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必修一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學 谷云峰 【教學重點】
1、巴金先生和小狗之間的情感;
2、巴金先生的說真話精神與懺悔意識;
3、本文的寫作技巧。
【教學設計過程】
一、導入
在熟語中,狗被賦予了很多反面的義項,比如成語中的“狗仗人勢”,歇后語中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相互謾罵的時候,也往往把狗作為反面材料,比如說張三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說李四是“狗腿子”等等,那么在現實生活中,狗真的是這樣讓人討厭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狗有關的文章──《小狗包弟》。
二、簡要介紹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三、對課文的分析
首先對于第一段關于一個作者聽到的“關于一個藝術家和狗的故事”,提出問題,為什么巴金先生這篇以“包弟”作為題目的文章,開頭寫的卻是另外的一只狗?(設置懸念,請同學們在后面的學習中體會)在我們對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我們會從自身的角度去品讀這個關于巴金先生與小狗包弟的故事,那么小狗本身它又是如何來看待它和巴金先生相處的這段歲月呢?下面我們就以小狗包弟為主人公,從“狗的角度”來分析這篇課文。
事件 巴金先生的感受 “我”(小狗包弟的感受)
“第一次親密接觸” 喜悅 易主(僅此而已)
“和你在一起” 歡樂 幸福
大難臨頭 憂慮、茅盾 忐忑、無奈
走上刑場 初時、輕松 (此處小狗的感受作為本周周記內容)
之后 愧疚、自責
“沒有我的日子里” 歉意、懺悔
在這個環節中把其他所有相關的知識穿插進取,比如對于文革的介紹就放到“大難臨頭”這個環節中去介紹,(之所以這么設計,也是有目的的,在我和高一語文組前輩張玉玲老師閑談的時候,張老師對我說,現在的語文課最怕講的不像語文課,而是講成歷史課、政治課,我們還是要把語文講成語文。文革要講,但是對于文革的講讀一定要適度。)而整個講解過程是由師生互動來完成的,由一系列問題來架構,例如每一個事件可以請同學們歸納小標題,還有為什么“我”──一只普通的狗要在被“破四舊”之列等,另外,對于人性的分析,對于前面“藝術家和狗的故事”的襯托作用也都是通過這一環節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