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通用4篇)
行星地球 篇1
第一章
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 案
[教學目標]
1.用圖例說明天體系統的層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運用圖表資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條件,理解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
[教學重點]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學難點]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太陽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斗轉星移這些現象我們都是很熟悉的,你們當中有誰知道在地球上這些現象為什么會產生嗎?地球上為什么會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沒有生命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里將要學習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①天體類型
a、恒星 由熾熱氣體組成,自身能發光發熱的球狀或類似球狀的天體
b、星云 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呈云霧狀外表的天體
c、行星 在橢圓形軌道上環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形的天體。自身不能發光。
d、衛星 環繞行星運行的、質量很小的一種天體。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顆衛星。
e、流星體 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沿同一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大群流星體,稱為流星群,闖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體,因同大氣摩擦而產生的光跡,劃過長空,好像從空中的某一點向外散射開,這種現象叫做流星體。
f、彗星 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呈云霧狀。
此外,還有其它的星際物質。其中,恒星和星云是兩種最基本的天體
(附:練習鞏固對天體特征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②天體系統的層次
任何天體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各級天體系統的組成如下:
a、地月系 月球繞地球轉動形成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體,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天然衛星。
b、太陽系 太陽、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構成太陽系。
c、銀河系 太陽系和其他恒星系構成銀河系。在銀河系以外,還有大約10億個同其相類似的天體系統,人稱河外星系。
d、總星系 銀河系和現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統稱為總星系。
天體系統共分為四個等級,按照從低級到高給的順序依次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總星系
二、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①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②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征
劃分依據:距日距離、質量、體積
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2、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表現:地球上存在生命
原因:a、日地距離適中——適于生命姓的發展的溫度條件
b、質量和體積適中——吸附大氣,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
c、地球的內部結構和物質運動——原始海洋的形成。
地球是太陽系中目前已知的惟一一顆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究其原因,除其所處的位置及自身條件外,還和它所處的宇宙環境的很大的關系。在太陽系中,大小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而且繞日公轉軌道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之中。
[課堂小結]
1.用圖例說明天體系統的層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運用圖表資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條件,理解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
[課堂練習] 針對每個教學目標而選取的題目,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并對所學知識鞏固。
行星地球 篇2
新課標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
問題研究 月球基地應該是什么樣子
新課程標準下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與老教材相比,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在每章后圍繞本章的重點內容或核心思想增加了“問題研究”,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側重點在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研究結果具有開放性。它不僅引導師生探究現實中的地理問題,而且還倡導自主學習,強調開展地理實踐活動。這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基本理念。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小時侯都會望著星空苦思冥想:星空當中,還有我們人類的鄰居嗎?在夢中,常常幻想著自己插上翅膀,飛向宇宙空間尋找外星人。隨著人類共同的探索,可能有生命有火星、木衛二、土衛六-泰坦,但現在還不能確定。因為這些天體離我們很遙遠,所以人類必許依靠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球。
拓展材料1:月球是太空時代的“第一站”
自從1957年10月4日蘇聯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以后,人類便進入了太空時代。科學家們想探測第一個天體就是月亮。今天,宇航觀測已證實了并大大擴充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古代傳說中的瓊樓玉宇實際上是一個荒涼死寂的世界。月球上沒有大氣,因而也就不會有風;沒有液態水,也就不會有雨,沒有天氣變化,就不會有像地球上風雨的侵蝕作用,月球的外貌總是保持不變;沒有空氣傳播聲波,所以月球上是一個無聲世界;月亮周圍沒有大氣,即使在太陽照射的“白天”,天空仍然是黑暗的。
月面上主要有兩種地形。一種是由凝固的熔巖構成的盆地,被天文學家稱之為月海。月球上有22個月海,其中3個位于月球背面,4個跨越正背兩半球,其它15個均在月球的正面。說是海,其實一滴水也沒有。另一種地形是為數眾多的環形山和林立的山峰。大多數環形山是約40億年以前形成的。在月球上直徑超過1千米的環形山有33000多個,直徑小于1千米的則不計其數。位于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千米,比中國的海南島還大。最深的環形山是牛頓環形山,深達8788米,陽光總也照不到它的底部。較為年輕的環形山,一般都具有輻射紋,從望遠鏡中看,就像是一些棕樹葉子蓋在月面上。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有12條之多,最長的一條達1800千米,在滿月時看去頗為壯觀。輻射紋的成因尚無定論,有人說是火山爆發形成的,也有人認為是隕石轟擊月面造成的。月球上最長的山脈是亞平寧山脈,蜿蜒640千米。除此之外,月球上還有陡峭的峭壁和彎曲的裂縫(寬的叫月谷,窄的叫月溪)。
拓展材料2: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chang'e1)是中國自主研制、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于xx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衛星發射后,將用8天至9天時間完成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飛行。經過8次變軌后,于11月7日正式進入工作軌道。11月18日衛星轉為對月定向姿態,11月20日開始傳回探測數據。嫦娥一號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嫦娥一號工作壽命1年,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執行任務后將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國家、地區。
嫦娥一號星體為一個2米×1.72米×2.2米的長方體,兩側各有一個太陽能電池帆板,完全展開后最大跨度達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載荷包括ccd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太陽宇宙射線監測器和低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探測儀器。“嫦娥一號”衛星主要用于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四大科學任務:
一、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精細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構造和地貌單元,進行月球表面撞擊坑形態、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為類地行星表面年齡的劃分和早期演化歷史研究提供基本數據,并為月面軟著陸區選址和月球基地位置優選提供基礎資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鈦、鐵等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繪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圖,月球巖石、礦物和地質學專題圖等,發現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區,評估月球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等。
三、探測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輻射技術,獲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數據,從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齡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礎上,估算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的含量、資源分布及資源量等。
四、探測地球至月球的空間環境。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為38萬公里,處于地球磁場空間的遠磁尾區域,衛星在此區域可探測太陽宇宙線高能粒子和太陽風等離子體,研究太陽風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場磁尾與月球的相互作用。
拓展材料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試驗可膨脹月球基地組件
nasa試驗可膨脹月球基地組件國防科技信息網圖片
據美國太空網站xx年3月28日報道,nasa正準備試驗一種可膨脹結構,某天它可能將用于建造月球基地。試驗計劃在nasa蘭利研究中心進行。
該項目負責人說,目前該結構還只是一個概念驗證器。該結構的最大優點是可壓縮成較小體積進行發射。
這個可膨脹結構由多層構造組成,看起來像一個笨拙的白色有腿機器人。主體部分直徑約3.6米,高約5.5米。體積約為45.3立方米,并與一個可膨脹氣閘相連。可膨脹結構只是nasa計劃的月球基地中的一種。nasa計劃將月球基地用作火星探索的試驗場所。nasa表示將從2020年開始在月球進行可膨脹居住艙的試驗。nasa將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合作,從xx年末或xx年初開始,在南極洲開始類似可膨脹結構的試驗。
除nasa外,還有其他私人公司在進行月球基地的研發,包括位于美國奧斯汀的斯通宇航公司(stoneaerospace),該公司最近宣布計劃建造一個月球采礦站,用于在xx年勘探冰凍水及其他資源。另外一家公司,比格羅宇航公司計劃發射可自由漂浮的太空艙,從而創建一個軌道居住地,到xx年底,容納最多三名太空游客。(中國航天工程咨詢中心曲佳錢錢)(來源: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重點分組探究:
1.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類還需要創造哪些生存條件?(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條件及地球與月球的環境不同。可參考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活動)
2. 我們可以從“生物圈2號”實驗中獲取哪些經驗和教訓?(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生物圈2號”實驗材料,與地球生存環境中遇到的問題相比,可以從那些方面采取措施)
3.世界各國探月工程越來越多,想一想,為什么月球會越來越受世界各國的關注?(從月球資源思考)
提示:選擇幾個朗誦好的學生,朗誦典型材料,能使其他學生拓展想象。
行星地球 篇3
第一章 行星地球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天體的主要類型和天體系統的層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2.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3.培養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解決有關地理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1.分析圖片,形成宇宙物質性的觀念,形成天體系統各層次的感性認識。2.利用圖表分析法和比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教學重點1.天體系統的層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教學難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教具準備課本插圖和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師:這是我們進入高中以來的第一節地理課。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學過地理,也許你對地理很有興趣,也許你不曾重視地理,但只要你學過地理,你應該體會到地理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給你很多幫助。今天我們學習的地理與初中時有了許多的不同,它不僅僅是學習某個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們總是用“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來形容某人知識的淵博,今天就先帶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從宇宙的深處看看我們的地球。(板書)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節 宇宙中的地球[教師精講]師:何謂宇宙?我國戰國時期的《淮南子·原道訓》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其實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無始無終,無邊無際,而各種天體則是宇宙中物質的各種各樣的存在形式。晴朗的夜晚,當我們仰望星空,會看到繁星點點,這些都是天體,你能認識哪些天體?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織女星、北斗七星、北極星、流星、彗星……師:很好,不少同學都能認識很多的天體。宇宙中的天體還有很多,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放映錄像:有關宇宙的片段,對各類天體及天體系統的介紹)師:錄像中都有哪些天體呢?生:(多人分別回答)閃爍的恒星、云霧狀的星云、不斷移動的行星、拖著長尾的彗星、一閃即逝的流星、繞行星轉的衛星……師:還有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體,像人造衛星、神舟飛船、各種探測器等則是人造天體。下面請大家把書翻到第2頁,看圖1.1中的四幅圖片。①星云是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呈云霧狀外表的天體。主要組成物質是氫。蟹狀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團無定形的膨脹氣體云,它的大小為12光年×7光年,總輻射強度比太陽強幾萬倍。②行星是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體的天體,質量比太陽小,以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光。土星有美麗的光環,被較多的衛星所拱衛。它的體積約是地球的740倍之多,質量約是地球的95倍。③流星體是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數量眾多。沿同一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大群流星體,稱為流星群。流星群與地球相遇時,人們會看到天空某一區域在幾小時、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內流星數目顯著增加,有時甚至像下雨一樣,這種現象稱為流星雨。大多數流星雨是以輻射點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獅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天文工作者在西班牙拍攝到的。④彗星是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呈云霧狀的獨特外貌。哈雷彗星是第一顆經推算預言必將重新出現而得到證實的著名大彗星。哈雷彗星出現時,景色蔚為壯觀,彗尾橫跨半個天空,與銀河爭輝。哈雷彗星的公轉周期是76年。師:借助天文望遠鏡和其他空間探測手段,人們還可以觀測到更多更遙遠的天體。宇宙中有如此之多的天體,那我們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樣的呢?(板書)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師:請一位同學說說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生:(一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師:答得好。宇宙處于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之中。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目前,人們認識到的天體系統,從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幾個層次:1月球繞地球公轉,構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2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及其衛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圍繞太陽公轉,構成太陽系。地球是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日地平均距離1.5億千米。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3太陽和千千萬萬顆恒星又組成龐大的恒星集團,稱為銀河系。在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多億顆。銀河系主體部分的直徑約為8萬光年,太陽系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大約為2.7萬光年。光年是計量天體間距離的單位,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約為94605億千米。4銀河系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同銀河系規模相當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簡稱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數以十億計的星系,其中離我們最遠的估計為150億~200億光年。天文學上把銀河系和現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合起來叫做總星系,這就是目前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師:根據我們剛才學習的知識,大家一起來看教材第4頁的活動。(合作探究)師:(學生填寫后)哪位同學說說你是怎么填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1課時完)第二課時[新課導入](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可能顯得太渺小,在銀河系中想發現它的身影也比較困難,在太陽系中雖無法與太陽齊肩,但也算是八大骨干之一了,特別是太陽對地球的關照很多,使地球在平凡之中作出了特別的表現。我們就到太陽系中了解一下地球。(板書)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投影圖片:太陽系模式圖)師:太陽系中有哪八大行星?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請一位同學看圖回答。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師:回答正確!八大行星繞太陽的轉動叫公轉,我們常用運動方向、軌道平面和運動軌跡等來描述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運動。下面我們來做一項活動,了解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請大家繼續看投影,仔細觀察表示八大行星公轉方向的箭頭,八大行星公轉的方向有什么特點呢?生:方向相同。師:大家觀察得很準確,回答得非常好a八大行星公轉具有同向性的特點。大家再看表1.1——八大行星軌道傾角與偏心率,然后回答:八大行星公轉運動的軌道傾角與偏心率分別是大還是小?生:軌道傾角與偏心率都較小。師:很好!八大行星的軌道傾角大多小于4°,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稍大一些,最大也不過17°。因此,八大行星的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說明它們的軌道具有共面性的特點。八大行星的軌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只有水星和冥王星較大,分別為0.21和0.25。它們的公轉軌道同圓相當接近,有近圓性的特點。哪一位同學來總結一下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運動特征方面有沒有特殊的地方?生: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地球在運動特征方面沒有特殊的地方。師:非常正確!地球具有的運動特征,其他七大行星也有。下面再請大家看投影。(投影: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比較數據見下表)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比較數據
行星
質量
(地球為1)
體積
(地球為1)
平均密度
(g/cm2)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類地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0.05
0.82
1.00
0.11
0.056
0.856
1.000
0.150
5.46
5.26
5.52
3.96
87.9d
224.7d
1a
19a
58.6d
243d
23h56min
24h37min
巨行星
木星
土星
317.94
95.18
1316.000
745.000
1.330.70
11.8a
29.5a
9h50 min
10h14min
遠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4.63
17.22
65.200
57.100
1.24
1.66
84.0a
164.8a
約16h
約18h
師:按照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結構特征,可以把八大行星分為三大類。請你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分別具有哪些特征? 生:(可以讓不同的同學進行補充)師:(評價學生答題情況,多鼓勵)根據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這三類行星分別有以下特征: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離太陽近,表面溫度較高,體積和質量都小,平均密度大。另外,類地行星中心有鐵核,金屬元素含量高。衛星很少,或者沒有。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距離太陽比類地行星遠,表面溫度低,體積和質量都很大,平均密度都很小。它們的衛星數目多,并且有光環。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它們距離太陽遠,表面溫度最低都在-200 ℃以下,平均密度大體上介于前兩類之間。遠日行星表層氣體以氫和甲烷為主。遠日行星都有衛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光環。師:地球與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沒有特殊的地方?生:沒有。師:從表中可以看出,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公轉、自轉運動有自己的特點,但并不特殊。因此,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師:(過渡)然而,地球貴在是一顆適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板書)三、存在生命的行星為什么地球上會出現生物?這與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請大家看書p6內容,討論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條件有哪些。生:(讀書,討論,總結)師:溫度和水分條件:日地距離適中(1.496億千米),使地表平均氣溫為15 ℃,有利于生命過程的發生和發展;地球上的溫度,還有利于水的液態存在。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吸引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又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了以氫、氧為主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海洋的形成:首先,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使地球內部溫度升高,結晶水汽化;其次,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例如火山爆發,加速了水汽從地球內部逸出的過程;再次,地表溫度的逐漸降低,使水汽經過凝結、降雨,落到地面低洼處,形成原始的大洋。原始大洋的出現,孕育了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并逐漸向高級生物進化。師:(設問)地球以外有沒有生命?請大家閱讀教材p6:探索地外文明。我們要找地外生命,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生:應該參照地球上出現生命的條件來尋找。師:很好!下面我們一起在再做一個活動,主題是: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確定尋找外星人的方向?提示:生命的出現需要哪些條件?尋找一顆什么樣的恒星?在這顆恒星周圍的什么地方找一顆行星?這顆行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合作探究)小結: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知道宇宙的范圍是非常之大,隨著人類探測手段的發展,人們觀測到的宇宙范圍還會擴大,人們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認識也就會越準確和全面。我們還學習并知道了地球的普通性與特殊性,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這就為同學們將來尋找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指明了方向。
布置作業:完成地理填充圖冊
板書設計
行星地球 篇4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太陽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2.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及其對地球的影響。過程與方法1.通過討論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響。2.分析圖片形成直觀認識,提高學習興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事物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辯證觀點。教學重點1.太陽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的影響。2.太陽活動(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教學難點太陽活動(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教具準備書本插圖和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種天體,那么什么叫天體系統?(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論述太陽系的概括。這節課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板書)師:太陽在宇宙中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它與其他的恒星一樣是一顆巨大的熾熱的氣體星球,主要成分是氫和氦,表面溫度約為6000 k,它能自己發光、發熱,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間,也射向了我們生存的地球。我們把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稱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據計算,每分鐘太陽輻射向地球輸送的能量,大約相當于燃燒4億噸煙煤產生的熱量。“萬物生長靠太陽”,靠的就是太陽能夠為地球提供能量,這是太陽對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貢獻。下面請大家看教材p8的四幅圖,根據你自己的親身體會,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太陽輻射對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響。(合作探究)師:剛才幾個同學回答的比較全面,下面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雖然太陽輻射能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但是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太陽輻射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因素,即太陽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板書)1.太陽輻射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因素(投影照片)(簡單介紹水循環、洋流、大氣環流、生物活動等知識)例如,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導致了地面不同緯度獲得熱量的差異。對于整個地球表層來說,熱量應該是平衡的,因而熱量多余和熱量不足的地方,要發生熱輸送。地球上的熱量,主要依靠大氣和水體運動來傳遞。大氣和水體的運動形成大氣環流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師:其次,太陽輻射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板書)2.太陽輻射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一是人們可直接利用太陽能,例如,人們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為生產和生活服務;二是可利用地質歷史時期固定積累下來的太陽能,即由太陽能轉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我國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較早的國家之一。在一些太陽能比較豐富的農牧區,人們用太陽灶做飯,用太陽能干燥器加工農副產品,還用太陽能發電,看上了電視。師:太陽這么巨大的能量又是從哪兒來的呢?請大家看書p9“閱讀”部分——太陽能量的來源。師:哪一位同學能講一講太陽能量是從哪兒來的?生:太陽輻射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太陽內部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 4個氫原子核經過一連串的聚變,變成1個氦原子核。在核聚變過程中,原子核質量出現了虧損,其虧損的質量轉化成了能量。太陽每秒鐘由于核聚變而損耗的質量,大約為400萬噸。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太陽在50億年的漫長時間中,只消耗了0.03%的質量。下面,請同學們根據教材p9的“活動”要求,并思考課本中的問題師:(總結講解)1.太陽輻射量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2.熱帶雨林的生物量多,亞寒帶森林的生物量少。3.問題1和2的結論有相關性。因為低緯度的太陽輻射量大,所以熱帶雨林植物生長旺盛,生物量多。中高緯度的太陽輻射量相對較少,植物生長比較緩慢,生物量相對較少。由此可以看出,太陽輻射量的大小,在一定情況下決定了植被的生長情況,植被的生長情況又是對不同地理環境的反映。師:(過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太陽給我們送來了光明,帶來了溫暖,太陽輻射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但有時太陽的一些異常變化,也會給地球帶來麻煩。例如,xx年10月23~11月5日,太陽風暴連續多次襲擊地球,亞洲、歐洲、美洲的許多國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擾,通信設施受損,日本的一顆通信衛星信號中斷,一顆環境監測衛星已經無法恢復使用。那么太陽活動對地球有哪些影響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板書)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投影)太陽大氣層的結構示意圖師:同學們看太陽大氣結構圖。太陽外部結構分為哪幾層?生: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師: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分別位于太陽大氣層的什么位置呢?請3位同學看圖回答。生:(3位學生分別回答)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觀測到的太陽表面;色球位于光球之上,呈玫瑰色;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師:很好。太陽大氣經常發生大規模的運動,就稱為太陽活動。太陽活動的類型(板書)有哪些呢?主要有太陽黑子、光斑、耀斑、譜斑、日珥、射電等的變化,我們這里主要介紹黑子和耀斑。(投影)太陽黑子太陽光球常出現一些暗黑的斑點,叫做黑子。黑子實際上并不黑,只是因為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顯得暗一些。根據長期的觀察和記錄,太陽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變化的周期大約為xx年。(投影)太陽耀斑太陽色球有時會出現一塊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塊,叫作耀斑。耀斑爆發從開始到高潮,大約只需要幾分鐘至幾十分鐘。然而,就在這段時間內,釋放出相當于100億顆百萬噸級氫彈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強的無線電波,大量的紫外線、x射線、γ射線,以及高能帶電粒子。耀斑活動的周期大約也是xx年。通常,黑子數目最多的地方和時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陽活動出現頻繁的地方和時期。耀斑隨黑子的變化同步起落,體現了太陽活動的整體性。第二課時:[新課導入]復習上節內容:太陽活動的類型。(過渡)太陽活動改變了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能量的大小,因此,對地理環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了解這些影響。(板書)太陽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師:大家看教材p11第2、3段內容,看看太陽活動對地球有哪些影響。生:擾動地球電離層;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產生極光。師:很好!主要是這三大影響:(1)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耀斑爆發時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會引起電離層的擾動。此時在電離層傳播的短波無線電信號會被部分或全部吸收,從而導致通訊衰減或中斷。例如,1989年3月發生的幾十個強烈耀斑活動,引起短波通訊15次突然中斷,24次全部中斷。(2)對地球磁場的影響。地球上存在著磁場。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3)如果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高速沖進兩極的高空大氣,并與那里的稀薄大氣相互碰撞,還會出現美麗的極光。另外,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如地震、水旱災害等等。由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對太陽活動的觀測和預報,以便有關部門及早作好準備,把太陽活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小結: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太陽輻射和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及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板書設計
補充內容:有關地球儀的知識
1.地軸:地球的自轉軸(在一定時期內可看作是不變的)2.兩極: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比較(投影展示)
經線與緯線的比較表
經線
緯線定 義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與緯線垂直相交的線,也叫子午線
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與赤道平行的線)
特 點形狀
半個圓,且都不平行
一個圓,且都平行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長度
都相等(約2萬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4.緯度與經度的劃分(投影展示)
起點線
度數劃分
度數含義
代號
常用劃分界線
緯度
赤道
(00緯線)向南、向北各分作900當地緯線上的點與地心的連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北緯(n)南緯(s)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300、600把地球劃分為低、中、高緯度
經度
本初子午線
(0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當地經線所在平面與本初子午平面的二面角東經(e)西經(w)200w、1600e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東西經度區分:(很重要)順著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經度遞增的是東經,遞減的是西經。5 利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在用經緯網確定兩點相互方位時,應注意的問題是:①位于同一經線上的兩點為正南、正北的關系,位于同一緯線上的兩點為正東、正西的關系。②若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又不在同一條緯線上,在判定兩點間的方位時,既要判定兩點間東西方向,又要判定兩點間的南北方向。③按經線確定南北方向是絕對的,北極是地球上最北的地點,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極則相反;按緯線確定東西方則是相對的,理論上講地球上沒有最東的地點,也沒有最西的地點,判定東西方向,首先要選擇劣弧段(兩點間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方向確定方位。6 利用經緯網計算距離及判斷所示范圍大小①同一經線上,跨緯度10的弧長約是111km。②赤道上,跨經度10的弧長約是111km;任一緯線上,跨經度10的弧長約是111km×cos該地緯度講解習題。從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慮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東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后向東北走 d.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后向東南走