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細胞(精選9篇)
走近細胞 篇1
[背景介紹]
高中生物一個模塊結束時,需要對學生進行學分認定。認定時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而對此沒有一個固定模式可借用,因此需要進行必要的探索和嘗試。
[案例描述]
育才中學的學生在進行《生物1:分子與細胞》模塊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平時的學習過程評價、模塊評價、模塊學分認定等過程。
一、平時學習過程評價
主要采取的辦法是,由值日班干或者科代表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如實地、及時地做好以下表格的登記工作。
(二)操作說明
1、有關內容的說明
課前準備:按時出勤,準備好學習用具等。
課堂表現:發言的主動性與正確性,行為規范,組織和參與活動的能力。
課后探究:主動提問的次數,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對以前作業改正情況,對布置的課外活動開展情況。
2、評價表格記錄的方法
可采取正負分值記錄。例如,無故遲到一次記“-1”分。主動發言一次記“+1”分,疑難問題回答正確 “+1”,一周小結一次。在下周公布結果。
二、模塊結束時評價
采取學生自評與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三)學習過程評價操作說明
根據我校新課程學分管理制度,學科類學分以模塊為單位進行考核。模塊考核必須從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習過程評價,模塊考試成績三方面綜合評定。
1、 對學生模塊學習過程進行多元評價,即從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三方面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進行綜合評定。
2、 學習目標(指模塊學習目標明確,有自己的修習計劃并能根據實際進行調整等)、學習態度(指學習興趣、努力程度、互相幫助的精神等)、學習能力(指學習方法、習慣、質疑、反思、動手、創新、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平時的作業、測驗、實驗的表現等)的評價應該從模塊學習的全過程給予全面的綜合評定。
3、 評價的等級統一以“a”、“b”、“c”等級呈現,a為優良,b為合格,c為不合格。
4、 學生的自評、互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生按項目打出自評等級,并對小組其他同學打出互評等級,由小組長進行統計評定小組成員的等級。科代表和小組長負責監督各小組的評定情況。通過自評和互評的過程,使每個同學明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實行“從多”、“從高”、“三者相等取其中”的原則,小組評定結束后交給老師。
5、 老師匯總學生自評互評情況,結合自己的評價,最后確定該學生該模塊學習過程評價的等級。
三、學分認定
(一)模塊學習學分認定表
(二)說明
課程結業、學分認定應該從考勤、學習過程和模塊考核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評定結果以等級呈現:a(優良)、b(合格)、c(不合格),三方面評定都在b以上(含b)的才能授予學分。
四、模塊考核之筆試
(一)命題理念
《分子與細胞模塊》是高一學生學習的第個模塊。模塊考核必須按課標和教材要求,并結合本校實際全面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學習態度等進行比較全面的檢測主要思路如下:
1.突出基礎性。不追求太大的的區分度,定位于達標測試。要求緊密結合教材包括相配套練習,考查學生對教材涉及的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強調基礎性,還有一目的是為保護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深切感到,只要平時認真按要求去做的都能考出較好的成績。
2.重視能力考查。試題注重了探究性和開放性。例如,由于教材有較大篇幅介紹了有關疾病的情況,并且要求學生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這次試題設計了“科技小論文”這道題。大大增加了試題的開放性,是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以及知識面的檢測,其中特別考查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37題的實驗分析,是學生沒直接做過的,課本上也沒有現成的答案,要求他們勇于思考大膽作答,較好地考查了他們的實際思維水平和解決新情境下新問題的能力。備用題,本次未使用,主要是結合已介紹的實驗進行拓展探究。
3.兼顧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考查。教師在評卷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卷面要求,對書寫不規范或者不認真的,都要扣去一定的分數。試題盡可能地聯系了實驗和實際,對促進他們更好關注社會,積極主動參加平時的教學活動起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探究性試題舉例
[模塊考試第37題](8分)根據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 巴氏小體存在于雌性哺乳動物細胞中,是指在分裂間期細胞核中呈凝縮狀態不活動的x染色體(雄性個體的細胞分裂間期無巴氏小體),可作為雌性細胞的標記。某科學家所做實驗的方法和結果如下表所示。(年輕女性體細胞用a表示,老年男性體細胞用b表示)
問題
(1)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細胞 。
(2)實驗1的目的是什么?實驗中為什么要選用年輕女性與老年男性的細胞做實驗?
(3)實驗2的目的是什么?本實驗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為什么?
(4)本實驗能否說明細胞可無限增殖?為什么?
答案:(1)衰老的原因(或增殖的原因)(2)比較年輕細胞與年老細胞增殖的情況;便于標記和區別不同細胞(3)探究衰老細胞的物質究竟在哪里。 不能,并不知道衰老的物質在哪里,因為用到細胞核時也同時用了同一個體細胞的細胞質;(或者:能,因為有年輕個體細胞核存在時就能增加分裂次數)。(注:僅答“能”或“不能”,未答原因的一律不給分)
(4)不能。 因為年老細胞的增殖是有限的。(本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模塊考試第38題]科技小論文:結合所學內容,列舉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簡要分析其原因(8分)。
要求:1.字數不少于300;
2.要緊密結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實際;
3.層次清晰,語言流暢。
答案與評分標準:
(三)學生答卷及點評
《科技小論文》具有較大的開放性,給了學生足夠的思考和回答的空間。但解答時要求他們結合教材和生活實例展開,也就說進行了一定限制。江蘇版教材關于健康的話題主要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因為學生未學遺傳內容,對遺傳因素以及設計到遺傳機理的知識評卷時不做要求。下面選取了部分樣卷,并就有關評價問題進行有重點的進行簡要點評,歡迎讀者討論批評。
樣卷一(作者:辛 雨)
威脅人類健康的因素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大氣污染是當今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問題。通過生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有氧呼吸。被污染的大氣在呼吸過程中進入到人體,這對健康的危害很嚴重,易導致肺癌等疾病的發生。
2.癌癥也時常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它因抑癌因子失效,原癌因子過度活躍而導致細胞組織癌變。它與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因此為預防癌癥,有規律地合理地作息,科學的飲食都是十分重要的。
3.農藥過多地殘留在人體是十分不利的。其主要原因是農作物生長中過多使用農藥以及在清洗中未洗凈有關。殘留的化學農藥很可能引發人體細胞癌變或中毒。
4.水質污染,臭氧層破壞,濫用抗生素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因為生物無時無刻都需要水,大量的紫外線照射可能引起紫外線和皮膚癌,白內障;亂用抗生素使病菌的抗藥性不斷增大。
[點評]層次清晰,語言流暢。能結合生活和部分教材實際或實例,但觀點不夠全面和準確。本文給了6分。
樣卷二 (作者:呂盛盛)
藍天白云,紅花綠葉,大自然每天都用它最美好的一面迎接太陽的升起。在這美麗的伊甸園中,人類正在忙碌地挖著陷阱,讓自己跌落的陷阱。
首當其沖的罪行便是無數無知的人類對樹木的亂砍濫伐。樹是多么神圣的靈魂啊,它們是人類最知心的朋友。也是干活干得最多,卻一直默默無聞的圣人。人們啊,你忍心嗎?當你很心殺害這千萬條生命后,你們終將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人類健康遲早會因為這綠色的消失而遭到威脅,甚至隨綠色一起消失。若是光合作用不再,太陽也會因此遜色幾分。
人們,你們還記得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祖先嗎?達爾文的進化論早已老少皆知,可為什么你們對待自己的同胞仍是如此殘酷呢?果子貍是無辜的,禽類們是無辜的,牛和羊何罪之有?是人類過分的貪婪造成了sars的蔓延,禽流感,瘋牛癥的風波,是人類用雙手陷緊了自己的脖子,自己愚蠢的行為威脅了自身的健康。
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它們為人類造就能量,而樹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為呼吸提供氧氣。那善良的人們,就手下留情饒過一顆小樹吧;人類每天都要進食,可憐的動物們已經成了餐桌上的犧牲品,那善良的人們,就不要再責備它們了,饒它們一命吧。
人們不要再干“壞事”了,否則海嘯將代表大自然再次沖上大陸。
[點評]語言流暢,字里行間包含情感,有感染力。但未能聯系本模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中有關健康的實例,觀點不全。本文得4分。
樣卷三 (作者:李歡蓓)
威脅人類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有射線和創傷。許多有害射線會引起人體細胞癌變,如血癌,皮膚癌等。
化學因素是指一些有害物質進入人體,造成人體疾病,甚至死亡。如,一氧化碳進入肺部,會迅速與血紅蛋白結合,以致體細胞不能正常呼吸,造成死亡。亞硝酸根離子進入人體會致癌,腌制的,烤的,炸的東西以及生有黃曲霉菌的東西有亞硝酸根離子(編者注:此處有誤)我們一定要少吃,不吃;還有,如碘離子攝入過少,會引起甲狀腺腫大,所以要提倡在食用加碘鹽。
生物因素更是非常多。如感冒病毒會引起感冒,hiv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引起艾滋病;還有肺結核,痢疾等是由細菌引起的;蛔蟲在腹中引起腹痛等。
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保護環境,有病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點評]既聯系了生活實際,也聯系了教材實例,既講到各因素,也分析了其原因。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本文得7分。
樣卷四 (作者:鐘琳)
當心威脅你健康的因素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人類的健康問題又浮出了水面,越來越多的新疾病不斷出現,危害到人的生命,同時還有各種因素也同樣危害著人們的健康。我認為存在著外因和內因。
一、外因
1.工業的迅速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的嚴重,大量的的廢水和廢氣導致飲用水受到污染,人們一旦吸入有毒有害的氣體或飲用了有毒有害的水,就會危及人類健康,一些傳染病也會因此被到處傳播。
2.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關注,有些食品生產企業為了謀私利,在食品中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劑,生產劣質產品。或是大量使用危害人類自身健康的原料,不注重衛生,人們吃了這些食品,想不得病也很難。
3.城市汽車數目增多,所排放的廢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毒氣體,人長期居住在被毒氣包圍的環境中,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城市交通事故也威脅著人類生命。
二、內因
1.不良的嗜好,如酗酒,抽煙,喜愛吃腌制的食品等,這些生活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而且一旦發作起來,那威脅可是不小的。況且抽煙不僅對自身的身體造成影響,也同樣危害著他人的健康。
2.都市人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勞累導致體力透支,而又缺乏有規律的鍛煉,導致身體抵抗力降低,容易生病。
3.來自生活和工作的的壓力也危害健康,如果不懂得釋懷,為自己減壓,總抱著沉重的心理負擔,總有一天會崩潰的。這種危害不僅體現在生理上,更體現在精神上的。
[點評]聯系了生活中的實際,比較全面的介紹了影響人類的因素。但對這些因素是如何威脅健康這一問題未做交代。本文得6分。
[建議討論的問題]
1、如何更好地通過評價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如何使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不走過場。
3、如何做好前后模塊評價上的連續性
[教學反思]
1、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評價,評價的質量本身直接關系到他們今后的學習習慣和態度。由于高一學生剛接觸到高中生物學的學習,如何更好保護他們的學習熱情便成為開展評價的重要思路。從我校實驗班測試的情況來看,由于學生積極性較高,準備較充分,99%的學生在模塊考試中均取得了合格(60分以上),平均分80分。當然,試題中科技論文題目的設置,不僅是考查能力所需要的,也能克服少數學生在考場上出現時間富余的現象。從學生的反映的情況來看,總體上認為試題難度適中,感到生物學的學習很有趣。對他們樹立信心,對今后更好地學習有幫助很大。
2、評價過程,既是對他們前一階段學習的檢查,也是促進他們自我教育的過程。因此,引導他們自評互評顯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們也不可忽視自評和互評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
(1)絕大多數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評了“a”。這是否說明他們對前一階段的學習狀況都是持肯定態度呢?他們果真都那么自信?是什么原因讓他們都評“a”呢?某同學平時上課不認真,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為此老師多次找他談過話,且學科的模塊考試成績不及格,按理他的自我評價應該是“b”或者“c”才符合事實,但還是將自己評成了“a”。一些表現并不優秀的學生為何也將自己評為“a”?一是“自衛”心理。部分學生擔心學分會影響自己未來的升學。從他們獲知的信息看,高考會與學分或多或少掛鉤,若評價太低,勢必是自我“傷害”。二是從眾心理。大家都打“a”,為什么我不打呢?三是敷衍心理。認為平時的評價沒什么實際用處,將來怎么樣還是看高考,因此,隨便寫上a,也沒人來計較你。四是虛榮心理。只有評上較高的等級才能在同學和家長面前有“面子”。五是學校態度使然。學校對各“等級”的人數沒有指標限制,沒有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來組織這樣的評價活動。再說,多點兒a,對學生、老師都沒什么不好。正因此,間接鼓勵了更多學生去選“a”。當然有部分學生是因為對自己的認識不到位,而與教師的評價存在反差。此外,獲得好的結果是人的基本愿望,只是部分人只重結果不重實際過程而已。
(2)如何對待傳統價值觀?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其中謙虛和誠實,更為歷代仁人志士所倡導。然而,部分學生的評價結果中卻很難找到它們的“影子”。事實上,也有極少數在模塊考試成績不及格的學生將自己的學分打成了“b”。但個別分數很低、學習態度欠佳的反而評了“a”。應該說,敢于給自己評上“b”的同學是有一定勇氣。他們有的認為,這次反正沒考好,只要不打“c”(不合格)就心滿意足了。還有人認為,這次確實比別人差,但會以此為新的起點,力爭在下個模塊取得好的等級。
不管怎么樣,在評價過程所暴露出的部分學生自我認識不到位、不誠實和不謙虛的傾向,令人深感不安。它直接沖擊著傳統的道德觀念,若對他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僅會影響到今后評價工作的開展,更是對他們身上出現的不謙虛和不誠實的直接肯定,而威脅著一些傳統美德在后代的發揚光大。事實上,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張揚自我和謙虛誠實的關系問題。在積極鼓勵學生有個性地發展,幫助他們樹立“我很重要”、“我能行”的態度的同時,如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我,理解過程與結果的關系,顯得格外重要。
(3)學生自我評價過程面臨走過場。雖然學生自評的結果并不準確,但若組織到位,其意義仍然不可低估。首先,自我評價過程可以成為生動的自我教育過程,通過在自評、互評活動中的表揚和自我表揚,批評與自我批評過程,可更好地認識自己。其次,評價過程本身能喚起他們進行比較深刻的反思和總結。雖然課改前,部分老師也開展類似總結評比工作,但畢竟沒有像今天這樣的有組織性、計劃性和系統性。再次,評價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要看學習態度和能力等。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開展這一活動呢?其中關鍵的措施是,評價時應對每個班的各等級的人數有一定硬性指標限制。例如,至少要限制a(優秀)的人數,“a”的指標數一般不應超過班級總人數的50%,否則,評價的激勵價值將會減弱。
走近細胞 篇2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分子與細胞”開篇沒有緒論,取而代之的是科學家訪談,通過鄒承魯院士談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過程,滲透科學家的創新、團隊合作、鍥而不舍的精神,以及為國爭光、為人類作貢獻的志向。以“科學家訪談”代序是對傳統教科書緒論的突破,見人、見事又見精神;有知識、有過程又有殷切的囑托。它對新教材必修1、2、3以及選修課的學習甚至學生的終身學習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豈能不重視?如何上好這一節課呢?
一、學習課程標準和新教材,領悟相關理念
問題是教學活動的開端,教學的首要任務并不在于直接給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而在于引導學生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主線,一切教學活動自始至終都應圍繞問題展開。教學的最終結果不應該是用所傳授的知識完全消滅問題,而應當是在初步解決已有問題的基礎上引發出更多、更廣的問題。這些新問題出現的意義不僅在于使教學活動無止境地進行下去,而在于最終把學生引上創造之路。
素質教育環境下的課堂教學,需要的是完整的教育。它的真正貢獻除了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不懈的追求精神。
新課改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做學習型的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并完善教育教學行為。
課程標準指出,在高中階段特別強調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斷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環境意識,以及初步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二、封面目錄導入,初建系統論,為后續學習埋下伏筆
必修1“分子與細胞”封面是“生物膜的結構模型”示意圖和“分子與細胞” 字樣,學生未打開課本前,先讓學生猜猜該圖是什么,引導學生到教材中找答案,簡單介紹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如均有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為“科學家訪談”“細胞膜──系統的邊界”和必修1“分子與細胞”等的學習埋下伏筆。打開必修1“分子與細胞”的目錄,展現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圖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學生,教師靈活應用,適當點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
必修1“分子與細胞”的目錄分析和使用
由目錄附圖引發的思考:
1.(看圖:高倍顯微鏡下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植物葉片是綠色的,是因為細胞中有什么?
2.(看圖:蛋白質結構)血液是紅色的,是因為血液的紅細胞中有一種什么蛋白質?
3.(看圖: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
4.(看圖:生物膜的結構模型示意圖)(動物)細胞的最外面是什么?
5.(看圖:葉綠體立體結構示意圖)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場所在哪里?
6.(看圖: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體內的細胞有壽命嗎,細胞如果死亡了,如何產生新的細胞來補充?
通過封面、目錄的粗略學習,使學生對必修1“分子與細胞”有個大概的了解,初步建立系統論的思想,初步感知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為全書乃至整個必修、選修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引導學生體會鄒承魯院士的一席談,激起深深的思考
鄒承魯院士的一席談中,最吸引學生的是“辦老實事,說老實話,做老實人”“鄒承魯院士親筆簽名”“1966年人民日報對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報道”“結晶牛胰島素圖片”和“鄒承魯院士神采奕奕的相片”。
鄒承魯院士的一席談中,內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學生從中見人、見事、見精神,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大科學家鍥而不舍、大膽創新的精神,也感受到大科學家殷切的囑托,激起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吸引更多的生物科技后備力量。一席談中本人認為最核心的內容還是“辦老實事,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若啟發得當,對未步入社會的中學生來說影響是深遠的,教師應該用最重的語言來啟發。“辦老實事,說老實話,做老實人”的精神應該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既傳授知識,又教學生做人。
四、利用新聞信息,引入更多更廣的思考
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及環境意識的一代新人。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應注重與實際的研究應用結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學生的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界限。新聞,無疑是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最佳的橋梁,結合本校學生的特點,本節課可以滲透以下幾個來自報紙的新聞事例:
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新聞中的生物學問題時,應注意從生物學的角度,同時綜合考慮其他因素。教師不僅是生物學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信息的鑒別者、育人的教育者和道德的示范者,教師應在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這個成功,我們需要長期用心去準備,希望能與同行共勉。
走近細胞 篇3
[背景介紹]
高中課標要求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教學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因此,應該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平等參與,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維創設相對寬松的環境。課堂上應該如何講授表格?例如,對江蘇教材第一章的“xx年10種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傳染病”有關表格,是讓學生自己隨便看看呢,還是教師做講解?這是值得探討的課題。采用“討論法”開展教學,動員全體學生參與,引導他們在積極觀察和思考的基礎上開展討論,有利于使他們充分聯系生活實際,相互啟發,以提高思維水平,形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建設良好的學風。
[案例描述]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大屏幕上的表格,并準備回答:“此表說明了哪些問題?”。要求大家聯系具體實際,獨立思考,并做好筆記和發言的準備;
(屏幕顯示) xx年10種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傳染病表
序號
疾病名稱
發病率(1/10萬)
疾病名稱
病死率/%
1
病毒性肝炎
66.55
狂犬病
89.33
2
肺結核
44.00
愛滋病
32.88
3
痢疾
35.40
白喉
20.00
4
淋病
12.34
新生兒破傷風
12.08
5
麻疹
4.55
流腦
3.73
6
傷寒、副傷寒
4.21
鉤端螺旋體病
2.91
7
梅毒
4.13
炭疽病
2.79
8
瘧疾
2.57
乙腦
2.25
9
出血熱
2.42
霍亂
0.77
10
猩紅熱
1.11
出血熱
0.62
師:下面請同學們進行分組(4人一組)討論。要求每個同學都必須做記錄,5分鐘后每組派一個代表發言。最后要求所有同學將所做的發言(包括最初的和修改后的)記錄上交。
(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5分鐘后)
師:下面請各組代表發言。那一組先發言?
(一些組遲疑,第一組代表率先舉手)
師:下面請第一組先發言。大家都要做記錄,避免等會發言時重復。
生甲:1.病毒性肝炎和肺結核的發病率高,狂犬病和愛滋病病死率高;2.發病率高的病死率不一定高,相反,病死率高的發病率不一定高;3.養寵物的人太多;4.食堂不衛生。
師:你總結得很好。怎么概括得這樣出色?!你憑什么做出了這些結論?(哄堂大笑)
師:(微笑著)看得出,他們是掌握了一些觀察方法,也就是說,他們“會看表”或者說“有一定的看表能力”!。(生笑)
師:他剛才說的第一個結論是通過表中豎行數據做對比獲得出的。第二個結論是對表格中橫向數據做對比獲得的。說明掌握了基本的看表方法。橫“看”、“豎”看和對比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面地看。(他們小組同學,都比較興奮)
師:第三個結論就更妙了!從書上一下跳到了社會生活中去了,聯系了具體實際。但是,似乎有一點讓人感到不是很明白,“愛動物”有什么不好?你憑什么說缺乏科學的生活方式?歡迎你們小組的其他同學可隨時起來補充。
生乙:養寵物的人缺乏預防意識,雖然養狗的人多,但許多人不及時給它注射狂犬病疫苗,會導致狂犬病。肝炎是屬于傳染病,與飲食衛生有關。
師:說得好,說明加強管理和提高預防傳染病的意識重要。養狗不忘健康,飲食需要衛生,健康意識不可缺少。
生丙:我國人口太多,容易傳染。
師:看來你從計劃生育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了。人口問題會引起其他一系列問題,所以也與傳染病的流行也有關。
(哄堂大笑,激動地鼓掌)
師:好,下面請第2組的同學發言,前面已經說過的,就要不重復了。
生丁:1.說明對賣血、賣淫等行為需要管理;2病毒性肝炎發病率高,說明中國人的飲食上嚴重不衛生,應學習外國人的分盤進食;3.病死率高的病能引起了社會的重視,控制力度也大;4.易傳染的疾病,往往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徑;5.毒品泛濫,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師:說得很好。是啊,對用于輸血用的血液應該注意檢疫。這點需要提請政府和醫療機構注意。賣淫行為要堅決禁止。病死率高的(例如,狂犬病,愛滋病,還有去年我國部分地區爆發的sars)由于能引起公眾和政府的重視,所以控制的力度大,發病率就低,sars在短時間內就被全部控制了。你說的第一個結論和第4個結論,都是關于血液傳染病的。你的第2個結論,為我們找到了控制消化道傳染病的方法,要學習國外人的分盤就就餐,對嗎?看你,一下讓我們的視野從課本走向了世界啊!呼吸是時時刻刻在進行,所以傳播的機會大。病從口入也是有科學根據的。
師:你們覺得還應該怎樣做?
生丁:人類要潔身自好。要廣泛宣傳賣淫的危害,要對不注意衛生的飯店進行處罰。
師:還有嗎?
生戊:要加強法治。
師:第3組同學有什么補充嗎?相信你們有精彩的發言。
生己:1.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的會導致人為疏忽。死亡率高的病,現在發病率低,但以后死亡率降下來后,發病率會上升。2.病死率高的病傳染性相對較低,說明病死率高的病能引起了社會的重視。3.人類缺乏鍛煉。4.現在的污染指數高,人們卻不注意,導致肺結核發病率高。
師:好,第1.2結論與前面的類似,但你重新說了一次,雖然你存在了對別人發言沒注意聽的傾向或者聽了還要這樣說。不管怎樣,要感謝你再次對我們強調了這一重要結論,讓我們的記憶更深刻。第3條結論,對我們太重要了!下次看到有同學做廣播操不認真時,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他辦培訓班?
(生笑,打斷說話)
師:我覺得第4個結論在科學性方面需要探討一下。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不知道你說的污染是什么意思?空氣質量日報中涉及的污染物質,主要是指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五種空氣中的污染物,至少與你說的沒關系呀。社會重視的傳染病傳染性就低,記得sars流行時,黨和政府都很重視,所以很快控制了。前面討論過(生笑)
師:其他小組代表有沒有補充?沒有的話。下面進行自由發言。
生庚:還有一個重要結論剛才沒想到!
師:什么結論,大家都很想聽呢!(課堂氣氛非常活潑)
生庚:天花、霍亂等雖然現在發病率不是很高,但過去很高。
師:是啊。這個結論太重要了!(全體學生都感到有點突然)
師:這說明我們人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醫療衛生水平提高了。還有嗎?
生甲:環境衛生變好了,主要是國家發展了。
師:對呀,醫療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國家經濟的發展。還有嗎?
生壬:病毒性肝炎發病率高。也說明肝炎病毒傳播速度快。
師:有道理。傳染病的流行的基本環節包括哪些?
(師生一起回憶,師稍做講解)
師:還有什么結論嗎?大家可舉手自由發言。我從來都是對那種為了學習而踴躍舉手的同學心懷敬意的,雖然他冒著答錯的風險而引來難堪,可為了整個班有良好的學風,對區區個人利益在所不惜呀。這是什么精神?
(學生哄堂大笑。師邊引導學生回答,邊做點評和總結,學生七嘴八舌地進行自由發言)
生:計劃生育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
生:許多疾病在醫學上無法控制。
師:好象你有點悲觀。應該說,是現在無法控制。隨著醫學是發展,一定會做到更有效的控制。
生:肝炎病毒生命力強。人的抵抗率弱。愛滋病傳播快,范圍廣。
生:新生兒應該打預防針。醫療腐敗,假藥泛濫,妨礙了正常的防治。
師:預防接種的政策和措施沒全面貫徹落實。你說的涉及到深刻的社會問題了。
生:死亡最高的是病毒引起的。
師:你的知識面挺寬的啊。佩服。這個表格上排列第一位的二種病確實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左邊表格中第二位就不是,說明你的結論值得商榷,不過,好在你用了“最”字,至少對這個表來說,是合理的。病毒是什么?(師生一起回憶,師稍做講解)
生:對發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都應該更加要注意。
生:要加大對疾病的疫苗的研制。
生:病毒和細菌會變異,有抗藥性。同時,傳播途徑也會越來越多。病毒和細菌與人的斗爭將是永遠的。
生:許多地方的人的飲食水平還是停留在溫飽水平上。生活質量不高。在衛生上不注重,導致許多疾病有高發病率。
生:霍亂死亡率低,說明人類雖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發生,但也對一些疾病有一定防治能力。
……
師:大家的發言非常好,能從一個小小的表格里發現這么多大問題。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一定也超出了教材編寫者的想象。今天的作業是:1、將今天發言整理好,上交(注意寫清楚,哪些是表格直接反映出的信息,哪些是你通過分析才能得出的結論)。2、收集資料說明我國醫學的重大成就。
[建議討論的問題]
1.如何將新課程的理念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
2.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如何傳授方法?
3.如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獲得啟迪?
[教學反思]
討論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高,參與面大。雖然他們的回答具有較大的開放性,有的答案也缺乏針對性,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精力及時進行評價和糾正。但開展這樣的討論活動除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外。至少有以下意義:一是,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將枯燥的數字表格變成了生動的思考素材,促進了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學習信心;二是,有助于培養能力。通過激發“問題意識”,能發展思維能力。表格雖小,但信息量卻很大。要從只有20個數據的表格中發現問題,需具備攝取、整合、轉化和表達信息的能力。三是,能增強科學的親切感。在引導他們聯系實際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他們關心社會的意識,更能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科學課題就在眼前,進而使他們產生熱愛和獻身科學的情懷。四是,有利于促進他們樹立健康意識,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從而更好地珍惜和熱愛生命。五是,使不同的觀點在相同的時空內進行有效的交匯,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產生。等等。
走近細胞 篇4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關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這一觀點,是為深入學習細胞的知識作鋪墊,屬了解水平。教材通過事例從幾個方面提供資料讓學生進行分析,因此,該內容的教學目標定為“舉例說出”。
在構成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只有種群和群落是學生沒有學習過的,這些結構層次都屬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學習。不僅理解生命系統的這些結構層次的含義,還應理解這些結構層次是層層相依,緊密相聯的,同時,還應初步理解生命系統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教學目標定為“舉例說明”。
在分析組成生命系統的多層次關系的基礎上,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二、--思路
三、教學實施的程序
教學
內容
教師的組
織和引導
學生
活動
教學
意圖
問題
探討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xx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國流行爆發,部分城市出現了學校停課、工廠停產、商場停業的現象,很多與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離在家。為什么人們對非典型性肺炎這么恐懼呢?這是因為它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和致死率,而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教師播放與sars病毒有關的錄像,也可展示sars病毒的結構示意圖、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
提問:1.結合初中所學病毒的知識,談談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樣的結構?它是怎樣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體哪些部位的細胞?
4.如果離開了活細胞,病毒能夠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嗎?
總結: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貯存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新的病毒,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細胞,使人發生呼吸困難而死亡。病毒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再表現生命現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呢?
教師呈現資料分析中的實例和圖例進行分析。
1.針對實例1,教師可以設問:
(1)草履蟲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物(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還有哪些生物體的結構與草履蟲相似?
(2)這些單細胞生物能夠獨立生活,也應該具有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2.針對實例2,教師可以設問:
與草履蟲相比,人是多細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從什么細胞開始的?
(受精卵)
總結:人的生殖細胞是精子和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開始;人的發育其本質是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由此可見,多細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也離不開細胞。
3.針對實例3,教師可以設問:
(1)完成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細胞的參與?
(2)我們現在的學習活動,又有哪些細胞的參與呢?
4.針對實例4,教師采取的策略為:
教師介紹艾滋病病毒的相關知識,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種攻擊人體的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受到破壞的病毒,從而引導學生思考:生物體的某一種細胞受到損害,也會影響該種生物的生命活動,甚至導致其死亡。
提問:除艾滋病外,你還能舉出特定的細胞受到損害導致疾病的例子嗎?
教師展示小兒麻痹癥患者及相關的脊髓細胞受到損害的圖片。
教師總結上面的四個實例,指出這四個實例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這一基本事實。另外,生命活動還有賴于生物體周圍的環境,依靠環境提供物質和能量(構成生物體的細胞也是生活在一個液體環境中)。
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圖1-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1.生命系統分為哪幾個層次?它們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什么?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2.請說出除種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幾個層次的生命系統的概念。(教師簡單舉例說明什么是種群和群落,例如,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鯉魚就是一個種群,而這個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構成了一個群落。)
3.請盡量列舉除教材中呈現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這4個生命系統例子外,其他的具體例子。例如,細胞這個系統,除教材提到的心肌細胞外,還有骨骼肌細胞、平滑肌細胞、神經細胞、血細胞,等等。
4.你是怎樣理解細胞是生命系統的最基本層次的?
(比細胞再小的結構層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5.請以一個人,一棵松樹或一只草履蟲為例,列出生命系統的不同層次。
教師可以呈現教學策略中的表格,引導學生填表。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體的生命系統,這說明了什么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統越復雜,而低等生物則比較簡單。由此說明生命系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總結:由上可知,構成生命系統的結構具有層次性、復雜性和多樣性。從小小的細胞開始,到最大的系統生物圈,盡管生命系統復雜多樣,大小不同,但它們層層相依,緊密聯系,都離不開細胞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本模塊的學習,我們就從細胞這一基本的生命系統開始。
學生回顧初中所學病毒的知識、觀察圖片,并根據已有的社會經驗回答。
學生閱讀實例,觀察圖示。結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自由回答,也可以舉例回答。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回答。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回答。
可以先讓學生簡單介紹所了解的艾滋病的知識。
學生根據圖片和社會經驗回答。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讓學生嘗試舉例說明什么是種群和群落。
學生討論填表。
考查學生初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從社會生活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離不開活細胞這一基本事實。
由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轉入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體。
考查和幫助學生回憶初中所學知識,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強調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有其共性,即都離不開細胞這一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從人也是從一個細胞(即受精卵)開始的這一事實,引導學生認識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
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關,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與學習活動相聯系,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艾滋病病毒攻擊人的淋巴細胞的知識較深,學生不宜深入學習。
從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理解生命系統的層次,同時理解生命系統的復雜多樣。
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訓練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四、教學中的其他問題及對策
本節教材涉及較多的初中知識,同時,由于時間相隔較長而容易遺忘,因此,本節教學除完成知識上的教學目標之外,還具有熟悉學生,了解學生,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盡量幫助學生回憶初中所學的知識,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和拓展。二是不要僅僅拘泥于具體的知識,還應該引導學生從系統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以及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三是要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及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和教學策略,并注意教師列舉的事例應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熱點相聯系,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走近細胞 篇5
病毒的形態和結構
病毒在結構上要比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簡單得多。它們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只有侵入到宿主細胞內以后,才表現出生命力;單獨存在時沒有代謝活動,不能進行繁殖。根據寄生的對象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病毒的大小差別很大,一般直徑在10~300 nm之間,病毒的形狀也多種多樣。單個成熟的病毒稱為病毒粒子(virion),病毒粒子多半是由核酸芯子外包以蛋白質外殼所組成。有的病毒只由核酸組成,無蛋白質外殼,如馬鈴薯和番茄紡錘管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僅是由裸露的rna所構成,這種病毒稱為類病毒(viroid),其游離的核酸具有感染細胞的能力。
病毒的遺傳物質為核酸,有的為dna(如大腸桿菌t—2噬菌體),有的為rna(如艾滋病病毒hiv),但至今沒有發現含有兩種核酸的病毒。
細胞的產生與發展
原始生命誕生以后,細胞起源及其發展的一般過程,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主要階段:
1.原始生命到原始細胞的階段。原始生命體具有一個原始界膜,它能自成體系地生活于原始海洋中。這種界膜的物質交換機制主要是依靠滲透作用,因此其選擇性和穩定性較差。嵌有蛋白質的類脂雙層膜結構的出現,使其具有了選擇透過功能,保證了有機體與環境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形成了原始的細胞膜;原始的細胞膜內,遺傳系統逐漸完善,較多種類的酶也產生出來,代謝效率得以逐漸提高。原始細胞膜的形成標志著原始細胞的誕生。
2.原始細胞到前原核細胞的階段。原始細胞的細胞質內不同的酶系逐漸集中于一定的區域內,使細胞的代謝系統趨向于有序化;dna大分子逐漸進化形成原始的染色質體,相對集中于細胞中央區,進一步形成細胞的控制中心──擬核,這意味著細胞控制能力即有序化和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此時期所形成的細胞以前細菌和前藍藻為代表。
3.前原核細胞到真核細胞的階段。起初的前原核生物是在厭氧、異養的條件下生活的,隨原始海洋中有機物的消耗,前原核細胞內產生了可以利用日光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色素c,光合作用使大氣中氧的濃度不斷增加,生物經變異產生的有氧呼吸類生物能量利用效率高,在生存斗爭中有優勢,得以生存和發展,好氧細胞形成。后來細胞內分化出各種細胞器,形成了由核膜圍成的細胞核,核內形成了核仁以及由dna與組蛋白結合而成的染色體等結構,逐漸演化成現代的真核生物細胞。
真核細胞的出現,在生物進化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奠定了有性生殖產生的基礎。真核細胞進行有絲分裂,而有性生殖的重要特征──減數分裂,實質上是有絲分裂的一種特殊形式。有性生殖的出現,提高了物種的變異性,因而大大推進了進化的速度。
2.推動了動、植物的分化。與原核細胞相比,真核細胞的結構、功能復雜化,從而增強了生物的變異性,導致了真核細胞種類的分化,從而出現了動植物的分化,使生物體型向高級的方向發展。
3.促進了三極生態系統的形成。在原核生物時代,地球上只有以異養的細菌和自養的藍藻組成的一個二極生態系統。隨著真核生物的產生和動植物的分化發展,才出現了由動物、植物和菌類所組成的三極生態系統,使生物進化的水平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走近細胞 篇6
一、選擇題
1. 艾滋病(aids)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的傳染性疾病。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艾滋病是由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b.病原微生物(hiv)主要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淋巴細胞
c.患者將喪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可通過唾液、握手等途徑傳染
2.人體發育的起點是( )。
a.嬰兒 b.受精卵 c.胎兒 d.卵細胞
3.反射與反射弧的關系是( )。
a.反射活動可以不通過反射弧來實現 b.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實現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會出現反射活動 d.反射和反射弧的性質完全相同
4.生命系統的最宏觀和最微觀的層次分別是( )。
a.生態系統、個體 b.生物圈、細胞
c.個體、病毒 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5.下列各項中,屬于綠色開花植物器官的是( )。
a.樹皮 b.導管 c.形成層 d.種子
6.下列有關對種群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種生物個體的總稱
b.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
c.湖泊中各種魚類的總稱
d.一個草原上相互之間有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
7.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a.細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動物 d.落葉和土壤
8.下列名稱中,不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是( )。
a.大腸桿菌 b.神經細胞 c.精子 d.水分子
9.下列有關對生命系統各種結構之間相互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個體水平以上層次和以下的層次之間沒有關系
b.生命系統層次中不包括生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聯系
c.各層次層層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d.生命系統各層次間是不能演變和進化的
10.構成人體的細胞,根據其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可以分為600多種不同的類型,其原因是。
a.細胞分裂的結果 b.細胞生長的結果
c.細胞分化的結果 d.細胞內遺傳物質不同
11.大部分動植物體是不透明的,一般要經過特殊處理(如將標本做成很薄的切片),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但酵母菌、水綿、洋蔥表皮等材料卻可以直接做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主要是因為它們。
a.是單個或單層細胞 b.都帶有特殊的顏色
c.是無色透明的 d.是活的細胞
12.在顯微鏡的低倍鏡下,看到一個細胞偏向左上方,轉換高倍鏡觀察前應該把該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具體做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 b.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
c.移動載玻片上的樣品 d.調整準焦螺旋
13.用顯微鏡觀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時,高倍鏡的視野比低倍鏡的視野( )。
a.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b.暗,看到的細胞數目少
c.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少 d.暗,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14.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 )。
a.細胞體積的大小不同 b.有無細胞核
c.有無核膜 d.有無遺傳物質dna
15.比較下列生物的結構,與其他三者顯著不同的是( )。
a.噬菌體 b.顫藻 c.大腸桿菌 d.酵母菌
16.下列有關藍藻的說法中 ,不正確的是( )。
a.單個細胞直徑雖然比細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發菜、顫藻、念珠藻都屬于藍藻
c.藍藻的葉綠體含藻藍素和葉綠素
d.藍藻是能自養的原核生物
17.魏爾肖所說的“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其含義是( )。
a.由先前存在的細胞繼續發育而成 b.由先前存在的細胞繼續生長而成
c.由先前存在的細胞繼續分裂產生 d.由先前存在的細胞的產物構成
18.下列有關細胞的多樣性的敘述中,不屬實的是( )。
a.鴕鳥的卵細胞直徑達5 cm,是最大的細胞
b.動物的神經細胞可伸出長達1 m的神經纖維
c.獨立生活的支原體直徑約100 nm
d.專營寄生生活的病毒需借助于電鏡才能看到
19.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學說證明了生物彼此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b.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細胞構成的
c.細胞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創立的
d.恩格斯把細胞學說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20.生物界中,真核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100 μm之間。生物體的細胞體積趨向變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 受細胞所能容納的物質制約 ②相對表面積小,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 ③受細胞核所控制的范圍制約 ④相對表面積大,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選擇題
21.下圖為脊髓反射模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完成此反射的神經結構稱為 ,它由 個基本環節構成。
(2)此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 中,能接受外界刺激、產生興奮的是〔 〕 ;能表示效應器的結構是〔 〕 ,它是由 構成的。
(3)假設m是一塊肌肉,現切斷a處,分別用閾值以上的電流刺激ⅱ、ⅲ兩處,則發生的情況是:刺激ⅱ處,肌肉 ;刺激ⅲ處,肌肉 。
(4)參與此反射活動的細胞主要是 。
22.生物學實驗中常用到普通光學顯微鏡,試回答下面的問題。
(1)一個細小物體若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細小物體的( )。
a.體積 b.表面積 c.物像的面積 d.長度或寬度
(2)在目鏡為10×、物鏡為8×的視野中,看到剛好穿過視野中心的一行連續排列的10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看到細胞數目比原來少 ,看到的細胞比原來的大 倍,所看到視野的亮度比原來 。
(3)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轉動 ,使高倍物鏡到位后,若視野中圖像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 至物像清晰。
(4)若顯微鏡下視野一片黑暗,調節光圈和反光鏡都無用,則可能是由于 。
23.下圖是幾種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 ,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三種圖示的顯著特點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 內才能進行。
(2)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它在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細胞的最顯著特點是 ,與真核細胞的統一性表現在 。
(3)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過程的物質基礎是因為其內含有 ,因而它是一類營 生活的生物。
(4) 圖展示了哺乳動物的平滑肌細胞,其遺傳物質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種圖示的特點為 。
(5)其他圖示中與圖b中〔4〕相似的結構是 (填圖序號及標號)。
走近細胞 篇7
黑龍江省安達市育才高中 翟貴君
【本章總系統】
【各節分系統】
第1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表1-1-1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生物類型
舉例
生命活動現象舉例
結論
無細胞結構
的生物
病毒
只有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
單細胞生物的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的密切合作。
細胞生物
單細胞生物
草履蟲
運動、分裂增殖等
多細胞生物
動植物
物質和變量變化的基礎-細胞代謝
生殖、生長發育的基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遺傳變異的基礎-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
表1-1-2生命系統的微觀結構層次:
結構層次
概 念
舉 例
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神經細胞、心肌細胞、葉肉細胞等
組織
由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
動物組織包括:
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植物組織包括:
保衛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器官
幾種不同的組織結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結構。
動物器官,如:
各種消化器官、心臟、腦等
植物器官包括兩類六種: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系統
能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的組合。
高等動物主要由以下系統構成:
運動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等系統。
第2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表1-2-1【實驗】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
目的要求
1.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的異同點。
2.運用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
材料用具
詳見教材實驗相關內容。
方法步聚
制作臨時裝片
小組成員分別制作不同材料的臨時裝片。
觀
察
低倍鏡觀察
取鏡
右手握鏡臂,左手托鏡座。
安放
1.放在實驗臺偏左的位置(便于左眼看,右眼畫)
2.筒前臂后
3.安放目鏡和物鏡
對光
1.低倍物鏡、大光圈對通光孔
2.反光鏡轉向光源(注視目鏡內至視野明亮)
觀察
1.放裝片,標本對通光孔
2.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接近載玻片(看物鏡)
3.反轉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觀物像(左眼注視目鏡內)
4.調細準焦螺旋至像清晰。
高倍鏡
觀察
1.把要觀察的像移至視野中央
2.轉動轉換器換高倍物鏡
3.調細準焦螺旋至像清晰。
附: 顯微鏡結構歌訣(翟貴君 編寫)
顯微鏡結構要牢記,鏡座鏡柱和鏡臂,載物臺、遮光器,
準焦螺旋分粗細,目物鏡頭和鏡筒,反光鏡和轉換器。
顯微鏡操作歌訣(雪山草地 編寫)
一取二放,三安裝。四轉低倍,五對光。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鏡筒,細觀賞。看完低倍,轉高倍。九退整理,后歸箱。
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歌訣(翟貴君 編寫)
能用低鏡勿用高,操作規程要記牢,禁手撫摸目物鏡,擦鏡紙擦效果好,
勿亂轉焦轉換器,載物臺保潔干燥,取送鏡時輕拿放,右手握臂左托座,
實驗完畢復原樣,送回原處保存好。
表1-2-2動植物細胞、不同植物細胞、不同動物細胞的比較:
細 胞 舉 例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動物細胞
紅細胞
無
有
無葉綠體和液泡
無
白細胞、口腔上皮細胞
無
有
無葉綠體和液泡
有
植物細胞
葉肉細胞
有
有
有葉綠體和液泡
有
洋蔥表皮細胞
有
有
無葉綠體、有液泡
有
表1-2-3原核細胞-細菌和藍藻的比較:
項 目
細 菌
藍藻(表1-2-4)
區別
大 小
較小,直徑約為0.5~5.0μm
較大,直徑約為10μm
光合色素
一般沒有
有(藻藍素和葉綠素)
獲得營養方式
絕大多數是營腐生或寄生的異養生物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型生物
常見種類
桿菌、球菌、螺旋菌等
顫藻、念珠藻、發菜、藍球藻等
相同點
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等結構。
表1-2-4藍藻:
表1-2-5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比較項目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大小
較小
較大
結構
細胞壁
有,但與植物細胞的成分不同
植物細胞有
細胞膜
相 似
細胞質
有核糖體
有線粒體等,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和液泡等
細胞核
無成形的細胞核,無染色體
有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和染色體
都有與遺傳和代謝密切相關的dna
生物類群
細菌、藍藻等
真菌、植物、動物等
表1-2-6 細胞學說:
走近細胞 篇8
1.世界上首例瘋牛病是1996年在英國發現的,并由此蔓延。研究表明,人類的克羅伊茨菲爾特—雅各布病(vcjd)與瘋牛病一樣,病原體(朊病毒)是一種能致病的蛋白質,而不含有核酸。美國生物學家普魯辛納由于在研究朊病毒中作出的卓越貢獻而獲得1997年度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朊病毒有兩種構象,正常型(prpc)和致病型(prpsc)。prpsc可脅迫prpc轉化為prpsc,實現自我復制,并產生病理效應。下列有關瘋牛病及朊病毒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禁止將哺乳動物的蛋白質(如骨粉)等作動物的飼料,可有效預防“瘋牛病”的傳播
b.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而朊病毒沒有核酸,只有蛋白質
c.朊病毒不屬于生物,因為它不具有細胞結構
d.要殺滅醫療器械上的朊病毒,可先用naoh溶液浸泡
2.下列關于多細胞生物完成生命活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依賴于每個細胞無需分工都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b.依賴于以細胞為基礎的生物與環境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c.依賴于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的生長發育
d.依賴于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異為基礎的遺傳和變異
3.藍藻是原核生物,過去一直把它作為植物,這是因為它具有( )。
a.蛋白質 b.葉綠體 c.核酸 d.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4.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
a.草履蟲、衣藻、香菇 b.棉花、水螅、乳酸菌
c.水稻、番茄、白菜 d.蝗蟲、青霉、豌豆
5.細胞具有多樣性,下面對細胞形態結構及功能的關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 )。
a.卵細胞富含營養、體積大與早期胚胎發育相適應
b.精子具有鞭毛與其運動功能相適應
c.神經元有長的突起與其神經傳導功能相適應
d.紅細胞無細胞核與其強大的再生功能相適應
6.右圖是光學顯微鏡的一組鏡頭,目鏡標有5×字樣和15×字樣,物鏡標有10×和40×字樣。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仔細觀察葉綠體的形態時,顯微鏡的目鏡、物鏡及其與蓋玻片間距離的組合為 (用標號作答)。此時放大的倍數為 。
(2)在觀察時,③與④的顯微視野中比較明亮的是 。
(3)若在低倍鏡視野中發現有一異物,當移動裝片時,異物不動,轉換高倍鏡后,異物仍可觀察到,此異物可能在( )。
a.物鏡上 b.目鏡上 c.裝片上 d.反光鏡上
7.(1)教科書中細胞學說的內容是后人根據施萊登和施旺的研究成果提煉總結出來的。施萊登和施旺雖然正確地指出新的細胞可以由老的細胞產生,最初卻提出了一個錯誤的概念:“所有生物是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構成的;新細胞在老細胞的核中產生,由非細胞物質產生新細胞,并通過老細胞的崩解而完成。”由于這兩位科學家的權威使得這種觀點統治了許多年。請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他們為什么會提出上面的錯誤觀點?
(2)從人類對細胞的發現和研究的科學進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走近細胞 篇9
專題一 走近細胞、細胞的分子組成
1.內容: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ⅰ
(2)多種多樣的細胞 ⅱ
(3)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ⅱ
(4)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ⅱ
(5)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ⅰ
2.解讀:
本單元是生物的物質基礎,知識點難度較低,主要是基礎知識,蛋白質的相關計算及氨基酸的判斷是本單元的一難點,也是考查的重點,復習時需加強相應計算能力的培養。本單元知識在單科卷出現的幾率相對較高一些,在綜合卷經常與其它知識相聯系考查。復習本單元時需注意:
(1)理解基本概念,鞏固基本知識;
(2)與后面的知識相聯系,形成知識鏈和知識網,從而深入全面的理解知識,如蛋白質知識,可以聯系蛋白質的結構、功能、合成及基因表達的相關知識;水的知識包括水的存在形式、水的代謝和水的調節等相聯系,通過利用構建知識網絡圖,既可以鞏固和理解知識,同時又能提高綜合能力。
觀察——顯微鏡
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
細胞學說 細胞是一相對獨立的單位;
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細 大量元素 c、h、o、n、p、k、ca和mg
胞 元素 微量元素 fe、mn、zn、cu、b和mo
基本元素 c、h、o和n
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脫氧核糖
糖類 二糖——蔗糖、麥芽糖和乳糖
分子組成 多糖——淀粉、纖維素和糖原
脂肪——儲能物質
化 脂質 磷脂——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合 固醇——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
物 蛋白質 蛋 白 質←――多肽←――氨基酸
↑ ↑ +n↑等
rna 縮合c、h、o
核酸 ↑ ↓ +n↓p
dna←―dna單鏈←――核苷酸
第一課時 走近細胞
一、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即使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也只有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
二、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三、觀察細胞——顯微鏡的使用
1.顯微鏡的結構:
鏡 目鏡: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
頭 物鏡:帶螺紋,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光學結構 反 平面:視野變暗
光
鏡 凹面:視野變亮
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或下降
機械結構 轉換器:更換物鏡
光圈:調節視野亮度
2.操作流程:
低倍鏡下找到清晰物象→將要放大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化器換高倍鏡→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象清晰
3.注意事項:
先低后高;高倍鏡下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
四、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大小 較小(2μm~8μm) 較大(10μm~100μm)
細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細胞膜 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構成 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構成
細胞器 無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等復雜細胞器,有核糖體 含有線粒體等復雜的細胞器
細胞核 無成形細胞核,無核膜,但有擬核;dna不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 有成形的細胞核,有核膜;具有染色體
代表生物 細菌、藍藻、支原體、放線菌等 真菌、動物、植物等
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五、細胞學說
細胞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的,內容可概括為:
1.細胞是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每個細胞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基本單位,既有它們“自己的”生命,又與其他細胞協調地集合,構成生命的整體,按共同的規律發育,有共同的生命過程;
3.新的細胞可以由老的細胞產生。
例1.下列關于顯微鏡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標本染色較深,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b.將位于視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向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裝片
c.若轉換高倍鏡觀察,需要先升高鏡筒以免損壞鏡頭
d.轉換高倍鏡之前,應將所觀察物象移到視野中央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顯微鏡的操作及注意事項。標本染色較深視野相對較暗,應調亮視野;物象在視野的右上方實際位置應在左下方,通過向右上方移動可以移向視野中央;轉換高倍鏡時不需要升高鏡筒;轉換高倍鏡之前應使物象移向視野中央,以便進一步觀察。故答案:c
歸納總結:
1.顯微鏡使用應遵循“先低后高”;
2.物象移動遵循“偏向哪里移向哪里”;
3.觀察染色較深的標本時應調亮視野,觀察活細胞或無色標本時應調暗視野。
第二課時 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物
一、細胞中的元素
細胞中常見的元素有20多種,根據含量可劃分為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c、h、o、n、p、k、ca和mg
微量元素:fe、mn、zn、cu、b和mo
c、h、o和n四種元素,在細胞中含量最多,是基本元素,其中c可通過化學鍵相連成鏈或環,形成多種生物大分子,是最基本元素。
二、水
1.細胞中的含量
生物體內含水超過50%,是各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不同生物,體內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2.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形式 定義 含量 功能
自由水 細胞中游離態,可以自由游動
95%以上 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運送養料與廢物
結合水 細胞中與其他化合物結合 約4.5% 細胞的構成成分
自由水與結合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受溫度的影響,高溫時結合水可轉化為自由水。
3.水與其他知識的聯系
水與代謝、抗逆性和穩態的調節密切相關,注重相互聯系。
三、無機鹽
1.存在形式
大部分以離子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生理功能
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維持細胞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
3.常見無機鹽離子的功能
i:甲狀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時患地方性甲狀腺腫;
fe: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時患貧血;
mg:葉綠素的組成成分;
例2.下列關對生物體內水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幼小的生物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越大時,代謝越活躍
b.自由水是良好的容劑,是各種代謝活動的介質
c.結合水是組成細胞結構的一部分,約占細胞內全部水分的4.5%
d.心肌堅韌、血液液態,但含水量相差無幾,原因是心肌內全是結合水
解析:結合水在細胞中與其他化合物相結合,含量較為穩定一般維持在4.5%左右;自由水在細胞中游離存在,自由游動,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運送養料與廢物;細胞內自由水越多,細胞代謝越旺盛;不同器官含水量有所不同,血液主要含有自由水故呈現液態,心肌內主要含結合水故較為堅韌。故答案:d
知識歸納
①自由水與代謝密切相關,自由水越多代謝越旺盛;
②自由水與結合水含量不是一成不變的,二者是動態變化,受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
③升高溫度時結合水向自由水轉化,降低溫度自由水轉化為結合水;
第三課時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一、細胞中的糖類
1.元素組成
只有c、h和o三種元素
2.種類
①單糖:不能被水解,可直接被吸收。最常見的是葡萄糖,另外比較常見還有果糖、核糖和脫氧核糖等。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
②二糖:由兩分子單糖縮合而成。最常見的是蔗糖,還有麥芽糖以及人和動物乳汁中的乳糖。
③多糖:由多個單糖縮合而成,是生物體內糖絕大多數的存在形式。最常見的是淀粉,作為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存在于細胞中。另外還有糖原作為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存在于動物細胞中,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多糖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
3.功能
主要是提供能量,還參與生物細胞物質的構成。
二、細胞中的脂質
1.元素組成
以c、h和o三種元素為主,個別還含有n和p等。
2.種類
①脂肪:是最常見的脂質。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還具有保溫、緩沖及減壓的作用。
②磷脂:構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
第四課時 細胞中的蛋白質和核酸
一、蛋白質——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1.元素組成
以c、h、o和n為主,個別還含有s、fe等。
2.基本單位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生物體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常見的有20多種,具有共同的結構特點即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羧基并且連在同一碳原子上。結構同時為:
其中-r根據不同氨基酸種類而不同。
3.蛋白質的形成方式
蛋白質是由多個氨基酸通過縮合反應即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同時脫掉一分子水,連接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肽鍵。
4.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
氨基酸的數目、氨基酸的種類、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四方面構成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5.蛋白質的功能
結構決定功能。蛋白質的結構具有多樣性,在細胞中承擔的功能也是多樣的。
6.蛋白質的相關計算
基本公式:肽鍵數=脫掉水分數=m-n,m為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n為肽鏈數。
二、核酸——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1.元素組成
c、h、o、n和p 五種元素組成。
2.種類
脫氧核糖核酸即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核糖核酸即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內。
3.基本單位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單位。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根據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將核苷酸分為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兩種。
1.構成蛋白質氨基酸的判斷:依據構成蛋白質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結構通式。
2.蛋白質的相關計算:基本公式m-n。
3.蛋白質與核算相關知識的綜合:聯系基因表達的相關知識。
例3.現有1000個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個,羧基有1050個,則由此合成的4條肽鏈中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是( )
a.996 1016 1046 b.996 4 4
c.996 24 54 d.996 20 50
解析:根據基本公式m-n,可計算肽鍵為1000-4=996個,不考慮r集團一個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則可判斷r集團含有20個氨基和50個羧基,不考慮r集團,一條肽鏈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考慮r集團可得出共有24個氨基和54個羧基。故答案:c
知識歸納
①脫水數=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數;
②蛋白質的相對分子量=氨基酸總量-脫掉水的總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18*脫水數;
③一個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④一條肽鏈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⑤dna堿基數:rna堿基數:蛋白質氨基酸數=6:3:1
走近細胞、細胞的分子組成 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1.(山東省濰坊一中08-09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30)關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說法正確的是 ( )
a.生命系統中各生物體均具有多種組織和系統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c.蛋白質,核酸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d.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2.(山東省實驗中學07-08學年度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試題 生物1)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功能是為細胞提供能量
b.核酸是儲存遺傳信息、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c.淀粉、糖原、纖維素都是生物大分子
d.dna和rna是具有生活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3.(xx年 廣東卷 理基 38)施萊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
a.細胞學說 b.分離定律
c.進化學說 d.中心法則
4.(xx年江蘇卷 生物1)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5.(xx年上海卷 生物1)核糖與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n b.o c.p d.s
6.(xx年上海卷 生物 5)下列糖類中屬于單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7.(山東省濰坊一中08-09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31)下列物質中都含有肽鍵的一組是( )
a.酶、雄性激素、抗體 b.胰島素、抗體、生長激素
c.雄性激素、載體、酶 d.維生素、甲狀腺激素、雌性激素
8.(上海市南匯中學xx屆高三高考模擬卷 生物 2)構成dna、rn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化學成分中,共有的化學元素是( )
a.c、h、o、n b.c、h、o
c.c、h、o、n、p d.c、h、o、n、p、s
9.(xx年廣東卷 生物21)脂質具有的生物學功能是( )(多選)
a.構成生物膜 b.調節生理代謝
c.儲存能量 d.攜帶遺傳信息
10.(xx年上海卷 生命科學 1)下列有機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種元素的是( )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脫氧核糖 d. 磷脂
11.(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xx屆高三高考模擬 理綜 1)蛋白質是細胞內最重要的生命物質之一,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其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下列有關蛋白質類物質與其功能對應正確的是( )
a.胰島素與調節 b.干擾素與催化
c.dna連接酶與dna復制 d.載體與免疫
12.(山東省煙臺市xx屆高三適應考試 生物 2)汶川地震后,很多遇難者長時間被掩埋在地下,已經無法通過外觀來辨認。國家派出大批法醫力量,他們對遺體拍照,提取dna,可運用dna指紋技術對死者的身份進行鑒定,這是由于dna分子具有( )
a.特異性 b.多樣性 c.穩定性 d.高分子性
13.(xx年上海卷 理綜 17)棉、麻和真絲是很多紡織品的原料,它們都來自于生物體,其組成成分主要是( )
a.纖維素和脂肪 b.纖維素和蛋白質
c.淀粉和蛋白質 d.淀粉和脂肪
14.(山東省濰坊一中08-09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 32)同為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的產生,取決于 ( )
a.兩者r基團組成的不同 b.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c.酪氨酸的氨基多 d.精氨酸的羧基多
15. (xx年上海卷 生物 15)現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810個,羧基總數為8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分別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6.(xx年福建卷 理綜 4)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b.rna與dna的分子結構相似,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
c.dna分子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
d.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17.(山東省青島市五十八中xx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3)右圖是人體細胞中兩種重要有機物b、e元素組成的主要相互關系圖。關于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e—g發生的場所是細胞核
②g—b發生的場所是細胞質
③b具有多種功能的直接原因是由于b的種類、數目和排列次序不同
④b具有多種重要功能的本質原因是由于e中的e排列順序不同
⑤e在氯化鈉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隨著氯化鈉濃度的變化而改變的
a ①②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8.(xx年江蘇卷 生物 1)下列關于細胞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a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后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b.糖原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長激素是生物體內的能源物質
19.(上海市南匯中學xx屆高三高考模擬卷 生物 13)我國人工合成了某種蛋白質。已知此蛋白質由兩條肽鏈構成,α鏈含25個肽鍵,β鏈含30個肽鍵。問控制該蛋白質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嘌呤堿基有 ( )
a.153 b. 165 c. 171 d. 342
20.(xx年上海卷 生命科學 15)某蛋白質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白質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是( )
a. n-m b. n-2m
c. n+m d. n+2m
21.(江蘇省宿遷市xx屆高三生物沖刺練習 生物 1)有關細胞中的有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含有元素c、h、0、n的物質是核酸、酶、果糖、脂肪
b.花生種子中沒有蛋白質,只有脂肪,故用來作為檢測脂肪的材料
c.對蛋白質的檢測可用斐林試劑,且要現配現用
d.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氧化分解時都能釋放出能量
22.(山東省青島市五十八中xx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16)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由10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其相對分子量為( )
a.12800 b.11018 c.≥11018 d.≤12800
23.(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xx屆高三高考模擬 理綜 3)人體肝細胞中的水作為反應物可參與的生化反應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氨基酸之間的縮合反應 ④過氧化氫的分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
24.(山西運城市—xx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一調研測試 生物1)有毒奶粉事件的原因是不法分子在劣質牛奶中添加了有毒物質三聚氰胺,因為該物質中氮含量較高,而牛奶中蛋白質含量是通過測蛋白氮的數值來估算的。一般說來,每100g蛋白質平均含氮16g,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質的( )
a.一co一nh— b.游離的氨基 c.游離的羧基 d.r基
25.(xx年上海卷 理綜 16)生物學知識中有很多相關聯的概念,我們可以用圖來形象地表示這些概念間的關系,下列各項符合右圖所示關系的是
a.①抗體 ②載體 ③蛋白質
b.①群落 ②生境 ③生態系統
c.①神經元細胞體 ②神經元樹突 ③神經元軸突
d.①細胞膜 ②細胞質 ③細胞核
26.(山西省大同一中08-0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15)下圖是3個圓所構成的類別關系圖,其中i為大圓,ii和iii分別為大圓之內的小圓。符合這種類別關系的是
a.i脫氧核糖核酸、ii核糖核酸、iii核酸
b.i染色體、ii dna、iii基因
c.i固醇、ii膽固醇、iii維生素d
d.i蛋白質、ii酶、iii激素
27.(北京市08-0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2)下列能體現生命系統的層次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的組合是( )
①蛋白質 ②基因 ③細胞 ④器官 ⑤組織 ⑥個體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③⑤④⑥ d.③④⑥⑤
28.(山東省威海市xx屆高三一模 生物 8)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構成細胞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能在無機自然界找到
b.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具有dna,說明生物具有統一性
c.細胞在逐步衰老的過程中細胞核體積不斷增大,但遺傳物質一般不發生改變
d.噬菌體能利用細菌的核糖體和內質網合成自身的蛋白質
29.(山西運城市—xx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一調研測試 生物9)下列對概念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選項 a b c d
概念圖
1 化學元素 脂質 有機物 糖類
2 大量元素 固醇類 蛋白質 多糖
3 微量元素 激素 胰島素 纖維素
30.(上海市南匯中學xx屆高三高考模擬卷 生物29)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誤吃毒蘑菇而死亡,鵝膏草堿就是一種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種環狀八肽。若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則鵝膏草堿的分子量大約是 ( )
a.1024 b.898 c.880 d.862
二、非選擇題
31.(山東省濰坊一中08-09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 46)圖甲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圖乙是物質出入細胞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化合物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
r基的代號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該化合物的生物化學反應叫做_________,在這個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 。
(3)組成這類化合物的基本單位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圖乙中a代表 分子,細胞內生成a的結構是
(5)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的是圖乙中編號 ;碘進入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乙中編號 。
32.(山西省大同一中08-0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26)雞蛋你一定很熟悉吧?雞蛋的卵黃部位就是一個大細胞,結構如圖所示。
(1)在細胞結構中,卵黃膜是 ,卵黃是 ,胚盤是 。
(2)卵白即蛋清,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食用后,在消化道內消化形成 ,這種物質的結構通式 ,它被吸收后經血液運送到達人體細胞后主要用于合成人體的 。
(3)要檢測蛋清中的蛋白質,需要使用 試劑,會產生 色反應。
(4)把雞蛋煮熟后,蛋白質發生變性,變性是蛋白質分子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改變了蛋白質分子的 結構,從而使蛋白質的理化性質發生改變,喪失了生物活性,除此這外,再說出一個蛋白質變性的實例 。
33.(山西運城市—xx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一調研測試 生物27)肉毒梭菌(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體之一,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產生的神經麻痹毒素,即肉毒類毒素。它是由兩個亞單位(每個亞單位為一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組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億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熱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臘腸、火腿、魚及魚制品、罐頭食品、臭豆腐、豆瓣醬、面醬、豆豉等。下面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
請據此回答:
(1)肉毒類毒素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其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
(2)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圖可知,該片段由______種單體組成,有________個肽鍵,在形成該片段時要脫去_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個氨基和________個羧基。
34.(xx年 上海卷 生物33)下面是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甲圖細胞屬于 細胞,判斷的理由是 。
(2)甲、乙兩圖的細胞均有的結構名稱是核糖體、 和 ,其中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是 。
(3)乙圖中,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結構,其組成物質主要是 。與細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請填寫圖中標號) 。
35.(山東省煙臺市xx屆高三適應考試 生物 31)xx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兩位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這種細菌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請回答:
(1)右圖是幽門螺桿菌結構模式圖。其區別于酵
母菌的最主要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
結構[ ]___________是其表達遺傳信息的最終場所;dna分子存在于[ ]________中。
(2)此前,醫學界認為潰瘍病不是由活的病原體引起的。但沃倫和馬歇爾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慢性胃炎活體標本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某種細菌,且這種細菌總是出現在慢性胃炎標本中,而正常的胃竇粘膜絕不會有這種細菌的出現。由此他們提出了關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進一步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可產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等。其中的______和_________(酶)可直接破壞胃粘膜的完整性,進而破壞人體的第_________道防線。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d b b a abc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a b a d a c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a a c c c b c
二、非選擇題
31. (1)三肽 肽鍵 ②③⑤
(2)脫水縮合 36 (3)略
(4)蛋白質 核糖體 (5)b a
32. (1)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2) 氨基酸 蛋白質
(3) 雙縮脲試劑 紫色
(4) 空間結構 用加熱、酒精 紫外線等來消毒,殺菌 (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
33. (1)蛋白質
(2)高溫使蛋白質空間結構破壞
(3)5 4 4
(4)2 2
34. (1)原核 無核膜(無成形細胞核) (2)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膜 (3)纖維素 8、10、11、12
35.(1)沒有由核膊包圍的細胞核 [3]核糖體 [4]擬核
(2)慢性胃炎可能與這種細菌有密切關系 (3)蛋白酶磷脂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