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大現代建筑(精選2篇)
中國九大現代建筑 篇1
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銀行喬遷開始營業,歷時六年有余,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周被高架道路“綁縛”著的局促土地。要滿足樓地板面積需求,要在高樓林立的香港中環區“出人頭地”,唯有向高空發展,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樓高加上當地臺風季節強勁的風力,使得建筑物的結構系統需要非比尋常的解決方式,結構工程師羅伯森,這位enr雜志1989年的風云人物,向貝氏建議采用合成的超強結構體,即以鋼組構成盒狀,內灌注混凝土,以之作為抗風力暨承重的主干。
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現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范內變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馬德里大廈,馬德里大廈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邊的分割,分析其組合,乃系兩個平等四邊形的變化。
中銀大廈整棟大樓以三樓營業廳,17樓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與頂端70層的“七重廳”等處最受矚目。
兩層樓高的營業空間恢宏,以石材為室內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氣派,位在該層中央直達第17樓的內庭,其在詢問服務臺上方的天花處形成一個金字塔,令人聯想到巴黎羅浮宮整建案的設計,同樣是金字塔造型,兩者有著不同的空間意義,羅浮宮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個罩覆的實體空間,中銀大廈是在一個實體空間中塑出虛負的空間。貝氏極為知名的華盛頓藝廊東廂,在東西兩廊間的廣場,有數個小金字塔錯落地分布在噴泉,這些小金字塔是以其雕塑性來豐富景觀代間,同時為兩廊之間的地下通道采光,若追根究底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擬建于劍橋的肯尼迪紀念圖書館,該案因為基地未獲解決而夭折,這四個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為殊異,唯一共同點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
17樓是第一個有斜面屋頂的樓屋,斜面達7層樓高,在北側的休閑廳,透過玻璃天窗可以仰視到大廈的上部樓層,自中庭可以俯看到營業大廳,空間的流暢性在此再現得淋漓盡致。
第七十樓的“七重廳”是舉辦盛大宴會的場所,大廳中有張可坐24人的大桌,兩側有數組沙發,南側是備餐間,儲藏室及男、女廁所,整層就是一個大房間,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頂,尺度巨偉,通常建物的頂屋是機械房,貝氏卻將香港中銀大廈機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層,在其上層創造一個充滿陽光的玻璃廳,引進陽光,引進風光,將人們對空間的感覺引進至高的層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師的氣魄,這是貝氏一貫的設計手法——結合陽光與空間。
玻璃帷幕墻需要定期清洗,中銀大廈的造型獨特,清潔維護需要特殊的設計配合,因為建筑物沒有平臺,清潔工作臺得儲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十四與六十九樓的機械房內,操作時,工作臺得由特別設計的窗門出入,斜面的部分,與噴泉地大廈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邊設計軌道以架設工作臺,受大斜撐構體的影響,垂直的窗欞不是連續的,工作臺的掛勾特別加長以增加安全性,一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結束,日久天長的維護工作隨著業主遷入而開始,建筑師有責任藉著良好的設計為業主考慮,中銀大廈是一個典范。
中銀大廈有個三層樓高的石質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墻樓層,這點是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貝氏設計的高樓,由底至頂通體只有一個建材,墩座是因應基地的斜坡而設計,同時希望藉著厚重的石材,增強穩定的感覺,墩座部分的窗框呈“冂”形,在窗底加一橫石,而非四邊連續呈口字形,相同的窗框出現在好萊塢的藝人經紀中心;石柱頂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飾,則可在巴黎的羅浮宮整建與北京香山飯店見到;第十七樓與七十樓的遮陽設施,同樣地曾用在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與達拉斯梅耶生音樂廳;大廈南大門兩側的燈座,使人想到了臺中東海大學校區內的類似設計,這些“似曾相識”的建筑語匯與元素乃是經過歷練的設計結晶,凡能經得起考驗的,就是歷久彌新的設計,這就是貝氏作品雋永的原因。
大廈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庭園,園中有流水、瀑布、奇石與樹木、流水順著地勢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雙重意義,實質方面,水聲可以消滅周圍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隱喻財源廣進,象征為銀行帶來佳運,西南解處聳立朱銘的“和諧相處”銅塑,對著的兩個個巨大青銅像在灰色的花崗巖襯托下,甚是搶眼,銅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觀光勝地山頂纜車站的必經之處,就整個敷地計劃而言,頗有點睛之妙,貝氏從事敷地計劃,未若香港一般的慣常方式將建筑蓋滿整個基地,而用心地在東西兩側規劃了庭園,為人擠樓擁的香港創造了精致的室外空間,誠乃可貴之舉。
中央電視臺新臺址
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地處東三環路以東、光華路以北、朝陽路以南,cbd規劃范圍內。中央電視臺新臺址用地面積總計187,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筑約230米,工程建設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建設工程確定采用荷蘭oma的設計方案。專家評委認為這一方案不僅能樹立cctv的標志性形象,也將翻開中國建筑界新的一頁。
國家大劇院
主體建筑由外部圍護結構和內部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和公共大廳及配套用房組成。外部圍護結構為鋼結構殼體,呈半橢球形,其東西長軸為 212.20 米,南北短軸為 143.64 米,建筑總高度為 46.285 米,地下最深處為-32.50 米。橢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鈦金屬板,中部為漸開式玻璃幕墻。主體建筑外環繞人工湖,湖面面積達35500平方米,北側主入口為80米長的水下長廊,南側入口和其它通道也均設在水下。人工湖四周為大片綠地組成的文化休閑廣場。國家大劇院北入口與地鐵天安門西站相連,并有能容納1000輛機動車和1500輛自行車的地下停車場。在入口處設有售票廳,觀眾通過水下長廊進入大劇院。水下長廊的兩邊設有藝術展示、商店等服務場所。大劇院內有三個劇場,中間為歌劇院、東側為音樂廳、西側為戲劇場,三個劇場既完全獨立又可通過空中走廊相互連通。在歌劇院的屋頂平臺設有大休息廳,在音樂廳的屋頂平臺設有圖書和音像資料廳,在戲劇場屋頂平臺設有新聞發布廳。內部歌劇院主要演出歌劇、芭蕾、舞劇,有觀眾席2416席;音樂廳主要演出交響樂、民族樂、演唱會,有觀眾席2017席;戲劇場主要演出話劇、京劇、地方戲曲、民族歌舞,有觀眾席1040席。各劇院都設有化妝間、指揮休息間、練琴房、演員候場區、換裝間、服裝整燙間、道具間、演員休息廳。舞臺技術用房設有音響控制室、燈光控制室、調光器設備間、音響設備室、攝像機房等。 大劇院共有五個排練廳,位于三個劇場之間,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別使用。一個大排練廳主要用于合成排練;兩個中排練廳一個主要用于舞蹈排練,一個用于樂隊排練;兩個小排練廳主要用于分部排練。 大劇院設有集中音像制作中心,有大錄音棚一間、同期錄音演播室一間,以及電視轉播機房和音像后期制作室。大劇院設有一間大繪景間,設置布景吊掛和繪景設備,還設有布景、道具整修間和布景倉庫,以及為集裝箱運輸用的升降平臺2臺。
香港會展中心是亞洲第二大的會議及展覽場館,規模僅次于日本。會展中心同時擁有兩幢世界級酒店,一幢辦公大樓,一幢服務式住宅。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由香港貿易發展局擁有,是亞洲首個專為展覽會議用途而興建的大型設施,并由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大會堂前廳的玻璃幕墻高達三十米,擁有一百八十度寬廣的海港景觀,香港會展中心新翼與原有的會展中心之間,由一條長一百一十米的天橋走廊連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座落在面積為6.5公頃的填海人工島上。有三個大型展覽館,提供28000多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可容納2211個標準展臺;又有不同大小的會議廳房共占地3000平方米,以及一個面積4300平方米的會議大堂。在此大堂舉行會議可容納4300人,用來舉行宴會則可招待3600名賓客,是全球最大的宴會廳之一。
會展中心有五間展覽廳,共46,600平方米。二個會議大廳共6,100平方米,。五十二個大小會議室。
“鳥巢”,這件被譽為“第四代體育館”的偉大建筑作品,見證的不僅僅是人類21世紀在建筑與人居環境領域的不懈追求,也見證著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不斷走向開放的歷史進程。
xx年10月25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組委會授權,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面向全球征集xx年奧運會主體育場——中國國家體育場的建筑概念設計方案。
國家體育場是第一個進入建筑設計程序的北京奧運場館設施。據北京市規劃委介紹,國家體育場建筑概念設計競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資格預審;第二階段為正式競賽。截止到xx年11月20日,競賽辦公室共收到44家著名設計單位提供的有效資格預審文件,經過嚴格的資格預審,最終確定了14家設計單位進入正式的方案競賽,他們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瑞士、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
奧運會不僅吸引著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創造最好的成績,而且吸引著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師創造最偉大的作品,包括世界建筑設計最高獎——“普利茨克獎”得主在內的全球許多最具實力的設計團隊和最有才華的設計師都參與了這次競賽。xx年3月18日,最終參與競賽的全球13家具有豐富經驗的著名建筑設計公司及設計聯合體,將他們理想中的中國國家體育場的壯麗構想送抵北京。13個設計方案中,境內方案2個、境外方案8個、中外合作方案3個。
在隨后的方案評審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和荷蘭建筑大師庫哈斯等13名權威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參賽作品進行嚴格評審、反復比較、認真篩選,經過兩輪無記名投票,選舉出3個優秀方案,分別是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公司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組成的聯合體設計完成的“鳥巢”方案、由中國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獨立設計的“浮空開啟屋面”方案、由日本株式會社佐藤綜合計畫與中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的“天空體育場”方案。
在此基礎上,評審委員會又以壓倒多數票推選“鳥巢”方案為重點推薦實施方案。在討論“鳥巢”方案時,共有8票贊成、2票反對、2票棄權、1票作廢。在國際建筑競賽中,一個方案能獲得如此多的共識,應屬少見。
為征求公眾意見,競賽組織單位又將全部13個設計方案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公開展出。展出歷時6天,征得觀眾投票6000余張。其中被中外評委重點推薦的“鳥巢”方案獲票3506張,“浮空開啟屋面”獲票3472張,“天空體育場”獲票3454張,排名前三位。“鳥巢”名列第一,表現出觀眾與評委在相當程度上的認同。
經決策部門認真研究,“鳥巢”最終被確定為xx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中國國家體育場的最終實施方案。
滿足奧運需求,重視“后奧運開發”
——不僅要筑造歷史性建筑,而且要體現節儉辦奧運理念,為實施“后奧運開發”奠定基礎
許多看過“鳥巢”設計模型的人這樣形容:那是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網把一個可容10萬人的體育場編織成的一個溫馨鳥巢!用來孕育與呵護生命的“巢”,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的確,整個體育場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的構架,外觀看上去就仿若樹枝織成的鳥巢,其灰色礦質般的鋼網以透明的膜材料覆蓋,其中包含著一個土紅色的碗狀體育場看臺。在這里,中國傳統文化中鏤空的手法、陶瓷的紋路、紅色的燦爛與熱烈,與現代最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讓人驚嘆的是,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如同一個巨大的容器,賦予體育場以不可思議的戲劇性和無與倫比的震撼力。這種均勻而連續的環形也將使觀眾獲得最佳的視野,帶動他們的興奮情緒,并激勵運動員向更快、更高、更強沖刺。在這里,人,真正被賦予中心的地位。
更為匠心獨具的是,“鳥巢”把整個體育場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將很多附屬設施置于地形下面,這樣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資,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廣場的邊緣緩緩降落,依勢筑成熱身場地的xx個露天座席,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并再次節省了投資。
評審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評價說,這個建筑沒有任何多余的處理,一切因其功能而產生形象,建筑形式與結構細部自然統一。
評審委員會和許多其他建筑界專家都認為,“鳥巢”將不僅為xx年奧運會樹立一座獨特的歷史性的標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上也將具有開創性意義,將為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建筑發展提供歷史見證。
設計并搭建“鳥巢”不易,要讓“鳥巢”在未來的日子里充滿生機與活力更為不易。據介紹,“鳥巢”設計之初和深化設計的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節儉辦奧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滿足奧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永久設施和臨時設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鳥巢”共設10萬個座席,其中8萬個是永久性的,另外兩萬個是奧運會期間臨時增加的。
在此基礎上,設計中將“鳥巢”的功能與周圍地區日后定位乃至整個城市的中長遠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考慮。根據已確定的規劃方案,“鳥巢”所在的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賽后將成為一個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商務和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市民公共活動中心。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將成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相當長時期內,也將成為參觀旅游的熱點地區。同時,“鳥巢”在設計建設中,還在場地和空間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場館利用效率,除能夠承擔開幕、閉幕和體育比賽外,還將滿足健身、商務、展覽、演出等多種需求,為成功實施“后奧運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在探索中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
——運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促奧運“鳥巢”孵出產業“金蛋”
作為社會公益項目,過去體育場館建設一般由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經營,出現虧損則由財政補貼。這導致許多體育設施在建成后往往成為政府財政補貼長期甩不掉的“包袱”。
北京決心“換腦筋”。面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體育場館建設,北京以市場經濟的思維方式,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加快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奧運項目建設和運營運作模式。
按照規劃,由北京市負責的場館及配套設施項目,將運用市場機制融資建設,通過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項目法人,由項目法人負責項目的融資、設計、建設和運營。用一位北京奧組委專業人士的話說,就是“奧運‘鳥巢’要孵產業‘金蛋’”。
第一個要建的當然就是將在xx年舉行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可容納10萬名觀眾的主體育場。在深入調研、認真分析、科學測算的基礎上,北京將其建設投資方式分兩部分:北京市政府出資58%,授權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出資代表;另外的投資部分則通過全球招標,由最終中標的項目法人合作方出資。
考慮到國家體育場投資額度大,賽后營運成本高等特點,為吸引投資商,北京市開出了相當優惠的條件,除國資公司代表政府投資58%外,在土地轉讓、拆遷等方面也都給予了相當優惠的政策。
xx年10月28日,北京向全球公開發售奧運項目資格預審和意向征集文件,標志著國家體育場項目法人招標工作正式啟動;xx年1至2月,由中外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投標申請人的投標資格、建設方案設想、融資計劃思路、運營方案意向等進行評估,確定了5名投標入圍者;xx年7月,在對投標人遞交的優化設計、建設、融資、運營以及移交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審后,推薦了2名中標候選人;隨后,經過談判并報有關部門批準,最終確定項目法人合作方中標者。
xx年8月9日上午,國家體育場項目法人合作方簽約儀式舉行,以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為代表的聯合體,最終成為國家體育場項目法人合作方招標的中標人。這個聯合體成員包括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美國金州控股集團公司及中信集團公司所屬國安岳強有限公司。中標聯合體與北京市國資公司共同組建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將獲得xx年奧運會后30年的國家體育場經營權。國資公司30年不參與分紅,經營期滿后收回完好的體育場。北京奧組委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北京xx年奧運會主要場館及相關設施項目法人招標工作已圓滿結束,完成項目法人招標工作的國家體育場等6個項目,總投資約205億元,其中85%即174億元的資金通過項目法人招標,運用市場機制融資完成。
讓我們期待著:xx年夏季,在“鳥巢”——雄偉壯觀的中國國家體育場內,全世界與中國共同起舞!
中國九大現代建筑 篇2
建于一九八二年,美國貝聿銘建筑師事務所設計。建筑吸收中國園林建筑特點,對軸線、空間序列及庭園的處理都顯示了建筑師貝聿銘良好的中國古典建筑修養。貝聿銘說,他要幫助中國建筑師尋找一條將傳與現代相結合的道路。
北京香山飯店位于西山風景區的香山公園內,坐擁自然美景,四時景色各異。依傍皇家古跡,人文積淀厚重;此地水清氣新,為休閑旅游佳境。飯店周邊路網交通發達,五環路擦肩而過,由市中心駕車頃刻而至。飯店建筑獨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獲美國建筑學會榮譽獎,整座飯店憑借山勢,高低錯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見,內有十八景觀,山石、湖水、花草、樹木與白墻灰瓦式的主體建筑相映成趣,飯店大廳面積八百余米,陽光透過玻璃屋頂瀉灑在綠樹茵茵的大廳內明媚而舒適。
也許,只有當您面對那跨世紀的建筑,從建筑創造者精心設計的作品中聆聽他們發自肺腑的真情時;當這些閃爍著人類智慧之光的音符在心弦上彈奏出優美的旋律時;您才能領悟到這座建筑的妙諦。
佇立在黃浦江、蘇州河交匯處的浦江西側,遙望對岸的東方明珠電視塔。您會對這跨世紀的建筑產生由衷的感慨,聳入云天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塔身一大一小兩個圓球型建筑,以及呈三角形的底座支架,與周圍的建筑聯綴而成的群體建筑,在設計風格上是如此的協調,似乎以共同的旋律和對位和弦,構劃出浦江東岸絢麗燦爛的畫面,譜寫出21世紀上海建筑交響樂的華彩樂章。
東方明珠電視塔,21世紀太平洋西海岸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的標志,當世界各國的朋友云集上海,共同描畫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藍圖,東西方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在此交流,并在撞擊中射出璀璨的火花時,東方明珠電視塔以其獨特的風貌在浦江的東岸笑迎四方來客。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座落于玄武湖、紫金山麓,造型優美、設施現代、體量宏偉、功能完備,是古都南京的一項標志性建筑。它集展覽、商貿、會議、信息、旅游、娛樂、餐飲為一體,是按照當代國際展覽功能建設的大型智能化展館。配套設施齊全,具備承辦單項國際博覽會、全國性質恰談會的能力。占地12.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交通便捷。距南京祿口機場45公里,并有高速通道連接;距南京長江大橋3公里;距南京火車站和312國道上的南京汽車站僅1公里。與南京新生圩港口和滬寧高速公路有便捷的交通聯系。附近有近20條公交線路。玄武湖隧道使國展中心與城市中心連為一體。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擁有2200多個國際標準展位(3米*3米),展位配套設施齊全并且按國際慣例設計,展廳分上下兩層,每層又可分為三個展廳,可分可合,均能獨立對外開放。此外,在建筑物東面、南面設有兩個室外展場,南、北、東主入口處均設有平臺,可舉行各種禮儀活動。其中南禮儀平臺和廣場占地約2.5萬平方米,是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
展位配套設施按國際慣例設計,經過pds綜合布線,強電、弱電、信息、通訊、給水、排水、壓縮空氣等經地下管溝到達各個展位,設施完備,服務周到,足以滿足各種類型展覽會的需要。
南京國展中心是多功能大型智能化展覽場所,同時具備國際一流的會議功能。中心二夾層設有商務洽談室20間,面積約為1700平方米,其中8間可分隔或獨立使用。可舉行3-60人不同形式的洽談活動,另設有一間264平方米的智能型會議室,配有同聲翻譯、電腦投影儀,適應國際性會議活動的需要。
三層設有貴賓會見廳及休息廳,總面積為400平方米。其優雅的環境、高品位的布局,是重要領導會見賓客的場所。
三層設有近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可舉辦xx人的大型國際研討會、交流會、演講會、發布會,配有高檔視頻、專業舞臺燈光系統等設施。此廳也可分隔成三個獨立的單元。
南京國展中心三層設有750平方米的中餐廳和約300平方米的快餐廳,一層、二層各設有一個近100平方米左右的快餐供應點,多功能廳可滿足xx人的酒會和冷餐會。一流的硬件設施和品牌服務使各類賓客在國展中心找到賓至如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