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課文
古之學者①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③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④,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⑤,其聞⑥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⑦;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⑨?是故⑩無(11)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12)。
嗟乎!師道(13)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14)也遠矣,猶且(15)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16),其下(17)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18)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9)。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20)也,則恥師(21)焉,惑矣(22)。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23)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24),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5),小學而大遺(26),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27)樂師(28)百工(29)之人,不恥相師(30)。士大夫之族(31),曰師曰弟子云者(32),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33)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34)。”嗚呼!師道之不復(35),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36),今其智乃(37)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38)!
圣人無常師(39)。孔子師郯子(40)、萇弘(41)、師襄(42)、老聃(43)。郯子之徒(44),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45)。是故弟子不必(46)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47),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48)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49)皆通(50)習之,不拘于時(51),學于余。余嘉(52)其能行古道(53),作《師說》以貽(54)之。
【字詞注釋】
①學者:求學的人。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者,語氣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所以,用來……的、……的憑借,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③生而知之: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④其為惑也: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⑤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乎,相當于“于”。下文“先乎吾”的“乎”同。⑥聞:知道,懂得的意思。⑦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就是“以之為師”。⑧吾師道也: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師,動詞。⑨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先生于吾)還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豈、哪。知,識別。年,這里指年齡。之,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⑩是故:因此,所以。(11)無:無論,不分。(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13)師道:從師的風尚。道,這里有風尚的意思。(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猶且:尚且,還。(16)眾人:一般人。(17)下:低于。(18)于:向。(19)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20)于其身:對于他自己。身,自己。(21)恥師:以從師為恥。(22)惑矣:(真)糊涂啊。(2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書。句讀,一句話叫“句”,句子中間需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叫“讀”。這里“句讀”泛指文章的字句。(24)句讀之不知:句讀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結構同。(25)或師焉,或不(f%u)焉:有的從師,有的不(從師)。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26)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遺,丟棄。(27)巫醫:古代巫醫不分。巫的職業為祝禱、占卜等迷信活動,也用藥物等為人治病。(28)樂師:以演奏樂器為職業的人。(29)百工:各種手工業工人。(30)相師:互相學習。(31)族:類。(32)曰師曰弟子云者稱“老師”稱“弟子”等等。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33)年相若:年齡差不多。相若,相似。(3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y*):(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諛,阿諛、奉承。(35)復:恢復。(36)不齒: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37)乃:竟。(38)歟:表示感嘆的語氣助詞,相當于“啊”。(39)常師:固定的老師。(40)郯(t2n)子:春秋時郯國(現在山東省郯城縣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的名稱。(41)萇(ch2ng)弘:周敬王時的大夫,孔子向他請教過音樂的事。(42)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向他學習彈琴。(43)老聃(d1n):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問禮。(44)之徒:這些人。(4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三個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6)不必:不一定。(47)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48)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49)六藝經傳(zhu4n):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樂》久已失傳,這是沿用古代的說法。傳,解釋經書的著作。(50)通:普遍。(51)不拘于時:不受時俗的限制。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52)嘉:贊許。(53)古道:指古人從師之道。(54)貽(y0):贈送。
【詩文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的問題)?(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始終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早于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就難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于圣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里吧!(人們)愛他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文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師),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關大道理的)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大道理的)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大道理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反而)放棄(不學),我未能看出那種人(是)明白(事理)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么譏笑),(他們)就說:“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好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認為(是)不值得一提的,現在君子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啊!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別只是)聽到道理有的早有的遲,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受(當時士大夫那種恥于從師的)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這篇)《師說》送給他。
【圖示導讀】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第一段,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著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二段,根據第一段的理論,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對反面現象的批判中闡發第一段里提出的論點。在這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今之眾人”(指上層“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第三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第四段,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并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于余(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總之,本文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有破有立,事實擺得充分,道理講得深透,有很強的說服力。
【作者簡介】
選自《誨學說》。作者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吉永(今屬江西省)人。天圣進士。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