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天氣系統>>(精選10篇)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1
《常見的天氣系統》說課設計
鐘祥市胡集高級中學 劉翔
《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地理》上冊中的第二單元第五課,適用于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為五個部分。
一、 說教材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第四單元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
2、教學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系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么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它們分別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于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說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本課主要采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系和事物的空間分布,運動狀態,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三、 說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艷,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系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并鞏固理性知識。
2、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四、 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看完后,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講授新課:
鋒面系統
(一)鋒面結構與特點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么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完成表1)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抬升情況如何?
②何為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后?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后分別在什么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表1
分類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暖氣團上升情況
被迫抬升
主動徐徐爬升
鋒圖
略
略
鋒面符號
略
略
天氣特征
過境前
溫暖晴朗
低溫晴朗
過境時
刮風、下雨、陰天、降溫
連續性降水
過境后
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天氣實例
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
二、 低壓(氣旋)系統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在學習該天氣系統之前,先向學生簡單介紹幾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1 四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利用“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介紹四種基本的氣壓類型:高氣壓,低氣壓,高壓脊,低壓槽。)
2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的對比
(強調: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
(利用多媒體播放“北半球低壓系統的形成及其天氣”動畫,在學習了“大氣的運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該天氣系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氣流特征,以及天氣特點。然后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壓系統的形成及其天氣”,完成表2內容。
天氣系統
低壓(氣旋)系統
高壓(反氣旋)系統
氣壓分布狀況
中心氣壓低于四周
中心氣壓高于四周
水平氣流狀況
北半球
逆時針方向輻合
順時針方向輻散
南半球
順時針方向輻合
逆時針方向輻散
垂直中心氣流狀況
輻合上升
輻散下沉
天氣狀況
云量增多,陰雨天氣
天氣晴朗
天氣實例
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臺風天氣
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過渡:我們學習了鋒面系統,氣旋,反氣旋系統,那么,鋒面與氣旋能否同時出現?為什么?)
(播放“鋒面氣旋”圖,讓學生從圖中了解鋒面與氣旋能同時出現,這種組合叫鋒面氣旋)
鋒面氣旋
1 概念: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系在一起,叫鋒面氣旋。
(教師講解:因為氣旋是氣流輻合上升系統,兩股性質不同的氣流可能相遇形成鋒面,而反氣旋的水平氣流由中心向四周輻散,冷、暖氣流不能相遇形成鋒面)
2 天氣: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風天氣。
(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如何,由于時間的關系,布置學生課后思考)
總結新課
鞏固練習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是要讓學生能夠聽懂和看懂一些簡易的天氣形勢圖,因此最后通過活動課“試做天氣預報員”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布置作業
1 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是否相同,氣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氣各如何?
2 地理填充圖冊。
板書設計
2.5 常見的天氣系統
鋒面系統
鋒面結構與特點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鋒面類型與天氣
二、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1 五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2 氣旋與反氣旋的差異
鋒面氣旋
1 概念: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系在一起,叫鋒面氣旋。
2 天氣: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風天氣。 五、說啟示: 1.我感覺通過多媒體與板圖繪制相合,教學效果好,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2.自己有從滿堂灌的教學中解脫出來的感覺。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2
一、復習導入
二、合作交流,具體研討第3~6段
1、學生精讀,揣摩語言的生動形象。
2、投影顯示薄云圖片,請學生結合課文的細致描繪,仔細觀察云的形態變化,展開豐富的聯想,說出更有創意的理解。
思考:(1)語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過分類別的方法表現出來的,請以簡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態變化、特征以及預示的天氣變化等情形對比。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分類說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別,一類一類加以說明的方法。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本段把薄云分為四種,一一介紹,有條不紊。它們既有自己的特點又有共同點。列表如下:
(2)第明確:說明云的形態是現象,說明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是本質。
(3)第3段文字的語言,既有平實說明,又有生動說明,各舉出一個例子。
明確:平實說明:卷云和卷積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生動說明:高積云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記敘文中,比喻是一種修辭方法;說明文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事物,叫做比喻說明法,一般簡稱為打比方。課文中打比方的運用,使得行文生動活潑,饒有趣味。請仿照示例造句,
從形狀入手,展開充分的想像和聯想,既考慮靜態,又兼顧動態,以求動靜結合之妙。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說明語言的生動特點,并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學生回答,教師示例:
(1)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像駝峰,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綢,像長虹?
4、第4、5、6段的寫作思路與第3段相同,請學生仿照對第3段的分析以圖表的形式標示這三段的內容要點。
學生合作完成,教師示例:
5、“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為流傳。你能說出一兩條來嗎?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諺語、成語、俗語、詩句及文章片段等。
6、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斷等。
7、積累文中的有關諺語,了解識別天氣變化的常識。
明確:文中出現的諺語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完全解讀P218:教師適當補充,并做些解釋,如:
(1)“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根據云的移動方向來預測陰晴,云向東、向北移動,預示著天氣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動,預示著會有雨降臨。云的移動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風向。這一諺語說明,云在低壓內不同部位的分布情況。它適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動較快的云。
(2)“烏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陽落山時,西方地平線下升起一朵城墻似的烏云接住太陽,說明烏云東移,西邊陰雨天氣系統正在移來,將要下雨。
(3)“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現霧,說明有暖濕空氣移來,空氣潮濕,是天陰下雨的征兆;久陰之后出現霧,表明天空中云層變薄裂開消散,地面溫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結成輻射霧,待到日出后霧將消去,就會出現晴天。
(4)“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
(5)“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6)“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
(7)“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
(8)“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三、課堂小結:
《看云識天氣》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文章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通過對云層的分類介紹說明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云的變化與天氣的關系,云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系,看云與識天氣的關系。
四、課堂練習
1、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又十分準確。在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體會其表達效果。
(1)經驗告訴我們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____(一定有時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2)出現了高層云,____(一定有時往往)在幾個鐘頭內便要下雨或下雪。
五、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介紹云和天氣關系的科普文,文章成功運用了分類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使得內容準確生動、層次明晰。看云識天氣,這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正如課文所言它畢竟有一定限度,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天氣的準確預報,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昔日神話中的雷電神、風婆婆也只是故事中的角色,因為科技改寫著大自然的歷史。
六、布置作業
1、閱讀文段,完成習題。
①碧藍的天空,鋪過來一層蠶絲般的云幕,不一會兒,太陽周圍現出一道彩色光環。它宛若彩虹,但沒有彩虹鮮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內紫外紅,而光環剛好相反,是外紫內紅,這就是“暈”,俗稱“風圈”。
②人們對“暈”的興趣,不單因為它有斑斕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據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統計,在1980年中就曾出現1052次“暈”,“暈”后兩天內出現風、雨等顯著天氣變化的占80%。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氣團與鋒的概念,能夠判斷冷鋒和暖鋒。
2、會說明鋒面特征和鋒面移動對天氣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分析冷鋒過境前、過境時和過境后可能出現的天氣狀況,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鋒面系統的分析,學會分析現實生活中與鋒面有關的天氣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聯系我國的天氣現象,能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服務于社會。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鋒的組成與分類。
難點:冷鋒特征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運用設置情境導入法,通過分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讓學生描述該詩句描繪了怎樣的場景,通過學生的不同描述,引導學生思考“為何會在一夜之間白雪皚皚?這種天氣現象是怎么形成的呢?”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鋒面的定義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問學生。
【問題】
(1)什么是氣團?根據溫度的差異可以分為哪兩種?
(2)什么是“鋒面”、“鋒線”、“鋒”?
(3)回憶冷暖氣團的性質,想想冷暖氣團相遇時會怎樣運動?
【學生活動】大范圍空氣叫做氣團。根據溫度的差異可以分為冷氣團和暖氣團。鋒面與地面的相交的線叫鋒線,鋒面和鋒線統稱為鋒。
【教師總結】
(1)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一的大范圍空氣叫做氣團。根據溫度的差異可以分為冷氣團和暖氣團。
(2)鋒面就是冷暖氣團的交界面,鋒面與地面的相交的線叫鋒線,鋒面和鋒線統稱為鋒。
(3)冷氣團密度大而重,在鋒面的下面;暖氣團密度小而輕,在鋒面的上面。
2、鋒的分類
【問題】按照氣團主導地位的不同,鋒有哪些分類?(在鋒面移動過程中,根據冷暖氣團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將鋒分為冷鋒、暖鋒、準靜止鋒等類型)
【過渡】那冷鋒又有什么特點,我們接下來重點探討。
3、冷鋒
通過畫示意圖,講解冷鋒的鋒面天氣及對我國天氣的影響。
【問題】什么是冷鋒?
【學生回答】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當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時,較重的冷氣團插入暖氣團下面,暖氣團被迫沿鋒面抬升,暖氣團在被迫抬升過程中不斷冷卻,水汽易成云致雨。
【教師總結】冷鋒在天氣圖上用直線加三角符號表示。鋒面前進的方向是鋒前,反之為鋒后。
【過渡】冷鋒過境對天氣有什么影響呢?
【問題】
(1)過境前本地區受什么氣團控制?氣壓、氣溫是怎樣的'?形成怎樣的天氣?
(2)過境時有哪些天氣現象?
(3)過境后本地區本地區受什么氣團控制?氣壓、氣溫是怎樣的?形成怎樣的天氣?
【學生回答】
(1)過境前暖氣團控制當地,氣溫高,氣壓低,天氣溫暖晴朗
(2)冷鋒過境時,冷暖氣團相遇,較重的冷氣團插入暖氣團下面,暖氣團被迫沿鋒面抬升,暖氣團在被迫抬升過程中不斷冷卻,出現陰天、降水、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若暖氣團水汽含量大,可能會出現雨雪天氣
(3)過境后當地受冷氣團控制,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驟降,天氣轉晴
【教師總結】冷鋒過境會導致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帶來雨雪天氣。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驟降,天氣轉晴。
環節三:鞏固提高
【問題】冷鋒在我國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說說有哪些影響嗎?
【教師總結】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或沙暴天氣;冬季爆發的寒潮;一場秋雨一場寒。
環節四:小結作業
根據冷鋒的學習思路預習暖鋒。
四、板書設計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4
一、 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大氣運動的原理已掌握,接觸過各類天氣現象,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探究欲望,但認識不夠深刻需加以引導。
(三)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
2、教學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系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么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它們分別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于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三維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欲價值觀:
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 教學方法和手段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本課主要采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系和事物的空間分布,運動狀態,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四.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艷,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系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并鞏固理性知識。
2、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五.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段天氣預報的畫面)
介紹最近幾日里齊市的天氣變化,闡述要了解這些變化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一. 鋒面系統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通過這樣設計,使學生從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運用以前的知識更好的理解念,為下面的知識做好鋪墊】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么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適時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再度擴展,引出對學習過的知識的回憶,為接受新知識提供依據】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抬升情況如何?
②何為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后?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后分別在什么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結合動畫的展示,設計5個問題,是依據學生的思維模式,由簡入難,一步步的引導,啟發學生,是他們通過自己親身的參與,以及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獲的知識、得出結論】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設計表格,學生填寫)
【運用表格,一是為了增強課堂的直觀性,二是由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完成知識的傳授;三是把一些繁雜的文字進行簡單的編輯,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里加以我們家鄉的實例:“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由同學討論分析原因,這樣設計重在貼近學生現實生活,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
二、 低壓(氣旋)系統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在學習該天氣系統之前,先向學生簡單介紹幾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在設計這個課題的時候,充分展示了學生生活中的實例,結合高一學生自身的特點,引導他們對生活中的天氣變化現象加以分析――引用毛澤東的詩詞“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增加地理課堂的文學性】
1. 五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利用“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介紹五種基本的低氣壓,高壓脊,低壓槽,鞍形氣壓場)
2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的對比
(強調: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低壓,高壓是
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
(利用多媒體播放“北半球低壓系統的形成及其天氣”動畫,在學習了“大氣的運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該天氣系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氣流特征,以及天氣特點。然后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壓系統的形成及其天氣” 完成表格2)
【在這里采用了比較分析方法,啟發學生從低壓、高壓的氣流特征入手,討論分析二者所影響的天氣特點,運用比較方法,更能使學生掌握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情況,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
(過渡:我們學習了鋒面系統,氣旋,反氣旋系統,那么,鋒面與氣旋能否同時出現?為什么?)
(播放“鋒面氣旋”圖,讓學生從圖中了解鋒面與氣旋能同時出現,這種組合叫鋒面氣旋)
介紹鋒面氣旋的特點、對天氣的影響
3. 鋒面氣旋
【在處理鋒面氣旋時,借助動畫,引導學生提出觀點,力求達到預期的目的】
(總結新課鞏固練習)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是要讓學生能夠聽懂和看懂一些簡易的天氣形勢圖,因此最后通過活動課“試做天氣預報員”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這樣設計既能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鍛煉學生的個體,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布置作業)
利用身邊的媒體,收集未來幾天齊齊哈爾的天氣變化,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天氣變化的原因。
【設計的目的是:把課本的理論知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觀察、實踐、探究的能力】
(課堂結束語)
幾日來的鶴城陰云密布,陽光難得一見,我們期待著明天有一個好天氣,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板書設計
2.5 常見的天氣系統
鋒面系統
鋒面結構與特點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鋒面類型與天氣
二、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1基本的氣壓類型
2 氣旋與反氣旋的天氣特征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5
在《常見的天氣系統》這堂課的教學中,學生要達到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對氣旋和冷鋒的案例學習指導,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從而掌握“常見天氣系統的特點及其與天氣的關系”這個教學重點,克服“理解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這個教學難點。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實現本課的學習目標呢?那就需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本課對教與學進行如下處理:
本課以建構主義學習理念來指導教學,教師主要通過案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員參與活動,達到自主建構知識的目的。
(1)本課的設計中,我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重組。將高、低氣壓系統調到前面先學,一是有利于與本單元第三節“近地面風的受力”等舊知識相銜接,二是有利于為鋒面系統的學習作鋪墊。其理論依據是:①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習要聯系學生已有經驗”②贊可夫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巴班斯基的“最優化教學”理論。
(2)根據“建構主義學習論”,在氣旋和反氣旋系統的學習中,我選取“北半球氣旋”作為教學重點,以案例教學的形式,師生共同探究其基本原理,隨后,讓學生自己探究北半球反氣旋及南半球氣旋;在鋒面系統的教學中,選擇冷鋒作為教學案例重點分析,讓學生自己歸納暖鋒的特點及天氣狀況,既節約了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3)培養學生應用列表比較學習法,所列出的表格我并沒有事先列好對比指標,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師生共同列出對比指標,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建構知識,順利進行知識遷移。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列表比較,歸納共同性,區別差異性,使學生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
(4)通過小組討論來促進學生知識的對比和遷移。
(5)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通過課后作業和單元測試等環節證明,由于教學方法得當,符合課改精神和高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較好,今后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教學策略進一步研究,從而達到教學預期效果。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6
《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地理》上冊中的第二單元第五課,適用于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為五個部分。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大氣組成、分布、運動的基礎上,從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節課還為第四單元的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的學習提供了基礎。 2.目標確定: ①知識目標:理解氣團、鋒面、低壓、高壓的概念和形成。 理解鋒面系統并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理解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的特征。 ②能力目標:會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 會閱讀天氣形勢預報圖。 ③德育目標:通過閱讀天氣圖,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重點之一:對我國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其為重點的原因是: ①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 ②鋒面天氣掌握之后可以“學以致用”,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重點之二:高低氣壓的天氣特征。其為重點的原因是: ①我國夏秋季節東南沿海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低壓)強烈發展的表現。 ②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就是高壓系統控制下形成的。 難點之一: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其為難點的依據有二: ①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 ②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和被動不易確定。 ③鋒前鋒后的位置不易辨認。 ④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的差異不好掌握。 ⑤冷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狀況不好記憶。 難點之二:鋒面氣旋的理解。其為難點的原因有二: ①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能形成鋒面氣旋而不形成鋒面反氣旋。 ②水平氣流的輻散與輻合難于長久記憶,且易記混淆。 二.說學法: 1.興趣學習法。本節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氣現象,學生求知欲強。 2.手勢記憶法。水平氣流運動的方向可借手勢強化記憶。 3.知識遷移法:鋒面知識遷移到生活中,指導學生會看會聽天氣預報。 三.說教法: 1.多媒體視聽教學法:由于本節內容抽象,通過電教模擬演示,可以使抽象思維具體化,有全新的視聽感覺。 2.比較教學法:冷暖鋒、氣旋反氣旋,用比較法教學學生記得牢。 四.說程序: 1、導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看完后,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 講授新課: 一、鋒面系統 ㈠鋒面結構與特點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么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哪兩種類型) ㈡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完成表1)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抬升情況如何? ②何為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后?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后分別在什么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的特點。
2.掌握簡易天氣圖的閱讀。
【過程與方法】
1.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每天電視臺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
2.掌握各天氣系統活動規律和處在不同天氣系統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氣特點,利用天氣圖進行天氣形勢分析預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天氣系統的影響作用,樹立人地和諧、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1.掌握常見天氣系統的特點。 2.簡易天氣圖的閱讀。
難點:1.理解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2.低壓系統、高壓系統與天氣的關系。
三、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由于地理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于地理常識的了解很少,所以學習水平不太,但是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探究式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對一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地理問題,他們理解起來不是很困難,在學習了宏觀上氣壓帶和風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后,從微觀上了解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就顯得并不是那么難理解了。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使用】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課標要求的原則,將傳統教學法和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法相結合;采用情景教學法、讀圖分析法、對比法、分組討論法、歸納法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啟發學生,并達到知識的累積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選擇】
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形式,用Flash動態演示冷鋒系統、暖鋒系統、低壓(氣旋)系統、高壓(反氣旋)系統,幫助學生理解常見天氣系統的天氣狀況,播放一些關于臺風、寒潮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它們的形成過程和理論基礎,以及給我國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五、教學設計過程 (1個課時)
天氣是時刻變化的,而天氣又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關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國各地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氣預報。在每天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里,除城市天氣預報外,還有天氣形勢預報。我們常可以聽到主持人說“受冷鋒天氣系統影響,未來兩天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降溫、大風等天氣”或“受高壓系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等,像冷鋒、高壓系統、熱帶氣旋等都是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常見的天氣系統。
導入新課
(3分鐘)
播放一則天氣預報,思考:影響我國的天氣系統有哪些?引入新課。
思考、踴躍發言:有冷鋒、暖鋒系統,低壓、高壓系統。
引起學生興趣,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明確學習目標(2分鐘)
用PPT形式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齊聲朗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
(10分鐘)
通過PPT展示本節課的自主學習題。
一、鋒面系統與天氣
1、氣團的概念和分類。
2、鋒面系統:
(1) 鋒面的概念。
(2) 鋒面的結構。
(3) 鋒面的分類。
二、低氣壓、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1、低氣壓系統與天氣
2、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學生積極思考,并結合書本尋找答案,記好筆記。
為了更加充分的進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0分鐘)
用PPT展示合作探究題。
1、小組內繪制冷鋒和暖鋒的示意圖。
2、分析冷鋒、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特征。
3、歸納總結冷鋒、暖鋒的區別方法。
4、舉例說明鋒面系統對我國天氣的影響。
5、繪制南北半球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水平氣流示意圖。(采用左右手法則判斷氣旋和反氣旋)
6、完成課本P57思考活動第(1)、(2)題。
小組討論,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圍繞問題進行分層討論,先一對一,再組內共同討論總結完善。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精彩展示
大膽質疑
(15分鐘)
及時做補充講解。(PPT)
展示,用簡潔清楚地方式展示各組的正確答案。大膽質疑,從疑惑中成長 。
精彩展示,鍛煉學生的書寫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8
高中地理說課稿:《常見的天氣系統》說課稿范文
一、 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第四單元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②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③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
①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②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
①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②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
2、教學難點:
① 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②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系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么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它們分別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于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說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采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系和事物的空間分布,運動狀態,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三、 說學法指導
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艷,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系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并鞏固理性知識。
四、 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這部分教學時間為3分鐘。教師先播放多媒體課件:天氣預報,指導學生觀看,并注意所預報的天氣系統及天氣狀況。這樣一開始就演示學生所熟悉的天氣預報,可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可提高他們的地理學習興趣。然后教師設疑問、起懸念導入新課的教學,板書課題。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一、 鋒面系統
鋒面結構與特點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是15分鐘。我使用的多媒體課件是:冷、暖鋒示意圖;冷、暖鋒天氣圖;冷、暖鋒移動圖。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后,再分別演示冷、暖鋒示意圖,天氣圖,移動圖,并分別提出學習目標。學生逐一觀察,完成每項學習目標。利用多媒體課件,更加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教師出示冷、暖鋒對比表,指導學生對照分析,這樣的總結,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的系統性。
通過教師舉例:“一場秋(春)雨一場寒(暖)”分別受什么鋒面的影響,以及我國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等,說明鋒面系統是影響天氣的因素之一,以下再研究第二個天氣的影響因素----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的學習。板書課題。
二、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是15分鐘。我使用的多媒體課件是:氣旋、反氣旋圖。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并完成自學目標后,老師出示低壓與氣旋、高壓與反氣旋表,使學生了解各自的概念。教師再分別演示氣旋、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來分析),學生通過已掌握的影響風向形成的力的分析方法,即可分析北半球氣旋、反氣旋的氣流方向。通過動畫的逼真模擬,更容易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學生運用同樣學習方法,得出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的氣流方向,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展示右、左手手形圖,幫助學生分別記憶北、南半球氣旋、反氣旋的氣流方向。然后教師展示鋒面氣旋圖,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學生思考:有無鋒面反氣旋。最后教師展示氣旋、反氣旋對比表,指導學生進行對比,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的系統性。
氣旋、反氣旋及鋒面系統為常見的天氣系統,是影響天氣的兩個主要因素,突出了本課的重、難點。
三、 鋒面氣旋
展示“鋒面氣旋”圖,讓學生從圖中了解鋒面與氣旋能同時出現,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如何,由于時間的關系,布置學生課后思考
(三)總結新課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為2分鐘。
(四)鞏固練習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為8分鐘。通過教師出示課件上準備的鞏固練題,指導學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回答后,訂正。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是要讓學生能夠聽懂和看懂一些簡易的天氣形勢圖,因此最后通過活動課“試做天氣預報員”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五)布置作業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為2分鐘。 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是否相同,氣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氣各如何?
(六)板書設計(略)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9
一、 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第四單元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②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③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
①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②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
①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②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
2、教學難點:
① 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②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系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么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它們分別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于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說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采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系和事物的空間分布,運動狀態,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三、 說學法指導
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艷,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系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并鞏固理性知識。
四、 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這部分教學時間為3分鐘。教師先播放多媒體課件:天氣預報,指導學生觀看,并注意所預報的天氣系統及天氣狀況。這樣一開始就演示學生所熟悉的天氣預報,可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可提高他們的地理學習興趣。然后教師設疑問、起懸念導入新課的教學,板書課題。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一、 鋒面系統
鋒面結構與特點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是15分鐘。我使用的多媒體課件是:冷、暖鋒示意圖;冷、暖鋒天氣圖;冷、暖鋒移動圖。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后,再分別演示冷、暖鋒示意圖,天氣圖,移動圖,并分別提出學習目標。學生逐一觀察,完成每項學習目標。利用多媒體課件,更加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教師出示冷、暖鋒對比表,指導學生對照分析,這樣的總結,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的系統性。
通過教師舉例:“一場秋(春)雨一場寒(暖)”分別受什么鋒面的影響,以及我國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等,說明鋒面系統是影響天氣的因素之一,以下再研究第二個天氣的影響因素----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的學習。板書課題。
二、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是15分鐘。我使用的多媒體課件是:氣旋、反氣旋圖。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并完成自學目標后,老師出示低壓與氣旋、高壓與反氣旋表,使學生了解各自的概念。教師再分別演示氣旋、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來分析),學生通過已掌握的影響風向形成的力的分析方法,即可分析北半球氣旋、反氣旋的氣流方向。通過動畫的逼真模擬,更容易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學生運用同樣學習方法,得出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的氣流方向,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展示右、左手手形圖,幫助學生分別記憶北、南半球氣旋、反氣旋的氣流方向。然后教師展示鋒面氣旋圖,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學生思考:有無鋒面反氣旋。最后教師展示氣旋、反氣旋對比表,指導學生進行對比,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的系統性。
氣旋、反氣旋及鋒面系統為常見的天氣系統,是影響天氣的兩個主要因素,突出了本課的重、難點。
三、 鋒面氣旋
展示“鋒面氣旋”圖,讓學生從圖中了解鋒面與氣旋能同時出現,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如何,由于時間的關系,布置學生課后思考
(三)總結新課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為2分鐘。
(四)鞏固練習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為8分鐘。通過教師出示課件上準備的鞏固練題,指導學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回答后,訂正。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是要讓學生能夠聽懂和看懂一些簡易的天氣形勢圖,因此最后通過活動課“試做天氣預報員”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五)布置作業
這部分的教學時間為2分鐘。 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是否相同,氣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氣各如何?
(六)板書設計(略)
<<常見的天氣系統>> 篇10
一、 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第五單元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②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③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
①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②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1、 教學重點:
①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②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
2、 教學難點:
①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②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 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系。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系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征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臺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么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它們分別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于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說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本課主要采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系和事物的空間分布,運動狀態,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三、 說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艷,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系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并鞏固理性知識。
2、 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3、 、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四、 說教學程序
(一) 導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看完后,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