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教案(精選13篇)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一、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后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二、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明白這兩者在當今改革開放時代的借鑒意義。
三、掌握“各”、“極”、“觀”、“求”、“其”等文言詞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性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
教學設想
一、“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指導學生列表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系,力求講得透辟一點。
二、讓學生利用課文注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三、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系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復鞏固,溫故知新。
教學時數 三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作者和課文簡介,串講第1、2兩段。
敦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1.在初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游記?
《小石潭記》、《登泰山記》、《醉翁亭記》……
2.這些游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板書課題)。這篇游記與我們過去學過的那些游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議論,記游實際上只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游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簡介作者及課文。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次未能盡興的游覽,作者深感后悔和遺憾,照理說,這樣的游覽沒有多少值得寫的東西,可是作者卻據此得出兩點深刻的啟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無悔,不為人譏。這里雖然是說游山,實際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說明不論研求高深的學問,還是創建宏偉的事業,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后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于學問必須“深思慎取”。這兩點都是值得借鑒的。王安石在一生從政、治學的道路上就是這樣堅韌不拔地前進的。他在宋神宗時作宰相,認準了“變法”于國有利,決心推行新法,盡管守舊派強烈反對,他卻毫不動搖,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他反對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有補于世”。他的文章結構謹嚴,說理透辟,筆力雄健,語言洗煉,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了解作者的這些生平事跡,能更深刻地理解這篇游記體散文所蘊含的深意。
三、課內預習。
對照注釋細讀課文第1、2兩段,借助工具書弄懂疑難字詞。
四、講讀第1、2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由教師點撥。
重點掌握以下詞、句(作適當板書):
一詞多義:
1.“卒”:①死。“卒葬之”。②終于。“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②文字。“獨其為文”。、③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極”:①盡,-盡情享受。“極夫游之樂”。②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詞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3.“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①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后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表示因果關系的復合判斷,“者”在②這里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1.概括這兩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提示:記敘游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2.游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說出禪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仆碑在華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為仆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3.第1段為什么要特別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寫仆碑是為后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4.第2段略寫什么?詳寫什么?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特點及游后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后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游者甚眾”與后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③“余所至”之淺與“好游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后因“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三)全班朗讀課文兩遍。
五、布置作業 。
1.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并歸類整理。
2.預習3、4、5段,借助課文注解及工具書試口譯。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一、指導整理“其”字的幾種用法。
二、講讀課文第3、4、5段。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①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個”“那些”。②人稱代詞,相當于“它”(他)。③人稱代詞,表領屬關系,作“它(他)的”講。④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我”、“我們”、“自己”。⑤助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課文第3、4、5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一詞多義:
1.“觀”:①觀察、看。“古人之觀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觀”。③建筑物的一種,讀guàn,“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2.“得”:①能夠。“不得極夫游之樂”。②心得、收獲。“往往有得”。③融洽。“與公甚相得”。④得到,獲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肅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鏟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難”(《赤壁之戰》)。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4.“相”:①幫助、輔佐,讀xiàng。“無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讀xiàng。“操雖托名漢相”(《赤壁之戰》)③互相,讀xiāng。“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古今異義:
“非常”:本文義為“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如:“非常之觀”。不同于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虛詞:
“以”:作介詞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作連詞用,相當于“而”:①表并列。“險以遠”。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二)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①本段著重寫什么?
提示:寫游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
②這一段可分幾層意思?你對作者在文中所說的道理如何評價?
提示:五層意思:①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④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系。⑤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系,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盡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這對于我們治學、處事、創業都有很大啟發。
三、講讀第4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一詞多義:
1.“悲”:①感嘆、嘆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③哀憐。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2.“勝”:①盡shēng。“何可勝道也哉”。②能承擔,禁得起,shēng。“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③優美的,shèng。“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④勝利,shèng。“終不能加勝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詞性活用:
1.“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后世之謬其傳……”
2.“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為名詞。“后世之謬其傳……”
(二)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生發出來的?
提示: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頭腦的認真辨析思考,然后謹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邏輯十分嚴密。
四、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游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里,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五、全班齊讀3、4、5段。
六、布置作業 。
1.思考文后練習一,找出記敘部分與議論部分相照應的句子,并試行編寫本文記敘與議論部分前后聯系對照表。
2.完成課文后練習三、四。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理清課文前后兩部分的內在聯系,弄清敘議如何有機結合。
一、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系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應;③游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系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極夫游之樂”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后銜接,過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和“其下平曠……記游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游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為有侮”和“悔其隨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游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編訂的“前后兩部分對照表”,其他同學補充訂正。
二、指名一人報告完成文后練習三的情況(不僅要指出哪一個詞與其他幾個不同,還要說明各自作何解釋)。
第一組:“觀”:A與C作觀察、考察講,動詞,讀guān;B與E作景象講,名詞,讀guān;D的意思是建筑物的一種,讀guàn。
第二組:“名”A、B.C作命名講,動詞。D的意思是名稱、名義,名詞。
第三組:“文”A、D作碑文、文章講,名詞;B、C作字講,名詞;E的意思是掩飾,動詞。
第四組:“求”B、C、D作尋求、索求講,動詞,A的意思是探究、思考,動詞。
四、指名三人報告完成“思考和練習四”的情況(一人加標點,一人翻譯,一人指出主要觀點,每個人完成后讓同學們討論,質疑)。
參考答案:加標點:……者,……已矣;……繪畫也。……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巧且華。……為本,……不適用,……為器也;不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翻譯:
而且,所謂文章的事,(是)一定要有益于社會罷了;所謂修辭,(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繪畫,如果(光是)花巧而且華麗,不一定適用;如果適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華麗。總之,以適用為根本,以雕刻繪畫作為它的修飾罷了。不適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修飾,那結果也像這樣嗎?不是的。但修飾也不是可以不顧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主要觀點:文章要以內容為主,但也不能不顧形式。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2
課文說明]
好文章,特別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細理,這篇課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閱讀并未感覺有什么特別之處,無非講了“志”“力”“物”的辨證關系——這個學生一讀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關評論之后又讀,發現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傳后世,定有它特別高妙之處,這篇文章區區幾百字通過對一次游玩的簡單記述就為我們深刻透辟的闡述了怎樣成大事以及以怎樣的態度做學問的問題,前后呼應,詳略得當,記敘與議論完美結合,無一句無著落,沒有旁逸之枝,思維嚴密、清晰(無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純文學家思維一般沒有這樣嚴密清晰,很多時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讓學生領略到這一點,可以激發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晚號半山。神宗時,曾推行變法,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我執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對失敗后,退居江寧,封舒國公,旋改封荊,也稱荊公,卒謚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臨川集》等》。
[關于文體]
記是一種文體,可說明、議論、描寫、敘述。 游褒禪山記:是游褒禪山后所記,所以它是一篇游記。(題目中有“記”不見的就是游記。)
[個性教案]
《游褒禪山記》教案
一、導語 :
以前我們寫游記主要寫哪些內容?
學生答:旅游的時間地點和誰一起去,然后寫所見,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或者抒發對古代文明遺跡的贊美,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頌以及由此引發的作為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這篇游記卻不是如此,它通過作者的親身游歷探險,發幽微之思,闡發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為我們闡發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觀點給我們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這篇文章。(板書課題,然后通讀全文)
二、簡介作者并解題
記是一種文體,可說明、議論、描寫、敘述。 游褒禪山記:是游褒禪山后所記,所以它是一篇游記。 作者要游歷褒禪山,作者是怎樣介紹褒禪山的?好,我們先看第一段。
三、研讀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讀、口譯。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由教師點撥。
重點掌握以下詞、句:
一詞多義:
A.“卒”:①死。“卒葬之”。②終于。“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②文字。“獨其為文”。、③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D.“極”:①盡,-盡情享受。“極夫游之樂”。②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詞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C.“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①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后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表示因果關系的復合判斷,“者”在②這里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這些詞語的掌握揉進翻譯通課文時。
2、然后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根據文中的方位,畫出虛擬示意圖。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仆碑在華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為仆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禪山,介紹褒禪山的由來引出慧空禪院,又引出要游華山洞,可寫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無,好象作者的閑筆,是不是因該刪去呢?
(如果學生答不出,先留下來到后面解疑)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鉆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引領學生背誦這一段。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二)研讀第二段
1、二段略寫什么?詳寫什么?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特點及游后洞的所見所感。這一段中有那些對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后洞的幽深對比;“其下平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記游者甚眾”與后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余所至”之淺與“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后因“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2、作者游洞后出來后的心情怎樣?“后悔”為什么后悔?因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以“悔“結束記游,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三)指導背誦:
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過;
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前洞(平曠、記游甚眾)——后洞(窈然、寒、深)——進入(深、難、奇)怠——俱——追記洞中所見(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自身,伏“悔”字(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結束記游(既其出……游之樂也”)
四、研讀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于”,這里表示觀察的對象,譯成現代語時可省略。
②“險”,這里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說的是前洞地勢。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實詞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后應作一頓。
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嘆焉”承上啟下,進一步具體闡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說古人“古人之于……而無不在也” 作者為什么先說古之人?答曰:以古人為標準,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論更有說服力
3、然后作者寫一般人懼險遠“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所以他們就不能見到“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這讓我想到毛澤東的七絕詩——《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從文中“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就為\"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做了注腳。
4、欲得非常之觀,就必須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說到有志無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還要有外物(有志與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兩個分句再次說明只要有志,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
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盡吾志”是什么意思?(為實現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總結: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系,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二)研讀第四節這一段有寫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仆碑的描述相應。(前面的描寫為后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寫這些仆碑表達了作者什么觀點?(治學必須“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
五、講析第五段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游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里,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六、問題討論。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系的?
(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應;③游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系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極夫游之樂”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后銜接,過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和“其下平曠……記游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游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為有悔和“悔其隨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游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編訂的“前后兩部分對照表”,其他同學補充訂正。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游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游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在作文課上集中練習了“感受生活—描寫生活”這一專題,其實在古文中不乏這樣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寫生活的典范散文。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寫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仁宗朝進士,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列寧稱之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王安石是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齊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張文學應當“有補于時”,重在“適用”。其散文現實性和戰斗性都很強。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所以世人稱為“王荊公”。本文寫于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聽錄音,正音正句讀。
1.對劃線詞注音釋義是否正確?請在括號里作判斷。
A 褒禪山(bōushán,即華山)亦謂之華山 ( )
B 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zong,墳墓)也( )
C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ao,深遠幽暗)然 ( )
D 既其出,則或咎(jiu,責怪)其欲出者 ( )
E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ang,幫助)之 ( )
F 何可勝(sheng ,完全,盡)道也哉 ( )
[1] [2] [3] [4] [5] 下一頁
[1]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所論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從、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3、掌握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特別是“其”、“道”、“名”、“然”等詞的用法。
4、熟讀背誦,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目的2、3
教學難點:
目的1、4。
教學設想:
1、本文的語言比較通俗,可讓學生利用注釋自己串講課文,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系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書的方法積累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關系,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4、誦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讀課文,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總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作者及課文簡介,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游記。游記的共同點是什么呢?(明確: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游記比作“紙上山水”。)
二、介紹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
四、由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板書):褒 冢 華 相 謬 窈 父
五、默讀課文,根據注釋疏通文意。
六、由學生復述課文,串講。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必要的點撥,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
七、由學生質疑,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
八、齊讀課文,鞏固詞義。
九、作業
1.積累“其”、“道”、“名”、“然”的義項。
2.熟讀課文,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教學步驟:
一、檢查上節的重點詞語的用法。
二、積累詞義。
指定幾位學生把自己所歸納的詞義及例句抄寫在黑板上,并講解。
三、齊讀課文,理清思路。
由學生討論,明確文章結構。
第三部分(1、2):記游山所見及經過。
第二部分(3、4):寫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時間及同行者。
四、討論敘議結合的手法。
1.問:本文的敘議是怎樣緊密相連的?
由學生討論后明確:
(1)兩部分間銜接過渡自然。
(2)記仆碑情況突出“花山”二字,為后文的議論作鋪墊。
(3)強調前洞路近、地平、游者眾,后洞強調路遠、奇險、游者少。為后文議論作鋪墊。
2.作者通過記游,闡述了什么觀點呢?
作者據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態度;通過兩洞對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個結論。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發了內心的感慨。諸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你對作者這一感慨的看法。(本題可由學生自由發言,不求統一。)
五、作業。
熟讀課文,寫一篇讀書筆記。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指導背誦。
教學步驟:
一、檢查上節所講授的敘議結合的特點及作者的觀點。
二、啟迪思維,深入研究。
從游覽來看,這是一次半途而廢的游覽。照理,這樣的游覽并沒有多大價值可寫,而本文卻成為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為什么?從中,我們對作文之法有什么體會?
提示: 1.首先要重視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啟發人們思考。
2.其次要重視構思布局,使材料與觀點有機統一,結構嚴密。
三、指導背誦第三段
第三段緊承上文,抒發自己的感想。
(1)用“嘆”領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論的標準:“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4)闡述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系。
(5)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悔”。
3、結合提示,爭取當堂背誦。
【教學后記】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學習敘議結合,因事說理的寫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4、借鑒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預習布置
1、通讀全文,掌握注釋。
2、找出文中的詞類活用和判斷句。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初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 《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游記。游記的共同點是什么呢?(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游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為主,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這篇游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板書)。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禪山,闡發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明確目標
三、知識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謚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仁宗慶歷二年中進士,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在政治上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守舊,客觀上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列寧《修改工人政黨的土地綱領》)。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問,不迷信子古人,主張為文要有“補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詩文思想同政治主張是一致的。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
2.褒禪山與慧空禪院
褒禪山舊名華山,今稱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內,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對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頂東面稍高,其余處則平而長。現在除羅漢洞外皆湮沒無聞,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廟村的一個趙姓社員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內有不少“開元通寶”銅錢,可見這座塔確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為褒山寺舊址,即王安石所謂“慧空禪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絕。前殿匾額題有“褒山禪寺”四個鎦金大字。當時的褒山禪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愛的游憩處。今天這些碑刻已蕩然無存。
3.華陽山與前洞
從褒山寺向東行三里即達華陽山,舊名蘭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對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緩,兩側幾乎等高,山頂平而長。華陽山下有一洞,當地人叫華陽洞,亦稱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曠”,因而引起一些爭論:有人認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則認為“其下”是指洞下,其實洞口與山腳齊,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曠就是山下平曠。
華陽山下過去亦有一寺,今遺址猶有石礎。寺前道上曾有一碑,《歷陽典錄》載:“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讀,亦未知誰氏書撰。王荊公記所謂其額可識,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據此推斷華山即花山,認為是“蓋音謬也”,進而發了一通“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論。據我們看,這個推斷其實也是不確的,因這塊碑上說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說這山叫花山,況且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華陽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禪寺和華山(褒禪山),更不能從中得出華山(褒禪山)叫花山的結論。“大唐花寺碑”何時亡佚,今尚不知。《歷陽典錄》成書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時間不會在此之前。洞的東側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從中汩汩流出,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側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徑約兩米,洞內空闊處高六米、廣約四米,類似一大廳。人在洞內說話,嗡然和鳴。洞左側石壁上的題刻,因年久剝蝕,多不可辨。較清晰的一塊為“熙寧四年,過華陽至淮南,江寧楊口口。”熙寧四年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記的至和元年僅隔十七年,可見此洞在宋代是經常有人來探游的。洞內的路徑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處為亂石所阻,道遂斷。洞的盡頭處,嗡嗡作響,伏壁細聽,可辨出是右側的泉流聲。
4.馬山與后洞
華陽山上有三個洞,下面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為天洞,左上方為后洞。后洞距前洞約五十米,狀似石罅,淺而窄,人縮身以入,匍伏約二米即達盡頭,與王安石所記的后洞毫無共同之處。景色稍勝的是天洞,洞口為一陡坡,有巨石當洞口,口徑極小,洞內高約三米,西上方為一大裂縫,從頂端透進亮光,當地人稱一線天。進洞約五米,又有石壁擋道,中有一孔,徑約一尺許,鉆進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鐘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氣逼人、陰森恐怖。《含山縣志》可能把此洞當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兩點不好解釋:一是距離不對。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謂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幾米遠。再者文中沒有提及湍溪。據此我們認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馬山北洞在前洞的東北五里處,與王安石所說的“后洞”距離、方位皆相同;二、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處偏僻,人跡罕至,與王安石游后洞而發的感慨:“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狀、景色與王安石所記的后洞相吻合。確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這洞也非常深邃。現在只能前進到洞內的二百多米處。洞內石壁有多處石刻,因長年腐蝕,多不可辨。這與王安石所描繪的后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也很相類。所以我們認為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資料
《 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后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游記,但卻是借記述游山來說理。王安石游褒禪山和曾鞏游玉山的經歷一樣,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窮盡山洞。但這時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鞏大了十幾歲(當時曾鞏只有十八歲),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鞏那樣只是遺憾于“遺泉石之勝”(曾鞏《游倍州玉山小巖記》),而是由此事生發開去,講出一番求學問、做事業的道理,并辨證地提出了“物”、“志”、“力”的關系。這篇文章以其所表現出的深邃的思想、高遠的知趣、堅毅的品格給后人以有益的啟示。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其立場和世界觀雖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遠大的抱負和堅韌頑強的追求與奮斗精神。革命先驅李大釗有詩道:“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這里,閃耀著無產階級思想的光輝,也熔鑄著歷史上優秀人物的思想精華。
四、學習課文
檢查預習情況:
⑴提問注釋中詞語(回答時要合上課本)
⑵找出文中的詞類活用詞: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
②有泉側出 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③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a--n. 深度。窮:a-- v.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v--n.到達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 奇。 見:v--n. 見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險遠。 a- n.險阻僻遠的地方。
⑧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使動,弄錯,使… 錯。傳:v-n,流傳的文字。名:n- 動,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⑶找出文中的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補充解釋
①偏義復詞:廬冢。
②古今異義詞: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詞多義,參見課后練習二、三、另補。
4、疑難句釋
①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這是一個連鎖復句,用“……愈……,愈……,……愈……”來表示這種關系。第一個分句“入之愈深”是條件,第二個分句“其進愈難”是緊承這個條件所產生的結果。在這里要注意幾個分句的主語是不相同的,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余與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個分句的主語是“其進”,“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第三個分句的主語是“其見”,“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這句可以譯成這樣:進洞越深,那往前進就越困難,可是看見的東西就越新奇。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這是一個“……者,……也”表判斷的句式。謂語部分的“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又是一個判斷句式。“乃”是判斷詞,課本上把“乃”注作“是”這是對的。但又說“乃”在這里有“在”的意思,這似乎缺乏根據。看來這是編者隨文意譯,而這樣的意譯是不妥當的。因為“乃”在辭書里,并不作動詞用。“華山之陽”譯作“在華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譯時根據前后文的意思添加進去的。這句話可以說成“以其乃在華山之陽名之也”,可見有沒有“在”字,“乃”是判斷詞。在這里還要注意:“乃華山之陽”是原因,“名之”是結果。“名”在這里充當動詞使用,釋為:稱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譯為:所謂華山洞的說法,是因為它是在華山的南面才這樣稱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甚孰能譏之乎?
這句話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但它只問不答,而是把要表達的確定意義包含在問句里。雖是問句,可意思是明確的。這同平鋪直敘的表達比較起來語氣強烈,加重了語言的力量,能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這是個翻譯時難度較大的句子。除了課文上的注釋,還要弄清楚①于:從。“于仆碑”就是從倒下來的石碑上。②謬:是由形容詞充當使動。“謬其傳”就是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③名:名詞充當意動,后面省略賓語“之”。“莫能名者”就是沒有人能以之為名,可意譯為: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整句譯成現代漢語是:我從倒下來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嘆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這種情況怎么說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書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書”是刻寫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滅,磨滅。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滅了。這樣理解就回應開頭的碑文漫滅,造成后人“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從而發出無限感慨。亦通。
5.語言現象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詞用作動詞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⑷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險遠,險處,遠處。形容詞用作名詞
2.掌握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
⑴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觀察)
而世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大王見臣列觀(建筑物的一種,宮廷中的樓臺、宮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能夠)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獨其為文猶可識(它,代仆碑)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詞作名詞,迷亂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動詞作名詞,心得
C.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名詞,觀察
D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名詞,景象
4. 將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語法分類
(1)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 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譏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當于結構助詞“的”:(3)(7)
B 代詞,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賓語:(5)(6)
C 助詞,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1)(2)(4)
6.讀準句讀:
A.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B.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C.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鼎足之形|成矣
E. 則謂||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五.整體感知
1.教師指出: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游洞無關。作者此次游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后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么意思?(為實現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3.“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游中哪句話是前后照應的?(“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夫游之樂”是指什么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么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游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六.課文分析
1.教師先范讀一遍,然后領誦一遍。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后來訛音為“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③“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里是指前洞還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嗎?(“仆”后省“于”。)說碑“距洞百余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后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小結: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2.教師先范讀一遍,然后領誦一遍。
①“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后洞”,一筆帶過,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后洞。
③“余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記,“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結束。
⑤“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
⑥“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樂也”——以“悔”結束記游,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小結: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點“窈”“寒”“深”,洞的深處情形是“愈深”“愈難”“愈奇”)記游洞經過;
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3.教師示范誦讀并穿插講解。
①“于是余有嘆焉”——“于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②“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
③“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后洞。“而世之奇偉……在于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后有反問,語勢節節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小結: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教師示范誦讀這一段,然后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5.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游記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游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么好處。(①古代游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記游蹤時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中華古國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輝煌,流光溢采;我們的先哲先圣給我們饋留的華章美文,錦詞繡句,蘊涵著豐富的哲理與奇妙的藝術美,很值得我們咀嚼和品位。通過對它們的開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語言能力,更能夠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賞美的能力,達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1]
[1]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6
《游褒禪山記》教案
銅梁一中 周玉崧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游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游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學法點撥
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注等。
教學準備:1、自學 2、勾畫《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家作品時代背景 2、聽錄音,正音、明讀 3、誦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兩篇是游記。游記這種體裁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游記的篇目。(《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游記。)
古代游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請同學們注意本文與所學過的游記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世稱荊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上萬言書,主張實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對,新法受阻。他具有樸素的唯物辨證思想,反對天命,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進步口號。他的詩詞文多揭露時弊,體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詩詞遒勁清新,風格高峻。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寫于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點撥本文學習步驟
1、閱讀課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寫作線索。
3、逐段閱讀,弄清文中字句含義與用法。
4、了解本文寫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6、背誦。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廬冢 謬其傳 無物以相 深父
瑰麗 窈然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2、明讀:所謂華山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3、理清課文結構思路:(1 )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2 ) 記游洞經過
(3 ) 抒發游洞的感慨(全文重點)
(4 ) 簡寫由仆碑而產生的感想
(5 ) 補記同游之人、記游時間
五、分析解讀一二段
(一)補充注釋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名:給……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
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蓋:大概,可能
6.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窮:走到盡頭
7.不出,火且盡 且:將要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游之樂也 其:自己;極:盡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舍
A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B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從口入
D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 退避三舍
2.余
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C 游刃有余
D 其余,則熙熙而樂
3.窮
A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B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 復前行,欲窮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吳廣以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5.則其好游直不能窮也
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游之樂也
(四)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
1.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2.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鉆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3.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為什么要進山洞?又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4.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為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么?(討論)
六.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后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三四五段 2、 小結本文 3、練習
教學步驟
一.復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一)補充注釋
1.于是余有嘆焉 焉:語氣詞,不譯。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以:因為,由于
3.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譏之乎 其:豈,難道
5.何可勝道也哉 勝:完全
(二)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1.焉
A 于是余有嘆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C 其熟能譏只乎
D 其真不知馬也
E 汝其勿悲
3.觀
A.古之人觀于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4.名
A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C 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3.險以遠,則至者少
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5.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5.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嘆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9.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4.《臨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這次旅游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于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討論)
三.朗讀后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小結本文:
1、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請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作者記游褒禪山不為記游,而為發表議論:無論治學處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2、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游山,后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游處處與后面的體會有關,后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游山經歷。前后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五. 課堂作業 :課后練習
六.課后作業 :1、背誦全文 2、 完成《高考神梯》
教學后記:
2004-12-23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7
一.教學要點
1.讀準下列字詞,掌握它們的寫法:
褒禪 廬冢 窈然 仆 碑 怠 勝 相 觀
2.重點掌握以下實詞和虛詞:
(1) 一詞多義----觀 得 其 然
(2) 文言實詞 者 夫 蓋
3.掌握幾種倒裝句的類型;
4.學習體會本文將議論/記敘/描寫/抒情恰當結合的寫法并
為倒裝句分類;
5.學習本文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6.學習本文以事明理的寫法及作者的觀點和主張.
二.教學設想
三教時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疏通文意;
2.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的重點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
3.多種表達方式的恰當運用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三.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 一 教 時
一.請生回憶初中學習過的一些文言文, 說說有哪些`記'文,這
些`記'文有什么特點.
初中學習過的游記文章有:
核舟記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記'是一種文體, 可以記敘, 也可以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二.引入新課
.1.
游褒禪山記
初中階段,我們曾學習過一篇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
你都了解些哪些?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
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人.神宗時,曾推行變法,后因保守派
反對失敗后,退居江寧,封舒國公,旋改封荊,也稱荊公.卒謚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臨川
集><臨時川集攜帶遺等.
2.<游>文是王安石矢職回家時,瀏覽此山后所記.
三.熟悉課文
1.請生朗讀課文,盡量做到聲音宏亮,句子流利.
2.讀準下列字音:
褒 廬 謬 窈 怠 惑 相 勝 圭 父
3.再讀課文,初步掌握課文各段內容.
4.從表達方式考慮,課文共五段,各段表達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敘述,介紹褒禪山的有關情況;第二段敘述,記寫游山情
況;第三/四段議論,第五段補記游山的有尖情況.
四.作業
1.熟讀全文,翻譯全文,背會前二段.
.2.
第 二 教 時
一.檢查復習
1.默寫生字詞;
2.請生背誦1-2段.
二.學習第一、二段.
1.根據課文注釋及課下預習,翻譯第一段.
2.重點詞語及句式
⑴ 實詞: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下--舍,讀社,筑舍定居,名詞用如動詞.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⑵虛詞
蓋音謬也--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蓋余所至--發語詞,也含有大概之意.
⑶句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者也式判斷句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概音謬也--同上.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舍于其址,即,始于其址舍,介賓
短語后置.
三.重點研讀第三段
1.請生翻譯本段.
2.掌握下列文言知識:
⑴ 字詞
于時--在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啟后,可譯作"對于這件事".
⑵ 句式
古之人觀于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倒裝句,介
賓短語后置.
.3.
此余之所得也--判斷句.
3.討論:
在這一段里,作者一開始就指出古人瀏覽觀賞,"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作者引出古人觀賞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觀點.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樣探究思考的廣泛而深入呢?作者
從哪些方面來發揮的?
討論歸納:
從五方面闡述:
⑴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嘏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說明"力
"的重要性;
⑶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
能至也--說明"物"的重要性;
⑷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在己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
而未至,肢有"悔";只有"盡吾志也,可以無悔也"--強調"盡
吾志"的重要性.
通過以上議論,說明要"求思之深而無不在",要有--志、力
、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處,當力和物難求時,只有"
盡吾志",才能做到"無悔"、無"可譏".
4.第四段,作者從仆碑發生聯想,指出對待傳聞應該采取深思
慎取的態度.
.4.
四.總結全文
1.請生根據課文內容概括本文主題思想.
作者記敘游覽褒禪山,抒發秘書的感想:
無論治學處事,都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才能無譏無悔,也應該
有深思慎取的態度.從今天來看,對我們仍有借鑒意義.
五.討論完成書后練習二,掌握"其'的用法及特點.
關于"其"的幾種用法:
"其"的用法主要有兩種:作代詞和語氣助詞.具體用法如下:
1.用作代詞:
(1) 代第三人稱: 可譯作 "他的" "他" "他們" "它" .例:
安求其能千也?<馬說>
(2) 作物主代詞, 表領屬關系,可譯作 "他(它)的" "他(它)們
的" .例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3) 又作指示代詞,表近指,譯作"這""這些";遠指,可
譯作"那""那些".例: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4) 用在數詞之前,表示"其中的"意思.例: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貧,其一富.
2.用作副詞.
(1) 表示推測、估計,可譯作"大概""或許".例:圣人之
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2) 表示詰問,可譯為"難道""怎么".
(3) 表示祈使,可譯作"一定".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4) 表示未來,可譯作"將""將要".例:以殘年余力,曾
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用作助詞,表示加強語氣.
六.討論完成練習三,學習掌握"觀、名、文、求"等實詞的用法.
七.課后作業
1.完成練習五.
2.完成同步練習各題.
[1]
[1]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8
A.課時安排:三教時。
B.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了解借游記抒發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C.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 從游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學方法:精讀課。
E.教具使用:多媒體教室設備——電腦等。
F.教學設想
1.本文是古代游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它以發議論為主而以記游為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學生初次學習這樣的文章,會有一定的困難。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一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初步理清脈絡層次,然后逐段教讀,最后總結全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必要時可以從課堂抽出20分鐘讓學生預習)為前提。
2.對語言障礙要有足夠的估計。本文中有些句子層次較多,有些詞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義比較特殊,常見虛詞“其”“之”“以”等出現的頻率較高,且涉及多種用法,這些都是困難所在。有些詞、語、句要提出來,用靈活的方式(據上下文義推測、文白對照、長句化短句、語法分析等)進行解釋;有些可以在教讀過程中以提問方式要求學生解釋,而后補充糾正;有些可以放到結束課上,通過分類整理,加深理解。更為重要的是,要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悟上述詞、語、句的含義。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懷是闊大的,所以能從游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一點,學生很難品味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將示范背誦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
4.本文擬用3課時教讀,安排如下:
第1課時:講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紹作者,誦讀第1段。
第2課時:誦讀第2、3段。
第3課時:誦讀第4、5段,總結全課,完成練習第一、三、四題,整理實詞。
G.預習安排
1.對照注釋看課文一遍,然后朗讀課文一遍。
2.給下面的句子劃停頓: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4.準備背誦全文(末段可略讀)。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三篇是游記。游記這種體裁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游記的篇目。(即“教學設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游記。)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說說《游褒禪山記》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從記游中生發議論。)
教師指出:古代游記的寫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禪山記》這樣由記游中生發出大段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游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閱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樣由記游中生發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二、講解文章的主旨。
1.CSC課件中朗讀展示。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并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游洞無關。作者此次游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后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么意思?(為實現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5.“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游中哪句話是前后照應的?(“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夫游之樂”是指什么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么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游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簡介。
關于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里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為這一觀點的發展。
四、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五、歸納文章布局的特點。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布局的一些特點。這里只稍作補充,然后歸納。
問:本文記游程從什么地方開始?到什么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后洞時結束。)可見第1、2段是記游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點是由什么事情生發出來的?(游后洞而未能“極夫游之樂”。)后一點呢?(“有碑仆道,其文漫滅”)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六、誦讀第1段。
1.教師先范讀一遍,然后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范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后來訛音為“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③“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里是指前洞還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嗎?(“仆”后省“于”。)說碑“距洞百余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后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2.學生練習背誦。
教師巡視全班,先背下來的學生可以舉手,接受教師個別檢查。
教師還可以將作者行文順序寫在黑板上: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3.學生齊背這一段。
先看行文順序背誦,然后拭去板書再背誦。
4.指點與答疑。
①為什么要先點出洞名?(下文主要記游華山洞經過,又由此生發議論。)
②為什么說“華(huá)山”是“音謬”?(古文無“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華”分開。)
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為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七、留作業 。
1.順暢地背誦第1段,熟讀第2、3段。
2.完成練習第二題,將“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
1.先全班學生齊背,然后抽查個別學生1—3名,從中發現問題要做具體指導。
2.“其”的用法。
先檢查練習的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這里不書題文,只寫答案。
(1)代詞。那(此系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代詞。這(此系近指,指慧空禪院)。
(3)代詞。它(代仆碑)。
(4)前“其”:代詞。它(代“穴”)。
后“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游者”定語)。
(5)前“其”:代詞。它(代后洞)。
后“其”:代詞。代游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6)代詞。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詞。他們(代“古人”)。
(8)語氣助詞。難道(表示反問語氣)。
補充:(1)既其出——助詞,無義。
(2)視其左右——代詞,自己(代作者)。
(3)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4)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師可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表,然后一邊檢查,一邊將題號列入空白欄內。
二、誦讀第2段。
1.教師示范背誦并穿插講解。
①“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后洞”,一筆帶過,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后洞。
③“余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記,“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結束。
⑤“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
⑥“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樂也”——以“悔”結束記游,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2.教師領誦(要求學生一邊跟教師讀,一邊考慮如何劃分本段層次)。
3.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過;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4.學生練習背誦這一段。
〔提示〕要分層練習背誦。
背第一層,先板書行文順序:前洞——后洞。再提問:后洞的特點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處是怎樣的情形?“愈深”“愈難”“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層,先板書行文結構(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6.指點與答疑。
①兩個“蓋”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個的肯定意味要多一點。
②末句太長,有的選本斷為兩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這表明“悔”的是“隨以止”,“不得極夫游之樂”是“隨以止”的結果。“極夫游之樂”與上文“其見愈奇”相照應。
三、誦讀第3段。
1.教師示范誦讀并穿插講解。
①“于是余有嘆焉”——“于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②“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
③“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后洞。“而世之奇偉……在于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后有反問,語勢節節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2.教師領讀。
也要提示學生考慮如何劃分層次。
3.學生分層練習背誦。
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檢查背誦。
可以采取三種方式:(1)全班學生齊背;(2)抽查個別學生背誦;(3)分別默寫若干句。后兩種方式可以同步進行。
5.指點與答疑。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于”,這里表示觀察的對象,譯成現代語時可省略。
②“險”,這里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說的是前洞地勢。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實詞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后應作一頓。
四、留作業 。
1.連貫背誦第1至3段,準備背誦第4段。
2.繪作者游蹤示意圖。(據第一、二段繪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
1.作者游蹤示意圖(供參考)
小結:寫游記須有明確的方位感。
2.連貫背誦前三段。教師先作示范背誦(速度稍慢,便于學生默誦),請三位同學依次背誦1、2、3段,最后全班同學齊背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號的是學習重點(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誦讀第4段。
1.教師示范誦讀這一段,然后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2.講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
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對眾口傳聞的事、古書上記載的事都要仔細加以分析,辨明正誤,不可盲從——這就是本文作者說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學生練習背誦。
4.檢查背誦。先背第4段,然后齊背第1至4段。
三、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游記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游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么好處。(①古代游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記游蹤時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四、用做練習和討論問題的方式總結全課。
1.做練習第一題進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應,用事實為議論張本的寫法。
2.討論問題:本文由“不得極夫游之樂”生發出“盡吾志”的觀點,由“仆碑”生發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系嗎?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不必表態。
如學生之間爭辯不已,教師可以用“古人之觀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來啟發學生,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系。
參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游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論。然后將這次游山而未能“極夫游之樂”的教訓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后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系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本文作者強調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布局方式是恰當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實詞。
先完成練習第三題,但不采取選擇方式,因為第1、3、4三組中“與其他幾個詞義不同的詞”不止“一個”,而采用具體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標出A、B、C等;題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師口述,學生可以在課后補寫。
觀:①觀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宮廷中高大的樓臺(讀guàn)。例:D。④對事物產生看法。例:C。
名:①名義。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則名。④說明、說出。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紋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飾(讀wèn)。例:E。
求:①尋找。例:B。②請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儼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捨”(讀shě),放棄。例:便舍船,從口入。
言:①言語、言論。例:以空言求璧。②說。例: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險:①高山。例:險以遠。吾與汝畢力平險。②險要。例:江山險固。
孰:①誰。例:其孰能譏之乎。②通“熟”,仔細。例: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常:①經常。例:千里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觀,以上是多義詞。
加:更。例:則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幫助。例:無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稱。例:長樂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了解借游記抒發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4. 從游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5.之\以的用法。
.預習安排
1.對照注釋看課文一遍,然后朗讀課文一遍。
2.給下面的句子劃停頓: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本文的古代游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閱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樣由記游中生發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并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討論后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么意思?(為實現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游中哪句話是前后照應的?(“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夫游之樂”是指什么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么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游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隨之”。)
“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寫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為這一觀點的發展。
四、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五、歸納文章布局的特點。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布局的一些特點。這里只稍作補充,然后歸納。
問:本文記游程從什么地方開始?到什么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后洞時結束。)可見第1、2段是記游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點是由什么事情生發出來的?(游后洞而未能“極夫游之樂”。)后一點呢?(“有碑仆道,其文漫滅”)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六、誦讀第1段。
1.教師先范讀一遍,然后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范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后來訛音為“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③“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里是指前洞還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嗎?(“仆”后省“于”。)說碑“距洞百余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后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2.學生練習背誦。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①為什么要先點出洞名?(下文主要記游華山洞經過,又由此生發議論。)
②為什么說“華(huá)山”是“音謬”?(古文無“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華”分開。)
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為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第二課時
1.教師示范背誦并穿插講解。
①“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后洞”,一筆帶過,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后洞。
③“余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記,“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結束。
⑤“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
⑥“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樂也”——以“悔”結束記游,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2.教師領誦(要求學生一邊跟教師讀,一邊考慮如何劃分本段層次)。
3.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過;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4.學生練習背誦這一段。
〔提示〕要分層練習背誦。
背第一層,先板書行文順序:前洞——后洞。再提問:后洞的特點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處是怎樣的情形?“愈深”“愈難”“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層,先板書行文結構(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兩個“蓋”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個的肯定意味要多一點。
②末句太長,有的選本斷為兩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這表明“悔”的是“隨以止”,“不得極夫游之樂”是“隨以止”的結果。“極夫游之樂”與上文“其見愈奇”相照應。
三、誦讀第3段。
1.教師示范誦讀并穿插講解。
①“于是余有嘆焉”——“于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②“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
③“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后洞。“而世之奇偉……在于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⑦“此余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導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檢查背誦。
5.指點與答疑。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于”,這里表示觀察的對象,譯成現代語時可省略。
②“險”,這里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說的是前洞地勢。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實詞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后應作一頓。
第三課時
二、誦讀第4段。
教師示范誦讀這一段,然后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所以作者說“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3.學生練習背誦。
三、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游記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游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么好處。(①古代游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記游蹤時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四、用做練習和討論問題的方式總結全課。
1.做練習第一題進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應,用事實為議論張本的寫法。
2.討論問題:本文由“不得極夫游之樂”生發出“盡吾志”的觀點,由“仆碑”生發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系嗎?
如學生之間爭辯不已,教師可以用“古人之觀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來啟發學生,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系。
參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游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論。然后將這次游山而未能“極夫游之樂”的教訓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后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系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本文作者強調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布局方式是恰當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1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縣勒流中學 藍世輝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學習敘議結合,因事說理的寫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4、借鑒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從游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學方法】
精讀課。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初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游記。游記的共同點是什么呢?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對大自然的熱愛或者抒發對古代文明遺跡的贊美,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頌以及由此引發的作為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游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為主,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這篇游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板書)。它通過作者的親身游歷探險,借助游褒禪山,發幽微之思,闡發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為我們闡發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觀點給我們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這篇文章。
二、簡介作者并解題
1、記是一種文體,可說明、議論、描寫、敘述。《游褒禪山記》是游褒禪山后所記,所以它是一篇游記。
2、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晚號半山。神宗時,曾推行變法,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我執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對失敗后,退居江寧,封舒國公,旋改封荊,也稱荊公,卒謚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臨川集》等》。
3、關于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里稍作補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為這一觀點的發展。
三、講解文章的主旨
1、放錄音朗讀課文。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并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
無物以相之(xiàng) 何可勝道也哉(shēng) 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游洞無關。作者此次游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后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
答: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
問: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答: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問:“盡吾志”是什么意思?
答:為實現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5、問:“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游中哪句話是前后照應的?
答:“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問:“極夫游之樂”是指什么說的?
答:至洞之深處。
問:為什么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游之樂”呢?
答: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
問: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
答:“無限風光在險峰”。
問: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
(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五、歸納文章布局的特點
(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布局的一些特點。這里只稍作補充,然后歸納。)
問:本文記游程從什么地方開始?到什么地方結束?
答: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后洞時結束。
(可見第1、2段是記游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
答:“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問:前一點是由什么事情生發出來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極夫游之樂”。
問:后一點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六、誦讀第1段
1、教師先范讀一遍,指名朗讀、口譯。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由教師點撥。重點掌握以下詞、句:
⑴ 一詞多義:
① “卒”:
a、死,“卒葬之”。
b、終于,“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c、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② “文”:
a、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
b、文字,“獨其為文”。
c、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③ “道”:
a、道路,“有碑仆道”。
b、說、講,“何可勝道也哉”。
c、道理,“傳道受業”(《師說》)。
d、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④ “極”:
a、盡,盡情享受,“極夫游之樂”。
b、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⑵ 詞性活用:
① “舍”:筑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于其址”。
② “名”:
a、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
b、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③ “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⑶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① 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后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 表示因果關系的復合判斷,“者”在這里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這些詞語的掌握揉進翻譯疏通課文時。)
2、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根據文中的方位,畫出虛擬示意圖。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仆碑在華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為仆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禪山,介紹褒禪山的由來引出慧空禪院,又引出要游華山洞,可寫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無,好象作者的閑筆,是不是因該刪去呢?
(如果學生答不出,先留下來到后面解疑。)
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鉆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討論)
4、引領學生背誦這一段,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5、指點與答疑:
⑴ 為什么要先點出洞名?
下文主要記游華山洞經過,又由此生發議論。
⑵ 為什么說“華(huá)山”是“音謬”?
古文無“花”字,“花”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 “花”“華”分開。
⑶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為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6、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第二課時
一、誦讀第2段
1、教師示范背誦并穿插講解:
第二段略寫什么?詳寫什么?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特點及游后洞的所見所感。這一段中有那些對比:
⑴ 前洞的平曠與后洞的幽深對比;“其下平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⑵ 前洞“記游者甚眾”與后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⑶ “余所至”之淺與“好游者”所至相比;
⑷ 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后因“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相比。
作用: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2、作者游洞后出來后的心情怎樣?“后悔”為什么后悔?
因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以“悔“結束記游,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3、指導背誦:
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過;
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4、學生練習背誦這一段:
前洞(平曠、記游甚眾)──后洞(窈然、寒、深)──進入(深、難、奇)怠──俱──追記洞中所見(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自身,伏“悔”字(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結束記游(既其出……游之樂也”)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6、指點與答疑:
⑴ 兩個“蓋”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個的肯定意味要多一點。
⑵ 末句太長,有的選本斷為兩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這表明“悔”的是“隨以止”,“不得極夫游之樂”是“隨以止”的結果。“極夫游之樂”與上文“其見愈奇”相照應。
二、誦讀第3段
1、教師示范誦讀并穿插講解:
⑴ “于是余有嘆焉”──“于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⑵ “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
⑶ “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后洞。
“而世之奇偉……在于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⑷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⑸ “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⑹ “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后有反問,語勢節節上升。
⑺ “此余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2、教師領讀,也要提示學生考慮如何劃分層次。
3、學生分層練習背誦:
可分兩層:
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
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 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檢查背誦:
可以采取三種方式:
⑴ 全班學生齊背;
⑵ 抽查個別學生背誦;
⑶ 分別默寫若干句。
后兩種方式可以同步進行。
5、指點與答疑:
⑴ “古人之觀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于”,這里表示觀察的對象,譯成現代語時可省略。
⑵ “險”,這里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說的是前洞地勢。
⑶ “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實詞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⑷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⑸ “此余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后應作一頓。
6、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
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
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盡吾志”是什么意思?
為實現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總結: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系,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四、練習
1、連貫背誦第1至3段,準備背誦第4段。
2、繪作者游蹤示意圖。(據第一、二段繪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課時
一、誦讀第4段
1、教師示范誦讀這一段:
⑴ 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
“其文漫滅”。
“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⑵ 追問:
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
“何可勝道也哉”。從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⑶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2、講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
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對眾口傳聞的事、古書上記載的事都要仔細加以分析,辨明正誤,不可盲從──這就是本文作者說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學生練習背誦。
4、檢查背誦:
先背第4段,然后齊背第1至4段。
二、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游記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游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么好處。
答:
1、古代游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記游蹤時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三、用做練習和討論問題的方式總結全課
1、做練習第一題進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應,用事實為議論張本的寫法。
2、討論問題:本文由“不得極夫游之樂”生發出“盡吾志”的觀點,由“仆碑”生發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系嗎?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不必表態。如學生之間爭辯不已,教師可以用“古人之觀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來啟發學生,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系。 )
參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游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論。然后將這次游山而未能“極夫游之樂”的教訓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后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系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本文作者強調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布局方式是恰當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實詞:
⑴ 觀:
① 觀察。
② 景象。
③ 宮廷中高大的樓臺(讀 guàn)。
④ 對事物產生看法。
⑵ 名:
① 名義。
② 命名。
③ 著名。例:有仙則名。
④ 說明、說出。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⑶ 文:
① 文字。
② 文章。
③ 紋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
④ 掩飾(讀 wèn)。
⑷ 求:
① 尋找。
② 請求。
③ 探究。
④ 索取、要。
⑸ 舍:
① 房屋。例:屋舍儼然。
② 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
③ 同“捨”(讀 shě),放棄。例:便舍船,從口入。
⑹ 言:
① 言語、言論。例:以空言求璧。
② 說。例: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⑺ 險:
① 高山。例:險以遠。吾與汝畢力平險。
② 險要。例:江山險固。
⑻ 孰:
① 誰。例:其孰能譏之乎。
② 通“熟”,仔細。例: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⑼ 常:
① 經常。例:千里馬常有。
② 平常。例:非常之觀,以上是多義詞。
⑽ 加:更。例:則其至又加少矣。
⑾ 相(xiàng):幫助。例:無物以相之。
⑿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稱。例:長樂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11
教材簡析:
《游褒禪山記》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一篇補世力作。這篇游記,敘述他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過,并借此生發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游記立意超卓,指向鮮明,言簡而意豐,言近而旨永。“吟詠之間吐吶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自創新格而彌足珍貴,彪炳千古而有無限的可開掘性。
本課是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宋代散文。《六國論》和《游褒禪山記》是教讀課文,《伶官傳序》和《石鐘山記》是自讀課文。《六國論》和《伶官傳序》都是借古諷今的史論,《游褒禪山記》和《石鐘山記》都是因事說理的游記。《游褒禪山記》顯然引領了《石鐘山記》。
此前,學生學習文言文已經有了初中三年的學習經驗,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篇淺易的文言文并不會感到特別的吃力。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夠誦讀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用法。根據這一要求,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學習本文中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了解文言虛詞“以”、“其”的意義與用法。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二、能力目標——熟讀背誦,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領會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學重點:
一、重點積累名、曰、文、進、奇、好、出、極、觀、求、險等文言實詞的意義。
二、掌握虛詞“以”、“其”的意義與用法。
三、詞類活用。
教學難點
一、掌握文章說理深刻、章法嚴謹的寫作特點。
二、領會本文所闡述的道理。
教法運用:
指導思想: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主”的教學思想以及素質教育的方向,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展學生健全的認知結構,激勵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學會學習。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礙,應在課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記,可與學過的舊課文進行聯系比較。
三、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的風光圖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四、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詞語,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課堂習題。
教學方法:
誦讀法---古詩文需要熟讀背誦。
串講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問法---課堂上需要師生互動。
比較法---新舊知需要溫故知新。
討論法---課堂上需要活躍氣氛。
練習法---教學上需要精講多練。
教學媒體:
錄音機、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學法指導:
高一學生對文言文閱讀已具備了一些基礎知識和積累,但對如何學習文言文,還是一個新課題,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運用已有的知識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獨立學習的境界。
一、引導學生利用課文注釋,使用工具書自己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二、告訴學生翻譯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則。
三、調動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的積極性,教師適時點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提示學生反復誦讀課文,體會文章所闡述的道理。
五、鼓勵學生及時歸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積累文言文知識。
教學程序:
教學本課可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1、 導入新課:
首先給學生介紹毛澤東的七絕詩《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學生通過誦讀領會了“無限風光在險峰”一句的含義。隨后因勢利導,引出課題,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就含有類似的深邃哲理。
2、 整體感知:
先用錄音機播放課文朗讀,再組織學生誦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并以提問的形式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
①課文中記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幾段?(第1、2節)
②文中第三段的議論是針對哪部分內容闡發的?(第2 節)
得出怎樣的結論?(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議論是針對哪部分內容闡發的?(第3 節)
得出怎樣的結論?(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請同學們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能夠作為\\\"無限風光在險峰\\\"注腳的語句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3、 寫作順序:
a、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b、記游洞經過
c、抒發游洞的感慨
d、簡寫由仆碑而產生的感想
e、補記同游之人、記游時間
4、課文分析:
a、引導學生自讀前兩段,讓學生敘述游山經過。從學生的回答中提出重點實詞的解釋方法。
( “舍”在注釋中解釋為“筑舍定居”,其根據是什么?曾見過的類似的句子有哪些?這樣解釋是古漢語的什么特點?——名詞活用作動詞,曾學過“驢不勝怒,蹄之”、“公將鼓之”等。總結:“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邊的必須是個動詞,來表示慧褒的動作。因此,從“舍”的名詞必須引申開去,會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給人居住的,故釋為“筑舍定居”。這便是從詞的位置以及詞的關系來揣摩詞的意義。因此,識詞辨義要考察語言環境,不但在句中看,還要注意句與句的關系。前兩段中用法相近的還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之意。這便是詞類活用)
b、以提問方式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情況。
(1)第1 節中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為后文作伏筆,作者認真考證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體現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據。)
(2)第2 節略與詳是怎樣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對比?這些對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寫游前洞。詳寫游后洞及所見所感。)
(對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曠 幽深
甚眾 已少、又少
余所至淺 好游者所至深
還有見到奇景的欣喜與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為議論作鋪墊。)
c、課堂訓練:
歸納“名、曰、文、進、奇、好、出、極”的意義與用法。
完成課后練習第二、三題。
第二課時:
1、導入新課;
第二段詳寫游后洞的經過,著重寫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況下,竟隨“怠者”而返的遺憾心情。還有前洞與后洞的對比,都為第3、4段 的議論打下伏筆。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層次: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過。
第二層:“蓋余所至”到段末,追記后洞所見并表達遺憾的心情。
3、誦讀第三段:
教師范讀并穿插評點,及時進行提問和展開討論。
提問
①古代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話來概括。
( “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②作者說“不能至”是針對什么說的?
(不能到達洞的深處,見不到“非常之觀”。)
③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④“盡吾志”是什么意思?
(為實現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討論
①“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游中哪句話是前后照應的?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②“極夫游之樂”是針對什么說和?
(至洞之深處。)
③為什么到了洞的深處才能“極夫游之樂”呢?
(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隨之止。)
小結:“隨之止”是放棄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結論:要有志。
4、讀析第4 段:
學生朗讀,然后展開討論。
(1)“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
(其文漫滅。)
(2)“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3)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為什么?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何可勝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結論:要深思慎取。
5、略講第五段:了解古人寫游記結尾的寫法和作用。
6、總結擴展:
中心思想。(這篇游記敘述作者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過,并借此生發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寫作特色。(因事見理、敘議結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結構嚴密、前后照應)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7、課堂練習:
整理虛詞“其”字的用法(結合練習“三”)。
完成課后練習“一”。
8、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四”。
課后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要力求體現程序性、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記敘 記山(山 → 院 → 洞 → 碑) 仆碑(1節)
(1、2節) 游洞(前洞 → 后洞) 后洞(2節)
議論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3節)
(3、4節) 漫滅謬傳 深思慎取(4節)
因事見理、敘議結合 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結構嚴密、前后照應。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12
作者:likegang
《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前期作品,寫這篇游記時他正在舒州通判任上,才三十四歲,政治舞臺上還沒有露頭角,但已有與山爭險、與海爭深的志氣。
本文名為游記,其實正如《古文觀止》評語所云:“借游華山洞,發揮學道。”這個“道”,我們可理解為治學之道,也可理解為創業之道。它的具體內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顯然,它不是一般記游之作,而是傾吐抱負、借題發揮的思想小品。作者這樣寫,正體現其“所謂文者,務為有補于世”這一主張。因此全文的重點應在后一部分的發揮議論、闡明道理上。
粗看全文,會覺得前邊記游,后邊抒感,兩大部份界線分明,幾乎可各自獨立成篇;但如認真琢磨,就會發現其結構是十分緊湊的。這可從文章的布局上得到證明。我們先從整體來看,前邊的記游是為后邊的感慨和議論提供形象根據,為它服務;反過來,后邊的抒感又揭示了記敘的意義和作用,賦予記游以一種特定的思想意義。這樣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足。而后段開頭的“于是予有嘆焉”,正是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前后文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次,再從各個自然段間的關系看,除了末尾兩小段記同游者和寫作年月日外,主要四段的安排是,一、四相呼應,一、三相呼應。第一段引出“華”字的“音謬”,第四段則應“音謬”,對“后世之謬”抒發感慨,提出必須“深思而慎取”的勸勉。以二、三兩段而論,寫前洞是為后洞的幽深難“窮”作陪襯,而兩洞的敘述又作為第三段的張本。第二段記前洞的“其下平曠”和“而記游者甚眾”,記后洞的“窈然”“甚寒”和記游者之“已少”“又加少”,則是與第三段中“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遙相呼應。也可以說,后者是前者的概括。至于第三段的“世之奇偉……常在于險遠”,實因前段中“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一句而得到啟發,加以引申發揮。最后,這兩段末了都在“悔”上作結,也顯得作者在布局上的精心安排。綜上所述,可見決非任意湊合之作可比。
文章結構的嚴密還表現在題材的選擇和詳略安排上。可以這樣說,文中所用題材都是圍繞著所要闡明的道理的。因而其詳略無一不經過精心裁定。凡與所提的中心論點有關的就寫得詳一點,反之,就簡略一點,甚至干脆不寫。試看作者對褒禪山、華山洞的景色就不作具體詳盡的描寫,對登山探洞的動機,所作準備和當天氣候等一般游記常寫的內容略而未提,而在頭段中卻用大半文字寫與華山的“華”字直接有關的內容。這一處理顯然是為后文說明“深思而慎取”的必要性預下伏筆。但這一點又與全文中心論點無直接關系,所以第四段只用不到五十字帶過。第二段寫前后兩洞更是詳略分明。后洞較詳著筆,其實也只著重于寫“余與四人擁火以入”以下的經過情形和未能“極夫游之樂”后的悔恨,而洞內所遇卻未著一字。警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異常簡括,用連鎖句式強調洞“深”、進“難”、見“奇”三者間的因果關系,以便為后文“非有志不能至也”這一觀點提供依據。這樣,有詳有略,詳略完全服從于思想內容的需要。
第三段是全文的中心段。它從古人“有得”談起,接著以“有志”為中心進行分層論述。文章作在“至”和“悔”上。先說“至”。作者肯定“非有志者不能至焉”,說明“有志”,是“至”的首要條件。而后又用兩個“亦不能至也”,說明“力”和“物”在一定條件下對“至”也會起決定作用,因此“有志”還不能說是充分條件。最后又通過對比“力足以至”而不能至和“盡吾志也不能至”兩種情況,得出“有悔”和“無悔”兩個不同的結論,從而強調“有志”的必要性。這正是作者的所謂“所得”,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總覽全文,盡管作者“意之所至,筆亦隨之”(《古文觀止》評語),但除為說理者外,實無多余之筆,因此顯得章法謹嚴,無隙可擊。
《游褒禪山記》教案 篇13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三河中學 胡俊生 【活動目的】
1、理解并學習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培養立大志并為之奮斗的精神。
2、學習因事見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3、積累文言基礎知識: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活動重點】
理解本文的精神實質,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積累文言知識、學習文章寫法,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活動用具】
1、多媒體課件。
2、朗讀錄音磁帶。
3、補充的相關資料。
【活動時間】
90分鐘。
【活動步驟】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助讀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變法引出作者。
2、作者簡介:多媒體課件展示。
3、了解時代背景:多媒體課件展示。
二、活動之一:朗讀活動
1、聽朗讀錄音或多媒體配音朗讀:學習字音和斷句。
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句讀,讀準字音,讀出表情。
3、檢查朗讀效果:學生單人朗讀,師生聽讀,并進行評議,師生相互取長補短。
三、活動之二:學習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1、學生自學課文:結合課下注解,借助工具書,學生自讀全文,學習文中字詞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學生記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中尋求解決,疑難問題供班級交流。
3、師生班級交流:小組問題展示──班級交流討論──師生答疑解難──形成班級共識。
四、活動之三:小組合作探究
1、總結性學習活動:
⑴ 課文中疑難字詞句的積累學習。
⑵ 文中出現的文言句式的歸納學習。
⑶ 小組學習中還存在的新問題記錄。
2、探究性學習活動:
⑴ 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⑵ “盡吾志”一句跟前文記游中哪句話是照應的?
⑶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么緊密聯系的?
⑷ 體現課文主體的段落是哪一段?為什么?
3、小組合作學習,形成小組作業,供班級交流使用。
五、活動之四:班級交流
1、多媒體展示某一小組的總結性學習成果,其他小組修訂補充。
2、多媒體展示探究性學習的成果,班級交流討論:展示成果──小組異議──班級討論──師生交流──形成共識。
六、布置作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