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必修一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三河中學 胡俊生 【教學目的】1、理解本文選材和結構的特點: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作為記敘主線,穿插有關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展和趨向的說明和議論,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表現主題。
2、學習本文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以及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體會本文語言的形象、鮮明及句式豐富多變的特點。
4、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及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激發學生對包身工的同情,對剝削壓迫者的仇恨。
【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以自讀討論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通過教給方法、提示、引導,達到提高學生自讀能力的目的。
1、布置預習,要求學生課前閱讀“預習提示”,分析提示要點;閱讀全文,按下面的提示進行思考,理清全文脈絡,理解全文內容。
⑴ 給課文劃分層次。(培養分析能力)
⑵ 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按課后“研討與練習”的要求作口述的準備。(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⑶ 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展和趨向,作簡要的概括。(培養概括能力)
2、抓住典型的場面描寫、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斷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作深入分析,理解作者表達的深層意思,語言的特色,學會精讀課文。
重點分析的片斷:
⑴ 1~4段包身工起床的場面描寫。
⑵ 14、15段“蘆柴棒”得病備受折磨這一場面描寫。
⑶ 21~23段“小福子”受“文明的懲罰”的記敘。
⑷ 26段關于包身工悲慘命運的概括描寫。
⑸ 最后三段的抒情議論。
3、教學時,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討論、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分析“預習提示”弄清學習重點。
2、給課文劃分層次,理解作者選材、構思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脈絡。
3、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居住、飲食、勞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