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宇宙中(精選3篇)
地球在宇宙中 篇1
第一節
教學目標
1、知道科學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質性和運動性。
2、掌握天體和天體系統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樹立只有一個地球的思想。
4、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培養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
重點、難點
1、宇宙處于有序狀態之中,是有層次和結構的物質世界。
2、天體和天體系統的概念,天體系統的層次,天、地、人系統。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教學過程]
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緒論,知道了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地關系的科學。
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必修一主要學習人類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
[目錄]:地球所處的自然環境包括宇宙環境(第一單元)、大氣環境(2.1)、水環境(2.2)、地質環境(2.3)。各個環境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共同組成了自然地理環境這一整體(第三單元整體性與區域性),這種自然地理環境影響著人類的各種行為活動(第四單元)。
首先我們先學習一下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單元遵從:宇宙——太陽系——地球,這一順序,學習了人類社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節 地球在宇宙中
[問題]關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隨便說)?
宇宙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的《尸子》一書:“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即宇宙是時間與空間的總和。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探尋宇宙的奧秘。
一、宇宙: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們對于宇宙的認識也在逐漸地深入。
古老的宇宙觀
地是一塊平板,天是一個蓋子,(天圓地方)——
天圓如張蓋,地闊如圓盤。
公元2世紀
托勒密(地心說):宇宙是一個有限的球體,地球外于中心,在這之外還存在很多個天層,月球天處于最內層,而恒星天處于最外層。它無法解釋木星和土星的回旋。
16世紀
哥白尼: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轉的同時繞太陽公轉。
18世紀
天文學家引入星系一詞,其實是指宇宙。
20世紀以來
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利用,以及空間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認識到了上百億光年的時空區域。
關于對宇宙的認識,建議:如果有時間,讀一本書——霍金的《時間簡史》
地球宇宙環境的特點:
(1)物質性:
對于宇宙中物質存在的形式,我們稱之為天體,
仰望夜空,我們會發現形態多種多樣的天體:
[問題]會看到哪些天體(隨便說)?
這些天體在其物質組成,大小,質量,溫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觀察圖1—1—1中的天體:
a獵戶座星云是一塊巨大的暗星云中的一部分,這里不斷誕生著新星球。獵戶座上這塊美麗的星云,為我們揭開恒星誕生的奧秘提供了寶貴的觀測資料。
蟹狀星云:這是一個超新星的遺跡,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們就叫他蟹狀星云。它是9xx年前一顆超新星爆發之后遺留下來的星云物質。在星云的邊緣,我們可以看見一些集中的綠色的、紅色的和黃色的細絲,這些東西都是在當時的超新星爆發中被噴射出來的。
《宋會要》中記載:“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東方,守天關,晝見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見二十三日”。這是關于一顆超新星的記載,它的殘骸,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蟹狀星云。
b太陽:
c土星:距離太陽的第六行星,有美麗的光環,是最美的天體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陽系唯一比水輕的行星.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質量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環是由無數個小衛星構成的物質系統。它的體積是地球的745倍,質量是地球的95.18倍。
d衛星:衛星是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月亮就是地球的衛星。衛星反射太陽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衛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衛星在大小和質量方面相差懸殊,它們的運動特性也很不一致。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數目不等的衛星。
e彗星:1997年能用肉眼觀測到的彗星,稱為“世紀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命名。周期為76年。
拖著一條長尾巴在滿太陽系橫穿的彗星從來就是地球的一大威脅。19xx年哈雷彗星回歸時,曾有預言說它將和地球相撞,造成許多受不了極度恐懼的人先行自殺。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然通過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過一口氣來。
彗木相撞,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彗星撞地球》
f流星:運行于星際間的塵埃顆粒和固體小塊稱為流星體,如果闖入地球大氣,與大氣摩擦,產生大量熱,從而使塵埃顆粒氣化。在該過程中發光而產生的光跡劃過長空,稱為流星現象。未燃盡落到地球上的殘骸稱為隕星。
獅子座流星雨:最壯觀的流得雨,1966年11月17日美國西部都能看到輝煌無比的獅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每個時的流星數超過10萬甚至達到14萬,持續時間為4小時。.11.17夜23點~.11.18晨5點:最多一小時1000多顆,每分鐘40顆。
(2)運動性:宇宙處于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具體表現在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觀察圖1-1-2 各種天體系統。
地月系:月球繞地球公轉,構成地月系。
太陽系:由中心天體太陽(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及行星際物質組成。
口訣:水晶球,火燒木變土,天海邊。
小行星帶位置:火燒木生成的灰塵。
銀河系:銀河系是太陽所屬的一個龐大的恒星集團,約包括多億顆恒星。這種恒星集團叫星系。銀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分布成扁平的盤狀。盤的直徑為8萬光年。盤的中心有一球狀隆起,稱為核球。盤的外部由幾條旋臂構成。太陽位于其中一條旋臂上,就其光度,質量和位置講,都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普通的成員。
并非天穹上一切發光體都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實際上,天穹上的大多數光點是銀河系的恒星,但也有相當大量的發光體是與銀河系類似的巨大恒星集團,歷史上曾被誤認為是星云,我們稱它們為河外星系,現在已知道存在1000億個以上的星系,著名的仙女星系、大小麥哲倫星云就是肉眼可見的河外星系。星系的普遍存在,表明它代表宇宙結構中的一個層次,從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它是比恒星更基本的層次。
總星系: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所有的星系的總和,即為總星系。它是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的范圍。
以上這些天體系統是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九大行星分類:類地,巨、遠日);金星離地球最近。
表1-1-2對比九大行星數據:圖11-3 地球所處的位置
從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公轉與自轉周期等各方面,地球沒有一項是最大值或最小值,這說明地球僅僅是太陽系中一顆最普通不過的一顆行星。
2、地球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問題]為什么?
因為地球是目前我們已知的唯一存在生物,特點是存在高級智慧生物的天體。
[問題]為什么地球上會存在生命?
原因:
(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來說:地球處于一種相對安全的宇宙環境。
例:a、九大行星公轉的同向性、同面性、及公轉軌道的近圓性。
b 太陽光照條件的穩定性。
從地球產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幾十億年期間,太陽沒有明顯的變化,地球所處的光照條件一直較穩定,生命演化沒有中斷。
(2)地球自身的物質條件:
例:a 日地距離適中,形成了適宜的溫度:日地距離適中,地球表面平均溫度15度,適合生物的生存。(擴展:地球自轉速度適中,大氣層的保溫效應)
b 地球質量與體積適中,使地球有了適合的大氣條件。
c 原始海洋的形成 :使生命的出現成為可能。
板書設計:
教后感:
地球在宇宙中 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關于天體、天體系統的基本概念
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體的特征和區別,初步認識各類天體系統之間的層
次關系,從而加深對地球的宇宙環境的理解。
3、理解地球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并分
析其原因。
4、激發學生對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為建立正確的宇宙觀打下基礎
[重點難點]:
天體的概念、天體系統的層次、地球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教具設計]:
地球儀、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圖、太陽系模式圖
[講授過程]:
[講授新課]:
一、天體
1、
自然天體
人造天體
概念: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
(聚集態的星體及星際物質)
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體均指自然天體
2、幾種常見天體的觀察(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并總結講述學生自己平時
的生活所見)
3、幾種常見的天體
恒星
1)定義:從質量、組成、形狀、發光與否等角度總結
交代:數目多少(肉眼所見6000多顆)
夜空里的點點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
2)運動特點:(由恒星的“恒”字引發學生分析“北斗七星圖形變化”圖
說明特點)
結論:①恒星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
②相對位置似乎固定不變,故稱“恒星”
3)光年----計量天體距離的單位(強調“距離”)
分析知識點:①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8分鐘)
(1.5億公里)
②距離地球次運的恒星是 (4.2光年)
③現在能夠探測到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多遠?
星云(指導學生閱讀課本與恒星比較總結星云特點, 可以從形態、質
量、體積、密度、物質組成、觀察特點幾方面列表比較分析并小結)
二、天體系統
1、概念:運動著的天體與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的不同
級別的系統。
2、層次:讀課本p.3”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示意圖”分析回答:
三、九大行星
1、順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口訣:水晶球,火燒木變土,天海邊 小行星帶位置:火燒木
生成的灰塵
2、九大行星分類:
1)類地行星:水金地火
2)巨行星:木土
3)遠日行星:天海冥
四、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通過對p.4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比較數據表的出為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分析
1、地球的質量適中,可以形成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的氣溫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3、自轉周期適中不快不慢
4、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結晶水汽
地球在宇宙中 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關于天體、天體系統的基本概念
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體的特征和區別,初步認識各類天體系統之間的層
次關系,從而加深對地球的宇宙環境的理解。
3、理解地球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并分
析其原因。
4、激發學生對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為建立正確的宇宙觀打下基礎
[重點難點]:
天體的概念、天體系統的層次、地球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教具設計]:
地球儀、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圖、太陽系模式圖
[講授過程]:
[講授新課]:
一、天體
1、
自然天體
人造天體
概念: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
(聚集態的星體及星際物質)
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體均指自然天體
2、幾種常見天體的觀察(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并總結講述學生自己平時
的生活所見)
3、幾種常見的天體
恒星
1)定義:從質量、組成、形狀、發光與否等角度總結
交代:數目多少(肉眼所見6000多顆)
夜空里的點點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
2)運動特點:(由恒星的“恒”字引發學生分析“北斗七星圖形變化”圖
說明特點)
結論:①恒星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
②相對位置似乎固定不變,故稱“恒星”
3)光年----計量天體距離的單位(強調“距離”)
分析知識點:①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8分鐘)
(1.5億公里)
②距離地球次運的恒星是 (4.2光年)
③現在能夠探測到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多遠?
星云(指導學生閱讀課本與恒星比較總結星云特點, 可以從形態、質
量、體積、密度、物質組成、觀察特點幾方面列表比較分析并小結)
二、天體系統
1、概念:運動著的天體與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的不同
級別的系統。
2、層次:讀課本P.3”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示意圖”分析回答:
三、九大行星
1、順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口訣:水晶球,火燒木變土,天海邊 小行星帶位置:火燒木
生成的灰塵
2、九大行星分類:
1)類地行星:水金地火
2)巨行星:木土
3)遠日行星:天海冥
四、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通過對P.4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比較數據表的出為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分析
1、地球的質量適中,可以形成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的氣溫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3、自轉周期適中不快不慢
4、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結晶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