣度節操。一般人在情緒上都有不能忍受的事,一個人受了侮辱,拔出了劍跳起來,沖向前和人決斗,這不能算是勇敢。天下有大勇的人突然遇到變故,一點也不驚慌;無故凌辱他,也不發怒。這是因為他的抱負很大、而且志向高遠啊! 張良接受橋上老人的贈書,這件事很奇怪。但又怎么知道這不是秦朝某位隱居的高人賢士,故意出來試驗張良呢。看這老人隱然表露的心意,都是圣賢互相警惕戒勉的道理;可是一般人不加省察,以為老人是神仙鬼怪這一類,這實在大錯特錯啊。況且老人的用意不是著重在贈書。 當韓國滅亡,秦朝正盛時,秦王用嚴刑峻罰對付天下企圖反抗的人。普通人無罪而被殺身滅族的,多得無法計算。雖然有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也無法施展本領。對執法十分急峻的人,他的鋒芒是不能輕易去觸犯,而且情勢上也沒有可利用的時機。張良忍不住憤怒的情緒,憑一個百姓的力量,在一次狙擊時逞能冒險。在當時,張良僥幸沒死,但與死亡之間差不到容納一根頭發的空隙,真是危險到了極點。富貴家子弟,絕不輕易死在盜賊手里,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生命值得珍惜,不值得因盜賊來搶而拼命啊!張良憑著蓋世的才華,不去擬定像伊尹姜太公那樣的謀略,卻只采取像荊軻、聶政的刺殺計畫,靠著僥幸才能不死,這是橋上老人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啊!因此用傲慢無禮的態度深深地挫辱他。使他能夠有所忍耐,然后才可以成就大業。所以老人說:「這孩子可以造就啊!」 楚莊王討伐鄭國,鄭襄公袒露上身,牽羊去迎接;莊王說:「這個國君能謙卑待人,必能以誠信任用他的人民。」于是就放棄攻伐鄭國而離去。句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上,于是向吳國投降,做吳國的臣屬,三年來奮勉而不倦怠。有報仇的志向,卻不能謙卑待人,這是普通人的剛強。那老人認為張良才能有余,卻憂慮他度量不足,所以深深地挫折他少年剛強好勝的銳氣,使他能忍受小忿恨來成就遠大的謀略。為什么這么說呢?他倆并沒有平素的舊交情,突然在郊野間相遇,就命令他做仆人奴妾的事,他卻自然地做了,而毫不感到怪異。這種修養,當然就算是秦始皇的威勢也不能使他驚恐,項籍的強橫也不能使他動怒的原因啊! 我們觀察漢高祖所以勝利,項羽所以失敗的原因,就在于能不能忍耐的差別。項羽因為不能忍耐,所以雖然百戰百勝,卻也輕率地耗用了戰力;高祖能忍耐,保留他全部精銳的實力,來等待項羽的衰疲,這是張良教他的啊!當韓信打敗齊國想自立為齊王時,高祖很憤怒,從言語中和臉色上顯露出來,由這件事看來,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脾氣,要不是張良,誰能成全他呢? 司馬遷揣測張良,認為他一定長得高大奇偉,可是見了圖像,才知道他的狀貌卻像婦人女子,和他的志氣并不相稱!啊!外柔內剛,能屈能伸,這就是造成子房杰出成就的原因吧! 三、蘇東坡品評人、文 1. 陶 潛:質而實綺,臒而實腴。 2. 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記事似司馬遷,論事似陸贄,詩賦似李白。 3. 王維: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4. 元稹、白居易:元輕白俗。 5. 孟郊、賈 島:郊寒島瘦。 6. 韓愈: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7. 錢公輔:帶規矩而蹈繩墨,佩芝蘭而服明月。 四、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 慨當以慷○2,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3。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4。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5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6。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7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8?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9。契闊談燕,心念舊恩。 ○10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棲。 ○11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2 ○1去日,過去了的日子。苦多,猶言恨多。 ○2這一句承接首句,意謂在感嘆時光飛逝之余,應當慷慨高歌,無奈憂思重重,難以釋懷。 ○3杜康,相傳古代最初造酒的人。這里作為酒的代稱。 ○4衿,衣領。青衿,周代學子的服裝。悠悠,綿長,形容憂慮不斷。這兩句是借用《詩經•鄭風•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對賢才的思念之深切。 ○5但,只。君,指賢才。沉吟,低聲吟詠。所吟詠的,即《詩經》中的《子衿》詩。 ○6呦呦,鹿鳴的聲音。蘋,艾蒿,草名,初生時可食。 ○7嘉賓,尊貴的客人。鼓,彈奏。瑟、笙,兩種樂器名。以上兩句,引自《詩經•小雅•鹿鳴》。 《鹿鳴》是歡宴賓客的詩篇,作者在這里表達自己期待賢者、招納賢才的熱誠。 ○8掇,拾取。此句把賢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難得。 ○9陌、阡,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 “越陌度阡”,指賢士遠道而來。 枉用,指賢士屈尊相從。這是客氣話。存,問候,慰問。 ○10契闊,久別。舊恩,往日的情誼。此句意謂:在今日的宴會上,與久別的賢士們促膝談心,使我想起了往日的情誼。 ○11匝,周,圈。兩句意思是還有大批賢士像南飛的烏鴉、繞樹徘徊,還沒有選定最后的歸宿。 ○12哺,口中咀嚼著的食物。相傳古代周公因忙于接待天下賢士,有時連吃飯都要吃吃停停。 吐哺,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來。 (《韓詩外傳》說周公“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五、歌詠赤壁 (一)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二)赤壁懷古 唐.王周 帳前斫案決大計,赤壁火船燒戰旗。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 (三)詠赤壁 唐.李白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2
第一課時
(板書“面對不幸”。)
師: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生議論。片刻,教師指定一學生作答。)
生1:我認為要樂觀地面對。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們為什么不去積極面對呢?戰勝不幸,就能使我們意志上更加堅強。也能使我們更加成熟。
師:你遇到過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一時想不起來。
師:好,看來你是有不幸的,但是不幸給你的記憶遠沒有快樂給你的記憶深刻清晰,是吧?坐下。你說說看——
生2:不幸其實就是萬幸。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的時候,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我們并不一定要去“戰勝”它,而只是冷靜地面對它,不急者把它趕走,等它自己消失,我們再去收獲不幸留下的財富。
師:非常欣賞你的“不幸即萬幸”的說法。你胸襟開闊,你視線長遠。正如柳宗元被貶后,沒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蕪的山林里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凈土,實現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中華文學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達的品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也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看看,被貶黃州團練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蘇軾是如何面對的。
(教師播放鮑國安朗誦錄音,學生聽讀,正音)
師:說說朗誦得怎么樣。
生3:不錯,感情很深沉,配樂也不錯。
生4:他讀錯了幾個字。比如“溯”讀成“朔”了;“吾”應該讀第二聲,他讀第三聲了;第四節兩個“夫”應該讀第二聲。
師:為什么要讀第二聲?
生4:因為這兩個“夫”都解釋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師:好,你的基礎知識很扎實。
生5:我覺得他的朗讀并不像我們平時那樣先把節奏劃得明顯,很多時候都是在停頓時間上長短不一樣,有點散。
師:你覺得他讀得亂?
生5:就是覺得不整齊。感情上還可以。
師: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錄音,只是以它為例,大家來聽聽,是不是覺得散亂。
(聽罷,學生發言)
生6:我覺得他的對偶句讀得是整齊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與前文對應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較,在“登仙”前停的時間長了一點,節奏上有些變化。但這樣的變化是可以的,因為是一個自然段結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師:你聽得很認真,分析得也很好。我先前聽的時候,發現幾乎每段結尾都漸緩。剛才周智文說亂,大概是說語速、語調處理的問題。確實,我們在朗讀中應該體悟詞語的抑揚頓挫、文句的舒緩徐疾、語氣的輕重緩急,(板書“詞語抑揚頓挫、文句舒緩徐疾、語氣輕重緩急”),才能更好地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下面,給大家5分鐘時間,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讀。
(學生朗讀,甚至拿腔拿調。)
師:剛才大家誦讀都很認真,經過這樣的誦讀,我們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文章寫的是蘇軾一次游覽,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談論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我覺得蘇軾的心情很好,很閑適。
師:說說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他們自在地喝酒,喝得很盡興,而且是一輪又一輪地喝。還有,看著美麗的景色,有明月,還有清風,他們的小船又在廣闊的江面上行駛,我猜想蘇軾心里很愉快的。
師:體會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換位成蘇軾了。大家繼續說。
生9:我覺得寫洞簫的那一處寫得好,四個“如”,寫出了音樂的性格,或者就說是心理吧,很豐富,不單調。
生10:我覺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較難理解,希望老師講一講。
師:好,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個大概印象。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這篇賦的內容。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師板書:“事、景、情、理”)大家說,寫了一件什么事?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生(亂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師:不夠凝練。
生: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師:還不夠凝練。
生(大聲):游赤壁。
師(笑):也太凝練了吧?我們用以前學過的《核舟記》中一句話,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題來概括,想想是怎么說的。
(生茫然)
師: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
生:“大蘇泛赤壁”云。
(師板書:“大蘇泛赤壁”)
師:作者還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么?
生11:泛舟赤壁圖。
生12:月夜江水圖。
生13:秋江風月圖。
師:他們三個人的說法你們喜歡哪一個?
生:秋江風月圖。
師:那我們就用這個。(板書:“秋江風月圖”。)這幅圖中有哪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的?
生:清風、水波、月。
(教師板書“風、水、月)
師:在后面的賞析中,我們還穿越形象的屏蔽,品味這三者內在的意義。下面說說感情。我個人覺得只有兩種感情,那就是——
生:快樂、悲傷。
(師板書:樂、悲)
師:具體看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樂”“與”之間轉換。在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節,應該是先什么后什么?(生答“先樂后悲”)顯然這是感情轉變的一段。再看三五段,一悲,一樂,而第四節也是一個感情轉變的段落。(板書:兩個“轉”)
師:“理”,在課文中體現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說說有什么?
生14:人應該學會調劑心情。
師:為什么要“調劑”?
生14:因為在不幸面前,需要戰勝不幸,化悲痛為力量的。
師:是的,要尋求一種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脫,對吧?好。結合文章,找找蘇軾講理的句子。
生15:在第四節,全是蘇軾的議論。
師:大概是說了什么意思?
生15:就是說不要羨慕江水的無窮……
師:打斷一下,是江水還是別的什么?
生15:應該是自然界吧,作者說人也是無盡,所以不要去羨慕。
師:很好。不去羨慕,那要怎么樣呢?
生16: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表達了作者的態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書:“何羨”“共適”)
師:很好,這節課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了這篇賦的內容,但是,這只是粗線條的描畫,要鑒賞它,還需要我們深入去閱讀它。離下課還有兩分鐘,請大家自己再投入地讀一遍課文。開始——
第二課時
師:將書翻到154頁,我來請兩個同學朗讀第一段,大家認真聽,聽完后來評價。
(生1讀,聲音洪亮,斷句清楚,語調上缺少變化。生2讀,聲音輕柔,節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沒能讀到位。)
師:誰來說說?
生3:生1讀“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讀快了,沒那么一種舒適的感覺。“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兩句銜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夠豪放,顯得不開闊。
生4:我覺得生2比生1讀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種一種意境的。生1讀得就跟我們念書一樣,沒什么味道。(師微笑著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應該舒緩一些,應該讀成這樣“羽化——而——登——仙——”。
師:兩位同學的朗讀都有長處,而我想我們還是少說長處,因為不足才是我們需要彌補的,也就是我們的學習內容。他們評價得比較到位。老師也想接受兩位同學的指點,來試一試——
(教師朗誦)
師:也請大家來批評。(無人舉手發表意見)大家不說話,到底是讀得好還是讀得不好啊?(生說好)那還不給點掌聲?(掌聲)
師:其實啊,我想我們要讀好它,必須要先理解它,感受它。下面全體同學按照兩大組的形式,分別以第一人稱蘇軾的口吻和第三人稱的視角說說第一段的內容。
(學生口頭“亂”說,三分鐘。)
師:你來說——
生5:在壬戌年七月十六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賞月。風打在我的臉上,很愜意。波平浪靜,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銀子一樣跳動。(有學生議論這不合理)我們喝著酒,吟誦古代有關月亮的詩歌,非常開心。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船輕快的前進,越過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離開了人世,來到仙境一樣。
師:不錯。你來——
生6: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蘇軾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盡興,觸景生情,唱起《明月》詩中的《窈窕》篇章。月亮逐漸升高,滿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盡頭。他們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飛到天上。
師:兩個同學說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種人稱來寫這段好?
生7:我覺得第三人稱好,她說的太美了。
生8:其實都可以,不過用第三人稱就不能寫出“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師:你發現的很好。兩種人稱都可以記事、描寫,但是在直接抒發感情上是有差別的。你能說說作者在抒情的時候用了什么人稱嗎?
生8:第一人稱,直接抒情,很自然。
師: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蘇子”呢?(學生答不上,師示意坐下)
生9: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對他人的敬稱,但是我感覺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因為很少看到第三人稱的痕跡,不知道“蘇子”是不是自稱。
師: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蘇軾為什么采用第一人稱的敘事策略?
生9:可能他是急著要敘述,或者說要訴說吧。
師:好,這觀點我同意。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飽受憂患的蘇軾回憶剛剛過去的不幸。他要排解,他要傾訴,他要超越,顯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要飲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隨那茫茫江面閃動的月光,到達一個屬于自己的純凈的世界。這樣似乎更為合理一些。我們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潛藏著的“我”。
師:剛才生5說江面上月光在跳動,有同學可能有不同意見。大家想想,是隨粼粼水波跳動好,還是月光像銀子一樣鍍在江面上好?
生10:跳動好,有動感。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雖然明亮,但是沒什么生機。跳動就能表現輕松閑適的心情了。
(眾人表示同意)
師:由此來看,“水波不興”,并不是風平浪靜,一點波浪都沒有,而是沒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渾豪壯罷了。
師:這一段里,我特別喜歡兩個句子,一句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一句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大家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兩句嗎?
生11:“清風”是微風,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來,恰到好處。可能老師喜歡這樣的感覺。
生12:清風不僅清涼,清爽,而且輕柔。
生13:“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霧氣彌漫在月光里,很朦朧,像做夢一樣。
生14:水光接天,讓我想起“秋水共長天一色”,意境已經是開闊的,蘇軾的心胸也是開闊的。
師:大家說到我心里了。不過,“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這句,我并不是按照書本注釋上理解的,我認為這里的“白露”應該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氣,理由是,前文寫月光先升起后移動,緊接著應該華光豐盛,照徹江面。用白露這個比喻顯示出月光的晶瑩和充足。當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說說成“霧氣”就一定不對。根據我的生活經驗,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沒有水氣的。這個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體驗后再來解決。現在我們要看“橫”與“接”這兩個詞,看它們用得好不好。
生15:“橫”好,“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橫也很好。“接”字感覺一般化。
師:“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橫好在何處?
生15:小木船隨便橫放在那里,表現閑適的情趣。
生16:這里的“橫”不是橫放的意思,而是彌漫,本來是水氣,哦,不,是月光,用橫字寫用動感,化靜為動。“接”字我也感覺不出來,大概是固定用法。
師:對“橫”分析得有道理。假如把“接”換為“通”呢?換為“連”呢?
(學生小聲比較換過的句子。)
師:這個我不去解釋了。但是,有時極平常的一個詞,用在極平常的一個環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尋常的效果。好,大家還有哪些喜歡的句子,自己讀讀,說說喜歡的理由,就不在課堂上交流了。
(學生讀、劃、說)
師:現在能不能背下來?試一下吧——
(教師與學生齊背)
師:第一節,作者是以道家思維看風景,抒內心。下面看第二節,可以分幾層,為什么?
生17:兩層。第一層到“天一方”后,是寫歌聲。第二層寫蕭聲。
師:大家同意吧?(生表示同意)都是從表現內容上思考的?
生18:第一層主要寫“我”,第二層主要寫“客”。
生19:第一層還有點歡樂,第二層就很悲傷了。
師:好,文章的思路和層次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分析。這里不管這么分析,就是這么兩層。我們先看看蘇軾為什么由《明月》詩唱到了類似楚辭的民歌,并且還把這幾句寫了出來?
生20:他們正劃著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蘭獎,擊空明兮溯流光”了。
師:那后兩句又怎么來看?
生21:“美人”在楚辭里指國君,這里大概是蘇軾還想回到朝廷為國效力的想法。畢竟他是被貶的。
師:是啊,身在楚地,也是身在異地,蘇軾的歌唱既有觸景生情的因素,更有袒露內心的成分。作為一道來的客人,恩,這個“客”是翻譯成“客人”好還是“朋友”好?
生22。肯定是朋友。不然蘇軾怎么請他來喝酒,賞月?
師:你的意思,他們是酒肉朋友?
生22:不是。這個朋友和蘇軾很熟悉,從它的伴奏來看,他很了解蘇軾在想什么。并且把蘇軾的想法也表現出了出來。
師:何以見得?
生22:四個“如”其實都是蘇軾的想法。“客”應該是蘇軾的知心朋友。
師:真正的朋友就應該是知己,應該是朋友的另一個“我”。我經常看到班級里總有幾個人有吃的一起分,有超市一起去,有廁所一起上,這能算是“朋友”嗎?
(生笑)
師:看蘇軾這位知音,用音樂演繹蘇軾的悲傷,連那洞簫的余音,纏綿不去,悲惻動人。即使是潛藏在深谷的蛟龍也無法抵擋這么寂寞,連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婦”,也不停抽泣。
這樣看來,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這一段。
師:作業 ,回家自主默寫這兩段文字。下課。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3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知識點
一、 通假字
1、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2、 山川相繆(繆,通“繚”, 繚繞)
二、 古今異義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義:常隱喻君王;今譯:指美貌的女子)
三、 一詞多義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調)
之:耳得之而為聲(它)
惟江上之清風(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農歷每月十五日)
如: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縱一葦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馮虛御風(相當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當于“嗎”)
相與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句末語氣助詞)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蘇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樣子)
何為其然也(這樣)
四、 詞類活用
1、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2、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
3、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攻占,向東進軍)
4、 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用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5、 舞幽壑之潛蛟(使動用法,使•••起舞)
6、 泣孤舟之嫠(lí)婦(使動用法,使•••哭泣)
五、 特殊句式
1、 月出于東山之上(狀語后置句)
2、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定語后置句)
3、 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句)
4、 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句)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豁達樂觀的情懷,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鑒賞寫景、抒情、議論相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課時】
二課時。
【預習設置】
1、提前要求學生熟讀成誦。
2、你所了解的蘇軾。
(本文意蘊深遠,哲理與詩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當時的處境,就很難感受到他那種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難理解他矛盾痛苦、聽任自然而又樂觀曠達的復雜的思想情感。)
3、讀了《赤壁賦》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緒有沒有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字詞
屬客(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馮虛御風(píng) 和歌(hè) 愀然(qiǎo) 棹(zhào) 扁舟(piān) 無盡藏(zàng) 相藉(jiè)
二、作家作品
三、重難點探討設計
1、重點字詞(略)。
2、圍繞作者情緒的變化展開剖析:
⑴ 作者開始游赤壁時,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⑵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⑶ 第三段感情如何?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里?客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慨?
⑷ 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觀點的?
⑸ 結尾段感情如何?
3、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4、鑒賞本文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全文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
四、作業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5
一、說教材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 “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是這篇文章的一個教學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 “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的這一要求
鑒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以文為賦”——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以下教學重點:
(1)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二、說教法
根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能夠誦讀一定量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于變化,第一課時應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下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這篇課文教學課時設計為兩課時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僅是學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基于這一點并根據這一篇文章的特點,設計以下學習方法:1、通過反復誦讀培養韻律感;2、小組合作,理解文章內容;3、學生自主探究鑒賞,提高審美情趣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關于作者:
作者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是黃州、惠州和儋州他曾有詩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儋州惠州” 蘇軾寫作赤壁賦正是在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的時候教師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二、聽錄音或教師范讀,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輕重和變化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讀音—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之后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予以糾正,教師予以點評
三、根據注解分小組討論疏通文意之后,學生質疑答疑,教師引導總結,提示重要知識點,舉例:
詞類活用——
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特殊句式——
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后思考回答
教師點撥:
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五、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
教師板書:以景動人——以情感人——以理警人
六、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發言——討論——總結,教師適時的引導的形式來進行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
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通過學生討論回答,明確:
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了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當中秋風水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里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也隨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通過學生討論回答,明確: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態度)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態度)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教師引導,點撥明確:這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五、結語
(1)文章具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六、布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異同
七、說教學效果
這節課最精彩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第二課時分析“蘇軾的山水意識”和“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這兩個環節,在這兩個環節中,教師要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并做好引導,讓學生充分回答并控制好課堂進程,因勢利導,成就課堂
八、說板書設計(略)
《赤壁賦》課前預習學案 篇16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蘇軾,了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2、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
3、探討本文中的人生哲理,從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1、學習和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美、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學方法:串講+探究、鑒賞
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1)利用學習小組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蘇軾的生平,著重了解被貶赤壁這段經歷及與之有關的材料,了解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簡單知識等。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籍解決字詞問題,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2、教師準備(1)若用多媒體教學,收集資料,制作好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好相關的鞏固練習課前課中課后的資料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自怨自艾,消極的躲避還是樂觀豁達的積極面對呢?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時,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處于人生底谷的蘇軾是如何去面對的。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21歲中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難造就了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學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我們今天要學的《赤壁賦》,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這里,為排遣內心郁悶,他經常來赤壁磯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名篇。《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關于賦這種文體
?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體出現于戰國后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 關于賦的特點: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在語言上使用新奇美麗的辭藻。另外賦也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借助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既適合散文式的鋪陳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詩意
五、解讀課文
(一)聽錄音朗誦或齊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詞的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二)理清思路,學生討論回答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洞蕭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間的問答,文章重點轉到關于人生態度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畫意,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不過是過眼煙云,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感情的變化是;樂——悲——樂
1、 具體品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①掃除這段文中的疑難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經,望,農歷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句,應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詞,在.下,方位名詞
興:起,同風雨興焉
屬:zhǔ,通囑,意思是勸,請
②師生討論
師:作者在這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么?
生討論;泛舟赤壁圖、月夜江水圖、秋江風月圖等
總結選用(秋江風月圖—板書),那這副圖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生:清風、水波、月 師板書
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生討論,師總結:作者的這一段描寫蘊涵著一種深沉雋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帶進了詩的國土,沉醉在山水風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這種境界和意蘊是過去的賦從來沒有表現的。
(一寫夜游之樂 。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游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后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2)全班齊讀第二段。
講解疑難字詞句,分析。
這段作者描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的簫聲。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變化是否太突兀?悲從何來?(師生討論)
師:我們先來理作者情感的變化線索。作者從樂字引出歌來,“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指《詩經?陳風?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為什么蘇軾在船中誦讀“明月之詩”里的“窈窕之章”?
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里生發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么?“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 ,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么?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里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嘆,在游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于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郁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 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么來寫呢? 生: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 也要流淚。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 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一絲圭角,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六、課后作業布置;
1、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2、預習課文后三段,思考教師留下的思考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
一、復習第一課時所講內容,串起課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并使“蘇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周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師總結過渡: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
生討論,師點撥: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得出了自己觀于天地人生的認識。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
師總結: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于對問題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須臾而羨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樂上來了。
2、 延伸思考討論
(1)、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生討論: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從現實出發來思考,對這一段還可還有許多問題: (蘇子聽任自然的觀點,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可取?“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卻是應該爭取的;聲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聽、看而存在,此處是否反映了蘇軾唯心主義觀點?“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也是不對的。)
3、教學小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簫吹奏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認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任務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中,滿腔悲憤寄寓曠達的風貌之下。
作者:佚名 教案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97 更新時間:-9-28
《赤壁賦》教學設計
方正縣綜合高中 王國輝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蘇軾,了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2、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
3、探討本文中的人生哲理,從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美、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學方法:串講+探究、鑒賞
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1)利用學習小組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蘇軾的生平,著重了解被貶赤壁這段經歷及與之有關的材料,了解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簡單知識等。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籍解決字詞問題,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2、教師準備(1)若用多媒體教學,收集資料,制作好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好相關的鞏固練習課前課中課后的資料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自怨自艾,消極的躲避還是樂觀豁達的積極面對呢?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時,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處于人生底谷的蘇軾是如何去面對的。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21歲中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難造就了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學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我們今天要學的《赤壁賦》,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這里,為排遣內心郁悶,他經常來赤壁磯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名篇。《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關于賦這種文體
?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體出現于戰國后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 關于賦的特點: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在語言上使用新奇美麗的辭藻。另外賦也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借助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既適合散文式的鋪陳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詩意
五、解讀課文
(一)聽錄音朗誦或齊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詞的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二)理清思路,學生討論回答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洞蕭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間的問答,文章重點轉到關于人生態度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畫意,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不過是過眼煙云,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感情的變化是;樂——悲——樂
1、 具體品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①掃除這段文中的疑難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經,望,農歷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句,應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詞,在.下,方位名詞
興:起,同風雨興焉
屬:zhǔ,通囑,意思是勸,請
②師生討論
師:作者在這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么?
生討論;泛舟赤壁圖、月夜江水圖、秋江風月圖等
總結選用(秋江風月圖—板書),那這副圖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生:清風、水波、月 師板書
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生討論,師總結:作者的這一段描寫蘊涵著一種深沉雋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帶進了詩的國土,沉醉在山水風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這種境界和意蘊是過去的賦從來沒有表現的。
(一寫夜游之樂 。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游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后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2)全班齊讀第二段。
講解疑難字詞句,分析。
這段作者描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的簫聲。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變化是否太突兀?悲從何來?(師生討論)
師:我們先來理作者情感的變化線索。作者從樂字引出歌來,“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指《詩經?陳風?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為什么蘇軾在船中誦讀“明月之詩”里的“窈窕之章”?
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里生發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么?“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 ,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么?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里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后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嘆,在游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于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郁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 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么來寫呢? 生: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 也要流淚。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 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一絲圭角,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六、課后作業布置;
1、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2、預習課文后三段,思考教師留下的思考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
一、復習第一課時所講內容,串起課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并使“蘇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周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師總結過渡: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
生討論,師點撥: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得出了自己觀于天地人生的認識。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
師總結: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于對問題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須臾而羨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后又回到樂上來了。
2、 延伸思考討論
(1)、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生討論: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從現實出發來思考,對這一段還可還有許多問題: (蘇子聽任自然的觀點,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可取?“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卻是應該爭取的;聲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聽、看而存在,此處是否反映了蘇軾唯心主義觀點?“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也是不對的。)
3、教學小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簫吹奏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一場問答,轉移到關于認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任務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中,滿腔悲憤寄寓曠達的風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